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言学范文

时间:2023-11-22 04:12:57

英语语言学

英语语言学篇1

一、英语语言学的发展历史

上个世纪初瑞士学者索绪尔编写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正式出版,这标志着现代语言学正式诞生。从语言产生之初,人们就没有断开对语言的研究兴趣。和现代语言学做比较,这种语言学也只能将其归类为“传统语言学”。因为这种语言研究太过拘泥在拉丁式的语法框架当中,和现代语言学进行对比,也只能够被称之为是“传统语法学”。随着《普通语言学教程》的正式出版,这也意味着现代语言学逐步形成,为今后语言学流派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现今语言学研究的相关角度来看,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书中并没有太多对语言的定义以及研究,并且对语言的研究还存在着非常多的缺陷。索绪尔所写的“语言是互相界定的实体系统观”对于今后语言学界的多大学派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为它能够有效区分言语和语言,内部以及外部,还有共时和历时的区别,对于语言学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英语语言教学课程设置

(一)注重五种基本句型

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因此,在课程设置的时候应该多安排能够锻炼学生用英语交流的机会。进行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很好地运用。从语言形态学的角度来看,英语属于一种分析型的语言,它有着比较固定的句型,有着稳定的搭配以及短语等等。所以,如果要想写好英语的话,应该要加强在这方面的训练。

1.加强五种基本句型的教学训练

纵观所有的英语句式,其实都是这五种英语句式的扩大化。所以,对于老师来说,应该加强对这五种英语基本句型的教学训练。这五种基本句型是:(1)S+V;(2)S+V+O;(3)S+V+O+O;(4)S+V+O+C;(5)S+V+P。

2.加强对于句子的分析

在进行英语教学的时候尤其是要注重对英语句子的分析,主要分析句子的结构以及用词等方面,能够增强学生能够利用各种句子进行表达训练。

(二)熟读背诵精彩文段

英语是一门语言,它和汉语有着相似的方面,所以,对于英语学习也是如此。老师要进行引导,应该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多读多背诵一些优美的英语语句,尤其是有着典型文体特征的英语文章,比如说:“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有志者,事竟成)“No pains, no gains.” (不劳无获)。背诵能够增加学生对于英语语法的理解以及知识的记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的准确性以及敏感性,并且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来提升自己水平的能力。可以说,背诵是最有效的也是最原始的英语学习方法之一。

(三)培养学生用英语的习惯

在《英语课程标准》一书中明确指出,对学生进行英语基础教育阶段的总体目标是为了能够培养学生对于英语的综合运用水平。所以,我们应该遵循“一切为了运用”这个原则。我们还应该提倡和鼓励学生使用英语给朋友以及亲人写信,最好是能够用英语写日记或者是留言短信,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还可以在和老师谈话的过程中用英语来交流,或者是在每周给老师写报告以及总结的时候用英语来表达。因为只有充分将所学习到的内容用英语表达出来,这样才能够内化成为自己的能力,提升英语水平。在日常英语教学中可以把一些具有相似性的应用文以及书信和便条放在一起做比较,让学生找出这些句子相同以及不同的地方,并且对这些不同点做出充分的标胶,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我们平时还应该要求学生多进行多读、多练各种优秀的英语范文,做到读和练相集合,最好是能够达到模拟的水平。实践证明,对于坚持用英语,尤其是用英语来写英语日记对于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

(四)角色赏识

在进行口语能力提升训练的时候可以和学生转换角色,另外也可以给学生安排各种角色。比如,还可以在上《爱吃的水果》这一课程的时候进行口语交际,向学生提问:“哪位同学能够把自己最爱吃的水果的色香味表述出来?”然后让其学生当评论家,倾听每一位学生的评论,谁评论得好就评选这位学生为美食评论家。相信很多学生都是跃跃欲试的,学生都喜欢将自己知道的说出来,这样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三、总结

英语语言学篇2

1国内外英语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的概况

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取得更好的语言学习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策略,即学习者在学习外语过程中对有效的学习方法的选择和使用。英语语言学习的研究不仅是可以帮助学习者的学习和能力的提升,在一方面对于个体学习者的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某些方面和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另一方面对于英语教学的宏观方面也有十分深刻的意义,会对语言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从国内外的研究者的角度来说,他们在认知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他们把英语的学习的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交际策略。这些策略的划分对于语言的学习策略的划分对于语言的学习来说有着重要的特殊意义,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学习的意义。

