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作文范文

时间:2023-09-17 11:24:27

戏曲作文

戏曲作文篇1

戏曲作文(1)

戏曲是我国的一大文化,它历史渊源,在汉代出现了戏曲的原型,叫“角抵戏”;在唐代,民间舞蹈得以入宫,得到更大的发展;宋代,又出现了 “瓦舍”和“勾栏”;金朝时,南方出现了“南戏”,北方出现了“北杂剧”,之后,南方的“南戏”逐渐发展起来,戏曲的雏形形成。

后来在各朝各代出现了许多戏曲形式,列如元杂剧,还有中国戏曲的第一个繁盛期是在元代,第二个繁盛期则出现在明清时代,在明代还出现了四大唱腔,分别是浙江海盐腔、浙江余姚腔、江西弋阳腔和江苏昆山腔。在清代,戏曲转型,向民间化、通俗化转变,后来由于徽班和湖北汉调艺人同台表演,后来逐渐融合,成为了现在大家最熟悉的戏曲形式——京剧。

后来在地方又不断的出现许多戏曲种类,诸如越剧、评剧、黄梅戏之类的,戏曲有许许多多的形式就不一一阐述了。

我国的戏曲是我国的国粹,从1400多年就出现了,是我国无形的财富,属于非物质遗产,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资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戏曲这一辉煌的文化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戏曲的舞台被现代的歌舞给抢占,戏曲表演的地方在现在可谓是少之又少,比如我们这里,我就不知道哪里有看戏曲的地方,所以说现在我们的非物质遗产保护得非常不好,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逐渐形成的民间文化、艺术,有着它独特的魅力,它传承并表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以及精神,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国粹,是中华民族的灵魂、精神、智慧、文化的结晶体,而现在随着时代在向着科技化,现代化发展,戏曲这一千多年前的东西,不受现在人们的喜爱,自然而然没有了市场,就没有了生存的空间,除了中央电视台在播出以外,其它的地方我们很难找到戏曲的影子。戏曲这一伟大的民族结晶体不能就这样埋没,我们应该将它延续下去。

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戏曲也应该进行变化,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随大众而变化,不然古板、死板的东西是一定会退居二线或者是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的。当然戏曲也是中国几千年前的文化,有人会说是不能改变的,但是我想问:现在在以后不也将成为历史吗?改变是必然的,不然戏曲非但不能表现现在、以后的历史,却将会在历史的河流长流中无奈的被埋没。

因此我们不仅需要接受戏曲,而戏曲也应该做改革,以适应现在的潮流

戏曲作文(2)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它不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从盘古开天辟地,到如今的现代科技飞速发展,中华文化也从几千年前的单调,发展到现在的辉煌。

中华文化,范围广阔。传统学科中的数学、医学、农学;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建筑中的万里长城、阿房宫;绘画中的中国国画;文学中的中国古典诗词、小说、神话、寓言;还有书法、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服饰、饮食、武术等等,这些绚丽的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变得丰富多彩,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之中。而在众多的传统文化中,戏剧,无疑是能够很好地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和特色的一项文化。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戏剧的发展可以说是随着文明的出现就出现了,虽然原始的戏剧很粗糙,也可能称不上是戏剧,但任何一项文明的发展都是要经历刚开始的粗糙,才能逐渐得趋于完善的。原始的戏剧为后来完美的戏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戏剧从原始社会发展代中国古代,经历了一个重大改革。中国古代戏剧因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所以称作“戏曲”。中国戏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传奇和明清传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戏和其他地方戏的传统剧目在内,它是中国民族戏剧文化的通称。

正是从古代的戏剧开始,到如今,戏剧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完美的整体。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比较流行着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河北梆子、安庆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等众多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戏剧的发展可以说是相当的成功的,有众多老一辈的艺术家和群众们热衷戏剧,希望将戏剧,这项中华的璀璨文化发扬光大。

然而,戏剧在现在的发展中却面临着一个非常大的问题:现代文化的冲击。随着老一辈艺术家的渐渐衰老,新一代的年轻人逐渐崛起,现代文化正和传统文化商讨着一个问题:我们两个,到底哪一个才能站得住脚呢?我曾经看过一个电视节目,记者到街上进行随机采访,对象都是一些年轻人,记者一些老艺术家的名字,问他们知不知道,而大多数被采访者都表示没有听过。现在,新一代的文化如浪潮般席卷而来,新一代的偶像受到众多粉丝的追捧,新一代的歌曲、舞蹈在人群之间流传。有许许多多的现代偶像的粉丝对中华传统文化不屑一顾,认为那样的艺术、文化不适合喜欢追赶潮流的自己;对老一辈艺术家和传统节目一无所知,认为父母那一代人知道,并不等于他们也应该去知道。这是多么令人心寒啊!

