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题范文

时间:2023-02-28 16:53:49

物理题

物理题范文第1篇

有一些能力是“通用”的,如搜集信息的能力、筛选处理信息的能提取应用信息的能力、迁移转换重组的能力……这些基本能力对任何学科、任何一个从事社会活动的人都是必须应具有的,作为一个高中生不能例外!但是,高考的物理复习更要注意物理学科的高考能力要求。

各地的考试说明(考试大纲的解读)除了公布各学科知识考查内容(知识点),还有各科的能力要求。物理方面,高考明确五种能力要求,如下:

1 理解能力

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地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 推理能力

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 分析综合能力

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较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

5 实验能力

能够独立完成“物理知识表”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能灵活地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

以上这五个能力要求在解决物理问题时都要用到,每个物理问题都是综合问题,因为物理高考知识点大约是130个,考卷上只有12个题,题目必为综合,只是不同的题目可能偏重于某一个能力的考查。

第3个“分析综合能力”与考生最紧密,它明确了物理题的解题思路!即怎么解物理题!按“动词”说,这一能力要求考生做到“两分、两找、一联系”:

“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就是要把物理情境分解为物理过程和物理状态。“把一个较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这两个“分”是基本要求,可以借整体法、隔离法或全局法、局部法去完成两个“分”。而两个“找出”是较高的要求,即“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最高层次的要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回想,解决哪个物理题目能离开这些?其中“两找”较难!

第1个“理解能力”,则直接指明了对公式掌握要达到什么程度。对本段叙述的每个词要理解到位,在这里举一例说明:

“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阅读本段后面的表述可知:确切含义它不是指文字表述、它不是指数学表达、它不是指适用条件、它不是指怎样应用,那么什么是确切含义?

物理题范文第2篇

1.概念型教材分析方法

物理学科中有着前人丰富的研究理论,比如力学、电磁学、热力学、相对论、量子力学等。每种物理学内容都有着不同的概念,尽管概念不相同,但概念的引入、建立、应用以及发展等环节都十分相似。因此针对概念建立的教材,其分析方法应在生活实例和实验的基础上,对其共性及本质抽象化地给予科学概括及表述。

2.规律型教材分析方法

物理学科中展示无数物理量之间必然存在外在联系及内在联系,因此规律型教材必须使用实验归纳法、演绎推理法、假说法、理想实验法等进行分析。其中实验归纳法即从物理相关实验的观察和测量的基础上使用逻辑和数学对其进行分析和归纳,以此重现物理规律的建立过程;而演绎推理法则是以已知物理知识为出发点,演绎物理现象和过程,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新的物理规律。

3.实验型教材分析方法

实验型教材侧重于实验过程,并从结果中得出物理科学方法。其过程首先是观察教材所叙述的实验方法,分析其如何根据实验目的设计构思思路和具体实验操作,再归纳和整理出实验结果的方法。

4.应用型教材分析方法

应用型教材较为侧重利用现今已得出的物理理论知识来解释和说明问题。应用型物理教材较常使用的物理科学方法主要有假设物理情境下建立物理模型的方法、数学方法、分析及综合方法等。

二、深入挖掘物理教材,优化教学过程

物理新教材相对于老教材而言,它使抽象的问题更加具象化,物理教材主要的教学内容包含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原子物理以及运动学,每个知识点都有相匹配的插图,每一课内容后都有新增的“做一做”“思考与讨论”“阅读教材”“旁批”等。“做一做”主要集中于物理实验,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从实验过程中掌握具体细节,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组织学生观察、理解物理实验,以让学生对知识点理解得更加深入。“思考与讨论”部分主要集中于对知识点的基本理论进行梳理,学生在思考教材所提出问题时在脑中回想了一遍刚刚课上的知识点内容,并将知识点内容和已经掌握的知识相联系,使学生通过“思考与讨论”W会分析、讨论问题。“阅读材料”则为延伸至实际和相关方法等。“旁批”则提示教材中知识点的相关方法、补充、资料以及解题指导等。教师应在讲解完知识点后,重点分析相关例题和课后习题,提出适当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将问题逐渐深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并引导学生在潜意识里自行去探究相关物理问题。

