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精神教育范文

时间:2023-08-01 10:58:54

劳动精神教育

劳动精神教育范文第1篇

一、加强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性

在小学德育中,加强民族精神教育是一个重要方面,其意义在于:使学生从小树立远大志向,牢记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二、加强民族精神教育的必要性

在小学德育中,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十分必要。具体有三点。其一,了解我国历史,全面认识民族精神。我国既有汉唐盛世等辉煌的历史时期,又有遭遇侵略、饱受屈辱的历史时期。因此,只有了解我国历史,学生才能全面认识民族精神,以扬长避短。其二,审视不同时期历史,理解民族精神。在我国的不同历史时期,民族精神总是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因此,只有审视不同时期的历史,才能让学生明白民族精神对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弘扬民族精神。其三,直面当今社会,获取精神动力。为了更好地应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就要从小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使他们具备国际竞争意识,并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三、加强民族精神教育的实施途径

1.在教育教学中加强民族精神教育

要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就应将其落实在教育教学的始终。具体有三点。其一,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中,有许多弘扬民族精神的内容。例如,“吃穿用哪里来”这一内容从两个层面教导学生:一是珍惜粮食,勤俭节约;二是尊重农业劳动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体而言,在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选择“水稻的生产”和“工业与生活”等两个视频,以使学生了解农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以及工业产品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并体会农业劳动者与工业劳动者的艰辛,从而更加珍惜粮食,注重勤俭节约,真正做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最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二,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有许多弘扬民族精神的内容。例如,《狼牙山五壮士》等课文,不仅让学生深刻理解革命烈士的英勇行为,更让他们明白幸福生活与美好环境的来之不易。教师在教学“鲜艳的红领巾”这一内容时可引用。首先,在课堂导入部分,教师可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狼牙山五壮士》同名电影的片段,以展示五壮士英勇跳崖的大无畏精神,为课堂营造悲壮、激昂的气氛,于是,学生对革命烈士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另外,在革命烈士的精神感召下,学生不仅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更懂得爱社会、爱集体和爱家庭。其三,在校园中加强民族精神教育。例如:在学校的报栏里张贴与民族精神教育相关的宣传图册,利用黑板报、校园广播和升旗仪式等形式宣扬中国的民族精神,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2.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民族精神教育

为了让学生开阔视野、认知社会,还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具体有三点。其一,充分挖掘并利用当地的社会资源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力求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例如,可利用当地的革命烈士纪念塔(碑)、名胜古迹、人文景观、烈士陵园和英雄纪念馆等加强民族精神教育;也可带领学生以参观、悼念等形式缅怀英雄人物与革命先烈,从而加深他们对中华民族优秀民族精神的理解,并树立远大的理想,最终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其二,紧跟时展,加强被赋予崭新内涵的民族精神的教育。我国民族精神的实质不变,但在不同时代会被赋予不同内涵。例如,近年来,我国发生了一些自然灾害(例如,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和重大意外(例如,马航失联等),对此,我们团结一致,理性应对,无私奉献,这既是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又是赋予民族精神崭新的内涵。在民族精神崭新内涵的感召下,学生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并乐于追求理想。其三,学校应合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组织相关活动,以加强民族精神教育。例如,我校开展了“心系航天,瞩望未来”的主题活动。这次活动以图片展览、视频展示以及抒发感悟等形式展开。在图片展览环节,一系列具有纪念意义的图片向学生展示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使他们为祖国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感到骄傲,从而激发他们心中的民族自豪感。在视频展示环节,当载人航天飞机发射成功的那一刻,学生激动的心情难于言表,待视频展示结束后,他们积极讨论,为抒发感悟这一环节奠定基础。在抒发感悟环节,学生不仅通过写作的方式抒发感情,更通过演讲的形式表达思想。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学生理解民族精神的崭新内涵,更使他们生发出要做“祖国发展的推动力”的强烈愿望。

总之,加强民族精神教育,既要让学生记住历史,即了解历史时期民族精神的发展与存在形态,又要让他们牢牢把握时代脉搏,即了解新时期民族精神的发展与存在形态。这样,民族精神教育便具有时代特征,并不断产生崭新的前进力量。

3.以良好的榜样加强民族精神教育

小学生对他人有着强烈的模仿欲,因此,可通过良好的榜样加强民族精神教育。良好的榜样大致有三种。其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杰出人物和革命先烈。在小学德育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生动的形式呈现这些人物的主要事迹,以使学生深入地了解他们,并努力向他们学习。其二,历史上伟大的文学家、科学家、艺术家以及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形象(例如:著名科学家邓稼先,巾帼英雄花木兰)。教师可结合课内外知识,让学生熟悉这些榜样,并向他们学习。其三,教师和家长是小学生最容易模仿的人,因此,教师和家长应提升素质、规范言行,努力成为学生(孩子)学习的良好榜样。这样,有了良好的榜样,加强民族精神教育便能落到实处。

4.通过亲身实践加强民族精神教育

要让民族精神教育化作小学生的实际行动,就要有目的、有组织地带领他们参加弘扬民族精神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学校可设计以弘扬民族精神为核心的德育活动。例如,带领学生走上街头,在客流量较大的广场、公园等地宣传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其实,学生既是民族精神教育的接受者,又是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归根结底,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可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并使他们富有使命感与责任感,最终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升华

总之,加强小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既有重要性,又有必要性,因此,应努力落实具体的实施策略,将加强民族精神教育落到实处。这样,既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又让他们在民族精神的鼓舞与感召下发奋努力,从而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劳动精神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雷锋精神;思想教育;高校 ;结合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当前形势下,在高校思政工作中,如何有效开展好雷锋精神教育,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用传统的“看视频”和“听讲座的思政教育方式,实践已证明收效甚微。为此,必须通过同日常生活、校园文化建设等相结合来推动雷锋精神教育、弘扬雷锋精神,用雷锋精神构筑大学精神,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

一、雷锋精神教育要和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

学习雷锋活动既要重视集中活动,又要重视日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目前社会上学习雷锋活动往往集中在学习雷锋纪念日、活动日, 开展较多的是统一的、形式比较固定的、内容比较普遍的活动上,如打扫卫生,公益劳动,财物捐献等,这些都是应该肯定的。但是,我们大学校园不能停留于此,我们要注意把学习雷锋活动作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作为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和手段。各学院都应有长、短期的活动规划,落实组织领导,形成一定的制度和规范, 把集中的活动与经常化、日常化活动结合,与学习雷锋活动,力争让雷锋精神体现在学生时时、事事,体现在平凡的具体事务之中。

二、雷锋精神教育和舆论宣传相结合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中关键的时期,他们有学问,有抱负,理想远大,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但他们也容易受到诱惑。因此,对他们的教育不能放松,要抓住他们的特点来进行。积极主动地用雷锋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起对党、对社会主义、对人民无限忠诚的意识,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自觉的集体主义精神,强化大学生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之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者。同时,思想政治课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在讲课过程中加入雷锋精神的宣传;学校报纸、杂志也要开辟专栏对学雷锋的先进典型进行报道;班主任、辅导员也可以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加强雷锋精神的宣传、引导。总之,要通过各种方式在全校学生中广为宣传,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全校中形成学雷锋的热潮。

三、雷锋精神教育与树立身边的典型相结合

雷锋精神教育与树立典型相结合的必要性,树立典型的过程,就是普及基本道德规范的过程、弘扬真善美的过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老师首先要典型示范,学习雷锋从自己做起,从无私的为学生服务做起,让老师在说教的同时,自己也做主人公,让学生来学、来评价。当学生身边出现被认可的模范时,学生们就会去效仿,向着这个方向努力。一些学生明明知道学雷锋是对的,担心别人说自己做作,怕身边的人不理解,所以他们不作为。因此要对学生进行既有理论高度又生动活泼的雷锋精神教育,帮助学生提高认识,消除错误的学雷锋“过时”论和“吃亏”论的影响,鼓励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努力增强学生做雷锋精神传人的自觉性,培养其高尚的情操、健康的心理、完美的人格。[3]

