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产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12-13 11:39:39

影视产业论文

影视产业论文篇1

 

基于当前快速发展的中原影视文化产业大背景,探讨作为影视产业后备军与生力军的高校影视人才尤其是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似成为当务之急。简单来讲,培养高校影视人才所应具有的基本素质,我把它归结为三点:意识、情怀与能力。

 

一、培养具有本土文化意识的彩视人才

 

文化产业毕竟不只是产业,还有文化。影视文化的产业化当然也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要有所凭借。我们经常讲,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同样道理,愈是本土的,才愈能走向国际,这就要求在发展河南影视文化产业的过程中要立足河南本土文化资源进行开拓创新。

 

通观河南出品的影视剧或是制作的电视栏目,无论是《新少林寺》、《少林寺传奇》系列还是《梨园春》、《知根知底》等,基本都是立足河南本土文化,在民间具有广泛的文化基础与群众基础,因而才能为观众所喜闻乐见,并走向全国甚至国际,达到经济与社会效益双丰收。除河南本土制造的影视产品,他山之石亦可以攻玉,让我们放眼国内外影视业,那些获得较高口碑、具有长久生命力的作品同样离不开其独特的文化土壤——陈晓卿任总导演的《舌尖上的中国》系列不正是立足于中国传统美食么?范立欣的《归途列车》、杨凡的《游园惊梦》、王家卫的《一代宗师》也都是取材于中国独特的传统与当代文化,如城市化、戏曲、功夫等。这些例子也一再说明我们在高校影视教育与人才培养中,应该坚定不移地秉持立足本土文化资源走产业化道路的信念。

 

早在2006年10月,河南省第八次党代会就正式提出了“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两大跨越’。至此,文化强省战略上升为指导河南未来发展的最高成就之一。”要实施“文化强省”战略,首先要办好教育,只有教育办好了,才能培养好“文化强省”所亟需的人才,也才能更好地继承并转化深厚的文化资源,进而变资源优势为创意优势。根据“文化强省”的宏伟目标,与之相应,河南高校的影视教育应当在民族化和全球化文化碰撞中、在传统和现代文化对话中,引导学生在多元文化视野中不断挖掘本土文化资源,诸如遍布中原城乡的豫剧文化、禹州神蜃镇钧瓷文化、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信阳罗山皮影以及淮阳庙会、马街书会等,这些都可以在理论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中加以强调,使之成为学生创作取材的重点对象,带领或推动他们去深人关注并制作一批优良短片,如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电系学生分别于2013和2014创作的纪录短片《台上,台下》(豫剧)和《泥泥狗》(民俗)、《木刻年华》(木版年画)等,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二、培养具有社会与人文情怀的彩视人才

 

中原地大物博,中原文化一向兼容并蓄,并具有自身鲜明特点,“河南独有的中原文化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根源性、原创性、包容性、开放性、基础性。中原文化被确立为广泛吸收众多民族优秀品质而成的中华文明的主流文化。”基于此,河南高校对于影视人才的培养,更应该立足中原、放眼中国与世界,而不应闭门造车、自娱自乐。事实证明,高校要想培养出高质量的影视人才,也不可能关起门来办教育,把学生一味束缚在象牙塔里,一定要积极引导学生走出校园、面向社会,时刻了解并参与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进而学会关注人、尊重人、理解人,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与情怀。

 

只有深入社会、感同身受,与作品中的主人公近距离接触,才可以拍摄出满意的作品,如前文所说的纪录片《归途列车》是把镜头聚焦到农民工及其子女问题,《舌尖上的中国》以美食反映人的生活与生存现状,张艺谋的最新电影《归来》反映的是一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而张以庆的《幼儿园》则以儿童视角巧妙折射成人世界。即使那些表现年代久远的故事,如康健宁、蒋樾的《京剧》等,也离不开对历史与文化变迁的感悟及对人的境遇的深沉思索。抛开这些由大型制作机构、著名制作人参与的作品不说,就拿近几年在国内各大学生电影节、电视节和影像节上频频获奖的学生作品来说,同样如此,如今年第二十一届大学生电影节大学生原创作品单元获奖剧情短片《彼岸》、2011年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电视节学生原创作品单元金奖剧情短片《金兰桂琴》和二等奖《爷爷》等无不是关注相对细致人微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因而赢得了评委会和广大学生的一致赞同。近两年由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电系学生拍摄的《漂泊的红领巾》、《波比的心愿》分别反映了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自闭症儿童问题等,都是在关注时代与社会,有着浓厚的人文意识。

 

虽然学生创作整体上尚显稚嫩,但是,在学校影视教育中如果能够不断强化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想必等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一定会对他们的创作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对整个影视文化产业的质量与水准有相应提升,而不是片面追求数字与GDP攀升,这必将有利于影视文化产业生态环境的健康运行。

 

三、培养具有讲故事能力的影视人才

 

对于影视作品来说,没有感染力就没有影响力,也就不会有市场占有力,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叙事即第一生产力。叙事对于剧情片的重要性自不必讳言,对于纪录片亦同样重要,希拉柯伦伯纳德在《纪录片也要讲故事》中谈论如何使故事在纪录片创作中发挥作用的基本元素时,特意引用了《电影剧本创作的手段》中一个重要观点:“讲述这个故事是为了在观众观影过程中实现最大限度的情感碰撞以及激发观众的参与性。”这样看来,无论是剧情片还是纪录片都是需要叙事的,都需要一个好的叙事,这在电影《归来》中是如此,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里同样如此。

 

那么,在学校的影视教育中,我们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讲故事能力,这牵涉到很多方面的素养训练,比如策划、剧作、摄像、导演、表演、录音、剪辑等,需要长期、系统的学习与积累。在具体的作品中,很难说什么样的讲故事方式才是最好的方式,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在影视制作的三个不同阶段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前期策划阶段应脚踏实地,切忌好高骛远而流于概念。学生创作多为短片,长度一般不超过30分钟,在这样的时长内,不适宜放进太多的东西,要避免求全求大,使得作品仅停留于概念层面而难以付诸实施,所以在影视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中,应该树立一个明确的意识一一无论是剧情片还是纪录片,它的核心就是“一个人、一件事”(当然这个“人”是指主要人物),只有掌握了这个短片创作的规律才能事半功倍。

 

第二,实际拍摄阶段要善于用镜头讲故事,而不是过多地借助解说(纪录片)与旁白(剧情片)等声音手段(除去室内访谈与专题节目制作)。这样说并不是重影像轻声音,视听是影视的双翼,缺一不可,但是学生创作往往在影像语言掌握上略显无力,而较多地依赖旁白与解说来补足叙事中的不足。务实地讲,综观各学生类影像节,获奖作品鲜有用旁白与解说的,而更多重视影像与声音的有机配合及客观呈现。解说与旁白的滥用,实际上削弱了影像语言应该发挥的功能,也削弱了声音中音响、音乐的作用,这不利于学生全面深人掌握影视语言。

 

第三,后期制作阶段要通盘考虑,平衡剪辑与导演之间的辩证关系。我们经常讲,导演要有剪辑意识,剪辑要有导演意识,意思就是导演和剪辑密不可分,好的剪辑可以为导演加分,坏的剪辑则会破坏导演意图,最后完成作品的整体节奏感、叙事的结构与形式感、甚至作者的风格都离不开剪辑的功劳。因此,在高校影视教育中的日常教学要加强剪辑训练,这是通向作品成功的最后也是极其关键的一环。

 

四、结语

 

归根结底,影视文化产业要以产业为支柱、以文化为核心,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它的成熟与丰收离不开整体文化产业生态的健康向上,这就需要政、产、学、研四方联动,共同营造良好的文化产业生态环境,其中,学校对影视人才的系统培养是不可缺失的重要部分。

 

参考文献:

 

[1]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2010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0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影视产业论文篇2

一、我国影视业与影视教育的现状

当前,我国虽是影视生产大国却非影视产业强国,影视业“量”的繁荣并没有带来“质”的突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缺乏原创性。(2)影响力小。我国生产的影视节目在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影响力非常微弱。电视剧输出局限在亚洲地区及其他国家的华侨聚居区。(3)利润少。对于国产剧市场遭遇“量多质不佳”的尴尬,著名编剧石康指出,时下电视剧存在市场激励不足的弊端,每年14000集的产量却只有一半播出,进入黄金档的更是只有区区3000集,资源浪费严重,也让创作者丧失激情。