1.1国外英语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的发展

研究语言学习策略的外国研究者有Ruhin,Naiman,WongFilh-nore,Stern,AWenden,JamMalley,Chamol,ROxford以及A.Cohen等。在上世纪70年代的初期,外国语言的教学法研究,处在一个难以跨越的地位,发展的速度出现了极大地问题,同时在认知心理学方面的快速的发展使得双方的地位难以均衡,就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转化来说,它的研究的重点是从教育的角度发生了转变,从教育者如何去主动的教,逐步的转化成为了学习者如何的主动的去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言的学习策略的研究所占的地位越来越大,影响力越来越突出。这一研究逐步发展成为了具有时代意义的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在较为早期的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的过程中,比较注重的是对学习策略和方法的重点总结和梳理,以及对学习策略的分类和比较。在稍后的时间里,研究者做出了重大的调整和改进,特别是在研究问题的深度和覆盖的范围上面。在这些问题的改进上都作出了重大的调整,使其发展有更好地空间。就早期的研究来说,无论是在哪一个方面都对以后的研究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意义,对以后的新的策略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得到了重大的进步和发展是在上世纪80年代的后期,A.Wenden,JamMallev,U.Chamo},R.Oxford以及A.Cohen等研究者对语言的学习的策略进行了更为深刻的研究和探索,其中最具有代表意义和最具有象征性的是Malley等人的研究,这些人的研究主要是从认知学习的理论来指出的,他们认为在语言的认知过程中必然与学习的策略和方法有着必然的联系,在这个联系的过程中可以得出比较完善的一系列的具有理论化的关于语言的学习策略。伴随着语言学习策略的较为规范化和深度化的发展,对于学习策略的论着也越来越多了,如Wenden和Ruhin于1987年编辑出版的论文集LearnerSalegiesinLanguageLearning《语言学习》,这是对于学习者来说较为不错的学习策略。Malle和Chamo于90年代出版的专着LearnerSalegies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第一言习得中的学习策略》以及Oxford于1990年出版的专着LanguageLearningStrategies:WhatEveryTeacherShouldKnow(《语言学习策略:教师须知》)等。Oxford还建立了语言学习策略调查问卷SalegieseInve-WorvforLanguageLearning。这些着作的发展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语言学习策略的发展的前景和较为光明的未来。对于以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更好地条件。

1.2国内英语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的发展

相对于来说,中国的语言学习的起步较晚,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语言的策略研究才刚刚开始了,主要的研究者有黄小华、桂诗春、刘润清、文秋芳等,他们在各自的论述和文章当中都有对自己所涉及的问题研究和重大的发现。并且在当中几乎都提出了自己的研究的方案和主要的研究的策略。这些研究者的研究为以后的教学的研究做好了铺垫,并且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以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的研究对于语言的教学工作有着重大的深刻的含义,并且在另一方面来说对于语言的学习者的学习和研究来说,也有着重大的实践性的杰出意义。这对这一过程的语言的学习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的特点,主要特点有:首先,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是在各种理论的学习的策略的基础性的研究,它是一种基础性质的研究,具有基础的意义。主要有Krashen的监控理论、Aderson的认知学习理论以及其他对学习者本体研究的成果,都为学习策略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其次,学习策略的研究学习逐步有了发展,它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的过程。是一个从表面到深入内里的过程。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和深入发展的过程。再次,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者对学习策略研究方法和策略有着比较深刻的重视,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觉得研究方法的研究程度对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真实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和联系。最后,语言学习策略的实践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从理论到实践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转化,也是一个必然的过程。策略的研究者认为语言学习方法的证明的可行性只有一个那就是学习者的接受的程度,接受的程度越高就说明学习策略的成功,在某些层面上也可以验证其成果的可行性,使用策略的成功是取决于学习者的能力提高的程度和幅度,是一个极为复杂和艰难的过程。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研究者和教育专家针对我国学生的外语语言的学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

并且发表了大量的学术的报告来说明这一问题。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在1996年,文秋芳所发表的《英语学习策略论—献给立志学好英语的朋友》成为国内第一部专门论述语言学习策略的着作。另一有代表性意义的是在2002年,程晓堂和郑敏编写的《英语学习策略》,它的发表在一定程度上阐述了语言学习策略研究在我国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有了一个新的方向。 2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英语语言策略研究方法

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学校的英语的教学的工作产生了较大的改变,是一个迅猛发展的阶段,教学的成果和质量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和进步,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程度和各个因素的影响和阻碍,以及传统的学习方法的根深蒂固,大量的大学生在对外语的学习上还有着较大的误区,虽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但是在成绩的取得上还是差强人意,还是有着较大的差距。取得结果和成绩并不理想,甚至难以接受。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的老师以教为重点,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这是最大的误区之一。

2.1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今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人才的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国际社会的深入发展和国际交流机会的逐渐增多,使得人才竞争成为主要的竞争之一。但是,与需求量显着增长的趋势相比,中国的外语教学存在着较大漏洞,使得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的需求发生了脱节。发展的过程中有着较大问题,有着相当一大部分的大学生在大学的前部分时间用在了学习英语上,而没有真正的做到持之以恒,逐步发展。这种结果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教学理论环节的研究力不够;学校教学师资水平有限;外语的教学应试化严重,不注重真正能力的提高和应用;在外语教学工作上缺少创新能力和思维;学生学习态度的不主动;学习方法的应用出现问题;学习阶段的连接性不够等等。从另一角度上说,我国外语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上也有重大的概念性的错误,比如外语学习越早越好;语言是教会的而不需要联系;交际能力就是说话能力等等这些都是阻碍外语学习能力提高的阻碍。这些都影响了我国外语教学水平的提升与发展。要想进一步提升大学英语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主要方面在于老师怎么教会学生和学生怎么主动的去学。因此,如果让学生在英语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科学有效的学习策略,作为教师首先必须参与到学习策略的学习和研究中去。所以来说语言学习的策略和方法的研究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指导水平。

