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分析范文

时间:2023-03-09 20:20:59

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案例分析范文第1篇

讲授新课前,我先为学生们讲关于春天的故事,铺设春天美景,让学生们感悟春天,想象春天的情景:(温暖的阳光,洒满身上;早起的鸟儿,展翅飞翔;蓬勃的小草,翠绿坚强。)学生们闭上眼睛听着舒缓的音乐,静静地感悟……,但在听读想象过程中,学生们悄悄地睁开眼睛,窃窃私语,互相交流自己对春天的认识,对春天的感觉。我却装作没看到也没听到,给他们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去交流。之后,学生们开始潜心读文,充分与文本对话后,我让学生们谈谈对春天的感受,鼓励学生把文本语言转化成自己个性化的语言。有教材文本做凭借,还有刚才课上的偷偷交流,谈感受自然是水到渠成。值得一提的是:当学生在谈感受时,会漫无目的地无端发散,过度进行个性化解读。表面看上去热热闹闹,学生海阔天空,气氛似乎热烈,但"繁花满园未必是春。"因此,当学生从文本的字里行间感受到"春天是新鲜美丽的",我则不急于去谈其它感受,而是在肯定其会读书,会思考后,便锁定"新鲜美丽"这一感受,让学生继续深入思考,激发想象。假如没有这一环节的停留、挖掘,学生只是肤浅的、走马观花似的多元解读,那么课堂上诗情迸发的镜头也就不复存在了!

课进行到这,突然有一个学生怯生生的说:"老师,我觉得春天是灰色的。"学生们开始议论纷纷,课堂上努力营造的清新氛围就此戛然而止。我有些不解:一个小孩子怎么会那么悲观?当我看到他忧郁的双眼,悲伤的面容,交错的双手,还有等待评判的不安时,恍然想起这个叫马兵的学生最近情绪反常,和同学们也好像不怎么一起玩了,听说家里出现了一点儿小变故。看来,我有必要借此来疏导一下他。

"马兵同学的看法很独特,大家说是不是?""是!"显然学生们很配合。"大家想不想听听马兵自己是怎么解读春天的呢?""想!""好,马兵同学,你能为大家描绘一下你的春天吗?"于,马兵嗫嚅描述着"春天来了,可我看到的树木却是光秃秃的,灰色的。太阳不好时,我觉得天空也是灰色的。还有我回家的路旁没有花朵,也是灰色的。还有……"马兵有些说不下去了,可能在他小小的心里埋藏着无法言喻的悲哀。"很好,你观察的很仔细。"学生们已基本讲完了自己的感受,我适时表扬,"但有一位画家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你发现了春天的不同之处,但你有没有看到灰色树木丫杈间的嫩芽。也许灰色的天空中却多了几只漂亮的风筝,欢乐的线牵着欢呼奔跑的孩子。你回家的路上虽然还没有花朵,但却多了一些漫步的老人。这才是你眼中真正的春天呢。像马兵同学所说:春天的确是灰色的,但它却偷偷为我们藏着绿色的希望。我们必须要用心体会,用心解读,才能感受到春天。"我话音刚落,学生们就开始使劲鼓掌。看得出这时马兵的眉头舒展了,春天的歌曲唱到了他的心里,解开了他无助而易感的心。其他学生们也对春天有了更深的认识,课堂重又活跃起来。

通过课堂激趣,再让学生说有关春的名句。教师提示:"人们在饱受了寒冷的严冬之后,对春天充满了期盼。春天在人们心目中不仅是一个明媚艳丽、鸟语花香的季节,更是有着生命的歌颂对象。许多名句广为传诵。同学们说说有哪些名句呢?"同学们跃跃欲试:"春眠不觉晓是以声写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以色写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描写了春游踏青的乐趣。课堂空前热烈,激情高昂。于是,我让学生用琅琅的书声敲开了春天的大门,随之带领学生走进春天,赏析本文的结构美--盼春、绘春、赞春;语言美--文中的比喻、拟人佳句;去和作者沟通心灵,领悟体验作者如何与自然、与生活对话,让学生在心灵互换中进行阅读和写作实践,收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

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行文结构以后,说:你最欣赏哪一段?学生们有的说我喜欢写春雨的一段,有的说我喜欢写春风的一段,有的说我喜欢写春草的一段。于是,我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读,并说出为什么喜欢?有的说当天空下着细雨时,漫步在雨中多么浪漫;有的说我以前观察不细,看到春天不知怎么写,我今天看到作者写小草,说他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简直把小草写活了;更有一个同学被课文中写声音的一段所感动,摹仿起春天小鸟各种各样的叫声。教室里充满春天的气息,气氛达到了高潮,学生仿佛闻到了花的清香,感受到了春雨的滋润,大自然的神韵,天籁人籁,汇成了一曲人与自然和谐的交响曲。

在引导学生欣赏完后,我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让学生和作者、和大自然展开对话,使学生在心灵互换中充满写作冲动。如:泉水叮咚叮咚说:来吧,你看这儿多美啊,有鲜花为我做伴,我们一路欢声笑语……;青蛙咕咕着说:快来参加我们的自然和声管弦乐队,《春之歌》音乐会马上就要开始了……;鲜花妹妹说:快来快来,闻闻我的芳香,看看我美丽的衣裳……;白云姐姐说:你们尽情欢乐,我为你们舞蹈……;你一言我一语,教室可热闹了。学生在联想及再造情绪过程中,感悟理解作家在作品中所流露的思想感情,加深了对作品含义的理解,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意识。

这堂课推向高潮时,我适时引入当堂练习,学生们思考投入,积极作答。就这样我以欣赏品读实践为导向完成了这篇课文的学习。

总之,通过执教本节课,引发了我的思考:语文不仅仅是教学生们会认会读、去完成好课后作业、在考试中去写出早已背熟的标准答案,更重要的是让他们通过语文这扇窗去感知世界,感悟生活,发现美好,充满希望。

教学案例分析范文第2篇

教学流程与实录

通过鲁迅先生的《社戏》导入新课。童年看社戏的有趣经历,让鲁迅终身难忘;童年的那些游戏和快乐,也让丰子恺记忆犹新。笔者讲解丰子恺先生的《竹影》,体会童年乐趣对学生成长得重要意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简要概括文章内容,下面是师生课堂对话。

师:请同学们默读全文,简要地概括文章内容。

生:“我”和小伙伴以及父亲一起描画竹影。

师:当时是怎么样的环境呢?可以适当加上。

生:在一个夜晚“我”和小伙伴以及父亲在地上描画竹影并讨论中国画。

师:很好。整理一下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可以知道文章主要描述了在一个月夜,几个孩子在水泥地上描画竹影并在父亲的引导下领略中国画的艺术。

(教师板书:孩子,父亲)

教师从一组动词和一组比喻句入手品读课文,使得学生体验文章文本字里行间中的童真童趣。笔者在此处引导孩子们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去玩,去画,他们天真烂漫,充满童趣的画作,展示了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最后,笔者请同学们细读课文,从字词语句之间体会到课文里描述的孩子的乐趣。有的学生说:“小伙伴蹲下来看水门汀上的人影,‘看见头上有一缕一缕的细烟,好像漫画里所描写的动怒的人’,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观察力很强。”教师顺着学生的思路引导说:“除了观察力强之外,大家联系看过的漫画想想,这个比喻形象吗?还能表现出孩子们的哪些特点?”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孩子们各抒己见:有的说,想象力很丰富;有的说,作者写到华明描画自己的影子说“像一只青蛙”,写出了孩子们的天真;还有的说,文章里有类似的比喻句,“好像一只立起的青蛙,向我们跳将过来”……孩子用这样的语言描述青蛙,说明对于孩子们来说,并不觉得青蛙是丑,而是天真地把青蛙看作活泼的小动物,而孩子的动作就像可爱的青蛙一样。(板书:青蛙,并在PPT上呈现这组比喻句)教师继续采用对话的方式,让孩子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还有吗?

