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竞赛范文

时间:2023-02-25 22:46:33

高中物理竞赛

高中物理竞赛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竞赛辅导;学生培养;创新教学

高中物理竞赛的目的是促进中学生提高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兴趣,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发现具有突出才能的表少年,以便更好地对他们进行培养。全国高中物理竞赛是较高层次的部级比赛,所需的知识容量较大,所涉及的领域新颖,所用的科学方法较多,集科研性、综合性、方法性、技术性于一体,它是培养优秀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肥沃土壤。所以受到各个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和家长越来越多的关注。高中物理竞赛辅导教学是进行物理创新教学的一重要途径。那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怎样加强对物理竞赛学生的培养呢?

一、注重知识的拓展创新,培养学生的知识拓展创新能力

高中物理竞赛中所用到的部分知识已超出高中物理教学大纲要求,有些是对高中物理知识的拓展(从定性到定量,从特殊到一般等),进行这些知识教学时,传统的做法是教师直接向学生给出,这种做法注重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没有向学生揭示物理知识产生的本源,没有向学生展示物理知识产生、发展、进化的认识过程。高中物理竞赛中,在进行这些新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悖论教学情景,向学生揭示高中原有知识的局限性和适用范围,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动机,引导学生探索概括水平更高的新知识,真正实施物理知识的拓展创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求真创新能力。

二、创设“方法型”问题情景,进行方法创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不同的问题常隐含不同的解题方法,同一问题也常隐含不同的解题方法。所谓“方法型”问题指的是:学生运用原有解题方法不能解答所创设的新的问题或者新的问题中隐含不同的解题方法。“方法型”问题情景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创设新的问题情景,然后引导学生解答新的问题:(1)学生在运用原有解题方法解答新问题时发生困难,揭示原有方法的局限性,通过探索创新给出新的解题方法,解答新的问题;(2)学生在解答新问题过程中,从不同角度、不同深度探索出解答新问题的不同的方法。从而实现方法的创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三、注重创设“科研型”问题研究情景,培养学生的类科学探索研究能力

近几年全国和国际物理竞赛题中出现一些以科学研究为背景问题,这些以科研性为背景竞赛题的特点是:(1)以某一理论的探索研究(包括前沿科学探索研究)及某一新现象的探索研究为背景,从中渗透进行科学探索研究所用的高中物理重要知识,介绍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2)问题中渗透进行物理学研究及解决问题所用的重要方法(例:假设方法、类比方法、对称方法、等效方法、微元方法、图象方法等)。在高中物理竞赛辅导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创设科研性为背景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探索解答这些问题,从而培养他们进行类科学探索研究能力。

四、指导教师必须要具备良好的素质,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

加强业务学习,应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竞赛中涉及的知识,尤其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大多是高中和大学知识的结合点,高中教学中不能讲到位,而大学又没有讲,有时为了让学生便于理解某个知识点,将学生难理解的大学内容改变切入点,变成学生能容易理解的知识。因此作为竞赛指导教师,首先要熟悉大学教材,吃透高中教材,深化高中内容,钻研竞赛大纲,并以竞赛大纲为指导将高中知识与大学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适时、适度的进行物理竞赛辅导。例如在静电场教学中,关于无限大带电线电荷模型、无限大面电荷模型产生的电场强度,在大学物理中运用高斯定理导出,在高中物理竞赛辅导中我们引导学生运用微元、对称结合电场叠加方法推出这两种电荷模型产生电场强度公式。所以,电荷面密度为δ的无限大带电平板两侧的场强为2πKδ;再比如“热力学”方面的知识一直是物理竞赛必考内容,高中物理教材只讲三个实验定律,而竞赛大纲还要求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绝热过程、比热、比热容。如果运用大学教材讲这些问题(如绝热过程),需运用微积分知识,如简化数学知识,逐渐升华绝热过程,强化热力学第一定律,那么学生会对气体性质更深、更好、更牢固的掌握,这样就符合竞赛辅导中的“基础、巩固、提高”的竞赛要求。

结合上面的知识,可以分三步来学习这个知识点,第一步让学生学习气体实验定律;第二步让学生学习气体做功问题,根据功能原理讲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三步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讲解绝热过程、热机效率等热学问题,并能有效的加深气体部分的其他知识。待学生学习的知识比较熟悉后再进行强化、升华,这样既疏通了高中物理与大学物理的联系,又加深了学生对高中物理知识的理解。

五、在教学中要点拨解题技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力,注重知识的拓展创新,培养学生对物理保持浓厚的兴趣

在准备竞赛过程中,老师要指导学生做相当数量的题目,作为指导教师一定要使学生明白,解题是手段,通过解题锻炼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物理素养才是目的。精巧的解题技巧是解题方法的闪光之处,是创新思维的火花,教师应当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就学生解题思维过程中予以恰当的点拨,起到茅塞顿开、画龙点睛的作用,千万不可把解题技巧归纳为方法,如割补法、对称法、微元法、逆向思维法等等以知识的形式灌输给学生,表面上,学生的确接触了大量的解题方法技巧,但是这些方法技巧不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刻苦钻研获得的,缺乏深刻的理解并不能在实际中灵活应用,这种做法本身剥夺了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权利,压制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是不能培养出优秀的竞赛型选手的。

六、在教学中要健全学生的知识体系,注重全面发展

高中物理竞赛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竞赛辅导;学生培养;创新教学

高中物理竞赛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兴趣,发现具有突出才能的学生。全国高中物理竞赛是较高层次的部级比赛,所需的知识容量较大,所涉及的领域新颖,所用的科学方法较多,集科研性、综合性、方法性、技术性于一体,它是培养优秀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肥沃土壤,所以受到各个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和家长越来越多的关注。高中物理竞赛辅导教学是进行物理创新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那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怎样加强对物理竞赛学生的培养呢?