四、雷锋精神教育与优良传统和与时俱进相结合

艰苦奋斗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之一,过去我们依靠艰苦奋斗精神,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形势下,我们仍然要继续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像雷锋那样,“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在思想上始终保持发愤图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在学习工作中积极进取争创一流成绩的品质。同时,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雷锋精神要要坚持与时俱进,突出时代主题,赋予新的内涵。要着力为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让学生享受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带来的物质文明成果,把用雷锋精神教育人、改造人,与运用健康向上的现代社会文明生活环境来影响人、陶冶人统一起来;要用雷锋同志先进事迹中最感人最具代表性的故事情节教育大学生,让他们能够更直接、更形象地领略到雷锋精神中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热爱人民的政治本色、报效国家的崇高追求、献身使命的雄心壮志、崇尚荣誉的高尚境界,进而使他们的心灵受到震撼、精神得到洗礼、境界得到升华,自觉将历久弥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不断续写新的辉煌,为人生增光添彩。

五、雷锋精神教育同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以雷锋精神塑造高尚品德,要求校园文化体现和反映热爱人民的高尚品德,利用校园的环境,借助文化的形式,把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科学道理渗透到青年学生的头脑当中,以雷锋精神塑造高尚品德,要求校园文化体现和反映热爱劳动的高尚品德,突出讴歌劳动的主旋律,把关于“劳动创造人”的基本道理转化为青年学生热爱劳动、投身劳动、尊重劳动的实际行动,通过个人的创造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以雷锋精神塑造高尚品德,要求校园文化体现和反映遵纪守法的高尚品德,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学校纪律,通过文化活动和文化作品树立法治意识,倡导法治精神,维护法律尊严,使学校成为依法办事的典范。以雷锋精神塑造高尚品德,要求校园文化体现和反映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引导青年学生把专业意识和职业意识结合起来,在钻研学业的时候就树立起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品格,以优秀的专业学习为未来卓越的职业成就奠定基础。

六、结语

雷锋精神作为我们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当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精神资源,必将显示其越来越重要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胡立男.谈如何结合弘扬雷锋精神推进和谐校园建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471:4-4.

[2]蔡笃瑜.谈雷锋精神在高校思政中的重要作用[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43-45.

[3]李和万.发扬雷锋精神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时代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2011,25:246-246.

[4]孙士国.用雷锋精神引领校园文化建设[J].理论界,2012,8:198-199.

劳动精神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技工院校 少数民族 汉语教学 职业精神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6-0360-01

少数民族学习使用汉语,对于吸收先进的科学文化,转变观念、走向开放,提高整体素质,促进民族事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技工院校进行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就业。通过对伊犁部分汽车维修企业、煤化工企业、机电企业的调研发现,少数民族的汉语水平已经成为其就业问题的一个瓶颈。企业对于少数民族技能人才的要求中,汉语水平及其职业道德的因素要比技能水平重要。因而,在汉语教学中始终贯穿职业精神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一、职业精神的含义。

社会生产的分工决定了人们要从事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并以此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活动, 这就构成人生的职业生活、职业活动。人们在一定的职业生活中能动地表现自己, 就形成一定的职业精神。因此, 职业精神是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 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精神。职业精神包括了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态度、职业良心、职业信誉和职业作风等要素, 与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紧密相连。

二、技工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突出职业精神教育的必要性。

(一)从技工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特点看,加强职业精神教育很有必要。

目前,技工学校的大部分学生,有的是在初中阶段由于被追求升学率、分数第一而被学校或教师而放弃的那部分学生;有的由于是家庭教育方法不当而娇纵、失控的学生;有的是由于家庭结构不健全,造成精神受挫,心理畸形的学生;有的是由于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而在初中就放弃了学习的学生。学习上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文化成绩较差。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大部分来自于农牧区,在基础教育过程中,汉语水平薄弱,来到技工院校后,职业取向不清,在学习中对汉语的学习甚至是对文化课的学习不重视。这就要求技工院校的汉语老师面对这样的学生,在教授汉语的过程中,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重视职业精神教育在汉语教学中的渗透,才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二)从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的需求分析,职业精神教育必须加强。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因此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最基本的工具,汉语教学联系生活的一个方向是联系就业岗位对语言能力需求进行教学,以满足企业需求和人的就业为出发点,实现社会需要与人的需要的统一,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职业汉语能力是一个人胜任职业工作的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能力,包括口头和书面的表达交流能力,成为各行各业选人用人时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因此,面对少数民族学生就业所面临的严峻问题,在汉语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职业精神教育。

(三)从少数民族职业精神教育的现实来看,职业精神教育十分重要。

目前, 技工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的职业精神教育主要是通过德育课、《职业指导》课程的课堂教学来完成。虽然产生了一些效果,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如教学内容比较注重理论;授课语言使用母语;教学方法不能很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在与汉族交流的过程中,无法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帮助不大。而在专业课教学中,又以专业为主,不注重其职业道德的培养,导致学生汉语交流水平无法提高,在实习就业中无法与领导、同事交流,阻碍了职业能力的提高。

三、加强汉语教学中职业精神教育的途径

教学导向是好的,教材理念也是好的,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取决于我们汉语的教师能否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实施,那么,如何在汉语教学中体现职业精神教育呢?

(一)从教学内容上入手进行职业精神教育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它是一门综合性课程。针对企业提出的民族学生汉语水平差、表达能力欠缺、沟通存在问题、请假条等基本应用文体不能正确书写等问题,可以从综合、口语、听力、阅读、写作这几门课程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通过各种形式对汉语进行多元化学习,在学生“乐学”中进行职业精神教育。对于技工学生而言,在基础汉语教学的基础上,部分专业还会开设专业汉语课程,除此之外,还可以举办汉字书写比赛、汉语大赛、朗读比赛、模拟专业场景等一系列为学生喜爱的汉语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学生汉语水平。

(三)重视汉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习惯是指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具体到汉语学习,主要指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在新疆,主体少数民族的语言与汉语的语法不同,民族风俗习惯不同。因此,在汉语教学过程中,在让学生掌握语言的基础上,必须使其养成良好的汉语学习习惯,老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善用工具、广泛阅读、强化朗读、平时生活用汉语交流等良好的汉语学习习惯。

(四)积极把生活引入课堂,与职业技能联系起来。

作为一个社会上的人,我们需要交流、沟通,表情达意离不开语言文字。在各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先进的理念、先进的知识都是通过语言展现出来的,生活为汉语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汉语教育只有与生活联系、与职业紧密联系,学生才会更有兴趣去学习。

作为就业核心能力的职业汉语能力,正在逐步受到企业的重视。无论是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职业道德培养还是职业心态培养,技工院校的少数民族汉语教学都要结合自己的目标特色,重视构建学生的职业精神,以适应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职业指导》 宦平,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职业汉语教程》 谢小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就业教育的研究》 张娜,《语言文学研究》,2011.6.

劳动精神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护理学生;职业精神;培养

一、职业精神的时代内涵

职业精神指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人们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精神动力,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的行为表现。现代职业精神是一个广义的概念范畴,是对职业道德内涵的升华。它不仅反映社会精神和职业要求,而且反映特定职业的具体性征和具体要求,即它不是在普遍的社会实践中产生的,而是在特定的职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现代职业精神强调具体职业的特征,表现为从业人员对自身职业角色、职业道德的不断认同,并用坚定的信念履行该职业义务。职业精神是指同一职业的从业人员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且为大家共同认可的具有该职业自身特征的精神,主要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信誉和职业作风,其核心是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与职业良心。职业精神的本质特点有多种理解和认知:它鲜明地表现为某一职业特有的精神传统和从业者特定的心理认同以及较为稳定的职业素养,它与人们的具体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具有自身职业特点的精神表象,它由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信誉、职业作风等基本要素组成,职业精神的实践内涵体现在敬业、勤业、创业、立业四个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精神具有了新的时代特征和文化内涵,理论体系既具有共性化特征,又愈发彰显各种专业文化的精神特质和职业诉求,职业精神在职业发展、职业成就与个人职业幸福感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精神特质和职业诉求在护理专业的职业精神教育中更加明显。社会的发展对护理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护理教育不仅需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护理技巧、技能,更需提升他们的职业文化修养和职业精神修养,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护理专业技术人才。下文将对高职护理职业精神的培养在护理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进行探析。

二、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现状

(一)高职护理院校普遍存在轻视职业精神教育的现象

目前,大多数护理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中,专业课占比较大,而关于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的课程内容只有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第六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部分章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属于选修课程,并没有纳入必修课程体系。高职护理专业普遍重视对学生护理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护理职业精神的培养。

(二)高职护理院校职业精神教育方法单一

当前我国高职护理院校在职业精神培养方面,存在教育方法单一的问题。大多数高职院校护理职业精神教育以教授理论知识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乏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部分学生只为考试过关,并未从思想上接受职业精神教育,也很难真正理解自己将要从事的护理职业精神的真正内涵。

