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并购案例范文

时间:2023-12-20 14:57:06

跨国公司并购案例

跨国公司并购案例篇1

【关键词】新世纪 全球 并购

一、问题的提出

新世纪的到来,对于企业来说,既意味着机遇,更意味着挑战。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争取更多的利润份额,世界各国企业加大了全球扩张的步伐,在世界范围内整合优质资源、重组吞并一定规模的公司,以占领更大的市场甚至取得垄断地位。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斯蒂格勒在《通向垄断和寡占之路――兼并》中所说,“一个企业通过兼并其竞争对手的途径成为巨型企业是现代经济史上的一个突出现象”,“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兼并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是主要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根据《世界投资报告》统计,2005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达到9160亿美元,其中全球跨国并购总金额为7610亿美元,占当年FDI总量的80%以上。全球性资本流入进入“并购时代”。据《中华工商时报》报道:2007年上半年全球并购总额已经达到了约2万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0%,预计全年并购总额将达到36100亿美元。

作为一种重要的外部扩张方法,中国企业也已经在新世纪跨入跨国并购大国的行列,并购规模在近几年有了很大提高,并购战略更加清晰、资本运作也更加成熟:2003年并购规模达到47亿美元,此后至2006年,年均增长约15%。其中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TCL收购施耐德和法国汤逊公司、台湾明基收购西门子手机业务等案例在全球范围都较有影响力。研究全球企业最近的并购案例,可以清晰的发现大企业扩张的轨迹,把握目前全球企业的发展状况,同时找出并购的得失,为中国企业更好地融入国际市场、加速国际化步伐奠定基础。

二、新世纪全球企业并购典型案例及特点

并购(M&A)是企业出于某种目的,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购买另一个企业的全部资产或者是一定比例的股份,从而达到对其生产经营权的控制。一般来说,跨国公司通过FDI进行扩张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采取新建(Greenland)的办法,也称绿地投资;二是通过对多数股权的兼并和收购实现扩张,简称跨国并购。目前全球企业并购主要以跨国并购为主,在世界发达国家,约70%到80%的外商直接投资(FDI)采取的是并购形式,而在中国,这个比例目前只占FDI的10%左右,潜力十分巨大。典型的并购案例有以下内容。

2004年12月,美国第三大无线电话运营商斯普林特以350亿美元兼并在业界排名第五的纳克斯泰尔。

2005年1月,美国宝洁公司并购吉列公司,该项交易金额预计高达570亿美元。

2006年6月,米塔尔钢铁公司以256亿欧元购买了卢森堡的阿塞洛钢铁公司,之后,美国电报电话公司830亿美元收购南方贝尔公司。

2007年5月,私募基金Cerberus最终以55亿欧元成功收购克莱斯勒集团80.1%的股份。

2007年5月,美国媒体巨头新闻集团欲强行并购《华尔街日报》东家道琼斯集团。

2007年5月,苏格兰皇家银行和英国巴克莱(Barclays)银行均欲并购荷兰银行。

2007年9月,纽约银行165亿美元收购梅隆金融集团。

全球企业并购的特点:第一,并购活动涉及行业相对集中。2/3以上的并购案例发生在金融服务业、医疗保健业、电信业、大众传媒业、化学工业和国防航空六大行业。第二,并购规模巨型化,交易金额屡创新高。第三,高科技行业成为并购重点。第四,跨国并购风起云涌。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和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调整,跨国并购在第五次并购浪潮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三、中国公司参与的典型跨国并购案例

2003年3月,中国海洋石油公司和中国石化各斥资6.15亿美元收购英国天然气集团(BG)的一个项目,最终没有成功。

2004年,米塔尔钢铁公司以3.38亿美元收购了湖南华菱管线公司36.7%股份。

2004年8月,TCL集团以现金5500万欧元获得TCL阿尔卡特合资公司55%的股权。

2005年6月,中海油向美国尤尼科公司发出185亿美元的并购要约,最终由于种种原因而放弃收购行动。

2005年12月,联想集团以12.5亿美元全盘收购IBM PC业务。

2006年8月,中国建设银行收购美银(亚洲),总价为97.1亿港元,美银(亚洲)将更名为“中国建设银行(亚洲)股份有限公司”。

2006年12月,中国银行以9.65亿美元现金收购新加坡飞机租赁有限责任公司。

2007年5月,中司以30亿美元购买了美国PE公司黑石集团10%的股份。

2007年12月,中司再次以50亿美元购买摩根士丹利公司的股份。

四、并购理论及实证分析

一般而言,企业参与并购大多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追求规模经济;减少竞争,提高市场控制能力;获得新产品、新技术或新的分销渠道;巩固声誉或获得信赖,增加无形资产;进入新市场开展多元化经营。当然西方并购价值创造理论认为:企业并购所产生的协同效应(包括经营协同、财务协同、管理协同等)是并购活动创造价值的一个重要源泉。汤姆森集团估计,如果它能以170亿美元的价格并购英国路透集团,由此产生的协同效应可为公司每年节约5亿美元的成本。

由于与合资、独资等形式的“绿地投资”相比,并购成本低,所以20世纪80年代跨国并购逐渐取代“绿地投资”而成为FDI的主要方式。目前西方较流行的企业并购的理论包括:规模经济理论、市场势力理论、经理阶层扩张动机论、交易费用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等。

规模经济理论认为,跨国并购使跨国公司的规模和生产能力得以扩大,当企业的规模达到经济规模状态时,可以使生产成本最小,同时可以把属于同一企业经营范围的经济活动整合,在资源利用上取得协同效应,降低平均成本,从而实现最大化利润。

市场势力理论认为,通过并购可以有效降低进入其他市场的壁垒,通过利用目标企业的经营要素,实现企业低成本、低风险的国际扩张,提高市场占有率,当这种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并购企业可以获得垄断利润。

经理阶层扩张动机论认为企业并购可以达到以下目的:追求公司规模的增长,获取更多无形收益;在现有公司规模制约情况下,通过企业并购可以给经理们提供自我实现的机会。

科斯、威廉姆森为代表的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企业是市场机制的替代物,通过企业并购,可以将原先的外部市场买卖关系转变为公司内部的协调关系,从而降低交易费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资源依赖理论在跨国公司的扩张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资源依赖理论认为,跨国并购有助于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拓展其资源基础,以弥补全球竞争环境要求与企业自身资源基础之间的差距。

但是,从国内外企业并购的实际来看,并购的绩效不容乐观。王谦(2006)研究表明:完全的企业并购失败或没有任何效果的并购占总并购活动的比例高达42%-56%,很多企业并购与重组后不能实现1+1>2的协同效应。麦肯锡咨询公司抽样调查了1998年以前《财富》500强、《金融时报》250强中的并购案例发现失败率高达61%。波士顿咨询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1985-2000年,美国发生了277起大宗并购活动,其中64%的并购活动使投资者利益受损。中国国内有关研究显示,中国企业并购的成功率仅为30%左右。明基公司并购的西门子手机业务部门至今业务没有起色,联想收购的IBM PC 业务也没有像料想的那样给联想带来巨大的品牌和现金收益,TCL集团收购的阿尔卡特手机业务也全面亏损。

五、全球企业并购对中国的启示

经过五次全球企业并购浪潮,涌现出如通用汽车、通用电气等一批世界顶级的优秀大企业,全球跨国投资额的90%也是通过跨国并购进行。通过企业并购可以获得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最终控制权。如今中国已经有一批企业成功走出去,但是大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形式,在全球企业并购活动活跃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应该积极参与对外并购活动,获取品牌、技术、资源和更广阔的市场。2006年,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交易共有103起,总价值达到207亿美元。这同2004年的38亿美元相比突飞猛进。当然在并购活动中,必须意识到:跨国并购中,看似令人满意的价格后面,往往是以品牌的消亡、技术的严格控制、销售渠道和资源的被充分占有为代价的。跨国公司已经在中国不少行业处于绝对垄断地位。根据中国工商总局调查,美国微软占有中国电脑操作系统市场的95%,瑞典利乐公司占有中国软件包装产品市场的95%,美国柯达占有中国感光材料市场至少50%的份额,法国米其林占有中国子午线轮胎市场的70%,国际啤酒巨头也把中国啤酒市场瓜分得差不多了。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遗害有:容易造成垄断;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带来深层次影响;可能造成国有资产和国有品牌的流失;威胁到国家安全。对此中国应当用立法手段规范企业并购活动,创建多部门联合的并购审查机制,对于战略性产业和重要企业,对外资进入方式和比例要明确界定。2007年8月30日,十界人大经表决通过《反垄断法》,将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按照规定,外资并购涉及国家安全的,除依照反垄断法进行经营者集中审查外,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国家安全审查。

对中国企业开展海外并购的建议:第一,国家应当进一步改善企业并购环境;第二,企业自身要制定明确的收购计划;第三,企业并购要循序渐进,讲究策略:2003-2004年,中国内地企业在香港直接并购香港企业近2000家,占“走出去”的比例最大,这些企业通常以香港为跳板走出去,最终展开海外并购。第四,聘请行业内知名的专业投资银行和咨询公司参与并购活动。达能强行并购娃哈哈的教训值得吸取;第五,熟悉目标企业所在国的经济法律环境;第六,建立包容的企业文化,避免文化冲突;第七,打造能留住海外人才的温床: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时,将CEO的位置让给IBM高级副总裁以挽留IBM个人电脑业务的经营和管理人才,这无疑是一次很好的尝试;第八,设立并购的止损线:几乎所有的海外并购企业都抱有美好的幻想,但如果目标不能迅速实现,并购成本超出预期,止损出局才是最佳选择。总之,中国企业在收购和整合国外公司时常常会遇到挑战,因此,企业必须有明确的战略目的,充分估计并购过程中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对策并加以实施,提高管理水平与控制能力,这样走出去才可能成功。

【参考文献】

[1] 邱明:企业并购的有效性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魏红武:管理新视野[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3] 难以抗拒的兼并冲动[J].商业周刊(中文版),2007(2).

