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文化范文

时间:2023-10-01 11:28:37

戏曲文化

戏曲文化篇1

虽然戏剧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艺术,但是它是综合性的,它与整个国家的群众是密不可分的,并不是不接地气的。在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社会各界和各个阶层的人士都对戏曲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戏曲也就能在其群众化的道路上得到发展和运用。戏曲文化在群众中有着广泛的基础,在新时期,群众戏曲文化的主要作用就是陶冶群众的情操、提升群众的道德水平还有促进群众综合素质的提高,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学习型社会有着很大的意义。

一、在新时期群众戏曲文化的发展中,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在新的文化体制下,很多戏剧团体都会走下舞台,深入到普通的群众中去,但是,政府在对群众戏曲文化的支持是不可以撤销掉的,要在新的时期新的环境下找到新的方式去支撑民族的产业,保证它不会随着社会的复杂变得没落。

1、我觉得政府对新时期群众戏曲文化的支持,最重要的是财力的支持,首先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经济基础去鼓励重点剧目的排练,并且确保能够满足戏曲人的需要,让他们能够走下舞台,深入到普通的群众中去演出,比如可以走到农村中去,打造出一个农村戏曲市场,并且能够紧紧围绕党的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用政府的支持创造出许多高质量的戏曲剧目,赢得更多的群众,将群众戏曲文化发扬广大。

2、另外,政府要鼓励剧团进群众,在票价上要给予一定的补贴,这也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种,除了将票价降低之外,还可以进行定场补贴免费进群众中演出,让广大的人民群众看到优秀的戏曲文化,将文化成果共享,并且能够让新时期的群众戏曲文化蓬勃发展。

3、政府也可以在各项政策上对群众戏曲文化进行支持。比如,鼓励各个戏曲文化场所完善各项政策,对剧团和排练人员提供一定的场地,并且对在演出中表现好的要给予一定的奖励。政府可组织业余的戏剧团和专业的戏剧团进行合作演出,尤其是在政府的演出中,要给业余戏剧团一些机会,让他们发挥群众戏曲文化的作用等等。

二、地方文化对新时期群众戏曲文化的发展意义重大

群众的戏曲文化大多是以具有地方特点的戏曲文化为主,在群众们过了戏瘾,极大的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的同时,地方政府对此地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更加容易,比如可以在群众广泛参与戏曲文化的过程中对群众进行健康、科普和技能知识的训练,提高了群众的精神文化水平和一个良好的审美情趣,并且使生活中的健康和科技知识得到广泛的普及。群众戏曲文化的发展不仅陶冶了群众的情操,还对社会的教育起到了广泛的带头作用,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并且对我国基层的教育和戏曲文化的发展还有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因为良好的兴趣爱好——戏曲能够让他们少接触不良的事物,多发现身边的亲情和友情,并且群众的道德文化得到了普遍的提高等等。

三、良好的群众戏曲文化环境对戏曲文化的发展不容忽视

首先群众的戏曲文化的载体就是那些比较业余的戏剧团等,在整个戏曲文化的发展中要注意鼓励让这些比较业余的戏剧团走出自己的小天地,出去取经,既展示了自己的才艺又欣赏了别人节目,这样就更能激发他们创作出质量更高的节目,进而极大的发展了以群众为基础的戏曲文化。开展各种各样的戏曲文化普及活动,大力支持戏曲文化深入群众生活中,加强对群众戏曲文化活动的宣传和支持力度,并且要大力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为群众的戏曲文化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四、群众戏曲文化的发展最离不开的就是人才

戏曲文化篇2

一、戏曲脸谱艺术的现状

虽然戏曲脸谱文化源远流长,脸谱造型发展独特,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戏曲逐渐被新的娱乐方式所代替,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戏剧院也没以前那么盛行,因而脸谱文化也逐渐消逝,慢慢的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是在如今的时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精神文化的要求也日益加强,回归传统成为时代的潮流,因此,戏曲脸谱艺术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传统艺术,再次掀起了浪潮,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近年来,随着文化界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呼声越来越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来保护戏曲脸谱不受到其它娱乐的冲击,再加上媒体的大力宣传,戏曲脸谱文化似乎又要出现在大街小巷,创造新的辉煌。为了将戏曲脸谱文化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当前市场中出现了很多用脸谱符号包装的商品,设计者正是为了将传统的文化艺术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创造出另一种别样的风格。但是,在这些带有脸谱的设计作品中,大部分都是直接应用了脸谱的原本造型,生搬硬套的将脸谱移到了设计当中。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第一,设计者急功近利,只是单一的想到了脸谱是传统文化,想以此吸引大众的眼球,却没有思考其文化内涵,应用的意义何在,能起到哪些作用,反而弄巧成拙了;第二,缺乏创新,设计者没有创新意识,思维闭塞,将产品设计的很古板,没有抓住当代人们的心理需求,不能受到现代大众的喜爱;第三,现代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足,缺乏文化修养,文化底蕴明显较低,因而设计出的作品缺乏活力,不能生动形象的表现出产品的特征,难以保持生命力。所以,这些现象足可以说明脸谱文化隐藏着很深的艺术价值,所以,深度开发戏曲脸谱的艺术潜能势在必行。

二、戏曲脸谱艺术文化的传承

要想将脸谱文化很好的发展并继承下去,关键的就是对其进行再创造,在传统艺术的基础上,与现代文化元素相结合进行创新,与时俱进,使脸谱文化充满活力。所以,要想发展和传承戏曲文化,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是要保留传统。戏曲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文化,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脸谱是其中的必要元素之一,所以,要加强对戏曲文化的保护工作。其次不同阶段的人群消费程度不同,所以,可以选择不同的材质制作出各个层次的脸谱供人们选择。再次,不管作品的材质和设计是好是坏,都要做出品牌,所以产品的包装和质量是至关重要的,要注意提高产品的文化品味。第二是艺术创新。要传承脸谱文化,就需要承古衔今,开拓视野、打开思维,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这样才能受到大众的喜欢,更好的发展脸谱艺术文化。首先,在人们的现实生活渗入脸谱文化,当脸谱形象以一种新颖的方式出现时,必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其次,对脸谱文化的表现形式进行创新,脸谱是一种特殊的设计元素,根据时展,可以将脸谱应用到各领域中,比如用在汽车上、家具上或者作为壁纸装饰房屋等,不仅新颖独特,还能展现民族文化。戏曲脸谱文化是先辈们留下的一份独特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应该在传统的文化基础上,恰当的融入现代艺术,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将戏曲脸谱文化更好的发展下去。

戏曲文化篇3

中国戏曲赫列世界三大戏剧体系,资源丰富、魅力无穷,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然而,目前由于戏曲内容缺乏创新、经营管理体制陈旧、赢利模式不清等问题,戏曲文化在电影、电视和网络文化的冲击下,市场萎缩,投入下降,人才断档,戏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面临重大挑战。

我国戏曲培养、演出机构仍以国有为主,国有院团缺少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创作的剧目不能与时俱进,难以迎合市场需求,亟待进行市场化改革。目前,国内尚没有这样一个以保护、传承、发扬中国戏曲文化为核心,促进中国戏曲文化实现复兴、走向世界的综合性基地。建设“中国戏曲中心”是解决戏曲产业现实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戏曲文化复兴的有效途径,也为国有院团改革提供重要的平台。

本文通过笔者深度参与北京市丰台区倾力打造“中国戏曲中心”的理论探索与文化实践,全面总结和重点提炼新时期传统文化借助独特的“四还素”疗法,构筑“政府经营环境,企业经营市场,民众经营文化”的崭新模式,以探索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与产业化实现路径。