当然,我并不觉得追赶潮流不好,我也喜欢新生代的偶像,但是我觉得对于传统的文化也应该有一定的了解。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意识到,现代的文化需要发展,但传统的文化更需要发扬光大。于是,媒体开始越来越多地把传统文化向年轻的一代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进行发扬、宣传,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上了中国传统的戏剧;新一代的影星、歌星也开始在自己的影片、歌曲中加入中国传统元素,利用他们自身的号召力,让更多的年轻一代对戏剧有更多地了解,为发扬传统戏剧献上自己的力量,毕竟,这些年轻的歌手的老师也是上一辈的老艺术家;而老艺术家们也开始在传统中融入新元素,是传统戏剧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吸引年轻人,使年轻人不仅追赶潮流也爱上传统,对戏剧有更加深入地了解。

现在,也有许多外国人喜欢上中国的戏剧,对中华文化也有深入地了解。戏剧,这一中华独特的文化,正在被更多的人所了解,所喜爱。璀璨的戏剧艺术将会在世界的东方放出光芒!

戏曲作文(3)

中国的戏曲在国际上都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因为它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流行文化在群众文化生活中占据绝对主流。渐渐地,我也随着时代开始排斥戏曲。

我的爷爷是个戏迷,自然爱看戏,爱听戏,也爱唱戏。每天早晨,爷爷都会大展歌喉,边唱边比划:“苏三离了洪桐县,将身来在大街前----”我趴在窗上,喊着:“爷爷,别唱了,过路的人都在看你呢!你唱的是哪一出呢!”唱哪出?来来来,我告诉你。”爷爷向我挥挥手。我跑过去,爷爷说:“这曲叫《玉堂春》,不错吧?”“噢,原来你们戏迷流行这曲呀!”“流行??哈哈---”爷爷笑了,“对,我们就流行这曲。你们孩子流行啥呀?”于是我得意地唱起了周杰伦的新歌:“在我的地盘你就得听我的……”“原来玄儿喜欢听蚊子哼哼的呀?好吧,你听吧,听吧!”我看得出爷爷有点失落,但我决不喜欢,同学会说我老套的。这样,每当村里来了戏班子,爷爷一席都不缺,而我情愿一人在家里看《流星花园》,因为流行呀!

小时候跳舞,有一跳《艺苑新蕾》,服装上画了个大大的脸谱,我觉得它透着古怪,便扔在柜子底层,不见天日。直到几年后的一天,表姐惊喜地发现它后,爱不释手,我毫不犹豫地送给了她。后来到她家,我发现她房间里挂满了各种各样的脸谱,收集了非常多戏曲光盘。我嘲笑她:“你好土呀!”“说什么呢?”表姐嘴一撅:“你不知道吗?脸谱和戏曲是我们中国的标志。挂着脸谱,无论到世界哪儿,老外都知道咱们是中国人……”接着,表姐给我上了一堂戏曲课,我也惊讶得半天没回过神来。

回到家,爷爷依旧在唱:“苏三离了洪桐县,将身来在大街前……”“爷爷,你们现在还流行这曲啊?”“对呀,我们永远都流行这曲。对了,你那蚊子哼哼不唱啦?”“嗨,又过时了!”

戏曲作文篇2

中华文化,范围广阔。传统学科中的数学、医学、农学;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建筑中的万里长城、阿房宫;绘画中的中国国画;文学中的中国古典诗词、小说、神话、寓言;还有书法、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服饰、饮食、武术等等,这些绚丽的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变得丰富多彩,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之中。而在众多的传统文化中,戏剧,无疑是能够很好地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和特色的一项文化。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戏剧的发展可以说是随着文明的出现就出现了,虽然原始的戏剧很粗糙,也可能称不上是戏剧,但任何一项文明的发展都是要经历刚开始的粗糙,才能逐渐得趋于完善的。原始的戏剧为后来完美的戏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戏剧从原始社会发展代中国古代,经历了一个重大改革。中国古代戏剧因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所以称作“戏曲。中国戏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传奇和明清传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戏和其他地方戏的传统剧目在内,它是中国民族戏剧文化的通称。