[4] 2006年中国十大并购事件[J].新财经,2007(2).

[5] 胡杰武、王东:外资并购中国实务指南[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6] 马晦、叶建:并购是吸收外资必然选择之一[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6-8.

[7] 王京韬:外资并购面对新局[N].中华工商时报,2007-1-31.

[8] 韩世坤:外资并购中的安全与风险防范[N].湖北日报,2007-8-23.

跨国公司并购案例篇2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是有关跨国公司并购的最重要的一部法律,其中第四章《上市公司的收购》中首先对收购方式进行了规定,包括要约收购、协议收购及其他合法方式等。其次,第八十六条和八十七条是对收购中所涉及的信息披露制度的阐述,第八十八条至第九十三条是对上市公司要约收购的程序、期限、规范性的界定与规制,第九十四条至第九十六条对于协议收购的规制与条例做了详细的阐述;上市公司完成收购后,对收购公司的规制约束条例详见第九十七条至第一百条。在2006年9月1日起修订施行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以及2006年9月8日起施行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中总结了我国近十年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方面的有益经验,吸取了有关各方的建议,较好地平衡了市场参与主体之间的利益,并强化诚信义务的要求,对推动证券市场诚信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证券法关于跨国公司并购法律规制的不足

(一)证券法关于跨国公司并购规制存在真空与盲区

与跨国公司并购蓬勃发展局面不相适应的,是我国法律在这一领域中出现的空白:跨国公司并购中国大陆企业应如何进行,政府怎样控制,并购有哪些限制,资产怎样评估等等,这些根本性的问题目前均无法可依。尤其在我国证券法律制度中,未曾对跨国公司收购东道国上市公司做出规定,体现出一种较强烈的阻止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倾向。

(二)证券法对跨国公司并购的控制不明确、不统一

现有的对跨国公司并购立法有借鉴意义的法律规范没能形成一个明确完整的规范体系,而且对不同性质的企业和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又分别做出了不同的规定,这就导致规定本身会发生冲突,令人无所适从。

(三)证券法中关于跨国公司并购法律主体界定混乱

证券法没有对跨国公司并购的主体做相关规定。虽然国内上市公司的并购就此已有章可循,但对法律主体的界定仍不清晰,多以“投资者”作为上市公司收购的主体,无法判断国家在公司并购问题上是否允许个人行为,如果允许,对个人与法人的行为又有何不同规定。目前我国尚不允许自然人作为国际经济关系的主体,那么在跨国并购关系中,是否就意味着并购方不得并购国内私营企业。对于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而言,它们的责任范围是明确的,也是独立法人,只是没采取公司的形式。

(四)证券法中涉及产权界定不清导致跨国并购规制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大多数企业被定性为全民所有制企业,即使是同时并存的被定性为集体所有制的企业,其资产实际上也是准国家所有。改革开放以后,外商投资企业的出现使所有制形式发生了变化,私营企业更是对所有制的突破。这样一来产权边界模糊,主体难以确认,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会产生矛盾。并购决定权的归属,并购费用的来源等,成为跨国公司并购首要问题。

(五)证券法中产权交易内向化,阻碍跨国公司并购活动

我国证券市场制度将股份公司在证券交易市场上的股票划分为国有股、国有法人股、集体法人股和社会股等。每一类股票在总股本中具有一定的比例,不得随意超过这一比例,而且股票交易只能在同类范围内进行。并购方在实施并购行为之前要先清楚目标企业的性质,它的股权成分比例,交易时是否有严格的限制等,而这无形中增加了并购的成本,权衡投入与产出后,并购方或许会放弃该并购行为,这将直接减少外资的流入。

三、我国证券法关于跨国公司并购法律规制的完善与展望

(一)进一步加强完善证券法中信息披露制度

信息公开是证券法的核心,只有让一切事物置于阳光之下,才能杜绝腐朽和阴暗。积极借鉴先进国家的立法经验,对披露信息的内容应更全面的规定,无论是收购方还是被收购方都应对其披露的信息的真实性做出保证,并在应披露事项发生后毫不迟疑的以法律规定的方式进行披露,以杜绝在收购中由于披露的信息不完全、不真实、不及时而给股东尤其是广大中小股东造成利益损害。

(二)针对跨国公司恶意收购行为,制定相应的反收购规制条款

我国在修订《证券法》时应当增设反收购制度的有关规定,明确授予目标公司股东大会以反收购的决定权,对于跨国公司恶意收购行为,应赋予目标公司进行反收购的权利,并规定合法的反收购措施。还应在《证券法》中增加规定公司之间的控股式兼并和吸收股份式兼并的条款,加强对公司董事义务的完善,对公司的反收购行为予以规制。

(三)证券法中应加强对关联交易行为的规制与监管

我国《证券法》可将“一致行动者”界定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行为主体根据协议或者非协议的积极合作,采取一致行动的股东所持有的股份应当看作一人持有,当持股达到法定比例时,必须履行披露义务和强制要约收购义务。对于关联交易,《证券法》可以“控制”和“重大影响”的实际存在,作为认定关联关系存在的标准。

(四)健全跨国公司并购的法律风险防范制度

近年来我国企业涉及的跨国公司并购纠纷案件呈上升趋势增长,如“中海油并购优尼科案”与“中铝收购力拓案”经历的波折再次提醒人们应对海外并购的风险有更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并购企业对跨国公司并购涉及的法律风险,应建立相应的防范制度并采取相关措施。如提高我国企业跨国并购风险防范能力;熟悉东道国与跨国并购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应对跨国公司并购法律风险;规范和完善跨国并购协议;建立利用跨国并购法律法规解决跨国并购争端的制度等。

跨国公司并购案例篇3

关键词:跨国公司;并购;政府;监管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7-0203-02

一、跨国并购成为跨国公司FDI的主要方式

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方式演变分三个主要的阶段,从低至高分别是合资或合作阶段、独资阶段和并购阶段,数据显示跨国公司目前在中国处于第二阶段并有向第三阶段飞速发展的迹象。20世纪90年代初,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投资的模式开始出现。1992年4月,香港中国策略投资公司(简称中策公司,它是1991年12月12日在一家香港上市公司的基础上易名而成的)收购了山西太原橡胶厂,从而开创了改革开放以后外资在华并购的先河。跨国公司在华进行并购的案例每年都在递增,并购规模也在逐步扩大。据统计,自2002—2008年间,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案值由80亿美元上升到460亿美元,增长了33%,交易数量在数年间也不断攀升,2008年达944起。现在随着中国外商投资市场准入领域放宽,越来越多的全球知名跨国巨头,通过并购来抢占中国市场,使得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在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增长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中国也已经成为跨国并购的重要市场。跨国公司在华进行并购的案例每年都在递增,并购规模也在逐步扩大。而且在华并购具有以下趋势:并购的规模越来越大; 所涉及的行业越来越宽泛,从能源、制造业到服务业,比如零售、金融、旅游以及保险业等;被并购的企业既有国企也有民企;并购目标不仅是经营状况欠佳的企业,甚至还有行业领军者;外资并购者越来越看重控制被并购者的所有权和运营权。

二、跨国公司并购带来的问题

1.外资垄断倾向加剧,控制中国部分产业生产与销售。目前,跨国公司在中国一些地区或行业整体并购中国企业,具有非常清楚的控制、垄断中国市场的动机。例如饮料市场,几乎完全是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的天下。可以说,跨国公司通过并购造成的市场垄断已经成了无法避免的问题。跨国公司在在中国投资的过程中,利用其技术优势达到产业控制的目的,并利用产业控制进而对中国同类产业的压制,使其难以形成与跨国公司相抗衡的竞争能力。实力强大的跨国独资公司正在逐步控制中国某些产业大部分甚至全部的生产和销售,这必然会给中国的国内经济安全带来不少的隐患和威胁。