梨园之乡:丰台

八百余年前,宋辽杂剧,金代院本,使古代戏曲文化达到空前鼎盛,为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奠定了基石。中国戏曲文化之根在于金文化,金院本揭开了中国戏曲历史的首页。丰台是金中都所在地,从历史上来看具有戏曲文化发展的深厚底蕴,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戏曲文化的发祥地。

现在,丰台区还是我国戏曲资源最集中的区域,中国戏曲学院是中国戏曲教育的最高学府,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是北京地区唯一的戏曲艺术高等职业学校,两家戏曲教育院校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的戏曲专业人才。中国评剧院为我国评剧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北京京剧院是国内规模最大、艺术底蕴最为深厚的国家重点京剧院团,北京市曲剧团是全国艺术表演团体和艺术品种中的单一剧团和单一剧种。丰台区因集聚了众多的专业院团,被誉为“梨园之乡”。

同时,丰台区戏曲人才众多、梯次结构合理,拥有许多支水准优、能力强的艺术人才队伍,活跃在戏曲教学、科研、创作、演出等多个方面。区内戏曲文化院团共有专业从业人员约1250人。其中,教授以及正高职称约110人,副教授以及副高职称约190人,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2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57人。

再者,丰台区共有基层戏曲文艺团队60余支,如马家堡街道的“和韵京剧团、东高地街道的“长虹京剧团”、卢沟桥乡的“卢沟桥艺术团戏曲队”,全区70多个社区的居民学会了戏曲健身操,常年坚持活动的有3000多人,“戏曲进社区(村)”活动先后共吸引了23万居民和戏曲爱好者参与,万芳亭公园修建了全市第一个戏曲主题广场,金都艺苑公园成为全市独一份的戏曲主题公园。

“十二五”时期,是丰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丽泽金融商务区、大红门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卢沟桥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青龙湖国际文化会都等产业功能区相继规划建设,急需树立具有丰台特色的文化品牌。功能区的加快建设也为戏曲文化与全区其他特色板块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有鉴于此,中国戏曲中心项目便在丰台,这座“丰富多彩的大舞台”上应运而生。

成败关键:构筑“四度”空间

思路决定出路,战略决定成败。受丰台区委、区政府委托,作为中国戏曲中心项目的总顾问,投资北京发展研究院认为,中国戏曲中心成败的关键在于要搞好“四划”建设(谋划-策划-规划-计划),构筑“四度”空间—战略高度、文化深度、市场广度和产业关联度。

首先,要占据战略高度。中国戏曲中心必须以全球化的高度、本土化的深度和市场化的广度来审视之、规划之和建设之。 因此,中国戏曲中心项目所承载的重大历史责任,可概括为以下“四大世纪工程”:

文化复兴工程:中国戏曲扎根中华大地,具有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属性和地域属性,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可开发利用的空间巨大。戏曲文化复兴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把中华民族这份最博大精深的文化资源转变为现代人都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让世界观众通过形而下的“术”,来接受和领悟中华文化形而上的“道”?

文化改革工程:文化体制改革是中央重要战略部署,而国有艺术院团改革又是其中的重头戏。戏曲作为一种剧场艺术,与现代人们的观赏要求不相适应,特别是戏曲表演团体基础设施薄弱,演出设施老化,严重制约着戏曲艺术表演团体的发展。按照“置办嫁妆,保驾护航”的改制原则,走向市场之初的戏曲院团亟需“扶上马,送一程”,在剧目创作、人才培养和场地建设等方面寻求市场化协作。中国戏曲中心的建设恰逢其时,正可成为丰台助力戏曲院团转企改制的文化动力航母,承载转制院团乘风破浪,搏击市场,探索“政府搭台、院团唱戏、市场买单”的丰台经验。

文化外交工程:中国戏曲文化位列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之一,理应成为中国文化外交的重要载体、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我们必须明确,只有把丰富、独特的戏曲文化资源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加以开发、包装,使之转化为世界观众喜闻乐见的戏曲文化产品,才能把中国戏曲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传播到全世界,创造巨大的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

文化品牌工程:丰台建设中国戏曲文化中心顺天时、应地利、得人和,是回归文化本源,打造国家文化品牌,彰显“人文北京”的战略抓手项目。中国正强烈呼唤一个以保护、传承、发扬、光大中国戏曲文化资源为出发点,以开发、创新、提升戏曲文化产品为着力点,以实施文化复兴、助力文化改革、引领文化外交、筑造文化品牌为落脚点的文化示范特区。丰台凭借自身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打造中国戏曲文化中心正是肩负这一历史使命的绝佳之选,这不仅是一个战略挑战,而且更是一次难得的战略机遇。

其次,要挖掘文化深度。中国戏曲文化中心的历史使命之一就是要探索出一条中华戏曲文化的崭新复兴之路。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韩国的流行歌曲、影视作品等向中国席卷而来,中国媒体形象的称之为“韩流”。韩流作为文化现象来说,扩大了韩国文化的影响力,但作为文化产业来说,更是给韩国创造了大量的经济价值。影视作品出口,韩国品牌服饰、化妆品的走俏等,都给韩国带来滚滚财源。

正是在全面吸收与借鉴“韩流”以及世界各文化产业大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投资北京发展研究院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华传统文化吸收民间投资,运用商业手段实现伟大复兴的“四还素”疗法:

一是返老还童:走时尚路线,形式内容创新化。借鉴迪斯尼、梦工厂的运作模式,走青春、时尚、新潮路线,赋予戏曲新的内涵。青春版《牡丹亭》、动漫电影《花木兰》、《白蛇传》等。挖掘戏曲形象、戏曲情节、戏曲流程,培育具有较强号召力的戏曲偶像,吸引年轻一代关注戏曲、热爱戏曲、参与戏曲。戏曲文化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剧目,增加青春、时尚等元素,吸引更多年轻观众,使戏曲在内容上更贴近现代人的生活;全方位实现戏曲文化与现代生活的高效对接,与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在形式上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和需求,融入现代文化产业的运行机制,焕发新的生命力。

二是落地还俗:走群众路线,目标群体大众化。借鉴百老汇、爱丁堡的市场化运作方式,打破圈内圈外、台上台下、大戏小戏的限制,走草根化、娱乐化、大众化的路子,变自娱自乐为全民同乐。阳春白雪要变下里巴人,戏曲要接地气,做实市场根基,培育最广大的目标受众;借鉴刘老根大舞台、曲艺大观园、中国小戏艺术节等形式,满足群众的多层次需求,让中国戏曲赢得最广阔的市场。重视戏曲艺术教育的普及,加强青少年对戏曲艺术形式的了解和认识,使戏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培养青少年观众群体。

三是借体还魂:走生活路线,业态承载多样化。戏曲不单纯是表演,戏曲的元素可以与更多产业业态相融合。借鉴拉斯维加斯构建世界“赌城”的成功经验,全方位实现戏曲文化与吃、住、行、游、购、娱的无缝对接。通过戏曲主题酒店、戏曲艺术酒吧、戏曲特色购物、餐饮,戏曲狂欢节等配套设施的完善,形成多业融合的发展格局。充分运用电视、网络等现代传播媒介,对优秀戏曲作品进行广泛宣传,吸引更多人关注戏曲作品,打造全球独一无二的世界“戏曲梦幻之城”。

四是衣锦还乡:走互动路线,艺术交流良性化。打破中国戏曲“兴于民间,毁于庙堂”的魔咒,结合京城丰富的会馆文化,实现戏曲艺术的央、地互动,让鲜活的乡土艺术与高端的市场需求相互融合。通过大型的节庆和全国赛事,实现地方戏曲与京城舞台的良性互动。

第三,要拓展市场的广度。投资北京发展研究院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中国戏曲中心要实现“五子登科”,融汇“五会真声”。

