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直接投资理论范文

时间:2023-10-23 17:00:04

跨国直接投资理论

跨国直接投资理论篇1

关键词:直接投资;区位分布;地方政府;理论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2

一、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理论

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产生于20世界60年代,在所有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中都或多或少地讨论到区位选择的问题,但迄今为止,还并未形成统一的外商直接投资区位理论。

1.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的理论

1960年美国学者斯蒂芬・海默(Stephen Hymer,1960)在麻省理工学院完成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率先对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首次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垄断优势理论是由麻省理工学院C・P・金德贝格在70年代对海默提出的垄断优势进行的补充和发展。它是一种阐明当代跨国公司在海外投资具有垄断优势的理论。此理论认为,考察对外直接投资应从“垄断优势”着眼。巴克利、卡森(Buckley,Carson,1976)、拉格曼(Rugman,1976)的内部化理论,内部化理论强调企业通过内部组织体系以较低成本,在内部转移该优势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当作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真正动因。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1966)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理论认为:产品生命是指市上的营销生命,也就是要经历一个开发、引进、成长、成熟、衰退的阶段。而这个周期在不同的技术水平的国家里,发生的时间和过程是不一样的,期间存在一个较大的差距和时差,正是这一时差,表现为不同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它反映了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市场上的竞争地位的差异,从而决定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变化。在国际直接投资区位理论中占主流的仍是国际生产折衷理论(The 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1977年,英国瑞丁大学教授邓宁(J・H・Dunning)在《贸易,经济活动的区位和跨国企业:折衷理论方法探索》中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1981年,他在《国际生产和跨国企业》一书中对折衷理论又进行进一步阐述。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企业要进行国际投资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即所有权优势 、 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对跨国公司的运作有其指导作用,它促使企业领导层形成更全面的决策思想,用整体观念去考察与所有权、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相联系的各种因素,以及其他诸多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可以减少企业决策上的失误。

2.以区位经济学为基础的理论

以克拉维斯(Kravis)、弗里德曼(Friedman et al.)、及部分北欧学者为代表提出了市场学派理论。据克拉维斯(Kravis,1982)的研究,东道国劳动力成本对美国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出口有着负的影响,从而也影响其空间分布。凯夫斯(Caves)等人把试图把交易成本引入FDI的区位分析中,但由于概念过于抽象没有得到太有价值的东西。而北欧学者认为与实体距离对应的为心理距离(Psychic Distance),所谓心理距离是指“妨碍或干扰企业与市场之间信息流动的因素,包括语言、文化、政治体系、教育水平、经济发展阶段等”。心理距离的远近意味着企业克服障碍成本的高低,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一般遵循心理距离由近到远的原则。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等则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运输成本的影响作用下降,产品的销售才是关键的问题。

3.以制度经济学为基础的理论

安哥多(Agodo,1978)发现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与地方政府发展规划出来的有组织的经济环境密切相关;贝尔德伯斯(Belderbos,2003)研究了东道国反倾销政策对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影响,认为通过反倾销可以吸引更多的直接投资,但如果东道国取消了反倾销措施,直接投资中的成本因素又将上升。奥克荷姆等(Oxelheil,2001)强调了金融制度对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影响,认为股票、债券的发行上市制度将影响到跨国公司在国外进行直接投资的公司的相关成本、资本收益等。鲁明泓(1999)则以114个国家和地区为样本,探讨了影响直接投资的四大类制度因素,即国际经济安排、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和政府廉洁程度,认为经济的开放度及对外资的欢迎态度最为重要。

4.以集聚经济为基础的理论

波特(Poter)、斯密斯与佛罗里达(Smith& Florida)、埃利森与格兰泽(Ellison& Glaeser)为代表集提出了集聚经济理论。他们认为集聚经济是由于经济活动与相关生产设施的区域集中而形成的正外部性及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产业的空间集聚不仅会带来产业的自然优势而且会带来技术溢出等外在优势,对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东道国区位因素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成为20世纪后期跨国公司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向,国内外学者从东道国劳动力成本、基础设施状况、市场规模、产业结构与分布、金融制度等经济因素以及等政治、文化因素作为变化因子来检验其与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相关性。

跨国直接投资理论篇2

关键词:跨国公司;知识理论;知识特征;R&D

跨国公司理论作为独立的经济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直接投资的空前发展引起了国际经济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各国学者纷纷对此进行研究和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理论。目前,有关研究跨国公司的理论基本上是沿三个方向发展的:以产业组织理论为背景的方向;以国家贸易理论为背景的方向;以企业管理理论为背景的方向。本文在对核心的跨国公司理论进行评述的基础上,从知识本身的特性出发开辟一种研究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新视角,同时用企业的知识理论解释了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的全球化趋势。

一、主流的跨国公司理论

主流的跨国公司理论主要包括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巴克利等人的内部化理论以及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等。

(一)垄断优势理论

1960年,美国学者海默(Hymer)在《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首次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后经金德尔伯格(CharlesP.Kindleberger)以及约翰逊(H.G.Johnson)等学者的补充,发展成为研究直接投资最早的、最有影响的理论。垄断优势理论是一种以不完全竞争为前提,依据企业特定垄断优势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是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一种分析。垄断优势理论提出了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新思路,从而将跨国公司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独立开来,较好地解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段时期美国大规模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为,对后来的理论研究产生重大影响。但该理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不能解释为什么拥有技术优势的企业一定要对外投资;二是不能解释跨国公司在直接投资中的地理布局和区位选择问题;三是无法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向经济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这些缺陷导致一些经济学家从另外的角度探讨国际直接投资问题。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哈佛大学教授R・弗农(RaymondVernon)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用于解释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时机与区位选择。该理论将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即产品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以解释企业根据生产条件和竞争条件而做出的对外直接投资决策。弗农认为劳动力成本、信息成本等是影响跨国公司海外选址的最重要因素,将时间变量引入直接投资的动态分析中,较好地解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段时期美国企业在西欧和其他国家直接投资特别是进攻性直接投资的动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存在局限性,主要反映在:一是它没有很好地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双向直接投资;二是该理论主要涉及最终产品市场,而资源开发型投资和技术开发型投资与产品生命周期无关;三是该理论对于初次进行跨国投资的解释较为使用,对于已经建立国际生产和销售体系的跨国公司投资行为则解释乏力;四是该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五是该理论认为母国垄断优势的丧失导致对外直接投资,实际上,许多跨国公司在保持垄断优势的同时,还进行大量对外直接投资。

(三)内部化理论

“内部化”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学者科斯(R.H.Coase)首先提出来,英国里丁大学学者巴克利、卡森(P.J.Buckley&M.Casson)和加拿大学者鲁格曼(A.M.Rugman)将其应用到国际直接投资领域,形成市场内部化理论。该理论以市场不完全为前提,将交易成本学说在国际直接投资领域进一步发挥。内部化理论是西方学者研究跨国公司理论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转向了研究各国企业之间的产品交换形式,企业国际分工与生产的组织形式,它分析了跨国公司的性质与起源,能够解释大部分的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和跨国公司的许多经营现象,通常被视为跨国公司长期性的一般理论。但内部化理论又有其局限性,它没有分析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的方向,同时随着近十几年来跨国公司国际经营活动中的各种合同安排、战略联盟方式的迅速增加,其外部化的趋势日渐明显,内部化理论自然解释不了这种现象。

(四)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英国里丁大学教授邓宁(JohnH.Dunning)首先提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从事国际直接投资是由企业自身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三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就是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所谓OIL(Ownership-Internalization-Location,OIL)模式。折衷理论并非是对以往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简单总结归纳,而是从跨国公司国际生产这个高度,讨论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三组变量对国际直接投资的作用,这三组变量的不同组合决定了企业从事出口、特许权转让还是对外直接投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迄今最完备的、被人们广为接受的综合性国际生产模式,被称为国际直接投资领域里的“通论”。他创建了“一个关于国际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协议安排三者统一的理论体系”。但是这种理论也无法解释部分国家在尚未同时具备三种优势的情况下对外直接投资的现象,没有涉及社会经济关系和战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

二、跨国公司理论的最新发展――从知识本身的特征研究跨国公司

宾西法尼亚大学的Kogut和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的Zander提出从构成公司所有权优势的知识的特征角度来研究知识转移模式的选择进而解释跨国公司的产生,一方面在理论上澄清了交易成本和转移成本的区别;另一方面也开辟了研究跨国理论的新视角。Kogut和Zander认为:跨国公司的产生与市场失效、机会主义的存在无必然的联系,主要是知识转移成本在公司边界的选择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与交易成本经济学存在分歧。其理论基础和主要观点如下:

(一)对知识的划分――隐形知识和显性知识

Nonaka将企业的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隐性知识存在于每个员工的头脑中或组织的结构和文化中,无法用语言或者是文字明确地描述。显性知识是用正规化、系统化的语言来传递的知识。在任何组织中创造知识有组合、内化、外化、社会化四种基本模式,每一种转化的过程也是知识共享的过程。知识共享和创新使得企业的知识库不断扩充,新知识不断产生,同时也使知识从个人层次向组织层转化,正是这种组织知识使企业产生差异化,使企业具有核心能力。

(二)企业是一个知识库,是致力于知识转移和知识创新的社会实体

该理论将企业视为异质的知识载体的经济主体。企业当前的知识存量以及其所形成的知识结构决定了企业发展未来机会、配置资源的能力。同时,与企业知识密切相关的认知能力也决定了企业的知识积累,从而决定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各企业所面对的外部环境从客观上说都完全相同的,但由于企业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不尽一致,所以他们所能发现的市场几乎也不相同。因此,企业的竞争优势的来源应当是知识。

(三)知识的特征决定了知识的隐含程度,从而决定知识转移模式的选择

知识本身具有三个特征――知识的可编码性、复杂性和可教导性,这三个特征共同决定了知识隐含程度的大小,从而对知识转移模式的选择产生影响,Kogut和Zander通过对瑞典1960年以后35项重大创新的82次转移进行调查研究,得出:一是知识的可编码性和可教导性与知识向全资子公司进行转移呈现负相关的关系,即难以编码和教导的知识倾向于向全资子公司进行转移;二是知识的复杂性与知识向全资子公司进行转移呈正相关的关系,即越复杂的知识越有可能向全资子公司进行转移。

