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2 01:33:48

戏曲文化论文

戏曲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第一,情,演员的表演以戏剧情节的变化而变化武丑的表演以丑的灵,巧,快,夸张的特点来展现人物的个性。当刘利华在打探对方来历擦桌子时,眼观对方神态,心里猜想对方来历,手擦桌子,三个动作同时进术,表现了丑的灵巧及他的智慧,当对方发现他的举动时他速度的擦灯来掩饰,体现了丑的动作方面的快,此时的表演都是以怀疑,猜疑的心态表现,从而也表现出人物的内心心理,每一个动作表情及眼神都表现了丑的机智。当夜幕降临刘利华夜访时,来到门前对四周查探,无人时先听房中有无声音,发现无有声音动手夜袭,手拿刀轻轻小心翼翼地拨动门栓,脸上表现出惊恐,担心,又全力以赴的表情,突出了丑的巧和夸张的表情,也有丑的细腻的一面。

第二,表演,用武术特有的特性表现人物,塑造人物。在戏曲术旦中武术的唱腔和念白是很少的,它的人物塑造是武术特有表现方式那就是形体表现和专业技巧在(--忿口》中,当刘利华夜袭人房间里,完全以表演的形态开始,房间内漆黑一团,伸手不见五指,就以听觉来判断对方的位置,两个人手挣陕刀互相寻找着对方。两个演员此时在灯光炫丽的舞台上展现出黑夜的感觉来,如果演员有一丝丝的不投入那就会使得其反,倒像是两个傻子在闹着玩,所以在无声的亮堂的舞台上表演漆黑夜晚的偷袭是何等难的表演,这就是检验一个演员在表演上是否具备表演的素质,是否达到一个合格的好演员的标准,刚开始时我怎么也找不到瞪着眼睛表现看不到东西的感觉,在一片光明的环境里无法让自己专注与一切视为无有的感觉,最后不得已只好拿个眼罩来帮忙,在一遍一遍的刻苦练习中使我有点感觉了,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分付出一分收获,在不懈的努力下得到了同事的夸赞。

跳门槛是这个折子戏中最引起观众喜欢的动作,每次演出中只要到这个情节观众都会报以热烈的掌声,也是我最为满足的时刻,跳门槛展现了演员的表演和技巧,一只手拉着一只脚而另一只脚从空隙中跳进跳出,反复地跳以至跳的次数出突破几十个,检验了演员扎实的基本功还有体力。空手对双刀,空手对打,当双方赤手在激烈的扭打动作中,为表现刘利华迫切的求胜心情,两人同时表现过人的高难技巧,从桌子上进术云中翻下桌子,再有跺子抢背砸跺子叉一连串的技巧动作展现给观众,此动作的合理性在于它来源与生活当中的搏斗,又艺术化地高于生活的技巧的发挥,使观众赞不绝得到101观众和同事的肯定。一切的成绩都是在练功房里和同事不厌其烦地一遍一遍地练习,一遍一遍地磨合,严格要求自己,以打造精湛的作品的信念来标杆自己,这也是武术的信念,所以在团里演出中只要有折子戏就必有《三忿口》,这也是做为一名演员的荣誉。《挡马》这一剧目中饰演了焦光普。这个人物上场时的单独表演和遇到杨家小姐的表演的表情,是两种意愿转变不同的表情,先是查探身上是否有腰牌,确定后寻机盗腰牌,身手何等的敏捷,又要镇定自如,当到单独表演的时候他是怀着愁闷的心理向观众表现出他的不幸遭遇,这时充分利用武术的特有表演来表达内心世界。念白时随词表意,时悲、时怒、时愤、时恨,恰到好处地运作于表演中,让观众清楚地领悟到人物的意境,当他看到来店的小将身上的腰牌时欣喜若狂,后叉发现此小将是位女性时又表现出惊讶,通过与小将也就是杨八姐的打斗中发现此人是杨家八姐,又表现出欣喜与敬重,在此番打斗中运用了凳子做为道具,做出了各种的动作技巧,杨八姐举剑横砍焦光普时,焦利用凳子助跑踩凳脚带凳子轱辘毛起,一连串的动作,如果做不好就会使演员受伤,凳子是特治的道具,有一定的重量,还有杨八姐用剑砍焦时焦跳起直躺在凳子背上,此动作也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稍有不慎就会使演员的腰部受到伤害,所以在打斗中焦的惊、嗔、怨、无可奈何的表情,我都要根据情节的变化而变化,根据动作的表演随之表现,最后怀着对杨家的敬仰与杨八姐一同出关。《借扇》是根据京剧移植过来的豫剧折子戏,我饰演了孙悟空,在这段折子戏里动作设计新颖,加人了现代的一些表现手法,在铁扇公司喝茶时悟空乘机变作小飞虫钻到铁扇公主的肚子里,折腾的公主死去活来。此时悟空的表演就在旁边,我就运用戏曲专有的动作表演外还加入了武术的拳法和民族舞蹈的一些动作相结合,表现出悟空的活泼,机智,灵巧爱动的特点,当公主答应借它扇子时,它又表现出不好意思来,充分体现了悟空的爱心,在塑造悟空这个角色时也是我的一个突破,在丑的基础上容人动物的特性表演,也丰富了我的表演形式。

通过这么多年的舞台磨历,使我对武术又进一步的深爱,通过这么多年来对这些角色的理解与诠释。也使我真正体会到武术的艰辛路,但它也是独特的,有它特有的无穷魅力,同时也有它的弊端,那就是它的从业时间有限,更重要的是对于武术的未来,现在针对武术的艺术作品是少之又少,而且从事武术的演员也成了风毛麟角,我作为现代的武术中的一员,我很荣幸也很欣慰,至少我还有喜爱我的观众,喜欢武戏的观众,我希望大家多多地支持武戏,多多地创作出更好的关于武戏武术的作品,因为武术真的很难很艰辛,但也是真的它的魅力是无极限的。

戏曲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经济型社会中,如何维持地方戏曲文化健康发展,如何把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承给年轻一代,实际上己成为一种难以迅速彻底解决的心头巨痛。广州粤剧团从2004年起举办了多年的“大学生走进剧场”活动,眼前有这么一个不好的现象:一是,许多当地年轻人热衷于眼下的快餐文化、流行文化,甚至有些小孩子们张口就能来几首流行歌曲;二是,走进剧院或是看露天演出时,台下基本上是“银发海洋”,年轻人难觅踪影。

“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戏曲艺术不仅少不了中老年观众一如既往的厚爱,也更需要培养新一代主力军,接班人!戏曲文化虽然在表现形式上不像影视剧与生活那样贴近,但是内容却是博大精深的,反映的也是人的高贵精神和美好生活。作为一名粤剧教育系统从业者,我认为普及戏曲文化教育的关键是要从年轻人抓起,就象我平时给学生传授音乐知识一样,要在艺术本身的魅力上去培养他们的兴趣,要具体到日常中来寻找着力点———让年轻人在接触戏曲文化时,我认为应加强认识戏曲本身独特的文化内涵,使其能大致辨别、欣赏各类其他艺术。这个过程中还要注意结合实际,适时欣赏与体验表演艺术的趣味性,以达到在美的教育中得到精神上的愉悦。

在谈到如何保护地方传统戏曲文化并促进其发展的话题时,这方面湖南省就采取了行动———湖南省教育厅对原义务教育《湖南地方文化常识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了重新修订。据悉,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是湖南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所必须学习的综合性地方课程。实验稿的修订就增加了有着浓郁湖南本土文化色彩的湘剧、花鼓戏、祁剧、辰河戏、武陵戏、荆河戏、巴陵戏、湘昆等主要剧种的知识内容,并建议学生学唱一两段地方戏。

广东毗邻港澳,南粤文化由于受这两地文化影响,无疑就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特色。在本土文化发展方面,广东应从实际出发,在全国构建和谐社会和推动经济发展的步伐中,同步促进地方戏曲文化艺术的发展和传承。在今天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弘扬传统文化为载体的教育模式下,大中小学生每学期至少要观赏到一两出不同剧种的戏剧戏曲舞台演出,在课程中也要适当辅以学习本土戏曲文化的内容。只有这样,华夏传统文化才会源远流长,才能永保青春活力。

总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文化强国,从战略上看,我认为要做到如下几点:一、从年轻人抓起,从小抓起。即全省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要根据各地情况,从实际出发来安排传统戏曲艺术进入各大中小学课堂。二、通过聘请戏曲表演艺术家,各非艺术类高校要经常举办普及传统戏曲教育的艺术讲座。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各开设普及传统戏曲艺术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进行系统学习。三、通过潜移默化形式达到学习和提高目的。即各专业文化艺术院团要积极参与到学校普及传统戏曲艺术中去。各大中小学生每学期至少要欣赏到一、两出不同剧种的戏曲舞台演出。四、以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的粤剧表演专业方面的优势资源为依托,定期向全社会开展各类型的粤剧票友培训短班和粤剧比赛颁奖活动。

戏曲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我国传统的戏曲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具有诸多的优势和特点,这些优势及特点方便了戏曲文化和群众文化活动的融合工作。这些优势和特点包括了以下几点。

(一)基础群众性特点。

我国的戏曲文化始于民间,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基础的群众性特点一直伴随着戏曲文化的发展。在新的文化环境中,虽然戏曲文化在文化工作中经常被群众所误解,但是在部分的群众中其基础群众文化的特点依然存在。

(二)独特的地方性特点。

在我国的群众文化工作中,其地方性特点极其显著。在各地方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具有地方特点的文艺活动具有很好地市场。在这一点上,我国的戏曲文化具有极大的契合性优势。我国的各个省份地区都存在地方性的戏曲,这些戏曲在出现和发展的过程中与地方文化特点已经密不可分。所以这种戏曲文化的地方特点在群众文化活动具有很好的发展优势,很容易和群众文化活动进行融合。

(三)非遗保护工作的推动。

在我国传统文化保护工作中,非遗保护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利用这一工作积极的推动戏曲文化与群众文化的融合工作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工作。在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中,将非遗保护与群众文化活动结合的工作经常被采用,而我国的各地方戏曲文化都处在各地区的非遗保护名单中。利用这一优势,将戏曲文化和群众文化活动进行融合,可以收到非遗保护工作的积极推动。

二、做好戏曲文化与群众文化融合工作所采用的方法

在将戏曲文化和群众文化进行融合的过程中,基层群众文化部门在实际的工作中积极开展了研究和实践工作,利用一些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很好地开展了这一工作。

(一)利用政策手段引导和支持融合工作

在戏曲文化和群众文化融合工作中,政策性的指导作用是很重要的。利用政府的政策性指导和支持,可以使戏曲文化在文化工作中更好的发展。这种引导和支持工作主要包括了以下的几项内容。一是资金投入政策。在进行戏曲文化和群众文化融合工作时,需要一定数量的资金投入,这时单独依靠基层文化组织自身的资金投入是难以满足工作需要的。在这时就需要政府在的相应的政策方面进行投入。这种投入不仅仅是指财政补贴方面的资金,还包括了利用政策吸引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到戏曲和群众文化活动中来等一系列的工作方法,使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文化工作中,解决文化活动的资金问题。二是做好文化开发抢救工作。在戏曲文化中,大部分的戏曲文化出现了市场困难的情况,还有一部分的戏曲文化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断层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戏曲文化和群众文化的融合工作就会出现困难。三是做好宣传导向工作。在戏曲文化和群众文化融合的工作中,政府经加强积极的宣传导向作用,利用良好媒体宣传渠道,对戏曲文化和群众文化进行大力的宣传工作。

(二)做好传统戏曲文化的创新工作

传统的戏曲文化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及其深厚的历史底蕴,是我国文化的瑰宝。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新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下,一些传统的文化内容已经不适合现代人的文化需求和欣赏理论。在这个问题上,戏曲文化中的一些内容正是最好的表现。这也是戏曲文化在现代社会出现萎缩状态的原因之一。但是现代的群众文化工作中,大部分的参与者都是对于传统的戏曲文化不了解的中青年人群。所以要做好戏曲文化和群众文化的融合工作,就必须做好传统戏曲文化的创新工作。这些创新工作包括了以下的几点。一是传统剧目的改良工作。在戏曲传统剧目的改良工作中注意在传统中求创新的原则,利用合理的方法对于传统戏剧中的不合理进行改革,但是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戏剧,要有原则性的进行改良创新工作。二是新剧目的编写工作。这种新剧目的编写工作应注意在编写过程中合理的加入社会中真实的事件和任务进行描写。