三、深入结合物理教材设计物理题

高中物理题应把握教材的科学方法脉络,根据物理知识的方法论特点来设计题目;题目模拟相关情境,探讨如何解决某种物理问题,由认知冲突中考查相关物理知识点,让学生如科学家探索一般自主突破问题;以物理习题教学及复习为目的设计物理题。习题教学可设计具有代表性的某个知识点的物理习题,着重于教材中物理学习方法的设计。复习习题则是将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综合运用;实验题则是根据教材中的物理实验方法,设计物理实验题,重点侧重于物理理论的形成。物理教材在物理题设计方面必须全面结合重要知识点,且符合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背景、思想现状以及思维特点。问题的设计必须非常明确,使内涵外延精要,使题目所考范围尽量小而精准,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深入知识点,做到对物理题的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

参考文献:

[1]周 伟.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教学[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3(28).

物理题范文第3篇

模型思维法是对研究对象加以简化或纯化,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来研究、处理物理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

从本质上讲,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就是构建物理模型的过程,我们平时所说的解题时应“明确物理过程”,在头脑中建立“一幅清晰的物理图景”,其实就是指构建物理模型。例如,小球从楼顶静止下落,其中就运用了一个质点的自由落体模型。但在许多实际问题中,往往给出的现象、状态、过程以及相关条件并不显而易见,而是隐含较深,必须通过审慎的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过程后才能正确合理地构建起来。

例 原型题:如图1所示,用细线将一质量为m的小球悬挂在车厢顶板上,当车沿平直路面匀加速行驶时,可观察到小球受细线约束而偏离竖直方向θ角,求车厢的加速度a?

解析 很显然,车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悬挂在车厢顶板上的小球也随同车厢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球和车厢应该具有相同的加速度a。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借助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求得小球的加速度a。如图2所示,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将小球重力mg、细线的拉力f合成为水平方向合力f合,它们之间有确定的三角函数关: 的加速度a=g?tanθ。

用上述方法求解“车摆模型”,既体现了“整体(车厢的运动)法”和“隔离(小球的受力)法”的力学分析基本思想的方法,又整合了“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和“牛顿第二定律”,突出了加速度a的纽带作用。

理解了“车摆模型”的动力学特征,我们可以把它巧妙变换求解其他一些比较棘手的动力学问题。

例 变式题1 如图3所示,装满红薯的框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左匀减速滑行,若框与地面间的动摩擦系数为u,求框中一个质量

为m0的红薯(图3中涂黑处)受到周围其他红薯的作用力?

解析 框在水平向左匀减速滑行时,框和红薯的加速度相等,均为a=ug(方向水平向右)。若将周围其他红薯对质量为m0的红薯产生的作用力等效为f,则可得这个红薯的受力分析如图4所示,注意到f合=m0a=m0ug,由勾股定理易得:

此例中,被隔离研究的红薯的动力学特征与原型题中的小球相仿。

变式题2 一辆向前行驶的运输车,其装油的油箱长为l,某时发现其油箱内前后液面差为0.5l,如图所示,试求此时刻运输车运动的加速度 a?

解析 此题可以视为题1的变形题,可取液面上的一滴油为研究对象,由问题1中 易得运输车此时刻的加速度 。

物理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隐含条件;物理;解题能力

G633.7

错综复杂的物理问题,难的症结,不仅在于试题所涉及的物理现象复杂多变,更重要的是解题条件隐蔽难寻。如何应用平时学习中积累的知识与能力将隐含条件挖掘出来是我们解决物理习题的关键。

一、从变化过程中挖掘隐含条件

有些物理变化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个或者几个隐而不漏的条件,如果这些条件被忽视,就会误入歧途,导致错解,从而得出不正确结论,所以解答物理题时一定要正确分析物理过程。把握过程特点,是正确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

