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给范文

时间:2023-03-04 19:49:17

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范文第1篇

盛松成、翟春 著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5-04

作者盛松成现任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本书在其1993 年出版的《现代货币供给理论与实践》一书的基础上,吸收1990 年代以来国内外货币供给理论和货币政策实践的新发展,撰写的又一部专著。书中阐述了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在美国和中国的源起、制度变迁和职能演变,尤其分析了两国在货币政策方面的最新变化,并对中国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有效性、人民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力、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本篇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为该书撰写的序言,因篇幅有限,文章有删节。

由盛松成、翟春撰写的《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一书最近已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该书出版之前,为了写推荐语,我曾对全书进行了粗读。第一印象是:该书兼顾理论与实践、国外与国内、历史与现实、理论论述与数量分析,结构合理、逻辑严密、条理清晰,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著作。后来受松成、翟春邀请为该书撰写序言和书评,笔者未多考虑便欣然应允。但出乎预料的是,一篇篇幅不长的书评却处于难产状态。尽管对该书的一些章节反复阅读、消化,笔者仍感觉难于动笔。但应允的事情,总应该有个结果,只好满足于把自己的一些感觉和不成熟的看法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首先,作者对西方货币供给理论了解之深入和细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其次,作者对西方中央银行――特别是美联储――货币政策演进、发展历史了解的翔实程度,以及对它们的货币政策操作细节了解的翔实程度,如果没有长期知识积累和孜孜不倦的努力,是很难达到的。再次,作者对中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演进、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权威的阐述。作者盛松成是中央银行调统司负责人,因此这种权威性是难以质疑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作者在本书提出了不少有关货币性质与功能的重要理论问题,并对其进行了探讨。例如,作者在讨论乔顿的“货币乘数模型”时提出,定期存款在存款总额中比率的变化之所以会影响货币存量“有两大原因:第一,在存款总额中,定期存款的比率越大,活期存款的比率就越小,当存款总额和公众手持通货不变时,狭义的货币量M1也就越少,反之则反是;第二,如前所述,只有活期存款才能开列支票,才能创造存款货币,而定期存款则不能,所以,当采用狭义的货币定义时,定期存款在存款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货币乘数就越小,反之则反是。”这是一个很有意思同时也重要的问题。笔者正是在类似问题上颇费了一番思量,以致使序言迟迟不能交稿。

为了讨论上述问题,有必要简单重温一下货币创造过程。设在比例储备制度下,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从某个私人机构购买政府债券。若该客户(私人机构)将央行支票(或现金)存入某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账户,这家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和准备金将等量增加。由于准备金率小于1,这家银行出现超额准备金。银行把超额准备金贷给客户,就需在客户的存款账户中计入一笔等额活期存款。有了活期存款,客户就可以开立等额的银行支票购买产品和劳务。而产品和劳务的出售者则会把支票存入另一家银行。第二家银行为存入支票的客户(产品和劳务的出售者)在其账户中计入一笔存款(活期还是定期取决于客户要求。这里假设存入的是活期存款),同时把支票存入在中央银行的账户。中央银行则把与支票等额的准备金从第一家银行的账户划入第二家银行的账户。第二家银行的准备金和活期存款因此而等量增加。

由于准备金与存款等量增加,第二家银行也出现了超额准备金,它也会把超额准备金贷给客户。由于准备金的一部分要用于支持客户的活期存款,第二家银行可贷出的超额准备金小于第一家银行最初的超额准备金。

同理,当这个客户用支票购买产品和劳务之后,第三家银行的准备金和活期存款等量增加。这样,货币的创造过程会继续延续下去,直至最初创造的超额准备金全部被各家银行用于支持各自的活期存款。

在上述货币创造过程中,所有产品和劳务的出售者都把支票存入另一家银行的活期存款账户。如果他们都把支票存入另一家银行的定期存款账户,情况又有何不同呢?假设客户(私人机构)将出售政府债券(或外汇等其他资产)给中央银行所得的现金存入某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账户。该银行的准备金和定期存款等量增加。

在这个例子中,新增准备金采取了新增现金的形式。假设定期存款的准备金率为零,新增现金(准备金)就全部是超额准备金。该银行可以把全部新增现金(超额准备金)贷给客户。客户将把这笔现金贷款用于购买产品和劳务。而产品和劳务的出售者则会把现金存入自己在另一家银行的定期存款账户。在上述过程中,由于不能根据定期存款开立支票,新增的作为流动手段的货币(M1的增量)自始至终是客户最初存入银行的现金。M1的乘数为1。但是,从理论上来说,定期存款却可以继续增加下去,直至银行客户不愿意或不再能够增加定期存款。换言之,在上述例子中,“定期存款的乘数”(最终的定期存款总量对客户最初存入银行的现金的倍数),因而“M2的乘数”,可能会远远大于1。

在现实中,银行存款中当然既有活期存款也有定期存款。不难想象,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当采用狭义的货币定义时,定期存款在存款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货币乘数就越小,反之则反是。”可见,尽管分析的角度有所不同,上述结论同作者对乔顿模型的批评完全一致。

目前,中国利率市场化尚未完成,利率调控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是基准利率目标体系尚未建立,选择适合国情的目标利率还需要深入研究和长期探索。二是调控手段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利率传导还存在障碍。目前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能充分影响货币市场利率,但货币市场利率向实体经济融资利率的传导还存在较大障碍。也就是说,要实现利率市场化和真正的价格型调控,中国还有一长段路要走。在未来较长时期中,中国的货币调控仍将是价格型调控和数量型调控相结合,并逐步从以数量型调控为主,转变为以价格型调控为主。在新常态下,如何平稳实现上述转变是中国货币当局面临的严重挑战。《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在评述西方货币供给理论的基础上,对国内、外中央银行管理货币供给的历史经验的全面梳理和研究,对于中国货币政策的调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尽管本书内容丰富,结构合理,但笔者认为本书作者还是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例如,在货币供应理论中,所谓流量分析法,同货币乘数理论相似,也是研究货币创造的重要方法。本书虽然在第三章实际上已经涉及这一问题,但作者并未花费必要篇幅明确讨论此问题。

总之,在我所涉猎过的国内已出版的货币供给问题著作中,《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是对西方货币供给理论剖析较深入,对中、美货币政策实践比较研究较翔实的优秀专著之一。它是政府部门的决策者、经济金融领域的科研人员,以及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的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由于时间有限,只能对本书做一个挂一漏万的简单评述。一旦时间允许,我还将回头重读本书。

货币供给范文第2篇

分析货币供给问题,有三种观点:一是,货币内生性,即货币供给是经济内生的,其供给数量由经济运行情况决定的;二是,货币外生性,即货币供给不依据经济运行状况,而由一国货币发行当局决定发行数量;三是,货币混合论,即货币供给不完全由经济内生,也不完全由货币发行当局决定,而是两者的综合。对货币供给研究,国际上比较著名的学说是货币学派的“单一货币规则”,主要是由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的,该理论核心是货币供给增长率等于经济增长率加上通货膨胀率。国内有一些学者对货币供给也给出了不同答案,但都缺乏实证验证;但也有一些实证研究,利用VEC模型和VAR模型进行分析研究,但都不太系统,如冯玉明、袁红春、俞自由在《中国货币供给内生性或外生性问题的实证》一文中指出我国货币具有较强的内生性,但其在分析方法上比较简单;李晓华、侯传波、陈学彬在《我国货币内生性问题的实证研究》一文中利用VAR模型对货币供给进行分析,但其在选择变量方面只是用财政预算支出,出口额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三变量来分析广义货币M2,并且在分析时也过于简单。因此,本文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来实证分析我国货币供给问题,在选择模型变量方面和深入分析方面也有很大的突破。

2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经济学中,影响一国货币供给有很多因素,如一国经济增长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一国货币汇率体制,货币供给预期,国际金融市场对本国货币供给的影响,严重自然灾害或者是重大突发性事件如地震等等因素。如果把影响一国货币供给的因素作为解释变量,把一国货币供给作为被解释变量,就可以建立一个关于我国货币供给的函数。以广义货币增长率M2表示我国货币供给,GDP,CPI,PPI,HUILV表示影响我国货币供给的经济增长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我国汇率变动率等各种因素,则我国货币供给函数可以表示为:M2=f(GDP,CPI,PPI,HUILV⋯),具体分析如下。

2.1数据平稳性检验

广义货币M2供给增长率,GDP增长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汇率变动率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在1990-1998年数据线性趋势起伏不定,数据明显不平稳,须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广义货币M2供给增长率,GDP增长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汇率变动率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在5%的显著水平下都是不平稳的;对其进行一阶差分,得到ΔM2,ΔGDP,ΔCPI,ΔHUILV,ΔPPI再对其进行单位根ADF检验,其ADF检验统计量均小于显著性水平5%的临界值,拒绝原假设,表明至少可以在95%的置信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差分序列ΔM2,ΔGDP,ΔCPI,ΔHUILV,ΔPPI均不存在单位根,为平稳时间序列。因此,广义货币M2供给增长率,GDP增长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汇率变动率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这5个序列具有相同的单整阶数,均为一阶单整I(1)过程。

2.2变量格兰杰因果关系(Granger)检验和协整性(Johan2sen)

检验对M2,GDP,CPI,PPI,HUILV五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广义货币M2增长率和我国GDP增长率在10%的显著水平下,两者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广义货币M2增长率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在10%的显著水平下,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广义货币M2增长率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在10%的显著水平下,也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广义货币M2增长率和我国汇率变动率HUILV在10%的显著水平下,同样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再对M2,GDP,CPI,PPI,HUILV五变量进行协整性(Johans2en)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五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2.3模型滞后阶数选择分析

经过分析模型选择滞后阶数3最好,因为在滞后阶数3时,施瓦兹AIC值最小并且此时赤池SC值也最小,但考虑到要建立的模型,由于样本期限较短,并且样本数据均为年度数据,为了保持数据本身合理的自由度,使建立的模型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并且为了消除误差项的自相关,因此选择最大滞后阶数为2。

2.4VAR模型估计结果

由于向量自回归模型要求系统中的变量具有平稳性,因此把M2,GDP,CPI,PPI,HUILV这五个变量的一阶差分形式带入模型,并利用计量统计软件,得出如下VAR模型估计结果,具体整理如下:

M2=0.5843M2(-1)+0.8903M2(-2)+0.0183GDP(-1)-2.2103GDP(-2)+0.1583CPI(-1)-1.4493CPI(-2)+0.1803PPI(-1)+0.9113PPI(-2)-0.2793HUILV(-1)+0.0953HUILV(-2)+12.130

R2=0.90F=16.03

由于,本文主要是对广义货币供给M2进行实证分析,在此主要讨论M2的VAR模型表达式,而对于GDP,CPI,PPI,HUILV的VAR模型表达式不作深入讨论。在M2的VAR模型中,调整的可决系数为0.90,说明模型拟合得还是比较好的,但与真实值相比,拟合效

果还没有达到十分完美的程度。

2.5VAR模型系统稳定性检验与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通常,对于VAR模型单个参数估计值的经济解释是很困难的,如欲对一个VAR模型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可以运用系统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其中,脉冲响应函数描述一个内生变量对误差的反应,即在误差项上加一个标准差大小的新息(innovation)冲击对VAR模型中内生变量当期值和未来值产生影响。一般地,非稳定的VAR模型不能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为此,需要对该VAR模型进行平稳性检验,经过分析得该VAR模型是稳定的,因此可以对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在此,只对广义货币M2进行脉冲响应分析。M2分别受到自身,GDP,CPI,PPI,HUILV,一个标准差的随机新息冲击的响应情况,如下分析:来自自身的冲击,总体响应都是显著的,都为正。这说明,对自身标准差的随机新息冲击的响应较强,并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来自GDP的冲击,我国经济增长对广义货币供给M2冲击还是比较显著的,经济增长会引起我国货币快速增长;来自CPI的冲击,总体上还是比较显著的,表明居民物价水平升高,导致货币需求增加,从而会引发货币供给增加;来自PPI的冲击,总体上还是比较显著的,表明工业品出厂价格提高,需要更多的货币进行交易,进而也会引发货币供给增加;来自HUILV的冲击,总体上不显著,表明我国汇率变动对货币供给增加不敏感。

2.6预测方差分解分析

在建立的VAR模型中,每一个内生变量都有一个独立的方差分解序列,通过利用方差分解技术可以发现随机新息的比较重要性信息。GDP,CPI,PPI,HUILV的预测方差分解表明,对广义货币供给增长率一个标准差大小的随机新息冲击,其标准差从第2年开始分别被GDP,CPI,PPI,HUILV所感应,各自占比分别为0.35%,0.74%,8.59%,1.96%。经过分析发现第7年到第15年,M2的方差分解被GDP,CPI,PPI,HUILV感应的值一直比较稳定,M2的方差分解被M2本身感应的值一直比较大,说明我国广义货币供给M2本身增长受其自身系统扰动比较大,其次我国广义货币供给M2增长也受我国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影响也比较大。

3基于VAR模型分析的我国广义货币供给M2主要结论

本文对时间序列变量M2,GDP,CPI,PPI,HUILV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并构造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进行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广义货币M2增长率和我国GDP增长率在10%的显著水平下,两者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即表现出存在显著的,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一方面,我国经济增长快,要求货币供给增加;另一方面,我国货币供给适度地增加时,也会刺激我国经济增长。但通过脉冲冲击和方差分解分析,可知我国经济增长情况并不是我国货币供给增加的全部原因,还有其他因素,也即说明了我国货币供给并不是完全内生的。

(2)尽管广义货币供给M2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但通过脉冲冲击和方差分解可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也对我国广义货币供给M2增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虽说这不是长期的,但这也对我国短期货币供给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即在分析短期货币供给时,一要考虑当前的通货膨胀情况,二要考虑到未来的通货膨胀预期。

(3)广义货币M2增长率和我国汇率变动率HUILV在10%的显著水平下,存在着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即货币供给变动是引起汇率变动的格兰杰因果。我国目前人民币还在稳步升值,但升值幅度一定要考虑到我国国内的实际经济运行情况和货币供给情况。还可以通过脉冲冲击和方差分解可以证明,我国货币供给变动对汇率波动不敏感。

(4)要充分重视我国目前货币供给变动受其自身影响比较大。在建立的VAR模型方程式中,可知M2与其滞后一期的值,滞后二期的值关系都比较显著;并且在脉冲冲击和方差分解分析中,货币供给自身受自身影响已达到将近一半的程度。

参考文献

[1]冯玉明,袁红春,俞自由.中国货币内生性或外生性问题的实证[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9,(10).

[2]刘斌.我国货币供应量与产出、物价间相互关系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2,(7).

[3]李晓华,侯传波,陈学彬.我国货币内生性问题的实证研究[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3,(5).

[4]高红兵.央行控制货币供应量会对资金造成巨大压力吗[J].中国证券报,2003,(7).

[5]郑雨,李新波.我国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分析[J].技术与市场,2007,(1).

[6]王双正.基于VAR模型的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1).

