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互换范文

时间:2023-11-06 23:16:39

货币互换

货币互换篇1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货币互换协议

一、 国际货币体系现状

国际货币体系是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和机构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一套安排和惯例。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牙买加协定》达成一致并开始实施。协定的主要特征有储备货币多元化、汇率制度多元化以及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多样化。虽然在“牙买加体系”下,世界储备货币除了美元,还有欧元、日元和英镑,但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使美元仍是世界的主要储备货币,这样就形成了“美元霸权”的现象。

“美元霸权”表现在两个方面:通过发行美元支付进口,美元超发可以保证美国进口远远超过美国的出口;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可以支撑其国内的高消费;美国可以通过自己货币的国际信用,发挥世界货币的功能,在无需扩大出口的情况下支付大量进口;美元的过度扩张增加了对其他国家产品的消费,这样就可以借助美元的国际信用为美国自己服务。其他国家如果进口大于出口,贸易收支就会产生赤字,就必须在金融市场上借款弥补贸易收支赤字,而美国贸易收支赤字通过美元发行就可以弥补了,这是美元霸权的一个表现。一国货币,在本国货币债务扩张下只能动用本国资源,但是美元是国际货币,美元债务扩张可以动用世界资源为美国经济发展服务。由于对美元信用的过度依赖,其他国家不得不借钱给美国,因而美国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扩张其对外的债务,这造成财政赤字不断增加,甚至石油美元和亚洲美元等的回流还依赖于美国财政赤字的扩张,这是美元霸权的另一种表现。

金融危机从美国开始,蔓延到全世界。在自身国家利益面前,美国没有做到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有的风度,反而用美元绑架了全世界。美国相继推出了QE1和QE2,前一段时间一度盛传QE3即将开始。在G20峰会上,各国领导人集体批评美国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并要求对现今美元一家独大的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随着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高速稳定增长的耀眼表现,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成为国际社会议论的焦点,有些学者甚至直言应该将人民币加入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SDR一揽子货币体系中。

二、 人民币国际化路径文献综述

目前在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的学术探讨中,主要有“走出去”战略和“周变化―区域化―国际化”两种思路。前者强调鼓励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输出,资本输出与产品输出并重,增加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的资本需求(肖丹丹,范爱军,2009),中国的跨国公司加速海外市场开发(陈德胜,卜文辉,2010),以及改善投资环境为外商直接投资使用人民币计价提供基础(戴金平,靳晓婷,2011)。后者主要利用中国与东亚及东南亚国家的紧密经济联系,使人民币实现区域化结算和储备货币区域化(翁玮,2010);刘曙光(2009)指出,人民币贸易结算有助于企业大幅降低交易成本,规避汇率风险;另外就是要利用香港的优势建成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戴金平,靳晓婷,2011)。

三、 人民币互换协议

货币互换是指两笔金额相同、期限相同、计算利率方法相同,但货币不同的债务资金之间的调换,同时也进行不同利息额的货币调换。货币互换协议的签订,有利于应对短期流动性问题,从而有效应对金融危机,维护金融稳定,另外,还可以规避汇率风险。

早在1993年,中国人民银行就已经与八个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签订了边境贸易本币结算协定。迄今为止,中国已经与欧洲央行、韩国、香港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总额约为2.37万亿元人民币。2013年,人民币已经成为全球第九大货币。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系统显示,目前人民币在国际支付市场的占有率达到了0.87%的历史最高值。

中国与亚洲国家,尤其是东亚及东南亚国家的经济紧密程度日益加深。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形成了一个拥有17亿人口的自由贸易区,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一个大好契机。目前中国已经与马来西亚、印尼等签订了人民币互换协议,这为人民币成为东南亚地区的结算货币提供了进一步保障。中国与这些贸易紧密的周边国家签订货币互换协议,可以让这些国家用人民币购买中国产品,消减美元汇价波动的风险,进而可以刺激中国-东盟贸易区内双边贸易的复苏。

签订货币协议,不仅可以为周边经济体提供支持,也可以提高并巩固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受到货币互换协议的鼓舞,中国与那些签订互换协议的国家之间会倾向于将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步,并进而可以为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打下良好基础。虽然目前人民币还没有实现资本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但在周边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早已经开始,远远超出预料。据统计,人民币在2011年已成为继美元、欧元之后世界第三大信用证发行货币,市场占有率达到了4%,而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最常用的支付方式。随着中国银联在东南亚一些国家业务的开展,人民币已经在东南亚国家中成为仅次于美元的又一种硬通货。

有一点需要提及的是,中国与各个国家的货币协议中,人民币的作用是不同。与韩国的协议中,货币互换的作用是为了便利韩国在华企业的融资;与香港签订货币互换,是因为其是人民币的的第二大集散中心,并且大陆企业在香港有发行债券的需要,互换可以是香港获得充足的人民币供应;白俄罗斯是为了将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需要;阿根廷是为了在双边贸易支付结算中的需要;新加坡是跨境人民币的结算中心之一,与其的货币互换可以更好地满足跨境贸易对人民币的需求。与各个国家签订的货币互换协议虽然初衷各异,但是这些协议都无一例外的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人民币货币互换协议的施行还是面临一定难题的。在总额高达2.37万亿元人民币的互换协议签署以后,在实际操作中,人民币的协议动用比例还是比较低的,这种情况是与人民币在国际上的适用范围小、境外对人民币的流动性需求不高的现实状况有关。另一个难题是,人民币的在岸利率通常情况下是高于人民币的离岸利率的,这种情况下向境外提供人民币流动性的话,人为地将互换利率设定低于离岸利率水平的话,这时候互换协议的利率水平将低于境内的利率水平,输出的人民币流动性就因为存在套利动机而返回境内市场,从而央行的政策就遭到了抵消。

四、 总结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历史的必然的过程。金融危机让世界更进一步认识到现有的世界货币体系的缺陷,改变美元一家独大的世界货币体系、让人民币尽快走向世界的呼声也越来越大。与世界其他国家签订人民币互换协议可以有效地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和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但是,在中国资本项目没有实现自由兑换的情况下,人民币互换协议仍然存在一些现实操作难题。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必须对人民币国际化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陈德胜, 卜文辉. 人民币国际化:背景分析与路径选择. 银行家, 2010(04): 99-100.