我国虽是影视教育大国却非影视教育强国,虽然有近千所高校开设了与影视相关的专业,但是培养出来的学生绝大多数与社会需求脱节。电视编导专业、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不会操作摄像机,影视高材生“眼高手低”现象普遍存在,与影视教育强国还有较远距离。目前我国影视教育主要存在师资力量不够、设备投入不足、理论与技术,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而我国影视行业发展存在着节目重播率高、国产影视精品少、影视复合型人才少的现状。这就需要我们研究新的影视产业与影视教育合作的途径及方法,从而提高我国影视产业和影视教育的合作效用。

二、影视产业和影视教育合作的意义

影视教育与影视产业的融合、合作,对实现双方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及文化市场主体的多元化,人们对文娱生活及精神生活的要求进一步提升。目前,我国影视产业作品质量出现短暂性的停滞及发展缓慢的现象,这是由于缺少精通经营营销、了解市场需求、创新能力强的影视产业人才造成的。影视产业作品在产生到完成的过程中没有形成统一有序的系统,各个环节的联系不够紧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影视作品的完整性。影视产业市场发展的不完善也是影响影视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若想在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环境中,满足人们对文娱生活及精神层面的需求,应在保证影视作品质量的同时,不断丰富影视作品的内涵,以求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强大需求。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影视产业要得到发展、要实现影视作品内涵及内容的更加丰富,要依靠结构合理、专业素质高、富有创新思维及能力的高水平人才队伍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大力发展影视教育势在必行。

三、影视产业与影视教育合作的途径及方法

影视产业与影视教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对促进彼此发展壮大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二者具有一定的交叉性、共通性。在影视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影视产业提供丰厚的物质基础及教学实例,以确保影视教育充分联系实际,使影视教育在有切实案例及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创新,也促进了文化发展。同时,也为影视教育提供了将知识带到实践中的平台,使学生在接受影视教育的基础上,能有效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处。另一方面,影视教育促进了影视产业的发展,影视教育为影视产业培养出高素质、有思想、专业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为推动影视产业的茁壮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若想促进影视教育或影视产业的发展,实现影视教育与影视产业合作及融合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科学、有机的处理影视教育与影视产业的合作,才能使二者互惠互利、相得益彰、共同发展。影视教育及影视产业的合作可以通过以影视教育为主,以影视产业为辅、以影视产业为主,以影视教育为辅、影视教育及影视产业对等合作的形式来实现。

第一以影视教育为主,影视产业为辅。我国很多高等院校特别是专业性质的院校开设有影视教育这个学科,并且学校管理人员非常重视影视教育这个学科的发展。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表现出来。第一学校内影视教育学科的师资力量非常的雄厚,学科教学的教师专业能力强,并且学校还会定期的组织一些相关的学术研究,这样就让学校内影视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提升。另外,学校在影视教育过程中还多次与当地的电视台、影视公司合作,目的是让学校影视教育能够从理论进入到实践的环节上来,并且还能够在学校内部形成一些小型的产业。这些产业并不能算是影视产业,因为学校在于当地影视相关单位合作的时候,能够为学校内影视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所以一些学校会在内部建立实习的场所,这些基地能够定期的生产出学生的作品,是学生学以致用的关键场所。第二学校在影视艺术方面有了一定的成就,例如北京艺术传媒学院,其在影视方面有了初步的探索,但是这种探索的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资金来源于其院校,所以这种探索方式对于学校依赖性很强。所以这回导致一个弊端出现,有的院校资金基础薄弱,这些院校如果发展影视教育则会比较的吃力,虽然影视教育专业学生很多,但是学校对于影视教育学科的投入却不多,所以这阻碍了学校影视教育的发展。

第二影视产业为主,影视教育为辅。我国影视产业规模比较大,全国电视台与广播台共有一千九百多家,单电影制作的单位就有七十多家。为了让影视产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需要将影视人才送入到一些高等院校之内进行培训,培训的目的是让这些影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得到提高。对这些影视人员进行再教育实际上是为了提高影视产业的软件质量,这种影视教育的方式针对性很强,而且效果很显著。

第三是影视教育和影视产业两者对等合作。对等合作指的是两者在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三个方面各占据一半的份额。这种合作的方式在一些专业影视学校比较常见,因为对于影视高校而言,不仅仅需要学习理论知识,更重要的要进行实践练习,所以学校影视教学需要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例如北京传媒学院,在一年教育中,上半年可能在接受理论知识教育,下半年则进行实践的练习。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环境的迅猛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快速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丰富文娱生活,对艺术及文化的欣赏水平也逐渐提高。因此,影视产业在社会环境的改变下得到了发展的机会。同时,作为拥有艺术性、学术性以及实践性的影视教育也随之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机遇。我国作为世界第三大创意出口国,应把握时机,大力发展影视教育以及影视产业。影视教育及影视产业的融合,不仅会推动影视教育行业发展,也会推动影视产业发展,并从中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为实现我国经济、文化快速发展做出贡献。同时,影视教育及影视产业的合作融合,必将会实现我国文化内涵及影视作品的结合,使我国千年的文化精华及民族文化精神得以弘扬和传播。(作者单位:1.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2.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虹添.对影视教育与影视产业合作的路径及方法的探究[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20):249-250.

[2]孟祥文.论高校影视教育与影视产业的融合[J].科学时代,2010(8):255-256.

[3]张智华.影视教育与影视产业合作的途径与方法[J].艺术评论,2013(7):83-86.

来源:商·财会 2013年12期 

影视产业论文篇3

为期三天的横店影视节包括开幕式、“横店之翼”微电影展映周启动仪式、 “横店影视产业协会”成立大会、2012中国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横店论坛、横店影视产业发展座谈会,以及“金牛奖”颁奖典礼等多项活动。横店影视节“金牛奖”还为群众演员特别设置了“最佳横漂男女演员奖”,这也是国内影视节首次为群众演员设立奖项。

“金牛奖”揭晓

为鼓励优秀影视作品,横店影视节特别设置了“金牛奖”颁奖环节。旨在奖励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内的影视企业出品的优秀电影、电视剧。

《龙门飞甲》和《后宫·甄嬛传》分获“最佳电影”和“最佳电视剧”奖项;博纳影业总裁于冬和长城影视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赵锐勇分别摘得“最佳电影制片人”和“最佳电视剧制片人”桂冠;最佳电视剧导演奖项被热播剧《后宫·甄嬛传》导演郑晓龙夺得;华谊兄弟传媒集团获得“最佳影视机构”奖。

演员奖项方面,张嘉译和罗海琼分别凭借在《悬崖》和《借枪》中的表现赢得“最佳电视剧男演员”和“最佳电视剧女演员”。 “最佳横漂男演员”由26岁的江苏徐州小伙张科研获得,“最佳横漂女演员”则花落25岁的江西南昌女孩谭琍敏。

专家“论道横店”

作为本次影视节重要活动之一,“2012中国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横店论坛”于9月17日举行。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花建、华谊兄弟传媒集团总裁王中磊、横店集团董事长徐永安等出席了论坛。与会者围绕国内影视基地和影视制作等核心议题进行了发言。

花建认为,影视产业的集聚可以带来“推动创新、降低服务成本、形成规模效益、提高地方地租”四方面优势。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陆地指出,目前国内影视基地和主题公园已达2500余家,影视基地的经营正面临严峻挑战。徐永安则和与会嘉宾分享了横店影视基地的成功经验。

王中磊指出,影视制作层面对编剧环节的忽视,造成了影视题材相对匮乏和内容的不专业。从业人员的浮躁状态也是一大弊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则认为,近几年国产影视作品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缺乏“正能量”文化价值的传达;从业人员缺乏专业训练,整个产业尚未形成专业化的工业体系。

“横店影视产业协会”成立

影视产业论文篇4

一、影视文化与城市形象的塑造传播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城市社会的到来,城市间的竞争与合作不断深化,城市品牌与形象的角逐在城市竞争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起来。城市形象可以理解为社会公众、市民和游客对城市的整体印象和评价。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构成因素,也是城市的独特标识之一,还是人们消费城市的重要商品之一,对创造城市经济与社会效益的贡献不言而喻。在信息时代,城市不仅需要有故事,还要学会讲故事。学会如何塑造精彩的城市形象是当下的城市经营管理者面临的新课题。近年来,在城市形象理论中,城市形象定位理论,城市形象塑造理论研究以及城市形象软实力理论,都对城市形象的塑造与传播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丰富成果。这些理论均提出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是一本文由收集整理个复杂体系,需要整合不同的战术与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体构建的虚拟世界越来越发达,大众传媒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有超越真实世界的趋势。因此,利用影视文化塑造和传播城市形象的尝试也逐渐多了起来。而影视基地建设,也随着我国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城市形象构建与传播的一种有效实践。