2.2英语语言学习策略研究方法

英语语言学篇3

【关键词】英语语言学 语言能力 语言运用

对于学生而言,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能够使用它。但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使得学生在英语运用方面一直有所欠缺。近年来,人们渐渐开始重视该问题。英语语言能力涵盖了英语学习的各个环节,通过语音,词汇,语法交流等来展现语言能力,而语言运用就是需要在一定环境下对于英语的运用能力。因此,必须把握好英语语言学能力与语言运用的关系,才能在英语水平方面得到提升。

一、英语语言运用的重要性

新课程标准实施后,新的教学模式不再只是关注学生的成绩水平,而是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锻炼。对于学生而言,经过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思维阶段,才能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在思维能力方面,学生自身是主要掌控者。但是这并不代表外界对学生就没有影响。在英语教学方面,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能够帮助学生运用英语知识。学生通过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能对教师所讲的语法进行举一反三,从而帮助其能熟练的应用英语知识。

英语语言学习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它包含词汇、句式结构、阅读等各个环节,这些环节的组成就是为了让学生熟练在应用英语知识。虽然英语语言学能力和语言运用有一种相符相成的关系,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英语语言学能力于语言运用存在差异。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如何让英语学习发挥最大的价值,就需要通过掌握英语语言知识来运用它。在应用英语知识的过程中,对它就会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从而为之后的英语学习铺平道路。

二、英语语言学语言能力和语言应用的关系

1.英语语言能力是语言运用的基础。对于英语学习而言,语言运用的过程能够展现语言能力。所以说,语言能力的最终表现形式就是语言运用。语言运用的范围要比语言能力的范围要广。在一定程度上而言,英语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不可分割。英语语言能力作为语言运用的基础,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拥有良好的英语语言能力,语言运用就有了稳固的基础。英语语言能力的提升需要对英语各个环节知识进行理解,这些知识的理解最终可以在语言运用环节体现。如果缺少这个过程,就难以进行语言运用。因此,英语语言能力是语言运用的基础。

2.英语语言运用是语言能力的检验过程。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是否拥有较好的语言能力是需要通过语言运用来体现的。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更是为了在实际交流过程中应用它。而想要有较好的语言能力就需要对英语学习的各个环节的知识有一个很好的理解。充分的理解不仅是语言能力提升的一种有效方法,更能够保证在运用的过程中不出现错误。因此,英语语言运用是语言能力的检验过程。总之,英语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是相辅相成的。

三、英语语言学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的不同之处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于英语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是有很多说法。例如,乔姆斯基认为,英语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所涵盖的范围不相同。他认为,英语语言能力指的是辨别句子和理解句子的能力,并以此为基点对材料内容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而语言运用则需要通过这些认识的总和来把具体的知识表达出来。所以说,英语语言能力与语言运用是不相等的。此外,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还会受到各种干扰,致使语言运用会变得不那么简单。如果一个英语学习者只掌握了英语语言的规则,而没有掌握在不同的社交环境中正确合理得体的使用语言,那么,这个学习者语言运用就会出现问题。简单来说,语言运用就是语言能力在不同情境下的交流活动。有人认为,这种交流所体现的就是一个人的交际语言能力。认为交际语言能力不仅包括了语言能力,而且还包括了语言运用。对交际语言能力也有相应的描述。总之,不同的观点对英语语言学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都有不同的认知。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英语学习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英语学习中,掌握基本的英语知识结构,是提升英语语言能力的重要方法。了解英语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的关系是英语学习者提升英语水平的重要方式。从英语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的关系中,我们可以知道英语语言能力是语言运用的基础,英语语言运用是语言能力的检验过程。了解英语语言运用和语言能力的关系,不仅有利于教师更好的实施教学策略,而且还有利于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

参考文献:

[1]田曲平.英语语言学语言能力与语言运用关系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03:85-87.

英语语言学篇4

一、关于社会语言学

对于社会语言学,不同的学者认为其研究的内容有所不同,学者布莱特(W.Bright,1966)认为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点应该是语言的变异,他认为对语言的研究应该要包含以下几个内容:第一,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身份,第二,会话发生的场景;第三,社会方言的历时变化规律以及共时对比,第四,语言的变异情况;即语言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变异的时候,变异的方法主要有增词、减词等例如,英语中的“ice–breaker”其就是由“breaktheice”演变而来;第五,社会语言学的应用范围,其应用的范围可以说非常广,存在各行各业,各个阶层。而学者祝畹瑾则认为,社会中的所有语言都有其地域特征,都会出现变异的现象,都有其基本的社会功能,交谈的场景会影响交际者对语码的选择,而语码的选择则会影响交往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社会中的各个阶层会由于所处的立场的不同,其交际的话语会有所不同,而社会的发展、一个国家或者是地区的风俗文化、政治、经济的发展会直接影响语言的变化形式和发展规律等。总而言之,根据大量的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在社会语言学的视角下,语言的发展规律、语言的功能等可以说是社会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笔者认为,要尊从社会语言学中所总结的各种语言规律,提高英语语言的交际能力,可以采取的培养策略主要有:

(一)实施情景化教学社会语言学认为,会话一般都是发生在真是的交际场景中,也就是说语言的交际也必须要依赖于场景。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实施情景化教学是重要的方法之一,而实施情景化的教学的关键在在于学习情境的创设。首选,真实的情境的创设应该要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相贴近,让学生能够模拟真实的社会情境来达到训练和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目的,多媒体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为教师情境的创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教师可以通过各种视频、音频、图片等材料,将英语的单词、单词的意义、句子的语法规则放入到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中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更加生活化;其次,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应该要转变传统的以“说”为主的上课方式,可以通过问答、对话、演讲、讨论、演讲等方式来使学生获取“活”的英语知识,使得教学的活动带上交际的特点,让学生能够体验真实的交际思维,掌握语言交际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最后,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保持课堂的活跃气氛。

(二)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在于教学,英语的教学在于提高学生应用英语进行社会交流的能力,而要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实践,教师应该要为学生提供较多与英语交流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提升实际的应用英语的能力。每个行业可以说只要存在对外的交往都会使用到英语,也正是因此产生很多的行业英语,比如酒店英语、旅游英语、贸易英语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所在以及专业的发展需要,为学生提供不同行业实习机会,真正实现英语的学习“社会化、生活化”,通过在社会实践中反复的交流练习,达到提升英语交际能力的目标。

(三)注意强化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社会语言学认为,任何一种语言都和其文化的特征以及文化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文化会直接影响甚至决定语言的含义,对于文化的了解程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直接决定了学习者对该门语言的掌握程度以及应用该种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中西方的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这就决定我国的学生要学好英语,提升应用英语的能力,对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文化有基本了解是必要的条件。例如,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狗”代表的是含义是“低三下四“”猥琐”等,是带有贬义的,也因此中国人常常用和“狗”有关的词语来辱骂别人,比如“的”,“猪狗不如”,“狗眼看人低”“走狗”等,但是在西方的文化里,“狗”代表的更多的是“平等”,人与动物之间的平等,更多的褒义是赞扬。西方的很多谚语中都体现了一点,例如,西方人说,“Everydoghashisday.”,其意思为”凡人皆有得意的一天,”Dogdoesnoteatdog.意思为“同类不相残,同室不操戈”,可见,在西方的文化里,某些时候,“狗”可以说是“人”的代名词,它和人的地位是平等的。可见,如果没有这种跨文化的意识,在应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过程中,无疑很容易闹笑话,影响交际目的的实现。

三、结语

本文着重于探讨在社会语言视角下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希望能为相关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英语语言学篇5

关键词:文化内涵;多元化;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1-0146-02

一语言与文化

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承,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特殊载体,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文化影响和制约着语言交际的过程和效果。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可以表达客体的概念意义;此外,作为文化的载体,还蕴涵着该语言的民族文化含义和文化心理。

二英语与英语文化

人们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主要通过阅读了解对象国的社会风貌,文化风俗,而阅读材料多出自一两个母语国。于是有些人就认定“英语这种语言和某一两个使用英语的国家的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这是一种错觉,因为这种理论不能充分解释英语作为跨文化交际的媒介的作用。这些人所说的“语言既不是抽象的'人类语言',也不是微观到个人的'言语',而是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部族的语言。” 因此,似乎可得出这样的推论--英国文化即英语文化。但这种错觉是由于混淆文化离不开语言,与一定的文化离不开某一具体的语言之间的界限而产生的。所以切不可在语种与文化之间划等号。因为,今天的English culture(英语文化)一词包含甚广。

三多元的英语文化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今天的English culture(广义的英语文化)具有多元性,其内容可以涵指:①英国文化;②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文化,即狭义的英语文化,如美国文化,加拿大文化,新西兰文化,澳大利亚文化及加勒比海地区部分国家的文化;③以英语为传播媒介的非英语、非西方文化;④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的文化内容。

毋庸置疑,英语运载着英美文化。作为以英美为代表的母语国家的语言,英语承载主流社会的文化,同时也担当非主流的、非英语移民社团与主流社会的交际媒介。如果英语不具备跨文化运载能力,身居于纽约市约25万的华人是无法同美国主流社会交流的(当然他们的交流是通过那些懂英语的移民来进行的)。由此看来,英语是英美文化的载体,推而广之英语是西方文化的载体,同时英语也是外来的、非英美的、非西方文化的载体。另外,作为外语型国家(如中国)的国际交流语言工具,它反映的是该国的政府的政治立场和人民的文化生活(即在中国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在南非是南非文化的载体)。

四英语与各国的文化之间的关系

作为国际交流语言的英语与各国的文化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可以用变化着的对抗融合关系来概括。世界语言——英语正作为母语国家和第二语言型国家的内部语言而被使用,同时,还作为英语国家与非英语国家,非英语国家与非英语国家的交流工具而被广泛使用。在使用中,英语本身固载着的西方人的逻辑和传统与该地的使用者的母语逻辑和民族传统规范不断产生“碰撞”,即所谓的英语与该国文化的对抗;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环境的适应,某些英语本身固载着的东西,甚至某些“碰撞”,竟然在该国文化环境下留存下来,即所谓的英语与该国文化的融合。在世界上的多元文化区域内,时时都在进行着学习吸纳异域语言,借鉴、融合异域文化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