三、结束语

做好戏曲文化和群众文化的融合工作中,是一项既可以保证传统的戏曲文化良性发展,同时又可以保证群众文化大力开展的双赢性文化融合工作。所以现在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正在积极地开展实际而有效的工作,进行融合的研究和实践工作。这是我们在文化大背景下必须做好的。

戏曲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原始宗教源于对自然和祖先灵魂的恐惧崇拜,具体体现在人们除了祭祀神灵以佑平安以外,事无大小,都要请示神灵,于是从国家到民间都巫风盛行,祭祀神灵是古人生活的重要活动。《尚书•伊训》: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礼记•郊特牲》:涤荡其声,乐之阕,然后迎声。声音三号,所以诏告天地之间也。《后汉书•礼仪志》蔡邕注: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上帝。《周官》:若乐六变,则天神皆降,可德而礼古人认为人和神不可混杂,《国语•楚语》说:“古者民神不杂,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如此,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巫觋在祭祀活动中是人和神之间的使者,既代人向神传达世俗的意愿,又向人传达神灵的旨意。巫觋在祀神中的作用相当于后来戏剧的扮演者,他们依照不同的场面需要,装扮成不同的神灵。王国维说:“盖群巫之中必有象神之衣服形貌动作者,而视为神之所冯依,故谓之曰灵。”巫觋祀神的乐舞不是散乱的,它往往被组合成一定的形式来表现人们对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就产生了礼仪性的组合,这是戏曲教化的最初模式。

(一)以先秦现存的巫觋祀神乐舞中被认为最接近戏剧形态的《九歌》为例,《九歌》中包含了许多行动性的戏剧因素,有些篇章很容易使人产生戏剧情景的联想,被认为是中国古剧的雏形,“盖后世戏剧之萌芽,已有存焉者矣”,是“戏剧式的写法”。闻一多先生认为《九歌》的篇章符合古代祭祀仪典程序,他在《〈九歌〉的结构》中描绘出当时祭场上的画面:“代表东皇太一的灵保(神尸)庄严而玄默地坐在广三十步高三十丈“有文章彩镂黼黻之饰”的八觚形的紫坛上,在五音繁会之中,享用着那蕙肴兰藉,桂酒椒浆的盛馔,坛下簇拥着扮演各种神灵及其从属的童男童女,多则三百人,少亦七十人,分为九班,他们依次走到坛前,或在各自被指定的班位上,舞着唱着,表演着种种程度不同的哀情的以及悲壮的小故事。”《九歌》用华美的文字承载了一个完整的祭祀活动,这个祭祀神灵的过程充满着由内到外的结构严谨、等级鲜明的祭祀礼仪,这些礼仪孕育着戏曲审美的因素。

(二)原始祭祀原本是为了驱疫祈福而祭祀神灵,宗教气氛很浓。但是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祭祀活动的宗教色彩逐渐褪色,在祭祀娱神过程中,巫觋的扮演愈加抒发人的感情和表现世俗生命的需要,借神的外像形貌体验演绎人的心灵,从上文所述《九歌》也可得知。无论是宫廷祭典还是民间祭祀不再是单纯的,而是被赋予更多的社会含义。《礼记•表记》云:“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神而远之。”不但祭祀的态度发生了细微变化,而且祭祀目的和作用也悄然变化。上古时代有一种祭礼叫蜡祭,也称“八蜡”或“大蜡”,是在年终时为酬谢与农事有关八位神灵而举行的祭祀仪典。到了周公制礼时,把祭祖和祭天帝合并到这个节日,称为“郊祀”,周代时教民祭祀是治国的重中之重,要求自上而下,从贵族到庶民,都要参加“郊祀”,借此培养对农业祖先的敬重。到了春秋时期,这种蜡祭达到了举国狂欢的地步,苏轼《东坡志林》卷二对蜡祭有详细论述,这样的“岁终聚戏”,礼义鲜明,有很明显的教化意义在内,苏轼称为“亦曰不徒戏而已矣”。祭祀活动中那些等级森严的众多神灵,他们在祭台上吟诵祈祷的同时,也向台下围观的人们宣扬着符合礼义需要的一言一行。如果说原始宗教的祭祀活动衍生了中国戏曲元素,那么这些宣扬礼义的仪典模式也是戏曲的教化模式的萌芽。

二、超乎个人禁欲绝情的集体模式

祀祖、驱疫、蜡祭,原始宗教的祭仪性没有单一的祭祀方式和对象,却是一种共同的在祭祀氛围笼罩下的观赏活动。这种活动将天地鬼神囊括一处,需要极宏大的心理环境,台上台下达成默契,对一定范围内的地理环境,如一个村落、一个小镇,有收放自如的占有力和集体感染力。汉代宫廷傩的一场演出要上场好几队陪衬演员,皇帝王公大臣亲临观看,官员家属百姓也来观看,演出和观众的规模都达到千人,到宋代,这样的活动观看的氛围是山呼海动。明代张岱在《陶庵梦忆》中记述目连戏中有关套数演出时,竟出现“万余人齐声呐喊”的壮观场面。当演出内容和观众的心态基本一致时,个人淹没在集体中,其感染力是巨大的,中国古代的剧作家们沿用了这种戏剧的原始本质,通过对演出环境、观众心理环境的占有,去发挥更大的审美功能,包括教化功能。随着民智未开时代的逝去,从原始部落到封建集权大国,孔子的儒家礼仪消融了原始宗教的巫术仪式,保留了古老宗教氏族血缘关系,等待佛教和道教的来临,形成中国特有的三教合一的人为宗教精神。人为宗教精神表现在世俗化,理性化,对个人的控制,与物质条件仍旧缺乏的小农经济社会的要求相契合,人们需要伦理化、宗族化,需要个人矮化和共同契约来安定社会复杂的宗教情感构成中国文化的共同心理特质,也使得中国戏曲始终保持一份清醒和理性,在伦理道德教化时多数是一种宗教式的牺牲个人的集体模式。元人马致远的《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写任屠为了出家修行,不惜休妻摔子,完全灭绝个人,这是一种反映单纯宗教人生观的宗教剧。明代儒教和宗教联姻产生的伦理教化剧的极端例子有邱浚的《伍伦全备忠孝记》,此部戏说教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伦全伦备兄弟争死;大嫂淑清在新婚之夜张罗第二天婆婆的生日;弟媳叔秀为思念亡亲哭瞎双眼;妯娌二人割股疗治婆婆;淑清为传宗接代为丈夫找来小妾景氏,景氏又为保贞节而自尽。戏文里面的兄弟关系、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完全湮没在孝道之中,更是一种牺牲自我的宗教精神,最后的结局是以仙境圣地为灵魂的归宿。此剧过于绝情止欲的说教超乎常人想象,以至让当朝许多有识之士都难以接受。徐复祚《曲论》云:“《五伦全备》纯是措大书呆子语,陈腐臭烂,令人呕秽,一蟹不如一蟹矣。”以儒教为中心人为宗教的理性精神,结合最初原始祭仪所遗留下对环境的主动占有和对观众仍旧发挥强大感染力集体感,中国戏曲反映出来的是超乎常人的禁欲绝情宗教式的教化,不敢过多表露个人色彩的,积淀在中国民族性格的意识和潜意识中的社会性、群体性的情感,转为人伦之情、群体之欲。

三、欲罢不能来返现实的报应模式

看过许多古代剧目,我们注意到中国戏曲总在教人们面对现实苦难既要接受现实,忍辱负重、又要虚幻企望,既然要忍受痛苦,为什么要有企盼呢?就像《感天动地窦娥冤》杂剧写窦娥备尝人间不幸,却当作是前生注定;这边才刚向天询问埋怨:“满腹闲愁,数年禁受,天知否?天若是知我情由,怕不待和天瘦。”那边又向天发下三桩誓愿,“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矛盾复杂的宗教情感却统一于丧失主体意志以屈从于社会力量或超现实力量(社会力量的虚幻形式)的民族文化心理特质。”它渗透交融了儒、释、道三教思想。儒家相信恶人不得善终,善人必有善报,“富贵天之数,兴衰有往还”;佛教讲求“因果报应”,“作如是因,获如是果”,恶业终得恶报,善业可解恶运,一切生物都依据其善恶给予的报应轮回不已;道教以善、功、福、仙和恶、过、祸、夭为报应链条。中国戏曲中有着特定的教化模式,即屈服于现实的苦难,又不现实地寄希望于来世可以脱离苦难,来来往往现实中的,也俗称轮回的报应模式,来源于这种忍辱负重、虚幻企望的矛盾宗教情感。这种来返现实的报应模式使得中国戏曲还总是尽量展示人们的善举或批判恶行,分别根据这些善举和恶行来分配现实利益。清人徐世栋说:“凡忠臣义士之遇害捐躯者,须结之以受赐恤,成神仙;乱臣贼子之犯上无道者,须结之以被冥诛,正国法。”中国戏曲中很少有性情复杂的人物,有专门脸谱,把角色从性格、人品上分得一清二楚。好人多半最终姻缘美满,功成名就,做了坏事的人终不得正果,因为报应总归有的,所以中国戏曲多是大团圆结局,看得大家皆大欢喜。为了满足这种既现实又虚幻的心理,“因果业报”不忍忠臣沉冤,不让奸臣贼子有善终,中国戏曲一面纪实,一面假设。从宋至清,以岳飞秦桧为题材的剧本很多,如元孔文卿《地藏王证东窗事犯》杂剧、明周礼《岳飞破虏东窗记》传奇、姚茂良《精忠记》传奇、李梅实《精忠谱》等,这些剧目以同一题材,又以不同剧种在各地盛演不衰,就是因为剧情描写了在地狱中严惩秦桧父子,超升岳飞父子,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古代剧作家利用了人们都相信鬼魂的这种原始,采用这种宗教式的虚幻式的报应模式大快人心,也深入人心。

任何文化根源是宗教,而人类历史的进步又是从否定宗教开始的,当宗教和人文失了平衡,偏向人文去演进时,神的权威在减轻,从祭神仪式中分离出以人为主的“礼”的观念,发展为春秋时代的礼乐文化,并随着汉代推升儒教地位,礼乐诗教传统的确立是揭开戏曲教化渊源的下一篇章。

戏曲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艺术文化样式逐渐失传,如果不加以传承和保护,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地方戏曲传承至今已有了浑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用于研究文化史、生活史以及各类艺术、文化演变的重要资料。随着地方戏曲自身的传承,地方戏曲起到了很好的文化传承作用,使得大量的声腔、音乐、舞蹈、剧本、诗词等文化样式得以保存,有很多戏曲传承至今自身也成了“活化石”,承载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是我国的珍宝。永安的大腔戏则被称为戈阳腔活化石,填补了中国戏剧史的一项空白,随着永安大腔戏一同传承下来的还有诸多珍稀的剧本、剧目、曲谱。现存有《金印记》《征东记》《蟠桃会》和顺治年间的《白兔记》等珍贵手抄本,以及《大腔戏程式锣鼓经谱》等弥足珍贵的曲谱。而大田的“丰场戏”和永安槐南的“做场戏”更是国内少有的“宋杂剧”,演绎了“宋元南方杂剧”遗风,“做场戏”甚至使“南宋官话”得以保留,这对语言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在媒体科技并不发达的古代,书本文字成了传承文化的主要工具,但有很多技艺都是书本文字所无法记录的,地方戏曲显然对地方文化的传承起到了书本文字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对地方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当下构建农村地方戏曲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主要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农村的文化建设也有了相应的提高,但是农村地方戏曲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仍然不够完善,存在不少问题。