(学生有点沉默,无人主动回答)

师:大家可以从孩子们的动作中感受一下。

生:孩子看竹影的时候都是用“蹲”的动作,可见孩子们看竹影的那种专注。

师:还有哪些地方提到孩子们的“蹲”呢?

生1:大家蹲在地上争论了一会儿。

生2:大家蹲下来描画竹影。

师:除了用蹲还有哪些动作?

生:华明“一屁股坐在藤椅上,剧烈地摇他的两脚”,坐和摇。

师:很好,请同学们将这些动作放在一起感受一下。

生1:感觉孩子都很好动活泼,而且很天真。

生2:我感觉还写出孩子的好奇心,都要蹲着去看去画。

师:对比这组动词,我们可以看出独独属于孩子的那份童心。(PPT上呈现一组动词句)

生:当孩子们描画竹影时叫起来:“啊!还看啊!中国画!”说明孩子善于发现和联想,对新鲜事物感到惊喜。

师:很好,我们一起来朗读,读出那份孩子的天真和惊喜。

师:还有哪些值得我们体味的语句呢?

(学生再次沉默,没有回应)

师:在大家聚到院子里之前,有一段描写,大家再读读看。

生1: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作者用了一个比喻句将太阳落山写得很生动。

生2: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大音阶)变成短音阶(小音阶)了,这句也写得很形象。

师:在这个句子中作者用哪个专业领域来比喻的?

生:音乐!

师:作者用音乐上的音阶来比喻暖色和寒色,就像我们看到一幅画就想到一首歌,可见孩子们对生活中的美的感悟和成人相比有什么不一样?

生1:孩子的想法更特别。

生2:孩子们会把平时的感受联系在一起。

师:很好。在孩子们眼中,世界上有着更多的美。

教师引领学生再读课文,从父亲的形象引入对中国画的艺术感悟,从而揭示主旨。

师:在这个月夜,除了孩子们蹲在地上看竹影描竹影之外,还有个人也在蹲在地上陪我们画,这就是我的父亲。父亲的蹲和孩子那种不拘小节的蹲一样吗?(生没有回应)

师:请三人上台演示画面,再现父亲的动作,并请表演的同学说说感受。

生:父亲蹲下来一方面是为了和我们一起描竹影,而且感觉和孩子很平等。

师:是啊,体验过之后同学就能感受到这是一位尊重孩子的父亲,愿意和孩子共同探讨。(板书:蹲)

师:父亲在描竹影的过程中,还解答了我们的问题,引导我们体会中国画的艺术特点。默读5、6小节,概括每小节的主要内容。

生1:选择和布置。

生2:竹叶的结合。

师:读到这,请同学们结合对中国画的讨论谈谈对“活的神气”的理解。

生:中国画具有一种画意和韵味。

师:还有哪位同学来谈谈呢?

生:中国画注重神似而不重形似。(板书:竹画)

……

丰子恺是我国现代漫画家、散文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他的漫画风格独特,富于创意,内涵深刻,耐人寻味。他的散文在中国文学史影响很大,被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丰子恺在《学会艺术的生活》中指出:儿童愈是长大成人,在功利的“网”中所陷便愈深,审美的心灵,便渐为世务尘劳所蒙蔽。艺术教育就是养护这审美的心灵,就是“培养小孩子的这点‘童心’,使他们长大以后永不泯灭”。

案例分析与反思

在这段教学实录中,笔者设计第二个环节时,原本设想是通过“学生从哪些字词语句之间体会到孩子的这种乐趣的呢?”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直接找到文中值得赏析的两组句子。可是在现场教学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大部分同学的注意点都放在了文章中孩子们描画竹影的内容,对前面环境和人物的描写却没有关注。随后笔者也花了不少时间引导学生回到文本的前半部分对景和人的描绘。在之后的评课研课中,笔者认识到要想避免这种与教师的预设流程产生的偏差,或者说避免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只关注局部,就要引导学生对文本有个初步的全面的感知,即对本文有个线性的条理性的认知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深入分析文章之前大致行文脉络要梳理,在此基础上抓住学生需要疏导的关节点,把探讨重点放在各关节点具体分析,线状与点状相结合,也就便于走一步再走一步,逐渐实现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

线性梳理文章内容是分析文本的基础。线性梳理需遵循学生的学情规律。学生的认知活动总是遵循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顺序。教师在备课时,根据各方面的资料,在阅读基础上进行梳理,最终形成一堂流畅的语文课。可是对于学生来说,在初读课文时,如果教师不适当引导,他们往往会将注意力集中在让他们印象最深的部分,或者说文章的高潮部分。如不少同学在老师提出从字词句中赏析孩子的童趣这个问题之后,直接开始赏析孩子们和爸爸一起画竹影的内容,很多同学都忽视了课文前半部分的描写。但是对课文前半部分对景和人的描写,也是体现文章艺术和美的姿态的重要内容。因此,正如李海林老师所说:“理想的课堂,我想应该是‘老师想做什么’‘老师实际在做什么’和‘学生实际上学了什么’的统一。”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可能性,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先理顺文章脉络,这方面也正是学生在阅读本文是所欠缺的。

线性梳理需紧扣文本的文体特点。线性梳理文章,也因为文章自身的特点而不同。例如:小说文体的课文,则紧紧抓住文章的情节发展;议论文文体的课文则仅仅抓住文章的中心论点。《竹影》这篇文章是一篇散文,而散文又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所以,要想把文章顺着一条线梳理清楚,则需要抓住文章的“神”。笔者在教学设计中则是围绕“美的姿态,活的神气”这条线,但是在具体的行文脉络上却没有引导学生去梳理。随着“我”、弟弟、华、爸爸的先后出场,我们从看竹影到描竹影再到评竹影,这个由光及影、由形到里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形成具有条理性思维的过程。抓住“神”,梳理好“形”,学生在阅读和理解散文的过程中就不会东一榔头西一棒,理不清文章了。

在线性梳理的基础上设计最佳关节点。第一,抓住核心设计关节点。《竹影》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之一就是理解“美的姿态,活的神气”,理解文章中体现出的童真童趣,以及蕴含在这种童真童趣中的艺术和美的体验。所以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既要通过作者的文字赏析这种童趣,又要能体会到蕴含在其中的艺术和美的活动。因此在教学设计上,就有“从字词语句之间体会到孩子的这种乐趣”“结合对中国画的讨论谈谈对‘活的神气’的理解”两大需要教师引导的关节点,这种关节点就可以通过问题来呈现。

第二,抓住矛盾设计关节点。在赏析文章体现出的童真童趣时,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去发掘呢?细读文本可以发现,作者描绘华明出场时用了“好像一只立起的青蛙,向我们跳将过来”这样一个比喻句。学生也发现了“真像一只青蛙”这个句子。乍一看这个句子,把人比作青蛙,似乎怎么也算不上褒义句,但是细细品味却能感受到孩子那份活泼天真。抓住这个矛盾关节点就顺理成章地引出了对文中孩子们的童真童趣的赏析。

第三,抓住未知设计关节点。当月亮渐渐升高,“我”与小伙伴们、爸爸在院子中的游戏也结束了。“我”回到堂前,看见吴昌硕的墨竹,“似乎都有意义,表现着一种美的姿态,一种活的神气。”作者为什么要在一场游戏之后又提到吴昌硕的画呢?表现出的美的姿态和活的神气又是什么?这是学生在课前提出的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理解了本文的主旨。因此在这里,笔者设计了问题“结合对中国画的讨论谈谈对‘活的神气’的理解”,并且补充了资料助读,帮助学生理解儿童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增强了对艺术和美的理解。

王荣生教授曾提出过两种教学观:“一根筋的教学观,是把我对教材的理解教给学生表现为课堂的生态,就是老师牵着学生走;而流程的教学观,则是根据学生的学情导向这堂课的终点,表现为课堂的生态,就是学生随着老师走。”线点结合设计教学流程,即教师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语文学习规律、语文课堂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同时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抓住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关节点,逐步完成课堂的教学目标。从促进学生学习的视角去设计教学流程,教师在课堂中提供教学支持,才是真正的“理解学生、支持学习、提升学力”。

