戏曲欣赏范文

时间:2023-03-16 00:15:05

戏曲欣赏

戏曲欣赏范文第1篇

――题记

设计背景:

在戏曲课程开设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引导幼儿接触、欣赏、了解戏曲名段,培养他们对戏曲的兴趣,提高他们感受、理解戏曲的能力。在课程开设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幼儿对戏曲四大行当中的生、旦、净有了很好的认识,对丑角的认识却欠缺。这往往是由于教师担心幼儿不喜欢、不理解丑角的表演艺术,以及丑角的表演模仿、学习起来难度较大等原因造成的。

为了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我,同时也让孩子全面、充分地了解戏曲角色,我们根据大班幼儿活泼、调皮以及游戏的自主性、模仿性强等特点,设计了大班戏曲欣赏活动――丑角,以发展的眼光选材,借由丰富多彩的活动感受丑角的艺术表演特点,促进孩子对于丑角这一行当的理解。

活动目标:

一、让幼儿了解丑角的形象特点,感受丑角的艺术表演特色。(活动重点)

二、鼓励幼儿大胆运用肢体语言表现丑角,并学画丑角脸谱,感受传统戏曲的魅力。(活动难点)

三、使幼儿体验丑角幽默、风趣的表演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初步了解丑角的表演不仅是笑的艺术,还是美的艺术。

活动准备:

一、《法门众生相》《七品芝麻官》《武大郎卖烧饼》等戏曲的视频片段。

二、丑角脸谱图片四幅。

三、小镜子、彩绘棒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师幼用戏曲的腔调互相问好,回忆之前了解过的戏曲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二、欣赏视频,感受丑角

1.欣赏视频《法门众生相》(京剧)片段

请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观察丑角演员语言、表情、动作以及形象上的特点。

欣赏完后,启发幼儿用一些词来形容自己看完这出戏的感受,如“搞笑”“夸张”等,再请他们说一说具体哪些地方“搞笑”“夸张”,鼓励他们学一学、做一做。

然后通过提问的方式,使幼儿了解丑角在化妆上的形象特点,并知道戏曲中的说叫作“念白”。

2.欣赏视频《七品芝麻官》(豫剧)片段

引导幼儿感知丑角的唱腔美,观察七品芝麻官看状纸的动作、表情,邀请幼儿上台进行模仿。

通过对七品芝麻官痛恨坏蛋、爱民如子等情节的回顾,使幼儿初步感知他是一个清廉的好官,进一步体会丑角在戏曲中的重要性。

3.欣赏视频《武大郎卖烧饼》(京剧)片段

请幼儿思考丑角演员的个子为什么看上去那么矮,了解丑行的身段技巧――“矮子功”,感受丑角的幽默和滑稽美。

鼓励幼儿模仿、表演矮子功,体验丑角演员的辛苦以及他们带给人们的快乐。

三、表现丑角

1.老师出示丑角脸谱图片四幅,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丑角在化妆上的特点。

2.为幼儿发放小镜子、彩绘棒,人手一份,请他们在自己的脸上试着涂画丑角的妆容。

注:这一环节注重温馨和谐气氛的创设,如配上优美的戏曲背景音乐,教师适时地给予孩子指导、支持、关爱和帮助,并和幼儿一起化妆,使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到快乐。

四、理解丑角

请幼儿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什么像丑角一样,外表是丑的,但我们不讨厌它,反而喜欢它带给我们的乐趣和好处。以这样的形式使幼儿逐渐学会欣赏各种各样的内在美。

经验总结:

一、在教具、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做好准备

为了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教师上网查阅资料,与其他教师共同研讨,了解丑角的艺术表演特点,掌握了“念白”“矮子功”等术语。还通过跟剧团丑角演员的实际接触来练动作,学念白,模仿表情,掌握丑角的化妆技巧。

在此基础上,教师挑选了适宜幼儿画脸谱的彩绘魔棒及合适的卸妆方法。

这样一来,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就游刃有余了。

二、教学组织灵活多样

在戏曲欣赏活动――丑角中,我们重点突出一个“活”字来进行“渲染”,多角度、多方位、多渠道地让孩子感受丑角的独特艺术魅力。

活动中,我们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从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提问、每一个动作的模仿做起,引导幼儿主动学习。

三、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

在幼儿园戏曲欣赏活动中,要特别注重良好师幼关系的建立,注重师幼之间、幼幼之间的互动,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幼儿在愉悦的情绪中产生兴趣,进而体会戏曲的美。

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教态亲切、自然,时时关注每个幼儿,对幼儿的每一个回答、每一个表演动作都给予积极的回应,通过“你真棒”“你真了不起”等话语鼓励幼儿,还与幼儿一起化妆,使教学过程充满轻松、愉悦的气氛。

总之,在戏曲欣赏教学活动中,“活”是灵魂,“活”是过程优化的保证。这样,才能让传统戏曲走进幼儿园,走向幼儿的生活,让孩子积极、主动地发现美、创造美、表现美。

(作者单位:河南唐河县县直机关第一幼儿园)

戏曲欣赏范文第2篇

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我们不得不对“中国戏曲”这一概念加以界定。按照《中国戏曲志》等辞书的统计,我国号称有三四百个“剧种”。这三四百个“剧种”实际上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

一是以驱邪祈福为目的、以使用面具为特征的各种仪式性活动,其本质为巫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这种活动在中国西北、西南等经济较为落后地区仍然可见,分别被称为“傩戏”、“藏戏”、“对戏”、“地戏”等,但彼时人们并不视之为“戏剧”。

二是以歌舞或戏谑为形式的各种戏弄段子,一般用两到三个演员,“戏剧”内容较为简单,其在各地分别被称为“秧歌戏”、“采茶戏”、“花鼓戏”、“灯戏”、“二人转”等,或者径直被称为“二小戏”、“三小戏”。

三是以生、旦、净、末、丑等各门脚色构成的脚色制为其艺术表现形式,可以搬演情节内容较为丰富的历史故事或才子佳人故事的“大戏”,如历史较长久、影响也较大的“昆曲”、“京剧”、“川剧”、“梨园戏”、“梆子戏”等。

笔者认为,使用生、旦、净、末、丑等脚色的第三类,反映了中国人特有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趣味,可谓真正意义的民族戏剧,《中国国家形象片》播出的戏曲片段也正是此类,著名的《西厢记》《琵琶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经典均为此类中的戏文脚本,故以下我们对中国戏曲的解析均就此类而言。

戏剧的本质为扮演,但中西戏剧大有不同。西方剧作家是按照剧情需要设计不同的戏剧人物,演员直接化身为剧中人去表演。而中国的戏剧家首先要考虑的是剧中人物必须分别归派到某门脚色,所有戏剧人物分别以生、旦、净、末、丑等脚色的面目出现(剧本中一般都标明“旦扮某某上”或“生扮某某上”,或者直接是“生上”或“旦上”),演员都是按照其所属脚色的一套表演规范去扮演人物,“唱”、“念”、“做”、“表”(“打”),始终带着“脚色”这一镣铐去跳舞。戏班规模有大小,脚色使用也有多寡。少者五六门,多则十一二门,所谓“江湖十二脚色”,为副末、老生、正生、老外、大面(净)、二面(副净)、三面(丑)、老旦、正旦、小旦、贴旦、杂。如《永乐大典》所存《张协状元》,一般认为是现存最早的南宋戏文,该剧所述故事涉及四十个人物,由生、旦、净、末、丑、外、贴七门脚色(即七个演员)分别串扮。明清时期士绅阶层一般有豢养家班之风,家班规模一般在十一二人左右(曹雪芹《红楼梦》所描绘的贾府戏班就有十二个小戏子),这十一二人也即十一二门脚色,基本上可以搬演《牡丹亭》(五十五出)、《长生殿》(五十出)等各种长篇传奇。

