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周期范文

时间:2023-03-04 22:07:18

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产品生命周期;企业生命周期;高新技术企业;专利战略

中图分类号:G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01

前言

专业战略的研究与部署工作关系着高新技术企业的整体发展。一方面,专利战略决定着高新技术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通过对专利战略进行合理研究可以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可靠的数据信息。本文从产品生命周期(PLC)和企业生命周期(ELC)的关系和特点的角度出发,为基于ELC与PLC的高新技术企业的专利战略的制定提供了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一、高新企业生命周期与产品生命周期的特点及关系简述

(一)企业生命周期与产品生命周期的特点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规定:高新技术企业需要对其所研究的主要产品的核心技术有用自主知识产权,且在企业专利的实际认定过程中,高新技术企业必须具有至少一项发明专利与六项具有较高实用性的新型专利[1]。因此,就初创时期的高新技术企业而言,其很难通过相关专利的实际认证。由此可知,企业和产品生命周期的主要特点便是需要具备相关的自主知识产权。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规定了能够真实反映高新技术企业经营绩效的销售增长略和总资产增长率,并将销售增长率与总增长率达到30%时的认定结果作为高新技术企业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依据[2]。因此,处于成长期的高新技术企业的PLC与ELC的特点是:企业必须达到相应的销售增长率和总资产增长率,以此来获得知识产权的认定。因此,对于产品或自身处于成熟期的高新技术企业而言,需要不断加强企业内部科技的创新,进而提高通过认定的概率并使得相关专利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建设。

(二)产品生命周期与企业生命周期的关系

1.企业的多个产品生命周期共同构成了企业生命周期

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质量和产品市场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兴衰。当高新技术产业的某个核心产品在投入市场后,则需要面对诸多的竞争压力。首先,在企业的初创期以及产品的开发期,其需要选择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和竞争潜力的相关产品。其次,高新技术企业也应该对产品的市场进行细分并研究。产品的质量以及创新程度和市场份额等除了对产品本身的生命周期具有较大影响外,也从根本上影响着整个企业的生命周期。

2.企业生命周期决定着产品的生命周期

产品的开发时间、经营时间以及效益紧缩时间均取决于企业的生命周期。一方面,高新技术企业生命周期的长短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开发和市场投入及回收情况,对于产品在市场中的生命周期以及经济收益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企业生命周期的长短直接决定着其相关专利或自主的知识产权的使用情况,进而影响着产品自身的生命周期。具体来说就是,一旦企业的生命周期达到上限后,产品的经营或专利的使用均会停止,其周期也就无从谈起。

二、基于ELC和PLC的高新技术企业专利战略研究

(一)成长期的高新技术企业专业战略研究

处于成长期的高新技术企业应该以引入期产品与成长期产品的组合为主要战略,进行专利的研发工作。一方面,企业需要对专利予以相应的重视,并对当前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加以引进,通过对相关技术的引进与研发提高企业在整个高新技术产业中的竞争力并使自身占据主动竞争优势。另一方面,由于核心产品在进入成长阶段时,将面临着同类产品的巨大市场竞争压力,虽然良好的竞争可以提高相关产品的知名度,但企业自身也需要针对相关的侵权行为做好防御措施,并对能够为己方带来利益的侵权行为展开及时且有效的打击。

此外,处于发展期的高新技术企业应该努力争取并维持相关专利。在引入期,主导产品的专利战略应主要以专利的维护与防御工作为主,从而为今后专利的应用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首先,企业可以通过从外部购进专利和相关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方法来巩固自己在某领域的专利权。其次,高新技术企业也应该加强自身的人才引进力度和专利研发力度,力争自主研发出相关的专利产品,以避免侵权行为的发生。

(二)成熟期的高新技术企业专利战略研究

处于成熟期的高新技术企业专利战略如下:(1)加强品牌与专利的结合。如果说专利是产品的内在技术体现,则品牌就是产品的外在声誉体现[3]。在专利战略研究中,高新技术企业经营者需要加强对专利产品的外在宣传,从而将产品的内在专利技术广而告之,以提高专利产品的知名度;(2)加强专利的管理。不断提高专利技术的管理能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是当代社会对高新技术企业专利战略的具体要求,也是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必要手段。另外,高新技术企业还需要建立专门的专利管理机构并引进相关方面的管理人才,从整体上提高专利知识产权的管理效率,并促进企业发展。

三、结论

本文以高新技术企业的专业战略为具体研究对象,在结合产品生命周期与企业生命周期关系和特点的基础上,从成长期和成熟期两方面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专利战略展开了具体研究。可见,未来加强对基于ELC和PLC的高新技术企业专利战略的研究力度,对于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俞波南.企业生命周期对高管薪酬差距影响因素的调节效应研究――基于高新技术企业面板数据[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3,02(21):104-111.

[2]胡墅杰.内蒙古高新技术企业可持续成长战略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科技大学,2013.

生命周期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旅游地生命周期旅游产品

旅游地的生命周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国外学者最早注意并研究这一现象,总结出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我们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和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但是,这一理论似乎也暗示:一个旅游地的必然归宿是走向衰落,进而在无形中误导旅游管理者在旅游地发展中采取听之任之的消极态度。衰落是旅游地发展的必然归宿吗?下文拟从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本质研究中找到旅游地发展“打破宿命”的实用战略。

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现象与理论

随着大众旅游的兴起与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地的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在上世纪后半叶,国外不少学者注意到了旅游地存在着不同的阶段(周期),学者们对这一现象进行了不断的思索与总结,进而逐步提出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目前,被学者们公认并广泛应用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加拿大学者巴特勒(Butler,1980)提出的。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探查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

在旅游地发展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规律:探查阶段。只有零散的游客,没有特别的设施,其自然和社会环境未因旅游而发展变化。参与阶段。旅游者人数增多,旅游活动变得有组织、有规律,本地居民为旅游者提供一些简陋的膳宿设施,地方政府被迫改善设施与交通状况。发展阶段。旅游广告加大,旅游市场开始形成,外来投资骤增,简陋膳宿设施逐渐被规模大、现代化的设施取代,旅游地自然面貌的改变比较显著。巩固阶段。游客量持续增加,但增长率下降。旅游地功能分区明显,地方经济活动与旅游业紧密相连。常住居民中开始对旅游产生反感和不满。停滞阶段。旅游地自然和文化的吸引力被“人造设施”代替,旅游地良好形象已不再时兴,市场量的维持艰难。旅游环境容量超载,相关问题随之而至。衰落或复苏阶段。旅游市场衰落,进而房地产的转卖率很高,旅游设施也大量消失,最终旅游地将变成名符其实的“旅游贫民窟”。另一方面,旅游地也可能采取增加人造景观、开发新的旅游资源等措施,增强旅游地的吸引力,从而进入复苏阶段。

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我们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和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但其只是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现象的阐释和归纳。

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本质分析

关于旅游地兴衰的内部机制,学者们已经做了很多探讨。

一些学者从旅游地本身及其环境角度探索旅游地的演进机制。一种观点是旅游地发展悖论,即旅游地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必然导致其吸引力的减弱,旅游地走向衰落;也有学者从旅游地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认为旅游地的衰落是其影响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包括旅游业本身的脆弱性、内部经营管理不善、周边旅游地的兴起以及替代产品的出现、市场需求的变化、旅游地形象的变化、政府的作用等因素,如谢彦君把旅游地的演化归结为环境因素、需求因素和效应因素三个方面的作用。

也有学者从旅游者与旅游市场角度探索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内在机制。如有学者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认为旅游地的衰落是由旅游者的心理图式决定的:新开发的旅游地,主要吸引多中心型旅游者,当旅游地广为人知后,中间型旅游者成为其主要客源,当旅游发展带来破坏后,中间型旅游者不再光顾,取而代之的是少数自我中心型游客,旅游地走向衰落。还有学者认为旅游地的市场是由出游游客、重游游客和潜在游客组成,其衰退是对潜在游客的开发不够导致。

上述几种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演变机理做了解释,做出了重要理论贡献,但又存在局限性。其根源在于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本质认识不足。在“旅游”的概念体系和范畴中,旅游产品是核心概念,正如商品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概念一样。有关旅游的任何事象都与旅游产品相关,与旅游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密切相关。因此,要解决旅游地生命周期问题得从旅游产品着手。目前,已有学者从旅游产品的角度认识这一问题,提出了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这使得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本质显出了轮廓。

这里首先要认识清楚的是旅游地与旅游产品的关系。旅游产品是提供给旅游者消费的一切物品和劳务,是物质和精神享受的总和。旅游地包括旅游资源(或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三大部分。旅游资源(或吸引物)是旅游产品的“制造原料”,旅游地是旅游产品的空间载体。旅游地与旅游产品的关系就如农场与农产品、工厂与工业品的关系一样。农产品与工业品决定着农场与工厂的兴衰,旅游产品同样决定着旅游地的发展,其它因素都是直接或间接地通过旅游产品起作用。因此,旅游产品的兴衰发展的生命周期也就决定了旅游地发展的各个阶段的演变。

旅游地的旅游产品往往都不是单一的,往往是多种旅游产品的组合(即产品体系)。每一种旅游产品都有相应的生命周期,旅游地的生命周期正是其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的叠加,也是其旅游产品体系生命周期的综合反映,如图1所示。

因此,旅游地生命周期问题,实质就是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问题。旅游地发展走向衰落的问题,实质是旅游产品不为市场接受,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走向了衰落阶段。旅游地生命周期要突破衰落的宿命,必须延续其主导(或拳头)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或者更新主导(或拳头)旅游产品。由图1可以看出,旅游地生命周期要突破衰落,可以使通过延续P1、P2、P3等的等生命周期,或更新出如P4…Pn等新的主导(或拳头)旅游产品。

基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本质的应用研究

根据上述分析:对于旅游地,要突破其发展走向衰落的宿命,必须从其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的本质入手,使其旅游产品的客源市场得以维持或打造出新的旅游产品赢得市场。结合相关学者的研究与笔者的实践,旅游地要长盛不衰,可以采取的战略措施有:

延续现有主导旅游产品的战略措施

深化内涵战略这种战略强调对原有产品加工和提升,深化产品内涵,增加产品吸引力。如都江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环境容量超载、旅游产品老化,游客量急剧下滑,沦为成都市郊公园。在本世纪初,都江堰及时地申报世界遗产,并在此过程中加强环境整治,深化并突出了其文化内涵,使其走向了复苏。又如夜景一般用来表现城市风光,但桂林另辟蹊径,用夜光照亮自然山水,创造出漓江夜景,形成仙境般的新景观,使上世纪九十年代后连年下滑的桂林旅游走上了复苏之路。桂林自然山水的夜景的创意用于黄果树瀑布,同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重塑形象战略这种战略顺应地方文脉,扬长避短,避免盲目模仿,发挥隐藏的优势,延展并突出其原有形象,推出特色旅游产品,使旅游地焕发生机。如丹霞山是广东三个部级风景名胜区之一,位列广东四大名山之首,是我国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在上世纪80年中后期及90年初,由于其特色形象弱化,吸引力减小,旅游市场停滞不前,旅游地走向衰落。保继刚先生提出开发阳元石景区,重塑丹霞山(丹霞地貌)形象,带动丹霞山走出困境。

改善环境战略这种战略着眼于旅游地的整体氛围,从核心吸引物(主导或拳头旅游产品)的入手,改善其生存环境,从而达到维持市场的目的。这是一种眼界高远的战略,主要应用于基础设施落后或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旅游地。如乐山大佛,在上世纪末,旅游出现滑坡,主要原因是核心资源遭到严重自然侵蚀,影响了其吸引力和长远发展。于是便开展了修饰保护工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更新换代主导旅游产品的战略措施

规划预防战略这一战略是指在规划旅游地时,打造每一项旅游产品时,预测其生命周期,及时地更新换代。这种战略主要用于人造景观的开发。如深圳华侨城,自1989年以来,相继推出了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欢乐谷”一期、“欢乐谷”二期等主打产品,每隔几年都有新的产品问世,产品一步一步地由陈列观光型、表演欣赏型向主体参与体验型升级,这使得其发展长盛不衰。而全国各地的各类主题公园却因其主导产品不再为市场接受又没有新的产品推出而走向衰落。昆明世博园在建设之初就确定了永续发展的理念,提出了远期规划和分阶段建设的构想以及“九九世博会,永久世博园”的口号,在九九年世博会之后,产品周期性的升级换代,把老顾客变成新顾客,长期保持大量的客源和高收入水平,在旅游地衰落之前就克服了衰落。。

产品组合战略这种战略强调以新的产品样式丰富原有的产品,配套组合,克服原产品的弱点,全面提高品味和档次。如贵州舞阳河,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以峡谷风光为主。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旅游出现持续下滑的现象,其原因就在于单一的乘船观光,产品单调,全程走回头路。金颖若教授提出开发漂流等参与性与娱乐性强的产品,并开发其支流白水河,引入一个新的入口,形成完整的环线。这是一个很好的战略指导。又如四川碧峰峡,在1999年打造推出野生动物园,取得了成功。但是,2001年重庆野生动物园开业,2002年成都野生世界开园,新的竞争出现。面对新竞争,碧峰峡积极利用自身优势进行产品组合:2002年5月成功推出了中国第二个大熊猫研究基地;近年,又利用雅安“雨城”的文脉,结合“西蜀漏天”的传说,推出“女娲”文化旅游产品。

事件激活战略这种战略充分利用注意力经济的思想,制造和利用轰动的“外部事件”激活市场。如丹霞山的复苏即利用到了人们对阳元石的讨论与关注,这一事件在丹霞山的旅游复苏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又如现在各地最为通用的方法就是举办相关的节事活动,如重庆茶山竹海,通过举办国际茶竹文化旅游节,突出了旅游地的旅游形象,起到了很好的营销推广的作用,在相当程度上激活了中远程旅游市场,旅游地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复苏。

参考文献:

1.刘泽华等.旅游地-旅游产品生命周期复合模型初探—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的一种机制假说.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6(3)

2.金颖若.旅游地的衰落与产品更新.旅游科学,2002(4)

生命周期范文第3篇

[关键词]波士顿矩阵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比较研究

在市场营销学中,波士顿矩阵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这些理论对企业的营销实践具有非常强的指导意义。但是,在长期的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中,关于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很少。本文拟从二者关系的角度来对比研究一下。

一、波士顿矩阵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介绍

1.波士顿矩阵。波士顿矩阵(BCGMatrix)又称市场增长率—相对市场份额矩阵、波士顿咨询集团法、四象限分析法、产品系列结构管理法等。波士顿矩阵是由美国大型商业咨询公司——波士顿咨询集团(BostonConsultingGroup)首创的一种规划企业产品组合的方法。该方法根据市场增长率和相对市场占有率,将企业的业务类型划分为四种,即问号类业务,明星类业务,金牛类业务和瘦狗类业务。(1)问题产品(questionmarks)。它是处于高增长率、低市场占有率象限内的产品群。前者说明市场机会大,前景好,而后者则说明在市场营销上存在问题。其财务特点是利润率较低,所需资金不足,负债比率高。(2)明星产品(stars)。它是指处于高增长率、高市场占有率象限内的产品群,这类产品可能成为企业的现金牛产品,需要加大投资以支持其迅速发展。(3)现金牛产品(cashcow),又称厚利产品。它是指处于低增长率、高市场占有率象限内的产品群。其财务特点是销售量大,产品利润率高、负债比率低,可以为企业提供资金,而且由于增长率低,也无需增大投资。(4)瘦狗产品(dogs),也称衰退类产品。它是处在低增长率、低市场占有率象限内的产品群。其财务特点是利润率低、处于保本或亏损状态,负债比率高,无法为企业带来收益。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RaymondVernon)1966年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lifecycle),简称PLC,是产品的市场寿命,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费农认为:产品生命是指市上的的营销生命,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要经历介绍、成长、成熟、衰退这样的周期。就产品而言,也就是要经历一个开发、引进、成长、成熟、衰退的阶段。(1)介绍期。指产品从设计投产直到投入市场进入测试阶段。新产品投入市场,便进入了介绍期。此时产品品种少,顾客对产品还不了解,除少数追求新奇的顾客外,几乎无人实际购买该产品。生产者为了扩大销路,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促销费用,对产品进行宣传推广。该阶段由于生产技术方面的限制,产品生产批量小,制造成本高,广告费用大,产品销售价格偏高,销售量极为有限,企业通常不能获利或获利较小。(2)成长期。当产品进入引入期,销售取得成功之后,便进入了成长期。成长期是指产品通过试销效果良好,购买者逐渐接受该产品,产品在市场上站住脚并且打开了销路。这是需求增长阶段,需求量和销售额迅速上升。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利润迅速增长。(3)成熟期。指产品走入大批量生产并稳定地进入市场销售,经过成长期之后,随着购买产品的人数增多,市场需求趋于饱和。此时,产品普及并日趋标准化,成本低而产量大。(4)衰退期。是指产品进入了淘汰阶段。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消费习惯的改变等原因,产品的销售量和利润持续下降,产品在市场上已经老化,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市场上已经有其他性能更好、价格更低的新产品,足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二、波士顿矩阵与产品市场生命周期理论的联系

1.四种业务类型与产品生命周期四阶段基本对应。(1)问号类业务对应产品生命周期的介绍期。问号类业务一般表现为新产品刚刚进入市场时的特征,尽管在入市之前做了充分的市场调研并推出产品,但是环境的变化还是使企业的新产品业务面临比较艰难的处境,前景有时并不明朗,所以为问号类业务。(2)明星类业务对应产品生命周期的成长期。问号类业务如果处理得当的话,随着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和市场增长率的提高会变为明星类业务,这类业务的市场表现与生命周期的成长期比较相似。(3)现金牛业务对应产品生命周期的成熟期。随着市场占有率的提高,销售量的增长,企业的市场增长率减缓,进入现金牛业务,此时的市场表现与产品生命周期的成熟期非常相似。(4)瘦狗类业务对应产品生命周期的衰退期。由于新产品不断出现、竞争者的加入、消费者购买兴趣的转移等多种原因,产品市场销量下降,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增长率下降,瘦狗类业务出现,与产品生命周期的衰退期比较相似。

2.市场特征相似性。(1)问号类业务与产品生命周期的介绍期的市场特征表现。产品销量小、在整个市场上占有率很低、企业几乎不盈利甚至亏损。(2)明星类业务与产品生命周期的成长期的市场特征表现。产品销量大量增加、在整个市场上占有率大幅度提高、面对的竞争者多、企业开始盈利并且利润越来越多。(3)现金牛业务与产品生命周期的成熟期的市场特征表现。产品销量继续增加,达到非常高的水平、市场占有率最大、竞争最激烈、生产成本很低、利润最大、市场增长率开始趋缓并可能开始有所下降。(4)瘦狗类业务与产品生命周期的衰退期的市场特征表现。销量开始下降、市场占有率下降、竞争仍较激烈、企业利润开始减少并逐渐开始不盈利。

3.营销策略相似性。(1)问号类业务与介绍期的营销策略基本一致。问号类业务经常采用的策略有发展的策略,即给与企业适当的投入和支援,使其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增长率都有所增长,从而进入明星类业务;介绍期由于消费者对产品不熟悉而导致销售量小,所以企业要增加投入进行广泛的选出与促销,从而增加产品的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2)明星类业务与成长期的营销策略基本一致。明星类业务一般采用发展的策略,给与一定的投入与支持,以增加销售,由于增长率还是比较高的,说明市场上的潜力还很大,没有达到饱和,企业的投入往往会有回报;成长期企业一般也继续增加投资,当然这一时期的投入尽管很高,但占企业销售额的比例则降低,另外,这时期的投入主要用于企业与品牌形象的宣传上而不再用与产品本身的宣传上。(3)现金牛业务与成熟期的营销策略基本一致。现金牛业务的市场表现为占有率很高而增长率降低,说明市场逐渐将趋向饱和,企业的销量很大,这时期会有大量的现金收入,因此企业这时基本采用的是维持战略,即维持现有的投资规模和构成,用收回的现金支持其他业务,到现金牛业务的后期,企业还将减少投资规模,不做或少做广告等活动以减少成本支出;成熟期的策略大概如此,企业不再投入,甚至开始减少投入,通过成本的减少而多获利润。(4)瘦狗类业务与衰退期的营销策略基本一致。到了瘦狗类业务时,企业减少或不投入,一般采用的是收割或放弃的策略,因为这时的市场表现很差,即使企业投入资源也改变不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状况;衰退期也采用收割或放弃策略,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收回成本。