影视基地按照产生原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指国家或地区根据影视产业发展的战略需要,划出一定区域,实行特定的产业鼓励政策,由政府或企业对总体发展、产业导向、公共基础设施等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和统一运营的影视产业区域,包括外景拍摄基地、影视内景拍摄基地、影视制作基地以及主题公园。另外一类是在已经建设并利用完毕的影视布景的基础上,作为旅游资源继续开发的项目。影视基地按照功能划分还可以分为内景基地和外景基地。按照规模大小则可划分为影视城,风景名胜区和专门性人造景区。随着我国影视产业的繁荣发展,影视剧行业收入大幅攀升,影视基地建设逐渐增多,目前部级影视产业园区有2个,省市级以上影视基地已经超过100个。但从城市形象理论研究现状来看,对利用影视基地建设服务城市形象构建与传播的研究还不多,学界现在对影视基地的理论研究,主要还集中在经济学领域,特别是从区域经济的增长极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和新产业区理论的视角对影视基地建设进行了较多阐述。

二、影视基地建设与城市空间创新

城市营销学理论认为,城市空间作为一种特殊的宏观性空间产品,具有多元性和复杂性。城市空间首先具有持续生长的可能,可以被不断的创新与开拓。同时,它是可以被感知、被体验的,具有立体性。此外,城市空间还具有可分割剥离的空间层次感,由具备不同功能的子系统构成。城市是一个整体性的固化存在,是“一个固定且无法移动的实体,需要通过有效的传播来帮助消费者克服无法亲身体验带来的缺陷”。 基于城市物质性与非物质性混合叠加的特性,我国学者卢长宝、王丹丹提出了在影视语境下进行城市营销的概念性框架,即通过影视运作,在针对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对城市空间不断开拓创新,通过四重维度的构建(即固化空间、知觉空间、想象空间与体验空间)将城市空间植入进影视作品,从而实现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的目的。根据这一理论,影视基地建设在城市空间拓展与形象构建中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影视基地建设丰富了城市空间的物质基础。城市形象首先建立在城市的物质性上,不能脱离城市的功能属性。按照mdgdalena的说法,城市空间由众多功能各异的子产品构成。影视基地的建设本身增加了城市固化空间的功能,创造出新的城市面貌,其迥异的样态满足了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对树立城市品牌形象提供了事实层面的新鲜元素。比如我国著名的浙江横店影视城,无锡影视城,规模宏大,气势壮观,以独特的历史场景和厚重的文化底蕴成为当地不可忽略的城市新景观,这些基地园区建设是庞大的不易变动的,一经建成对城市形象的整体战略起到长久影响。

第二,影视基地建设有利于城市固化空间通过影视信息编码解码过程向知觉的空间、想象的空间与体验的空间不断转化,从而产生空间创新。首先,在城市空间的影视植入中,不是所有的固化空间都具备核心价值,适合被选择被植入,但影视基地作为专门服务影视产业的固化空间,它的首要功能就是影视作品的背景,是观众能获得的知觉空间。接下来,借

助影视传播,影视基地可以从被感知的空间转向可想象的空间。影视基地构建的空间世界经过影视作品的展现,已经与相对应的故事情节、内容与意象,以及影视作品之外的种种氛围交织成一个统一体,城市的气质与形象在影视赋予观众的想象空间中得以形成,城市空间的品牌属性得以树立。比如银川镇北堡西部影视城依托宁夏特殊的文化与历史传统,以其独具魅力的古朴苍凉的样貌和民间化民族化的审美内涵,不但成为我国众多影视基地中良好运作的一处典范,还是宁夏最成功的文化产业之一,对银川市城市形象的充实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影视基地为人们提供了可持续的体验空间。从感知到想象,最终,回忆和情感会引领人们走进那处渴望体验、渴望重温的城市空间。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影视创作载体,影视基地能够将影视作品中的场景、道具以及故事背景长久保存并持续使用,使慕名前来的体验者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比如营造了老上海风情的上海车墩影视基地,高度艺术性呈现红楼梦文化的北京大观园景区等,这些影视基地的物质存在以及他们所凝练的意境与文化价值,对人们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流连此处,会对此地此城感到分外依恋、分外亲切。时空作用下的亲身体验,使城市的消费者感受者对城市产生强烈的情感认同,使城市的形象具备高度归属感。

三、影视基地建设的几点原则

总体而言,影视基地建设对开拓城市空间、构建城市形象尽管是一种有效的策略,但在实际运用中,还应该注意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因地制宜,强化个性。现在各地影视基地建设方兴未艾,国内现在共有超过20个投资上亿元的大型影视城。影视基地建设前期投资资金需求巨大,如果不根据当地特色建设具有个性、迎合消费者真正需求、且不易被替代的影视基地,很容易盲目重复上马项目,恶性竞争,不但无法对城市建设起到优化作用,更易陷入亏损。

二是善于借用城市原景原貌。这样做一是有利于减少前期投资风险,更重要的是可借用的城市原景原貌一般都更具有历史感,跟城市原有空间的有机联系更加紧密,在丰富城市形象上效果更直接。比如同里、西塘等地保留了大量江南古镇的建筑和生活样态,完全可以直接纳入影视基地范畴,而不用辟址重建。再如沈阳这样的有众多工业文化遗存的城市,可以将城市工业文化遗存保护与特定风格影视基地建设和旅游开发相结合,对构建城市文化品牌形象一举多得。

影视产业论文篇5

关键词:“学研产” 师范院校 影视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9-0200-02

一、“学研产”教育模式与影视艺术专业

对于高等学校来说,具有三大功能:课堂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研产”其实就是高等教育这三大功能的具体体现,并且将这三大功能有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对于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目标的高校来说,需要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具备实践动手能力和初步研究科学问题的能力。而“学研产”的培养模式给全面发展学生知识技能提供了很扎实的基础。对于影视艺术类专业来说,有此模式为支撑,对专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影视艺术专业,尤其是广播电视类的专业,是一门比较新兴的专业,起步较晚,实践先行,理论滞后。相关的教育理论、教学大纲、课程体系以及师资状况等因素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学研产”教育模式给影视艺术专业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和框架支撑。尤其是的师范类院校和综合类院校,不像专业院校有影视艺术教育的培养传统、学习环境和实践渠道,更需要在“学研产”教育模式下培养自己特有的影视艺术人才――即全面的影视艺术专业化人才。这就使得影视艺术与“学研产”教育模式分不开了。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导致大多数高等学校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无论教学和科研基础薄厚,无论是理工擅长还是文史主导,无论是艺术类、还是综合类院校,都应着时代潮流和利益驱使来开办影视艺术专业,影视艺术专业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发展起来。

二、师范院校影视艺术教育现状

总体来说,与其他类型的高等院校不同,师范院校的影视艺术专业教育一般都是从电化教育专业发展、衍生而来。师范院校开展影视艺术教育更多的从技术方面、实际应用方面为本培养影视专业人才,为了使学生既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准和专门技能,又具有深厚文化素养和艺术审美修养,专业设置时,还会联合文学、美术、音乐等相关相近艺术专业,共同培养影视专门人才。在这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影视艺术教育,普遍具有以下一些问题:

1.培养人才的偏离性

这一问题不仅仅是在师范院校中存在,在其他开办有影视艺术专业的综合类、理工农林类大学中也有这方面的问题。大多数院校在影视合流教育趋势的影响下,将电影、新闻、电视、动画、网络、文学、播音主持、表演、广告、设计、摄影、录音等与影视相关的领域综合在一起对学生进行培养。对于相关人才的培养目标显得笼统和偏颇。有些以培养广播电视采编为主的专业,在培养教育过程却是注重电影理论知识的培养;有些学校培养编导、策划方向的人才,却在培养过程中侧重技术方面的学习;还有些学校则是以培养艺术审美能力为侧重的目标,却培养成为信息传播为主的教育。培养人才产生偏离性现象。

2.教育方式复杂多样

教育方式的选择主要是受到学校原有的教育教学资源的影响,选择适合本校的教育方式来发展影视艺术类专业。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文化也随之不断的繁荣。影视艺术专业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其需求越来越高,成为新兴热门的专业,尤其是播音主持、表演类的专业受到许多高等院校的青睐和追捧,筹备和创办也相对快速一些,许多与影视艺术领域相差较远、文化积淀相对少的高等院校,常使用这种教育方式开办本专业;而综合类高等院校更多的则是靠文学、新闻等传统优势学科来发展影视艺术教育,其文化理论储备非常雄厚,注重对学生的知识理论、艺术批评、文化剖析方面的教育和培养,但其对影视基础、实际操作和技术技能方面薄弱。科学理论研究占据优势,而社会实践方面相对较差;理工类院校与综合类相反,其注重实践方面的培养,忽视艺术素养的教育。