“五子登科”:中国戏剧界有句名言,叫做“编戏的人是骗子 ,演戏的人是疯子 ,看戏的人是傻子。”在骗子(编戏人)、疯子(演戏人)和傻子(看戏人)的基础上,再加上孩子(年轻人)与鬼子(外国人),这样就构成了中国戏曲中心最广大的市场基础。

“五会真声”:庙会(大众娱乐);堂会(高端演出);书会(业内交流);晚会(商业演艺);学会(戏曲研究),这样就形成了中国戏曲中心最富潜力的需求市场。

第四,要构筑产业的关联度。投资北京发展研究院在对世界各大著名演艺中心全面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第一次系统提出了中国戏曲中心的文化产业链条的构筑方案,即“五城合一”、“五区联动”和“五位一体”。

五城合一:

A、迪斯尼式——打造以戏曲为主题的各类娱乐活动,在娱乐中体验戏曲。

B、百老汇式演艺城——打造大、中、小型剧场群,表演丰富多彩的戏曲演出节目,成为东方“百老汇”。

C、梦工厂式创意城——以戏曲创意衍生品为基础,促使戏曲与其他业态高度融合,打造戏曲创意产业。

D、拉斯维加斯式不夜城——将灯光、音响等视听元素考虑在戏曲中心建设过程中,全天呈现繁华的城市景象。

E、爱丁堡式民俗城——以各类互动式表演为基础,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成为民俗活动的重要内容。

“五区联动”:票友社区+创意街区+文化景区+教育学区+时尚园区。

五位一体:戏曲演艺、戏曲培训、戏曲展示、戏曲体验、戏曲交流等多个功能相集成。

一个成功的实践,超过一千打纲领。通过中国戏曲中心成功构筑“四度”空间,世人将看到中国戏曲文化迎来产业化发展的大好良机。

戏曲文化篇4

一、传统戏曲推广的价值所在

传统戏曲是普通民众了解历史、发扬传统文化的主要渠道,戏曲文化也极易被不同阶层、不同信仰、不同身份的人所认可。戏曲艺术具备极强的感染力,民众欣赏戏曲,便可从中了解历史,也会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传统戏曲所涉内容繁多,主要有京剧、昆曲、黄梅戏等,传统戏曲形式多样,备受民众喜爱。戏曲演员在舞台上声情并茂地表演,台下观众聚精会神地观看,这便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体现。在群众中推广和普及传统戏曲,不单单会让传统戏曲焕发生机,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助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并且可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营建良好的群众文化活动氛围,助力全民素养的提升,让传统艺术融入大众,让表演者和观众产生共鸣,继而进一步强化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整体水平,让中华传统文化得到更好传承,使传统戏曲成为一种人民的艺术。

二、传统戏曲和群众文化融合的特点分析

(一)群众性特点

传统戏曲文化源自民间,在戏曲艺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群众性特点如影随形。新时期背景下,文化环境呈现出新样态,尽管说有些人对文化工作中的戏曲文化抱有偏见,但在部分群众中传统戏曲的基础群众文化特点仍旧存在。

(二)地方性特点

国内群文工作组织和开展的过程中,地方性特点尤为明显。在各地群众文化活动中,具有地方特点的文化艺术活动广受好评,民众也踊跃参与。国内诸多省份和地区都拥有独特的戏曲文化,戏曲的产生和发展和地方文化特点紧密关联,因此传统戏曲文化存在地方性的特点,使其在该地区可以顺利开展,极易与群众文化活动之间实现良好融合。

(三)非遗保护工作的推动

国内传统文化保护工作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始终是重中之重,在非遗工作的作用下,戏曲文化和群众文化可以更好地融合起来。诸多地区的地方戏曲文化均被列入非遗保护名单中,文化馆便可借助这个优势进行群众文化和戏曲文化的融合,在非遗保护工作的促动下,组织群文活动时融入传统戏曲,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发展。

三、传统戏曲发展之困境阐述

20 世纪,传统戏曲也在不断创新,无论是戏曲演唱,还是戏曲表演等方面,都取得了诸多傲人的成就,戏曲舞台美术和戏曲导演艺术等方面也均有突破。但是该时期内的戏曲艺术领域,戏曲大家和天才之作寥寥无几,无法再现元明清的戏曲盛世,在世界戏曲舞台上黯然失色。21 世纪,全球化进程持续推进,信息传播速度不断加快,文化生态和以往大不相同,随后相继衍生了消费主义和物质主义,无不侵蚀着人类本有的人文主义精神。在此时,承载着人文精神的戏曲文化,其发展可谓举步维艰。娱乐功能弱化。通过审视传统戏曲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戏曲艺术初期就有一定的趣味性特点,戏曲形式和戏曲内容都颇受民众喜爱。若是戏曲文化被“文以载道”观念绑架,将道德教化和政治宣传等元素融入进去,那么就会失去戏曲本来的味道,娱乐功能也就消失殆尽。戏曲振兴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因为社会历史因素等的影响,戏曲创作人员也不再注重娱乐功能,所创作的戏曲作品受欢迎程度持续下降。地方性日渐衰退。一般来说,传统戏曲文化普遍具有地方性人文特点,和大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地区不同,文化特色自然也就不同,京剧、粤剧、闽剧、川剧等各具特点。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代表地区文化特点的方言戏曲日渐退出历史舞台,普通话戏曲成为主流。在此背景下,新一批观众追求的则是现代审美,这就让方言戏曲面临生存危机,这些传统戏曲若想跻身舞台,那么就要以削减地方特色为代价去博取眼球,这让原本就不受新时期观众“待见”的传统戏曲更是雪上加霜。观众大量流失。少了娱乐功能的传统戏曲被其他具有娱乐功能的艺术取代,那么传统戏曲最终就会远离群众,甚至最后消亡。现在那些古典戏曲的受众只集中在中老年群体中,大多数年轻人热衷上网追剧进行娱乐消遣,这样下去,传统戏曲文化少的不仅仅是一批批年轻观众,更是少了一股可以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中坚力量。

四、传统戏曲与群众文化活动的结合方案分析

(一)加大投入力度,扩大宣传范围

首先,要对传统戏曲重视起来,激发出人们的参与主动性、积极性。作为文化馆,一定要负起责任来,深度认知传统戏曲和群众文化融合的必要性及趋势,逐步深化和拓宽戏曲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形式与内容,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戏曲表演。与此同时,还可以邀请戏曲界名家表演,带领表演团队深入基层,吸引老百姓踊跃参与。在传统戏曲文化内容上,要实现去糟取精,积极借鉴国内外优秀戏曲文化经验进行创新,剔除不良思想和非正能量元素,贴近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要能陶冶民众情操,继而辩证审视优缺点,以崭新的戏曲面貌呈现给大众,积极弘扬与和谐社会相称的人文精神。其次,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渗透传统戏曲文化内涵。贫困地区经济不景气,并且贫困地区民众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政府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文化设施建设。传统戏曲活动组织,首当其冲便是要拓宽戏曲活动的范围、场地等,向地区民众大力普及传统戏曲文化,以多元化手段来丰富地区民众的日常生活。可以组织“送戏下乡”活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多组织一些接地气、近民意的戏曲文化活动,使大家慢慢爱上传统戏曲,乐于参加群众文化活动。