三、波士顿矩阵与产品市场生命周期理论的区别

1.二者研究的重点和角度不同。波士顿矩阵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企业资源(主要是费用预算)的分配和使用的问题,即企业有限的资源如何合理的分配到现有的业务中,使现有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而产品生命周期主要研究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的使用,即如何在竞争的市场上开展活动,使企业最大限度的增加销售,获取利润,取得竞争优势。

2.二者对企业业务的反映程度不同。波士顿矩阵同时可以反映出企业多种不同的业务状况,即企业所有的产品及相关业务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来,而且每种业务经营的状况比较清楚;而产品生命周期则不能将企业所有的业务和产品状况反映在同一个曲线图上。一个产品生命周期曲线只能反映一个产品的市场变化状态。

3.二者的重要程度有所不同。波士顿矩阵是作为企业的营销战略进行研究,是站在战略的高度进行探讨的,它涉及到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决策;而产品生命周期的理论更多的是作为营销策略进行探讨和研究的。

4.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波士顿矩阵主要从市场增长率和相对市场占有率两个方面将企业的业务分为四种类型;而产品生命周期主要从销售量和时间两个方面将产品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

5.对企业的影响不同。波士顿矩阵中各种业务的多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粗略的判断企业的整体经营状况,如明星类业务和现金牛业务多、而问号类和瘦狗类业务少的话,企业的经营状况好,反之则差;而生命周期理论则只能反映出单个产品的市场表现,不能反映出企业的整体经营状况。

四、结论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就二者的理论角度来说,确实存在着可以借鉴的联系性和区别,这些联系和区别对于企业而言非常重要,企业在应用波士顿矩阵和产品市场生命周期理论来指导企业的营销实践时,要根据企业实际和营销环境的要求,灵活应用,不能生搬硬套。同时,每一种理论也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企业应该有选择的借鉴和应用。建议企业从战略和战术多层面来考虑企业的营销活动。

参考文献:

[2]雷蒙德·弗农(RaymondVernon)《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M],1966

[3]王双:《企业改革与管理》[J],2001(8)

生命周期范文第4篇

【摘要】的生命周期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和web页面的生命周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索。

【关键字】生命周期

的生命周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也是一个比较有深度的问题,它在开发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个合格的程序员,它是必须要了解和掌握的,它包括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和页面生命周期,我们将从上述两个方面来进行深入探讨。

应用程序生命周期

在中,若要对应用程序进行初始化并使它处理请求,必须执行一些处理步骤,可以把应用程序生命周期分为5个阶段:

第一阶段:用户从WEB服务器请求应用程序资源。

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以浏览器向Web服务器发送请求为起点,当web服务器接收到请求时,会对所请求文件的扩展名时行检查,确定应由哪个ISAPI扩展处理该请求,然后将该请求传递给合适的ISAPI扩展。处理已映射到其上的文件扩展名。

第二阶段:接收对应用程序的第一个请求。

当接收到对应用程序中任何资源和第一个请求时,名为Application Manager的类会创建一个应用程序域,它为全局变量提供应用程序隔离,并允许单独卸载每个应用程序。

第三A段:为每个请求创建核心对象。

创建了应用程序域并对Hosting Environment对象进行实例化之后,将创建并初始化核心对象,如HttpContext、HttpRequest和HttpResponse。HttpRequest对象包含有关当前请求的信息,包括Cookie和浏览器信息,HttpResponse对象包含发送到客户端的响应。

第四阶段:将HttpApplication对象分配给请求。

初始化所有核心应用程序对象之后,将通过创建HttpApplication类的实例启动应用程序。如果应用程序具有Global.asax文件,则会创建Global.asax类的一个实例,并使用该派生类表示应用程序。

第五阶段:由HttpApplication管线处理请求。

在处理该请求进将由HttpApplication类执行相应事件。

2、页面生命周期

页面运行时,此页也将经历一个生命周期,在生命周期中将执行一系列处理步骤,这些步骤包括初始化、实例化控件、还原和维护状态、运行事件处理程序代码以及进行呈现等。

一般说来,一个页面要经历如下各个阶段。

其一、浏览器发出请求

浏览器提出请求发生在页面生命周期之前。浏览器请求页面时,将确定是否需要分析和编译页,从而开始的生命周期。

其二、页面框架初始化

在这个阶段开始创建页面,它产生在页面中用标签定义的所有控件。Page.Init事件在这个阶段将被触发。

其三、用户代码初始化

Page.Load事件在这个处理阶段被触发,不管是第一次请求还是作为回发的一部分被请求,Page.Load事件总会触发。通过属性IsPostBack来决定是否是第一次加载。

其四、验证阶段

在验证期间,将调用所有验证程序控件的Validate方法,从而进行数据验证。

其五、事件处理阶段

在这阶段,页面被完全装载且通过验证。将触发在上次回发后发生的所有事件,包括立即反映事件和变化事件。

其六、清除阶段

在页面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页面呈现为HTML。页面呈现后,真正的清除开始并触发Page.UnLoad事件。

通过如下所示图例可以有效的理解页面生命周期。

3、演示页面生命周期

为了能加深对页面生命周期的理解,下面通过一个模拟示例来演示页面生命周期。

在项目中新建一页面PageLoad.aspx,其代码如下:

void Page_Init(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Response.Write("正在¨初始化(Init事件)

");}

void Page_Load(Object sender, System.EventArgs e)

{

if (!IsPostBack)

{ Response.Write("这是第?一次Load事件

"); }

else

{ Response.Write("这是PostBack后的Load事件

"); }

}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System.EventArgs e)

{Response.Write("欢迎你(Click事件)

"); }

(上接131页)var _userid = '';var _siteid =669;var _istoken = 1;var _model = 'Model03'; WebPageSpeed =1859; UrchinTrack();

当页面第一次加载时,结果如图2所示,当点击确定按钮时,结果如图3所示。

正确理解生命周期和页面生命周期对于理解程序和执行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它能解释很多让人无法解释的问题:

其一、内置对象如Respons、Request等对象在什么时候创建,怎样创建,怎样应用就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其二、能正确理解Global.asax文件的类的对象创建和事件的执行过程;

其三、页面从页面对象生成到消亡的过程;

其四、能更好地理解页面的环回机制,页面的多次回发的执行过程;

其五、能深入理解Page对象的IsPostBack属性在页面加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其六、能解释Web页面为什么是无状态的,页面信息为什么在多次回发过程中信息无法保留。

生命周期范文第5篇

一、旅游地的生命周期模型

旅游休假地和其它产品一样,也有其兴衰的模式,即休假地的生命周期。然而,系统地把市场学中的生命周期概念引入到旅游休假地管理的研究中,还是1980年加拿大旅游学家R.W.Butler的贡献[①]。他对旅游地生命周期模型的描述是,旅游地的生命周期始于一小部分具有冒险精神、不喜欢商业化旅游地的旅游者的“早期探险”(exploration)。在“参与”(involvement)阶段,由于当地人们积极参与向消费者提供休闲设施以及随后的广告宣传,使旅游者数量进一步增加。在“发展”(development)阶段,旅游者数量增加更快,而且对旅游经营实施控制的权力也大部分从当地人手中转到外来公司的手中。在“巩固”(consolidation)阶段,尽管旅游者总人数仍在增长,但增长的速度已经放慢。至于“停滞”(stagnation)阶段,旅游者人数已经达到高峰,旅游地本身也不再让旅游者感到是一个特别时髦的去处了。而到了“衰退”(decline)阶段,因旅游者被新的度假地所吸引,致使这一行将衰亡的旅游地只有依赖短距离的一日旅游者和周末旅游者的造访来维持其生计

图1旅游地的生命周期模型来源:Butler(1980)

对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的这一理论模型,西方学者一直在做实证性的探索。尽管他们不同程度上都发现了实际情况与这个理论模型之间存在的差异,但他们的研究成果都支持这一理论的一般观点。实际上,旅游地生命周期曲线的具体形状虽然因旅游地自身的发展速度、可进入性、政府政策以及竞争状况等因素的差异而各有变异,但每个旅游地都难免要经过“早期探险”、“地方参与”、“发展”、“巩固”、“停滞”和“衰退”这样几个阶段。能够满足一切时代的旅游者的口味的度假地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然而,从经营的角度而言,没有一个旅游度假地的经营者不期望他所开发经营的度假地能在为他提供利润的前提下尽可能长久地生存下去。我们虽然相信“永生”是不可能的,但也相信,在弄清了影响旅游度假地寿命长短的因素并进而做出明智决策之后,“长寿”的目标是不难达到的。

二、影响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因素

如果对影响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因素进行归纳,我们至少可以看到三方面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旅游度假地的生命周期的具体模型。下面的图2概括了这三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

从图2可以看出,直接影响旅游度假地生命周期的因素是需求因素、效应因素和环境因素。这些因素以不同的方式、作用强度和作用时间,对旅游地生命周期施加影响。

图2旅游地生命周期与各种相关因素的作用关系

需求因素,作为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的行为(或期望)结果,是决定旅游地产生、发展和消亡的最重要的客观因素之一,尤其在开发论证阶段,需求论证是决定开发可行性的直接的决定性因素。然而,由于需求本身的复杂性和难以测量性,常常使需求研究难以取得准确而全面的结论,这种情况在我国旅游开发实践中是有经验教训的。一方面在主观上忽视对需求特征的细致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客观上又缺乏从事市场研究的专家,致使许多地方旅游地开发项目缺乏应有的需求基础,最终导致经营上步履维艰,甚至关门谢客了事。