脚色制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中国人朴素的宇宙观念。生、旦、净、末、丑各门脚色,作为一种特殊性别身份、性情气质的“类型”人物,既相对独立,又彼此依存,相反相成,共成“一”个整体,故各门脚色的关系略似于五行、八卦,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而为“一”,坤、艮、坎、巽、震、离、兑、乾相反相成而成“一”。

在舞台呈现方面,中国戏曲的艺术表现原则与传统文人写意画最为相近,总体上为写意,但也并不排斥写实,可谓虚实兼济。各门脚色之扮饰、人物情感思想的表现多为写意与夸张,如生脚之笑、旦脚之哭、净脚(大花脸)之叫及其脸谱皆是,但在表现戏剧人物忧愁、沉思等情绪活动时也可以用自然、写实的表现,丑脚的念白、举止也可以如日常生活,扮饰也可很写实。

舞台时空的表现也是虚实并用。戏界有“背景在演员身上”,意思主要是原本空空如也的戏剧舞台,可通过演员的表演或指示而令人身临其境,江水楼台、夜黑风高……“四个龙套千军万马,两个圆场万水千山”,或者以鞭代马、以杯代酒等,都可谓是写意的表现。但辅助舞台空间实现的道具,如易于操纵或制办的桌椅、杯盘、刀剑、折扇等,也不妨很写实。

中国戏曲生、旦、净、末、丑等脚色的使用以及虚实兼济的艺术表现原则,自世界范围来看,可谓独树一帜,极富民族色彩!中国诗词曲韵文、文人写意画,作为中国文学艺术,也极富民族色彩和民族气质,但诗词曲韵文、文人写意画分别以“汉字”、“水墨”为载体,不像戏曲以生力充沛的“人体”为载体,更易打动人心,给人以深刻印象。也难怪很多老外会对戏曲脚色的装扮、脸谱等心驰神往,惊叹不已!

从中国戏曲的表现内容来说,同样作为叙事艺术,传统的西方戏剧(包括话剧)一般以矛盾冲突的发生、发展为结构中心,是真正意义的叙事艺术,而中国戏曲叙事的情节“线”一般被一带而过,戏剧人物某一情境下的思想情感为着力描摹的对象,戏剧常常因此延宕,甚至完全停滞在某些情节“点”上而止步不前。从表现方法来说,如果说传统西方戏剧人物的思想性格需要观众根据其“行动”通过“思考”去分析、判断,中国戏曲剧中人的思想性格就往往是借用演员的“唱”、“念”、“做”、“表”(打)直接明白地呈现、表露。演员“唱”、“念”、“做”、“表”的功夫和技巧也因此发挥作用。由于“唱”作为表情达意的手段或工具,其本身有音乐美感,可成为艺术品鉴的对象,故“唱”或“曲”成为中国戏曲最经常使用的艺术表现手段。现代年轻观众往往会觉得戏曲情节进展很“慢”,其实中国戏曲情节的推进也常常非常迅速,而所谓“慢”一般指有大段唱腔、戏剧在剧中人内心思想情绪描摹的“点”上停滞不前时,而现代观众往往并不能如传统观众那样领会唱腔本身的美妙。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中国戏曲并非是一种“纯粹”的叙事艺术,各种取悦观者耳目的表演也可以借用戏剧叙事情景,变相成为舞台表现的内容。如丑脚的插科打诨、武戏表演者的跌打功夫、扇子功、翎子功以及各种“绝活儿”(如变脸、吐火等)都可以打着演戏的旗帜,获得喜欢“看热闹”的观众的喝彩。戏界所谓“戏不离技、技不离戏”,但事实上技艺性的卖弄或近于杂技的表演,在民间戏剧中也很普遍。戏曲舞台的表现也因此有雅、有俗,千差万别。

戏曲是文学、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相结合的一种综合性艺术,以上所谈都是把戏曲作为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来看待,但不论是在传统社会、还是在当代,也不妨仅从“音乐”(歌唱)或“文学”的角度去品鉴。

唐诗、宋词、元曲在当日皆可歌唱,且极富民族特征,这种中国式的歌唱在今日南北曲唱(通称昆曲)以及各地方戏中仍然有保留和反映。在中国传统社会,对很多戏曲观众而言,“看戏”与“听戏”同义,也就是说他们所关注的不是演员的表演,而是其歌唱,歌唱本身有其特有的艺术魅力,直至今日昆曲《牡丹亭》“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京剧《苏三起解》“苏三别离了洪洞县”、豫剧《花木兰》“花木兰羞答答施礼拜上”、越剧《梁祝》“十八相送”、黄梅戏《天仙配》“夫妻双双把家还”、锡剧《拔兰花》“东方日出照窗纱”等经典唱段仍在广为传唱。

若单从“文学”的角度看,《西厢记》“碧云天,黄花地”、《牡丹亭》“袅晴丝吹来闲庭院”、《千钟禄》“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担装”、《长生殿》“弹词”、《桃花扇》“余韵”等未尝不可以单独作为案头文字加以品鉴,而不必然有歌、舞与之相配。

中国戏曲作为一种民族艺术,与诗词、国画、书法、中医等民族艺术、民族文化一样,自近代与强势的西方文化相遇以来,一直面临严重的生存困境。其存在的合法性不断遭遇挑战和质疑,认为戏曲应不断改革、与时俱进的声音始终存在。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也陆续产生了许多新编戏曲,其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脚色制意识日渐淡化、虚实并用中“实”的比重大大增强、矛盾冲突成为戏剧表现的重心。

戏曲欣赏范文第3篇

一、地方戏曲欣赏教学的意义

戏曲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学习戏曲艺术是发展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需要,也是弘扬中华民族音乐的需要。戏曲是我国传统的综合性艺术,它涉及文学、音乐、美术、表演、武术等艺术领域,表演上讲究唱、念、做、打,它有利于促进学生多种艺术能力的发展。戏曲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与渗透,对于原本教单纯教材的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戏曲有着非常强的表现力,它不仅让中国人喜闻乐见,更让许多外国朋友赞不绝口,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它通过唱腔、表演来感染观众,表现社会生活,在弘扬民族音乐的今天,戏曲音乐引进学校课堂尤为重要。

这些挖掘整理出来的地方戏曲,由于是家乡“特产”,对学生来说具有一种亲近感,一种亲和力,自然从心里喜欢它、接受它。让戏曲进入课堂教学,可使学生由乡音滋生乡情,使学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既继承了民族传统文化,又让学生了解了戏曲音乐,丰富了学生的音乐知识,同时还提高了他们在音乐方面的综合素养。

二、激发学生对地方戏曲的热爱

戏曲走进学校的课堂,是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一大亮点,如果我们教师采用老一套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讲到“戏曲”,学生们可能会摇头皱眉,认为那是“老土”,没意思,听不懂,许多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那么,怎样才能让“戏曲”音乐成为学生喜欢的课,让“土”文化登上大雅之堂而达到弘扬民族音乐教育的目的呢?