(三)学生自身对职业精神培养的轻视

就业率现已成为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学校轻视职业精神教育容易使学生误认为职业精神教育不重要,且职业精神教育不同于职业技能教育,没有证书和相应的评价体系证明职业精神培养的成果,导致学生重视职业技能的学习,轻视职业精神的养成,学生对职业精神的认识不足,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四)职业精神教育内容缺乏行业针对性

职业精神具有强烈的行业特征。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职业精神教育主要包括一般性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教育,这种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教育的内容没有针对性,虽然也有部分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开设了诸如护理伦理学等课程,但并未形成完整的护理专业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教育体系。

三、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精神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高职教育理念的偏差

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存在重视专业教育,轻视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教育的现象,在操作技能性比较强的护理专业中这种现象尤为突出,影响了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高职护理专业重技能轻职业教育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高考体制的负面影响

目前我国的高校招生仍以高考成绩为录取标准,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入学时,高职院校并未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道德素养进行考核。

2.就业体制的负面影响

高校扩招以后,大学生毕业分配工作的体制已经终结,学生毕业后完全被推向市场,自主择业。由于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效果在短时间内难以体现,为满足就业的需要,学生更加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从而忽略了职业精神的培养。

3.用人标准的负面影响

由于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没有标准化评价考核体系,因此,用人单位更倾向于考察学生的护理专业知识成绩与毕业院校的知名度,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为增加就业的成功率,学校为提高毕业生整体的就业率,会更加重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教育,忽视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4.职业能力为评价导向的偏差

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之后,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也随之骤增,学生掌握较高水平的专业护理技能成为择业的一个重要筹码,加之护理技能可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而职业精神对于职业生涯的重要作用则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体现出来,重专业技能的训练而轻职业精神的培养在所难免。

(二)学生自身对护理职业精神认识的偏差

除了高职院校与社会对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教育不够重视这一因素以外,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也存在不重视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的现象。笔者通过对100名在不同医院实习的护理专业实习生的调查发现,22%的学生认为“大众对护理职业持尊重态度”,也就是说,大多数学生认为护理职业得不到尊重;只有5%的学生认为护理职业是高尚的职业,说明学生整体的职业价值取向已经偏离了职业本身的意涵。在对学生家长的调查中,71%的父母认为护理职业很好,支持子女从事这个职业;另有26%的父母认为有个工作就行,从事护理职业与从事其他职业一样,显示了这些家长对护理职业认识上的不足。对于学生不喜欢护理职业的原因调查发现,59%的学生认为护理职业很累,收入低,劳动价值得不到应有的体现,37%的学生则认为护理职业是个受歧视的职业。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大多数学生存在护理职业认识上的偏差,同时说明了加强护理职业精神教育的必要性。

(三)多元价值观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冲击与影响

现代化伴生的多元价值观念对整个社会和各个职业都形成了某种程序的冲击,例如视金钱为圭臬的货币哲学使一些人成为金钱的奴隶,急功近利,缺乏敬业、奉献、合作的职业精神,缺乏理想,不愿奉献,没有担当责任的勇气和信心,这些不良的价值观念也对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产生负面的影响。例如在择业时,家长和学生考虑最多是找一个薪资待遇好、工作环境舒适的体面工作,把薪酬作为衡量工作的主要标准,导致一些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频繁跳槽,以致于对自己、就业单位和社会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四)缺乏职业精神培育的师资队伍

在我国高职护理院校中,学生职业精神的教育主要由思想品德教师、护理专业教师和辅导员负责。思想品德教师多是思想政治专业的教师,他们给学生讲解的知识是一般的思想道德课程内容,并不能真正理解并向学生阐明护理职业精神的内涵。护理专业课的教师具有护理专业知识,但进行思想道德和职业精神教育的能力尚有欠缺,因此也不能达到职业精神教育的良好效果。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的学习、思想、心理健康、日常生活等,在与学生接触和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职业精神的培养,但是他们开展职业精神教育的时间和精力难以得到保障。这三类教师在对学生实施职业精神教育方面都有局限性,达不到职业精神教育的预期效果。

(五)职业精神培育缺乏评价标准体系

我国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缺乏合理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没有合理的评价标准,职业精神教学没有明确的目标,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也没有明确的导向。由于护理专业学生有着鲜明的职业特点且护理工作与整个社会的整体利益息息相关,重视护理职业精神的教育是应该且必要的。

四、促进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对策建议

(一)配备护理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教育专职教师

高职护理院校培养高级护理人才,培养护理学生职业精神是高职护理院校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但是目前我国高职护理院校护理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教育专职教师较少,职业精神教育教学效果不佳,高职护理院校应设置职业精神培育专职教师以改变这种状况。专职教师研究的内容、课题和讲授的课程完全以高职护理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育为主,涉及护理专业知识,以培养护理学生职业精神为核心。在选聘专职教师时,应选聘责任心强且有志于从事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研究的教师。

(二)完善护理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监督与评价体系

通过考察学生职业精神培育前后行为的变化可以测试教育效果。目前我国高职护理院校护理学生职业精神培育最重要、最急迫的工作是构建一套切实可行的职业精神教育评价指标体系。首先要确定护理职业精神内涵,依据护理职业精神培育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参数指标;其次,对条目细则进行行为标准上的详细描述,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设计明确具体的评价量表,根据此评价量表考核护理职业精神的教育效果和教育状况。要使培育有好的效果,还要结合具体的激励机制,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根据护理职业精神培育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量表对护理学生作出评价,奖励得到较高评价的学生,激励护理学生加强职业精神培育。有效的评价体系可以保障高职护理院校护理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效果。

(三)在教学和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精神

1.在理论课教学中渗透职业精神的内容

在高职护理院校教学中,专业理论课占有很大的比重,是学生在校就读的重要课程。因此,在专业理论课的教学中要融入职业精神的教育,使职业精神的培养和专业理论课的教学活动紧密结合,通过专业理论课的教学推动职业精神的培养。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讲解本行业的发展历史、工作环境、岗位职责和职业形象等,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在教学中可以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处理问题,例如当病人与护士发生冲突时,护士该怎么办等,让学生通过处理这些问题培育自己的职业精神。

2.在实习实践教学中培养职业精神

实习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可以使学生的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有机结合。在高职护理学生职业精神培育中,实习实践教学是重要环节。通过实习,能够使学生了解行业规律,遵守职业规范,提高工作效率,使学生的职业精神在实践中得到有效培养。首先要加强实习实践前的职业精神教育。通过召开实习实践学生全体大会或各种形式的班会,向学生渗透实习的重要意义,进行责任和权力教育、安全教育和文化教育等,使学生知道在实习期间应如何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其次,在实习实训期间,严格规范纪律,实行严格的考勤和管理,从各方面按照医院的制度严格要求学生,使学生在实习实训的过程中养成遵守劳动纪律的好习惯,培养良好的职业精神。最后,对学生实施动态考核。对学生实习成绩的考核采取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更深层次地了解学生遵守纪律的情况、团队精神和创新举措等,把职业规范内化为职业精神。此外,还可以开展各种护理专业实践活动,如社区义诊实践活动和护理知识竞赛、辩论赛、护理操作技能大赛等,全面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的能力。

3.营建良好的职业精神培育环境

首先,在新生入学之初进行职业精神的教育和引导。组织学生到医院感受他们未来的工作环境和护理人员的角色,了解行业情况以及未来工作中的注意事项。使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工作有一个直观的感受,以唤起其职业兴趣。营造班级职业文化氛围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方式。通过召开主题班会,促进班级职业文化建设;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职业文化学习活动强化班级职业文化意识,也可以在教室、宿舍、实验室、楼道等位置张贴护理名人名言与先进事迹的介绍等,宣传职业文化。营造良好的职业精神培育环境的方式灵活多样。如通过鼓励学生撰写职业论文、开展职业实验、鼓励各类护理用品的发明创造等,强化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情感。此外,还可邀请护理行业的成功人士来校做专题报告,以他们的成就与精神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职业态度与职业精神,这是培养学生护理职业精神的有效途径之一。总之,职业精神培育是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生与家长、医院以及社会通力合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司志敏 单位: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陈长生.高职教育内涵之职业精神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07(11).

[2]董奇.职校学生最需锤炼职业精神[J].教育与职业,2011(2).

