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幻觉范文

时间:2023-09-17 14:36:54

货币幻觉

货币幻觉篇1

【关键词】通货膨胀 货币幻觉 非理性消费

消费函数是宏观经济学研究中最重要理论之一,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著名的凯恩斯消费函数。其消费函数建立在三个假设基础上:边际消费倾向在0-1之间;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增加而减少即边际消费递减;消费由收入决定。

(一)异方差检验

(二)自相关检验

三、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研究了在通货膨胀背景下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通过对数据分析得出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存在非理性因素,表现为“货币幻觉”。

(一)完善政府披露制度

政府应定期向公众宣布CPI指数,尤其是经济过热,通货膨胀较为严重的时期,更应该向公众通报通货膨胀率等相关指数。定期公布CPI指数,能够起到提醒居民关注货币实际购买力的作用,从而从根本上降低居民的货币幻觉程度。

(二)加强对于相关宣传和报道

“货币幻觉”是消费者的一种心理错觉,如果能够让消费者接受更多的关于“货币幻觉”教育,他们会做出理性判断的能力就会更高一些。因此,政府机构可以借助媒体的作用,加强“货币幻觉”相关报道和宣传,让消费者从心理意识到名义量与实际量之间的差异,则他们的消费行为会慢慢趋于理性。

(三)不应把提高工资作为解决通胀的长期有效的方法

在较为严重的通胀情况下,提高居民收入可以暂时抵消通胀带来的福利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但是,由于提高了产品生产成本,导致商品的价格进一步上升,形成工资和通胀率轮番上涨。从货币幻觉角度看,提高工资使人们原本由于高通胀率而降低的货币幻觉,重新恢复,加剧了当期的通货膨胀,因此提高工资只能作为应对通货膨胀的应急策略,而不能作为解决通胀的有效政策手段。

参考文献:

货币幻觉篇2

从历史的具体中抽取无时间性的社会静态的分析方法是西美尔货币哲学最核心的方法论特征,在西美尔视域中的货币绝对不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而是一种世界之相对性存在的象征物。在目的论序列中,货币的手段特权作用于人们的心理,使货币从一种相对性的手段变成一种心理上绝对的目的,导致货币幻象的产生,使内在世界的固有价值被剥离并消融于货币的量中。尽管西美尔对货币进行大量的哲学修饰,但是却始终无法认清货币的真正角色是阶级压迫的迷惑性工具,因而无法成为解剖资本主义剥削实质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

关键词:西美尔;货币;目的序列;货币幻象

中图分类号:B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85831(2016)05015705

德国哲学家西美尔于1900年出版了代表作《货币哲学》,成为理论界研究社会交换关系的经典作品。面世百年之后,国内学术界再次掀起研究该文本的新高潮。在既有成果中,有的涉及西美尔货币哲学的思想来源[1],有的直接比较西美尔与马克思的货币思想异同[2-3],又或者用西美尔的货币文化哲学反思当下社会现实的经济异化状态[4],等等。但是鲜有人注意到,西美尔对货币哲学有着非常复杂的心理学构建过程,而这对于理解原本仅仅作为一种工具的货币究竟如何能够影响人的心理,进而在现今社会中扮演真正的“社会调节者”这一话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将分别从货币的本质、货币对人的心理操控机制和货币造成的人的心理扭曲三个角度,对《货币哲学》进行深入解读,并分析该理论的根源性缺陷。

一、货币:世界之相对性存在的象征物

所谓货币是“世界之相对性存在的象征物”,是指货币能够衡量人类在交换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动机和行为特征。当我们正式探讨这一概念之前首先需要注意,西美尔在《货币哲学》中关注的是作为文化现象中的货币,而非马克思意义上的货币。他在前言里直言这部论著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货币对内在世界的影响来阐述货币对个人内在的生命力、个体的命运以及个体之外整个文化发展的态势,进而揭示人的在体性的命运。所以,外在的、社会性的问题并非是西美尔货币哲学密切关注的落脚点,究其研究的宗旨应当是由外而内进入人的精神世界,聚焦精神内在性的问题,即作为纯粹的手段和前提条件的货币转变成一种绝对的终极目的,这对人类的自我理解究竟有着什么意义[5](编者导言第8页)。

在马克思的视域中,货币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交换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马克思以历史主义的方式:劳动(一定的社会关系)―价值(类关系)―货币(物化关系)―资本(生产关系),深刻地揭示了货币形态的历史演变,并从劳动价值论的角度深刻地揭示了货币的本质,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的辨证统一,所以说,“马克思的货币理论推进到什么程度,他的价值理论就会进展到什么程度” [6]10。在此,马克思也正是运用对货币的历史性分析把对货币的工具主义批判上升到人的解放和历史层面的高度予以解读,实现了话语批判语境的历史性变迁,完成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解剖,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得以存在的历史性语境,彻底地撕破了粘附在资本主义制度之上的那种永恒存在的虚假的面纱,实现了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全面建构。这也是货币在马克思哲学视域中所独具的意义。

但这种历史性分析对西美尔来说却是毫无价值的,因为这种对货币“是在哪些前提条件下――它们被置于精神状态、社会关系、实在与价值的逻辑构造之中――获得意义及其实际地位”所做的探讨,是对货币源起的探讨,这种论题属于历史问题的范畴,而西美尔对此类问题却毫无兴趣。那么,西美尔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呢?就是阐述货币对人生命的内在性影响;那又以何种方式来把握这种阐释呢?西美尔认为只能用哲学的方式来处理,这就意味着必须要把货币放到哲学的普遍性的高度,将其完全纳入人类的生命活动中。由此,西美尔认为马克思对生命的一般条件和关系的关注恰恰是不够的,历史主义的分析方法也永远无法达及普遍性高度。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西美尔将马克思称为“蹩脚的哲学家”。因此,西美尔在其货币哲学中所采用的方法应该是对马克思历史主义分析方法的一种拒斥,他对货币所做的探讨决不可能是一种历史性的追问,而只能是一种社会静态的非历史的无时间性的探求。这是西美尔货币哲学最核心的方法论特征。立足于此,西美尔的货币哲学最终滑向文化批判的深渊,而非政治经济学语境下的批判自然就不言自明了。

正是由于上述方法论的症结,所以,西美尔视域中的货币决不可能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而只能是一种非历史的定在。在此,货币的意义已经完全超越了它本身的范围,而成为一种世界关系的符号象征:“货币是存在惟一名状的统一体的象征,世界就从这个统一体中流溢出来。” [7]407在这里,世界被高屋建瓴地看成是一个庞杂的市场,每一事物的意义只有从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中才可能被理解,而惟有货币这样的经济现象才在其整体中展现出世界的表象,因为货币就是这个世界的尺度,其他事物只有与货币发生关联才有存在的意义。“货币就像中央车站一样,所有事物都流经货币而互相关联,比重相等的万事万物都在滚滚流动的金钱浪潮中漂浮,由于它们都漂浮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之间的区别就只有覆盖的尺寸大小的不同而已。”[7]310货币在人类的实践过程中表现为一种公式,将事物间相互联系,并反映在人类面前。

那么,为什么货币能够成为世界图景之相对性存在的象征物呢?西美尔认为有两个原因。第一,在西美尔看来,交互作用不仅是世界的本质,它更是“支配一切的形而上学的原则”,任何事物的意义只有在交互作用中才可以理解。“一切实质、绝对永恒的东西如今都历史性崩溃了,变成万物的流变、历史的无常和心理的现实中,在我看来,要不沦为无休无止的主观主义和怀疑主义,惟有以因素之间的活生生的交互作用来取代所有实质的固定价值――说到底,实质、绝对、永恒的东西的融解,其实就是交互作用”[5]227,这就是经济生活的本质。只有这种纯粹的交互关系投射于一种特殊的对象之中时,这时的世界图景才变得更加明了。而货币作为一种最纯粹的最具体化的形式,是人类互动的一种基本方式,是人类一切交换关系的自主表现。这是货币能够充当世界图景之象征物的可能性原因。第二,因为货币的本性与世界的动态特征具有一种巧妙暗合性,这是其充当世界图景象征物的现实性原因。货币体现了一种动态的世界状态。在货币的的运动过程当中,它的意义就在于被当做货币被花掉。可以说,一个不能被花掉的货币完全没有体现其特有的价值与意义。因此,货币承担了一种运动的载体,连接人类社会的各项活动。同时,货币也兼具不受空间因素干扰的独特能力,因为它是一种纯粹的行动。对它来说在哪一点的位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处在不断流动的过程当中,要不断地摆脱和获得,因而内在地展现了世界的动态特征。

总之,在西美尔的视域中,货币绝对不是一种历史性存在,而是一种非历史的定在,它客观地构建成一种象征行为与历史世界相互连接,从而在两者之间形成特殊的关系状态。“社会生活越是受金钱经济关系的支配,世界存在的相对主义特征在有自觉意识的生活中就越是起作用,越是明确;因为货币不是什么别的,只不过是体现经济对象的相对性的一种构形物”[7]420。解读于此,所有的语境都已明了,西美尔这些言说除了与其非历史的方法论有关以外,起到更深层影响的是其表面文本背后的相对主义世界观,其对货币本质的界定,只是西美尔作为一位相对主义者所作的理论告白。

二、目的论序列:手段对目的的僭越

货币是一种隐藏在人的主体性背后的心理力量,在其只是作为手段而出现的时候,这种力量只是一种潜在的力量,当这种潜在力量被激发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时,货币也就实现了其质性的变革:由手段一跃成为人们生活的目的。这就是心理学的本质特权,即“把相对的东西从心理上变成绝对的东西”[7]408。货币手段对目的的僭越,是西美尔货币哲学分析的底基,缺少这一点,其他的一切分析都将会丧失其存在的合理性依据。所以,西美尔重点分析了货币质性变革的过程。通过解读发现,西美尔对这一变革过程的分析采用了心理学的逻辑,这主要体现在他的目的论序列的分析中。

西美尔首先从一个广为接受的事实开始其讨论,即“所有经济贸易都建立在这样一个事实上:我需要某人所拥有的东西,而且如果我提供给他某种他正需要的东西,他就会愿意把此物转让给我。”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但这一模式在现实中往往会遇到很多麻烦,如我需要甲所拥有的事物,但是甲却对我提供的事物不感兴趣,结果双方交易无法实现,因此,西美尔说:“在我们获取目标的过程中,在目的链中引入一个中介环节是极为重要的。”那么这个中介必须要具备什么样的特征呢?它必须是一种纯粹的手段,而且要具有无限的可交换性。货币恰恰就是这样一种最合适的工具,“这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它完全由目的序列所决定,而决不会受到任何来自其他序列的影响;其二,它又被限制为与特定目的相关的一种纯粹手段和工具,从而没有它自己的目的,而作为目的序列的中介一视同仁地发挥着功能”[7]140。它是一种最纯粹的抽象的工具,是脱离任何事物的特性,打破定在时间和既定空间的一种纯粹的符号形式。货币的这种特征赋予其神奇的创造力,使它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兑现成任意一种物质价值,也就是说,它拥有能够将观念当中的东西转化成为感性的现实存在的超能力。如马克思所言,“货币是一种外在的并非作为人的人和作为社会的人类社会产生的,能够把观念变成现实而把现实变成纯观念的普遍手段和能力”[8]144―145。正是由于货币的特权使它从一切价值中凸显出来,成为所有价值的代表。换言之,所有的抽象的价值都能够与货币发生联系并反过来必须通过货币来进行和完成承载着价值的物质的交换。这就意味着“我想要实现一个更为遥远的目的,我的活动和所拥有的东西也必须采取货币价值的形式。在上述范畴中,货币是一种制度或习俗,通过它个人可以把它集中起来以便取得他不能直接取得的目标”[7]140。结果,货币成为了“各种目的的交汇之点”,成为人和价值进入社会的唯一凭证,并以此作用于人们的的心理,导致人们心理认识和心理依附重心的便移。这时,货币的魔术开始上演了:人们逐渐将自己的关注点集中于实现目标的货币手段上,并采用一种心理的方式把相对性的货币变成了绝对性的货币,永恒的存在着,使人们深陷于货币心理的迷宫之中,并由此遗忘了生活的最终目标。也正是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货币作为工具的纯粹的潜在性被提炼为一种一般的力量和意义的概念,对货币的拥有者来说,这种概念就像真实力量与意义一样地发挥着作用”,由此实现了货币手段特性到目的特性的意象转移,把实在层面上的手段货币变成了心理层面的目的货币。西美尔认为,货币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价值,它的意义完全在作为手段时才得到体现,而一旦进入物质运动过程当中它的价值就转化为一种”绝对的心理价值,“一种控制我们实践意识、牵动我们全部注意力的终极目的”。在作为手段的层面上,货币是以一种绝对价值在发挥效力,在这个过程中目的自身被抽象成为货币自身的内在能力。西美尔言简意赅地说:“货币本质的内在两极性有两个原因:其一,货币是一种绝对的手段;其二,对大多数人来说,货币因此在心理上成为一种绝对目的。”[7]161―162货币成为所有价值的绝对充分的表现形式和等价物,它超越了事物的多样性,达到一个完全抽象的高度,成了现代社会的宗教,成了世界的世俗之神。

在西美尔看来,货币从“绝对的手段”向“绝对的目的”的转换是现代货币经济深入发展必然的逻辑产物。但是,货币的这种僭越带来的后果却是现代生活的全面性颠覆,致使生活的内在价值被逐步外在化。此时的人们所关注的不再是人类自身的完善,而是外在物――货币――量的积累。曾经作为手段的货币已经变成人们竞相追逐的目的,控制、歪曲人的内心世界。在人们日益增长的丰富的物质背后掩盖的是内在心灵的焦虑、烦躁和空虚,人类生活的意义和终极关怀将不复存在。此时,人们便会发现,金钱只是作为一种实现目的的手段,当目的实现后,它就没有必要继续存在。

三、货币幻象:量对世界固有价值的剥离

货币这种特权对人性的侵蚀,使其在人们的心理中彰显出过溢的权力,迷惑了人们的判断力,使人无法真正把货币的量值符号同真实世界的量值区别开来,并开始用观念意象中的货币符号来指认真实世界的固有价值,从而实现对世界内在价值的剥离。这是货币的魔力所产生的一种虚假的幻象,但它却真实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行为。“只要它们仍然站立在我们面前而未被获取,那整个货币特质的类属就时刻吸引着我们,以致我们会经常在一种幻觉下劳作着,这种幻觉就是:最小数量的货币也一直会使我们感到满足,因为它所代表的是我们所欲获取的对象和概念……因为货币只是我们惟一关心的重要的且有决定意义的东西。货币的这种特质或无特性最先在其全部的心理纯粹性中表现出来,但这必须在货币已经被获得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只有在货币被转化为积极价值的时候,量成为惟一决定货币意义的要素,这一点才变得明朗,即货币的手段也就是它的力量……货币的质惟独由其量而定”[7]188―189。这种幻觉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灵魂深处,致使人类的精神世界从一种“观念形态”走向了“幻象形态”。它从世界观这一根本层面控制着我们,对数量价值的要求胜于对品质价值的要求,从而量化了生活与生命的方方面面。因此,用观念中的货币来剥离整个世界的固有价值,这是货币幻象的最根本的本质。