根据Zanderhe和Kogut的研究,决定企业边界的是企业内部资源――知识的转移和创造的效率,而不是交易成本和内部控制成本的比较。企业之所以将市场交易内部化,是因为知识(尤其是隐含性知识)在企业层级结构内部各个单元之间的转移要比市场上企业和企业之间的转移更加有效。因而作为企业集团国际化经营最高阶段的产物,跨国公司形成与发展的根本原因不仅在于它替代了国际市场,从而节约了交易成本,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创造了企业内部的国际分工与交易体系,并使得资源可以在这一体系内更有效地转移和创造,从而实现更高程度的经济性或取得更大规模的效益。

三、基于知识理论的跨国公司技术全球化的理论解释

根据企业知识理论,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来自无形的知识,企业知识的创造、转移和利用就构成了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核心内容。跨国公司技术创新全球化作为一种战略行为,就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知识的创造、转移和利用,已达到构筑全球竞争优势的目标。跨国公司知识的创造、转移和利用主要基于两种组织方式,或者说在两个全球网络里发展,一是跨国公司内部网络发展;二是跨国公司外部网络发展。

(一)企业内部网络发展

跨国公司的创新传统上都是集中在母公司内部进行的。但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消费者的成熟和全球竞争的加剧,跨国公司在创新上面临的不是知识外部性的风险,而主要是创新速度上的风险。跨国公司要想保持和不断开辟全球市场份额,就需敏锐地获得全球不同消费者市场的需求动向。而这些需求知识往往以隐性知识为主,因隐性知识的特有属性,传统的集中创新模式对分布在全球市场的隐性知识的获取和转移上很难获得效率。

另外一个可观的事实是,知识的全球分布在量和质上呈现多极化的趋势,一些东道国聚集的知识开始成为跨国公司创新的源泉,相应的一些子公司的知识存量及其知识创造能力对跨国公司的创新越来越具有战略意义。同时全球知识的多极化趋势也是促使跨国公司加大对子公司R&D的投资,以健全子公司创造、吸收和转移知识的功能,以最大可能地从母公司以外学习和吸收知识资源。

(二)企业外部网络发展

企业所形成的知识存量和结构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路径,企业内部知识创造无疑是跨国公司保持创新和竞争优势的基础。但路径依赖是把双刃剑,在构筑优势壁垒的同时,也可能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刚性。要克服这一弊端,另一个途径就是通过企业外部来获得新的知识和创新资源。从外部获得企业创新所需的知识,战略联盟是一种较市场更为有效的方式。战略联盟可以使跨国公司通过企业间人员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和示范来获得对创新极为关键的隐性知识。基于知识的战略联盟通常在以下两种情况下最可能发生:

第一,知识互补型的战略联盟。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往往会碰到一些“知识瓶颈”,如果每一个瓶颈都依靠企业内部的努力来解决,不仅在创新资源分配上可能会存在困难,有时还会因创新周期的延长而错过市场机会。如果在企业外部已经存在自己所希望获得的知识,在不能直接用市场交易的手段获取这些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的情况下,企业就会考虑用介于市场和内部开发的战略联盟形式。

第二,知识创造型的战略联盟。知识互补性的战略联盟更多的是知识在企业间的转移和利用,在激烈的竞争环境里,这种知识的转移和利用还不能满足企业的创新发展要求,则企业就有可能寻求知识创造型的战略联盟,即通过与外部的知识源的结合,来构筑创造知识的新平台。这一平台不同于原有的企业内部创新平台,它可以不过多地受企业原有知识的影响,重新构筑知识的结构,以更具革命性的创新为目标来进行知识的创造。像跨国公司出于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的R&D战略联盟就是一种以创造知识为主要目标的联盟。

参考文献:

1、刘海云.跨国公司经营优势变迁[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

2、包铭心,陈小悦等.国际管理:教程与案例[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3、巴特莱特・戈夏尔.跨国管理[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4、杨德新.跨国经营与跨国公司[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跨国直接投资理论篇3