【例1】长为50cm的细绳上端固定,下端拴一小球,今从悬点等高处且距悬点30cm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求小球到达最低点的速度。

分析:在细绳没有张紧前,小球的下落为自由落体运动,当细绳张紧时,根据几何知识可知,小球已经下落了所以:

当细绳张紧时,由于绳不能伸长,所以沿绳方向的分速度立即减小到零,小球以垂直于绳的分速度向下摆动。由机械能守恒定律知:

联立求解得:

在上例子中,轻绳突然绷直,隐含着相连两物体在沿绳方向的分速度相等,如绳子的另一端固定,则另一端物体在绳方向的分速度迅速变为零。

二、从题目的关键词挖掘隐含条件

所谓关键词语,指的是题中提出的一些限制性语言,或是对题中所涉及的物理变化方向的描述,对变化过程的界定等,抓住关键词语,就是抓住了隐含条件。有些题目阅读量较大、往往包括较长的文字介绍,使问题显得很复杂,解答时需要学生自己抓住关键词语从题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联系、综合已学过的知识和方法,通过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程,灵活地处理解答。这些关键词在题中往往是明确给出 的,如“瞬 间”、“瞬 时”、“突 然”、“猛 地”、“刚好”、“至少”、“最值”等等,若能及时捕捉住这些关键词,挖掘其中隐含的条件,就能顺利解题。

【例2】如图所示,物体甲、乙质量均为m,弹簧和悬线的质量可忽略不计,在悬线被烧断的瞬间,甲、乙的加速度值应为( )。

A.甲是0,乙是g B.甲是g,乙是g C.甲是0,乙是0

D.甲是g/2,乙是g

分析: (1)“悬线烧断瞬间”隐含的物理条件之一是悬线拉力瞬间消失。

(2)“悬线烧断瞬间”隐含的物理条件之二就是弹簧上的弹力还没来得及变化,即弹簧上的弹力在悬线烧断前后两种状态下,弹簧的弹力大小和方向均不变。

(3)弹力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是f=kΔx,Δx要发生变化需要速度v在时间上的积累Δx=vΔt,而瞬间Δt0弹簧还没有来得及发生形变,即弹力大小、方向均不变。这一隐含条件是解答本题的着眼点。

解析:此类题的解答,可分两步:即断前和断后特定状态下的受力分析。断前的受力分析,

三、从物理模型中挖掘隐含条件

挖掘隐含的理想化条件,构建物理模型是求解问题的重要途径。有的物理试题常将理想化的物理模型隐含在有关词语或题意中,需要运用理想模型去捕捉和挖掘。

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上是物体在某种条件下的近似与抽象,如质点、点电荷、理想气体、理想电压表等等;或者是理想化了的物理现象、过程,如匀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等等。如何从实际的物理场景中建构或识别物理实体(过程)模型,这不仅是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更是学科素养的重要体现。在有些问题中所设的物理模型不是很清晰、不易直接处理,需要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恰当地将复杂抽象的问题或过程向隐含的理想化模型转化,就能使问题得以顺利的解决。

参考文献

[1杨继飞,徐克田.例说物理解题中隐含条件的挖掘[J].物理教学讨论,2003(4)

物理题范文第5篇

例1 甲、乙两人都从跑道的一端前往另一端,甲在一半时间内跑,在另一半时间内走;而乙在一半路程上跑,在另一半路程上走,他们跑和走的速度分别相同,则谁先到达终点( )

A.甲先到终点 B.乙先到终点

C.同时到达 D.无法判断

分析 如图1所示:

甲、乙两人的运动时间主要由B′A与BA′这段路程的运动时间决定。甲在B′A这段时间内跑,所用时间少,乙在BA′这段时间内走,所用时间多,因此甲先到达终点,选A。

例2 有形状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分别装满密度不同、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甲容器中两种液体的质量各占一半,乙容器中两种液体的体积各占一半,则甲、乙两容器中液体的总质量大小关系是( )