(一)地方政府认识不到位

有些地方政府片面地追求经济建设,只看重GDP和形象工程。由于地方戏曲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不会立即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地方政府对地方戏曲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建设不感兴趣。由于地方戏曲是潜在的“形象工程”,而电视、广播等现代文化的建设见效快,又是硬指标,地方政府不得不重视。反之,地方戏曲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渐渐被边缘化,生存发展空间逐渐萎缩,演出的人和观看的人越来越少,使得不少地方政府错误地认为地方戏曲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如果要建设,要花很多精力和时间,认为不值得,因而忽视对地方戏曲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建设。由于地方戏曲的文化内涵与重要性被遮蔽,一些地方领导因为平时注意力集中在经济建设上,不太关注本土文化建设,对地方戏曲的文化内涵不甚了解,没有看到地方戏曲对文化传播、文化娱乐、民风教化的重大作用,因而忽视了对地方戏曲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

(二)相关的机制不完善

演出主体不健全。现在地方戏曲的演出主要靠民间剧团。政府支持的市县公有剧团主要以演出现代歌舞、现代话剧为主,极少上演地方戏曲。民间剧团由于没有得到有关方面的扶持,演出资源逐渐枯竭,很多剧团名存实亡,很多剧种没有人演出,正在逐步消亡。筹款机制不完善。政府对地方戏曲服务平台的建设缺乏资金投入,农村地方戏曲剧团的演出又是免费观看的,经费没有保障,资金严重短缺。许多地方剧团连排练室都没有,设备设施也大部分破旧损坏,演出环境愈来愈恶劣,很难维持演出。人才培养机制没有建立。人才队伍的建设对地方戏剧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地方戏剧行业却极度缺乏人才。由于地方戏曲的传承多数是以师徒方式进行传授,而年轻人一年到头都在外地做工,无暇进行学习,随着老一辈艺术家的逝世与退休,大量只能“言传身授”的技艺逐渐失传。现有大学培养的艺术人才,基本没有学过地方戏曲,无法挑起支持地方戏曲的大梁。地方戏曲的传承岌岌可危。

三、加强地方戏曲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的主要措施

农村地方戏曲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建设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民间通力合作,体制、机制全面创新,内容与形式全面改革,才能把农村戏曲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立起来。

(一)加强地方戏曲演出设施的建设和监管

为了能让百姓更好地欣赏戏曲,让戏曲演员能够更加完美地发挥其表演才能,政府应加强剧院和舞台的硬件建设,完善剧院舞台的硬件配置,使戏曲演出得到更为完善的发挥。戏曲舞台的宏观建设至关重要。政府只有对戏曲舞台进行改建扩建,合理布局,才能形成更好的公共文化空间。在农村,由于交通不便造成了广大农民的出行不便,如果戏台离居住地太远会降低农民看戏的热情,戏曲舞台若无法成功凝聚群众,公共文化服务就会失去大量对象,造成效率上的折损。所以,在搭建戏台时要考虑戏台的辐射半径,戏曲文化的辐射面积是否能覆盖到更多的老百姓。同时戏曲舞台需合理分布,注意戏台的辐射范围是否重叠或过于分离。最好能够做到使老百姓有“在家门前”看戏的感觉。为了方便农民看戏,政府可搭建流动戏台、进行流动演出,使文化的“灌溉”能够滋养到各家各户,又不浪费资源。戏剧舞台的完善也极为重要,如戏台上的音响、灯光、演员的服装及幕后的乐器等都马虎不得,这些细节将直接影响到戏曲的演出质量。在福建莆田的莆仙大剧院,剧组成员就成功地利用政府的资金将现代高科技应用到戏曲舞台上,对戏曲舞台进行扩建、改建,使戏曲舞台能够较真实地展现出莆仙戏《雷峰塔》中“水漫金山”的壮阔一幕,给观众造成视觉上的冲击和心灵上的震撼,戏曲演出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效果。政府还应加强对地方戏曲公共文化设施和主办单位的监管。在农村,不少戏台都被闲置、挤占甚至挪用,政府应加强对戏曲传播场所、设施等的监管。对闲置的戏台进行合理利用,整合空闲的资源,在确保戏台等公共文化设施职能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公开招标,不浪费所有可利用的资源,对那些被占用或挪用的戏台进行强制回收,恢复其原有的演出职能。对介入戏剧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营利性组织也要加强监督,避免等恶劣性质事件发生,同时也要督促营利性组织、企业提高其运营能力、服务能力,提高设施的使用效率,使服务规范化。政府通过监管能够使文化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更好地服务农民。

(二)实行政府买单企业演出的服务新模式

由于戏曲产品和服务的自身价值同市场价值往往有很大程度的背离,不能通过市场交易来实现其价值,所以地方戏曲演出服务理应由公共部门和准公共部门提供支持,无偿面向大众,不收取任何费用,但是,具体的戏曲演出服务事项不一定要由公共部门一手包办,民营企业、非营利组织可以共同承担。如将公共文化服务市场化,让市场运行模式介入地方戏曲的传播。首先由政府投入资金,对具有一定营利性质的文化单位或企业进行招标,中标单位获得演出资格后开始进行戏曲演出,最后通过演出回执单等有效凭证来领取政府补贴。当然,在本质上公共文化服务市场化仍是由政府投资,坚持公益性原则,对老百姓而言看戏依然是免费的。营利性企业的介入使得管办分离,政府以企业的完成项目的多少、质量的高低等来决定拨款的金额,企业愈是努力便获利愈多,大大激励和引导了企业对文化事业进行市场的开发,增强了文化事业单位的市场竞争能力,激发其传播文化的活力和文化创新的力度。营利性组织会自觉地、有效地对地方戏曲进行有效的宣传,调查老百姓爱看什么戏,使文化供给与文化需求相对应,让老百姓看好戏,看爱看的戏。2005年宁波市委宣传部等部门实施的“万场电影千场戏剧进乡村”活动就是“公共文化服务市场化”的极佳范例,至2005年11月底,就演出了855场,吸引了200多万人次观看演出,活动惠及近300个村庄,使戏曲演出的范围大大扩大,服务水平大大提高。

(三)注重地方戏曲人才的培养

地方戏曲的文化内涵全靠戏曲演员通过表演来表现,所以戏曲人才自身的专业素养对戏曲的质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要想振兴地方戏曲,就必须抓紧对戏曲人才的专业素质的培养。目前三明地方各剧种都存在人才断层的问题,如果不采取措施培养人才,地方戏曲有濒临灭亡的危险。由于地方戏曲的地方性特征较强,而在各地乡村又不可能都设立专门的地方戏曲学校,所以培养地方戏曲人才将是一项艰难的工作。建议地方政府采取下列方法培养地方戏曲人才:一是在各县中小学开办地方戏曲兴趣小组,传授地方戏曲知识;二是扶助地方剧曲传人,以带徒弟的方式培养地方戏曲人才;三是拨出专项经费,委托地方高校培养地方戏曲人才。比如可以地方高校开设地方戏曲培训班,每年招收一些学生专门学习地方戏曲,毕业后留在地方工作。这样才能确保地方戏曲的人才培养不断层,为繁荣地方戏曲,服务民众打下基础。

(四)进行地方戏曲改革创新

地方戏曲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改革才发展至今的,面对新的时代,地方戏曲不能一味守旧,必须与时俱进,做出相应的改革来顺应时代的变化与发展。老戏一直唱一直演,故事的情节早已为观众所熟知,观众也会对戏曲丧失热情。为了保持地方戏曲的活力和生命力,必须进行创新。故事情节的创新。同一部戏老百姓看过太多遍,故事情节、结局都已知晓,难免会使老百姓对戏曲的情节麻木,会降低戏曲对观众的吸引力。为了保持戏曲自身的吸引力和活力,就必须加强戏曲内容的故事性,我们可以以新时代的新人新事或地方身边的真人真事为蓝本来对戏曲的内容、情节加以修改、创新,也可以创作新的戏曲剧本,为地方戏曲注入新的血液。像清流三角戏就有剧团在新时代相继改编了《沙家浜》《红灯记》《白毛女》等现代戏。只有让老百姓看到新的故事才能重新刺激老百姓看戏的欲望,增强老百姓看戏的激情。故事情节、内容的更改自然会引起戏曲思想的变化,在新时代我们要摈弃戏曲中带有封建色彩的内容,将歌颂生活的主题放大,让老百姓从戏曲中获得正能量。技艺表演的创新。地方戏曲都有自己的特色,有诸多令人称赞的精湛技艺,但是演出时间久了,观众就会出现审美疲劳,失去热情。与故事情节一样,戏曲中的技艺表演也需要创新。技艺表演的创新一方面可以借鉴中西方的各类杂技表演,另一方面可以借助现代高超的电脑特技对技艺的表演进行辅助,以此来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冲击。在福建莆仙大剧院中就曾将《白蛇传》中的《盗草》和《水斗》两场武戏加入了电脑特技,使得白娘子与法海争斗时所施展的“法术”能够具象化,呈现在观众面前,取得良好的视觉效果。当然,我们说的地方戏曲的改革创新,是在保有地方特色和剧种特色的创新,如果失去了地方特色和剧种特色,地方戏曲就丧失其本来意义。总之,只要政府和全社会通力合作,积极为农民兄弟看戏着想,千方百计从资金、人才、设施、服务机制等方面努力,致力于地方戏曲在农村的繁荣发展,为地方戏曲开拓一片新的天地,农民看戏的问题就能够比较好地解决。

戏曲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国戏曲戏曲音乐戏曲音乐文化发展

一、戏曲音乐发展

中国戏曲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的、有机的戏剧艺术。而戏曲音乐是戏曲重要的元素,可以集中地表现戏剧的内容。戏曲音乐包括声乐部分的唱腔、韵白和器乐部分的伴奏、开场及过场音乐。中国戏曲音乐是以群体风格、地方风格、民族风格为特征的。其发展历史悠久,民歌、百戏音乐、唐代的歌舞音乐和宋代说唱艺术音乐是其发展的基础。

在现当代,戏曲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典型品种,对戏曲音乐旧瓶装新酒、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以及对传统戏曲音乐的抢救、改善、发展、创新措施是音乐文化行为的重要方面。

二、戏曲音乐文化内涵

中国戏曲音乐是在中国民族音乐百花园的土壤中繁衍发展起来的,它的内涵及外延,形式与内容,风格与色彩,集中的体现了中国民族音乐的最高水准,是我国各门类音乐的集大成者。中国戏曲是世界上比较独特的艺术现象,尤其是戏曲音乐,形成了与世界、特别是欧洲音乐迥然不同的风格及色彩。

戏曲音乐是以音乐展示剧情塑造戏中的人物形象,推动戏剧矛盾冲突的发生发展,它与戏剧表演紧密结合,并为戏剧表演服务。凡能流传下来的戏剧大都有优秀的剧本,又有美妙的音乐。

三、戏曲音乐文化的研究现状与意义

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路应昆教授提出,从“腔依词”和“活腔活唱”为特征的南北曲,到无格无律的明代民间土腔俗调和清代“乱弹”的兴起,意味着戏曲音乐大的解放。

戏曲音乐的研究越来越引起重视,地方性戏曲音乐的发展、走向的理论探讨,近几年一直在持续不断地进行。作曲家对戏曲音乐的创作不断尝试和探索;戏曲音乐在演唱形式、唱法、乐队组成以及和声、曲式、复调、配器等作曲技术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戏班子、剧团等文艺团体对戏曲音乐与表演在结合形式也在进行开拓和创新;戏曲音乐的文化现状目前是比较值得欣慰的,但是,戏曲音乐应该在发展中进行大力推广。

四、戏曲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1.戏曲音乐的传承

(1)大众戏曲音乐与基础戏曲音乐教育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传统音乐无论是在音乐表现形式,还是音乐语汇的运用上均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它不仅是一种音乐现象,也反映了各个时代各个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俗语言、美学观点等状况。采用这样的传统音乐文化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传承对于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和加强世界音乐文化的交流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对于学校戏曲音乐教育可以明确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教学理念,培养具有传统音乐素养的教师,对调动各方资源配和教学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2)专业戏曲音乐人才的培养

我国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专门培养戏曲音乐人才的学校和专业。一方面,音乐在戏曲中的地位没有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对音乐上的投入不够。一个剧种如果没有音乐人才接班,这个剧种的前景让人担忧,所以戏曲音乐创作队伍的建设迫在眉睫。

