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经营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11 05:04:40

跨国公司经营论文

跨国公司经营论文篇1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的理论应该解释或分析哪些问题,其研究焦点是什么?这些问题已多次被学术界争论过。有必要从跨国公司的性质、形成动因、演变和发展、内部环境条件及其与外部环境关系等角度,通过归类和分析关于跨国公司的相关理论,有必要总结该理论应该解释或分析的一系列问题,归纳真正属于跨国公司理论范畴的一些重要理论,并对该理论的研究焦点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跨国公司;跨国公司的理论范畴;研究焦点

一、研究背景

跨国公司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经济组织。UNCTAD对跨国公司的定义是:跨国公司是由母公司和其海外子公司组成,而且母公司最少拥有其海外子公司10%的资产。美国经济学家雷蒙特·弗农在研究过程中,划分跨国公司的标准是在六个不同的国家经营的公司。[1]跨国公司在很多方面不同于在一个国家经营的一般公司或大型企业,它所经营的外部经营环境包含了本国和东道国的一般宏观环境(经济特征、政府关系、相关政策、技术进步、社会文化以及自然资源禀赋等)和行业环境(竞争对手、行业竞争强度、替代威胁、供应商以及买方等),而内部环境条件却包含了母公司和其所有海外子公司的内部环境条件。因此,单独的一个理论或模型对一般公司或大型企业的相关理论都不能够全面解释或分析关于跨国公司的各种现象或问题。

真正的跨国公司出现于19世纪中后期,而关于跨国公司的相关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出现的。[2]从跨国公司出现以来,它的社会和经济地位在不断提高,其支配能力和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也在不断增强。跨国公司不仅是全球经济活动的重要角色而且是全球政治外交方面的重要组织。这就使得我们不得不从总体上来关注跨国公司的活动产生的后果。因此,来自不同学科的众多专家和学者已从不同的角度、采用各种方法以及运用各种理论和模型,对关于跨国公司的各种问题进行了一定的解释和分析。笔者通过归类和分析关于跨国公司的相关理论,从跨国公司的性质、形成动因、演变和发展、内部环境条以及其与外部环境关系等方面,对跨国公司的理论范畴进行了探讨。

二、跨国公司的理论应该解释或分析的一系列问题及其研究焦点

由于跨国公司的折衷性质和所处外部经营环境的庞大而复杂性,关于它的相关理论所涉及到的问题也多而复杂。垄断优势理论解释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以下简称FDI)的动因,突出了知识资产和技术优势在跨国公司FDI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解释了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时机与区位选择;货币优势理论认为跨国公司的FDI是一种货币现象;交易费用理论被用于解释跨国公司的海外投资与组织结构和行为及其股权构成与交易成本之间的关系;市场内部化理论认为跨国公司的本质是公司内部化市场跨越国界的结果,它的产生和发展是为了克服政府干预、控制所引起的外部性;国际生产析衷理论将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分别看作企业进行FDI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对FDI和跨国公司行为进行了综合解释;小规模技术理论分析了发展中国家FDI竞争优势的来源,并对发展中国家FDI的动因和前景进行了深人分析;动态比较优势理论把跨国公司的FDI活动与东道国经济发展目标相协调,比较了日本FDI与欧美国家的重大差别;技术地方化理论对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和FDI动机进行了解释;讨价还价理论认为母公司、东道国合作者和东道国政府的相互之间讨价还价的实力会影响跨国公司海外投资分支机构的股权结构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理论认为跨国公司的FDI与东道国经济发展阶段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与制约的互动关系;子公司理论以跨国公司子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母子公司关系、子公司角色、子公司发展机制等;战略管理学派理论从跨国公司的战略管理角度对跨国公司的FDI行为给予了全新的解释;动态比较优势投资理论研究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FDI;实物期权理论的战略投资管理特征使它能够为跨国公司投资行为的发生和变化进行对应的解释,认为不断获取期权是跨国公司进行跨国投资的主要动机;商业生态系统理论从现代生态学的角度透视当代跨国公司的演变及其特性;跨国公司全球持续竞争优势(GSCA)理论主要从资源而不是从产品的角度来分析跨国公司的资源定位、资源与业绩、战略选择及竞争优势;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认为跨国公司的FDI行为是外部的直接和间接因素影响的结果;资源决定理论认为跨国公司进行海外投资时,对当地战略资产和经营性资源依赖程度的高低,决定了其股权结构战略的选择;制度因素影响论强调制度因素对跨国公司股权战略选择行为发挥着重大影响,认为国家风险、东道国政府股权比例限制乃至文化差异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此外,Grosse和Behrman(1992)认为国际经营理论解释的内容应该包括如何定义并处理跨国公司与母国和东道国政府之间的相互关系、政府相关政策与跨国公司经营决策和战略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跨国公司的管理和技术转移等方面的一些问题,并认为该理论研究的焦点应该是跨国公司与政府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Wilkins提出国际经营理论范畴的核心应该是关于跨国经营企业的理论之后又确认国际经营理论分析的重点应该是跨国公司的作用。[3]

总地来说,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总结了跨国公司的理论应该解释或分析的重要问题:

一方面是关于跨国公司的本质、形成动因、演变和发展及其内部环境条件等方面的主要问题。第一,发达和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FDI决策、动机、行为以及其变化和影响因素,再投资或连续投资,FDI中的地理布局和区位选择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等问题;第二,跨国公司的投资模式:对海外投资分支机构的控制模式、选择及其股权的再次选择和变动行为,参股形式,控股偏好等问题;第三,跨国公司的战略选择和动机,战略与组织结构和组织行为之间相互作用,战略与竞争优势之间的相互关系,竞争优势的来源等问题;第四,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关系问题。如,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关系的两重性,在不同阶段和不同的东道国环境条件下海外子公司的战略和角色地位及业绩,对海外子公司的评价等问题。

另一方面是关于跨国公司与外部环境关系方面的相关问题。第一,跨国公司与母国和东道国政府之间的相互关系,海外投资与外部因素(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相关政策、发展规划、就业水平、社会文化、资源禀赋、技术进步等)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问题;第二,跨国公司的竞争战略和组织结构与国际竞争环境之间的动态调整及相互适应性,外部环境对组织行为和战略选择的影响,等等。

三、跨国公司的理论范畴

从跨国公司的理论出现以来到现在已形成20余种理论学派。但是其中一些理论并未真正属于跨国公司的理论范畴。

什么是跨国公司的理论(TheTheoryoftheTransnationalCorporation)?跨国公司的理论范畴有没有属于自己的理论?Grosse和Behrman(1992)认为讨价还价理论由于能够解释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因此属于国际经营理论范畴,并认为国际经营理论就是跨国公司的理论。国际经营理论就是跨国公司的理论的这种观点已成为Rugman和Caves争论的焦点,后来又被Casson、Buckley和Dunning分别争论过。Wilkins认为国际经营理论范畴的核心应该是跨国经营企业的理论。[3]最后,Rugman(1999)在总结40年来关于跨国公司的相关理论时指出,虽然Dunning提出折衷理论时美国的跨国公司占主导地位,但是随后出现的欧洲、日本和其他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各种现象也能通过该理论给予解释或分析。所以内部化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就是现代跨国公司的理论。[4]吴文武(2000)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是跨国公司形成的必要条件,而科技革命、国际分工新模式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跨国公司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经济条件,因此解释国际直接投资的各种理论实际上可视为跨国公司的理论。总之,以上众多专家和学者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争论。一方面是从所运用理论的性质和研究焦点出发,把能够解释跨国公司的性质、形成动因、演变和发展、内部环境条件及其与外部环境关系方面的某一个或几个问题的理论归为跨国公司的理论;另一方面是从跨国公司的角度出发,提出属于跨国公司的理论应该解释或分析的一系列问题。

因此,笔者认为以下任何一个种类型的理论都可以归纳为跨国公司的理论范畴。第一类是无论来自哪一种学科,只要能够解释或分析跨国公司的性质、形成动因、演变和发展、内部环境条件及其与外部环境关系方面的某一个或几个问题的理论。如,垄断优势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市场内部化理论、讨价还价理论、战略管理学派理论、竞争优势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和动态比较优势投资理论等。另一类是以跨国公司及其各种现象和问题为研究对象而提出的理论或模型。如,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理论、小规模技术理论、动态比较优势理论、技术地方化理论、技术改变演进理论、子公司角色理论和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等。另外,比较优势理论、货币优势理论、实物期权理论、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全球持续竞争优势理论、对外投资的不平衡理论、资源决定理论以及制度因素影响论等理论也被很多学者运用于解释关于跨国公司的一些问题。但是这些理论都不属于以上任何一种类型,所以笔者认为它们不属于跨国公司的理论范畴。

跨国公司经营论文篇2

关键词:民营企业 跨国经营 指导理论 支持体系

跨国经营是指企业以母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并以此展开的跨越国界以赢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活动。本文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传统跨国经营的理论,然后从政府和民营企业两个角度分别论述了怎样构建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支撑体系。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指导理论

传统跨国公司理论

传统跨国公司理论大多建立在企业拥有一定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如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资源配置理论,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和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等,这些理论模型都认为利润驱动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最基本动机,且通常将海外子公司视为“海外市场进入者”或者是“母公司专有技术转移的接受者”,并认为企业的专有优势只存在于母公司,只有母公司才是知识发展与扩散的承担者,对外投资的企业必须拥有超过当地企业的独特优势。由于在海外经营会比国内经营发生更多的额外成本,因此,如果一家外国企业各方面的条件与本地企业一样的话,那么它在进入外国市场后就会处于不利的位置,或根本无利可图。传统跨国经营理论在指导跨国公司经营活动的发展,加强对跨国公司的管理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该理论也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这些理论始终以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垄断优势作为企业跨国经营活动的条件,而对发展中国家企业跨国经营的解释受到限制,因此正受到大量实证分析的挑战。