第一,货币对事物质性价值的颠覆。特性就是事物的质,它是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内在标准。而货币最独特的特征就是无特性,这本身就意味着对特定质的一种否定。货币与事物价值的通约性就是这种否定的完成:把事物的内在质性转化为无特性的货币量。这一否定形式在货币幻象的作用下达到了极点:货币成了所有价值的代表,而其他所有价值都被消融于货币量的运动中。货币成了事物价值万能的价代表,它消抹和平衡了事物间的差异性,只是将它们以价格的形式在我们的观念中再生产出来。这样看似中立、无差别的立场使得货币成了“平衡者”和“调节者”。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原本属于事物本身的特性被扭曲了:“事物都以相同的比重在滚滚向前的货币洪流中漂浮,全都处于同一个水平,仅仅是一个大小的不同。”[9]265―266质的规定性完全被简化为量的规定性并被消融于其中。所以,此时人对物的质的需要会屈从于形式的货币的量的需求,在观念当中把对物的积累变成了纯粹作为符号的货币的积累,“纯粹货币占有是事物占有的一种特殊的浓缩、抽象和预示”[7]252,货币成了人的唯一的需要。所以西美尔从横向历史的角度认为,他所生活的历史时代与这样一种现象相关,即“一种纯粹数量的价值,对纯粹计算多少的兴趣正在压倒品质的价值,尽管最终只有后者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5]8。

第二,货币对人本质的颠倒。“人的经验存在之中的一切细节、相对性、特别力量和表达方式都足以立身为人,他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人的价值不可能以任何量的标准来衡量,不可能仅仅凭借另一种价值或增或减就可以得到补偿”[7]282。在西美尔看来,人的价值具有至高无上性,它与货币之间是不可通约的。但是货币的幻象却打破了这种不可通约性,“不仅使货币成为人的尺度,而且使人成为货币的尺度”,结果人的价值在货币面前被连根拔起,被集结于货币的量中。货币成了个人的人格和本质力量的化身,“货币力量有多大,我的力量就有多大,货币的特性就是我的特性和本质力量”[8]143。这就意味着人要想实现自己的本质就必须首先像其他事物一样可以转换为货币。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具体货币的感性形式才能体现个人取得社会的权利和价值,真实地确证自己的本质力量,这直接导致货币的存在和价值凌驾于人的存在和价值之上。“生活中存在着不胜枚举的不公正和悲剧,原因之一恐怕就是在货币被提供给各种个人价值之际,而个人价值不可能由货币来平衡或者等价于货币”[7]325。

货币对目的的僭越,使现代人不再满足于事物的自然魅力,反而屈从于对各种各样感官的刺激追求,他们无暇思考自己的灵魂拥有什么,自己的生命感觉如何,而是以外在性的物质符号认识自己和他人。这才是西美尔意义上的异化:“假如生命缺少内在差异,以至于人们害怕天堂里持久的幸福会变成持久的无聊,那么无论生命在何种高度、以何种深度流淌,对于我们来说,都显得空洞和无谓。”现代人的困境正是在于,似乎一切唾手可得,但在追求理想时不断地失去意义与内容,物质上富有却又倍感灵魂和生命的稀薄,人的自我却把根本不再是个体生命感觉的东西当作自己灵魂无可质疑的财富[5](编者导言13―14)。这才是人类真正的悲哀,也是西美尔货币哲学最终的落脚点。

四、结语

西美尔的货币哲学是对马克思货币理论的现象学延伸和主体性深化。他从货币的实际角色,即作为一种世界相对性特征的象征物出发,挖掘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类在货币交换过程中表现出的动机,并分析货币对人的异化作用,以此更加深化马克思关于人的物异性的思想。从这一层意义上说,西美尔完成了他对货币进行全方位哲学性审视的初衷。但是,这部书果真如西美尔所说,能够“为历史唯物主义建造底楼”吗?[7]前言P3本文对此持质疑态度。西美尔虽然对货币作为载体之下的人类主体活动进行了异常精密的构建,但是,他始终忽略了马克思主义对货币角色的真正定义:它只是资本家用以无偿占有工人阶级劳动的带有迷惑性的工具性票据而已[10]655。虽然西美尔在《货币哲学》中不断使用马克思的各种经济话语,试图将自己打造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经济学家”,但是,一旦脱离了阶级分析,他口中的货币哲学便无法成为透视资本主义剥削本质的理论武器,而他所使用的哲学方法也只能成为覆盖在其货币理论上的一层迷雾。参考文献:

[1]赵修义.货币哲学何以可能?――西美尔《货币哲学》的启示[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4(4):20-23.

[2]张盾.论马克思社会理论的当代效应以――西美尔《货币哲学》为案例[J].吉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2-30.

[3]陶国富.马克思与西美尔货币哲学的历史追问与现实思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1):51-56.

[4]赵文力.论西美尔货币哲学的四个维度[J].天津社会科学,2009(3):42-46.

[5]西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M].刘小枫,编.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6]孙乐强.社会再生产理论的构型与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初步建构――经济哲学语境中的研究[J].现代哲学,2011(4):8-13.

[7]西美尔.货币哲学[M].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9]西美尔.桥与门[M].宇声,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货币幻觉篇3

课程学习者是大学低年级学生,学习热情易于激发,思维活跃,但在学习毅力、情绪稳定性、理解能力方面较高年级学生有所欠缺,而且尚未建立完备的专业知识结构,基本上不具备金融学的基础知识。教师应该对学生的特征给予充分关注,设计和这一阶段的学生普遍特征相匹配的教学方法,同时也要考虑并利用学生个体之间在性别、性格和学习偏好等方面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互助合作。

1.1教学模式改革与课件设计主导理念的创新

教学模式作为沟通教学理论、教育心理学与教学实践的桥梁,决定着课件设计的主导思想。理论界提出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模式,分别反映着不同的教育哲学观:一是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作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其基本思想是研究教师如何教学,较少考虑学生“如何学习”的问题。这一模式注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严格按教学目标的要求组织教学,但相对忽略了调动学生能动性,未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教师单纯地充当具体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二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是基于建构主义的新一代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自觉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进行有效的“建构”和领悟。在教学实践中,基于中国实际教育环境,以及作为课程学习者的低年级本科生的普遍特征,货币金融学的教学模式应该是吸取上述两种模式之长,既发挥教师指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双主模式”,教与学兼顾,并以“学”为重。教师在教学课件设计中,首先应确立自身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作为组织者和指导者,培养学生主动地探寻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建构知识体系的能力,进而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货币金融现象的性质、运行规律以及金融体系各子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较为深刻的理解。课件设计的首要目标是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创造精神,在此前提下,教师对关键知识点和难点作重点讲解,并对学生的学习路径和方法中出现的偏差进行修正。

1.2现代教学策略在课件设计中的运用

教学模式的确立为多媒体课件设计提供了主导思路,在教学实践中,还需要通过各种教学策略的组合运用加以实现。

1.2.1基于“教师中心”的教学策略

从“教师中心”的角度看,教育学家瑞奇鲁斯(Reigeluth)认为教学设计中有四种关键的教学策略:教学组织策略、教学传递策略、教学管理策略和激发学生动机策略。这里重点讨论课件设计中的教学组织策略。(1)教学组织的“宏策略”与课件的框架设计。教学组织的“宏策略”的主旨是揭示学科知识中的结构性关系,是教师对课件的框架结构进行设计的关键环节。其代表理论是细化理论(ElaborationTheory),即对知识按层次结构加以组织,抽象度较高的知识处于较高层次,随着抽象程度降低,其所处层次也逐步降低。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教师应该从全局考虑,合理安排货币金融学课件的总体结构。首先,教师应从课程内容中选出最基础和最有代表性的学习任务,作为课件开篇的“教学概要”。在首次授课时,不宜直接切入具体知识的讲解,而是借助多媒体课件,用结构图向学生展示现代货币金融学的基本理论框架,说明微观金融学和宏观金融学的关系,及各自在金融学理论体系中的角色,然后,向学生进一步展示现实中货币金融体系的组成和运行机制。从简化的结构入手,让学生建立对学科体系全局性的认识,了解其内在逻辑。在对教学内容进行细化的过程中,教师要逐级区分不同层次的知识点,使学生明确各级知识点在本课程学习重要性中的差异,突出重点,避免平均地投入教学和学习资源,顾此失彼。比如,“金融市场”部分包含大量专业术语,教师可将“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金融衍生市场”作为1级概念,子市场作为2级概念,各层级概念用不同字号和色彩标明,一目了然。教师不仅需要在课件中向学生展示本课程的新知识,同时也要建立当前所学知识与先导课程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系统性理解。(2)教学组织的“微策略”与课件的局部主题设计。“微策略”研究如何对某个教学主题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法。根据成分显示理论(ComponentDisplayTheory),教师可以将《货币金融学》的教学内容归为概念性、过程性和原理性和事实性四种类型,它们对学习要求(记忆、运用、发现)的侧重点各不相同。教师据此确定教学主题,并选择适合的多媒体信息传递方式:对于原理性知识,比如利率理论,可以用公式和曲线图描述理论模型;对于过程性知识,如股票发行与交易过程,可用流程图辅之以动画演示展示其全过程;对于事实性知识,如道•琼斯股价平均数等代表性股价指数,可用股市成交量价走势图加以演示。

1.2.2基于“学生中心”的教学策略

从“学生中心”的角度看,建构主义十分重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学习情境,并向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所需的信息资源,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1)学习情境创设的课件设计。教师可运用多媒体丰富的表现手法,为学生构造生动的学习情境。比如,介绍“凯恩斯的货币理论”时,可在课件中插入美国经济大萧条的历史照片等资料,重现当年的严峻形势,自然地引出凯恩斯对这一现象的研究;接着通过“提问”和“求解”营造理论研讨的氛围,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热情;进而用结构层次图解析货币理论在凯恩斯理论逻辑和政策主张中的重要地位。(2)协作学习的课件设计。对存在争议的理论问题和现实热点问题,例如“网络虚拟货币的本质”或“当前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等,教师可围绕主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首先,教师提前公布讨论主题;提出正反两方的观点立场,让各学习小组进行选择,并要求每组制作论证自己观点的幻灯片;各组在讨论课之前向老师提交幻灯片,教师对各方的论证过程进行分析,并制作相应的幻灯片;在讨论课上,首先由各组代表上台演示自己的幻灯片,并阐述观点,最后,由教师配合预制的幻灯片进行总结和点评。

2货币金融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技巧

2.1课件的脚本设计

教师通过脚本设计,对将要向学生展示的教学内容、演示顺序及各步骤间的关系进行规划。首先应构建《货币金融学》课程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流程,并将知识内容按其属性以及逻辑关系划分为各个知识单元,并对知识单元进行解析。教师应编制课件的文字脚本,确定各知识点占用的屏数以及展示次序,并对每幅幻灯片进行屏幕设计,包括版式、配色与字体、动画设计等,并描述课件结构中内含的链接关系。

2.2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制备

教师可在课件中穿插各种表现手段,如图表、图像、动画、视频、声音、音乐等,使课件富有表现力。教师可通过各种渠道采集素材并进行加工。对于银行同业拆借简况、债券和股票成交量价走势图、各类债券发行量、全球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年度排名等资料,可在专业网站采集。对于交易合同、票据单证等,可扫描或拍摄实物。教师还可收集有教学价值的视频素材,如新闻媒体对金融机构、监管部门的访谈。教师也可亲自制作素材,比如用PageMaker和Photoshop绘制矢量图和位图,用Visio绘制流程图,或是用Flash软件制作动画,并为课件录制解说词。教师可建立课程素材库,将各种素材分类存贮,按需选用。

2.3课件的程序框架设计

多媒体技术突破了传统媒体的“线性限制”,可以通过交互性、非线性的方式将信息生动形象地传递给学生。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将课件框架设计为顺序结构或是交互式结构。前者顺次安排教学模块,适用于讲授层次递进的教学内容。交互式结构的特点是在各教学模块之间相互跳转。比如,教师可在每一章的幻灯片首页上设置导航系统或内容选择菜单,根据教学安排在各部分间自如地切换。

3课件的艺术处理与教学效果优化

多媒体课件并非教学内容的堆砌,而是融合美学、心理学的一门艺术。通过将图形、文字、动画、色彩及各种特技的有机结合,教师可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与目的,对课件主题设计不同风格,或庄严深沉,或委婉清新,或幽默诙谐,或生动活泼,强化课件对情境营造的感染力、冲击力,并令观者产生愉悦的美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伴随愉快的情绪体验,创造最佳学习心理条件。

3.1色彩运用

色彩在学生的视觉感受中占据重要地位。不少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容易走入两个极端,要么色彩单调,寡淡无味,要么杂色铺陈,令人眼花缭乱。在货币金融学课件设计中,教师可根据基本配色原则,并结合教学内容具体特征,对色彩合理搭配。首先,幻灯片背景色与前景色应形成较强烈的明暗对比,使教学内容醒目突出,减少学生视觉负担。其次,同一知识单元的背景色应保持一致,单幅幻灯片中出现的色彩不宜过多,色彩变化节奏简洁明快,总体风格整齐统一。在图表制作中,对核心要素或重点环节可使用高纯度的色彩加以突出。色彩运用还可和文字内容相呼应,对学生产生心理暗示。

3.2插图、动画和音效的组配

有些教师为了追求界面丰富多彩,在课件中插入大量与课程内容无关的图片,实际上变成干扰教学主题的“噪音”。多媒体视听素材的运用是为了更好地烘托课件承载的教学信息,而不是喧宾夺主。比如,介绍纽约证券交易所时,可首先展示华尔街的繁华景象,进而展示交易所的外观与股票交易场景,配以英语简介,让学生感受金融市场在现代经济运行的地位。在课件设计的艺术处理中,教师的根本任务是在把握教学内容精髓的基础上,选择最适宜为内容服务的多媒体表现手段。课件制作艺术的真谛是追求内容与形式的完美协调,切忌华而不实。同时,课件设计也要结合学生者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思维方式,对于大学低年级学生,总体风格的设计可相对活泼清新,间或凝重庄严,张弛有度,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

货币幻觉篇4

马克思(1818~1883)与波德里亚(1929~2007)是分处两个世纪的两位思想家,尽管他们各自所处时代的特征与哲学主题不尽相同,从两者的著述中也可明显觉察到研究方法的差异,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社会批判的题域争靶心,即对拜物逻辑的批判——不是对碎片式的拜物形式的批判,也不是对一般感觉形态的拜物现象的批判,而是以一种成熟的哲学历史观和人学观念,综合性地运用社会科学体系框架内的若干方法,对工业文明发端以来人的逻辑与物的逻辑所产生的一种特殊关系的揭示、反思及其追问。“物化一幻化一异化”乃是拜物逻辑的内在模式。波德里亚对拜物逻辑的批判和解读,反映的正是马克思关于货币化生存世界哲学批判的学术传统。

【关键词】 现代性 拜物逻辑 资本 消费社会

自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这三大理论命题之后,在一百多年的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过程中,游荡在现代性时空背景中的拜物逻辑的幽灵,始终成为真诚关注人类前途命运的思想家们头脑中挥之不去的一个重要议题。波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也译作鲍德里亚)在《物体系》、《消费社会》、《拜物教与意识形态》、《生产之镜》、《象征交换与死亡》、《完美的罪行》等著作中。对当下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体系、社会意识形态所内含的拜物逻辑,作了深刻的批判和解读,反映的正是马克思关于货币化生存世界哲学批判的学术传统。值得重视的是,两位思想家所思考的对象并非是一个简单的实体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深刻的颠覆人类心智进化认知传统的问题。在当下中国这样一个现代性状况与后现代性体验并存的时代背景下,对马克思与波德里亚的拜物逻辑批判的思想与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对于理解与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现代化过程中一些深层问题有着现实的针对性。