由此可见,影视艺术教育的方式很多样繁杂的,对于师范类院校来说,从电化教育专业发展起来的影视艺术教育,具备一定的相关设备和技术支持,但在艺术修养、审美理论方面却不能很好的融入专业教育之中,技术和艺术之间发展是“两张皮”的状态。在教育方式的选取上也是摇摆不定,总体上还是偏向技术学习和实用技能的方式发展为主。

3.课程体系不完善

一个专业的教育方式和培养目标决定了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架构,对于影视艺术专业,尤其是电视相关专业,由于是新兴的专业,在普通高等学校中课程架构,主要是吸取电影专业的课程体系,与电视艺术简单拼接,来进行相关的课程教学。因此,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带有很浓重的电影专业课程的影子,甚至是照搬照抄电影专业的课程。而电影和电视这两门艺术领域虽有共通之处,但有一定区别,这就使得电视专业的课程内容并没有凸显出电视艺术的独特之处,课程设置有所欠缺,课程体系显得不完整。

4.师资结构不健全

在我国,与影视相关的专业艺术高等院校很少,仅有寥寥几所,再加上影视艺术专业开展较晚,发展时间短。各个高校在发展影视专业初期师资力量会很薄弱。大部分的教师都是高校原有专业的相关教师,这些教师大多都是学习物理、无线电、教育技术、美术、音乐、文学、新闻等专业出身,对影视艺术领域的理解不够透彻,有重技术轻艺术,艺术门类、文化理论不准确等问题所在。长此以往,电视艺术人才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和束缚。

5.实践渠道不给力

实验课是学生实践最基础的方式,学校的实验设备、场所等硬件设施是实验教学效果优劣的重要条件。对于师范类院校来说,电化教育专业的实验设备、场所可以与之共用,但由于设备的造价高、更新换代迅速,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实验设备的更新受到很大的限制;此外,实验设施的日常管理维护和实验设施的使用之间存在矛盾,日常实验教学效果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学生实践技能的发展。

专业实习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影视艺术专业的专业实习环节总体上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但在管理机制上还需要提高,个别的学生对实习的消极态度需要完善管理体制来解决。学生的影视艺术素养和审美观念在专业实习中会受到制约,这是需要亟待协调的一个问题。

三、师范院校影视教育的解决措施

面对师范院校影视艺术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可以总结和吸取各类院校开办相关专业的经验教训,结合教育教学质量,处理好各个教学培养环节,借助“学研产”的培养模式,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

1.明确培养目标

明确培养目标是促进影视艺术教育健康发展的首要任务,高校创办影视艺术教育是要培养成电视专业人才,还是电影、网络、新闻等专业人才要非常明确。这样,在制定教学计划、培养方式、课程设置、教学安排以及管理等方面才能有的放矢,在引入优秀的师资方面才能更好的为相应的专业服务。从而培养出全面的、为社会做贡献的专业人才。

2.依托固有优势,确立正确、合理的教育方式

师范类院校的固有优势就是影视艺术专业是由电化教育专业发展起来,有很深厚的技术层面的基础,实验使用的设备(摄录、音频、编辑、照明等)和场所(录音棚、演播室)都很齐全,具备了一定的影视技术方面的理论体系。相比于综合类等其他高等院校,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给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的结合提供了很好的保证,也为“学研产”教育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了优质的条件。

师范类院校可以利用这些固有优势,以“学研产”教育培养模式为理论支撑,确立一个正确、合理的教育方式,培养出理论知识雄厚、实践技能熟练、科技创新思维强的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对于师范类院校的影视艺术专业来说,最重要的解决好的问题就是艺术修养和技术实践相结合的问题。正确合理的教育方式就是将艺术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操作很好的融入教学活动当中,让学生在学习中既能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又能建立起完整的艺术理论体系。将学生自己具备的艺术理论体系和技术技艺技能,应用到实际实践创作中去。在创作的过程中体会理论知识的能量,制作成作品,为社会和自身发展服务。让有能力的、优秀的学生将自己实践过程中创作的作品和自我具备的只是理论体系相结合,将影视艺术和技术相结合,从中领悟出一些值得研究的课题。从而实现了“学研产”的完整结合。

3.借鉴其他高校的经验,设立科学、完整的课程体系

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明确之后,课程体系设置成为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师范类院校的影视艺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可以借鉴其他同类院校或者相关艺术类院校的课程设置,也可吸取电影专业的课程体系,取其精华,再与电视艺术的本体特征相结合,来进行课程设置,从而组织教学。要避免盲目的照搬照抄,直接将培养电影专业人才的课程完全挪到培养电视专业人才的课程中,或者是只将表面改成电视专业,而没有深入到本质当中。

课程设置要符合学校校情、学院院情以及学生的知识结构。虽然都是师范类院校,但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公共课的开设就不尽相同。在制定专业课程体系时,就需要考虑到公共课和专业课在每学期的比例问题。让学生更舒服的掌握不同的知识,科学的建立好知识结构;学院内部主要是要调整好实验创作类课程和实验设备、场所之间的矛盾,将实验课程安排在不同的学期中进行,提高实验设施的利用率,避免实验创作类课程之间产生时间冲突,影响教学进度的完成和学生创作的流程;专业基础课、主干课、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等课程类型之间要科学合理的安排,符合学生知识结构的成长和发展。

课程设置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需要进行调整。师范类院校的影视艺术专业总体来说还是有重理论轻实践之嫌,需要加大实践技能的培养,加大实验课程的比例,增加实验课的课时和创作课的数量,尽量设立出科学、完整的课程体系,使学生更好的把“学研产”三者结合起来。

4.积极引进优秀、创新型的师资力量

由于影视艺术专业起步时间晚,电视艺术也只有二十来年的时间,师资资源更多的是靠其他理工类、艺术类专业出身的教师来担当,摸索。影视艺术科班出身的教师数量较稀少,质量上、知识架构、教学技能和经验方面都有待提高。师范类院校可以借助自身教育教学理论和技能深厚的优势,在日常教学中对影视艺术专业的学生潜移默化进行师范专业基本理论的教育和培养,让学生耳濡目染的获取一些教育方面的相关知识(如: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获得当教师的一般性知识和技能。再加上专业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影视艺术科班出身的教师,提高影视艺术教育的师资力量。通过高层次、高学历的学习经历和经验,鼓励教师做好教学的同时,进行科学研究,积极申报相关科研项目,培养具有创新型的师资队伍。

5.集合学校、社会等各方面资源,拓展实践的渠道

对于师范类的影视艺术专业来说,实践的硬件设施虽然齐全,但是实践创作的环境相对滞后,实践渠道也相对要窄。

对校内来说,优化实验室的管理体制,保证实验设备的良好和实验场所的正常运作,创造优良的实践场所。在技术技能课程的教学中,要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比例,减少验证性实验次数,激发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业余时间将实验室对学生开放,为学生课外创作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可以集合学校各方面的有利资源,创造良好的实践创作环境,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成立“影视制作小组”“摄影小组”等方面的社团活动,建立学术作品创作大赛为学生创作提供条件,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以学校或学院为单位,加强和社会的密切联系,拓宽专业实习的渠道,也可以在学院内部将各个专业之间的实习实践资源进行相互共享,通过学校学院和相关部门的密切合作,为学生生提供更为宽广的实践领域,增强实践机会。条件成熟还可以筹建和创办实习实践基地,形成系统的、科学的、有秩序的实践活动,从而提高了专业实习的质量。

四、结语

“学研产”培养模式,给影视艺术这一新兴的学科领域,提供了很好的教育基础和理论支持,对影视艺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都有实际的指导意义,通过日常的课堂教学,实践指导,科研辅导,将教学、科研、社会实践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把学生培养成理论知识雄厚、实践技能熟练、科技创新思维强的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同时具备技术技能和艺术文化修养,促进影视相关工作领域的健康成长,更好为社会服务。让影视艺术这一新兴专业健康向上、蓬勃繁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星.21世纪艺术教育格局中的影视教育发展分析[J].电影艺术,2004(5)

[2]朱毅峰.媒介化社会背景下大学影视教育初探[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4)

[3]母华敏,腾朝军.河北省高校影视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电影文学,2010(18)

[4]刘育涛,王华君.高校影视教育中技术与艺术协调发展研究[J].电影文学,2011(23)