[2]戴金平, 靳晓婷. 渐进性人民币国际化中的香港地位―兼论人民币国际化的动态路径. 开放导报, 2011(03): 12-17.

[3]刘曙光. 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与路径. 银行家, 2009(05): 21-23.

[4]翁玮. 人民币在东盟实现区域化的路径. 经济问题探索, 2010(01): 111-116.

货币互换篇2

关键词:流动性救援 东亚经济体 双边货币互换 金融合作

次贷危机爆发以来,西方各国陷入了流动性短缺之中,许多国家对美元的流动性需求逐步加大,因此加大了双边货币互换的力度,以相互提供流动性支援度过危机。实际上,虽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以来在为各国提供流动性支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能力和救援机制存在固有的缺陷,各国也因此纷纷采取其他措施补充流动性,其中代表性的措施就是建立双边货币互换机制。在此背景下,同样面对金融危机影响的东亚经济体的双边货币互换机制也不断加强,并呈现出一定的演变趋势,这种双边货币互换机制也影响着东亚金融合作的进程。不过,由于汇率协调机制尚未建立,东亚各层级之间流动性互助的有效性亟待加强。

金融危机背景下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的发展

(一)金融危机以来各国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的发展

双边货币互换手段最早出现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具体形式是两国央行通过相互存入对方账户等值的本币以使用对方所存入的货币。布雷顿体系解体之前,美联储可以通过此项措施避免黄金流失,该体系解体之后,美联储没有了任意兑换黄金的压力,但货币互换对保持美元稳定仍具有重要作用。金融危机以来,由于流动性危机的出现,美国扩大了与其他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互换,一方面原有的互换协议规模增大,另一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协议。

东亚经济体进行双边货币互换的历史较短,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清迈协议的签署为起点。其主要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完善东盟国家之间的货币互换安排,并将其覆盖到所有国家,二是与中、日、韩建立双边货币互换网络和一定的回购协议,必要情况下相互提供适当流动性资金。当前,东盟十国全部加入货币互换协议,中、日、韩也分别与部分国家缔结了相关协议。

(二) 东亚双边货币互换发展趋势分析

东亚经济体的双边互换协议的主流形式是以本币换取美元,目前仅中日、中韩之间的协议是本币换本币。金融危机以来,各国金融改革出现了新的趋势,东亚经济体的货币互换向各国自主签署双边协议、本币与本币互换的形式发展。以中国为例,其主要的双边互换方式就是与周边各国签署本币与本地互换协议。近年来,与中国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国家越来越多。与中国经贸关系密切的东亚经济体国家通过与中国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以期实现促进本国投资、维护地区稳定的目标。

东亚双边货币互换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原有的的区域合作框架下逐步建立了一定规模的双边货币互换网络。二是东亚经济体内部的韩国和新加坡等国与区域外的美国等国建立了相关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跨区域的货币互换机制逐步建立。三是本币换本币协议成为主要的互换协议形式,既提供了流动性支持,又利用各国货币进行了贸易结算,促进了双边直接投资和金融投资,从而有利于统一的金融结算体系和货币合作机制向纵深发展。

综上,从当前东亚各国双边货币互换机制建立的情况看,东亚区域内的流动性机制选择已经朝着双边机制发展,并成为区域多边机制的补充。不过,东亚自贸区建设进程缓慢,一个折中的选择就是进行自贸协议的制定。同时,以本币换本币取代东南亚金融危机过后的本币换美元,凸显了次贷危机以来各国基于对金融动荡的关注和金融改革的需求。当前,通过本币换本币规避美元波动造成的巨大风险,有利于双方贸易的长远利益。这种货币互换协议也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深入发展。

双边货币互换与东亚各层次流动性救援监督机制

(一)双边货币互换与流动性救援机制的关系

在防范和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流动性支持的来源包括自身储备、区域流动性机制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全球多边流动性救援机制,构成了区域或一国流动性的三个层级,但其各自的特点和反应速度不同。其中,国内自身储备是最有效的层次,可以迅速应用到流动性支持中。区域内部的流动性安排紧随其后,也可以进行流动性支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流动性支持则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流动性支持的反应速度和效果最差。一国在进行以上几个层次的流动性配置时要结合使用、综合衡量。若后面的两个层级便利性较差,就要积极准备自身外汇储备以备不时之需,东亚各国近年来的外汇储备不断加大就是典型案例。而且一国需要流动性不能由自身满足时,区域流动性救援机制就要进行补充。因此,综上来看,双边货币互换实际上是一个流动性相互救援机制。

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东亚经济体纷纷加大了外汇储备,这与当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救援不力和区域流动性救援机制缺乏有关。具体而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救援力度不足一方面在于其预警机制不足,另一方面则在于其救援速度和反应机制缺乏。近年来IMF改革的方向就是提升反应速度和救援效果,但改革进展缓慢,各国在遭遇流动性危机时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区域双边货币互换机制。当前,亚洲国家开始加大金融货币区域合作步伐,这主要是基于其自身充足的流动性资源而进行的。不过,虽然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东亚经济体之间的流动性救援有所发展,但有效性仍需验证。未来,东亚国家将继续加强双边流动性救援机制的建立,以解决流动性救援并缓解外汇储备风险。

(二)东亚经济体流动性救援监督机制的完善

货币互换篇3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 本币互换

一、人民币国际化

(一)含义与内容。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国际市场上自由流通,在世界范围内承担起价格计量、结算及价值贮藏等作用的过程。

人民币国际化有三个主要的意义:第一,人民币在一定范围内(本国及境外)成为通货;第二,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成为国际各主要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的投资工具,为此,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第三,是国际贸易中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要达到一定的比重。这是衡量货币包括人民币国际化的通用标准,其中最主要的是后两点。

(二)进程与现状。

人民币国际化开始于2009年,当局推出了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试点工程,中国和外国的很多企业可以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试点工程在2010年6月和2011年8月经过两次推广,所有的国内、国外企业都可以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清算。

