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周期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26 15:15:18

生命周期管理论文

生命周期管理论文篇1

关键词:档案基本功能 文件生命周期 档案一体化

一、档案的基本功能及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二条对档案的表述是:“本法所称的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档案的产生是以处理复杂事务为目的、以一定的物质基础为载体条件的。档案是一种原始信息记录。学校作为事业单位组织形式,自然有了档案法规定中所具备的一切档案属性。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内容:第一,文件从其形成到销毁或永久保存,是一个完整的运动过程;第二,由于文件价值形态的变化,这一完整过程可划分为若干阶段;第三,文件在每一阶段因其特定的价值形态而与服务、保存场所和管理形式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对应关系。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为管理者对现行文件到档案的一体化管理及对文件前端控制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指出,现行文件的管理质量直接决定着档案管理的成败,要求档案人员必须积极进行文件的前端控制,从而确保档案自身管理质量,避免重复劳动,最终进档案室确保档案管理的延续性和科学性,达到学校档案的一体化管理的目的。

学校重点文件档案来源于各职能部门日常工作中自然形成文件资料,加强重点职能部门的文件资料前端控制管理,提高学校档案质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学校的文件档案记录着学校的发展历史,也记录着教师、学生等成长的记忆。以学校学生毕业登记表为例,做好前期表格的填写及教师规范整理对今后的学生升学、招工、参军等起着凭证性作用。如实记录学生在校的学习经历也是为单位录用的依据。一份如实填写好的学生在校档案材料对于社会提供了真实凭证作用。

二、做好学校档案一体化管理工作

1.建立健全学校档案规章制度

档案存史、记忆等基本功能在学校工作中显得特别的重要,如学生学籍表、各类考试汇总表、毕业生登记表等,都是学生在校期间留下的历史“痕迹”,如同记忆一样。如何将这些记忆和痕迹保持其真实性,作为将来的凭证,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些记忆与痕迹的保存对于学校档案工作人员来说责任重大,也是档案法所要求的法定职责。首先要建立健全学校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依法治档。这在现代职业类学校的发展过程中更加显得极其重要。

在保存学生历史痕迹过程中,首先要厘清学校各部门工作中产生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类,按上级有关档案资料归档要求进行整理分目。

2.设立档案管理工作机构

建立健全学校档案管理组织机构,由校长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由校办公室负责人牵头设立综合档案办公室,配备专任或兼职档案工作人员协助校办负责人整理和管理档案。学校综合档案室工作人员经常与各部门负责人进行沟通,认真管理日常工作并参与检查与指导。

要按《档案法》规定制定好本校归档文件目录表,分发到相关处室及班主任手中,做好平时的收集整理与归档。尤其是班主任,要及时正确填写好学生学期考试的成绩、思想品德等各类表格,认真指导毕业生等表格的填写工作,真实记录在校学生的学籍等相关内容,学生在校期间相关学习内容及活动尤其重要。

3.学校各部门积极配合按时整理档案资料

制定学校资料归档范围,由各部门负责人认真学习档案管理方法,做好平时积累,即时整理,即时归类,即时填写归档文件目录表,按规定制度即时移交并办理移交手续,完成上一年度档案移交归档程序。

4.积极参与文件形成前的规范指导工作

学校的学生毕业生登记表、思想考核表、各学期考试成绩汇总表等,作为学校工作的历史记忆,是相当重要的归档资料,也是学校档案资料保管整理归档的重点。这些资料承载着历史记忆,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历史资料,对学生今后都起着原始凭证作用。

第一,利用学校建立的“班主任QQ群”积极参与班主任日常工作产生的各种资料积累。档案工作人员要及时提醒重要资料的归档,随时参与班主任工作中产生的各类表册的填写解答指导,根据档案资料归档格式提前上传归档要求的各类表格样张,做到不重复填写或错写。

第二,加强管理,认真负责,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填写规范。以《毕业生登记表》为例,时常会产生填写内容的随意性、字迹不清、内容不实、空项漏项、盖印的地方未能及时盖印、遗漏现象等问题。档案工作人员要协助班主任共同指导学生在填写《毕业生登记表》中各类项目上的规范填写,真实记录填写各类表格相关内容。

第三,学校档案工作人员积极配合班主任认真填写毕业生登记表、学籍表,注重细节填写、规范填写,做到不漏填、不乱填,保证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评语客观公正,真实填写各学期成绩,为学生做好服务工作。

以《毕业登记表》为例,认真、真实填写好《毕业生登记表》、学籍表等各类相关资料必须进行前端控制,主动与班主任协调,提前将应该归档文件各类表格填写清楚,保证文件的真实、完整,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学校负责,更加是对历史真实负责。

三、学校档案一体化管理工作应处理的关系

做好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框架下学校档案一体化管理工作,应该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

1.模块化与整体性的结合

学校档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又有各自的模块,譬如学生档案模块、教师档案模块等。各模块各有特点,但又是互相作用、互相支撑,从而构建一个有机的整体。

2.已成性与生成性的结合

学生档案是学校档案的重中之重,数量巨大,条目繁多。一届学生在校时间构成了档案“显性的生命周期”,学生毕业了,归档后成为“已成性”的档案,延续其“隐性的生命周期”。已成性和生成性始终伴随着学校档案的一体化工作。

3.整理性与合作性的结合

学校档案不仅仅停留在整理、归类、入册等环节,很多档案需要各个部门通力合作,互相支持,体现了合作性原则。譬如,学生档案的生成,涉及科任老师、班主任、教务、政教、校办等多个方面或部门,从而体现了高度的合作性,进而优化并延长档案的生命周期的存活质量和存活时间。

因此,充分认识档案的基本功能和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做好学校档案资料的前期管理是学校的档案质量整体提高的重要基础,学校档案的真实性、历史记忆、凭证作用才能得到保证。认真做好学校档案工作的前期管理对做好学校档案一体化管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档案局.档案事业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2]浙江省档案局.档案工作实务[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3]韩李敏.从档案的基本特点出发推进档案文化建设[C].2011年档案文化建设学术研究论文集,2011.

[4]胡元潮.略论档案的历史记录与社会记忆功能[C].2011年档案文化建设学术研究论文集,2011.

生命周期管理论文篇2

一、焦点之一: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中心是否存在必然联系?

文件中心的理论基础是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这本来是档案界大多认可的共识。但近期有学者对此给予否定的回答,甚至得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没有也不可能成为成立文件中心的理论依据”

?1?的结论。笔者无意逐一论争,仅从三个方面略述浅见。

首先,文件中心的建立目的和理论依据能否等同?有学者认为“经济上的节约原则,是美国政府成立文件中心的主要依据,而不是以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为依据”

?2?笔者可以简要回顾一下文件中心的产生过程。文件中心最早产生在美国,最初形式是二战期间海军部为集中保存平时不常使用的数量庞大的文件而设立的临时库房。由于这种库房及设施不如档案馆要求高,既适应了战后的经济形势,又能满足各联邦机构的相同需求,因此很快在全美推广开来。1950年颁布的《联邦文件管理法》授权设置联邦文件中心,由国家档案与文件局领导,隶属于联邦档案系统。尽管建立文件中心最初的确是“一种政府行为”

?3?也的确是为了实现经济上的节约,但这应当是文件中心建立的目的,与其理论依据不能混为一谈。从产生时间看,文件中心先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恰恰是发端于对文件中心这一实践事物的理论解释,后来研究范围扩大到了文件的整个运动过程以及对这一过程的全面管理,最终因客观揭示了文件的运动过程和规律而成为文件管理的核心理论。可见文件中心出现在前、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形成于后,正是对理论源自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的有力证明。如果以文件中心产生之时尚无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为由得出二者没有必然联系的结论,恰恰正是对理论和实践关系的颠倒。

其次,文件中心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有无必然联系的关键要看后者能否成为前者的理论基础。笔者认为这一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文件从形成到销毁或永久保存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依据文件的不同价值及其作用形式这个完整过程可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文件在每一阶段因其特定的功用和价值而与管理形式、保存场所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关系”

?4?它之所以是对文件运动过程和规律的客观描述和科学抽象,关键在于抓住了文件运动的基本动力——价值形态及其规律性的转化。化用美国档案学者谢伦伯格的经典论述,文件具有两种价值形态,即对形成机关的原始价值(第一价值)和对非形成机关的从属价值(第二价值)。这两种价值形态在文件运动过程中不断进行规律性的转化:第一价值逐步递减,第二价值逐步递增,最终实现第一价值向第二价值的转化。

第一价值决定了文件在现行阶段为形成机关服务是首要目的,保存场所应当是机关内部,以满足方便控制和频繁利用的需要。到半现行阶段,文件的第一价值开始衰退,尽管其对形成机关仍具有查考作用,但利用频率大大降低。此时服务对象仍以机关为主,保存场所需具备两项功能,一是继续发挥文件的第一价值,满足形成机关的利用需求;二是检验文件是否具有第二价值,为最终处置,即销毁无价值文件或将具有历史价值的文件移交永久保存机构(档案馆)做好准备。进馆后历史文件的服务对象由形成机关扩展到社会各界。可见,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紧紧把握价值形态的变化,描述了文件从产生到最终销毁或永久保存的运动过程;揭示了这一连续过程因价值形态的规律性转化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阐明了每一阶段的特定价值与服务对象、保存场所和管理形式的对应关系。

文件中心的性质和功能能否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找到合理解释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从阶段划分来看,文件中心是与文件的半现行阶段相对应建立的一种过渡性保管机构,处在形成机关与档案馆之间的中间位置。它之所以具有过渡性和中间性,是因为半现行文件在文件整个运动过程中处于中间阶段,相应要求保管机构既因文件的原始价值继续满足形成机关的利用需求,又因文件的潜在历史价值为历史文件进馆保存做好准备。这决定了文件中心必然具有过渡性,具备满足形成机关利用需要和确保进馆文件质量两项基本功能。可见,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揭示的文件运动过程和阶段划分是一种客观存在,尽管各阶段对应的保存场所在不同国家可能名称各异,但都具有相同的性质和基本功能。文件中心的现实也充分证明这一点,它在许多国家的名称和形式不尽相同,但始终都是一种过渡性的半现行文件保管机构。

再次,如何辩证看待文件中心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关系?如上所述,文件中心是西方国家找到的一条保管半现行文件经济和有效的途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从探寻文件中心的理论根源起步,逐步扩及文件的整个生命过程和全面管理,最终上升为揭示文件客观运动规律的科学理论,成为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的理论基础。以上分析表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不仅无愧于文件中心的理论依据,还能为价值形态不同的各阶段文件对应的保存场所提供理论依据,不管它们的名称如何。然而,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文件中心的理论基础并不意味着认可这一理论就必然要建立文件中心;也不意味着没有文件中心,这一理论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如果把二者的密切联系仅仅看成是狭隘的依存关系或唯一的对应关系,不免过于绝对化和简单化。笔者认为,二者确实存在密切联系,这种辩证关系表现为文件中心的建立符合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但文件中心不是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唯一应用对象,不能以文件中心的建立与否作为评价该理论的高低并衡量其适用性的唯一标准。

根据以上评析,笔者的结论是文件中心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存在必然联系,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源自文件中心实践,并成为文件中心坚实的理论基础。进一步而言,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并非国外“专利”。尽管“文件生命周期”概念最早由西方学者提出,但文件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事物,其运动过程和规律是一种客观存在。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可说是西方档案学者总结出的揭示文件客观运动规律的科学理论,中国同样存在探索这一运动过程和规律的努力。因此,揭示文件客观运动规律的科学理论,无论在中外冠之何种名称,都是全球档案界共有的理论财富。这也说明我国同样存在建立文件中心的理论基础。

二、焦点之二:中外文件、档案概念的不同能否成为我国建立文件中心的障碍?