[5]欧阳宏生,闫伟.影视教育:现状、问题与出路―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四川大学欧阳宏生教授访谈[J].当代传播,2010(4)

[6]刘倩.高校影视教育实践教学探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0(6)

影视产业论文篇6

 

影视艺术教育大致包括影视业教育,相近专业教育与普及型人文素质教育几个层次,不同的层次当然应该有不同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明确影视艺术教育的艺术、人文定位

 

在影视技术发展的早期阶段,影视教育的发展着力点在于艺术教育。通过影视教育和影视行业的并行发展和探索,摸索影视艺术这门新兴艺术的创作规律和美学特征,并通过影视教育推动影视行业的发展,其中的发展经验、研究成果和资源也逐渐成为影视行业创新的动力和根源。影视教育的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也逐渐逮立起多层次的培养机制和体系。国内较多的高校设置r影视艺术专业,其至一些t点院校具有了影视艺术本科、硕士和博士的培养方向。但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目标的确立,影视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在国家的各个领域越来越拥有巨大的文化影响力,影视媒介也逐渐承载越来越多的社会功能,具有了多维文化意义。与之相应,新肚纪的影视艺术教育也随之被寄予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影视教育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型向知识和人文融合型转轨。

 

影视艺术教学需要吸收文学.哲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元素和拃分,为影视专业的学生打下厚t、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备日后从事影视行业的相关工作做好知识储备。但是,这并非忽略影视艺术专业性的“人文教育”。在强调“人文教育”的同时也要强调影视专业教育的重点和核心,以“人文素养”为依托,培养“'专多能”的影视人才,培养出既有自身独特专长又能以充分的素养灵活应对和适应未来影视行业的影视人才。同时,“人文素养”的储备又有助干学生在从事影视创新活动中自身潜能的激活。如一些在高校本科专业原本学习新闻、播音主持或是美术、戏剧的同学,在考取研究生时转型进人导演.影视创作等专业,综合性的“人文”教W延伸了他们的学业领域,使他们成功跨入非专业领域,由于其具有更为广阔的知识背麸,其未来的职业选择和规划就有了更多的自由和空间。

 

二、专业进阶影视教育和通识影视教育相结合

 

在影视艺术教育上,影视业最为发达的美国,拥有一套成熟的影视教育学科模式和教学内容设计,无疑是我们最好的参照和借鉴对象。美国理论家阿瑟艾芙兰认为,“拥有一个有机的知识主体,各种独特的研究方法,一个对本研究领域的基本思想有着共识的学者群体”m,对于一个学科的成立和发展至关1要。依此理念,美国的影视教ff基本集中在综合大学。“在美国113所具备硕士及以上学位授予权的影视教育机构中,有87所综合大学,为美国影视学科的形成及发展在学者群体培植方面立下了卓卓功勋。

 

美国的影视教育主要由专业影视教育与非专业影视教育两部分组成,体现出了一种“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理念。通识教育涉及文学、历史、社会、科学等多种学科领域,致力干为学生提供宽广、体系化的学科知识背S,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在课程设置上,有新生必修的专业课程.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不同水平和难度的课程以及--些核心的专业课程。如纽约大学的核心专业课程是影视摄像和影视批评。

 

而通识课是作为坚实的知识背景体系,以期学生通过相关学习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而能更为有效地进行专业上的深入学习和进修。如美国综合性的大学纽约大学的影视教育课程就包括编剧,历史与批评、核心技术与核心制作等较为成熟完善的学科教学内容。影视历史与批评内容板块,开设了作常丰富的电影理论、电影美学等课程,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而且美国综合大学在影视理论课程的逮设上还不断总结经验和完善课程设置,着力于推动影视学科中的个体——“知识主体”的确立与发展。

 

以影视教育最为成熟的美国综合大学为例,除了《视影视艺术专业教育之外,影视艺术人文学科课程也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影视教育在运作过程中有两大功能:-是服务f经济,二是作为艺术学科体系的支流进行自身发展。”影视艺术各种素养课程为非影视专业学生提供f很好的知识补充的作用。如哈佛大学所追求的,通过影视艺术教育,培养学牛.陆康发展的良好的艺术理解力,提升学生人文精神素养。美国综合大学敁常见的教育培养模式是辅修制与双学位制,旨在促进学生从事跨学科的学习与研究,增加以后就业的机会。但学校无论对千辅修或是双学位,都有严格的学分规定和成绩要求,教乍管理非常严格。

 

三.加强影视实践训练

 

在影视艺术教育中,专业实践的训练十分重要。美国的许多开设影视课程的综合大学对亍实找内容十分重视,除影视知识、素养类的课程之外十分重视对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其中,摄影和影像等实践、操作性课程是美国综合大学的核心课程。而且美国许多高校对于专业实践有相当细致的要求和极为严格的规定,没有实习、实践经历的学生不能毕业。

 

如纽约大学规定,学生每周必须要有8小时的实验时间,并在毕业时要开办毕业作品展览,检验学生本科所学专业的实践水平和能力。南加州大学极为重视要求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意识,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自组影视制作团队,独立承担和负责其中的工作程序和内容。美国高校还会充分利用学校办学资源,积极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实习机会,尽快让学生与社会、自身专业化和职业化接轨。

 

四、影视教育和影视产业有效合作

 

就影视艺术本身来说,这门新兴学科,除了有丰富的艺术性、学术性以外,也有着很强的产业性、实践性。影视艺术和影视教育的发展,不能忽视发展影视产业、和影视产业合作的重要性。二者的有益交叉、合作有着双赢、相得益彰的促进效果。影视产业为影视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物质基础和持续动力,影视艺术教育为影视产业提升厚重的人文内涵。在近30年的影视艺术发展进程中,影视教育与影视产业探索出了较多的合作途径与方法:包括其中较为主要的,如以影视教育为主,以影视产业为辅。居于北京、上海、南京、四川的一些重点高校,除了发展影视理论课程教育,也以此为依托建立了一些影视产业,取得了不俗的成效。另一种是以影视产业为主,以影视教育为辅。主要集中于电视台、民营的影视公司为了发展影视产业的目的,投入大量精力对影视人才进行针对性、实践性的培训,影视教育和影视产业形成了良好的互动。髙校的影视教育和专业性、目的性很强的影视公司、电视台的合作不断体现在共同承担影视艺术发展方面的研究课题,共同策划、创作影视类各种节目,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融合与互动。

 

五、探索卓有成效的影视教育培养规律

 

中国影视教育发展规模之大、速度之外,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绝无仅有的。目前,全国有成千上百所高校都开设了影视艺术教育课程。当然对于影视教育不能只贪规模、数量,成效、质量和规模的结合才有实质性的意义。如何办出具有我国自身特色和影响力的影视教育是重中之重。中国影视艺术教育的形象亟需从“规模至上”向“以质取胜”扭转。正如美国学者罗纳德*科斯所说,“全球化使不同思想交流、不同文化融合的机会加倍,从而孕育了多样性。如果强迫一致性或同质化,没有一项全球化运动可以持久。”[3]对于影视教育也是如此,影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型特质的影视人才,方能提髙我国影视教育的品牌形象和个性化的文化内涵。这就需要在影视教育上不断探索和总结教育、教学规律。

 

1.明确影视人才培养特点

 

影视人才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门类人才培养的规律和特点。影视类人才是两种专业、学科的复合体,兼具传媒型和艺术型的特质。影视人才既要熟悉传媒艺术创作流程,洞察传播规律和社会接受心理,又是艺术人才,要具有创作和创新能力。

 

2.更新和完善影视教育观念

 

中国高校影视教育已在大范围、深层次的方面上铺展开来,如果单纯站在艺术学科的角度和局限来考量和通观高校的影视教育是不充分的。除了一些重点影视高校的极具专业化的影视教育学科特色,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也需要在一般艺术学科范畴上展示和体现影视教育传播特点。目前我国应从影视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结合相关学科,构筑艺术学、新闻传播学、文学作为依托的中国髙校影视传播教育整体学科框架。如许多学者和研究者指出的不仅可以从不同学科角度拓展影视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使之更符合时代要求,而且可以积聚和动员更多的师资力量从事这一重要的教育工程,使影视教育的人力资源得以更合理的开发与配置,从而作用于学科发展。”

 