(二)带动年轻一代,传承和发扬戏曲文化

80 后、90 后以及00 后是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建设的主力军,身兼文化传承之重任。传统戏曲文化推广方面,要竭尽所能地以年轻一代都喜欢的方式进行戏曲推广,可以在中小学课堂和大学课堂上适时融入戏曲学习内容,培养年轻一代对戏曲的兴趣。对中小学的孩子可以创设寒暑假戏曲培训班,对高校学生可以在校内增设传统戏曲专业,邀请戏曲名师大家莅临演讲,开展丰富多彩的戏曲文化活动,以戏曲晚会和戏曲比赛等吸引广大师生前来观看,提升他们对戏曲文化的认知和兴趣,让年轻一代真正了解我国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传承价值,并且付诸行动,保障传统戏曲文化得以良性发展。培养新一批传承人至关重要,应重视年轻一代群体的文化需求,但也不能忽略掉中老年受众,一定要做到统筹兼顾,继而实现全民发力,一同振兴传统戏曲文化。

(三)与群众文化相适应,促进地方戏曲发展

若想实现地方戏曲的壮大和发展,第一要务就是要使地方戏曲与群众文化相互适应,全面掌握民众文化需求和爱好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地方戏曲形式、内容等的改进。地方戏曲代表的正是该地区的人文内涵和文化特点,所以无论是政府还是人民,都需要鼎力支持地方戏曲文化的发展,不断进行地方戏曲的创新优化。文化馆要发力,积极培养地方戏曲人才,积极向老一辈表演艺术家“取经”,突破创作瓶颈,不断促进地方戏曲剧目和群众文化相融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与时俱进,创作出受民众欢迎的艺术作品,让传统戏曲文化得到更好的延续。

(四)全民参与,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融入传统戏曲

正确的做法是将传统戏曲文化正式纳入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之中,让传统戏曲可以经久不衰,获取强劲的生机与活力。可将传统戏曲元素作为影视作品、图书出版、艺术品设计的蓝本,大力发展传统文化产业。比如说天仙配戏曲文化产业园,其戏曲文化产业发展十分成熟,黄梅戏深植于每个合肥人的心中,该类文化项目的宗旨便是保护、传承传统戏曲文化,通过资源整合,为地区民众创建戏曲服务平台,由此也成为地区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所以说,丰富民众业余生活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文化为民,将传统戏曲元素融入文化产业中,为更多人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也会让大家更好地传承戏曲文化。不能在发展传统戏曲文化时,给戏曲蒙上世俗色彩和功利色彩等。文化产业的发展,实则是保护、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途径。从本质上来说,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不能放弃原来的戏曲艺术价值,要脱离低级趣味,让戏曲文化滋润大众心田,给予群众美的享受。

五、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戏曲是传统文化中的“一分子”,是中华悠久历史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而民众则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唯有将戏曲文化和群众文化相融,才能深度挖掘出民众保护传统文化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在社会现代化发展中让传统文化长久延续,让戏曲发展跟上时代步伐,满足民众的文化需求,让戏曲文化为群众服务,让群众为戏曲文化传承做出贡献,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繁荣、大发展。

参考文献

戏曲文化篇5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研究;传承研究;生态研究

中图分类号:J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7-0009-02

一、戏曲是“非遗”保护的重点对象

近年来,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进程中,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遭到了巨大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各个国家、地区的政府组织以及社会成员都越来越重视保护本民族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和保护措施的实施,都体现出文化遗产保护的自觉性。中国文化遗产资源极为丰富,中国也积极参与到“非遗”的保护中,国务院先后公布了四批“非遗”名录,涵盖了民间文学、民间音乐、传统戏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千余项。

戏曲是“非遗”名录中的重要一类,是“非遗”保护的重要对象。对于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正式提出、确定之前,对于戏曲类“非遗”的保护和研究工作已取得了不少成果。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十分重视对民间艺术、传统艺术的挖掘和整理,当时虽未有明确的“非遗”概念,但实际上做了大量的保护和研究工作。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正式确定之后,从国际到国内,都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上了日程,姆律、政策、资金等多方面对其进行保护。昆曲、粤剧、藏戏、京剧入选联合国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务院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涉及到数百种地方戏曲。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关注和重视,也促进了戏曲研究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在方法上,更多地运用人类学、民俗学所普遍采用的田野调查法。该方法的运用,打开了戏曲研究的视野,取得了一大批学术成果。其二,在对象上,更多地关注民族、民间的戏曲活动、戏曲剧种。其三,在理论上,更加重视民间戏曲、小剧种的文化意义,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的角度来研究和审视戏曲。

二、“非遗”概念提出之前戏曲的保护研究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对传统艺术、民间艺术(包括戏曲艺术)进行了大量的挖掘和整理。1951年4月,中国戏曲研究院(今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在北京成立,其坚持开展田野调查,对戏曲等传统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大量的挖掘和保护工作,取得了丰富的学术成果,为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戏曲研究提供了深厚的学术基础。如刘念兹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福建、浙江等地做了深入考察,阅读和整理了大量的福建莆仙戏、梨园戏的剧本。在此基础上,于1962年完成了《南戏新证》的初稿,其后又五次赴福建、广东、江西、浙江等地进行考察研究,对初稿进行了修订,并于1986年正式出版。通过实证考察,刘念兹在福建的莆仙戏、梨园戏中发现了大量的宋元南戏的遗存。《南戏新证》虽为一部研究南戏的专著,但是却为东南沿海一带的传统剧种,如莆仙戏、梨园戏、潮剧等剧种的研究开启了一扇“窗户”。1960年,福建省戏曲研究所成立,对莆仙戏、梨园戏做了深入全面的考察,发现和整理民间写本、抄本等重要剧本五千多册,抢救了一批珍贵的文献。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各省市都成立了“戏曲改进委员会”,对传统剧目做了大量的挖掘和整理工作,并以丛书的形式,陆续整理和出版了大量的剧本。例如在京剧剧本整理方面,《京剧丛刊》共出版50辑,收录当时比较流行的京剧剧本160余部。1957年开始出版的京剧传统剧本集《京剧汇编》,共109辑,收录了近五百部京剧剧本,其中很多都是当时艺人、票友和藏家的私藏本,极为重要。《京剧汇编》和《京剧丛刊》是继“戏考”之后,对京剧剧目进行的极为重要的整理和挖掘。此外,各地方戏曲剧种的剧本也陆续整理出版,如1959年《湖北地方戏曲丛刊》开始出版,该丛书收录了流行于湖北境内的汉剧、楚剧、南剧、东路花鼓等多个剧种的剧本数百部,而且所收录的剧本主要是原本,在内容上未做大的改动,非常珍贵。

进入新时期,对传统戏曲的挖掘保护工作一直在持续。特别是《中国戏曲志》和《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的编纂,对各省市剧种做了全面的调查和研究工作。在《中国戏曲志》的编写过程中,通过口述等方式,收集到了大量的剧种研究资料。例如《楚剧志资料汇编》①,就是在《中国戏曲志・湖北卷》的编写过程中,编写小组通过走访大量的楚剧艺人、民间艺人,编辑而成的一本楚剧史料,这对地方戏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提出之前,对于戏曲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工作,集中于剧本、史料的挖掘和整理上,并取得了丰厚的成果。

三、“非遗”概念的提出为戏曲研究提供了宽阔的理论视野

1997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杰作宣言》提出“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概念,后将这一概念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至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正式确定。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颁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进行了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那些被各地人民群众或某些个人视为其文化财富重要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活动、讲述艺术、表演艺术、生产生活经验、各种手工机能以及在讲述、表演、实施这些技艺与技能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工具、实物、制成品以及相关场所。”2001年,我国的昆曲艺术入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引发了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重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入了统一的、具体的、明确的阶段。

首先,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的重要准则和目的之一。同样,戏曲艺术品种的多样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地方小剧种的研究进一步深入。此外,除了汉族丰富多彩的戏曲剧种外,戏曲学者们也意识到研究和保护少数民族戏曲剧种的重要性。