内容提要:对外直接投资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活动的主要特征。中国正处于对外直接投资的起步和探索阶段,急需相关理论的指导。本文将以传统的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为框架,对其进行简要的评述,最终着眼于这些理论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启示,使中国企业能够立足于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并获取竞争优势。 论文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评述;启示 一、传统跨国公司理论 (一)垄断优势理论 美国学者斯蒂芬•海默1960年在其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运用关于厂商垄断竞争的原理说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 主要观点:1、市场的不完全性是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和基础,认为完全竞争不仅是一种纯粹的理论假设,并且在完全竞争下对外直接投资也并不会发生,现实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是各种不同类型的不完全竞争市场,包括:商品市场的不完全、要素市场的不完全、规模经济造成的市场不完全以及由于政府干预形成的市场不完全。2、市场的不完全性使得跨国公司能够拥有垄断优势,而这种垄断优势正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具体表现在技术与知识优势、规模经济优势、先进的组织管理优势、雄厚的资金优势以及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全球性的销售网络方面的优势。 评述:垄断优势理论是最早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独立的理论,奠定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基础,指出培养和提升各自的垄断优势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前提条件。但是垄断理论的产生背景是对具有明显垄断优势的美国跨国公司的研究,因而没有垄断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兴起解释乏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也不能解释有垄断优势的企业放弃出口和技术许可证的转让而直接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 启示:企业的垄断优势固然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前提,但也应该认识到,企业优势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我国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也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逐步培养和不断提升自己的垄断优势。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维农,于1966年5月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了《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家贸易》一文,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主要观点:将企业的垄断优势、产品生命周期以及区位因素结合起来,动态的调整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行为:1、产品的创新阶段:创新国企业率先进行新产品的开发与生产,由于新产品的特异性而具有较低的需求价格弹性和较高的收入弹性,企业能获得垄断优势,产品倾向在国内生产;2、产品成熟阶段:由于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的日益增大、技术的扩散以及贸易壁垒的影响,创新国企业始到次发达国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在当地进行生产与销售;3、产品标准化阶段:当非技术型熟练劳动成为产品成本的主要部分,企业的竞争将主要表现为价格竞争,这时企业倾向通过国际直接投资将生产转移到劳动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产品出口将出现逆流现象。 评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动态解释了发达国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时机与区位选择之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也从一个侧面阐述了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动机,并且从内外因两个方面论证了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性。但该理论主要针对最终产品市场,而对于资源、技术开发型的对外投资现象解释乏力。并且,该理论难以解释非代替出口投资的增加以及跨国公司海外生产非标准化产品的现象。 启示:1、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决策之前,分析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首先,对产品的生产技术的性质、类型以及其扩散性和转移性进行分析;其次,对产品本身进行swot分析,确定产品的竞争优势、劣势、机会以及威胁;最后,对产品的国内销售、国外出口以及国内外市场情况进行分析。根据以上分析,最终确定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以指导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市场进入决策。2、将进入成熟期的产品的生产地点转移到生产要素价格低且靠近市场的地区。我国的家电、轻纺、机械、电子等行业由于生产能力过剩,产品严重供大于求,已进入产品的成熟期,再加上国际上反倾销、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我们只能改变以往单纯依靠出口的策略,而选择将这些产业的生产设备和能力向合适的地区转移出去,在国外进行生产制造。 (三) 内部化理论 1976年,英国里丁大学经济学家巴克莱和卡森以及加拿大经济学家拉格曼,以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为基础,以市场的不完全性为起点,提出了内部化理论,强调企业将垄断优势保留在企业内部,并通过内部使用而取得优势的过程。 主要观点:由于外部市场失效,中间产品(除了通常意义上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外,更重要的是指专有技术、专利、管理及销售技术等“知识中间产品”)价格难以确认而使交易成本过高,公司为了克服各种经营障碍、保证企业获得最大利润,就有动力形成一个内部化市场,不仅使资源和产品在各子公司之间进行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还可以有效地防止技术扩散,保护企业的知识财富。 评述:内部化理论从企业间产品的交换形式与生产的组织形式分析了跨国公司的性质与起源,对跨国公司的内在形成机理有比较普遍的解释力,适用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并且以交易成本最小化为目的,论证了内部化的必要性和优越性。但内部化理论仅从跨国公司的主观方面探寻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和基础等内部因素,对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考虑不够,对跨国公司的国际分工、生产、经营的布局以及区位选择也缺乏总体认识。 启示:1、实现规模经济优势,扩大内部市场。如果企业自身规模较小,企业的内部市场也小,这样企业的外部交易成本就会很高,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兼并、垂直、横向或纵向一体化或政府的扶植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优势,扩大企业的内部市场,增加其内部化优势;也可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做到产权明晰,管理协同,充分发挥内部化市场的作用。2、实现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结合,增强内部市场的融资能力。企业应该建立自身的财务金融子公司,通过内部市场灵活调资,缩短融资时间,提高融资速度,降低融资成本,以扩大企业经营规模。3、注重培育企业知识、技术的专业性与独特性。加强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重视,加大对科技部门的资源投入,并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间的合作,促使企业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并重视度新技术的专利申请保护,通过组织系统和信息网络将信息与技术等知识产品内部一体化,为企业赢得利润。 (四)比较优势理论(也叫边际产业转移理论) 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学者小岛清运用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差异导致比较优势原理,把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结合起来,以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为考察对象,着重分析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果,提出了具有本国特色的“比较优势理论”。 主要观点:1、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投资国比较成本已经处于劣势或即将丧失比较优势的产业——“边际产业”开始,将其投向东道国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同类产业。由于投资与贸易之间是互补关系而非彼此替代关系,这样能更好的促进双方贸易的发展;2、中小企业应走在对外直接投资的前列。因为:(1)同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中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更容易成为“边际企业”;(2)具有边际效率的中小企业与东道国相应工业的技术差距更小,更适合于当地的生产条件。 评述:比较优势理论从宏观角度分析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具有开创性,并且对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关系作了有机结合的统一解释。但是它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理论,只能解释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以垂直分工为基础的投资。最后比较优势理论低估了发展中国家接受高新技术的能力,认为发展中国家只能接受发达国家的边际产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启示:1、从转移边际产业开始,逐步优化国内产业结构。将我国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生产能力过剩的轻纺、家电、电子等行业转移出去,在获得由于技术优势而产生的超额利润、保障国内经济发展的资源需求的同时,还能通过技术的传递和市场的拓展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并逐步实现产业递进,最终向高附加值产业延伸。2、中小企业由于其小批量生产,经营灵活,适应性强等特点,更容易在海外市场找到立足点并迅速占领当地市场,所以我国应大力鼓励中小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3、在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上,选择在经济发展程度、技术发展水平上和中国差距较小的国家和地区,积极关注和投资开拓这些地区相对落后的产业,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 (五)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英国著名的跨国公司问题专家、里丁大学国际投资和国际企业教授约翰•邓宁在借鉴了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并结合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资源禀赋学说的基础上, 采用折衷的方法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主要观点: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是保证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区位优势是国际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只有三种优势同时存在,国际直接投资才会成功,而这三个方面的优势决定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投资决策和投资方向。(如表1所示)。(所有权优势主要是指跨国公司所拥有的各种资产及其所有权,它包括交易和运输成本的降低、产品和市场的多样化、生产过程的一体化、技术、生产规模、商标、组织管理技能以及对销售市场和原材料的垄断等;内部化优势是指跨国公司将其拥有的资产及其所有权通过内部化而获得更多的利益的优势;区位优势是指东道国的投资环境对企业跨国生产经营带来的特定优势。) 表1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方式的选择 所有权优势 内部化优势 区位优势 对外直接投资 有 有 有 出口 有 有 无 技术转让 有 无 无 评述: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借鉴和综合了以往跨国公司理论的精华,最为完整的解决了对外直接投资研究的动因和决定因素,被誉为解释跨国公司行为的“通论”。它的形成,标志着跨国公司理论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和稳定的阶段。但是折衷理论所提出的对外直接投资条件过于绝对化,并将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以及区位优势3种因素等量齐观,缺乏主次之分且对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缺乏动态的分析。 启示: 1、充分认识和利用企业已具备的所有权优势,将其作为今后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国家研究并制订促进这些优势发展的鼓励政策,企业建立产品创新和更新管理的机制,不断形成新的所有权优势。2、发挥我国企业内部化优势的潜力。我国部分企业在引进、生产产品并使之适应东道国市场方面具备了一定的技术优势,同时也具有使这类技术优势内部化的动机。企业通过申请专利保护、严格限制技术的使用范围、期限和条件来确保技术等无形资产的内部化,并利用跨国公司内部的母公司与各子公司之间的转移价格确保外部贸易内部化。3、重视区位优势。不仅要重视风俗、消费习惯、市场距离等区位因素较优越的亚太地区,还要对发达国家的技术领域进行有选择的直接投资来获得高新技术以及大容量市场等。 二、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理论 (一)小规模技术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研究跨国公司的著名教授刘易斯•威尔斯在1977年发表的“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国际化”一文中提出小规模技术理论,并在1983年出版的《第三世纪跨国公司》专著中对该理论作了较系统的阐述。 主要观点:1、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发展中国家的小规模生产制造技术正好为低收入国家的小市场需要服务;(2)发展中国家在服务于海外同一种族产品需要而建立的海外生产中颇具优势;(3)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具有大型跨国公司所无法比拟的低价产品营销优势。2、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走出国门的动因主要有:保护出口市场;突破配额限制;寻求低成本;种族纽带;分散资产;本国、东道国政府或国际机构的倡议和帮助;企业主为亲朋好友寻找职业,以及在海外培训人才等。 评述:小规模技术理论把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产生与这些国家自身的市场特征结合起来,被学术界认为是研究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开创性成果,对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十分积极的指导意义。但是,威尔斯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仅仅局限于小规模生产技术的继承和使用上,可能会导致这些国家在国际生产体系中的位置永远处于边缘地带和产品生命周期的末端,也很难解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生产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竞争力产品的行为。 启示:鼓励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虽然我国的中小企业技术不够先进、经营范围和生产规模不够庞大,实力相对较弱,但是中小企业可以利用低成本、适当规模和适应技术优势开展对外直接投资。 (二)技术地方化理论 英国学者拉奥在1983年出版了《新跨国公司:第三世界企业的发展》一书,对印度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和投资动机进行了深入研究后,提出了“技术地方化理论”。 主要观点:1、强调发展 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技术引进不是被动的模仿和复制,而是对引进的技术加以消化、改进和创新的再生过程。2、发展中国家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主要有四个因素:(1)发展中国家技术知识的当地化往往与一国的要素价格及其质量相联系;(2)发展中国家通过对进口的技术和产品进行某些改造,使其生产和产品与当地的供需紧密结合;(3)创新活动中所产生的技术在小规模生产条件下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4)发展中国家企业生产的产品能够适应相同收入水平国家的消费需求。 启示:1、积极引进和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同时加强这些技术在国内的再生过程和自身技术的改造和创新能力,努力形成自己的差异优势;2、对投资国市场进行深入的研究,了解当地的生产供需状况、市场特征和企业条件,开发不同的产品,培育我国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3、以民族文化为纽带,加强民族产品的优势。加强我国部分产品(如中药、丝绸)的民族特色和不可模仿、不可替代性,以民族文化为纽带,拓展生存空间。 (三)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 坎特威尔和托兰提诺针对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对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提出了“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 主要观点:1、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不断积累的结果,并最终导致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2、发展中国家现有的技术能力水平是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决定因素,影响着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和增长速度。3、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和地理分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化:在产业分布上,从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的纵向一体化生产活动向以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为主的横向一体化生产活动转化;在地理分布上,遵循“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渐进发展轨迹。 评述:该理论为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提供了思路,并且为不具备绝对优势的发展中国家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技术积累的路径。但该理论认为,发达国家企业的技术创新表现在大量的研发投入上,而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技术创新则没有很强的研发能力,其主要是利用特有的“学习经验”与组织能力来掌握与开发现有的生产技术。 启示:1、在区位选择上,遵循渐进发展轨迹,首先利用种族联系在周边国家进行直接投资,随着经验的积累再逐步向其它发展中国家扩展,最后,为获得更为先进、高级的技术开始向发达国家投资。2、以技术积累为内在动力,以投资区位拓展为基础,不断推动对外投资的发展和本国产业的调整和升级。 (四)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邓宁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基础上,采取实证分析的方法,将67个国家1967—1978年间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与经济发展的阶段联系起来进行考察,提出了投资发展周期论,从动态角度描述了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对外直接投资地位的辩证关系。 主要观点:邓宁用人均GNP代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用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与外国对本国的直接投资流量的差额代表该国的净对外直接投资,区分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四个经济发展阶段:(见表2)第一阶段(400美元以下)、第二阶段(400-2500美元)、第三阶段(2500-4000美元)、第四阶段(4000美元以上)。 评述:投资发展周期理论是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为发展中国家投资地位的变迁描述了一个大概轮廓。但该理论只强调了事物发展的普遍性而忽略了特殊性,没有认识到大多数国家的经济结构迥然不同,而且经济结构也存在不平衡性,仅用人均GNP单一指标来划分经济发展阶段和对外直接投资水平,难免带有片面性和局限性。 启示: 1、根据投资发展周期理论,我国基本处于第二阶段,对外直接投资的所有权、内部化以及区位优势仍较微弱,所以,应以我国的具体国情和企业的自身实力为基础,谨慎决策,而不应盲目的追风,一味进行对外直接投资。2、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结构的不平衡性,我国个别发展程度较高的产业和企业可以将对外直接投资作为其发展壮大的一种方式,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3、企业可以通过对国外技术和经验的消化、吸收和改造,增强自身的实力,培养自身的竞争优势,为大规模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早日进入投资发展周期的第三阶段打下基础。 结束语: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企业必须增强国际竞争意识,积极“走出去”, 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国外资源,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中国企业只要充分认清国际竞争特点,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就能取得成功。最后,祝愿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健康、快速发展。

跨国直接投资理论篇4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评述;启示

1传统跨国公司理论

1.1垄断优势理论

美国学者斯蒂芬•海默1960年在其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运用关于厂商垄断竞争的原理说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

主要观点:(1)市场的不完全性是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和基础,认为完全竞争不仅是一种纯粹的理论假设,并且在完全竞争下对外直接投资也并不会发生,现实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是各种不同类型的不完全竞争市场,包括:商品市场的不完全、要素市场的不完全、规模经济造成的市场不完全以及由于政府干预形成的市场不完全。免费提供(2)市场的不完全性使得跨国公司能够拥有垄断优势,而这种垄断优势正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评述:垄断优势理论是最早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独立的理论,奠定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基础,指出培养和提升各自的垄断优势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前提条件。但是垄断理论的产生背景是对具有明显垄断优势的美国跨国公司的研究,因而没有垄断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兴起解释乏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也不能解释有垄断优势的企业放弃出口和技术许可证的转让而直接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

启示:企业的垄断优势固然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前提,但也应该认识到,企业优势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我国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也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逐步培养和不断提升自己的垄断优势。

1.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维农,于1966年5月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了《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家贸易》一文,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主要观点:将企业的垄断优势、产品生命周期以及区位因素结合起来,动态的调整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行为:(1)产品的创新阶段:创新国企业率先进行新产品的开发与生产,由于新产品的特异性而具有较低的需求价格弹性和较高的收入弹性,企业能获得垄断优势,产品倾向在国内生产;(2)产品成熟阶段:由于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的日益增大、技术的扩散以及贸易壁垒的影响,创新国企业始到次发达国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在当地进行生产与销售;(3)产品标准化阶段:当非技术型熟练劳动成为产品成本的主要部分,企业的竞争将主要表现为价格竞争,这时企业倾向通过国际直接投资将生产转移到劳动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产品出口将出现逆流现象。

评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动态解释了发达国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时机与区位选择之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也从一个侧面阐述了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动机,并且从内外因两个方面论证了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性。但该理论主要针对最终产品市场,而对于资源、技术开发型的对外投资现象解释乏力。并且,该理论难以解释非代替出口投资的增加以及跨国公司海外生产非标准化产品的现象。

启示:(1)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决策之前,分析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首先,对产品的生产技术的性质、类型以及其扩散性和转移性进行分析;其次,对产品本身进行swot分析,确定产品的竞争优势、劣势、机会以及威胁;最后,对产品的国内销售、国外出口以及国内外市场情况进行分析。根据以上分析,最终确定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以指导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市场进入决策。(2)将进入成熟期的产品的生产地点转移到生产要素价格低且靠近市场的地区。我国的家电、轻纺、机械、电子等行业由于生产能力过剩,产品严重供大于求,已进入产品的成熟期,再加上国际上反倾销、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我们只能改变以往单纯依靠出口的策略,而选择将这些产业的生产设备和能力向合适的地区转移出去,在国外进行生产制造。

1.3内部化理论

1976年,英国里丁大学经济学家巴克莱和卡森以及加拿大经济学家拉格曼,以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为基础,以市场的不完全性为起点,提出了内部化理论,强调企业将垄断优势保留在企业内部,并通过内部使用而取得优势的过程。