一、注重知识的拓展创新,培养学生的知识拓展创新能力

高中物理竞赛中所用到的部分知识已超出高中物理教学大纲要求,有些是对高中物理知识的拓展(从定性到定量,从特殊到一般等),进行这些知识的教学时,传统的做法是教师直接向学生给出,这种做法注重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没有向学生揭示物理知识产生的本源,没有向学生展示物理知识产生、发展、进化的认识过程。高中物理赛中,在进行这些新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悖论教学情境,向学生揭示高中原有知识的局限性和适用范围,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动机,引导学生探索概括水平更高的新知识,真正实施物理知识的拓展创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求真创新能力。

二、创设“方法型”问题情境,进行方法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不同的问题常隐含不同的解题方法,同一问题也常隐含不同的解题方法。所谓“方法型”问题指的是:学生运用原有解题方法不能解答所创设的新的问题或者新的问题中隐含不同的解题方法。“方法型”问题情景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创设新的问题情景,然后引导学生解答新的问题:(1)学生在运用原有解题方法解答新问题时发生困难,揭示原有方法的局限性,通过探索创新给出新的解题方法,解答新的问题;(2)学生在解答新问题过程中,从不同角度、不同深度探索出解答新问题的不同的方法。

三、注重创设“科研型”问题研究情境,培养学生的类科学探索研究能力

近几年全国和国际物理竞赛题中出现一些以科学研究为背景的问题,这些以科研性为背景的竞赛题的特点是:(1)以某一理论的探索研究(包括前沿科学探索研究)及某一新现象的探索研究为背景,从中渗透进行科学探索研究所用的高中物理重要知识,介绍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2)问题中渗透进行物理学研究及解决问题所用的重要方法(例:假设方法、类比方法、对称方法、等效方法、微元方法、图象方法等)。在高中物理竞赛辅导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创设科研性为背景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解答这些问题,从而培养他们进行类科学探索研究能力。

四、指导教师必须要具备良好的素质和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

教师应加强业务学习,应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竞赛中涉及的知识,尤其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大多是高中和大学知识的结合点,高中教学中不能讲到位,而大学又没有讲,有时为了让学生便于理解某个知识点,将学生难理解的大学内容改变切入点,变成学生能容易理解的知识。因此作为竞赛指导教师,首先要熟悉大学教材,吃透高中教材,深化高中内容,钻研竞赛大纲,并以竞赛大纲为指导将高中知识与大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适时、适度地进行物理竞赛辅导。例如,在静电场教学中,关于无限大带电线电荷模型、无限大面电荷模型产生的电场强度,在大学物理中运用高斯定理导出,在高中物理竞赛辅导中我们引导学生运用微元、对称结合电场叠加方法推出这两种电荷模型产生电场强度公式。所以,电荷面密度为δ的无限大带电平板两侧的场强为2πKδ。再如,“热力学”方面的知识一直是物理竞赛必考内容,高中物理教材只讲三个实验定律,而竞赛大纲还要求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绝热过程、比热、比热容。如果运用大学教材讲这些问题(如绝热过程),需运用微积分知识,如简化数学知识,逐渐升华绝热过程,强化热力学第一定律,那么学生会对气体性质更深、更好、更牢固地掌握,这样就符合竞赛辅导中“基础、巩固、提高”的竞赛要求。

结合上面的知识,可以分三步来学习这个知识点:第一步让学生学习气体实验定律;第二步让学生学习气体做功问题,根据功能原理讲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三步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讲解绝热过程、热机效率等热学问题,并能有效地加深气体部分的其他知识。待学生学习的知识比较熟悉后再进行强化、升华,这样既疏通了高中物理与大学物理的联系,又加深了学生对高中物理知识的理解。

五、在教学中要点拨解题技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力,注重知识的拓展创新,培养学生对物理保持浓厚的兴趣

在准备竞赛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做相当数量的题目,作为指导教师一定要使学生明白,解题是手段,通过解题锻炼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物理素养才是目的。解题技巧是解题方法的闪光之处,是创新思维的火花,教师应当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就学生的解题思维予以恰当的点拨,起到茅塞顿开、画龙点睛的作用,千万不可把解题技巧归纳为方法,如割补法、对称法、微元法、逆向思维法等以知识的形式灌输给学生。表面上,学生的确接触了大量的解题方法技巧,但是这些方法技巧不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刻苦钻研获得的,缺乏深刻的理解,不能在实际中灵活应用,这种做法本身剥夺了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权利,压制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是不能培养出优秀的竞赛型选手的。

六、在教学中要健全学生的知识体系,注重全面发展

高中物理学科的知识体系包括中学物理全部的知识、少量大学物理知识和必要的数学知识。其中大学物理知识主要有:斜抛运动;非惯性参照系;均匀球壳对球壳内外质点的引力公式、弹簧的弹性势能;谐振动方程、位相;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热膨胀;点电荷的电势公式,均匀带电球壳内和壳外的电势公式、电容器的连接、电介质的极化、电桥、补偿电路;纯电感、纯电容电路。必要的数学知识有:中学阶段全部的初等数学(含解析几何)、极限、无限大和无限小、微积分等初步概念。

高中物理竞赛范文第3篇

一、引导和激励学生好学、苦学、自学

一切成功源于能力在整个辅导过程中,调动积极性,发掘潜力始终要放在首位教师除了讲课辅导、搜集资料外,很重要的是组织引导,整体安排,调动非智力因素,激励学生好学、乐学、苦学

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讲课力求通俗生动,使学生爱听、听懂、从而喜爱物理选拔小组成员要重视整体结构的优化组合,使各种有特色的学生凑到一起,以相互激励,提高整体积极性小组一成立就要引进竞争机制,把做法、要求、大小目标给学生讲清楚,从理智上激发他们的热情然而,人的行为受理智和情感习惯的共同制约,受理智支配而主动苦学的动力,常远远不如由兴趣推动而主动钻研的劲头来得大而持久因此,要调动积极性最好是双管齐下,思想上有引导,管理上有约束,同时有竞争气氛的激励,有兴趣爱好的吸引,这样,外有压力,内有动力,劲头就更足更实更持久具体做法可因人因时制宜比如,每次辅导课一开始就先进行十几分钟的练习训练,题量要少,难度适中,重在激发学习兴趣,开拓思路,使学生很快进入兴奋状况练习及时批改,发回后让学生及时更正,疑问要及时解答,并公布优等生成绩、名次,促使“比学赶帮”气氛的形成同时,实行小组成员流动淘汰制,使成绩好的、差的都处于竞争状态,形成人人力争上游,立足于平时多下功夫的局面