少数民族戏曲剧种的研究,一直是戏曲研究的薄弱环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的推动下,这部分研究工作也在逐渐进行。刘文峰在《论戏曲的多样性》一文中谈到:“戏曲的多样性是由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这一历史背景决定的,中国戏曲除了汉族的戏曲剧种外,还有许多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如藏族的藏剧,壮族的壮剧,侗族的侗剧,苗族的苗剧,傣族的傣剧,彝族的彝剧,蒙古族的蒙古剧,维吾尔族的维吾尔剧,朝鲜族的唱剧,等等。这些民族都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文字,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同时他们又与汉族以及其他兄弟民族有着久远和密切的交流,受内地戏曲文化的影响,这些民族相继创造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戏曲文化,为多民族多品种的中华戏曲文化做出了贡献。”②

由王文章任主编,刘文峰、李悦任副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史》,对藏戏、壮剧、白剧、傣剧、彝剧、侗戏等多个少数民族戏曲剧种的历史进行了梳理,“任何一种民族戏曲,绝不会孤立、封闭地自我发展,它总要与其他民族特别是汉族戏曲艺术产生交流,从中吸收、借鉴术精华以丰富、充实自己,这是各地、各民族戏曲发展的规律性现象”③,认为戏曲是中华各族人民的共同创造,针对少数民族戏曲剧种的现状,提出了“继承与借鉴”“民族化”“多元发展走向”的保护与发展方针。

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确立之后,给戏曲研究提供了更宽阔的理论视野、更多的理论话语,深化了戏曲理论研究。戏曲的基本特征与多样性的辩证关系、戏曲传承的问题、戏曲的文化生态问题等都得到了关注。宋俊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戏曲研究的新路向》中指出,“认识戏曲在传承、形态、价值和生态诸方面的非物质特征,将为今后的戏曲研究开辟新的路向。”④

将戏曲这一重要的“非遗”项目作为个案进行研究,也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具体化,使其更具有针对性,为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依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保证传承,如何应对当前非遗传承中的问题,如何解决好传承问题,也是近年来的热点问题。比如陈默耘的《昆曲曲社研究――以传承为中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个案》(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以昆曲的传承为例,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张朗的《安庆市黄梅戏的传承与保护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专门研究黄梅戏的传承与保护的问题。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学界越来越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生存空间、文化空间的关系,针对文化空间的研究也是热点,如田东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保护研究――以环县道情皮影为例》(山东大学硕士论文)等。此外,还有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戏曲剧种展开调查研究的,如李虎的《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洪山戏研究》(安徽大学硕士论文)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为戏曲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戏曲研究不仅仅局限于作家作品研究和文本文献研究,戏曲的传承问题、活态问题、文化生态、文化空间问题,都成为了戏曲研究的重点。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多、项目多,不同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面对的问题也不一样,只有对其中不同的类别进行分门别类的个案研究,才能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总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必然会持续下去,与之相伴的戏曲研究,前景亦是十分广阔。

注释:

①武汉市楚剧团艺术研究室编.楚剧志资料汇编[M].藏武汉图书馆.

②刘文峰.论戏曲的多样性[J].艺术学界,2009(1).

③王文章.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3,9.

④宋俊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戏曲研究的新路向[J].文艺研究,2007(2).

参考文献:

[1]牟延林,谭宏,刘壮.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戏曲文化篇6

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分别是中国戏曲和古希腊戏剧以及印度梵剧,但其中唯一屡演不衰并至今依然活跃在舞台上的,就唯有中国戏曲了。现如今江苏戏曲旅游文化的开发与研究已经成为当今热议的话题。

[关键词]

江苏戏曲;旅游文化;开发;研究

江苏的各个地方都有与之文化背景相符的戏曲剧种,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戏曲文化大省。但同时我国地方戏曲面临生存的危机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近年来,有关戏曲文化旅游的研究不断增多,而多数学者均认为将旅游与戏曲结合起来不失为一种良策,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也越来越火热,人们需要在走出去的同时了解当地的历史与文化,而戏曲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正好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开发其历史文化价值,发展戏曲文化旅游成为人们心理需求和生活需求的双重呼唤。

1戏曲文化旅游分析

1.1戏曲文化旅游的萌芽

中国戏曲主要有三种形式,包括最早的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的艺术形式。戏曲最早的起源是原始歌舞,后来经过汉代唐代两朝的发展变迁,一直到了宋、金才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我国现存戏曲大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是对现实生活的加工、写意,形式内容自由灵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戏曲文化旅游这个理念首次出现于2007年:“戏曲旅游是戏曲文化旅游的简称,是以戏曲艺术、戏曲文化为旅游凭借物,通过营造戏曲氛围和创建戏曲人文景观来吸引旅游者的一种文化旅游活动。”虽然这个概念还尚未成熟,依然值得思索与推敲,但它对我国现存的戏曲文化旅游的现象以及基本特征进行了总结,对进一步研究戏曲文化旅游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1.2江苏地方戏曲的发展近况

江苏地方戏曲种类繁多,历史悠久,不仅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昆曲,同时也出现了很多小戏种,例如江苏省淮海剧团的《回娘家》兴化市淮剧团的《板桥放粮》南京市话剧团的《母爱无边》在全国第五届小戏小曲中均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自开放以来,我省以现代戏、新编历史剧以及优秀传统剧目整理为创作原则,并推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树立了江苏地方戏曲的特色形象。客观地讲,我省地方戏曲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江苏省重要的文化资源和地方名片。然而,近年来,我省地方戏曲的现状与地位以及建设文化大省的目标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由于欧美文化的流入,很多人开始崇洋,反而对我国传统的文化感到疏远与陌生,甚至希望用西方的思想来改变中国的传统文化。很多剧团因生存困难而解散,有的演员因生活所迫而改行,但让人欣慰的是也有很多人因为对戏曲事业的难以割舍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意愿,放弃高薪,不计回报的重新归队。这种敬业奉献精神,着实令人感动。

1.3戏曲文化旅游兴起和发展的原因

戏曲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但由于它的起步较晚,还没能真正有效的发挥出其应具有的效益。现在戏曲文化旅游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健康的文化建设空间以及人们对文化的审美,即旅游寻求文化品位而与作为民族文化的戏曲相碰撞的结果,戏曲欣赏既要有梅兰芳、程砚秋等艺术家,也要有刘曾复、吴小如等鉴赏家。艺术家传递文化生命,观众热情回应,鉴赏家引领时代审美,从而产生良好的互动效果,但这仅仅是浅层,更深层次的原因就要涉及戏曲文化的内涵,以及戏曲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中国戏曲已经形成了我们所独有的一种文化形态。个人认为戏曲文化旅游者大致可以分为好奇求知型、炫耀攀比型、求美享受型、放松释压型、文化体验型。既有追求深层次审美文化享受的,同时也存在因其独特与闻名而出于炫耀心理欣赏的。戏曲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混合体,它包含了人们的审美情趣、思想观念、历史价值等,成为中华文化的载体,融入进中国人血液中。