1. 推出问题,激发好奇,探究欣赏。

学生总是对各种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教师应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打开学生思路、激发好奇心。如在欣赏浦城的赣剧时,我们可以提问学生:为什么浦城没有闽剧团却有赣剧团呢?浦城赣剧团演过什么剧目?我们方言里有句话说“要看就看花灯戏,懒得看你的三角戏”,可见,除了赣剧,浦城人还唱其他的戏。那又是什么剧种呢?你看过家乡的什么戏剧呢?每逢年节、农闲、庆典、红白喜事、庙会,家乡人的音乐活动内容是什么?问题的推出激发了他们探索家乡戏剧的欲望。教师让学生分组利用课余时间“走出去”去探究解决问题,有的学生在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下,把民间艺人的表演录制成光盘与同学分享,有的用小故事的形式表述对家乡戏曲的了解……探索研究的过程就是欣赏学习的过程。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注重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例如:收集年节、农闲、庆典、红白喜事、庙会演出信息传递给学生,带领学生走访民间老艺人。很多学生从小就受到了浓厚的乡土文化氛围的熏陶,耳濡目染之间,对家乡的戏曲有些模糊的认识,只不过理论知识有所欠缺,经过音乐课堂的学习,课后的自主探究,学生认识到,越是民族的,越深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以唱家乡戏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是老百姓社会生活、思想感情的真实反映。民间艺人的表演,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受人喜爱,戏曲成为学生心中的旋律,学生对戏曲艺术产生了深刻、积极的兴趣。富有地方特色的戏曲欣赏,也大大丰富了学校音乐教学中的民族特色音乐文化教育的内容。

2. 整合资源,多方联动,快乐欣赏。

教师要充分利用社会、学生及家长的丰富音乐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发挥他们对学生音乐教育的功能,从而实现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目的。

学校可以聘请家长(戏曲专业的专家)进行专场讲座,如浦城的赣剧,可以让家长在介绍剧团发展的过程中,重点介绍剧团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每个作品主要人物的唱腔念白、身段动作也尽可能请专家做声情并茂的展示。这样生动的讲座可以让学生对戏剧的行当、念白、声腔和板式以及戏曲的发展历程有了深入的了解。

任何音乐文化教育的发展绝不是孤立存在的,学校领导、音乐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对戏曲音乐文化活动大力支持,并积极参与是十分重要的。作为音乐教师,更应该从实际出发,依靠群众,走进群众的音乐文化生活,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音乐资源,服务于自己的音乐教学,在实践中,运用自己的文化知识,深入研究,服务于家乡的音乐文化教育事业。

3. 借助媒体,我行我动,深入欣赏。

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乐学,我们还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我们利用师生共同收集来的本地戏曲演唱的实况录像,应用VCD、网络下载的资料制成课件,把“土”的东西进行“洋”化。同时,把收集整理的一些戏曲唱段打印成歌单发放到每个学生手里,课件中那用地方话演唱、风格独特、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戏曲作品,让学生们听起来特别有趣味,课堂的积极性一下调动起来,学习气氛浓郁、兴趣高涨。教师在引导学生进入戏曲音乐学习的氛围时,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学唱手中的戏曲唱段,做一些戏曲中的“亮相”“台步”“行礼”等基本动作,并尝试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这集知识性、科学性、表演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教学活动,既使音乐教学增加活力,又使这些丰富的教育资源发挥了作用。学生不仅感到有意思,而且积极性很高,兴趣也越来越浓。通过听赏、演唱,丰富了学生的音乐知识,也使本土音乐文化得到了发扬和传承,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他们在音乐方面的综合能力。

地方戏曲走进学校课堂是音乐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民族音乐发扬和传承的迫切需要。只要我们去珍惜、保护和挖掘本地的优秀音乐遗产,在继承的基础上再创造、再进步,使地方特色的戏曲充满青春活力,就能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并热爱上家乡的地方戏曲。

戏曲欣赏范文第4篇

一、观众审美心理和欣赏习惯创造了戏剧艺术。

法国戏剧理论家萨赛说:“没有观众,就没有戏剧。观众是不可少的条件,戏剧艺术必须使主要的各个器官和这个条件相适应,这是一种不容争辩的真理。不管是什么样的戏剧作品,写出来总是为了给聚集成为观众的一些人看,这就是本质,这是它存在的一个必要条件。”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在长期舞台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戏剧前途的趋势是跟着观众的需要和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戏剧要发展,离不开观众。因为戏剧是艺术家和观众共同创作的。从根本意义上来说,不是戏剧艺术创造了观众,而是戏剧观众创造了戏剧艺术。马克思说:“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戏剧艺术生产的原因很多,但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是由生活在一定现实历史条件下的审美主体的特点所决定的。毫无疑问,戏剧作为一种群众最易直接感受,参加审美判断的艺术形式,有着最广大的观众。在剧场,演员的精彩表演不断地诱发了观众的思想、情感活动,使观众情不自禁地投入同一戏剧创作,而观众的这种创造性参与的整体气氛,反过来又极大地影响演员的情绪,推动演员的艺术创造。这种关系直接反映着戏剧与社会、戏剧与人类以及戏剧为什么存在这样一些根本性的问题。

二、观众的审美心理和欣赏习惯对于戏剧的产生、发展是处于绝对不可缺少的地位。

我们知道,戏剧是综合性的表演艺术,侧重于再现生活,要“抓末靓狙,合傀儡于一场”,它是应观众的审美心理和欣赏需要而存在和发展的。所以,戏剧的创作,首先不是以能否抒己之情为出发点,而是以能否抒发观众之情为出发点,首先不是以能否使自己满意为准,而是以能否使观众满意为准。应把抒观众之情同抒己之情揉为一体,用衡量观众是否满意的尺度来衡量自己是否满意。因此,戏剧可以通过上座率来检验自己是否受到观众的欢迎和喜爱,来观察自己是否征服了观众。当然,上座率并不是唯一的衡量尺度,一些思想、艺术上均属于上乘的戏剧,有时也可能出现上座率不高的情况。反之,一些思想、艺术上并不出色的戏剧有时却会有很高的上座率。这说明了欣赏主体的审美需要结构是矛盾和复杂的。而这种矛盾的复杂性则主要表现在欣赏主体审美需要结构中的矛盾的两个方面:当他们作为社会成员,在参与社会活动之余需要愉悦时,他们的审美心理形态便表现为一般低层次的审美需要,其基本特征是满足于给自己带来欢乐和愉快;当他们作为社会审美主体,对艺术作出审美判断和评价时,他们的审美心理形态则又表现为一种较高层次的审美需要,其基本特征是要求在获得愉悦的同时心灵受到震憾,情感得到释放,思想得到启迪。当然,这种审美心理和审美需要的两重性,往往又是互相渗透,互相补充的,但却是客观存在的。

三、如何适应、满足观众的审美心理和欣赏习惯,是具有直观性的戏剧艺术创作在创作中必然面临的问题。

观众是多层次的,观众的审美情趣也是多层次的。一些优秀的作品之所以能做到曲高和众,雅俗共赏,与作品的多义性有关,即一件优秀作品的意义不仅有多个层面,而且每一个层面也有多种含义。这样,不同层次的观众可以通过同一的审美活动“各取所需”,获取他所感知、理解的东西。发现一种使他感动的独特意味。有人说我们的戏老化了,传统戏总是那么几出,内容公式化、概念化了。然而,有相当一部分观众就是喜欢传统的戏曲,就是喜欢那程式化的一板一腔。他们的欣赏习惯满足了他们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情绪,当然,也有观众特别关注的是那些表现自己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亲眼所见,亲身所遇、所闻、所感的东西。正是这些东西具有最直接的冲击力,也最能调动他们的美感经验,使他们的心灵受到震憾,情感上产生共鸣,精神上受到振奋。这种自觉的更为高级的审美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延续性。而我们的戏剧呢?有些戏大量宣传唯心观、宿命现、忠君奴性、英雄史观等,这自然与当代戏剧观众的审美观念格格不入,使观众产生心理阻隔和厌倦心理,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情绪。要知道,戏剧观众是具有双重形态的审美实体,一方面,在戏剧创作过程中,观众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人,他们是剧作家、舞台艺术家进行创作活动的审美对象;另一方面,在戏剧接受过程中,观众作为戏剧作品的欣赏者,他们又成了审美主体。作为审美对象的观众(即观众作为非观众时)他们的形象是具体行动,有活生生的个体特征,他们的性格千差万别,具有富杂性与丰富性。作为审美主体的观众,他们的审美需要、审美心理规律和欣赏趣味也是多样化的。但他们的审美评价都是一种饱蘸了情感因素的情感性评价、情感性判断。它以理性积淀的形式暗中悄悄地发挥引导作用,使审美体验似乎没有规律而暗合于某种规律,没有目的而暗合于某种目的,从而使观众对戏剧舞台形象的本质有所认识。这正如王朝闻同志所指出的那样:“读者或观众接受艺术所提供给他的思想,是通过他自己对艺术形象的审美活动而由他自己所掌握了的思想。”