到目前为止,2013年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的贸易额占总贸易额的比例快速增长到16.3%,而试点工程刚开始时,这个数据几乎为零。

(三)背景与成因。

试点工程并不是人民币国家化进程在短时间内取得重大进展的唯一原因。试点计划给了进出口方选择结算货币的自由,但并不能确保他们选择人民币进行计价和结算。事实上,一种货币是否能在国际贸易中充当结算工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支付者的可用性和接受方的接受程度。海外进口商如果想在结算中使用人民币,需要通过信用贸易或汇兑获得人民币;另一方面,一个中方进口商只有在对方愿意接受人民币时才可能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

和试点工程相配合,中国当局还实施了其他配套措施以增加人民币在离岸金融市场的有效性和外国人对人民币的接受度。在这点上一个重要的步骤是建立人民币离岸中心,这给人民币离岸基金的可用性带来了极大的好处。

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及显著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那就是本币互换规模及数量不断扩大。人民币结算为互换协议搭建了一个做通贸易的平台,促进货币互换做实。

在中国政府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努力中,与外国央行签署双边本币互换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签署双边本币互换,中国央行可以向境外机构与居民提供人民币流动性,促进跨境贸易与投资的人民币结算,从而有助于提升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地位,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下面将对中国本币互换的实践进行具体分析。

二、中国本币互换的实践

(一)本币互换的运作机制。

按照参与主体不同,货币互换可以在商业机构间进行,也可以在中央银行间进行。一般而言,央行之间的互换机制是比较简单的,比如A、B两国央行之间要进行双边本币互换,首先是在对方账户系统中互开账户,而后A央行在B央行账户上以A国货币贷记一笔,同时B央行也相应地在A央行的账户上以 B国货币贷记一笔。这样,就实现了A央行将自己的货币借给 B央行的,同时 B央行也将本币借给A央行。中央银行是通过互换提供流动性支持,体现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危机的意愿,并以此增强市场信心,促进地区金融稳定。因此,央行之间的互换被广泛应用在处理各式各样的问题中,主要是用来解决一些货币的流动性短缺危机。

(二)国际间本币互换的实践。

最早的央行间货币互换可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十国集团创建的互惠性货币互换协议。1962年5月,美联储与法国央行签署了第一个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联储利用货币互换资金购入其他中央银行持有的美元,维护其他国家持有美元资产的信心和保持美元币值稳定。在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后,货币互换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各国为了应对危机,组建了基于多种货币的各种互换网络,分别为美联储网络、欧元网络(包括丹麦、瑞典与挪威向冰岛提供欧元的协议)、瑞士法郎网络与亚洲和拉美网络。

(三)中国本币互换的实践。

亚洲的央行货币互换始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在危机之后,亚洲各国认识到维护区域金融稳定的重要性,并积极探索利用自身力量促进地区金融稳定。2000年5月6日,东盟“10+3”的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在泰国清迈召开会议,达成《建立双边货币互换机制》的倡议(简称《清迈倡议》),各国间签署一系列双边货币互换协议。2001年,我国人民银行在《清迈倡议》框架下同泰国银行签署了金额为20亿美元货币互换协议,这是人民银行第一次对外签署中央银行间的货币互换协议。随后,又同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国家中央银行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由于清迈倡议下动用货币互换条件比较严格,相关货币互换至今没有实际动用过。

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互换业务始于十多年前。在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开始探讨自身的货币互换。2005年,人民银行与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内的10家商业银行进行了一笔为期1年、总金额达6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业务。当然,这属于国内机构间的货币互换。

在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加快了货币互换的步伐。人民银行先后与多个经济体的货币当局签订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见表1)。中国也逐步扩大双边互换协议的范围,现已扩展至亚洲、美洲、欧洲和大洋洲的国家和地区。同时,人民银行与其他国家央行或货币当局签署的系列本币互换协议中,还体现了对货币互换的一些创新,如支持互换资金用于贸易融资,充当结算工具等。

中国与多国建立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也就相当于建立了一个以人民币为中心的“一对多”的交换、融资、清算系统,如果围绕此建立一个货币交换中心,再在上面建立一个融资资金池,那么这个以人民币为核心的互换体系,未来的前景显然可能就是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的一极,成为国际结算中的重要工具,真正意义上的储备货币。

货币互换篇4

货币掉期(CurrencySwap)通常是交易双方在期初交换本金、期间定期交换相应货币的利息、期末再换回本金的一种金融衍生品合约。ISDA将其定义为:“在约定的期间内,一方定期向另一方支付一种货币的以某一固定或浮动利率计算出的利息金额,以换取另一方向其支付另一种货币的以某一固定或浮动利率计算出的利息金额。”在实践中,货币掉期产品形式日益多样化,在本金互换方面有交换、摊销或不交换等不同类别;在利息互换方面,以浮动利率交换固定利率的品种称为“交叉货币互换”(CrossCurrencySwap),以浮动利率交换浮动利率的品种称作“基差互换”(BasisSwap)。货币掉期由于涉及到两种不同货币币种之间的互换,多用于转换资产或者负债的币种,作为资产负债货币错配的避险或管理工具。具体而言,货币掉期对于客户主要有以下几个功能:一是降低负债成本,客户可以选择利率成本较低的市场进行贷款或发行债券,再通过货币掉期转换成所需的币种。二是资产保值,客户可以通过货币掉期锁定非本币投资(本金和收益)的汇率和利率风险。三是调整资产负债错配,帮助客户调整其资产负债的汇率错配问题,也可用于改变目前资产负债的利率属性。货币掉期和外汇掉期(FXSwap)存在一定联系和差异。两者均涉及两种货币的两次反向交换,且都受到本外币利率、汇率、利差、市场预期等因素影响。两者差别在于,双方运用周期不一样,外汇掉期成交活跃的期限一般在1年以内,而货币掉期的合约周期相对长,因此外汇掉期更多用于短期流动性管理,而货币掉期多用于资产负债币种错配的风险管理。此外,货币掉期的报价形式是以利率或利差,而外汇掉期是以远期点来表示。