人是在希望的指引下前进的,成功的体验是发掘潜力的兴奋剂如果学生经过努力,老是拿不到好成绩,其学习热情就将趋于消退因此,当尖子群没有很明显冒出来时,教师要帮助素质好的学生争取取得几次前几名,让成功的体验去激发他们更加加倍努力,否则他们会受名次的暗示而失去信心,自甘沉没全国物理竞赛对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高的,素质加勤奋就能出拔尖人才因此,教师要有眼力和措施,别让素质好的学生尚未脱颖而出就彻底丧失了机会

由于学生的最好动机应是对所学材料本身首先发生兴趣,因此,奖励、竞争之类的外在刺激不宜过分强调教师在对学生的引导中要逐渐加重理智成分,使学生转到自觉苦学的轨道上来

教是为了学,要把立足点放在学生学这一头教学方法是促进有效学习的关键这“有效”,不但指学生有效地学好教师课内所教内容,还指教师应具有指导学生自学的技巧,促使学生将课内的学习在课外有效地延伸下去纳撒尼尔·康特曾经说过“一切真正的学习,归根到底是自我教育”可以说,古今中外所有成功的人,主要是依靠自学获得成功的物理竞赛成绩优秀者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自学能力强,乐于在课外苦干他们真正是高度受到激发和渴望学习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要设法把学生推到这种心理状态中去,将激励自学融于教学之中

在课外,同学们常会三五成群自然地形成一些志趣相投的学习团体他们随时研讨,互教互学,能无所顾忌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开展激烈的辩论,十分活跃因此,教师要刻意促进这种团体的形成和发展,鼓励成员之间相互交流促进,发挥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

二、围绕竞赛目标,做好整体和分段安排

全国物理竞赛难度大、时间紧、任务重,而且强手如林、竞争激烈,因此起步要早,着眼点要高,要敢打破常规,采取有力措施要遵循教学规律,做好整体安排,在时间、内容、对象等方面要分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围绕着实现大目标而转变

第一阶段,重点在面上,主要是调动整体积极性,打下扎实的基础教学内容的框架、侧重点和进度安排等都要精心设计,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力求把最精华的部分尽早传授给学生不一定按教材顺序,不追求四平八稳、面面俱到要集中力量抓大框架,抓重点章节、重要方法,细节上少纠缠如,动量、功能、整体法、图象法、等效法等有效方法,都应让学生超前掌握以重点内容为据点打桩,基本内容为线索铺开,连点成线,连线成网,尽早把基本框架拿下来,以打开眼界,清除学生知识上及心理上的自学障碍,使他们可能而且敢于大显身手、开放思路

教学中,课堂密度可大些,节奏可快些,形成一定程度的压力,迫使学生高度专注,提高效率,刺激自学高速前进常是不平衡的,要抓大放小,不被枝节缚住手脚,并要将这种观点传授给学生,使之正确对待快与慢、核心原理与枝节知识的辩证关系,学会学习,学会安排讲课力求将方向、主干讲清,枝节问题学生自会消化贯通或相互沟通理解当然对重要的概念、规律、方法,一定要讲清其引进过程、来龙去脉重点要讲透,难点要讲通,规矩、注意点要多次强调,切记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做到有透彻、有力度、有深度,

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才能在应用时得心应手

李政道说“概念是物理学的灵魂”教学中要努力使抽象的概念有血有体化,多结合身边实例让学生好理解、易接受同时,要重视物理学史特别是物理思想内容的穿插教学,使学生受到物理学知识的熏陶,把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科学家的探索过程联系起来,而不要把辅导课上成单纯的解题课要强调“能力第一”的原则方法体现了能力,方法教学要早起步,贯穿始终每次知识教学中都要融入并注重方法教学,使能力与知识同步增长,甚至增长更快做题要为能力服务,要使学生养成每做一题就要掌握分析该题能力的特征的习惯

第二阶段,重点要放在尽快提高中上层部分学生的水平上要“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尽早进入竞赛前沿多讲特殊事例,侧重原理应用解题一般只讲方法、注意点,重在点拨思路,分析物理过程,抓准症结点、突破口但对普遍不易弄清的地方一定要认真仔细剖析,引导学生从各个不同角度思考,找出并分析那些易被忽视或混淆的问题,使学生弄通、吃透课外要多与学生交流,及时得到反馈信息,搜集学生中有代表性的问题、简捷的思路、新颖的观点以及“巧妙”的作法、发现出现的典型错误和所谓“理直气壮”的歪理等,并及时在学生中交流,以“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这一阶段的个别辅导也要加强,对尖子生要在动力、习惯、课余安排、扬长避短等方面加强指导,促进他们学得更多、更深、更扎实,鼓励他们拉开档次

发现和培养尖子生是我们的主要目的,小组一成立就要注意物色重点对象,并加以特别关照他们的特点主要是:(1)理解透彻,思维清晰,反应灵敏,善于分析、联想,能准而快地抓住事物的本质和症结所在(2)学习习惯好,自学能力强,独立思考不盲从,数学成绩好,表达能力强,书写明了简单(3)精力充沛,情绪稳定,身心素质好,内在热情高,沉着专注,应变能力强,不太计较一时的成败得失,有成大事的风度,并有一定得抱负和社会成熟性身心素质好这一点在高层次的竞争中显得尤为重要全国决赛时,各省常有不少名次开始排在后的选手,由于身心素质好,适应性强、发挥出色反而后来居上,名列前茅因此,选拔尖子生时要十分看重这一点

第三阶段,大赛前要抓住重点,突出针对性,加强个别指导让学生在深广度、解题方法及注意各种题型上多投入精力,作一些查漏补缺,重在拔高、变通和创造性的工作各类资料,教师要分类筛选后供学生选学,以提高学习效率对物理实验要极其重视,除充分利用本校条件外,一定要设法到大学或有条件的实验室去动动手,以免因对仪器不熟悉而造成竞赛时慌乱失分

在决赛阶段,教师要一直陪伴考生,既当教师,又当父母从食宿、健康、考试信息、准备工作等各方面关心学生,针对学生身心特征作必要地应试心理指导,加强各种必要的活动以及辅导作业,及时发现并排除各种隐患和消极因素同时,教师要以自信、从容的精神状态和良好意念去影响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竞赛,发挥出水平由于经验不足及因素复杂多变,失误是很容易发生的,但教师只要一心牵挂、全力以赴,失误就能减少甚至避免成功的获得需要人们在每个环节上都付出大量的心血和艰苦的劳动,教师应是这样一种无私的奉献者