从逻辑上看,一个旅游地的产生总是由需求刺激而产生的,然而,不仅实际情况不尽然(例如,对需求做出错误的判断),而且即便是确由实际需求引发的旅游项目,也不一定会在开发的后续阶段上始终能满足顾客的需要。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上,需求的变化对旅游地的影响是不同的。在开发的最初阶段,不管是实际需求或潜在需求,都表现出其巨大的诱惑力,否则开发本身就不会实现。在我国,作为旅游地重要供给条件之一的饭店建设,就明显具有这种特征。然而,当旅游地被作为产品开发出来之后,相应的需求反应在开发经营者看来,却可能是出乎意料的。这也许是由于最初对需求的性质和潜量的理解和评估本来就不正确或不准确,也许旅游地的实际建设者并没有完全理解规划者的意图,从而导致“产品形态”与预期模式错位,也许在旅游地开发的同时已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出现,等等,这种变故都可导致预想的需求水平无法实现:需求很快出现萎缩或转移。如果这种情况出现于旅游地开发后的短暂时间内,那么,旅游地的经营就将面临着重重困难。在旅游地还未充分地经历一个稳定的发展、巩固和停滞之前就出现需求萎缩或转移,这是难以让人接受的。而这种状况一旦发生,就必然预示着旅游地要迅速走向衰亡。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几年来由旅游开发热潮带动起来的一大批“宫”、“庙”、“微缩景区”中,很多盲目上马的项目都已面临着需求不足的挑战。几乎带有普遍性的“闭宫”潮,正在向人们发出警示: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对需求这一关键因素的分析与评估。一个旅游项目面临需求不足的窘境,就仿佛患有先天性营养不良症,是很难治愈的。

效应因素相对于需求因素而言,是一种继发性影响因素。它对旅游度假地生命周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侧面:即由旅游度假地的运行所引发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应。自从中国旅游业步入快速发展的8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理论界便开始了对旅游效应的研究。但这种研究一方面以经济效应为主,另一方面也未能系统地从对旅游生命周期的影响的角度加以分析考察。

经济效应对旅游生命周期的影响,可以集中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持续的积极的经济效应,包括对旅游地的开发经营者和对社区乃至社会的效应,不仅可以加速旅游地步入发展、巩固和成熟的阶段,增强其维持繁荣期的能力,同时会诱发旅游地的深度开发。相反,任何消极的经济效应,都将最直接地构成经营者自身的经营阻力并引发外部社会的负面反应,而这种状况只能加速一个旅游地衰退期的到来。

社会效应是目前学术界研究中的一个弱区。由于我国尚处于总体上的初始开发阶段,人们对旅游地开发的社会效应还不够关注。然而,从西方旅游发达国家所走过的历程来看,旅游社会效应在某些情况下确实足以影响着旅游地的生命周期。

一般而言,在旅游地的早期探险和随后的规模开发阶段,由于旅游者多数由一些具有冒险精神、不因循守旧的人构成,因此他们对旅游地的风俗习惯、社会规范都能积极适应,加之他们的出现给旅游地创造了又一个了解外部社会的渠道,因此,他们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影响主要是正面的积极影响。而在旅游地达到饱和或停滞期时,由于旅游的大众化,因此对地方文化的冲击就趋于深刻,对地方社会的各种习俗和规范的适应性就差,由此而引发的种种社会摩擦,就可能潜在地或现实地加速旅游地衰退期的到来。

旅游地的环境效应是一个日益引起人们关注的领域。以往人们倾向于认为旅游是一种不引发环境负效应的活动。可是,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旅游对环境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这主要因为:(1)旅游对环境的依赖实在太紧密了,或者说被开发的旅游地往往是为满足旅游者追求原始、自然或新奇的环境而建设在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保存得最完好的地区。正是由于旅游者的介入,才引发了一系列环境和生态问题。(2)旅游本身因交通、对资源的需求、废物排放、土地利用、旅游者活动等行为而直接对环境造成不同形式和程度的影响。单从这两个方面而言,就足以十分肯定地说,一个本来为满足旅游者消费需求而开发出来的旅游地,如果因管理不善而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就意味着旅游者前往该地的初衷事实上已无法得到实现,加之环境问题所引起的社区各种利益集团的负面反应,就必然要加速旅游地衰退期的到来。

在图2所概括的因素中,除了需求和效应因素外,还有环境因素对旅游地生命周期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然而,所不同的是,环境因素(由旅游地内部组织环境、外部经营环境和外部大环境组成)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的作用力,除了来自于环境系统本身外,还来自于效应和需求因素的某种注入。从而,旅游地在运作过程中对外部大环境的积极适应能力,与外部经营环境中的协作关系的性质,以及自身在组织结构、企业文化和资源获得方面的组合情况,就共同构成多元环境因子而不断渗入旅游地这个机体之中,成为能决定旅游地生命周期的重要因素。

三、控制与调整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措施

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控制和调整,实际上就是对相关的影响因素的作用力和作用方向进行控制和引导,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因素对扩展旅游地的生命周期所能产生的积极影响。

首先,要从宏观上树立旅游资源的战略性管理的观念,通过全面实施永续旅游战略,来延长旅游地的生命周期,推迟旅游地衰退期的到来。

永续旅游(sustainabletourism)是进入八九十年代以来逐渐成为主流的新的全球性旅游发展哲学[②]。它以强调对旅游开发的综合效应评估为出发点,以谋求旅游开发的长期价值为目标,并且对旅游的生态效益至为关注。这种开发哲学目前在西方已成为主流,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在西方旅游学界近年来广泛流行的一些以永续旅游为出发点的新的旅游形式,诸如“绿色(green)旅游”、“软(soft)旅游”、“探险(adventure)旅游”、“生态(ecology)旅游”、“责任旅游(responsible)”和“替代(alternative)旅游”等观念。虽然要把这些观念完全落到实处还不太容易,但观念的产生和存在就是一种极有影响力的资源。因为,对一切现象的理解和处理,最终都可以归结为一个观念的问题,只要观念变了,就会积极为新观念的推行找理由、做注解。如果我们能在战略上形成永续旅游观念,就等于具备了积极的动态发展意识和长远的发展观点,就等于使旅游开发一开始就有了高起点,就等于在战略上保障了旅游地的长久的生存期限。

其次,要建立起完善的旅游地吸引物系统,并通过有效的、及时的产品再开发向这个系统提供应有的产品补充,以此谋求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

吸引物是旅游地赖以生存的基础。一般人往往以为,吸引物通常是指一种风景或其他类似的景观和附属设施及其组合。其实,这种认识恐怕不够全面。作为旅游地吸引物系统基本要素的,除了这种一般所指外,应该加上同样具有吸引功能或示范功能的旅游者以及各种能传达旅游地相关信息的标识物[③]。尽管旅游者的存在客观上必须以另两个要素的存在为前提条件,因此所谓建立完善的吸引物系统实际上要受制于这两个客观因素,从而在时间上也就是有保留的。然而,旅游地通过各种营销努力以扩大或维持旅游流,事实上就是在谋求建立起完整的旅游吸引物系统。这一点以前人们没有给予充分的注意,或者说未曾积极地意识到旅游者的吸引或示范的功能,更何况把“人”列入“物”之中,在接受上总会有些障碍的。

由于旅游吸引物系统实际上是一个包含时间维的动态过程,因此,这就涉及到在整个旅游地生命周期内吸引物系统的再开发问题。从需求的角度合理确定再开发的节奏、指向、序位和水平,是对旅游地生命周期进行有效调整的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

最后,有效地运用市场营销观念和手段,是从环境因素的角度控制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又一个切入点。市场营销观念强调建立良好的内部组织环境,与外部经营环境建立积极有效的合作关系,并能积极通过自我调整适应外部大环境。在这方面,学术界和实践部门已经积累了较丰富的成果,本文不再赘述。

参考书目:

1ButlerRW.TheConceptoftheTouristAreaCycleofEvolution;ImplicationsforManagementofResources.CanadianGeographer,1980,124(1)

2谢彦君.永续旅游:新观念、新课题、新挑战.旅游学刊,1994,9(1)

生命周期范文第6篇

关键词:生命周期;低碳

1产品低碳的内涵

随着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环境变化越来越被大家所关注,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意愿越来越强烈,低碳未来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而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召开,使“节能、环保、绿色、低排放”为中心的“低碳”概念成为人们关注的新目标,产品设计的低碳化也势在必行。

2产品生命周期

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简称PLC,是产品的市场寿命,指的是产品一系列的活动过程的时间期限的集合。①

生命周期的涵义指的是对产品实体进行环境因素的盘查,分析其环境影响。这种分析包括获取原材料,废弃处理产品,物流追踪,能量流的使用及传递的全过程。所以又称之为“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从摇篮到坟墓分析”(from Cradle to Grave Analysis),“资源和环境效益分析”(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Profile),“生态层面分析”(Ecoprofile Analysis),“为环境而设计”(Design for Environment),“工业生态学”(Industrial Ecology)等。

对于产品来说,其生命周期可以概括为五个阶段:原材料的选择与加工,产品的制造,产品的包装和运输,产品的使用与服务和产品用后的废弃处理或者再回收。对于工业产品而言,这个概念就是指环境和一整套流程之间的输入输出交换过程。我们的设计过程,也就是根据各个具体的环节来分析产品。

产品生命周期是从环境中获取原材料作为开始的,在生命周期的终端,所有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又回归到地球的整体环境中。如果在宏观整体上分析,将地球生物圈也纳入到生命周期设计的范围中,那么,产品生命周期也可以概括为一个闭合的系统。

3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低碳化

产品从出生(生产)到结束(废弃)是一个对环境产生影响和作用的过程。因此,产品对环境的作用影响,决定了产品低碳化的程度。如果不考虑产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设计过程不可能真正得到实现。所以说,把产品的各个阶段对环境的需求和影响进行分析和考虑就成为产品低碳化设计的理念核心。采取生命周期的概念来分析产品的低碳化,能够从系统宏观的角度出发,综合分析产品与环境的效应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3.1原材料的选择与加工的低碳化

原材料的选择与加工,是产品生命周期的初始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是为了准备产品所需要的生产资源以制造出最终产品。

原材料的选择包括能源材料和生产材料两个部分。其来源可以概括为两类:最初或原始资源、二次或回收资源。能源材料指的是生产和制造产品的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包括电能、煤炭、水等消耗品。选择更加清洁和更高能效的能源将会有效减少产品制造对环境的影响。生产材料是指产品生产过程中用于转换成产品的材料,。在生产材料的选择中,能够重复利用的资源或者是容易被处理回收的资源应该成为优先考虑的对象。Philip White曾经给飞利浦设计了一款CD播放器,这款播放器的机体是用废弃回收的旧光碟为原料生产制造的。其新产品的原材料是通过旧产品回收,重新加工制造的,这一过程比原有的生产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不仅如此,新的播放器还不需要为之重新设计生产模具,减少了生产成本。