二、我国人民币货币掉期发展现状

2007年8月,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正式推出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业务。主要由银行的对客交易和银行间交易组成,参与者主要包括银行和三类机构(央行类机构、国际组织、财富基金)。目前我国人民币货币掉期业务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客盘基础薄弱。自2007年推出货币掉期业务以来,人民币长期处于单边升值预期中,企业客户对冲外债敞口的需求并不强烈。从合约周期来看,境内人民币货币掉期交易以1年以内的短期限为主(2016年有85%的交易集中在1年以内),而国际货币掉期市场通常体现出长期限特征。这也表示境内银行间货币掉期的主要需求来自银行自身短期资产和负债的币种调整,而非来自客盘。二是市场发展动力不足。由于货币掉期的产品结构复杂、交易效率较低,银行更愿意采用标准化程度更高的外汇掉期或利率互换来对冲客盘需求,这也进一步加剧了货币掉期市场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2016年货币掉期交易量只占外汇衍生品市场交易总量的0.2%,而同期外汇掉期占外汇衍生品市场交易总量的91.5%。三是定价曲线尚不完善。由于超长期限货币掉期业务估值体系尚不健全,美元等外币端缺乏长期可参考汇率曲线和利率曲线,也一定程度上造就了目前市场难以有效开展三年以上掉期业务的局面。

三、未来发展展望与建议

一是人民币国际化成果显著,为境内人民币货币掉期良性发展提供契机。近年来,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的逐步开放等,这些举措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境内外主体对人民币金融衍生产品的需求。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境内外市场主体在资产端和负债端的多元化需求将产生更多的定价和对冲需求,更多参与主体更活跃地加入其中,也会促进货币掉期长端定价曲线的形成和完善,货币掉期有望变成更成熟、更广泛使用的产品定价工具。二是加强交易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市场参与者多元化需求。在目前银行间交易中心交易平台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交易平台功能,满足标准化与个性化需求。长远来看,可以借鉴目前交易中心标准化远掉期产品的经验,构建标准化人民币货币掉期产品交易子平台,提升市场交易流动性和便捷性。三是用好陆港两地共同市场,扩大境内外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范围。目前境内和香港两地股票市场互联互通计划已经顺利实施,“债券通”也将在年内落地,而如何契合投资者对冲跨境投资组合的需求则是急切需要面对的问题。在内地资本市场尚未全面开放之前,陆港两地“共同市场”将是提供多元投资和配套风险管理工具的市场模式。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以货币掉期等外汇金融衍生工具也能降低进入门槛,纳入陆港两地债券交易等共同市场。一个开放、多元的资本市场,将为境内人民币货币掉期市场建设提供有利支撑。

作者:李晓明 钟明月 单位:交通银行总行 复旦大学历史系

参考文献:

[1]母丹.在路上——境内人民币货币掉期现状、机遇与挑战[J].中国货币市场,2017(3).

[2]杨欣,成海波.人民币货币掉期的风险分析与货币政策作用[J].时代金融,2011(18).

货币互换篇5

[关键词]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适用范围;资产整体置换;非互惠转让

美国是最早制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国家,主要有《会计原则委员会意见书第29号——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和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3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两部准则。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及其前身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虽然没有单独颁布有关非货币性资产的准则,但在其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不动产、厂房和设备》等具体准则中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在我国,财政部首次于1999年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以下简称“原版准则”),并于2001年进行了修订(以下简称“修订版准则”);2006年2月,财政部又了《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下简称“2006年版准则”)。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适用范围的比较分析

从准则适用范围来看,原版准则和修订版准则虽都以“非货币性交易”命名,但从内容来看均没有涉及非货币性负债交易和劳务交易,也没有涉及与所有者或所有者以外方面的非货币性资产非互惠转让,实际上规范和披露的还是“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即指企业之间主要以非货币性资产形式的互惠转让。2006年版准则更名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只不过是众望所归,“名”正而“言”顺,还准则以本来面目,更便于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理解和运用。而且,原版准则引言中明文规定该准则不涉及放弃非现金资产(不包括股权)取得股权和企业合并所涉及的非货币性交易;修订版准则适用范围有所松动,仅仅不包括涉及企业合并的非货币性交易;2006年版准则没有涉及适用范围的条款,但是从其第二条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所下定义可以看出,该准则同样不涉及与所有者或所有者以外方面的非货币性资产非互惠转让,也不核算在企业合并、债务重组中和发行股票取得的非货币性资产业务。

美国apb意见书第29号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定义为“不涉及或很少涉及货币性资产或负债的交换和非互惠转让”。2004年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3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sfas no.153) 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提出更为严格的限制性条件,即“非货币性资产的互惠转让只有在转让方对转让资产不再进行实质性的持续涉入,即资产所有权上的风险或报酬已经转移时才应作为交换”。相关的国际会计准则或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也有相同的规定。我国2006年版准则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定义为: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我国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核算范围比美国准则和相关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要窄一些,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我国2006年版准则所涉及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企业之间主要以非货币性资产形式的互惠转让,即企业获得一项或若干项非货币性资产,必须按照等价交换原则,以付出自己所拥有的非货币性资产作为代价,而不是单方面的非互惠转让;而美国准则及相关国际会计准则既涉及互惠性的交换,也涉及非互惠转让,适用于一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我国之所以将非互惠转让排除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核算范围之外,主要是考虑到非互惠转让性质比较特殊,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性质差异较大,而且在其他具体准则中作了详细规范,没有必要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中加以核算。例如,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作为股利发放给股东属于资本性交易,适用于《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又比如,政府无偿提供给企业的非货币性资产属于非互惠转让,适用于《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

其二,基于目前非货币性负债和劳务交换在我国并不多见的情况,暂时没有必要对涉及非货币性负债和劳务的非货币性交换进行规范,待时机成熟时再做出规范。因此,我国2006年版准则核算对象只涉及非货币性资产,不涉及非货币性负债和劳务,而美国准则及相关国际会计准则两方面均有涉及。