正是从古代的戏剧开始,到如今,戏剧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完美的整体。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比较流行着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河北梆子、安庆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等众多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戏剧的发展可以说是相当的成功的,有众多老一辈的艺术家和群众们热衷戏剧,希望将戏剧,这项中华的璀璨文化发扬光大。

然而,戏剧在现在的发展中却面临着一个非常大的问题:现代文化的冲击。随着老一辈艺术家的渐渐衰老,新一代的年轻人逐渐崛起,现代文化正和传统文化商讨着一个问题:我们两个,到底哪一个才能站得住脚呢?我曾经看过一个电视节目,记者到街上进行随机采访,对象都是一些年轻人,记者一些老艺术家的名字,问他们知不知道,而大多数被采访者都表示没有听过。现在,新一代的文化如浪潮般席卷而来,新一代的偶像受到众多粉丝的追捧,新一代的歌曲、舞蹈在人群之间流传。有许许多多的现代偶像的粉丝对中华传统文化不屑一顾,认为那样的艺术、文化不适合喜欢追赶潮流的自己;对老一辈艺术家和传统节目一无所知,认为父母那一代人知道,并不等于他们也应该去知道。这是多么令人心寒啊!

当然,我并不觉得追赶潮流不好,我也喜欢新生代的偶像,但是我觉得对于传统的文化也应该有一定的了解。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意识到,现代的文化需要发展,但传统的文化更需要发扬光大。于是,媒体开始越来越多地把传统文化向年轻的一代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进行发扬、宣传,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上了中国传统的戏剧;新一代的影星、歌星也开始在自己的影片、歌曲中加入中国传统元素,利用他们自身的号召力,让更多的年轻一代对戏剧有更多地了解,为发扬传统戏剧献上自己的力量,毕竟,这些年轻的歌手的老师也是上一辈的老艺术家;而老艺术家们也开始在传统中融入新元素,是传统戏剧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吸引年轻人,使年轻人不仅追赶潮流也爱上传统,对戏剧有更加深入地了解。

现在,也有许多外国人喜欢上中国的戏剧,对中华文化也有深入地了解。戏剧,这一中华独特的文化,正在被更多的人所了解,所喜爱。璀璨的戏剧艺术将会在世界的东方放出光芒!

戏曲作文篇3

关键词:戏曲音乐;文化;居民;和谐

中图分类号:J6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3-0082-01

我国是一个戏曲音乐文化高度发达的多民族国家,戏曲作为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居民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一种音乐现象,也反映了各个时代各个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俗语言、美学观点等状况。