摘要:货币供给外生还是内生,一直是经济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至今仍没有定论。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来定量分析我国广义货币供给(M2)问题,经过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脉冲冲击分析和方差分解技术分析,得出我国货币供给不完全是内生的,但我国广义货币供给与我国经济增长率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货币供给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货币供给;内生性;外生性;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2(2008)10-00036-05

一、引言

货币供给性质究竟是内生的还是外生的?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判断决定了中央银行货币调控中间目标及其方式的选择,并将直接影响到货币调控的效果。然而,货币供给性质问题一直是现代货币理论争论的焦点所在,其是否可以完全由中央银行控制,是评判货币调控效果所必须回答的一个基础性问题,而这恰恰被当前已有的相关研究所忽略。

货币供给在整个货币循环体系中处于源头的地位,中央银行能否独立控制货币供给,是导致货币供给外生抑或内生分歧的关键。学术界对货币供给性质的讨论持有三类观点:第一类观点认为,货币供给是经济运行过程的一个外生变量,由中央银行独立自主地加以决定;第二类观点认为,货币供给是经济运行过程的一个内生变量,由经济主体的需要内生决定,中央银行不能有效地控制货币供应量;第三类观点认为,货币供给既是外生变量又是内生变量,中央银行并不能完全控制,还受制于经济主体的内生需要。很显然,上述观点分别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货币的创造过程,形成了外生、内生以及内外生货币供给理论,构成了现代货币理论的基石。

纵观货币发展史,理论界关于货币供给性质的争论从来没有间断过,正是这些争论推动着货币理论不断向前发展。但是,货币供给的性质到底怎样?内生抑或外生?是货币经济学中始终不容回避的最基本理论问题,直接涉及宏观经济理论及有关对策研究,构成许多理论和现实问题争执的根源,用传统的思维方法难以达成共识。有鉴于此,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学术界有关货币供给性质的研究文献,在此基础上,通过借鉴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货币及货币流通相关理论的研究成果,从仿生学角度对货币循环的定义、特点及描述方法进行了探讨,并运用货币循环理论解释了货币供给兼具内生性和外生性,它既是内生变量又是外生变量。

二、相关文献回顾及评价

(一)货币供给外生论

货币供给外生论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传统观点,在其经济模型中,假定货币是交换的产物,货币供给可以被视为外生变量。因而,中央银行能够有效地调节货币供给进而影响经济主体的运行。

西方经济学界主张货币供给外生论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凯恩斯与弗里德曼,下面分别就其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凯恩斯是倡导货币供给外生变量的典型代表。他认为:货币供给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外生变量,其变化影响着经济运行,但自身却不受经济因素的制约。这与凯恩斯经济理论的产生背景密切相关。凯恩斯经济理论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也是1929年―1933年大危机的直接产物。他虽然没有进行货币供给的定量分析,但是开创了外生货币供给理论,为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一种政策工具,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由此可见,凯恩斯的货币外生论与其货币非中性思想一脉相承,构成了凯恩斯国家干预理论的基础。

坚持货币供给外生论最为有力的莫过于以弗里德曼为首的货币主义者。根据MVPY的恒等式,货币主义者在货币流通速度V稳定、真实产出Y长期内不受M变动影响的前提下,得出了影响货币供给的三个主要因素:(1)基础货币H,它由银行准备金与公众所持有的通货构成;(2)存款与准备比率D/R,即商业银行的存款与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比;(3)存款通货比率D/C,即商业银行存款与非银行公众持有的通货C的比率。货币主义认为,中央银行能直接决定基础货币H,而H对于D/R和D/C有决定性影响。也就是说,中央银行只要控制或变动H,就必然能在影响D/R和D/C的同时决定货币供给总量的变动。在这种情况下,货币供给无疑是外生变量。

表面上看,货币主义者得出的这些结论可以很好地证明货币供给的外生性,但仔细分析可知,这些结论是站不住脚的。最主要问题在于:弗里德曼把货币供给归结为基础货币H、存款与准备比率和存款通货比率的固定函数过于简单化,实际上这两个变量及其决定因素之间是会发生交叉影响的,特别是D/R和D/C往往随经济活动的涨落而变动,不能作为货币供给方程式的固定参数看待。比如,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入国债以增加基础货币的行为,在基础货币增加的同时,利率下降,货币乘数的许多相关系数,如超额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等都会发生变化,货币乘数与基础货币无法完全隔离;另外,影响货币乘数的诸多因素中,如超额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例等都取决于商业银行和公众的资产选择行为,在短期内是经常发生变化的,不可能由中央银行完全控制;此外,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中央银行的货币量目标屡屡失准,也说明货币供给并非完全由中央银行决定。

与西方经济学界相比,中国经济学界关于货币供给性质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成果也相对较少且主要产生于改革开放之后。这些成果中,主张货币供给外生论观点几乎是微乎其微,在此不做讨论。

(二)货币供给内生论

货币供给内生论在其经济模型中假定货币是生产的产物,货币供给可以被视为内生变量。因而,货币供给内生论提出了货币供给的数量由经济主体的需要内生决定,中央银行不能有效地控制货币供应量。货币供给的变动,不决定于中央银行的主观意愿,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体系中实际变量如收入、投资、消费等因素以及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如果认定货币供给决定于内生变量,那么货币供给总是要被动地决定于客观经济过程,而中央银行并不能有效地控制其变动。

内生性货币供给的思想可追溯至早期的货币名目主义者詹姆斯•斯图亚特,他在176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的研究》一书中,指出一国流通只能吸取一定量的货币,经济活动水平使货币供给量与之相适应,这一原理后来被亚当•斯密加以继承,又被银行学派加以发展。

现代内生性货币论较为代表性的观点来自1959年英国《拉德克利夫报告》,以及美国的格雷和托宾等人。1959年的英国《拉德克利夫报告》提出的中心论点是,对经济有真正影响的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供给,而且是包括这一货币供给在内的整个社会的流动性;决定货币供给的不仅仅是商业银行,而且是包括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内的整个金融系统;格利和肖在《金融理论中的货币》一书中认为,商业银行在货币创造过程中,会受到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于是货币供给不仅决定于商业银行本身,而且决定于其他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的行为。因此决定货币供给的不仅仅是中央银行,还包括整个金融系统和公众。托宾在批判简单的基础货币模型基础上,对货币供给进行了一般均衡分析,建立了资产选择模型,该模型突出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货币传导过程中的资产替代性,指出了存款准备比率和存款通货比率的变动是由经济过程内生决定,从而推导出货币乘数具有内生性。

在中国,主张货币供给内生论的学者比较多,主要的代表性观点有:李春琪(2003)从“倒逼机制”的角度分析了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梁晓辉,黄玖立(2003)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角度,得出了我国货币供给并不是中央银行可以控制的外生变量,而是由各个经济主体相互作用内生决定的。谢罗奇,胡昆(2005)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内生性以及电子货币的发展三个方面论述了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表现,并用传统计量方法对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周可可(2006)本文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Grangercausali-tytest)对我国广义货币供给量(M2)与国内生产总值(GDP)进行因果检验,得出了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结论。耿中元,曾令华(2006)运用Engle-Granger两步法、误差校正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等计量经济方法,以中国为例检验了内生货币假说,得出了中国的货币供应量本质上是内生的结论。

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货币供给内生论的提出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观察视角,它强调货币供给量作为内生变量主要是由银行和企业的行为决定的,而银行和企业的行为取决于经济体系内的许多变量,中央银行只能顺应经济运行的要求供给货币,而无法执行独立的货币政策,更不能支配银行和企业的行动。试问,如果货币供给是完全内生的,那么中央银行的创立有什么意义?货币政策的作用在哪里?世界上又有哪个国家是所谓纯粹的市场经济?世界上又有哪个国家的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是中性的?因此,世界上任何国家的政府都会利用货币这个政策变量作为干预经济生活的工具。

(三)货币供给内外共生论

凯恩斯革命以来,人类经历了通货膨胀、滞胀、通货紧缩等各种经济难题的困扰,对经济运行的认识也逐步走向深入:主流的货币供给“外生论”和“内生论”只是抽象的理论模型,货币供给内外共生论可能更符合实际。西方经济理论界,主张货币供给内外共生论的学者居少数,其代表性观点主要有:罗宾逊,卡尔多为首的货币供给内外共生论。他们认为,从形式上看,全社会的货币供给都是从中央银行出去的。因而,它在形式上是一个外生变量,但实质上供应多少货币并不完全取决于中央银行的意志,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系统内各因素变动的结果。例如,在经济高涨时期,经济主体的货币需求会增加,银行系统的贷款会相应增加,中央银行想控制也难。因为商业银行会设法逃避。同样,在经济萧条时,经济主体的货币需求会减少,银行系统的贷款会相应减少,中央银行想增加也难。因此,货币供给在形式上外生的,背后却具有浓厚的内生性。英国著名货币理论家劳伦斯.哈里斯在其《货币理论》一书中提出了自己的货币供给内外共生论。他认为,货币供给的变动可能是由外生因素所决定的,例如金本位制下新金矿的发现,或者政府为战争提供资金而进行的借款。货币供给的变动也可能由货币需求所决定,以至于货币需求的增加引起了银行部门增加它的计划货币供给。从这一角度来看,货币供给是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社会成员共同创造。此外,货币的需求和供给都要受到某些同样的影响。例如,名义收入的增加会引起货币需求与银行体系计划的供给货币同时增加。由此可见,哈里斯认为决定货币供给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来自经济体系之外,是外生变量;另一个因素来自经济体系内部的货币需求。

在中国金融理论界,黄达教授主张货币供给内外共生论。在《宏观调控与货币供给》一书中,黄达教授明确指出:“货币供给模型是M=m×B。由此可以看出,决定货币供给的是三个因素:C/D、R/D与B,C/D是货币供给中通货与存款货币之比;R/D是准备金存款这个在商业银行之间流通的货币与存款货币之比;B是基础货币。这三个因素,在有的西方宏观经济学教材中,分别归之为私人行为、商业银行行为和中央银行行为。事实上三方面的行为对这三个因素的作用是交叉的”。很显然,黄达教授的观点认为货币供给由私人行为、商业银行行为和中央银行行为共同决定,因而货币供给既是内生又是外生。崔建军(2005)从币材、经济体制、货币供给结构、货币供给机制等多个层面探讨了货币供给的性质。其研究结论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供给兼具内生性和外生性,它既是内生变量又是外生变量。初桂娟(2007)从光的波粒二象性角度分析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

三、分析方法的阐述

运用生态系统的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和考察金融系统时,不难发现金融系统具有很多生态学特征。首先,金融系统的发展和演进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其次,金融系统的结构秩序也是从竞争中形成的,竞争的最主要特征是优胜劣汰。再次,正如自然生态系统一样,金融系统也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环境下形成的,同样具有鲜明的环境选择特征。最后,金融系统同样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整体,并且这种自调节能力也是有一定的限度。总而言之,金融系统具备了生态系统的许多特征,但由于自然界中的每一个生态系统都包含了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两大部分,并且系统内部的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着复杂而有规律的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因此,金融系统要真正仿生成一个生态系统――即金融生态系统,还必须具备以下两个基本条件:一是金融系统必须具备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两个基本组成要素。二是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必须通过复杂的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才能维系。鉴于此,笔者曾提出了金融系统模拟生态系统的四个假设条件:金融交易主体是生命体、货币循环等同于生态系统中的物质交换,信用流等同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以及政府在金融生态中的地位可以视同于人在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基于此,金融系统就能完全模拟成一个生态系统,相应地金融系统中的货币循环与信用流动就成为了该生态系统的核心功能。因此,在金融生态系统的货币循环中,货币是最重要的物质,它是金融主体内部之间以及金融主体与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枢纽。

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质一样,货币起源于环境(交换是信用的一种方式),构成了金融生态系统中的金融个体与群落,并经由生产者(中央银行)、消费者(金融机构群落)、分解者(微观经济主体)所组成的营养级交叉循环,最后同样归还给环境(信用关系的终结),构成金融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假定了货币即金融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货币在各类金融主体之间的相互交换即为金融生态系统的物质交换。因而,货币是金融生态系统演化的起点,它是金融主体与内外环境(信用、经济、法制、社会、文化以及制度等多种因素组成)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偶合的产物,通过交换的方式在各种金融主体之间反复循环,就构成了金融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基础。因此,它在金融生态系统既是生产的产物,又是交换的产物。在此过程中,中央银行作为金融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物种,它不仅需要适应金融生态系统其它金融主体和内外环境的需要,充当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镇流器”,而且还能够调控金融生态系统其它金融主体与改善内外环境,发挥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遥控器”功能。

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一样,金融生态系统中的货币循环与信用流动也是借助于生物之间的取食过程进行的,两者也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同时进行的,它们把各个组分有机地联结成为一个整体,从而维持了金融生态系统的持续存在。货币循环与物质循环一样也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开放性。货币循环具有开放性,它不仅可以在不同地区之间、不同国家之间进行货币交换,而且还带有全球性,可以在全球金融生态圈中进行货币交换;二是反复性。金融生物群落和内外环境之间的物质(信用关系)可以反复出现、反复利用,周而复始进行循环;三是平衡性。货币循环在不受政府(其作用等同于人类)干扰的条件下,一般是处于一种稳定的平衡状态。然而,货币循环区别于物质循环的本质特征在于:一是双向性。货币循环既可以由生产者流经消费者再到分解者,又可以由分解者流经消费者再到生产者。因而,在货币理论中一直存在内生与外生之争。二是调节性。从货币循环的供给路径来看,中央银行通过合理控制与消费者(金融中介机构)之间的物质交换(发行基础货币),从而达到有效的控制各金融主体之间的物质交换量(货币供应量),实现金融生态系统健康、有序的发展。三是适应性。从货币循环的需求路径来看,金融生态内外环境的变化,比如信用环境的改善、经济环境的快速发展以及金融主体内部制度的完善等等会促使分解者对货币的需求不断增加,致使分解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货币交换量不断增加,导致了中央银行为满足金融主体的需要而被动的创造货币,从而提高了金融主体不断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最终增强了金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物质循环可以用库、流通率、周转率和周转时间几个概念来描述。货币循环同样也可以用以上几个概念加以描述。货币在金融生态系统中同样存在一个或多个贮存场所,这些贮存场所就称为库。例如,货币在中央银行时是一个库,叫发行库。货币在商业银行时又是另一个库,叫业务库。发行库的性质有点像自然生态物质循环中的贮存库;业务库与自然生态物质循环中交换库相似。在生态系统中用流通率来描述单位时间或单位面积通过物质的数量,而金融生态系统中是用一定时期内货币的流通量来加以表述。由于金融生态系统中货币循环有两条路径,因而,在一定时期内货币流通的数量有两种描述方法,即货币供给量与货币需求量,货币供给量按口径大小又可分为M0、M1、M2、M3……。金融生态系统中也用周转率来描述货币的周转速度,又称货币流通速度,它是指单位货币在考察期内流通的平均次数,即考察期内社会商品和劳务的交易总额与流通中的货币量的比值。周转时间即周转率的倒数,在金融生态系统中它是用来描述经济货币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四、本文的结论

(一)金融生态学原理告诉我们:生物不仅能够适应环境,同时还能够改变环境

一方面中央银行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关键物种,它必须不断地与周围的物种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循环。因此,它需要适应其生存的内外环境。所以,内生理论可以解释为中央银行必须与其生存的内外环境相适应。即认为,承认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是对生态系统内在运行规律的认可;另一方面,中央银行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生物体,它又能够改变其周围的内外环境。即承认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又是对生物体能够改变环境的认可。