二、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适用范围的思考与建议

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界定是规范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及披露的前提。适用范围界定模糊,会导致准则之间缺乏逻辑一致性和协调性,从而影响到整个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质量和效果。与前两版准则相比较,2006年版准则进一步明确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定义,适用范围界定比较清晰可见。但是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相比,2006年版准则适用范围显得较为狭窄,没有涉及负债、劳务和非互惠转让,也没有涉及我国上市公司资产整体置换业务。鉴于此,大多数人都认为,作为一项具体准则,应该具有完整性和前瞻性,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应当考虑负债、劳务和非互惠转让,尽量缩小差异,以提供更完整的会计信息,也可以降低我国企业国际化的交易成本。不过这种观点值得商榷。尽管2006年版准则已经实施了4年时间,但是频繁的修改有损准则的权威性,影响准则的有效执行,适用范围界定不宜盲目扩大,应循序渐进展开,就目前情况而言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目前的确存在着许多以劳务提供方式换取对方非货币性资产的交易行为,比如我国一些建筑公司为国外客户提供建筑劳务后,所获报酬往往是非货币性资产(如钢材、木材等)。劳务比较特殊,虽然不是企业所持有的现实的、有形的资产,但是在企业之间的交易活动中也可以以一定的价格转让, 这与具有实物形态的商品、机器设备的交换并无太大差异。因此,对于企业以劳务方式换取非货币性资产的交换应给予明确规范,可在会计准则解释公告中进行补充说明。对于负债,可遵循债务重组准则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对于企业的捐赠支出以及接受其他企业的捐赠等非互惠转让,2006年版准则并没有做出明确规范。可考虑对于企业的捐赠支出,按照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孰高的原则计入营业外支出;对于接受的捐赠,可比照政府补助准则规定予以处理,即如果企业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数额较大,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自相关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起,在该资产使用寿命期内平均分配,分次计入营业外收入。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前被出售、转让、报废或发生毁损的,应将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余额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营业外收入。如果企业接受捐赠的资产数额较小,则可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

其次,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资产整体置换会计处理规范。2006年版准则出台之前,部分上市公司将其归入非货币性交易范围,并根据原版准则和修订版准则进行会计处理。但是,以2006年版准则规范资产整体置换存在概念上的冲突。因为资产整体置换不仅包括大量的非货币性资产的交换,还涉及大额债务的转移,已远远超出2006年版准则所涵盖的范围。如何界定其为货币性交易或是非货币性交易?是将置入或置出整体资产看成一个整体直接适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还是将其区分成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并根据货币性资产是否占整个交易金额的25%来判断是否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这些都不是2006年版准则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定义所能涵盖和解决的。尽管2006年版准则没有涉及资产整体置换,但不可否认该准则与资产整体置换的关联度最大,且部分上市公司已按此处理并得到实务界的支持。因此,笔者认为,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应以解释公告或补充说明等方式明确规定上市公司资产整体置换业务的会计处理。

最后,我国准则没有规定将转让方对换出资产不再进行实质性的持续涉入作为限制性条件,有可能出现实质和形式倒挂现象,使一些貌似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混入其中,从而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可借鉴美国sfas no.153相关做法,同样以解释公告或补充说明等方式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加上“不再后续涉入”的限制条件,即“非货币性资产的互惠转让只有在转让方对转让资产不再后续涉入(资产所有权上的风险或报酬已经转移时)才应作为交换”。将不符合条件的非货币性资产的转移排除在外,从而有效地压缩人为操作利润的空间。

主要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1[s].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贾博颖,付玉来.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处理的最新进展及启示[j].会计研究,2005(8).

[3]葛家澍,杜兴强.中级财务会计学(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货币互换篇6

关键词:货币社会双重影响货币拜物教

市场经济是货币经济。当今的社会也是货币社会。货币充斥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无孔不入,无处不在。货币是价值和财富的抽象代表,是社会财富的集成。货币是交换的媒介,也是商品流通的媒介。货币的使命是要在流通中充当流通车轮;充当周而复始地进行流通的永动机。外国一学者将货币比作为“风轮”。“风轮”既可以推动社会的前进,又可以碾破社会的道路。货币对社会产生了双重影响。

货币促进人的社会化

人具有社会性,在漫漫的成长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学习社会技能,掌握社会规范,明确社会目标,扮演社会角色,承担社会义务,逐渐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当然,每个人的社会化程度还是有高低之别。有的人社会化程度很低,他不能将社会的价值观和社会的行为规范很好地内化于自身之中,不能自觉遵循社会的行为准则,不能清楚地进行自我的角色定位。

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交流的媒介。常用的交流媒介是语言和货币。通过语言,人们可以与他人互通信息,可以与他人产生互动。语言可以促进人精神层面的社会化。通过货币,人们可以互相交换,互通有无,以满足自身的多种需要。货币可以促进人物质生活层面的社会化。物质生活层面的社会化往往是精神层面的社会化的基础。也就是说,物质层面的社会化要有物质基础,精神层面的社会化有时也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比如人们在利用某种文化资源时需交纳一定的费用,这都有赖于货币。居家生活同样也离不开货币。所以,“货币是人走进人类社会大院的门票”。按照一些社会学家的观点,人的社会化分为三个阶段:“初社会化”、“续社会化”和“复社会化”。在每一个阶段,人都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和巨大的代价,其间不可避免地要使用货币,并且不仅仅就是本土货币,有的还需使用国际货币。

货币的使用使人获得了更大的自由空间。因为货币可以购买别人的劳动成果,可以取代自己应尽的义务。这样,人就可以从义务加在他身上的枷锁中解脱出来。他只须缴纳一定的钱税。这为个性的发展留下了自由的空间,为人更好地社会化准备了条件。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一般购买力,所以任何东西都可以购买,任何东西都可以转化为货币。等价物促进了平等。平等和自由是人社会化的条件,如同飞鸟的两翼。从这个角度而言,作为平等、自由的伴生物的货币又间接地成为社会化条件的条件。货币扩大了人的自由化。人的生活空间得到了扩展,因之人与人的交往方式和交往内容也得到了拓展,这样更有利于提高人的社会化程度和范围。

货币推动社会的互动

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支配个人,个人也会对社会进行选择。这种支配或选择会促成人的地域的流动。一个人拥有的金钱量和他们的活动范围是成正比例的。拥有金钱量的多少决定一个人能够流动的频率。人口流动的动力来自于实现货币增值的机会。