主要观点:由于外部市场失效,中间产品(除了通常意义上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外,更重要的是指专有技术、专利、管理及销售技术等“知识中间产品”)价格难以确认而使交易成本过高,公司为了克服各种经营障碍、保证企业获得最大利润,就有动力形成一个内部化市场,不仅使资源和产品在各子公司之间进行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还可以有效地防止技术扩散,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

评述:内部化理论从企业间产品的交换形式与生产的组织形式分析了跨国公司的性质与起源,对跨国公司的内在形成机理有比较普遍的解释力,适用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并且以交易成本最小化为目的,论证了内部化的必要性和优越性。但内部化理论仅从跨国公司的主观方面探寻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和基础等内部因素,对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考虑不够,对跨国公司的国际分工、生产、经营的布局以及区位选择也缺乏总体认识。

启示:(1)实现规模经济优势,扩大内部市场。如果企业自身规模较小,企业的内部市场也小,这样企业的外部交易成本就会很高,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兼并、垂直、横向或纵向一体化或政府的扶植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优势,扩大企业的内部市场,增加其内部化优势;也可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做到产权明晰,管理协同,充分发挥内部化市场的作用。(2)实现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结合,增强内部市场的融资能力。企业应该建立自身的财务金融子公司,通过内部市场灵活调资,缩短融资时间,提高融资速度,降低融资成本,以扩大企业经营规模;(3)注重培育企业知识、技术的专业性与独特性。加强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重视,加大对科技部门的资源投入,并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间的合作,促使企业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并重视度新技术的专利申请保护,通过组织系统和信息网络将信息与技术等知识产品内部一体化,为企业赢得利润。

1.4比较优势理论(也叫边际产业转移理论)

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学者小岛清运用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差异导致比较优势原理,把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结合起来,以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为考察对象,着重分析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果,提出了具有本国特色的“比较优势理论”。

主要观点:(1)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投资国比较成本已经处于劣势或即将丧失比较优势的产业——“边际产业”开始,将其投向东道国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同类产业。由于投资与贸易之间是互补关系而非彼此替代关系,这样能更好的促进双方贸易的发展;(2)中小企业应走在对外直接投资的前列。因为:①同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中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更容易成为“边际企业”;②具有边际效率的中小企业与东道国相应工业的技术差距更小,更适合于当地的生产条件。

评述:比较优势理论从宏观角度分析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具有开创性,并且对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关系作了有机结合的统一解释。但是它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理论,只能解释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以垂直分工为基础的投资。最后比较优势理论低估了发展中国家接受高新技术的能力,认为发展中国家只能接受发达国家的边际产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启示:(1)从转移边际产业开始,逐步优化国内产业结构。将我国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生产能力过剩的轻纺、家电、电子等行业转移出去,在获得由于技术优势而产生的超额利润、保障国内经济发展的资源需求的同时,还能通过技术的传递和市场的拓展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并逐步实现产业递进,最终向高附加值产业延伸。(2)中小企业由于其小批量生产,经营灵活,适应性强等特点,更容易在海外市场找到立足点并迅速占领当地市场,所以我国应大力鼓励中小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3、在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上,选择在经济发展程度、技术发展水平上和中国差距较小的国家和地区,积极关注和投资开拓这些地区相对落后的产业,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1.5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英国著名的跨国公司问题专家、里丁大学国际投资和国际企业教授约翰•邓宁在借鉴了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并结合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资源禀赋学说的基础上,采用折衷的方法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主要观点: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是保证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区位优势是国际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只有三种优势同时存在,国际直接投资才会成功,而这三个方面的优势决定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投资决策和投资方向。(如表1所示)。

评述: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借鉴和综合了以往跨国公司理论的精华,最为完整的解决了对外直接投资研究的动因和决定因素,被誉为解释跨国公司行为的“通论”。它的形成,标志着跨国公司理论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和稳定的阶段。但是折衷理论所提出的对外直接投资条件过于绝对化,并将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以及区位优势3种因素等量齐观,缺乏主次之分且对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缺乏动态的分析。

启示:(1)充分认识和利用企业已具备的所有权优势,将其作为今后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国家研究并制订促进这些优势发展的鼓励政策,企业建立产品创新和更!新管理的机制,不断形成新的所有权优势。(2)发挥我国企业内部化优势的潜力。我国部分企业在引进、生产产品并使之适应东道国市场方面具备了一定的技术优势,同时也具有使这类技术优势内部化的动机。企业通过申请专利保护、严格限制技术的使用范围、期限和条件来确保技术等无形资产的内部化,并利用跨国公司内部的母公司与各子公司之间的转移价格确保外部贸易内部化。(3)重视区位优势。不仅要重视风俗、消费习惯、市场距离等区位因素较优越的亚太地区,还要对发达国家的技术领域进行有选择的直接投资来获得高新技术以及大容量市场等。

2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理论

2.1小规模技术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研究跨国公司的著名教授刘易斯•威尔斯在1977年发表的“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国际化”一文中提出小规模技术理论,并在1983年出版的《第三世纪跨国公司》专著中对该理论作了较系统的阐述。

主要观点:(1)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发展中国家的小规模生产制造技术正好为低收入国家的小市场需要服务;②发展中国家在服务于海外同一种族产品需要而建立的海外生产中颇具优势;③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具有大型跨国公司所无法比拟的低价产品营销优势。(2)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走出国门的动因主要有:保护出口市场;突破配额限制;寻求低成本;种族纽带;分散资产;本国、东道国政府或国际机构的倡议和帮助;企业主为亲朋好友寻找职业,以及在海外培训人才等。

评述:小规模技术理论把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产生与这些国家自身的市场特征结合起来,被学术界认为是研究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开创性成果,对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十分积极的指导意义。但是,威尔斯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仅仅局限于小规模生产技术的继承和使用上,可能会导致这些国家在国际生产体系中的位置永远处于边缘地带和产品生命周期的末端,也很难解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生产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竞争力产品的行为。

启示:鼓励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虽然我国的中小企业技术不够先进、经营范围和生产规模不够庞大,实力相对较弱,但是中小企业可以利用低成本、适当规模和适应技术优势开展对外直接投资。

2.2技术地方化理论

英国学者拉奥在1983年出版了《新跨国公司:第三世界企业的发展》一书,对印度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和投资动机进行了深入研究后,提出了“技术地方化理论”。

主要观点:(1)强调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技术引进不是被动的模仿和复制,而是对引进的技术加以消化、改进和创新的再生过程。(2)发展中国家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主要有四个因素:①发展中国家技术知识的当地化往往与一国的要素价格及其质量相联系;②发展中国家通过对进口的技术和产品进行某些改造,使其生产和产品与当地的供需紧密结合;③创新活动中所产生的技术在小规模生产条件下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④发展中国家企业生产的产品能够适应相同收入水平国家的消费需求。启示:(1)积极引进和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同时加强这些技术在国内的再生过程和自身技术的改造和创新能力,努力形成自己的差异优势;(2)对投资国市场进行深入的研究,了解当地的生产供需状况、市场特征和企业条件,开发不同的产品,培育我国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3)以民族文化为纽带,加强民族产品的优势。加强我国部分产品(如中药、丝绸)的民族特色和不可模仿、不可替代性,以民族文化为纽带,拓展生存空间。

2.3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

坎特威尔和托兰提诺针对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对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提出了“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主要观点:(1)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不断积累的结果,并最终导致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2)发展中国家现有的技术能力水平是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决定因素,影响着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和增长速度。(3)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和地理分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化:在产业分布上,从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的纵向一体化生产活动向以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为主的横向一体化生产活动转化;在地理分布上,遵循“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渐进发展轨迹。评述:该理论为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提供了思路,并且为不具备绝对优势的发展中国家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技术积累的路径。但该理论认为,发达国家企业的技术创新表现在大量的研发投入上,而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技术创新则没有很强的研发能力,其主要是利用特有的“学习经验”与组织能力来掌握与开发现有的生产技术。启示:(1)在区位选!择上,遵循渐进发展轨迹,首先利用种族联系在周边国家进行直接投资,随着经验的积累再逐步向其它发展中国家扩展,最后,为获得更为先进、高级的技术开始向发达国家投资。(2)以技术积累为内在动力,以投资区位拓展为基础,不断推动对外投资的发展和本国产业的调整和升级。

2.4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邓宁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基础上,采取实证分析的方法,将67个国家1967-1978年间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与经济发展的阶段联系起来进行考察,提出了投资发展周期论,从动态角度描述了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对外直接投资地位的辩证关系。

主要观点:邓宁用人均gnp代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用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与外国对本国的直接投资流量的差额代表该国的净对外直接投资,区分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四个经济发展阶段:(见表2)第一阶段(400美元以下)、第二阶段(400-2500美元)、第三阶段(2500-4000美元)、第四阶段(4000美元以上)。评述:投资发展周期理论是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为发展中国家投资地位的变迁描述了一个大概轮廓。但该理论只强调了事物发展的普遍性而忽略了特殊性,没有认识到大多数国家的经济结构迥然不同,而且经济结构也存在不平衡性,仅用人均gnp单一指标来划分经济发展阶段和对外直接投资水平,难免带有片面性和局限性。

启示:(1)根据投资发展周期理论,我国基本处于第二阶段,对外直接投资的所有权、内部化以及区位优势仍较微弱,所以,应以我国的具体国情和企业的自身实力为基础,谨慎决策,而不应盲目的追风,一味进行对外直接投资。(2)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结构的不平衡性,我国个别发展程度较高的产业和企业可以将对外直接投资作为其发展壮大的一种方式,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3)企业可以通过对国外技术和经验的消化、吸收和改造,增强自身的实力,培养自身的竞争优势,为大规模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早日进入投资发展周期的第三阶段打下基础。