四、观众看戏是一种欣赏,而欣赏是一种能动的精神活动。

今天的时代,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是一个合理竞争,优胜劣汰的时代,历史也毫不例外地将戏剧艺术推入了竞争的旋涡之中。作为意识形态的一个子系统的戏剧艺术必然受到意识形态所属的其它系统以及政治、经济诸系统的影响和制约的。目前,我国政治、经济以及文化艺术正在呈现一种多样化的趋势。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多样化必然导致意识形态领域内文学、艺术等诸系统的多样化。或者说必须使意识形态领域的多样化来适应政治、经济的多样化。可以断言,没有这样一个多样化的大背景、大趋势,就不具备象《徽州女人》、《骆驼祥子》、《藏王的使者》、《文成公主》等戏剧的创作素材和多样化艺术风格的戏剧。生活在这样一个多样化的社会,随着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丰富多样,必然导致观众、读者审美情趣和欣赏习惯的多样化以及人们业余生活的多样化。这样,戏剧观众势必会减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们业余文化娱乐由单调变得丰富,由单一变得多样,是历史前进、社会进步的表现。我们研究戏剧观众的审美心理和欣赏习惯不要用实用的眼光去研究观众,更不应单从争取剧场上座率的角度去考虑如何争取观众。观众看戏是一种欣赏,而欣赏则是一种能动的精神活动,欣赏者面对审美客体,依靠他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经验,去进行感受和体验,在艺术作品的启发下,对作品进行理解,并开展联想和想象,从而对艺术形象进行再一次的加工和补充,使作品反映的客观现实,成为欣赏者可以主观感知的具体形象,它所蕴含的思想意义也同时被欣赏者接受。整个过程是多种形态的心理的积极运转和交织。戏剧观众欣赏的心理活动自有其特殊的地方。戏剧家如果不了解当代观众的审美心理,也就不了解当代戏剧,也就不能算一个称职的戏剧家。许多有作为的戏剧家正是从研究观众的审美层次、审美心理定势、审美心理结构入手来创造为观众所欢迎的戏剧的。观众的审美层次是不同的,从根本的意义上讲主要是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京、津、沪、东南沿海经济文化比较发达,观众审美水平很高,他们希望看到高层次的戏剧,否则,他们只能以小说、诗歌、绘画、歌舞、电影中的杰出作品来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而居住在农村的观众则对本乡本土的艺术有着深厚的感情。虽然近年来电影、电视大量冲击着他们的眼耳,但他们对这一类“洋玩意儿”的兴趣远比不上对古老的本地区的戏剧艺术的酷爱。他们认为能听一次省上高质量剧团的戏简直是一次奢侈、一次享受,他们中有不少人至今还没有过个这个“瘾”。“戏剧危机”对于这部分观众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作为这部分的观众的理论家、欣赏家们,也断然否定戏剧危机的提法。可见戏剧观众是由多层次的各种类型的观众组合而成。

五、观众的审美心理和欣赏习惯是有规律可循的。

戏曲欣赏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戏曲艺术 音乐课堂 欣赏

戏曲艺术不单是一段唱腔或唱词,而且能反映出某一个时代的精神。戏剧艺术与当时的社会思想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反映出主流社会的思想与精神,反映出当时的民俗民风。所以每接触一段戏曲之前,我们都要在理解唱词的基础上欣赏和学唱。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们的音乐教科书(苏教版2004)八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梨园漫步这一单元,既有“国粹”京剧,又有黄梅戏、豫剧、锡剧。在此基础上,我还选择了两首“戏歌”来激发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欣赏到戏曲的美,是一种培养,一种认知,是转变单一的美育为全方位素质教育的一个实验。在教唱和欣赏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着重从以下四点引领学生品赏戏曲之美。

一、领悟唱词美

戏曲的唱词不是一碗白开水,更不是深奥难懂的反义词,而是深入浅出,让人一看就懂,但含义很深,耐人寻味。如豫剧《花木兰》的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的唱段里,花木兰摆事实讲道理,热情赞颂了辛勤劳动支援前方将士的女英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也是学生一开始就能喜欢上这段戏曲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开始欣赏前,我让学生先用河南梆子腔来念一段唱词,学生个个热情高涨,摩拳擦掌,有的一面念戏词,一面做手势比划,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又如《山野的风》更像是一首押韵的诗歌,学生在欣赏戏歌的同时,能从唱词中感受到来自山乡的气息,还有黄梅的乡音乡情。只有真正领悟唱词的内涵,才有助于我们理解音乐、走近人物,从而进一步发掘戏曲艺术之美。

二、品味韵律美

戏曲表演中所产生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源于戏曲自身所特有的音乐节奏感和韵律美。“韵”是指物体之外的风韵、神韵和意韵;“律”是指音乐的运行路线和起落规律。韵律是一种美,更是一种美的组合。

在中学音乐课本中放入传统的戏曲和曲艺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唱一些片断了解我国传统戏曲、曲艺的美的所在。在戏曲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戏曲音乐中的韵律美,我认为是最主要的环节,只有学生感悟到这种韵味美,被其吸引,为其陶醉,才能激起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继承、弘扬民族传统音乐的目的。

在教唱过程中教师可像民间艺人那样,采用“心传口授”的方法,在剧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基础上,在基本唱腔的框架上对课本中的曲谱进行加花、润腔作再创造,通过外部表情,动作、眼神让学生充分体会戏曲韵味美的所在。例如:在欣赏《双推磨》这一课时,旋律起伏回荡,节奏明快流畅。先教学生与普通话对照后进行戏说歌词,并模仿推磨的动作来进行。每个音调、每个唱腔教师都言传身教,教师的每个眼神、每个唱腔都要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这对于老师来说是考验基本功是否扎实的时候;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新鲜的课堂教学,他们乐于接受。在教唱比较缓慢的戏曲段落时,例如《迎来春色换人间》,可请京胡教师伴奏、用拆开的快板打着节奏教唱等,若恰到好处地运用就能让学生很快入戏。

三、赏悦扮相美

“扮相”,指戏曲人物的面部化妆,可分为“俊扮”和“彩扮”两种类型,生旦净末丑,不同剧种不同角色都有区分。在戏曲谚语中有“吃饺子吃馅,看戏看旦”。这说明看戏是主要是为了视觉上和听觉上的美的享受。传统戏曲的着装和化妆与戏曲本身一样,同样是源于生活高于生话,带有一定的夸张性。相比其他艺术形式而言,戏曲在头面化妆及着装配色上更为讲究华美,在穿戴上有较为严格的程式规范。

如在教学《说唱脸谱》时,当我把收集彩印出来的众多脸谱展示与课堂上时,学生不等我解释,便一一猜测脸谱中的人物形象。他们根据歌曲中提到的脸谱颜色再对照照片里的脸谱,都能讲解得有声有色,也立刻理解京剧中脸谱的颜色与人物性格的关系。课堂上,我顺水推舟,让他们课后也自己创作一幅“脸谱”。他们描摹得棱角分明,甚至总结说,开朗乐观的脸谱总是舒眉展眼,悲伤或暴戾的脸谱多是曲眉含目。学生对脸谱的兴趣无疑也是我们弘扬戏曲艺术的一个好的开端。

四、宣扬精神美

戏曲舞台上生动的故事情节、鲜明感人的角色形象、高尚的人物品质,无不陶冶着学生的情操,潜移默化地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美。在很多现代戏曲中,杨子荣、郭建光、李铁梅等典型的艺术形象,曾经深深感染和激励了一代人。在欣赏戏曲时教师要注重剧情人物介绍,并渗透思想内容,让学生先激起对剧中正面人物的热爱,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是其他课程科目所不能替代的。