劳动精神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教育;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8-0056-04

一、人文精神是职业教育产品的高附加值

如果不考虑有进一步深造机会的现代职教新体系的普遍建立,那么,一般来说学生从职业学校毕业后就会直接进入社会。换句话说,职业教育就是教育产品的成品阶段。学历证书、技术技能是这种特殊产品的标准参数,而人文精神则是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产品附加值,是供方、需方和市场共同的追求。

(一)人文精神教育是贯彻教育方针的需要

人文精神以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这与“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高度一致。现阶段的教育方针的科学内涵包括坚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人民的根本要求,坚持德育为先的工作方针,坚持能力为重的指导思想,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职业学校贯彻教育方针,应着力于培养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具有较高人文素质和较强专业能力的劳动者。他们具有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较全面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人文精神教育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处在身体、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同时也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人生、理想充满着热情与期待。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群体在中考阶段受过挫折,这种挫折对于精神和心理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相当一部分学生抱着消极的态度进入新的学习阶段,缺乏目标,没有学习动力,没有求知欲,没有上进心,思想苍白,精神迷茫,创造力被压抑。如果不积极引导,他们极易随波逐流,即使学好了一门专业技能,进入社会后,充其量也只是解决了自己的生存问题,很难担负起积极的社会责任。

以传承文明为己任的职业学校不能无视这种现象,更不能放任学生错过这个极其重要的人生成长期。要引领学生走出精神迷茫,树立人生目标,重拾发展信念,步入健康的成长轨道。要尊重、维护并全面关怀学生,积极营造人文氛围,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智、良好的品德,提供成长的舞台,给予成功的体验,激发创造的斗志,引导他们关怀自身并贡献社会。

(三)人文精神教育是健全人格培养的需要

健全人格的理想标准是人的生理、心理、道德、情感各要素完美统一、平衡、协调,其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健全人格的基本特征是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及积极向上的生活目标,具有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及良好的社会适应力,具有成熟健康的情绪生活,对工作、生活和社会有高度的责任心。健全人格的形成比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重要。

人文精神是健全人格的基本元素,人文精神教育也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基础工程。职业学校的人文精神教育就是通过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完美统一的教育,营造积极向上、仁爱友善、公正诚实的成长环境,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形成以自信、富有责任感为基本特征的健全人格,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

(四)人文精神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

以高科技为标志的现代文明促进着体制变革和社会转型,也使人文价值观念系统面临着消解和重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审美追求这些人文精神的基本元素正在发生着深刻的改变。一方面,传统的价值观念不断地被改变;另一方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形成。新旧交替,鱼龙混杂。进步的价值观念不断被催生的同时,信仰迷失、道德失范、文化贬值、精神滑坡造成拜金主义泛滥、人文关怀淡漠、精神家园迷失。这些负面因素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突出问题。

学校是人文精神创造、创新、培育和传承的重要场所,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担负着社会进步的重要责任。学校是通过传承传统文化、文明,创新、丰富人文精神来履行社会职责的。学校应对学生进行心智的熏陶和培育,培养学生的儒雅涵养,让弥漫在校园里的人文精神内化为学生的精神气质,引导他们以稳健的心智和价值取向面对纷繁的世界。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将是产业大军中的主力,他们的思想行为和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风气。当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在以人为本这个立足点上相互融通之时,社会发展才是有序而健康的。

二、职业学校人文精神教育的体系建构

人文精神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个性和追求,重视人的创造性的发挥,强调人的自身的提高进步和不断的自我完善、自我实现、人格独立。这样一种精神的培育是综合性的社会工程,而职业学校是培养人文精神的主阵地,必须做好系统设计。

(一)理念引领,系统落实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它为职业教育明确了方向。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工作目标。在过去相当一个历史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观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培养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成为职业教育片面追求专业技术培养效果的借口。一些学校在培养人才时急功近利,缩短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以所谓的工学交替肢解完整的学校教育,淡化、削弱人文教育。人文教育让位于专业教育的现象比比皆是,职业教育的功利主义倾向偏离了教育方针。其次,要确立育人为本、全面培养的理念,把人文精神教育贯穿到学校的一切工作中,做到“全员、全程、全方位”。

充分尊重学生是人文精神教育的基本要求。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更需要学校及教师的尊重,因为初中时代的学习生活让他们过多体验了压力和挫折的苦痛,很少有成功的喜悦和享受,强烈的失落和受挫感使他们对环境的反应非常敏感。教师用欣赏的目光去发现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用期待的心情去迎候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用赞赏的态度去评价学生的每一项成功,这对于树立学生的成长信心、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意义重大。学生是需要欣赏的,学生是需要鼓励的,学生是需要体验成功的。一旦这种内心需求被激活,他们身上所具备的发展潜质就能充分展现,个性就能得到健康发展,人文精神的花园就会群芳斗艳。

(二)教师垂范,言传身教

教师的人文修养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几乎所有学生对人文修养好的教师都会经久不忘,换个角度来说就是教师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历时久远。教师的人文修养表现在政治思想意识、人生观、价值观、文化素养、人格修养、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等诸多方面,这些修养决定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巨大作用。强化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影响力,需要教师注重两方面的修炼:(1)与时俱进,丰富自身人文内涵。教师首先必须正确把握时代脉搏,深刻领会方针政策,明确育人目标。其次要关注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确保向学生传递科技发展的最前沿信息,引导学生不断进取。而不断学习,丰富自身人文素养则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最重要基础。要走出自身的专业局限,了解跨专业甚至跨行业的相关知识,以更为丰富的哲学、历史、文学、艺术以及其他多种专业知识充实自身的人文素养,提高对事物的判断和鉴别能力。只有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才能提高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能力。(2)乐业敬业,率先垂范注重职业发展。教师是职业,教育是事业,教师的职业岗位是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坚定不移地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教育事业不断进取才能成其为阳光下最光辉的人。因循守旧难免误人子弟,按部就班适应不了快速发展的教育形势。知识在更新,社会在发展,职业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教师团队应注重新知识的吸收,深入开展教育科研,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勇于探索新的模式方法,乐于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以进取的姿态凝聚教师的人格魅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人文气息。

(三)课程建构,全面渗透

课程是教育的载体,各类课程蕴含的人文元素既各有侧重又相互关联,明确任务分类指导,能使人文精神教育收到在各类课程教学中相得益彰又全面渗透的效果。

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是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举措。课程改革根据职业教育特点和学生实际,面向现代化,讲究课内外结合,理论、知识、能力、素质并重。新的课程体系不仅改变了传统德育课的内容和学习方式,还更新了理念,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帮助学生充分、自由、全面地发展。

人文课程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课程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涉及人的情感、心态、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等内容。特别是文、史和艺术类课程,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框架下,强化人文知识教育,与人类创造的崇高精神文化对话,这既是继承传统文化的方式,也是使学生经历心灵洗礼的过程。有计划的、长期的熏陶,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养成他们的气质,厚实他们的人文底蕴。

专业课程蕴含着丰富的专业文化元素。人类出现以来,从未停止过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科学技术的每一个进步都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和勇气,也不断地丰富着人类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策略和方法,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也成为人文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文化元素,让专业课成为人文精神教育的阵地,进行自然而不是强加、内在而不是外表的人文精神教育。这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于一体的教育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心智,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造力,对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企业课程是专业课程的延伸。近些年,学校邀请企业专家参与专业课程改革和课程设计,在专业课程中融入了企业课程的元素。作为教育教学重要过程的顶岗实习则是学生直观地接受企业课程的过程。在企业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巩固并加强了劳动技能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初步形成了基本的职业品质,这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职业品质的形成得益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包含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学生在实习中直观地接触和感受了敬业爱岗、诚实守信、精益求精等基本品质,促进了职业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内化,也充实了人文精神。

(四)文化导向,注重启迪

人文精神的教育不同于知识的传授,最有效的教育途径是熏陶和感化。因此,校园文化环境的构思和设计至关重要。校园文化通常体现在物质、精神和制度三个层面。

物质文化附着于建筑物及景点等硬件设施上,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撞击心灵,常常给人启迪。一些学校的校园布局和建筑物外观造型都蕴含着办学理念和学校的传统特色,校园里的景点和小品更是精彩纷呈,体现着令人震撼的人文精神。如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实训基地中的畜牧文化馆,用最先进的声、光、色效果展示了畜牧文化的发展历程;浙江信息工程学校受好莱坞星光大道启发而设计的“巧手撑起一片蓝天”(历届技能大赛获奖学生的手模)、“创业者的足迹”(优秀校友的脚模)和展现工业革命进程的“睿方”都给人感受到无穷的意蕴。