2江苏地方戏曲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以及文化多样化带来的不仅是金融的冲击,同时也带来了传统文化的危机和机遇。民族戏曲固有的内质与现代文明冲突,引发了民族戏曲的生存危机,特别是西方多元化的思想和文化,现在街头巷尾播放的流行歌曲,圣诞节挂起的装饰灯、圣诞树,英文歌曲的传唱让不少中国青年迷失,甚至产生了一种中国哪儿都不如国外的危险思想。戏曲的传承岌岌可危,专家学者认为将戏曲与旅游结合起来能够更好地宣传弘扬文化,比如关于中国戏曲故事与旅游名胜景点的结合,我们所熟悉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在无锡就建有三国水浒城,还有《梁祝》在江浙地区的梁祝文化景点,《白蛇传》与杭州的断桥、水漫金山和江苏镇江金山寺,《桃花扇》与南京秦淮河李香君故里,这些著名的戏曲故事对景点的知名度等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还有不少地方甚至为了争夺其归属权闹得不可开交,不过这些景区的开发从总体上看,依然较为单一、缺乏系统性,仅仅只有故事是不够的,它们的景区设施设备以及旅游资源相对依然处于弱势地位。现在关于戏曲文化与旅游的研究才刚刚起步阶段。与现在所有的研究相对比,景区的开发和保护,学术的研究依然显得较为单薄,不协调。

3如何发挥戏曲文化对旅游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3.1戏曲文化旅游产品转变为文化旅游活动

旅游者在参观游览的同时,也希望能够深刻的了解和体会当地的文化内涵,开拓自己的视野,获得精神层面的享受。而戏曲文化能够很好的做到这一点,戏曲文化与旅游有着相同的价值内涵,变化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满足了游客在视觉听觉等方面层次的需求。但现如今戏曲文化还仅是一种资源,要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要将其转化为有偿的文化旅游产品。个人认为应该对江苏戏曲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科学的归纳与开发,包装戏曲文化资源的外表与内涵使其成为一种产品,建设旅游观光和影视制作于一园的戏曲文化基地,将旅游与戏曲文化结合起来,可以更好的打造戏曲文化的发展的平台。

3.2社会资本向旅游经济靠拢

戏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需要结合社会资本,有了资金才能进行更好的开发。因为江苏戏曲文化种类繁多,因此政府的投资范围也非常的有限。为了更好地开发戏曲文化资源,政府需要鼓励进行多元化投资,例如允许民营资本开发戏曲文化旅游资源,将文化与社会资本结合在一起,在向旅游经济靠拢的过程中,同时制定各种优惠政策,政府鼓励社会广泛参与,形成多渠道的投入机制,提供文化资源开发的平台。

3.3戏曲文化与多媒体的结合

旅游文化是不可触摸也是无形的,因此必须要借作一定的物质才能进行感知和渲染。同样的戏曲,需要团队的合作运营,乐器、演员、场地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将戏曲文化和媒体结合在一起,通过互联网,能够更好的扩大戏曲文化的影响力,同时还能够降低其宣传的成本,提高人们对戏曲文化的知名度。现在也有不少戏曲将传统与现代化相结合,推陈出新,别出心裁的结合游戏,例如剑网三团队推出的粤剧《决战天策府》等。利用现在高速传播的互联网,江苏戏曲文化旅游的开发能够更好地加强戏曲文化的宣传力度,提高占领市场的速度,缩短进入市场的时间。

3.4建立具有特色的主题公园

主题公园是指根据一个特定的主题,将娱乐休闲以及服务接待结合在一起的现代化旅游目的地。目前主题公园已成为地方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旅游地的知名度与游客参与度。例如常州恐龙城现在就已实现了由馆到园,由园到城的转变,成为常州的代名词,江苏也应该在合适的地方,建造戏曲文化主题公园,结合现代化设施,将戏曲文化资源转变成为旅游活动,建设集影视制作、旅游观光于一园的戏曲文化基地,吸引多个年龄段的游客,以传统文化保护和江苏戏曲文化弘扬开发为主题,运用新旧潜力巨大的旅游客源市场,培养文化消费群。

作者:丁海峰 单位: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

[参考文献]

[1]朱江勇.中国戏曲文化旅游概述[J].旅游论坛,2010(04).

[2]朱岚涛,陈小燕.河南戏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07).

[3]李玲.湖北戏曲资源旅游开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4]徐松浚,徐正春.陆丰市戏曲资源概况及其旅游开发探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11).

[5]胡小莉.黄梅戏与旅游联姻发展的必要性探析[J].皖西学院学报,2013(02).

戏曲文化篇7

一、数字时代下戏曲进校园的必要性

数字时代将给社会进步与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从积极方面来说,其最大特点是彻底改变了传统社会生存模式,培养了城市青少年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他们可以借助数字(电子)技术创造的各种载体,快速有效地获取知识技能。

但从当代青少年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更多的则是负面影响。西方国家的文化霸权凭借先进电子技术渗透到世界每个角落,使我们的青少年疏远甚至抛弃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美德。在这样关键的时刻,学校和社会责无旁贷必须高举弘扬民族文化的大旗,丰富和发展具有深刻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的校园文化(本文所指校园包括高校及中小学),陶冶学子情操,展现校园风貌。

其中,大力加强校园戏曲文化建设,则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需要。审美教育的需要,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中国戏曲是中华民族创造的宝贵艺术财富,古韵千年,博大精深,已成为识别中华民族个性最显著的标志之一。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焦垣生教授谈到,“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眼下必须也首先由当代大学生教授、传承。如果民族戏曲不设法打人大学校园,只流布于农村、工厂、街道,那么,它便无法跻身时代文化的前列去。”戏曲进校园文化工程,正是要通过京剧(或地方戏)这个“点”,连通戏曲这条“线”,才能展开传统文化的“面”。

戏曲这种艺术形式能够表现美、包容美,传递美,深深触动和引导人们的审美观。戏曲艺术要遵循极为复杂的许多艺术门类的特征,它本身具有多方面的审美价值。中国戏曲从剧本语言、表演程式、念白做工,到行头道具、舞台装置等等无不体现东方古典美的意蕴,尤其是这种美的外在形式与“惩恶扬善”的美质内容水融,使观众有着身心同美的享受。

戏曲是感性艺术,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因此戏曲与校园文化建设有着天然的结合优势。《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教体[2006]2号)指出:戏曲艺术课程建设是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让戏曲定进高校乃至中小学课堂,既是响应有关文件精神,也是戏曲传承的一条必由之路。

二、校园戏曲文化建设传统模式的局限性

戏曲进校园绝不能狭义地理解为仅仅是送戏曲到校园演出,或者在课堂上教授戏曲知识。而是要上升到爱国主义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层面上来看待,这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系统文化工程。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上海的一些中小学就率先开展过戏曲进校园的试点工作。进入新世纪,文化部先后制定了“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戏曲当仁不让成为了两个文化工程所涉及的主要对象。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戏曲界、教育界和社会有识之士的大力倡导之下,戏曲再一次成为一批校园观众钟爱的焦点。继2005年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在全国多所高校巡演轰动之后,越来越多的传统戏曲走进了校园,唤起了高校师生们的文化记忆,获得了他们的情感认同和民族身份的归属感,正是这种认同感和归属感,将成为振兴戏曲的强大精神力量。

近年来,校园戏曲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较多的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

(一)活动形式虽多,但不够持久

目前国内各大高校、中小学戏曲进校园的主要活动形式,一般为请剧团演出,开设戏曲知识讲座、选修课,成立戏曲社团,开展票友选拔赛等等,有条件的高校还与戏曲院团合作定期举办大学生戏曲艺术节、开展戏曲研讨会等。这些活动虽然能够引发社会关注,收效很大,但成本较高,随机性强,不适合长期开展,难以形成一个学校的特色活动。

(二)学生虽有热情,但参与度低

一部分大学生已经逐渐了解并接受戏曲,有的甚至成为戏曲社团的骨干,在一些票友大赛中表现杰出。但大多数的学生群体对戏曲还是知之甚少。似乎一染指戏曲便会被人视为老土。对戏曲的误解如此之深,就更谈不上欣赏和传承。现在高校的戏曲社团多数重数量而轻质量,重学术而轻文化,重时尚而轻传统,导致了高校校园戏曲文化的虚假繁荣。