现代跨国公司理论

现代跨国公司理论认为,企业决定到海外去投资,不是为了利用他们现有的竞争优势,相反,他们是为了弥补劣势,去获得竞争中所必需的知识和技术。这是因为,开展跨国经营的企业首先可以获得技术外溢的好处,技术外溢又带来了尾随优势和干中学效应。技术外溢在优势企业与劣势企业间是非对称的、单向的过程,即追随者从领先者处得益的过程;尾随优势是指缺乏优势企业与优势企业存在较大的技术差距时,前者可能会从当前的生产技术及正在从事的研发活动中获得更多好处;干中学的效应是指落后国家或行业不用经过专门的研究与开发,而在技术外溢的过程中边干边学就可以获得先进的技术。技术外溢与技术创新不同,技术外溢不需要大量的投资和研究,且可以发生在行业间,因为许多行业虽然生产的产品不同,但使用的很多要素都是相同的,当某一行业提高要素使用率的时候,通过尾随优势和干中学效应也将受益于其他行业。技术外溢包括国内技术外溢和国际技术外溢,并且国内技术外溢比国际技术外溢快得多。事实上,技术的溢出和扩散效应对经济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这种溢出和扩散效应随着地理距离的扩大,作用呈下降趋势。因此,fosfuri和motta(1999)指出,没有技术优势的企业通常也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原因是由于缺乏优势的企业通过开展跨国经营可靠近技术领先者而便于学习和获得领先者的技术,从而提升其长期的竞争优势与盈利能力。大量实证研究也证明了现代跨国公司理论的观点。2003年的数据显示,除香港、澳门以外的地区,我国对外投资额排在前3位的国家依次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而近年来对欧盟的投资也稳步上升。相对于当地企业来说,我国投资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均缺乏竞争优势。另有学者在对我国企业在英国的投资动机进行调查后发现,母公司长期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被列为企业在英国投资的首要动机,市场扩张和获得海外市场、技术信息也成为主要动机。而降低成本和获得较高的利润已不是现阶段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主要动机。这表明了企业对外投资的目的不是利用其现有的自身优势去谋求利润或者其他资源,而是为了弥补劣势去获得竞争中所必需的知识和技术。

目前,从我国的国情和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民营企业国际竞争力普遍较低,不具备利用技术、管理、r&d、规模等竞争优势进行对外投资条件。因此,以海默等为代表的传统跨国公司理论不能指导我国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其原因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民营企业平均生产规模普遍较小,缺乏规模优势;第二,民营企业普遍技术水平较低,r&d投入严重不足,缺乏核心技术优势;第三,管理方式落后,企业决策呈现出经验性、随意性和独断性,缺乏管理优势。因此,民营企业的现实条件决定了现代跨国公司理论是其进行跨国经营的理论支持。我国应大力支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优势的民营企业,在母国技术外溢比较大的产业部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以获得先进技术,这些产业部门包括低污染、低耗能产业,新技术、新设备、生物技术、新能源产业以及空间利用和第三产业。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支持体系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政策支持

政府在制定相关扶持政策时,应为民营企业创造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给予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同等的待遇和社会支持。政府应为民营企业建立国际信息搜寻网络,利用政府的驻外机构,针对民营企业所需的市场、技术、人才、政策信息,搜集所在国相关资料,反馈给国内市场;在社会化服务方面,国家应鼓励相关部门和相关组织成立专门为民营企业服务的机构,针对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和解决,增强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能力;政府应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从事跨国经营的民营企业一些政策上的倾斜和优惠,以支持他们更多的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同时,政府应参照发达国家制定的扶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政策措施,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尽快建立与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相配套的金融与保险体制,设立专门的海外投资保险机构,为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提供有力的保障,促进民营企业的海外经营活动。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理念支持

民营企业要树立跨国经营的理念,应认识到跨国经营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获取国际竞争力并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且应意识到企业国际化不只是简单的地域扩充,还包括企业管理和技术能力的国际化。应清醒地认识到企业国际化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应实事求是,从自身实际出发,科学确定国际化的时间、合理设计国际化的路径。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自己的竞争优势,培养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各种资源的能力。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支持

民营企业要在国际市场上求得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在于其是否能形成并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此,民营企业需要构建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跨国经营战略。首先,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民营企业要明晰产权,并建立和创新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以及监督机制,建立科学的企业治理结构和制度安排,坚定不移地走民主决策、科学管理的发展之路。其次,要加强管理创新,不断地提高民营企业的管理水平。民营企业在早期的发展中,由于受限于特定的环境与体制,其经营活动不规范,同时,市场与客观经济环境一直处于发展变化之中,民营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胜出,也必须要通过不断地创新来调整、提升管理水准,以支持企业日益纷繁复杂的经营活动。再次,要加强科技创新,创建独特并富有创新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而以创新为龙头的企业文化的形成为挖掘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立了必要的内部环境和基础。跨国公司的发展历史表明,创新是维持企业在同行业领先地位的关键,企业只有在技术、营销和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创新,才能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因而,民营企业应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及时针对自身技术力量薄弱的实际情况,瞄准国内外高新技术发展态势,实行技工、技贸相结合,依靠所在地高校及相关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最后,要提高民营企业产品质量的价值保障。价值保障是一种有效过程,它要求企业在不断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其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不受影响。只有产品质量的价值保障提高了,才能改善民营企业管理、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策略支持

michael e•porter的价值链理论指出,企业创造的价值来自于企业价值链上某些特定价值活动,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就是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企业把握了这些关键环节,也就控制了整个价值链。我国民营企业大多是典型的后发展型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的初期没有能力像大型跨国公司那样创造企业的全球价值网,其现实的选择就是根据企业已有的能力系统和外部环境选择价值链上的一两个关键战略环节作为其突破口,以集中资源,建立相对竞争优势。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人才支持

在新的形势下,民营企业实现跨国经营,尤其需要人才的支持,没有足够的人才支持,走出国门不可设想。这里所说的支撑民营企业走出国门的人才主要是指具备开发能力、开拓能力、既忠诚又爱国的人才。我国多数民营企业不能获得更快发展,首先在于缺乏这类人才。因此,民营企业要有一种紧迫感,应尽快采取措施,搞好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一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确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人力资源的开发放在企业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二是制定出跨国经营的人才开发战略,包括稳定和壮大人才队伍、提高人员素质、优化人才结构、增强员工的积极性等;三要创新民营企业用人制度,积极探索适应国际人才竞争的选人、用人机制,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选择企业需要的人才。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方式支持

民营企业由于受资金和规模的限制,营销环节一般比较薄弱,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跨国经营活动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销售行业、金融行业、物流配送行业以及其他相关行业与互联网技术更为紧密地结合了起来,这也为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民营企业应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资源优势,降低营销成本和采购成本。电子商务对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有极大的适用性,可以为企业节省经营费用,减少中间商的盘剥,提供更多的出口贸易机会,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效率,节约交易时间,弥补信息不足。另外,还可以充分发挥其善于对市场变化作出快速反应的优势,发展个性化营销,既按照消费者的要求进行小批量试制,又可生产出与众不同的商品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消费。

参考文献:

1.李占祥,卢馨.中国企业如何创造跨国经营竞争优势[j].经济管理,2003(6)

2.王蔷.缺乏优势企业跨国化的理论依据[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11)

跨国公司经营论文篇3

关键词:跨国经营;人力资源管理;海外子公司;走出去战略 

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人力资源管理存在哪些不同的模式?企业如何选择合适的管理模式?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从企业的组织文化、战略定位、职能管理、资源配置等视角,归纳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人力资源管理的不同模式,从企业经营绩效、外生因素和内生因素等方面探讨中国企业如何选择跨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一、企业跨国经营面临的人力资源管理新问题 

 

自从2000年中共中央正式确定“走出去”为我国一项开放战略、“十五”计划启动“走出去”战略以来。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管理活动日益频繁。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8年底,中国8500多家境内投资主体在境外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1.2万家,非金融类境外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343亿美元,年末境外就业人数达102.6万人,其中外方雇员45.5万人;在此基础上,2009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22个国家和地区的2283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433亿美元,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已超过2200亿美元。另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09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在世界范围内遭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对外直接投资额有所下降的背景下,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却逆势而上,在全世界排名第13位,在所有发展中和转型经济体中排名第三位。金融危机导致汇率剧烈波动和国外资产价格下跌等原因为中国公司创造了走出去的机会。 

实际上,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经营已经有十余年的经验,1996年海尔集团在印度尼西亚、金城集团在哥伦比亚开始投资、1997年万象集团在英国、华立集团在尼泊尔投资经营,成为第一批开展跨国经营的企业;近年来,以联想收购美国IBM家用电脑业务、TCL收购法国汤姆逊多媒体公司全球电视机业务、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收购韩国双龙汽车公司为代表,大批中国企业开始大规模并购海外企业,跨国经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大企业实施全球化战略的同时,大批中小企业也走出国门,开始了跨国经营之旅,经过多年的跨国经营实践,中国企业在海外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中国企业在海外经营时,面临着与国内不同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环境,尤其是海外子公司的雇员绝大多数来自于东道国,如何在海外子公司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是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中面临的新课题,总结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中形成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选择适用的管理模式的一般规律,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关于跨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理论综述 

 

跨国经营中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主要涉及跨国经营理论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国内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大量研究。 

1 跨国经营模式的研究。Perlmutter(1969)提出了企业跨国经营EPG三模式,后来发展为跨国经营的EPRG模式,即本国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多中心主义(Polycentricism)、地区中心主义(Regiocentrism)和全球中心主义(Geocentrism);近年来,Schuler(1992)、Dowling(1999)提出了战略性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框架模型,指出“外生”和“内生”因素影响着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形成,并围绕跨国经营模式开展了相关实证研究。 