在我国历史上,戏曲曾经有过四个高潮时期:(1)元代用北曲演唱的元杂剧在戏剧文学、表演艺术、音乐韵律三个方面,在当时来说已经达到非常完美的境地,涌现了《西厢记》、《赵氏孤儿》等传唱不衰的名作,产生了关汉卿、王实甫等大批剧作家,并对世界剧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明代昆曲崛起,戏曲社会地位空前提高。元杂剧的浅显俚俗一变而为明传奇的深奥典雅,出现汤显祖的《牡丹亭》、高濂的《玉簪记》等。(3)清代第三个高潮,京剧诞生风行全国。发生四大徽班进京的重大戏曲活动。(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各种戏曲适应新生活和时代需求更是“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当今社会由于受到媒体多元化及全球化的影响,戏曲文化在人们的生活中日渐消退。大多青年人追崇时尚流行因素,使得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出现从参加者到接受者两方面的断层。但是,我们也看到在市民阶层及乡村,由于传统仪式的需要及政府的保护,同时加上中老年听众群的戏存在,戏曲的发展依然绵延不绝,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以岳阳市为例,除了有政府承办的“花鼓剧团”和“巴陵剧团”外,在民间还有常年活动的京剧社和越剧社等群众业余戏曲社。在节假日,很多群众都聚集在这些社团周围,开展业余排练、义务演出等戏曲演唱活动,受到了广大居民的普遍欢迎和叫好。一方面,遍布社区村镇的各类“草台”和“嗜戏如命”的观众群体,为地方戏剧提供了最为广阔自由的活动平台,也成为戏剧艺术赖以生存的丰富材料和营养宝藏。另一方面,地方戏曲音乐文化所具有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与时俱进的特征。广大居民不仅在观赏演出中满足了审美愉悦,而且也潜移默化地获得了伦理道德、历史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讯息。居民戏曲文化的发展在给人民群众创造美的感官享受同时,又能将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充分发挥艺术门类所独有的优势,反映现实,倾听民声,弘扬优秀道德传统,宣扬正气,在创建和谐社会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戏曲音乐文化活动具有休闲娱乐的作用。戏曲音乐文化同其他音乐文化一样,其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能让人迅速地得到审美带来的愉悦感,广大居民在观赏和演出中满足了审美愉悦。在这些活动中,通过音响运动引起机体的感性与理性的思维活动,调动机体积极能动的情绪,这种情绪的体验在居民生活中更为明显。居民在开展戏曲音乐文化活动时,参与人数多,而且人们之间有着比较亲密、合作的关系,能够比较完全地释放出自己的情绪,彻底地从精神上获得娱乐的享受。人们通过轻松快乐的审美享受来积蓄精力和活力,这也是戏曲音乐文化区别与其他文化形式的标志性特点。居民们日常举办的戏曲文化节、戏迷社等组织形式的日常性演练活动,使居民在美的享受中充分体验精神的愉悦与心理的放松,提高居民生活、工作的积极性,为营造和谐安详的社区氛围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戏曲作为人们乐于接受的方式,成为居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自身特点,也自然成为社区居民比较喜欢的一种的娱乐休闲方式。据有关当前城乡群众文化需求抽样调查数据表明,在所调查罗列的电影、电视、戏剧、上网、图书、卡拉OK等文化项目里,喜爱戏剧的群众达到66.7%,充分说明了在居休闲文化活动中,戏剧音乐文化活动仍然占着重要地位,在居民文化生活中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戏剧音乐文化活动具有一定的教化的作用。一方面,戏曲音乐文化中贮存着较广泛的知识信息,健康美好的情感以及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等。比如地方戏曲音乐多以历史故事、人伦道德作为剧情内容,对自然、历史、社会等的正确认识,对和谐美好社会的热爱与追求,对丑恶、犯罪的讽刺与惩罚等等,运用各种感彩的乐调向人们传达的思想观念直接被人们吸收和接受,使人们受到文化知识的教育和社会伦理道德的熏陶。在社区里开展戏曲音乐活动,摆脱了常规的、空洞的说教,以音响为表现手段,将教育的内容用生动活泼的音符形式深入到人的灵魂深处,对人的心灵起到潜移默化的净化和教育作用,对培养居民的道德修养,形成健康积极的社区氛围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开展居民戏曲音乐文化活动,让居民在戏曲音乐文化中感悟人生的美、生活的美,让音乐给人们带来和谐和安宁,让人们体会音乐带来的美的意境,从心灵上对周围事物产生美的感受,从而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以美的眼睛去看待去发现。通过戏曲音乐文化的建设要将音乐的魅力传输给人们,让人们充分享受音乐文化带来的和谐之美、宁静之美。

再者,人类的一切文化都是为了满足一定群体生存、发展的要求,而产生、存在、传承和演变的。戏曲是高度的综合艺术,既反映一定时代的艺术生活趣味,又是市民文化生活的风俗写真,与文学、音乐、美术、舞蹈有着内在的相近的表现形式和思想内涵,贴近广大群众的欣赏习惯与欣赏水平,是一个民族和一个地域的重要的文化传承,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无论对于戏曲音乐活动的参与者还是旁观欣赏者来讲,当代居民戏曲音乐文化活动作为一种群众性的音乐社会活动,它通过日常性的音乐活动必然会使居民之间发生并建立密切的人际关系。音乐的和谐及共同的旋律拨动着每个人的情感和弦,戏曲音乐活动的每个参与主体必须集中个人的注意力同活动群体中的他者保持一致,这就形成了某种精神凝聚力。正是因为当代居民戏曲音乐活动具有这种精神凝聚作用及教化功效,所以无论平时的日常生活,还是社会受到各种不良思潮的冲击时有一些较大的混乱或波动状况,它的存在和发展为戏曲音乐活动的参与主体在思想上首先筑起了一道坚实的“精神防线”。

因此,居民戏曲音乐文化活动既具有休闲娱乐、净化心灵的作用,还具有文化传承、凝聚人心的作用。这对于培育和谐、健康、文明、诚信的民风,建设和谐社区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何君.村戏功能的延续与嬗变―以河北省易县A~1乡为例[J].民俗研究,2009(3).