对拜物逻辑的批判是马克思和波德里亚社会批判理论的思想兴奋点,但由于所处时代的不同,其批判的坐标和分析路径也迥然不同。

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正处在西方近、现代化过程深度发展的拐点期。16~18世纪宗教革命、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导致19世纪资本主义制度与意识形态趋于成熟,被松巴特称为“盛期资本主义”。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矛盾日趋尖锐,总资本与总劳动的对立,导致了大规模灾难和阶级冲突的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模式显示了对人的创造活动的本质的否定。

波德里亚所处的时代特征突出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由现代性的生产时代转向现代性的解构时代。对理性主义传统的质疑和对多元性、不确定性的关注,使得资本主义具有的鲜明的精神特质开始萎缩,个人对社会行为的思辨的偶然性下降,社会意识的离散度和异质性凸显。二是资本已从少数人的垄断行为转向利益多元化的组合行为。资本的全球化和市场处于全球网络化阶段,资本的所有者与资本的经营者分离;资本之间的联合成为势所必然;个人资本的联合在股份制的黏合下往往采取社会资本的形式,它直接与私人资本相对立。加之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资本已成为多样性主体利益的组合体。三是经济社会的总特征已从过去的生产型社会转向消费社会。消费行为的整体已成为构筑市场的符号,变成了资本的作用对象。消费已被大众传媒幻化,在象征、符号、欲求、认同的驱动下,西方社会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人的生活去中心化,生活的意义不再只是“工作”,而更多的是休闲与游戏。人们特别注重追求富有个性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需求,消费从市场领域向社会领域广泛侵入;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经济活动转向具有文化霸权意义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实践活动;从人的感性物质生活的本能诉求,上升到人的精神世界的符号体认。消费社会已成为西方后工业社会的主导特征之一。

时代内涵的不同,决定了两位思想家对拜物逻辑批判坐标的核心概念各有差异。马克思对拜物逻辑批判坐标的核心概念是资本。之所以如此,有三个主要原因:第一,马克思以其毕生的精力投入到对资本及其运行规律的解剖之中。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巨著是《资本论》,而《资本论》中最重要的两大理论贡献——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都与对拜物逻辑的批判密切相关。劳动价值论是古典经济学初建时期用以反对重商主义、重农主义的主要理论手段,马克思批判地继承、并从人学的角度发展了斯密以降的劳动价值论传统,对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对劳动、机器对人、物对主体的剥夺和颠倒给予了深刻的批判:“资本已经变成了一种非常神秘的东西,因为劳动的一切社会生产力,都好像不为劳动本身所有,而为资本所有,都好像是从资本自身生长出来的力量。”第二,马克思在其著作中无论是揭示还是批判拜物逻辑,其思想意图都在于揭示资本的本质,在于回答资本的人学问题、资本的精神现象学问题、资本的历史进化论问题,而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在讲清一个重要命题——人的异化及异化的扬弃。第三,马克思对拜物逻辑的批判是对现代性逻辑程式的深刻揭示,也是对现代性背后所关涉的人类遭遇和未来命运的科学思考与人文关怀。事实已证明,现代性离不开资本的脱域性,在资本的驱动下,现代性属人的最重要特征是:在人对物的依赖关系的货币化生存世界里,人类的拜物意识所引起的物化、幻化以及异化现象不可避免。因此,对资本的批判也就必然关涉到对拜物逻辑的批判。

在马克思以资本为轴心的拜物逻辑批判坐标系中,有三个标示着不同批判维度的方向矢量:一是制度分析。在马克思看来,拜物逻辑源自私有制、贪欲跟劳动、资本、地产这三者的分离之间的本质联系,以及交换和竞争之间、人的价值和人的贬值之间、垄断和竞争等等之间、这一切异化和货币制度之间的本质联系。对私有财产制度的积极扬弃,将是解决物化与异化现象的最终途径。二是政治哲学,即批判拜物逻辑与无产阶级政治使命和解放事业联系起来。三是历史哲学。马克思从人类历史发展的三大阶段(以人的依赖关系为特征的社会、以物的依赖关系为特征的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来分析与揭示拜物逻辑产生的客观性和过程性,并且把拜物逻辑的消亡理解为人性异化的扬弃,以物为目的的生产被以人为目的的生产所替代,它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辩证法。

波德里亚拜物逻辑批判坐标的核心概念则是消费。他指出:“消费是个神话。也就是说,它是当代社会关于自身的一种言说,是我们社会进行自我表达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消费惟一的客观现实,正是消费的思想,正是这种不断被日常话语和知识界话语提及而获得了常识力量的自省和推论。”消费之所以是核心概念,是由于:第一,波德里亚的毕生学术贡献主要凝聚在对消费社会的解剖之中。波德里亚的第一部作品,也是他的博士论文《物体系》,由对现代社会物的区分、功能及其意义出发,最终得出“要成为消费的对象,物品必须成为符号”的结论,这便有了《消费社会》一书对现代社会中人对物的消费行为及其深层机理的全面解读。对消费逻辑的确证自然引申出对传统政治经济学及其生产逻辑的否定,这是随后的《符号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生产之镜》、《象征交换与死亡》、《拟像与模拟》等著作的写作主旨。后期波德里亚的写作风格转向后现代,但在《完美的死亡》等一系列晚期著作中仍然可以感悟到其早年对消费社会批判的回响。波德里亚一生通过对消费本质的揭示来说明当下人类的拜物问题,在他看来,这种拜物与传统的拜物的根本不同就在于:在资本的驱动下,人成了符号的役使者,成了传媒的控者,成了物的指称对象。第二,波德里亚对消费社会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要宣布当下社会的三个重要命题:一是当下的人类虽然摆脱了传统的人对人的依赖和束缚,却仍未摆脱物的重重包围;二是当代人被其自身对物的力量、影像、想象、幻觉、符号所干扰、围困和决定;三是已经步入后工业社会的西方世界,随着消费领域的革命,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社会拜物问题一如果说在马克思的时代,资本与人的关系表现为一种非常僵硬的对立状态,资本对人的剥削非常明显,从而使得大部分人相当贫困的话,那么在当下的时代中,这种对立与剥削的性质已完全隐蔽化,尽管出现了为数众多的中产阶级。但他们在物质丰裕的同时,拜物的秉性未改,精神仍然匮乏。

在波德里亚以消费为轴心的拜物逻辑批判坐标系中,同样存在着三个标示着不同批判维度的方向矢量:一是对消费的意识形态的批判,而这种意识形态又是与媒体的摹本效应合二为一的。波德里亚指出:“这种盲目拜物的逻辑,就是消费的意识形态。”人对物的印象以及对物的崇拜通过现代大众传媒及相应的技术而无限放大,并在人群中产生交互式影响,形成集体无意识。二是从社会符号逻辑的角度展开对人的个性的自主性、独特性张扬的揭示与批判。随着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人口流向物资充裕的城市,超市、大卖场、剧院、音乐厅等各种形态的物的消费场所吸引了大批新的消费阶层。都市生活有种种社会刺激使人受到压抑,生活中存在各种社会的给予性,以满足社会需求。人身处这样一种消费社会中,会真实地感到一种孤独,表现出一种追求自主性的个性,反映在它对自己追求的不断的自由选择、变化,也带来对自身存在的社会确证。商品本身是什么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对商品所抽象出的符号的寓意的持有,这种持有本身被视作品味和个性的象征。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波德里亚把对拜物逻辑的批判理解为对“生产与驾驭社会符号的逻辑”的批判。他指出:“这种逻辑根本不是那种把财富和服务的使用价值占为已有的逻辑一不平等的丰盛逻辑,一些人拥有奇迹权,而另一部分人唯有奇迹的碎片一这不是令人满意的逻辑,这是生产与驾驭社会符号的逻辑。”三是作为社会存在本体论的消费。整个社会都是建立在消费这样一个基本砖块的基础之上。消费不仅突破了在传统古典经济学框架下的从属性地位,也超越了新古典经济学对它的文本解读,从而超出了纯粹的物的领域,成为一种文化活动、一种意识形态、一种精神动力、一种社会控制模式,在更深广的本体论层面推动着拜物逻辑的新一波浪潮。 波德里亚对拜物逻辑的分析路径更加侧重于人的精神和心理层面,我们可以将这条路径概括为“不断被开发着的欲求——符号的人与人的符号化——社会心理的认同”这样三个阶段。首先。波德里亚是从现代人的欲求出发。现代社会把人对物品的需要、需求抽象上升为一种人的本质存在的规定性,对物的追逐充斥了人的生命意义的全部。在消费社会中,对消费的一切分析都最终归结到一种人类学或心理学意义上不容置疑的逻辑预设上,即关于人的需求、需要的理论,而人自身却已很难鉴别欲求和需要的真伪。在民主主义与福利主义双重影响下的现代社会里,“消费者”、“顾客是上帝”、“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声音不绝于耳,遗憾的是,这仍然是一个神话。马尔库塞指出,人们的需要存在真实与虚假之分,而判断真假的标准固然取决于每一个体自身,但是只要人们仍然处于不能自治自觉的状态,就有可能受到外界力量的干扰、灌输和操纵,从而误把虚假的需要当真,坠入集体无意识的深渊之中。这种将一切归结为人类需要的理论被波德里亚讽为“一种惊人的反复叙事”,“我买它是因为我需要它”的理论实际上和依靠自身燃素而燃烧的火焰是等值的。其次,为了填充永远无法餍足的人的欲求,人在对物的追逐过程中化为符号,即符号化的人与人的符号化。整个社会成为一个大的系统,按照系统的需要对人进行功能性区分,“这个系统需要有人作为劳动者(有偿劳动)、作为储蓄者(赋税、借贷等),但越来越需要人作为消费者一。个体被归类、编码、排序,“所有关于消费的话语都想把消费者塑造成普遍的人”,“消费的主体,是符号的秩序一。最后,人在对物的占有和消费过程中在心理上获得了一种社会认同。在消费社会中,对物的占有不仅能够满足生理需求,更带来一种强大的心理满足。这种满足超出了对物的实体性消费,而对外释放一种符号信息,当物成为系统化的符号、消费行为成为系统化的符号操控行为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通过物而被消费。这种映射着人际关系的消费自动地形成社会分层,并制造出消费者的心理认同。人们所推崇和膜拜的不再是物的使用价值本身,而是物的交换价值中所映射出来的身份和地位。

马克思和波德里亚对拜物逻辑的批判,存在着共有的内在程式:“物化一幻化一异化”,即由对物性的抽象化过渡到主观精神现象的幻化,再到人的主体性存在的颠覆与丧失。两位思想家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对拜物逻辑的批判。最终被还原为对货币化生活世界的经济哲学批判,对人类生存方式的历史哲学批判。

(一)物化

马克思对物化的研究深刻而富于开创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马克思对物化的原因作了深刻的透视,认为物化发生在“社会物”的历史环境中,而不存在“自然物”的演化变迁中。物化是历史哲学范畴,是对社会历史进化过程中,人与“社会物”的基本关系的思考。物化反映了人类历史发展到以资本为轴心的私有制社会形态里人的生存状况:个体私向化生活的不完全性和局限性导致了由分工、交换而出现的社会关系的变异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表现为自觉的社会关系,却表现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物化分两类:一是劳动的对象化或物化,它反映了人的智力进步和生存自由状态;是对人的肯定;二是社会关系的物化,主要指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关系的内在维度失去属人的高级品性,生存目的被生存手段所制约,历史主客体关系发生易位。人与人关系的相互联接是多方面、多维度的。这里的内在维度,主要指在诸多特定因素和条件的影响下所构成的人与人关系相互联接的某种性质;而外在维度则指由该性质所表现出的外在形式与特征。内在维度的性质呈物性而不是人性时,物化便发生了。物化的社会关系和体现这种关系的经济范畴、经济学说,是马克思最为关注的批判领域。

第二,马克思对社会关系的物化作了辩证的分析与批判。首先,明确指出人对物的依赖关系替代人对人的依赖关系所具有的历史进步性。由于第一阶段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有限,人只能依附于社会权威的强制性力量,在此阶段,“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都不能想象会有自由而充分的发展”。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活动和产品的普遍交换已成为每一单个人的生存条件,这种普遍交换,他们的互相联系,表现为对他们本身来说是异化的、无关的东西。表现为一种物,在交换价值上,人的社会关系转化为物的社会关系,人的能力转化为物的能力”。也就是说,封建的自然经济被商品经济所取代,意味着以权力配置社会资源的形式被以货币、资本配置社会资源的形式所代替,自然形式的共同体被社会关系的共同体所取代,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由纯粹的自然关系过渡到物与物的商品关系,这是历史的进步:人性获得了张扬,尽管是不完全的、不充分的,个人能力的发展与个人个性的限制同时并在。其次,马克思揭示了社会关系物化的历史片面性:(1)物化号致一种错误的形而上学:物化被视为始基意义上存在的社会存在本体论。物化成为抽象的思辨形式,成戈社会普遍性存在的逻辑之格。其要义为:把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为物与物的关系;把一切人的需要归结为则富与物质利益的需要;把一切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动因归结为单一的经济因素;把一切存在的价值归结为交换价值。在感性的经验世界里,本质地反映为用货币和资本的关系量度一切。(2)物化赋予社会存在的遮蔽性,必然导致人的拜物意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商品交换关系所掩盖,以至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3)“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商品经济社会的根本特征,它一方面产生了由社会分工带来的人的能力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内在矛盾性,另一方面为社会构建了一种建立在私有制市场、生产契约和交换自由的基础上,以及建立在个人自由和自利基础之上的自发经济制度,该制度最大的弊端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在马克思看来,这种矛盾正是社会关系物化背后所隐含的个人与社会相悖逆的深层原因所在。也是资本主义社会实存着历史的内在否定性的深层原因所在。(4)对社会关系物化的思辨形式的扬弃,最终表现为:把受分工限制的不完整的个性,发展为完整的个性;自由个人的联合体最终替代由经济关系的自然必然性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物化形式。

波德里亚对物化的解读,与马克思有着共同性:都是从人类精神现象学的角度关注物化问题,把物化视为人类缺乏生命整体关照和丧失类意识的严重精神痼疾;对物化的描述,都伴随着由资本世界物的流转关系所衍生的社会意识形态系统的深刻批判。所不同的是,波德里亚处在一个“结束了时间的线性、语言的线性、经济交换和积累的线性、权力的线性”时代,其直面传统的“摧毁”意识和“死亡”意识,以及对物品体系的客观分析和对现代社会构成的深刻思辨,构成了他独特的理解范式。

他指出,现代社会中物的激增证明了当代人并没有摆脱生存的物化遭遇:“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它构成了人类自然环境中的一种根本变化。恰当地说,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在晚年近著《完美的罪行》一书中,他仍然坚持认为:“实在的激增,就如同自然界中人们可能已经消灭的捕食动物的一个种类在迅速繁殖—样,构成了我们真正的灾难,这是一个客体世界不可避免的命运。”在他看来,当代人所遭遇的物化事实,集中地反映在生活世界的消费本质中,消费已不是传统意义上对物品的购买、拥有和消耗,其本质是在物中并通过物而建立的人和人之间的象征关系。