戏曲欣赏范文第6篇

【关键词】传承;发扬;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7-0240-01

秦腔是黄河流域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孕育出的戏曲艺术珍品,是三秦大地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文化。但随着大众媒体时代的到来,戏曲的发展现也面临着巨大的危机。观众日益老龄化、戏曲人才青黄不接,都导致了中国戏曲发展的窘境。要想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振兴文化产业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保护、继承、发展中国戏曲则变得至关重要。

校园文化是现代教育中拥有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道德准则等精神形态文化氛围的组成,是学校的灵魂,是凝聚人心、树立形象、提高文明程度的重要因素,因此它更应具有深刻的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真正起到陶冶学子情操、展现学校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作为陕西省培养的当代大学生,则更应在欣赏秦腔之余,把它作为文化保留和传承开来。而如何在校园里有效开展戏剧欣赏课程,如何真正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从而引导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戏曲认知,则成了戏曲发展的一大难题。

一、针对校园方面的秦腔戏曲文化建设

要在校园发展秦腔戏曲文化与建设良好的戏曲文化氛围,首先需要上级领导的重视与支持。由上而下,逐步进行。

如以辅助课或选修课的形式,开设秦腔文化教育课程,为秦腔戏曲文化的传播与教育提供环境,为对秦腔文化有兴趣或学习意愿的学生提供条件,为秦腔文化的发展提供发展空间。以秦腔戏曲文化发展史、秦腔戏曲表演艺术、秦腔戏曲评论、秦腔唱腔分析与解析等课程为例,在制度上形成教育和学习的连贯性。

学校有关部门,通过积极举办各类活动,如秦腔戏曲文化展和文化讲座等方式,加强秦腔戏曲文化的宣传与普及。另一方面,通过联系专业的秦腔表演艺术家与秦腔戏曲研究者,举办文化讲座活动,使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秦腔戏曲知识与当前现状,提高学生戏曲修养。

二、教师自身的硬件条件

除了上级领导的重视外,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同样至关重要。教师自身应提高对秦腔戏曲文化的深刻理解,及时补充有关秦腔的各类信息,同时掌握学生的审美趋向,开展幽默、有吸引力的教学活动。⑸畎碌那厍焕砺壑识用学生能够听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结合教师讲解和学生互动,使学生感受到秦腔文化的魅力,进而提高其学习积极性,最终实现对学生戏曲审美的培养,落实校园秦腔文化的根本建设。

三、学生的参与

在校园中进行秦腔戏曲文化建设的优势在于,学生尽管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化训练,但仍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才智与想象力,对一些艺术样式进行自由的创新。学生在学过一些必要的秦腔戏曲表演和导演知识后,结合自己对秦腔艺术的理解和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形成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校园新秦腔戏曲制作体系。学生也可在观摩专业秦腔表演后,补充自身不足,发挥自身优势,促进校园秦腔戏曲水平的提高。

四、结语

《孝经》中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意思要想转移社会风气,改变民间习俗,没有比音乐更好的了。戏曲是各个地域文化的代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伴随剧种远去的是老一辈艺人的离去,而一些剧种即使申请上了“保护项目”,也难逃衰落命运。2008年,曾在山西、河北一带流传的赛戏被列入部级“非遗”名录,但眼下已没有演出,成了现实意义上“遗失的艺术”。

秦腔艺术是中国农耕文化与农战文化时期的社会缩影,对于研究中国农耕文化与农战文化社会形态、道德价值系统、生活方式以及民俗民风,具有重要的学术与参考价值。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保持秦腔等戏曲文化的独立个性,就是保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灵魂。将秦腔等优秀戏曲文化有效地传播给当代大学生,实际上就是对戏曲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说,各高校开展秦腔戏曲文化艺术的传播,对我国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扬,是具有重要的作用与现实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杨振宇.关于大学生艺术欣赏课的若干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7(2):105-106.

戏曲欣赏范文第7篇

【关键词】戏曲重建;人文教育;普及化;艺术感知力

戏曲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承载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思想。当今社会愈来愈多元化、国际化,各种流行元素冲击着人们的感官。绚烂多姿的多元文艺使得传统的戏曲艺术和现代人的生活拉开了距离。但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命之根,关系着民族的兴衰存亡。在这一前提下,一些政府部门、文艺单位、专家学者乃至普通大众都开始意识到重建戏曲艺术对民族文化薪火相传的重要性,并为之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对于教育部门而言,重建戏曲就要落实到培养观众这一点上来。

一、培养艺术感知力是戏曲欣赏普及化的关键

作为世界上最为古老的三大剧种(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之中唯一流传至今的中国戏曲仍未失去自身的艺术魅力,在舞台上仍然兼具众美,生机盎然。戏曲的综合性、程式性、虚拟性的基本特征,包含了中华文化所滋养生发的独特的审美意蕴,具有深远悠长的写意性美。重建中国戏曲,针对观众而言,必须提高国人对于传统艺术的鉴赏力,重塑观众对于虚拟写意的艺术观和审美观,继而培养起观众对这一古老而优美的艺术样式的兴趣和热爱。

重塑观众的艺术观和审美观,一朝一夕不可完成,须是从小培养,自幼熏染。问及现在的年轻人,大多对戏曲看不懂,听不明白。究其原因,在于中国戏曲独特的艺术性而导致的“艰奥的美”,欣赏这种美,需要日积月累戏曲文化知识,熟知戏曲中综合性的手法,程式化的技巧和虚拟化的含义。对一种艺术的鉴赏力是需要通过培养而练就的。正如蒋锡武先生谈到京剧时所说的那样:“一个民族的欣赏水平的保持、提高,是需要有相应的‘艰奥的美’的艺术来维系,来促成的。西方人说:‘欣赏艺术,就是欣赏困难的克服。’不能去克服欣赏困难,何来欣赏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要保持京剧的‘艰奥的美’的特性,除了作为民族艺术之精髓的京剧自身的意义外,同时也具有重建民族的艺术感知能力的意义。我们这个民族,既需要京剧的大艺术家,同时也需要京剧的大鉴赏家。”这句话恰好对应着重建中国戏曲对于观众的要求。因此,培养孩子对戏曲艺术的感知欣赏能力,是重建中国戏曲的希望。

二、戏曲的普及化教育应从小抓起、循序渐进

我国现阶段从幼儿教育到成人教育,戏曲的普及欣赏实在是微乎其微,基本上都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无法触碰到戏曲艺术博大精深的真谛。但也有极个别对戏曲艺术特别重视的教育部门,对孩子在戏曲艺术的教育上付出努力,卓见成效。如广东省育才幼儿院二院的“走近粤剧”系列音乐综合活动,“(幼儿在其中)获得的不仅是关于粤剧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习民间音乐的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江苏海门天补中学成立的“补天戏曲社”,“在当代学生中传播戏曲知识,培养他们对戏曲的兴趣,提高戏曲欣赏水平,乃是弘扬民族文化途径之一。”他们十余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更是得到了郭汉城先生的肯定与鼓励。可见幼儿园、学校等教育部门作为戏曲艺术普及的大舞台是大有可为的。

戏曲艺术的欣赏应该是一种普及化的教育,从教育的初期即开始,并伴随孩子成长教育的每个阶段。这就需要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加大戏曲教育在各个教育阶段的比重。