对文件、档案概念的理解是文件中心可行性问题理论分歧的另一个焦点。有的学者认为中外文件、档案概念的差异,决定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不宜中国化,自然也不宜建立文件中心。?5?有的学者针锋相对,提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完全适用于中国”[6]。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评价及是否适用于中国,笔者拟另文探讨,这里只想就中外文件、档案概念差异的实质及与文件中心的关系略述浅见。

尽管中外文件、档案概念的表述有多种形式,但差异的实质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角度看,可归结为对文件运动阶段的划分并不完全一致。该理论依据价值形态的转化将文件运动过程大致分为现行、半现行和非现行阶段,从价值变化讲就是第一价值旺盛、第一价值衰退、第一价值丧失/第二价值凸现三个阶段。但由于各国国情和文档管理体制的差异,以及学者观察问题角度有别,不同国家和学者可能有各种具体划分方法,仅据有的学者粗略统计就达十数种之多,从二阶段到八阶段都有,划分标准也五花八门,包括利用频率、保存地点、管理程序、作用形式等等[7]。这表明阶段划分不可能也不应当强求一致。与较富代表性的英美国家相比,中外文件、档案划分的异同主要有三:一是对档案阶段的规定存在差异。在上述三阶段中,英美国家多把非现行阶段才视为档案,而我国从半现行、甚至现行阶段后期就视为档案了。二是文件转化为档案的界限或者说标志存在差异。英美国家多以进馆为转化标志,而我国多强调“归档和集中保存,既是文件向档案转化的一般程序和条件,又是文件转化为档案的一般标志和界限”[8]。三是各阶段文件对应的保管场所有同有异。英美国家分别是形成机关、文件中心和档案馆,我国则为形成机关、档案室和档案馆。以上差异表明我国档案概念的外延大于英美国家,相应带来对文件、档案关系的理解问题。

根据我国传统的狭义文件观,把文件与现行阶段对应、档案与后两个阶段对应,就很难理解档案是文件的一部分,极易得出二者是不同事物的结论。但笔者认为,国外对文件存在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文件对应的是文件运动全过程的所有阶段,这就是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中“文件”的含义;狭义文件对应的是现行和半现行两个阶段,这就是英美国家通常所提的“文件”概念。据此文件与档案的关系可以解释为:档案是广义文件的一部分,档案由狭义文件转化而来,档案与现行、半现行文件是同一事物在不同运动阶段上价值形态的体现。这样一来,中外文件、档案划分的差异主要就是对文件(狭义)由何阶段转化为档案以及转化依据和标志的不同认识。我国多把文件从业务部门或文书处理部门移交到档案室后称之为档案,表明文件从半现行阶段开始转化,转化依据和标志通常是“归档”。而在英美国家,文件直到非现行阶段进馆保存后才被视为档案,转化依据和标志多是“进馆”。笔者认为文件从哪一阶段转化为档案并不重要,关键应认清引起转化的本质因素。无论是我国的“归档”,还是英美国家的“进馆”,都不足为本质因素。因为这种转化包括存贮形式和本质两个方面,前者是指文件办理完毕后经过立卷归档,由分散流通状态转变为集中存贮状态;后者是指文件由记述和传达现行信息的载体转化为历史记录。归档和进馆都只不过是为安全保管和利用的方便而实行的一种工作制度或程序,只能表现存贮形式的转化,无法完全体现文件与档案的本质区别。只有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提出的价值形态的变化,才能全面揭示出文件与档案发生存贮形式和本质作用变化的本质因素。可见,与归档和进馆相比,价值形态转化才是文件向档案转化的一种更加客观的依据和标志。

中外对文件、档案概念的不同理解应否阻碍文件中心的建立,笔者持否定看法。理由主要有三。首先,尽管中外文档划分存在差异,但都实施了分阶段管理,各阶段均有相应的保管场所和管理形式。这说明中外存在这样一种共识——尊重文件客观规律采取阶段式管理,使管理最为合理和有效。这种共识就可为我国建立具有诸多优越性、广受西方青睐的文件中心清除理论障碍。其次,文件中心是与半现行文件相对应的管理机构,因经济高效的优点得以在西方国家普及。无论我国有无半现行文件的提法,这一阶段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也有相应的保管机构。但我国已有档案室的现实从理论上讲不应构成建立文件中心的障碍。再次,西方国家对文件、档案概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有的把非现行阶段文件才视为档案,有的认为文件从现行阶段起就已转化为档案,这些具体差异并未妨碍文件中心在这些国家的普遍建立。可见,以中外文档概念不同为由反对建立文件中心的观点在理论和现实上都是站不住脚的。

根据以上评析,笔者的结论是建立文件中心需突破我国传统的狭义文件观,呼唤一种广义的文件观,这也正是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反映的文件观。按照这一科学理论,文件概念的外延应包括文件从形成到最终归宿完整运动过程的所有阶段,而不是其中某一特定阶段。我国部分学者所谓“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根本不符合我国实际”[9]或“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名不副实”[10]的结论,都是从狭义文件观来考查这一理论的。狭义文件观的严重不足在于过分强调文件各阶段的区别,忽视各阶段的固有联系,因此难以准确反映文件与档案的关系。西方各国尽管对文件的阶段划分以及对各阶段的称谓不完全一致,但它们普遍建立文件中心正是基于对广义文件观的一致认同。可见,假如不能接受广义文件观,就无法真正理解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实质,也无法辩证看待文件中心的可行性。

总之,笔者认为文件中心的建立在我国不乏理论基础,如果认同广义文件观就能为消除上述理论分歧提供一种解决思路。

注释:

[1]林清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中心没有必然联系》,《山西档案》1999?6。

[2]同上。

[3]同上。

[4]笔者与韩玉梅共同主编:《外国档案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5]王茂跃:《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不宜中国化》,《山西档案》1997?6。

[6]何嘉荪:《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完全适用于中国》,《山西档案》1998?5。

[7]同上。

[8]吴宝康主编:《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

[9]王茂跃:《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评价不宜过高》,《档案学研究》1996?2。

生命周期管理论文篇3

1理论内容相关争议的辨析

1.1有关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核心概念的争议

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概念是争议的焦点之一,但国内外争议的内容略有不同。国外学术界对核心概念的争议主要有两点。第一,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借鉴了生物学领域的物种进化理论,很多学者探讨借用生物学领域中达尔文的物种演化(evolution)理论表述没有生命的旅游地发展是否恰当[15]。有学者认为旅游地发展比较符合生物进化论奠基人拉马克提出的遗传的“突变”特质,而非达尔文的“渐变”,这种突变理论更符合文化和技术的发展规律[16]。但也有学者(包括巴特勒)认为旅游地的发展过程是渐进的,且必须不断调整才能在充满竞争的环境中生存下去,所以借用达尔文的物种进化理论也无可厚非[15];另外一个曾在概念上引起争议的是巴特勒最初提出的理论中用的是旅游地(touristarea),而非旅游目的地(touristdestination),尽管两者含义相近,但两者在空间范畴和统计意义上都有很大差别。空间上,旅游地不仅包含旅游目的地,而且还有其地区(satellitedestination);统计上,前者的接待人次只计量过夜游客,而旅游地的接待人次则包括不过夜的一日游游客[17]。中国学者对于旅游地生命周期基本概念的争论,则是着眼于巴特勒的理论究竟是表述为“旅游地生命周期”还是“旅游产品生命周期”更为恰当。认为应表述为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有杨森林、许春晓、张立生等,综合起来理由有四:第一,从源头上讲,Butler理论受营销学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启迪,是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在旅游学中的应用[12,13];第二,旅游产品可以分为旅游地产品、旅游线路产品、旅游节庆活动产品等类型,旅游地生命周期应该是旅游地产品生命周期的分支或者类型,旅游地是旅游产品的空间载体,只有旅游产品才有生命周期,仅因为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研究中实际操作的便捷性,旅游地产品生命周期才以旅游地产品替代了更广泛意义上的旅游产品[13,18];第三,一些知名学者(如申葆嘉等)也使用旅游产品生命周期一词[18]。认为应表述为旅游地生命周期(如余书炜、阎友兵等)的证据有两个:一是从翻译学的角度,国外包含Butler在内的学者的研究对象都是旅游目的地、旅游度假地或者旅游胜地,并始终以旅游地生命周期为名;二是在旅游地的构成要素中,包含了旅游活动的参与者———当地居民,而旅游产品的研究通常不包含这一要素[19,20]。还有潜在的第三种观点,认为两种概念都可以,因为旅游地生命周期和旅游产品生命周期密切相关,没有严格差别或者区分的意义不大。笔者认为出现激烈争议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属于舶来品,由于文化和发展背景的差异,中英很多词汇在外延与内涵上都无法完全一一对应,一些概念必须经过修正才能适应我国的客观情况,这有待进一步厘清和完善。第二,巴特勒于1980年发表的文章虽然是写旅游地在时间维上的演化,但“S”曲线图模型所能展现的信息较为简单,只直观地描述了旅游者数量在时间维上的变动。很多学者在引入这个理论时只详细介绍了“S”线图,与产品生命周期的销量和利润在时间维上的变动相似,让很多学者误以为是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巴特勒(2010)也认为,模型图吸引了学者过多的关注[5],以至理论的整体内容被曲解或忽视。第三,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也可以用于指导旅游产品演化的研究,这也是很多知名学者基于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研究旅游产品管理的重要原因。笔者认为,巴特勒的理论还是翻译为旅游地生命周期更恰当。主要原因有:第一,尽管旅游产品依附于地方的特性使其包含了地方特征,但旅游产品与旅游地的概念在内涵及外延上仍有很大差异。旅游产品是旅游地提供给游客的吸引物与服务的总和,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旅游地是提供游客旅游产品的区域或地方,包含与旅游相关的社会、经济、环境等要素,是一个地理学概念。再看巴特勒在1980年发表的文章中,研究对象是包含一定地域内以旅游要素为显性特征的人文、自然等地方综合要素,符合旅游地的概念。第二,尽管巴特勒勾勒的“S”曲线图只用游客量变化这一数量指标作为阶段识别标志,但文中详细阐述了旅游地社会、文化、经济等要素在各个阶段的变迁规律。如游客与当地居民的交流程度、当地居民对游客态度、当地居民生活受影响程度、自然人文环境的变化等社会、经济、文化等要素的变迁,尽管这些要素性质的改变无法或很难量化,也很难以图形的方式展现出来,但可看出文章表述的是旅游地域综合体的演变,且在空间进程上存在核心-的地理特征转变[5]。第三,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可用于指导旅游产品演化,更可用于分析如国家、地区、省、市、县、乡、村等不同空间尺度上旅游地域综合体的演化研究[5],而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则无法做到这一点。第四,最重要的依据是,原作者巴特勒认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根植于地理学的土壤,在对概念的补充解释里重点提到了旅游地演化具有核心地区到地带的空间扩散的特性[21,22]。所以,综合以上内容,巴特勒的理论表述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更为恰当和严谨。另外,即使不考虑文章的出处,有三个背景仍然值得关注:第一,巴特勒一直接受的是系统的地理专业教育,长期在大学的地理系任职[23],而旅游地演化也是自18世纪后期到20世纪地理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第二,巴特勒文章中的参考文献多来自当时比较著名的地理学家,且研究对象都是旅游地;第三,完善和使用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研究的学者,多将其用来研究旅游地发展的问题[24]。所以从背景上看,巴特勒理论表述为旅游地生命周期也更符合逻辑。