波德里亚认为,消费导致物化主要通过两个过程:首先是物被生产程序、意识形态程序所编码,并被投入到一个象征权力、地位、等级等社会关系内涵的符号系统之中,这种编码组织的力量是如此之强大,以至“没有人能逃开它”。在他看来,消费者的逃跑无法取消这样一个事实——每一天人人都参与了它的集体庆典,把支持这个编码的行动贯彻到它与那个要求它与之相适应的社会联系的自身之中。因此,这是一种社会总体性的编码,不仅编码了消费社会所有的物,而且编码了与物相联系的所有的人。因此,人和物的关系发生了实质性变化:从“需要一满足”的关系转变为纯粹符号性的消费关系。其次是人的被编码,人的内在性和主体性,包括人和自身的关系,都被这种编码的力量所分解并转换到符号系统中去。所有的欲望、计划、要求,所有的激情和所有的关系都抽象化或物化为符号和物品,以便被购买和消费。在这里并没有所谓个体的需求。需求经过整个生产体制的系统分解和编码已“显现为抽象的社会需求力”。主体的一切,他的身体和欲望,在需求中被分离和催化,并被物品或多或少地加以先在地限定。在需求中,所有的本能都被合理化、终极化和客观化了,因此,被象征性地取消了。人自身成了消费品:他和他自身的关系——他的本能、欲望、需要和激情——成了一种购买和消费的关系。

在波德里亚看来,物化是一个不断被定义、开发、舍弃、更新的过程。物被划分为物的理性层次,即物的客观科技结构化过程;物自身的流变性来自“技术元”不断带来物品功能自身的冲突,并被带入更为广阔的结构中得到辩证性解决,每一系统演变都会走向一个更好的整合,同时产生新的意义。物品成为商品后,由技术体系走向文化体系,物由“客观本义”进入“引申意义”,即商品被心理能量所、被商业化、个性化。于是,物化表现为,人的需求往往不去追求商品内含的技术本质。却沉湎在个性化地接纳商品技术非本质属性所展现的外在形式方面。是物品的引申意义将物品的技术体系固置化、套式化,并使它退化,而且要求并推动物品技术体系的变革。物品的“引申意义”制约并决定着人的个性化存在。物品被社会系统所设计,物成为一个持续突变及扩展的社会集合体。物品的符号功能通过媒体实现对社会的操纵,侵蚀人的心智结构,改变着人的行为及人际关系系统。

波德里亚认为,人把对物品符号的欲求作为生存的至上原则,物化意味着物品的合理性和需要的不合理性之间的矛盾,物品的生活体验真象持续地与物品合理性的分离。现代社会的拜物逻辑的特点正在于:物品质料因通常被抽象为某种形式因,从而把形式因看成本体的始基意义上的存在。物化过程就是以人的理性从个别的质料因中抽离出一种“共相”,在将物的地位提高到一定的高度之后,还要把物的文本经过消费行为转换成一种拜物主义的意识形态文本和社会控制意图灌输人人的大脑,催生了整个日常社会生活与精神状态的变化。社会关系采取了物的形式,人反为这种物所奴役;人的实践主体性被扼杀,人被降到了物的水准;人的活动变成了一种非批判的、单纯接受性的机械运动。人们已习惯于生存在一个物化社会并开始自觉地认同物化社会的这种物役性。这表明。物化结构积淀到了人的思想结构中,入不仅在意识上缺乏超越这种物化的倾向,而且反而将这种物化结构当作外生于人的活动的不可背反的规律和人本来的命运加以服从,完全听任物化力量的摆布。

(二)幻化

马克思和波德里亚在批判拜物逻辑过程中都提及主观意象的精神幻化问题。在他们看来,商品世界中人的拜物意识所体现的精神幻化,起源于被物化了的社会存在对人的主观意识的侵扰,使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系统和评价系统发生根本改变。幻化尤其发生在货币符号或消费符号被实体化、主体化和神圣化的过程中,其实质是用交换价值的某些抽象符号来通过整个生活世界的固有价值。拜物意识的幻化有着发生认识论根源,康德曾在《实用人类学》中对人之主观化生成的逻辑作了诠释:“幻象是这样的错觉,尽管人们知道这种被误看作对象的东西并非真实,它却仍然存在着”,幻化来自具有自我意识特征的主体产生的想象力:“人的想象力的加强所产生的幻觉,经常导致他相信在自身之外看见和感到了仅仅在他头脑中的东西。”

马克思对拜物意识的精神幻化的考察集中体现在《资本论》中。该著作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部关于资本的幻化及其本质揭示的科学著作。在马克思看来,拜物意识的精神幻化由商品生产的本性所决定。他深刻地揭示了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的性质及其秘密,认为商品拜物教是人对商品崇拜而导致的精神幻化的结果。商品之所以成为“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原因并不来自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于这种转换,劳动产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0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所体现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这些物具有一种神秘的力量,控制着商品生产者,支配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货币拜物教是商品拜物教的发展形式。“货币主义的幻觉是从哪里来的呢?是由于货币主义没有看出:金银作为货币代表一种社会生产关系,不过这种关系采取了一种具有奇特的社会属性的自然物的形式。”显然,当金和银因其天然属性从商品世界中游离出来而充当一般等价物时,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就决定于商品能不能换成货币,对商品的幻觉进而发展成了对货币的幻觉,货币具有兑换生活世界一切价值的神秘力量。同样,资本拜物教就是把资本的价值增殖看作是物本身具有的魔力的一种错误观念。在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中,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利润分割为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和利息,使人们对资本的幻觉进一步加深。资本拜物教的形成使资本主义社会成了一个幻觉的、颠倒的、倒立着的世界。总之,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都是把物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获得的社会的经济的性质,变为一种自然的、由这些物的物质本性产生的性质。商品生产中真正的社会关系被歪曲了。  马克思认为,拜物意识的精神幻化是客观价值的心理事实,是经济价值被作为主观价值改装的结果。在感觉形态里,商品社会的一切似乎都被颠倒地表现着,地租好像是带给占有者以收入的土地的天然属性;利息好像也是资本的产生奇迹的这种属性的结果。而在抽象观念的认知形态里,颠倒的假象在相对主义世界图景的排序中,符号变成了实体性存在,它是客观价值形成的第一因。如货币幻化的出现,一方面货币能够“把人的和自然界的现实的本质力量变成纯抽象的观念,并因而变成不完善性和充满痛苦的幻象;另一方面,能把现实的不完善性和幻象,个人的实际上无力的、只在个人想象中存在的本质力量,变成现实的本质力量和能力”。而这种普遍的观念混淆和替换,正好以扭曲的形式反映了货币在物质交换形态中自身所实存的内在矛盾。马克思深刻地指出,“由于交换的这种二重化一为消费而交换和为交换而交换,产生了一种新的不协调”,从而使得“货币本来是一切价值的代表;在实践中情况却颠倒过来,一切实在的产品和劳动竟成为货币的代表”。于是,人们对物的追求被替换为对符号的追求,符号可以指向一个深层的意义,符号可以与意义进行交换,它谈不上客观上的真实不真实,因为它在意识领域不再与客观真实发生交换,只与它自身发生交换,在一个没有所指、没有边缘、没有遮拦的非理性精神想象循环体系中与它自身进行交换。

此外,拜物意识的精神幻化表现为观念向现实转换过程中的非理性疯狂。马克思指出,货币“把那些愿望从它们的想象的、表象的、期望的存在改变和转化成它们的感性的、现实的存在,从观念转化成生活,从想象的存在转化成实在的存在。作为这样的中介,货币是真正的创造力。”货币能购买一切、占有一切、支配一切,能把一切人的和自然的性质加以颠倒和混淆。使各种冰炭难容的人亲密起来。

波德里亚对拜物意识的精神幻化也作了考察。在他看来,拜物意识的精神幻化表现为物的符号比物的实体更具诱惑力,为此,对幻化的透视需要对神圣视域中外表进行解读。他认为,直接的幻觉优于感知。在资本操纵的商业社会里,在视觉显示张力的时代。一切东西都是诱惑,而且只是诱惑。诱惑处于符号和外表领域,追求着快乐和身体的使用权。诱惑的秘密就在对他者的这种召魂和再招魂中。任何商品消费的感性的诱惑,都是从话语中抽出意义并将意义从真理中转移出来的,诱惑构建了商品消费符号和符号竞争的神圣的表面,反映了显在话语的外表性极其肤浅的方面,但外表压根就不肤浅,它是游戏和强烈情感产生转变的场所,商品消费符号的引诱比任何真理的显现更为重要。因为在与主体遭遇时,物体的预先反应,就是外表,它处于创造着诱惑和愉快效果的双重形式下。其施魅的模拟特征为:触觉的眩晕讲述着主体天生想抓住自己的形象并随之消失的欲望。只有我们失去了我们的同一性,或者当它以幻觉的死亡出现时,我们才能抓住现实。

拜物意识的精神幻化表现为当下的人类需要“由童心构成的古老意向和骗人的幻觉来维持他那满意的神经系统”,消费符号的幻化离不开无意识幻想的运作,为此,揭示幻化的本质需要对“超真实和意象”的解读。从无意识而来的符号纵容着结构间的交换——这种纵容吞没着他者、无意识的“作品”、以及传递和反传递的纯粹而简单的过程,更多地强调了符号的价值通约性,即以大众传媒所操控和设计了的符号来通约世界的一切价值。与凡勃伦的开创性分析方法相类似,波德里亚认为。在消费社会的架构里,人们主要以其消费能力显示自身具有的能量。他特别观察到“地位”的普遍性价值。随着现代社会秩序的演进,“身份”概念越来越趋于简化,并与“地位”概念合流,成为个人谋求的决定性标准。地位的符号系统总括了其他一切价值体系,而成为一种普遍的、可通兑的符码。“地位”符码不会比其他的符码更有随意性。它构成一个完全社会化和世俗化的社会识别记号体系,构成了一个普遍的记号和阅读体系。但是,波德里亚也深刻地指出,这种以某一特定价值为轴心的简化了的普遍性符号体系给人的精神状况带来危机:一是“普遍化、效率的代价是价值‘语言’的彻底简化、贫乏化,几乎不可逆转的退化”,一是。价值参考单一化所具有的强制性,似乎只是使得区别的欲望更加强烈。人们会被迫坠入自身编造的幻化的物体系中,在追逐虚幻的价值目标的歧路上越走越远,越来越为物所俘获和奴役,最终彻底被物所吞噬或消解。

拜物意识的精神幻化表现为消费文化越来越使人置身于庞大的物的镜像世界之中,为此,应当终结一种错误的形而上学一物就是物的存在本身,而应当提倡一种新的理念——传统的真实不存在,物就是物的图像、影像。幻化把巨大的、丧失了与人的亲缘关系的物带到我们面前。主体对世界的幻化理解,正如柏拉图在《理想国》第七卷中那经典的“洞穴之喻”,将那投射到洞壁上的幻化了的光影世界、符号世界定位为真实世界。物的体系正在宣告自己的合法性,宣称自己就是世界。而其本质上却是一个镜像世界、仿真世界。波德里亚评论道:“在这里镜像象征地代表了我们行动的意义。我们的行动在我们周围构成了一个属于我们影像的世界。”在消费社会中,主体试图用购买行为来确证自身主体性的存在,即我买故我在(i shop,there-fore i am)。

(三)异化

异化是马克思批判拜物逻辑最为重要的范畴。从根本上说,异化关联着人的个性能否彻底解放、人类自由能否彻底实现的问题。在马克思看来,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一切“社会物”的存在,本质上都与人的实践行为相关联,可是,在以资本为轴心的商品社会里,社会存在作为社会活动的结果,不仅失去人的行为特征,反而支配和主宰着人的意识和行为,异化由此而出现。马克思的异化概念揭示了人的生存困境:人被原本属于人的东西或人的创造物所控制的非人状态。

根据马克思在不同时期著作中的不同切入点。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的马克思的异化批判理论的基本立足点是人本主义,异化表现为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其特定目的是为了人性的复归及人类从拜物状态中的彻底解放。异化劳动使自然界同人相异化、人的生命活动同人自身相异化、人的类本质同人相异化、人同人相异化。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社会关系采取了物的形式,人所创造的物脱离了人的控制,反过来奴役人,其直接后果就是人的主体地位的丧失,整个社会运转呈现为一个见物不见人的过程。究其原因,就在于生产者的产品同生产者相异化了。不难发现,马克思早期的异化思想集中体现在劳动异化理论方面,认为劳动是人作为类的主体本质,私有财产是人的劳动的客体化,是人的类本质的外在化和异化。在第二阶段,体现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以及《资本论》中的马克思的异化批判理论基本出发点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结构的解剖,其主旨在于从生产过程和制度层面探究拜物逻辑的根源。马克思进一步考察了资本发展过程中劳动条件与劳动相异化的情况。所谓劳动条件,就是劳动的物的条件即物化劳动。“劳动的客观条件对活劳动具有越来越巨大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就通过这些客观条件的规模而表现出来),而社会财富的越来越巨大的部分作为异己的和统治的权力同劳动相对立。”但是,“关键不在于物化。而在于异化,外化,外在化,在于巨大的物的权力不归工人所有,而归人格化的生产条件即资本所有,这种物的权力把社会劳动本身当作自身的一个要素而置于同自己相对立的地位”。这里马克思已深入到制度层面,劳动者与资产者的对立的实质是权力的不平等。工人丧失所有权,资本占有劳动,这种生产关系的私有制度的设定才是异化产生的深层根源,要实现对异化的扬弃和人性的复归,最终落实在制度层面必须经由对生产关系私有制的颠覆。

马克思显然也注意到,对异化的扬弃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转变过程,实际上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他已经指出:“自我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一条道路”,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他进一步预言:“在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关系中,劳动即生产活动对它本身的条件和对它本身的产品的关系所表现出来的极端的异化形式,是一个必然的过渡点,因此,它已经自在地、但还只是以歪曲的头脚倒置的形式,包含着一切狭隘的生产前提的解体,而且它还创造和建立无条件的生产前提,从而为个人生产力的全面的、普遍的发展创造和建立充分的物质条件。”显然,马克思后期的异化理论主要是社会关系异化理论,他把异化和生产关系的物化联系起来,指出当下资本主义社会已把人与人的关系改变为物与物的关系。因此,社会关系的根本性质不再是人,而是物;社会关系的物化,不发生在生产过程中,而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产品交换过程中。个人对物化的社会关系的崇拜,被视为异化。在他看来,资本主义的拜物逻辑表现为社会的商品、资本、劳动市场按照物的形式进行无政府状态的盲目运动。要扬弃、结束资本主义社会的这种拜物教现象,就必须对资本的主体性进行消解。

波德里亚更侧重于对消费过程中的异化现象进行批判。异化问题在20世纪非但没有解决,反而异化的程度和范围都大大加深了。不仅统治人的异化力量从有形的政治、经济力量向无形的文化力量转化,而且异化机制已经深入和内化到人的生存方式中。波德里亚正是在这一文化背景上、从消费这一切口展开了对现代异化现象及其所反映的拜物逻辑的批判。

首先。人的主观幻觉、麻醉、游戏等态度成为消费社会的主要异化模式。波德里亚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当代的异化程度远比马克思的时代更加严重——“异化走得要远得多。我们所离弃的我们的一部分,我们并没有摆脱它。物品会对我们进行报复。我们被剥夺的一切依然与我们相联,但却是消极地与我们相联,也就是说它会骚扰我们……一切超越异化的理想解决办法都被无情击碎。异化是无法超越的:它就是与魔鬼交易的结构本身。它是商品社会的结构本身。”更为可悲的是,现代人已经沉浸到物的符号世界的秩序中去,个体的自反性思维能力趋于消失,个性的张扬逐渐转向玩世不恭式的游戏人生,“已经不再有本来意义上的‘同一’、‘同一主体’,因此不再有同一之相异性,因而也不再有本来意义上的异化……在符号之间,没有矛盾……也没有排斥性的对立:秩序化的勾结和蕴涵……消费是游戏式的,而消费游戏逐渐地取代了同一性的悲剧”。