A.m甲>m乙 B.m甲<m乙

C.m甲=m乙 D.不能确定

分析 如图2所示:由于甲、乙阴影部分以上和以下的液体的密度和体积分别相等,要比较m甲、m乙的质量大小,只要找到甲、乙容器中阴影部分的质量 m甲、m乙的大小即可。设阴影部分的体积为V,m 甲=ρ1 V,m乙=ρ2 V ,

ρ1 < ρ2

m 甲<m乙

m甲 <m乙 ,选B。

例3 如图3所示,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台形容器内分别装有等质量的不同液体,设它们对容器底的压力分别是F1、F2,则( )

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确定

分析 如图4所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Ps=ρghs=ρgV ,V是以圆台底面为底面积、液柱高为高的圆柱体体积,因为V V乙液,所以F1G液 ,所以选B。

例4 如图5所示,某人站在墙角处打乒乓球,他从P点处发球,问乒乓球应朝哪个方向射到墙壁AB上,才能使球经墙壁BC的第二次反射后,恰能飞向Q点?

分析 乒乓球与墙壁的碰撞和光的反射现象相类似,将墙壁AB和BC视为平面镜,光从P点射向墙壁AB经两平面镜反射后,过Q点射出。根据物像对称关系,P点的像为P′、P″点,(如图5所示),由此可知当球射向O1点时,经墙壁AB和BC反射后,恰能飞向Q点。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物理题范文第6篇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9―0097―01

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时,常会凭生活经验去理解物理知识,往往会出现纰漏,导致错误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不善于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解决问题。下面,笔者就对初中学生在解物理题时常见的典型思维误区进行剖析。

一、思维定势产生的思维误区

所谓思维定势,就是人脑多次受到某种外来信号的刺激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固定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的最大特点是不善于区分要认识的对象和已有经验之间的差异,仅仅凭借已有经验就直接套用在新的认知对象上,使思维步入误区。初中学生在学习物理之前往往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对一些事物和现象形成一定的看法和观点,即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干扰了他们对物理现象本质的认识。

例如,把一辆玩具小车逐渐向平面镜推近时,它的像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通过研究学生的作业发现,有50%以上的学生选A。这是因为学生都有这样的经验:当物体从远处向人靠拢时,人眼看到的物体会逐渐变大;反之,则逐渐变小。这是来自生活经验的错误判断。为排除这种错误思维的干扰,应引导学生分析现象所反映的本质:这种现象实际上与人的视觉大小有关,当物体或物体的像靠近观察者的眼睛时,眼睛的视角增大,因此会觉得靠近的事物在变大;当物体或物体的像远离观察者的眼睛时,眼睛的视角减小,因此就觉得远离的事物在变小。正如巨大的太阳在我们的眼睛看来仍然像一个盘子那么小,主要是因为太阳离我们太遥远了,眼睛的视角很小的缘故。而这道题是问像本身大小是否会变化,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始终与物体是等大的,物体的大小没有改变,像的大小是不会改变的,所以应选C。

二、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导致的误区

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习惯尚未完全形成,因而很容易根据事物的表面现象和日常观念去分析物理问题。

例如,这道题:将装满冷水的试管放在沸腾的开水中加热,当加热较长时间后,试管中的水能否沸腾?在测试时绝大多数学生答错了。究其原因,就是学生没有按照物理学的思维方法,即以概念和规律为依据去分析问题。他们认为只要不断地加热,试管中的水就能沸腾,而没有考虑到热传递和沸腾都是有条件的:当杯内外的水都达到了100℃时热传递就停止了,而沸腾除了要达到沸点的条件外,还要不断地从外界吸收热量。如果试管中的水不能从烧杯开水中继续吸收到热量,那么只能是100℃的水,而不能变成100℃的水蒸气,所以试管中的水是不会沸腾的。