戏曲音乐的传承离不开发展,而发展也离不开传承,传承也必须有新的创造和突破。发展应该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保留其特色与精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意义。理清传统承继的脉络是继承传统的基础,也是发扬传统的前提。面对文化裂变的时代,戏曲音乐必须寻求发展。而发展的唯一途径就是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的创新。

2.创作思维的多元化

(1)继承与开放的结合。在不损伤本民族审美观念和不失本剧种音乐特色的基础上,将戏曲音乐现代化,可以在演唱形式、唱法、乐队组成以及和声、曲式、复调、配器等作曲技术上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另外,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如与动画。可以保留经典唱段,压缩冗长部分,在不影响经典唱腔和固有旋律下,配乐中加入适当现代元素,二度创作和录音,这是戏曲音乐与动画结合中的创作手法。动画使戏曲更具活力与动力,加上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使二者的结合具有无限魅力。打破传统乐队作伴奏方式进行创作上创新,加入管弦乐队伴奏等手段,同时,对戏曲音乐特色乐器,打击乐的运用予以保留。在演唱中,在戏曲片断中加入合唱,伴唱等手法,从而使戏曲中的人物表现力,气势渲染力得到加强。

(2)纵向与横向的结合。“纵向”是指继承戏曲音乐本身的优秀传统;“横向”是指多方借鉴,广收博采。事实上,中国戏曲音乐创作思维上纵向与横向的结合,由来已久,并取得了辉煌的艺术成就。如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也在纵向继承京剧音乐的基础上,横向借鉴了汉调音乐中的[南梆子]、[四平调]等精华,丰富了京剧音乐;程砚秋甚至在京剧《锁麟囊》中,借鉴了美国著名电影明星珍丽梅唐娜的歌唱,可以称得上是横向借鉴的典范。

(3)宏观与微观的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创作方式在戏曲音乐创作中,既可以居高统观全局、掌控大势,又可以抓住各环节之间各个链条,从局部上强化各自的特长。

3.创作方式多样化

(1)创作技巧的创新。戏曲音乐的创新,是一项复杂而具挑战的任务。如果说,创作思维的创新是这项系统工程中的“软件系统”的话,那么创作技巧的创新就是这项系统中的“硬件系统”。换言之,思维创新是无形的,而技巧创新则是有形的,是思维创新的具体落实与有效载体具体而言的,戏曲音乐创作技巧的创新,主要可以从旋律的创新、声的运用和配器的运用来体现。

(2)唱腔旋律的创新。唱腔是戏曲音乐的主体,而旋律又是唱腔的灵魂,也是音乐最主要的表现手段。旋律把高低、长短不同的乐音按照一定的节奏、节拍、调式、调性关系组织起来,塑造出感人动人的音乐形象,表现特定的思想内容和思想情感。唱腔旋律具体表现在旋律因素的创新、板式的创新、流派的创新等方面。在戏曲音乐中,唱腔音乐的创新是戏曲音乐创作的关键。它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旋律的创新、拖腔的创新、板式与节奏的创新、调式与调性的创新、板式结构布局的创新、各行当之间不同唱腔互相转换的创新,演唱形式及伴奏形式以及伴奏乐器的创新,等等。

事实上,戏曲音乐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具有如此深远的影响力,也是在继承和不断推陈出新的基础上的结果。无论哪一种地方戏曲音乐,都是通过不断吸取其它剧种唱腔的精华而成长壮大的。所以,要想我国戏曲音乐发扬光大,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我们必须在发展中继承传统,在创新中求发展。

参考文献:

[1]曾遂今.中国大众音乐.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

[2]田同旭.论古代戏曲音乐的形成和民族文化融合.山西大学学报,2007,(9).

[3]赵宇.戏曲音乐发展初探.2008.

[4]吴洪涛.加强戏曲音乐在我国基础音乐教学中的地位.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7,(9).

戏曲文化论文范文第7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北京100722)

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National Art Disciplinary (I)

Leading Group Office of National Art Disciplinary Planning

(Ministry of Culture, Beijing 100722)

绪论

新世纪以来,我国文化艺术事业持续发展、繁荣,“十一五”规划时期,艺术科学研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学科优势得到加强,理论方法不断更新,研究格局日趋合理。较之“十五”规划时期,艺术学科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和总结的新变化与新现象。

(一)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的规范化管理与导向性作用进一步加强,推动我国艺术科学全面、持续、健康发展

根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艺术、教育、军事三个单列学科管理的意见,文化部教育科技司(后更名为文化科技司)暨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自2007年起,将原“全国艺术科学规划课题”统一更名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并将原来的评审立项周期由每二年一次改为一年一次,同时取消原自筹经费项目类别,分为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四大类,并专设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在《全国艺术科学“十一五”(2006-2010年)规划》及历年课题指南中,坚持围绕党和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及和谐社会建设的大局,紧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别是文化艺术建设的实际,深化、拓展21世纪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文化艺术建设实践中的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坚持既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既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艺术的优秀成果,积极构建以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与时代特征的思维表达方式,深刻揭示与系统阐述艺术规律的艺术学学科理论体系;坚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控制规模,提高质量的总体原则,倡导扎实严谨、精益求精的科学治学精神;坚持将规划选题、项目的评审立项与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及文化艺术科研结构调整、合理布局结合起来,不断加强项目评审、中期管理、鉴定结项及成果宣传推广等制度的建设,为我国艺术科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平台。立项课题基本代表着我国艺术科学研究工作的方向和水平,对于推动艺术科学理论创新体系建设、培养艺术科学人才队伍、提高艺术科学研究管理水平,进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文化条件和精神支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传统史论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学科建设意义的学术成果

传统史论研究一直是我国艺术学科,乃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强项,这与我国文化历史悠久的国情和注重以史为鉴的学术传统有关,是我们的学术优势和学科优势。“十一五”期间,随着艺术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艺术学各分支学科研究更趋深入,传统史论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一大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史论研究著述相继问世,如:《中华艺术通史》、《中国艺术史》、《中国艺术史纲》、《中国近代戏曲史》、《中国戏曲通鉴》、《中国近代戏曲编年》、《中国曲艺志》、《南宋戏曲史》、《明代戏曲史》、《中国曲艺音乐集成》、《中国电影图史》、《中国当代电影发展史》、《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等。其中,《中华艺术通史》的问世,堪称新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艺术研究界为中华文化建设贡献出的一部艺术史经典之作,是我国乃至世界第一部以“通”的观念来统领的大型综合性中华艺术通史。《中国近代戏曲史》是我国戏曲史研究领域的一次新的探索与开拓,是第一部编撰近代戏曲历史的史学专著,该成果上接《中国戏曲通史》,下连《中国当代戏曲史》,填补了两部戏曲史之间的空白,承上启下,意义重大。《中国曲艺志》全面、系统、科学地记述了我国曲艺的历史和现状,它的编纂完成,改变了曲艺艺术“有史无书”的贫困面貌,为曲艺学的真正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中国电影图史》是迄今第一部完整展现中国电影发展历史的电影史著作,该著作较为全面、客观地记录、展现了一百年来包括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四地的中国电影发展演变进程及成就。这些成果的完成,不仅具有重要的奠基意义,同时也为学界提供了更多有价值的新史料、新观念和新的研究方法。

这期间,“艺术批评”在整个艺术学科发展中的“轻骑兵”和“急先锋”的作用获得有效发挥,它为艺术史研究提供鲜活的素材,又为艺术理论的开拓寻找新方向。“艺术批评”学科研究范围也得到进一步扩展,比如艺术生态批评、对小类型艺术门类(如魔术杂技)的艺术批评、对新媒体艺术(如动漫、数字设计艺术等)的艺术批评规律的研究方兴未艾。研究领域深入到艺术批评的诸多具体和微观问题,如《艺术批评的语句分析》等。

(三)应用对策性研究得到重视并进一步加强,其重要作用日益凸现

“十一五”是我国文化艺术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键期,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文化发展新思路,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文化软实力的提出、新兴文化业态的培育、文化传播新方式的尝试、文化艺术市场的拓展等事关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发展的一系列新课题也在实践中凸显。应用对策性研究在《全国艺术科学“十一五”(2006-2010年)规划》中得到充分重视与体现;一些敏锐的学者及时调整研究思路,在不放弃长线基础研究的同时,加强了紧贴时代、反映迅速的应用对策研究;一批涉及文化发展战略研究、公共文化政策研究、文化软实力研究、文化“走出去”研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文化市场监管研究等重要领域的成果不断涌现,如:《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研究》、《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我国戏剧产业化研究》、《西部欠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以广西、云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实证研究为例》、《我国文化艺术产业、文化艺术市场与文化经济政策研究》、《我国文化服务业发展及政策研究――基于产业特性视角》、《中国电影全面实施产业化政策以来电影产业成果及问题研究》、《文化行业中的标准化问题理论与实证研究》等应用对策性研究成果得到有关政府部门及社会的认可,《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等应用对策性研究成果寓学理性于现实课题之中,既是重要的对策性研究课题,又具有重要的学术与历史价值,其最终成果《从遗产到资源――西部人文资源研究报告》,是21世纪之初在西北五省区、部分西南省区所进行的一次较为全面的文化调查及评估报告,包括西北地区戏曲、民间习俗、民间手工艺、民间舞蹈、建筑文化、少数民族习俗与信仰、工艺资源与农民生活等领域文化艺术资源的个案调查报告,以及概述西部人文资源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西部人文资源所面临的生态压力、西南少数民族村寨文化变迁、人文资源开发问题、贵州梭嘎生态博物馆的经验调查等14个专题的研究结论,提供了翔实可靠、丰富多样和弥足珍贵的当代西部人文资源的田野调查资料,为政府有关部门对我国文化国情的调研与掌握、以及对开发大西北的国家战略,提供了参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四)新兴文化业态进入艺术研究的视野,成为艺术研究新的增长点和新的研究方向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扶持和发展“新兴文化业态”的论述,提出了文化发展的新课题。“十一五”期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步伐愈益加快,文化业态不断更新,动漫游戏、广播电视、出版业等与互联网融合、对接,衍生出网络游戏、网络视听、网络出版、网络动漫、网络文学等文化新业态;广电网与移动通讯网融合、对接,衍生出手机短信和彩信、手机广播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等文化新业态;数字出版和高端印刷使图书具有了视频、音频等功能,可以按需印刷,形成了新的出版业态。这些新的发展态势迅速成为艺术研究新的关注点和新的研究方向。

“十一五”期间,中国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该领域的学术研究。《中国动画片的产业经济学研究》、《动漫产业》、《世界动漫产业发展概论》、《世界动画史》等专著相继出版,研究领域涉及动漫的各个层面,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并在业内产生较大影响。新世纪以来,随着数字化媒体技术的迅速扩张,国际交流的频繁多样,新媒体艺术教育的日益专业化,新媒体艺术研究从早期的现象追踪转向全面的历史描述和理论探讨,从分散、自发的状态走向自觉的、体系化的研究,推出了《新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史纲》、《数字媒体与艺术发展》、《数字媒体艺术史》、《新媒体艺术透视》、《新媒体艺术论》等一批成果。

(五)边缘化、萎缩化的传统艺术学门类研究找到新突破口,获得新的生机与活力

“十一五”期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得到全社会重视和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昆曲大典》、《京剧艺术大典》、《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传承人口述史数据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及保护规律研究》等一批系统性较强、具有较大学术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得以展开。同时,具有学科奠基性的研究获得初步成果。2006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作为国内第一部有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理论研究专著出版,该书从国际国内两个视角,系统、深入地回答了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一系列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2008年,根据高校及社会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材的迫切需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教材版出版。

“十一五”期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获得政策引导、课题扶持和资金保障,使一些传统边缘学科找到新的突破口,获得新的动力与发展空间,重新焕发生机。以往的戏曲史研究,更多关注以京剧为代表的全国性大剧种和以昆曲为代表的文人戏曲的角度和层面,随着戏曲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广泛深入开展,使长期被忽视的大量地方及少数民族剧种、民间戏曲等作为中国戏曲史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与价值及其保护研究的紧迫性,成为学界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普遍共识,并成为“十一五”期间戏曲研究的新热点。