五英语语言文化内涵的多元化与英语教学

“作为世界语言,英语的文化内涵是多元的,既包括西方文化要素,也包括东方文化要素;既有基督教的元素,也有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元素。” 由此可见,英语语言教学中要充分考虑英语语言文化的多元化对英语教学过程及效果的影响。因此,教育者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创设立体化教学环境,避免与当地文化对抗,真正实现语言和文化的协调。

英语语言文化教学要创设立体化教学环境,是指把语言文化教学的三维即学习者、学习者将来使用语言的目的环境及学习者当时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有机地统一起来,构成立体的课堂结构。以中国的英语教学为例,“英语基本是中国人教,中国人学,在中国用”。在此环境中,“中国文化始终占支配地位,异域文化的输入只能起补充作用。” Smith 在1981年曾指出:“一种语言一旦成为国际性的,它就不可能恪守一种文化规约。” 也就是说为了用英语跟菲律宾人做生意,中国人并不需要学习欣赏英国的生活方式,也不需要发标准的英国音。近年由于英语文化教学意识的加强,教师在英语语言教学过程中一味的强调异域文化的某些规约,强调片面的语言和文化的协调。殊不知他们忽视了学习者当时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其结果是“语言似乎纯粹了,但协调被破坏了,因为犯了与当地文化对抗的错误。” 所以,切不可忘记英语运载着的中国文化。

2.正确理解学校课程的作用。

对于少数将要从事与异域文化密切相关的工作的人来说,了解对象国的文化是必要的。即使这样学校的课程也只能起到指导作用,正如我们在上面提到的教学中只顾遵循课本内容(英语的文化规约),不能正确做到因时因地制宜(指的是不能按照言语事件发生的现实环境即学习者当时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来决定材料的选择,来确定言语的适宜度),那么教学中的某些行为将导致文化误导现象的产生。因此,要正确理解学校课程的作用,切不可片面夸大其作用。“要了解异国文化的全貌并能在实践中适应它,非得深入其地住上一段时间不可”。

3.补充教学力量,聘请母语使用者任教。

为了补充教学力量,我们请了很多母语使用者来教书。他们应该清楚的意识到英语是多元文化的载体。来中国任教的人应该接受过必要的训练,对在这一异域文化(中国文化)中“交流时可能遇到的文化歧异有必要的思想准备,这样他们便不会因为听到一个不顺耳的招呼而变得愤怒,不会因为对方的自谦自贬而大惑不解。” 师生必须认识到 “学生的文化环境是文化课的起点,对象国的文化环境是终点”。只有起点确定了,师生才能最终顺利达到终点。切不可本末倒置,在学习之初教师便一味地将对象国的文化环境强加给学生(将终点作为了起点)。“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了解学生的文化环境要比让学生了解教师将把他们引进的文化环境更重要。” 而在现实的教学实践当中,外籍教师若对学生所在的文化环境一无所知,仅把对象国的文化规约呈现在课堂上,不顾冒着与该国文化产生对抗的风险,让学生模仿并接受,可想而知将会受到怎样的教学效果。

在世界范围内,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相互接触交流形成了一个多元文化格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英语已成为多元文化的载体。面对跨文化交际的需要,英语语言文化教育成为高校英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明确英语是多元文化的载体这一事实,从跨文化交际视野中研究英语语言与其所承载的文化之间的关系。这无疑将对原有的英语语言文化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出挑战。从而为多元文化区域如何学习吸纳异域语言,借鉴、融合异域文化进行跨文化交际提供一个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新理论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1]颜治强.世界英语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陈原.社会语言学[M].学林出版社,1983

英语语言学篇6

[关键词]语言教学 模型 习得

一、什么是语言模型

近十年来,随着现代许多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少学科尖端问题的解决,越来越依赖语言学的发展。由于语言是文化、社会信息的载体,所以信息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科学的发展。比如人工智能,就必须模拟人的大脑机制和思维过程,就不能不在某种程度上模拟人的内部语言过程,因为人的抽象思维是通过语言的表达而得到实现的。再拿人机对话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自然语言的模型化,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T.维诺格拉得所发明的第一个能理解人的语言,并能对人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的机器人,就是在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的基础上实现的,没有语言模型的研究,就没有实现自然语言高度的形式化,因此,可以说“语言模型”是语言学和信息科学之间的“桥梁”。

其实,各国的语言学家也对语言模型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然而对“语言模型”的定义也是众说纷云。从“自然语言的处理”学科角度认为,语言模型是描述自然语言内在规律的数学模型,构造语言模型是计算语言学研究方法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语料库语言学的核心理论。它可以分为规则模型和统计模型。事实上,很多学者把自然语言当作随机过程来刻画,把自然语言中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当作是随机事件。借助于统计语言模型的概率概率参数,可以估计出自然语言中每个语言单位出现的可能性,而不是简单地判断该句子是否符合文法。另外,美籍华裔语言学家赵元任在《语言模型与一般模型》一了如下描述:(1)采用模拟的方法对语言原型进行描写与分析的一种“装置”(广义的)。对语言原型的模拟可以是局部的、近似的,通过模拟,人们可以暂时抛开偶然的,表面的语言现象而深入到语言机制的本质中去。(2)语言模型按其抽象程度可以有不同的类型,但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层级:一是语言成分。二是语言成分之间的关系。这里所说的“语言成分”包括语言要素、语言单位、语言类别、语言范畴。“语言成分之间的关系”包括类聚关系、结构段关系。通过语言模型的建立,就可对复杂的语言对象的内部结构关系,它的相关框架及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作深入的研究。