2 母公司与海外子公司关系研究。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跨国经营母子公司关系的研究成为西方跨国公司理论的重要分支。Prahalad&Doz(1987)提出了跨国经营的全球一体化和当地反应性(I—R)分析框架,Batlett&Ghoshall(1998)在这一框架基础上将企业分为多国企业、全球企业、国际企业和跨国企业四类,在这一研究领域,以Morris etc.(2009)、Edwards(2010)为代表,对海外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与母公司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3 跨文化经营管理研究。Hofstede(1980)提出了国家文化模型,用五个维度对50多个国家的企业进行了实证分析,Trompenaars(1993)用七个维度测量各国文化差异,围绕文化对经营管理的影响这一问题对全世界五十多个国家的一万五千人进行了调查,此后,以DouCET etc.(2009)为代表,许多学者运用定量的方法比较不同文化下管理实践的特点。 

4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围绕国际人力资源管理(IHRM)和战略国际人力资管理(SIRM)有大量的研究,Takeuchi(2009)等人的研究发现,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绩效有相关关系,Guest(2001)等运用了管理人员主观判断法来评价海外子公司的绩效,解决了问卷调查时难以获取企业财务数据的难题。 

随着日本企业到海外直接投资的增多,关于日本企业的管理模式是否可以移植到国外的问题,展开了大量研究。安保(1988)通过对在美国的日本汽车、电机企业的调查,提出日本企业的管理模式在美国具有适用性;近年来,大前研一(2009)、古泽昌之(2009)等从不同侧面对跨国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研究,所总结的东方文化背景下的海外管理模式值得我们借鉴。 

跨国公司经营论文篇4

关键词:文化核心维度 跨国公司 跨文化管理 路径

问题的提出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国公司的规模日益扩大。跨国公司不仅为东道国带来了资金、技术,而且也带来了现代企业管理、企业社会责任等先进理念。但是,由于国与国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跨国公司往往面临着母国和东道国的民族文化以及和自身企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冲突。S.P.Robbins(2001)指出,冲突并不总是一种客观的、有形的现象,冲突最初只是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只有冲突的各种表现形式如争吵才是可见的,即文化的隐性部分是不可见的,只有文化的显性部分的表现才会为人所得知。成功的跨国公司固然很多,但因为文化因素造成失败的跨国公司也不在少数。彼得·克鲁克认为,国际企业经营管理 “基本上是一个把政治上和文化上的多样性相结合的统一管理”。

跨国公司的运营中,如何将这种冲突降到最低并实现跨文化的最有效管理?跨国公司跨文化冲突路径如何?如何来分析这种跨文化冲突并找到更为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与途径?为了实现跨文化的有效管理,采用何种手段来处理跨文化冲突就成为能否实现跨文化有效管理目标的较为关键的步骤。因此,本文以文化核心维度为基础,探究并讨论跨国公司发展与跨国公司跨文化管理的路径,分析并评价跨文化管理中跨文化冲突过程的三个阶段,最终提出跨国公司跨文化管理的有效路径,为我国企业走出国门,实施跨文化管理提供理论保证。

文化核心维度的涵义

探讨文化,离不开语言,因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而文化又是语言的一部分,两者紧密联系,不可分离(Brown H. D.,1994),“文化可以解释为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而语言则是思想的具体表达方式”,并且“语言是一种非本能的、后天形成的文化功能,是人类所特有的、非本能地使用自发创作的符号沟通思想,表达情感和愿望的交际手段”(Sapir, E.,1921)。在文化洋葱理论中,洋葱的最外表的一层是象征物,就是指语言(Hofstede, G.,2001)。而对于文化的理解,可以从文化的显性及隐性角度来分析(时秀梅、栾华,2013)。显性文化指的是文化的外在表征,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方式。文化的显性特征采用沟通这一因素加以分析。按照奥地利心理学家Alfred Adler(1907)的说法,人终生需要和其他人来建立合作的关系,而统治人类,需要通过语言的方式。人是通过语言的交流,通过语言的方式建立起来政治体制,建立起来整个社会模式等等。

文化的隐性特征则是根据与全球经济中的社交和商务实际相关的五个问题提炼而得(Steers, R. M. and Nardon, L.,2006),即第一,与环境关系:指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二,社会组织:指的是以个人为中心还是集体为中心作为社会关系的基础。第三,权力分配:指的是社会中权力与权威的分布。第四,规则导向:指的是个人和社会控制机制以减小不确定性。第五,时间模式:指的是对时间和工作的安排与利用。

综上所述,对于跨文化管理中文化的理解,可以从文化的显性和隐性角度来阐释,如图1所示。

跨国企业中最常见和最公开化的文化差异,就是来自行为者双方的象征符号系统之间的差异,即通常所说的表达方式所含的意义不同而引起的差异。这些表达方式通常是通过语言、神态、手势、表情和举止等表现出来。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相同的文化符号可能有不同的象征意义。隐性文化则指的是文化的内在核心部分,通常是隐藏在文化表层之下,不易被对方所感知,需要一定时间与实践的积累或者后天努力才能获得的感知。

跨国公司发展与跨文化管理过程

跨国公司跨文化管理过程与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的运营过程是相对应的。跨国公司初始进入东道国市场时会遭遇文化冲突和文化碰撞,在跨国公司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文化也进行整合与创新,最后当跨国公司走上正轨开始规模运营时,跨文化管理达到适应期。跨文化管理与跨国公司的发展相一致,这一路径既适合于以合资方式进入东道国市场的跨国公司的跨文化管理,也适合于以独资方式进入东道国的跨文化管理。以美国跨国公司在华的合资企业为例,其合资企业的发展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合资企业运营失败,退出东道国市场;二是合资企业运营良好继续合资经营;三是合资企业逐步发展为独资企业。

跨国公司发展路径与跨文化管理路径一致,跨国公司发展的宏观目标是顺利运营并盈利,跨文化管理发展的终极目标是达到母国与东道国的跨文化和谐有效统一。因此,从动态角度分析,跨文化管理的发展路径与跨国公司运营发展过程的最终目标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如图2所示。

跨国公司跨文化冲突与有效管理路径

跨国公司跨文化冲突的发展过程中,按照发展阶段的顺序,可以将跨文化冲突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输入阶段,主要指的是跨文化冲突的产生;冲突处理阶段,如何使用科学的手段,采用恰当的和谐处理方式;输出阶段,指跨文化有效管理目标实现,跨国公司组织绩效增加,公司经营管理稳定。但是,如果这一阶段采用的跨文化冲突处理手段不和谐,没有实现跨文化冲突的正确处理,那么就极易导致跨文化冲突处理“输”的结果,即跨国公司组织绩效降低、公司经营管理矛盾激化、业绩下滑等,直接导致跨国公司跨文化管理失衡。图3归纳了跨国公司跨文化冲突处理的过程及选择不同的处理手段所带来的两种不同的结果。

跨国公司中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其中宏观层面主要是指员工双方所在母国或民族文化背景差异。中观层面指的是跨国公司股东双方母公司自身特有的“企业文化”风格差异,这种差异在借助兼并、收购、重组等方式组建的跨国公司中尤为明显。微观层面主要指的是个体文化差异,如年长者与年轻人之间的差异,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领导者与员工之间的差异以及不同部门的员工之间的差异等。跨国公司自身文化就处于母国和东道国两种文化的碰撞、冲击、影响下,逐渐形成了跨国公司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由于母国与东道国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这种文化差异导致了跨文化冲突。跨国公司的跨文化管理就是解决文化差异导致的跨文化冲突。

跨文化管理的中心任务是解决跨文化冲突,并在管理过程中寻找解决跨文化冲突的有效途径,实现并超越跨文化有效管理的目标。跨国公司的跨文化管理事实上一直是母国文化与东道国文化双重作用力下对跨国公司进行作用与影响的结果。其中,显性文化的代表——语言,将母国、东道国和跨国公司联系到一起; 时间模式、规则导向、社会组织、权力分配以及与环境关系五个因素则构成跨国公司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文化差异的隐性部分。

跨国公司的跨文化管理处于跨国公司经营管理的核心地位,并且,在各种不同层面的文化差异与跨文化冲突之中,跨文化沟通始终是显现在最外层的,是最先被人们所感知的。图4详细描述了跨国公司跨文化管理的有效路径。

结论

跨国公司是将母国与东道国各方的资本、技术、人员、劳动等相关资源进行重新组合,而其深层次的内涵则是两国文化的交汇、冲突、碰撞与融合,借助跨文化有效管理手段,可促使其跨国公司产生1+1>2的增值效应,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跨国公司要想获得成功,必须正视国别之间的文化差异,重视文化冲突带来的危害,全面实施跨文化管理。当然,跨文化的相对稳定状态并不是全部消除文化之间的冲突,因为“只要有跨国公司,就有文化之间的差异存在,就意味着有跨文化管理的存在”(黄伟东、蔡建生,2006)。文化差异对跨国公司管理的影响属于双重性质的,文化的差异性在企业管理中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加多样的管理风格和更加丰富的管理思想(宋冬梅、李国振,2006),因为文化差异除了可能带来摩擦与冲突外,也能带来巨大的收益,只有正确掌握在未来环境中影响企业文化的内外力量,并能采取相应措施的人,才能在竞争中取得成功。

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因此,客观对待文化差异,尽量避免文化差异夸大化,正确认识和理解跨文化冲突,处理和化解跨国公司管理领域中的跨文化冲突与摩擦,实现跨文化管理的协调一致,是跨国公司借助海外市场收获母国与东道国双赢或多赢结果的最重要选择。

参考文献:

1.Robbins,anizational Behavior[M]. 9th ed. Prentice-Hall, Inc., 2001

2.Brown H. D., Teaching by Principles. Englewood Cliffs[M]. NJ; Prentice Hall.1994

3.Sapir, E..Languag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M].1921

4.Hofstede, G..Culture's Consequences: Comparing Values, Behaviors,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across Nations (2 ed.)[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2001

5.时秀梅,栾华.基于文化核心维度的中美文化差异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6)