[2]李凌.论音乐与社会文化发展的关联性[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4(2)14:70~72.

戏曲作文篇4

明末清初,弋阳腔、昆山腔由“外江班”传入广东,继而出现了广东“本地班”,所唱声腔是一唱众和,称为“广腔”。在后来粤剧常演的开台例戏《六国封相》、《仙姬送子》、《八仙贺寿》中,仍保存了这种声腔。清嘉庆、道光年间,高腔、昆腔逐渐衰落,“本地班”遂以梆子(指接近汉调西皮和祁阳戏“北路”的曲调)为主要唱腔。后徽班影响日益扩大,又以“梆簧”(即西皮、二簧)作为基本唱调。同时也保留了部分昆、弋、广腔,并吸收广东民间乐曲和时调,逐渐形成粤剧。

辛亥革命时期,一些具有爱国思想的艺人,受春柳社新剧(俗称文明戏)的影响,纷纷组织“志士班”,与工人、学生一起,进行反清反帝反封建的宣传,编演了《文天祥殉国》等戏。唱词通俗易懂,音乐上开始在“梆簧”唱腔中穿插民歌小调,唱法上改假声为“平喉”(真声),并经反复实践,全部改用广州方言演唱。1920年前后,不少粤剧大班社经常集中在广州、香港、澳门演出,习称“省港大班”。他们吸收了话剧、歌剧和电影的部分艺术营养,很快使自己丰富起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步肃清了资本主义商业化的影响,积极挖掘、继承优秀传统,艺术上也进行了全面革新,不仅演出了不少优秀剧目,而且培养了一批新人。1958年,成立广东粤剧院。

粤剧的传统剧目,早期主要有《一捧雪》等所谓“江湖十八本”;清同治七年(1868)以后,又有《黄花山》等“新江湖十八本”;清光绪中叶,出现了侧重唱功的“粤剧文静戏”,如《仕林祭塔》等,称为“大排场十八本”。“省港大班”阶段的剧目有根据西文电影、小说改编的《贼王子》等。经过整理较有影响的剧目有传统剧《平贵别窑》、《凤仪亭》、《赵子龙催归》、《宝莲灯》、《西河会》、《罗成写书》以及现代戏《山乡风云》等。已经摄制成影片的有《搜书院》、《关汉卿》等。

粤剧的基本声腔为“梆簧“,并保留有弋阳腔与昆腔的部分曲牌以及南音、粤讴、木鱼、龙舟、板眼等广东民间说唱的曲调和民歌、乐曲、时代曲、小调等民间小曲。

粤剧的脚色行当原为末、生、旦、净、丑、外、小、夫、贴、杂10大行,“省港大班”时期精简为“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 粤剧的表演艺术保持了早期“过山班”粗犷、质朴的特点。不少名演员都具有单脚、筋斗、滑索、踩跻、运眼、甩发、髯口等方面的绝招。武打以“南派武功”为基础,包括刚劲有力的靶子、手桥、少林拳以及高难度的椅子功和高台功。

粤剧的著名演员早期有参加太平天国起义,后建立“大成国”自称平靖王的二花脸李文茂,创建粤剧同业行会“八和会馆”的老生邝新华等。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是被称为“薛马争雄”的年代,文武生薛觉先和丑生马师曾对粤剧的革新都颇有贡献。他们和小生白驹荣、小武桂名扬被称为粤剧“四大家”或“五大流派”(加上演丑的廖侠怀)。实行男女合班后,上海妹创造了粤剧女脚特有的抒情唱法,后以红线女影响最大。同时,广州的罗品超、文觉非、陈笑风和香港的新马师曾、何非凡、林家声等也都各有擅长,颇有影响。

戏曲作文篇5

戏曲的角色分为四大类:生,旦,净,丑,这还是我小学音乐参加公开课时,老师让我们记下的,还别说,我真的知道关于戏曲知识的只有这些,因为我从不关心戏曲,对它的印象只是两个无聊的热门在无聊的说唱着,每次“扫荡”但是频道时,看到它后,变好不犹豫的跳过了。的一次转折还是在这次语文课上,是“戏曲大舞台”这一综合实践课上,老师先放了一段段“讨人喜欢”的戏曲,这声音可好听呢!所以,我认为:反正都是学,还不如好好借着这次机会研究一下,何况它还这么好听呢!于是,我便真的好好学了。上完这节课,我颇有感触:难怪戏曲能从封建社会一直流传了几百年至今!因为它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闲娱时间创作出来的,内容多为人民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比如《天仙配》中的一句:“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你好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心中对生活那淳朴的向往,因为戏曲“顺”民意,“得”民心,所以才能流传甚广,所以才能格外动听。可惜现在的青年只痴迷于流行音乐,一点也不重视这美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为璀璨的明星--戏曲!不管别人怎样对待它,反正,我是爱上它了,单从这次语文课!