在幼儿时期,老师可以针对孩子爱动的特点,让他们观看学习猴戏之类有意思的戏曲片断,初步培养孩子们对戏曲的基本认知。也可以针对各地不同的地域特点,选取一些地方剧种剧目的简单片断,做基本的教唱。幼儿较强的模仿能力会使他们的动作唱腔都一板一眼、有模有样,这样就让他们在实践中深化了对戏曲的基本印象。进入小学,孩子们的认知能力一步步提高,这时应该有针对性的做一些简单的戏曲知识普及。语文课上,可以选择一些戏曲文学中优美的套曲小令编入教材,让孩子们明白,中国古典文学不只是唐诗宋词的优美,更有作为世俗文学的戏曲的繁荣;音乐课上可以让孩子们认识戏曲的伴奏乐器,明白每一种乐器在戏曲演唱中的作用:美术课上,可以用那些活波生动的戏曲脸谱告诉孩子们戏曲的程式化美。到了中学阶段,戏曲的普及化教育就要更深一层,在学生的理解范围内适当加入戏曲程式化虚拟化动作的欣赏,让学生明白戏曲舞台上的各种动作的含义,可以加入戏曲片断的欣赏和学唱,加入经典名剧的文学性学习鉴赏。到了接受大学教育的时候,学生们对于戏曲的理解已经到了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已经可以开始用艺术的眼光审视戏曲表演的方方面面,在大学校园内增加戏曲演出的机会,放宽戏曲社团的活动空间,开办戏曲鉴赏相关的课程,相信校园内的戏曲欣赏必将日益精雅化、专业化。

戏曲欣赏范文第8篇

曲那样对戏曲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再加上戏曲唱腔在演唱上难度较大、专业性较强、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所以

戏曲音乐越来越远离人们的生活。本文探讨戏曲的特点、生活中与人们的关系以及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加强戏曲艺术教育的策略等。

关键词:戏曲 ; 引领学生;艺术殿堂;

中小学音乐教学内容以贴近学生生活的唱歌、优秀音乐作品欣赏为主,通过对歌曲的演唱和对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热爱,提高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教材中有不少涉及民族音乐的内容,戏曲就是其中的内容之一。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各种表演艺术因素。它的起源历史悠久,是劳动人民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民族艺术。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过不断地丰富、更新与发展,逐渐形成了现如今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这种综合艺术,在我国不同的地区又有不同的剧种,但不论哪种剧种都在唱腔、器乐、服装、人物造型的刻画塑造等方面独具特性,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

一、极具魅力的艺术典范

根据地域的不同,戏曲的唱腔、表演形式也各不一样,这些异彩纷呈的戏曲艺术构成了不同的戏曲剧种: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就拿京剧来说,它的腔调以西皮和二黄为主,器乐用胡琴和锣鼓等来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传统剧目就约有一千多个,除了有来自徽戏、汉戏、昆曲与秦腔者外,也有相当数量是京剧艺人和民间作家陆续编写出来的。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故事多取自历史演义和小说话本。京剧既有整本的大戏,也有大量的折子戏,此外还有一些连台本戏。

这种综合、虚拟和程式化的艺术富有极强的表演、欣赏和审美性:

它的综合性不仅表现在它融汇各个艺术门类(诸如舞蹈、音乐、武术、杂技等)方面,而且还体现在它精湛涵厚的表演艺术上。各种不同的艺术因素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通过演员的表演实现戏曲的全部功能。其中,唱、打、念、做在演员身上的有机构成,便是戏曲的综合性的最集中、最突出的体现。这些使戏曲成为最富有形式美的戏剧形式。

它的虚拟性使戏曲用一种变形的方式来比拟现实环境和对象,能对舞台的时间和空间以及人物形象处理得巧妙、灵活、形象。“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顷刻间千秋事业,方丈地万里江山”、 “眨眼间数年光阴”。

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生活,按照一定的规范对生活经过提炼、概括、美化而形成的富有程序化、规范化、舞蹈化的动作表演凝聚着古往今来艺术家们的心血。

二、生活中却逐渐远离了人们

作为我国特色的戏曲艺术,综合了众多的艺术门类,起源并发展于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之中,是代表了我国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新中国和改革开放初期,不少地方戏都有各自的规模不等的剧团经常在城市和乡村巡回演出,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爱,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精神生活的丰富以及流行音乐的逐步兴起与发展,很少有人会像对待流行歌曲那样对戏曲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再加上戏曲唱腔在演唱上难度较大、专业性较强、学习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所以戏曲音乐越来越远离人们的生活。同时在学校音乐教学中,戏曲并不是学校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加之专业教师的缺乏、学校教学条件的限制,使学生很难学唱和欣赏到优秀的地方戏曲作品。

三、政策引领、师资培训重视民族艺术的传承

鉴于目前青少年对待戏曲艺术的陌生,为了激发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结合不同剧种各自的地区情况,重视地方戏曲的普及已经成为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从挽救民族艺术的政治高度,不少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呼吁对青少年从小进行地方艺术的教育,让地方戏曲教学进入课堂。

戏曲艺术是我国民族艺术的瑰宝,作为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首先要看到戏曲艺术所面临的危机,要重视民族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措施,积极引导和鼓励民间戏曲艺人投入到戏曲事业的演艺和创作中来,成立相关的戏曲社团和俱乐部,拨付相应费用支持相关活动的开展等等。

其次在音乐教材中要编排有一定篇幅的戏曲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引进当地优秀戏曲进行教学,普及优秀戏曲作品的欣赏,介绍一些著名的戏曲大师等等,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教师队伍的培养不容忽视,重视对师范生的音乐专业素养教育,在教材中融入一定篇幅的民族艺术方面的内容,系统地安排地方戏曲的教学内容,对我国地方戏曲的剧目种类和发展历史进行详细的学习,对京剧和当地区域的剧种进行重点学习,认真进行戏曲理论和表演得专业学习,邀请著名表演艺术大师和民间戏曲老艺人进行专业讲学,要像挽救濒临灭绝的物种一样重视地方戏曲的师资培训。

四、教学实践中的相关策略

让学生充分欣赏。在中小学的音乐教学中加强地方戏曲的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戏曲艺术它本身没有流行音乐那样处处、时时接触和传唱的机会,它与孩子们生活距离太远。那么,教师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视听的角度,特别是从视觉的角度,有选择地选取有代表性的优秀戏曲曲目给学生充分的欣赏时间,通过对音像资料的感受、欣赏,学生们会对戏曲有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戏曲中鲜艳夺目的服装和化妆,以及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都会激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同时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视频介绍梅兰芳等戏曲艺术大师,能够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无限热爱之情,通过介绍乐队和不同的行当角色,让学生进一步走进民族艺术的殿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欣赏、观看的同时融入戏曲的理论知识,在兴趣的不经意间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戏曲知识。

这种欣赏的目的不在于把学生都培养成为戏曲的演艺人才,而在于对这种民族艺术知识的让其了解和普及,用音乐的魅力感染学生,培养学生对待民族音乐的态度和情感,同时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提高欣赏水平。

在欣赏的基础上进行有选择性地学唱。选取与学生关系密切或与当地地方艺术与戏曲剧目相关的典型曲目进行有重点的学唱,这种学唱能进一步让学生贴近戏曲艺术,感受旋律特点,学生通过模仿人物的动作,能够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通过模唱旋律,进一步激发对戏曲音乐的兴趣和热爱之情。

戏曲欣赏范文第9篇

笔者作为徐州地区的一线教师,对于徐州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琴戏进课堂做了尝试,通过课堂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一、激情引趣,创设氛围

许多中学生的课桌上、文具盒里,甚至是自己手臂上会贴上当红明星的照片,小本子上抄的是流行歌曲的歌词,MP3里装的、课余时间嘴里哼唱的也都是流行歌曲,有的学生整个人被现代流行音乐的元素包围着,几乎没有接触我们传统音乐的机会,更不要说能去认真欣赏戏曲了。针对这一现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们接触到传统戏曲的相关文化,人为地营造戏曲欣赏氛围,创造戏曲欣赏环境,让许多的戏曲元素走进校园,走进学生的生活。在戏曲文化魅力的感染下,进一步调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自觉地接受戏曲文化,愉快地欣赏传统戏曲。

在课堂戏曲欣赏教学前,可以利用学校的画廊、橱窗展出一些戏曲剧照、戏曲脸谱、戏曲伴奏乐器等图像资料,利用校园小广播播放经典的戏曲唱段让学生欣赏,师生共同收集与戏曲有关的艺术品来装饰音乐教室等。在组织学生分组收集资料时,教师应提前为各组分配任务,以免重复收集浪费时间。到汇集资料时你会发现,收获完全超乎你的想象。同时,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也逐渐了解了戏曲艺术,通过提前去看、去听、去做,不用你硬推,他们已经不知不觉地“步入”了“梨园”。