1.2有关旅游地演化阶段特征的研究

有关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演化形态,也是产生争议的热点问题。阶段划分争议的范畴里,各学者认可旅游地的演化呈现相同的起点和终点以及相似的逻辑进程和演化路径,旅游地生命周期呈现开始、兴起、衰退的单一曲线形态,但在阶段划分上有所不同,大致有将旅游地生命周期划分为三、四、五、六、七阶段的说法。三阶段说主要是早期探索旅游地发展规律时提出的,将旅游地演变分为发现、发展和衰退三阶段[7,25],并且三阶段旅游地主要吸引异我中心型、中间型、自我中心型3种性格的游客[26];也有学者在验证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时发现,尼亚加拉瀑布起步阶段与发展阶段无明显界限,停滞、衰落与复兴阶段并存,即尼亚加拉瀑布发展也呈现了三阶段态势[27]。四、五阶段划分法是各国学者在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个案地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旅游地在发展中呈现出不同于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演进特征。旅游地演进呈现四阶段,与产品生命周期基本一致,包括引入、发展、成熟和衰退阶段[28],有的旅游地在经历探索、参与、发展阶段之后,长期呈现稳定阶段[29],或者旅游地直接进入发展阶段,经历短暂的巩固和停滞阶段后进入衰退阶段。当前研究中也有呈现五阶段发展的个案地,如有学者对美国乡村兰卡斯特进行了持续研究后发现,该旅游地的发展呈现了探索、参与、发展、成熟和衰退五阶段[30,31]。六阶段说受到包括巴特勒在内的多位学者的支持,发现很多旅游地的发展支持了经典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尽管各个案例地由于自身特征或外在因素干扰,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时间跨度,但历史数据证明旅游地经历了探索、参与、发展、巩固、停滞、不同程度的复兴或者衰退[1,32,33]。七阶段说认为旅游地在经历停滞阶段后,必须对其发展进行重大调整,也就是所谓的“再定位”或者“重构”这一阶段,如果干预成功,旅游地才能进入复兴阶段,如果干预失败,旅游地则彻底步入衰退阶段[34,35]。由于旅游地衰退后会出现经济凋敝、人口失业严重、社会治安恶化、旅游设施废弃,所以如何实现经济转型,即如何“退出”旅游发展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所以鲍姆(Baum,1998)等认为应该在旅游地衰退阶段之后加入“退出”阶段,这样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演化进程才更加完整[36]。就其实质而言,早期的三阶段说是学者们为了突出旅游地的动态性,在时间轴线上呈现一定规律性的演进而提出的分法。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正是基于以上研究,对旅游地的演化进程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划分,提出了所谓的六阶段说。至于四阶段、五阶段说,是各国学者依据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结合各个案例地的发展数据,发现旅游地的演化并不是完整的依次呈现六个发展阶段,某些阶段因为旅游地的特殊性而没有出现。所以严格意义上,对三、四、五、六阶段说并没有产生争议,真正产生争议的是旅游地经典演化模型到底应该是六阶段还是七阶段。毫无疑问,巴特勒的六阶段模型提出早、传播广、受众多,现在世界各地的学者以巴特勒的六阶段模型作为旅游地演化进程模型的最多[37]。而七阶段说的阿贾瓦尔(Agarwal,1994、1997、1999、2002、2006)是持续对巴特勒理论和案例地研究之后提出的[6],认为停滞之后必须加入“再定位”阶段,才能决定旅游地是否走向复兴。这一说法不但有其他学者支持[34,38],巴特勒也对阿贾瓦尔的这一建议给予了高度肯定[6]。从演进方向上看,这五种阶段划分法都描述了旅游地从初期的发现到最终的衰落,呈现出一致的逻辑进程和演化路径。三阶段说对演化过程的划分比较粗略,而四、五阶段说则是不同个案地的演化实证,是对六阶段说的验证和具体表现。六、七阶段说才是对旅游地演化规律的一般性抽象,虽然六阶段说知名度高,应用最广,但综合考虑巴特勒一再强调其提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主旨是强调只有通过人为的恰当干预,旅游地才有机会重新走向复兴,因此,加入“再定位”阶段,更能体现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服务于旅游地管理实践,追求实现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价值。因此,不同于张立生先生的说法[13],笔者认为阿贾瓦尔的七阶段说更加经典、完整,也更加体现了生命周期理论服务于旅游地发展管理的价值。另外考虑到旅游地彻底衰退之后可能出现严重的经济、社会等问题,所以如何选择恰当的“退出”路径,也是旅游地开发中的重要课题,因此,在旅游地衰退后考虑如何平稳“退出”旅游业,也是非常合理而有必要的。

1.3有关理论价值的争议

巴特勒提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模型后,有两处备受争议,即模型的真伪问题和模型的价值问题。

1.3.1模型的真伪之争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表述的是旅游地长期演进的路径,所以收集完备的数据和资料进行实证研究不易。尤其是旅游地处于探索阶段和参与阶段时,各地很少关注和收集旅游发展的一手数据,所以有关游客数量、特征的资料很难找到。巴特勒也承认由于历史数据的缺失,使得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在实践验证时存在较大的困难[2]。旅游地生命周期引进到中国后,杨森林、阎友兵等学者据此相继质疑其理论价值,认为实践中难以找到完全符合理论表述的旅游地[10,17],这是巴特勒理论提出后早期学者们争议的焦点问题之一[27]。各国学者用不同案例地的实证研究支持了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尽管各案例中旅游地发展中呈现各自的特点和差异,但其演化方向和路径基本符合巴特勒构建的模型[1,5,33,37,39,40]。后期,借助多学科视角,许多学者用数学等多学科方法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进行模型拟合,证页81第第4期祁洪玲等: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争议再辨析实了巴特勒理论可以用于旅游地发展的分析与预测。如贡萨尔维斯和阿瓜斯利用三阶多元回归方程,结合葡萄牙的阿尔加维省旅游业的发展数据,证实了巴特勒模型的正确性[41]。伦德托普(Lundt-orp,2001)及我国学者吴江等发现作为描述事物生长方程的Logistic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的“S”型曲线[42,43]。张骁明等对Logistic曲线模型和Compertz模型比较后,发现Logistic曲线模型在我国省级旅游地的发展中,能较好地拟合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而Compertz模型则比较适合研究旅游城市和旅游景区的发展[44]。沈苏彦从社会-生态系统视角构建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发现50年内的时间尺度下,系统稳定发展时旅游地发展规律符合巴特勒模型[45]。有关理论真伪的争议渐微,但是有一点质疑仍然没有很好地解决,即是否如巴特勒最初在文中断定,此后也一直坚持的那样,所有旅游地最终一定会走向衰退[2,6]。至于衰退的原因,有4种观点:第一,旅游地发展超过了其承载力水平,自然、社会环境发生改变,旅游地走向衰退[2];第二,旅游地衰退是由于对潜在市场开发不利,无法继续保持其吸引力;第三,旅游地技术革新不利,旅游地因老化而退出市场;第四,无法保持良好的竞争力,旅游地被新兴旅游地超越[6]。但无论有关衰退的影响因子为何,有关旅游地是否一定走向衰退的质疑从未消退。笔者认为,尽管现在的确有很多旅游地出现了衰退,也依然无法对“衰退必然论”给出充分的证据。但巴特勒的这一论断有其价值和意义,即使不完全正确,也可以对旅游规划者和管理者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提醒决策者旅游地要追求合理而不是无度的发展,才有可能实现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46]。

1.3.2模型的应用价值旅游地生命周期模型自提出以来,其应用价值的大小也是学者争论的焦点之一[6,47]。许多学者指出其不但无法准确判断旅游地所处的具体阶段,更难以精确判断何时出现阶段拐点,旅游地生命周期模型的分析功能不强。“S”型曲线模型是一个描述性模型,所以定量预测功能欠缺也是其一大弱点。而且由于旅游统计的滞后性,模型只能对旅游地演化进程进行一般性描述,分析、预测功能欠缺,对旅游规划与管理的指导价值不强。因此,对于如何准确判断旅游地所处阶段及转折点,各国学者进行了积极尝试,在发掘模型的判别指标和预测指标方面做出了大量工作[48],有更多学者则提出了预测部分阶段的指标和方法,如利用当地社区对旅游态度转变作为旅游地生命周期阶段转折的指标[49],或者利用旅游地利润、游客百分比的变化等[6]。我国学者也试图建立各种指标体系,精确判断旅游地究竟处于生命周期的哪一阶段。如许春晓提出了旅游地生命力指标法判定旅游地演进阶段[15];杨春宇等提出了旅游地阶段预测模型,即用游客量增长速度的“加速度”变化定量划分旅游地阶段,并利用相应数理统计回归分析方法进行游客量预测[50],该方法不但可以判断阶段拐点,而且开发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的预测功能,较之前众多学者采用的数学模型更加符合旅游地发展的实际;杨振之等提出了旅游地发展时间、游客接待人数、年接待量及增长率、外来投资规模、社区居民态度及就业等八方面的因素,综合判断旅游地发展阶段[51];唐代剑提出了旅游地经济力的复合指标判断旅游地是否到达需要复兴的第二曲线拐点[52]。随着各国学者研究的深入,不断产生新的旅游地生命周期阶段及拐点的判断方法和手段。同时,不断有学者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应用于指导旅游地规划和发展。如我国著名旅游地理学者保继刚、吴必虎、陆林等分别探索了旅游地生命周期指导旅游规划实践的方法,唐代剑探索了延长旅游地生命周期的路径[52]。这些研究成果大大提升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实践应用价值。而且,旅游地的发展空间有限,只有合理的发展,才能避免旅游地走向衰退,这为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旅游地生命周期被越来越多地引入到旅游规划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53]。孙根年利用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了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估危机对旅游影响程度的方法[54],进一步提升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价值。需要提及的是,近年来,欧洲南部一些旅游地出现游客量下滑,旅游收入减少,尽管企业和政府都加大了营销力度,结果仍然差强人意。由于这些地方经济对旅游业依赖较强,所以旅游业的衰退引起了强烈关注,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也受到了当地学者和旅游管理者的重视。因此,笔者认为,随着时间的推进,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发掘。考虑到对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其在旅游地管理和规划实践的应用也会不断推进。当然,要想更加深入地发掘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理论价值,需要进一步探索模型的内部机制,系统科学的相关理论、地理学空间相互作用理论都将重点聚焦在研究推进旅游地演化的内在规律和影响机制上,这对提升旅游地演化理论水平和应用价值有着更积极意义[55]。