戏曲作文篇6

关键词:淮北地区;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G124;J8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1-0117-02

淮北地区位于安徽省北部,是苏鲁豫皖4省的交通和文化枢纽,拥有着丰富的文化艺术特色。但近年来,该地区的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了冷落,从而不利于地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因此,有必要对淮北地区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开发与运作问题展开研究,以便更好的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

一、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开发意义及原则

(一)开发意义

实现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开发,不仅能实现传统戏剧的有效保护、传承和发展,还能够给戏曲文化所在地区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所谓的产业化开发,其实就是将有形或无形东西转化为经济产业,从而通过实现产业运作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而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地区的文化艺术,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将其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并且实现经济运作,则能使这些文化遗产产生更高的经济价值。与此同时,开发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能够满足人们对文化艺术的需求,从而使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而利用产业化运作带来的经济收入,也能够为传统戏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因此将有助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开发原则

在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时,需要遵循原真性、吸引性、可持续性和因地制宜等原则。首先,需要确保戏曲的原生态文化氛围能够得到保持,以确保戏曲能够进行历史人文信息和内在价值的保存和延续,从而避免戏曲文化被过度的商业化改造。其次,需要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戏曲资源开发,以便使戏曲中对消费者有吸引力的元素能够被充分挖掘出来。再者,在开发戏曲文化产业时,需要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确保文化发展不会对后代人的能力需求造成损害。从本质上来讲,进行戏曲类文化遗产的开发是为了保护戏曲文化,所以还要兼顾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以确保戏曲文化能够获得可持续发展。此外,每种戏曲的形成都与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地理环境有关,所以还要结合当地特色进行戏曲文化的产业开发,以突显戏曲的独特性。

二、淮北地区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开发遭遇的问题

(一)淮北地区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在艺术形式上,淮北地区戏曲拥有着多样性特征。以淮北棒子戏为例,其融合了淮北民歌和民间小调,曲牌可以多达二百多种。在淮北的厂矿剧团和一些农村剧团,淮北梆子戏是实际演出中的主要剧目。由于淮北地区在文化和经济发展过程的群众基础较为广泛,所以该地区戏曲通常具有较强的感染力。目前,该地区戏曲主要有花鼓戏、梆子戏和泗州戏等,以大本腔和二本腔为主,乐器主要使用鼓板、枣木棒和弦乐等。在表现形式上,该地区的戏曲带有浓重京剧色彩,但其他地方特色始终占据主流地位。比如泗州戏就是从苏北鲁南地区流入的戏曲形式,最初在农村地区表演,具有爽朗和委婉的艺术特色。而花鼓戏是淮北地区的重要戏曲种类,可以利用花鼓伴奏进行表演,即便是男性角色同样需要背花鼓,主要有灯戏和花鼓等。2008年,淮北花鼓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1]。

(二)淮北地区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问题

淮北地区戏曲具有艺术形式的多样性,所以继承和发展该类文化对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来看,该地区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适合的产业化环境,以至于其发展仍然处在边缘化地位。因为,虽然一些戏曲已经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该地区政府却未将其纳入产业化发展规划。在这一背景下,该地区戏曲发展仍然单纯依赖政府拨款,以至于导致遗产的保护缺失资金支撑。由于政府补贴有限,目前淮北地区的戏曲剧团的生产和发展已经受到了威胁,以至于青年人在选择专业时常常会放弃戏曲专业。其次,由于淮北地区戏曲属于地方剧种,所以在就业上只能局限于该地区,以至于不得不面临“后继无人”的问题。在淮北地区的戏曲演出中,目前多数曲目都是传统优秀名家创作出来的,缺乏先进的戏曲传递意识和精神,难以获得观众的青睐。例如,淮北梆子戏目前就存在着被豫剧同化的危机,其唱腔和表演形式越来越接近豫剧,缺少能够实现产业化发展的艺术精品[2]。此外,淮北地区戏曲的表演采取的仍然是过去剧团演习和广场排演的形式,很少有作品在电视节目中出现。而传播形式单一,明显将导致戏曲的产业化发展受到限制。