(二)为什么货币理论中会有内生与外生之争

对于这一问题,如果我们从货币循环的角度就很容易进行解释。原因主要在于:货币循环的双向性,因而,货币循环就有两条路径。不同的学者分别从这两条路径进行研究,自然得出了不同的结果。从货币的供给循环路径研究得出了货币是外生的,而从货币的需求循环路径得出了货币是内生的。

(三)货币即是内生的又是外生的

主要是基于以下理由:第一,货币循环的双向性决定了货币即是内生的又是外生的。由于在货币循环的过程中,各金融主体之间进行货币交换的过程是相互的,因而,各金融主体内部之间以及金融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一方面从货币的供给循环路径来看,中央银行(生产者)创造货币的多少必然会影响金融中介机构(消费者)的行为,消费者行为的改变最终会影响分解者(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选择。在这一传导过程中,各金融主体之间的行为变化也会改变金融生态环境(信用、经济、法制以及制度等内外环境)。从这一视角来看,货币是外生的。另一方面,从货币的需求循环路径来看,由于内外环境的变化,会促使微观经济主体(分解者)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会不断地影响金融中介机构(消费者)的行为,最终会导致中央银行会被动地创造货币。从这一视角来看,货币又是内生的。第二,货币循环的调节性与适应性也决定了货币即是内生的又是外生的。货币循环的调节性说明了货币是外生的,而货币循环的适应性又说明了货币是内生的。第三,金融生态学原理告诉我们:金融主体不仅能够适应环境,同时还能够改变环境。从这一点来看,即是内生的又是外生的。

(四)如果仅承认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是纯粹的内生变量,完全由金融生态系统内在客观规律所决定,则否定了生物主体能够改变环境的客观规律

那么,中央银行也绝不可能成为开天辟地以来人类伟大的发明之一,货币调控就没有任何意义可言了;如果仅承认货币供给是外生性,是纯粹的外生变量,完全由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主观地控制,那么,中央银行就万能了,则否定了金融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性。因此,正确把握货币供给即是内生的又是外生的性质,才能正确认识中央银行及货币政策的作用,这才是可取的科学发展观态度。

参考文献:

[1]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Friedman,M.& Schwartz.A MonetaryHistoryofthe United States,1867-1960[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Princeton,1963。

[3]格利和肖:《金融理论中的货币》[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103。

[4]李春琪:《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M],上海出版社,2003。

[5]梁晓辉,黄玖立:《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检验》[J],华东经济管理,2003(2)。

[6]谢罗奇,胡昆:《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分析》[J].《求索》,2005(1)。

[7]耿中元,曾令华:《后凯恩斯学派的内生货币假说―中国的例证》[J].《管理科学》,2006(8)。

货币供给范文第4篇

一、外生性货币供给理论

19世纪初,以大卫李嘉图为首的“金块论者”是早期外生论的代表。在其后的通货论争中,以奥维尔斯顿、英国首相皮尔为首的通货学派获得了胜利,他们主张“银行券的发行决定于黄金数量”,也就是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的。1844年开始在英国实行的《皮尔条例》,使外生性的货币供给理论为多数人所接受。凯恩斯本人也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的,货币数量决定于中央银行的行动。但坚持外生性货币供给最为有力的莫过于货币主义者。

根据MVPy的恒等式,货币主义者在货币流通速度V稳定、真实产出y长期内不受M变动影响的前提下,得出货币量(M)决定价格(P)或名义收入(Py)的因果关系。中央银行应当实行“不变增长率”的货币控制规则。因此,他们必须首先从理论上证明货币供给是能够被中央银行所控制的外生变量。货币主义者利用一般所公认的存款与货币创造模型Ms=MBm,在统计数据的支持下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1)基础货币(MB)与货币乘数(m1、m2)相互独立,互不影响;(2)影响货币乘数的各因素在短期内是稳定的,长期而言也常会起反向作用而相互抵消,因而货币乘数可看作是常数;(3)基础货币比货币乘数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要大:(4)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政策工具,不但可以主动增减基础货币量,还可抵消货币乘数内某些系数变动的影响。由此,货币供给外生。

表面上看,货币主义者得出的这些结论可以很好地证明货币供给的外生性,但仔细分析可知,这些结论是站不住脚的。考虑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入国债以增加基础货币的行为,在基础货币增加的同时,利率下降,货币乘数的许多相关系数,如超额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等都会发生变化,货币乘数与基础货币无法完全隔离;再者,影响货币乘数的诸多因素中,如超额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例等都取决于商业银行和公众的资产选择行为,在短期内是经常发生变化的,不可能由中央银行完全控制;此外,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央行的货币量目标屡屡失准,也说明货币供给并非完全由央行决定。

二、早期的内生性货币供给理论

内生性货币供给的思想可追溯至早期的货币名目主义者詹姆斯斯图亚特。他在176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的研究》一书中指出,一国经济活动水平使货币供给量与之相适应。这一原理后来被亚当斯密加以继承,又被银行学派加以发展。马克思从劳动价值论出发,认为在金属货币时代是商品和黄金的内在价值决定了商品的价格,从而又同流通的商品量共同决定了社会的“必要货币量”,因此也持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观点。

银行学派的代表人物图克和富拉顿认为,通货(银行学派的通货概念已包括了黄金、银行券、支票存款、汇票和账簿信用等其他信用形态)数量的增减不是物价变动的原因,而是其结果;通货的增减不是先行于物价,而是追随于物价。发行银行处于被动的地位,既不能任意增加银行券发行的数量,也不能任意减少。银行学派区分了货币流通的三种情形对此点加以论述。(1)纯粹金币流通情况下,多余的金币可以通过其贮藏手段的职能加以解决;(2)银行券和其他信用形态与金币混合流通时,以贴现放款方式发行的银行券必因偿付贷款而流回。又因各种通货之间存在代替性,由某种原因引起减少的银行券会被支票、汇票、账簿信用甚至相消结算法所代替,所以通货的数量不能由银行任意增减;(3)不兑现纸币流通的情形下,若是纸币由银行以票据贴现或短期放款的形式发行,则会象银行券一样,随着贷款的偿还而回流;即使是由政府发行,只要为之安排好确实可靠的还流渠道,其发行也不至于过多。

瑞典经济学家米尔达尔打破了传统货币数量说所坚持的货币流通速度稳定的结论,将银行学派的货币供给内生论进一步加以发展,从而把纸币本位制下M与P(或PY)的单向前因后果重塑为双向的相互作用。在1939年的《货币均衡》一书中指出,“支付手段数量同物价水平之间的颇为复杂的数量关系,决不是可称为前者决定后者的关系,而宁可说是反其道而行的关系”,“因为支付手段的流通速度,在动态过程中不能被看成是固定不变的”。

三、货币供给的“新观点”

“新观点”这一用语是托宾在1963年首次提出的,它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是相对于传统的货币基数-货币乘数分析法而言的。“新观点”强调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同一性,以及货币与其他金融资产的同一性,主张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对这一理论作出贡献的主要是英国《拉德克利夫报告》的作者、美国的格雷和肖以及托宾等人。

1959年的英国《拉德克利夫报告》提出的中心论点是,对经济有真正影响的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供给,而且是包括这一货币供给在内的整个社会的流动性;决定货币供给的不仅仅是商业银行,而且是包括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内的整个金融系统;货币当局所应控制的应该是包括货币供给在内的整个社会的流动性。在这一报告中虽然没有明确出现“内生货币供给”的字眼,但其内生观点与米尔达尔相一致。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格雷和肖在《金融理论中的货币》一书中,通过对原始和现代金融市场运行的比较研究,得出两个支持货币供给内生的结论:一是私人经济主体发行的“初级证券”可以向金融中介机构换取存款单、基金股份等“间接证券”,而这些间接证券在发达金融市场上已有不少种类与通货同样起着支付手段的作用;二是当货币当局承担了买进某种私人初级证券的义务(如再贴现)时,初级证券的发行可直接导致法定货币的增加。商业银行在货币创造过程中,会受到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于是货币供给不仅决定于商业银行本身,而且决定于其他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的行为。货币统计的口径越大,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越大。

托宾是当代货币供给内生论的最著名代表。他认为,货币当局与一般银行不是可以任意创造货币与信用,也不是每新增一笔准备金就得增加一笔或一连串的贷款,一切都得依据成本与收益的比较来决定,其信用创造受其贷款边际收益与存款边际成本相等的制约。货币同其他金融资产一样,其供给和需求不仅取决于这种资产本身的价格和收益,且决定于其他所有资产的价格和收益。在托宾看来,若是各经济主体根据收入、利息率、风险等选择资产结构的结果是货币需求增加,则利率会提高,银行会千方百计解决准备金问题(如压缩超额准备、提高定期存款减少活期存款以释放部分准备金、借款等),从而以更多的货币供给来满足这一需求;若货币需求缩减,银行就无法强迫公众接受货币供给,多余的货币供给会被公众以还债等方式退回来。因此,货币供给与其他金融资产的供给一样,决定于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过程本身,货币供给因受到货币需求的制约而内生。

四、后凯恩斯主义者的内生性货币供给理论

后凯恩斯货币经济学家的代表人物西德尼温特劳布和尼古拉斯卡尔多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内生货币理论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进行论证的,即中央银行不得不迁就市场的需要而使货币有所增加。

温特劳布认为,商品价格是在劳动成本及劳动成本之上的某种加成决定的。假定劳动生产率随时间的推移而提高的速度是相对稳定的,如果名义工资率(w)的相对增长率超过平均劳动生产率(A)的提高,物价(P)就会上升,从而社会名义收入(Py)也就增加,货币需求随之增加。如果此时中央银行拒不增加货币供给,就会导致利率上升,投资、真实收入以及就业量就要缩减,以使货币需求与供给在低收入水平上被迫相等。这当然是中央银行,特别是政府当局所不愿看到的。因此,只要货币工资在谈判桌上外生地决定,货币当局就最多只能保证货币的充分供给,以消除充分就业和增长的金融障碍。

卡尔多认为,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责是作为最后的贷款人,通过贴现窗口,保证金融部门的偿付能力。中央银行为了防止信贷紧缩导致灾难性的债务紧缩,货币当局除了满足“交易需求”之外,别无选择,否则整个金融系统都将面临流动性不足的困难。该观点表明,在中央银行制定和维持的任何既定利率水平上,货币供给曲线的弹性都无限大,即货币需求创造自己的货币供给,供给因此而能满足经济对货币的需求,货币供给曲线呈水平。

80年代末,莫尔又将上述理论进一步推向深化,对金融运行机制变化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莫尔的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信用货币的供给内生。莫尔把货币分为三种,商品货币、政府货币和信用货币。商品货币是从各种实物演变而来,最后体现在黄金上的货币;政府货币是由政府发行债券而沉淀在流通中的货币,这两种货币都是外生的;信用货币是商业银行发行的各种流通和存款凭证,它们形成于商业银行的贷款发放,而这又取决于公众对贷款的需求和贷款的期限,因而信用货币的供给并不脱离于其需求,具有内生性。

(2)基础货币内生。中央银行买卖有价证券的对象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业银行,它们通常已经将其资产用于有价证券或者商业贷款,一般不会有闲置的资金参与公开市场买卖。商业贷款在发放之前就有规定的偿还日期,企业的生产周期也限制它们提前还贷,因此商业银行很难提前收回贷款。商业银行是否出售手头持有的有价证券也取决于其自身的成本收益比较,只有政府证券的价格降低到一定程度从而使其收益率超过、或至少是相当于商业银行现有的有价证券,才会吸引商业银行购买,而这时利率之高又是政府所不能承担的。所以,中央银行不能顺利地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决定基础货币量。在再贴现的运用上,中央银行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提高再贴现率虽可遏制商业银行的贷款需求,但它却不能阻止商业银行向贴现窗口寻求基础货币的补充。中央银行从理论上讲,拥有拒绝提供贴现的权力,但这种拒绝不仅会形成沉重的政治压力,甚至可能危及银行系统的流动性。

(3)负债管理使基础货币自给。莫尔指出,60年代开始的金融创新,使商业银行可以直接在金融市场上筹集资金,而无需等待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注入。商业银行已由原来的资产管理转向负债管理,其主要资金来源已由原来的吸引存款为主转变为直接在金融市场上发行融资工具,欧洲美元市场的发展更加方便了商业银行从国际市场上筹集所需的资金。由于一家企业往往与多家银行建立业务关系,这样,处于激烈竞争环境下的商业银行,为保持与客户的稳定关系,只能随时发行可上市的存款凭证来满足企业的货币需求。由于所有可上市的金融工具几乎都不受中央银行直接控制,这就使商业银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不依赖中央银行。

(4)银行角色转换传导的内生性。莫尔把金融市场分成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前者是商业银行筹集资金的市场,后者是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市场。在批发市场上,商业银行是贷款条件的接受者和贷款数量的决定者,而在零售市场上,商业银行则是贷款条件的决定者和贷款数量的接受者。这就是说,公众在零售市场上对于资金的需求将通过商业银行直接传导至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批发市场予以满足,货币供给因而由货币需求决定。

此外,莫尔还否定货币乘数的意义,认为它不能解释创造货币过程中的因素及其创造的过程,以往的货币供给等于基础货币乘以乘数的等式仅仅是对现象的描述,而不是对现象的解释。政府无法控制信用货币的供给。

五、对内生性货币供给理论的评价

从以上对货币供给内生论的介绍可以看出,它在对非银行金融机构及其金融资产的作用、中央银行对政治压力的屈从、商业银行对负债管理的重要性方面的强调有过头之嫌,但它毕竟对传统的货币经济理论作出了很大贡献。

在货币控制上,不管是凯恩斯主义逆风向而动的相机抉择,还是货币主义不变增长率的固定规则,甚至理性预期学派的货币政策无效论,都以货币供给的外生性作为其理论前提。但是,从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金融创新浪潮,使得传统的货币定义日益模糊,除商业银行以外的其他金融机构在信用创造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样,就使建立在传统外生性货币供给理论之上的货币控制的效果大打折扣。货币供给的内生论无疑使我们对此类问题的观察有了一个新的视角。它使得货币当局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时,要注意对公众货币需求的预测,研究影响货币乘数变动的因素。为提高货币政策的效果和精准度,中央银行还应采取措施合理引导公众预期,使之朝着合乎政策当局意愿的方向发展。中央银行也不应仅仅是对商业银行和货币供应量的控制,而要注意对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整个金融体系所创造的信用规模的控制。

我国过去在信贷规模控制下存在的“倒逼机制”以及1994年由于外汇储备规模急剧膨胀而导致的货币供给量激增都是内生性的表现形式。笔者曾撰文对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控制要受制于经济增长、外贸等因素的变动。随着我国经济货币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金融资产种类的增多以及货币需求的变动都会加剧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加剧的经济条件下,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动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将更为明显。这是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所必须认真对待的。

【参考文献】

1.陈观烈著,《货币金融世界经济》,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胡海鸥著,《中国货币供给机制转轨机制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盛松成著,《现代货币供给理论与实践》,中国金融出版社,1993年版