2总结与展望

本文通过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系统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在称谓上“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更为严谨,但是可以用于指导旅游产品演化的研究;阶段划分上,巴特勒的六阶段分法推广程度最高,但是阿贾瓦尔的七阶段说更细致、完整,也更能体现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价值和意义,即巴特勒一再强调的,只有通过积极而恰当的人为干预,旅游地才有可能避免走向衰退阶段;在理论价值上,认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描述旅游地演化方向和路径的学说,虽然无法证实所有的旅游地最终必然进入衰退阶段,但是当前越来越多的旅游地步入衰退阶段这一事实,证实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存在的价值。同时,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不仅应用于旅游规划和可持续发展中,而且随着各国学者的深入研究,旅游地生命周期模型逐渐成为定性、定量分析和预测的重要理论,其重要的应用价值不断被发现和证实。因此,引入这一理论并将其应用于我国旅游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是我国旅游研究和实践领域不容回避的任务。厘清概念和认识上的误区,对进一步推进理论在我国的发展有非常重大的价值和意义。当然,旅游地生命周期产生于20世纪初期,成型于20世纪中后叶,而今的旅游发展环境已经截然不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旅游业赖以生存的交通技术出现了根本性改变,廉价航空的普及,使得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竞争格局出现了巨大改变。世界各国普遍富裕、文明的深入推进、休假制度和信息技术的革新都对旅游地的演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当前的宏微观背景下,旅游地演化将呈现什么样的新特征,旅游地演化的影响机制和影响因子发生了哪些改变,新社会、经济、文化、技术要素的影响有哪些?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会从哪些方面深化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并拓展其应用领域和应用价值?如何才能有效实现旅游目的地的复兴并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所以探讨并完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内容,以发展的思路深入发掘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实践价值,对正确认识不同历史阶段的旅游地发展规律以及指导旅游地的开发和管理都有极大的价值和意义。

生命周期管理论文篇4

摘要:

从地籍动态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土地与宗地全生命周期的概念。基于此,设计了地籍时空数据结构,探讨了面向全生命周期的地籍时空管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将研发的系统运用在实际业务中,以贯穿于其全生命周期管理。

关键词:

地籍动态管理;全生命周期;时空数据;时空管理系统

0引言

上海市国土管理部门在2014年提出了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需求,旨在将全生命周期理论运用到地籍动态管理中,从而可以节约、集约、合理、高效地使用土地。全生命周期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于1966年提出的,他将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分为创新期、成长期、成熟期、标准化期和衰亡期5个阶段[1],从而全生命周期理论逐步得到推广和运用。目前,全生命周期理论应用很广泛,特别是在企业管理、工程建设和环境治理等领域已有成熟的应用[2-4]。但在地籍地动态管理中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有许多理论和技术问题亟待解决。文献[5]从房地产开发建设和管理的角度,定义了土地房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概念,将土地房屋全生命周期分为土地管理、房地产开发、建设管理、房地产市场管理、物业管理和拆、改、留管理6个阶段。文献[6]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探讨了工业用地的生命周期及弹性出让年期的设置,较好地解决了工业用地出让以及后续管理中的问题。文献[7]在静态地籍GIS基础上,引入时态概念,建立了动态地籍GIS平台,并运用在地籍宗地变更管理业务中。文献[8]建立了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地籍对象时空数据模型。但总体上,已有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地籍管理中的某一业务或某个环节提出的,而地籍动态管理涉及多个环节和多项业务,地籍动态管理中的全部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因此,本文在借鉴和综述已有全生命周期理论在地籍管理,以及其他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基础上,从地籍动态管理的角度,首先提出土地全生命周期的概念,针对土地管理中的最小单元及地籍动态管理中的核心要素宗地,提出宗地全生命周期的概念。基于此,设计地籍时空数据结构,探讨面向全生命周期的地籍时空管理原型系统结构和功能,并运用在实际管理业务中,将土地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无缝地衔接起来。

1土地与宗地的全生命周期

1.1土地的全生命周期

地籍记载着土地及土地上附着物的基本信息,其核心是土地[9]。要将全生命周期理论运用在地籍动态管理中,首先要分析土地的全生命周期。为此,本文在分析已有研究成果和上海市实际土地政策基础上,提出如图1所示的土地全生命周期概念,其是从土地总体利用规划开始,历经土地储备、土地供应、土地利用、土地管理5个阶段,而每个阶段由不同的业务组成,如土地储备阶段,包括将不合理的用地、闲置未利用的土地等收回,对集体土地改建设用地进行土地征收,对已经利用的土地进行收购等。同时,每个阶段的每个业务也有自身的全生命周期,如土地供应阶段的土地出让,首先确定地块范围,然后经过挂牌、竟标、签订出让合同、办理建设用地许可证和建设用地批准书等流程后,其土地出让业务的全生命周期结束。因此,不同业务的全生命周期构成了一个阶段的全生命周期,而各个阶段的全生命周期构成了土地全生命周期。同时,土地的全生命周期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在经历了规划、储备、供应、利用和管理后,因城市发展的需要(如旧城区改造,重大工程等),土地管理部门对土地总体规划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后,再次进入土地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土地规划、土地储备、土地供应和土地管理是行政管理部门实施的行政行为,而土地利用是土地使用者依据行政决定而实施的相关活动,因此,本文提出的土地全生命周期涵盖了土地管理和利用的全过程。

1.2宗地的全生命周期

全生命周期本质是从产生到死亡,是针对具体客观对象提出的,有明确的“始点”和“终点”。而土地全生命周期是一个周而复始无穷尽的过程,没有明确的“终点”,是在土地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基于土地管理和土地利用提出的。但土地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和各个阶段中的每项业务并不是对土地的整体开发和利用,而是将整个土地划分为具体的不同区域,每个区域有不同的功能和利用价值,依据区域的不同,可把土地划分为不同的地块,则地块和地块之间具有了一定的边界,这种边界具有“人为”因素的特点,是人为因素强行施加上的,在现实世界中有可能存在明显地物的区分,也有可能不存在地物的区分,因此,不同区域或地块随着边界的确定其开始创建或产生,随着边界的消失其随之消亡,虽然土地是固有的,也不可能消失,也不会发生变化,但是地块的边界、位置和形状会发生变化,即地块作为土地的一部分,伴随着创建、变化和消亡的过程。宗地是土地管理的最小单元,具有明显的界线和边界,因此,宗地可以理解为土地上不同的地块。为此,本文将土地上某一地块经历创建、变化和消亡的时间过程称为宗地的全生命周期。如图2所示,某一地块在时间轴序列上,在时刻ts开始创建,即人为地基于某一目的或行为强行为该地块施加上边界,随着时间的变化和土地的利用状态的改变宗地的边界会发生变化,而在时刻te消失,这种强行施加的边界消失,宗地随之消亡。所以,宗地的全生命周期可以用时间区间表示为[tste]。因此,宗地的全生命周期是以地块边界的创建为“始点”,以地块边界的消失为“终点”,其中间过程经历了边界的调整或变化。

2地籍时空数据结构设计

地籍动态管理业务的本质是反映宗地产生或创建、变化和消亡的时空变化过程,同时,宗地在全生命周期内的时空变化贯穿或交叉于土地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或者各个阶段的某项业务中,如宗地的创建有可能发生在土地储备阶段的土地收购业务中,也有可能发生在土地供应阶段的土地出让或土地划拨业务中。宗地的变化有可能发生在土地管理阶段中的土地变更业务中,也有可能发生在土地储备阶段的土地收购业务中,如仅收购部分土地。宗地的消亡有可能发生在土地储备阶段的土地收回业务中,也有可能发生在土地管理阶段的土地变更业务中。因此,无论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各个阶段或各个阶段的每项业务,还是地籍管理都是基于宗地这一客体,所以加强土地和地籍管理的前提是记录宗地的时空变化,而要记录宗地的时空变化,首先要设计宗地的时空数据结构。宗地时空数据结构的设计思想是设计相应的表来存储宗地图形信息。宗地的图形可能包含多个洞,即宗地的图形是由边界和洞组成,为此,设计相应的边界图形表Bord_Geometry和洞图形表Hole_Geometry。宗地图形的边界表Bord_Gemotry和洞表Hole_Gemotry分别存储了宗地图形的边界和洞边界在全生命周期内的时空变化和状态。每个宗地图形肯定包含一个边界,但洞的个数不确定,有可能没有,也有可能为一个或多个。因此,ZD_Gemotry表中字段ZDHoleIDs记录着宗地所包含洞的ID标识,其对应着洞表Hole_Gemotry中的ZDHoleID。表与表之间通过标识符连接,表1是3个表的部分字段设计和对应关系。边界表Bord_Gemotry和洞表Hole_Gemotry不需要用关键字关联,它们分别通过自身的ZDBordID、ZDHoleId和ZDID建立关联。要记录宗地对象图形信息的变化,需要将宗地的全生命周期分成若干个单元时间区间,在每个单元时间区间内宗地图形信息呈现一种状态,故设计相应的图形边界单元表和图形洞单元表,即BordUnit_Geometry(见表2)和HoleUnit_Geometry(见表3),两个表分别存储了宗地的边界和所包含的洞在单元时间区间内的时空变化和状态。表BordUnit_Geometry比表HoleUnit_Geometry多出字段“ZDH”“MBRMinX”“MBRMinY”“MBRMaxX”“MBRMaxY”。实际业务中,宗地的图形改变会导致宗地号改变,但在单元时间内其宗地号不发生改变。因此,将代表宗地号的字段“ZDH”设计在单元边界图形表中。字段“MBRMinX”“MBRMinY”“MBRMaxX”“MBRMaxY”是从系统的检索效率出发,(MBRMinX、MBRMinY、MBRMaxX、MBRMaxY)构成了宗地在单元时间区间内的最小外包矩形,在空间数据查询时,索引处理相同形状的简单实体效率最高。因此,在检索中,可对其宗地的最小外包矩形检索,首先判断宗地的最小外包矩形是否满足条件,若满足条件,则进入宗地实体对象的检索;若不满足,则直接跳过,这样可以大大地提高检索效率。表BordUnit_Geometry同表HoleUnit_Geometry中的字段“ZDBordUnitID”和“ZDHoleUnitID”分别对应着表Bord_Geometry和表Hole_Geometry中的字段“ZDBordUnitIDs”和“ZDHoleUnitIDs”,形成多对一的关系。