条件是人创造的,事物是不断转化的,教师所做的一切都围绕着对学生进行教育转化工作教育是心与心的交流,教师对学生的转化工作和主导作用都必须建立在以心交心、以诚换真的基础上教育活动中充满着情感的因素,一个有力量触动学生内心的教师,必定是个感情健康而丰富的人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对真理的追求”成功的教师都是以全身心投入工作地热情,坚持不懈的苦干实干精神和对学生真情的爱心,去引导学生追求真理,获得成功的

参考文献:

[1]杨小春浅议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竞赛辅导[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7)

高中物理竞赛范文第4篇

这是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2005—2006学年度高三第一次知识竞赛的第18题,试题中给出了参考答案。

解: 设水平恒力为F,根据动量定理 Ft=mv(1) 上式两边平方得

当对物体用力为■时,

根据动能定理

由(2)(3)联立解得m=50kg

在解的过程中用到了一个技巧,将(1)式两边平方,再和(3)式相比较得出m=50kg,这种技巧是学生不容易想到的,笔者经过思考给出了另外两种解法。

解法1

水平恒力F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将产生一个加速度,物体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在4s末获得100J的动能,根据动能

现在将水平恒力F减半作用在物体上,加速度也减半,在题目中交代动能还要达到100J,也就是速度还要达到原来一样大,这样我们就可以分析得出第二次运动的时间应该是第一次的两倍,也就是8s钟,在8s钟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也为8m ,所以有

由(1) (2)联立解得m=50kg

解法2

当对物体用力为■时,

根据动能定理

根据(1)式可以求出F=25(N)

当对物体用力为F时,经过4s物体获得100J的动能,

现在将F=25(N)代入得出m=50kg

这两种解法都是比较简单的,如果我们对这个题目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题目中告诉的两次都获得100J的动能是必须的吗?也即是否一定要告诉两次获得动能的具体值?如果没有告诉两次都获得100J的动能,只告诉两次都达到相同的动能,这个题目可不可解。笔者在思考这样问题的时候,受到上述两种解法的启示,发现只告诉两次都达到相同的动能EK也是可以解的,具体解法如下:

当对物体用力为■时,

根据动能定理

从这个式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果,对物体用力为F时,要达到EK的动能,运动的位移应该为■,也就是说对物体用力为F时,在4s钟内运动的位移为4m,所以有 。

由(1)可以得出F=25(N),由(2)可以得出

再根据F=ma,可以得出m=50kg

没有告诉两次都获得动能的具体值,只告诉两次都达到相同的动能EK,题目依然可解,那么可解肯定是有原因的,能否从理论的高度上分析一下可解的原因呢?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所涉及的物理量有七个F,m,a,v0,vt,t,s,所涉及的基本公式有四个

。根据数学知识知道,只要告诉七个物理量中的任意三个,再连立这四个基本公式,就可以把其余的四个物理量完全确定。在本题中t=4s,水平恒力F作用在物体上时初速度v0=0,再根据达到动能相等可以知道所运动的位移s=4m,知道这三个物理量,结合四个几个基本公式就能把F,m,a,vt这四个物理量完全确定下来。动能 ,由于m,vt都确定,动能也就确定了,所以题目是否告诉其具体值,也就没有影响了。

高中物理竞赛范文第5篇

【关 键 词】 高中物理名师;专业发展;共性;成长途径

【作者简介】 沈祖荣,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教师,苏州市学科带头人。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重点课题“ ‘苏派物理名师’教育、教学理念与实践研究”(编号110701111)的研究成果之一。

一、高中物理名师成长一般性轨迹

众所周知,一名高中物理教师最理想的发展可以用一条线索来描述,即准教师(实习老师)新教师胜任教师成熟教师特色教师名教师(指在一定区域内有名气、有影响力,并被公认为在物理领域具有权威的见解及引领作用)。高中物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中,要成为成熟教师并不难,但仅成为成熟教师或有“教书匠之称”之嫌;想要成为特色教师较难,要想成为名师更难!

本人主持的课题《苏派(苏州)物理名师教学理念与实践研究》,曾对苏州区域内物理老师进行过问卷调查及相关数据的分析。据调查结果及相关数据分析发现,从高中物理老师的最终发展结果看:高中物理教师中最终能成为胜任老师的约为98%,有约2%的老师因不能胜任高中物理教学而进行了分流;最终发展成为成熟教师的约为95%,最终发展成为特色教师的仅约为30%,最终发展为名师的不到8%(为了统计具有可操作性,这里所谓名师是指大市学科带头人及以上的教师)。

那么,高中物理名师有没有什么共性呢?高中物理名师是通过怎样的途径可炼成呢?本文试图对此进行研究探讨。

二、高中物理名师专业发展问卷调查及分析结果

为了研究高中物理专业化发展轨迹,结合《苏派(苏州)物理名师教学理念与实践研究》的实际研究需要,本人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涉及教师所处的苏州的区县、所在学校、毕业大学学校、原始学历和最高学历(学位)、性别、工作经历、物理教学研究的兴趣及研究方向等方面;在苏州各区县抽取200位高中物理老师进行问卷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对部分高中物理名师访谈、有关名师介绍的资料查询、“知网”输入姓名检索对目标名师所发表的论文进行研究以及对目标名师成长的前、中及后三个阶段的分析发现:苏州地区各区县高中物理教师专业化发展较均衡,高中物理名师与区域所有高中物理教师人数比例(以下简称名师率)相差不大,大约在8%;但名校出名师特点明显,校与校间分布不均衡;高中物理女教师名师率与男教师的名师率也相当,均在8%左右;名师中毕业大学学校、原始学历较杂,有名牌师范大学,有普通师范大学,甚至有非师范毕业的,原始学历中有大专的、也有本科的,而研究生学历的反而几乎没有;从名师的工作经历调查看,80%以上的名师有多个学校工作经历;高中物理名师有强烈的事业心,工作热情高,且对高中物理教学有钻研,对某一领域有独到的见解并发挥引领作用。

三、高中物理名师的共性特点

1. 高中物理名师概念界定看名师的共性。本文所论述的高中物理名师不仅包括获得教育主管部们授予的诸如教授级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大市名教师及大市学科带头人等拥有荣誉证书的名师,而且包括那些在一定区域内有名气、有影响力,被公认为在物理领域或物理相关领域具有权威的见解和引领作用的高中物理老师。后者比前者范围更广、更具有一般性,因此,高中物理名师的定义决定了高中物理名师是有共性的。