2.加大了国有资产的流失。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有资产流失也呈快速递增态势,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年至少流失800亿元~1 000亿元。虽然国有资产流失有众多的原因,但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中的流失是众多因素当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随着外商独资化趋势的加强,其中最不容忽视的,就是外资并购国企过程中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

3.内部化交易增加,加大了中国对其监管的难度。跨国公司内部交易所采取的价格,通常成为转移价格,即公司内部总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在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中,为了达到减少风险等目的在公司内部实行的价格。由于公司内部化交易避开了外部市场,具有隐蔽性,所以获取资料和加强监管都比较困难。而跨国公司的这种内部化交易严重损害了中国的经济利益,多数外资企业一方面连年亏损,另一方面却不断追加投资,扩大经营规模,许多亏损的外资企业的投资增长率近几年平均每年都达到了30%~40%。外资企业的“长亏不倒”,显然不符合市场经济的法则和企业经营的常规,这就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说明不少外商投资企业存在偷逃税或避税行为,就中国目前的监管力度来看这方面的问题可能会更突出。

三、政府应加强对跨国公司的调查、审计和监管

跨国公司并购案例篇4

关键词:跨国并购 融资方式 TCL 联想 吉利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1-259-02

一、引言

2010年4月,中国吉利集团并购沃尔沃的成功,将国内学者的视线又一次聚集到企业的跨国并购之上。2008年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持续低迷,海外市场并购表现出明显的降温。而与全球并购市场整体低迷形成巨大反差的是,中国并购市场表现强劲。2008年中国并购市场交易总额为1596亿美元,与2007年同期相比增长44%。其中,境外并购交易额为784亿美元,环比增长51.1%。跨国并购活动中融资方式是并购交易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并购最终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企业采取何种融资方式影响并购完成后的财务状况和企业的正常运营。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跨国并购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必须认真面对和深入研究的课题,探讨企业跨国并购融资方式具有很强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二、企业跨国并购的融资方式及案例分析

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并购已经逐渐成为对外投资渠道之一。据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全球并购交易总额从2006年的3.6万亿美元增至4.38万亿美元,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尽管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全球并购交易额结束了5年来的持续增长,同比下降了29.6%,但仍然达到了2.9万亿美元。跨国并购离不开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并购融资方式及安排对于并购的成功实施有巨大的影响。

随着西方企业并购规模与并购数量的不断增加,金融创新的日益涌现,西方企业并购融资方式也从过去简单地“关系型融资方式”、“保持距离型融资方式”发展成为“杠杆收购融资方式”、“售后租赁融资方式”等多种融资方式并存的现状,从跨国并购的资金来源角度,可以分为内源融资方式、外源融资方式和特殊融资方式。下面以TCL、联想和吉利集团为例,来分别分析三种融资方式。

(一)内源融资方式

案例一:TCL海外并购的融资方式。1999年6月,TCL以130万美元收购越南港资彩电生产企业DONACO,获得本地生产牌照,TCL越南公司成立。2002年9月,TCL集团旗下的TCL国际(现更名为TCL多媒体)控股有限公司以820万欧元,收购德国施耐德电器。2004年1月,TCL国际对法国汤姆逊公司的彩电业务完成并购,双方合资成立TCL-汤姆逊合资公司(简称TTE),TCL国际持67%股份,汤姆逊公司持33%股份。TCL国际向TTE转移全部电视及DVD业务和资产,对方也注入相应电视及DVD业务和资产。2004年9月,TCL通讯以5500万欧元现金的代价并购阿尔卡特集团的手机业务,双方合资成立T&A,TCL通讯与阿尔卡特分享55%、45%股权。2004年的两项大型跨国并购TCL仅支付了5500万欧元现金,其余均以相关业务和资产作为出资。同年1月,TCL集团通过与上市公司TCL通迅换股,实现整体上市,募集资金约25亿元。

TCL大规模跨国并购的动机,来源于TCL的发展面临很多瓶颈,其中最主要就是TCL在中国市场上很难更大规模地扩大市场份额,必须去海外开拓新市场。由于其并购过程中内源融资的性质,TCL所并购的公司基本都是已经资不抵债濒临破产的企业,这在一定程度上面临巨大的风险。也就是说,廉价意味着低质,TCL后期的整合过程表明其代价是昂贵且低效的,即后期面临巨额的资金需求。TCL越南项目投产后长期亏损,2001年才达到盈亏平衡,2002年开始盈利,而其成立的T&A和TTE更是个“无底洞”。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用自有资金并购对企业自身状况的要求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并未规避金融杠杆的风险,同样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单一的融资方式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营运风险和财务风险,现金支付导致其营运资金短缺,影响企业的正常运作。

(二)外源融资方式

案例二:联想并购IBM PC业务的融资方式。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在北京正式宣布收购IBM的全球PC业务,其中包括台式机业务和笔记本业务,获得Think系列品牌。联想成为全球第三大PC厂商,年收入规模约120亿美元,进入世界500强企业。联想并购IBM PC业务的实际交易价格是17.5亿美元,联想需要支付6.5亿美元现金、价值6亿美元的股票以及承担5亿美元债务。在财务安排上,联想充分利用外源性融资方式,其自有现金只有4亿美元,为减轻6.5亿美元现金的支付压力,其与IBM签订了一份有效期长达五年的策略性融资的附属协议,在IBM与财务顾问高盛的协助下,从巴黎银行、荷兰银行、渣打银行和工商银行获得6亿美元国际银团贷款。之后,联想以私募的方式向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泛大西洋集团及美国新桥投资集团发行股份,获得总计3.5亿美元的战略投资,其中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2亿美元、泛大西洋集团资1亿美元,美国新桥投资集团5千万美元。联想集团则以每股1000港元的价格,向这三家公司发行总共273万股非上市A类累积可换股优先股,以及可认购2.4亿股联想股份的非上市认股权证,三大战略投资者因而获得新联想12.4%股份。

联想并购IBM PC的“股票+现金”的支付方式,是一种混合融资方式,与大型国际并购交易方式主要是直接换股的趋势接轨。联想在香港上市,通过换股减少交易现金支出,通过国际银团贷款和私募筹集交易现金和运营资金。但在筹集现金时,选择私募和发行债券这两个主要融资手段仍然具有很高的风险,这是不容忽视的。联想的并购之所以能够顺利完成,并且后期没有出现很大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其跨国并购融资方式的合理选择。联想并购IBM PC“股票+现金”的混合融资方式,多种并购融资方式组合在一起,降低了财务风险,同时也避免了营运资金的困难,无疑是一个相当成功的跨国并购案,2005年之后联想并购之后的发展也让我们看到了其后期经营的成功。

(三)特殊融资模式

案例三:吉利并购沃尔沃品牌的融资方式。2010年3月28日,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签署最终股权收购协议,获得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及相关资产。收购价约为18亿美元,创下中国收购海外整车资产的最高金额纪录。作为中国汽车业最大规模的海外并购案,吉利上演了中国车企“蛇吞象”的完美大戏。此次收购吉利以在国内及海外设立特殊目的项目公司的形式进行,在国内,吉利获得了来自于国有银行以及地方政府甚至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国银行浙江分行和伦敦分行牵头的财团为其提供5年期贷款,金额近10亿美元;同时,它还与中国进出口银行签署贷款协议;北京、成都等争夺沃尔沃国产项目的地方政府为其提供至少5亿的资金支持。在海外,吉利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吉利汽车获得了高盛3.3亿美元的资金支持;瑞典和比利时政府也为吉利在当地的低息贷款提供担保;同时,JP摩根、建行、英国及美国的基金等大批投资者也都参与融资,组成了一个多元化的融资团队。吉利的这次并购活动的融资方式可以说是一种特殊融资方式,特殊融资方式主要是包括杠杆收购、卖方融资、无偿划拨。杠杆收购实质上是并购企业主要以借债方式购买企业的产权,继而以被收购企业的资产或现金来偿还债务的方式。

吉利并购沃尔沃只是一个开始,之后的经营成功才是更难的考验。吉利自身资金力量有限,选用杠杆融资方式融资成功只是第一步,今后能否消化此次并购所付出的成本和代价,是否会因资金实力不够难以支撑收购后的巨额资金需求致使资金链断裂,如何进一步融资,还有待观察,吉利还面临着诸多巨大的挑战,而其并购杠杆融资方式的正确选用是毋庸置疑。