现代社会由于科技发展而成为一种动态的、不定型的、不稳定的社会。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社会流动性很大。有活力的、敢闯敢干的人会流向发展机遇多的,收入会增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较好的地方。随着地域的变迁,职业的变动,人会归属于不同的团体,可以结识更多的人。社会交往关系受到一定的影响。其间巨大的动力来自于货币。所以,货币是社会互动的引擎。

社会互动种类繁多,有直接式的社会互动和间接式的社会互动,有合作式的社会互动和竞争式的社会互动,有冲突式的社会互动和双赢式的社会互动,有交换式的社会互动和纯粹掠夺式的社会互动。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社会互动,都可以带来资源的流动和资金的转换,都能导致社会财富的增加。姑且拿交换式的社会互动为例。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互动方式。由于生产的分工,每个人所生产的产品只能满足自己一部分需要,满足其他的需要就靠交换。

在刚分工的时候,人们的交换力极不灵敏。随着分工的不断精细化,交换式互动更加频繁。交换的内容更加丰富,不再仅限于物质的层面,精神层面的东西也会处于交换内容之列。“邻居们交换恩惠;儿童们交换玩具;同事们交换帮助;熟人们交换礼貌;政治家们交换让步;讨论者交换观点;家庭主妇们交换烹饪窍门。”这段话所列举的交换活动有两种:一是物质交换,有具体事物参与其中;一种是精神交换,无具体的事物,但交换的背后隐含着一种计量的尺度,那就是货币。

在社会交换和互动中,货币是“需要和对象之间,人的生活和生活资料之间的牵线人”。它充当了人际关系的粘合剂和计量尺度。借助于货币,一切参与市场交换的东西都可以按照货币的形式加以计算。在货币面前,一切抽象的和具体的,一切劳动的和非劳动的物品都转化为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转化为可以计算的抽象的数字。这样,货币作为平均主义者,把一切差别都消失了,这对社会的互动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货币促成社会的分化

在社会互动中,慢慢出现了分化现象。分化的源起也有货币的因素。分化的依据是货币的拥有量。根据货币拥有的多少,社会人可被划分成两大阶层:富人阶层和穷人阶层。

社会阶层有不同的分类标准。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就主张社会分层要按照财富、地位和权力三个标准。主张财富作为第一分层标准的还有美国社会学家沃纳、威廉•劳埃德等。货币的拥有量可以决定人们生活水平的高低,可以成为人们归属不同社会阶层的依据,所以,在现代社会,有些人为了追求优越的生活条件,挤身富人行列,采用种种不道德的甚至是违法犯罪的手段去获取更大的个人利益,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各个不同的阶层在获取货币的过程和方式也不同。货币在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中的分布和占有也有异。

内容摘要:我国前些年通过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于1996年成功地实现了经济上的“软着陆”:即不必以经济的大幅度下滑来纠正经济连年超高增长的结构失衡和通货膨胀。而在西方经济学中则有一条铁律:只有扩张性政策才有可能推动经济的增长。因此,有人得出结论说:西方经济学不适合中国国情。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走势,有人认为过热,有人则认为是一轮黄金增长周期的开始。反思软着陆时期我国的货币政策及其效果,有助于央行针对当前的宏观经济走势,执行合理的货币政策。

关键词:货币政策扩张紧缩

西方经济学的中国悖论

从1993年开始,我国经济出现高增长—高通胀并行,针对这种情况,政府采用了被称之为“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并且成功地于1996年实现了“软着陆”:即不必以经济的大幅度下滑来纠正经济连年超高速增长的结构失衡和通货膨胀。紧缩的货币政策实现了中国经济的适度增长,同时还降低了通货膨胀率,被称为“中国的奇迹”。而在西方经济学中,无论是IS-LM模型,还是AD-AS模型,缺少了扩张的货币政策,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实现低通货膨胀下的经济增长的。我国1993年至1998年间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具有浓郁的紧缩意味,有学者得出西方经济学不适合中国的结论。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有待商榷。

我国货币政策的深层次分析

表1列出了从1992年至2002年我国各层次的货币供应量,从中不难看出,我国从来没有实行过真正意义上的紧缩政策。所谓“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从来都是“适度从松”,即使从年增长率上来讲,也有1/4的年份中,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是较上年递增的。

为什么我国政府会把所实施的货币政策称之为紧缩的呢?笔者认为:这是人们把政策的方向与力度混淆在一起造成的结果。绝大多数国家在绝大多数时期的货币政策在方向上都是扩张性的,所不同的只是扩张的力度问题。正由于这样,我国已经在其货币政策中默认了扩张这个大前提,在此前提下,才有扩张力度的“适度从紧”。具体说来,1992年以后,全国经济出现过热,因此,中央政府有意适当降低经济的增长率,但与此同时,我国的现实经济增长率还低于潜在增长率(对我国潜在的经济增长率,有学者估算大致在8%~10%之间),因此我国事实上没有必要实施严格的紧缩政策。因此,中国人民银行提出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这样的概念,但实际上实施的却是“适度从松”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供应量的适度增长。简言之,单纯紧缩的货币政策是决不可能实现经济的增长。

从西方经济学的角度,扩张与紧缩有两种划分方式。一种是绝对量意义上的扩张与紧缩,是方向性的。另一种划分方式则是相对量意义上的扩张与紧缩,也就是比较各年增长率的变化,如果当年的增长率较去年的增长率低,就称之为紧缩,反之则称为扩张,这也是我国所采用的说法。但就习惯上,西方经济学所说的紧缩与扩张都是指绝对量意义上的,而且这种提法也很符合近几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经济运行和货币总量上都呈现一个增长的走势。还有,我们在提到GDP或是其它经济指标的时候,通常都是将当年的数值与上年度的数值进行比较,而不是将增长率的变化值当作是增长或是下降的标准。由此,我国的货币政策给人的印象是:始终缺乏方向感,明明一直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却被冠以“适度从紧”,而近些年更是改为“稳健的货币政策”,何谓积极,其含义很不明朗。笔者认为,可以模仿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划分模式,将货币政策首先划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然后再按照一定的区间,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划分为温和的(一位数的年增长率)、高速的(二位数的年增长率)和超级的(三位数的年增长率)。