(三)领导有心重视,但师资匮乏

我们国家领导人一贯重视弘扬国粹,培养青少年的传统文化素养。2008年起,教育部在九年义务教育的音乐课程中新增京剧教学内容。京剧有严格的程式和众多的流派、行当之分,教师的水平至关重要,最好是经过专业训练的演员任教。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现在绝大多数中小学的音乐老师都没有学过京剧。有些校园戏曲的表演,和真正的戏曲还有很大差距,如把戏曲唱成了戏歌,这就达不到戏曲教育的目的。加上全国各地音乐老师自身的水平也参差不齐。因此京剧进校园最大的难题是师资问题。

三、探索校园戏曲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校园戏曲文化建设贵在持之以恒,建立长效发展机制。要坚持民族化、本土化、校园化三个标准,巩固和改善传统模式,充分利用数字时代的技术优势,吸纳新的受众参与到戏曲文化建设的队伍中来,不断探索适合年轻观众的新途径。

(一)合理规划现有戏曲网站

网络是数字时代最典型的特征,而互联网时代的戏曲网站无疑是戏曲传播的一种传承和转型。中国上网用户已突破1.1亿,90后大学生无人不上网。2008年我国已有戏曲网站574个,但剧种分布极不平衡,地域性差距也很明显。

对于青少年观众来说。戏曲网站(或是教育类网站的戏曲板块)必须要受众明确,特色鲜明。比如弱化专业戏曲网站的古本考证、唱词典故等艰涩难懂的内容,代之以精美剧照、戏曲小知识、经典折子戏的音视频赏析,链接一些中青年戏曲表演艺术家的博客、论坛,使之成为演员与观众、学者与戏迷、戏迷与戏迷相互之间互动交流的平台。

有些戏曲网站除了提供戏曲音像、彩铃、壁纸下载之外,还具有更多商务功能。如演出信息、票务系统,出售戏曲主题的工艺品(脸谱、绢人等)。这些服务一定程度上抓住了年轻观众的兴趣和消费心态,无形中增加了他们对传统戏曲的热衷程度。

(二)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可设立数字戏曲博物馆

博物馆是一个地区甚至国家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还没有独立的戏曲实体博物馆,只是在个别综合性博物馆设有戏曲展厅,就目前首都博物馆的《馆藏京剧文物展》现状来看,由于受场地、展出形式限制,展示内容相对不够丰富,而且由于艺术性博物馆多数免费开放,因此财政负担更重,可见戏曲实体博物馆的建设对于地方和学校来说难度非常大,仅仅是一种设想。如果有,可以作为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相对实体博物馆而言,虚拟博物馆的展示优势恰好适合戏曲这种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虚拟博物馆又叫数字博物馆,它通过数字化技术、现代通讯和网络技术,将实体博物馆所拥有的职能通过数字化的形式在网络上再现,并且在技术和实现手段上大大扩展了实体博物馆的展览、演示、归档、管理等各项职能。

简言之,当我们在网上进入虚拟的戏曲博物馆,通过虚拟场景漫游,能检索到各种各样的戏曲文物(二维、三维再现),体验百年前老北京京剧的繁荣景象(现代声像技术摄制)。这种漫游对研发要求很高,而且必须体现戏曲的韵味,又要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愿望和欣赏水平,因此需要有效的技术支持。

(三)创作戏曲动画

当前我国的民族动画艺术和动漫产业方兴未艾,数字动画艺术将传统产业和高端科技联手,短短几年成就辉煌,彻底摆脱了日韩动漫占据国内市场的局面。这为戏曲与动画的联姻创造了极大的机遇。

众所周知,动画是小朋友乃至青少年最喜欢的文艺类型之一,也是最适合承载戏曲普及教育的一门艺术。戏曲动画把戏曲融入现代动画,让青少年在看动画片的过程中,轻松愉悦地感受传统戏曲的魅力,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于弘扬国粹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我国戏曲题材广阔,底蕴深厚,也为动画片创作者提供了新的天地。现在较为成功的戏曲动画有《十五贯》《霸王别姬》等。

此外,CCTV戏曲频道的片花,纪录片《昆曲六百年》的片头设计,也应看作是戏曲动画的一种。他们都运用了水墨动画的形式,创意独特,戏曲演员与水墨背景结合得天衣无缝,展现出中国戏曲如梦如幻的境界。

(四)戏曲社团与其他社团的协作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作为校园文化的产物和载体的高校学生社团,近几年也逐渐成为燎原之势,数量之多,门类之广,出入所料,如北大每年社团招新被誉为“百团大战”。戏曲社团在这种气候下,本来就是沧海一粟,如果不加强与其他社团的协作,那么在扩大影响力,吸引新成员方面就难以为继。

1 横向合作――与人文艺术、娱乐类社团合作。社团通常聚集学生中的佼佼者,他们交际广、点子多,又因为艺术门类的相通性,几个社团可以一起策划大型的活动,把影响扩展到学校乃至社会,往往取得1+1>2的效果,比如DV社团、摄影协会,他们可以帮戏曲社团拍摄活动资料,而戏曲社团的表演也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是互惠互利的关系。

2 纵向合作――与科技类社团合作。正是基于数字时代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传统文化与时尚科技的碰撞交流才显得尤为必要。戏曲社团的同学如果常与IT类、工业设计类社团的同学开展交流合作,可以取长补短,在向对方传播民族文化的同时,自己也吸收一些前沿的科技知识,有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

加强校园戏曲文化建设,不单单是为了弘扬国粹,振兴戏曲,更重要的是增加年轻学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崇敬感、责任心。参与建设的人群应该包括戏曲界的从业人士、相关文化教育部门、在校大学生、中小学生、社会媒体、广大戏曲爱好者。在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戏曲文化的多样性,忌功利色彩;重兴趣引导,忌强硬灌输;重开发创新,忌盲目模仿。

戏曲文化篇8

新中国成立以来,戏曲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如《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曲通论》、《中国戏曲志》、《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等。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少数民族戏曲研究一直是戏曲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我国少数民族戏曲史的研究,多少年来一直是一个空白。 2005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经过调查和论证,决定编纂《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这一课题经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被列入全国艺术科学“十一五”规划年度课题。为了顺利完成这一项目,中国艺术研究院邀请全国各地研究少数民族戏曲的专家学者以及有关研究院所的领导召开了专门会议,制定编纂计划,讨论编纂提纲,并成立了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研究员为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刘文峰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少数民族戏曲研究室主任李悦研究员为副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编纂委员会。为保证著作的权威性和广泛性,确定了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与相关省区艺术研究机构合作的原则。编委和撰稿人的选定,系由各省区艺术研究所推荐,经主编审定后聘任。各章的撰稿人与编委,均为对少数民族戏曲多有研究的专家。

《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的编纂,以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维护民族团结、增进各民族戏曲文化交流为出发点,编纂过程中坚持了历史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的观点,既把各个少数民族戏曲放在中华民族戏曲文化的大背景中加以记述,又写出了各个少数民族戏曲独特的发展历史;既反映了汉族戏曲对各个少数民族戏曲的影响,又反映了少数民族戏曲对汉族戏曲的影响。