精神文化主要体现在校园文艺活动中。定期或不定期的文艺汇演、艺术展览、主题活动、职业生涯规划比赛等,多方位地弘扬了真善美,提升了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和对美好事物的鉴赏能力,也激励着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鼓起了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这样的人文精神教育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润物细无声,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就学校管理工作来讲,人文精神教育不能停留在认识层面,把教育理念落到实处还体现在制度文化方面。首先是在管理思想上,保证人文精神教育的工作地位,予以充分重视。其次是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各项工作中加强对落实人文精神教育工作的考核,确保人文精神教育的工作效果。此外,应对精神文化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合理部署,以保证人文精神教育隐性课程的有序实施。

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也从制度层面对人文精神教育给予了有力保障:一是明确了德育督导的任务,保证了德育首位的素质教育理念的贯彻落实。二是确定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中职“2.5+0.5”,五年制高职“4.5+0.5”,从时间上保证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地位。三是明确了学业水平测试的要求,从根本上扭转了人文素质教育被淡化和弱化的局面。这一系列保障措施的推行,为职业学校人文精神教育定下了基调。

三、职业学校开展人文精神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要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向

教育已进入国际化时代,人文精神的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兼收并蓄是发展的重要策略。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决定了人文精神教育的基本方向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面对多种文化荟萃、各种价值观念碰撞的社会现状,学校必须有所甄别、有目的地筛选大众传播信息和文化知识内容,以主动选择代替全盘接受或盲目排斥,保证人文精神教育沿着追求崇高价值理想、崇尚文明、塑造健全人格、热爱和追求真理、形成良好思维品质并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创新观念、推动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方向发展。

(二)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人文精神教育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是对人的尊重和关怀。校园人文精神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精神需求,提高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能动性和自觉性。引导学生在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教育活动中享受快乐、体验成功,从而收到自我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教育效果。

(三)要坚持有序推进的教育策略

劳动精神教育范文第6篇

关键词:企业家精神教育;工商管理;创新模式;体系建设

1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网络经济、信息经济的新经济形态的出现,社会经济领域正在发生一系列深刻的变革。为了适应这种变化趋势,迎接新经济时代带来的挑战,美国兴起了企业家精神教育,这是理论界和实践界共同努力尝试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产物,实践证明,这也是一种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高等教育大众化既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中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民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国内工商管理类本科生规模(指毕业生规模、在校生规模和招生规模)在近些年一直处于迅速增长的态势,工商管理类本科毕业生总体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已经开始出现下滑的趋势,对毕业生及其家长、高等学校和政府都产生了较大的压力,是影响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的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企业家精神教育的教学目标、方法和模式给传统的工商管理教育的创新和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研究企业家精神教育的教学目标、方法和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工商管理创新教育模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有利于提高国内工商管理教育质量,为人才培养、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和谐贡献一份力量。

2美国企业家精神教育评介

美国的企业家精神教育(或称创业教育)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萌芽阶段,1947-1970年;起步阶段,1970-1990年;发展阶段,1990-2000年;成熟阶段,2000年至今。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的社会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中小企业创造了美国经济的大部分财富,在这种经济结构转型的过程中,硅谷的发展和以比尔•盖茨为代表的创业者掀起的“创业革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美国一些著名高校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纷纷设置企业家精神教育课程,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变革。美国考夫曼企业家精神研究中心将企业家精神教育定义为向个体教授理念和技能以使其能识别被他人所忽略的机会、勇于做他人所犹豫的事情,包括机会感知、风险性的资源整合、开创新企业和新创企业管理等内容。企业家精神教育突出管理教育的创新与整合特征,强调以企业家精神为核心的整合课程设置模式,强调环境互动和应对不确定性环境的能力,强调理论与实践互动的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以期望学员从基于现实模拟的教学方法中逐步锻炼其企业家能力。

企业家精神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为核心,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基础,是培养和提高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教育活动。企业家精神教育也是在世界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劳动者面临就业、再就业巨大压力的背景下,提倡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教育模式。企业家精神教育具有终身教育的特征,在于通过这种教育过程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等综合素质,为准备将来进行创业打下一定的基础。

3国内工商管理教育的现状与困境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导向和人才培养质量观上存在误区。大部分重点高校的工商管理本科教育以学科和科研为导向,而且一部分高素质本科毕业生继续直接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和博士学位研究生;而很多一般性地方高校工商管理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令人担忧,相当一部分本科毕业生存在较大的素质缺陷,无法较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这样一来,在中国社会经济转型背景下,国内高校工商管理本科教育一方面不能提供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急需的高素质人才,即高素质人才有效供给不足;另一方面,很多工商管理类本科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甚至无法就业,即一般性人才供给相对过剩。此外,还有一部分工商管理类本科毕业生有创业的打算,但缺乏创业能力和创业基本素养,不得不放弃或以失败告终。

国内现行的工商管理教育体制主要还是基于职能构建,难以突出各学科知识的融合,难以培养富于创新的新型人力资本,甚至是对个体创新精神的扼杀。国内现行的工商管理教育最突出的一个缺陷是实践教育的缺失,学生普遍只是对书本知识“死记硬背”,而不能真正领悟其中的真谛,无法将理论与实践有效互动,这样影响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价值的认识,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国内高等教育界甚至出现了关于是否应该取消普通全日制工商管理本科教育的争论,这说明国内现行工商管理教育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然而取消普通全日制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在现实上是不可行的,国内工商管理教育要走出困境,必由之路是进行改革和创新。

4嵌入企业家精神教育,构建工商管理创新教育模式

企业家精神教育体系在通过系统性的课程体系、新型教学方法培养富于创新的人力资本的同时,能大力促进现行工商管理教育体制的创新性变革,使中国管理教育的整体水平大幅提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①企业家精神教育跨学科整合资源的课程设置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科间交流和资源共享,从而推动管理教育的整体发展;②企业家精神教育所强调的紧密型产学研互动能带动现行管理教育向实践靠拢,并有利于从中发掘理论研究的实践立足点;③企业家精神的本质是创新精神,推行企业家精神教育的过程必然是将创新因素渗透进现行管理教育体制运行的过程中,改进现行工商管理教育体制的课程设置模式和教学方法。

因此,可以尝试将企业家精神教育的精髓嵌入现行的工商管理教育体系中,构建工商管理创新教育模式。下面从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探讨工商管理创新教育模式的构建策略。

4.1把握企业家精神教育目标,创新教育理念

企业家精神教育既要在机会识别、整合资源、创建企业方面给学员以理念和决策逻辑方面的指导,同时要在新创建企业管理方面提供学员必要的技能知识,如商业计划书的撰写、资本运作、营销和现金流分析等。企业家精神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增加学生对新创事业创始与管理过程的认知与了解。企业家精神教育的核心目标在于企业家精神(创业精神)的培养,创业精神的培养包括创业意识培养和创业心理品质培养两个方面。

工商管理教育只有在真正把握企业家精神教育目标的基础上,才能形成真正有利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教育理念,才能形成正确的人才培养质量观与人才培养目标导向,才能保证人才培养根本目标的实现。在工商管理教育的各个方面,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策略、实践教育、教学过程管理与教学业绩考核以及教学主体的选择应该以企业家精神教育目标指引的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南,进行全面的适应性改革和系统性创新,突出对学生的企业家精神的培养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4.2参照企业家精神教育课程模式,优化课程体系

企业家精神教育的核心在于培育学员在识别和把握机会、承担风险、迅速整合资源等方面的隐性知识,并且外化为培训学员与新创企业管理、公司型创业相关的一系列技能,这决定了企业家精神教育在课程设置模式、课程侧重点及课程体系三个方面的特征。从课程设置模式看,企业家精神教育更加突出管理教育的创新性与整合性特征,强调以企业家精神为核心的整合课程设置模式,强调环境互动和应对不确定性环境的能力。图1是企业家精神教育的圆形课程模式。

根据工商管理本科教育的特点,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和课外活动过程中全面融合创业教育元素,嵌入企业家精神教育的精髓,努力开发有效的载体,使大学生树立创业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并引导大学生挖掘心理潜能,形成良好的自我心理特质,以适应开放、竞争的国际大市场的需要:敢想、敢做、敢闯、敢冒险,不墨守成规,大胆展示自我、凸现自我、发展自我,胜不骄、败不馁。

工商管理教育课程设置要围绕大学生企业家精神培养、创业能力培养来进行,企业家精神教育课程不是孤立的课程,而要同现存工商管理类本科教育设置的相关专业课程发生联系,从而优化工商管理类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做到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企业家精神教育的一体化和相互促进。超级秘书网