三、盲目乱套公式导致的误区

数学是学习物理不可缺少的工具,物理概念和规律采用数学语言表达,往往非常简洁,但是数学表达式与物理内涵有本质差异,学生往往把公式及公式变形后的物理意义,混为一谈。

例如,ρ=m/v变形后m=ρv两者表达的物理意义完全不同。在物理知识应用上,由于把注意力集中在大量的难题和公式变换上,从数学形式上理解物理概念,忽视物理过程和物理概念本身的建构。为了使学生能正确运用数学语言表达物理内容,在教学中应加强实验,增强感性认识,在理解材料、分析材料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正确的概念,并及时对类似公式归类总结,使学生每当应用数学表达式来表达物理意义时,给它赋予物理意义,使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物理题范文第7篇

火山爆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表现。那么,火山爆发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地球内部充满着炽热的岩浆,在极大的压力下,炽热的岩浆突然从薄弱的地方冲破地壳,喷涌而出,这就是火山爆发。

1. 火山爆发时喷出的炽热岩浆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液体。岩浆在流淌的过程中温度不断降低,按下列顺序,在火山口周围由近至远形成一系列的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正长石―白云母―石英。关于这些矿物的熔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橄榄石的熔点最高B. 石英的熔点最高

C. 这些矿物的熔点都相同 D. 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2. 火山爆发喷出的炽热岩浆温度可达1 200 ℃。如图1所示,岩浆流入海水中产生了大量的“白气”。关于这些“白气”的形成,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这些“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B. 这些“白气”是海水遇到炽热的岩浆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C. 这些“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高温岩浆液化形成的小水滴聚集在一起形成的

D. 这些“白气”是海水遇到炽热岩浆汽化形成的高温水蒸气,在上升过程又遇到低温的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聚集在一起形成的

3. 火山爆发后,炽热的岩浆向四周流动,最后变成冰冷的石块。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相同质量的岩浆和石块,岩浆具有的内能多

B. 相同质量的岩浆和石块,岩浆具有的内能少

C. 相同质量的岩浆和石块具有的内能一样

D. 岩浆温度高,有内能;石块温度低,没有内能

4.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地质学家迈克尔・拉姆齐利用热红外线辐射技术来预测火山的爆发时间和爆发强度,以帮助人们赶快撤离危险区。从物理角度来看,对红外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红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

B. 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

C. 红外线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

D. 物体的温度越高,向外辐射红外线的本领越强

5. 我国古代对火山活动就有记载,《宁古塔记略》描述五大莲池火山爆发时的情景是:“烟火冲天,其声如雷,昼夜不绝,声闻五六十里,其飞出者皆黑石硫磺之类,经年不断……热气逼人30余里”。对于上面的记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远处的人先看见火山爆发冒出的烟火,后听到声音,是因为光在空气中传播不需要时间

B. 火山爆发时,人们听到“其声如雷……声闻五六十里”主要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 火山爆发时,发出的声音“昼夜不绝”是因为声音在云层与大地间不断地反生反射

D. 火山爆发时,“热气逼人30余里”说明岩浆的温度高、内能大

6. 火山爆发是炽热的岩浆在极大的压力下,突破地壳,喷涌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岩浆的内能转化为_______能;火山爆发后,炽热的岩浆会向四周流动。岩浆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是因为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在岩浆向下流动的过程中,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

物理题范文第8篇

欣喜之余,寒冷的温度、各种冰上运动,又向我们展示了丰富的物理知识。

1. 图1甲所示为某大厦上悬挂的第24届“大冬会”会徽的宣传画,小冬同学站在对面的楼上通过凸透镜观察到宣传画的情形是()

2. 图2所示是24届“大冬会”的吉祥物冬冬,它以北方的雪花为创作元素,采取了拟人化的创作手法。雪花在形成过程中()

A. 凝固放热 B. 凝固吸热

C. 凝华放热 D. 凝华吸热

3. 图3所示是24届“大冬会”的“冰韵天鹅”火炬,其造型的创意灵感来自于哈尔滨在黑龙江所处的地理位置――天鹅项下的明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我们看到火炬是因为它在视网膜上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B. 火炬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C. 可以看到熊熊燃烧的火炬向外辐射大量的红外线