3地籍时空管理系统

3.1地籍时空管理系统结构

基于上述分析,结合上海市土地管理业务需求,本文研发了面向全生命周期的地籍时空地管理系统,该系统是基于组件设计的,包括如图3所示的三层体系结构。业务应用层也叫业务表示层,指系统的界面,同用户交互,根据用户的需要及系统的功能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服务。业务逻辑层是业务应用层和数据层的中间层,完成用户与计算机数据库的交互,向上为应用层提供用户的需求,向下与数据层完成数据转换,执行具体的诸如检索、查询、统计等任务。业务逻辑层的功能通过组件MapX5.0、MapObject2和AutoCAD2002来实现。数据存储层负责存储计算机可以识别的地籍时空数据,通过数据访问接口处理业务逻辑层的数据访问请求。主要包括宗地基础图库和数据字典库等,本文采用成熟的关系数据库SQLServer2000存储宗地空间和非空间数据,保证了安全性、一致性、完整性和并发控制等[10]。

3.2地籍时空管理系统功能

本文研发的地籍时空管理系统功能包括地籍GIS基本功能、时空数据变更与维护、时空数据查询与追溯、时空数据统计与分析、其他业务办公接口和系统日志管理。地籍GIS基本功能是任何GIS系统都具有的基本功能,包括图形的放大、缩小、量距、查询和打印输出等。时空数据变更与维护包括地籍时空数据质量控制、基础数据的录入和地籍时空数据变更。时空数据查询和追溯是地籍时空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时空数据查询包括基于宗地的查询和基于时间的查询,基于宗地的查询是查询宗地在某个时刻或某一时间区间的状态,包括现状查询、历史查询和事件查询。基于时间的查询是指在某个时刻或时间段,哪些宗地发生了变化,故分为时间区间查询和时刻查询。时空数据追溯是基于宗地在全生命周期内的时空变化而进行的查询,如图4为宗地在全生命周期内的追溯。时空数据统计与分析是地籍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经过对宗地时空基础数据、变化数据的统计,能反映宗地数量、质量、分布及动态变化现势和历史情况,系统提供了按宗地的类型、用途、变化等以报表或图(饼状图或柱状图)的形式进行统计,通过对时空统计数据的加工与分析,可以充分地认识和利用隐含在宗地时空数据中的有用信息,从而对宗地未来变化的趋势做出科学、正确的推理和预测,为政府提供决策支持功能[11]。地籍时空管理系统作为土地管理的综合统一平台,为其他各种业务系统提供了基础图形数据,因此,该系统为其他业务办公子系统提供了数据接口,如土地审批系统、土地权属登记系统等,由此,将本文提出的土地全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的土地管理无缝链接起来。

4结束语

本文在借鉴和分析已有全生命周期理论在其他领域,以及在地籍管理中的研究和应用基础上,结合上海市土地管理政策,分别提出了土地与宗地全生命周期的概念。基于此,设计了地籍时空数据结构,探讨了面向全生命周期的地籍时空管理原型系统结构和功能,研发的系统已在上海市某区得到应用。实践表明,该系统较好地满足了上海市土地管理部门提出的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需求。

参考文献:

[2]于团叶,陈翩翩,宋小满.基于生命周期的中小企业股权结构对绩效的影响[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6):955-959.

[3]刘毅,何小赛.基于生命周期分析的中国城镇住宅物化环境影响评价[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55(1):74-79.

[4]苏醒,张旭,孙永强.钢结构住宅建筑部品生命周期详单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9(12):1784-1788.

[5]旭峰.土地房屋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化[J].上海信息化,2004(1):23-27.

[6]范华.企业生命周期及其土地弹性出让年期研究[J].上海国土资源,2014,35(2):62-65,69.

[7]邬江波,孟令颂.动态地籍GIS平台的研究[J].现代测绘,2008,31(2):27-29.

[8]孟令颂,陈鹏,童小华,等.基于全生命周期和改进事件的地籍对象时空数据模型研究[J].地理信息世界,2015,22(4):51-56.

[9]杜海平,詹长跟,李兴林.现代地籍理论和实践[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9.

[10]李阳东.基于事件-版本的时空数据模型的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8.

[11]王佳璆,邓敏,程涛,等.时空序列数据分析和建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生命周期管理论文篇5

【关键词】 生命周期; 财务重述; 上市公司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14-0008-05

一、引言

财务重述是上市公司修正前期财务报告以反映这些报告中的差错被更正的过程(FASB,2005)。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现象日渐频繁,2010―2015年上市公司重述总数达3 157次,由2010年的224次上升到2015年的430次,带来了一系列的经济后果,包括对股价产生负的市场反应[ 1-4 ]、股价崩盘风险明显更高[ 5 ]、引致集体诉讼等[ 6 ],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2016年12月,为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证监会修订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第3号和《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3号。减少财务重述的发生,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成为国家和社会密切关注的课题。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指出: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企业面临不同的发展需求以及内外部环境特点,这会导致企业不同的战略决策意图和行为倾向[ 7 ]。当财务报告基于会计、法律、技术等问题而存在错误或误导性信息时,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将如何作出财务重述决策,当期重述还是滞后重述?这正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已有关于企业生命周期的研究较多,但从企业生命周期这一动态视角探讨与财务重述关系的研究较少,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契机。因此,本文以2010―2015年在我国沪深两市上市的A股数据为基础,实证检验企业生命周期与财务重述的关系。

二、文献回顾

时至今日,在剖析财务重述的原因时,大多数学者认为是管理层迫于资本市场的压力和自利行为的满足而进行盈余操纵引致的。Richardson et al.研究发现,迫于资本市场的压力,上市公司管理层有动机进行盈余操纵以维持盈利增长或超过预期的盈利,而为达到上述目的采取激进的会计政策最终导致了更频繁的财务重述[ 8 ]。喻焱文认为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基本动因是调整盈利水平,具体动因表现可以划分为收入、成本费用、非经常性损益等其他变化[ 9 ]。Lev更是将财务重述作为管理层盈余操纵行为的表征[ 10 ]。曹强的观点有所不同,认为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是财务重述产生的最主要原因,其他的原因还包括管理层的盈余操纵、准则的模糊性和业务的复杂性[ 11 ]。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由Mason Haire首先提出,认为可以用生物学中的生命周期观点看待企业,企业的发展符合生物学中的成长曲线。70年代后学者们以企业组织行为(组织结构、管理风格、控制行为等)、与企业价值相关的会计指标两方面作为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依据[ 12 ],展开了一系列的规范研究,提出了20余种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方法,从3阶段到10阶段不等。随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拓展到投融资[ 13 ]、盈余管理[ 14 ]、企业绩效[ 15 ]、公司治理[ 16 ]等实证研究领域。关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度量方法有Dickinson的现金流量组合法,任佩瑜的管理熵法和范从来的产业经济学增长率分类法等。迄今为止,上述哪一种度量方法更为合理和准确尚未定论,但一致认同企业需经历孕育、成长、成熟、衰退或再发展等阶段,每个阶段具有显著不同的特征。

通过已有文献回顾,笔者发现尚未有直接揭示生命周期和财务重述关系的文献,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在于:(1)引入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将其与财务重述研究相结合,拓展了财务重述相关问题的研究视角;(2)借鉴已有学者对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方法,分为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②。本文从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出发,动态分析了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下财务重述决策的差异,丰富了生命周期和财务重述的相关研究。

三、理论分析和假设提出

(一)企业生命周期与财务重述

辉等认为财务重述是对存在错误或误导性信息的历史财务报告进行事后补救的公告行为[ 17 ]。财务重述是否发生及当期或滞后重述的决策都与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密切相关。企业如同生命体一样,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体现不同的特征。成长期企业发展速度较快,有较多的投资机会和扩大生产规模的需要,但现金流和人才储备严重不足,这时公司治理机制逐步建立,并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成熟期企业盈利水平达到高峰但增速放缓,面临的市场趋于饱和,竞争更为激烈,但公司治理机制趋于成熟,对外界人才的吸引力不断增强。衰退期企业的市场份额逐渐萎缩,产品失去竞争力,人才流失较为严重,如果不积极转型、研发创新,将会被其他企业抢走市场份额,无法持续经营甚至面临破产清算。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公司治理特征、财务特征和人才储备方面的差异如同一双无形的巨手,始终左右着企业的财务重述决策。因此,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假设1:

H1:企业生命周期与财务重述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二)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与财务重述

处于成长期的企业,相比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企业而言,在公司治理特征、财务特征和人才储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1)公司治理机制处于逐步建立的过程中。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作用无法正常发挥以完全牵制管理层,甚至凌驾于公司治理层之上。基于职业防御和既得利益的需要,更有动机进行应计或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周冲实证研究发现成长期比成熟期企业盈余管理的程度更高[ 14 ]。前已述及,由于收入确认不恰当、成本费用不真实等原因可能导致财务重述,而上述行为实质是企业为实现盈余管理而运用的具体方式。(2)强烈的投资需求与有限的筹资能力并存。成长期企业虽然在获利能力方面逐步增强,但明显滞后于收入的增长,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而投资者或债权人因成长期企业风险较高往往会设定许多约束性条款,制约了融资的便利性。黄宏斌等通过实证检验发现成长期企业相比成熟和衰退期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更大[ 13 ]。管理层可能篡改财务数据以实现成功融资,导致财务报告存在差错或误导性信息,进而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更高。(3)急剧的人才需求与人才频繁流动并存。成长期企业发展速度较快,随着生产规模的U大,对人才的需求急剧攀升,但是配套的薪酬、晋升激励体制滞后,造成人才的流动频繁,储备不足。尤其以原则为导向的新会计准则中隐性知识比重的提高[ 18 ],对企业会计人才的职业判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职业判断出现偏差,差错或误导性信息将相伴而生,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提高。因此,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假设2:

H2:与成熟期和衰退期企业相比,成长期企业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更高。

四、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2010―2015年在我国沪深两市上市的A股公司数据作为初始样本。在获得初始样本后,依据以下标准进行了筛选:(1)剔除ST、*ST类特殊处理的上市公司;(2)剔除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3)剔除相关数据缺失的公司;(4)剔除2010―2015年未一直存续的企业。经过上述处理后,获得6 096个平衡面板数据。上市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资料,通过DIB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数据库中的财务重述库查询获取;其他数据均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或手工计算整理而得。数据处理上主要使用Stata12.0软件。为了克服极端值的影响,本文对连续变量按照前后各1%进行了Winsorize缩尾处理。

(二)模型设计与变量定义

模型(1)―(4)中的被解释变量为财务重述RESTATE,表示上市公司当年是否发生了财务重述行为。由于DIB的财务重述库有明确的财务重述公告日期,所以不需要将财务重述的数据滞后一期。

模型(1)中的解释变量为LC,表示公司所属的生命周期阶段。当公司属于成长期时LC=1,属于成熟期时LC=2,属于衰退期时LC=3。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借鉴范从来等[ 15 ]的研究采用产业经济学增长率分类法将上市公司所处生命周期大致划分为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将2010―2015年分为2010―2012年和2013―2015年两个相邻的时期,比较企业在两个相邻时期的增长率与相应时期所属行业的增长率。如果该企业的增长率(以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表示,下同)在两个时期均高于行业平均增长率(以行业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表示,下同),则为成长企业;如果前一时期大体接近于行业平均增长率,而在后一时期大大高于行业平均增长率,也为成长企业;如果在前一时期高于行业平均增长率,而在后一时期逐渐低于行业平均增长率,则为成熟企业;如果两个相邻时期的增长率均低于行业平均增长率,则为衰退企业。利用上述方法,将1 016家上市公司进行划分后,处于成长期的有278家,成熟期的有242家,衰退期的有496家。