3.2产品生产制造的低碳化

产品的制造可以大致分为加工和装配两个环节。对于产品的制造,现如今已有大量的研究,用于提升制造科技,优化制造过程。无疑,这种科技进步对低碳化的实现具有积极意义。然而,人们大多关注与制造技术本身的提升,事实上,如果在产品制造的过程中,能够减少原材料量的投入,也是一个向低碳化发展的方向。

例如Novembal瓶盖的设计,采用三线螺纹取代传统的瓶盖螺纹的生产制造工艺。因此,其外部尺寸从一般的28毫米缩小到26.7毫米,重量从正常标准的3克减少到1.5克。不仅仅是瓶盖,由于采取不同的生产工艺,Novembal瓶体的重量也从6克减少了3克。瓶盖原材料高密度聚乙烯的使用降低了百分之五十。这对于实现产品低碳化具有重大意义。

3.3产品包装运输的低碳化

现今的厂商,为了吸引人们的购买需求,常常对产品进行过度包装。生活中,常常可以发现这样是事情:一个非常精美的瓶子,打开一看却只摆放着寥寥无几的一点点实际需求的产品。例如一盒食物,首先是通过真空包装的塑料袋装起来,再被放入漂亮的纸箱,并且在上面贴上彩条。为了防止破损变脏,又会在上面用包装纸包装起来,贴上标签,然后装入可以手提的纸袋。

其实,结实好用的产品比精美华丽的包装更能够吸引人,也更符合使用。在如今这样把浪费体现到极致的社会中,好产品更能够带来人的满足感。这样的产品,给予的不只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一般来说,生产地与销售地是分开的,那么,如果能够把产品设计地便于运输就可以有效减少其成本值。宜家(IKEA)家居用品,在生产之初,就被设计成便于运输的板式结构。产品在消费者购买之后,按照图纸,又可以很容易装配成所需要的用品。这样,宜家不仅仅节省了运输成本,同时还节省了装配的成本。而多样的装配造型,也能够使消费者乐于整个过程。

3.4产品使用与服务的低碳化

产品的使用过程会消耗资源,留下废物。此外,产品还面临损坏、维修的环节。所以,设计生产结实耐用的产品,以及零部件可以更换的产品将比传统产品占据更为广阔的市场。

3.5废弃处理与回收的低碳化

一直以来,对于废弃物的处理都是一个关乎环保的重大问题。人们想尽方法销毁、掩埋或者焚烧。然而这些处理方法都带来了更大的环境破坏。如果转换一下思路,把旧产品废弃与新产品生产的原材料接合起来,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事实上,现在已经有很多设计者认识到,也做出了一系列改变。意大利的Abet Laminati在市场出售的一种塑料板,就是采用回收的树脂和旧塑料材料加工制造的。而3M公司的亮片饰品,则是用回收的废旧塑料瓶、废纸板生产的。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只要设计者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多关注不同材料、不同产品特性的比较,就能够从中发现新的低碳方式。

4结语

完整意义上的产品设计,包括一系列的规划分析,低碳化作为设计的总趋势,把低碳和产品结合在一起,就不仅仅是可能,更是现实。产品的设计,应该贯穿到这个产品生命周期的过程中,因此,对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进行分析,就能够从中找到适合低碳的设计方法,从而设计出更加环保的产品。

注释①:产品生命周期: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在其论文《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中首次提出的。

参考文献:

生命周期范文第7篇

一、矿产富集区的生命周期

自从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等人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以后,“生命周期”这一概念开始被用来解释一些经济现象。同样,在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中也引入了“生命周期”这一概念,就像产品有生命周期一样,区域也是有生命周期的。1966年汤普森在《经济地理》杂志上发表了“对制造业地理的几点理论思考”一文,首次提出了区域生命周期理论。他认为,一个工业区建成以后,会经历从年轻到成熟再到老年的发展阶段,类似于生命有机体。汤普森主要以工业区为例来阐述,事实上区域的发展都具有生命周期这一特点。区域有形成、发展、成熟、衰退或再生等阶段所组成的生命周期,演变过程大致相同。

像蕴藏矿产资源这种典型的不可再生资源的富集区的生命周期特性则更加突出。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前期开发、增产期、稳产期、衰退期。1、前期开发阶段,主要包括的工作有矿床储量、品位、底层条件的详细勘探,开采方案的制订与选择。鉴于不同的地质构造有不同的矿产分布以及我国矿产资源分布的特点,这些矿产富集区大都偏离经济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2、增产期阶段,在勘探工作结束后,兴起大规模的工业化开采,逐渐形成几个矿区,形成生产能力,产量逐渐上升,生产成本基本保持不变;3、稳产期阶段,在矿区生产能力基本形成,企业生产规模保持相对稳定的时候,就进入了矿产资源开发的稳定期。此时,开采会集中在品位高、地质条件好的富矿矿床,工人熟练程度也逐步提高,整体开采成本下降;4、在经历过稳产期的开采以后,资源存储量将明显减少,开发进入衰退期。产量不断降低,开采成本逐渐升高,各矿区逐渐衰落。美国质地学家胡贝特概括一般资源产业周期也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预备期,资源开发前准备阶段;第二阶段,成长期,全面投产到达设计规模阶段;第三阶段,成熟期,生产达到设计规模阶段后继续发展,发展相关联的产业,矿产综合区域发展程度逐步提高;第四阶段,转型期,以矿为主题的产业地位下降,如果有新的产业兴起,矿产区域的功能转变,一般演变为综合性工商业区。如果没有新的产业兴起,区域开始衰退、消失。

简单说来,即从发现矿产开始,矿产富集区就开始了其参与经济活动的生命周期,然后就是探测、开采,随着矿产资源开采量的增加,矿产富集区就开始走向衰退的阶段,资源剩余量越来越少,直到全部采掘完毕,该矿产富集区的生命周期就走向了尽头。此时,对于必须要面对的不可逆转的事实――矿产资源的耗尽,如多数小型矿产富集区,其开采时间不是很长,远远短于大型矿产富集区的生命周期,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要实施积极主动的措施发展后续产业,使其开始新的参与经济活动的生命周期。(图1)

尽管有些矿产的存储量非常丰富,但是对于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而言也总有耗竭的时候,尤其是在现今全球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矿产资源的消耗量也相当惊人。如何合理开采、延长矿产资源的利用时间、提高矿产的利用率等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造福子孙后代,不给他们留下一个资源告罄的地球,我们就要尽力延缓矿产富集区的生命周期,使之稳产期阶段的时间尽可能地延长,不要尽早进入衰退期。(图2)

二、陕西矿产富集区的生命周期分析

陕西的矿产富集区可分为四个,分别是陕北、渭北、关中、陕南,其中陕北和渭北的矿产资源类型相似,都是以优质煤、石油、天然气等为主;关中以金、钼、铝等有色金属和地热、矿泉水为主;陕南秦岭巴山地区以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及各类非金属矿产为主。以下分别针对不同地区的典型矿产资源做一论述。

陕北及渭北以煤、石油、天然气、岩盐、铝土矿、水泥灰岩、黏土类矿产为主,重要产地有神府煤田、榆(林)横(山)煤矿区、延长―吴旗石油、榆林―靖边天然气、绥德―镇川堡岩盐、府谷铝土矿、渭北煤田和水泥灰岩等。以神府煤田为例,神府煤田是我国新发现的、全国和世界最大的煤田,与内蒙古东胜煤田连为一体,在陕西北部神木、府谷、榆林、横山、靖边一带。煤田面积与东胜煤田合计23,000多平方公里,探明煤炭储量2,363亿吨。其中,神府煤田已探明储量1,600多亿吨,占陕西煤矿储量的90%以上,是我国规模较大的优质造气动力煤田。这里煤质优良,开采条件优越,现已建成我国特大型能源后备基地。鉴于神府煤田丰富的储量,现阶段正处于稳产期,每年已有超过亿万吨的原煤产出。

关中以金、铝、建材矿产、地热、矿泉水等为主,重要产地有小秦岭金矿、金堆城钼矿、凤翔川口河及扶风草山灰岩、秦岭山前及关中盆地地热、大荔及临潼矿泉水等。以小秦岭金矿为例,地处豫陕两省交界处的小秦岭金矿,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勘探开发以来,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黄金生产基地。但历经多年,其表层已“无矿可采”,因而被一些专家判定为黄金资源贫瘠之地。但2005年地矿部门新圈定的12座金矿,在充分收集三维空间信息的基础上,他们编制了矿脉分布平面图等多项综合图件,预测出矿化富集地区,运用物化探及探矿工程等技术手段进行验证,并估算出小秦岭金矿田中深部潜在金资源量达41.97吨。这对于似乎已经到达生命周期衰退阶段的小秦岭金矿富集区而言,又开始了新的生命周期。此外,小秦岭金矿还是我国品位较高、具有代表性的含金石英脉矿床。金矿床中含有大量的碲化物,如碲金银矿、碲金矿、碲银矿、碲铅矿、碲铋矿、碲铅铋矿和自然碲,部分矿段的品位达到碲的工业品位要求。据估计,小秦岭金矿中伴生的碲储量可能会有数百吨到上千吨,达到大型碲矿床的规模,是一个以金为主、伴生多种有益组分的特大碲化物型金矿。

陕南以有色金属、贵金属、黑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产为主,集中分布在汉中、凤县―太白及柞水―旬阳等矿产聚集区,重要的矿产地有略阳鱼洞子和杨家坝铁矿、煎茶岭镍矿、嘉陵江上游砂金矿、汉中天台山锰矿、凤太铅锌矿、太白双王金矿、柞水大西沟铁矿和银洞子银矿、旬阳汞锑矿、安康重晶石矿、恒口砂金矿、紫阳瓦板岩等。大西沟铁矿是陕西探明储量最多的铁矿产地,探明储量约占全省的50%。有铁矿体18个、铜矿体2个、重晶石矿体5个。探明铁矿储量3.5亿吨、铜1.4万吨、重晶石986万吨。但是陕西铁矿开采程度较低,虽然经历了几十年的开采,但是其还处于生命周期的增产期,仍然有大量的铁矿产和铁磁半矿有待开采。