结合我国国情的模型说明

货币互换篇7

内地与香港四种货币 “支付互通”

2009年3月16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签订的内地与香港多种货币支付系统互通安排正式启动,标志着两地正式建立覆盖多币种的全方位跨境支付清算合作机制。

两地跨境支付业务首批开通4个币种:港元、美元、欧元和英镑。目前,这4个币种的内地结算银行,分别为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其香港指定行分别为中国建设银行香港分行、中国银行(香港)、中国工商银行(亚洲)和花旗银行(香港)。

两地支付互通安排的启动,使两地之间外币资金往来的路径大大简化,实现实时清算,消除了不同地区时差引起的资金清算过程的时滞问题。

此前,境内企业和境外企业的外币资金往来,都要绕道相应货币所在经济体,主要有三种途径:通过中行自身的支付系统进行;利用中国人民银行自身的支付系统进行;通过一些境外机构,如花旗银行在内地分行的支付系统进行。如,一家内地企业要把一笔美元汇到香港,首先要通过内地的中行开户,中行把资金划到其纽约分行,通过纽约分行再划到香港。而“两地支付互通”后,一些中小型银行就可以先把资金划到几个获得境内外币支付系统结算资格的境内银行,这些银行可以将资金直接划到其香港的行,通过其在香港的支付结算平台划给其他境外银行。

香港金管局表示,内地与香港多种货币支付互通安排的建立,可为亚洲区内银行提供同时区的支付渠道,有利于提高内地与香港跨境多种货币支付的效率,以及降低两地跨境支付的风险和成本。同时,该项安排也有助于内地与香港的参与银行提高其资金运用效率,增强资金管理及跨境支付业务的竞争力,进一步密切内地与香港的经济金融联系。

虽然“两地支付互通”系统并不涉及尚不能完全自由兑换的人民币,但是,在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看来,内地与香港多种货币支付系统互通,意在为人民币成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做准备。

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大客户部高级经济师何志成指出,“两地支付互通” 计划实际上是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小市场”,可形象比喻为一座桥――可以进行人民币买卖,连接中国与国际市场的桥。该支付互通安排以及全方位跨境支付清算合作机制,是人民币成为国际结算货币的重要一步。

可以说,“两地支付互通”是人民币走出去成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一个试验田。中国人民银行在该业务安排时表示,根据双方签订的谅解备忘录,将根据市场需求决定是否开通其他币种的跨境支付业务。

沪粤五城开启人民币贸易结算

众所周知,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伴随着商品、劳务以及资本在不同区域间流动,跨境支付行为不可避免。

然而,由于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不是贸易结算货币,因此,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通常以第三国货币进行计价和结算,中国境内企业和外国企业都要承担汇率风险,其中主要是美元的汇率风险。之前,只是与有关邻国的边境贸易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自1990年代起至今,我国已与越南、蒙古、老挝、尼泊尔、俄罗斯、吉尔吉斯、朝鲜和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中央银行签署了有关边境贸易本币结算的协定,涉及金额达4800亿元人民币。

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启动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进入了实施阶段。2009年4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上海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东莞4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这标志着人民币结算由此前仅限于边贸领域向一般国际贸易拓展。伴随着试点的推进以及贸易国的认可,人民币贸易结算可能会逐渐使用并推广开来,涉及的区域会越来越广。

人民币贸易结算首先要面临的问题是,境外进口商愿意接受人民币,境外出口商手中有大量的人民币用来支付。为了推动人民币国际结算,央行不断推动双边货币互换。中国人民银行与其他央行或货币当局签署的本币互换协议,为扩大使用人民币结算提供了资金来源。同时,人民币结算也为互换协议搭建了一个做通贸易的平台,促进货币互换做实。

事实上,自2007年以来,双边货币互换就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当年5月,东盟10国以及日本、中国和韩国的财长达成建设区域性外汇储备一揽子货币体系协议时,就明确了人民币是本地区最重要货币之一的地位。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为了抵御金融危机带来的贸易萎缩和维护区域金融稳定,双方各取所需,货币互换终于“落地”。

从目前来看,货币互换的范围正逐渐扩大,从香港到马来西亚,从白俄罗斯到印度尼西亚再到阿根廷,总规模增至6500亿元人民币。目前,人民银行还在与其他有类似需求的央行,就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进行磋商。

分析人士指出,一系列货币互换协议的签订,将起到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作用,同时,也为人民币跨境结算提供了资金支持基础,长远来看,将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重要基础。

货币互换篇8

一、关于定义

1.非货币易。我国《非货币易准则》中的非货币易,是指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这种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美国《第29号意见书》中,非货币易指不涉及或涉及很少货币性资产或负债的交换和非互惠转让。其中,交换是指一个企业与另一个企业之间的互惠转让,通过转让,企业以让渡其他资产或劳务而取得资产和劳务,或者偿还一项负债。非互惠转让,是指资产或劳务的单方向转让,由一个企业转让给其所有者或其他企业,或者由企业所有者或其他企业转让给该企业。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我国非货币易准则没有包括非货币性负债交换和非互惠转让,非货币易对象主要是非货币性资产。

2.货币性资产。对于货币性资产的定义,我国《非货币易准则》中指持有的现金及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美国《第29号意见书》中指由合同或通过其他 方法 规定了货币金额的资产,如现金、以现金方式收回的长期或短期应收账款或应收票据。根据以上定义,可以看到我国和美国对货币性资产的定义基本相似,并无实质差别,都是指货币金额固定的或能够确定的资产。

3.非货币性资产。对于非货币性资产的定义,我国《非货币易准则》作了如下描述: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以及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美国《第29号意见书》中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如存货、普通股投资、固定资产。非货币性资产有别于货币性资产最基本的特征是:其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的 经济 利益,即货币金额是不固定的或不确定的。

4.公允价值。我国《非货币易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33号——衍生工具和套期活动会计》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在当前交易中,双方自愿买入(承担)或卖出(清偿)一项资产(负债)所使用的金额,换言之,该项资产(负债)是在非强迫或清算(或拍卖)的情形下买入(承担)或卖出(清偿)的。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虽然两国对公允价值定义的表述不尽相同,但都指明公允价值不是企业在强制性的交易、清算或拍卖中成交的金额。