6.Adler,A..Study of Organ Inferiority and Its Physical Compensation[M]. 1907

7.Steers, R. M. and Nardon, L..Managing in the Global Economy [M]. USA,2006

8.黄伟东,蔡建生.中外企业文化差异有几多?—有跨国公司,就意味着有跨文化管理的存在[J].大经贸,2006(8)

跨国公司经营论文篇5

关键词:跨国公司,营销本土化

 

一、品牌本土化策略

品牌是产品战略的一个主要课题,由于其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往往将其从产品策略中分离出来。跨国公司自进入中国以来,十分注重适应中国独有的国情,主动根据中国消费者的需要、偏好和支付能力等因素,为产品准确定位,不遗余力地在产品生产、包装设计、商标名称、广告宣传等各个环节增加品牌的文化投入,从而创造出本土化的品牌。科技论文。为此,企业要针对当地的目标群体对品牌进行文化的本土化渗透,使产品品牌同当地的文化有机地融合起来,增加消费者在心理上的认同感。

首先在品牌本土化经营方面,做的最为成功的应该是宝洁公司。从1988年宝洁进入中国市场后,它产品品牌方面本土化的确不遗余力,在宝洁铺天盖地的广告中,看不到“美国”的字样。而且,中国宝洁模特无一人是西方人,其已尽得东方神韵的润妍品牌更是令国内品牌汗颜。其次在品牌名称的选择方面,跨国公司在华更多地考虑其品牌文化的本土化,给其产品起中国化的名字,使其品牌对中国消费者更具亲和力,这些本土化的洋品牌一看就容易和中国的文化、名称联系起来,让消费者从文化上先不抵制它。如COCA-COLA公司,其产品进入中国,译成经典的“可口可乐”。这个译名采取了双声叠韵方式,音意双佳,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又显示了饮料的功效和中国消费者的心理需求。“雪碧”是可口可乐公司“sprite”饮料,在美国十分畅销,但“sprite”翻译成汉语的意思是“魔鬼”、“小妖精”,为了挺进中国,他们多方征求意见,反复进行论证,经过几个方案的筛选,最终决定将其直接译音为“雪碧”,意为纯洁清凉之意。再次在品牌推广方面,跨国公司的主要策略是根据当地市场状况以确定自己在当地的品牌发展规划,用当地特有的媒体加大品牌的推广力度。

二、产品和服务本土化策略

大多数跨国公司在刚进入中国市场之时,都是以产品标准策略为主,并不专为中国市场设计产品,但是随着中国市场竞争的白热化,跨国公司不得不根据不同目标市场环境的差别和需求特点,生产和销售迎合当地消费者特点的产品,大力推行产品差异化、本土化策略。科技论文。

跨国公司产品和服务本土化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一是根据我国的消费者偏好,文化特征,风格习惯,对标准化产品或服务加以适当修正和本土化改造。二是根据我国国内市场情况,开发具有当地特点的新产品。例如与麦当劳相比,肯德基为适应中国人口味、饮食结构、就餐习惯、消费特点,从枸杞南瓜粥、川香辣子鸡、老北京鸡肉卷到老鸭汤,仅一年就推出了20多款“中国特色”的长短线产品。

三、渠道本土化策略

渠道的作用是完成产品由生产者向消费者的转移,并且弥合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空间和信息差距。一个良好的渠道不但可以降低环境的不确定性。从而节省交易费用,而且可以通过有效配置有限的资源,提高绩效。中国的商业体系较为零散,市场运作不够规范,许多跨国公司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初,忽视了中国销售渠道的特殊性,结果吃了大苦头。因此,跨国企业在我国进行销售时,必须考虑各地区分销渠道的差异。跨国公司分销商品时以适应当地实际情况的分销渠道来进行,或与当地商业企业合作或另辟渠道,并尽量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以缩短渠道提高效益。

四、促销本土化策略

促销在营销诸多要素中最富有灵活多变性、最能花样翻新、最具创意性。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本土化营销中凭借其雄厚的资金、丰富的经验、先进的科技、高超的谋略、全球性的资源配置、在对中国消费者需求特点深入了解、对中国文化精髓透彻把握的基础上,将促销策略的本土化运用得炉火纯青。

根据中国社会经济多元化发展、不同地区的经济状况和消费结构、城乡市场需求差距较大、消费者对名人模仿效应较强、对价格较为敏感以及消费的趋同性、个性化同时存在等特点,跨国公司选择合适的媒介,还创造了许许多多令人眼花缭乱的本土化促销手段和方法,并根据所在地区的风俗习惯、民族节日适时地推出符合当地情况的促销策略, 充分满足了消费者的情感需要。如大量免费样品派送, 别出心裁的馈赠, 高频率的广告播出, 鲜艳夺目的户外广告, 互联网等新型媒体的巧妙运用。

五、公关本土化策略

在市场评估阶段和战略投资阶段,高层政府公关是跨国公司极为重视的战略性行动。跨国公司特别重视中国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特殊的重要地位,十分重视搞好政府的公共关系活动,在进入中国市场或新的高级领导人上任时,都会千方百计地争取与中国政府高层面对面沟通的机会,以争取到政府的支持或认可。基于对中国国情的透彻了解,针对政府的公共关系活动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打通同中央政府的关系,赢得最高决策者的支持;二是处理好与公司所在地各级政府的关系,利用自身优势为政府排忧解难,关心并积极促进当地社会的发展。同时,这种沟通过程通过媒体的报道也提升了自身在中国市场的地位,等于做了一笔性价比最好的形象广告。当跨国公司在中国经营遇到重大危机和挫折时,这种良好的公共关系也能有助于他们化险为夷。

跨国公司公共关系本土化的另一个重点是回报社会,塑造做中国优秀公司的良好形象。科技论文。围绕这一主题, 各跨国公司都使尽浑身解数, 持之以恒地开展一系列公共关系活动, 获得社会公众的赞誉。如 IBM公司推出的“ 共享大学研究资助项目”, 索尼的“ 高等学校优秀学生(索尼)奖学金”, 宝洁的“飘柔之星全国竞耀”以及强生在福建、陕西投巨资建立的数所希望小学等, 都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对跨国公司的信任和认同。公共关系营销极大地促进了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跨国公司深知他们的营销经营活动只有真正融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当中, 才能在中国成功地开展各项业务。跨国公司“ 营销本土化”战略及其具体措施从表层看, 加剧了我国企业在国内市场的竞争, 但也带来了全新的营销理念。我国企业要在与跨国公司的竞争中, 不断学习和借鉴跨国公司的先进营销管理思想, 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 以便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并且走向世界。

跨国公司在产品战略,人才战略、品牌战略、渠道战略、价格战略、促销战略等方面大力推行本土化,以更好地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力求通过本土化的营销组合,科学的市场定位,在自己的细分市场上获得品牌、产品等方面的竞争优势。我国企业只有不断借鉴跨国公司的成功经验,吸取其失败教训,才能在国际化的道路上取得更大成功。面对入世后跨国公司不断向纵深推进的本土化经营战略,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趋利避害,规范与引导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经营行为,保障本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跨国公司经营论文篇6

【关键词】 跨国公司 文化冲突 文化融合 跨文化管理

进入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以及大量的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趋势使国内企业以及管理人员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新的问题:一方面,如何在国内与来自于不同国家的跨国公司进行合作;另一方面,走出去的企业如何融入到不同国家的文化中去。跨国公司经营中如何聚合彼此的核心能力以开拓新领域,产生的1+1>2合成效应,是其发展中共同关注的问题。跨国公司经营中因母文化、各自企业文化的差异,冲突是显而易见的,它对1+1>2的合成效应有相当大的制约作用,因此,跨国公司的文化整合就显得十分重要。只有将上述问题解决好了,才能发挥跨国公司与国内企业的优势互补,从而实现我们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的最终目标。而解决上述问题的基础就是解决文化冲突的问题。

一、文化冲突的表现及其成因

文化冲突是指不同形态的文化或者文化要素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过程,它既指跨国企业在他国经营时与东道国的文化观念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又包含了在一个企业内部由于员工分属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而产生的冲突。企业的跨文化经营管理就是对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类型、不同文化发展阶段的文化采取包容的管理方法,并由此创造出企业独特的文化管理过程。它既表现为不同文化间的冲突或离散过程,又表现为不同文化间的交汇和融合。文化冲突和融合作为文化交汇的两个方面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两种文化交汇的过程中总是共存其中,相伴而行。因为异质工作团队的现实,使文化冲突和离散不可避免,而现实利益与目标的同向选择又使文化融合成为可能。这种冲突主要表现为:文化冲突不可调和;外来文化被本土文化所同化;外来文化占主导地位;两种文化“求大同存小异”,实现融合。跨文化管理就在于把冲突双方引导到一个促进企业发展的最佳状态。所以跨文化管理在过去管理的基础上大大强化了文化的影响,把管理的复杂性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开辟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新领域。

企业跨国经营过程所面临的文化冲突其成因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沟通方式和语言导致的文化冲突。由于语言、文字的深层内涵及其表达方式上的不同造成了沟通中的误会,因而易产生文化冲突。沟通方式,无论是语言的还是非语言的,都可以将不同文化的人群分开。由于语言或非语言障碍的存在,人们对时空、习俗、价值观等的认识也有所不同,充分沟通往往有一定难度,容易产生沟通误会。第二,与风俗习惯导致的文化冲突。宗教和信仰是文化中真正能够持久的基质,是处于文化深层的东西,它凝聚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倾向和禁忌,影响着人们认识事物的方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同时,宗教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和态度,每一种文化有其特定的价值观念,支配着人们的行为,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看法。不同国家的人们在观念上的差异常常会使跨国公司的管理人员感到困惑和苦恼,从而可能在跨国经营中产生文化冲突。第三,刚性的企业文化导致的文化冲突。一些企业在从事跨国经营活动时,对于如何将本企业原有文化与东道国的文化相融合关注得甚少。企业内部人员特别是经理人员因循守旧、不愿变革忽视甚至无视东道国文化的存在及其对本企业海外经营活动的影响,沿用原来企业的文化模式,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管理。如果片面以自我为中心,死守教条,不知变通,往往会导致企业内外文化冲突的产生和加剧,不利于企业顺利的从事跨国经营活动。企业的跨国经营是企业发展的必然之路,而跨国经营中的文化冲突又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成功地进行跨国经营活动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文化冲突的问题。