其次,消费社会的形成改变了人的日常生活和意识形态。现代社会中,物的丰盛推动了炫耀性消费,物承载着人们对品味、地位、荣誉、职业、性别、个性等各方面的差异化要求。物创造了购买奇迹,并借助于1929~1933年经济危机及其后凯恩斯主义的风行而击垮了个人层面的节俭准则和国家层面的平衡预算原则,催生了新的经济伦理,即“消费先行于积累之前,不断地向前逃逸,强迫的投资、加速的消费、周期性通货膨胀……人们先购买,再用工作来偿还”。消费从古典政治经济学时代只作为资本主义体系循环过程中的一环,转而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推动力。消费不但成功地对家庭生活模式进行了商品化改造,还走出家庭范围,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时空结构,将人们引向一种新的关系网络中,各种人际关系包括婚姻、性乃至死亡都可以作为商品提供给市场。整个消费社会的基本结构,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受人崇拜的物以及由从属于各种系列中的物所组成的物体系为中心,社会的运转模式演变为以对物体的礼拜形式为基本动力的拜物化过程。物的人格化相伴而来的是人的主体性的丧失,人成为物体系自发扩张的绝对律令的手段,人的生活与生存进程转化为消费符号机器运作的重要场地。

再次,越来越多的价值从流通领域流出。在这个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时代,流通领域早已不再居于从属性的地位。后期的波德里亚认为,传统政治经济学的生产逻辑已经失效。即将生产力的解放混同于人的解放——片面地走向经济决定论而无视文化、意识形态、政治结构等方面的配合。“任何事情只要被当成财富的源泉或满足的源泉,当成使用价值,就是可以忍受的……”生产的幻觉永远是让生产符合其理想使用价值的幻觉。摆脱生产的幻觉,才能够透视现代社会的消费逻辑,看到流通领域由于科技的进展、信息的不对称、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和大众文化的潜移默化特别是以广告为典型代表的现代传媒对消费者欲求的刺激和引导,对物的符号消费已成为社会的主流活动,成为市场经济全部意义的灵魂,成为资本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主要内容。不断的消费活动、消费行为已经成为构建市场的符号,变为资本的新的追逐对象。

相比之下,马克思尽管也十分强调流通领域对价值实现过程的必要性,但并不认为流通领域创造剩余价值,他批评一些经济学家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将流通时间对生产时间的消极的制约作用误读为积极的推动作用,“这种假象似乎证明了资本有一个神秘的自行增殖的源泉,它来源于流通领域,与资本的生产过程,从而与劳动的剥削无关”,剩余价值的源泉归根结底是出自生产阶段,因为“资本在流通时间内不是执行生产资本的职能,因此既不生产商品,也不生产剩余价值”。总之,马克思意义上的异化主要是生产的异化、劳动的异化、资本的异化,而波德里亚意义上的异化则主要是流通的异化、消费的异化、符号的异化。波德里亚深刻地指出,当代“异化了的人决不只是一个衰竭了、贫乏了但在本质上仍完整如故的人——而是一个颠倒了的人、变成了恶、变成了自己敌人的人、反对自己的人。这是弗洛伊德在压抑中所描绘的程式在另一层面上的体现:被压抑穿透压抑恳请本身而冒了出来。这是变成了女性以纠缠发誓要克守贞洁的僧倡十字架上基督的身体。在异化中,存在之客观化活力不断地消耗他变成他并这样将他一直引向死亡。”

货币幻觉篇5

戏剧化的发展还不止这些。4月18日,比特币兑换平台Bitfloor发表声明称该平台即将关闭。作为全球主要的比特币兑换平台之一,Bitfloor的关闭犹如给如火如荼的比特币市场泼了一盆冷水。

究竟是什么导致比特币的发展如此大起大落?

从极客玩具到货币试验

三个月内,比特币的单价经历了一场过山车式的跌宕。如果持续关注比特币,你会对其单价的波动趋势更加震撼—— 2010年,一个比特币还只值0.005美元,3年不到的时间,它的单价涨了40000倍。

目前市场上流通的比特币约有1000万个,拥有人数仅有数十万人,但自从2010年比特币开始与实体商品有了兑换后,从专营数字产品的网站,到经营红酒的厂商,从餐厅到电话公司,越来越多来自不同国家的商家开始接纳比特币。在兑换服务商网站上,人们可以将比特币兑换成美元、欧元、人民币等多种货币。目前,比特币可在全球200多个多家使用——众多虚拟货币中,只有比特网拥有如此广泛的使用范围。

广泛的使用范围,跌宕起伏的单价波动,让比特币成为公众的焦点。在诞生之初,比特币还只是极客的玩具,如今它是增速最快的虚拟货币。比特币被视为极客们的货币实验——2008年,比特币的创始人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缔造比特币时曾提到,货币实际上是信用问题,银行本应该帮我们保管钱财,但他们放贷出去,导致财富出现了各种信用泡沫。自1990年代以来,其他电子货币尝试的失败是其中央控制的本质所造成的——人们无法信任非中立的第三方。比特币基于加密算法的生成办法,取代中央控制,解决了信用问题。

比特币的近期的暴涨或源于塞浦路斯推可兑换比特币的利好消息,而暴跌则是比特币最大交易网东京Mt.Gox公司系统故障,引发恐慌。这一涨一跌折射出比特币的内在局限性。实际上,除了铁杆的用户,人们对比特币的怀疑一直未消除。电子货币顾问和数字货币的先驱斯特凡·布兰茨(Stefan Brands)认为比特币的基本架构像是金字塔传销。“比特币没有一个价值支撑支持体系,虽然人们会反驳说纸质货币也是这样,但这完全不同,因为法律机制已经为纸质货币建立了信任网络。”斯特凡·布兰茨表示。

严格的计算方式决定了比特币总量有限的特点,这一特点保证了比特币不会通货膨胀,但也让其无法成为现代货币,因为供不应求,比特币极其容易被投机者炒作。正如比特币研究者Shane Liu所说的,比特币一旦成为炒作的投机品种,就会失去了其原本的稳定性和制造初衷,而当比特币因投机炒作而失去了信用,也就离死亡不远了。如今,比特币正一步步走向死亡。

现在“挖矿”已晚

比特币在过去三年内币值增长了4万倍,这让早期的比特币拥有者赚足了油水,同时也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种虚拟货币,并对其产生兴趣。比特币为何能充当电子货币?是什么让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明白比特币如何产生的。比特币实际上是一种网络虚拟货币,基于特定算法的大量计算而产生,不受政府机构、银行、企业的约束,每个人都能通过运行比特币软件参与制造比特币。比特币的挖掘实际上是发现一种数列。当比特币的散列算法应用在这一数列时,能产生特定的模式。一旦实现数列匹配,开采者就能获得相应的比特币。

然而比特币开采规则在其诞生时就已设定好了:2140年之前,比特币的数量将被控制在2100万个。目前全球范围内约有1000万个,生产速度是全球每10分钟25个新比特币。随着开采比特币的人越来越多,开采难度也在提升。如同挖矿,在资源一定的情况下,随着采矿的人越来越多,供应量会渐渐减少,每个人采到的资源也会减少。

比特币之所以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正像欧洲中央银行此前曾做出分析: 由于比特币的总量是固定的,因此可以避免通货膨胀,而且能够通过加密避免任何人破坏它的代码。此外,和其他电子货币相比,比特币没有中心提供商,这使得比特币不存在一个单独的漏洞可供击溃,系统较为稳定;比特币的账户是匿名的,这使得用户的个人信息不容易暴露;比特币的代码是开源的,这使得商家、消费者、投资者和服务商,能够围绕这套开源体系创建起非常丰富的服务和金融体系。因为这些特点,比特币被视为赋予货币价值,并发展迅猛。

除了从兑换平台购买比特币,不少人还选择自己开采比特币。不过如果你没有在几年前就开始开采比特币,那现在再去做已太晚了。统计机构Blockchain.info估计,比特币开采者每天需要耗费1005.59兆瓦时电量,用电成本高达15万美元。按照目前比特币的单价,开采比特币依然有赚头,但这个赚头并不是平均到每个人,你必须做好消耗了大量电耗,但依然没有开采到比特币的准备。

技术依然是障碍

与其他金融衍生品相比,比特币几乎没有什么基础价值。保持比特币的单价不降是需求增速快于供给——前提是网络没有崩溃,新的漏洞没有摧毁一切,挖掘技术的改进或是黑客技术不会突然对供给产生冲击等。但实际上,目前的比特币防护并不能完全阻止这些状况发生。

在比特币发展过程中,安全始终是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最近各种针对比特币的新型木马病毒开始横行,这些恶意程序用于盗号,便于黑客侵入用户的比特币钱包并窃取其中内容。今年3月,一家比特币中介公司遭到黑客袭击,被盗走价值12480美元(约合人民币7.7万元)的比特币。2011年比特币最大交易网站Mt.Gox受到黑客攻击,比特币兑美元的价格从18美元急落至0.01美元。

除此之外,用户更关心的是,这种网上交易是否足够安全。理论上讲,只要全球网络不瘫痪,你的账户不被木马攻破,比特币的工作原理本身显得无懈可击——有两把加密钥匙存在,一把私人,另一把公开的。交易中,预期接受者的那把公开钥匙用来加密付款,只有用相关联的私人钥匙才能收到付款,同时付款人可以用自己的私人钥匙核对任何转入接收人账户的金额。可惜的是,即使反黑客体系的不断完善,但用户账户被攻击成功的例子仍时常发生。

货币幻觉篇6

关键词:异化理论体系 阐释 劳动异化 经济异化 政治异化 社会关系异化 精神异化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4)04-0012-05

异化理论是马克思早期著作的主要哲学理论之一。关于这一重要理论,以往我国学者在研究、阐释其思想内容时,往往将注意力仅仅放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为《手稿》)的异化劳动学说,尤其是该著作关于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劳动活动与劳动者相异化”、“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人与人相异化”)上,该学说及其四个规定被视为马克思早期异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甚至惟一内容。在学界的这一主流解读范式中,《手稿》成了理解马克思早期异化理论的惟一重要文本;异化劳动学说成了马克思早期异化理论的惟一重要内容,而上述四规定则成了马克思异化劳动学说的惟一重要内容。在上述解读范式看来,马克思早期异化理论的其他内容即便存在,其理论价值或意义(较之《手稿》的异化劳动学说,尤其是上述四个规定)也是十分有限甚至微不足道的。

笔者在研读马克思早期著作的初期,亦曾受到学界上述流行倾向的影响,在考察马克思早期异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时,只关注和分析《手稿》异化劳动学说的上述四规定。后来,笔者在进一步研究《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手稿》《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以下分别简称为《批判》《问题》《导言》《手稿》《摘要》)等马克思早期著作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上述解读范式是不合理的,无法全面展现马克思早期异化理论的思想体系与丰富内容。实际上,马克思早期异化理论的思想内容绝不仅限于《手稿》的异化劳动学说,更不限于异化劳动的上述四规定;它也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异化学说,而是一种广泛涉及经济、政治、社会关系、精神等领域的异化理论体系,经济异化理论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分支,而非全部重要内容;除了经济异化理论外,政治异化理论、社会关系异化理论、精神异化理论也是马克思早期异化理论的基本内容;异化劳动学说不过是马克思早期经济异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并非后者的惟一内容,除了异化劳动问题外,马克思早期著作还深刻探讨了其他重要的经济异化问题(货币与人的关系的异化、货币与私有财产的关系的异化等)。笔者甚至还发现,劳动异化学说也并非只有上述四个规定,而是一个内容丰富、相当严整的理论系统,包含了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前提、原因、表现形式、后果、历史形态、功过、未来命运、消亡途径等许多重要问题的深刻思考与分析。②详见林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劳动理论的重新解读――兼评关于〈手稿〉“异化”概念的一种流行观点》,《江汉论坛》2012年第2期。研究和阐释马克思早期异化理论的思想体系,不能像传统解读方式那样局限于《手稿》,而是应在以该著作为主要参考文本的同时,兼顾《摘要》《问题》《导言》《批判》等早期著作,后者也是马克思早期异化理论的重要文本。在下文中,笔者依据自己的最新研究进展,全面阐述了马克思早期异化理论的思想体系及其组成部分,希望通过本文对马克思早期异化理论体系的详尽阐释,对学界全面、准确认识该理论有所助益。文中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学界同志商榷、指正。

一、 经济异化理论

如上所述,以往被学界主流解读范式误认为马克思早期异化理论惟一重要内容的异化劳动学说,其实只是马克思早期经济异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不可否认,劳动异化学说在马克思早期的经济异化理论甚至整个异化理论中处于基础和核心的地位。但同样不可忽视的是,马克思早期异化理论除了探讨异化劳动问题,还考察了货币与人的关系的异化、货币与私有财产的关系的异化等重要的经济异化问题(详见下文),货币异化理论也是马克思早期经济异化理论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将马克思早期经济异化理论(甚至整个早期异化理论)等同于异化劳动学说,是有失全面的。事实上,不仅马克思早期经济异化理论的思想内容有待于学界全面认识,他早期的异化劳动学说也同样如此,学界传统的“四规定说”并不能囊括这一学说的全部重要内容。

1.异化劳动学说

如上所述,异化劳动学说不仅包括对异化劳动的具体表现形式(劳动产品、劳动活动、劳动条件等与劳动者相异化)的描述或揭示,还包括对异化劳动的前提、原因、后果、历史形态、是非功过、未来命运、消亡途径等许多问题的思考和分析。传统的“四规定说”,只涉及异化劳动的表现形式与后果(具体来说,前两个规定说的是异化劳动的表现形式,后两个规定则涉及异化劳动的后果),不足以概括《手稿》异化劳动学说的全部重要内容,甚至它对异化劳动的表现形式的说明也存在不全面、不完整的缺憾,遗漏了一些重要内容(劳动条件与劳动者的异化、生产目的与劳动者的异化等)。

笔者在2012年发表的学术论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劳动理论的重新解读――兼评关于〈手稿〉“异化”概念的一种流行观点》中,详细阐释了《手稿》异化劳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异化劳动的前提、原因、表现形式、后果、历史形态、功过、未来命运、消亡途径。②笔者后来在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认为,该论文阐释了马克思早期异化劳动学说的绝大部分思想内容,但仍不够完整,还需做一定的补充。具体地说,马克思早期异化劳动学说所揭示的异化劳动重要表现形式,还应包括:

(1)分工与劳动者相异化

“分工与劳动者的异化”,说的是二者所构成的异己性、敌对性关系。具体地说,在私有制条件下,分工成了一种外在于劳动者、不以其意志为转移的、有严重弊病、束缚或危害劳动者、使其片面化畸形化的异己性活动,与他构成对立关系。在早期的《手稿》和《摘要》中,马克思深刻揭示了分工与劳动者的异化关系,严厉谴责了分工对劳动者的危害和摧残。他指出,“分工使工人越来越片面化和越来越有依赖性”,《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21页。“同人的活动的产品的相互交换表现为物物交换,表现为做买卖一样,活动本身的相互补充和相互交换表现为分工,这种分工使人成为高度抽象的存在物,成为旋床等等,直至变成精神上和肉体上畸形的人。”②③[德]马克思:《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载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75页。