模型(2)―(4)分别考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对财务重述的影响是否显著。当公司处于成长期时GS=1,否则GS=0;当公司处于成熟期时MS=1,否则MS=0;当公司处于衰退期时DS=1,否则DS=0。

此外,为了更好地测试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本文还借鉴已有学者的研究成果,所有模型都考虑财务杠杆(LEV)、公司规模(SIZE)、盈利能力(ROA)、股权集中度(TOP)、总资产周转率(TURNOVER)、控制人性质(STATE)、行业(INDUSTRY)和年度(YEAR)控制变量。各变量定义见表1。

五、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2为描述性统计结果。由表2可知,在2010―2015年这6年中,处于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企业各占27.4%、23.8%和48.8%,衰退期企业数量接近一半。上市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概率为16.3%。控制变量方面,资产规模(取对数后)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22.101和1.291,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发展不均衡;资产负债率平均为48.9%,说明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较强;总资产净利率最高为21.1%,最低的为负数,说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普遍不高;总资产周转率最高为2.701,最低为0.062,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行I特点;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最高为74.3%,最低为8.8%,说明上市公司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相差较大;控制人性质的均值为0.541,表明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超过了半数。

(二)相关分析

表3报告了各变量的Pearson相关系数。从表3可以看出,生命周期与财务重述在5%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初步表明生命周期与财务重述关系越显著,成长期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越大。在控制变量方面,财务杠杆与财务重述显著正相关,资产规模、盈利能力、总资产周转率和股权集中度与财务重述显著负相关,控制人性质与财务重述不相关。

(三)回归结果分析

笔者利用模型(1)对生命周期与财务重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为了更好地考察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对财务重述行为的影响,将生命周期的三个不同阶段分别放入模型(2)―(4)中进行回归,结果见表4。

表4中的(1)显示,生命周期与财务重述显著负相关,假设1得到验证;(2)―(4)显示,GS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与成熟期和衰退期企业相比,成长期企业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更高,假设2得到验证。

控制变量方面,资产规模、总资产周转率和股权集中度与财务重述显著负相关。财务杠杆与财务重述显著正相关,这与何威风的研究一致。总资产净利率和控制人性质对财务重述影响不显著。

六、稳健性测试

为进一步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将被解释变量财务重述用当期或滞后重述替代,当期重述取值为1,滞后重述取值为2,未发生则取值为0,对上述理论假设的检验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测试。总体上不改变本文的主要结论,成长期企业偏向滞后重述,结果见表5。

七、结论

本文选取2010―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生命周期对财务重述的影响。研究发现:(1)生命周期对财务重述的影响显著,两者显著负相关。(2)进一步将生命周期划分为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结果显示,成长期对财务重述的影响显著。稳健性测试的结果表明,对于财务报告存在的差错或误导性信息,成长期企业偏向滞后重述而不是当期重述。可能的原因有:公司治理机制不健全,董事会和监事会无法有效牵制管理层,导致管理层权力过大。管理层一方面出于自身职业防御和既得利益的需要,担心重述后影响薪酬和晋升;另一方面出于成长期企业利益的需要,担心重述后导致融资失败,因而推后财务重述的时间。

本文依据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作为成长期企业,应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机制,规范管理层的经营行为。尤其是针对管理层权力过大的企业,为了避免机会主义倾向,可以实施股权激励,使得管理层和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更好地为企业服务。(2)证监会一方面应重点加强对成长期企业的监管,提高其财务信息披露质量,保护投资者利益;另一方面应及时修订信息披露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故意隐瞒差错或遗漏公司的处罚力度,提高违规成本,从而达到净化证券市场,促进财务资金合理配置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PALMROSE ZV,RICHARDSON VJ,SCHOLZ S. Determinants of market reactions to restatement announcement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4,37(1):59-89.

[2] SCHOLZ S.The changing nature and consequences of public company financial restatements[R].The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 Reporting,2008.

[3] 朱朝晖,胡成伟,黄峰.上市公司年报财务重述的市场反应的统计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2(8):160-163.

[4] 应可慧,董林蔚,胡鑫红.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对股价影响的实证分析[J].财经论丛,2015(3):66-73.

[5] 谢盛纹,廖佳.财务重述、管理层权力与股价崩盘风险: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7(1):80-87.

[6] LEV B, RYAN SG,WU M. Rewriting earnings history[J].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2008,13(4):419-451.

[7] 杨林.公司股权结构、高管团队认知多样性与创业战略导向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4,35(5):93-106.

[8] RICHARDSON S,TUNA I,WU M.Capital market pressure and earnings management:the case of earnings restatements[R].Working Paper,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2003.

[9] 喻焱文.上市公司务重述的强度、动因及影响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4(14):163-165.

[10] LEV B. Corporate earnings: facts and fiction[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003,17(2):27-50.

[11] 曹强.中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原因分析[J].经济管理,2010(10):119-126.

[12] 曹裕,陈晓红,王傅强.我国上市公司生命周期划分方法实证比较研究[J].系统管理学报,2010(3):313-322.

[13] 黄宏斌,翟淑萍,陈静楠.企业生命周期、融资方式与融资约束:基于投资者情绪调节效应的研究[J].金融研究,2016(7):96-112.

[14] 周冲.不同成长阶段下企业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5(11):182-185.

[15] 范从来,袁静.成长性、成熟性和衰退性产业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2(8):65-72.

[16] 李云鹤,李湛,唐松莲.企业生命周期、公司治理与公司资本配置效率[J].南开管理评论,2011(3):110-121.

[17] 辉,魏志华.财务重述研究述评[J].证券市场导报,2008(3):55-60.

[18] 李刚,刘浩,徐华新,等.原则导向、隐性知识与会计准则的有效执行:从会计信息生产者的角度[J].会计研究,2011(6):17-24,95.

生命周期管理论文篇6

关键词:企业生命周期;现金股利;股利政策

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9)05―0067―07

一、引言

上市公司为什么支付股利?传统的税收理论、信号模型、假说以及近年提出的股利迎合理论等股利理论,实际上都没能完全解释清楚著名的“股利之谜”。2006年,DeAngelo,DeAngelo和Stulz提出了股利生命周期理论,试图全面解释公司是否支付股利及支付多少的问题,实证检验后认为,成熟的、盈利能力好的公司倾向于支付股利。该理论将企业本身特性、外部经营环境及股东的预期相结合研究公司的股利支付行为,更为合理地解释了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

我国企业制度和市场环境较特殊,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似乎更难解释。目前国内有关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研究结果显示,国外解释股利政策的主流理论一股利信号传递模型和成本理论都无法很好地解释中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针对现有主流理论存在的缺陷,从生命周期的视角来研究公司在生命周期演进过程中股利政策的差别,不仅对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理论研究是一个有益的补充,而且有助于投资者和监管层更好地分析和把握公司的股利政策,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引导上市公司根据企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合理制定股利政策。因此,本文以2000-2006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研究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公司的股利政策,来检验公司的股利政策与生命周期之间的关系,验证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是否真的会影响公司股利政策的制定。

二、文献回顾

作为对企业的一种仿生研究,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一直是企业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迄今为止,已有20多种不同的生命周期理论模型。早期的研究重点放在对企业生命周期进程的划分和不同生命周期的公司特征描述上,如企业经营策略的制定、组织结构特征、领导者风格、企业经营策略与经营绩效之关联性等。

随着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学者们逐渐将生命周期理论运用到财务领域的实证研究中。目前,生命周期理论较多地运用在财务与非财务信息的信息含量、公司的筹资偏好等方面。由于生命周期影响因素较多,较难合理地划分各个阶段,在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股利政策研究上,国内外的文献较少,目前还没有模型将生命周期和股利政策的变化联系起来。但学者们从以下两个角度展开了研究:

首先,是在传统主流理论无法解释“股利之谜”和“不断消失的股利”现象时,通过研究有支付意向公司的特征,间接证明了企业生命周期与股利政策的关系。如Fama和French(2001)研究发现,高盈利能力、低成长率的公司更倾向于支付股利,而低盈利能力、高成长性的公司倾向于留存利润。尽管他们没有用生命周期理论来解释公司的股利政策,但支付股利公司的特征与成熟阶段的公司类似,而不支付股利公司的特征也与处于发展阶段的公司相符。Grullon等(2002)研究股利变动的信息内涵发现,股利变动并不能用传统的信号模型和理论来解释,股利增加和其它现金支付体现了公司从成长阶段走向成熟的整个过程。

其次,是明确提出股利生命周期理论并进行直接检验。如DeAngelo等(2006)首次提出股利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成立不久的公司有大量的投资机会而自身资源较少,一般倾向于将收益留存用于投资。而成熟的公司由于盈利能力更高、投资机会更少,一般都倾向于支付股利。他们用保留盈余占投入资本的比率(RE/TE或RE/TA)作为衡量公司所处生命周期的变量,实证结果证实低RE/TE(或RE/TA)的公司处在资本输入阶段,而高RE/TE(或RE/TA)的公司由于有较多的累积利润而能通过自我内部融资,因此,更倾向于支付股利。Dens和Osobov(2007)进一步通过比较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和日本六国上市公司1994―2002年的股利政策发现,规模越大、盈利能力越强、留存收益占权益的比重越高的公司,越可能支付股利。对于Fama和French(2001)提出的“消失的现金股利之谜”,他们分析认为,股利支付的减少可能是由于新上市公司支付股利的减少,但总的股利支付并没有减少,而是集中在那些规模更大,盈利更强的公司中。此外,除美国外,并没有发现其他国家支付股利和不支付股利公司之间相对价格与股利支付意向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没有找到支持股利迎合论的证据。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信号模型、追随者效应和股利迎合论都不能很好地解释这些国家的股利政策,而以成本为基础的生命周期理论则能很好地解释了这一现象。

综上所述,生命周期理论是从企业的整个发展阶段来研究公司的股利政策,将投资政策和股利政策相结合,与传统的股利无关论、信号模型和理论都不相同,既考虑了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前期融资成本的减少,又考虑了成熟期成本的降低,支持动态的股利政策。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我国学者对现金股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股利的市场反应和影响因素上,还没有学者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角度来探讨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政策的原因和结果。本文依据Black(1998)的方法,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成长期、成熟期及衰退期三大阶段,研究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现金股利支付政策的差异,特提出以下假设。

1、股利发放意向检验。当企业处于成长、成熟、衰退的不同阶段时,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财务状况都不同,因此,企业应该考虑不同阶段的特点来制定合理的经营及财务政策。如处于成长期的企业,销售增长迅速,为了抢占市场,企业的策略重点是提高市场占有率等。尽管高的销售增长率带来大量的现金流入,但该阶段高额的资本支出和营销费用使得企业的现金余额并不一定多,另外,成长阶段企业的经营风险较大,从外部较难筹集到资金。因此,处于成长期的企业为了未来的发展,倾向于不支付现金股利,而将节约下来的现金用来满足投资和经营支出需要。而处于成熟阶段时,企业生产经营较为稳定,销售增长减缓,投资支出减少,获利能力很强且保持稳定,会有较为宽裕的营运资金,在缺少投资机会的情况下,企业倾向于通过支付现金股利来减少成本和回报投资者。