2. 高中物理名师的炼成主要是后天努力的结果。通过问卷调查、教师成长轨迹及有关资料等的统计分析表明,高中物理名师与其大学毕业的学校无必然相关性。高中物理名师中未必都是名牌大学毕业,也未必一定是高学历者;相反,名牌大学毕业或高学历者未必能成为名师。教师的学历只能代表新教师的起点,不能代表教师发展的终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过程是不断再学习的过程。拥有自身发展需求的“内驱力”的教师,确立其专业发展的目标,并有合理的专业发展规划,通过后天努力的结果。后天努力中,诸如结合教学实践的再学习远比师范大学仅停留于侧重理论层面的学习更具有实效。因此,笔者认为成为高中物理名师主要是后天努力的结果。

3. 高中物理名师一定是特色教师。调查统计研究表明,高中物理名师中有的擅长教材教法研究、有的擅长实验的探索及实验的优化或改进,有的擅长于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教学的整合,有的擅长于在物理中渗透科学方法教育,有的在某一教学模式上有独到的见解。高中物理名师未必是各方面均是权威的通才,事实上也不可能有人既是全才、又是各领域的专家,只要某一领域有专长的特色教师就可能成为高中物理名师。有在某一领域追求卓越的“内驱力”,容易成为特色教师,也即自身发展需求的“内驱力”是成为名师的前提条件。

4. 高中物理名师一定是阅历丰富者。高中物理名师一定是阅历丰富者。调查统计研究表明,高中物理名师中一般都有多个学校工作的经历,有的虽然一直呆在同一学校、但也有经常外出做讲座或学习交流的经历,或有初高中多个学段物理教学经历的等。仅有一个学校工作经历,且仅为单调的物理教学、不注重对外交流的物理教师,不可能成为物理名师。教师在多种经历的促使下,会寻求自身发展需求,有自身发展需求的“内驱力”会使人努力学习及工作,成为阅历丰富者。

5. 高中物理名师擅长引领作用。名师是一种称号,更是一种口碑。高中物理名师一般都拥有自己的团队,其德才双全,肯全心全意指导团队,肯把自己的科研成果与团队成员分享,同时自身也在团队的研究成果中不断成长。名师引领团队,团队促名师再成长。

综上所述,成为名师是有共性的,而上述共性是外显的,而真正成就高中物理名师成长的“内驱力”是自身发展需求。

四、炼就高中物理名师的五条有效途径

高中物理名师炼就的共性,即其成长的“内驱力” 是有自身追求发展的需求。高中物理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高低取决于其自身发展的需求的这个“内驱力”。学校对教师发展规划及培养目标等仅是“外驱力”,这种“外驱力”是外因;只有通过教研文化熏陶等,先将这种“外驱力”转化为教师自身发展需求的“内驱力”,然后才有可能有效影响高中物理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高低。

高中物理名师有共性,有共性就有规律,规律就是高中物理名师成长的“内驱力”是自身发展需求。笔者认为,遵循规律、通过五条有效途径即可炼就高中物理名师。

1. 参加基本功竞赛,锻炼基本功,拓展知名度。教学基本功是教师最基本的素养,参加教学基本功竞赛不仅能快速、系统和全面锻炼教师的基本功,还可以提高知名度。以高中物理教师参加评优课等活动为例,在赛课前教师要做赛前准备,要进行教材分析及教材分析策略研究、教材潜在信息的挖掘策略研究;要进行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板书的功效及板书设计策略研究;要进行实验设计的研究;要进行语言的精炼、语速语调及语言科学性研究;要进行教学仪态及教学肢体语言的研究;要进行科学方法及科学方法教育的研究;要进行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等。通过物理评优课等的活动,能全面、系统锻炼物理教师的基本功,同时通过层层选拔,面对不同级别的学生和评委,也能增强物理教师的心理素质对物理教学的自信心。随着评优课等的级别越来越高,获得的荣誉含金量也越来越大,影响面越来越广,教师的知名度也就越来越高。

2. 加入名师共同体,由名师引领。当今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靠一个人单打独斗很难形成战斗力。如今教学工作也需要团队合作。名师共同体是名师发展的土壤,名师共同体中,有些是民间组织的,有些是教育主管部门委派名师组建的。有志于将自己发展成为名师的教师要积极加入名师共同体,在名师共同体中有名师引领,更容易确定努力方向和发展目标。名师共同体的成员都有自身发展需求的“内驱力”,由名师把关指导,都制定了符合自己实际的专业发展规划。成员中未必人人都是通才,未必都有相同的专长,可以是各有各的特长,将自己在某一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共同体例会中交流,听取其他成员的意见与建议,丰富自己对某一领域的认识,最终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再在名师的向外推荐下逐步扩大影响,成为真正的名师。

3. 增加阅历,拓展自身的宽度和深度,提升自身的发展高度。研究表明,高中物理名师多数都有多个学校工作经历,至少是非常重视与外校教师的交流。剖析成因,多个学校工作经历带来了丰富的阅历、见多识广,同时也说明这样的教师是用于挑战的,有目标才会有挑战,这样的教师自我发展需求的“内驱力”很强。不难发现教师自身对教育、教学的宽度和深度决定了教师发展的高度。因此,教师异地交流有助于教师克服职业倦怠症,有助于丰富教师的阅历,有助于教师确立更高发展的目标,有助于增强自身发展需求的“内驱力”。有志于发展成为名师的教师至少要积极争取外出交流的机会,广泛交流,丰富阅历,拓展自身的宽度和深度,提高自身的发展高度。

4. 明确自身的兴趣点,在某一领域形成专长。有兴趣变吃苦为乐趣,没兴趣即便是乐趣也会有在吃苦的感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哲理,对学生和教师的成长都是成立的。炼就名师,首先要有科学的发展规划,在科学规划中认清自己,明确自身的兴趣点。认准某个领域,进行科学深入研究,成为该领域有独到见解的专家。比如高中物理教师中,搞好学生竞赛辅导的可能成为名师,做好教材研究的也可能成为名师,某种教学模式并得以推广的也可能成为名师……此处不一一举例。

5. 能说、会写,推广科研成果。某一领域有专长的特色老师中未必能成为名师,成为名师还需要推手。这个推手,除了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各级名师的荣誉证书外,还需要自身努力。能说,就是要积极争取外出交流活动,比如外出上课、外出讲座等,把自己的见解通过直接交流的方式推广出去,并得到广泛认同。会写,写作是成就名师的有效推手。将自己在某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以论文或专著的形式发表,如果经常能见到某位教师有科研成果在较高级别的期刊、杂志上发表,不用多说,在教育界一定是真正的名师。

总之,高中物理名师成长有其共性,都有其自身发展需求的“内驱力”的背景。在有“内驱力” 的作用的前提下,通过上述五条途径,即可炼就高中物理名师。

参考文献:

[1] 吴加澍.从优秀走向卓越――物理教师的三项修炼探微[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1,(6).