4.刘洁敖著,《国外货币金融学说》,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年版

货币供给范文第5篇

关键词:超额货币供给;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内生性;外生性

中图分类号:F82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7-0188-02

所谓超额货币现象我国是以M2衡量的货币增长速度经常超过经济增长速度与通货膨胀率之和即M>Y+P意味着有一部分货币供给是超过货币需求的。我国现阶段正处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一个较为突出的现象就是M2/GDP的比例增长过快:从1978年到2003年,我国GDP增长了8.33倍,CPI上涨了2.47倍。货币增长率均远大于物价上涨率和实际GDP增长率之和,这就是所谓“超额货币”现象。

一、基础货币对M2的影响

基础货币的变化会影响货币供给量的变化。我国从1994年第三季度开始正式按照货币供应量统计指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要求,现阶段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划分为如下三个层次。

M0=流通中的货币量

M1=M0+活期存储

M2=M1+定期存储+储蓄存款+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障金。

从2007年开始,我国流通中的货币(M0)增长率高达1.22倍,M1为1.44倍,M2为2.75倍,货币供应量井喷式增长。其中央行从中起着主导作用。图一为央行数据库中我国货币供给量的变化。

一般情况下,基础货币是现金加上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其计算公式为:B = C+ R,C代表现金,货币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中是货币发行的表现,R代表金融机构在央行的存款,以及少数的机构和组织存款。基础货币的主要问题有两个基本途径:一是财政渠道:政府通过发行债权,从社会各界融资从而增加基础货币供给;二是信贷渠道:通过数个具有内生性的工具如:商业银行信用贷款。

二、货币乘数对M2的影响

基础货币通过货币乘数会成倍地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量。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有很多,从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到宏观政策都会影响到货币乘数。货币乘数的公式为:

式一货币乘数公式

其中k为现金漏损率; rd代表活期存款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t表示定期存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t表示定期存款比率;e表示超额存款准备金比率。在公式中中央银行可以控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因此其具有外生性,而其他变量中央银行无法控制,都具有内生性,中央银行通过商业银行的发放货币存储供给口令,从而间接影响企业、个人等微观行为主体等内生变量,也能达到国家宏观调控的目的。因此,必须有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才能够迅速地传导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意图,使其能够达到调控货币供给,稳定经济运行的目的。下面重点讨论这两大变量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一)从弗里德曼提倡的货币供给外生变量考虑

所谓外生变量的含义是货币供给这个变量主要是由于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决定的。目前我国的中央银行还是能较为有效地控制货币供给的。

1.宽松的货币政策。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我国经济强有力的助推器,近30年来我国的年均GDP增速达到了10%左右,远超出了政府既定的年均8%的经济增长目标,如图三所示。但同时宽松的货币也是我国超额货币供给的成因之一,我国的货币政策的制定在很大程度上是服务于国内经济发展的时机适当紧缩银根,同时多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但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加剧又开始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央行连续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约束,并大力引导商业银行扩大贷款总量以期望能调整微观经济回落的势头。2009年我国国内新增信贷总量达历史最高,全年新增信贷总额达到9.59万亿元。历年来在宽松的货币政策调控下,国内市场具备并累积了充足的流动性过胜,从而导致我国一些年份经济过热现象的发生。

(二)从凯恩斯提倡的货币供给内生变量考虑

所谓内生变量其含义是货币供给这个变量是由于经济因素,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体系中的实际变量据此提出以下观点。

1.以政府投资为主的扩张性财政政策。1998年以来,我国政府加强宏观调控,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推动经济增长。这一政策带来经济飞跃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首先,政府投资相对于私人投资缺乏优化信息资源的能力,尤其是非市场因素造成的地区之间的复制建设和过度竞争非常严,大量的资源被严重浪费。其次,政府投资拉动经济的方法提高了资本在收益中的分配权,资本所有者获得大部分的收益,劳动所有者的工资收入增长比较缓慢,这大大加剧了社会矛盾。再次,资本的边际效用递减,货币的经济效用不断减弱,增加货币并没有带来相应的经济增长和购买力的提高,并最终导致超额货币供给现象。

2.商业银行巨额的不良资产。商业银行在货币调节机制中充当举足轻重中作用,凯恩斯学派著名代表Lavoie(1984)指出现代意义上的货币指的是信用货币,信用货币包括商业银行发行的通货和各种存款凭证,它们形成于商业银行的贷款发放,莫尔从信用货币、基础货币、商业银行负债管理、商业银行角色转换和货币乘数五个方面论证了货币供给内生性变量,商业银行贷款在货币供给中的作用,商行信贷通过派生货币创造了新的储蓄,派生存款如果能够推动有效投资,那么对经济不会产生不利影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商行不会面临巨大的金融风险,最糟糕的莫过于派生存款的最终以不良贷款的形式留存。在中国,商业银行仍是国家支持的不得破产企业,但商行无法像央行通过调整利率来影响货币供应量。廉价资本、较低的投资和消费能力导致商行发行了大量的无效的贷款。增加了货币存量以及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很少。

3.国际收支双顺差。从199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收支多年呈现双顺差现象。从经常项目来看,我国国内的商品市场存在供大于求的情况,需求无法消耗供给,过剩的供给向海外留出,导致外汇收入的增加,从而导致货币量增加。另一方,资本与金融项目中我国在存在信贷规模控制的情况下,吸引直接投资一定程度上可以成为变相套取人民币的手段,可观的投资回报大量进入外商的腰包,而并非本国的资本持有者。这种双顺差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认为是储蓄大于投资情况下利用外国需求拉动总需求的一种方式,是内外失衡情况下的总体均衡,它在暂时缓解总供求矛盾的同时,加剧了超额货币供给。

4.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此外,近些年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对我国超额货币供给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1994年我国对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重大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直到2005年之前我国实际采取的是盯住美元的汇率制,汇率水平长期保持在1美元兑换8.27人民币的平稳水平。自从2005年我国启动汇率改革以来,我国人民币对美元的累计升值已超过20%。在人民币不断升值过程中,一些海外的热钱也瞄准的外汇收益不断涌入,在现行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央行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不得不被动投放本币,导致基础货币供给不断增加,这样也间接推动货币超额供给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可见,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长货币领域的非均衡现象――超额货币供给问题也不断加深。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政府应做好从单一拉动经济增长机制转变为优化产业结构和为私人投资提供机会多方面职能,加强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和汇率制度,提高宏观调控方面的水平,进一步推动各项经济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1]齐永生.我国货币供给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研究[D].上海:华北师范大学,2011.

[2] (荷) 尼尔斯・赫米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M].余昌淼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3] 牛秀起.对我国“超额货币”成因的历史和现实考量[J].金融与经济,2008(3).

[4] 萨秋荣.我国货币供给量M2的影响因素分析[J].内蒙古科学与经济,2005(5).

货币供给范文第6篇

关键词:流动性过剩;货币供给;货币缺口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9)03-0070-06

一、引 言

历史经验表明,一些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增长模式转变与金融体制变革阶段,都曾出现流动性过剩。一方面,流动性过剩带来充足的资金供给,刺激需求,扩张投资,拉动经济快速增长,同时也带来资产价格暴涨,证券市场过度繁荣与投机盛行等负面结果,增加潜在通货膨胀压力,加速经济泡沫积聚,并最终威胁宏观经济安全;另一方面,在金融体系结构转变与资本市场全面开放过程中,流动性过剩与货币危机如影随形,本国货币汇率波动带来的投机冲击、国际收支失衡与国际贸易恶化接踵而至,泡沫经济崩溃造成经济的“间歇性休克”与持续衰退更是挥之不去。当前中国货币运行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结为流动性过剩[1]。央行连续加息、发行特别国债,财政部调高印花税、降低利息所得税等组合政策,表明政府正采取措施解决流动性过剩带来的冲击。

目前,国内外对“流动性”的讨论存在诸多分歧,可以综合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对流动性层次的不同界定及其测量。二是不同交易成本对资产选择的影响。三是由此进一步讨论对中央银行货币调控力度的冲击与抵消,以至于对一国产出的影响。一般来说,从流动性可测量、可统计的角度看,有三个层次的界定:一是将流动性界定在银行体系内,我国中央银行曾以此为角度进行描述,是指超额存款准备金。二是将与实体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货币供应量视同于流动性。三是将经济社会中一切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变现能力和支付能力的金融资产视为流动性。

从微观角度探讨金融系统流动性问题,关注的是金融机构存贷差、银行间市场利率和存款性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等指标,并分析其给商业银行盈利状况造成的影响。从宏观经济角度出发分析实际货币存量高、现实的货币供给与实体经济关系等指标,关注的是流动性带来的货币政策困境、潜在通货膨胀和泡沫经济问题。曾康霖认为流动性过剩是金融资产在市场中的交易状态,必须从市场主体的行为和资产负债结构变动去考察,流动性过剩反映市场主体的短期行为和功利主义[2]。任碧云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存贷差和外汇占款以及M2与M1差额的不断拉大等都不是流动性过剩的直接成因,而是由于货币政策没有及时对经济发展出现的变化做出反应造成的[3]。路磊认为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过剩是影响当前货币政策的冲击因素,在承认高储蓄率和国际收支失衡的前提下,通过综合性的货币政策可以治理流动性过剩问题[4]。综上,流动性过剩的定义不同,流动性过剩原因分析与治理对策也不尽相同。各类定义描述的仅是流动性过剩部分特征,不能涵盖所有,且某些指标与衡量方法也并不适合我国当前的经济背景与制度基础。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轨时期,在金融体制变革和经济周期等诸多因素作用下,货币供应量过快增长,导致需求不断上升,通货膨胀压力增加,没有完全被实体经济所吸纳的过剩资金滞留在资本市场,并通过各种传导路径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短期冲击和深远影响。

本文认为,流动性过剩不是经济政策失误的结果,它是经济增长带来的财富效应与资本积累形成的必然现象。从宏观调控角度看,以资产价格上升、经济活动货币充沛为典型现象的流动性过剩是实际货币总量对预期均衡水平的偏离,流动性过剩度量可以从货币供给角度进行分析。

二、流动性过剩的均衡分析框架综述

古典经济学家经过长时期的积累,在探讨货币数量、价格及产出的均衡关系时,逐渐发展起来货币理论(Fisher 1911,Marshall 1923,Pigou 1917)。1911年,Irving Fisher首先以清晰交易方程式,表达了货币数量理论:

M•V=Y•P(1)

其中,M是货币存量,V是货币的流通速度,Y是经济实际产出,P是价格水平。现代货币数量理论认为,货币需求应与通货膨胀和产出增长保持一致,因此,通过公式(1)的变形,可以用来计算货币供给,即通过对(1)求一阶导数有:

可以得出Δm的表达式:

根据方程(2),货币供给Δm的增长率等于产出增长率Δy加上价格的增长率Δp,即通货膨胀率再减去Δv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率。

大部分货币数量的分析模型都采取对数模型Darrat(1986),即采取固定的弹性形式定义货币供给函数,即:

其中,Y是某种规模的变量,R是机会成本变量,E是误差项。如果我们用对数形式重写上式,用小写字母代表对数就可以得到简单的线性模型,令β0=lnk,M表示货币需求,Y为GDP,R为利率,P为价格水平,那么一定时期内货币供给与价格、产出基本关系如下:

m为货币存量的对数,p是价格水平的对数,y是实际GDP的对数,i是无风险利率,ε是随机误差项。

Hallman,Porter and Small[5]对流动性度量方法进行了较早讨论,他们将流动性过剩定义为“价格缺口(The Price Gap)”。Hallman首先假定市场中存在两个均衡价格:一个长期均衡价格,一个短期均衡价格,表达式如下:

其中,pt表示长期均衡价格,p*t表示短期均衡价格,二者的差称为“价格缺口”。

p*t-pt=(vtrendt-vt)+(yt-ypotentialt)(5)

方程(5)表明,如果实际的价格低于(高于)长期均衡价格,未来的价格将会具有向上(向下)的预期。根据该式,价格缺口可以分解为两个部分:一是(vtrendt-vt)“流动性缺口(liquidity gap)”,二是(yt-ypotentialt)“产出缺口(output gap)”。

进一步假设,在现有货币总量mt不变的条件下,如果市场出清,此时的均衡价格如下:

“价格缺口”才等于零。但这三个条件同时成立可能性几乎为零,那么就意味着长期价格与价格之间永远存在一个“价格缺口”。

基于Hallman等人的成果,Gerlach[6]对“价格缺口”进行了重新定义,提出了“货币缺口(real money gap)”的概念,他认为当前已有的货币存量如果低于现行的价格水平,货币供给就会出现缺口。假定货币供给存在长期和短期两个货币缺口,表达式如下:

短期货币缺口与长期货币缺口的差即是真实的“货币缺口”。与“价格缺口”相比,其实是表示了同一概念,只是参数不同且符号相反,即:

那么,在给定的价格水平pt不变的条件下,如果市场出清,现有的货币需求mt和均衡货币需求m*t的差(m

方程(9)同方程(7)不谋而合,“货币缺口”为零的存在条件也是苛刻的,即(yt-ypotentialt),(it-i*t),εt三者同时为零,货币缺口才会消失。Gerlach认为“货币缺口”的变化可以度量流动性过剩,前期的货币扩张必然带来价格上涨与增加潜在通货膨胀,这也是衡量货币政策的依据。

三、流动性过剩的度量模型

流动性过剩的度量会遇到诸多复杂因素,这些因素既包括规范方面的,也包括实证方面的,目前仍没有一个广为接受的方法来测度流动性过剩。根据对流动性过剩的不同理解,选择不同的分析路径与实证方法得出的结论也会大相径庭。依据本文的观点,流动性过剩既然是实际货币总量对预期均衡水平的偏离,那么流动性过剩的度量可以从传统的均衡模型进行分析,探讨货币供给与产出、价格以及通货膨胀的相关关系,进而测量流动性过剩并探讨货币政策等相关问题。本文对货币需求进行估计基于均衡假设,也就是说假定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相等,而对货币供求互动的原因与机制不进行详细的分析。为了分析的简便而参照了国际通行对货币需求函数的研究,即货币供求相等的均衡假设,因此在本文中货币需求量、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总量在数值方面是相等的。

基于经典均衡理论,在稳定发展的经济体中,一国的产出、价格与利率基本相对稳定,因此可以设定一个基于产出、价格和利率的货币供给参考值――均衡货币供给Mequilibrium,通过比较实际货币供给量Mreal与参考值的关系,进而分析流动性问题。具体设计如下:

1.均衡货币供给

根据均衡方程,市场存在一个均衡的货币供给量Mequilibrium,它由产出、价格和货币流通速度决定。如果实际产出、价格和流通速度一定,则货币供给也会稳定。将其转换为对数形式如下:

lnMequilibrium+lnV=lnY+lnP(10)

方程(10)的经济涵义与方程(2)一致,即均衡货币供给的增长率等于产出的增长加上价格的增长再减去货币流通速度。用小写字母代替上式,均衡的货币供给可以表示为:

mE=y+p-v(11)

2.实际货币供给

均衡货币供给是一个经测算的货币供给,但现实市场中的确存在一个实际的货币供应量,衡量指标为M1和M2,狭义货币M1是研究交易性货币需求的主要变量,广义货币M2定义更加广泛,能满足研究微观经济主体预防性和资产性货币需求的需要。本文将其定义为实际货币供给mreal。