教学案例分析范文第3篇

在学习《金岳霖先生》一文之前,有学生向我反映:“老师,有些课文内容我读不懂,即使课文学完了,老师提的问题我也理解了,但是我对文章有些地方仍然有疑惑。”“老师,你课堂上提的一些问题太简单了,没有挑战性,我不愿意答,太难的,实在是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我不会答,可是对一篇文章我还有些其他不懂的地方,老师却没有讲。”学生的话让我意识到我们给予学生的未必就是学生真正需要的。该如何提供给学生真正需要的东西呢?又该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呢?在教学《金岳霖先生》时,我临时改变了教学流程,做了一次有效地尝试。

二、课堂实录片段

师:课前让大家做了预习,同学们提出了许多疑问,老师把大家提的问题做了整理,主要集中在这些方面:(ppt展示) 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品读,我们一起解决这些问题。①为什么作者希望“熟知金先生的人把金先生好好写一写”?②为什么“联大的许多教授都应该有人好好地写一写”?③为什么要写闻一多和朱自清先生?为什么要写王浩?④金先生为什么觉得枯燥的逻辑符号好玩?⑤金先生去讲“小说和哲学”,为什么最终的结论却是小说和哲学没有关系?⑥汪曾祺为什么要画那样的一幅画送给王浩?师:作者说自己“对金生生所知甚少”,我们从这所知甚少的内容中读到了什么呢?请大家快速阅读文章,完成填空:从____中我读出了金岳霖的____。(根据学生所答内容板书)……生:从金先生对王浩的教学可以看出金先生的教学方式很特别。师:这是一种旁若无人式的对话教学,似乎是置其他学生于不顾,但却也看出他在教学时的全情投入,特立独行。课文中写王浩,说他成为了国际知名的学者,是为了写出……生:写出金先生的学问深厚。师:为什么?生:因为“王浩的学问,原来是师承金先生的。”

师:所以写王浩就是写……生:金先生师:这是什么手法?生:衬托。师:很好!可是文章中作者为什么要送给王浩那样的一副画呢?我们先看一下画中画了什么,宣威火腿是什么,对了,是云南的特产。这里我先介绍一下当时西南联大师生们的生活状况。……在这样的环境下,师生二人,一个专心地学,一个认真地教,这背后恐怕既有他们对于所学的由衷地喜爱,还有他们对于多难的国家那义不容辞的责任。……师:作者写王浩,就是为了写金岳霖先生,这种衬托的手法,文章中有没有其他地方也用到了?……师:好,通过大家一起努力,我们通过对文章的细节描写,读到了金先生身上尊重他人、诙谐风趣、学问精深、重情深情、真诚童真等特质。但你们有没有发现自己在品析的过程中漏了一些东西?生:漏了一些细节。师:哪些细节?生:文章第2节的眼镜及走路姿势的描写,第6节“我觉得他很好玩。”生:第9节金先生说小说和哲学没有关系。师:对,这两个问题,你们预习时就提出来了。生:还有第12节坐三轮车逛王府井。师:很好,大家发现了这些问题,说明我们都有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大家前面没说这些内容,看来这些内容对大家而言是有难度的,那么,我们就再细细地品读一下这些内容,然后集众人之力,看看我们能不能从中再读出一些味道来。请每个学习小组任选一到两个细节描写进行品读,先自己独立评点,然后再交流汇报。……生:金先生独特的眼镜写出了他的怪和有趣,但我们还读出了其中的辛酸和不易。

生:从“他就这样穿着黄夹克,微仰着脑袋,深一脚浅一脚地在联大新校舍的一条土路上走着”读出了他的辛酸、孤独。生:还有坚毅。师:很棒,这句话犹如一个长镜头,很好地反映出了金先生的内心世界。现在,大家在回头看一下第10节,你们有没有什么要补充的?生:这里除了有童真外,还有执意不成家的孤独辛酸。师:很好,金岳霖先生就是这样,一直孤独却又执着地行走在他的研究和情感之路上。……师:至此,我们立体地走近了金岳霖先生。在他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他形于外的幽默诙谐、机智风趣、尊重他人、学识渊博、特立独行,也感受到了他蕴于内的真诚坦率、单纯天真的赤子之心,更感受到了他身上深藏其中的孤独辛酸,以及他面对世俗、面对困境时的刚毅坚卓的精神。师:现在大家还有问题吗?没有的话,我们回头看看大家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还剩第一和第二两个问题没有解决了,你们现在能告诉我答案吗?生:金先生和西南联大的很多教授身上都有着刚毅坚卓的精神,所以希望大家都能好好地写一写。师:这两句中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我们一起把最后两句读一读。生齐读。生:怀念、伤感、期盼、尊敬。师:很好,大家从文章中读出了蕴涵其中的伤感、怀念、尊敬、虔诚而殷切地期盼之情,也许吕冀平先生的《负暄琐话・序》中的一段文字是对这篇文章最好的诠释(PPT展示),齐读。

三、案例反思

首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为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常常会采取一些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可事实上,学生即使再热烈的讨论那也是在老师预设之下进行的,这是一种看似主动实是被动的学习方式。这样的课堂教学是无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因此,我们必须将主动权真正地下放到学生的手中才行。

其次,让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贯穿教学的始终。在这个过程中首要的是要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堂课主要采用课前预习和课堂生成的方式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课前的预习改变了以往做题的方式,而是采用开放的预习方式,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自己提出不懂的地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生成情况,有意识地提醒学生发现问题,比如学生在品读时就发现自己忽略了一些细节,有些细节品读得不到位的问题。但是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不是都有价值的,这就需要我们根据教学目标作出取舍并作出排序,使之更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推进。在本课教学中,问题4、问题5与人物的细节描写有关,问题3、问题6与写作方法和人物形象有关,问题1和问题2则涉及到文章的主旨。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可根据课堂的生成情况先解决问题3和问题6,然后再解决问题4和问题5,最后解决问题1和问题2。这样的排序体现了问题的层次性,同时也更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三,采取独立评点与学习小组交流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现在的课堂教学,面对一些疑难问题,老师大多采取学生讨论的方式解决。采取这样的方式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方法固然没错,但是却要因文而异。在语文学习中,并不是所有的文章、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学生讨论的。比如初读似水,再读似酒的《金岳霖先生》。热闹的讨论交流是无法让我们真正走进人物的心灵深处,唯有个人化的静读、细读方能让我们感悟到平淡似水的文笔背后的汹涌的感情。但由于每个学生对语言、对生活的感知度不一样,他们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结果也会不一样。适当的小组交流,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先进行对话,让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进行对话。这对一些语言、生活感知度较差的学生来说,是一次轻松的学习、品味的机会。

这节课虽然较好地完成了预期的教学任务,但仍然有许多的缺憾,也留下了许多思考的地方。比如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判断问题的价值及筛选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后期教学中要思考解决的。

教学案例分析范文第4篇

依据“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新课程理念,本节课我创设探究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模拟探究游戏自主获取新知。

二、教材分析

就知识而言,了解人的染色体组成、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理都是本节的重点。另外,这一节的内容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之前学习的与遗传相关的基因、DNA、染色体等概念的延伸,也是对遗传图解知识的巩固,同时还为高中阶段学习人体的遗传规律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因此,无论从知识的形成还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角度,本节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课。

三、教学方法

重点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结合当堂反馈巩固效果。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以及实验所需的器材,学生则为本节课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比较男女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并探究人的染色体组成以及模拟生男生女的小实验。两个探究活动都尽力引导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同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及反馈练习来突出重难点。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①叙述什么是人的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②解释人的性别决定的含义;③理解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原理;④概述人的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模拟生男生女游戏,经历科学统计过程以及学习科技资料的分析方法;②通过观察细胞中的染色体图解,知道人体染色体的特点,学会区分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性别比例问题,积极地宣传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具有从科学的角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的观念。

五、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两个不透明的布袋(一个装20粒红色珠子,另一个装红色和白色珠子各10粒);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全体学生起立后教师先让女同学坐下,然后问站着的男同学:“你们为什么不坐下呢?”“因为我们不是女生!”“哦,看来性别有男女之分,人的不同性别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共同来学习的内容。”

设计思想:从一开始上课就充分激发学生兴趣,迅速进入上课状态,自然地引入本节课内容。

(二)学习新课

1.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过渡:人的性别是一种性状,性状是由什么决定的?让学生回忆基因、DNA、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设计思想:通过知识回忆,引导学生研究性别从研究人的染色体开始,由前概念引入新知的学习。

活动一:探究人的染色体组成

方案:出示两张图片:①未经整理的男女体细胞中染色体图片; ②经过整理后的男女体细胞中染色体图片。

学生阅读课本P36第一段,PPT出示思考题:①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可以分为几类?划分的依据是什么?②男性和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有什么异同?