当企业进入衰退期时,随着市场份额和销售额的萎缩,收入和利润急剧下降,企业财务状况恶化。

尽管按照理性的做法,在企业成长性不足的情况下,应该向投资者返还资金,支付现金股利。但管理者为了维持控制权带来的相关利益,更可能会采取多元化经营或调整现有业务来实现蜕变,使企业重新走上成长阶段。特别是在中国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中小股东的权益缺乏有效保护的情况下,管理者或大股东更有可能为了自身利益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所以在内部财务状况恶化、资金短缺、外部筹资困难的衰退期,中国上市公司倾向于不支付现金股利。

从以上企业不同阶段的特点和财务状况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在各阶段的支付意向是不同的,在生命周期的三个阶段演变过程中呈现倒U型的特点,所以,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企业处于成长期时不偏好发放现金股利,当企业逐渐进入成熟期时,其现金股利发放意向会逐步提高。从成长到成熟阶段,企业的现金股利支付意向与生命周期正相关。

假设2企业处于衰退期时不偏好发放现金股利,从成熟到衰退阶段,企业的现金股利支付意向与生命周期负相关。

2、股利支付率检验。Lintner(1956)认为,公司的盈余会影响公司的股利政策。也指出获利能力对公司的股利政策而言是很重要的因素,获利良好的公司,可以发放更多的股利给股东,即获利能力与股利正相关。按照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处在成熟期阶段的公司,不但盈利能力较强,而且盈余一般也是最多的。由于此阶段公司的投资机会较少,理性上应该通过支付股利回报投资者。因此,成熟期的股利支付率和股利支付水平都应该大于成长期和衰退期。

此外,Fama和French(2001)及DeAngelo等(2006)的研究发现,由于成长期有较多的投资机会,资本支出较高,公司倾向于不支付股利,将资金留存来满足投资支出。而当公司过渡到成熟期,投资机会少,资本支出低,公司有较多的盈余,更倾向于支付股利,即股利主要由处在成熟期阶段的公司支付。综上,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成熟期企业现金股利支付率大于成长期企业现金股利支付率。

假设4成熟期企业现金股利支付率大于衰退期企业现金股利支付率。

四、研究设计

(一)样本数据选择

选取2000~2006年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非金融行业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中剔除数据不完整的公司、ST和PT公司、净资产为负数的公司、亏损当年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同时,为了避免不同股利支付形式之间的干扰,本文剔除了其它股利支付形式的样本,仅将纯派现和什么都不支付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最终获得885个样本。有关数据来自Wind资讯数据库以及CCER中国证券市场数据库。

(二)生命周期变量的构建

本文结合Anthony和Ramesh(1992),Dickinson(2007)的方法,使用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资本支出率及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总资产三个指标,来决定样本公司所归属的各个生命周期阶段。生命周期判断因子在各阶段应有的特征如表1所示。

首先,在每一研究年度,依次按照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资本支出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除以总资产三个判断指标从大到小对样本进行排序,并依据表1将当年的所有公司划分为三组,分别为单变量下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公司样本组。本文分年运用此程序,并允许样本公司的生命周期阶段可以有暂时性的变动。

其次,依据各公司年被分配所属组别赋值,成长期赋值0,成熟期赋值1,衰退期赋值2。在赋值后,将上述三个变量的分值分别为0、0、0的样本归类为成长期,将分值分别为1、1、1的样本归类为成熟期,将分值为2、2、2的样本归类为衰退期。生命周期变量的值为三个变量分值之和,因此,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三阶段中,生命周期变量的值分别为0、3和6。

最后,将处在成长期阶段的各年数据汇总,作为成长期的总样本。同样,将成熟期和衰退期阶段的各年数据汇总,得到成熟期和衰退期阶段的总样本。

(三)研究变量的设定

1、因变量。因变量分别取现金股利支付意向(Pit)和现金股利支付率(PR)。现金股利支付意向为被解释二元离散变量,1表示i公司在t年度发放了现金股利,0则表示没有发放现金股利;现金股利支付率其值为每股现金股利与每股收益的比率。

2、解释变量。企业生命周期变量(Life):其值为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即三个生命周期判断因子的值之和。当公司处在成长期时取值为0,处在成熟期和衰退期分别为3和6。

3、控制变量。(1)资产规模(A),即公司的资产总额。当公司规模越大时,越有可能支付股利。为了控制资产绝对值波动的影响,以下对其取对数。(2)总资产报酬率(ROA)。当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大时,越有可能支付股利,股利支付率和每股现金股利也越高。(3)资产负债率(Debt)。公司负债比率越大,越不可能支付股利,股利支付率和每股现金股利也越低。(4)市值面值比(M/B)。国外实证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分红与企业成长性关联较大。处于高速成长期的公司,为了满足投资对资金的需求,通常更希望将利润留存,因而较少实施现金分红。从成本而言,若当前投资机会不足,发放现金股利还有利于限制管理层挪用闲置的资金。本文参考Fama和French(2001)的方法,采用M/B作为成长性控制变量。(5)第一大股东持股比率(N01)。针对我国股市特殊的制度背景,学者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分派现金股利是出于“利益输送”,股权集中度越高的公司,越倾向于派现。本文采用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作为股权集中度的控制变量。

(四)模型构造

为了检验假设1和假设2,构建如下Logit模型:

Ln(P/(1-P))=β0+β1Life+β2Ln(A)+β3ROA+β4M/B+β5Np1+ε (1)

为了检验假设3和假设4,构建如下模型:

PR=β0+β1Life+β2Ln(A)+β3ROA+β4Debt+β5M/B+β6No1+ε (2)

其中:解释变量为生命周期(Life),控制变量为总资产的自然对数(Ln(A))、盈利能力(ROA)、资产负债率(Debt)、成长机会(M/B)、第一大股东持股比率(No1)。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样本描述性统计

1、生命周期阶段划分变量描述性统计。为了解本文的生命周期划分方法是否合理地划分了企业所处的各个阶段,及企业在各个阶段中生命周期划分变量的差别,本文对生命周期划分变量进行了描述

性统计分析。

从表2可看出,在成长期到衰退期的整个过程中,划分生命周期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平均值逐渐减少,同时资本支出率的平均值也是逐渐减少的,且成长期和成熟期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资本支出率都大大高于衰退期的增长率,衰退期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除以总资产这两个指标均出现负值。而对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总资产来说,成熟期的平均值最大,成长期次之,衰退期的最小。说明这三个变量能较好地划分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2、各阶段股利支付率和股利支付水平描述性统计分析。统计表明,成长期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的平均值分别是30.62%和0.07,成熟期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的平均值分别是40.08%和0.11,衰退期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的平均值分别是10.53%和0.01。由此可见,不管是股利支付率还是每股现金股利,成熟期的平均值都大于成长期和衰退期,即处在成熟期阶段的公司倾向于支付股利。

(二)单变量分析――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

1、生命周期划分变量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结果和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Mann-Whitney U无母数方法来检验各阶段的样本的生命周期划分变量,检验结果见表3。

从生命周期划分变量的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可以看出,处在三个生命周期阶段的样本,其生命周期划分变量的大小与表1的结论一致,且都在1%的水平下显著。即资本支出与主营增长率均为成长期显著大于成熟期,成熟期显著大于衰退期;而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总资产为成熟期显著大于成长期和衰退期,成长期显著大于衰退期。因此,进一步表明这三个变量较好地划分了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2、股利支付率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结果和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Matin-Whitney U无母数方法来检验股利支付率假说,检验结果见表4。

从现金股利支付率的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可以看出,成熟期的现金股利支付率显著大于成长期和衰退期的现金股利支付率。假设3和假设4得到了验证。

(三)多元回归结果和分析

由于证监会在2001年起将上市公司的分红状况作为考察其是否具有再融资资格的条件之一,且2005年我国开始了股权分置改革,为了减少这些噪音,本文分别对2000―2006年和2001―2004年区间的样本,从股利支付意向、股利支付率两方面进行了检验。

1、现金股利支付意向回归结果和分析。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检验企业的现金股利支付意向是否会随着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而调整。

首先,2000―2006年的样本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成长期和成熟期两阶段来说,现金股利支付意向与生命周期变量之间呈正相关,但不显著,假设1没有被支持。而对于成熟期和衰退期两阶段来说,不管是否加入控制变量,现金股利支付意向都与生命周期变量显著负相关。因此,假设2获得支持,成熟期的股利支付意向大于衰退期。

对于成长期到成熟期现金股利支付意向与生命周期变量之间正相关关系没有得到支持的原因,本文认为主要是我国监管政策所致。我国上市公司不分红现象十分突出,为了规范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证监会从2001年起将上市公司的分红状况作为考察其是否具有再融资资格的条件之一,迫使很多上市公司为了获得再融资资格,实现后续融资而普遍采取了针对该政策的策略性分配行为,导致了股利发放公司的数目和比重两个指标大幅度上升。本文认为,由于证监会的这一政策,可能导致了生命周期变量与现金股利支付意向之间非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为,处于成长期的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资本支出率都很高,虽然该阶段高的主营业务增长率给企业带来了大量的现金流入,但同时需要企业大量的投资支出作为支撑,大量的资本支出可能使得公司收入并不能弥补支出,为了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市场占有率,企业希望能通过发放股票股利或配股来获得所需的投资支出资金。而在现有政策下,就必须保持现金股利支付以获得后续再融资的资格,从而导致了成长期和成熟期阶段现金股利支付意向与生命周期变量之间非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其次,2001~2004年的样本回归实证结果同样表明,在现金股利支付意向方面,成熟期和成长期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而成熟期的股利支付意向显著大于衰退期。

2、现金股利支付率多元回归结果和分析

首先,从2000―2006年的样本回归结果可看出,在成长期到成熟期,当未加入控制变量时,生命周期变量与现金股利支付率显著正相关,说明成熟期的现金股利支付率大于成长期的现金股利支付率,公司会根据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来调整公司的股利政策。但加入控制变量后,生命周期变量变得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上述监管政策所致。假设3部分获得支持。而在成熟期到衰退期的回归中,不管是否加入控制变量,生命周期变量都与现金股利支付率显著负相关,说明成熟期的现金股利支付率大于衰退期的现金股利支付率,假设4获得支持。

其次,从2001~2004年的样本回归结果可看出,成熟期的现金股利支付率显著大于成长期和衰退期。由于加入控制变量后生命周期变量在1%的水平下显著,说明政策会影响公司的股利政策。

3、稳健性检验。用每股现金股利衡量股利支付率,结果表明,现金股利倾向于由成熟的、盈利能力好的公司支付,成熟期的每股现金股利显著大于成长期和衰退期。因篇幅所限,具体数据不予报告。

六、结论

本文首次运用生命周期理论,着重从股利支付意向、股利支付率两方面实证检验了生命周期理论和现金股利的关系,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派发进行了新的理论阐述和解释。研究结果发现:

1、我国上市公司在考虑是否支付股利时,将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作为考虑因素之一。成熟期的股利支付意向显著大于衰退期,但成长期到成熟期的股利支付意向并没有显著增加。本文认为,这主要是监管政策所致,为了获得配股和增发的资格,使得上市公司在成长期派发现金股利,导致了从成长期到成熟期股利支付意向的增加并不显著。

2、上市公司会根据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来调整股利支付率。成熟期的股利支付率显著大于衰退期。对于成熟期和成长期,虽然2000-2005年期间加入控制变量后不显著,但是在剔除政策“噪音”后,即21301―2004年股利支付率从成长期到成熟期是显著增加的,股利支付率与生命周期变量显著正相关。

生命周期管理论文篇7

[关键词]文书档案;连锁法;生命周期;区别

档案管理是社会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其对推动社会发展有着较大意义,而且也对历史以及社会发展进程有着记录的价值。档案真实的反映看社会现状以及政治制度,所以,相关工作人员一定加强对档案的保管与整体,避免出现档案遗失等问题。档案是一种记载媒介,其重要的功能受到了社会人士的广泛关注。文书档案连锁法是一项传统的方法,其具有独立性也具有统一性,在文书档案管理制度中,需要对相关文件的性质、权限进行了分类,还需要对管理机制进行优化,这样才能提高其价值。

一、文书档案连锁法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区别

1.适用范围的比较

文书档案连锁法出现的时间比较早,其在20世纪已经广泛的应用与档案管理工作中,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与干扰,这种方法被停止使用了,但是到了新中国成立后,这项档案管理方法又被重新启用。新中国刚刚成立,各项工作刚刚起步,而且发展缓慢,政府部门将工作重心放在了经济发展方面,忽视了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加强以及改进,这也使得档案工作出现了分离的现象,这不利于档案的统一管理。随着档案管理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而且重新启用文书档案连锁法,解决了档案分离的问题。文书档案连锁法,主要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应用文书工作的程序,简化了档案整理工作,而且形成了较为统一的管理机制,利用规划的方法,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文书档案连锁法可以处理档案管理中的弊端,而且降低了档案遗失的概率。

2.理论完整性比较

文书档案连锁法,是按总收发室的分类方式,对文件档案进行统一的分类并编号,工作人员利用三联单的方式对档案进行登记,然后送还到相关单位,一些重要的文件通过经办后由档案室立卷。连锁法可以解决以往档案分离的弊端,其可以实现档案利用的最大化,通过相关程序,对档案进行编号与登记,在运转的过程中,提高了档案的价值。文件在经过归档后,体现了档案整理的价值,连锁法并不涉及文件的管理制度,所以,这种方法无法揭示其价值形态以及管理方式等特点。

3.管理程度以及处理环节的对比

文书档案连锁法,可以呈现出档案文件的价值,其通过分类编号的方式,提高了档案的使用价值,而且有助于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无法辅助文件的运作,而且无法实现档案归档等价值。其主要是以预计产生文件为目的,在运行的过程中,通过模拟分类的方式,与立卷原则形成了鲜明对比。档案的保管单位成了“单份文件”,人为地割裂了文件间的联系,从而容易给文件转化为档案之后的系统管理和提供利用带来困难。

二、“文书档案连锁法”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联系

首先,两者在文件与档案关系的问题上相互印证、同出一宗。文书档案连锁法的思想理论依据是:文书和档案本来就属于同一个事物,是同一个事物的不同过程。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文件的运动是一种呈线形的群体运动。文件从其产生经过现行执行效用的实现而被暂时保存起来,直到全部使用目的达到再无价值而被销毁。或者因为还具有永久保存价值而转化成档案的全过程,就是文件的生命周期理论。

三、由此引发的思考和构想

1.文书档案连锁法作为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文书档案改革运动的主要内容,在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条件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研究文档改革的过程中,将其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相比较,是因为连锁法作为集中统一管理文书档案工作流程的具体做法,其影响是深远的,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在深化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机关档案室所用。

2.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尤其对我们实现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文档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具体要求:把现行文件的管理和档案的管理纳入到一个统一的管理系统内来进行。在该系统内。有统一的工作制度、统一的工作程序和统一的控制中心,使现行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之间不再存在明显的分野,使原本相对独立又在不少环节上互相雷同的碾种管理体系真正从组织制度上和具体工作程序上交融在一起,从而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求得系统的最高效率。当今的“一体化”不仅是机关内文书、档案工作程序、方法上的融合,而且涉及相关管理体制上的改革;不仅针对机关,而且涉及全国文书、档案工作系统;不仅着眼于为机关工作服务,而且还要满足档案进入档案馆后社会利用的需求。

“一体化”的核心是综合管理和全程控制,建立起全国规模的、统一的文书档案管理体制,建立起文档工作管理的开放型模式。在客观分析该理论的基础上要注意促进普及、应用和进一步发展,实现文档管理一体化、文档信息利用一体化,并推动文档一体化与其他多种信息资源的一体化进程。正如吴宝康教授所言:“文件与档案管理的一体化,是档案工作中的一项重大的改革措施。它不仅是时展需要,而且在文件运动周期理论或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指导下,它是终将会实现的。”

四、结论

文书档案连锁法提高了档案管理的质量。随着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人们对这项工作越来越重视,相关人员必须努力改进工作制度,提高工作的效率,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具有预测的能力,其可以对文件产生的数量进行预测,有助于改善档案管理的现状。文书档案连锁法与生命周期理论在档案价值体现中有着较大差异,文书档案连锁法主要是以文书整理的方式,优化档案管理的流程,提高了档案的利用价值,而且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黄霄羽.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对机关文档管理的启示[J].档案学通讯.2003(05)

[2]倪道善.文书档案连锁法与“文档一体化”[J].档案.2000(05)

生命周期管理论文篇8

关键词 全寿命周期管理方法;配网设备;灰色关联分析;内部机制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363(2015)09-0106-02

电网改造力度的不断加深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传统的管理思想难以满足配网设备的精细化管理要求。基于此,引入基于全寿命周期的配网设备管理模式,在延长设备生命周期的同时,提高设备管理的经济性,进而以高效率的设备管理予以电力运行的良好支持,已成为电力领域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 全寿命周期分析方法概述

全寿命周期管理是指对设备引入到报废阶段的全面管理,不仅包括了设备本身的管理,还包括了资产管理,即其在使用与维护中价值的变动分析。当前,全寿命周期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种形式:1)灰色理论预测,此方法是建立在设备各项生成数据的基础上的,通过生成设备的数据模型,在得到其预测以及关联分析结果后,根据结果逆推所获取的设备信息。对配网设备进行分析可知,其一项关键问题就是自身的腐蚀问题,因气候、天气等因素而诱发的设备腐蚀使得其自身的绝缘性能大幅下降,从而增加安全隐患[1]。因此,可借助灰色理论预测法对设备腐蚀而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做到防患于未然。首先,建立数据模型:选取硬性指标x(0)=[x(0)(k)xk=1,...n]=[x(0)(1),x(0)(2),...,x(0)(n)];其次,对其进行累加,生成x(1),并对设备的原始数据x(0)和模型生成数据x(1)的关系进行研究,进而得到如公式1所示而二者关系式,根据公式1,进而计算出在设备腐蚀的全过程中,其寿命周期受影响的具体情况。

(k)=(i) (1)

2)人工神经网络。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配网设备管理大都是以建模的形式进行的,通过对系统变量未来某一时段的状态进行估量,从而实现对影响设备运行因素的统计和分析。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中作为常用的即BP模型,由于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且能够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各类数据的变化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故而被部分电力企业着重应用到配网设备的管理与寿命预测工作中。在对基于技术的配网设备全寿命周期的管理方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下文则从管理的角度对确保配网设备的正常运行与延长其寿命的措施展开全面分析。

2 全寿命周期配网设备管理方法

1)寿命周期资产管理委员会的组建。通过评先树优选取具有专业技能水平高和职业道德素养好的管理人员构成寿命周期资产(设备)管理委员会,并使其负责现有项目建设的初期设备投入计划编制以及设计阶段与竣工阶段对设备的维修和养护与设备运行期间的监管等工作,确保技术部门、生产部门以及财务部门与安全监察部门各项工作的有效协调,做到设备投入成本的统一管理,从而实现各环节工作的良好衔接和支出成本的最优化,延长配网设备寿命,并提高其运行效率。

2)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设计。配网设备运行状况的评价是关系其寿命长短预测结果是否具有可用性的关键,因此,有必要也必须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来实现对配网设备全寿命周期的管理。电力部门(企业)应从配网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在对既有资产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以指标评估的形式确定出其同设备全寿命管理总体目标的差距,并通过合理纠正相关问题,在实现资金科学配置的基础上,提高配网设备的管理效率。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两方面:首先,是过程性指标,包括了规范性、先进性与及时性指标。规范性指标旨在对设备运行情况是否规范进行评估,而先进性指标则主要用来评估设备本身和使用方法是否先进;及时性指标主要用来对设备运行过程中各类故障问题的处理是否快速、准确、及时进行评价[2]。其次,是结果性评价指标,包括安全、综合以及周期和效能四类。其中,安全指标包括设备安全参数及强迫停运率和电网事故率;综合指标主要是指对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全盘指标,包括设备各项参数以及设备的耗能情况和线损率等;周期指标包括设备在其全寿命周期中所产生的运行与维护费用;而效能指标则包括了配网设备的资产利用率以及能效指数等各类指标。在对上述结果类指标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得出设备运行的相关参数,借助灰色关联分析法找出生成数据同既有数据的差距,做到对配网设备未来运行情况的准确预测[3]。通过对基于过程性指标与结果性指标评价结果的良好应用,从整体上提高全寿命周期配网设备管理工作的效率。

3)加强配网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内部机制的建设。全寿命周期配网设备管理的内部机制的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分别开展:首先,对组织机构及其所实施的计划加以明确。对配网设备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可知,其不仅是一项系统化工程,而且也是一项具有较强复杂性和较大规模的工程,故而需要电力部门(企业)各机构及人员的共同参与和合作,进而实现全寿命周期管理目标。因此,有必要建立专门的组织体系,并对组织体系内部成员的各项工作职责予以明确划分,从而确保配电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持续、协调进行。其次,建立管理标准。在规划阶段,以因地制宜为原则,根据设备所处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其运行特点及地区环境变化的管理措施。例如,在进行体系策划时,需要考虑环境对设备的腐蚀情况,同时,引进先进的防腐蚀技术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结论

本文通过对其基于灰色理论预测和人工神经网络预测的配网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技术进行分析,进而从组建寿命周期资产管理委员会以及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加强内部机制的建设等方面对基于全寿命周期的配网设备管理方式做出了系统探究。研究结果表明,全寿命周期的配网设备管理方式不仅能够以科学的数据预测结果提高配网设备的管理效率,而且还能够以良好的内部机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可见,未来加强对配网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应用,对于提高设备管理效率,促进电力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普,崔利荣,李倩.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方法简要评述[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05(12):77-80.

[2]邹国发,苏亮,任卫安,等.基于B/S架构的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技术研究[J].教练机,2015,02(06):48-52.

上一篇:经管类专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结算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