3.参考货币供给

通过对方程(3)求一阶导数得公式(12):

(m-p)′=(β0+βyy+γi+ε)′Δm=Δp+βyΔy(12)

方程(12)表明,在稳定的经济环境下,货币需求应与价格、产出相一致。这里将公式(12)中价格Δp以稳定的通货膨胀πenvisaged代替,产出Δy以潜在产出Δypotentialt代替,可以得到货币供给的参考值,本文将其定义为潜在货币供给Δmpotentialt,即:

Δmreferencet=πenvisaged+βyΔypotentialt(13)

4.流动性度量指标――实际货币缺口与名义货币缺口

实际货币供给与均衡货币供给的差,表明了现行的货币供给与均衡货币供给的差距,当实际货币供给超过均衡货币供给的时候,就会出现流动性过剩的现象,反之就会出现流动性不足,本文将二者的差定义为实际货币缺口mgap,即:

mgap=mr-me(14)

其中,mR,mE分别为实际货币供给和均衡货币供给,mGap为实际货币缺口。

利用方程(13)可以计算出潜在的货币供给,同样可通过比较实际货币供给mr与潜在货币供给mpotential的差距,来衡量流动性过剩,此处将实际货币供给与潜在货币供给的差定义为名义货币缺口mnominal gop,即:

mnominal gap=mr-mpotential(15)

综上,无论是实际货币缺口或是名义货币缺口都表明实际货币供给与均衡货币供给或潜在货币供给的差距,当货币缺口持续扩大,证明存在超额的货币供给量。因此,货币缺口反映出货币总量与预期均衡水平的偏离,是衡量流动性及货币扩张与货币政策效果的依据。

四、模型检验与实证分析

1.数据来源与处理

按照货币经济理论,影响货币需求的变量一般包括价格水平、规模变量和机会成本等变量。本文选择GDP为规模变量,先用GDP平减指数将名义GDP调整为实际GDP,再取其对数形式,令产出y=log(GDP/P);货币总量的选择依据中国人民银行1994年10月公布的货币量统计标准,选择广义货币M2为货币总量变量,令mr=log(mt/),mt为货币总量,为价格平减指数;选择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通货膨胀的变量,令p=log(CPI);根据货币流通速度定义,令vy=log(GDP/M2)为年度货币流通速度,令vs=log(M2/M1)普遍认为M2与M1的背离程度衡量了金融活动中“松货币,紧信贷”的现象。为季度货币流通速度。

本文研究的样本期间为1991年第一季度至2007年第二季度,变量采用的各项指标为年度数据和季度数据,且变量序列均采用X-11方法进行季节调整。GDP及其平减指数、居民消费物价指数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狭义货币M1和广义货币M2数据来源于《中国金融统计年鉴》和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2.实证检验

根据方程(11)和方程(14)及本文定义,得到me为均衡货币供给序列,mr为实际货币供给序列和mgap实际货币缺口序列。根据生产函数、HP滤波及状态空间方法得到潜在产出的增长率为8.5%[7]。理论上讲,在经济达到均衡状态时,通胀率的理想值应为零,但由于存在工资的向下刚性,因此通胀率不可能达到零,确定通胀率的理想值为2.1%,根据方程(13)和方程(15)我们可以得到mreference潜在货币供给序列和mnominal名义货币缺口。

首先,通过单位根检验和Johansen协整检验,检验各序列平稳性,判断其单整阶数;其次,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判断实际货币供给、均衡货币供给与实际货币缺口关系。篇幅所限,季度数据的检验结果省略。

本文利用Eviews5.0软件对各变量的水平值和一阶差分进行ADF检验,结果见表1所示。

检验结果显示,上述变量均为平稳序列,且均为一阶单整过程I(1)。对于由上述变量构成的模型,经一阶差分后构成平稳时间序列。

由于上述变量均为一阶单整过程I(1),为避免“伪回归”问题,本文用Johanson协整检验对实际货币供给与实际货币缺口、均衡货币供给与实际货币缺口进行了协整分析,检验结果见表2。

结果显示,上述变量之间存在明显的协整关系,说明实际货币供给对货币缺口、实际货币供给和名义货币缺口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为进一步验证货币供给与货币缺口之间的稳定关系,本文基于VEC误差修正模型对实际货币供给、均衡货币供给和实际货币缺口进行了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见表3。

结果表明,实际货币供给与实际货币缺口之间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实际货币缺口与均衡货币供给也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而实际货币供给和均衡货币供给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这表明,货币供给并没有参照均衡货币供给进行,货币供给过量造成了货币缺口,形成了流动性过剩。

3.结果分析

从年度数据分析,实际货币供给量始终与均衡货币供给、潜在货币供给存在一个货币缺口。实际货币缺口在1991―1997年表现特别明显,这与当时我国的经济高增长率、高通货膨胀率与高货币投放等经济状况相一致,较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造成了当时过剩流动性泛滥,最直接的指标就是通货膨胀率最高达24%。为控制通货膨胀,央行在1995―1997年连续采取了组合政策,紧缩银根、控制投资等,我国经济在1997年成功实现了“软着陆”。平滑曲线图1显示出了实际货币缺口的变化,在1993年的时候达到了最高,随后持续下滑。原因是货币政策具有时滞性,货币供给与扩张并不能及时反映在经济领域。

1995―1997年间我国的实际货币供给与均衡货币供给相接近,货币缺口接近0。这充分表明央行货币政策调整之后,经济实现了稳步增长,货币供给与现实需求基本平衡,流动性过剩问题消失。1997年以后,由于多种因素,货币政策又逐渐放松,实际货币供给始终超过均衡货币供给,特别是2003年达到了最大。随着经济增长的稳定,2003年至今的实际货币供给始终与均衡货币供给保持较小的差距,这也符合2004年以来较为紧缩的货币政策,货币缺口逐步降低。通过比较实际货币缺口与名义货币缺口,发现虽然二者在数值上存在一定差距,这是因为潜在的货币增长与均衡的货币增长有一定差距,但其变化趋势与方向基本一致,这也可以说明从潜在货币需求和货币缺口角度分析流动性过剩同样具有说服力。从数据分析来看,由于我国GDP的增长季节性因素较为明显,货币供给及相关政策又相对稳定,因此从每个季度分析来看,实际货币缺口始终存在,且波动较大。由于货币政策与货币供给的时滞性问题,2003年以来积累的流动性过剩正逐步释放,通过各种方式对宏观经济产生冲击。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基于货币需求理论对流动性过剩展开讨论,基于均衡分析给出货币缺口模型,通过对我国货币供给与货币缺口的实证研究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第一,流动性过剩是实际货币总量对预期均衡水平的偏离,由于货币需求理论认为货币供给和产出、价格与货币流通速度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因此可以通过度量实际货币供给与均衡货币供给讨论和度量流动性过剩。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货币缺口与实际货币供给、货币缺口与均衡货币供给存在长期稳定均衡关系。第二,将货币缺口作为衡量流动性过剩的度量指标,符合我国中央银行以货币数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我国经济领域中的货币缺口仅在个别时期接近零,大部分时期是实际货币供给超过均衡货币供给。由于货币供给和货币政策存在时滞性,货币缺口波动较大,长期积累的过剩流动性正以各种方式进行释放并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第三,虽然当前我国货币缺口没有持续扩大,但流动性过剩已经在消费领域有所表现,投资过热、产能过剩和虚拟经济的过度繁荣正预示着过剩流动性的冲击正在加剧,央行必须以控制流动性过剩为政策基调,保证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流动性过剩在宏观经济运行中已经表现出由潜在的通货膨胀逐渐转变为全面通货膨胀状态。当前,要制定适当的货币政策,通过调整金融与信贷政策,引导资金合理配置,及时疏导使资金流向资本不足的产业与部门,缓解资本市场的压力。同时完善资本市场制度,建立多种投资渠道,吸引过剩流动性转化为投资与消费,纠正经济发展模式,继续维持央行的对冲操作,维护稳定的宏观环境,为最终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赢得时间。

第一,确定合理的经济增长目标。任何经济增长波动带来货币供给政策的滞后都会影响货币币值稳定。因此,长期来看,制定合理的增长目标与保持经济稳定可持续的发展是控制流动性的基本思路。第二,制定适当的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目标是设定稳定的物价水平作为调控指标,根据我国的通货膨胀指标构成分析,目前CPI统计指标存在偏差,住房权重较低,并未反映实际的市场价格波动,相反食品权重较高,这些又放大了食品价格受季节影响的作用。因此,合理地计算与设定CPI将是货币政策控制目标合理性的关键。一般认为2.8%―3.2%的CPI是可以接受的。第三,运用有效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央行运用利率与存款准备金率为主要调控手段已经收到一定的效果。但该类手段存在严重的滞后性,而且危害也很大,一方面降低了银行的竞争力与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又不利于央行通过商业银行进行金融调控,而一旦外资流入缓慢,人民币升值压力减少,降低存款准备金带来的二次流动冲击不可小视。

综上所述,我国当前的流动性问题复杂而且多变,任何单一的理论与政策都不能完全地解析与解决流动性过剩的表象与根源。要采用多种政策,从治理流动性过剩冲击与解决流动性产生根源两方面入手,标本兼治地解决流动性过剩难题。结合宏观政策与发挥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共同治理流动性过剩矛盾,保证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巴曙松.过剩流动性冲击:当前宏观货币政策的主要挑战[J].经济学动态,2006,(5).

[2] 曾康霖.“流动性过剩”研究的新视角[J].财贸经济,2007,(1).

[3] 任碧云,王越凤.中国流动性过剩原因辨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2).

[4] 路磊.论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过剩[J].金融研究,2007,(1).

[5] Hallman, J. J., Porter, R. D., Small, D. H.Is the Price Level Tied to the M2 Monetary Aggregate in the Long Ru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1,(4):841-858.

[6] Gerlach, S., Svensson, L.E.O.Money and Inflation in the Euro Area: A Case for Monetary Indicators?[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003,(50):1649-72.

[7] 刘斌.我国货币供应量与产出、物价间相互关系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2,(7).

Empirical compare analysis on the money supply and money gap

DU Xiao-yu, LI Xiao-zhou, JIN Yan

(School of Business,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12, China)

Abstract:

Through compa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al money supply and equilibrium of money supply, this paper focuses on measuring the phenomenon of Excess Liquidity in China, and concludes that Excess Liquidity can be defined as the deviation of real money aggregated from expected equilibrium level. Our empirical conclusions indicate that there have long-term and steady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real money supply, equilibrium of money supply and money gap in China. The money gap is close to zero in certain time, and the real money supply excesses the equilibrium of money supply in most times. The Excess Liquidity is the inevitable phenomenon resulting from the wealth effect and the capital accumulation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rather than the result of misplay of economic policy. At present, Excess Liquidity is releasing by various means and influences the macro-economics. It accords with the money policy of central bank of China which takes the quantity of money as the goal of agency to view the money gap as the measure of Excess Liquidity. The best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Excess Liquidity is to optimize the resource allocation, increase the ways of investing and develop the capital markets.

Key word:excess liquidity; money supply; money gap

货币供给范文第7篇

货币政策是指由中央银行采取的,通过影响货币和其他金融条件来寻求实现持久的产出增长、高就业和物价稳定等广泛目标的行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则是指货币供给影响经济活动的中间环节和作用方式,离开这些环节和方式,货币政策工具就失去了作用的前提和依据。而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及货币政策模式的选择是与对货币供给特性的认识和判断紧密相连的,货币供给的特性主要是指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问题。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是指货币供给是由商品流通及经济活动所内在决定及制约的内生变量;而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则指货币供给是由经济过程以外的其他因素(如货币当局)所额定制约的外在变量。当代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都是以外生货币供给为理论基础的。然而,自外生货币供给理论产生以来,就一直受到一些经济学家的质疑,并通过经验事实证实了相反的结论。尽管他们的声音有时因处于非主流地位而略显微弱,但他们的观点与论据为我们拨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认知市场经济运行的真实面目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对我们正确把握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制定货币政策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首先对内生货币供给理论予以简要论述,以便为后面探讨内生货币供给视野中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构建一个理论平台。

一、内生货币供给理论与外生货币供应理论的主要分歧

从货币理论史关于货币供给内生性与外生性的争论上看,争论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货币供给与经济活动的客观关系上,争论的真正意义在于货币内生性供给的客观必然性而非必要性上。从必要性上讲,几乎所有的货币理论家都不否认货币供给有符合货币需求的必要性,并以此作为理想、合理状态,但内生论者不仅认为这种内生性是必要的,而且也是社会经济运行的客观必然结果。反之,外生论者却否认内生货币供给的客观必然性。现代信用货币供给的内生特性问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后凯恩斯主义者与主流经济学派的货币争论中得以深入研究和发展。

后凯恩斯主义者认为新古典主流理论是一种建立在完全竞争基础上的静态均衡理论。作为这种理论核心的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从其本质上讲是一个交换经济模型。这一模型抽象掉了生产过程,从而也抽象掉了生产过程所体现的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因此,建立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模型基础之上的新古典主流经济学派的一条共同的主线就是货币至少在长期是“中性的”。也就是说,相对价格,收入和产出与在长期货币数量是无关的。同时,价格的总水平是由货币数量所唯一决定的。因此,价格水平的变动——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完全是货币数量变动的结果。但是货币数量的变动本身却不是由金融因素作用所内生决定的,而是由金融市场外的一些力量所外生决定的。这包括作为商品货币的贵金属的发掘与流通;或者在信用货币体系中,货币是由政府或货币当局(中央银行)发行所创造的。后凯恩斯主义者在对新古典主流经济学的货币理论提出批评的同时,力图建立一种新的内生货币供给理论。