[2] 鲁烨.高校教师专业化成长阶段的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5).

高中物理竞赛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新高考方案 高中 物理教学 关系

2008年江苏省实行“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的新高考方案。高考方案变了,但普通高中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和为社会培养优良劳动后备力量的双重任务没有变。新高考方案把物理学科的考试分为必修物理的学业水平测试和选修物理的高考两种。为了适应新高考方案的要求,圆满地完成高中物理教学任务,高中物理教学必须协调好各种关系,尤其要正确处理以下三个关系:

一、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

《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所以中学物理教学应以学科教学为载体,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

作为高中物理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端正教育思想,充分认识素质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自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使自己的教学实践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其次,应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想,从让学生终生受益的角度着想,自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绝不能仅仅满足于提高学业水平测试的过关率和选修物理的达B率。再次,自觉地把素质教育纳入自己的教学实践,在备课、上课、实验等各个环节中积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要认真落好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和谐统一,即在传授物理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充分发掘物理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促进他们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在日常的教学中,细水长流式地对学生进行严谨的学习态度教育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在传授物理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如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我们还应加强实验教学,通过大量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使学生变“高分低能”为“高分高能”,确保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必修物理与选修物理的关系

高中物理学科涉及学业水平测试和高考两次统考,必修物理与选修物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在于必修物理在高二参加学业水平测试(普及性的水平考试)。达到C级就意味着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已经通过,可能有资格参加高考。选修物理在高三时参加全省考试(选拔性的考试),考试成绩达A方可填报重点本科,达B才有资格填报本科志愿。因此必修物理的学业水平测试和高三选修物理的考试都是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物理教师既要注意提高全体学生的物理素质,又要重点培养一批有志于物理专业的人才。在这样双重任务的要求下,对大部分学生,在高一高二的教学中应该让他们掌握必须掌握的物理知识,使之能够顺利地通过学业水平测试,对于一小部分将来想从事物理专业的学生,除了要让他们掌握大纲中要求掌握的物理知识外,还应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对物理的浓厚兴趣以及娴熟的物理技能,使他们能够在知识和技能上同步提高,做到融会贯通。至于那些极少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更应该耐心帮助他们补缺补差,使之能顺利通过学业水平测试。物理教师要在潜心研究和把握大纲的基础上,根据所教班组学生的实际情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使大面积提高中学生的物理素质成为可能。

三、物理竞赛与整体提高的关系

省、市级的各年级物理竞赛每年都有,它的目的是培养和选拔物理尖子生,并为参加更高一级的竞赛输送优秀的选手。尽管能够入围的学生很少,但它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参加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和竞争意识。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为使学生能在竞争社会中生存和发展,不被淘汰,就必须尽早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和竞争意识。物理竞赛中强手如林,要想在竞赛中出成绩,得名次,积极进取、顽强拼搏是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二是为那些对物理感兴趣,对物理学习有很高热情的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作为物理教师应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去参加竞赛。

物理竞赛从表面看来,似乎与整体提高学生素质毫无关系,因为竞赛毕竟是少数学生的事。但实际上,由于要对参赛选手作高质量的培训,教师自身的素质也会在培训学生的过程中得到提高。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会显得更得心应手,教学手段就会越加多样有效,对于课程标准的把握也会更加牢固。此外,由于竞赛选手分散在各个班中,他们在班级的物理学习中起催化剂的作用,他们可以做教师的小帮手,做同学的小教师,为其他同学自觉主动地学习物理起到“带头羊”的作用。诸如此类的隐性作用,无一不使全班学生的物理素质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逐步的提高。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参加物理竞赛,营造班级学习物理的良好氛围,从而达到整体提高提高的目的。

物理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要在教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好以上提到的三种关系,不断总结科学的方法和经验,这样才能适应新高考方案的要求,圆满完成高中物理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刘炳升.走进高中新课改――物理教师必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0.

[2]廖伯琴.选修课教与学――物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

高中物理竞赛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有效途径

要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就要通过教师积极地引导,传授给学生科学的学习物理的方法。探究式教学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物理教学模式。通过应用探究式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并且,探究式教学法可以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使学生逐步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进而有效发挥课堂主体优势,最终使物理成绩得到有效提高。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首先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意识到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性。接下来就要通过应用具体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探究式的教学情境,在合理的情境中为学生布置探究性的课程内容,进而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匀速直线运动和加速度”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探究作业。让学生对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进行探究,最后总结出规律以及这部分内容中的重难点和易错点内容。通过探究,学生可以更容易理解并掌握课程内容,在总结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纠正问题,学生的物理成绩就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在实践中提高探究能力

对于探究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提高。所以,教师在开展探究式教学时,应该不断地通过为学生设置实践内容,提高学生的物理应用能力。并且,通过实践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理论课程内容。

例如,教师可以定期开展物理知识竞赛,通过结合课程内容以及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设置探究性竞赛内容,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对问题进行解答。最后教师通过对学生的竞赛结果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学生在物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且在今后的教学中针对这些问题对学生进行提升。教师在分析试卷时,应该统计学生的成绩变化,及时鼓励进步的学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自主探究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通过在物理课程中应用探究式教学,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趣味性的物理课堂,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在课堂上更踊跃地与老师进行互动,进而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提高学生物理成绩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林凤琼.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探究性学习模式之我见[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01).