三、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融资方式现状研究

从中国企业的融资组织形式来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融资方式主要分为三大类:

一是内源融资的并购融资方式。我国企业在最初的并购中基本上都是采用该融资方式,即通过自有资金购汇汇出境外,完成并购交易,这和当初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对海外并购操作生疏等原因有关。进入21世纪,企业在长期的发展中积累了比较雄厚的资本,又重新回到了内源融资来支付收购的对价。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为TCL集团发动的一系列并购战,如案例一中所述。而2007年支撑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大局的金融业,竟然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内源式融资方式。其中,工行409.5亿元收购南非标准银行20%股权,成为交易额最高的一宗。其余四宗分别是中投30亿美元入股美国黑石、国开行14.5亿英镑参股英国巴克莱银行、中信证券出资10亿美元与贝尔斯登交叉持股、中国平安18.1亿欧元收购欧洲富通集团股权并成为最大股东。

二是杠杆收购的并购融资方式。一般来说在国外的并购中“杠杆收购”是常用的方式,但在我国由于融资市场发展的限制和相关法规的障碍而运用不多。京东方采用杠杆收购在海外进行并购,其融资动用了成立“壳”公司、自有资金购汇、资产抵押和再抵押、银行借贷等方式,但受限于韩国债券市场等因素,京东方的杠杆收购更多运用了银团贷款,而未能发行“垃圾债券”。2010年吉利并购沃尔沃同样采用杠杆并购融资方式,如案例三中所述。

三是综合证券收购的并购融资方式。综合证券收购的并购融资方式即混合融资方式,由于我国内地的股票市场是由非自由兑换的人民币计价的,因此在国际资本市场上是不能将股权作为支付兑价的,而我国香港资本市场却是被国际资本市场普遍接纳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我国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共有近400家企业,其中有一半以上是民营企业。正是借助这个国际化的平台,我国的联想集团完成对IBM PC的“蛇吞象”式海外并购,如案例二中所述。而在北美地区挂牌上市的中国企业就有261家之多,涵盖了通信、石油化工、基础材料、互联网等多个行业,这些深入西方资本市场腹地的中国企业也成为了海外跨国并购的探路者。

四、总结

企业跨国并购的融资方式可以分为内源融资方式、外源融资方式和特殊融资方式,这三种融资方式在企业跨国并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企业海外并购融资从最初的自有资金换汇来支付收购对价,发展到内、国际银行贷款,逐步过渡到海外银团借款、杠杆融资、私募融资、股权融资等多种融资模式并存的现状,特别是以联想收购美国IBM PC为标志,形成了以股权、私募投资、银团贷款等多种方式混合使用的新融资模式。通过对TCL、联想、吉利跨国并购融资方式案例的分析,不管是失败还是成功,我们可以从它们并购中融资方式的选择得到一定的启示,跨国并购中跨国公司要根据企业自身和被并购目标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企业目前以及未来发展的融资方式,合理而有效地筹措并购所需资金是企业并购成功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卢力平.联想并购探秘:融资策略与资源整合[J].资本运作,2005(8)

2.徐加,付建彬.联想收购IBM全球PC事业部案例分析[J].经济论坛,2005(22)

3.宋宝.企业跨国并购融资支付方式分析――以联想、TCL跨国并购案为例[J].财会通讯,2009(7)

4.姜秀珍,张献华.中国企业“走出去”并购战略:风险与对策[J].国际商务研究,2007(4)

5.王良燕,孙蔚.从中海油、联想、TCL等收购案例看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的特点、风险和对策[J].探索,2005(5)

6.蒋潇毅.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及防范措施[J].西部财会,2007(5)

7.王婕.我国跨国并购融资现存问题及对策初探[J].价值工程,2006(9)

8.潘颖,聂建平.我国企业海外并购融资问题研究[J].开发研究,2010(1)

9.王海.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经济后果研究――基于联想并购IBM PC业务的案例分析[J].管理世界(月刊),2007(2)

跨国公司并购案例篇5

2、发展中国家加入企业并购浪潮。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受本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和为了迎接来自外国企业竞争的挑战,也加快了企业并购和资产重组的步伐,其中东南亚遭受金融危机打击的几个国家表现尤为突出,这些国家的银行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并购之风日盛。

3、强强联合高潮迭起,巨额并购案例增多。去年末,艾克森以近790亿美元的价值收购了美国的美孚公司,创下西方企业并购史上的最高纪录,从而缔造了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今年4月,美、英、日三国的通信企业联手合作,成立了全球最大的通信集团。经济学家们认为,这种强强合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十分巨大,它极大地冲击了原有的市场结构,刺激更多的企业为维持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不得不卷入更加狂热的并购浪潮之中。

4、跨洲和跨国并购频繁。1998年以来,国际上许多巨型公司和重要产业都卷入了跨国并购,美国的许多大企业在欧洲和亚洲大量进行同业收购,如美国得克萨斯公用事业收购英国能源集团;美国环球影视公司收购荷兰的波利格来姆公司等。而海外公司收购美国公司也同样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手笔和快节奏,如德国的戴姆勒收购了美国的克莱斯勒;英国石油公司对美国阿莫科石油公司的并购。发生在欧洲和亚洲内部的跨国并购之风也出现了空前未有的增长势头,如英国制药企业收购瑞典的制药企业;法国的石油公司收购比利时的炼油厂;菲律宾黎刹水泥公司与印尼锦石水泥厂的合并等。进入1999年以后,跨国并购更是异常迅猛,先后出现了福特收购沃尔沃、英美烟草公司收购荷兰乐福门和法国雷诺汽车收购日本的日产汽车等跨国并购案例。

5、同行业横向并购多,跨行业并购少;合作型并购增多,恶意兼并减少。1998年以来的全球同行业横向并购几乎涉及所有行业:石油、化工、钢铁、汽车、金融、电信等等重要支柱产业和服务业。在同行业并购中,有两个重要趋向:第一,电信业成为并购最频繁的行业。以去年的美国为例,该国信息产业的合并总额较上年增长了386%;第二,服务行业并购案例居多。这充分说明了各国企业正加紧调整本国产业结构,并试图在服务行业争夺更多的世界市场份额。

企业再掀横向并购之风的动向表明,规模效应随着跨国竞争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值得指出的是,自1998年以来,企业在出现并购行为的同时特虽强调合作。据调查,去年以来,几乎所有重要的并购协议,都是在当事双方经过谨慎选择、长时间接触、耐心协商和洽谈之后达成的,没有再次出现80年代的恶意并购行为。

6、跨行业并购在高新技术领域兴起,并出现了一股引人注目的产业融合潮。

自1998年底至今,高新技术领域的并购出现了十分明显的产业融合现象。通过并购实现产业融合是当今世界经济中一个值得关注的新动向。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网络业同传统媒体相互融合,并使数字化技术向通信业、娱乐业等许多行业迅速渗透,给产业性质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甚至创造出一些新的产业。例如雅虎与福克斯公司联手以及美国在线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联合等,就是媒体业同网络业相互融合的实例。并购使产业融合迅速进行,必将对产业结构的变迁和经济发展带来极其深刻的影响。西方经济学家对此已给予了极其充分的关注和研究。

此次全球并购浪潮的另一显著特点表现为,并购是一种战略驱动型的经济活动,是企业着眼于未来竞争的战略性行动,不是出于目前的经营或财务压力,而进行股票市场炒作的短期战术行为。因此,经济专家们指出,只要跨国重组和结构调整没有完成,全球性的并购活动就会继续下去。国际经济专家还指出,此次并购浪潮是以合作型和换股方式为主,并不需要大量的现金投放和股市交易,因此不会出现像30年代早期或60年代后期那样的由企业合并引发的大的股市动荡。这一特点也为此次并购浪潮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全球企业并购的原因及背景1998

年以来全球企业并购出现新动向并非偶然,它是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变化的反映,也是全球一体化程度加深、国际竞争力加剧、技术进步加决的结果,又反过来促进全球一体化、国际竞争和技术进步。据分析,全球企业并购的原因有以下几点:·90年代初,区域经济集团化打破了旧的世界经济格局,传统的国际贸易壁垒呈现被区域壁垒取代之势。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贸易转移效应,导致原来以出口方式进入市场的区外公司因受到歧视而只能以直接投资代替商品出口,并选择在一体化区域内部并购企业进行直接生产。

·世界市场的供给能力增长快于需求能力的扩大,是导致企业并购的必然结果。9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科技产业迅速发展,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新兴产业蓬勃兴起,传统产业也焕发生机。产业迅速发展与市场扩张缓慢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扩展自身实力,增强竞争力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另外,高技术的迅速更新、计算机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和世界金融市场的迅速扩张也为本次企业并购提供了前提。