(2)社会需要与劳动者相异化

私有制社会的存在和运转,需要普通劳动者通过严重损害其身心健康的异化劳动,以牺牲自身幸福为代价,为社会创造(主要是为剥削阶级创造)源源不绝的物质财富。私有制社会的所谓文明和繁荣,正是建立在残酷剥削劳动者、无情榨取其血汗的基础上的。而劳动者作为被奴役者、被剥削者,从根本上缺乏牺牲自身幸福、为私有制社会贡献个人血汗的积极意志。在劳动者看来,社会的需要并不是让他感到轻松愉悦的因素,而是像异化劳动那样让他感到痛苦,是他厌恶、渴望摆脱却又无力抗拒的外在强制性、异己性因素。他仅仅因为个人谋生的需要而不得不屈从于上述社会需要。私有制社会的需要与劳动者及其主观意志之间,构成了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的异化关系。对于私有制社会而言,劳动者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他不过是满足社会需要、为社会创造财富的普通工具,而劳动者则将消极服从社会需要、从事异化劳动作为权宜之举,作为自己的生存手段。马克思在《摘要》中充分揭露了社会需要与劳动者的上述异化关系。他描述道,“工人的使命决定于社会需要,但是社会需要对他来说是异己的,是一种强制,他由于利己的需要、由于穷困而不得不服从这种强制,而且对他来说,社会需要的意义只在于它是满足他的直接需要的来源,正如同对社会来说,他的意义只在于他是社会需要的奴隶一样”;②“对工人来说,维持工人的个人生存表现为他的活动的目的,而他的现实的行动只具有手段的意义;他活着只是为了谋取生活资料。”③

2.货币异化学说

货币异化学说,在马克思的早期经济异化理论占有重要地位。该理论(以《摘要》、《问题》等著作为文本载体)描述、揭露的主要是货币与人、货币与私有财产的关系所发生的变异现象。

(1)货币与人的关系的异化

在青年马克思看来,货币作为人类的创造物,最初是充当人类经济活动(商品交换)的中介,为这种活动服务的。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颠覆了自己的服务者角色,成了凌驾于人之上,甚至主宰人类命运的强大异己力量。人类从货币的发明者、支配者,沦为了货币的奴隶。货币作为财富的象征和代表,成了人类无法掌控的万能的统治者、支配者。人们狂热地追求货币,盲目崇拜货币的力量,迷信“货币万能”,成了私有制社会的普遍现象。

(2)货币与私有财产的关系的异化。

货币与私有财产的关系经历了与货币与人的关系相似的演变过程。货币最初不过是私有财产的代表和度量器,它只有作为私有财产的代表、为私有财产及其交换服务才具有存在的价值。然而,随着私有财产的发展,货币颠覆了自己的服务者身份,摇身一变成了凌驾于私有财产之上、决定其命运的万能的统治者、主宰者。不是货币只有与私有财产相关联才有价值,而是私有财产只有与货币相关联、只有能转换为货币才具有价值,否则便一文不值。货币不仅成了人类的统治者,还同时成了私有财产所构成的财富世界的统治者。

二、政治异化理论

1.专制政治及其与人民的异化

对专制政治及其与人民的异化关系的揭露和批判,是《批判》、《导言》等早期著作的政治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专制政治是统治阶级从政治上奴役人民的基本形式,具有强烈的暴力色彩,在马克思看来,专制政治之所以是“专制的”,就在于它的“非人民性”、“反人民性”。林锋:《马克思〈问题〉与〈导言〉人类解放理论新探――兼评所谓“〈问题〉、〈导言〉不成熟论”》,《东岳论丛》2011年第4期。它与人民的“异化”,说的就是专制政治及其所反映的剥削阶级意志、利益与人民的自由意志、政治主张、政治权益之间格格不入、相互排斥、相互矛盾的对立关系。不言而喻,专制政治是人民的天敌,它与人民的民主政治价值观、政治理想是根本对立的,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后者的否定,而人民则要求实现政治民主,废除剥削阶级的专制体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当家作主。对于人民而言,专制政治是一种敌对性、压迫性的异己力量,是危害政治平等、政治正义的邪恶力量,只有这种异己的政治势力,才能求得自身的解放。

2.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异化、人的政治生活与市民生活的异化

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人的政治生活与市民生活的异化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固有现象,深刻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前一种异化表现在: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政治国家作为以处理公共事务为中心、推崇公共理性、限制私人利益与个人任性的公共领域,与私人事务占主导、以私人利益为第一原则、成员各行其是的市民社会,是互为异己、相互矛盾的,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与政治国家、市民社会的二元共存相适应,资本主义社会成员兼有两种身份:政治国家的公民、市民社会的市民。作为政治国家的公民,人们积极参与政治共同体的活动,为应对和解决公共政治事务而共同行动、相互协作,表现出显著的社会性,而他们在作为市民社会的成员时,即在日常的世俗物质生活中,却严重缺乏社会性,是“封闭于自身、封闭于自己的私人利益和自己的私人任意行为、脱离共同体的个体”,《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2页。私人利益甚至私人任性是影响个人行为的首要因素,人们普遍自私自利,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社会成了“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场。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社会成员的上述两种身份、两种生活虽然同时存在,但却是相互矛盾、相互异化的。每个社会成员都同时兼有这两种相互矛盾的身份,过着两种相互矛盾的生活。他们在作为公民时表现得像“社会存在物”,而在作为市民时却截然相反、判若两人,成了不仅脱离而且排斥社会共同体的“孤立的、相互敌对的单子”。他还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成员的市民身份、他的“私人性”、“利己性”、“非社会性”更具实质性意义,是首要的、根本的,他的公民身份、“社会性”、“协作性”是次要的、从属性的。人们之所以在政治生活中表现出“社会性”、积极参与政治共同体,绝非他的主观意愿使然,而是为了应对和解决人们的公共利益问题,避免人与人因相互斗争的无节制而同归于尽而不得不采取的权宜之举。资本主义社会成员的“社会性”、“协作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利己性”、“非社会性”却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是他的真实倾向。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消除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人的政治生活与市民生活的二元异化关系。只有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政治领域与世俗生活领域的和谐统一,社会成员才能不仅在政治领域,而且在世俗物质生活中,都作为真正的“社会存在物”而存在,建立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共同体的和谐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参与政治共同体、相互协作,不再是私人利益相互冲突的社会成员的权宜之举,而是利益根本一致的社会成员的自觉需要和自觉行动。“社会性”将取代“利己性”,成为社会成员的自然属性、自觉倾向,以个人为中心、人与人相互敌对和排斥的现象将彻底消失。

三、社会关系异化理论

1.人与人的普遍异化

“人与人的普遍异化”,说的是私有制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互为异己、相互对立的不和谐关系,主要有两种表现:其一,在私有制社会中,人们的私人利益相互冲突,人们普遍自私自利,以追逐私利作为个人行动的根本原则,不仅将他人视为异己,而且将其作为自己谋求私利的工具,整个社会彻底丧失了友爱精神与和谐氛围。其二,劳动者与剥削者根本对立,他们的阶级对抗成为人与人社会关系的重要内容。《手稿》对“人与人普遍异化”的这两种表现均有明确的描述或揭示。请读者参看《手稿》中的相关表述(《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23-224、224、147、165页)。

2.社会联系的异化

在青年马克思看来,就原始习性、原初状态而言,人是社会性、群体性的存在物,是和他人相互关联、紧密结合在一起、共同存在和发展的,不是脱离社会群体与他人的孤立自存的个体。在私有财产和货币尚未产生的人类早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紧密而直接,人们相互联结在一起,相互需要、相互依赖,结成紧密的共同体。随着私有财产和货币的产生,人与人的社会联系发生了“异化”。社会联系的“异化”意味着:这种社会联系以异于其原初状态、与其原始特性相矛盾的方式,扭曲地、曲折地表现出来。一方面,人与人的社会联系松弛了,人们之间不再紧密联结在一起,而是基于利己主义立场,相互疏远、相互排斥甚至相互敌对,个人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孤立自存、缺乏社会性的个体,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貌似消失了。另一方面,人与人的社会联系虽然松弛了,它不再像原先那样直接而鲜明地呈现,但仍以一种间接的方式(即以物的因素为中介)曲折地得到体现。人与人的社会联系虽未完全消失,但被了物的因素,并被这种因素所主导和支配。人们之间通过物的因素(譬如私有财产)这个中介或桥梁发生社会联系。在他看来,人与人的社会联系发生异化,其原因是私有财产和货币的产生和发展导致人的自我异化,使人不成其为“人”。他在《摘要》中指出,“只要人不承认自己是人,因而不按人的方式来组织世界,这种社会联系就以异化的形式出现。因为这种社会联系的主体,即人,是同自身相异化的存在物。”[德]马克思:《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载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71页。

四、精神异化理论

1.宗教及其与人的异化

在私有制社会中,宗教是统治者用以欺骗、愚弄人民,使其安于被奴役之现状而不思反抗的重要精神工具,它本质上是一种不科学的世界观,却能长期存在并从精神层面成功奴役、愚弄广大劳动群众,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扶持及劳动人民认识能力的低下)。林锋:《马克思〈问题〉与〈导言〉人类解放理论新探――兼评所谓“〈问题〉、〈导言〉不成熟论”》,《东岳论丛》2011年第4期。“宗教与人的异化”,主要体现为宗教与人的健全理智、现实幸福之间的异化。首先,宗教作为一种歪曲事实的错误世界观,与人类健全理智、人类真理之间是互为异己、相互排斥、截然对立的。在马克思看来,只有抛弃宗教,个人才能作为理智的人而存在;反过来,理智的人应当拒斥宗教。他的《导言》充分肯定,“对宗教的批判使人不抱幻想,使人能够作为不抱幻想而具有理智的人来思考,来行动,来建立自己的现实。”④⑤⑥⑦⑧⑨⑩《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52、53页。另外,宗教作为黑暗的现实世界的维护者和辩护者,给人民(特别是作为被压迫者的劳动群众)许诺了一种根本无法实现的虚幻幸福,削减了人民追求现实幸福的意志和勇气,它貌似温情实为人民群众的精神枷锁,作为人类解放事业的绊脚石,它与人的现实幸福之间是互为异己、相互矛盾、相互对立的。基于宗教的消极社会作用,马克思提出,“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④他还明确指出,“反宗教的斗争间接地就是反对以宗教为精神抚慰的那个世界的斗争”;⑤“对宗教的批判就是对苦难尘世――宗教是它的神圣光环――的批判的胚芽”,⑥“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⑦“这种批判撕碎锁链上那些虚幻的花朵(这里指宗教许诺的虚幻的幸福――引者注),不是要人依旧戴上没有幻想没有慰藉的锁链,而是要人扔掉它,采摘新鲜的花朵(指追求人的现实的幸福――引者注)”。⑧

2.拜金主义与人的尊严、高雅志趣、人类道德的异化

“拜金主义”即对金钱、财富的狂热崇拜和追捧,是一种信奉“金钱至上论”、“金钱万能论”的狭隘功利主义思维方式。它的产生和盛行,意味着人类价值观的自我异化(即自我变异、自我扭曲)。马克思在《问题》、《手稿》等早期著作中,对拜金主义及其与人的尊严、高雅志趣、人类道德的异化关系已有深刻认识,并做了犀利的揭露。在他看来,拜金主义与人的尊严、高雅志趣、人类道德是格格不入、相互矛盾、互为异己、互相对立的。拜金主义者在其无限崇尚、狂热追捧的金钱面前,是毫无尊严而言的,为了获取金钱,他完全迷失了自我,沦为金钱的奴隶而无法自拔。他不仅将自己下降为金钱、财富的奴隶,而且将他人视为其获取金钱、财富的工具,人的尊严在他看来是无足轻重甚至毫无价值的东西。拜金主义还导致他的精神世界的高度贫乏化、高雅志趣的彻底丧失。作为典型的拜金主义者的犹太人便是如此。他们除了崇尚金钱外不知道还有其他有价值的东西,除了追逐财富外毫无追求,牟利经商成了其“惟一”事业,贬低或轻视理论、艺术等精神财富成了他们的重要特征。马克思在《问题》中写道,“抽象地存在于犹太人的宗教中的那种对于理论、艺术、历史的蔑视和对于作为自我目的的人的蔑视,是财迷的现实的、自觉的看法和品行”;⑨“犹太人的想象中的民族是商人的民族,一般地说,是财迷的民族。”⑩拜金主义还导致人类道德的严重滑坡,唯利是图、不择手段、相互争斗、道德败坏成了社会成员的普遍形象。

货币幻觉篇7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行为金融学

    消费函数理论从经济学角度解释了房地产、股票等财富与消费的关系。然而,很多经济现象无法仅仅从经济学自身角度得到解释,比如房价上涨往往得不到基本经济面的支持,股价上涨严重脱离公司价值。行为金融学将心理学、决策科学与金融学、古典经济学结合起来分析金融市场,克服了传统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一些弊端。行为金融学能够很好的从消费者主观因素和心理因素,对房价变动影响消费的财富效应进行解释。

    一、预期理论

    与理性人假说不同,西蒙(Simon,1955)认识到人类理性的有限性和判断决策的主观偏差。基于此,特沃斯基(Tversky)和卡尼曼(Kahneman,1979)对冯.诺依曼(VonNeuman)和摩根斯特恩(Morgenstern,1944)年提出的期望效用理论进行了修改,提出新的决策理论——预期理论。预期理论用值函数v(x)和决策权重函数π(p)代替了期望效用理论中的效用函数u(x)和概率P。

    期望效用理论的最优决策函数为:

    maxE(A)

    S.T.E(A)=ΣPiU(xi)(1)

    预期理论的最优决策函数为:

    maxE(A)

    S.TE(A)=Σπ(Pi)v(xi)(2)

    式(1),(2)中,E(A)为效用值;

    u(x)为效用函数,P为概率;

    v(x)是决策者对x的心理效用函数;

    π(p)是决策者对客观概率的权重函数;

    值函数v(x)的特征在于,在获利区值函数为凹函数,即当x>0,v″(x)≤0;在损失区值函数为凸函数,即x<0,v″(x)≥0。值函数如图1。

    值函数的特征解释了房地产价格变动正负效应对消费、国民经济的影响。消费的增加或减少不完全取决于当期财

    富价值,还取决于对未来财富增加的预期。当房地产价格持续上升时,人们基于过去价格的上涨产生房价进一步上涨的预期,未来收益的增加将刺激现期消费支出的增加。而房价下跌会加重他们的悲观情绪,从而减少当期消费。预期理论的值函数特征更能解释房地产价格上涨和下跌对消费的不同影响,即房价上涨的正财富效应小于房价下跌的负财富效应。特沃斯基(Tversky)和卡尼曼(Kahneman)把房价正负财富效应的非对称性归因于,人们对于亏损的沮丧程度往往超过同等盈利带来的快乐。

    二、财富幻觉和影子财富

    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IrvingFisher,1928)提出货币幻觉,指出人们只是对货币的名义价值作出反映,而忽视其实际购买力变化的一种心理错觉。人们往往根据名义货币额的增加而增加消费支出,从而产生财富效应。房地产具有居住和投资的双重属性,当房屋被用于投资时,房屋具有虚拟性质。房屋的预期价值就是“影子财富”,当预期房价进一步上升时,投资者的这种财富就增加。但只有将房屋变现后,才能得到实际上的财富。影子财富与实际财富的差额称作“财富幻觉”。根据行为金融学理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仅取决于劳动收入水平或一般物价水平,还取决于对资产增值的预期。而货币、股票和房地产是居民最重要的三种资产(托宾Tobin,2000)。因此,房地产资产增值的预期越高,则影子财富或财富幻觉就越多,当期消费支出就越多,消费的增加刺激需求的增长,房价上涨的预期进一步增强。反之,在经济萧条时,房价预期下跌,居民的影子财富缩水,由于财富幻觉的作用,居民消费支出减少,消费的减少导致经济的进一步衰退,房价下跌的预期进一步增强。