D. 火炬手举着质量为1 000 g的火炬沿着平直的公路前进100 m,对火炬所做的功为980 J

4. 第24届“大冬会”的主火炬台为丁香花造型。丁香花是哈尔滨市的市花,每当春天来临时,哈尔滨的大街小巷就会飘着淡淡的花香。这说明丁香花的芳香油分子在_______________。天气越暖,花香愈浓,说明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越野滑雪比赛路线分上坡、下坡、平地三段,各占全程的三分之一。如图4所示,质量为60 kg的滑雪运动员正在下坡段滑行,请画出运动员的受力示意图。

6. 图5所示是短道速滑运动员决赛的场景。短道速滑是在长度较短的环形跑道上进行的一项冰上竞速运动。速滑运动员身着由富有弹性的材料制成的紧身连体服,足登带有锋利冰刀的冰鞋。起跑时采取蹲立式用力蹬地,以便有强大的爆发力。运动员滑过的冰面上留下一道道带水的痕迹,过一会儿,这些水又迅速地结成了冰。在转过弯道时,运动员以手撑地,疾速通过。

阅读以上文字,请提出两个物理问题并回答。

例:问题:运动员为什么要身着紧身连体服?

回答:为了减小空气阻力。

(1)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图6所示是冰球比赛项目。冰球比赛是运动员在冰场上穿着特制的“冰刀鞋”,手持球杆击球的一种相互对抗的集体性比赛项目,把球以击入对方球门次数多的队为胜者。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最好的冰球选手的滑行速度可以达到50 km/h,合_______m/s。冰球手由于速度快具有较大的________,如果犯规,很容易互相冲撞受伤。

(2)为防止在紧张激烈的对抗中受伤,运动员全身穿戴护具。护具包括头盔、面罩、护肩、护胸、护腰、护身、护肘、手套、裤衩、护腿、护踝等,多采用轻体硬质塑料、海绵或泡沫塑料等材料制成。你认为上述材料中,适合做护具的外壳的材料是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适合做内衬软垫的是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图7所示是“大冬会”女子冰壶比赛现场。冰壶项目的比赛装备包括冰壶、比赛用鞋和冰刷。比赛场地是一个非常平整的冰道,冰道的一端画有一个圆圈作为球员的发球区,称作本垒;冰道的另一端也画有一圆圈,称为营垒。冰壶场地两端各装有一个斜面橡胶起蹬器。比赛时,运动员脚蹬起蹬器把冰壶掷出去,使冰壶沿冰道滑行并尽可能停在离营垒中心点近的地方。请完成下列问题。

(1)比赛用的冰壶是由苏格兰不含云母的花岗岩石凿磨制成,外观为圆壶状,直径30 cm、高11.5 cm、重19.1 kg。冰壶对冰面的压强大约为多大?

(2)冰壶被掷出后,由于________继续前进;冰壶在冰面上滑行的过程中,运动员对冰壶_______(选填“做”或“不做”)功。

(3)比赛时,观众可以看到冰壶前方有两个运动员用冰刷轻轻地刷冰面。适当的“扫刷”能使冰面上生成薄薄的一层水,这层水是由于________而使冰________形成的。请你猜想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参赛运动员既能在冰面上自由滑行,又能在刷冰时用力蹬地而不滑倒,靠的是两鞋底部质地不同的比赛专用鞋。蹬冰的脚的鞋底由橡胶制成,而滑行的脚的鞋底由塑料制成,其目的是为了改变________的大小。运动员掷球时用力蹬起蹬器,人就向前运动,说明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冬季两项女子10公里追逐赛是越野滑雪和射击相结合的运动,运动员身背专用小口径步枪,每滑行一段距离进行一次射击,命中不加罚时间,每脱靶一次加罚滑150 m,最后按运动员所用总时间计成绩。2009年2月25日,中国选手柳圆圆以33分34秒1的成绩获得该项目银牌。由于比赛时脱靶5次,她与金牌“擦肩而过”,但仍打破了中国队在本届大冬会冬季两项赛场的“奖牌荒”。