二、在华外资企业跨文化管理的主要问题

第一,民族性问题。中国从古代直至近代素有文化优越感,认为自己的文化是世界的中心文化。因此来自经济发达国家的外商们所流露出的其民族优越感使得中国雇员不买账。第二,文化认同问题。投资人员总以母国文化尺度来衡量东道国文化,就会产生文化不认同感。第三,制度概念问题。外国投资者多来自经济发达的、有较为完善法制体系的国家,就自然用契约来要求中国雇员。而中国社会是一个以和为贵、讲究面子和人情的社会,中国雇员法律意识相比而言较淡漠。有的雇员在工作中常常“公私不分”,使外国管理者失去了对其的信任。第四,沟通障碍。语言是人类相互沟通的主要手段,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社会的文化。语言不同造成沟通失败的例子举不胜举。第五,交际障碍。发达国家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与中国文化“礼”之间的矛盾,中国文化强调榜样力量和集体的作用与西方人崇尚个性自由、我行我素等使中外方在相互交际时就会遇到交际障碍。第六,工作态度问题。中国文化崇尚“中庸之道”等,这使中国雇员谨小慎微、竞争意识差。第七,时间观念问题。外国投资者信奉“时间就是金钱”,时间观念强,而中国人的时间观念却不强。

三、跨文化管理策略

要解决跨国经营中的文化冲突问题,促进跨国经营健康发展,就必须有效地实施跨文化管理策略。目前,跨文化管理策略在国内的相关研究还不多,国外可以借鉴的理论主要有本国中心论、客国中心论、全球中心论和区域中心论等。在解决文化冲突,有效实施跨文化管理战略的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分析和识别文化差异。企业文化差异是企业文化冲突的根本原因,要消除文化冲突,首先要分析识别其文化差异。有关部门应深入到员工和各个部门了解文化冲突的各种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第二,进行有效的跨文化培训,培养高质量的跨文化管理人员。跨文化培训可提高管理人员在跨国经营中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和文化适应能力。通过适应性训练,使员工掌握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掌握与不同文化的人打交道的技巧,改变态度与偏见,从而提高员工对不同文化的适应性。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整合,进而消除文化冲突,实现文化协同。第三,进行文化整合,消除文化冲突。首先,价值观念的整合。企业在跨国经营的过程应当通过宣传、动员将不同的看法规范成为一种新的、适应企业发展战略的统一的价值观念。价值观的整合是文化整合的核心如果一个企业的员工在思想认识上存在很大的分歧,那么精诚团结、协作团队精神就无从谈起。其次,制度文化的整合。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制度设立不宜过于繁琐。但制度一旦确立,便要严格执行,不能循私舞弊。再次,物质文化的整合。物质层面的一些文化要素能够进一步强化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惑和对企业深层观念文化的理解。比如,企业统一的着装就能使员工产生归属感和纪律感。第四,选择合适的文化整合模式。具体说来,双方共有四种文化适应模式:其一,一体化。即经过双向的渗透、妥协,形成包容双方文化要素的混合文化。然而,文化混合的前景有时难以预测,比如强烈的冲突、彼此的敌意。这种模式比较适用于本地企业的员工想要保持自己文化独立性的情况。其二,吸收。一般是跨国公司的企业文化取代本地企业文化。在最极端的情况下,跨国公司作出整合决定,派出自己的经理层取代原管理层。其三,分隔。即限制双方接触,保持两种文化的独立性。本地企业员工希望保持原有文化,拒绝接受跨国公司的文化时,为了避免强烈的冲突,可以采用这种模式。其四,混沌化。当本地企业员工既不珍惜原来的价值观,将其抛弃,同时又不认同跨国公司的文化时,员工之间的文化和心理纽带就会断裂,价值观和行为也变得混乱无序,这就是混沌化的文化适应状况。那么,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哪一种文化整合模式呢?企业文化整合应该看作是双方互动的过程,跨国公司有自己的打算,但要取得良好的整合效果,必须同时考虑本地企业员工的认同对跨国公司来说,采用何种模式取决于它的文化宽容度,以及企业战略相关性,表1列示了这两种因素和文化整合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反过来,对本地企业的员工来说,他们欢迎哪一种整合模式取决于他们对自己的文化的态度,即非常认同自己的文化并保持它,还是觉得自己的文化不好并希望抛弃它,以及对跨国公司文化的态度,不同的组合决定了他们不同的偏好,表2列示了这四种选择 。

四、结论

跨国企业要以实现中外文化的融合为宗旨,以实现双方的良好合作为目,充分把握好中外文化的共性和个性、优势和劣势,吸收双方文化的精髓,做到“取长补短,共同吸收,开创特色”;注重结合企业实际,形成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生产经营组织、技术、产品和管理等多方面组成的整体文化;形成企业统一的经营理念,统一的企业宗旨和企业目标,统一的管理思想,统一的企业伦理道德与行为规范。这样不仅能消除中外文化的差异和冲突,而且能更好地融合这种差异,形成共同的奋斗目标、和谐的工作氛围、强大的凝聚力,从而实现双方的良好合作。总之,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进一步发展的情况下,跨国公司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冲突,实施有效的跨文化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1] 卢进勇、杜奇华、阎实强: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案例库[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2] 胡宏峻:跨文化管理与全球领导[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3] 沈青:企业跨文化冲突与融合[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3(4).

[4] 彭迪云、甘筱青、彭晨:现代跨国公司成长的文化因素与跨文化管理[J].南昌大学学报,2000(10).

[5] 俞文钊:跨文化企业管理心理学[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6] 陈佳贵:跨文化管理:碰撞中的协同[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

[7] 张丽华、刘志刚:核心竞争能力源于优秀的企业文化[J].企业研究,2002(9).

[8] 程兆谦、徐金发:企业文化与并购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9).

[9] 陈拥华、曾建权:加入WTO后的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对策刍议[J].企业经济,2003(3).

[10] 杨泉:跨国企业中的跨文化管理[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2(3).

[11] 丁瑞莲:企业的文化差异与跨文化管理战略[J].商业研究,2001(1).

跨国公司经营论文篇7

关键词:国际企业 跨文化管理 跨文化冲突

从国内企业发展到国际企业,从国内经营转向跨国经营,企业的发展规模、经营模式、面临的背景及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尤其是企业的经营团队、经营活动氛围除了面对多元而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外,同时面临有着不同国家和地区强烈印记的独特的社会文化、地域文化,这些文化的根植性、文化的渊源、文化的背景的不同产生了较激烈的文化差异,从而形成了有着不同教育和文化背景以及价值观体系的企业决策者、职员之间的显著的文化差别,继而形成有着鲜明特征的文化冲突。

跨文化冲突是指不同形态的文化或者文化要素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过程,它既指跨国企业在他国经营时与东道国的文化观念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又包含了在一个企业内部由于员工分属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而产生的冲突。当企业跨国经营时各国企业的组织结构、技术方法、决策方式、控制程序已基本趋同。但员工的不同文化背景使文化差异成为一个影响管理者的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从而给管理者的管理提供了难度。因此,跨文化冲突成为跨国企业经营过程中实施成长战略所不能回避的核心问题,面对跨文化冲突的风险,对国际企业的跨文化冲突进行背景、成因分析以及冲突的解决方案的挖掘将有助于跨国企业推进深层的跨文化管理,对于跨国企业吸纳先进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有重要意义。

跨文化冲突研究的演进

跨文化冲突研究渊源

跨文化冲突的研究最早始于对文化冲突的分析,美国学者亨廷顿在其著作《文明的冲突》中阐明,未来社会的主要冲突,是不同文化所孕育的不同文明的冲突。当今社会存在三大文化核心,也即三大文明,分别是基督教世界、伊斯兰世界和儒教世界。作者认为,在基督教世界里,形成了以美国为核心国家的圈层,第一层次是次于核心层的国家,第二层次是分布于的那些认同于基督教的个人,这样构成了一个基督教的世界。在作者看来,中国作为核心国家再加上周边国家,还有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华裔,构成了儒教世界。由阿拉伯国家为主形成的伊斯兰世界,作者认为未来的冲突就是这样的三大板块之间的冲突。企业的跨国经营也很容易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由于政治、经济、个人信仰、价值观等的不同,产生矛盾和冲突。因此,以此研究为基础,演绎出大量的研究分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以及大量企业的跨国经营,从而形成跨国企业、跨文化冲突研究的逐渐兴起。

跨文化冲突研究发展历程

对于跨文化冲突的研究,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理论以及实证方面的研究。

对于跨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一些学者提出了文化分析的模式,并提出了一些解释与说明不同文化的共同基本变量或因素,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比较分析。其中最著名的且目前仍在跨文化管理领域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的文化分析模式有以下几种:价值观取向模型、霍夫斯特德国家文化模型、高低情景文化分析模型、川普涅尔与特纳的文化分析模型。

在跨文化冲突对策研究中,加拿大著名的跨文化组织管理学家南希爱德勒认为解决组织跨文化冲突有三种方案选择:一是凌越。其特点是组织由一种文化凌驾于其他文化之上,组织决策及行为均受这种文化支配,其它文化则被压制。二是折衷。所谓折衷是指不同文化间采取妥协与退让的方式,有意忽略回避文化差异,从而做到求同存异,以实现组织内的和谐与稳定。三是融合。融合是指不同文化间在承认、重视彼此间差异的基础上,相互尊重,相互补充,相互协调,从而形成一种你我合一的、全新的组织文化。