3结束语

跨国直接投资理论篇5

一体化改变了战后国际贸易的格局,同时,从多方面推动了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管理贸易理论等的提出都与之密切相关。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影响是扩大了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范围: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的融合就是最典型的例证。 一、跨国公司的出现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实际上是同一企业面临的不同选择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主体——跨国公司既是一体化的主要体现方式,生产国际一体化的载体,又是一体化的重要推动力。随着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快和明朗化,人们逐渐认识到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实际上是同一企业面临的不同选择,出口或到东道国建立生产基地所应考虑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似的。因此,国际直接投资理论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理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战前的国际贸易理论在完全竞争的前提下,认定只有贸易才是一个企业或一个国家的最明智的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则不被考虑。因此,早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不是在国际贸易理论的框架内衍生出来,其创始人海默在市场不完全竞争的前提下,提出垄断优势理论,说明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和利益分配。这一前提与战前国际贸易理论的分析前提完全不同。 被一些西方学者誉为“跨国公司理论之父”的海默在1960年开创性地将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应用于分析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海默发现:知识密集型产业最容易产生对外直接投资,追求高利润率并非是其惟一的目标。他主张从不完全竞争及市场不完善的角度出发来研究对外直接投资,认为不仅国际市场,而且国内市场都是不完全的,跨国公司对外投资正是市场不完全性的产物。市场不完全性在商品市场表现为商品特异性、商标、特殊的市场技能或价格联盟等形式;在要素市场表现为特殊的管理技能、在资本市场上的便利以及受专利制度保护的技术方面的差异等。市场的不完全性还表现在规模经济以及不同国家在关税、税收、利率、汇率上的差异等方面。市场的不完全性造成了少数企业拥有垄断优势,正是这些垄断优势的存在,使得部分企业可以跨越国界,克服跨国经营中增加的额外成本,在东道国与当地企业展开强有力的竞争。跨国公司具有的垄断优势,是跨国公司确保其跨国生产有利可图的条件,也是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出发点。 从新要素论开始,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走向融合。新要素论对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进行了扩展,特别强调“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源”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在分析中,这一理论开始关注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之间的关系。强调人力资本的理论认为,人力资本与贸易、许可证和国际投资有着密切的关系,国际投资实际包括人力资本在各国间的转移,而贸易可能是建立在技能密集型(人力资本)基础上的产品出口,许可证的转移也往往产生于某国人力资本的优势;强调自然资源的理论认为,自然资源禀赋除了解释国际贸易以外,还可以解释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尤其是企业为了获得原材料的供给而进行的向后垂直一体化国际投资。但新要素论仍然假定各国国内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各国之间则不存在生产要素的自由移动。 二、对企业所做选择的分析使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出发点统一于竞争优势的分析 较早把对外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纳入一体化的分析框架中的是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创立者弗农。他于1966年5月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了《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一文,指出垄断优势理论并没有彻底说明跨国公司为什么要通过建立海外子公司去占领市场,而不选择产品出口或许可证形式来利用自己的垄断优势。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垄断优势与工业区位相结合,在产品生命周期内考察了贸易与投资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一种动态的理论,系统地解释了企业在出口。国外子公司生产和许可证之间的选择,在产品的“创新”阶段,企业具有选择在国内生产的倾向,并通过出口贸易的形式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这是因为这一阶段企业拥有垄断技术且产品的价格需求弹性很低,同时,产品尚未定型,国 内生产可以不断改进产品并保持同顾客和供应商之间的密切联系;在产品的“增长”阶段,出口商品的边际生产成本加上运输成本逐渐接近并超过进口市场的预期平均生产成本,国外仿制者出现。创新国家的企业到与本国需求类型相接近的国家投资设厂,以降低生产成本,巩固和扩大其占有的市场份额;当产品进入“成熟和衰退”阶段以后,企业所拥有的垄断优势已经消失,竞争主要表现为价格的竞争,其结果是企业开始在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转让其标准化技术,同时从国外进口所需要的产品。 1974年,弗农又发表了《经济活动的选址》一文,引入“国际寡占行为”来进一步发展其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他将产品生命周期定义为三个阶段:一是以创新为基础的寡占阶段。弗农不再强调只有美国才是新产品的创新国,指出与以节约劳动力成本为主的美国新产品相比,日本的新产品以节约原材料为主,而欧洲的新产品则以节约土地和原材料为主。二是成熟的寡占阶段。弗农强调跨国企业之间的竞争行为,如先发制人效应、示范效应等。三是老化的寡占阶段。此时,进入障碍影响着创新企业的投资区位选择。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强调一国由于技术创新而获得的垄断地位,国际贸易恰好发生在垄断优势存在的时滞期间,在此期间,技术领先国家大量出口产品,世界其余国家则对该国的一家企业或一项产业的发明进行模仿。随着技术的传播及其标准化,动态的技术优势就会逐渐丧失,国家之间的生产函数逐渐接近,比较利益将偏向于劳动成本较低的地区。技术优势来源于研究与开发所导致的发明、规模经济、产品特异等方面。这样,新古典贸易理论关于各国间生产函数相同的假定被否定,其理论分析的核心——技术垄断导致的不完全竞争,正是对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基本前提的突破,加之它把宏观层次的国家分析与微观层次的企业分析相联系的动态分析方法,使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投资理论的分析方法出现了交叉。 在技术差异的来源分析方面,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也出现了与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相交叉的重大转变,尤其与约翰逊、凯夫斯和尼克尔博克等人在发展垄断优势理论过程中的各种解释极为相似:约翰逊和梅吉的“占有能力论”,强调信息(技术、知识)的专有性,即企业对信息所产生的成果的占有能力;凯夫斯的“产品差异能力论”强调产品的差异性即企业创造差异产品的能力;尼克尔博克提出了寡占反映论。他认为,由少数大公司组成的寡头垄断行业中,一个公司的行动会对其主要竞争对手产生直接影响,从而迫使它们很快采取类似的行动。此时,如果一家厂商率先到海外去投资建厂,其他的对手就会相距采取跟进策略。这不仅是为了获得海外投资的利益,更重要的是为了保持竞争关系的平衡,巩固竞争地位。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对跨国公司的研究使国际贸易理论和直接投资理论找到了融合的衔接点,两者融合的趋势进一步加强,相似,几乎是相同的解释变量说明了在现代国际经济活动中,企业对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的选择。例如,无论发展出口还是投资,都需要依靠某种其它竞争对手所没有的特定优势来进行,这包括公司的技术与创新能力、生产“异质”产品的能力、研究与发展的实力、新产品开拓、企业规模、管理技术以及经济效益等等。很明显,现代国际经济所面临的市场结构是不完全竞争 的,大公司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来利用和开拓它们的优势,服务于外国市场可以用出口贸易的方法,也可以用直接投资或是技术转让的方法。其选择标准是一组变量的比较和选择。例如,公司所拥有优势的特点和转移性、国内和国外的控制和生产成本、出口贸易的成本等等。假如公司所拥有的优势有较大的可转移性,国外的控制成本比较低,而出口贸易的交易成本比较高,这样的话公司有可能选择直接投资。反之就用贸易的方法进入。 最早的关于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之间选择的理论是曼德尔模式。他的基本观点是:如果两国生产函数相同,按照俄林的要素禀赋比率定理,可以得出国际投资与自由贸易是完 全替代的关系的结论。曼德尔将资本的流动视为两国资源禀赋量发生变动时,通过市场机制对资源进行再分配的结果。 赫尔希从成本的角度建立了企业对出口贸易和对外投资的决策模型,该模型以比较简洁的方式说明了企业在何种条件下选择出口,在何种条件下选择对外投资。即当企业国内生产成本与出口销售成本之和小于国外生产成本与额外协调成本之和,并且小于国外生产成本与技术丧失成本之和(类似许可证形式)时,企业将选择出口贸易的方式参与国际经营;当国外生产成本与额外协调成本之和小于国内生产成本与出口销售成本之和,并且小于国外生产成本与技术丧失成本之和时,企业将选择对外投资的方式参与国际经营。 该模型具有较强的综合作用,实际上是对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重大拓展,加上了国家之间的区位因素,因而可对各种投资理论进行很好的解释。 赫尔希的选择模型提出后,许多经济学家对此提出补充、修改和发展,其中以英国学者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最有影响。针对以往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存在的某些局限性,邓宁将垄断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相结合,形成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力图对外直接投资给予完整的解释。邓宁主张在研究跨国公司时要引进区位理论,并与俄林的要素禀赋、海默的垄断优势论、巴克莱和卡森的内部化理论结合起来,创立折衷的方法和体系。因此,折衷理论的核心是强调跨国公司从事国际生产要同时受到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影响,对外直接投资是三者整合的结果。邓宁称之为“三优势”模式。 所有权优势是指一国企业拥有或能够获得一种当地竞争者所没有的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能够补偿国外生产所引起的附加成本和政治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技术优势、企业规模、组织管理能力、金融和货币优势。邓宁同时指出:企业只有所有权优势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将这些优势内部化的能力。因为外部市场是不完善的,企业所有的各种优势有完全丧失的危险。企业只有通过内部化,在一个共同所有的企业内部实行供给与需求的交换关系,由企业自己控制的程序来配置资源,才能使企业所拥有的垄断优势发挥最大的效用,才能保持垄断优势。区位优势是属于东道国所有的有利条件和资源禀赋,如果公司希望它能与自己独有的能力结合起来,就需要在该地点直接投资建立生产设施。它解释了跨国公司的投资流向问题。邓宁认为,跨国公司拥有“三优势”的根本原因是不流动的国家资源在各国间的非均衡分布和国际市场存在“缺陷”。他进一步指出: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具备所有权、内部化、区位三种优势,而出口只需要拥有前两种优势,不一定需要拥有区位优势。但如果只有所有权优势,既没有能力使之内部化,也不能利用国外区位优势,那只有采用技术转移的办法。 虽然有学者认为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特色仅仅是平庸的折衷和杂烩式兼容,但我认为他的这种综合使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了新的特色,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邓宁全面阐述了投资国及其企业的竞争优势,涵盖了对外直接投资、货物贸易和无形资产转让在内的各项跨国生产经营活动,既可以解释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也可以解释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 为了从动态角度解释各国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的地位,邓宁实证分析了67个国家1967-1978年间对外直接投资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联系,并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投资发展周期论。投资发展周期理论是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运用和延伸,其中心命题是: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倾向取决于一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该国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 投资发展周期是指一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从无到有,直至发展成为一个净对外直接投资国的过程。邓宁提出了“净国际直接投资地位”(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减去引进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概念,并根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一国的投资发展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最终,得出结论:一国的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与引进外国直接投资正相关,与对外直接投资负相关;内部化优势既可以促进对外直接投资,也可以促进引进外国直接投资,这取决于投资国和与东道国市场不完全的程度。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其“三优势”的强弱,而“三优势”的均衡决定了一国的净国际直接投资地位。 在标准的投资决策理 论中,跨国公司何时进行对外投资,可以通过建立在“成本——收益”分析基础上的净现值法计算加以确定。跨国公司还可以将外部的不确定性视为内生变量,通过某些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来分散所面临的风险。梅耶斯等人于1977年提出的选择权理论认为:现在进行的投资相当于跨国公司购买了某种权利的选择权,因此对现在投资进行评估时必须考虑这种选择权的价值。现在的投资可以从未来可能的投资选择中体现出其价值,即现在的投资相当于未来投资的一个“平台”。20世纪90年代后,鲍尔曼和柯伽特等人将选择权理论运用于跨国公司的战略制定,形成战略选择权理论。该理论指出:在环境不确定的条件下,跨国公司决定现在不投资也许是更好的选择,因为决定现在就投资意味着放弃了不投资的选择权,而在某些情形中不投资的选择权可能很有价值。投资的可逆转性和投资的可推迟性两个因素被引入到分析中。如果投资是不可推迟的且完全可逆转,则跨国公司可以现在就决定投资;如果投资是可推迟的且是不可逆转的,则跨国公司只有当现在投资所能获得的净现值大于为了获得更多信息而推迟投资所带来的净现值时,才可决定现在投资,否则应决定推迟投资。 将战略选择权理论与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结合起来,在将不确定性作为外生变量的前提下,进一步探讨了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时机确定问题,认为投资的可逆转性和跨国公司的内部化优势相关,投资的可推迟性与跨国公司的所有权优势相关。如果对外直接投资是完全可逆转,那么跨国公司就没有理由推迟净现值为正的对外直接投资项目。跨国公司的内部化优势越强,则投资后变卖收现就越困难,对外直接投资的可逆转性行就越差。因此,较强的内部化优势将提高在不确定环境下推迟对外直接投资决策所带来的选择权的价值,即较强的内部化优势提高了用“等待”来替代现在就投资的可能性。跨国公司所有权优势越强,则在不确定的环境下通过推迟投资而获得的选择权的价值就越高,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项目的可推迟性就越强。 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中期,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发表了大量的对外直接投资方面的论著,他批评早期的对外投资理论忽略了对宏观经济因素的分析,尤其是忽略了国际分工原则的作用。小岛清认为,国际分工原则和比较成本原则是一致的,国际分工既能解释对外贸易,也能解释对外直接投资,因此,可以将国际贸易和对外投资的综 合理论建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之上。这样,不仅消除贸易和投资之间的摩擦,还可以使跨国公司活动与东道国经济发展目标协调起来。他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亦称为切合比较优势原理一经提出,立即在理论界引起巨大反响。许多国际经济学家、尤其是日本学者如小泽辉智等对此大加赞赏,并纷纷撰文沿着这条思路作了不少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使小岛清理论进一步系统化。由于小岛清分析的对象是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的对外投资,这一理论又被称为“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模式”,与“美国式对外直接投资模式”相对。 小岛清继承了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传统,引入宏观经济因素分析对外直接投资。他把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中的劳动和资本要素用劳动和经营资源(包括实物资产、技术等)来替代,使资本的范围扩大到包含资产、技术和人力资本等要素。他认为,各国的劳动与经营资源的比率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了比较成本的差异,比较成本的差异使比较利润率出现差异,因此,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可以建立在比较成本和比较利润率的基础之上。依据这一原理,一国应大力发展拥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并出口该产业生产的产品,同时,缩小比较劣势的产业,进口该产业的产品,这样可以获得贸易的利益。投资国的对外投资应从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边际产业依次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与东道国的技术差距越小,技术就越容易为东道国所吸收和普及,因而就可以把东道国潜在的比较优势挖掘出来,使两国间的比较成本差距扩大,为更大规模的贸易创造条件。由此可见, 对外直接投资并不是对贸易的简单替代,而是存在互补关系,在许多情况下,对外直接投资创造和扩大了对外贸易。 上述理论指出不同的竞争优势是企业决定对外直接投资还是进行国际贸易的基础,这样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出发点就统一在对竞争优势的分析上。 三、理论发展的历史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完全融合是未来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方向 纵向一体化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横向一体化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被纳入国际贸易理论的分析框架,不仅加速了两种理论的融合,而且使国际贸易理论本身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它放弃了企业必须是国内企业的假定,允许企业拥有与使用不同国家的生产要素,企业的增值活动不同阶段可以在不同的区位进行,不同的国家也可以进行完全相同的生产活动。企业行为被分成总部行为和实际生产行为两大类型,总部行为包括研究与开发及其相关的信誉、商标以及工程、管理、金融等服务;实际生产行为则包括上游生产(中间产品)和下游生产(终极产品)。 20世纪90年代起,国际直接投资理论逐渐成了国际贸易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此时,国际贸易理论越来越接近现实,许多传统的假定被放宽或放弃,理论的分析也不再局限于产业或国家层次,而是力求将企业行为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与产业和国家层次上的资源禀赋差异、国际分工理论融为一体。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也不再局限于单个企业行为的分析,而更多地从产业或国家与跨国公司行为的结合上考察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使两者的分析基础及其基本结论日趋一致。波特的竞争优势论充分体现了这个趋势。 波特指出全球性产业意味着竞争者在主要地区或国家性市场的战略地位从根本上受到它们全球总体地位的影响,所以公司必须在世界范围内协调一致的基础上进行竞争。他指出国际竞争和国内竞争的差别:“与国内竞争相比,在全球性产业中竞争出现了一些独特的问题”。(注:《竞争战略》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281页。)国家间要素成本的差异、国外市场的不同环境、外国政府的不同角色及目标、手段和监测外国竞争对手的能力的差别都影响着跨国公司的经营。所以,“全球性产业中的结构分析必须包括外国竞争对手、更广泛的潜在进入者、更大范围内的可能替代品、以及企业目标不同、企业个性不同、对战略性重要因素认识不同的可能性。”(注:《竞争战略》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268页。) 波特将产业部门视为基本的竞争环境,分析了它们的竞争优势和竞争障碍。全球性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全球化经验、产品歧异化、专有的产品技术及生产的可移动性;全球性竞争的障碍则主要包括经济障碍、管理障碍及制度障碍。有些障碍是给全球性竞争带来直接成本的,有些障碍不一定直接影响成本,但增加了管理任务的复杂性。 波特注意到了政治因素对全球性产业竞争的影响:“企业与本国政府和购买国政府的特殊关系已真正具有战略性的重要地位。竞争战略可能不得不包括刻意积累政治资本的行动,比如即使经济效率不高仍在主要市场上进行装配。”(注:《竞争战略》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282页。)对跨国公司而言,不仅要取得本国政府的支持,还必须注意在主要市场上与东道国政府的关系。 在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的融合过程中,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被视为国际贸易的一种表现形式,内部化理论当然也就成了国际贸易理论的一部分。内部化理论将海默的理论进一步延伸,在市场缺陷的讨论中加入了与交易成本相联系的一面。来自于跨国公司的组织形式、经营行为和由此而形成的垄断带来了内部化优势。它对战后跨国公司增长速度、发展阶段和盈利变动等做了部分的说明。但它不能解释为什么公司不仅仅在国内实现企业内部化交易,而要进行对外投资,也不能科学地解释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当根据理论内容来划分国际贸易理论时,它和产业内贸易理论一样,仅被视为是对战后两种新的国际贸易形式——公司内贸易和产业内贸易进行解释的理论。 虽然到目前为止,尚未出现具有重大影响而又为理论界广泛承认的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完全融合的理论,但理论发展的 进程已足以让我们相信:这种完全融合的理论是未来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方向。因为理论的目的是服务现实,既然方兴未艾的一体化在可预见的未来,仍是影响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重要实践因素,那么,它必然将体现在未来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中。