    图2形象的描绘了财富幻觉对消费支出的影响。假设供给曲线S固定,初始的需求曲线为D0,相应的价格水平为P0,消费为Q0。当国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时,比如降低利率,或者直接增加银行信贷,消费曲线外移至D1,此时消费为Q1。需求曲线的外移使得一般物价水平增加,同时增强房地产价格上涨的预期,已拥有住房者或者投资者的住房价值将增加,基于财富幻觉,需求曲线再次外移至D2,相应的消费为Q2。则(Q2-Q1)为财富幻觉引起的消费增加额。

    同样的方法可以用来分析房地产价格降低引起的财富缩水的幻觉导致的消费减少(如图3)。房价的降低通过财富幻觉引起消费降低(Y1-Y2)。

    三、过度反应、过度自信

    “过度反应”描述的是投资者对信息理解和反映上出现非理性偏差,从而产生对信息权衡过重,行为过激的现象。德邦特(Debondt)和塞勒(Thaler,1985)系统地提出了“过度反应”假说,认为“过度反应”是和贝叶斯规则“恰当反应”相对而言的。针对贝叶斯规则中投资者完全理性,对信息理解的一致性、无偏性,“过度反应”认为投资者投资行为的非理性,对信息反应情绪化,易产生过度反应,导致估价的过高或过低。卡尼曼(Kahneman)和特维斯基(Tversky,1974)提出代表性启发式思维对过度反应进行了解释,当一客体具有的显着性特征可以代表或类似所想象的某一范畴的特征时,则它易被判断属于该范畴,人们过分强调了这种显着特征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它属于其他潜在范畴的可能性,从而导致反应过度。

    “过度自信”是指人们对自己的能力和对未来的预期能力表现出过分的自信。丹尼尔(Daniel)、郝舒拉发(Hirshleifer)和萨博拉曼亚(Subrahmanyam,1998)将过度自信的投资者定义为高估他的私人信号而不是公开信号的精确性。根据本(Ben,1965)的归因理论,人们倾向于把过去的成功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而把失败归罪于外界因素。当市场走势与投资者的私人信息一致时,投资者的信心将会膨胀,而当市场走势与投资者的私人信息矛盾时,投资者的信心并不是等量地减少,因为他们倾向于将这种结果归因于客观原因。

    当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与投资者的私人信息吻合时,往往导致投资者的信心膨胀,因为过去房价的走势进一步提高了房价上涨的预期。投资者的过度自信以及过度反应往往把房地产名义财富增长当作实际增长,把房地产财富增长当作永久收入增长,从而扩大消费支出。

    四、从众心理

    心理学实验表明,人们不能做出完全独立的判断,当大部分人都做出相同判断时,行为主体认为这个结论很可能是正确的,所以也做出相同的判断①。这种行为称为从众行为,或羊群行为。凯恩斯(Keynes,1934)在指出:投资收益日复一日的波动中,显然存在着某种莫名的群体偏激,甚至是一种荒谬的情绪在影响整个市场的行为。费斯汀格(Festinger,1957)在描述从众行为时指出,当遇到冲突时,我们的思想会潜意识地剔除那些与整体关联性最弱的看法,不自觉地寻求平衡。

    在房价的持续上涨或下跌过程中,如果多数投资者是理性的,彼此相互独立,那么正确或错误的思想对房价造成的影响将可能彼此相互抵消,其结果不会导致房价的暴涨暴跌。然而更经常的情况是,大多数投资者在房价持续上涨或下跌过程中失去理性,有限的能力和特定的行为极易产生盲目的从众行为,导致过度狂热或恐慌情绪,从而追涨或杀跌。从众行为还可能导致消费领域的财富效应,房价的上涨使住房投资者的收益增加,从而增加消费支出。根据位置消费理论,人们不仅追求绝对消费量的大小,更注重自己的相对消费地位,住房投资者由于房价上涨增加消费支出往往影响其他消费者的消费行为②,即使他们的收入没有增加,从而产生正的财富效应。当房价下跌时,投资住房者消费支出的减少可能引起其他消费者消费支出的减少,从而产生负的财富效应。

    行为金融学从上述角度分析了我国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的主观因素和心理因素,这只是解释我国房地产财富效应的视角之一。应该看到,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房地产市场规模、房地产市场投资者结构、房地产市场的相关制度。完善房地产市场相关政策,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人们对房地产投资收益的合理预期,从而持续发挥房地产财富效应对消费、经济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Simon.Abehavioralmodelofrationalchoice[J].QuarterlyJounalofEconomics,1955,69(1):99-118.

    [2]蒋胜,黄迪.从行为金融学角度诠释股市财富效应[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2),43-47

    [3]臧旭恒,中国消费函数分析[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56-90

    [4]孙敬水.计量经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32-337,340,344-345

    [5]张存涛.中国房地产价格的财富效应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7(5).48-49

货币幻觉篇8

关键词:虚拟经济;虚拟资本;衍生金融商品;电子货币;网络银行

一、马克思、恩格斯考察虚拟资本的思维逻辑

虚拟资本是马克思提出来的,对此人们了解得更多的是股票,而股票为什么和怎样成为虚拟资本,则往往做一般地分析。要深入地理解马克思经济学中的虚拟资本论,必须考察其思维逻辑。

1.虚拟资本想象论。在马克思以前,法国古典学派经济学家西斯蒙第曾提出过“想象的资本”这一概念,他说:“国家有息证券不过是一种想象的资本,它代表有来偿还国债的一部分年收入。与此相等的一笔资本已经消耗掉了;它是国债的分母,但国家有息证券所代表的并不是这笔资本,因为这笔资本早已不再存在。但新的财富必然会由产业劳动产生;而在这个财富中每年都有一部分预先指定给那些曾经贷出这个被消耗的财富的人;这个部分是用课税的方法从生产这些财富的人那里取走,然后付给国家债权人的。并且人们根据本国通行的资本和利息的比率,设想一个想象的资本,这个资本的大小和能产生债权人应得年利的那个资本相等”【①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第2卷,第229-230页,转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40页】。这样的论述表明:在西斯蒙第看来,国债之所以是“想象的资本”,是因为“与此相等的资本已经消耗掉了”。而以后通过发行国家有息债券,以利息的形式,偿付给国家的债权人,只不过是以征税的形式,从创造的社会财富中取走的一部分,这部分的多少取决于“本国通行的资本和利息的比率”,也就是说“设想一个想象的资本”额度,使“这个资本的大小和能产生债权人应得年利的那个资本相等”。可见,“想象的资本”,是由于国债不代表资本而产生的,但为了从财富中取走一部分用于对国家债权人付息,又不得不“设想一个想象的资本”。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曾用过“幻想的虚拟的资本”这一概念,他也是从给国家的贷款“本来不是作为资本耗费的,不是作为资本投入”的这一角度阐述的,由于不是作为资本耗费的、不是作为资本投入的,因而这种贷款作为资本已经不再存在,所以才把“国家付款看成是自己的幼仔(利息)的资本,看成是幻想的虚拟的资本”。如果仅从这一点来观察,则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西斯蒙第的这一学说,但需要提出的是,马克思的论述比西斯蒙第前进了一大步:(1)假定“债权人不能要求债务人解除契约,而只能卖掉他的债权,即他的所有权证券。”这样的假定,意味着政府只付息,不还本,国债所有者要收回本金,只有把它卖掉。(2)假定国债能在市场上卖掉,“一旦债券卖不出去,这个资本的假象就会消失”。(3)指出了“不管这种交易反复进行多少次,国债的资本仍然是纯粹的虚拟资本”。马克思的论述表明:国债作为“虚拟资本”是对投资者即购买国债者而言,因为购买国债的人把它的投入当作对国家的贷款,即当作生息资本来看待,而出卖国债的政府又不把它当作资本来运用。

马克思考察国债是虚拟资本以后,进一步考察股票。他认为:股票是信用制度创造的联合的资本,这种资本的价值也纯粹是幻想的。为什么是幻想的?他们分析的逻辑是:(1)股票本来是代表资本的所有权证书,代表的是现实的在企业中执行职能的资本,代表的是股东预付的货币额,但具有双重的存在:一次是作为所有权证书即股票的资本价值的存在;另一次是作为这是企业实际已经投入或将要投入的资本的存在。作为所有权证书产生对这个资本所实现的剩余价值的所有权;作为实际已经投入的资本创造并实现剩余价值。马克思认为资本具有双重的存在是矛盾的,也就是说,既然股票作为所有权资本就不能作为职能资本。(2)怎样解决这一矛盾呢?马克思认为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是让股票在市场上买卖,“A可以把这个证券卖给B,B可以把它卖给C,这样的交易并不会改变事情的本质。”【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30页】也就是说,通过交易使卖者把它的证券转化为资本,使买者取得预期可得剩余价值的证书,体现股票作为所有权资本的存在。(3)既然要让股票作为所有权资本在市场上买卖,其资本价值如何确定,是考察股票是否是虚拟资本的又一逻辑起点。马克思认为,股票作为所有权资本的价值与它代表的现实的职能资本的价值变动无关,而与它的收益大小有关,收益的大小怎么体现股票的价值,也就是把收益资本化。进一步说,也就是以现有市场利息率去衡量,所得到的收益是多少投资带来的,“假定一张股票的名义价值即股票原来代表的投资额是100镑,又假定企业提供的不是5%而是10%,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利息率是5%时,这张股票的市场价值就会提高到200镑,因为这张股票按5%的利息率资本化,现在已经代表200镑的虚拟资本。用200镑购买这张股票的人,会由这个投资得到5%的收入。”【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29页】这样的假定表明:股票的价值也就是它在市场上买卖的价格,始终是资本化的收益,而资本化的尺度是“现有利息率”,换句话说,股票的价值是按现有利息率计算可取得的收益所幻想出的资本。为什么是“幻想的资本”,因为股票的价值不是由现实收入决定的,而是由预期得到的收入决定的,在上述假定的条件下,用200英镑购买这张股票的人,会由这个投资得出5%的收入。但这只是一种可能性,而不是现实性,因为股票的价值除了决定于收益的大小外,还决定于其他因素,如投机等。

从马克思考察股票为什么是虚拟资本的思维逻辑,我们能发现,股票之所以成为虚拟资本,不在于股票本身,而在于股票买卖。从股票不能作为职能资本与所有权资本的双重性存在,导出股票必须买卖才能体现它作为所有权资本的存在,再从买卖的价值确定,导出虚拟资本。股票作为虚拟资本体现在收益的资本化上,其资本化以现有的利息率和未来的收益为尺度。股票作为虚拟资本与国债作为虚拟资本不同,前者含有实现预期的价值的含义,而后者没有这一层意思,因为国债的收益是既定的,而且是有保证的。

2.虚拟资本制造论。除马克思考察国债和股票具有虚拟资本的性质外,恩格斯还指出商业汇票也具有虚拟资本的性质。在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在商业信用中商品的买卖,其贷款的清算,能够通过商业汇票来进行,商业汇票是企业开出的定期支付的凭据。如果开出的汇票时间间隔过长,得到汇票的企业家就可以把汇票拿到银行去贴现,以期获得货币资本。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指出,“在东印度贸易上,人们已经不再是因为购买了商品而开出汇票,而是为了能够开出可以贴现、可以换成现钱的汇票而购买商品”。①意思是:人们不是为了支付而开出汇票,开出汇票是为了贴现,获得资金。恩格斯认为,这是一种“创造虚拟资本的方法”,这种方法存在的基础是因为存在着漫长的商品运输时间,如果商品运输时间缩短了,这种制造虚拟资本的方法便丧失了基础。也就是说,由于商品运输时间过长,买者难以在短期内收到卖者发的货,卖者也难以在短期内收到买者支付的货款,因而才具有开出汇票并以汇票向银行贴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如果商品运输时间缩短了,这种必要性和可能性便消失了。恩格斯把开出汇票并把汇票贴现看成是“制造虚拟资本”,其含义有两个方面:一个以商业汇票代替货币资本作为货币来支付;二是将商业汇票向银行贴现提前获得货币资本。前者,是商业信用取代银行信用,后者,是银行信用取代商业信用。前一个取代节约了社会货币资本,后一个取代,新增了社会货币资本,可见,恩格斯论述的因开出商业汇票和商业汇票贴现而制造的虚资本,有节约和新增社会货币资本的意思。恩格斯从这个意义上考察虚拟资本与马克思考察国债是虚拟资本不同:国债之所以是虚拟资本是因为它本身不作为资本而存在,但又要设想出一个资本额度去付息;也与马克思考察股票是虚拟资本不同,正如上述股票之所以为虚拟资本,其价值具有幻想的成份;而开出商业汇票和商业汇票贴现“制造”的虚拟资本,其价值不具有幻想的成份,因为一般说来它们的发生都是以贸易为基础(当然在贸易上也会存在着欺诈)。

3.虚拟资本派生论。继恩格斯考察开出商业汇票和商业汇票贴现“制造虚拟资本”以后,马克思指出银行家资本的最大部分是纯粹虚拟的,这是因为:(1)银行家资本的一部分投在有息证券上,这部分资本不在银行的实际业务中发挥资本的职能,而是作为准备金看待,其中包括国债、股票、汇票以及土地抵押证等。国债是对收益的可靠支取凭证,股票是现实资本的所有权证书,应当说与利率相关,都是有息证券,而汇票对开出和收取汇票的人来说,虽然不是有息证券,但对贴现者(即银行)来说,也是有息证券,也与利率相关,贴现要权衡当时利息率的高低。既然与利息率相关,而且利息率是变动的,那么它们的资本的价值就不以它们所代表的现实资本的价值为转移。进一步说“既然它们只是代表取得收益的权利,并不代表资本,那么,取得同一收益的权利就会表现在不断变动的虚拟货币资本上。”②所以,这里所谓的“银行家的资本的最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首先是指他拥有的作为准备金看待的资本价值即取得收益的权利的不确定(不断变动的)而言。其次所谓的“银行家的资本的最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是就银行家的资本大部分并不代表他自己的资本,而是代表公众在他那里存入的资本而言。第三,所谓的“银行家的资本的最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还是就“有各种方式使用同一资本,甚至同一债权在不同人手里以不同的形成出现”而言,因为,在这种状况下,一切资本好象都会增加一倍,有时甚至增加两倍。对此,马克思引用了亚当·斯密的论述加以印证,斯密说:“即使在货币借贷上,货币也似乎只是一种凭证,依靠这种凭证,使某个所有者不使用的资本从一个人手里转到另一个人手里。这种资本,同作为资本转移工具的货币额相比,不知可以大多少倍;同一货币可以连续用来进行许多次的借贷,正象可以用来进行许多次的购买一样。”③马克思引用斯密的论述旨在说明:(1)对出卖商品的人来说,货币代表的是他商品的转化形式,即实现的价值,但在每一个价值都表现为资本价值的今天,如果出卖商品的人不是将货币作为购买而是将它贷出,则这样的货币就是作为资本价值的存在。(2)货币在贷出者手中作为资本价值的存在能够由一个人手里转移到另一个人手里,这种转移是代表一个资本,还是代表多个资本,“取决于它有多少次作为不同商品资本的价值形式执行职能。”也就是说要看它实现了多少次商品资本的价值。(3)由于商品资本的价值实现为货币后能够用于借贷,而且借入的货币又能够用于购买,所以同一个货币在实现许多次购买的同时,在借贷中又先后代表着各个资本。(4)货币在借贷中,先后代表着资本,使一切资本好象都会增加一倍,甚至增加两倍,其实这只不过是同一资本在不同人手里转移。所以,马克思所谓的银行家里的资本的最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包含着同一资本在不同人手里转移,从而使一切资本翻倍增加的意思。第四,就发行银行而言,所谓的“银行家的资本的最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是就缺乏黄金保证发行的那一部分银行券。由此发行的这一部分银行券之所以是虚拟资本就在于银行家能够通过发行银行券扩大贴现,贴现是要扣除利息的,因而用于贴现的银行券是银行家的生息资本,只不过由于发行的这一部分银行券缺乏价值保证即黄金保证,所以是虚拟的。综述以上四个方面考察银行家的资本绝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内容,能够发现虚拟资本,既反映在银行家的非实际业务中,如保存的准备金中,又反映在银行家的实际业务中,如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中,同时表明,银行家的虚拟资本既在职能资本中存在,又在非职能资本中存在。