另外,我国一些学者提出解决跨文化冲突的几种策略,归纳起来有五种:

当地化策略。通常跨国企业在海外进行投资,就必须雇用相当一部分的当地职员,由于当地雇员熟悉当地的风俗习惯,市场动态以及政府方面的各项法规。雇用当地雇员有利于跨国企业在当地发展市场,站稳脚跟。跨国公司在华企业的当地化突出表现在管理人员当地化、品牌当地化、销售渠道当地化等三个方面。

文化移植策略。这种人事政策的核心,是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的子公司的重要职位的管理人员都由母国人员担任。母国企业通过派到开发国或东道国的高级主管和管理人员,把母国的文化和习惯全盘移植到开发国或东道国的子公司中,让子公司中的当地国的员工逐渐适应并接受这种外来文化。并按这种文化背景下的工作模式来运行公司的日常业务。

文化嫁植策略。是以母国文化作为子公司主体文化的基础上,把开发国或东道国的文化嫁植到母国文化中,具体地说即人力资源政策以母公司制定的大政策框架为基础,海外子公司根据当地情况,制定具体的政策和措施。

文化相容策略。就是在跨国公司的子公司中并不以母国文化或者是开发国的文化作为子公司的主体文化。母国文化和东道国文化之间虽然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但却并不互相排斥,反而互相补充,同时运行于公司的操作中,充分发挥跨文化优势。

文化规避策略。当母国文化和子公司所在地文化存在巨大的差异时,母公司所派遣的管理人员要特别注意避开双方文化中重大的冲突也可以借助第三方的文化作为沟通的桥梁。这种策略适用于母国文化和东道国文化之间存在巨大的不同,而短时间内东道国又无法接受这种巨大的“文化差异”,这时候母公司可采用文化规避策略,借助比较中性的、与东道国文化已达成一定共识的第三方文化,对设在东道国的子公司进行控制和管理。

跨文化冲突研究发展趋势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环境并应用新的理论,提出了许多跨文化管理模式以及解决跨文化冲突的对策。

罗俊华认为,在跨国经营的跨文化沟通与管理中有5种模式:本我模式――以我为主、唯我独尊;客国模式――本土化管理;区域模式――确立基本准则,分区而治;全球模式――全球标准化管理;中国特色模式――中华文化+现代管理科学。

蒋兆毅指出,跨国企业的跨文化冲突解决之道在于八个方面:第一,正确识别文化差异,加强跨文化认同感。第二,在人力资源规划中考虑跨文化因素。第三,在招聘和外派中注意跨文化管理人才的选拔。第四,加强沟通交流。第五,进行跨文化培训。第六,构建有针对性的绩效管理系统及激励系统。第七,注意公共关系。第八,建设具有协作精神的企业文化。

俞文钊、严文华把整合同化理论应用于跨国公司的跨文化管理,他们认为跨国公司的文化整合同化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探索期、碰撞期、整合期以及创新期。文化冲突的高潮可能发生在碰撞期,也可能发生在整合期。此基础上他们提出整合同化理论模型,该模型可以分为“IAT的结构组合模型”和“IAT系统展开模式”两个方面,并指出IAT模型建立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该模型对于研究跨文化冲突开拓了新的思路。

总体上说,跨文化冲突是当前跨国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对于跨文化冲突的研究也成为当前的热点,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这一领域的研究,并提出新的主张和见解。

跨文化冲突的表现与特征

跨文化冲突的表现

跨文化冲突表现在国际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其中某些特定的管理职能对文化更加敏感些,主要表现在管理理念、员工激励、协调组织、领导职权和人力资源决策等方面。

在管理理念方面,根植于不同的国家社会文化、受到地域文化影响,各国企业的管理理念有较大差异。中国及东南亚企业的管理中,带有中国传统古典哲学思辨与思想启蒙色彩的儒家、法家、道家等学说已深深地嵌入到属于东方文化体系的企业道德、企业哲学与企业精神体系中,形成独创的管理理念,而西方的管理理念形成中,则是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步伐,更多地从管理大师们的管理思想中汲取营养,因此,西方企业管理理念中更多的渗透着科学管理与行为管理的思想精髓。这些差异在合资企业中推行企业文化、制定企业战略过程中形成了较大的冲突。

在员工激励方面,由于文化背景、理念的不同,激励可能会表现为各种不同方式,比如美国文化中,人们对工作的态度是积极热情的,而墨西哥文化中,对工作的态度则表现出为了维持所期望的生活水平而不得不采取的一种行为方式、一种谋生的手段。从而表现出各个国家由于文化不同而导致对员工激励方面的态度和政策不同。

在协调组织方面,文化背景不同可能会形成组织协调方式选择的不同,在日本的企业中,组织协调可能会采用“和风细雨”的商谈式方法,在美国企业中可能会采用严格的制度管理与约束方法。

在领导职权方面,西方管理中往往对企业部门及负责人有较为严格、明确的职责、职权、职务解析,并按照科学管理的规则,遵循一系列授权规则使企业规范运行,形成有序、配套、系统的各职级行使原则。而在东方文化体系中,以人为本的理性追求、重视情感联系的信誉氛围、崇尚礼遇礼节的风尚,可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职权分配方式,难以形成与西方模式等同的领导职权分配与运用方式。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东方文化体系背景中,遵循“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的原则,而在西方文化体系中,更多主张奉行一系列严格、科学的人事管理制度。在合资企业经营管理中尤其如此。

跨文化冲突的特征

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跨国公司在各国合作的模式与范围不断表现出新的形式。目前,跨国公司跨文化冲突主要表现出四方面特征,一是复杂性,不同质的文化在不同类型的企业中形成不同的企业文化模式、文化背景,常常表现出错综复杂的状态,因而表现出复杂性特征;二是渐进性,这类文化冲突一般都在心理、情感、思想观念等精神领域中进行,其结果是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但是这种变化需要通过较长的时间才表现出来,所以体现冲突的发生与演变是渐进型的;三是内在性,文化是以思想观念为核心的,因此,文化的冲突往往表现在思想观念的冲突上,因而这种冲突对于企业讲是内在的、本质的;四是交融性,文化冲突与文化交融始终相伴而行。跨文化管理的任务在于从不同的文化中寻求共同的能体现各种文化精髓的东西,这样才能在各种文化环境中生存。

跨文化冲突释因

文化维度理论

著名的比较管理学专家、荷兰文化协作研究所所长霍夫斯特德将文化定义为在一个环境中的人的“共同的心理程序”。他认为,文化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的教育和生活经验的许多人所共有的心理程序。不同的群体、地域或国家的程序互有差异,这是因为他们的“心理程序”是在多年的生活、工作、教育下形成的,具有不同的思维。可见,文化是一个群体在价值观念、信仰、态度、行为准则、风俗习惯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区别于另一群体的显著特征。正是这种文化在群体上的差异性导致了跨国经营中的文化冲突。

对于文化差异和距离,霍夫斯特德的理论给我们提供了认识途径,对于我们分析国际企业组织中的文化冲突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上世纪80年代初,他在对IBM这家大跨国公司的50种职业、66种国籍的雇员所回答的11.6万份问卷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比较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四个方面: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差距、不确定性的规避、价值观念的男性度与女性度。此后,他接受了有的学者用中国人的价值观(儒家文化的价值观)进行跨文化研究后对其理论的质疑,从中归结出他的文化价值观的第五个方面:长期观――短期观。按照霍夫斯蒂德的研究,文化差异可用这五个维度来描述和比较。

文化倾向尺度

王方华等在《文化营销》一书中,主要从文化倾向的角度论述了文化差异。文化倾向是一个社会的文化表现,反映其成员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倾向可以通过六个尺度表现出来。这六个尺度分别是人的本质、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们之间的关系、人们的行为方式、时间和空间,从中也可发现跨文化冲突的深层次原因。

跨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

当跨国公司由一种文化背景进入另一种文化背景之中时,会遇到各种各样陌生的行为和方式,并会产生文化冲突。产生这些文化冲突的深层原因主要是:种族优越感。指认定某一种族优越于其他种族,持有这种观点管理者无法被东道国的员工所接受,因而,他就无法正常管理该公司;以自我为中心的管理。如果片面以自我为中心,死守教条,不知变通,势必导致管理上的失败;沟通误会。沟通是人际或群体之间交流和传递信息的过程,但是由于许多沟通障碍,造成了沟通的难度,导致沟通误会,甚至演变为文化冲突;不同的感性认识。一个人独特的感性认识存在某种惯性,其变化不及环境变化的速度,一旦进入异域文化,这种惯性常常导致错误的估计和判断;文化态度。当管理者从一个文化域进入另一个文化域时,必然遇到与自己个性特征不完全相同的人群。能否正确理解受特定文化影响的员工的特点,就成为异域文化中管理者成功驾驭文化冲突的关键所在。

跨文化冲突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根据东华大学的顾庆良、陈亚荣、吴永毅等人以母国是西欧或北美等发达国家的在沪跨国公司内工作的中高层中方管理人员为样本所做的分析,“跨国公司在华经营年数”和“个人工作年数”是跨文化冲突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他们发现随着“跨国公司在华经营年数”的增加,尊重因子呈凹形曲线,在中国经营年数超过10年的跨国公司在尊重因子上冲突最大。这说明跨文化冲突的解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在管理体制因子上,发现随着“个人在公司工作年数”的增加,管理体制因子呈波浪曲线,呈现由高到低,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的态势。他们通过研究发现,在管理体制的适应上,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时间拐点,即适应的关键时期,就是在公司工作了5-6年的时候,在这段时期,员工对在管理体制上的冲突感觉非常强烈。一旦度过了这个时期,不适应程度就会有较大幅度的降低。