因此,语言模型是人们揭开直接观察往往不易发现的自然语言交际机制中的一种有效工具,既然如此,那么在英语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把经过改制的用于语言教学的理论模型在语言研究的实践中加以检验。

由此可见,语言模型的研究不仅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本篇文章将从英语语言的教学的角度加以研究语言模型的实际应用。

二、从英语语言习得的视角看语言模型

传统的英语语言习得是建立在中立的立场上的,在一些场合以语言形式出现,在另一些场合又以语言的内容为出发点。最近十多年来,在Chomsky的转换―生成理论的推动下,从语言习得的角度把最一般最普遍的东西抽象出来,加以概括、总结,赋予了英语语言最一般的形式。例如,许宏晨提出的LCP交际模型,即language,culture,pragmatic三要素相结合的交际模型。在这个模型中,语言是交际所使用的工具,用它来实现交际的目的;文化是交际所发生的场景,规定交际双方所应遵守的程序和文化习俗;语用在这个模型中是广义的,它指的是在交际中的语言的实际运用。语言习得的目的是看学习者能否用所学的语言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很好地进行实际的交往,达到交际的目的。

而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看来,语言和思维是对立统一的,尽管语言具有民族性,但思维却具有全人类性,思维的内容的表现形式就是客观的,具体的,可能两者之间并不一定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但总还存在着一定的呼应关系,特别是人类思维活动中的一般逻辑关系,正是客观物质世界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的反映。这种逻辑关系必然要在语言形式上得到体现。例如,汉语中的“主―谓―宾”即可以和英语中“施事―动作―受事”这样的句法关系相对应。当然,句法关系和具体的句型结构可不是同一个概念,例如,英语中的主动句 Smith bought a book和被动句 A book is bought by Smith.

由于每一个事物不但包含了矛盾的特殊性,而且包含矛盾的普遍性,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中,所以,当我们对一切事物加以研究时就会发现这两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因此,我们从宏观语言学的角度便又有了一门新的学科分支:“心理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研究的三个主要因素:理解(comprehension)、产出(production)、习得(acquisition)。首先,从三要素之一理解的层面上看语义,我们知道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大致可分为三种:同义(synonymy)、反义(antonymy)和蕴含(entailment)。但从单个句子或短语的结构上的歧义来说,语言模型的优势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例如图1。

另外,在语言的学习中,结构主义学家所推崇的结构成分分析(典型代表Bloomfield的直接成分分析)和Chomsky的深层结构及表层结构,其实际上就是一种模型的架构,例如这样的两个句子:1.He is anxious to teach.2.He is difficult to teach.句1和句2看上去有着相同的结构,但实际上他们完全不同:句1意为He is eager to do some teaching.句2意为He isn't reliable to be taught.显然,乔氏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就是:每个句子都有两层结构,即表层显性结构和深层隐性结构。因此,通过语言模型可以解释这两个句子不同的深层结构关系,从而帮助学习者进一步了解句子中的各个单元及理解句义的必要关系,如图2所示。

其实,这种模式的建立正是吸收了语言习得和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清晰的语言架构能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自我探索的能力。

三、英语教学中的语言模型问题

语言的研究有两种方法: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理性主义主要研究的是语言的知识结构,通过原则来描述语言,实际的语言数据只提供这种知识结构的间接证据。经验主义则刚好相反,它是将实际的语言数据作为研究的对象,语言事件被赋予了概率,它偏重于实际的语言现象的表达。Chomsky的语言本能论的观点反对了Bloomfield等人把语言和思维完全割裂开来的错误,然而却又一头栽进了把语言和思维混为一谈的泥坑。

由此可知,学会一种语言不仅是语言知识的掌握,而且是言语行为的习得,这是外语教学和其他知识性课程的显著不同之处。外语教学过程中,有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种因素参与其中。外语教学理论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其中语言学理论及其应用的框架起主导作用,所以,可以说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语言学对语言系统作了描写和说明,但这种理论性的描写不能原封不动地应用到外语教学中去,有必要从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角度,从教学的具体目的、任务和要求出发,对具体语言学所作的描写和说明,作适度的加工和修改,对材料作出适当的选择和改制。因此,外语教学必须制定自己特殊的语言教学模型。

外语教学过程中,本族语是一个不可否定的客观存在,因此,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对所教的外语的研究就不可避免地转化为对语言的“双重研究”。有人夸张地说,有多少种母语的学生,就有多少种英语语法学、英语语义学和英语语音学,这话不是没一点道理,正因为如此,这些年来在国外,语言的对比研究迅速地发展起来了,以单个句子的语法和语义的分析举例,如图3示。