(学生回答,全班讨论,教师点评。)

过渡:看来大家都认为是性染色体的差异造成了男女有别,下面我们重点研究这一对性染色体。出示一张放大了的男女体细胞中性染色体图。

提出问题:①哪一张是女性性染色体图?它的组成是什么?②男性性染色体的组成是什么?你们能看出哪条是X染色体,哪条是Y染色体吗?

设计思想:让学生通过观看图片,比较男女性染色体的差异,并且学会辨认X和Y染色体,加深对男女性染色体差异的记忆和理解。

2.性别决定的方式

过渡: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男女有别的原因,那么人类的性别是如何决定的呢?我们先来做个游戏。

活动二:模拟生男生女的实验

教师展示两个不透明的布袋,引导学生思考:①说出标有男、女的布袋中的红白珠子分别代表什么?②如何模拟生男、生女的过程?

提示:①每组选一位同学记录下每次实验的结果;②抓取之前要把袋子抖一抖;③每次实验结束后要把珠子放回原来的袋子。

统计全班结果并简单分析。

设计思想:分组模拟、探究实验前出示的几个小问题,把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有机串联在一起,并强调几个注意点,保证了实验的科学性并尽力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同时体验小组合作过程。

小调查――班级、年级及学校的男、女生人数统计。结合表格和实验数据分析规律,推断正常情况下男女比例接近多少?

通过多媒体课件中的性别决定图解(板书),对实验原理进行分析,得到实验结论――决定后代性别的是父方的类型,正常情况下男女比例接近1∶1。

展示:1982年、1990年、2000年三次人口普查结果,学生分析数据并讨论男女比例失调的原因,讨论并分析一些有关性别的社会问题:

(1)有一名妇女,只因为生了女孩“断了香火”就招来了公婆的虐待:产妇不准吃饭,女婴不准喂奶。

(2)有人怀孕后走后门、托关系,检查胎儿性别。若是女胎就打掉,若为男胎就留下。据调查,弃婴中除了残疾儿外,多数是女婴。

学生讨论并回答,引导学生关注男女比例失衡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养成科学看待男女性别的态度。

小结:在人类的生育问题上,必须尊重大自然所创造的平衡规律,如果人为地破坏者这种平衡,也会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设计思想:用一些真实的数据和实例,引发学生对男女性别比例失调的关注,通过生男生女遗传图解的学习,科学看待性别问题,养成关爱女性、尊重大自然规律的态度。

七、教学总结与反思

(1)新课导入部分,从告知学生人的性别是一种性状入手,引导学生回忆基因决定性状,以及基因、DNA、染色体之间的关系,很自然地由前概念引入新知──人的染色体,过渡自然,注重前后知识的联系。

(2)出示男女体细胞中染色体图片后重点突出男女性染色体,并让学生通过认图区别X和Y染色体, 把此知识的掌握上升到“观察―分析―记忆”的层面,既加深了印象,又突出了学习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

(3)活动二(模拟探究生男生女比例)小组活动之前的讲解很到位。这些小问题把一个个知识点串联在一起,既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又为下面性别比例遗传图解的理论讲解奠定了基础。

(4)模拟探究生男生女比例活动后,统计各小组的数据结果并非为精确的1∶1,有学生提出质疑,教师举了抛掷硬币的例子很好。因为在课堂上由于时间有限,实验次数不够,往往会造成结果与理论值的差异,对实验结果做合乎情理的解释不仅解除了学生的疑惑也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不足之处,如教材P37最后一段“许多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和人基本一样,如鱼类、两栖类和所有的哺乳类动物”,这是本节课最后一个知识点,由于前半部分时间把握得不太好,此知识点只是一带而过,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可以出示一些与人类性别决定方式相同动物的图片,或举出与人类性别决定方式不同动物的例子(如鸟类ZW型),这样的讲解效果应该比单纯地在课本上勾画重点要好,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时间的掌握与分配。

教学案例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案例 “把”字句 PPP模式 交际法 任务型教学法

一、引言

近年来,对外汉语教学事业蓬勃发展,关于第二语言课堂教学法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然而不同课型、不同教师采用的教学法不同,目前较为流行的有“PPP模式”、交际法和任务型教学法。所谓“PPP模式”,是目前最普遍的教学模式,由展示(presentation)、练习(practice)和表达(production)三部分组成,因此也称为“3P模式”;交际法是以语言功能和意念为纲、培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是以任务组织教学,在任务的执行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已经掌握的目的语资源,在实践中认识、应用目的语,在“干”中学,在“用”中学的教学方法。

研究教学模式如何应用于教学的直观途径是案例分析,“把”字句作为留学生的习得难点,对其教学方法的探讨十分必要,然而当前对外汉语课堂案例分析主要集中于对综合课、听说课、词汇教学等的研究,对“把”字句的专项分析较少,因此笔者从实际需要出发,以北京语言大学“初级教学演示――‘把’字句”为材料,对真实的教学过程进行记录并分析,形成本文针对“把”字句的专项案例分析。

二、案例定位

1.课型:汉语精读课;

2.学生等级:水平较高的初级学习者;

3.教学内容:“把”字句;

4.学生数量及情况:6位来自不同国家,混合班的学生;

5.教学时长:17分钟;

6.教学步骤:导入语法点――讲解――练习。

三、教学内容

(一)教学重点及实现过程

该案例主要教学内容为“把”字句,通过“导入、讲解、练习”的思路教授“把”字句“S+把+O+V+了、S+把+O+V+RC、S+把+O+V(在/给)+RO”三种结构。课堂环节通过目前第二语言课堂教学领域最为普遍的教学模式――“PPP模式”来呈现,由展示(presentation)、练习(practice)和表达(production)三部分组成:

1.展示(presentation)(用时约4分钟):用“学生喝水”的动作,通过不同的问题引入“她喝了一瓶水、那瓶水她喝了、她把那瓶水喝了”三个句式,进而自然流畅地讲解了因“话题不同,句式选择不同”的情况,随后用学生熟悉的母语讲解了“把”字句的语义特点、包含的要素,最后通过“用例句理解结构”的方式呈现出本节课重要结构,完成语法展示阶段的教学。

2.练习(practice)(用时约4分钟):展示环节结束后,教师采用交际性练习的方式通过问学生“你把功课交给老师了吗?”引导学生输出,练习“S+把+O+V(在/给)+RO”结构,并适时纠正。期间,教师采用合唱与独唱相结合的方式,单独叫学生回答问题后又领读,在保障开口度的同时不断重复,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该语法句。

3.表达(production)(用时约9分钟):练习过后,教师通过发出指令――做动作――提出请求的方式帮助学生完成交际目的。教师首先让每位学生拿出信用卡,后分别让不同学生遵循“请把信用卡交给我”的指令完成动作,后问其他同学“他做什么了”引导学生输出,使用“把”字句,最后通过问学生“你想不想要?怎么说?”引导学生说出“请sb.把N还给我”,使用“把”字句完成交际目的。

(二)讲解方式

教师放弃人为的“教科书语言”,根据学习者的实际需要,选取真实的语言材料,以话语为基本单位,以交际为主要手段,将功能与结构融合在话题之中,多次循环,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把课堂教学与真实生活联系起来,着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践行了交际法的教学主张。主要采用以下讲解方法。