跨国直接投资理论篇6

    在这种复杂的国际投资形势下,我国正以稳定的增长速度,逐步成为世界最重要的投资主体之一。虽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是我国对外投资受到技术、人文条件等复杂因素的影响,整体投资质量并不是很高,并且相对规模较小。在这些制约条件及负面因素影响下,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之路注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在我看来,我国加强对外直接投资,不能只看重数量而不注重质量,而应该建立统一的考察投资指导意见,帮助对外直接投资者寻找正确的投资方向。最重要的一点是,努力提高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技术含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才能应对一些国家的非贸易壁垒中,甚至在经济危机中立于不败之地。否则的话,外表喜人的对外直接投资总量,只会在一场风暴中化为乌有。在这之中,尤其需要加强对我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统筹规划安排。

    跨国公司,顾名思义,是指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等方式,在国外设立分公司或控制东道国当地企业,使之成为其子公司,并从事国际化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以获取高额利润为目的国际性企业。根据资料统计,全世界跨国公司母公司数量在20世纪七十年代末的20000家左右,而到了2006年,这个数字增长到了73000家左右,而子公司数量更是从90000家增长到了近100万家。从数字上不难看出,跨国公司的总体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并且其所占GDP比重正在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单项跨国购并规模日益扩大,金额屡创新高,比如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的购并金额达到3500亿美元之巨。

    而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也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截至2007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非金融类)累计达920.5亿美元。在这么辉煌的成就背后,我国的跨国企业对外投资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1.我国的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额大多集中于“国字头”企业。在中国跨国企业一百强中,民营企业仅仅占了不到15家,而大多数的企业,则是以国有或者国营企业身份露面的,这种现象就造成了我国对外投资的数据喜人,但是真正应该唱主角戏的民营企业却被挤在角落处,这也是我国跨国企业对外投资结构不均衡的一个很重要原因。

    2.我国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质量有待提高。虽然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跨国企业对外投资额逐年迅猛增长,但是受到外国技术封锁等多方面条件制约,我国对外投资企业和领域大多都集中于采矿、制造等技术含量低的方面,从而造成了我国对外投资基础的不稳定,如果产生经济危机,则这些企业最容易遭受重创,以至于增加对外投资结构的不稳定性。

    3.跨国公司目标不够长远。我国跨国公司在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中长期企业跨国购并等形式,对外投资并不是十分理性,往往局限于公司声誉或者眼前对本公司所形成的既得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层面可能对公司发展的风险性威胁,盲目冒进,从而很容易在公司未来的发展中,举步维艰。比如,跨国购并的过程中多数跨国公司都会忽视公司文化的问题,而这个看起来并不十分起眼的问题很可能导致跨国公司在购并后的发展方向与当初所预计的方向南辕北辙,偏离预期。

    从以上可以看出,中国跨国企业对外投资虽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是同时也与问题并存,只有真正解决中国对外投资发展之路上的障碍,才能够真正地在对外投资之路上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光明之路。

    在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使用理论中,小规模技术理论无疑比较适合我国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特点以及发展导向的理论基础。小规模经济理论主要强调了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比较竞争优势来自三个方面,即拥有为小市场需要提供服务的小规模生产技术、发展中国家在民族产品的海外生产、低价产品营销战略三个方面的优势。对于我国而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可以很好地将低价产品营销战略优势和民族文化产品的推广优势发挥到最大化。同时,跨国公司应该尽量避免企业“虚荣心”作祟,而应该从实际层面出发,谨慎评估对外投资的可行性,从而避免“得了面子,失掉了里子”。

    参考文献:

    [1][美]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第四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美]斯蒂芬·罗宾斯.管理学(第四版)[M].中国人民大出版社,1997.