高中物理竞赛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 课堂提问 提问技巧

一、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首先,对于高中生而言,除了面对沉重的学习压力之外,还要面对严峻的升学形势,因而在学习的过程中,面对多门课程的学习任务,很多学过的知识很容易遗忘。而及时有效的课堂提问,则能有效的避免这一状况的发生。通过课堂提问,学生能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温故而知新”,将已经学过的知识重新温习,牢固的掌握知识。其次,教师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学生的具体回答,准确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从而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完善今后的教学模式。最后,灵活多变的课堂提问模式,还能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由此可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科学、完善的课堂提问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的提高,同时还能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二、高中物理课堂教师提问的技巧

高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着学生的实际物理水平、教学内容的难易度以及课堂氛围等多个方面,而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准确把握。在此,针对高中物理教师提问的技巧,具体分析如下:

(一)分解式提问。顾名思义,分解式提问是指教师在提问学生的过程中,针对所要提问的物理知识,分步骤的进行提问,使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一步步的达到教师的提问效果。这种提问模式需要教师将问题设置的环环相扣,这样才能到达问题提问的要求。例如:在讲述研究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这一节内容时,对与其相邻的物体没有压力作用,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让学生准备一个装水的矿泉水瓶,去掉盖子,分解式提问如下:问题l,如果在瓶底打一个小孔,水会流出来吗?(学生多数会做肯定回答)2:如果瓶子做自由落体运动,水会流出来吗?(一些学生开始考虑水的重力,仍做肯定回答),而此时,教师并不急于解开正确答案,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手中的矿泉水瓶子亲自做实验,结果发现水没有流出来。这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3.瓶子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水流不出来,那么瓶子竖直上抛,水会流出来吗?(这时学生就开始运用自己的逆向思维,既然自由落体运动没有流出来,那么在空中运动肯定会流出来)。在得出这一结论后,教师仍让学生亲自实验证实,结果发现水没有流出来。这时,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活跃了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绪中探索问题,掌握规律。

(二)情境式提问。情境式提问是指教师在物理提问的过程中,将准备提问的问题,通过设置相应的情境,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观察,结合着物理中的相关知识进行回答。情境式提问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结合着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同时还要从不同角度切入。这样,不仅能将死板的物理概念灵活化,同时还能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讲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课中,常常遇到如下的典型习题:有一辆汽原来做匀速直线运动,突然遇到紧急情况刹车。已知汽车质量m,汽牟车刹车过程的制动力恒为F。设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t,问从驾驶员发现情况到完全停车,共经过多少距离?这样的题型学生肯定不会感兴趣,而教师若将这一习题改成:某一特殊路段的速度规定不能超过40km/h。有一辆卡车遇紧急情况刹车,车轮抱死滑过一段距离后停止。交警测得刹车过程中在路面擦过的痕迹长度是14m,从厂家的技术手册中查得该车轮胎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是O.7。假如你是交警,请问你如何判断该卡车的行驶状况?是否超速?这样的提问,不仅能使学生设身处地的对所提问题进行思考,同时还能使学生结合自己身边的事情,感受到物理知识的重要性。在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使学生更快的理解其中的物理原理。

(三)类比式提问。类比式提问是指教师在物理提问中,能够将以前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对比提问,在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温习的同时,还能够将旧的知识与新的知识相结合,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将知识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样,不仅能保证学生物理学习的统一性,同时还能将物理知识进行系统的分类、归纳。而在类比式提问中,教师需要准确的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同时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在物理教学中更好的渗入新的物理知识,才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

(四)竞赛式提问。竞赛式提问是指物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一系列的知识制作成不同的问题,以竞答的模式,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若干个小组之间进行竞答比赛。在相同的时间里,哪个小组回答的问题多,准确率高,则哪个小组获胜。竞赛式提问在实施的过程中,一些同学可能一时无法做出回答,这时可以马上求救本组的另一名同学,由其他同学进行补救。在规定时间到了之后,教师对各组的同学进行点评,尤其要表扬进步的同学和大胆回答问题的同学。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培训学生的团队精神,达到教书育人目的。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不仅能从根本上活跃物理课堂气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更好的投入到今后的物理学习中。由此就需要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能够结合着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物理基础,有针对性的进行提问,同时在提问的过程中,还应创新提问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才能实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陈亚杰,许卫国.高中物理学生提问能力的现状与优化[J]

高中物理竞赛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中 物理教学 学生主动性 策略

高中物理以抽象、深奥、枯燥为主要特点,以至于很多学生谈“物”色变,所以很多的学生在学习上产生消极心理,他们被动学习,逐渐失去了学习物理的热情和兴趣,课堂死气沉沉,有的老师也失去了信心。为此,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重振物理课堂,是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亟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根据平时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方法与体会,与同意商榷。

一、情感教学策略

情感教学可以缩短师生的思想距离,创设积极、和谐、富于情趣的教学环境。师生关系的冷暖亲疏影响学生积极主动性,决定着教学功能的实现程度。“亲其师,信其道”是富于哲理的古训。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关键是教师要以身作则,知识广博,具有吸引力,从而影响学生的素质和修养。课堂上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关怀、鼓励、启发、教导,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有独到见解的学生,要当众给以鼓励和表扬。对于进步显著的同学也不要忽视,使尽可能多的同学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怀器重,信任和鼓舞,感受到欢乐和愉快的心境。教师还应该经常同学生一起参加活动,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爱好,用自己的热情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

二、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与同伴一起学习与活动是每一个学生的心理需要,学生之间最容易形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加强小组交流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的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地、交流地、合作地、探究地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思维和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比较容易产生成就感,所以应该喜欢互动合作的教学方式,从而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尤其在对物理的学习当中,由于物理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逻辑性都很强,有理可循,更适合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所以,我们要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动性,相信学生有主动寻求知识的愿望,相信学生有相应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尽快适应互动合作课堂的教学方式,要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合作探究的时间。教师应将学生探究的内容问题化,以系列问题形式引导学生利用互动课件开展探究活动。学生在课堂上开展互动探究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加强指导,帮助解决各种困难的问题,不可放任学生自由发展。要保证学生的合作活动在教师的掌握之下,使活动紧紧围绕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互动课堂在促进学生的理解和发展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共同协作的学术研究风气和良好的思维习惯。开展互动式课堂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主动性。