1.结构与功能相结合:通过例句理解语法结构,如:通过“他把水喝了”理解“S+把+O+V+了”;通过“老师把书放在桌子上”理解“S+把+O+V(在/给)+RO”等。

2.任务原则、交际原则、意义原则相结合:教师给学生真实的情景和交际任务,通过问问题、做动作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后引导输出,如把书放在桌子上问学生“我做什么了”,让学生在理解意义的同时完成交际任务。

3.采用引导式教学:老师以问答法贯穿整个课堂,其讲解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疑问句,引导学生回答,尽量把更多的课堂时间和说话机会留给学生,提问还能刺激学生自主思考,调动学生说汉语的积极性。

4.合唱与独唱相结合的方式:讲解中大部分例句由学生单独回答以后教师领读,在重复中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

5.采用情景教学法:讲解“把”字句表祈使作用时,直接放在情景“请把信用卡给我”中,并完成动作,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理解该功能。

6.适当运用学生母语:讲解“把”字句的语法义与使用特点时,教师采用英文讲解,减少了学生理解语言本身与“把”字句语法特点的双重压力,让学生轻松理解并记忆该语法点。

总体来讲,该教师摒弃枯燥难懂的语法点解释,使用学生母语帮助学生理解,并且给出具体丰富的例句,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去理解语法结构。该教师没有过多地纠结于语法结构本身的抽象讲解上,把抽象难懂的语法变得简单易懂,圆满完成了语法的讲解。

(三)练习方式

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第二语言课堂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任务活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激励、动员学生学习的作用。本案例中,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强调教学过程中的互动,通过互动过程中的意义协商来促进语言习得。其主要采用的练习方式及作用如下:

1.采用“真实任务”练习:一部分学者把任务分为“真实任务”和“教学任务”。真实任务是指现实生活中真实的言语交际活动。教学任务是教师为了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而有意识地设计的与真实任务有相似性的活动。本案例中,教师采用“把功课交给老师”“把信用卡给我”等生活中的真实任务,把学生融入到真实环境中,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2.加入题外话: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避免“满堂灌”,可以通过一些“题外话”来调节、活跃课堂气氛。本案例中,该教师在收集信用卡及还给学生物品时,通过拿信用卡、背包等方式用动作参与到情景中,加之夸张的表演,提高了情景的真实性,增强了课堂趣味,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另外,该教师对于课堂的总体掌控很好,课堂氛围放松,没有压抑感,肢体语言丰富,利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点。

该教师在引导学生练习环节中始终掌控全局,收放自如、灵活多变。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以自我感知学习为主,在多次重复及互动学习中自然习得,教师只负责引导、答疑和启发,避免让学生对教师或范本产生依赖,是成功的练习范式。

四、总体评价及个人建议

该教师博采众长,用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角色中并进行输出练习,注重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使课堂气氛活跃。这样的处理方式使得“PPP模式”过于重视语言形式的缺陷得到了弥补。“PPP模式”形式与内容失衡,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存在缺陷,该教师与交际法的结合增加了内容、功能在教学中的比例,引入真实情景让学生身处其中,使得汉语教学更加充实而不空泛,灵动而不枯燥。

该教师在语法点讲解、课堂呈现以及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处理得当,值得学习,但笔者认为该案例依然存在练习形式单一、重复过多、学生之间互动不足的缺陷。王燕(2005)在《任务型教学法在初级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初探》中指出,“要增加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和互动,把学生分小组放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完成交际任务,充分调动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语法知识的再组合和创新使用”。Willis(1996)也提出了任务实施框架:任务前(介绍主题和任务)――任务中(任务、计划、报告)――任务后(语言形式的分析与练习),强调语言输出。针对该案例练习形式单一的缺陷,应该增加任务型教学法中对团队任务的操练环节,以培养学生创新语言的能力,丰富练习形式。具体如下:

1.把学生分组,每组三个人,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每组尽可能多地写出与布置房间相关的词汇和句式。

2.教师布置任务:每组三人,一人是房屋主人,负责发出指令(强调用“把”字句);一人是搬运工,负责按照主人命令执行任务;一人以“搬运工做了什么”为题,进行结果汇报。

3.教师发放房屋、家具等的图片道具。

4.开始执行任务。

5.教师做好活动记录,并在活动结束后进行评价反馈。

五、结语

着眼于真实课堂,笔者结合“PPP模式”、交际法、建构主义理论对其教学重点、实现过程、讲解及练习方法进行了分析,最后从任务型教学法出发,提出教学建议。从细节出发,分解的课堂实例有利于学习和研究教学方法,进而间接促进对外汉语教学。但本文视角过小,收集材料方面存在缺陷,也没有明确指出该教学案例的主要亮点及缺陷。笔者希望在以后的相关研究工作中进一步完善对“把”字句教学针对性的分析,从而为对外汉语教学方法的探讨与研究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0.

[2]李星.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以预科班我都做对

了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3]张辉.汉语综合谋教学法[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6.

[4]王燕.任务型教学法在初级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初探[D].北

京:北京语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5]廖巧云.交际教学法的应用・问题与思考[J].济南:山东外语教

学,2002,(3).

[6]魏永红.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

论文,2013.

教学案例分析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案例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90050

新课改倡导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变,目的是消除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提升教学质量。本文结合《摩擦力》教学,进行案例分析,对如何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行了研究与反思。

一、教学实例分析

1.课程分析

这一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三项内容,一是让学生掌握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二是掌握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三是掌握摩擦力增大、减小的方法。从教材来看,教材采用了抽象的论述方法,没有明确提到静摩擦或动摩擦,而是统称摩擦。同时,对滚动摩擦也没有明确论述,而是作为减小摩擦力的方法进行了扼要的介绍。此外,教材中没有具体讲述摩擦力形成的原因,这需要教师利用课程资源对相关内容进行适当引申,通过让学生掌握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对这项知识进行呈现。

2.教学重难点分析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两部分,其中,重点是如何让学生掌握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特性和规律,通过演示实验得出f=μN;而难点在于,受思维定式影响,学生会误认为压力N的大小总是跟滑动物体所受的重力相等。因此,必须要通过课程资源的利用,直观演示,只有当物体水平放置时,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滑动时,压力N的大小才与物体所受的重力相等。

3.教学过程

第一个环节,导入新课。

在课堂开篇,首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几张在生活中采集的图片:①雨天,小明骑自行车出行,不小心滑倒了;②晴天,小明轻快地骑着自行车去上学;③小明骑自行车很吃力地经过一片沙地。其次提出问题:对比三张图片,为什么“小明骑自行车”这一行为会出现三种结果?影响因素是什么?

第二个环节,提取摩擦力的概念。

导入新课后,让学生各自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杯、一小把大米和小木棍,随即进入实验环节。

实验:①指导学生将大米倒入纸杯,将小木棍插入并将大米压紧,提起小木棍,这时小木棍从纸杯中拔出;②让学生在纸杯中倒入少量的水,与大米混合,再次将小木棍插入、压紧,稍等片刻后提起小木棍,此时纸杯被一同提起。

提出问题:①为什么做第一个实验时,小木棍与纸杯脱离,而第二次实验中纸杯一并被提起?②两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③同学们能否通过这个实验总结出摩擦力的概念?

第三个环节,教学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再次以多媒体播放图片,图片的内容包括:①推动一本书和一张桌子;②在冰面行走和马路上行走;③汽车速度与刹车距离;④汽车轮胎和自行车轮胎的对比。展示图片后提出问题:对比、分析图片,想一想,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随即进行演示实验:将木块置于讲桌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最后提出问题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如何测试摩擦力的大小?