4.3引入企业家精神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

企业家精神教育的目标决定了蕴涵在其教学方法中的资源整合性与创新性,其教学形式以灵活多样的现实模拟为主要形式。与一般管理教育相比,企业家精神教育强调理论与实践互动的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其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如下:组织学员团队设计并推荐商业计划书,进行商业模拟练习;邀请成功创业者向学员讲授现实创业的经验,以加深学员对创业过程的感性认识;组织学员进行个案分析,以提高学员的理论水平;鼓励学员演讲,以锻炼学员的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并逐步培养说服他人的谈判技巧;组织学员完成现实中的企业课题,使学员了解企业的运作与经营;定期举行课程研讨会和文献探讨活动,以促进学员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等。

企业家精神教育着重培养学生较强的对知识的重组、创新、整合与运用的能力,因此,根据工商管理的学科专业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环节,比如引导课后自学、课堂开放式启发式讨论、布置大型案例性作业、课堂教学与课外“创业计划竞赛”活动相结合等,使学生学习的知识活化,让学生在自主性学习过程中感受有关知识的价值并对其产生兴趣;以“讲一、教二、考三”的做法打破传统教学“讲三、教二、考一”的做法,真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能够终身学习。同时,应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参与,不定期邀请一些创业成功人士、投资专家、管理专家到学校演讲,介绍各种类型创业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更重要的是,教师,作为教学方法创新的执行者,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此,需要一支既有创业理论知识,又有创业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不仅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跨学科综合知识和创业实践技能。因此,应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开展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让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能够“走出去”,有组织地加强专业教师与一些企业的联系。

5结语

中国目前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国家的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这些都给高等教育的改革既提供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对于高等教育中的工商管理教育领域,必然要融合时代的变化,实施创新型教育模式,这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更是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借鉴美国企业家精神教育的模式,并结合中国国情,是工商管理教育发展与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需要引起多方面的关注和参与,也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张玉利,杨俊.国外企业家精神教育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2熊飞,邱菀华.中美两国创业教育比较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劳动精神教育范文第7篇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情感、心理特征和价值取向的综合体现,是整个民族认同并不懈追求的文化精髓、道德境界和价值目标的集萃。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是促进一个民族进步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支撑力,是维系一个国家繁荣安定的精神纽带。具有对内动员民族力量、对外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维护民族团结、推动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是贯穿于民族文化传统中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等的结晶。它以国家利益、民族利益至上的价值思维为原则,以集体主义为导向,调节和处理民族之间、社会与个人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利益与矛盾,培养人们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意识与奉献意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人格境界与人文关怀。可见,坚持以人为本、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当代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本质。

二、高校实施民族精神教育的途径

民族精神教育从本质上来讲是民族精神的秩序优化与人格化,即是一种通过教育的途径和手段促进民族精神内在秩序的优化,并使之具体化为民族成员的个体人格。从而推动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实现其精神动力价值与功能的实践活动。这一本质表明了加强民族精神教育是具体可行的实践活动。而并非单纯的空洞说教。青年大学生作为即将投^社会工作的特殊群体。接受全方位、多角度的民族精神教育无疑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在这一教育过程中,高等学校更应责无旁贷。主动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任,培养具有强烈民族精神的青年一代。笔者认为。高等学校实施民族精神教育有以下几种可行的途径:

1 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师生员工共有的价值观念及其外在形式的文化环境和氛围的总和。高等学校当前的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中华民族文化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建设和以社会主义文化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建设两部分。以中华民族文化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升华为与爱国主义和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而同以社会主义文化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建设相伴而生的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特征的改革创新精神。高等学校应积极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载体效应,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以精神的力量端正学生的理想追求、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真正起到弘扬和培育青年大学生民族精神的作用。具体来讲,高校一方面可以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开展历史知识竞赛、爱国歌曲歌咏比赛等活动,并充分发挥校报、校园广播等校内宣传媒体的作用,进行广泛宣传教育,促使学生了解本民族悠久的历史与璀璨的文化,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熏陶。另一方面。可以及时利用国际、国内重大时事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此外,高校应着手发挥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学生社团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高品位、高质量的科技文化活动,寓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于教育活动中,倡导和鼓励大学生求科学真知、树文明新风、强综合素质,为大学生营造健康成长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其全面发展。在建设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校园文化的过程中,高等学校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高校是追求真理自由的“圣地”。大学生不仅仅是学习的主体。更是组织、策划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所以我们应坚决摒弃把学生当作校园文化建设的局外人、旁观者或校园活动对象的传统看法,正确认识学生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作用,充分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从而营造符合学生兴趣并兼有民族精神教育的校园文化活动氛围。

(2)“硬件”和“软件”建设的关系。高校既要注重校园环境建设,努力美化、净化和绿化环境,又要着力于对师生良好气质和仪容仪表等方面的倡导,着力子构建校园美丽的人文风景线和充满活力的精神面貌。

(3)隐性和显性建设的关系。许多高校自身所具有的文化底蕴。比如高校的办学理念、校训和校风等都能体现自己的文化特色。因此高校既要关注具有陶冶功能的外在文化内涵,也要加强校风、班风、教风、学风等素质建设。激发学生的爱国爱校热情,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高尚人格。

2 充分发挥高校课程优势,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高校课程具体可以分为人文课程、“两课”课程和专业课程三大类。这些课程都会涉及民族精神教育的相关知识,充分利用这些知识,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具有自身的优势。这些优势表现为以下三点:

(1)人文课程不仅要在形式上丰富多样,适合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而且在内容来源方面也应当彰显其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优势。高校人文课程内容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一是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知识;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理论;三是中国杰出的历史人物事迹;四是国外的进步思想。目前许多高校通过开设大量人文方面的选择课程,举办人文素质讲座,并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育,加强实践训练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些都能在极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例如有些高校开设书法课,向学生介绍书法知识。有效凸显出华夏民族的审美世界。在舞文弄墨中让学生领略到中华民族的艺术精粹。还有的高校大胆尝试设置楹联课程,深入挖掘楹联中富含的民族精神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对文化传统产生兴趣,从而激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要注重“两课”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的优势。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必须加强“两课”建设、改进“两课”教学,把民族精神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历史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个人修养,增强其民族意识和历史责任感,也能起到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作用。

(3)要结合学科专业知识,发挥专业课程的优势。从高校专业课程设置上看,无论是文史类专业还是理工类专业都包含有对中外文化知识的介绍类课程。一方面高校任课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利用中外文化的差异。挖掘不同课程中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将民族精神教育渗透到学科专业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另一方面,在校大学生要学会辩证地看待中外文化的差异,以国外进步文化为动力,以本民族文化现存的不足来鞭策自己不断进取,进而为国家和民族发展作贡献。

3 有效利用高校自身的特色资源,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许多高校除了具有自身的办学特色外,还常常带有潜在的诸多特色资源。包括高校办学以来自身所具有的历史资源和高校所处的社区文化资源等。因此高校可以从自身实际出发,深入挖掘这些潜在的特色资源并加以整合,力图将民族精神教育融入校本特色教育教学之中。在这方面,江西省一些高校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很有意义的参考思路。他们有效地利用作为革命根据地所具有的丰富的“红色”资源,将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艰苦奋斗教育以及思想道德教育同民族精神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此外,高校所处的社区文化资源也可以成为其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的一个重要资源。如地处山东等地的高校可以进一步挖掘齐鲁文化的特有资源,以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也可以传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对当今学习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4 结合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高校要真正发挥社会实践的作用,首先应拓宽校外活动基地。社会实践基地是高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课堂,因此我们要建设一些高质量、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高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一些人文景点和自然景观作为常设基地,组织学生深入实践基地,亲身体验与实践。促使他们在活动中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从而达到民族精神教育的真正目的。其次,高校要组织好志愿者活动。这是大学生回报社会、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概括来说,志愿者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组织、动员大学生参加各种义务活动,具体来说包括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心理咨询服务和义务维修服务等。这些活动主要借助学生自身的专业知识服务社会。有利于拓展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激发大学生热爱社会、服务人民的情感。二是,利用暑期开展“三下乡”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向乡镇、农村或欠发达地区提供技术服务与咨询、教育服务和医疗服务等。这些活动社会影响力相对较大,能够将触角延伸到社会底层,给予大学生最鲜活的心理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浓厚的服务意识,促使他们形成服务人民的奉献精神。三是。开展公益劳动和西部支教活动,包括为社会无偿献血和向西部贫困儿童献爱心等。这些活动能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其爱心意识,并通过支教活动培养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