货币如果真的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摆脱“面纱”命运,成为“强大的工具”,那么它就决不能仅仅停留在流通领域,而必须进入生产领域,与人类的劳动和物质财富的创造相结合。这就意味着货币向资本的转化,这是使货币与生产相结合,与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相联系的基础,这也是我们理解货币内生特性的关键。马克思对此问题的认识与解决是深刻而本质的。马克思认为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在流通之外取得了一个“独立”的“存在”,马克思把他称之为货币的“第三种规定”即货币作为“货币”。从内容上看,它是“表现为个体的一般财富”,是“社会财富的一般概括”这就为货币向资本转化,货币作为生息资本打下了坚实基础。马克思对资本所做的首要规定是:起源于流通并在流通中保存自己,也就是说,货币不应再仅作为流通手段,而是应该成为“进入流通并同时从流通返回到自身的货币”,这是“货币借以扬弃自身韵最后形式。……同时也是资本的最初的概念和最初的表现形式”。这就建立了资本与货币的内在联系。而财富取得了货币的形式,就使得资本的“合乎目的的活动只能是发财致富,也就是使自身变大或增大”。这一目的的实现只能通过劳动的消费来实现,而劳动的消费就是生产过程,这样,我们就从交换价值和货币的流通出发,通过创造交换价值的劳动走到了生产领域,在货币与生产之间建立了内在的联系。当货币转化为资本后,就使得货币本身“作为可能的资本……变成了商品”,在“商品或货币的形式上被购买”。当然,货币资本的这种商品性及其买卖形式,与普通商品有所不同,它是“作为自行增值的价值贷出的”。货币作为生息资本是资本关系在经济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后,货币内涵及外延的深化和发展。而货币经营资本和生息资本则在银行上获得了统一,银行成了专门经营货币存款的特殊机构,以货币资本的实际贷出者和借入者的中介人身份出现,把借贷货币资本集中在自己手中,作为货币资本的总管理人与职能资本家对立。由于它们为整个实业界贷款,也就把借入者集中起来,与所有贷出者对立。于是,银行既代表货币资本的集中、贷出者的集中,也代表借入者的集中,成为整个市场经济运行的轴心。银行信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他具有存款创造功能。马克思指出,银行作为货币资本的集中者,其资本是由公众的存款转化的,而“存款只是公众给予银行家的贷款的特别名称。”实际上,除了少量的银行准备金之外,银行的大部分存款要么由存款人互相提供的贷款而抵消,仅仅作为帐面项目起作用,要么就作为生息资本贷放出去,它们不会留在银行的保险柜里,而是通过贴现、贷款流到企业、通过购买公债流到政府,或者通过有价证券的买卖流到私人及证券交易人手中,也就是说,银行资本的最大部分是虚拟的,是由债权、国家证券和股票构成的,是“银行家向国家、股份公司生产资本家索取未来收入的凭证”。虽然存款可能已被银行贷出或变成了虚拟资本,但存款者的货币提取权却并未消失,人们既可以通过银行转帐又可以通过现金支付把它当作实际的货币来使用。因此,银行具备创造货币,扩大货币流通总量的功能,“同一些货币可以充当不知多少次存款的工具”,当流通中的货币额“从来不超过300万镑”时,“存款却有2700万镑”就不令人奇怪了。而且,“发行银行券的银行决不能任意增加流通的银行券的数目”货币的数量最终取决于生产和流通过程对货币的需求。总之,马克思在其劳动价值论基础之上,将货币问题放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来研究,从而深刻地揭示了信用货币的本质及其内生创造过程,在内生货币供给理论上达到了理论与逻辑的统一。而同样的问题,西方经济学却经历了漫长的认识及理解过程。

熊彼特在回顾西方货币理论发展时,认为长期以来人们在信用货币创造问题上的认识是极其狭隘的:他们脱不开实物分析的束缚,只是把银行理解为闲散货币和货币使用者的中介人,把真正的放款者理解为公众,从而认为信用在本质上与银行无关,银行只是使现有的流动资金做更多的事情,而不会增加它的总额。指出其错误根源后,熊彼特认为,银行虽然在形式上不创造法偿货币,但从放弃货币使用权这一意义上说,存款者并没有因为把钱存入银行而向贷款者借出任何东西,他们通过支票或银行转帐仍在花钱,存款从法律上说不过是索要法偿货币的权力,但经过银行的信贷行为却能在很广的范围内象法偿货币一样使用。所以从实质意义上说,银行的行为几乎等于创造了法偿货币,并通过“非正常信贷”与货币资本的形成联系起来。这对于正确理解资本主义货币经济的本质特征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正如熊彼特所指出的,“信用创造”理论,不仅承认了“显而易见的事实”,而且清楚地“显示了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储蓄投资机制和银行在资本主义进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实实在在分析上的进步。”而要“经济学家们”理解这一点,却很困难,“即便是现在,该学说的某些最重要方面也不能说得到了完全的理解”。尤其是凯恩斯在其给西方经济学带来“革命”性影响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采用了外生货币供给的假设之后,内生货币供给理论更是一度消沉下来。

直到1959年,英国拉德克利夫委员会发表了一份关于“货币体系之运转”的引起争论的报告后,货币供给的内生性问题又重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该报告对以新古典综合派思想为指导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出了严重疑问。其总的结论是,货币供给量在很大程度上已变得不甚重要,只有对经济的一般流动性加以控制才是一种有效的货币政策。这就是所谓“拉德克利夫流动性命题”。报告认为,“同支出有关的是整个流动性状况,而不仅仅是货币供给。因为购买商品和劳动的支出决策——决定需求水平的决策二—是由支出者和不同金融集团的流动性决定的。”影响一般流动性的因素不仅包括收入、可转换资产和支出者的借贷能力,而且包括原意按一定条件为人们的支出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和其他企业的经营方式、情绪和资金来源。因此,按照拉德克利夫委员会的观点,货币政策强调的重点不应放在经济中的货币供应量上,而应放在“其行为似乎可以对经济中的流动性的大小造成重要影响的所有金融机构集团上”。虽然没有明确说出,拉德克利夫委员会实际主张的是,货币供给是内生的,因而它是不受货币当局控制的。

拉德克利夫委员会的观点为金融中介机构职能理论的代表格利、肖与耶鲁学派的代表托宾所继承。他们针对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从反面提出材料,力图证明货币当局等外生力量对货币供给的控制是极为有限的,货币供给主要是独立于外在控制的经济过程内部活动的结果。格利和肖强调了非银行金融机构在信用创造中的作用。他们指出,人们之所以认为货币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是因为他们为货币仅仅是交易和支付工具的传统观念所束缚。实际上,货币并非只是作为支付和交易工具而是作为一种金融资产而被排他地需求着。二次大战后,经济发展的特点是比商业银行发展得更快的非货币金融媒介的增长,“货币机构与非货币的中介机构……都创造金融债权,他们都可以根据持有的某类资产而创造出成倍的特定负债。……它们都能创造可贷资金,引起超额货币量,并产生大于事先储蓄的超额事先投资”。也就是说,这一间接金融过程不仅增加了可贷资金的供给,而且也扩张了经济中流动资产的量,而这种非货币金融是在货币当局控制之外的。正因于此,使得原有的货币金融政策对货币供给的控制力量已显著削弱。耶鲁学派资产选择理论的代表托宾基本上也按同一思路提出了他的内生货币供给理论。托宾指出,对于公众来说,货币和其他资产之间,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只有程度上的差别,而没有实质上的界限。在现代复杂多样化的金融世界中,公众可选择的资产形式也日益多样化和具有替代性。商业银行与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创造在很大程度上受大众资产选择行为的影响,而公众的资产选择行为又受社会经济活动和经济环境的影响。这样,货币供给量就决非中央银行及其政策所能完全控制的。

近些年来,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一项主要理论贡献就是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通过深入探讨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将内生货币供给理论的研究推向深化。然而,对于货币供给是如何内生决定的这一问题的研究,后凯恩斯主义学派内部存在着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当银行和其他中介机构的准备金不足时,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被迫满足他们的需求,否则这将影响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的活力。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或通过再贴现窗口来满足商业银行对准备金的需求。这样,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要求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数量控制。我们对这种观点可以称之为“适应性内生货币供给理论”。其代表人物有温特劳布、卡尔多和莫尔等人。拉沃伊(Lavoie)总结了适应性内生货币供给理论的观点:“在平时,商业银行准备提供所有的贷款,中央银行准备提供所有的准备或在现有的利率水平上提供所需的差额……贷款创造存款,存款创造准备。货币供给在中央银行或银行系统给定的固定利率上是内生的。它可以用一条给定利率上的水平的直线来表示。”因此,货币供给为需求所决定。中央银行只能控制利率而无法控制货币量。

另一种观点则强调当银行和其它金融中介机构的准备金不足时,它们主要是通过创新性资产负债管理,如从联邦基金、欧洲货币市场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处获得。我们对此称之为“结构性内生货币供给理论。”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有明斯基、罗西斯和埃尔利等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一大特征就是把资金从活期存款吸引至联邦基金、欧洲货币市场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短期货币市场融资工具。这些工具的准备金要求与活期存款相比要小得多,甚至为零。这样,即使中央银行能够有效控制准备金的绝对水平,但通过资产负债管理,既定数额的准备金就可以支撑更多数额的负债管理型储蓄,而更多的储蓄也就可以支撑银行对经济活动的更多信贷。资产负债管理的另一特征是在给定的金融结构中,它会对利息率产生向上的压力。这种压力来自于负债管理中更高的利息成本对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负债一方带来的影响。如果商业银行想继续保持它的利息(利润)水平,这种高成本就会传导给借贷者。当然,商业银行也可以创新出新的金融工具来减少高利息成本对借贷利息率的压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与适应性内生货币理论观点相反,利息率的决定并不是由中央银行产生并控制的一个单向过程,而是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影响下,金融市场的各经济主体包括中央银行、金融中介机构、企业和公众等在金融创新的过程中,通过行为互动和理性选择而共同决定的。这样,在利率——货币供给二维空间上,货币供给曲线就是正向倾斜的,货币供给的数量和价格反应了需求和供给的各种因素的作用。最近的实证分析证明结构性内生货币供给理论在发达国家更具有效性。

二、内生货币供给条件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虽然货币供给内生论者因分析的角度不同,在一些问题上还存在者一些分歧,但他们共同的观点是:货币供给量不是由政府货币当局(中央银行)所决定和控制外生变量,而是由社会经济活动主体共同决定而内生于经济运行过程中的。这源于他们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本质的认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是建立在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上的一种实物交换经济,而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再生产基础之上的“货币经济”。现代市场经济最基本的经济活动是资本家(投资者)为赚取利润而进行的投资和生产活动。货币就是投资和生产得以实现和顺利进行的必不可少的工具。由于经济中存在着不确定性因素,为避免生产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收益的风险,要素所有者在向资本家提供生产要素时,都要求资本家以货币这种为社会所公认的交易媒介和价值储藏手段作为预先支付(在国民收入统计核算体系中,这是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可视之为货币流量)。而资本家为获得这笔预先支付,可以同银行签订债务契约,以资产(可视之为货币存量)抵押的方式从银行得到这笔借款,并承诺用投资的未来收益来偿还借款并支付利息。而银行则通过“信用创造”,为企业提供这笔贷款。因此,货币不仅仅是作为交易媒介和价值储藏手段,更重要的是货币是作为一种债务契约进入社会经济生活的。货币供给和债务,和生产过程就紧密联系起来。这就是内生货币供给理论的最扼要的解释。这一理论自然而重要的推论就是利息率在国民经济运行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1.利率在内生货币供给体系中的作用。

在货币与利率的研究中,长期以来,人们是以外生货币供给变动如何影响利率水平作为研究的内容,认为在货币供给和利率的关系中,外生货币供给是自变量,而利率则是随之而变动的因变量。而如果不再将货币看成外生变量,而是视作内生变量时,利率变动就可以通过对贷款人和借款人就货币供求的态度发生改变,从而导致货币供求变化而使金融出现紧缩或膨胀,这样,利率变动对经济也就具有调节作用。尤其在内生货币供给理论中,货币供给的主体是商业银行及其它金融中介机构,贷款创造了存款。这一观点也为前任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副主席艾兰·霍尔迈斯(A1an Holmes)所证实,“在现实世界中,银行扩充信贷,在这一过程中创造存款,然后再寻求准备。”如上所述,金融中介机构(贷款人)主要是通过创新性资产负债管理来寻求其准备的。而市场利率就是其寻求准备的成本,利率的变动会直接影响贷款人的资产负债结构,通过贷款人对贷款决策的调整而影响社会信用利用的可能性。因此,在金融创新造成货币供给内生特性愈发彰显的情况下,虽然中央银行已经失去了对流动性的完全控制能力,传统的以控制货币供给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失效。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从此以后就毫无作为了。实际上,即使货币供给是内生的,货币政策也是重要的,只不过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传导机制发生了变化。正如雷(Wray)所指出的,“即使商业银行的预期与借款者的预期同方向变动,商业银行也不能完全适应性地满足信贷需求。……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接受教科书存款乘数或传统的中央银行能够控制货币量的观点。但是,中央银行能够使商业银行难于扩大其资产负债表。”而中央银行使商业银行难于扩大其资产负债表的手段就是以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通过对中央银行利率体系的调控来影响金融机构和企业、个人的资产负债选择和金融机构的贷款成本,以及改变人们对经济决策的预期而对货币供求产生影响,从而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这就是内生货币供给条件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2.中央银行利率目标选择及传导机制。

中央银行的利率体系一般由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中央银行决定的基准利率,以及金融机构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和备付金利率等构成。如前所述,由于金融创新使再融资的主动权不在中央银行手中,所以中央银行通过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利率(通称再融资利率)的变动对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影响更关注的是其告示效应。,即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利率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信号,其变动可改变人们对经济决策的预期而对市场利率产生影响,因此受到市场的普遍关注。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和备付金率曾是中央银行利率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随着金融体系的开放和发展,货币当局要控制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来源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其重要性已大大降低。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如美国、加拿大、瑞士、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家都降低或取消了法定准备金率,零准备金率正成为一种趋势。

中央银行通常依赖于基准利率来调控货币市场的利率。这是因为基准利率可以直接影响银行的存贷款利率水平,并通过资金的流动而使货币市场的利率结构趋于合理。作为中介目标的利率一般指短期货币市场利率,货币市场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性市场,由各子市场,如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短期债券市场等组成。利率作为市场价格,它将信号准确地传达给货币市场的参与者,并以各种短期金融工具为载体,通过市场参与者的买卖而将各子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利率是维系各子市场有序运作的纽带。当然,短期货币市场利率体系合理、健全与否关系到货币市场乃至整个金融市场是否能够稳定发展,建立一个合理市场化的利率体系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前提和目标。

总之,随着金融体系的发展,内生货币供给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由货币供给量向货币市场利率转化,而货币政策工具也由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率等直接调控工具向公开市场操作转化。与外生货币供给下的公开市场操作不同,其目的不是直接调控货币供给量,而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节货币市场利率而影响金融机构和企业、个人的资产负债选择和金融机构的贷款成本,以及改变人们对经济决策的预期从而对货币供求产生影响,最终达到货币政策目标。

从实践中看,美国在整个90年代经济快速增长而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又处于较低水平的发展时期,这被人们称之为“新经济”现象。我们应当认识到,这一经济现象是与美联储宏观调控有着密切关系的,尤其表现在美联储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转变,也就是由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转移到对利率的调节,并逐渐形成以微调为特色的利率政策。这显示了建立在内生货币供给理论基础上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

3.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实证分析

一般认为,在我国计划经济和转轨经济中,货币当局对货币供给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但事实上,由于“倒逼机制”和体制外“灰色金融”的存在,货币供给呈现出较强的内生性。随着经济和金融市场化程度的加深,我国货币供给也表现出越来越强的内生性。