全书共 17章, 53万字,详尽记叙了藏戏、门巴戏、青海藏戏、甘南藏戏、四川藏戏、广西壮剧、壮师剧、云南壮剧、傣剧、章哈剧、白剧、彝剧、侗戏、布依戏、湘西苗剧、广西苗剧、内蒙古蒙古剧、阜新蒙古剧、满族新城戏、维吾尔剧、唱剧、毛南戏、佤族清戏、释比戏等 24个少数民族戏曲剧种的发展历史与艺术形态。每章按各剧种的实际情况,分为形成历史和发展现状、演出团体、著名演员、代表剧目、音乐特点、表演风格、舞美特色、演出习俗等节。各节的编写内容,既保持了全书体例框架的完整性,又突出了不同剧种艺术的独特性,使历史与现实、共性与个性得到了较好的统一。全书以各民族戏曲剧种的发展为主线,同时又对少数民族戏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普遍问题进行了探讨,如在概述一章中,分别论述了“戏曲是中华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创造”、“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戏曲的发展”、“少数民族戏曲的生成规律”、“戏曲的基本特征与民族特征”、 “少数民族戏曲的继承、保护与发展”等重要议题。通过充分的论述,证实各少数民族的戏曲剧种都是在本民族的文化艺术基础上形成的,同时在发展过程中接受了汉族和其他兄弟民族戏剧的影响,故而既有“以歌舞演故事”这一中华民族戏曲文化的共同特征,又有本民族独特的艺术风格。

图文并茂是《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的一大亮点。全书配有 800余幅图片,这些图片来源于不同年代和地域,出自专业的或业余的摄影者之手,其中有许多图片都是首次公开发表,因而具有十分珍贵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此书的编撰体例要求,凡是可以配图的地方都尽量配图。如发展历史部分,要求配有能够说明剧种历史发展的戏曲文物图片;演出团体、著名演员、代表剧目、表演风格部分,要求配有演出剧照;舞美特色部分,要求配有布景、服饰设计图、演出效果图;演出习俗部分,要求配有剧团在各种不同场所演出的观演场面照片。

《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是一部集体著作,它集中了全国各地研究少数民族戏曲的专家力量,合力攻关完成。全书资料丰富,论据充足,论述充分,体例编排得当。各地作者在编委会的统一领导下,注重联系各民族的民风民俗、文化传统,对各剧种的历史沿革、舞台艺术、演出剧目等,进行了综合考察;对各少数民族戏曲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对民族戏曲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些理论问题,展开了系统的论述。书中的论述史论结合,没有仅停留在形态的客观描述和一般的事实记载上,而是从宏观角度对中国少数民族剧种的发展进行了整体性的史论研究,因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笔者身为蒙古族,第一次见到这部专著,看到本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戏曲剧种一起被清晰地记载、分析和研究,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既感到欣喜,又感到自豪。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汉族与少数民族长期交融的历史。中国戏曲文化发展的历史也是汉族戏曲文化和各少数民族戏曲文化长期交流的历史。早在汉代中国戏曲尚处于孕育期时,各民族文化艺术已有交流,被称为“胡曲”、“胡舞”的少数民族乐舞已经广泛流行于宫廷和民间。所谓“胡曲”、“胡舞”,即当时蒙古族的前身匈奴的音乐和舞蹈。如《史记 ·匈奴列传》中所载的“匈奴歌”,即是至今惟一可见的“胡曲”:“亡我焉支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祁连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其中“祁连”、“焉支”,都是匈奴语的译音,指今内蒙古中部的阴山。匈奴人也制造了本民族独特的乐器,最著名的就是胡笳、琵琶和鼙鼓。蔡文姬《胡笳十八拍》有“胡笳本出自胡中,鼙鼓喧兮夜达明”的描绘。另据《后汉书 ·五行志》记载,“汉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箜篌、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竟为之。 ”可见,“胡曲”、“胡舞”不仅盛行于匈奴人活动的大漠南北,而且对内地的汉族音乐和舞蹈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隋唐时期,中原和周边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更为频繁,少数民族的音乐歌舞备受社会各阶层人民的喜爱。唐朝宫廷的十部乐中,龟兹乐、高昌乐、疏勒乐、安国乐、康国乐五部均为西域乐舞。《胡旋舞》、《胡腾舞》和《柘枝舞》等舞蹈不仅成为宫廷中常演的节目,在民间也非常盛行。特别是佛教传入后,以宣传佛教经典为目的说唱形式“变文”在民间的流行,为中国戏曲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

辽金时代,流行“契丹歌舞”、“女真歌舞”及其音乐,为“北曲”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营养,促进了元杂剧的诞生。故明代戏剧家徐渭评曰: “今之北曲盖辽、金北鄙杀伐之音,壮伟狠戾,武夫马上之歌,流主中原,遂为民间之日用。 ”

明清两代,是全国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少数民族戏曲古老剧种,几乎都是诞生于明清时代、尤其是清中叶以后。如最古老的少数民族戏曲剧种藏戏,形成于明代初叶,清初以后出现了繁荣局面。藏戏的繁荣与清王朝奉行的民族和好、文化交流政策密不可分。五世达赖阿旺洛桑嘉措于清顺治九年( 1652)率三千人的代表团赴北京晋见顺治皇帝,在北京住了两个多月,在内蒙古住了五个多月,观看了汉、满、蒙等民族的戏曲、歌舞等文艺节目。随五世达赖进京的有著名的画师,将达赖进京的活动以连环画的形式画下来,成为布达拉宫著名的壁画《五世达赖见顺治图》。五世达赖回到拉萨后,受内地艺术的启发,组织了宫廷歌舞队噶尔巴,并将各地的藏戏班调来拉萨,参加一年一度的雪顿节,促进了藏戏的发展。乾隆年间,六世班禅率代表团到承德避暑山庄参加乾隆皇帝七十大寿庆典,在清音阁大戏楼观看了昆腔、弋腔、乱弹等戏曲表演。甘南藏戏缔造人之一的琅仓四世活佛对京剧艺术更是情有独钟。

20世纪 30年代是中国京剧艺术人才辈出的璀璨时代,这一时期琅仓四世在内蒙古传法,每年冬天都要回到北京过冬。兴趣广泛的活佛先后观看了梅兰芳、马连良、尚小云、金少山、李万春、李多奎等众多京剧名家的经典剧目,与梅兰芳等名流广泛交往,探讨京剧艺术的奥秘。甘南藏戏以舞台艺术为基础,讲究表演动作的规范化,重视服饰布景的运用等特点,都说明从内地戏曲中借鉴了大量的艺术因素。藏戏与内地的戏曲不谋而合,走上了“以歌舞演故事”的发展道路,并以写意和程式性的表演为特征,其根本的原因,就是汉藏戏曲文化长期交流的结果。

新中国成立后,又新生了许多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如苗剧、彝剧、新城戏、赞哈剧、大本曲剧、满族八角鼓戏、阜新蒙古剧等。这些剧种的形成与发展,更与汉族戏曲艺术有十分紧密的联系。许多少数民族戏曲剧种还建立了自己的专业剧团,如藏戏、唱剧、壮剧、傣剧、白剧、苗剧等。一批汉族文艺工作者参与了民族剧种的创新工作,他们与少数民族戏曲工作者一道,在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广泛汲取汉族戏曲艺术的优长,引入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在音乐唱腔、乐队伴奏、舞蹈表演、灯光布景诸方面进行了舞台艺术的革新创造,从而发展了民族戏曲艺术。

藏戏已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壮剧、白剧、傣剧等少数民族戏曲剧种也已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央和各地政府为保护和繁荣少数民族戏曲做了大量工作。《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实事求是地记述了各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的生存困难与发展机遇,并对如何传承与保护少数民族戏曲剧种进行了理论上的阐述。

《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填补了少数民族戏曲研究专著缺失这一学术空白,同时增添了包括笔者在内的少数民族人民的民族自信和自豪感。以少数民族戏曲作为研究对象,这一学术行为本身已经扩展了中国戏曲研究的空间和层次,为中华民族的戏曲研究开阔了新的思路。《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一书堪称中国少数民族戏曲研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上一篇:社区文化范文 下一篇:经济学研究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