二、别样展示吸引你没商量

一般的音乐欣赏,老师们总是喜欢把戏曲大师的精彩表演呈现给学生,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兴趣。但是,我发现这种方法用在课堂戏曲欣赏教学中,效果并不理想。许多学生听后面无表情,甚至是反感,皱着眉头说:“老师,能不能换首歌听听?”怎样打破这种尴尬的局面呢?还是得从适合学生欣赏口味这一点下手。于是,我决定打破常规,从CCTV―11戏曲频道、河南卫视的名牌栏目“梨园春”中“少儿戏曲擂台赛”、戏曲网站等媒体搜集了很多优秀的儿童戏曲作品、影视歌坛明星反串表演的戏曲作品和外国人演唱的戏曲作品。这些七八岁甚至是三四岁的孩子、外行的明星以及中文生硬的外国友人表演的戏曲虽不及名家的表演那样美妙绝伦,但绝对称得上异彩纷呈。成年人欣赏后都会竖起大拇指,何况十四五岁的中学生,赞叹之余便随之哼唱。老师不用任何语言便激发了学生对戏曲的兴趣。当学生对戏曲有了兴趣和初步的欣赏体验后,老师再用名家的演唱做对比欣赏,并对戏曲内容做适当的讲解,介绍有代表性的戏曲家和他们感人的故事,逐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戏曲艺术的魅力所在。

在徐州地区,特别是农村一直保留着红白喜事请个戏班子来表演的传统,并且压轴的一定是徐州地方戏――柳琴戏,许多老年人都会早早地搬着凳子挤到前排看演出。也有一些学生的爷爷奶奶是柳琴戏的老戏迷,柳琴戏的“铁杆粉丝”,教师可以发动学生分小组去观看,或者在家里让自己的戏迷爷爷奶奶唱给自己听,有条件的同学用摄像机、高清手机、录音机、mp3、mp4、mp5拍摄录制下来,再用移动盘带给老师,或直接用网络QQ上传给音乐老师,经过老师的剪辑和处理后拿到课堂上供学生欣赏,在搜集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使用现代媒体的技能。

事实证明,在我们的身边就存在着各种与戏曲相关的“校外课程资源”,它们不仅随手可得,而且比传统的课程资源往往更具吸引力,开发和利用好校外的各种音乐课程资源,对于戏曲欣赏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唱、念、做、打”我也行

“生、旦、净、丑”,“唱、念、做、打”,戏曲中无穷的奥妙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在与戏曲零距离接触中,体验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当然,“戏曲进课堂”不是培养专业演员,而是一种普及戏曲知识的教育,培养兴趣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采取适合中小学生的方法进行教学。让他们学上一小段,哪怕是一句唱腔、一句念白、一个亮相、一个表情。要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到戏曲的学习中。

音乐教师对戏曲接触也不多,甚至许多教师从来没有唱过柳琴戏。要想在课堂上让学生更好地去体验,教师要积极主动学习,可以到当地的文化馆找老师学习,也可以到当地农村的戏班子找师傅学习,还可以上网学习。在柳琴戏的课堂教学中老师的范唱和表演是必不可少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现场表演效果许多时候往往大于教学视频中专业的表演。因为学生总觉得视频中专业的表演与他们距离很遥远,而教师的现场示范虽远不及专业演员的表演,但零距离接触更容易打动他们。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所以音乐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和丰富自己,以适应课堂教学。

“唱、念、做、打”中的“念”对于学生来讲相对较简单,从“念”开始学习柳琴戏对于学生来说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也更容易模仿和学习。“念”即念白、读白。各种戏曲均使用各地方言。它讲究速度徐迟、节奏的快慢、旋律的起伏、力度的强弱、音色的对比。柳琴戏的语言就是苏鲁豫皖交界处的民间语言即“徐州话”,具有通俗、生动、形象、夸张、幽默、诙谐、风趣的特点,能够巧妙地运用歇后语、打比方、俏皮话、谐音打岔、插话逗趣等手法,例如:秫秫(即高粱)、馍馍(即馒头)、怪好的(很好)、俺(我)的(dei)个乖乖来(表惊叹)、俺(我)的个娘来(表感叹)、下湖(去野外田地)、拉呱(谈话)这样的方言随处都能遇到。实际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模仿戏曲的念白,老师说学生模仿或老师与学生用念白对话或把学生分组稍加准备即兴表演念白对话。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可使其在情趣化的教学中获得思维之趣、参与之乐。

“做”即戏曲动作包括做功、身段。传统的柳琴戏戏曲中有许多典型的动作:“整鬓”呀,“拔鞋”呀,“提领”呀,“顿袖”呀,“四抬脚”呀,“旋风师”,什么“剪子谷”“门外落”“掏壳奔马大站”“燕子拔泥”,什么“偷梁换柱”,什么“窟窿拔蛇”,什么“仙鹤走”“老汉走”,它都是这一类东西,这些东西都是在生活经历当中的事情,把它艺术化提炼以后变成舞台上的动作,艺术化以后变成舞台上表演的套路即舞台的程式化,不妨来段伴奏让学生们一试身手。

“唱”是戏曲中最重要的基本功,也是最难学的,因此通常把“唱”这一学习环节放在“念”和“做”之后,在学生对柳琴戏有了一些接触和尝试后,让学生开口“唱”,在学唱时采取传统的戏曲学习方法“口口相传”,一句句模仿,一句句细品,一句句体会,学生渐渐进入角色,品味柳琴戏唱腔的韵味,甚至加入自己的理解,不知不觉地就产生了“创新”的唱法。

“唱、念、做、打”的过程,正是学生进行戏曲模仿表演的过程。根据中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从音乐基本要素入手,通过模仿,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四、把电视名牌栏目搬进课堂

在戏曲欣赏教学中,如果直接由音乐老师滔滔不绝地讲述相关的理论知识,其效果可想而知,学生最多是左耳进右耳出,最终被排斥于两耳之外,会弄个出力不讨好。而新课标要求我们把主动权还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开放式、自主式、探究式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探索中产生浓厚的兴趣。要把柳琴戏相关的理论知识教好教活,必须寻找变被动为主动的教学方法。

我在课前布置好任务,例如:搜集柳琴戏艺术家的相关资料、柳琴戏的代表剧种,柳琴戏的相关知识,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分组进行搜集。拿到任务后,他们有的在图书馆查询,有的在小网虫网上搜索,还有的直接采访会唱戏的中老年人。总之,他们找到的比老师原先要讲的还要多。课上我并没有让他们一一汇报搜集的情况,而是采用了CCTV、各大卫视等名牌栏目的竞赛形式进行。学生分组参加戏曲理论知识竞赛,可以设置多种题型,由教师担当评委,遇到学生不太理解的知识,教师要插入适度的讲解。在紧张又愉快的气氛中,学生掌握了很多柳琴戏相关的理论知识。

五、让柳琴戏伴随你我他

要培养学生对柳琴戏的兴趣和爱好,使其成为热心观众、戏迷、小票友,仅靠几节音乐课是远远不够的。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柳琴戏兴趣小组,在学校的文艺活动中,要鼓励学生排练表演戏曲类节目,可以每学期组织一次“校园戏迷PK大赛”,开展“请进来”和“走出去”双向活动,请专业演员、文化馆的戏曲老师、民间老艺人来学校指导,老师把学生带出去观看演出、参加表演。给学生搭建戏曲的舞台,提供其展示戏曲才能的机会。让戏曲走进他们的生活,学生在生活中也能感受戏曲的熏陶。