很显然,动词是句子的组织核心,为全句提供了一个语义框架,或者说是语义模型。

另一方面,假设学校教授几种语言,学生学会用对比方法架构的语言教学模型后,再去学另一种新的语言后,他们就会把语言的共同方面“影射”到新的具体的语言上去,显然,这样做对于同一学生学习不同的外语及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外语,就方便了很多。所以,当我们教授第一外语时,就不仅是教授一门新的语言,而是教给了人类语言的普遍事实。如果外语教材、甚至本族语的教材能够始终划一地建立在一个特定的模型上,那对语言的学习和研究来说将是一大进步。在一个给定的语言模型上,可以建立起一个适合于各种语言教学的所谓的“抽象教材”或“中心教材”,在此种“抽象/中心教材的基础上再产生各种语言的具体教材。在这样的抽象/中心教材中,语法模型,语义模型等具体操作基本相同,其中的因素也相对稳定。

在英语教学中,常用的结构―操作语法模型(the Structural Operational Grammar),简称“S-O”模型,对基本句式可以施行四种“纯操作”:(1)替换。(2)扩展/凝聚。(3)对接。(4)转换。在替换时,可以用一个词替代另一个词,用一个词替代句子的一部分,或者相反,也可以用一个句子成分来替代一个句子,用句子来替代一个词。如:

He says:“I am going to see a film”.

替换 He says that he was going to see a film.

在扩展时,句子中的语素的数目增加了,但次序不变,凝缩则刚好相反;在对接时,采用小品词作为功能词,借助它们把词、句子的若干部分以及句子和句子组配起来,例如:

He is sad because of the death of his father.

He is sad because his father died.

转换分为纯置换和纯转换两种,纯置换操作只是改变词序。如:

He is handsome?Is he handsome?

To have a good preparation before class is necessary.It is necessary to have a good preparation before class.

纯转换指内容词不变,但形式符号改变了。如:

He often helps his wife to do the housework.To help his wife to do the housework.

显然,此模型是生成-转换模型的一种变体,根据“S-O”模型是可以写出任何语言的完整的形式语法,即所谓的“抽象教材”,“抽象教材”易于接受线性程序处理,在“抽象教材”中,外语句子的习得过程可通过下列参数加以程序化,如表1所示。

表1表明:根据模型,学生可以系列一整套使用核心句进行基本操作的方法,这种能力是可以转移到另一种新的语言学习上去的。此外,“S-O”模型也可以方便地用来进行语言的对比描写(如外语和本族语的对比描写)。

四、结论

提出建立英语语言教学模型是有理论根据的,问题不在于有无可能建立模型,而在于如何建立这一模型?怎样才是成功的模型?建立英语语言教学模型不仅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不仅对外语教学,而且对应用语言学的各个领域(如机器翻译、语音识别等)均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语言教学模型,虽还处于试验阶段,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值得进一步探讨。总之,英语语言模型的研究是现代语言学中一个带有尖锐性和迫切性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高名凯.语言论.科学出版社.

[2]许余龙.对比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胡壮麟.语言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N.Chomsky.Syntactic structure.1957.

[5]N.Chomsky.Aspects of theory of syntax.1965.

[6]N.Chomsky.Three models for the description of language.readings in mathematical psychology ,II New York: Wily,1965.

[7]David Unman.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英语语言学篇7

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高中学生学习英语不能只是为了应试,而要为了学以致用。在任何事情都呈全球化和国际化的今天,英语的重要性无须赘述。而要真正想学好这一语言,学习者一定要从内心喜欢,能够像欣赏美丽的事物那样去欣赏英语,才可以喜爱学习英语。作为高中英语教师的我们如何让学生通过感悟到英语美丽而努力开心地英语呢?一、让学生听到悦耳动听的英语,进而模仿,提高自己的口语,最终能够说出悦耳的英语

这一点的实现离不开教师本人英语口语的水平。因此,首先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多模仿,多用心去体会,我们要先感觉到英语是令人心情愉快的语言,多听多模仿,才能说出优美的英语去影响学生。教师的影响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其次,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听英语的机会。例如,规定一个每日英语金曲时间,可以为学生选放一些流行歌曲、经典歌曲等,例如:“We Are Young”“I will”等:或者定期播放清晰且易于模仿的影视片断,发挥视觉和听觉两大感官的作用,例如:“Cinderella”“Snow White”“Aladdin”“King Arthur”等;具有轻松氛围的英语角也是必不可少的。再者,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周末休息时间多看英语电视节目,或听英文歌曲。几乎没有人不喜欢音乐和电影,只要持之以恒,通过听和看任何学生都可以渐渐体会到学英语的快乐,而且一定会有所收获。

二、让学生看到美丽的英语

除了上面提到的定期欣赏合适的影视片段外,我们还可以让学生看到书写整齐工整或书写优美的26个字母。漂亮的东西总让人忍不住驻足欣赏,同样道理,如果把英语字母写漂亮了,学生也会爱写、爱看。教师一要注意平时板书和电子课件中文字的字体选择,通过电脑设计字体,可以让学生欣赏到多种漂亮字体,例如圆体等。请字迹漂亮的学生写出范本,张贴于教室的宣传栏。激励英语字体扔不够漂亮的学生积极地练字和模仿。我班教室板报现在是如此设计的:左边是五彩缤纷的花朵,每朵花瓣都用漂亮字体写着优美的语句,或者因人深思的名言、警句;中间一个小黑板,上面是同学们“晒字体”的空间,比比谁的书写更漂亮;右边是名牌大学的照片和英文简介;周围则是贴着彩色底板的最近作品中摘抄的优美句子(以漂亮的书写印刷)。笔者通过实践,证明这种目光欣赏美丽事物的效力是非常明显的,不仅使学生爱学英语,还可以督促学生相互竞争、努力奋进。自然对于提高英语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三、让学生读出字里行间英语语言表达的美