劳动精神教育范文第8篇

春风化雨德育英才

中学是一所新组建的县直初级中学,建校伊始,学校就把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教育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相继出台后,我校为增强德育工作实效,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坚持”以人为本,活动育人“的德育指导思想和”人人育人,事事育人,处处育人“的德育工作思路,将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贯穿到学校各学科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和各项活动之中,不断丰富内容,不断强化措施,常抓不懈,常抓常新,努力使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并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一、构建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的工作网络

为使我校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工作有的放矢,落到实处,学校建立了”一个中心三条主线“的教育网络。”一个中心“即以党总支为核心,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书记亲自抓。”三条主线“即:一是由党总支、校办、政教处、班主任等组成的主线;二是由教务处、教研组、科任教师等组成的主线;三是由在校外确定的烈士陵园、县福利院、”县人防办“、博物馆、科技展览馆、”民兵训练基地“等组成的主线。在机制上形成了一个以党总支为核心,以政教处为龙头,由共青团、学生会、年级办、德育导师共同组成的教育网络,形成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工作齐抓共管的可喜局面。

二、加强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的有机渗透

为了全面落实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内容,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学校加强了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内容在各学科教育教学中的渗透和参与,并贯穿到学校所开展的各项活动之中,学校为此制定了详尽的各学科和各项活动中所渗透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并将爱国主义教育与集体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养成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把爱国主义的崇高思想和情感与爱学习、爱集体、爱他人、爱公物、爱劳动等具体日常行为结合起来,不断充实、丰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内容,使之具体化、经常化。

三、营造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的浓厚氛围

为充分发挥校园环境育人的作用,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突出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的鲜明主题,营造出了浓重的教育氛围。

1、在校园的醒目位置设置爱国主义警示标牌,如在生活区设立文化橱窗,定期更换报刊内容,同时配合重大节日,主办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文化专刊。

2、在生活区和运动区设置大幅标语牌,书写有关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

3、文化长廊处雕梁画栋,雕刻古县历史风俗图画,近来又增添了有关”五心“教育内容,使学生从中受到教益,激发他们的自豪感、上进心。

4、教学楼和科技实验楼走廊悬挂伟人、名人画像和格言警句,用以激烈学生从小树立爱我中华、报效祖国、发奋学习的远大理想。

5、教室内前后黑板上方书写班训、张贴国旗,四面墙壁张贴或悬挂自己制作或购买的条幅、名人名言。

6、教学楼前有一尊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革命家杨献珍的头像,金光闪耀,熠熠光辉。

7、装饰一新的国旗坛、国旗杆和迎风飘扬的鲜艳的五星红旗,成为我校一道动态的爱国主义教育的靓丽风景线。

8、学校设有革命传统教育陈列室,杨献珍革命事迹纪念室,也被确认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这样的布设,让学生一走进校园,就强烈地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以及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气氛,使他们在这样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得到教益,使学生们能够胸怀祖国,放眼未来,勤奋刻苦,脚踏实地,努力培养自己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活动

思想教育容易流于形式,或者成为枯燥、抽象的说教,从而收效甚微。因此,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视各年级学生思想基础的特点,制定了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常规,因年级和学期不同而不同,包括日常规、周常规、月常规、学期常规,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安排。

1、每天晚自习前利用30分钟时间进行德育活动,其中周二是爱国主义教育专题,周四为爱国歌曲学唱时间。

2、每月办两期黑板报,每期必须要有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

3、周一早晨集体升旗和国旗下讲话,成为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的重头戏。同时每日固定时间升降国旗,全体师生肃立,面向国旗行注目礼。

4、每学年新生入学都要进行军训和参观我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5、大力推行德育导师制度。为形成德育工作的合力,强化教育效果,学校推行了德育导师制度,即把各教学班的学生进行分组,由学科教师任小组的德育导师,定期召集学生开展活动,进行思想教育。

6、 制定德育系列化方案,把包括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内容的德育工作具体化、系列化到各年级、各学期,并根据年级和学期的不同而有所侧重。

除上面我校举行的常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外,我们还组织学生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

1、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向革命烈士敬献花圈,请烈士陵园工作人员讲解县革命史,并要同学们畅所欲言,谈感受、说认识、抒理想、言抱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报国志。每年春秋两季开学之初,学校也都要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举行14岁少年宣誓仪式,从此告别幼稚的童年,走向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少年时代,通过宣讲少年应树立的理想和抱负、应担承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建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使自己成为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2、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和县科技馆参观,接受民族知识和文化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优秀品格,自觉弘扬民族精神。

3、到文化广场、县公路客运站打扫卫生、做服务宣传等。

4、利用重大节日,开展庆祝活动,如庆”五四“、庆”十一“、庆元旦。同时我校把教育按月份进行安排:二月法制教育月、三月文化礼貌月、四月见义勇为宣传月、五月党团知识月、六月理想教育月、七八月社会实践月、九月入学教育月、十月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月、十一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月、十二月集体主义教育月。

5、通过现场会、演讲赛、征文、辩论会、读书竞赛、歌咏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不断丰富和发展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内涵,使他们成为热爱祖国、富有民族精神的新一代。

劳动精神教育范文第9篇

1.民族精神的体现受年龄、气质的影响。学生年龄会影响到民族精神的量和质。所谓量是指民族精神所体现的范围。例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可能仅仅把爱国精神体现为爱自己的家和学校;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可能就会把爱国精神扩展为爱自己的家乡和祖国。所谓质是指民族精神的内涵。例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爱国可能是出于外部原因,如得到老师的表扬,成为好孩子等等;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爱国则可能是出于自己的内部原因,如对国家的深刻理解而产生崇敬。另外,儿童的气质特点会随着时间变化对儿童的道德表现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具有“胆汁质”特征的儿童更倾向于积极地、直接地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而具有“粘液质”特征的儿童可能并不会把爱国挂在嘴边,而是在生活中隐性地表达。

2.民族精神教育的基点是具体现实的人。鲁洁教授认为,在生活世界中,“人”不是由符号、图像、逻辑所构成的抽象、笼统的存在。他既不是有着固定不变共同本质的“类存在物”,也不是离群索居的“唯一者”,他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活动的、具体的、通过知觉实际被给予的、能够在经验中观察到的“现实的人”。教育应该关注每一个具体现实的人,而不能是抽象意义上的人,否则只会导致教育缺乏有效性。民族精神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一部分,更需要关注每一个现实具体的人。只有当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中体验到了民族精神,并同时体验到丰富而积极的个人情感,民族精神才能真正内化于儿童心中。这需要我们在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时,帮助孩子建立日常生活与民族精神的联系,让孩子可以在自己的劳动、学习中不断地践行民族精神,并让他真实地感到自己是有能力践行民族精神的。

(二)民族精神教育应关注积极精神,也应克服消极精神

1.关注消极精神更利于民族精神的完善。任何一个民族必定有其优点和缺点。这些优点和缺点都会通过“集体潜意识”延续下来。而一个民族的长久发展,就在于这个民族可以不断地自我完善,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民族精神教育也应该积极发挥这个自我完善的功能。一方面要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的积极精神,并把它发扬光大,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消极精神,并努力克服它。另外,如果让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认识中华民族精神,会逐步养成学生真实的、包容的人格特征。否则,如果学校教育只强调积极精神,不让学生了解消极精神,一旦学生在生活中发现了这些消极精神,便会难以适应并对学校教育产生怀疑,逐步形成虚伪的、狭隘的人格特征。因此,笔者认为,在民族精神教育中关注消极精神更利于民族精神的完善。

2.选择反面内容更利于民族批判意识的培养。正面内容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一个民族的优点,使学生产生民族优越感,这种情感可以直接激发学生对民族精神的热爱。而反面内容却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民族缺点,激起愤怒、怨恨的情感,这种情感虽然不能直接激发学生对民族精神的热爱,但是,如果得到教师合理而有效地引导,却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从反面激起学生对民族精神的热爱。例如,在汶川大地震中既涌现出了谭千秋、苟晓超、向倩、袁文婷等英雄教师,也出现了“范跑跑”这样的反面人物。我们在进行抗震精神教育时,不仅应该引入前面这些英雄人物,也应该引入“范跑跑”这样的反面人物,通过对反面人物的分析,更容易培养起学生的批判意识。一旦让学生养成了这种批判意识,那么对于民族精神的完善将是十分有利的。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引入反面内容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对于生活阅历欠丰富、理性能力尚待发展的儿童来说,引入反面内容是要慎重的。