3.拓展和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影视产业论文篇7

近些年来,在影视美术领域的一系列研究中发现,影视界的部分研究者对影视的探索和研究速度很陕,这一现象值得人们注意。此外,根据目前的形式也可以看出影视美术的研究越来越与经济产生紧密的关系,应经形成产业化发展趋势,这一趋势远远不同于之前的美术、文化等领域所关注的问题,影视的最前端已经逐渐从“影视文化”向着“影视产业”进行转型。至于美术领域,它实际上也在经历一段悄无声息的变革,那就是它正在从传统的美术研究和美术教育的“两史一论”逐步向理论研究、设计技巧以及艺术管理等产业研究方向发展,形成了“大美术理论”的新局面,对于这样的巨大转变,美术界目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过去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美术的研究体系一直都以“两史一论”为核心,包括中外美术史和美术概论,此外还包括一个特殊的部分那就是美术批评。

目前的美术理论和美术原理都是以这个理论体系为基础建立的,同时这样的体系的形成也是结合了模仿文学、美学等许多人文学科的精华共同创造的结果。本文以著名学府中央美术学院为实例,详细描述了美术体系的改革现状,中央美术学院最早建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当时代表了中国最早一期的美术体系,在后来八九十年代的几次改革后改名叫做美术学系,该学院主要研究中外美术历史,在变革幅度较大的九十年代也并未发生较大变化,然而目前在影视美术的强烈冲击下,该院校的美术理论教育已经发生根本性变革,美术史系仅仅作为刚刚设立的人文学院的一个系别,除了开设美术史这个专业外,还设有艺术市场、艺术产业、展览策划等一系列新型的专业,且这些专业每年招到的新生人数大大超过了传统的美术专业的学生人数,这无疑证明出影视美术的发展对传统美术的巨大影响。

2影视美术学术改革的背景

美术的学术背景同时也包括其内在的知识体系,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发生着一次又一次重大的蜕变,每一次的改变都可以说是根本性的变革。最主要的过程就是从狭义的“两史一论”最终发展成为当今符合美术产业发展以及当前研究背景的广义上的美术理论。对于新时期的美术研究者而言,他们不仅需要具备美术领域的技巧,同时也要兼顾到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等学科,这些复杂的学科相互交织,对美术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是时展和社会需求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在众多学科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下,影视美术应运而生,同时设计艺术、文化创意等几大产业也随之兴起,这显然对于传统美术理论来说是强有力的冲击,新的理论体系对许多原有的理论开始相悖,新旧理论的交汇使得美术理论变得混乱。美术产业所面临的改革浪潮,驱使其必须在外延作出相应的拓展,必须要从传统理论快速过度到新的美术理论体系上去。

在之前提到的美术批评理论中,它是美术领域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批评相对于传统的两史一论的美术体系而言,对美术实践的认识显得更加积极主动,建立起美术批评的目的在于它可以对一定范围内的美术产业方面的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但是其又无法对美术产业做出整体上的指导。它的产生是由文学批评和美术批评二者结合的产物,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传统人文科学的影响。当今社会,对于美术理论的研究不再是对已经存在的美术理论做出解释,更重要的是对未来美术的发展趋势做出前瞻性的预测,让新的形势引领美术理论的发展。美术理论研究并未对其具体任务做出明确答复,所以,美术理论的发展趋势和知识框架应尽快有单一的美术向其他社会学科转变,不能满足于过去美术艺术在整个社会呈现出的一枝独秀的旧形式,为新的思维和视野的打开提供方向。美术学院是最早的美术理论的发源地,各大高校有些就为此做出了鲜明的表率作用,但现如今社会上一些原本源于美术产业的其他新兴产业迅猛发展,尤其是影视美术行业,这样使得美术的理论知识体系难以继续维持,这是由于各大高校的文化背景仅限于单一的学科知识,而美术领域的快速转型需要美术、创意、影视等各大产业综合起来作为背景。这种新形势的学科不仅仅指传统学科,更深层次的是指经济学、管理学等当今较为先进的自然科学。

3社会科学的融入对影视美术以及美术研究的挑战

3.1社会科学融入带来的挑战

要做到将传统的美术理论与当代的先进的人文科学充分的结合,以后在对美术进行研究时就要放宽视角,不单单的仅在美术的领域内发展,而是要在整个社会所包含的各种综合信息的范围内,对美术理论做彻底的研究。例如:将心理学或者管理学方面的专家与美术方面的大师进行学术上的细致交流,实现理论上的进步与飞跃。这样的例子也可以在影视美术上看到,影视美术的研究领域较为宽泛,从而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大美术体系。现如今,影视美术逐渐从美术领域独立出来,并在飞速的发展,渐渐地开始成为一种具有独立性的学科。影视美术的发展对于旧的美术理论研究产生了与之相悖的一些概念,这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冲击。当今的美术专业的大学生在写毕业论时都要求写出对美术理论的研究方法,然而在过去的学术论文中却从不涉及所谓的研究方法。但是另外的一些问题出现了,关于美术的研究方法为什么要作为毕业论文中的必须阐述的话题,以及研究方法到底是什么?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众多美术理论的研究者。对于某些高校开设的关于研究方法类的课程,例如:图像学、现象学等等,但是我们知道方法论与研究方法并不是一个概念,方法论是哲学上提出的概念,是人文科学的主要表现,而并没有对如何研究美术做出解释。所以,当整个大学课程结束时学生仍旧并不理解怎样将社会学科的知识与美术理论相结合。

3.2影视美术与美术探究方法

对于美术研究的挑战研究方法可以从影视美术的角度去思考和借鉴。一般情况下,人们将影视学划分为传播学的范畴,所以,影视学方面的研究者通常进行过严格实践训练,对于实证研究显然掌握的很好。在影视界,关于社会学科的研究、统计学类等知识都早已成为训练人的研究方法的必备课程。在社会学科的学习中,包括经济学、传播学以及社会学等都是大学学生的基础课程。这样做的理由主要是要对社会科学的研究做好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向,以及对实践研究与理论研究加以区分。如果要写的论文只涉及社会文学,并不是有着严格规定需要写出实证所用研究方法,这对于美术方面的学者而言,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分析,SPSS成为帮助学者进行数据分析的主要工具,对于传统方式形成了不小的挑战。另外,影视美术方面的相关研究方式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挑战,我国各有关职能部门以及一些电影发行机构对其进行了很详细精确地统计,因此,在美术方面不依据权威数据,空谈文化艺术的现象是不存在的。传统的美术形式已不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新形势下的美术即影视美术是对其的补充和发展,而不是完全的取而代之。在整个美术的理论体系中,起到最为基础和关键作用的是经济学等相关社会学科,影视美术的发展是传统美术与这些社会学科的完美结合,必然对传统的美术产生冲击和挑战,但是,传统的美术艺术并不是一无是处的,想要摆脱这种落后的问题,就需要学者们对美术的理论体系进行深度的探索和研究,真正的保持原有的美术理论的艺术气息。

4结语

总的来说,传统的美术教育今后必须要进行彻底的转化和变革,虽然美术文化仍旧保留在美术学院或者某些艺术学院,这是由于学术上的归屙陛。当然,对于美术学界而言,想要对影视美术对其的冲击做出强有力的回应,不仅要凭借自身的不断转型,也要借助政府的有关部门的帮助对美术理论做出进一步的宣传,对艺术市场上的数字进行精确统计,合理分配在美术的学科上支出的经费,这些外部条件与美术自身的改革相结合,必然能够应对影视美术发展对其造成的影响,使美术事业的发展更加稳固。

影视产业论文篇8

关键词:产业集群;集群升级;演进逻辑

The Logic evolution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of Cluster upgrading

―― a three level framework from macro view to micro view

Zhang Fan1 Zheng Zhun2

(1. Business schoo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410083

2.Business school of 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205;)

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a large number of literatu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earch of industrial cluster upgrading is evolving in the path of “outside of clusterwhole body of clusterheterogeneous firms in the cluster ” from 1990s, the global value chain theory and the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 theory study the path and mode of cluster upgrading on the view of outside the cluster, and the resource, capability and evolution view of cluster upgrading are mainly researching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cluster upgrading. On the orientation of future research of cluster’s upgrading, from the “homogeneous to heterogeneity” of the cluster firms, from the “structural orientation” to “behavioral orientation” and from the “external factors determined” to “internal factors determined” or “comprehensive determined” will be the important direction of future research of cluster upgrading.