教学中还可以结合美术教学,鼓励学生创作与戏曲艺术相关的美术作品,用来布置教室、宿舍、自己的卧室,还可以送给同学、朋友作为生日礼物,这样既经济又有意义。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让学生在脸上学画戏妆、穿上戏服,真实地去体验戏曲艺术的奥妙。鼓励学生在朋友聚会、生日Party上,表演一段柳琴戏,一定会赢得满堂喝彩,比唱任何流行歌曲更过瘾。

柳琴戏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应给予保护。应当调动各方面力量,依靠现有各种科技手段,保存好柳琴戏资料,为后代留下这份宝贵遗产。作为徐州的一线音乐教师责无旁贷,重视学生对柳琴戏的兴趣的培养,确保柳琴戏艺术后继有人。

一线的教师若想上好戏曲欣赏课,虽不要求具有像专业演员那样深厚的功底,但也要具有一定的戏曲艺术修养和较为地道的演唱功夫。现在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大多毕业于师范院校,而在前些年大多数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中,有关戏曲音乐方面的教育几乎是空白。所以,音乐教师首先要了解戏曲艺术,热爱戏曲艺术,要多听、多看、多学、多唱、多接触戏曲,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才能做到厚积薄发,应用自如。

在我的课堂戏曲欣赏教学中,没有说教,没有灌输,教师既是活动设计者、指导者,又是学生的合作伙伴,应调动一切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宽松、融洽的人际环境,将课堂变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他们自发地积极地参与欣赏、模仿和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活动。让我们的“善学者”把柳琴戏的种子播种于徐州孩子的心田,使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琴戏永远长青。

戏曲欣赏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戏曲;兴趣

戏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有很好的德育和审美作用,学习戏曲可以感受文化积淀,因此语文教学中的戏曲教学就显得格外重要。然而,当今戏曲教学很少受人重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对此缺乏兴趣。那么培养学生学习戏曲的兴趣,使之爱上戏曲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走进多彩的戏曲世界

语文课本中所选戏曲篇目过少,且多为节选,这就很难使学生充分认识戏曲,再加上一些教师对戏曲了解不深,戏曲教学自然就很低效。蒋锡武在《京剧精神》中指出“认同须先认识”[1],所以,认识戏曲是学习戏曲的基础。因此,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戏曲,走进多彩的戏曲世界。

(一)推荐戏曲剧目

教师可让学生先观看一些故事性、情节性强的剧目,如《抬花轿》(豫剧)、《卷席筒》(曲剧)、《春草闯堂》(京剧)、《女驸马》(黄梅戏)等。可推荐一些文学故事改编的剧目,如出自《三国演义》的《群英会》《失空斩》《龙凤呈祥》等;出自《水浒传》的《野猪林》《坐楼杀惜》等。也可向学生推荐一些文华奖和梅花奖获奖剧目,如京剧《成败萧何》、昆曲《红楼梦》、川剧《死水微澜》、越剧《陆游与唐婉》、蒲剧《山村母亲》等。

(二)了解戏曲名家的成名历程

在语文学习中,了解作者的生平有时是至关重要的,这对理解文章有较好的辅助作用。同理,学习戏曲时如果对戏曲艺术家的生平有所了解的话,那么对学习也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旧社会戏曲工作者的地位很低,戏曲表演艺术家大都经历了痛苦的成名历程。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学艺期间常被师傅打骂,出科后,在各地演出也常忍受各种屈辱,但他终以精湛的演技赢得了广大人民的认可,成为京剧表演艺术家并成就了他的荀派艺术。[2]

(三)鼓励学生观看戏曲类综艺节目

戏曲是剧作家、演术者与观众一起“戏乐”的俗文化形式。[3]观众乐于欣赏是戏曲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戏曲栏目以约请名家参与点评、票友演唱或玩各种与戏曲有关的游戏等方式来激活现场气氛。戏曲类综艺节目连接了生活与艺术,学生在观看这类节目时就会体验到戏曲生活化的一面,在欢乐中体验戏曲的魅力。另外,戏曲类综艺节目的灯光、音乐、舞台设计等在传播戏曲的同时也融入了鲜明的现代因素,和其他综艺节目有很多相似之处,这就使学生在观看时有较多的亲和感,不至过于陌生。

(四)走近家乡戏

家乡戏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且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与学生的距离相对较近,学生认识和学习就相对容易些。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中指出“结合学校教育实际,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戏曲内容的教育教学”,因此学校可结合当地特色戏曲,将地方戏编进校本课程,还可以请戏曲演员走进语文戏曲课堂现身说法。语文课是丰富多彩的,丰富的戏曲学习可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感受戏曲之美,提升语文素养

(一)品味语言美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4]戏曲的语言是经过锤炼的语言,且多在具体的场景中、人物的对话中展现,还有一些语言通过解读人物内心而体现,以此让观众窥见人物内心的活动变化。学生在欣赏戏曲的过程中,通过感受人物对话与内心活动可有效提升口语交际技巧。戏曲表演中的语言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小说类文本语言的“立体化”,因此欣赏戏曲语言,感受戏中各色人物的性格,领悟激荡人心的情节变化,进而产生自己的情感体验,都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小说类文本的阅读能力。

(二)感受思想美

戏曲艺术的德育作用关键体现在思想上,常听戏、看戏,有助于学生明事理、辨真伪、明忠奸、惩恶扬善,从而提升道德素养和文学素养。语文学科亦承担着德育任务,通过戏曲教学渗透德育教育也是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引导学生归纳所观戏曲表达的思想,是对戏曲较深层次的学习欣赏,而这正是语文学科与戏曲教学相融合的部分。通过对人物悲欢离合的分析、语言的理解、情节的感受来把握思想感情,这是欣赏戏曲的一大收获。如《锁麟囊》中,富贵时的薛湘灵以囊相赠贫女赵守贞。到后来,登州发水,薛湘灵流落莱州得赵守贞相助。薛湘灵在贫富转换中感悟人生,收获了心灵的成长,更体会到了乐于助人的重要意义。

(三)欣赏表演美

戏曲讲究四功五法,四功指唱、念、做、打四种表演功夫,五法指五种技术方法,即手、眼、身、法、步(取其说法一)。[5]生旦净末丑的表演结合五功四法塑造人物,极能吸引观众的眼球。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欣赏自己喜欢的行当的表演。有很多程式化的表演极具特色,如战场上厮杀争斗,行侠作义,除暴安良,与歹徒格斗等情节[6]场面热烈;水袖功、髯口功是反映人物心理的夸张性表现;变脸、喷火等特技表演更是一绝。观看表演有助于学生理解人物心理变化,加深对戏曲情节的印象,深化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初接触戏曲的学生先欣赏一些熟知的武打剧目或经典人物剧目,是符合现代学生的欣赏特点的。当然,戏曲还有很多艺术美的存在,如服饰、脸谱等,这些都是经过数辈人的努力而形成的,只要学生有兴趣都可作进一步了解。

三、自创自编自演,回归语文真谛

戏曲在语文教材中是以剧本的形式呈现的,是静态的纸质文本形态,然而戏曲的真实生命还是在于演,演是一种动态的存在。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并引导学生编戏、演戏。

(一)编戏对中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优美的故事、动人的情节、有血有肉的人物等皆可是学生思维的起点,若再将其戏曲化(比如将精彩之处配上熟悉的唱腔),就显得更加完美了。题材可选自古今中外、生活学习等,以学生兴趣为先。

(二)学生通过演戏可以更加深入细致地了解人物特点、把握人物关系。学生根据自身爱好选择唱段、体味戏曲韵味,能够享受演唱的酣畅。另外戏曲人物有悲欢离合,学生通过唱戏可以舒缓心情、排解不良情绪。

作者:吕立敏 单位: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参考文献:

[1]蒋锡武.京剧精神[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2]谭志湘.荀慧生传[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3]陈建森.戏曲与娱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解玺璋,张景山.京剧常识[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8.

上一篇:秦腔戏曲范文 下一篇:京剧脸谱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