(三)民族精神教育的方式包括直接经历式体验和间接经历式体验

1.直接经历式体验是民族精神教育的初级阶段。笔者认为,直接经历式体验,是人类获得体验的初级阶段。这种体验对于没有丰富生活阅历和理性能力、没有充分发展的幼儿和小学生来说,是相当必要的。因为他们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获得大量关于民族精神的感性经验,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不过要儿童真正能够获得这些感性经验,还需要教师以儿童的个人情感为中介,建立活动与民族精神的联系,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活动就是践行民族精神,自己也是有能力践行民族精神的。区分直接经历式体验和间接经历式体验,还要求我们在民族精神教育中,让儿童逐步学会理性思考,通过理性抽象那些感性经验,扩展感性经验的适用范围,并为今后间接经历式体验打下基础。

劳动精神教育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职业精神教育 现状 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0-0168-02

目前,中国在校中职学生已达到2000万人,他们中绝大多数毕业后将直接跨进社会,步入职业生涯。他们的职业精神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国产业大军的素质,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精神教育,提高中职学生职业精神水平,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 中职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现状

1.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职业道德课教学实效性差。中职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途径,目前最主要是通过职业道德课堂的理论灌输,所以,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与职业道德课堂活动的开展密不可分。近年来,随着学校与企业间的合作越来越密切,各中职学校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并在学科建设上加大了教学力度,但是从实习生和毕业生的反馈来看,学生对职业精神认知有限,很多中职实习生和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缺乏职业精神,存在旷工、迟到、随意跳槽、质量和安全意识差、不能吃苦、缺乏奉献精神等现象。

第二,课本内容空洞,学生学习缺乏动力。一方面,随着近年来中职扩招,各学校入学新生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总体呈下降趋势,学生厌学、弃学,整体学风出现偏差,在学校教育中需花更多力气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另一方面,现有的德育教材内容空洞、脱离学生实际,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虽然职业精神教育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但是职业学校所用的教材普遍脱离生活实际,提出的职业精神目标非常笼统,缺乏可操作性,甚至职业精神案例也“古老久远”。例如,在讲到爱岗敬业时,课本中的案例是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的张秉贵“一抓准”。这个案例本身没有问题,但这个五十多年前的案例,对于现在的中职学生而言,实在过于遥远,和现在的生活缺乏交集,很难引起学生共鸣。在内外因共同影响的情况下,导致学生对职业道德课程认识有偏差,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课堂学习效率低下,大面积存在学生上课睡觉、私下聊天、玩手机、看小说等现象。

第三,教师重视不够,教学有应付倾向。在中职学校,普遍存在一个实际情况就是重专业课而轻公共课,往往公共课课时被一再压缩,并且没有任何的教学辅助工具及支持,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全凭任课老师自己想办法、找方子。这直接导致老师教学常常是孤军奋战,不注重更新教学内容,也难以学到先进的教学方法。大部分老师课堂教学依然以理论知识为重点,以讲授为主要方式。“老师在讲台上念,学生在下面读”的现象普遍存在,长期如此,造成当前职业道德课教学举步维艰,不但学生不感兴趣,教师久而久之也变得应付了事。

2.进入社会、步入工作岗位后突显的问题

第一,随着职业大军进入社会的人越来越多,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呈现出来职业精神缺乏的情况也愈加突显。进入企业唯我为中心,“皇帝”、“公主”病缠身。学生进入企业会以自我的感知为中心,往往不是让自己去适应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而是面对企业制度约束的时候发出自己的抱怨,滋生一定的抵触心理。当出现各种不适应时选择不合作不作为,并极力逃避。我们有一个学生毕业后,不到四个月的时间换了三个厂子,而每次都被企业辞退。原来这名学生每次到厂

子后,当身体不舒服时即选择自我停工在宿舍睡大觉,受到批评教育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过错,还认为企业要求过于严苛,同时还会同管理人员当众理论,煽动其他工人一起对抗。

第二,心理浮躁,自我认知模糊,自我定位不清。当下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因其经验不足,收入待遇同企业同岗位老员工相比较低,而这时,毕业生不是从自身现状找问题、查原因,而是选择跳槽去更高待遇的企业,甚至选择从事非专业性劳动,最终是在不断的跳槽选择中错失工作学习时机,浪费时间,荒废了专业。

第三,缺乏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职业精神。中职学生由于年龄偏小,对于劳动、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关系认知有限;同时,从小衣食无忧,未脱离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缺乏生活的历练,因此,工作中普遍缺乏吃苦耐劳和乐于奉献的精神,遇事斤斤计较,缺乏团队协作和包容精神。此种表现,大大限制了毕业生自己职业生涯的发展,成为自我成长的一个巨大障碍;同时,也造成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二 加强学生职业精神教育模式

1.专业课教学相互渗透的模式

中职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不单单是德育老师和班主任的事情,也是每一门专业课老师的任务和责任。将职业道德的目标和内容分解渗透进其他课程的教学中,对于其他课程的教学和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都是切实可行和非常有必要的。

这一模式强调将职业精神渗透进专业课教学之中,并将其作为最终专业知识考核的重要内容。原国家劳动部门组织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不管什么专业岗位,考取证书都要考核职业精神的相关内容。专业渗透的最大特点是以专业课教学促进学生的职业精神教育。在与其他职业学校老师交流过程中大家普遍认为:“将职业精神教育纳入所有各科教学中,更能体现教书育人的理念,培养合格、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纵观世界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就会发现其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都渗透着职业精神的教育,应成为我们职业教育发展努力的方向。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从制定教学计划开始,认真选择与职业精神相关联的知识作为灌输行业职业精神教育的切入点;在备课和授课时,把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教育统筹安排、三位一体。

2.校企合作互动教学模式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中非常有效、最能反映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从生产一线得到机会将职业精神融入生产过程当中,切实体会职业精神的养成对于企业生产和个人发展的促进和保障作用,从而为学生职业精神的提高以及学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动力。

在校企合作中,要更好提高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1)将学生当一名企业员工,要求企业进行正式管理。对于进步与成绩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违纪和劳动不积极者给予批评和处罚,使学生体会到学校教育允许反复犯错,但一旦进入企业劳动,因为犯错具有较大的生产成本,在企业追求实效中,将要受到严厉的处罚,从而更主动地养成职业精神习惯。(2)企业与学校在合作过程中,企业实习是学校教育的一种延续。所以在企业实习过程中,实习单位应配合学校对学生遵守制度、工作态度、业务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工作效率、出勤情况等方面给予综合的评价并反馈给学校,使学校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对学生表现差的方面给予强化教育,使学生职业素养提高的同时促进学校的整体培养能力。(3)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职业教育成果的检验就是学生在生产一线的表现,而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实习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延伸,教师应在学生实习过程中深入到生产一线,亲自了解学生的生产表现情况,掌握学生的实际动态,对学生的生产生活给予一定的指导,使学生更快地适应生活,促进学生更健康地成长。

3.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中职学生一般在14、15岁左右,缺乏持久集中的注意力,必须科学设计、合理组织,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师生互动使老师融入学生的活动中,与学生互相沟通、交流,互相探讨、启发,互相补充达成共识。这样的互动教学有助于拉近师生的感情,使学生与老师在情感交流过程中,认真对待老师的教学、主动思考、积极探究,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探索精神的培养。

教学实践表明,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安排组织讨论互动环节,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案例讨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师生互动方式,对于案例让学生充分参与,发表观点,从学生发言中,教师总结出学生认知中的不足并给予有效的补充教育,从而使教学效果更显著。

课堂小游戏也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方式。其实游戏就相当于企业生产实例,要求每一位参与者高度参与和配合,为达到团队的总体目标,每一个成员必须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完成角色任务,这一过程就是对学生职业精神基本要求的一种实践和养成。这种寓教于乐的师生互动方式打破了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呆板模式,学生爱参与、老师易考核,更能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务。

职业教育在中国教育体系中的比重越来越重,对于中国产业的发展更是具有重大影响,而职业教育中的职业精神养成更是个人职业成功的前提,既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职业活动健康进行的保证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基础。所以,加强中职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是一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能够驱动国民经济有力、长效发展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韩达敏.中职《职业道德》课程教学低效归因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12(12)

[2]高军.中职教育职业道德课应向学生生活贴近[N].中国教育报,2011.1.27

[3]孟庆勇、邹丽莉.浅谈中职德育课如何贯彻“三贴近原则”[J].教育教学论坛,2011(14)

上一篇:税务预算管理范文 下一篇:税收行业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