跨国直接投资理论篇7

关键词: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计量分析;美国;珠三角

中图分类号:F1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4-0050-03

美国是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是中国第二大外资来源国。改革开放以来,美国跨国公司在珠三角的投资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特征,分析和确定影响其变动的因素中的显著决定因素,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美国在华投资的内在规律,以便提出合理有效地利用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和提高其质量的对策。

1.简单的文献回顾

FDI理论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较具代表性的有海默(1960)的垄断优势论、弗农(1965)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巴克利和卡森(1976)等的内部化理论、邓宁(1981)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以及韦伯(1957)区位优势理论等[1]。根据FDI理论,可以把FDI决定因素分为供给方因素和需求方因素。目前,从需求方(东道国)角度研究FDI决定因素,尤其是对中国FDI决定因素的理论研究较少,实证研究也不多见。

国内学者对美国FDI的研究文献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有陈继勇(1993)[2] 、傅国红(1995)[3]、 张远鹏(2004)[4] 以及王清平(2005)[5] 等,主要研究美国FDI的发展趋势。而研究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学者主要有:庄峻(1999)以上海浦东为例,对美国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态度与规律进行剖析[6] ;邱询文、刘晓瑾(2003)对美国跨国公司对华投资中呈现的新特点进行了分析[7]; 杨朝(2006)主要针对美国对华投资的方式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美国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呈现出向规模化、系统化、市场化和独资、兼并、收购的模式快速转化的特点[8] ;柳德荣(2007)以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对美国在华直接投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美国在华直接投资规模仍然较小,对我国GDP的贡献呈增长趋势但仍然较少[9]。

通过简单的文献回顾,我们发现,目前研究美国对华FDI的研究成果不多,而且大多集中在发展趋势和投资方式的变化上,对美国对华FDI的影响因素分析的成果较少,进行实证研究的成果还没发现。

本文主要采用1990~2005年间相关数据,并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影响美国跨国公司在珠三角投资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分析和确定影响其投资行为的显著决定因素,以便更准确地把握美国在华直接投资的内在规律以及政策含义,在理论上也有利于完善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尤其是对华直接投资的理论研究框架。

2.影响因素的设定

在国外,库格林(1991)认为区位面积、集聚程度、居民收入、劳动力、交通运输、税收和地方政府支出是影响FDI选择的主要因素;鲍恩斯坦(1997)等人验证了劳动力素质对FDI的影响。在国内,孙俊认为产业结构、优惠政策、开放水平、市场化程度以及教育水平是影响FDI的主要因素;张海洋采用Panel Data分析方法,认为市场需求、市场大小、聚集程度、劳动成本、人力水平主要影响FDI的选择[10]。

本文在对目前FDI影响因素文献总结的基础上,选择美国在珠三角直接投资量作为回归分析的因变量,采用1990-2005年美国对珠三角直接投资实际金额(FDI)来衡量;选择市场规模、市场潜力、人力水平、基础设施及政策优势五个因子作为回归分析的自变量,分别对各个自变量做一元回归分析和相关性分析(见表1)。

根据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中的区位优势论,影响跨国公司在该国或地区投资组织生产的决定因素包括自然禀赋、经济因素和制度因素三类。在这个指标体系中,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基础设施属于区位优势中的经济因素变量,专业技术人员数属于自然禀赋因素变量,税负水平属于制度因素变量(见表2)。

3计量模型与模型检验

基于以上的研究,建立计量模型如下:

FDI=C+β*Xn (n=1,2,3,4,5)

运用Eview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其计量结果整理如表3和表4:

从表3可以看出,X4的判定系数R2为0.7197,离1较接近,说明其拟合优度较高;X1、X2、X3的判定系数R2离1较远,其拟合优度较低;X5的判定系数R2接近于0,其拟合优度最低。

F0.05(1,14)=4.60,从回归分析结果看,除X5以外,其他自变量的F统计值都大于4.60,这说明除了X5以外,其他自变量的方程均通过显著性水平为5%的整体检验。

t0.05(16)=2.120,从个体检验来看,X1、X2、X3和X4的t统计值都大于2.120,通过个体的显著性水平的检验,即自变量X1、X2、X3和X4对因变量FDI的作用都是显著的,其中X4的t值最大,作用最为显著。而X5的t统计值为0.1981,小于2.120,即其对因变量FDI的作用不显著。

从表4可知,自变量X1、X2、X3和X4对因变量FDI之间存在着线性正相关性,其中X4的正相关性最为显著,相关系数r=0.85,其后依次为X3、X2、X1,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633,0.631,0.566。而X5与FDI之间无明显的线性相关性,r为0.05。

4.结果分析

结合计量经济模型回归分析和自变量的经济学含义,对各自变量可得到以下结论:

(1)人均GDP与FDI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人均GDP反映珠三角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规模,在回归分析结果中,FDI随人均GDP的增长而增加,即珠三角的市场经济体系的越成熟和经济发达程度越高,美国跨国公司对珠三角的投资就越多,反之就越少。这表明,珠三角巨大的市场规模和较快的经济发展仍然是吸引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强大动力。这一结果与美国在珠三角投资集中于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以及在全球直接投资中更多地向发达国家和地区投资的特点相符。

(2)人均可支配收入与FDI也呈现正相关关系,且其相关程度比人均GDP的更高。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高低说明市场需求或市场潜力的大小,珠三角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越多,其市场潜力就越大,就越能吸引美国跨国公司的投资。

(3)专业技术人员数与FDI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r为0.63,仅次于X4。在影响美国在珠三角投资的变动因素中,高素质专业人才供给水平的影响程度越来越高。在过去,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是吸引美资在珠三角投资的因素之一,但随着美国投资由一般性生产工业等制造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保险等服务业转向,廉价的非熟练劳动力的竞争优势逐渐减弱甚至丧失,美国跨国公司在投资区位选择时更关注高素质人才的供给水平而非劳动力成本。

(4)基础设施改善程度是所有变量中对FDI的影响程度最大的,相关系数为0.85。这一结果说明,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程度对美国进入珠三角的FDI起到决定性作用。基础设施改善程度用第三产业产值在GDP中所占的比值表示,反映金融、信息、交通等行业的发展水平,尤其是商业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是企业生产效率的重要决定因素,基础设施的数量和质量构成了投资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改善,但相对于国民经济的增长则显得落后,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因此,珠三角要提高吸引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能力,必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外商直接投资环境。

(5)税负水平与FDI无明显的线性相关性,即地区税负水平对美国跨国公司在珠三角的投资影响甚微,这一结果与人们的一般认识出入较大。理论上,高税负减少公司净收益,从而阻碍FDI的流入。从这一理论出发,政府为吸引更多外资千方百计减免税收,出台各种优惠政策。但是,美国在珠三角投资的公司主要是大型跨国公司,对市场规模有最低要求,这些公司在市场规模大的地区投资,有利于提高其生产规模报酬,实现利润边界最大化,因此对这些公司而言,市场规模要比优惠政策重要得多,也就是说,珠三角只要保持连续的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就能具备竞争美国对外直接投资资本的优势,尤其是对大型美国跨国公司有较强的吸引力。

5.结论

影响美国在珠三角投资因素的实证分析表明,引起这些变化的因素中,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对美国在珠三角投资的影响最大,其后依次为珠三角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需求,并且由于美国跨国公司在珠三角投资多为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其更加看重的是高素质专业人才和熟练劳工的技能而非廉价的劳动力。另外与人们一般认识不同,政府税收水平的高低对美国跨国公司在珠三角投资的影响甚微。

因此,要吸引更多美国FDI,在经济因素方面必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继续保持较快的稳定的经济增长,发展市场规模,同时增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扩大其市场需求。在自然禀赋方面要改善劳动力结构组成,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资,注重对创新型及技能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在制度因素方面政府要改变引资手段,促使引资方式多元化,注意保持开放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为美国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扫除制度,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机制功能,积极引导美资向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及服务业转化,从而促进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

参考文献:

[1]张纪康.跨国公司与直接投资[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36-48

[2]陈继勇.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323-389

[3]傅国红.战后美国对亚太地区的直接投资及其趋势[R].厦门大学外贸系,1995:7-11

[4]张远鹏.美国的对外投资与经济增长:1991-2000[J].亚太经济,2003,(2):25-28

[5] 王清平.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新特点[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5,(2):71-72

[6] 庄峻. 美国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战略投资[J].中国外资,1999,(4):36-48

[7] 邱询文,刘晓瑾.美国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新特点及其实效分析[J].太平洋学报,2003,(1):56-62

[8] 杨朝.积极应对美国在华投资的新变化[J].经济纵横,2006,(10):8-10

[9] 柳德荣.美国在华直接投资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2007,13(1):53-56

[10] 谢光亚.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分析――以北京为例的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3-28

[作者简介]王宏(1966-),男,惠州学院经管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跨国公司与经济发展、宏观经济理论。

跨国直接投资理论篇8

主题词:跨国投资;“走出去”理论

在国家大力支持和推动下,我国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上取得了可喜成绩。截至2004年年底,我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368.2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累计完成营业额1140.28亿美元,合同额1562.94亿美元;对外劳务合作累计完成营业额308.2亿美元,合同额361.1亿美元,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319.3万人。为了进一步扩大成绩,对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的理论进行研究,将有利于更好地实施“走出去”战略。为了更好的说明,本文将“走出去”的理论探讨主要放在对外的直接投资上。

一、现有跨国公司理论的简评

现有的跨国公司理论,按其理论依据和分析方法可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是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的理论,如垄断优势论和寡占反应论;第二种是以贸易理论与工业区位理论相结合的理论,如产品生命周期论;第三种是内部化理论;第四种是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它们是各有其侧重面,有的是从产品的差别生产、垄断和要素市场角度出发,有的着重解释资本市场的不完善性,还有的是把研究重点放在公司内部的管理与决策过程上。主要有:

(一)垄断优势理论

这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海默(S.H.Hymer)首先提出,后来经金德尔伯格(CP.Kindleberger)和凯夫斯(R.E.Caves)等美国经济学家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理论体系。垄断优势理论将不完全竞争理论引入国际直接投资领域,从不完全竞争出发研究国际直接投资,从而突破了传统的研究方法,开创了一条研究国际直接投资的新思路。美国跨国公司进行国际直接投资基本上符合这一理论。该理论不足之处在于,它不能解释发达国家的一些没有垄断优势的中小企业近年来纷纷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行为,也不能解释经济发达国家之间相互投资的不断增加的现象,更不能解释发展中国家企业近来对外直接投资的现象。