(1)参赛运动员足登滑雪板,手持雪杖在覆雪的山野间滑行。滑雪板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防止人陷入雪中;雪杖的杖头很尖,便于运动员支撑地面,改变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8所示,参赛队员在射击瞄准时用到了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

物理题范文第9篇

【关键词】整体法;物理题;实例

1.问题的提出

物理习题中涉及多个物体系统或单个物体多过程的问题时,通常将每个物体或每个过程单独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情况分析,研究其运动情况、功能情况以及物体间或过程间关系等来解决相关问题。

这是一种思维上较易接受的方法,但因涉及多个物体或一个物体多个运动过程,所以较繁琐、解题效率不高。若涉及多个物体系统或单个物体多过程的问题时,且所分析和求解的物理量不涉及系统内部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时,还可把多个物体所构成的系统或单个物体的多个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这种方法成为整体法。

2.整体法巧解物理题实例举隅

整体法在一定条件下,将多个物体或物体的多个过程看成一个整体进行研究,是高中物理解题中的一种重要的方法,也是处理、解决问题时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2.1 巧用整体法可使单个物体复杂过程简单化。

对于单个物体涉及多个物理过程,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分段法,即分清每一个过程,结合过程之间的联系来解决物理问题。但如果所研究的物理问题不涉及整个物理过程的具体细节,只需明确整个物理过程的始末状态,还可将复杂过程简化为一个整体过程来分析,解决所需解决的问题。

2.2 巧用整体法可将问题简明化。

若在判断几个物体的状态时,一般用分别隔离的方法研究;但有时分别隔离并不能直接、准确判定各物体的状态,这时可将几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来研究,往往能将问题简明化。

2.3 巧用牛顿第二定律整体法可将多物体复杂受力系统简单化。

先将牛顿第二定律整体法表达式进行推导。如图1所示,小物块A置于长木板B的右端,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和mB。现对长木板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且拉力足够大,使得A、B发生相对滑动,设此时A、B的加速度分别为aA和aB,AB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1,长木板B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2。

对小物体A进行如图2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对长木板B进行如图3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由上述两式可得出

再对AB整体如图4受力分析,有

即可推广为,

例5.如图5所示,质量为M、长为L的木板放在光滑的斜面上,为使木板静止于斜面上,质量为m的人应在木板上以多大的加速度跑动(人与木板间不打滑)?

(1)分析:本例中涉及两个物体,且加速度不同,常规解法为对两物体分别隔离。即先对木板分析,从木板静止于斜面这个条件出发,根据平衡方程求出人与木板之间的弹力和摩擦力,再对人受力分析,立出牛顿第二定律方程,求解出人应在木板上的加速度。本例可用牛顿第二定律整体法,将多物体复杂受力系统简单化,解法如下。

(2)解答:对人和木板整体(虚线框内)如图6受力分析,

由牛顿第二定律整体法立式得,

解得,

.

例6.如图15所示,质量M=10kg的木楔ABC静止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动摩擦因数μ为0.20,在木楔的倾角θ为30°的斜面上,有一质量m=1.0kg的物体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当滑行路程s=1.4m时,其速度v=1.4m/s,在此过程中木楔未滑动,求地面对木楔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g=10m/s2)

(1)分析:先用隔离法解答本例。对物体分析,由运动学公式得,

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分析如图16所示.

再研究木楔,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分析如图17所示,其中地面对木楔的摩擦力方向不能确定,设水平向右.

负号代表地面作用于木楔的摩擦力方向与假设方向相反,为水平向左,大小为0.61N.