三、影响矿产富集区生命周期发展的因素和治理对策

(一)开发前期。处在开发前期的矿产富集区,做好探测工作最为重要,不仅要估算出矿资源量,还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开采计划。高科技的探测仪器对矿量和矿质的探查起决定作用,探测工作是一项复杂、费时、困难的工作,所以在开发前期一定要下大力气做好测矿准备。如,小秦岭金矿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勘探、开采,由于当时探测技术还比较落后,结果只是探测到了表层矿产,运用现今的高科技探测技术,又探测到了深层的大型碲化物型金矿,使原本已经走到衰退期的小秦岭金矿又开始了经济活动的新周期。对于承揽开采矿产的企业而言,当地政府要大力支持,给予良好的制度环境、有效的政策保证,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提高办事效率,这样才会更好地吸引外部资金和技术开发当地资源,引来新的技术人员并留驻本地,进一步推动矿产的开发。

(二)增产期。对于处在增产期的矿产富集区,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开采成为关键。如,大西沟铁矿,上世纪七十年代完成勘测,开始开采,但是几十年来一直开采程度较低,原因是没有形成规模开采,开发的矿口及铺设的设施不合理、不节约。由于大西沟铁矿以伴生矿为主,纯度不高,在技术不高的条件下,分离伴生矿的效率就很低,大量资源被白白浪费,伴生矿中的少量其他矿物含量在分离中也往往被忽略利用,这些都造成了资源的浪费。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一些建议:第一,在开发阶段做好开采规划,并科学开挖矿口,铺设安全的开采设备;第二,挖掘资源潜力,坚持在保护和节约的前提下开采资源,以节约为首,充分利用伴生矿的各种组成成分,逐层分离,提高效率,决不浪费;第三,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为稳产期做准备,决不能为了减少一时的成本,而损失长远利益。

(三)稳产期。对于处在稳产期的矿产富集区,减少开采成本变得非常重要。当矿区的生产能力基本形成以后,企业常常出现的问题是为求多产而超负荷作业,使得工人和机器也全都超负荷运转。针对稳产期常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把保护生态环境,合理适度开采资源放在首位,决不能单纯地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而过度开采、耗费资源;第二,有效利用矿业积累的技术、人才发展规模开采,降低成本;第三,各矿区的品位有高有低,在开采过程中有兴有衰,待探测完全没有矿产以后再关闭已经挖掘完毕的矿口,避免造成资源的损失;第四,对于品位高、地质好的优质矿,更要节约开采,必要时控制开采数量,延长其开采时间,避免尽早进入衰退阶段。

(四)衰退期。对于处在衰退期的矿产富集区,发展接续产业是后续发展的关键。首先,应该进一步探明该区的矿产是否真的走向枯竭,这样才不会造成资源的损失和浪费。然后,全力以赴地进行产业的转向。矿产富集区是依托矿产资源的开采而发展的,因此该区域也往往受其专业化的影响,表现出产业结构单一、初级的特征。产业结构的演化具有动态性和继承性特点,由于矿产资源型产业的刚性很强,使得该区域的发展也受到了严重的束缚。一旦矿产停止生产,对于矿产的投资,尤其是机器设备等具有高度专用性生产资料的投资,就成为沉淀资本。为了使处于衰退期的矿产区更快、更好地进入新的经济活动生命周期,提出以下几点产业转型思路:第一,在该矿区开发的同时,优化产业结构,与当地政府部门合作,利用一切优势资源发展矿业加工、合成等一系列附加值高的产业。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有限的资源,发展当地的经济;第二,较早做好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政府部门着眼长远发展,结合本地区区域优势,制定出适合发展的接续产业或延长矿业加工链。这样才能使得矿产区的发展即便进入衰退期,也不会出现明显的区域产业发展停滞的情况。

四、结论

生命周期范文第8篇

超循环论原理对延长企业生命周期的意义

其演化过程可分为渐变到突变的过程,即通过适应不稳定因素的变化进行自我调节,为保持其稳定性而发生渐变,当渐变达到一定程度后发生突变,完成旧结构的解体和新结构的建立,形成新的稳定结构。因此按照超循环论,延续企业的生命周期的图形可按图3予以描述。根据爱迪斯理论,成熟期是企业生命周期曲线中最为理想的阶段,如果在此阶段,失去再创业的势头,企业就会丧失活力走向衰微。每家企业在上一个循环(生命周期)的曲线拐点上(A1,A2,A3,……An),通过系统内外不同部分相互联系作用、催化、形成新结构,产生新的功能和整体性,企业又将步入一个新的循环、一个更高级的循环(生命周期)。这样延长企业生命周期就有了理论上的可行性。这个理论的实践则需要企业在循环转折点(A1,A2,A3,……An)上求新生,步入新的循环,以延长企业的生命。而很多企业并未把企业自身看成一个有机体,而仅仅将其视为一个组织,没有用超循环论的全新视角思考企业的战略管理,因此,企业不能突变到新的循环中,只能被动地走完单个循环(生命周期),甚至由于种种原因很快就从曲线上分离而掉下来,连单个循环也完成不了。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美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接近7a,大企业平均寿命接近40a。而中国的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a,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8a。美国每年倒闭的企业约10万家,而中国有100万家,是美国的10倍。关键就在于曲线拐点上出现了问题,这些拐点也可称为循环转折点。从延续企业生命周期曲线,可以看出,这样的转折点非常多,它处于两个曲线交替处,为企业走向转为上升或下降的临界状态。每个临界状态的转化可称为循环转折,包含着危险和机会。如果能突破这一循环转折,促进低级循环转换到高级循环,企业就能发展延续生命,否则就会走下坡路。因此,从企业生命周期角度研究相应的企业管理,不仅包括一个周期(循环)内企业的运行曲线和一个平台上量的增长,同时还包括使企业从现有的循环转化到新的循环过程并构筑企业发展的新平台。只有成为生命周期阶段的突破者,在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上不断吐故纳新,在企业经营策略上不断地推陈出新,才能不断蜕变,实现企业生命力正增长的需要,完成企业在无限循环中发展,在发展中无限循环的螺旋式上升,从而延长企业的生命周期。

相关策略

通过运用超循环理论分析其对延长企业生命周期的意义,提出如下几点策略:首先,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市场竞争持续优势。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占领市场的基础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企业要注意:一是全面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整体素质,不仅包括要努力提高公司领导人的素质,而且也要选拔和培养一批专业性和技术性人才,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打好基础。二是充分利用本企业资源条件,树立正确的品牌意识,形成差别化竞争,抢占市场占有率。三是培育适宜的管理模式,要积极寻找自己潜在的优势,了解同行,了解自己,从各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形成有特色的管理模式,保持企业不断发展和基业长青。四是建立企业学习性组织。一个持续学习和创新的组织,将在不断学习和实践中实现企业资产和利润的增值,每一位成员自发地,不断去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地着手解决,共同去消除阻碍企业发展的一切障碍,确保企业能够更好更快发展。五是培育企业先进的企业的文化,文化是企业的软实习,企业要有一个良好的氛围,并注重培养、挖掘和发挥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潜能,充分利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创造更好的产品或服务来满足市场需求。其次,要保证企业各个子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发展。在时间轴上的每一子系统为下一个子系统提供最大的支持;催化企业子系统循环发展,在功能上耦合起来,相互提供催化支持,既竞争又协同,从而选择和进化,使企业的运作形成一个扩张良性的循环发展。

生命周期范文第9篇

企业所营销的产品,从产品开发或进入市场销售开始,就需要多次地进行营销战略的修改。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产品具有生命周期。

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

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PLC)是指产品从开始进入营销直到退出营销所经历的时间过程。在这一时间过程内,产品的销售量和利润都会发生一定规律性的变化。因此,需要有不同的营销战略。

产品生命周期主要描述了4个营销现象:任何产品营销时间是有限的,或者说产品有一个有限的生命;产品在生命周期内,面对不同的竞争情况;产品在生命周期内的销售量和利润经历有高有低的变化;由于引起销售量和利润的变化的市场原因不同,因此需要不同的市场营销战略。或者说,不可能有一个自始至终都能适应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市场营销战略存在。

产品生命周期,按产品在市场上销售量的变化情况划分为4个时期:

1. 引入期(Introduction Stage)在这一时期,销售量增加很慢,产品刚进入市场, 需开支巨额的促销费用,利润很小;

2. 成长期(Growth Stage)产品被市场快速大量接受,销量和利润增加都很快;

3. 成熟期(Maturity Stage)产品已为市场大量接受,增长放慢,销量和利润都达到最大;

4. 衰退期(Decline Stage)销量急剧减少。利润不断下降直到为负值。

图1表示了在生命周期中上述不同时期的利润与销售量的变化情况。“S”线代表销售量的变化、“P”线代表利润量的变化。比之销售量的变化,利润的变化使产品生命周期多出一个“开发期(Product-Development Stage)”,在开发期,企业是没有销售收入的,负利润是指对新产品开发投资。 不是所有的产品都具有“S型”销售变化曲线,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形态,还会有以下几种形式。

1.风格、时尚与时潮的生命周期形式(见图2):产品生命周期要随产品流行方式的不同,会有风格(Style)、时尚(Fashion)和时潮(Fads)3个相互区别的生命周期形式。区分这3种形式的产品生命周期,对于企业解决其的“市场跟进”策略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对大部分营销企业来说,都不是或很少是首创(也称是独创Original Product)产品的营销者。因此,营销模仿产品的企业,就只能是市场上的“跟进者”,必须采取正确的跟进策略。

2. 品牌:品牌大都是专门代表了某个营销者的产品。而一个特定的营销者又可以在某个品牌下用新的产品取代其原有产品。所以,品牌具有生命周期,但品牌的生命周期是不规则的。

一般地说,品牌具有两种生命周期:a)成功品牌。具有很长的生命周期――通常为市场名牌。需要指出的是,品牌的成功,不是靠品牌本身,而是要借助有高度市场认可度的品牌,不对使用此品牌的产品创新,才能使一个品牌得以永葆青春。b)短命品牌。没能取得市场成功的品牌。