(1)货币乘数的内生性分析按照我国货币层次定义,广义货币M2由流通中的货币C和商业银行的所有存款D构成,即M2=C+D.基础货币B=C+R+Re+NR,其中R是法定准备金,Re是超额准备金(1988年3月之前为备付金),NR是非金融机构在央行的存款,若记c=C/D为现金流通比率,r和 re分别为法定准备金率和超额准备金率,则(r+re)×D=R+Re,nr=NR/D为非金融机构的存款比率,m=M2/B为货币乘数。于是:

m=M2/B=C+D/C+R+Re+NR=1+c/c+r+re+nr可见,影响我国货币乘数的直接因素有现金流通比率c、法定准备金率r、超额准备金率re和非金融机构的存款比率nr,而且货币乘数与这四个因素都是负相关的。但从1988年至1998年3月,法定准备金率维持在13%不变,可视为常数。nr的值较小,而且变化平稳,其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现金流通比率c按下面的公式分解:c=C/D;C/E.E/Y.Y/D,其中E为消费支出,Y为国民收入,C/E为现金消费比率,E/Y为平均消费倾向,Y/D为存款货币的周转速度。随着金融机构的技术和服务的创新(信用卡、支票帐户等)的发展和深入,C/E可望不断下降;平均消费倾向E/Y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储蓄倾向的上升也在不断下降;存款货币的周转速度Y/D与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和效益有关,金融效率的提高,将使货币的周转速度下降。因此,从总体来说,我国现金流通比率的长期趋势是下降的,而我国的货币乘数m却由 1993年的1.45下降到1996年以后的1.1—1.2左右,可见,c值与货币乘数的负相关关系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c值的变化对货币乘数影响很小。这样,在我国现阶段影响m的因素主要是超额准备金率。

银行持有超额准备金的主要目的是保持其具有充分的流动性,而这也就产生了流动性成本,即因持有低收益的超额准备金而无法进行高效益贷款所承担的机会成本。因此,超额准备金水平主要取决于贷款利率的高低。在经济高涨时,投资需求增加导致对货币的需求增加,必然造成贷款利率提高,而贷款利率的提高将增加持有超额准备金的机会成本,银行会减少超额准备金,降低超额准备金率,由此提高了货币乘数。而在经济衰退期则产生相反的效应。因此,超额准备金率与货币乘数是呈典型负相关关系的,货币乘数的变动就与经济波动保持一致,具有顺经济周期波动的内生性特征。对我国货币乘数变化的考察证实丁这一点。我国的超额准备金率由1993年的5%左右一直上升到1996年以后的9%一11%,翻了一番,而货币乘数也由1993年的1.45一直下降到1996年以后的1.1—1.2左右。

(2)基础货币供给成为内生变量我国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主要有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和外汇占款。

首先从再贷款渠道来看,在经济转轨时期,由于经济增长的粗放模式和投融资体制的缺陷,财政和企业的预算软约束在投资饥渴症的刺激下,必然转化为银行信贷的软约束,从而形成“适应性内生货币供给”式的“倒逼机制”,导致信贷规模失控。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增长格局基本告别短缺,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形势下,企业亏损面增大,市场投资获利机会少,企业投资意愿不够,信贷需求萎缩,而银行也在风险约束下出现“惜贷”行为。这造成从1996年到1999年末,中央银行对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再贷款余额从14088亿元下降至11520亿元,而且出现提前归还再贷款的情况。这显然与央行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以治理通货紧缩的意愿是背道而驰的。以上分析表明企业信贷需求的顺周期特性决定了中央银行再贷款的伸缩,央行的再贷款具有典型的内生性。

其次,再贴现也具有内生货币的典型特征。在我国现阶段,由于社会信用体制不健全,商业票据尚未普及,票据贴现市场远未发育成熟,使得我国再贴现业务发展缓慢。2000年,央行再贴现贷款仅占基础货币投放总量的3.5%。而即使再贴现业务形成规模,也难以成为央行调控货币供给的有力工具。因为再贴现同再贷款一样,其主动权是掌握在商业银行手中的,这一点已为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所证明。

再次,中央银行并不具有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调控基础货币的绝对主动权。这主要是因为适合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债券资产短缺,而中央银行本身债券也不足,难以通过逆回购业务收回基础货币,只能做投放短期资金的单向操作,灵活性受到束缚。据统计,1999年底,央行资产负债表列明的各种债券仅为118.9亿元,仅相当于其总资产的0.34%。持有大量国债的国有商业银行也将国债视为优质资产而不愿出售,这些都使得公开市场业务缺乏交易基础,从而央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调控基础货币的主动性受到很大限制。

最后,外汇占款的形成在目前体制中具有很强的内生性。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央行通过外汇占款投放基础货币具有很强的被动性,经济高涨,国际收支顺差时,央行为保持汇率稳定,保证银行结售汇制度正常运行,必须抛出本币,增加外汇占款。如1994—1997年,外汇储备大增,中央银行资产中的外汇占款分别增加3740.51亿元、2292.65亿元、2804.23亿元和 3070.62亿元,外汇占款也成为基础货币增加的主要渠道,1995年,外汇占款增量与央行资产运用增量之比高达75.2%,而这一时期也正是央行试图控制基础货币投放以抑制通货膨胀的关键时期。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及人民币不贬值使我国出口增长下降,外汇收入减少导致外汇占款增速缓慢,2000年外汇占款增加753亿元,占全年央行资产运用增加额的26.1%。这表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基础货币数量成为依赖于外汇市场状况的内生变量。在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政策目标下,外汇占款不是中央银行可以主动调控基础货币的手段。

三、结 论

货币供给范文第8篇

关键词: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货币供给;实证检验

作者简介:刘志雄(1982-),男,广西柳州人,中山大学岭南学院2006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张秀娟(1981-),女,山西长治人,山西运城学院经管系教师,主要从事货币金融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178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7)02-0123-04

收稿日期:2007-01-12

自克鲁格曼(1979)提出了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以来,国际上关于货币危机的研究已经深入到了第四代货币危机模型。每一代货币危机模型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与时代意义,尽管这些模型各有弊端,但仍然具有实用价值。以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为例,我们可以利用该模型对中国是否存在货币危机进行实证检验,也可以对之进行改进,以检验当前中国的货币供给规模,这一方面的运用就成为本文分析的主要内容。

一、货币供给规模研究相关文献回顾

关于我国是否存在超额货币的争论长期存在,出现了超额货币论和非超额货币论。

1.超额货币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货币供应量持续超常增长,准货币(M1)与广义货币(M2)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1.92%和24%,而GDP年平均增长率与年通货膨胀率分别为9.6%和6.7%,货币供给增长率远远超过GDP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和。根据传统的货币理论,我国存在着大量的超额货币。超额货币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关注,他们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超额货币现象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理论解释。这些理论主要包括“价格指数偏低假说”、“被迫储蓄假说”、“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假说”、“地下经济假说”、“货币化假说”、“综合成因假说”、“价格决定的财政理论”、“时滞效应假说”、“资本市场货币积聚假说”和“储蓄难以转化为投资假说”等。谢平(1996)认为,超额货币现象的出现主要根源于制度变迁。易纲(1996)认为,货币化就是“通过货币进行(以货币为价值尺度和交易媒介)经济活动的比例不断增加”,而且这一比例随着分权化政策而增加。赵平(2004)认为,我国超额货币的存在,一方面弱化了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另一方面也使得银行体系的潜在风险进一步加大。我国股市的超额货币需求对超额货币供给现象的存在要负相当一部分的责任。江春(2004)认为,长期以来(1979~2004年),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年均增长率比GDP与物价年均增长之和平均高出7.79个百分点,并由此形成了严重的超额货币。超额货币回到流通领域,引起物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当前,我国存在着资源错配,融资结构与投资结构不对称,金融体系没有充分发挥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机制,大量的资源被盈利能力低下或亏损严重的国有企业占用等问题,使我国货币供应的增加不能带动产出的相应增长。因此,为了保证我国经济长期稳定的有效增长,人民银行应当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

2.非超额货币论。郑小胡(2003)认为,虽然表面上我国存在超额货币,货币供给增长率远远超过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和,但判断一个经济体系货币存量是否充足,不能仅仅看金融部门而关键要看实体经济的增长与运转状况。我国目前存在大量的下岗失业人员,大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资金紧缺,企业间相互拖欠已达1万多亿元,面对这些事实,不能说我国的货币供给真正地超额了。程建胜(2004)认为,我国根本不存在“超额”或者“迷失”的货币。我国银行系统向社会供应的货币既没有“迷失”也没有“超额”,之所以出现“迷失的货币”或“超额的货币”之说,就是因为使用了不当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问题。胡智等(2005)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利用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与价格弹性对交易方程式进行了修订,并对我国1991年~2003年的广义货币供应量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广义货币的供应只是存在稍微过量,并不存在大量的超额货币。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根据不同的研究方法,采用不同区间段的数据进行研究的结果不尽相同。那么,我国当前的货币供给到底处于超额还是不足状态,本文将借鉴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在对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改进的基础上,对我国的货币供给规模进行实证检验。

二、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简要回顾

1979年,克鲁格曼教授的开创性论文《一种国际收支危机的模型》,奠定了国际货币危机理论模型研究的基础。他认为在一国货币需求稳定的情况下,国内信贷的扩张会带来储备流失,从而导致原有的固定汇率在投机冲击下产生危机。在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中,货币危机是否出现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基本面,特别是财政赤字的货币化,假定政府为解决财政赤字而大量发行货币,必然引起资本流出,中央银行为维持汇率稳定而无限制地抛出外汇储备,当外汇储备达到临界点时,会引起投机攻击,如果政府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支持,就不得不放弃稳定的汇率制度(陈雨露,2002)。

假定货币需求不变,货币供给由中央银行国内信贷与持有的外汇储备组成(假定不存在私人银行),则有:

令国内信贷的增长速度为μ,有:

(公式无法输入)

(4)式表明在货币需求不变时,国内信贷的变化与外汇储备的变化呈相反方向变动。外汇储备将随着国内信贷的增长而持续流失(见图1),流失速度与信贷扩张速度之间保持一定比例。

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开创了货币危机研究的先河,第一次从经济理论角度揭示了货币危机的根源与本质,指出了当经济基础变量的恶化导致危机的出现的必然性和可预测性。然而,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假定货币供给保持不变,国内信贷增长率保持稳定数值增长,国内信贷的增长以外汇储备的流失为条件。这种假定不符合实际,因此需要改进。下面,笔者试图对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进行改进,并利用改进的模型对我国的货币供给规模进行检验。

三、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的改进

我们仍然沿用上述的代表变量,在不考虑货币乘数(令=1)条件下①,有:

也就是说,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仅仅考虑国内信贷与外汇储备之间的比例分配问题,而忽略了随机因素。假定随机因素是白噪声,于是有:

(9)式与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相比考虑了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体现了货币供给、国内信贷与外汇储备增长率三者之间的动态均衡关系,即在模型中,适度的货币供给由外汇储备

增长率和国内信贷增长率二者共同决定③。(9)式的产生存在一定的条件。首先,变量的时间序列是平稳的,或者变量的差分具有单位根过程。实际上,三个变量都是二阶单位根过程。其次,由于变量是平稳时间序列,假设时间序列是连续的,因而用增长速度来代替时间序列曲线每一期的斜率。再次,假定货币乘数为1,即不考虑货币乘数的作用,货币乘数的存在对分析没有影响。最后,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国内信贷规模远大于外汇储备规模,货币供给远大于国内信贷。

四、实证检验

我们以1986年~2005年的货币供给、国内信贷与外汇储备增加为研究对象,其中,货币供给采用广义形式,即M2;国内信贷相关数据采用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资金平衡表中资金运用项目下的贷款项目;外汇储备通过汇率已经折算为人民币实际储备(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各年度《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略)。从图2可以看出:货币供给、国内信贷与外汇储备增加三者都具有同步的上升趋势,货币供给与国内信贷的增长速度相当,二者的规模几乎同步增加,而外汇储备的增加与货币供给、国内信贷的差距比较大,曲线呈平缓上升走势。

表1为1986年~2005年我国的货币供给增长率、国内信贷增长率和外汇储备增长率,根据(9)式,计算出1986年~2005年的(μ-β)γ+β值(见表2)。在表2中,1986年的(μ-β)r+β值,可以认为是一个奇异点,该点的货币供给增长率远远大于实际货币供给增长率。一方面,当年国内信贷增速为47.9%,另一方面外汇储备却负增长,国内信贷的增长与外汇储备的增长负相关。比较表1与表2中的货币供给增长率可以得出:1986、1989年~1991年间,我国出现货币供给严重不足。2003年~2004年,尽管我国也出现货币供给不足现象,但货币供给不足现象并不严重。1992年~1993年,我国出现超额货币,实际货币供给增长率高于由国内信贷增长率和外汇储备增长率所决定的水平。1986年~2005年间的其余年份(12年),我国实际货币供给与由国内信贷增长率和外汇储备增长率共同决定的水平相吻合,我国货币供给在绝大多数年份中并未出现超额现象。

总之,1986年~2005年的20年时间内,我国的货币供给出现了超额货币、货币供给不足和适度现象。但其中大多数年份(12年)我国的货币供给是适度的,货币供给不足年份不多,而出现超额货币现象的年份则更少。这与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不大一样。1994年之后,我国的货币供给并不多,满足国内信贷和外汇储备的增长率要求,并没有出现超额货币现象,这也说明了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投放的数量非常合适,我国的货币政策比较有效。1992年~1993年,我国出现了超额的货币供给,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首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经济高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增强。高速的经济增长直接导致货币供给的增加,唯有如此,才能满足国内各行各业经济建设的资金需求。因而,国内信贷伴随着对资金需求的增加也呈逐年上升趋势。除此之外,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拉大,直接导致西部地区对资金的需求远远高于东部地区。因此,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相应的资金支持,货币供给与国内信贷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仍将保持上升势头。

其次,货币供给增长率、国内信贷增长率和外汇储备增长率之间的非均衡变动。货币供给增长率较高,国内信贷增长率和外汇储备增长率则较低,甚至1992年的外汇储备增长率为负,外汇储备的减少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减少了国内货币供给的数量,而国家仍然投放过多的货币,过多的货币投放没有真正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以此促进中国经济的增长,同时也造成了当年的通货膨胀。事实上,1992年~1994年,我国的确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这主要根源于货币供给的过多投放。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对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进行了改进,并利用改进的模型对我国1986年~2005年货币供给规模进行了实证检验。改进的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表明,货币供给增长率由外汇储备增长率与国内信贷增长率所决定,而不是在保持货币供给不变条件下,国内信贷与外汇储备的反方向变动。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1986年~2005年的20年时间里,我国的货币供给绝大多数年份处于适度水平,少数年份出现不足和超额现象,这与许多学者认为我国已经出现严重的超额货币的结论不相符合。1992年~1993年我国出现超额的货币供给,并由此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同时,我国在大多数年份中并没有出现超额货币供给,货币供给处于适度水平,说明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比较有效。

货币供给、国内信贷与外汇储备三者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才能协调发展。尽管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我国的实际货币供给、国内信贷与外汇储备增加之间在绝大多数年份中存在确定的比例关系。但也要看到,在一些年份,我国的实际货币供给、国内信贷与外汇储备增加之间并不满足确定的比例关系,实际的货币供给出现不足或超额现象。因此,需要我国中央银行在货币投放的时候,全面考虑货币供给、国内信贷与外汇储备增加之间的关系,从而不至于使货币投放出现不足或超额,达到满足经济建设所需的适度水平。同时,在货币政策的制订过程中,中央银行应充分考虑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与价格弹性的变化,以制订出稳定有效的货币政策。