(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及相关政策策略研究异军突起,出现一批引人注目的学术成果

“十一五”期间,文化发展战略问题在国家宏观政策层面得到空前重视与加强,推动我国文化发展战略研究工作取得重要进展。2005年10月,文化部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设立“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整合中国艺术研究院及社会各界学术资源,为国家文化建设提供学术支持,该中心承担、完成并出版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特别委托项目成果《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系统论述了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政策与策略、文化核心价值观传承与重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国家文化安全、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构等诸多重要的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2008年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从我国综合国力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立足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和国家需求展开研究,集中探讨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性质、内涵以及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历史经验与现实路径。2009年立项的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重大公开招标项目《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研究――如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依据我国文化发展的自身态势,从跨学科角度,把我国文化的发展战略研究放在中西学术融通的环境下,充分考察、呈现与提出发展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策略,并将这些战略落实到具体的文化产业政策、社会教育方针和对外交流上,探寻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文化发展道路。《中国文化战略与安全研究》、《当代文化发展新趋势研究》、《大国策: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等专著的出版也成为这一领域有代表性的成果。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及政策研究也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国内第一部系统探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问题的专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首次从政策的理论起点――公民文化权利,以及中国当代政治背景――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来论述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合法性,理论框架涉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构成、支持与保障系统、绩效管理与评估等;《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论》以严密的理论体系论述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命题背景、基本框架、基本原则、文化体制障碍,对中国语境下的公民基本文化权益进行了界定与论述,并通过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项目目标及功能测值方法、人力资源动员保障系统、文化产业的制度支持,财政投入机制与方式,财政投入管理方式等的详尽论述,形成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整的理论体系,对于研究和理解中国公共文化政策领域的实践和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为在公共文化生活空间关注文艺问题提供了独特的研究视野和角度。

一、艺术基础理论

艺术基础理论是对艺术实践的理论总结。“十一五”期间,艺术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重视学科建设、注重思辨性研究、拓展学术空间、开掘理论深度是其总体特点。

(一)艺术学原理研究成果丰富

艺术学原理研究包括对艺术基本理论的研究以及艺术学的学科性质与地位、学科结构、方法、教学体系的完善等研究内容。

近五年来,艺术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依然是艺术学中最活跃的部分,这和前五年的情况有联系也有区别,差异表现在有半数以上的论文主要论证和论及艺术学的学科地位和学科性质。据中国期刊网的全文数据库统计显示,2006年艺术学基础理论的文章18篇,2008年艺术学基础理论的文章则达到31篇,发文字数也从11万字提高到了20万字。

关于艺术学学科结构如何建构问题的讨论,有助于一个相对合理的一级学科结构的形成,如《作为门类学科的艺术学学科群之构想――艺术学学科建设再思考》、《我国艺术学学科建设的态势》、《关于艺术学学科体系的几点思考》等。

1.关于中国艺术学的建立与发展、特质问题受到关注。

艺术学的独立,虽然是在西方完成的,但在当代中国艺术学的建设上,我国学者充分注意到了民族特色的问题。有学者指出:“无论是西方的传统美学还是20世纪的上半叶的德国艺术科学和当代西方的艺术哲学,它们都不可能替代中国艺术学研究,我们必须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关于国际背景下的中国艺术学特色若干问题的思考》、《建立现代形态和民族特色的中国艺术学之可能性探讨》、《建立中国特色艺术学》、《艺术学的中国形态》、《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艺术学”研究:困境与突破》等,都对这一问题作了有益的探讨。

2.艺术学学科历史的研究取得新进展。

艺术学虽然只有百余年的历史,但对它的回顾和总结,能够起到校正发展方向、把握潮流趋势、与时俱进的作用。一门学科的历史意识,是一门学科健康发展所不可缺少的自省性。因此,对艺术学的历史进行描述的文章,也成为“十一五”时期艺术学理论建设的重要部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整体上研究艺术学发展的历史轨迹,如论文《中国艺术学60年》、《艺术学的“三级跳”与新“节点”》、《中国艺术学85年》、《与改革同步的艺术学――评我国艺术学学科三十年发展历程》等,专著《跨学科研究:20世纪中国艺术学》等;一是对著名艺术学历史人物的个案研究,如对宗白华、邓一蛰、马采艺术学思想的研究等。

3.关于艺术学的应用研究问题也有新的拓展。

艺术学的应用性研究已引起普遍关注,当前主要集中在两方面的讨论:一是艺术学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关系,一是艺术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

(二)艺术社会学的新成就

艺术社会学是艺术学中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学术成果。新世纪以来,产生了该领域两部重要研究成果《艺术社会学导论》、《文艺社会学史纲》。近年,《现代文艺社会学》、《文艺社会学》、《艺术社会学描述》等艺术社会学专著修订再版。艺术社会学专题性研究方面取得一定成果,根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有关“艺术社会学”的专题论文共24篇,包括艺术社会学基本理论研究12篇,应用研究5篇,西方艺术社会学评介7篇。

“十一五”期间,艺术社会学研究关注的主要议题:

一是重建艺术社会学的反思。有学者在本世纪初提出“重建文艺社会学”的口号后,如何在消除庸俗社会学影响的同时,切实加强艺术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建立中国特色的艺术社会学学科体系,已成为近年来艺术社会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李普文《超越实验》提出,所谓重建,就是要重新梳理艺术与社会的关系,把艺术社会学建立在新的哲学社会学的理论之上。周平远《从文艺社会学看中国文论30年》认为,重建文艺社会学应该坚持“辩证综合”的基本原则,致力于建设一种具有“多维论”性质的现代文艺社会学。刘金龙《艺术社会学研究的多维度审视》通过分析艺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从艺术与社会的复杂关系中探讨艺术社会学的研究维度。

二是艺术社会学与文化研究的关系。从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艺术开始由“审美”向“文化”转型,艺术社会学出现了与文化研究合流的新动向。这是否意味着将文化社会学作为今后艺术社会学的发展前景呢?姚文放《文艺社会学的搁置与重建》认为,文艺社会学不可能完全消融在文化社会学之中,它终究要寻找自己的路且任重而道远。

三是中国当代艺术的社会学转型。新世纪伊始中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带来社会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和文化结构的转变,促使中国艺术发生了从“文化学”向“社会学”的转型。2005年9月召开的“中青年批评家论坛暨第二届深圳美术馆论坛”的主题为“当代艺术的社会学转向”,在学界产生强烈反响。《艺术与社会:26位著名批评家纵谈中国当代艺术的转向》一书,收录了这次会议的论文。2006年发表的《当代艺术的社会学转向》、《“当代艺术的社会学转向”意味着什么?》、《当代艺术与社会运动》等文章,继续探讨中国当代艺术的社会学转型问题。有学者认为,中国当代艺术的社会学转型对当代艺术创作和艺术理论研究,具有双重的拓展意义。

四是当代形态的艺术社会学构想。重建艺术社会学的反思,促使一些学者深入思考当代形态的艺术社会学构想。陶东风提出,新兴的文化研究突破了长期以来在我国占支配地位的艺术社会学研究模式,是一种经过重建的文艺社会学。因为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吸收语言论转向的基础上建构一种超越自律与他律、内在与外在的新的文艺―社会研究的方法。张晓刚的专著《跨学科研究:20世纪中国艺术学》认为,以文本为中心的理论批判的艺术社会学和以艺术社会机制为研究重点的经验的、应用的艺术社会学,对于艺术社会学学科建设来说都有着自身的独特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价值。

五是艺术社会学应用研究。近年来,一些学者围绕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关系、艺术产品的大众化、艺术的商品化、艺术文化产业、艺术消费、网络时代的艺术等在当代艺术生产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从艺术社会学的角度进行卓有成效的探讨。《关于网络时代文艺社会学的思考》、《析波普艺术中的社会学现象》、《艺术社会学视角下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之“民歌新唱”》等文章堪称应用性研究的代表作。

(三)“艺术批评”学科的研究有了一定程度的深化和扩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总体上,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全国艺术科学“十一五”(2006-2010年)规划》重视将“艺术批评”的研究引导到具体艺术门类上。如对一些小的艺术门类(如魔术杂技)和新的艺术门类(如新媒体)的艺术批评研究放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上。二是“艺术批评”学科科研成果总量增幅很大。以“艺术批评”论文为例,“十一五”期间论文数是“十五”期间的五倍,著作数量也有明显增加。三是“艺术批评”学科研究范围有了进一步扩展,比如艺术生态批评、对小类型艺术门类(如魔术杂技)的艺术批评、对新媒体艺术(如摄影、动漫、数字设计艺术等)的艺术批评规律的研究方兴未艾。研究领域有了进一步的深入,深入到艺术批评的诸多具体、微观的问题,如《艺术批评的语句分析》等。成果形式也趋多种多样,除著作、论文外,还有调查报告、年度报告等多种形式。

1.在“十一五”期间,艺术批评科研立项情况。

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从课题指南情况来看,主要是两方面:一是“中国文学”部分的“文学批评及其倾向研究”;二是“外国文学”部分的“外国重要理论家和批评家研究”、“外国重要文艺思潮、批评理论反思研究”和“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等。从实际资助项目来看,每年资助的涉及到艺术批评的课题平均有7―8个,课题主要以中外文学批评为主,间或也资助类似“中国古代戏曲批评文体研究”等具体门类艺术批评研究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与以往五年规划不同,在“十一五”期间关于艺术批评学科的综合性课题没有出现,除2007年度立项的《中国艺术科学总论》、《中国艺术学学科体系建设研究》等课题包括“艺术批评学”研究外,各年度《课题指南》更为重视引导研究者加强对具体艺术门类、尤其是新兴艺术门类艺术批评问题的研究,如“中国现当代戏剧戏曲理论与批评研究”、“中国电影、电视剧理论与批评研究”、“中国舞蹈批评史”、“舞蹈美学与舞蹈批评研究”、“中国杂技、魔术理论与批评研究”、“美术基础理论与批评研究、书法、篆刻理论与批评研究”等。省级艺术科学规划课题:从“十一五”开始,广东、山东等10余省份正式确定了省级艺术科学课题资助规划。从各自公布的省级艺术科学规划课题指南来看,艺术批评学的研究均占有独立的地位。如《山东省艺术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指南》“分类研究项目”中,既有独立的“艺术批评学”科目,也有各门类艺术批评学的研究科目。甚至有些省级艺术科学课题规划还进行了优秀课题评奖等活动,包括艺术批评学在内的一些课题获得奖励。

2.在“十一五”期间,艺术批评学术著作出版情况。

综合来看,“艺术批评学”基础理论的研究成果(著作部分)并不突出。除《艺术批评学》外,少有综合性艺术批评学基础理论著作出版。分论部分,首先是文学批评类占据主要位置,据国家图书馆数据,2006-2009年出版文学批评史论类著作(含译著)达165部,其次是美术批评(含设计)类著作有近20部,再次是电影电视批评类著作约12―13部,音乐批评类著作约7―8部。其他艺术门类只见零星著作出版。

3.在“十一五”期间,艺术批评情况。

2006―2010年以艺术批评为题名的文章有108篇、主题涉及到艺术批评的论文有698篇文章。以艺术评论为题名的文章有27篇、主题涉及到艺术评论的论文有435篇文章。分论部分,和著作情况类似,文学批评类论文数量遥遥领先于各门类艺术批评研究。据中国知网数据,题名为“文学批评”的论文达1280篇、主题涉及到文学批评的论文有6400多篇。而其他具体门类题名为批评的文章一般不超过100篇,主题涉及到该门类艺术批评的论文也一般不超过200篇。比如:以美术批评为题名的文章有50篇、主题涉及到美术批评的论文有182篇。以音乐批评为题名的文章有32篇、主题涉及到音乐批评的论文有92篇。以戏剧批评为题名的文章有24篇、主题涉及到戏剧批评的论文有89篇。以电影批评为题名的文章有56篇、主题涉及到电影批评的论文有192篇。

4.在“十一五”期间,艺术批评学术活动、国际交流和学术会议情况。

举办了2007年度全国艺术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学术研讨会、2008年度中国艺术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2006、2007、2009年度三届全国艺术学学术研讨会和2007年度艺术理论创新与艺术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从会议综述来看,艺术批评学的问题在学术会议上得到了讨论。