·作为全球一体化的一部分,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也为本次跨国并购带来了压力和动力。据分析,1998年欧洲许多并购案都是着眼于欧洲一体化所带来的更加激烈的竞争态势而着手的。一体化完成后,欧洲的经济国界将逐渐消失。统一货币欧元的面世,使欧洲的洲际型金融和股票交易市场的建立也势在必行。可以想见,欧洲金融市场的建立,将为欧洲内部及跨大西洋的融资提供更多的便利,同时也为欧洲跨国并购带来新的便利和动力。

·信息技术突破性发展已经并正在成为企业的组织结构变革的方向。由信息技术突破而引发的组织管理制度创新洪流,正将企业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这种推动在金融业、银行业的效果最为明显。在1998年全球并购中,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占整个并购总额的40%以上。·西方国家政府近来对企业并购放松限制,对本次并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企业并购尤其是横向并购容易形成垄断,西方国家对此一向比较慎重。但随着国际经济的迅速发展,国界的约束力不断减弱,在一国国内某种商品独霸市场的可能性大大减少。基于此,近年来,从美国到欧洲、从西方的商界到政界都开始对企业并购变得容忍,甚至支持。全球企业并购可能造成的影响

本次全球并购浪潮可能会对国际经济和其他有关方面产生正负两方面的影响。首先,它将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区域集团化的分隔局面,加速经济全球化进程。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的增强在对地区经济的合作和整体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妨碍了不同集团的国家间商品和资本的自由流动。大规模跨国企业并购不仅是对不利于世界经济发展的贸易保护主义的突破,也是对当今世界范围内兴起的地区经济集团化运动所产生的封闭性不良后果一定程度的纠偏。

其次,它将对当今处于低迷的世界经济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随着企业并购之后自身实力的增强,企业的科技开发和市场开拓能力通常也将得到提高。这些合并后的企业群对所在国经济发展将会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最终带动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长。第三,它将进一步加速生产国际化进程。二战以来,跨国公司的发展已经促成了以“世界为工厂”,以“各国为车间”的国际生产协作体系,此次企业跨国并购无疑将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跨国公司的发展进而加速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第四,它还对国际间的反托拉斯法和企业管理制度发出了挑战。目前世界上有60多个国家有反托拉斯法及管理机构。但管理重点、标准和程序各不相同,给跨国并购带来障碍,甚至相互冲突,而且使并购案耗费时日和行政费用,增加并购成本。目前,美国司法部正着手研究同其他国家的跨国并购协调问题。一旦具体方案出台,必将对许多国家企业和外贸的立法和司法造成重要影响。

第五,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可能会出现规模扩张和市场份额争夺轮番升级的大竞赛。巨型企业合并不但不会带来竞争的减少,反而会在规模迅速膨胀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剧竞争。超大规模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惨烈、更加无情,尤其是在目前许多行业生产过剩的情况下,竞争失败者将被无情地淘汰。另外,不断升级的大竞赛还将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也卷入了这个漩涡之中,甚至亚洲一些开放程度较低的国家,也被西方发达国家趁金融风暴之危大批入境攻城略地。

第六,将有利于发达国家竞争地位的进一步确立和提高。在这场大竞赛中,发达国家凭借其资本实力占居优势竞争地位,发展中国家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因此,总的看来,此次并购浪潮有利于加强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中心地位和主动权;发展中国家如果不能采取适当措施,可能会在这场竞争中更加被动和失利。第七,并购中出现的误区将给合并后的企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在目前的并购热中存在如下误区:企业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达成协议上,而不是实际的融合上,错把并购本身当成企业发展战略。第八,跨国并购可能导致对管理权的争夺和更为激烈的文化冲突。这些争夺和冲突将随着无形资产地位的提高和跨国并购活动的增加而日益凸现。

摘要:全球企业并购的新动向及其背景和影响始于1994年的第五次全球企业并购浪潮自1998年起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据统计,去年全球企业并购总额高达2.5万亿美元,比1997年上升了54%,比1996年增长了两倍。1996-1998年间,全球共签署企业合并协议2万余项。1998年以来,企业并购势头更是有增无减,重大的并购案例接连不断。数百亿,甚至上千亿美元的巨型并购案屡见不鲜。除此之外,在本次企业并购中出现的新动向也格外引人注目。

跨国公司并购案例篇6

【关键词】跨国并购 技术整合 全球创新链

【中图分类号】F270

一、引言

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各国同行业企业间的相互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跨国并购纷纷成为企业的战略选择。在全球兴起工业4.0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企业也在借助“走出去”和“一带一路”战略加紧进行跨国并购。根据普华永道《2016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并购市场中期回顾与前瞻》,今年前6个月,中国并购活动创新纪录,交易金额增长至4 125亿美元;交易数量及金额与2015年下半年相比分别上升13%及8%,与2015年同期相比,分别增加了21%和27%。新纪录主要由海外并购交易带动,2016年上半年海外并购交易金额增长了近3倍至1 340亿美元,超过前两年中企海外并购交易金额的总和。相比前人对技术寻求型跨国并购动因的研究(Liu等,2007;吴先明,2014、2016;喻红阳,2015),本文更关心跨国并购后的技术整合。动因研究视角关注的是技术获取阶段,并未涉及技术获取后的消化吸收整合,乃至形成自主创新能力。换句话说,中国制造业企业获取技术在于加入全球价值链,从“微笑曲线”的低端向两端移动,从而在国际分工中占据比较优势。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在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制造业增长模式下,中国产业乃至制造业企业发展动力衰减,必须从加入全球价值链转向嵌入全球创新链,主动参与新的国际分工和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比较优势,重振中国制造业,由“中国制造”转为“中国智造”。(刘志彪,2015)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框架

(一)跨国并购技术整合

国内外研究表明,大多数跨国并购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原因正如Haspeslagh和Jemison(1991)所明确指出的:并购价值的创造全部产生于并购后的整合。国内外学者对并购整合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整合速度、整合程度和整合内容。(李善民、刘永新,2010)由于技术也是并购整合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主要回顾并购整合速度和整合程度。

根据李善民、刘永新(2010)的定义,整合程度是指并购整合后两家公司在市场和运作中系统、结构、活动和程序的相似程度;整合速度是指达到预期整合目标所需的时间,而Bauer & Matzler(2013)将整合程度定义为并购双方相互作用及合作的范围。就整合速度而言,本文主要采用前人的定义,并将其区分为快速整合和慢速整合;而对于整合程度,本文结合全球创新链理论,当并购双方原有的生产、组织、人事等变动不大,仅以获取目标公司技术等资源为目的,仅局限于并购双方现有的生产或服务领域,则将其定义为浅度整合;当并购双方在并购后频繁地交流与沟通,在获取技术等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消化、吸收、整合,以实现自主创新,提升服务能力,则将其定义为深度整合。

技术整合的概念最早由Macro Iansiti(1993)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提出。国内学者傅家骥等(2003)提出要研究中企业技术整合的问题。现有国内外文献对技术整合的概念和理解有两种,一种是面向产品的技术整合,另一种是面向工业生产的技术整合。Ram et al.(2010)认为产业链整合与面向生产流程的忮术整合具有互补性,即有效地产业链整合能够促进技术整合的绩效。Lars & Holger(2012)从整合速度和领导风格两个方面研究了如何留住跨国并购后的关键员工,认为快速整合能够促使员工留在新公司。Bauer & Matzler(2013)研究了整合速度和整合程度对跨国并购成功的影响,发现两者对跨国并购成功具有正效应,但也指出战略互补性、文化匹配度对两者的影响。陈珧(2016)认为,为实现并购后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并购整合策略的选择至关重要,且其具体选择依赖于并购双方的资源相似性与互补性特征。

(二)研究框架

基于以上理论分析,本文构建研究框架(见图1)对选取的跨国并购案例进行分析。

三、案例描述与分析

(一)案例选取

根据研究目标,选取万向集团、吉利汽车、联想集团、上汽集团这四个并购案例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在于:首先,跨国并购整合工作在2年及以上,有助于总结技术整合模式及识别创新绩效;其次,4家企业同属于制造业、上市公司,在全球战略等方面存在较大的相似之处;并且,能够明显区分出两家并购成功的企业和两家并购失败的企业。

(二)案例描述

1.万向集团并购A123系统公司

万向集团始创于1969年,是目前世界上万向节专利最多、规模最大的专业制造企业,在美国制造的汽车中,每三辆就有一辆使用万向制造的零部件。美国A123公司是一家专业开发和生产锂离子电池和能量存储系统的公司。2012年3月,美国A123公司因电池召回事件经营陷入困顿,万向提出投资动议。美国政界反对声四起。经过一番周折,万向最终于2013年1月28日以2.57亿美元的价格成功并购美国A123系统公司。