在发展因子上,发现随着“个人在公司工作年数”的增加,发展因子呈凹形曲线,呈现由高到低,再由低到高的态势。他们发现了跨国公司在员工的个人发展规划上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跨国公司招聘员工往往忽视了对新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然而新员工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不同的工作流程、较高的工作负荷,却常常产生力不从心的感觉,因此在最初的l-2年在发展因子上不适应程度最高;二是当员工度过了这段适应期,掌握了高效工作所必需的一些技能后,面临着再发展、再学习的要求,跨国公司的再培训没有跟上他们的步伐。

跨文化冲突研究评价

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效应和经济发展的示范效应吸引了大量来自跨国公司的投资,外资企业不断增加。截止2000年7月底,中国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537万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327746亿美元。跨国公司给我国带来了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中国经济改革进程,对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跨国公司需要克服许多困难才能获得成功,其中文化和管理的碰撞与冲突是最常见也是最持久的一种。研究解决文化冲突问题对于促进改革开放和有效利用外资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跨国经营己经成为拓展海外市场的必不可少的战略手段,而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要想取得经营的成功,很重要的一条是能在跨文化环境下灵活地面对异域文化因素的影响,无论是适应对方的文化还是对它进行变革都需要深刻了解跨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跨文化冲突的因素,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对于跨文化冲突的把握,基于对其产生原因的理解。

文化冲突是一种客观现象,谁都无法回避也无法制止,同时,文化冲突也促进着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实现文化的交融,使人类不断取得进步。因此,从哲学的角度来讲,其负面效应远远小于正面效应。也可以说,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是统一的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文化融合是化解文化冲突的必然逻辑,是实现人类进步的阶梯。进行跨文化管理,是利用跨文化优势,消除跨文化冲突,企业成功跨国运营的战略选择。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国际企业其经营管理“基本上就是一个把政治上、文化上的多样性结合起来而进行统一管理的问题” 。 面对企业在跨国经营中所受多重文化的挑战,减少由文化摩擦而带来的交易成本,必须要把公司的运营放在全球的视野中,建构自己的跨文化管理战略,从而实现企业跨国经营的成功。

参考文献:

1.司千字,高小芹.中西企业文化融合和跨文化管理[J].商业研究,2004(20)

2.吴显英. 跨国企业文化分析的方法、问题与对策[J].经济问题,2003(7)

3.陶日贵.试论跨文化管理中的文化融合[J].理论与改革,2003(6)

4.黄华.跨国公司中的跨文化管理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4(2)

5.罗俊华.跨国经营的跨文化沟通与管理问题[J].企业活力,2004(6)

6.蒋兆毅. 跨国企业的跨文化冲突解决之道[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4(5)

7.俞文钊,严文华. 整合同化理论与跨国公司的跨文化管理[J]. 人类工效学,2000,6(4)

跨国公司经营论文篇8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 跨国公司 转型经济 制度理论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发显得重要。作为一种有效整合全球资源的组织形式,跨国公司的经营行为受到了普遍关注。一方面,跨国公司迫于劳工组织和消费者运动的压力,为了维护其品牌形象而不得不致力于推行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lity,CSR);另一方面,实施企业社会责任会增加经营成本,为了降低成本,跨国公司往往会懈怠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活动。因此,在现实经营面前,跨国公司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具有两面性。如何在这种两面性之间实现适度平衡,是一个需要更多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现阶段,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市场秩序尚未完全建立,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出现了结构性变化。这种变化造成经营主体所处的制度环境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各种经营理念在这个环境中相互碰撞与融合。跨国公司的数量、规模和市场影响力在中国大陆已经得到空前的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责任力度在不断增强。由于跨国公司的特殊地位,来自不同制度情境下的跨国公司会直接对东道国的市场竞争态势产生干预。现阶段,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正在大规模地推行企业社会责任,这种活动被普遍认为是增进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关系的一种创新性、不易模仿的方式,已经成为全球管理发展的新趋势。跨国公司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潮流已经延伸到中国,可以预见,这股潮流将对中国的经营活动甚至对中国本土企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基于上述观点,本文旨在从制度理论视角分析和探讨跨国公司在华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指出问题症结所在,并提出相应的问题解决思路。

二、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观点回顾

(一)企业社会责任

进入21世纪以来,来自顾客、雇员、供应商、社区群体、政府等一些利益相关者,特别是机构利益相关者的压力,迫使企业必须将其面临的社会问题纳入企业战略的议事日程。在这种背景下,现阶段的企业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地满足来自各种利益相关者群体的需求,并投入相应的资源来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从资源基础观(RBV)来看,企业之所以愿意从事企业社会责任,是因为它们认为这样的行为可以产生某种类型的竞争优势,例如公司声誉、吸引优秀的人力资源等。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至今没有一致结论,世界企业永续发展协会将其定义为:企业承诺持续遵守道德规范,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并且改善员工及其家庭、当地整体社区、社会生活品质。这种观点将“可持续发展”、“利益相关者理论”实现了很好的结合,容易为实践界所理解和接受。并且事实上大多数企业已经开始有计划地实施相应的企业社会责任。对于企业而言,企业社会责任是一种均衡行为,必须在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获得平衡。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企业承担那些来源于企业和社会之间存在的隐性“社会契约”的义务,必须对社会长期的需要和需求作出响应,最优化自身活动对于社会造成的积极影响,并将消极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是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中最重要的理论基础。

对于理论模型层面的企业社会责任而言,广为学术界和实践界接受的是Carroll的研究。Carroll认为判断一家企业的好坏,不仅要看其经济上的成功,还要看一些非经济性标准。企业应当以一种对社会负责的方式从事它们的生产经营活动。具体来说,Caroll将企业社会责任归纳为4种类型: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与自发责任。其中,经济责任是指对于企业而言,最初以及最重要的责任当属经济责任,企业必需生产和销售社会所需的产品或服务,并以社会公允的价格出售它们,才能获得利润,从而保证企业的生存发展;法律责任是指企业必须严格遵守法律,在社会特定的行为规范和“游戏规则”下从事经营活动;伦理责任是指除了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之外,还有一种为社会成员所期望的但未以法律形式规范的责任,社会期望企业承担这种未被明确的伦理行为规范;自发责任是指企业志愿承担的责任,这种责任不是社会期望或法律所要求承担的,例如慈善捐助、为上班的母亲提供日间托儿服务等责任。在此分类的基础上,Caroll又提出企业社会责任金字塔模型。社会责任金字塔分为4个部分,其中经济责任处于金宇塔底层,要求企业盈利;法律责任处于金字塔塔腰,要求企业遵纪守法;伦理责任处于金字塔塔身,要求企业成为有伦理的企业;慈善责任位于金字塔顶层,要求企业成为优秀的企业公民。Caroll指出,企业在履行这些责任的过程中,应根据企业自身的规模、管理哲学、公司战略、产业特征、经济状况以及其他因素而变化,4个部分为企业管理自身的企业社会责任提供了清晰的框架。可以说,Carroll的企业社会责任的观点隐含了企业应遵守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制度)两个方面的内容。

对于实践操作层面的企业社会责任,跨国公司运用最为广泛的是SA8000。SA8000中社会责任规定内容包括:童工、强迫性劳动、健康与安全、结社自由及集体谈判权利、歧视、惩戒性措施、工作时间、报酬、管理系统等。

无论是理论化层面的企业社会责任,还是操作化层面的企业社会责任,这些概念在实践界的接受和普及,有力地推动了企业主体在社会责任领域内的实际行动。

(二)制度理论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企业会选择履行企业社会责任?除了前面提到来自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压力之外,制度理论中的“组织场域(organizational field)”也有助于我们从另一种角度解释这种现象。组织场域是指那些构成一个被公认的制度化生活领域的组织,这些组织包括了关键供应商、原料和产品客户、管理机构,以及其他生产同样产品和服务的组织。这样,除了场域中心组织之外,一个组织场域还包括影响或被企业活动和结果影响的各种利益相关者(在这点上与“利益相关者”理论观点一致)。组织场概念描述了组织以及组织之间所嵌入的广泛的社会关系。因此,在一个组织场域中,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接受和实践存在两方面的制度性前提。一方面,如果企业社会责任能够直接影响公司声誉、竞争优

势,提升公司财务绩效,那么其更可能在企业间迅速扩散,并为企业所保留和采用,从而增加企业可持续性生存与发展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是基于其合法性,是对于企业社会责任不作为的替换。企业社会责任的早期实践者成为了社会广泛认可的“模板”,容易获得相应的发展资源。

一旦组织场域形成,就会产生同质性的巨大动力。制度性趋同(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说明了企业在行动与结构上的相似性或同质性。一旦许多组织组成了“场域”,理性的参与者便会使他们的组织越来越相似(即趋同)。在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方面的制度性趋同存在3种机制:(1)强制性趋同。它来源于企业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压力,这些压力来自于本企业依赖的其他组织,也来源于企业运行于其中的社会对企业的期望。劳工组织和消费者运动证实了这一点。(2)模仿性趋同。当企业的目标模糊或是环境中存在不确定性的时候,企业就会按照其他成功企业的作法模仿。一旦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获得了竞争优势,其他企业就会开始效仿这种作法,以提高成功的可能性。(3)规范性趋同。这种趋同主要来源于专业化。一是正规教育、大学和研究机构中的学者专家,以及政府创造的全社会对于企业社会责任认知基础中的合法性;二是跨越组织之间的网络的扩张和深入,并且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这种新模式在这个网络中迅速传播。

综上所述,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上的发展变化,有其深刻的制度化过程。先前的文献深化与推进了我们对于企业社会责任观点的认识,这为我们下一步研究跨国公司在华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跨国公司在华的CSR实践现状分析

Scott认为可以从4个方面来描述“场域”这一层次的结构和过程:边界、逻辑、治理和结构化。我们认为可以把企业社会责任看成是一个企业经营所在的场域逻辑。从这个视角来看,处于其中的所有在华跨国公司及其供应链节点上的企业就构成了一个“社会责任”场域;而其中的每一家跨国公司与其供应商等则构成了次一层次的亚场域。跨国公司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是一种结构化的行动,所有跨国公司在这个组织场域中相互作用与行动。