除上述定义外,美国《第29号意见书》中还定义了生产性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或在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中使用的资产。生产性资产包括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对某个企业的投资,但不包括没有采用该方法核算的投资。美国界定生产性资产是为选择计量标准服务的,即一般情况下采用公允价值计价,但如果类似生产性资产相互交换,则采用账面价值。我国虽然没有定义生产性资产,但对计量标准 问题 已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账务处理中作出了较明确的规定。

二、关于准则的规范范围

我国非货币易没有包括非货币性负债交换和非互惠转让。此外,有些事项虽然符合《非货币易准则》对非货币易的定义,但有相应的其他准则对其予以规范,或正在拟订中的其他准则中涉及。例如放弃股权以取得股权:如果属于企业合并,将由相关准则或制度规范;如果不属于企业合并,则仍按《非货币易准则》进行会计处理。非货币性资产非自愿地转换为货币性资产的情形属于货币易,也不包括在《非货币易准则》的规范范围内。

美国《第29号意见书》中明确规定:涉及很少的(或没有)货币性资产或负债的交换,以及非互惠转让作为非货币易,一般以货币性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低于交换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的一定比例(例如25%)作为界定依据。同时,将下列交易或事项排除在非货币易之外:①根据《会计原则委员会意见书第15号——企业合并》进行会计处理的企业合并。②在共同控制下的公司或个人之间进行的非货币性资产的转让,例如:在母公司与其子公司之间,或在同一母公司的两个子公司之间,或在合营公司与其所有者之间。③企业发行股票时取得的非货币性资产和劳务。④根据《会计原则委员会意见书第43号》第78章进行会计处理时在股票股利和股票分割中发行或收到的股票。⑤非货币性资产全部或部分地遭受到破坏、盗窃、没收或征用而强制转换为货币性资产,然后以货币性资产重置该非货币性资产,按货币易进行会计处理。

三、关于非货币易的会计处理

1.不涉及补价的会计处理。我国《非货币易准则》第5条指出:企业发生非货币易时,应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企业会计制度》第114条规定:在进行非货币易的核算时,无论是一项资产换入一项资产,或是一项资产同时换入多项资产,或者同时以多项资产换入一项资产,或者以多项资产换入多项资产,均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入账价值。

美国《第29号意见书》中指出:如果从实质上来说非货币易的盈利过程没有完成,那么,非货币易的会计处理不应建立在转移资产公允价值的基础上,而应建立在所放弃非货币性资产的账面金额(合适的话,减去已发生的减值)的基础上。以下两类视为盈利过程没有完成:①以在正常经营过程中持有的、用于出售的产品与将会在企业相同经营范围内出售的产品相交换,以便向交易各方以外的顾客销售产品。②以在正常经营过程中持有的、不是用于出售的生产性资产与类似的生产性资产相交换,或者与相同的、类似的生产性资产上的等价权益相交换。对于非货币易已完成的会计处理,所取得非货币性资产的成本是为获得该资产而转让的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并且应该确认该非货币易的利得或损失。如果两者的公允价值都无法确定,应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作为换入资产入账价值,不确认损益。

综上可见,我国《非货币易准则》不再区分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而美国对不涉及补价情况下的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主要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对于不涉及补价情况下的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美国主张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计量标准,如果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比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更清楚,则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计量标准。

2.涉及补价的会计处理。对于涉及补价情况下非货币换,衡量是否属于非货币易的判断标准,我国和美国均采用25%为分界限:高于分界线,按货币易进行会计处理;低于分界线按非货币易进行会计处理。

涉及补价情况下非货币换的会计处理分为支付补价的和收到补价的两种情况:①支付补价的。我国《非货币易准则》第6条规定:支付补价的,应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美国《第29号意见书》中指出,支付补价的企业应按所支付的补价加上让渡的非货币性资产的账面金额来确认收到的资产。如果非货币易显示出已发生损失,则全部损失应予以确认。②收到补价的。我国《非货币易准则》第6条规定:收到补价的,应按如下公式确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和应确认的收益: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应确认的收益=补价-(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

美国《第29号意见书》中指出:补价的接收方按补价超过所让渡资产的一定份额确认交换利得。该份额应当按补价占收到的总价(补价加上收到的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的比例加以确定;如果所让渡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更清楚的话,则按补价占所让渡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的比例加以确定。收到补价方按比例确认非货币易收益的公式如下:应确认的收益=补价-[补价/(补价+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上式中,减数的经济意义在于,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中,相当于补价占补价和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部分已经实现了。所收到的补价是与该部分账面价值相对应的收入。两者相配比,即为应确认的收益。

此外,对非货币易中涉及多项资产的会计处理,美国没有明确规定。我国《非货币易准则》第7条规定:在非货币易中,如果同时换入多项资产,应按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总额与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进行分配,以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四、关于非货币易的披露

我国《非货币易准则》第8条规定: 企业 应当披露非货币易中换入、换出资产的类别及其金额。美国《第29号意见书》中指出:在某个期间发生非货币易的企业,应在当期的财务报表中披露交易的性质、转让资产的计价基础、所确认的所得或损失。

五、相关建议

1.对货币性资产定义中的“现金”概念用“货币资金”替代,以便与 会计 实务中的“现金”和《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概念相区别。因为,会计实务中的“现金”是由出纳员管理的库存现金;《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中“现金”一般包括现金和现金等价物。而《非货币易准则》中的货币性资产概念中的“现金”与现行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项目含义相同。

2.判断交易究竟是货币易还是非货币易,笔者认为在 应用 “25%”这个分界线时,如果涉及到存货的非货币易,则增值税不应列入公允价值。由于增值税属于价外税,因此对于一般纳税人来讲,存货的公允价值不包括增值税。对于小规模纳税人来讲,因其增值税不实行抵扣制度,所以增值税常常包括在存货的公允价值之内。为了公允价值概念的统一性,建议增值税都不列入存货的公允价值。

上一篇:货币幻觉范文 下一篇:朝鲜货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