1.高中英语的学习很多任务是通过课堂阅读完成的。那么为了吸引学生体会英语的魅力,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文字里读出英语语言的美、运用想象把描述优美的语句在脑海中形象地展现出最美的画面。笔者在此摘抄几句与大家共同欣赏:

“Seeing such extraordinary beauty, I think every cell in my body woke up”(人教版选修7, Unit 3)。读完这句,我脑海中想象的是满身的细小毛孔都张大了眼睛去看海底世界的美丽。

“The first thing I became aware of was all the vivid colors surrounding me — purples, reds, oranges, yellows, blues and greens”(人教版选修7, Unit 3)。这句话能让大家轻松地联想出五颜六色、缤纷绚烂的画面。

“As we went beyond the city, I watched the straight rows of rubber trees and miles and miles of green”(2010年高考英语全国卷)。读完此句,学生可以立刻把文字想象成图片—整齐的橡胶树和连绵不绝地绿色。

“Matilda danced and danced, floating on a cloud of joy”(人教版选修)。读完学生可以马上感受到Matilda的快乐心情。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品味精彩的句子、段落、英语表达及运用比喻、排比、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句子,让学生真正去欣赏到英语的美丽,学习英语时才会心情愉快、效果最佳。

2.在充分挖掘教材或练习题中文章或句子的美之后,教师可以利用教材相关的图片、影视片段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拓展更多知识,欣赏到更多不同的文化。例如学习选修7 Unit5,话题涉及到去国外学习的情况和对秘鲁旅游的知识的介绍。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通过网络、图片和视频了解更多秘鲁文化和风景名胜和历史地理知识。利用对不同文化的好奇心和对美的事物的向往,学生肯定能积极学习教材知识和课外英语知识。

四、让学生写出漂亮的英语字体

在让学生见识到英语语言的魅力和美丽之后,教师还需鼓励学生练好书写,同时在学生努力练字过程中指点学生,例如,告诉学生哪些字母该如何改进。

笔者从以上四个方面一直不断尝试,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看,效果还是很令人满意的,笔者会继续实践、探索。希望完美实现目标。让学生从听、说、看、读、写等各方面带着愉悦的心情去学这门美丽的语言、爱上这门语言。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2010年高考英语全国卷.

英语语言学篇8

(一)本身意义模糊的词

在英语中,许多词语表达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并不精确。比如, “morning”可以指的时间范围是黎明至中午12点以前,afternoon可以指的时间范围是中午过后直到天黑以前。

另外,英语中的不定代词作为模糊概念表示指示的不确定性。形容词只能表达一个模糊的含义,精确的程度不清晰。例如:

1. Look, someone is picking up the wallet.

2. We can set out early in the morning before it gets too hot.

(二)表面精确却含有模糊意义的词语

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些表示具体方位的词:前、后、左、右等,在具体的交谈中,它们所表达的概念是不精确的。例如:

She is standing on my left side.

另外,部分数词在特定情况下,变为非精确数词,不表示精确的数目。事实上,这是一种文学的夸张手法,多在文学作品出现。莎士比亚多次使用forty和forty thousand,表示“many”, “a lot of”的意思,例如:

I loved Ophelia; forty thousand brothers Could not, with all their quantity of love, Make up my sum.(Shakespeare:Hamlet,V,1.)

二、模糊语言的英汉翻译

翻译的原则是“信、达、雅”,其中“信”是最主要的方面。如果我们在英汉翻译时,将将原文中的模糊语言译为准确语言,或者将原文中的准确语言译为模糊语言,表面上好似不满足“信的原则”。然而,具体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根据具体语言背景,两种语言的文化风俗习惯,灵活运用语言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意,同时又符合译文语言的结构特点,灵活运用模糊和精确使译文更好理解。

(一)以精确译精确和以模糊译模糊

这种翻译方式就是直译,直接遵循原文的意思,精确对应精确,模糊对应模糊,一般是两种语言文化没有冲突的情况下以这种方式来翻译。例如:adropinthe ocean(沧海一粟)、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箭双雕)、The twosides will maintain contact and hold appropriate consultations onbilateral and international issues of common interest(.双方将就共同关心的双边问题和国际问题保持接触并进行适当的磋商)、One takes the be-havior of one's company(近墨者黑,近朱者赤)。

(二)以精确译模糊

以精确对模糊的译法就是指把话语的深层次含义,直接翻译出来,因为原文中只是隐含这一意思。例如:There is more to their life than political and social and economic problems,more than transient everydayness(.他们的生活远不止那些政治的、社会的和经济的问题,远不止一时的柴米油盐的问题。)“Everydayness”是一个模糊词,无法使用汉语直接对应。故而,我们将其具体化,译成中国人民生活所需的“柴米油盐”,反映了原文的内在含义。

(三)以模糊译精确

上一篇:vhdl语言范文 下一篇:语言训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