三、淮北地区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开发与运作

(一)打造适合的产业化环境

为实现产业化运作,还要打造适合淮北地区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产业化环境,从而使该产业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为此,当地政府需要做好完善相关法律保护机制的工作,以便使产业化后取得的内容被纳入保护。为提高产业从业人员的积极性,政府需要给予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一定的福利补贴,具体的福利等级需要根据从业经验、特殊贡献和职业素养等内容确定。其次,当地政府需要建立有关的民间保护机构和基金会,并且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法,从而使这些机构的工作流程得到规范,继而使产业化运作得以有序进行。

(二)拓宽戏曲产业化发展渠道

想要促使淮北地区戏曲文化向着产业化方向发展,还要使戏曲产业化发展渠道得到拓宽。首先,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资金优惠政策推动戏曲的产业化发展。具体来讲,就是给予赞助戏曲发展的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从而使戏曲发展的资金紧张问题得到解决[3]。其次,淮北地区戏曲的发展还要借助社会企业和媒体的支撑,从而使戏曲发展的资金渠道和宣传渠道得到拓宽。在进行淮北地区戏曲文化宣传时,除了在农村地区进行文化宣传,还应该在旅游景点、社区和校园进行文化宣传,从而达成加强地区群众对戏曲文化的认识的目的,继而为戏曲的产业化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构建具有特色品牌的产业链

为较好的进行淮北地区戏曲发展,还要进行具有特色文化品牌的戏曲产业链的构建。为达成这一目标,还要实现淮北地区包含市场资源、人才资源和文化资源等多种资源在内的艺术资源的整合,从而完成一个高效产业链的构建。而为了树立特色文化品牌,还应该进行淮北地区精品戏曲剧目的创作和推出。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结合市场需求进行特色品牌的打造,从而有效拓宽戏曲产业的市场空间。在此基础上,则需要进行市场化营销策略和演出策略等多种策略的制定,从而实现整个淮北地区的文化产业链的构建。

(四)加强产业从业人员的培养

想要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开发,还要加强产业从业人员的培养。而淮北地区戏曲艺术的传承需要依靠传承者,所以还要加强戏曲从业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为达成这一目标,国家应出台政策号召淮北地区高校加强戏曲专业人才培养。与此同时,淮北地区政府也应该加强戏曲表演机构的教育和管理,以便使优秀戏曲演员的培养工作能够得到落实。此外,为实现产业化发展,还要引入产业化的管理人才,以确保剧团的演出业务量能够得到提高[4]。目前,随着淮北地区许多老戏曲艺术家的离世,相关机构也需要给予戏曲从业人员培养以更多的重视。为解决戏曲传承问题,淮北地区可以尝试借鉴韩国等国家的先进经验,由政府给予表现突出的戏曲从业人员以扶持资金和荣誉称号,从而使其更好的投入到戏曲传承事业中。

(五)加强非物质遗产的旅游开发

为拓展淮北地区戏曲文化的传播途径,还要加强非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首先,需要对淮北地区特有的传统戏曲旅游资源的价值进行识别,从而明确其与其他地区戏曲的差异。而充分利用淮北地区戏曲的优势,则能够为游客带来不同的旅游体验。其次,需要对淮北地区戏曲消费群体进行分析,以便从中确定目标的消费群体。根据消费群的需求和购买特征进行戏曲类旅游产品的开发,则能够使游客得到进一步吸引。以泗州戏为例,在开发该类旅游产品时,可以尝试将泗州戏与休闲农业结合起来,从而在提升淮北地区休闲农业的文化内容的同时,使泗州戏得以传承和发展[5]。此外,也可以将泗州戏与当地的特色小镇结合起来,从而完成具有独特风情的旅游小镇的建设,并且为泗州戏提供一个表演的平台。而在建设当地的旅游文化设施时,也可以建立戏曲类的博物馆和特色演出场地。比如建立泗州戏博物馆,就可以实现淮北地区泗州戏资源的凝聚,并且也能够使泗州戏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