2.吉利汽车并购沃尔沃

吉利汽车成立于1986年,于1997年进入汽车领域,主要生产低价位汽车,主打低端市场。30年来,吉利汽车专注实业,专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相比之下,创立于1927年的沃尔沃汽车公司则是拥有80多年历史的世界知名品牌汽车公司,是北欧最大的汽车企业,世界20大汽车公司之一,主要生产豪华汽车和专用型汽车。该公司先于1999年被美国福特公司以64.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后因经营不善,于2008年被福特出售。通过对沃尔沃多年的研究,2010年吉利汽车决定收购沃尔沃100%的股权,由此完成了中国民营制造业企业迄今为止最大手笔的海外并购。

3.联想集团并购摩托罗拉

联想集团创办于1984年,从1996年开始,联想电脑销量一直位居中国国内市场首位;2013年,联想电脑销售量升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最大的PC生产厂商。2014年1月30日,联想宣布将以29亿美元从谷歌公司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业务;4月1日起,成立PC业务、移动业务、企业级业务和云服务业务四个新的、相对独立的业务集团;10月,宣布完成收购。联想将从此次并购中获得摩托罗拉的品牌、商标、3 500名员工、2 000多项专利、1.5万项专利的非排他性使用权、多项智能手机产品组合和全球50多家运营商的合作关系。完成收购后,联想将以此进入智能手机市场。

4.上汽集团并购双龙

上汽集团是国内A股市场最大的汽车上市公司,而韩国双龙是韩国第四大汽车生产商,其主要定位于生产大型SUV及高端豪华轿车市场。2003年,因经营不善、濒临破产,韩国双龙邀请海外数家知名汽车公司前来投标;上汽集团于2004年7月被选中,并以将近5亿美元收购了韩国双龙48.92%的股权;2005年1月,上汽继续增持双龙股份至51.33%,成为其绝对控股股东。2005年,双龙汽车销量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甚至出现亏损现象;又由于双龙汽车工会强势,上汽运营双龙汽车艰难。2008年,上汽选择对双龙汽车采取破产保护程序;2009年2月,韩国法院宣布双龙汽车进入破产重组程序,上汽并购双龙汽车失败。

(三)案例分析

1.技术整合模式分析

(1)万向集团的技术整合模式:由浅度整合向深度整合转移

万向集团对并购后的整合采取步步为营的策略。强调并购成功后不对A123裁员,不转移其厂房与科研成果,即万向集团不会将A123相关锂电池技术与生产基金转移中国,并保留A123所有员工岗位,由此看来,万向采取的是慢速整合的模式。在收购完成后,万向积极采取本土化经营,在不影响研发的前提下不断削减开支。另外,在业务上,万向在A123公司已有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了其工程和制造能力,促使其继续保持核心业务的增长。可以看出,万向一开始采取的是浅度整合的模式。

但到2015年,A123系统公司在中国年产能达330万包,约合1.2亿安时,正好赶上中国新能源汽车井喷年,动力电池供不应求;到2016年,当不少动力电池公司担心无生产资质时,A123系统公司拿到了动力电池生产资质。随着收购菲斯科电动汽车等后续并购动作,万向集团已经建立了国际化的电动汽车产业体系,万向集团的动力电池已居于国际领先水平。但同时也应看到,万向集团的先进技术水平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跨国并购获得的,其自主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因此,万向正处于跨越浅度整合、向深度整合靠拢的阶段。

(2)吉利汽车的技术整合模式:本土化与国际化结合的梯度转移

由于二者在轿车制造领域的技术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吉利直接导入沃尔沃的技术难度大。在整合之初,双方在技术和人员管理方面还是保持相对独立性。沃尔沃继续保持原有的国际化特色,研发中心不变,工厂不裁员。同时,吉利专注于自有品牌的发展,注重全方位的产品研发。在并购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双方就产品研发的理念和技g方向进行不断的探讨磨合。直到2012年,双方才在技术转让方面达成协议;2013年,吉利才宣布在瑞典哥德堡设立欧洲研发中心,整合旗下沃尔沃汽车和吉利汽车的优势资源。由此,吉利采用的是慢速整合的技术整合模式。

在整合之初,吉利派技术和管理人员以学生的身份到瑞典去学习和交流,获取先进技术与经营管理能力。2012年吉利汽车与沃尔沃签署了技术合作协议,吉利逐步融合沃尔沃的技术元素。2013年,双方在瑞典哥德堡设立欧洲研发中心,这对吉利来说,可以更好地向沃尔沃学习。借助于沃尔沃的技术,在2014年4月,吉利多款改款车型上市。2014年12月,由吉利与沃尔沃共同合作全新开发首款车型――吉利博瑞全球。2015年11月,帝豪EV正式上市,这是与沃尔沃技术融合的一款车。目前,吉利还处在吸收和消化沃尔沃核心技术的阶段,其整合模式同样处于由浅度向深度过渡的阶段。

(3)联想集团的的技术整合模式: 快速整合模式

联想的技术整合速度很快,采用的是快速整合模式。2014年1月30日刚宣布消息,4月就推出了相对独立的移动业务部。快速整合促使员工继续留在新公司,联想得到的摩托罗拉3 500名员工里有2 000人是工程师,他们将成为联想取得技术突破的重要力量。

在整合程度上,联想保留了原摩托罗拉公司的员工,组织架构上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联想买下摩托罗拉的专利,并非为了继续创新,只是为了方便进入国际市场以及降低成本。

(4)上汽集团的的技术整合模式:盲目扩张的快速整合模式

上汽集团并购双龙汽车后,韩国双龙的不配合之外,上汽集团本身也存在问题。其在收购之初就计划了许多技术整合方案,其中大多是将双龙的技术转移到中国或者是将其生产和设计基地搬来中国。这种简单粗暴的拿来主义不但没有嵌入韩国本地网络,反倒有夺取技术的倾向,势必引起韩方的反感,从而影响技术整合的质量。上汽集团采用的浅度、慢速的技术整合模式,未能有效促进其自主创新能力,对其嵌入全球创新链带来不利影响。

2.创新绩效分析

(1)研发投入强度对比

从图2中看出,万向集团、吉利汽车、联想集团、上汽集团相比并购当年,研发投入强度均有一定上升,但万向集团和联想集团波动较为平缓,吉利汽车上升幅度大,上汽集团则振幅较大,而吉利汽车研发投入强度又要高于万向集团和联想集团。

(2)无形资产净额增长率对比

从图3中可以看出,联想集团和上汽集团的无形资产净额增长率在并购之后波动均较大,而以上汽集团尤甚。万向集团和吉利汽车则波动较为平缓,其中又以万向集团波动范围最小。

(3)营业利润率对比

从图4中看出,万向集团和吉利汽车的营业利润率呈现上升趋势,尤以万向集团最为明显。而联想集团、上汽集团则呈现下降趋势,其中上汽集团降幅最大。

综合上述三个指标来看,两家跨国并购成功的案例企业的创新绩效明显好于两家跨国并购失败的案例企业,并且可作出如下排序:万向集团>吉利汽车>上汽集团>联想集团。

3.制造业企业跨国并购技术整合总结――基于4个案例

从上述的技术寻求型跨国并购案例可以看出,中国制造业企业正因为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而不得不采取跨国并购的方式,来获取海外的先进技术等创造性资源,以达到从全球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转移的目的。但要达到这一目的,从成功实施并购到并购后的技术整合都是无法逾越的鸿沟。从以上4个案例,本文得到如下启示:

(1)明确并购动因,以公司发展战略为导向,兼顾短期利益和长期绩效

万向在确定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战略目标之后,就认识到国内锂电池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看到A123在锂电池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后,f向即锁定A123为并购目标企业,以此获得A123领先的锂电池技术。而对于在移动端方面落后的联想,虽也考虑了公司发展战略,但其以“资源整合”为特征的发展战略不够长远(何腊柏,2016),不像谷歌保留了摩托罗拉的研发实验室,从而对其研发能力提升带来不利影响,不利于其嵌入全球创新链。

(2)实施并购前,要充分做好尽职调查等事前准备

吉利李书福早在2002年就动了收购沃尔沃的念头,但是企业实力和发展能力在当时不可能完成并购。在他的带领下,吉利对沃尔沃进行了多年的研究,直至2008年福特宣布考虑出售沃尔沃后才收购邀约。相反,上汽集团并购双龙就没有做足准备。在上汽并购双龙之前,上汽对其只进行了为期3周的尽职调查。由此导致上汽并没有注意到双龙主打品牌SUV是一种耗油量很大的车型,并不能适应如今汽车市场“小排量,低耗油”的消费趋势(马建威,2011),这也是并购双龙汽车后的销量达不到预期目标的原因之一。另外,在签订并购协议时,保留了双龙原有的管理层和工会。这是上汽对韩国强势工会文化缺乏清楚认识的表现,进而导致并购后整合受到工会的各种阻挠。