(四)艺术史学研究领域继续向纵深发展

“十一五”期间,艺术史研究领域取得丰硕成果,成为这一时期艺术科学研究的一大亮点。其中,历经十年精心打磨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九五”规划重大课题成果《中华艺术通史》最引人瞩目。该著作汇集了以中国艺术研究院为主的全国艺术史论领域数十位专家学者,在“十一五”期间全部完成并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十四卷,以涵盖我国从原始社会到清末的全部传统艺术门类厚重而精粹的综合性史论内容,初步形成了富有我国浓郁民族特色的美学与艺术理论体系。《中华艺术通史》的问世,堪称新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艺术科学界为中华文化建设贡献出的一部艺术史经典之作,是我国乃至世界第一部以“通”的观念来统领的大型综合性中华艺术通史。该成果总结概括了20世纪中国艺术史研究的学术成果并予以全新的综合创新,将对21世纪中国艺术史研究产生持续而有力的影响。

“十一五”期间出版的另一部大型艺术史著作《中国艺术史》(史仲文总主编),则按艺术门类分卷,分别为《绘画卷》、《建筑雕塑卷》、《书法篆刻卷》(上册、下册)、《工艺美术卷》、《音乐卷》、《舞蹈卷》、《戏曲卷》、《杂技卷》、《曲艺话剧电影摄影卷》。这部艺术史虽为门类艺术史之集合而非综合性艺术通史,却能按照统一的编撰宗旨和编写体例在一定时间内组织庞大的专家队伍来完成这一带有某种总结性的浩大工程,成为中国艺术史研究上又一个重要收获。其特点是篇幅更加庞大,而且将中国现代新出现的话剧、电影、摄影等艺术种类纳入研究视野。

这一时期艺术史研究著作中比较重要的还有《中国艺术史纲》,全书分为上、下两册,是作者在长期艺术史教学基础上独立完成的中国艺术史著作,该书注意到各门艺术的一体性和不可分割性,力图对中国古代艺术进行综合研究,以展现中国古代艺术和艺术理论的整体风貌,揭示其生成演变的复杂原因。这一时期,除综合性艺术史研究成果外,有关中国各门类艺术史的研究也有显著的推进。

二、戏剧戏曲学(含曲艺、木偶、皮影)

戏曲、话剧、曲艺等传统艺术学科研究或因对象式微,或因方法陈旧曾一度发生边缘化危机,研究队伍也曾出现转行流失与后继乏人的局面,但是随着新世纪我国传统文化复兴的热潮,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全社会的兴起,戏曲、曲艺等学科顺应时代要求,乘势发展,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一)“十一五”期间戏曲学科研究的主要进展与重要成果

“十一五”期间,随着学术研究队伍和研究力量的不断增强和各种学术平台的建立与夯实,戏曲研究领域涌现出一批重要的研究课题和学术成果。根据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中“主题:戏曲”的检索,2006年1月1日至2010年4月14日共收入有关戏曲研究的论文13209篇,几乎涉及戏曲研究的各个领域。在此期间,戏曲学研究专著的编撰与出版也成果颇丰,一大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史论著述相继问世,为学界提供了较多有价值的新史料、新观念和研究方法。随着戏曲学研究领域不断扩大,戏曲各分支学科研究更趋深入,诸多运用新的研究观念、方法和涉及新的研究领域的课题也陆续被立项。据《全国艺术科学规划历年立项课题汇编》统计,“十一五”期间,戏曲学共立项课题近30项,为戏曲研究积累了新的成果。纵观“十一五”期间的戏曲学科研究与建设,许多研究热点、进展和成果非常值得我们关注。

1.戏曲史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和丰富。

戏曲史研究是戏曲研究的基础领域。“十一五”期间的戏曲史研究与著述成果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试图运用新的体例与形式来构建戏曲史。如《中国戏曲通鉴》、《中国近代戏曲编年》等采取编年的形式来演述中国戏曲发展的历史,既清晰地显示近代戏曲变革发展的轨迹,也呈现出戏曲变革发展与近代社会大变动的关系,这既是戏曲史学研究形式上的变化,更有研究观念、内容上的发展。二、对前辈学者史学构建的细化和拓展。自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到张庚、郭汉城主编的《中国戏曲通史》,前辈学者构建了戏曲史学的主要范畴和基本框架。“十一五”期间出版的《南宋戏曲史》、《明代戏曲史》、《中国近代戏曲史》等断代史著作虽在戏曲史观念上并未超越前辈学者的研究范畴,但至少拓展和细化了各个时代的戏曲史学构建。三、对戏曲史的各种专题研究格外关注,体现出学界研究视野的扩大与研究层次的深入。如《晚清戏曲的变革》、《劝善金科研究》、《戏曲班社研究》、《汤显祖与晚明戏曲的嬗变》、《祁彪佳与研究》、《清代北京戏曲演出研究》、《中国戏曲传播接受史》、《明清曲家考》等著述,将宫廷戏曲、戏曲班社、戏曲的传播接受等以往戏曲史所忽略的部分,纳入到研究视野中,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大大丰富和深化了戏曲史的研究领域。

2.戏曲理论研究向本体回归。

相对于以往的戏曲理论研究,近年来的戏曲理论研究表现出两方面的发展转向:一方面从过去关注戏曲文学层面转向重视戏曲舞台艺术层面,这既体现在理论文献的整理上,也体现在对戏曲相关理论的总结中。“十一五”期间,无论是以往偏重文学研究的高等教育系统,还是以中国艺术研究院为代表的一直关注戏曲舞台的文化系统研究机构,已在戏曲艺术的本质是舞台艺术方面形成共识,其戏曲理论研究也正是围绕这一方面展开的。这一时期出现的《中国戏曲的艺术精神》、《当代戏曲发展轨迹》、《当代戏曲发展学》、《戏曲表导演论集》、《齐如山剧学研究》、《中国古代禁毁戏剧史论》、《中国杂剧艺术通论》等具有较高理论价值的成果都体现出这种倾向。另一方面,由于新中国成立后的戏曲革新使得戏曲创作朝着精致化的方向发展,特别是新时期以来西方戏剧理论的大量引入和借鉴,戏曲理论也体现出戏剧化、精致化的倾向。随着近年来学界逐渐意识到中国戏曲的本质是民间艺术,是一种诗化、写意的舞台艺术,开始在戏曲理论研究中寻找适合戏曲艺术自身的理论话语,体现出试图扭转戏曲理论研究中的“戏剧化”倾向,逐步向戏曲本体回归。

3.地方戏曲剧种与民间戏曲研究成为新热点。

戏曲剧种与民间戏曲曾是戏曲研究的薄弱环节。随着20世纪80年代在以中国艺术研究院为代表的研究机构推动下,戏曲剧种、民间戏曲研究愈益受到重视,学界举行了全国弋阳腔、梆子腔研讨会,极大地推动了戏曲剧种与民间戏曲的研究。“十一五”期间,特别是民间戏曲、地方戏研究成为戏曲研究新的热点,其中既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广泛深入展开所产生的巨大推动力,也根源于学界戏曲研究观念的变化。以往的戏曲史论研究,更多的关注以京剧为代表的全国性大剧种和以昆曲为代表的文人戏曲的角度和层面。随着戏曲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许多地方剧种、民间戏曲展现其生存发展的历史、现状创造了条件和契机。2006年“山西长治赛社与乐户文化国际研讨会”、2006年“中国四平腔学术研讨会”、2006年“戏曲保护与区域文化发展论坛”、2007年“地方戏与川昆论坛”、2007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珍稀剧种展演暨学术研讨会”等等,都对戏曲剧种和民间戏曲的研究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中国越剧大典》、《中国秦腔》、《广东戏曲简史》、《丝绸之路戏曲研究》、《河南曲剧》、《山西戏曲唱腔体式研究》、《江西弋阳腔戏曲新探》、《东路二人台――从无意识发生到介入式延续》、《扬州戏剧文化史论》等也成为这一时期产生的重要成果。因此地方戏曲剧种与民间戏曲研究的深入将成为戏曲研究中一个长期而必然的趋势。

4.昆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昆曲自2001年5月18日被列入首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后倍受社会关注,仅2007年关于昆曲的大规模研讨会就有六次之多,学界日益意识到昆曲等古老剧种对国家与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近年来,从昆曲舞台艺术的保护、发展和创新,到昆曲艺术的整理、保护和研究等方面都有许多重要的成果。如作为“十五”戏曲学重要研究成果的《昆曲与传统文化研究丛书》(10种)2003年出版后产生巨大影响。该丛书突破了单纯研究昆曲的局限,以昆曲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为切入点,通过该剧种丰富内涵的阐释,为中国戏曲剧种研究的深入推进提供了很好的示范。特别是被列入《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之“文化保护”内容的国家重点课题《昆曲大典》自2004年启动以来,经过五年多近百位学者的共同努力,现已进入审稿出版阶段,成为截至2001年昆曲发展史上规模最大、最系统、最全面的保护、抢救、整理与研究,无疑将大大推动昆曲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十一五”期间还先后出版了“昆曲艺术家传记文献丛书”中侯少奎、岳美缇、李楚池、张继青等昆曲艺术家的传记,延续了50年代对表演艺术家进行艺术总结的经验,用丛书形式汇集了活动在昆曲艺术领域的表演艺术家、研究者等,在其艺术生涯中累积而成的经验和研究,实际上成为对一代昆曲工作者进行的系统的传记文献。此外,“十一五”期间还有《中国昆曲装扮艺术》、《幽兰飘香》、《昆剧锣鼓》、《昆曲之路》、《昆剧舞台美术源流考》、《昆曲与江南社会生活》、《古韵悠扬水磨腔》等昆曲研究专著。而作为国家重点课题《昆曲大典》的延伸,《昆曲口述史》、《昆曲舞台文献整理丛刊》等课题的立项与完成将进一步推动昆曲研究走向深入。

5.少数民族戏剧研究方兴未艾。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少数民族戏剧所独具的民族特色及其原生态的魅力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较之以往学界更侧重于全国性大剧种的关注与研究,并将其当作成熟形态戏曲艺术样式的范本,学界在少数民族戏剧发展与保护问题上的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愈益明确了少数民族戏剧作为中华民族戏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生发展遵循着戏剧艺术总体规律,同时也具有自身特定的时代与艺术特征,由此形成中国戏曲艺术“百花齐放”的多样性,尊重、维护而不要“人为”破坏各地方戏曲剧种特别是少数民族戏剧原生态的艺术样式,已成为学界保护与发展中国戏曲剧种的重要思路之一。“十一五”期间,《中国少数民族剧种发展史》、《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史》以及《四川少数民族戏剧》、《中国藏戏史》、《青海藏戏艺术》、《青海黄南藏戏》、《藏戏与歌舞艺术》等重要著作的相继完成或出版,填补了我国少数民族戏剧没有专史的空白。

6.一批具有重要史料和学术价值的戏曲文献与戏曲图谱的编辑出版。

“十一五”期间,戏曲文献整理与研究方面先后出版了《历代曲话汇编》、《日本所藏稀见中国戏曲文献丛刊》第一辑(共18册)、《郑振铎藏古吴莲勺庐抄本戏曲百种》(全25册)、《中国京剧流派剧目集成》(共20集)、《戏曲文献研究丛稿》、《福建戏曲文献研究》等;戏曲图谱方面则有《中国戏曲脸谱•秦腔脸谱》、《中国京剧戏衣图谱》、《中国戏曲脸谱•川剧脸谱》、《京剧净角经典脸谱》、《梅兰芳访美京剧图谱》(中英文本)等,为戏曲史研究提供了珍贵丰富的史料和图象资料。