中国当前并没有出现超额货币现象,并不说明我国的货币供给就十分合理。我国整个经济体的实际货币供给存在结构问题,有效货币供给不足。因此,中央银行在采取各种措施继续保持货币供给正常增长的同时,需要改善货币供应结构进而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保持财政政策效力的同时发挥货币政策对经济的积极作用。此外,国家要深化对国有企业与金融机构改革,提高其资金运营效率,拓宽非国有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在市场机制不断完善的情况下,通过货币供给的存量调整和增量调节,使我国的经济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从而使有效货币供给增加。

(编校:少 卿)

货币供给范文第9篇

关键词:货币供给;内生和外生货币供给;均衡和非均衡;流量和存量

在整个经济学的发展历史中,关于货币供给,我们很难找到一个较为全面而系统的论述,无论是新古典学派、凯恩斯学派、后凯恩斯学派,在他们的理论中,或者没有明确的货币供给理论,或者是对货币供给做了简单化的处理,即货币供给或者是内生的或者是外生。正因为如此,引起了关于货币问题旷日持久而又毫无结果的争论。从最根本上来讲,造成货币供给分析几乎被所有的学派或忽视或简单化的原因就是在货币市场所有的学派都坚持货币均衡的思想。在货币思想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基本思想都经历了这样或者那样的反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同观点,但是货币市场就是均衡思想。

一、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的货币市场均衡思想

在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中,货币被当成覆盖在实物经济上的一层“面纱”,其本身除了能够影响绝对价格水平等名义变量之外,对经济中的真实变量没有丝毫作用。货币数量说是他们关于货币的核心理论,简单的“费雪交易方程”或“现金余额方程”就能够满足建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大厦的需要。尽管我们在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的经典文献中寻找不到关于货币供给理论的明确表述,但是如果认为古典和新古典学派只有货币的需求而完全没有货币的供给的理论也是一种误解。古典和新古典学派存在一个隐含的货币供给理论,这个理论是以它们的利率理论为支撑的。古典和新古典学派的利率理论的核心是“实物利率”,这种理论认为,决定利率的因素不是货币而是经济中的真实资本的供求状况。维克塞尔的“自然利率”理论是古典和新古典利率理论的集大成者。维克塞尔把利率区分为“自然利率”和货币利率,如果货币利率低于“自然利率”,就会引起任对货币贷款的需求增加;反之,如果货币贷款的利率高于“自然利率”,人们就不会提出任何贷款申请。这种对货币的供给是以经济系统对货币的需求为基础的,即货币供给是由经济系统内在决定,这就是货币内生供给思想。

二、凯恩斯学派的货币市场均衡思想

中,他也开创了货币研究的新时代。首先,凯恩斯批判了新古典的利率由真实经济因素决定而与货币供求无关的思想,提出了“货币利率”理论。其次,凯恩斯抛弃了“两分法”。但是,在对于货币的具体问题研究方面,凯恩斯走得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远。

对于货币供给,凯恩斯在否定了新古典利率理论之后,维克塞尔积累过程就不会自动发生,因此,新古典的货币供给就不能成立,但是,凯恩斯对货币的供给过程却做了简单的处理,即假定货币供给是经济系统之外的因素,即主要是由货币当局或者中央银行决定的,货币供给影响经济,但其本身却不受经济的影响。这种无弹性的货币供给曲线确实给凯恩斯的分析带来了许多方便。显然,凯恩斯抛弃了新古典关于货币供给的内生思想,尽管凯恩斯本人事前、事后(即《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写作的前后)都明显表现出对货币外生思想的反对。而且,凯恩斯的外生货币供给只涉及货币供给的存量问题,而没有涉及流量问题。这一点,凯恩斯也和以流量供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新古典理论存在差异。

对于货币的需求,凯恩斯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流动偏好理论,并具体将货币的需求划分为交易性需求、预防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影响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持有量的主要因素是收入水平,而投资动机的货币需求量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利率。预防需求和交易需求,尤其是交易需求是“费雪方程”和“剑桥方程”的主要内容,可见,凯恩斯对新古典的货币需求不是否定而是修正。因此,人们通常把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看成是现金余额说的延伸和发展,即在现金余额说的基础上加上了投资因素造成的货币需求。因此,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实际上是关于货币的流量和存量两个方面。

凯恩斯的货币供给也是由利率决定,不过,凯恩斯的利率不是“自然利率”,而是由货币供求决定的“货币利率”。利率与货币的需求之间存在反方向的关系,因此,在利率——货币供求量的空间中,货币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而货币供给则是一条垂直线。因此,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总能够与垂直的供给曲线相交,就是说,货币的需求总等于货币的供给。可见,尽管凯恩斯否定新古典货币理论的部分内容,但是货币市场均衡的思想还是被凯恩斯保留了下来,不同只是,凯恩斯是用“萨伊定律”取代了新古典的“萨伊逆定理”。在劳动力市场上遭到凯恩斯批严厉批评的均衡思想,却在货币市场被凯恩斯不假思索地捡了起来。而且,凯恩斯的货币市场的均衡不包含一个动态的过程,因为,被供给创造出来的需求和供给本身总是相等的,没有任何调整的必要。既然货币市场总是均衡的且货币的供给又是由货币等价外生决定的,那么,我们还有什么必要去研究货币的供给呢?

三、后凯恩斯主义的货币市场均衡思想

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遭到了后凯恩斯主义学派的批判。关于交易性货币需求与利率的关系,鲍莫尔修正了传统的凯恩斯理论,认为交易性货币需求也和利率有关,其关系即为著名的平方根公式;关于预防性货币需求与利率的关系,惠伦则修正了传统的凯恩斯理论,并认为预防性货币需求也与率有关,其关系即为著名的立方根公式;关于投资需求,则被后凯恩斯主义学派发展为“资产选择理论”。后凯恩斯主义学派视为一种资产形式,对货币的需求取决于风险和受益的比较。

关于货币供给,后凯恩斯学派和凯恩斯学派之间确实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凯恩斯把货币供给外生化遭到了后凯恩斯主义者及其他内生论者的反对。在这一点上,后凯恩斯主义者及其他内生论者坚持回到新古典理论上去。早期的内生论者从货币乘数入手(外生论的核心假设就是和货币乘数是稳定的),对外生论提出批判。后期的内生论者则是从经济运行的角度提出货币供给主要是经济自身对货币的需求而形成的。因此,后凯恩斯主义者及其他内生论者又把货币供给作为流量来分析。

早期的内生性论思想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深入的研究,直到20世纪50年代,在对新古典综合学派的批评中,内生性货币供给的思想开始复兴。凯恩斯在《货币论》中的关于货币供给内生性的思想一直在英国享有重要

地位;1959年的拉德克利夫报告提出了货币供给主要由银行贷款决定,提出了内生性供给的思想;罗宾逊、卡尔多、凯恩和早期的后凯恩斯主义者明斯基提出并发展了内生性货币供给理论。

适应主义的主要观点认为,面对企业的信贷需求,商业银行根据自身利益最大化行事。当商业银行因扩大贷款而出现储备不足时,可以向中央银行寻求准备,中央银行必须适应性的满足它们的需要,否则将引发金融危机,严重时会危及宏观经济的安全。因此,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没有控制力,相反中央银行只能适应商业银行寻求准备。因为在适应主义的内生性货币供给方程中货币供给具有完全的利率弹性,所以莫尔将货币供给曲线表示为一条水平于货币供给横轴的直线,所以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又被称为水平主义。

结构主义的内生性货币供给理论认为,中央银行并不是完全被动的适应商业银行对储备金的需求的,而是可以拒绝商业银行寻求准备。但结构主义者同时认为,虽然中央银行拒绝了适应银行,但是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资产负债管理扩大了商业银行储备的来源的范围。比如,商业银行可以同业拆借、金融创新等手段来解决自身的准备不足问题,流动性偏好观点的学者同意适应主义和结构主义关于内生性货币供给理论的核心观点,但同时认为,商业银行在经营中,必须对其未来的流动性做出预测,特别是对家庭部门的流动性偏好做出预测,由此银行的流动性偏好和家庭部的流动性偏好密切的联系在了一起。如果家庭部门的流动性偏好增加而倾向于持有银行最具流动性的负债(即存款增加),则计划消费会随之减少,而储备需求会增加,单个银行将面临储备枯竭的情况(Wray,1992)。总之流动性偏好的观点在承认内生性货币供给理论的核心即在贷款创造存款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了从存款到贷款过程的因果关系。

总之,无论货币供给内生性理论内部存在怎样的差别,有一点是确信无疑的,那就是,货币供给是由经济运行对信贷需求而创造的,货币供给的过程就是信贷发放的过程。经济中的货币供给量随信贷的发放而增加,随信贷的回笼而减少。

虽然,内生论的许多思想极富启发性,但是,和凯恩斯一样,货币供给仍然没有成为后凯恩斯学派及其他内生论者的研究主要对象,究其原因,后凯恩斯学派及其他内生论者只是抛弃了凯恩斯的形式而继承了凯恩斯的灵魂。这个灵魂就是:货币市场总是处于均衡状态的。凯恩斯认为货币市场是供给决定需求,而后凯恩斯学派及其他内生论者则认为,货币市场是需求决定供给。因此,在货币市场的状况上,后凯恩斯主义者及其他内生论者又和新古典理论决裂转而接受了凯恩斯的理论,即认为货币市场总是均衡的。不同之处仅仅在于:凯恩斯是以“萨伊定律”为依据,而后凯恩斯学派及其他内生论者是以“萨伊逆定律”为依据的。

至于货币的需求,后凯恩斯主义者及其他内生论者主要是以资产选择理论来解释对货币的需求的,这实际上也是凯恩斯投资性货币需求的扩展而已,并无本质差别。

参考文献:

1.托马斯·图克.通货原理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2.斯蒂芬·罗西斯.后凯恩斯主义货币经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货币供给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电子货币 发展 货币供给 影响

一、前言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电子货币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电子支付具备较高的效率、较低的成本,这些特征无疑给传统金融发展方式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电子货币代替了流通中的现金,影响了货币乘数和基础货币,进而影响了货币供应。所以,文章着重探讨了货币供给在电子货币快速发展的今天所遭到的影响。

二、电子货币在我国的发展及现状

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的广泛普及等都推动了电子货币的产生与发展。1985年3月,银行珠海分行发行了第一张名为“中银卡”的信用卡,自这之后,各个商业银行便将信用卡发行视作不可或缺的业务竞争方式,于是相继发行了工行“牡丹卡”、中行“长城卡”、农行“金穗卡”与建行“龙卡”。我国政府于1993年实行了“金卡工程”,它使用的是电子货币运用体系工程,旨在强化对经济宏观调控与金融创新深化的建设。北京于2007年12月26日举行的“国家金卡工程全国IC卡第十次工作会议”展示了2000年以来,银行卡的联网通用推动了银行卡发展,发卡量已经接近了16亿张,POS机已经达至了120万台,商户已经达至85万家,跨行消费金额已经达至2.31万亿元。非银行电子货币的发展也较快,公交卡、超市卡、医保卡、“一卡通”型电子货币等逐渐盛行于各大中城市之中,极大便利了人们的购物与消费,推动了商品零销售的旺盛。

三、电子货币的发展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一方面,电子货币对基础货币的影响。央行需要对基础货币加以控制,传统方式中,央行可以采取提升或减少法定准备金率的方式合理调控货币供给量,或者采取公开交易证券的方式合理调控货币供应量。基于电子货币条件,存款准备金与通货是影响央行能否基于电子货币影响货币供应量的主要因素。

从电子货币对存款准备金影响角度而言,通常情况下,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的小幅度调整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货币供给,但电子货币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一些法定存款准备金。若央行没有提取相应的准备金,就会影响了央行通过对准备金率的调整来调控货币供应量的实际成效。同时,商业银行具备电子货币与其衍生品,且这部分的货币不需要缴纳准备金,可以通过对商业银行机会成本的降低来减弱央行法定准备金相关政策的作用。从电子货币对通货影响角度而言,电子货币的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逐渐替代了流通过程中的现金,进而影响了流通中现金量。基于相关统计,我国2011年的流通中现金量比1990年较少了20%,而电子货币使用率却逐渐上涨,且上涨速度较快。这无疑展示了,现金的使用量逐渐较少,电子货币有着较为显著的代替作用。可见,电子货币对央行货币供应量有着直接影响,并对货币政策执行成效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另一方面,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的影响。传统货币供给的模型可以简单描述为:货币供给是基础货币量和货币乘数的积,是流通中通货和银行体系多种存款的和。基础货币主要涉及流通中通货与银行体系准备金,银行体系多种存款的创造取决于银行准备金的不断扩张。基于电子货币的存在,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下所述:

从电子货币对现金损失率影响角度而言,现金损失率与公众流动性偏好与通货机会成本有着紧密联系的关系,一般人们对通货的实际需求量会随着收入的提升而提升,从而提升现金损失率;从电子货币服法定准备金率影响角度而言,电子货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银行流动性,银行用于投资与贷款的资金的增加,不需要完全受相应准备金的的影响,随之提升了派生存款与货币乘数。可见,法定准备金率的降低会促使货币乘数提升;从电子货币对超额准备金率影响角度而言,超额准备金率易受利率与经济繁荣的影响。电子货币具备流行性较强与安全性较高的特征,所以银行获取低成本资金较容易,且会降低具备超额准备金实际数量,一定程度上说,电子货币的发展降低了超额准备金率;从电子货币对非交易存款比率影响角度而言,定期存款存在一定的限制,没有较强的灵活性,所以人们更乐意选择活期存款,电子货币的发展降低了非交易存款比率,提升了货币乘数。总而言之,电子货币的发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货比乘数各变量,并产业了相应变化,影响了货币乘数的稳定性。

四、避免电子货币影响的对策

首先,制定电子货币存款准备制度。电子货币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活期存款与流通中现金,降低中央银行控制货币的力度,因此央行需要提取一定的准备金合理控制好货币数量。

其次,电子货币的发展方便了支付结算,中央银行可以创建全国领域内的支付结算平台,以促进权威性的树立,从而更好地管控电子货币影响领域,以及增加了货币政策的权威性。

再次,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电子货币的发展,并提升了中央银行监督管理的繁杂性,所以,中央银行需要强化和政府的合作,创建风险预警体系,从而减少外国资本流动对我国货币政策成效的影响。

最后,合理监管电子货币,创建较为标准的法律环境。我国的电子货币起步较晚,中央银行需要学习与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合理政策与法规,并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制定与我国国情相适宜的规章。

五、结论

总而言之,电子货币的发展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主要集中于两方面。一方面,电子货币影响了基础货币,因为电子货币取代了部分流通过程中的现金,从而影响了中央银行货币供应量及货币政策执行力;另一方面,电子货币影响了货币乘数,电子货币的涌现在一程度上降低了现金漏损率提升了货币乘数,电子货币较高的使用率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币乘数,从而无疑影响了货币乘数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姬莹.电子货币的发展对货币供给影响的实证分析[J].金融经济.2014(12).

[2]杨弋帆.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及货币乘数的影响机制研究――包含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三级创造体系[J].上海金融.2014(03).

[3]徐舒灵.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供给理论的影响[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03).

[4]全颖.杨大光.互联网金融发展、支付货币电子化及对货币供给的影响[J].中国流通经济.2016(07).

[5]李丹D.电子货币发展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分析[J].商.2016(07).

上一篇:货币兑换范文 下一篇:货币紧缩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