(3)并购过程中适时采取相关并购技巧,规避政治等潜在风险

万向在收购A123过程中遭到美国政界的强烈反对,主要原因是A123有供美国军方使用的技术,万向收购A123将危害美国国家安全。万向随即对并购标的进行裁剪,去除不需要的、留下核心的,并剥离了相关的敏感技术和产品,最终成功避开了安全审查,顺利实现收购。

(4)并购完成后要立即着手并购后的整合,注重本土化经营

万向开拓美国市场由来已久,在长期的连续并购活动中,万向逐步积累起步步为营、本土化经营的跨国并购经验,在收购A123的过程中也不例外。自2012年8月与A123签订投资协议到2013年1月成功收购A123期间,万向先后遭遇美国江森自控等竞争对手的挑战、美国政界的负面舆论,但万向始终不曾退缩,借助万向美国打下的坚实基础,步步为营,最终使得对手的挑战、政界的反对逐步消去,摘得最后的硕果。在并购成功后,万向又特别注重并购后的整合,承诺不裁员、不转移,还聘请贾森・福西尔(Jason Forcier)管理A123,同时借助在美国长期积累的人脉、声誉,坚定地推行本土化经营。而上汽就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在收购后对各项技术获得采取的措施太过生硬和“不接地气”,反倒有种“强取豪夺”的感觉,而且没有采取积极融入本地网络的措施,这必然引起被并购方的反感和排斥。

(5)制定全面的技术整合方案,同时考虑其他方面的整合问题

制定全面的技术整合方案,需要充分考虑双方的利益、文化差异和了解企业间的差距。吉利是一家非常本土化的国内企业,而沃尔沃的西方文化的开放性和先进性是吉利前所未有的,因此二者在经营理念和运营模式方面差异非常大。如果吉利没有一个合理的整合方案,就可能会引起与沃尔沃的冲突,从而导致技术人员的流散。因此在进行技术整合前要充分评估二者的文化差异,在最大程度上维护员工的利益,需要整合哪些技术,如何进行整合等都需要与对方进行协商,从而制定出可行的整合方案。而上汽就没有考虑全面,忽视了韩国强势的工会文化,而且在实施技术整合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其国产化计划和共享平台计划的实施可能导致韩方员工失去就业机会以及双龙汽车担心造成技术外泄,从而引起了双龙工会的不满和抗议,使得计划难以实施。

在考虑并购整合速度和程度之后,本文也进一步发现,当前我国制造业企业并购整合后仍停留在加入全球价值链阶段,逐步获得技术、产品、市场、品牌等方面的优势,并获得一定创新绩效,但离嵌入全球创新链还有一些差距。本文以图5总结了4个案例的技术整合模式及所处价值链阶段。

四、研究结论

本文从全球创新链视角,对4家中国制造业企业跨国并购案例进行再分析,总结了4种跨国并购技术整合模式,从中发现一条中国制造业企业由加入全球价值链转向嵌入全球创新链的发展路径,即中国制造业企业实施跨国并购后,要以适度的慢速整合和较大的深度整合为主,消化吸收整合全球的先进技术,并内化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从而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主要参考文献:

[1] Liu X.,Buckley P.J.,Clegg L.J.,Cross A.R.,Voss H.,Zheng P..The Determinants of Chinese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007 (38): 499-518.

[2]吴先明.我国企业知识寻求型海外并购与创新绩效[J].管理工程学报,2016(03):54-62.

[3]吴先明.中国企业对发达国家的逆向投资:创造性资产的分析视角[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9):54-59.

[4]喻红阳.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球开放式创新模式研究[J].区域经济,2015(3):58-63.

[5]刘志彪.从全球价值链转向全球创新链:新常态下中国产业发展新动力[J].学术月刊, 2015(02):5-14.

[6]Haspeslagh, P. C., Jemison, D. B.. Managing Acquisitions: Creating Value through Corporate Renewal.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91.

[7]李善民,⒂佬.并购整合对并购公司绩效的影响――基于中国液化气行业的研究[J]. 南开管理评论,2010(04):154-160.

[8]Macro Iansiti. Real-world R&D: jumping the product generation gap[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3, 3(71):138-147.

[9] 傅家骥,雷家X,程源.技术经济学前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10]Ram Narasimhan, Morgan Swink & Sridhar Viswanathan. On Decisions for Integration 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 A n E x a m i n a t i o n o f Complementarities between Product-Process Technology Integration[J].Decision Sciences, 2010, 2(14):355-372.

[11]Lars Schweizer & Holger Patzelt. Employee commitment in the post-acquisition integration process: the effect of integration speed and leadership[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2, 28:298-310.

[12]陈珧.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整合与技术创新――基于中国企业和韩国企业的对比研究[J]. 世界经济研究,2016(8):114-125.

[13]葛顺奇,刘晨,蒲红霞.中国对美直接投资与安全审查――万向集团并购A123系统公司的启示[J].国际经济合作,2014(05):62-65.

[14]石云鸣.中国汽车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技术获取路径――上汽集团并购韩国双龙的案例研究[J].技术经济,2013,03:7-12+63.

[15]何腊柏.联想与华为的战略差异[J]. 企业管理, 2016(9):14-17.

跨国公司并购案例篇7

[关键词] 跨国并购 技术外溢 技术外溢效应

中图分类号:F2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7)4-0030-05

引 言

2006年是一个特殊的时间点,期间新《公司法》颁布、股权分置改革实质性完成、若干重 要行业的 WTO 过渡期结束,在这三股力量的助推下,中国并购市场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而 外资无疑扮演了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回顾2006,跨国并购浪潮席卷中国:从年初中国啤酒 行业最大的外资并购案――比利时英博啤酒集团收购福建雪津啤酒集团100% 股权,到8月 传来的法国SEB集团成功收购苏泊尔,再到沸沸扬扬的凯雷收购徐工案,更是引起朝野瞩目 。西风东渐,作为东道主的中国企业,如何应对就备受关注。本文就力图从技术外溢角度,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运用博弈理论,审视东道国目标企业是否应该同意并购这一问题。

而首先,技术外溢问题属于跨国公司技术转移领域。所谓跨国公司技术转移,是指跨国公司 通过无偿或有偿方式对东道国进行技术输入或输出的过程。跨国公司技术转移渠道主要有: 通过直接投资将技术转移到东道国子公司,或者利 用市场机制通过许可贸易形式将技术转移给 外部企业。总体来看,跨国公司青睐于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转移方式,即伴随着技术转移活动 过程往往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发生。对外直接投资(FDI)进入东道国主要有两种方 式,一是新设投资(Greenfield),二是跨国并购(Cross-border Merger and Acquisition) 。跨国并购是跨国兼并与跨国收购的总称,指一家外国公司通过购买他国企业一定比例的资 产或股份以获取该公司控制权的行为。

模 型

在跨国并购中,跨国公司往往掌握某一行业的先进工艺和管理技术。其进入可能给东道国企 业带来技术外溢,而技术外溢效应亦可能辐射东道国相关产业。现假定有一跨国公司(企业 1)要进入东道国一产品市场,而国内市场一直由一家国内企业(企业2)提供服务。跨国公 司(企业1)期望并购目标企业(企业2)而进入东道国市场。

1. 模型假设[1]

(1)国内企业2垄断该产品市场,即是说没有其他的东道国企业存在。

(2)在技术外溢上,跨国公司掌握私人信息,东道国企业无法知道是否有技术外溢。

(3)跨国公司新设投资(绿地投资)成本太大,跨国公司只能通过并购目标企业才能进入东 道国市场,否则只有放弃进入。跨国公司提出的并购价格为P。

跨国公司并购案例篇8

1.联系效应

前向联系主要指当地供应商为跨国公司子公司提供零部件,半成品或原材料的再加工等。若跨国公司对零部件等技术要求高于当地供应商,则当地供应商就会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后向联系主要指跨国公司为当地供应商建立生产性设施,为当地供应商在改善产品质量等提供技术支持,在购买原材料和中间产品方面提供信息帮助,在组织管理上协助培训,并帮助当地供应商寻求新客户。

2.竞争效应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提供了竞争激励。跨国公司凭借其掌握的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打破原来的市场均衡,使一些生产效率低下的企业被淘汰出局,最终使资源流向效率比较高的企业,从而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迫使当地企业不断地改善经营管理,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3.示范效应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成功以后,通过示范效应,为当地企业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当地企业通过对跨国公司子公司的新技术、新产品的模仿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三)产业竞争力———“新钻石模型”产业竞争力不同于国家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是以产业为出发点的中观层次的竞争力。1990年波特在《国际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钻石模型”,指出包括生产要素、需求要素、相关和辅助产业、战略和组织结构及市场竞争状态、机遇与政府行为的“六要素”是产业竞争力最重要的来源。2007年周亚从分解竞争力的角度出发,将产业竞争力重新划分为六个角度:规模竞争力、结构竞争力、集群竞争力、技术竞争力、持续竞争力和制度竞争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钻石模型”。