三、自主探究策略

学生自主探究新课。自主探究法放在课前,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教材,自己去获取新知识。课前预习未讲授的新课,首先把新课的内容都要仔细地阅读一遍,通过阅读、分析、思考,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范围和要求。对于物理概念和规律则要抓住其核心,以及与其它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区别与联系,把教材中自己不懂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对已学过的知识,如果忘了,课前预习时可及时补上,这样,上课时就不会感到困难重重了。然后再纵观新课的内容,找出各知识点间的联系,掌握知识的脉络,绘出知识结构简图。同时还要阅读有关典型的例题并尝试解答,把解答书后习题作为阅读效果的检查,并从中总结出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步骤。有能力的同学还可以适当阅读相关内容的课外书籍。通过有效的课前自主探究法,能够使中下生能弥补前面基础知识的不足,而且为学习新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中利用自主探究策略要注意三点:第一、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自主探究现代物理科学技术的新科技、新成果、新动向。第二、积极主动的自主探究学习内容与家庭、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的联系,如将电的知识与安全用电、安装照明电路、修理各种家用电器相联系,将电磁波与现代通信相联系等。第三、积极主动的自主探究一些物理重大社会问题。这样会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实验体验策略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发现,都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学生只有通过实验观察体验物理事实,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1、做出乎学生意料之外的实验

人类的兴趣与好奇心紧密相联。培养好奇心的关键在于使新信息的刺激出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之外,即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例如,在讲授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可用一个单摆来做实验。先将摆球拉个较大的角度使之贴近眼睛,人站着不动,然后放手,使单摆摆动起来。很多学生都替老师担心,生怕摆球会碰到老师的眼睛。实验结果却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通过实验,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为下一步解决为什么作好准备。

2、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跟物理实验联系起来

根据学生求动、求知、求趣、求异、求新等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和实验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通过演示实验,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而富有刺激性,在实验过程中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中学物理教材上的“想想做做”,“动手动脑学物理”这些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可以使学生感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五、学习竞争策略

学习竞赛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手段之一,并且经常在教学中被采用。竞赛有个人间的竞赛、集体间的竞赛、自我的竞赛。美国心理学家索里和特尔福德认为,当竞争是在能力相当的各组之间进行,既要求合作,又要求竞争时,或者每个人都努力超过他自己以前的成绩时,竞争似乎最为有效。竞赛的学习模式在教学上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课堂上,通过适当紧张的竞赛思维活动让同学们兴趣增强,思维大为开阔。由于竞争是在合作的前提下进行的,所以他们在课余讨论,课堂上争论得相当热烈。在这样的良性竞争环境下,他们会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你追我赶,学习热情高涨。学生在参与和竞争中,享受到成功的愉悦,培养了竞争意识和不甘落后、不怕困难的进取精神。

高中物理竞赛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实效性;策略

制约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因素有很多,既包括学生对物理知识抽象性转变的不适应,也包括教师在教学手段、方式等方面缺乏相应的创新,以及教师本身对理论知识的领悟不深刻等方面,这些因素都是教学空间狭隘、学生积极性下降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现象,作为高中物理教师,要努力加大创新力度,采取多种措施来提高物理课程的教学效率。下面,本文就针对如何提高物理课堂实效性进行简要讨论。

一、通过有效提问,促进学生探究

众所周知,问题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有效的问题,不但是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兴奋剂,也是推动课堂顺利进行的催化剂。善于提出有效问题的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来触动学生的神经与灵魂;而善于提问的学生,则具有较强的主动性,对于知识的认知态度不仅科学而且客观。例如,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教师应考虑到学生因为受到物理前概念的影响,简单认为越重的物体下落的速度越快,为了让学生认清科学的本质,可以从概念出发,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不同的物体初速度都为0,但是落地时间有快有慢,是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呢?(2)怎样探究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因素?又怎样消除这些因素?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学生会产生比较清晰的思考思路,此时教师还要通过演示“牛顿管实验”,让学生熟悉抽气前后物体的运动情况,从而通过对比、分析、讨论完成“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定义。

二、拓展教学空间,整合优质资源

为了有效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需要我们老师在教学中不断拓展教学空间,整合优质资源:

1.定期开展兴趣小组活动

经常开展物理兴趣小组活动,不但有助于满足学生对物理知识的需求,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拓展教学空间。

2.经常开展物理竞赛活动

作为物理教师,要根据教学进度,经常开展竞赛活动,通过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并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3.经常进行实践应用尝试

教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自己的学习成果。

三、改进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高中课程比较紧张,导致有些教师不再注重改进教学手段,使得课堂导入枯燥乏味,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作为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利用该技术不但可以节省课堂时间,而且有助于实现教学内容与生动形象的相互结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践证明,多媒体手段对于任何年龄段的学生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教师要注重利用形象手段来演示深奥的理论内容,高中物理知识的形象性比较强,有些物理知识无法用实验的方式演示出来,此时,就要借助形象演示来展现深奥的知识内容。例如,在教学“电场与磁场分布”“磁通量的变化”时,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来完成,有助于学生从本质上掌握知识,突破教学难点。此外,教师要注重优化课堂教学过程,配置好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需要回顾以前所学过的知识与内容,如果运用真正的实验装置,不但费时而且费力,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只需要简单回放实验演示过程即可,不但简单明了地解决了教学难题,而且提高了复习效率。

四、利用生活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高中物理课程改革以来,要求教学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物理教学从生活中来,走向学生的生活中去,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为此,在教学中本人非常重视联系实际生活问题展开教学。例如,以大气压讲解为例,为大家展示生活化课堂导入的具体步骤:先给学生播放生活在高原地带的边防官兵,生活条件极为艰苦,只能饮用雪山上的雪水,不管是做饭还是煮面都只能用高压锅,那么问题就是:为什么生活在高原上的官兵必须用高压锅来做饭呢?这一问题立即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纷纷投入到新课程的学习中。此时,教师就可以从水的沸点与气压大小之间的关系入手,逐渐解决实质性问题。可见,围绕生活化问题,比较容易引发学生的求知欲,能引导他们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总之,作为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认真研究课程改革的理念,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相互结合,加强与同行之间的交流与讨论,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水平,完成物理课堂教学的新突破。

参考文献:

[1]陈晓玲.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设计好一节课[J].广西教育,2008(13).

[2]楼惠英,华继良.新课程新的教学设计[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8(02).

[3]颜巧莹.比较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03).

上一篇:应用物理范文 下一篇:物理学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