与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相比,在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在华跨国公司的经营行为具有更多不规范的特征,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也是如此。目前在华跨国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活动,总体情况良好,大多数跨国公司都在强化自身的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他们通过各种形式来展现公司作为企业公民,积极进行利他性的环境及社会性活动;而有少数的跨国公司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则很少,甚至出现弱化社会责任的倾向。转型经济中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弱化问题主要是由制度结构安排缺陷,尤其是监督机制的不完善引发的。

(一)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方面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企业,把企业社会责任融入业务流程,通过自身经营行为来体现企业社会责任规范,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例如慈善捐赠、教育投资、环境保护、援助社会弱势群体等;另一方面,跨国公司通过一定的责任契约,约束和提升他们在中国的供应商们的经营行为。中国的供应商若要成为这些在华跨国公司的供应商就必然要遵守他们制定的责任准则,符合他们的标准。这两种类型的活动在其构建的亚场域中得以互动。

在社会责任理念方面,大多数在华跨国公司都意识到,公司目标不应该只是利润最大化,还应该包括员工、顾客、供应商、银行、社区和政府等在内的一系列利益相关者的责任,这些责任,例如提供优质的产品或服务、重视对雇员权益的保护、加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关心和支持公益事业等。在所调查的跨国公司中,这些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基本上形成了正式的制度安排。例如《摩托罗拉商业行为准则》中明确提出了对经理的追加责任、对摩托罗拉员工、客户和消费者、业务伙伴、股东、竞争者、社会、政府的责任。摩托罗拉的企业公民商业行为准则包括:创新产品、客户满意和品质卓越;遵守道德规范和透明经营;保护环境质量;坚持多元化与包容性;恪守职业安全与卫生;创造经济机会与增长;建立良好供应商关系;支持社区需要;实现股东价值等。

慈善捐赠历来被普遍认为是优秀企业公民的标志。在慈善捐赠和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方面,一项由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主办,公益时报社、企业公民委员会编制并的2006中国慈善排行榜活动中显示,上榜的42家跨国公司合计捐赠4.27亿人民币。另一项影响较大的排名活动――由《胡润百富》所评定的“2005年中国慈善企业榜”中,共有22家跨国公司进入了慈善企业排行前50名。这些在华跨国公司的主要捐赠方向为教育、健康、灾害、社会福利、环保、扶贫等领域。其中,教育是主要的捐赠方向,在所有上榜的跨国公司中,有63.6%的公司对这项内容进行了捐赠。其中,最大捐赠额为20,800万人民币,最小捐赠额为800万人民币,捐赠总额为71,850万人民币,平均捐赠额达到3,265.9万人民币。而2006年,共有16家跨国公司进入了慈善企业排行前50名,相比于2005年而言榜单中减少了6家跨国公司。这些在华跨国公司的主要捐赠方向为教育、体育、灾害、环保、健康、疾病等领域。它们中,最大捐赠额为2.8亿元人民币,最小捐赠额为1,500万元人民币,捐赠总额为10.08亿元人民币,平均捐赠额达到6,300万元人民币。各项指标与2005年相比都有了显著增长。从图1中不难看出,教育仍然是跨国公司的主要捐赠方向,有68.8%的公司对此进行了捐赠。

值得指出的是,在捐赠形式上,跨国公司并非是完全以现金的形式支出,而是以技术、设备、产品和资金捐赠几种方式同时进行。跨国公司的捐赠行为已经成为社会干预的重要力量,并且在跨文化、不同制度情境下的经营模式已促使跨国公司将慈善捐赠和公司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起来。

在对供应商的约束方面,2000年以后,大多数在华跨国公司都对其在中国的供应商实施CSR评估和审核。只有通过了评估和审核,供应商才具备资格进入跨国公司的供应网络,与其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跨国公司对其供应商社会责任行为约束最多的是以劳动力密集型为主的电子、纺织、服装、制鞋、玩具、工艺品这六大行业中的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做贴牌生产的私营企业,因为这些企业在生产条件、生产安全、员工的职业健康和权益保障方面问题比较突出。跨国公司要求这些企业必须通过SA8000等一系列责任认证,以此作为签订合同订单的前提。例如,在选择供应商

方面,诺基亚中国拥有一套完整的供应商要求,自2000年起,这些要求中就已经考虑到针对工作条件的道德准则。并且,诺基亚在供应商网络管理中,一直在实行供应商劳工状况评估。

在环境保护方面,跨国公司除了直接对环境保护行动或领域进行慈善捐助、要求供应商进行环境保护之外,还从内部业务流程严格做起,将环境保护与日常经营紧密结合。例如,爱普生公司以“节能”、“零排放”和“削减化学物质”作为生产工艺和工厂运营中降低环境负荷的三大支柱,成立了横跨全公司的专业委员会,专门开展改进管理的活动,旨在建成环境负荷最小化的绿色工厂。

在社会责任信息方面,定期撰写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已经成为跨国公司的一个普遍举措。通过社会责任报告,跨国公司与中国的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宣传公司的基本价值观,反映自己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业绩,披露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方向,以接受利益相关者的监督。目前关于公布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活动,在华跨国公司多采取在公司中文网站来公开其举办或参加的“公益活动”或“环境保护”等各种信息资料来予以,但也有一些跨国公司的责任报告比较完善,采取“可持续性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环保型可持续发展力报告”、“社会环境报告”等年报形式予以,这些报告内容涉及环境、经济和社会方面的业绩。例如,飞利浦中国连同总部会定期针对利益相关者的年度《可持续性报告》,重点阐述公司在该年度可持续性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创造的价值,包括全球环境挑战和新兴市场的创新活动。在该报告中,飞利浦特别强调了在保护环境方面所取得的绩效。

在内部组织支持方面,“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调查2006”发现,在华跨国公司对于管理企业社会责任内容处理得相对成熟,大多数跨国公司都专门设立了企业社会责任部门,并有专职人员负责。如何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这些跨国公司战略规划和日常经营活动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例如,三菱设有专门机构“社会与环境委员会”和“CSR专责小组(task force)”来负责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工作。

总之,跨国公司在华的社会责任实践在近年来发展迅速,树立了自身良好的企业公民形象,并形成了相应的正式制度。在企业社会责任场域中,跨国公司的管理理念、行动逻辑得以较好体现和落实。

(二)弱化企业社会责任

一些研究指出,由于中国市场经济发育尚不完善,一些在华跨国公司偏离或违背了他们在发达国家坚持的公司责任理念,降低了商业道德标准。例如2005年的中国媒体上,至少对哈根达斯“脏厨房”事件、卡夫饼干含转基因成分风波等12起跨国公司弱化公司责任的事件提出了批评。类似地,先前的一些研究也指出,跨国公司在华出现社会责任弱化倾向。具体表现为:一些跨国公司在华非法避税;外资战略并购及“独资化”、“大型化”趋势增加了行业垄断的风险;一些外资企业劳工标准偏低;一些外资企业产品安全不达标;外商投资企业违法户次减少,罚没金额增加等。除此之外,少数跨国公司人员还在华从事行贿活动。跨国公司的这些作法与其阐释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是相背离的,但由于目前中国还缺乏有力的制度环境来进行过程与结果约束(包括没有专门的“企业社会责任”立法规范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没有相关的制度手段来制裁“不作为”行为),因此这些不当经营行为还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而对于跨国公司的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点――部分跨国企业弱化他们在中国市场企业社会责任的理由是:“适应中国市场特点作出的调整”。但无疑这些行为是需要在将来加以改正的。

四、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跨国公司在华享有的特殊优惠政策、控制和占有的资源状况,使得他们必须承担起相应的企业社会责任,并成为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先行者。我们发现,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行为受到东道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以及法律等制度环境的综合影响。多数在华跨国公司为自己的企业制订了社会责任行为准则,并且纳入了公司层面的战略发展规划,但由于现有制度安排的缺陷,少数跨国公司也存在违规行为。我们认为应通过正式与非正式制度安排来应对目前面临的挑战。我们希望本文的结论有助于推进有关在华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进一步研究。

(二)启示

组织的选择受到外部各种压力的约束,为了生存必须对外部要求和期望做出反应。在中国,变化的市场特性对企业经营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对于跨国公司而言,履行企业社会责任,除了自身内部制度因素之外,还必须考虑转型经济中市场所包含的众多制度变量,包括资源供应、消费者权益、税收体制、慈善捐赠、公益事业、大众传媒和舆论监督等变量的变化。勿庸置疑,在一个变动的分层系统中,这些多元的制度变量构成将会影响跨国公司市场地位的确立和竞争优势的获取。

通过对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华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分析和总结,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推行是多方博弈的结果,同时也是各种制度约束下的产物。由于我国处于转型经济时期,市场监管力度不如西方发达国家,一些职业操守不够严格的跨国公司在华经营出现了种种违背社会责任的现象。更为重要的是,目前跨国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绝大部分是基于发达国家的法律框架和社会期望建立起来的,与我国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等制度因素存在着较大的冲突,跨国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标准在对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需要重新思考。

跨国公司在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不是某个特定企业单独努力的问题,而是整个“企业社会责任场域”建构的问题。从制度层面来看,首先要在全体场域主体中建立认同的正式制度,由国家权威机构或者NGO等出面,确定在华跨国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标准;其次,建立系统性、独立监督和审查制度,确定跨国公司违责任的客观标准和取证的程序规则,加强新闻媒体、社会舆论、各种团体及消费者对跨国公司的监督;第三,确立跨国公司违责任而承担法律后果的基本方式;最后,设计跨国公司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正向回馈机制。这些正式制度将有助于增强跨国公司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同社会期望的一致性和合法性,并促进制度生成由外生性向内生性转变。

上一篇:后金融危机论文范文 下一篇:公司经营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