二、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技术溢出效应的制约因素

(一)当地的市场环境

国外实证研究表明:既非完全竞争,也非完全垄断,而是温和的寡头市场技术溢出效应最大。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对我国技术溢出效应具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跨国公司并购进入当地市场,提高了当地市场的竞争程度,技术溢出效应增大;另一种情况是跨国公司并购导致当地市场垄断程度提高,技术溢出效应不大。在经济技术较落后的国家,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跨国公司并购进入以后,一般起主导作用,就不会采用较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即使有使用,也会严格加以控制,使技术溢出局限在母、子公司之间,技术外溢的可能性很小。在这种市场环境中,由于竞争悬殊,跨国公司的进入会使得当地企业丧失市场份额而境况更糟糕。

(二)当地企业技术吸收能力

当地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是制约跨国并购技术溢出效应的主要因素。如果当地企业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在面对并购压力方面,对先进技术的吸收能力比较好,能够通过积极学习和模仿跨国公司先进的技术和经验来进一步增强自己的竞争优势,技术溢出效应较强;反之,如果当地企业的技术水平比较落后,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以后能够在市场上占据绝对优势,当地企业与跨国公司之间由于技术相差径庭,不仅消化吸收不了,而且会丧失其原有的市场份额,最终使得当地的产业竞争力减弱。因此,如果当地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很强,跨国公司在当地开发或引进适合于当地的技术,就会与当地企业的吸纳能力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机制,当地企业通过吸收技术溢出效应产生的成果会逐步提升当地的产业竞争力。性并购。鉴于每项技术都有其适用性,技术溢出效应主要发生在关联性并购中。跨国公司的关联性并购会形成一个以核心技术为指导的相对稳定的技术联盟,在这个技术联盟里,核心技术是相通的,新技术比较容易渗透到相关业务领域,从而提高被并购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并购双方核心技术关联度越高,技术溢出效应越明显。

(三)跨国公司转移技术的类型

当技术被分为先进技术、传统成熟技术与过时技术时,技术溢出效应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先进技术经跨国公司严加监管很难产生技术溢出效应;传统成熟技术跨国公司则相对放松,甚至有时是主动转移;过时技术对当地企业而言本身也缺乏技术学习的吸引力。因此,单就先进程度与技术溢出之间的关系来讲,技术越先进,技术溢出的效应越差,技术溢出的时滞越长。从技术的内容来看,技术可以分为资本密集型技术和劳动密集型技术。跨国公司通过资本密集型技术其强有力的资本和技术优势,在发展中国家占据绝对的优势,使得当地企业丧失市场份额,造成当地失业增多,几乎没有技术溢出效应;而跨国公司对劳动密集型技术应用需要吸收更多当地劳动力,通过对雇佣的劳动力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这些劳动力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一旦这些劳动力流入当地企业就可以实现较高的技术溢出效应。

(四)跨国公司的技术锁定

跨国公司利用其核心技术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在技术设计、生产工艺等关键部分设置一些难以突破的诀窍,使当地企业在学习和模仿中难以破解,达到其技术控制的目的。鉴于跨国公司在核心技术部分采用技术锁定策略,技术水平较低的国家想通过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效应来提升本国技术水平的愿望往往难以实现,先进技术溢出产生了“虚入效应”。

三、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技术溢出效应对

我国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技术进步是形成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因素,技术优势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并由此推动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总体来说是有利的,但也存在负面影响。

(一)积极影响

1.通过对华高新技术的输出,优化产业结构竞争力

在传统合资、合营企业中,外商带给中国企业的仅仅是一般的技术,而当前跨国公司的投资出现了新趋势,跨国并购带来了许多含金量比较高的技术,提高了技术溢出的质量,优化了我国产业结构竞争力。跨国公司并购以后,兴办了一些大型高新技术项目,带动了中国出口产品结构的改善。据统计,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企业申请的专利数约占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申请专利数的三分之二,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形成的企业技术先进程度要优于合资、合营企业。

2.在竞争效应和示范效应的作用下,提高产业技术竞争力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提供了竞争激励。跨国公司凭借其掌握的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打破原来的市场均衡,迫使当地企业不断地改善经营管理,努力提高技术水平,从而提高整个产业的技术竞争力。与跨国公司相比,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都比较低,通过跨国公司先进技术的示范效应,必然会促进我国产业升级和产品的更新换代。

3.通过人员培训效应,增强产业持续竞争力

优质的人力资源是产业持续竞争力重要前提,只有稳定的高质量的人力资源的存在,才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保证产业竞争力得到持续、稳步的提升。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成功以后,一般更注重对并购企业的员工进行培训。这些经过培训的员工流向其他企业或独自创业时,他们掌握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也随之外流,从而提高了当地企业的竞争力,当大部分企业的竞争力得到提升后,整个产业的持续竞争力也得到增强。

4.案例分析———以汽车制造业为例

汽车产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是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比较看好的产业。第一起跨国并购事件就发生在汽车产业,即20世纪80年代中期德国大众与上汽集团合资,由于起步阶段国内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中国上汽大众公司的技术没有得到实质性提升。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特别是1995年,外经贸部颁布《关于设立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掀起了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国汽车上市公司的浪潮。经过了10多年的发展,我国汽车产业已经完成了跨越式发展的第一阶段,其发展规模和速度都有了显著提高,为创建自主品牌奠定了基础。据统计,2006年,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品牌数就已经达到了66个,占乘用车品牌总数157的42.03%。一批汽车自主品牌的崛起证明了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我国汽车产业产生了技术溢出的正效应。通过跨国并购的人员培训效应,我国汽车行业的产业竞争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实现了以“市场换技术”的目标。

(二)消极影响

1.当地企业的技术研发对跨国公司形成技术的路径依赖

当被并购企业原有的研发活动不符合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时,跨国公司在并购活动结束后很可能终止这些研发活动,这不仅抑制了当地企业自主创新技术的积极性,也会使当地企业对跨国公司形成长久的技术依赖,使其技术研发围绕着跨国公司的核心技术进行技术辅开发,否则开发的技术不能在产业内应用。比如微软的操作系统几乎垄断了中国的操作系统,其他软件开发需要基于微软操作系统才能为市场所接受。

2.抑制当地企业自主创新前沿技术能力

新技术的开发需要投入大量的市场费用,当地企业由于缺乏前期市场开拓能力,对新技术的投入往往不够果断,新产品的研发比较缓慢,自主创新能力有限。跨国公司并购以后,技术研发主要是为自己全球战略服务的。当被并购企业原有的技术研发活动不符合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时,跨国公司在并购活动结束后很可能搁置这些技术研发活动,导致当地企业技术研发断层,这不利于当地企业研发能力的积累,再加上当地企业本身自主创新能力很有限,当地企业自主创新前沿技术积极性将大大受挫。

3.可能导致我国产业边缘化

由于跨国公司掌握着行业内比较先进的技术,跨国并购行为长期化将可能导致跨国公司主导我国的某一产业,长此以往,我国产业发展就会失去主动权,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其全球子公司之间的技术转移,产品交易等控制我国的市场,我国的产业将缩小成跨国公司全球产业的一个环节,产业面临边缘化的危机。

4.案例分析———以饮料行业为例

跨国饮料企业,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有着先进管理经验和超前研发能力的大型跨国公司,其对我国饮料企业具有绝对的垄断优势,通过并购、竞争将我国本土饮料企业挤出市场,被并购后的民族品牌往往是我国国内饮料产业的龙头企业,他们面临着品牌消失的风险。典型的例如可口可乐并购我国国内果汁市场的龙头老大汇源果汁,该并购由于涉及我国刚刚出台的《反垄断法》相关内容,因此,我国商务部2009年3月18日正式宣布,根据中国反垄断法禁止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据悉,这是反垄断法自2008年8月1日实施以来首个未获通过的案例。商务部具体阐述了未通过审查的三个原因:第一,如果收购成功,可口可乐有能力把其在碳酸饮料行业的支配地位延伸到果汁行业。第二,如果收购成功,可口可乐对果汁市场的控制力会明显增强,使其他企业没有能力再进入这个市场。第三,如果收购成功,会挤压国内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抑制国内其他企业参与果汁市场有效的竞争,破坏我国公平的饮料行业市场秩序,从而影响我国饮料产业的健康发展。

上一篇:初三语文在线课堂范文 下一篇:特殊儿童的教育重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