(二)寡头垄断理论

1973年美国学者克尼克波克(F.T.Knickerboker)分析了美国、加拿大187家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提出了寡头垄断理论。寡头公司的主要目的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获得相对的市场份额。寡头垄断竞争的结果必然引起直接投资。只要一个寡头企业在外国建立生产中间产品或原材料的子公司,其他寡头公司也不甘示弱,跟随而上。该理论用寡占反应行为较好地解释了经济发达国家之间相互投资的现象。对20世纪70年代美国、加拿大出现的“蜂拥效应”进行了论证,说明寡头企业之间存在一种既竞争又依存的关系。但它还是不能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增加的现象,也不能解释没有垄断优势的中小企业对外投资增加的现象。其适用范围也有局限性。

(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二战后,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RaymondVernon)对美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进行了实证研究。1966年他在《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指出,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产品生命周期有密切关系。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以垄断优势理论为基础的,只是它更强调跨国公司在对外投资的同时,也应注重投资国所拥有的相对技术优势。不过该理论也有一些局限性。它所解释的投资区位的变化只适用于当时美国跨国公司,而并非普遍规律。这反映了国际投资发展的变化要比产品生命周期更为复杂。

(四)内部化理论

这是英国经济学家巴克利(P.J.Buckley)和卡森(M.Casson)在1976年提出的。该理论的起因是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不断扩大。为什么跨国公司不利用现存的世界市场同其他国家的企业实行一定的国际分工开展贸易,而是另辟蹊径,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建立企业的内部市场,利用内部贸易来配置资源呢?巴克利和卡森通过对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进行分析研究,逐步建立了内部化理论。该理论发展了垄断优势的理论,并将国际贸易同国际投资结合起来。它强调把各种垄断优势加以综合利用。还较好地解释了企业为什么将知识产品放在内部市场转让而不在外部市场转让的原因,解释了跨国公司从原材料采集到加工制造等生产过程内部化的原因,说明了跨国公司水平一体化和垂直一体化的由来。不过,内部化理论也存在缺陷,例如对企业为什么到国外投资及投资的地理区位没有做出解释。

(五)区位优势理论

这是艾沙德(WaLterLsard)教授提出的。该理论是对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它不仅解释了投资者为什么到国外投资的原因,而且还对投资的地理位置做出了较好的回答。

(六)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该理论的奠基人是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邓宁(JohnHarryBunning),起因是二战后出现的各种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存在的局限性,这些理论都只是从某个角度对国际直接投资进行解释,没有普遍性。从1973年起,他运用折衷主义的方法对各种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进行概括性和综合性的分析,将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和区位优势理论三者结合起来形成国际生产折衷理论。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与前面所讲的各种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它是针对经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而提出的,适用范围仍然不够广,仍不能很好地解释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

(七)比较优势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前流行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主要是以美国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这些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问题。日本小岛清教授根据日本当时对外投资的情况,提出了新的理论——“边际产业扩张论”,也称为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是根据双方国家的比较优势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因而是一种宏观理论,它很好地反映了当时日本对外投资的特点。它比较适合新兴工业化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但也存在不足:它否定了垄断因素在直接投资中的作用,回避了发达国家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维护不合理的国际分工格局的后果。

对以上理论的简评,说明了这些理论基本上是在分析西方跨国公司的基础上形成的,也说明了探讨适合中国企业“走出去”理论的重要性。如何从理论上来解释或用什么样的理论来指导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行为呢?比如,先走到哪里,用什么方式进行等等,均需要在理论上弄清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走出去”的行动。二、对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的理论探讨笔者认为,通过说明资本整合与市场的关系,能奠定中国企业“走出去”理论的基础。对企业来讲,资本整合与市场的关系就是如何运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本文在此用“资本整合”来代替“资源”,是为了更好地说明资本为什么要向外移动,即对外投资,也就是“走出去”。

(一)对资本整合的说明

资本整合实际上就是资本运作的过程。一个企业或企业家的资本整合力的高低,决定他的资本运作成败。资本整合受主客观两方面的限制,主观受资本运作水平高低的限制,客观受当地投资环境的限制。在资本整合中,影响资本移动的主要受当地投资环境的限制。某地的投资环境差,必然导致资本整合向投资环境好的地方流动。在此要强调的是,资本整合环境的好坏,包含多种内容,除了常讲的软环境和硬环境外,还包括各种资源、配套设施等等。资本整合常常受到客观投资环境的限制。比如,某种矿产资源的供给不足,即使从主观上来讲企业自身的资本整合很强,但也无法进行下去。因此,在国内受到投资环境的限制,必然就会导致资本整合向国外寻找移动的机会。

(二)对市场的说明

市场是反映资本整合效果的晴雨表,资本整合的好坏最终均要在市场上体现出来。市场由于本身的限制,它对资本整合提供有效支持的能力是有大小之分的。它对有的资本整合可以提供有效的支持,但对有的资本整合就不能提供有效的支持。在市场不能提供有效支持的情况下,会导致资本整合向国外市场移动。比如,国内某资本整合的产物具有很强的优势,但国内市场不能继续支持,要继续发挥该资本整合的优势,必须向外发展;再如,某资本整合的产物在国内市场已经没有多大优势时,但在国外市场仍然有优势,为了延长资本整合产物的生命,该资本整合也会向外寻找移动的机会。

(三)我国企业资本整合向外移动的三种主要原因和模式

1、国内市场与资本整合向外移动结合型。这种情况是国内市场可以提供有效的支持,但资本整合在国内受到投资环境的限制(主要是资源上的限制),只好到国外去资本整合,从而导致了“走出去”。具体讲,这是为了国内市场而导致资本整合向国外移动的方式。由于国内市场能提供有效的支持,这种方式的重点是在国外进行新的资本整合。在这种方式下,就要在国外寻找那些是资本整合环境好但市场不能提供有效支持的国家和地区。比如,澳大利亚的铁矿,那里的资本整合环境好,但当地市场对铁矿不能提供有效的支持。再如,文莱的石油,同样是这样的条件。这种方式的主要目的,是寻求国外的资源来弥补我国资源的不足。因此,在进行该类型投资时,一定要注意被投资国的国情。现在,所有国家对不可再生的资源均有一定的规定,往往会因为国家法律限制或人民感情等问题而导致投资受挫。

2、资本整合向外移动与国外市场结合型。这种情况与前面那种相反,是国内市场不能提供有效的支持,但国内资本整合力很强的情况下发生的。由于国内市场不能提供有效支持,为了继续扩大或延长资本整合的优势,从而导致了“走出去”。具体讲,这是为了国外市场而导致资本整合向国外移动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就要在国外寻找那些资本整合条件好,并且市场能提供有效支持的国家和地区。在这种类型的投资中,当地国家的政策或享受的政策有时会产生强大的力量,会导致向好或向坏的方向发展。当地提供非常优惠的引资政策,可以吸引外资的进入,特别是能享受别国一些优惠政策时更是如此。比如,欧美在纺织品上给柬埔寨很多优惠政策,尽管柬埔寨当时的投资环境并不好,但是导致大量的外资进入,建立了许多制衣厂。

3、资本整合向外移动与研发结合型。这种方式是为了利用国外更好的投资环境,重点是放在研究&开发上。比如,我国家电企业,有的就在日本设立了研发中心,可以充分利用当地更有利的条件从事研发活动,包括更好地利用该国的人力资源。该类型合作还可以有效地利用时间空间。比如,一汽与欧美合作,利用时差将某种设计分三地进行,中国设计8小时,欧洲设立8小时,美国设计8小时,一天就可以干完在本国需要3天才能完成的设计工作。

(四)国家因素对资本整合向外移动的影响

现在,除了很少数的自由贸易区外,绝大多数国家在外经贸上都有一定的限制,主要采取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形式进行。尽管世界建立了WTO的机制,但是这些限制或多或少依然存在。国家因素有时会对资本整合的外向移动会有更大的刺激。也许正式因为有了这些限制,才导致资本整合向这些国家移动,从而避开这些限制进入该国市场。但是,有的限制会对资本外向移动形成障碍。比如,像美国从政治上考虑,可能对中国公司收购该国的石油公司设立障碍。因此,与我国关系好的国家,特别是与我国建立了自由贸易区协定的国家,将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首选。多利用当地的优惠政策,尽量在其特区、开发区等有优惠政策的地方投资建厂,对资本整合是有利的。另外,投资管理本地化对以上3种资本移动均重要,这有利于在国外进行资本整合的成功。

(五)针对性地选择已有的跨国公司理论来指导“走出去”,有利于更好地在国外资本整合

1、利用小岛清教授的“边际产业扩张论”和产品周期论,可以把那些在我国已经处于边际的产业或生产设施转到能延长其生命的国家去。

2、现在的国际市场是相对垄断的市场,如何运用垄断或寡占的理论去获得更稳定的效益是只得思考的。

3、谢宁教授认为,如果企业有垄断优势,而没有区位优势和内部化优势,那么它只能将其垄断优势外部化,即向其他企业转让其垄断优势。如果企业拥有垄断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而没有区位优势,那么它只能在国内扩大投资,不能到国外去进行直接投资,只能通过扩大产品出口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只有当企业同时拥有垄断优势、区位优势、内部化优势才能到国外进行直接投资。垄断优势是国际直接投资的基础,区位优势是降低国际直接投资成本的前提条件,内部化优势是获取国际直接投资利润的保证。中国企业要“走出去”,就要练就好这三项基本功。

4、利用区位优势理论,就能较好地在已经与我国达成自由贸易协议的地区开展“走出去”活动。比如,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就可以运用该理论的有关内容来指导“走出去”。

5、待到国外设点多了的时候,就可以运用内部化理论来获得内部分工化的效益。

以上说明,正是资本整合与市场的关系在两国之间均出现了不平衡,导致了资本整合从一国向另一国移动。因此,可以将这种分析概括为“资本整合与市场的双不平衡论”。最后要强调的是,不管用什么理论来指导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行为,“平等互利,合作共赢”是中国企业始终要坚持的一项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走出去”的长期稳定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叶京生主编《新编国际经济合作教材》,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年9月版。

2、储祥银章昌裕编著《国际经济合作实务》,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上一篇:市政道路工程安全监理细则范文 下一篇:哲学的基本功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