(2)解答:用牛顿第二定律整体法解。如果选取物体和木楔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受力情况与运动情况分析如图18所示。

其中地面作用于木楔的摩擦力方向马上就可判断出水平向左(因为重力、支持力与地面作用于木楔的摩擦力的合力应与加速度方向相同),由牛顿第二定律整体法立式得,

点评:以上两例中,例5整体受到两个力,根据整体的运动状态确定整体合力的方向,然后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确定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例6整体受到三个例,且已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选择正交分解立式。相比隔离法而言,整体法能将多物体复杂受力系统简单化,明显可提高解题效益。

2.4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也是整体法应用的体现。

物理学中,若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则系统动量守恒,称为动量守恒定律,将多个物体看作一个系统来研究,实则为对多个物体整体研究的整体法的体现。利用动量定理和系统整体动能定理的方法,明显比牛顿第二定律结合运动学的方法简便。但动量守恒定律有其适用条件,离开适用范围的应用就是谬误。

物理题范文第10篇

一、凭感觉,想当然看问题

1.原因分析

在解题时,由于受到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错误观念的干扰,很多学生没有根据物理概念、规律去思考,而是凭感觉想当然地作出错误的判断,这是造成解题时出现错误的常见原因。

2.例题解释

例1,决定平抛运动时间的因素有

()

A.物体的大小

B.物体的质量

C.抛出时的高度

D.抛出时的初速度

(解释)一些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的经验认为物体的质量、大小对运动时间也有影响,如认为物体越重,下落时间越小等。实际上,平抛运动是不考虑空气阻力的,由公式h=gt2/2可以说明平抛运动时间t只由高度h决定,正确答案应只为C。

3.解决对策

一方面要深入思考容易形成错误日常经验的现象,从而减小受其干扰,其中比较典型的错误观点有“车不推不动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等观点。另一方面也要深入思考与日常经验相违背的现象,从而加深对正确理论的理解,如“不倒翁”现象等。

二、思维定势造成的负迁移

1.原因分析

有些学生往往看到题先想到和哪道题相似,就照搬已有的经验和方法,机械模仿那道题的解法来解题,对正确地解答问题产生消极的影响,这就是思维定势造成的“负迁移”。

2.例题解释

例2,如图1所示,小物块位于光滑的斜面上,斜面位于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小物块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斜面对小物块的支持力()

A.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为零

B.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不为零

C.不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为零

D.不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不为零

(解释)如图2所示,学生很容易认为支持力FN与位移S垂直,判断出做功为零,从而选了错误答案A。其实,如图3所示,虽然支持力FN是垂直于斜面的,但是支持力FN并不和位移S垂直,做功不为零,正确答案应为B。

3.解决对策

在审题过程中,要注意各个已知条件,从而避免由于思维定势没能发现已知条件的差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有针对性解题,从而避免思维定势的负迁移。

三、题目长、题型新带来的惧怕心理

1.原因分析

对于很长的题目或者碰到平时没碰到过的新题型,学生就认为这些题目很难,很容易产生惧怕心理,没看完题目就认为自己不会做,连看完题目的勇气都没了,从而放弃了做题或乱写一下。

2.例题解释

例3,2003年10月16日,在太空遨游14圈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按预定计划,安全降落在内蒙古中部草原。这是我国第一次成功发射载人宇宙飞船,杨利伟成功地完成了飞行任务,被称为“中国太空第一人”。已知“神舟五号”飞船在返回时先要进行姿态调整,飞船的返回舱与留轨舱分离,返回舱以大约8km/s的速度进入大气层,当返回舱距地面30km时,返回舱上的回收发动机启动,相继完成拉出天线、抛掉底盖等一系列动作。在飞船返回舱距地面20km时,速度减小为200m/s而匀速下降,此阶段重力加速度为g′,返回舱所受空气阻力为f=ρv2s/2,其中为ρ为大气的密度,v是返回舱的运动速度,s为阻力面积。试求用题目所给字母表示返回舱在速度为200m/s时的质量表达式。

(解释)由于题目过长,很多学生没读完就认为此题很难,产生了惧怕心理。确实,把整个题目读懂需要很多时间。其实很简单,根据匀速下降可知返回舱处于平衡状态,受合力为零,即mg-ρv2s/2=0,推导得m=ρv2s/2g′。

3.解决对策

上一篇:如何学好物理范文 下一篇:应用物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