(六)实现非物质遗产的数字化开发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淮北地区还可以对当地的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的开发,从而更好的促进当地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发展。一方面,可以建设虚拟的戏曲文化博物馆,从而以数字化形式进行淮北地区戏曲文化的展示和记录。而采取该种方式进行戏曲文化宣传,也能够更好的满足网上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对淮北地区的数字化戏曲作品进行开发,然后利用电视和网络进行产品的播映[6]。而通过将传统戏曲中人物设计成音像产品,则能够增强戏曲的时代感,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认可。此外,也可以建设淮北戏曲品牌官方网站,然后利用该网站进行该地区戏曲历史和经典戏曲剧目的介绍,并且通过互动增加受众数量。

总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淮北地区的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一部分。加强该类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开发和运作,则能够更好的进行该类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所以将有助于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媛,胡惠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全的现状与反思[J].东岳论丛,2012,33(3):130-138.

〔2〕王振顶.论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利用――以河南省为例[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0(3):17-22.

〔3〕刘金祥.刍议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4):89-94.

〔4〕杨亚庚,陈亮,陈文俊等.论宜产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J].河南社会科学,2014,22(1).

〔5〕丁晓娜,余敏辉,高珍.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探讨――以皖北泗州戏为例[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3):1-4.

戏曲作文篇7

小时候,在沉闷的假期里,按动电视遥控器,不时地会发现有一些关于“社戏”的节目,但我却毫不犹豫地跳过了,看那些有趣的动画片。

很多熟悉歌曲,都来自社戏。比如黄梅戏《天仙配》中的歌,常常在我妈妈嘴边挂着,不时还会哼两下: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我非常需要认识“社戏”,恰好我上了一节关于“社戏”的课。

课上,我们先听了一首歌叫《唱脸谱》,我觉得很有趣,因为歌里有现代的音调,也有古代的唱法。接下来是交流资料,因为我准备充分,自然也会学得很好。

社戏的角色分四大类:生旦净丑,是按胡须的颜色分的。“生”分为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摇旦);“净”分为做工和唱工;“丑”是扮演喜剧的角色。我国讲究用“唱念做打”四种艺术手段和“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术方法来表现人物。

我们还欣赏了几种戏曲剧的简介:昆剧——中国戏曲之母;京剧——东方“歌剧”;黄梅戏——芬芳的泥土气息。我们欣赏了我最熟悉的黄梅戏《天仙配》、粤剧《分飞燕》、豫剧《花木兰》。

我们还学了京剧的脸谱:在人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这个人的性格和性质、角色和命运。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脸谱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宗教和舞蹈面具,今天许多地方戏中都保留了这种传统。

戏曲作文篇8

这是一条清澈的河流,围绕着一个幽静的小山村流淌。它闪着波光,犹如一条仙女的飘带,有着美妙动听的声音“叮咚叮咚”。从古至今小山村的人们都用它灌溉庄稼、洗衣甚至做饭,它使这个幽静的小山村有了灵魂也有了生机。它和人们是那么的和谐,村里的人们对小河也是呵护有加从不伤害它。

可是,好景不长,在利益的驱使下,这本该风景如画的小山村边上办起了工厂。而清澈的小河成了它们的排污沟,每天数不清的工业废水都排进了它的躯体里,小河在挣扎,在!可是,利欲熏心的人们并没有顾及与他们世代相依为命的小河的感受,依旧我行我素。终于,有一天小河死了!只剩下了一条流着黑水,满是臭气的躯干!原来的绿色不见了,庄稼也都枯萎了,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这是一个意义深刻的故事,或许以往对水没有充分认识的你已经领会到了其中的道理,可是这只是人类破坏水资源的冰山一角,还有更具破坏力的在后面。

有些人从没有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可是单单就在我国还有许许多多跟我们同龄的小朋友喝不上一口干净的,哪怕在我们眼里是很脏的——水!更有些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胡乱挖掘、肆意抽取被认为如同人类血管般重要的地下水!导致地球的含水层与粘土层压缩变形,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的发生,造成了不可估量更是无法挽回的损失!而这一切的使作俑者便是人类自己!更有甚者,还不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有些人一边咒骂附近的河流、池塘的水太脏、太臭,一边却还往里面倒各种垃圾等等。这些人是可耻、也是可悲的!

在这个“世界水日”“中国水周”里,我衷心的希望大家能有所感悟,抛开满脑子的贪念,为了保护水资源,保护水环境,防治水污染,让水造福人类,让水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流淌!

上一篇:戏曲小品范文 下一篇:戏曲伴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