7.木偶戏、皮影戏的研究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根据中国知网的检索,2006年1月1日至2010年4月14日全国期刊共刊载有关木偶戏研究的论文近300篇;重要专著有《泰顺药发木偶戏》、《泉州提线木偶戏》、《傀儡演真情》、《民间木偶》等。关于皮影戏的论文则有400余篇,重要专著有《中国皮影艺术史》、《光影岁华》、《冀东皮影戏》、《海宁皮影戏》等,特别是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十五”规划2001年度项目《中国皮影艺术史》的完成和出版,填补了该领域一直没有系统研究皮影戏发展历史专著的空白,成为我国第一部皮影史专著。此外,木偶戏、皮影戏也逐渐成为许多戏曲学研究专业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如《中国古代木偶戏史考述》、《遂昌木偶戏的调查与研究》、《中国传统影戏演出形态研究》、《中国影戏与民俗研究》、《中国影戏的艺术特征及其与姊妹艺术的关系》、《乡民、艺人与仪式剧》等。

(二)话剧研究取得长足的进步

“十一五”期间,作为中国现代舞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话剧演出日益增多,话剧市场渐趋活跃,话剧理论和历史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研究方法和研究视野也有新的拓展。

1.着眼于现代史学的发展,话剧史研究不再局限于戏剧运动史和戏剧文学史的范畴,而是在不断地丰富资料和更新观念的过程中,开掘和深化话剧史的文化价值和艺术内涵。

已立项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十一五”规划戏剧研究项目并陆续完成的包括:《文明新戏社团流派研究》将早期文明戏的发生、发展、剧团构成、演出剧目做了比较详细的梳理和分析,从而丰富了早期话剧的艺术风貌;《中国话剧舞台艺术发展史》则从舞台艺术的演出面貌出发,研究了作为剧场艺术的话剧的发展过程;此外,《文化思潮与中国当代戏剧(1978-2000)》,《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我国戏剧产业化研究》,《走在现实主义道路上的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等,都从不同侧面,开掘了话剧作为综合性艺术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扩展了中国话剧研究的视域,提升了其文化价值。

“十一五”期间,一些新的话剧史研究著作也陆续出版,并显示了学术实力:《百年中国话剧图史》以中国话剧近2000幅演出历史图片为基石,搭建了中国话剧百年来的形象画廊,生动地展现了中国话剧从稚拙到繁荣的演剧形态的变迁与发展;《中国近现代话剧图志》以馆藏话剧图片为基础,对百年来的话剧演出进行了形象化的叙述;《二十世纪中国戏剧面面观》对于一个世纪以来的戏剧文化现象、戏剧思想进程、重要的艺术思潮、流派、演出形貌等作了研究与总结。

2.不同国度、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对话与合作,互动与发展,成为包括话剧史在内的戏剧研究的重要课题,有些选题涉及到了以往不曾关注、或因资料不足而忽视的领域。

专著《谁的蝴蝶夫人――戏剧冲突与文明冲突》从分析西方剧作中的异族人、东方人形象出发,对西方戏剧的东方想象、文化猎奇、殖民叙事、强势话语进行剖析,从而对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命题做出批判,并提出了“跨文化戏剧”的新的艺术构想;《东南亚华语戏剧史》以全球华人艺术的视野,系统研究了泰、马、新、印尼、菲等东南亚诸国华语戏曲、话剧及多种表演形式的沿革、形态等,深入揭示了东南亚华语戏剧的整体面貌和内在规律,成为第一部系统、完整研究东南亚华语戏剧的史论专著;《香港话剧史稿》具有在香港戏剧研究方面填补空白的学术意义。

3.当代戏剧研究的丰富和深入。

《叙事者的舞台――中国当代话剧舞台叙事形式的变革》敏锐捕捉了新时期以来我国话剧舞台创作思维发生的重大观念性转变,指出现代戏剧已经从作品的外部叙述转向文本或主人公内心的内部叙事,带动了话剧舞台表现形式的变革与创新;《新时期戏剧艺术研究》则是一部展示舞台艺术发展风貌、总结新时期以来艺术探索经验得失的学术著作;《北京新时期戏剧史》、《小剧场戏剧论稿》、《中国实验戏剧》等都从当代话剧的舞台面貌出发,从不同侧面考察了中国话剧的生存状态,描述了其基本的发展趋势和运行轨迹,对一些艺术特点也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为今后深化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学术基础。

4.戏剧理论与批评渐趋深入。

专著《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批评史》从理论批评的视角出发,描述了中国话剧在话语、文体、理念的体系化建构中的不断努力;《中国戏剧论辩》(上、下卷)作为国家“十一五”重点出版项目,对中国话剧史上出现的新旧剧论争、国剧运动讨论等问题进行了剖析和论评;《戏剧与符号》则从戏剧符号学的视角,研究了戏剧舞台的形象符号的能指与所指的意义及其美学价值,丰富了中国话剧的理论宝库;译著《戏剧舞台灯光设计》形象地展现了现代舞台美术观念的创新,以及舞台灯光表现手段的新发展。

5.导、表演理论研究以及舞台艺术总结有了可喜的进展。

专著《导演者――从梅宁根岛巴尔巴》对西欧导演流派的形成和学科的发展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对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性人物进行了重点介绍,从中阐释了导演艺术的美学追求和发展演变的历程;译著《敞开的门(谈表演和戏剧)》强调戏剧对于人类感觉的独特刺激,指出戏剧应当通过惊讶、刺激、游戏把观众导向真理;《戏剧表导演的中国学派》试图从话剧民族化的审视角度,阐释富有民族气派、现代精神、本土特色的中国话剧导表演艺术的美学特点;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出版了“北京人艺经典戏剧文库”《焦菊隐画传》、《的舞台艺术》、《的舞台艺术》、《的舞台艺术》等,对具有北京人艺风格、富有鲜明艺术特色的舞台作品,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总结和探讨,这些著作不仅展示了戏剧创造从文本、到排练、到演出的完整过程,而且为后世研究者提供了准确的第一手资料。

6.中外戏剧作品、史料的集纳与出版有了较大的拓展。

2007年适逢中国话剧百年庆典,《百年中国话剧剧作选》(共20卷,中国话剧研究会编辑出版)不仅选取了话剧从创始迄今出现的百多部剧作文本,而且涵盖了台港澳的戏剧创作成就;《中国新时期戏剧研究资料》、《叩问中国戏剧命运》等著作的出版,都在一定程度上集纳涵括了重要的研究资料,扩展了话剧的学术基础;《萨拉•凯恩剧作集》、《迈克•弗雷恩戏剧集》将西方当代戏剧创作的较新成就引入国内,有助于人们了解西方戏剧的艺术特征和美学取向;《剑桥插图英国戏剧史》、《20世纪德语戏剧的美学特征――以代表性作家的代表为例》、《莱辛戏剧七种》等的出版,皆有助于中国戏剧文化的丰富和发展。

(三)曲艺学科的研究状况总体上成绩较为显著

1.作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共十部)组成部分的《中国曲艺志》和《中国曲艺音乐集成》于2010年上半年全部编纂完成并出版,具有中国曲艺学科文献资料建设奠基意义,基本摸清了中国曲艺的历史家底,明确记述了中国56个民族的曲艺品种及其分布与形态特征,为开展曲艺的全面深入研究,健全和完善曲艺的学科体系,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2.具有重要学科建设意义的曲艺类研究项目相继启动或完成。

涵盖“曲艺”学科条目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作为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图书出版,标志着曲艺学科的知识框架在《中国曲艺志》等基础性成果的支撑下获得了全面更新;“十一五”期间一些全国性“曲艺”学科研究项目陆续立项,如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西部项目《河西曲艺研究》、一般项目《河南曲艺信息资料数据库建设与研究》、《扬州评话史研究》、《东北大鼓艺术流变研究》、文化部项目《相声表演艺术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的保护与发展研究》、《河西宝卷研究》等,将推动曲艺学科的建设。

3.涉及曲艺历史、理论、人物、文献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丰富多彩。

戏曲文化论文范文第8篇

中国戏曲与西洋歌剧是戏剧在不同文化下发展成具有本土特色的两种戏剧形式,中国戏曲是从中国戏剧中慢慢发展演变而来的,西洋歌剧也是从希腊文明中的戏剧文化发展而来,它们有着共同的祖先——原始戏剧,探索二者的起源,我们发现其有着惊人的相似过程,不仅仅是起源,它们的发展过程、表现形态、艺术内涵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相似之处。

1.1课题的研究意义

对中国戏曲与西洋歌剧的比较研究提出新的看法,希望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以填充中国戏曲与西洋歌剧之比较研究的一个空白内容,同时也将中国戏曲放在一个更高的位置,使更多的学习者把关注点投向中国传统声乐文化。

戏曲是我国传统声乐艺术的一大精髓,其中蕴含了最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性格特点、精神文明和独特语言的最集中、最表象的体现;西洋歌剧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广泛的古典艺术之一,经过了几个世纪,到今天,它仍占据着各大舞台的中心地位。将二者放在一起研究,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乂。

..........................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笔者查阅了校图书馆的相关外文学术期刊及专着,未发现同样的课题研究。外文涉及的主要是西洋歌剧的作曲家、作品背景、咏叹调演唱分析、和声曲式分析等,内容较多;对中国戏曲的研究在百链上以“ChineseOpera”为关键词搜索到了 230篇外文期刊,外文图书仅34本。研究的内容多是人文层面的,以介绍中国戏曲为主,关于二者比较的内容尚未查阅到。

1.2.2国内研究现状

根据校图书馆百链链接搜索以“西洋歌剧”为关键词的图书有452种,其中内容以史类研究与歌曲集为主;以“中国戏曲“为关键词搜索到的图书有13185种,涵盖了各个方面的内容。以“中国戏曲与西洋歌剧”为关键词搜索到的期刊有62篇,其中关于中国戏曲与西洋歌剧比较研究的期刊有10篇,搜索到的学位论文仅两篇。首先,从数量上看,这一课题的研究还属于非常薄弱的环节;再从内容上来看,所涉及的书籍内容较为单一,且内容大多停留在表面,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内容较少。

1.3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法、课题的创新性

1.3.1课题的研究目标

此课题的研究是对两年来学习的理论知识与演唱实践的一个总结,也是主要的研究领域,旨在通过研究这一课题,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相辅相成,从二者的发展现状中发现其存在的问题,通过比较二者的艺术特点,总结出其存在的相同点与演唱上的共通性,从而为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1.3.2采取的研究方法

1、查询法:查阅相关书籍及文献,上网浏览相关资料;

2、观察法:通过观察日常生活和演出活动,了解最前沿的音乐理念、表演方式等,获得研究所需的相关材料;

3、音像资料分析法:收集大量音像资料进行观摩学习,整理课题所需资料。

搜集论文相关资料,对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总结相关资料,对论文进行初步构思;列出论文提纲,书写论文内容,对论文进行修改,定稿。在此课题上,通过本科四年以及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在前人已有的基础上,已具备进行该项研究的客观条件;并通过平时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可较好的完成该项课题的研究。

..........................