4.虚拟资本的相对论。“虚拟”的德文fiktiv有两个含义:(1)是“derphantasieentstammend,nichtwirklich:einc-eweltbeschreiben”,即“来自想象,幻想的,非真实的,如:描述一个虚拟、虚幻的世界”;(2)是vorgetauscht,即“装的、假装的、模糊的”。在德文中,与“虚拟”对应的词是wirklich,意思是:真正的、现实的、事实上的。所以,我们能够确定,马克思指出的虚拟资本(dasfiktivkapital)是相对真实资本(daswirklicheskapital)而言。真实资本是指“已投资于企业,并在企业中发挥作用的资本,或由股东支出的,用于企业中起资本作用的货币”(《资本论》德文版,第三卷,第484页)。相对而言,没有投资于企业,不在企业中发挥作用的资本,都可以认为是“虚拟资本”。货币资本也是货币,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投资于企业,不在企业中发挥作用,但又要增值的货币,都是虚拟资本。但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没有作出这样笼统的概括,而是针对具体的问题,从具体到抽象,从不同视角,考察“虚拟资本”。可见马克思研究资本问题总是相对不同的事物而言。如果我们设定在什么条件下,确认某一事物是真实的,那么,离开了设定的条件,就能够确认某一事物是虚拟的。这是认识论上的辩证法。

二、考察虚拟经济需要界定不同的概念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在考察虚拟资本时,运用了不同的概念,如“虚拟资本”、“幻想资本”、“幻想的虚拟的资本”、“虚拟的货币资本”、“这种‘货币资本’的最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等,应当说不同的概念有着不同的含义,表达不同的意思。

但在我国,人们在考察虚拟经济时,总是把不同的概念搅在一起,混为一谈,比如把虚拟资本等同于有价证券把虚拟经济等同于虚拟资本、网络经济、泡沫经济等。由于概念不清,讨论问题时,往往对不上口径。如果细致地思考则:

1.虚拟资本不完全等同于有价证券。评介马克思恩格斯考察虚拟资本的思维逻辑,我们能够发现虚拟资本存在的形式有:国债、股票、汇票、缺乏价值保证的银行券等。它们作为虚拟资本的物质载体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有价证券,有价证券作为虚拟资本的载体,相对职能资本来说,有以下特点:(1)它不是劳动生产物,本身没有凝结价值。(2)它不能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不是职能资本。(3)职能资本是现实的资本,它的市场价值即是它的价格一般取决于现实的市场评价,而有价证券是非职能资本,因而也是非现实资本,它的市场价值即它的价格,一般不完全取决于现实的市场评价,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预期。(4)它不是价值符号,而是价值收益索取的证明书。价值符号是价值实体的代表,它能兑换,但不能增值。而价值收益索取证明书,一般不能与价值实体对换,而寻求增值。有价证券的特点表明:虚拟资本只不过是能代表取得一定收益的所有权证书。由于取得同一收益的权利表现在不断变动的有价证券所代表的资本价值上,所以把有价证券称作虚拟资本。由此,我们能够说虚拟资本是其价值不确定的生息货币资本。生息货币资本与货币资本不同:货币资本与商品资本、生产资本相联系,是再生产过程中资本存在的一种形式,是一种过渡的资本形式,而生息货币资本与商品资本,生产资本没有直接的联系,不是再生产过程中资本存在的一种形式,更不是一种资本的过渡形式。生息货币资本与信用制度、利息相联系。

有价证券是虚拟资本的载体,但不能说虚拟资本都反映为有价证券。从上述马克思、恩格斯考察虚拟资本的思维逻辑中,我们能够发现,他们从多种角度,在不同的意义上定义了虚拟资本。概括地说,马克思从国债运用的非资本性和利息支付的资本设想,表明国债是虚拟资本;从股票市场价值取决于股票收益资本化,表明股票是虚拟资本;恩格斯从商业信用取代银行信用,银行信用又取代商业信用,指出开出汇票和汇票贴现制造虚拟资本;马克思从银行保持的准备金不代表资本,只代表取得收益的权利,其价值是不确定的意义上,指出了银行家资本的构成大部分是虚拟资本。如果说上述虚拟资本都因以有价值证券作为载体,因而与有价证券有关,则马克思指出的银行家的资本大部分不代表他自己的资本,而代表存款人的资本,以及同一资本在不同人手里转移使得一切资本好象增加了若干倍,因而也是虚拟资本的论述,就不纯粹以有价证券作为载体,而是以所有权的归属和转移作为载体。可见,马克思所指出虚拟资本的含义,既包括着有价证券所代表的资本价值的不确定性,也包含着所有权归属的不确定性,前者以有价证券作为载体,后者以运用资本的权利作为载体。

2.虚拟经济不完全等同于虚拟资本。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为了表达新生事物,人们引进了“虚拟”这一概念,如虚拟工厂(virtualfactory)、虚拟办公室(virtualoffice)、虚拟银行(virtualbank)、虚拟大学(virtualuniversity)等。在这里virtual没有虚假、虚幻的意思,而是指事实实际的而不是名义上的状态(almaostwhatisstatedinfactbutnotinname),也就是说事物的现实状态与它自身的过去传统的名义状态相分离。如果我们把这种状态分离用哲学的“异化”来表达,则虚拟是对事物状态异化的理论概括,虚拟经济也就是对经济事物状态异化的概括。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有载体异化的经济活动,如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在网上为顾客提供信息,让顾客选择,提供商品,送货上门,一般人称为“虚拟企业”,虚拟企业与实体企业相比有它们的共性,即提供商品信息,满足顾客需求,但有它们的个性,没有可供观感的商品,没有可容纳顾客的营业场所等,所以,载体异化了。虚拟资本如股票,即可以把它称为载体异化的虚拟经济(因为它的载体是表现为所有权资本的有价证券,而不是职能资本的产出要素),又可以把它称为功能异化的虚拟经济,股票之所以称为虚拟资本不存在于它具有分割剩余价值的功能,而在于它能够作为商品在市场上买卖,通过买卖实现增值,这就说它能够作为商品在市场上买卖,实现价值增值,赋予了它新的功能。除了功能异化的虚拟经济外,还有形式异化的虚拟经济,如一种权利派生或转化为另一种权利,如银行资产证券化和期权等。这种状况表明:虚拟经济能够有多种活动或状态存在,如果以货币来计量这种活动的价值,并以此求得增值,则以货币计量的价值便成为虚拟资本,可以说虚拟资本是人们从事的实体经济以外的,以一定的价值求得价值增值的活动。这表明,虚拟经济中包括着虚拟资本,但虚拟经济不完全等于虚拟资本,二者涵盖的内容是有差别的。

3.虚拟经济不同于网络经济。网络是一个系统,网络经济是通过系统提供信息的一种经济活动。网络经济的存在为虚拟经济的产生、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如果从网络的客观存在来说,它不是虚拟的,而是实在的,比如IT产业,它是网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实体经济而非虚拟经济。但如果以网络为条件构建电子商务活动,形成虚拟企业,则网络产生的活动又成为虚拟经济。问题在于基于什么而言,或者说从什么意义上讲,它是虚拟的或非虚拟的。

4.虚拟经济不同于泡沫经济。泡沫经济是呈现在人们面前的转瞬即逝的一种经济现象。这种经济现象一般通过市场价格的急剧上升又急剧下跌表现出来。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人为的操纵、人们预期的失误等。这种现象的存在有别于经济周期正常的波动。经济周期正常波动受客观因素制约,时间较长,呈现着阶段性;泡沫经济的波动是非正常的、受主观因素制约、时间较短、不呈现阶段性。泡沫经济除了反映在市场价格的波动中外,还会反映在其他领域,如虚报产值、虚报GDP等。前者可称为价格泡沫,后者可称为产值泡沫或GDP泡沫,可见泡沫经济有多种表现形式。在虚拟经济中有可能存在泡沫经济,但不能说必然存在泡沫经济。这就是说虚拟经济中还会不存在泡沫。所以虚拟经济不等于泡沫经济。而且泡沫经济不等于价格泡沫。这就是说泡沫经济不一定反映为价格过度上涨。

5.泡沫经济不同于经济泡沫。经济泡沫是指经济增长的状况中存在着泡沫,如价格泡沫、产值泡沫等。在经济增长中存在一定泡沫是不可避免的,从一这意义上说是正常的。经济泡沫进一步发展,可能成为泡沫经济。可以说从经济泡沫到泡沫经济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泡沫经济是不正常的,畸形的经济。

三、当代值得关注的虚拟经济

人们在考察虚拟经济时,多注重有价证券的市场特别是股票的上市流通,这自然是需要的。但在当代经济金融化的趋势下,更值得我们关注的虚拟经济,应当是金融衍生商品交易、电子货币和网络银行。

1.衍生金融商品是在原本金融商品的基础上派生的。如果说原本金融商品是银行借贷契约、公司股票和政府或企业债券,则衍生金融商品便是在它们的基础上派生的金融资产证券、股票及债券期货和期权。衍生金融商品相对于原本金融商品而言有其共性,但更有其个性。最重要的个性是与实体经济过程的联系不同,从而增值能力不同。公司股票和企业债券是实体资本的副本,与个别经济过程密切相关,其增值能力取决于个别经济过程的业绩和回报。但这一点,国债却不同:国债的增值能力不取决于个别经济过程的业绩和回报,而取决于政府的还本付息能力。政府的还本付息能力取决于国家的财政收入,国家的财政收入不取决于个别经济过程,而与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相关。如果我们把其增值能力与个别经济过程密切相关的公司股票和企业债券,称为第1类虚拟资本,则我们能够把其增值能力与个别经济过程不密切相关,而与社会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国债,称为第2类虚拟资本。

按马克思虚拟资本的相对论,没有投资于实体经济企业,不在实体经济企业中发挥作用但又要求增值的货币都是虚拟资本,则银行借贷的货币资本也应列入虚拟资本之列,银行借贷活动也是虚拟经济活动。银行借贷活动关系的载体是借贷契约,借贷契约与实体经济活动过程密切相关,因而其增值能力取决于个别经济过程。但银行作为“存款者的集中和贷款者的集中”,其增值能力又不完全取决于个别经济过程,而取决于社会经济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虚拟资本的银行借贷资本,处于第1类虚拟资本和第2类虚拟资本之间,可称作准第2类虚拟资本。

金融衍生商品是在前三类金融原本商品的基础上派生的。比如金融资产证券,便产生于银行贷款资产证券化。贷款资产证券化使得债权债务关系起了变化:证券化以前,银行与借款人的债权债务关系是双向的、个别的。证券化以后,银行把债权转让给金融资产证券的购买者,使得债权债务关系集合化和社会化,也就是说,债权人是广大的金融资产证券的购买者,债务人不是个别的借款人,而是集合的借款人。这样,证券化资产的增值能力,不取决于个别借款人的经济状况,而取决于整个社会的经济状况。从这个意义上说,金融资产证券与个别经济过程的关系不直接。由此我们把它称作第4类虚拟资本。

股票、债券的期货、期权交易,其对象是期货、期权合同,由于买进与卖出的合同能够抵消,不必在合同到期时实地结算、交割某一种金融资产,所以,绝大多数交易者不必在实际结算时,真正拥有这种商品,只是根据其价格的涨落支付差额。其增值能力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心理预期,可以说这类交易完全与实体经济过程无关,由此我们能够把这一类交易活动称作第5类虚拟资本。把虚拟资本从而虚拟经济作以上的划分,表明在当代,虚拟经济活动有相当一部分,独立于实体经济过程。影响虚拟经济活动的因素有别于影响实体经济活动的因素。虚拟经济活动有其自身的规律。

2.电子货币的兴起,对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1)电子货币的出现,改变着消费者与企业家之间的交换方式。网上购物,电子交易能够完全取代支票和现金。但在这里需要权威机构的支持和信任,包括商家和银行,它们是能够被充分信任的第三者。(2)电子货币的出现改变着人们储蓄与投资的方式,有剩余的收入者能够在家通过电脑储蓄和投资,并获取大量的金融产品变动的信息,可以通过四通八达的网络去希望去的交易场所。(3)电子货币的出现,使90%以上的财富在电脑网络里从一个账户转到另一个账户并大大提高创造和追逐财富的速度。有人说,这个速度相对于20年前大约有3倍以上的提高。有人说,流通中的货币相对于中央银行的真实储备,从1974年的8:1上升到20:1。(4)货币电子化,不仅能节约资金给付、交换的时间,而且能从优选择资金的成本和收益,如能够在最佳的时刻上选择最优的利率和汇率。

3.网络银行的出现是上个世纪90年代金融领域中的一件大事,网络银行又称虚拟银行,是虚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察虚拟经济不能不关注网络银行。1995年10月,全球第一家网络银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ecurityFirstNetworkBank)在美国诞生。这家银行没有地址,只有网址,营业厅就是主页画面,所有交易都通过互联网进行,员工只有10人,1996年存款达1400万美元,估计1999年存款金额达4亿美元。在美国,已经有400家金融机构推出了网络业务。据调查,在2000年以前,有16%的家庭使用互联网的电子银行业务,带来的利润占所有银行利润的30%。网络银行的出现对经济的影响是:(1)在网络银行的世界里,银行的规模不能再以分行数、人员数去衡量。(2)在网络银行的世界里,各银行的金融产品一目了然,客户很容易挑选出最有利的产品,银行很难再靠单纯的存放款业务生存,而必须推出特殊、高附加值的投资理财业务。(3)不论是实体银行还是虚拟银行,当前都处于一个以客户为导向的金融时代,设计出高附加值、个人特色强的金融产品是银行经营的核心所在。个人只要在网络银行上留下姓名、年龄、职业、家庭等资料,只要用鼠标回答薪金所得、不动产状况,电脑就可以自动评估信用等级。中国台湾玉山银行开办了个人贷款业务,只要信用评级在60分以上,就可获得60万元以下贷款。(4)网络银行对人才的需求有新的标准,不仅需要银行家,而且需要经济学家、数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他们能设计模型,预测发展趋势,成为金融世界的先知先觉者。当然,网络银行的发展也要受到制度环境、投入成本、运作条件和法律保障等约束,但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理念的更新,网络银行在虚拟经济中的地位将与时俱进。

虚拟经济源于经济主体又超越原经济主体,扩展了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缩短了人类经济活动的时间,改变着人类经济活动的价值观、信息掌握、资源配置以及运作方式,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李晓西、杨琳,2000:《虚拟经济、泡沫经济与实体经济》,《财贸经济》第6期。

刘立达,2000:《论虚拟经济与泡沫经济》,《金融研究报告》第11期。

刘骏民,1996:《论西方国家虚拟资本的新发展》,《经济学动态》第12期。

张颖等,2001:《虚拟经济研讨会综述》,《经济学动态》第1期。

章鸿猷主编,1999:《最新英汉计算机词汇》,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结算货币范文 下一篇:货币互换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