Key words: Industrial cluster; cluster upgrading; logic evolution

产业集群升级对于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均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大量理论与实证研究,面对纷繁庞杂的研究文献,我们需要对这些文献及其内在逻辑进行系统梳理,以帮助我们把握产业集群研究的现状,并更好地为未来相关领域研究提供理论铺垫和方向引领。通过对产业集群升级领域大量国内外文献的搜集、整理与归纳,本文认为产业集群升级的理论研究大致沿着“产业集群外部视角――产业集群整体视角――产业集群内异质性主体视角”的逻辑演进,以下本文将对这一思路的形成进行深入剖析,并根据这一思路从宏观到微观分三层次对相关层面的文献和内在逻辑进行阐释,最后归纳出未来产业集群升级研究的发展趋势。

1.产业集群升级研究的演进逻辑:三层次分析框架

全球价值链理论兴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源于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集群通过全球价值链实现价值链攀升的研究,这一理论一方面摆脱了“商品”概念的局限,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价值链的全球化趋势;而在全球价值链理论之后,产业集群升级的因素观点、结构观点和演化观点强调集群资源、能力以及网络的演化对集群升级的影响,这些基于集群整体视角的理论属于中观层面研究。近年来,集群企业的同质性和机会均等性假定被证实是不符合现实情况的,伴随着 “新-新经济地理学”的崛起[1](Ottaviano, 2010),产业集群理论逐步开始在异质性假定基础上进行重构。综上,产业集群升级的理论研究实现了两个重大突破,一方面体现在研究层面从宏观到企业个体微观层面的过渡;另一方面体现在研究假设从同质性到异质性的转变。

如图1所示,本文将根据上述产业集群升级研究的演进逻辑从宏观到微观分三层次对现有文献进行深入分析和述评,以更好地阐述产业集群升级理论的现状与演进逻辑,并以此为基础剖析产业集群升级研究领域未来发展趋势。

2.基于集群外部视角的产业集群升级研究

全球价值链理论被学界认为是研究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升级的最具代表性的理论。全球价值链理论的经典文献(Gereffi &Humphrey,2005)认为,产业集群升级是指产业集群通过工艺流程、产品、功能以及部门间等层面的升级在价值链上实现附加值的提升[2]。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不同的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对嵌入于其中的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的升级模式有不同的影响。Humphrey& Schmitz(2002)根据全球价值链上不同主体间权力对称程度的不同,把价值链治理模式分为市场型、网络型、准科层型和科层型;Gereffi,Humphrey& Sturgeon(2005) 根据交易的复杂程度、可编码化能力以及供应能力三个变量把治理模式分为五类:市场型、关系型、领导型、科层型和模块型。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往往陷入于国外跨国公司所主导的准科层型甚至是科层型的价值链治理模式中,而发展中国家的集群企业往往在技术和战略上受制于跨国公司而难以升级[3](张杰,刘志彪, 2008)。

从国内情况来看,沿着全球价值链理论的思路来探讨如何实现我国产业集群升级目前仍然占据着相关领域的主流。张辉(2005)[4]认为我国产业集群嵌入于跨国公司所构建的全球价值链之中,并指出这一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布局划分为跳跃式布局和蔓延式布局两种模式,在这两种布局模式下我国产业集群应针对性采用不同的升级模式;张杰等[3]指出社会信用体系却是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缺位是导致我国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难以升级的根本原因,并进一步分析了制度因素在短距离型集群和准层级型集群两种典型集群升级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同影响;吴波和李生校(2010)[5]通过对纺织集群的实证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嵌入对集群企业的功能升级存在两方面的影响:直接影响以及以制造能力作为中介的间接影响;胡大立(2013)[6]对我国产业集群被锁定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的诱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突围措施,以上研究的共同点在于它们均从全球价值链视角探讨了我国集群如何与全球价值链对接以实现升级的问题。可以说,全球价值链理论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能够系统地概括产业集群升级的模式和影响机制,已经成为研究产业集群升级的主要理论工具(梅述恩等,2007)[7]。

然而,朱海燕(2009)认为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产业集群升级研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这一视角的研究主要涉及升级模式以及集群企业所嵌入价值链类型等方面,较少涉及具体的升级路径;另一方面,全球价值链理论虽然系统地阐述了产业集群升级的外部影响因素,但却忽略了内部微观动因;最后,全球价值链理论所划分的产业集群升级模式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重叠性。因此,可以认为全球价值链理论仍然没有打开产业集群升级的“黑箱”[8]。

3.基于集群整体视角的产业集群升级研究

从集群整体层面探讨产业集群升级的相关理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因素视角、结构视角和演化视角。其中,因素视角强调要素特别是包括知识和制度等高级要素的供给和强化是实现产业集群升级的重要前提,结构视角强调集群整体层面的网络优化是产业集群升级的重要条件,而演化观则从演化动力和制度影响的层面揭示了产业集群升级的内在机制。

(1)产业集群升级的因素视角。基于这一视角的理论强调各因素的质量水平对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而产业集群升级关键就是要促进集群要素特别是高级要素(知识要素和制度要素)的升级。一般认为产业集群竞争力是评价集群整体实力的关键指标,如波特认为组织战略、结构及同行业竞争因素、生产要素、需求因素、相关和支持产业因素是影响集群竞争力的决定因素;陆根尧等(2010)[9]从要素角度构建了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的指标评价体系,研究发现资本密集型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能力强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要强,但比知识密集型产业集群要相对要弱一些;而肖为群和王迎军(2013)[10]从社会资本的角度认为集群内信任合作规范和紧密网络等集体社会资本对促进集群内企业成长非常重要。

(2)产业集群升级的结构视角。整体层面的网络优化被认为是影响升级的重要条件。从国外研究来看,Bell通过研究发现产业集群内企业所处的网络位置和结构将影响其创新绩效[11];而Li Peng-Fei认为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特征对集群整体发展、集群企业个体发展以及知识溢出效应等均存在影响 [12]。国内学者汤临佳和迟仁勇(2012)以大企业集中度、集群品牌、专业市场、公共科技平台和行业协会等指标度量集群结构指数,并通过实证表明集群结构与生存能力、发展能力和适应能力存在显著正相关[13];崔蕊等(2016)认为知识协同创新网络能够促进知识在产业集群内的交流和传播,提升集群的知识创新能力,从而促进集群升级[14]。总体来看,持结构观点的学者大多从产业集群网络的结构特征来探寻其升级根源,而寻找最佳的集群网络结构通常被认为是集群实现升级目标的根本途径。

(3)产业集群升级的演化视角。基于演化理论的产业集群升级研究强调通过动态化的视角,揭示产业集群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结构以及集群功能跟随环境变化而发生演变的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产业集群的演进过程研究。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是揭示其演进过程的重要概念, 如Porter(2000)[15]认为产业集群一般会经历诞生、发展和衰亡这三个动态演化阶段;Boari等(1999)基于产业集群内部治理结构特征,认为其演进阶段可以划分为准纵向一体化阶段、纵向依赖关系阶段、纵横双向互动关系阶段和网络层级关系阶段四种;Iammarin等(2010) 认为产业集群的创新需求和环境结构变化是推动其演化的两个因素。国内学者吉敏等[16](2011)通过研究发现内生型产业集群的升级过程一般会经历从企业集聚到产业集聚再到产业集群这三个阶段。

②产业集群的演进动力研究。Su & Hung(2009)认为自发型以及政策驱动型是产业集群主要的两种演进模式[17];Menzel & Fornahl(2010) 发现产业集群内各企业之间存在的技术异质性是推动集群演化的关键因素 [18];而Kerr(2010)认为发明创新会促使集群通过不断演进转换到新的方向[19];陈金丹等(2013)[20]通过对企业知识网络所处集群情境中规模与异质性的分析,构建了动态外部环境影响整体网络演化方式的四维度分析模型。

③产业集群演进的制度影响。在产业集群演进的研究领域,大部分学者基于技术创新理论探讨产业集群演变的制度因素。如Archibugi等(1999) 和Guerrieri等(2004) 都认为集群内技术制度的变迁会影响其演进过程,产业集群需要通过不断演进去适应动态变化的科技制度和经济环境。乔彬等(2014)通过对国内22个典型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技术、制度创新的融合度和匹配度对产业集群升级有重要影响[21]。

(4)理论评价。不可否认,以上三方面的观点均从集群层面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产业集群升级的方式和途径,能够为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集群升级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然而,以上三个方面的理论仍然属于集群整体层面研究,这与集群外部层面的全球价值链研究一样,忽视了集群中的最重要的主体――企业自身的能动作用。在以上三个观点中,企业均被视为是同质的、无差异性的、缺乏主观能动性的主体,这一缺陷导致集群层面的因素观、结构观和演化观的解释力受到限制。上述观点可以解释促进产业集群升级的影响因素和最优结构,但无法解释其动态的升级过程。因此,研究者需要更充分考虑集群内异质主体在产业集群升级中的关键影响,这样才能进一步夯实现有集群升级理论的微观基础。