3. 产品生命周期其它形态

a)成长――衰退――成熟。即产品进入市场后,很快就有增长,销售量迅速上升,之后,将稳定在一个接受水平上,保持很长时期。之所以销售量可以长期稳定在一个水平上,是因为这种产品的后期购买者才开始购买,而那些早期采用者已在进行第二次购买了。但是,二次购买的规模不如首次购买。象小型办公用家具、厨房用具等有此种情况。

b)循环――再循环(Cycle-recycle)。这种产品生命周期具有两个循环期。如果企业能对进入衰退期的产品进行成功的“市场再营销”活动,如重新促销、改进产品等、可能使一个要衰亡的产品再次进入一个新的生命周期。一般地,如果企业能够为一种产品发现的新用途或者寻找到新市场,则可能再营销成功。

c)扇型(Scallop)。如果营销者能为产品不断地找到新用途、新用户、新市场、发现产品的新功能或用途等,可使一种产品销售量持续增加,其中就单一一个用途来讲,有明显的生命周期变化,但能使总的销售量呈增长态势。

产品生命周期的营销战略

对企业营销经理人员来说,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之最重要意义在于制定适宜的营销战略。

1. 引入期的营销战略

引入期产品的市场特点分为这几种:目标市场的绝大部分消费者不熟悉该产品,或对企业生产的产品还缺乏信任或了解,因此,购买者较少。由于购买者较少,因此销售量很小,增长也较慢。鉴于以上两个原因,再加之企业需要对新产品花费较多的促销费用和当前生产批量小、因而没有规模经济效益,所获利润也少。但同时有一个益处,即竞争者还没有加入竞争,竞争不激烈。在引入期,因为顾客面对的是不熟悉甚至是完全不知道的产品,因此营销管理中面对要解决的任务是:一、让潜在或目标顾客知道产品;二、形成渠道能力,使目标顾客就近就能够接触或进一步了解产品;三、促使顾客能够试用产品。

2. 成长期的营销策略

成长期的市场特点是消费者对产品已经相当熟悉,消费的欲望逐渐增加,加入购买的人越来越多; 销售增长很快;营销的利润也以较快的速度增加,产品显示出较大的市场吸引力;竞争者已能看清该产品的市场前景,不断地进行仿制和跟随,加入竞争。

产品处于成长期时,企业需要选择的维持高增长率还是选择当前的高利润。如果趋向前者,那么经理人员主要着眼与对当前市场份额的保持和市场推广扩大工作。但是,当遇到竞争者用更好的经过改进的产品进入市场,这种利润攫取的期限就此完结;如果追求更长的利润,则经理人员需要在诸如产品改进、渠道扩展、顾客关系及品牌改良方面增加花费大量的投资,当期利润将受到影响,但是在进入成长期后,有可能得到较高的回报。

通常来说,成长阶段可采取的营销战略为:1. 改进产品或提高产品的质量,以继续保持产品对目标市场消费者的吸引力;2. 企业积极地发现新的细分市场,并进入之;3. 为适应购买快速增长,应及时建立新的分销渠道;4. 企业的广告目标,应从介绍和传达产品信息转为说服和诱导消费者接受和购买产品;5. 如果市场上消费者是价格敏感型的,选择一个适当的时候降价,以使下层次的消费阶层能加入购买,扩大产品占有份额和增加销售量。

3. 成熟期的营销策略

成熟期是产品生命周期中时间最长的一个阶段,因此可以分为 3 个时期:一是成长中的成熟,主要的分销渠道已经饱和,没有或很少再有新的分销渠道可以开拓了。一些很后期的购买这会加入进来,因为缺少分销渠道,营销者不能充分利用之;二是稳定中成熟,由于市场饱和,销售量主要与人口增长、重新购买率有关,销量增加很少;三是衰退中的成熟,这个期间,销售量已经开始下降,有些顾客会开始转向其他的产品或替代品上去。

总的来看,成熟期的市场特点为:市场上愿意采用该产品的消费者已经大部分采用了该产品,新增加购买的消费者越来越少;销售的绝对量达到最多,但销量增加越来越少。在过了饱和点后,销售量开始停止增长或下降;利润量达到最大,其的增加也越来越少;市场竞争达到最激烈的程度,竞争的手段也复杂化,甚至出现激烈的“价格战”。产品进入成熟期以后,企业的营销经理人员,应该将重点放在保持已取得的市场占有额以及尽量扩大市场份额。成熟期所适应的营销策略是:市场改进,目的或意图主要是力争充分发掘现有细分市场和产品的潜力,以求进一步地扩大销售量。

企业产品的销售量主要是受两个因素的影响:销售量=品牌的使用人数×每个使用者的使用率。因此,扩大销售量,具有两个主要的努力方向。

1. 扩大品牌的使用人数。有以下策略作法: a)转变非使用者。b)进入新的细分市场。c)争取竞争对手的顾客。

2.增加顾客使用率。有以下策略: a)增加使用次数。b)增加每次的使用量。c)发现产品的新用途。

处于成熟期的产品还可以采用对产品的质量、风格、特点及服务因素的改进,来保持已有的市场份额和尽力扩大已有的市场份额。a)质量改进。质量改进主要可以通过对产品增加功能、提高耐用性、可靠性等方面实现。往往需要向顾客宣传产品质量改进给顾客所带来的额外好处。质量改进策略的有效范围是:质量的确有改进的可能性;并且,改进质量所增加的费用,营销企业能主要不依靠提高售价而能通过增加销售量来取得资金补偿或使利润增加。b)特点以及样式的改进。为产品不断地增加某些新的特点,或者对外观样式进行改变,往往可使企业的产品保持强大的市场吸引力,或是能够刺激起顾客新的消费欲望。日本的家电企业,在产品进入成熟期后,总是不断地进行一些较小特点和样式的改进,每次都能使产品获得一个溢价或保持其的市场吸引力。

此外,还可以营销组合的改进,主要有以下一些策略:a)价格。企业可以通过直接地降低价格、或者是加大价格的数量折扣、提供更多的免费服务的项目等办法,使顾客享受到价格的好处,以保持顾客量或增加新顾客。b)分销。企业可以尽量渗透到更多的分销网中,或者进入(或建立)某些新的分销网,以增大产品的市场覆盖面,取得还可能有的新顾客或者保持原有的市场份额。c)广告。在成熟期,应对原来的广告的有效性重新作定位检查,以确定是否需要重新设计广告,或者改变广告原来的创意,重新激起顾客注意。d)促销。企业在成熟期,往往采取更为灵活的促销方式,以及不断创新的促销方法,来保持产品的既有销量和企图掀起新一轮的消费热潮。

4. 衰退期的营销战略

衰退期的市场特点通常是顾客人数在不断地减少;销售量快速下降;价格已难以维持原有的水平,经营的利润在减少,减少的速度越来越快,直至成为负利润;某些竞争者开始退出竞争。

产品进入衰退期后,企业必须对老化的产品作出及时的决策。是应该放弃还是坚守,需视企业的经营实力和产品还具有的市场潜力而定。简单地放弃或是不顾实际情况的坚守,都会使企业蒙受损失。因为在衰退时期企业的策略的选择,决定于本行业对企业存在的吸引力和相对于竞争者的实力。衰退期的策略有:

a)增加企业对现有产品经营的投资,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这适宜占市场份额最大的(市场领先)企业采用,因可以抢占某些退出的竞争对手所放弃的市场或争取其的顾客。

b)保持原有的投资水平,既不增加规模也不扩大规模。这适宜于市场份额较大的企业,在市场还具有一定的潜力,或不能清楚地预见市场下一步的情况会是怎样时采用。

c)有选择地进行收缩。即将某些销售额过小的细分市场放弃,在较具潜力的细分市场保持原有的规模或扩大规模。这样做的结果是,企业的投资可能有所缩减,或者是保持原有的水平。这适宜于市场占有额中等的企业采用。

d)收割。加速从现经营的业务或产品中收取尽可能多的现金或利润。这适宜市场占有额较小的企业采用。

e)放弃。迅速处理某项产品占用的资产,放弃经营该项业务或产品。市场占有额很小的企业一般应采取这种策略。

市场演进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主要注重的是特定产品或品牌的市场销售的变化情况。仅仅依靠这种分析,而不综合分析一个产品整体市场发展变化的情况,很容易导致战略错误。因为单个分析产品的市场变化,毕竟是“产品导向”的观念。市场演进理论则对产品生命周期进行了补充。因为市场演进是从市场导向的角度来分析产品的市场变化情况,它揭示了一个产品涉及的整体市场变化规律。企业利用市场演进理论的分析,可以对产品生命周期对个别产品的分析进行有力的补充。

1. 市场演进的概念

市场演进是指一种产品的市场形成与发展的变化过程。市场演进的说明的是,对于一个产品来说,如果它是第一次投放市场,将经过一个具有相互继承性的连续变化的过程。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也有4个明显区分的阶段,即出现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区别是,市场演进是从一个产品的市场形成过程来分析市场变化情况的;产品生命周期则是分析的一个产品市场销售变化情况。一个特定产品的市场变化是处于某个市场演进阶段中的变化,因此不能说明与这个产品相类似的产品将可能会有什么变化。

2.市场演进的不同阶段

出现阶段

在一个产品还没有生产或营销以前,这个产品的市场当然不存在。但在原有某种产品的市场上,可能已出现对这种产品的需求,即存在一个潜在产品市场。以个人数字助理(PDA)产品为例,在现在各种简单到复杂的计算工具、包括功能强大的计算机产品,因为不具有易用性和便携性,因此,易用、便于携带的,可以做多种信息处理和通信工作的产品还没有,市场需要有象PDA这样的产品。 对于小企业来说,单一补缺战略显然更为有利,因为占据一个市场角落,可以成为相对强者,并且在对大的竞争对手没有吸引力市场位置上,也很容易固守;对于大企业来说,后两种战略显然更具吸引力。如采用广泛市场战略时,将产品定位在顾客平均不满意总和最小处,可以覆盖整个市场。

当企业选择了开发PDA这个产品的战略,PDA 产品的市场演进中的出现阶段开始了。

成长阶段

假定上述的PDA产品开发并上市后,其销售情况异常良好,这位营销者就会不断扩大生产能力,这样就进入了PDA产品的市场成长阶段。如果这个开发企业选择的是在市场中心位置推出产品,现在有另外进行市场跟进的企业,要进入这样的市场应该有哪些选择呢?