第四个环节,分组讨论,了解生活中摩擦力的存在和应用。

在这一环节,教师可将学生分成数个小组,让各小组在上述学习的基础上讨论交流,说一说生活中存在哪些与摩擦力有关的现象,课堂最后利用多媒体播放两段视频:①电影《鬼子来了》中潘长江所饰鬼子,踩在倒了豆子的地面上滑倒摔跤的情景;②搬油桶,“移”重于泰山,“滚”轻于鸿毛,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帮助学生加深对本课知识的印象。

二、教学反思

教学案例分析范文第7篇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20―0122―01

写作是学习英语的一种途径和手段,它不仅是一种能力,而且能有力地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近年来,书面表达在高考试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长期以来,如何有效地进行写作教学一直困扰着广大英语教师。“给出题目,提出要求,学生完成习作,教师批改,出示范文”的传统写作教学模式往往导致大部分学生被动地完成写作任务,缺乏积极性和写作的热情。同时,广大教师忙于修改学生习作中的语法、词汇等细节性错误,形成了“学生怕写,老师厌改,效果欠佳”的现象。下面笔者以案列探讨在写作教学中如何运用过程性写作教学法。

一、教学设计理念

通过近几年高中英语写作课堂教学实践,并结合学生在英语写作中所表现出的问题,笔者发现将过程教学法应用于写作指导的效果十分明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

过程性写作教学法将写作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和六个步骤,即写前阶段、写中阶段、写后阶段三个阶段,主题导入、小组讨论、初写文章、点拨优化、再写修改、作品展示六个步骤。学生在教师的反馈和指导下完成写作任务。这种层层铺垫、循序渐进的过程,不仅让学生对写作做到胸有成竹,而且系统地训练了写作思维。

二、教学案例分析

现以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版高中英语教材第一单元的写作部分的教学为例进行分析探讨。本堂课的教学任务是“Write An E-mail to an e-pal”。作为刚升入高中的学生,英语功底虽然不厚,不过对这个话题很熟悉,学生有话可说,有真实性。

1.写前阶段

这个环节包括主题导入和小组讨论两个步骤。教师导入主题和任务,拓展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的写作意愿。然后通过学生分小组讨论,激活有关词汇和有用表达,为写作做铺垫。就本节课而言,笔者考虑到学生刚进入高中,同学之间不熟悉,有些学生的思维不够开阔,首先提出了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导入主题:

Do you have friends?

Do you know how to make friends?

Do you know you can use the internet to make friends?

Do you have an e-pal? Do you want to have one?

Have you ever written an e-mail? Do you know how to write an e-mail?

然后,笔者引导学生思考,给每个小组五分钟时间讨论,之后每个小组表达自己的观点。讨论中教师一定要在教室中走动,密切关注各个小组的讨论进程,适时提供一些帮助。通过学生讨论、互评、教师点拨的循环过程,让学生明白怎样选择详略、文章结构如何建构以及如何给文章添彩增色等写作难题。

2.写中阶段

这一阶段为学生提供了使用、完善语言的机会,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语言的流畅性。它由三个步骤组成:初写文章、点拨优化、再写修正。这个过程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3.写后阶段

教学案例分析范文第8篇

目前高校的体育教师越来越感到高校的体育课要真正上好、让每个学生都喜欢很难,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难度。首先随着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模式的推行,每个上课班级的学生数越来越多,从过去的30人左右到现在的50人左右。其次,学生的基础存在很大的差距。比如发达地区的学生对篮球、足球、排球接触得多,有些还进行过专项选项课学习,但有些地区的学生却从来没有接触过。最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很大,有些爱运动,有些却很少主动参与运动。过去常规教学步骤通常是:先集体讲解基本技术,再分组练习,再讲解后分组练习,最后分组比赛。总之教学的针对性差,无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从真正意义上达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问题。对于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成为体育教学改革需要解决的重要难题。

2运用团队比赛教学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2.1比赛教学法与团队比赛教学法

比赛教学法是指在比赛的条件下,按照比赛的相关要求以及比赛的最大强度来完成平时训练的一种教学方法,具有很鲜明的竞争性。经常被用于演练或实践某一技术或战术,比赛双方一般都为临时分组。团队比赛教学法是按照团队理论通过比赛实现特定目标而建立相互合作、有若干成员组成的比赛共同体。作为一个共同体具备目标、人员、定位、权限、计划五个构成因素。通过每一个成员努力的结果,能够使组织的目标较好地达到。

2.2团队比赛教学法目标

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可以简要概括为:提高体质健康水平,掌握体育运动技能,提高社会适应性。因此团队比赛教学法的目标除了达到学校体育的目标外,还强调团队成员人文素质的提升,努力形成一个“完美的人”。成功的团队需要成员彼此相互合作、支援、扮演不同角色以完成任务。团队应该是互补性的结构,无论从身体素质、技战术掌握情况还是从个人能力来说,过于相似的人聚集在一起,优势非常单一,弱项也很明显。团队的力量就在于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3团队比赛教学法实施步骤

把人数较多的俱乐部教学班分组成立长期的比赛或学习团队,让有特长的同学担任队长,既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又培养和发挥他们的团队组织、协调和领导能力。通过教学比赛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展开问题教学。在体育教学中具体展开方式:比赛(创建学习情境、发现问题)练习(解决问题)再比赛再练习再比赛。具体步骤为:

(1)在现有的能力基础上,进行比赛,发现面临的学习问题;

(2)明确自己的学习问题,在练习中针对自己的问题进行练习(小组或个人形式);

(3)若学习出现问题或解决问题的方法错误,可与老师沟通解决;

(4)在提高的基础上,进行比赛,再发现面临的新的学习问题;

(5)调整教学形式再联系,直至掌握所学的教学内容。

2.4篮球团队比赛教学案例

我们从最常见的篮球俱乐部初级课程任选一个班进行试点,学生不分男女跨年级自由选课组成,人数52人,经常打篮球的学生12人,偶尔玩玩的26人,从没接触过的14人(女生8人)。具体教学步骤如下:成立团队:将52名学生分成8组即8个团队,每组选派1名打得较好的同学担任队长,然后由教师按每组1名女生、4至5名男生组成实力大致均等的8个队。

3制定比赛规则及各阶段团队比赛目标

(1)比赛规则:进行6对6的全场篮球比赛,多出1人的队轮流派1人做裁判(最终每个学生都必须经过几轮的裁判练习)。女生投进一球算5分。10分钟一节,每次课交叉打4场。赢一场得2分,平一场得1分输一场得0分,课程结束按总积分确定比赛分值。

(2)各阶段的比赛目标:第一阶段:培养团队领导,熟悉篮球比赛基本规则,培养全体队员篮球运动兴趣。第二阶段:能积极参加课内外篮球锻炼,比赛中能运用各种技术动作。能运用简单的比赛战术。第三阶段:每个人均能进行比赛的组织和裁判工作,会进行简单的进攻和防守战术配合。

3.1篮球团队比赛教学案例分析

3.1.1团队比赛教学法提高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对于有篮球特长的学生由于担任了队长,他们从过去的只注重自己的发挥或表演逐渐成长为整个球队的灵魂。当然教师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场比赛刚开始几乎都是这些队长在进行表演,那些女生和篮球基础不好的学生往往被冷落在一旁。这时教师及时提醒队长们的责任是照顾到每一位队员,要利用他们的能力抢球、分球到那些被冷落的学生,对队长的评价是他的队员是否都通过他的组织与照顾喜欢上了篮球运动。同时一些灵活的队长也逐渐发现规则蕴含的内涵,即帮助和保护女生投篮将获得更多的优势,政策的引导加上教师人文关怀的要求,队长们开始不再嫌弃打得不好的队员并积极主动找机会传球给女生,第一场比赛结束,女生的积极性果然被很快地调动起来了,队员之间的相互关怀、帮助使每个队员迅速融入了团队,通过比赛也帮助大家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人相处。