第2章中国戏曲形成的历史沿革

2.1中国戏剧文明形成的三个阶段

《中国戏曲史》中提到关于戏曲的起源:“戏剧的起源,无论中外,都承认大致由三种力量促成:1、初民的宗教情操2、祖先及英雄崇拜3、人类的模仿天性。”将这三点放到戏剧艺术当中来看,循序渐进的形成了一条戏剧诞生之路。在很多的文章中我们看到,有些学者将中国的传统戏剧艺术称之为“中国戏剧”,有些又称为“中国戏曲”,对此,我尝试从时间的划分上来将二者的内涵进行区分。“中国戏剧”是中国戏剧文明形成以来到发展至今,所包含的总的艺术内涵,是一个总称;而“中国戏曲”则是指在宋杂剧形成之后,所包含的综合性的舞台艺术,“中国戏曲”包含在了 “中国戏剧”之中,下面将通过几段历史来界定“中国戏剧”与“中国戏曲”。

2.1.1原始歌舞中的拟态表演

中国戏曲形成的渊源最早课追溯至原始社会时期的原始歌舞,原始歌舞作为一种美的因素存在于中国的戏曲艺术当中,在戏曲艺术真正完全形成时,歌舞仍然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原始歌舞主要与原始社会中人们的狩猎活动有关,有的歌舞直接来源与人们的狩猎活动以及狩猎之后的庆功宴,这一说法可在《吕氏春秋?古乐》1当中得到佐证:“拊石击石,…,以致舞百兽,”指人们装扮成百兽的样子击打石头,应着节拍而舞。除了在古书上有记载,我们还可以在世界各地的壁画中得到考证,这是最早的原始歌舞形态,通过模仿动物们的形态,并按照自己的情感、意志加以整合,形成了一种拟态的表演,这种拟态的表演可以作为中国戏曲歌舞表演的一个基石,之后在此基础上逐渐丰满成熟。

2.1.2原始宗教中产生的场面与程序的组合

原始宗教主要是指原始人们对图腾的崇拜与信仰,在原始人面前,自然界的一切都具有神秘性,任何一项自然活动在他们面前都是巨大的,且万物皆有灵性,因此每个原始部落都会选择一种自然界的生物,作为自己族群的标示并予之崇拜,或是植物或是动物,希望通过对图腾的崇拜来保护族群的安全,寄以愿望,后人

戏曲文化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地方戏曲文献;数字图书馆;平台建设;个性化服务;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3.037

地方戏曲文献是图书地方文献馆藏建设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地方戏曲文献进行了解与分析,就能够了解当地的戏曲文化,这是存在非常明显的收藏价值的。从传承的角度而言,地方戏曲文献对传承与发扬优良的文化传统也有着积极意义。正是因为认识到这种积极意义,因此地方戏曲文献已经成为了很多图书馆的特色馆藏。

1 地方戏曲文献建库意义

戏曲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又是一门雅俗共赏的艺术,不管是统治阶级的伦理教化,还是普通平民的风土人情,或是文人的风月情怀,都可以在戏曲中得到表达和沉淀,并进行传承。因此,戏曲在某种意义上又担当着传播民族文化的重任。

地方戏曲文献汇集了一定地域重要的戏曲发展历史,是地方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直观地反应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特点和风格。地方戏曲的内容大多涉及普通劳动人民生活及民俗风情,可以看到许多地方文化和多彩风情,对研究地方历史和文化有一定价值。

2 存储及利用现状

本次研究对我国多家不同级别的公共图书馆进行了分析与调研,发现地方戏曲文献已经成为了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地方戏曲文献进行开发与研究,已经成为了图书馆地方文化开发工作中的重要部分。例如,某省级图书馆别设置了具有当地独特文化的越∽ㄌ猓整个专题中的内容包括发展史、剧目、表演等等。主要的展现形式以视频、图片为主。

3 地方戏曲文献数据库建设

3.1 建设原则

地方戏曲文献数字图书馆作为一个特色数字图书馆,它针对用户的信息需求,对地方戏曲这一领域有利用价值的信息进行收集、分析、评价、处理、存储,并按照一定标准和规范进行数字化,以满足用户个性化的信息需求。

3.1.1 统一性原则

在对地方戏曲文献数据库进行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守统一性原则,包括数据标准、软件方面以及文献分类标引著录规则等等,都需要采用统一的援建模式和数据格式。最好能够与国际上统一的产品相类似。此举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的确保地方戏曲文献转变成为数字化产品能够有统一的标准,最实现资源的共享有着积极意义。

3.1.2 系统性原则

地方戏曲文献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要注意文献信息资源的系统、完整和各类信息资源之间的相互联系;要注意保障重点的同时做到兼顾其他,并逐步完善覆盖面,从而形成合理的地方戏曲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体系。

3.1.3 全面性原则

地方戏曲文献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要注意全面性,对地方戏曲文献古籍、音频、视频、报纸、杂志、期刊文献、会议论文、专著等进行全面性数字化处理,保障用户可以通过此数字图书馆寻找到全面的地方戏曲文献资源,以此来满足用户的用户需求。

3.1.4 安全性原则

地方戏曲文献资源建库时,要对大量的数字资源进行加工和管理,并为众多终端用户提供信息服务,这就要求系统的安全性十分重要。所以它在建库过程中要选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的技术设备来进行数字资源的转化,来确保网络安全以及数字资源的安全使用。

3.1.5 易用性原则

地方戏曲文献数字图书馆是一个针对性极强的数字图书馆,它所针对的用户极具特殊性,这些用户对自己的用户需求十分清晰,所以地方戏曲文献数字图书馆建立要考虑易用性,需要根据用户需求制定信息资源建设体系,包括文本数据库、图像数据库、音频视频数据库等。

3.1.6 产权保护原则

谈资源建设,势必会涉及到版权问题。比如图书馆在搜集互联网上免费资源作为馆藏时可能会侵权,解决办法是进行版权声明,即在每一条资源后面都表明来源,如对某位戏曲人的介绍可以标注来自百度百科等,这样可以避免很多版权问题,即便会出现版权问题,也比较容易取得谅解。用户捐赠资源也可能会侵犯版权所有人的权益,对待这一部分的办法同上,仍然是标明“由XXX用户捐赠”来免责。地方戏曲文献数字图书馆中的资源也需要保护版权,可以通过数字音频水印等技术实现。总之,地方戏曲文献数字图书馆建设一定要遵守知识产权保护法,所有的数据来源的产权都要清晰。

3.2 地方戏曲文献数据库建设框架

根据地方戏曲的分类,本数据库地方戏曲文献数据库主要以戏曲种类来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其中戏曲种类又包括戏曲现象、戏曲人物和戏曲作品,而戏曲作品又包含文献数据、音频数据和视频数据。

戏曲分类方法包括许多种。本数据库主要选择了中国传统戏曲的8个比较有影响力的剧种作为分类对象,分别为:京剧,昆剧,评剧,豫剧,越剧,河北梆子,黄梅戏和晋剧。同时,将8个剧种以外的戏曲品种统一放在其它剧种内。

戏曲现象是戏曲学发展,它使戏曲有望步入它的成熟形态。戏曲现象类目下的信息资源主要以戏曲评论,戏曲研究等,分别又包括专著、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学术论文等。

戏曲人物类目下收录的信息是以戏曲作者为中心,包括作者生平,当地风俗习惯,民生民情等,是为了使读者更进一步了解戏曲提供更全面的信息资源。

戏曲文化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桂仙;《遇合奇缘记》;研究综述

中国古典戏曲领域历来作品及研究著述颇多,明清戏曲研究亦成果丰富,但明清女性戏剧论著较少,《遇合奇缘记》更是清代女作家剧作中极为少见的一种。该剧本共五十出,原名《新编遇合奇缘记》,卷首署“长白女史桂仙氏填词”。作者化名桂仙,以按年月实录的方式记述了自己与情人椟珍的婚外之恋。由于剧本是女性的自传式作品,剧本的虚构成分很少,研究该剧本对我们深入体察清代中期的文化氛围与女性心态均有重要帮助,然而《遇合奇缘记》由于作品的极端私密性,少有论著涉及,综合来看与之有关的研究资料有以下几种:

剧作收录方面,《遇合奇缘记》由于作者有意隐去自己身份,且创作动机仅为纪念自己密不外宣的婚外之情,自己与情人各自收藏一本,桂仙作此剧本无意流传于世,不愿公开发行,故后世难以得见,学者统计时未能将之纳入清代传奇范围,清代戏曲集特别是女性戏曲集均无收录。现今所存版本为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精抄本,收藏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是傅惜华先生旧藏;抄本的影印本收录于2010年学苑出版社《傅惜华藏古典戏曲珍本丛刊》第83册,除此之外,并无别的版本。该套丛刊的零册《傅惜华藏古典戏曲珍本丛刊提要》有戴云所写的该剧提要,对桂仙生平用“祖籍或出东北满族,侯府千金,17岁时嫁与藩封世子,善辞赋、戏曲”概括,并说明该剧内容“始于乾隆庚戌(1790),终于嘉庆丁丑(1817)”,该提要对该剧版本及全剧情节内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期刊论文方面,戴云的《读曲偶得:补正》简单介绍了该剧版本和剧情;戴云、戴霞的《傅惜华的研究著述与其戏曲收藏》除简介版本及剧情,更从该《遇合奇缘记》中找出了为该剧本写凡例的“韫斋”的一些生平线索,认为韫斋与桂仙二人应是相当熟悉;邓丹的《明清女剧作家的戏曲因缘》提及桂仙《遇合奇缘记》的写作动机较其他女性作家有所区别,认为“为生旦实录”“按编年实录”的写作方式是“私情书写”的一种极端表现[4];邓丹的《名言为曲,实本为心――论明清女剧作家的“私情书写”》进一步阐释了该剧本的“私情书写”性质,并将“私情剧”与“写心剧”进行了综合比较,认为女性剧作家的“私情书写”“在中国戏曲史与妇女文学史上均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5];邓丹的《稀见清代女作家戏曲二种叙录》对《遇合奇缘记》版本进行了介绍,且附上了该剧本的目录、凡例、序文及跋文,由这些内容推测出作者的写作心态,并认为该剧特殊的创作目的与写作方式“与剧中所叙生旦恋情系违礼、不伦之私情有关”[6]除此之外,邓丹依照剧本中所标示的日期,对桂仙的生卒年份、《遇合奇缘记》创作年份进行了推测,认为桂仙生于1784年,卒于1819年,剧本完稿于1817年。根据序文之后下署“嘉庆戊寅季春上浣韫斋笔记”,并刻“韫斋”方章的《凡例》十六条以及剧末署“庚辰三月总角盟兄椟珍氏”之跋,根据剧本内容提供的线索,邓丹认为存韫斋如若不是椟珍本人,便是椟珍的密友。这一篇论文弥补了现今对《遇合奇缘记》研究的某些不足,填补了对《遇合奇缘记》作者桂仙全无了解的空白。

学位论文方面,戴力芳的硕士论文《构建于男性世界中的妇女世界――明清女剧作家论》将桂仙正式纳入明清女剧作家范围,但介绍甚少,作家生平用“不详,仅知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卒”概括,仅将该剧凡例中的“凡有关系国家政事者,无论得失,不敢附入”“记中称呼不敢率真,无非夫子、夫人、相公、小姐、哥哥、妹妹、妈妈、姐姐而已,识者自明”以及跋文中的“自作记后,夫人即绝笔矣”[1]作为例子说明女性写剧的目的在于表达内心而少有社会寄托,以及女性作者因限制诸多而不愿将心事外传的心态,使得女性剧作多案头之作而鲜有场上之曲;邓丹的博士论文《明清女剧作家研究》有关桂仙《遇合奇缘记》的内容,其实是前文所提及的她的三篇关于《遇合奇缘记》的期刊论文的内容之整合,研究重点依然在于该剧本的私密性与自传性,认为妇女“私情剧”具有“审美主体化、内在化意向”的特点[8]。张勇敢的博士论文《清代戏曲评点史论》则从该剧本序跋、凡例与眉批简要分析其“与一二同志之友共同赏玩”评点方式、评语四字化倾向与当时“不附会武戏”“无埋伏照应,虚张声势”[1]的新的戏曲审美旨趣。

综之,现存对《遇合奇缘记》进行研究的文献及论文很少,且限于对剧作版本的介绍、对成书年代、作者生平的推论及对情节内容的概括,具体研究主要针对该剧的自传性与私密性,分析作者的创作心态,并对其剧本的评点作了分析。现今对《遇合奇缘记》并没有整体的综合研究,也没有深入细致地对文本从各个角度加以分析与解读,关于文本的具体内涵,如情爱观念、剧中描写的内涵分析、人物形象与叙事方面的解读,目前文献都没有涉及,所以多角度研究《遇合奇缘记》文本内容与文化内涵就显得很有必要。(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桂仙.遇合奇缘记[M].清嘉庆间抄本.

[2] 王文章.傅惜华藏古典戏曲珍本丛刊提要[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209.

[3] 戴云.读曲偶得――《古典戏曲存目汇考》补正[J]中华戏曲.1999(03).

[4] 戴云、戴霞.傅惜华的研究著述与其戏曲收藏[J]文学遗产.2006(05).

[5] 邓丹.明清女剧作家戏曲因缘[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9(03).

[6] 邓丹.名言为曲,实本为心――论明清女剧作家的“私情”书写[J]文学遗产.2010(01).

[7] 邓丹.稀见清代女作家戏曲二种叙录[J]戏曲艺术.2010(05).

[8] 戴力芳.构建于男性世界中的妇女世界――明清女剧作家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2.

[9] 邓丹.明清女剧作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

上一篇:文学发展论文范文 下一篇:中医预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