可以将品牌定位在市场某个角落,不与现在的企业正面冲突(单一补缺战略);可以将品牌定位在上述企业的附近(大量市场战略),当然,冲突将在所难免,特别在市场容量有限时,很快会进行正面对抗;可将品牌定位在不同的角落(多重补缺战略),这样形成对原来企业的产品包围。可以说,一般作为模仿产品生产的营销企业,在进入一个新出现的市场时,需要就自己的实力,可能的市场容量、产品生产规模对成本的影响或者是行业经验曲线进行考虑。

成熟阶段

不论进入者选定的是哪个市场位置,发展的最后结果,将是互相“侵入”到其它企业的市场位置(范围)。差别仅仅是,市场容量较小时,这种“侵入”在新产品市场上很快发生;相反,如果市场容量大,则开始相互“侵入”的时间相对缓慢些。在“侵入”过程中,每个营销者的利润都会不同程度的减少,市场被分裂成许多碎片。还有些残存的市场碎片,因为太小,没有开发价值。在这个阶段,市场达到成熟,没有新产品出现。

经过分裂阶段以后,如果其中有企业的产品具有所有竞争对手产品没有的、满足需要程度更好的属性,则会独占市场鳌头。市场中绝大部分消费者会被吸引到这个品牌上来。这就进入成熟阶段中市场再结合阶段。在市场成熟阶段,始终在分裂、再结合之间摇摆。竞争带来市场分裂,而技术和产品创新使市场出现再结合。

衰退阶段

最后,现在的产品市场,因为出现了新技术的产品可以替代它,这个产品市场总需求水平不断下降,直到这个市场的生命终止。一个市场的终止,其实就是老技术生命的完结,新的需求――技术生命周期又开始出现。

由此可见,产品的生命周期与市场生命有极大的相关性。一个产品生命完结,应该是这个产品市场终止的最后结果,而不是市场终止的原因。

3. 属性竞争的动态分析

上述关于市场演进的分析中,我们看到,市场演进的各个阶段,是建立在产品属性的创新上的。市场竞争使产品的新属性连续不断被创造出来。一个新属性成功了,竞争者的“克隆”引起属性领先企业很快失去优势。这就产生一个问题:企业在市场的演进过程中,如何判定哪种属性是需要创造的,恰恰是这类属性能够给企业带来预期的利润和竞争优势。

很显然,在营销管理中,企业需要有找到新属性和对此新属性的市场前景的判断能力。下面有4 种方法:

1.经验方法。企业不经过任何市场调查和向消费者征询意见,仅仅凭自己的开发灵感,想到了就进行开发。显然,这是一种“碰运气”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主要的局限性就在于,如果经验与实际的偏差太大,将肯定导致失败。问题是,事先根本不可能知道其的取胜概率有多大。

2.直接观察。企业可以采用向消费者征询意见的作法,首先了解消费者需要什么属性,对这些属性的欲望水平。然后,根据经验来选择有开发潜力的属性。这种方法的最大缺陷是当消费者某些意见超过了企业拥有的开发技能、或者认为太难、或者主要决策人员的知识狭窄,往往会将那些很有前途的顾客要求的属性置之不顾。

3.辩证过程。产品的某种属性被创新和推出后,有可能被推向到极端。在向这种极端发展过程中,会留下有那些不需将属性发展到极端的顾客,这就为采用与其不同发展方向属性提供了市场空间。因此,不随波逐流,将顾客对产品属性的需要向相反的方向引导,向被忽视细分市场引导,用这样与主流属性对抗式发展属性就是辩证过程。如多年来,在计算机中央处理器(CPU)市场上,都是由 Intel 公司领导的。该公司不断用性能更好,价格更贵的产品来引导市场。为此,该公司总裁葛洛夫还写了一本《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的著作,来炫耀自己的这种市场策略。但是,这种单向性向极端发展一种属性的作法,也会包含了自我毁灭的因素。因为它必然会使消费者不断为新属性支付高昂购买价格,这就为竞争对手向相反方向发展创造新属性留下了可乘之机。这样,Intel 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 AMD公司,在1997年间,就是在 Intel 留下的市场空间中,找到极有潜力的低端低价CPU产品市场,使Intel公司的高档CPU产品没有取得预期的绩效。为此,“偏执狂”葛洛夫不得不辞去了Intel公司的总裁的职务。

4. 需要层次满足过程。即创造新属性时,着眼于分析现在的产品如何能够提高顾客需要的满足层次,这样来找到需要创新的属性并进行开发。如汽车产品,就是从原来满足运输和交通需要,发展到创造一种生活标准,再到体现社会地位和生活兴趣。企业需要评估的是顾客下一个要求满足的需要层次是什么?

案例:如果回顾一下PC机CPU制造业的竞争,从486时代起就开始了,虽异常激烈但开始并没有公开化。因为当时大家都按同样的规格生产兼容Intel的芯片,厂商之间的交叉专利许可多如牛毛,且都叫486/386,“敌我不分”,逼得Intel不得不搞了一个“Intel Inside”的宣传策略,才靠装机量险胜。总结教训,Intel为自己的第五CPU取名为“Pentium(奔腾)”这一受商标法保护的名称,迫使其他厂商只能另选它名,从而正式拉开了CPU制造竞争的帷幕。从那时起,短短几年,竞争对手已几易其人:从最早的AMD、Cyrix、NexGen三对一,到现在只有AMD还在全线奋战(NexGen被AMD收购;Cyrix被NSI收购后已放弃与Intel直接对抗的策略;新近加入该领域的IDT和RISE仅主攻低端CPU领域)。更重要的是,经过几年来的竞争,Intel在进步,其对手同样也在进步,且相对而言,进步的速度更快。以AMD为例,其CPU在K5时充其量是一款介于486与奔腾之间的产品,K6就已经达到了相当于奔腾的性能,而最新推出的K6-2,其综合性能已与同样主频的奔腾II不相上下。总的趋势是非Intel的CPU在制造工艺、主频、性能、功耗方面与Intel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正因如此,以奔腾II的出现为标志,CPU制造业的竞争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生命周期范文第10篇

产品只是企业的存在形式,顾客才是企业的存在基础。自然而然地,企业应该更多地关注顾客,而不是产品;应该更多地关注顾客生命周期,而不是产品生命周期。营销历史上的两个经典竞争案例,都是围绕顾客生命周期而展开的:一个是在高端汽车领域,宝马和奔驰的竞争;另一个是碳酸饮料领域,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的竞争。

宝马最初是作为奔驰的发动机供应商而存在的,后延伸到整车领域,与奔驰直接竞争,但无法撼动奔驰在忠诚顾客心目中的品牌地位,经营困难,曾经两次濒临破产。直到20世纪70年代,宝马实施围绕顾客生命周期的竞争策略,才一举扭转败局。宝马发现:奔驰是经典的高端车,定位于成功人士,不断地强化自身“经典、豪华、稳重、含蓄”的定位,但奔驰的主体顾客逐渐老去,市场上新生代的消费群体开始出现,他们是“富二代”、“官二代”,或者自己创业而年轻有为的一群人,这群人叛逆、自我、喜欢自我掌控命运,与奔驰的主体顾客在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上都完全不同。这给了宝马切入市场的机会,宝马为新一代高端人群制造高端车,并围绕这个群体安排整体营销策略,获得了高速发展,最后成为奔驰的强劲竞争对手。

与此异曲同工的,是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的竞争。早年百事可乐做过很多尝试,包括针对可口可乐的瓶型而推出的大包装产品——“同样的价格,双倍的量”,都没有产生决定性的效果,因为可口可乐很容易跟进,然后依靠品牌和大资源能力,压制百事可乐。直到百事制定了围绕顾客生命周期的竞争策略,格局才被颠覆。与宝马相同,百事可乐发现可口可乐的主体顾客逐渐老去,而新生代逐渐成长起来。百事可乐伺机切入新生代顾客,提出成为“新一代的激情选择”,在营销策略的各个方面,都围绕年轻一代这个目标顾客群体来制定,随着新生代的成长,百事可乐也自然成为饮料领域的一方霸主。

宝马和百事可乐获得成功之后,很是注意研究顾客生命中后期,一方面要跟随主体顾客的成长而变化,另一方面采用副品牌或多产品的方式,来发展不断出现的新生代市场。奔驰和可口可乐遭受阻击,但很快从中获得成长,转而也围绕顾客生命周期来架构产品线布局和整体营销策略。

围绕顾客生命周期的竞争,值得企业思考。一般而言,在竞争非常激烈的市场格局中,企业都有明确的顾客定位,很清楚自己是为谁提供何种服务的。但问题是当企业最初定位的顾客在不断成长时,企业必须做出选择:或者跟随主体顾客一起成长,围绕他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需求等方面的变化而改进自己的营销策略;或者围绕成长起来的新生代去制定策略,但要注意这个群体与企业原来定位的群体,很可能在价值观与生活方式上迥然不同,因此需求也不同;或者采用分品牌策略,分别定位于不同群体,阻止竞争对手的进入,就像中国移动,围绕主体顾客不断完善全球通品牌,围绕新生展动感地带品牌。

现实中常常看到的现象,是企业采用刻舟求剑的方式,既没有跟随主体顾客一起成长,也没有围绕新生代调整策略。例如在男装领域,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以雅戈尔、杉杉为首的浙派服装,为“60后”的年轻群体提供西装,获得极大成功。但随着“60后”逐渐成熟、成功,浙派服装企业并没有跟随这个主体顾客群去做出改变,导致顾客被其他品牌分流;同时,他们也没有研究新一代的“70后”的年轻人,这群在20岁左右的年轻人受港台流行文化的影响而喜欢休闲装。早年浙派服装企业的没落大抵如此。其后,利郎、七匹狼等闽派服装企业快速成长,恰恰是顺应了“70后”的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他们也风风光光地发展了十年,但仍然没能避免浙派服装企业的失误。闽派服装企业也忽视了主体顾客的成长,当“70后”步入中年后,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发生了很大变化,闽派服装必须改变品牌内涵和产品形式等营销策略,才能继续获得这个顾客群的青睐。同时,新生代的“80后”,在20岁左右的年纪,与十年前的“70后”完全不同,他们更张扬、奔放、个性十足。闽派服装企业在这种变局中也错失机会,给了杰克琼斯、马克华菲等广派服装成长空间,这些企业跟随“80后”的成长而获得快速发展,同时让更多品牌把“70后”的主体顾客群分流走,以致成长速度受限。

上一篇:猪周期范文 下一篇:历史周期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