3.1.2团队比赛教学法培养学生顽强、拼搏、探索、创新的人文精神由于比赛是全场篮球赛,靠少数人的努力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须调动和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高强度的比赛成为很好的育人元素,团结拼搏、刚毅执着、顽强抗争、奉献上进的人文精神让每个学生不断得到强化。另一方面通过比赛的不断深入,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被不断激发,队员们开始体会到团队配合的重要性,分工合作即战术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体现,队员们开始主动探讨篮球战术,这一阶段教师对于战术的讲解将使学生得到很好的理解和贯彻,比传统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3.1.3团队比赛教学法培养更多懂规则、会裁判、传播篮球文化的学生由于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投入到比赛中去,而兴趣又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学生除了在课堂上主动学习规则,课外也会主动学习裁判知识,课堂随时提供的大量实践平台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过去举行篮球阳光大联赛缺乏学生裁判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同时由于目前的俱乐部制选课采取了跨班级、年级的方式,因此大学篮球文化在课外也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学校28片灯光篮球场每天直到晚上十点都是学生运动的身影。

3.1.4比赛有利于课内外锻炼一体化的推进要想达到真正提高学生体质健康和篮球水平,光靠体育课堂是不够的,团队比赛教学法主要通过课堂的组织练习提高学生对篮球的理解并培养篮球运动的兴趣,促进他们课外主动参与篮球运动,只有课内外的大量练习才能从量变到质变,使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篮球的技战术水平得到真正的提高。同时由于团队的建立也扩大了学生的交友面,便于大家课后锻炼的交流与学习。

3.1.5团队比赛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体的教学过程,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主观能动性,学生始终处于老师让学生怎么做学生就怎么做的过程中,学生缺乏主动探究的意识和平台。而团队比赛则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协商、合作与互动的过程。真正将“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学会学习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思想融入了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因此无论是学习氛围、学习效果都得到了根本的转变。

4团队比赛教学法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4.1教师以引导为主、回归学生主体地位

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不等于教师对课堂失去指挥。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出现“放羊式”的学生自由活动或自主比赛的情况。团队比赛教学法要求课前教师要认真备课,设计适合学生的比赛方式,比赛既要紧跟教学内容,又能产生学习兴趣、掌握篮球技能。在比赛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在比赛中出现的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调整,即要保证比赛连续性活跃课堂气氛,又不能教学内容偏离课程计划,要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4.2避免运动损伤、控制比赛强度

比赛过程中必须明确比赛规则,这是保证比赛流畅的必要因素。所谓无规则不成方圆,因为学生的自控能力差,很难在球场上约束自己的动作。所以要按照指定规则进行比赛。而比赛教学又是一项高强度的训练项目,所以发生运动损伤的几率也比较大。因此特别要跟学生强调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比赛的目的在于技术和战术的演练。

4.3注重团队建设、全员参与

成功的团队是通过把不同性格的人集合在一起的方式组成的,成功的团队必须包括担任不同角色的人。一个团队中,如果没有“组织者”,团队就像一盘散沙。如果没有“评估者”,团队成员的业绩就无法评定;如果没有“实施者”,团队就无法完成任务。因此教师应指导比赛团队的建设,如可以经常交换角色,使每位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5结语

团队比赛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方法,要注意与其它教学方法的相辅相承。团队比赛教学的开展要有目的性的开展,每个比赛形式要有明确的技术或战术的要求,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保证比赛教学的有效。同时团队比赛教学法虽然操作简单,但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总是以固定的形式去进行,慢慢会使学生失去兴趣,进而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因此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安排不同的教学比赛内容,使学生能够做到全员参加比赛,没有掉队。既保证了课堂比赛的多样,又实现了学生多种技能的掌握,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另外,不同的体育项目团队比赛的内容和组织形式也不尽相同,尤其是健身类项目和球类项目,因此教师在实践中必须不断加以研究、分析和总结,找出适合本项目的团队比赛方法。

教学案例分析范文第9篇

关键词:初中体育;素质;主体

新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课程教育中拥有主动权的一方,给学生充分选择的机会和自我发展的空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不断完善自我的习惯。而体育教育也更要追随教育改革的步伐,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体育教育更是从学生的心理和身体素质出发,帮助学生锻炼心智,加强体育锻炼,并且能够培养学生训练和竞赛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一、初中体育课教学案例

1.跳绳练习。教学要求:分组式群体活动。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从基础练习开始,按基础不同分组,设置不同的要求。第一组练习行进间跳绳,也就是边跑边跳;第二组练习原地换脚跳、编花跳或两人编花跳或两人一组一带一跳;第三组练习前摇双脚跳或前摇单脚跳;第四组由我亲自带领练习原地的跳绳、起跳、停绳。

2.案例分析。课程的安排体现的是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确定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并且,这种自由结组的方式能够帮助加强学生间的各种沟通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竞争意识。让学生在练习中体验到相互配合的重要性,使学生体验到靠个人的力量是局限的,让学生充分感受自主和合作的乐趣。这样平等、信任、民主的课堂,让学生的亲自体验胜过任何教师的单纯讲解。

二、目前初中体育的状况

1.目前学校的教育实施由于场地不足,资金短缺等问题,制约着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体育器材不够完善,可能一些学校只能提供给学生简单的体育课程训练。一旦这些简单的游戏训练不能满足学生更高层次的追求时,体育教育就会停滞不前了。

2.学校忽略对体育教育的重视。一些学校体育课程的安排时间较少。通过查询,我们发现现在初中体育课程安排的学时过短,甚至有的学校临近期中期末考试时间,将体育课临时改换为其他主门课程,这样已经影响了体育课真实作用的发挥。大多数学生认为体育课可上可不上,也没有考试,最终也会变成其他课程的自习课。这些陈旧的观念影响着学校体育工作新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影响体育教学的改革,给学生也灌输了一种“分数第一”的概念,而忽略了身体素质。

3.学校教师的教育过程较为松散。目前,一些学校的教师,在体育课程的教育中是一种放养式教育,课前导入,让学生简单的跑圈、拉伸、热身,然后解散自由活动,体育课也就成了学生放松随意玩闹的时间。对于一些习惯足球、篮球的学生来说,是个练习锻炼的好时机,可是对于一些本身就缺乏运动神经或是不习惯运动的学生来说,身体素质锻炼的机会就相对于他人减少了许多甚至没有。

4.面对案例中的教学情况,也有可能出现个别学生只是沉浸在游戏中,而忽略了教师提倡的在学习中不断加强自身锻炼,寻找学习方法的要求。

三、根据案例与目前学校体育教育状况相结合所提出的几点建议

1.教师首先要树立明确的体育教育理念,打破陈旧的教育观念,重视学校体育教育的功能,增加体育器材,加强体育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学校也应该关心广大体育教师的生活,了解他们内心的需求,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安心工作。

2.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学生对体育教育合理的认知,让他们意识到通过体育锻炼和训练,能促进人体结构的发展,增强体质,促进智力发展。依据现在社会的飞速发展,现今时代的体育教育应主动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提高他们对自身身体素质的重视程度,让他们了解体育对生活的重要作用,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3.了解学生内心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完善教学内容。师生间的互动是双向过程,对教学对象充分了解,教学工作也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逐渐趋于成熟,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又是各有各的想法。所以,体育教师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对症下药,像案例中所指出的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出不同的安排。

4.教育方式和教育知识的不断革新。社会发展不断进步,学生对追求新鲜事物的步伐从没有停止过。任何知识都有生产、发展、老化的过程,一旦教育方式和知识过时,不能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和要求时,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所以教学过程就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充分利用新时代的产物,使资源的利用达到最大化。综上所述,我们要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帮助学生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体育教师也要根据科学社会与时俱进的发展方向,对体育教学进行不断更新。

参考文献:

[1]黎雄辉.探究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D].当代体育科技,2014(4).

[2]徐丽娟.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困境及对策分析[D].教育教学论坛,2014(8).