4.集群内异质性主体与产业集群升级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集群整体视角或是外部视角,都是基于同质性假设,这不符合产业集群发展的现实情境,而且众多研究都表明产业集群的不断演化扩大了集群企业的异质性差距,因此本文认为传统产业集群理论存在假设缺陷。目前产业集群升级研究领域中对于集群异质性主体的关注度不断增加,这些被学者们重视的异质性主体包括“龙头企业”、“主导企业”以及“核心企业”等概念。微观异质性的理论视角对于集群研究非常重要,这一理论领域目前也逐渐得到了学者的重视[1] [22] (Ottaviano, 2010;吴波,2011)。

(1)集群内“龙头企业”、“核心企业”、“主导企业”与产业集群升级

目前较多的学者从集群内异质性主体的角度探讨产业集群升级,这类异质性主体如“龙头企业”、“核心企业”、“焦点企业”以及“主导企业”等,尽管表述不一样,但内涵却比较一致,均是指产业集群中规模较大、技术能力较强、居于集群网络中心位置并能引导集群形成信任互惠氛围的集群主体。如徐元国(2010)将区域层面的集群企业网络演进与微观层面的龙头企业集团组建结合起来,分析了龙头企业集团组建对集群演进升级的影响问题;刘友金等(2012)指出基于焦点企业成长的集群创新网络具有异质性、集聚性、稳定性和脆弱性等无标度特征;孙媛媛和胡汉辉(2012)分析认为集群主导企业具有较多的外部联系因而能从外部获取较多的知识并进而外溢给集群中小企业;项枫(2012)认为核心企业的网络构建行为能促进产业集群的升级。以上研究关注到了产业集群中的异质性微观主体对于产业集群升级的重要影响,对于揭示产业集群升级的微观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2)集群内的“知识守门者”与产业集群升级

“知识守门者”是一类重要的集群异质性主体,这类集群主体通常具备三个典型特点:①具有广泛的外部网络联系基础②在集群网络中处于网络中心位置;③其吸收能力和知识转移能力较强。因此,从以上特征可以看出,“知识守门者”是知识在集群企业之间以及集群内外部之间传播和扩散的重要中介。一方面,这类集群主体具有大量的外部网络联系,其知识来源在集群企业中是最丰富的;同时,“知识守门者”能够通过其较强的吸收能力,一方面有效地吸收来自集群外部的异质性知识与技术,同时可以将所吸收的外部知识和技术转换成可被集群内部识别、吸收的集群知识,将“知识的空气”弥漫到集群上空(Giuliani, 2011)[23]。目前,关于产业集群中“知识守门者”的性质、定位和影响国内研究尚比较缺乏,亟需相关研究者密切追踪并进行中国情境下的应用研究。

5.产业集群升级研究的未来趋势展望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本文所构建的产业集群升级分析三层次框架能够较全面地将现有文献涵盖进来,也基本上能让我们厘清理论之间复杂联系与内在逻辑,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本框架细致的分析我们可以较好地归纳出产业集群升级研究的未来三大趋势,如图2所示:

(1)从集群企业的“同质性”假定过渡到“异质性”假定。从理论逻辑来看,全球价值链强调影响产业集群升级的外部因素,集群演化理论以及竞争力理论强调集群整体层面的影响因素,这些传统的理论视角都是建立在集群企业同质性和机会均等性的假设基础上,这一假设是与产业集群的现实情境脱节的。因此,产业集群升级理论研究的未来研究方向首先需要转变理论的研究假设,并根据不同的情境加入相应的权变因素,使之更符合产业集群现实的理论前提,也必将能帮助我们进一步夯实产业集群升级的微观基础。

(2)从“外因决定论”过渡到“内因决定论”或“内外因综合决定论”。在前述产业集群升级的大量文献中,很多学者强调产业集群升级所面对的全球价值链、全球生产网络、技术进步、制度演化以及政府政策等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对于产业集群外部环境的过度强调似乎使研究陷入一种“环境不利则集群必然无法升级”的误区[24],这种观点忽视了集群作为一个知识生态系统的能动作用;此外,按照辩证法的观点,环境的有利性仅仅为产业集群升级提供了一个必要而非充分条件,产业集群升级研究必须将研究的重点放到组成产业集群的异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集群行为主体上来,也就是把产业集群升级的研究重点从“外因决定论”逐步转移到“内因决定论”或“内外因综合决定论”。只有实现这种转向,才有可能帮助我们找到产业集群升级的充分必要条件,并进而构建更加科学的理论和制定更加有效的政策,这也是值得研究者们和政策实践者们充分重视的。

(3)从“结构主义导向”过渡到“行为主义导向”。以全球价值链、全球生产网络为代表的“结构主义”分析给产业集群升级的 “最优结构”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是对如何动态地实现“最优结构”以及相应的政策设计等缺乏解释力。吴义爽(2013)[24]强调结构主义的"线性决定"逻辑是片面的,而行为基础观能够更好地解释产业集群形成、演化以及升级的逻辑基础,有利于深入揭示产业集群升级的机理。因此,从“结构主义导向”过渡到“行为主义导向”将是产业集群升级研究的第三个重要趋势。

参考文献

[1]Gianmarco I. P. Ottaviano. ‘New’ new economic geography: firm heterogeneity and agglo- meration economies[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11,11(2):231-240.

[2]Gary.Gereffi., John.Humphrey., The governance of global value chains [J].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2005,12(1): 78C104.

[3]张杰,刘志彪.制度约束、全球价值链嵌入与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升级[J].当代财经,2008(9):84-91.

[4]张辉.全球价值链下地方产业集群升级模式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9):11-18.

[5]吴波,李生校. 全球价值链嵌入是否阻碍了发展中国家集群企业的功能升级?――基于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8):60-65.

[6]胡大立. 我国产业集群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的诱因及其突围[J].现代经济探讨, 2013(2):23-28.

[7]梅述恩,聂鸣. 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企业集群升级路径研究――以晋江鞋企业集群为例[J].科研管理,2007(4):30-35.

[8]朱海燕.产业集群升级:内涵、关键要素与机理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9(S2):380-389.

[9]陆根尧.云鹤. 基于要素密集度视角的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10(s2): 295-304.

[10]肖为群,王迎军.集群社会资本与集群内企业成长――一个经验案例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3(2):134-143.

[11]Bell,Geoffrey G. Clusters Networks and Firm Innovativenes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5(26):287-295.

[12]Li, Peng-Fei,Bathelt Harald,Wang work Dynamics and Cluster Evolution: Changing Trajectories of the Aluminum Extrusion Industry in Dali,China[J].JournalofEconomic Geography,2012,12(1):127-155.

[13]汤临佳,池仁勇.产业集群结构、适应能力与升级路径研究[J].科研管理,2012,(33)1: 1-8.

[14]崔蕊,霍明奎.产业集群知识协同创新网络构建[J].情报科学,2016,(34)1:155-158.[5]乔彬,吉琳,胡子龙.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融合路径与质量[J].产业经济研究,2014,5:44-52.

[15]Porter, M. E. Location, competi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local clusters in the global economy. 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 2000,14(1): 15-34.

[16]吉敏,胡汉辉,陈金丹.内生型产业集群升级的网络演化形态研究--基于启东天汾电动工具产业集群的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1(6):861-867.

[17]Yu-Shan Su, Ling-Chun Hung. Spontaneous vs Policy-driven: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the Biotechnology Cluster[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Social Change,2009 ,76(5) : 608-619.

[18]Menzel, M. P., and Fornahl, D. Cluster life cycles: Dimensions and rationales of cluster evolution.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2009,19(1):205C238.

[19]W R Kerr. Breakthrough Inventions and Migrating Clusters of Innovation[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10,67(1) :46C60.

[20]陈金丹,胡汉辉,杨煜.基于网络视角的产业集群知识演化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1(1):91-96.

[21]乔彬,吉琳,胡子龙.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融合路径与质量[J].产业经济研究,2014,5:44-52.

[22]吴波. 集群企业异质性及其对产业集群演进的影响机制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6):59-64.

[23]Giuliani E,Bell M.The micro - determinants of meso -level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evidence from a Chilean wine cluster[J].Research Policy,2005,(1) :47 C 68.

[24]吴义爽.行为基础观、行为转型与战略创业主导的中国集群升级[J].经济学家,2013(2): 50-6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知识守门者促进产业集群内源式升级的双重效应研究"(7150205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产业集群中'知识守门者'位置、行为与影响的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13YJC630238);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知识守门者的产业集群内源式升级机理研究"(14JJ3140)

作者简介:张 凡(1980-),男,湖南益阳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创新管理。

联系电话:18670067696

上一篇:事件营销论文范文 下一篇:研究型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