教学案例分析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仿真技术,方向控制阀,案例分析,任务驱动

“液压传动技术”是机电类专业开设的核心专业课程[1],既有一定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冶炼、化工、航空、军事等领域[2]。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理念的提出,也对高职院校“液压传动技术”课程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需在掌握基本的液压传动原理以及认识液压元件结构的基础上,具备能够分析典型液压传动系统以及对基本液压回路进行搭建与调试的职业能力。本文以液压传动技术课程中的“淬火炉液压控制系统”案例为例,利用仿真技术在任务驱动教学中对案例进行设计与教学应用。

1研究背景

教学内容分析。“淬火炉液压控制系统”是应用液压传动原理构成的简单液压系统,是“液压传动技术”课程中方向控制回路章节的典型教学案例。其中,重约500kg的淬火炉的顶盖是由一个单作用缸提起[3,4],淬火炉顶升液压缸示意图如图1所示,是典型的方向控制回路去控制其升降。通过对该案例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方向控制回路的组成,掌握方向控制元件的结构原理。然而,教材中关于液压元件与回路的介绍多为抽象的平面结构图、冗长的文字描述,学生对知识较难产生深入理解。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用仿真软件辅助教学,通过仿真模型对二位三通换向阀等液压元件内部流量特性进行曲线分析,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液压元件的内部结构特性。也可以让学生通过仿真软件搭建方向控制回路,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通过学习任务的驱动,学生学习目标得以明确,学习效率得以提高,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良好基础。教学现状。目前的高职院校学生普遍缺乏明确学习目标,存有厌学情绪。但大部分学生内心是追求上进的,只是不知道该做什么,需要教师加以引导。除此之外,传统教学方式对液压理论知识的讲解过于死板,趣味性不强,导致学生对专业术语无法理解,对元件内部结构无法产生相应的实物映像,久而久之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加之现代工业对于液压控制系统各方面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液压系统设计思路仅能够满足静态特性下的性能分析,已相对过时。利用仿真技术去设计和分析液压系统的动态性能已逐渐成为当前的主流趋势,企业需要会使用仿真技术的人才。但现有教学中还延习着传统的教学方式,缺少仿真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2教学设计思路及过程

本研究基于高职学校《液压传动技术》课程的教学实际与学生实际学情,以任务驱动的理论基础为指导,借助仿真资源,创新教学方法,进行了仿真技术在任务驱动教学中的案例分析,期望可为“液压传动技术”课程教学提供新参考,促进教师关注并尝试应用仿真技术,辅助教学提升教学效果。图2所示为淬火炉液压控制系统的教学设计。(1)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了解方向控制阀的结构原理。[任务1]根据二位三通换向阀工作原理图和仿真素材,交流讨论阀的结构原理并分析阀内部流量特性曲线。教师讲解该换向阀的工作原理图,如图3所示。该阀有左、右位2个工作位置和进油口P、出油口T和连接执行元件的油口A共3个通路口。该滑阀以电磁驱动,称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其图形符号如图3(c)。当电磁铁执行位置不同时,阀所导通的方向也不同。当电磁铁通电时,阀芯向右运动,油口P和A接通,与T断开,如图3(a)。当电磁铁断电时,弹簧推动阀芯复位,油口A和T接通,与P断开,如图3(b)。利用仿真软件对二位三通换向阀的内部结构及流量特性做进一步分析。首先,利用AMESim软件中的HCD库和液压库对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进行建模如图4所示,通过搭建仿真模型的方式讲解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的内部结构组成。其次,设置模型中各元件的子模型参数和仿真运行条件。最后,运行仿真,得出仿真曲线,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分析仿真结果中的二位三通换向阀内部流量特性曲线,如图5所示。学生据图5可知,在仿真运行的10s中,红色曲线呈下降趋势,说明左侧阀口流量值随着阀芯的移动逐渐降低。同时,蓝色曲线呈上升趋势,说明右侧阀口随着阀芯的移动,流量逐渐升高,则代表油口A-T逐渐接通,与P断开。

从曲线整体的流量变化量中也可以看出,流量变化量的累积和进口流入的总流量数值是相同的。随着阀芯的移动A-P与A-T始终处于三通状态,即如果阀芯在极限位置时,只有一个位置是导通的,另一个位置则处于关闭状态。[任务2]根据单向阀仿真素材,交流讨论单向阀的结构原理并分析阀内部压力与流量特性曲线和滞环曲线。单向阀作用是控制油液仅单向流动。①教师利用AMESim软件中的HCD库对单向阀进行详细模型搭建如图6所示,结合仿真元件模型讲解单向阀结构组成。②设置模型中各元件的子模型参数和仿真运行条件。③运行仿真,得出仿真曲线,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分析仿真结果中单向阀压力流量面积特性曲线、滞环曲线如图7、图8所示。学生依据图7可知,红色线为内部压力曲线,蓝色线为流通面积曲线。当阀内压力小于2bar之时,阀门无法开启,无油液通过;当压力升高至2bar时,阀门逐渐开启,阀门开口面积也随之增大。当压力升高至3.48bar时,为最大开启压力,此时流经阀口的流量为最大开启流量15.5L/min,阀门全部打开,最大流通面积为12.88mm2。阀运动过程存在阻力,因此会产生滞环曲线。结合图8分析,当阀的内部压力达到2bar时,阀门逐渐开启,流量随之增大。阀从开启到稳定打开有一部分环形曲线,也就是滞环曲线,代表该过程需要响应时间,且阀运动过程存在阻力。当阀门全部打开后,滞环消失,说明阀运动过程中已无阻力。(2)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应用AMEsim仿真软件搭建并验证回路。[任务1]自主应用AMEsim仿真软件搭建淬火炉液压回路,完成仿真任务。根据给定的已知数据去计算系统的主要参数,给定淬火炉液压控制系统已知条件,学生通过理论公式计算系统主要参数。[任务2]学生小组合作搭建淬火炉液压回路,交流讨论。教师利用AMEsim仿真软件,阐述回路建模需要的液压元件,指导学生应用软件正确搭建回路,设置回路模型中各元件子模型参数,检查学生回路模型搭建是否正确。学生正确搭建回路,最终确定各元件仿真参数。淬火炉液压控制系统仿真模型草图如图9所示。[任务3]仿真运行,分析仿真结果,验证回路参数设置的正确性。教师进行仿真运行,得出系统压力仿真结果曲线和活塞杆速度曲线如图10、图11所示。要求分析两组曲线回答以下两个问题:系统压力大致为多少bar,稳定速度大致为m/s。学生分析验证仿真结果,据图10知,当时间为5.31s时,系统压力大致为25bar,与计算结果一致。据图11知,活塞杆运动速度大致为0.085m/s,与计算结果一致。仿真数值与理论计算数值一致,说明仿真结果是正确的,因此证明方向控制回路的设计以及元件参数设置的数值是正确的。

3结语

将仿真技术应用于任务驱动的案例教学中,可以较好达成以下目标。(1)该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精准性学习,明确学习目标。通过任务引导的形式将学生的学习内容变得具体化、精准化、明确化,使教学重点突出,更加具有针对性;仿真技术的应用可解决学生在设计回路过程中缺少创新思维,应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足的问题;仿真技术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结合可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感受任务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更易捕捉到任务中的思考点,通过将理论与仿真实践的结合让学生更好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2)该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趣味性学习,理解教学内容。通过将仿真技术应用于“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教学中,让理论教学、仿真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可将抽象化的传统理论知识内容,变成仿真模型,通过曲线的形式帮助学生分析元件内部不可见的流体特性,让知识变得更加形象、有趣味性,可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素养。(3)该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建构性学习,体会实践意义。通过对“淬火炉液压控制系统”章节教学内容进行创新设计,让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液压元件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自主设计案例中涉及的方向控制回路,尝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任务驱动则成为一个很好的教学引导方式,可解决教师教学重点不突出,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脱节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的重要意义。遵循了学生的知识建构主义发展规律,使学生形成了系统化的学习经验。

参考文献

[1]赵雷,杨奕,张利国,张华,杨川.基于混合式教学的“液压与气压传动”在线开放课程设计[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05):159-162.

[2]赵亚英.基于AMEsim的淬火炉液压系统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8(05):246-247.

[3]梁全,谢基晨,聂利卫.液压系统AMEsim计算机仿真进阶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4]史敬灼.“电力电子技术”课程问题导向式授课方法[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9,41(06):100-102+121.

上一篇:小学体育教学设计范文 下一篇:教学改革项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