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传媒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8 06:44:21

影视传媒论文

影视传媒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影视艺术教育 研究现状 内容分析 研究方法

20世纪30年代,金陵大学孙明经、魏学仁等拍摄的好几部教育电影在当时创造了全国第一乃至世界第一,[1]中国的影视艺术教育从此拉开序幕。但它并没有成为“种子”,使真正意义的电影教育得以传播和弘扬。相反,从那时开始的50年间,我国普通高校一直没有开设正式的电影课程,此举大大推进了我国普通高校的影视艺术教育。[2]时至今日,影视艺术教育的研究已然成为我国当前教育界所关心的教育问题。本文采用文献收集、内容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影视艺术教育的相关学术论文进行研究,试图总结出目前我国影视艺术教育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求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从而促进我国影视艺术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

一、论文总量分析

笔者主要依托中国知网的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影视教育”作为主题(考虑到影视合流和抽样的重复交叉等因素,“电影教育”和“电视教育”不作为本文研究的抽样主题),对2011年以前的学术研究论文进行精确检索,检索到影视艺术教育相关论文共320余篇。为了提高研究样本的信度和效度,笔者对检索到的所有论文逐一进行阅读,将政策宣传、领导讲话、信息通知、研讨会介绍、卷首语等与本研究内容相关度不大的文章剔除,最终确定226篇作为本文内容分析的研究样本,其按年份的分布情况为:……2010年22篇、2011年27篇。

在检索到的论文中,最早的是发表于《电影评介》1986年第4期的《影视文化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由分布情况看出,自20世纪90年代起,研究者逐渐关注影视艺术教育的发展,而从2004年开始掀起了真正的关注热潮。此后,在2005年和2008年有所下滑之后一直趋于新的历史高点。

二、研究内容分析

论文的研究内容分析。为了全面了解影视艺术教育的研究现状、热点、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笔者对226篇学术论文进行了仔细阅读,最终将其内容划分为影视艺术教育的理论探讨(89篇)、影视艺术教育的学科体系构建(34篇)、影视艺术教育发展研究(45篇)、中外影视艺术教育比较研究(9篇)、影视艺术教育的教学资源开发(10篇)、影视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研究(29篇)以及影视艺术教育与课程整合(10篇)等7大板块。

通过分析,笔者得出以下结论:目前我国影视艺术教育的研究主要以理论探讨为主,且多集中于影视艺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影视艺术教育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和影响等方面,缺乏深层次的理论研究,对影视艺术教育的本质、内涵、影视艺术教育的后现代生存等现实问题鲜有关注,缺乏系统而科学的学科体系构建的探讨,缺乏对国外成功经验及其对我国影视艺术教育的启示的研究,缺乏对影视艺术教育相关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的实用型研究,缺乏对影视艺术教育与课程整合的大教育观的研究,这可能与虽起步较早但发展缓慢的影视艺术教育在我国被重视时间不长有关。

三、研究队伍分析

(一)研究者单位分析。通过对226篇论文逐一进行阅读,笔者将研究者的单位分为6类:影视传媒类院校占17.8%、师范类院校占34.3%、综合性大学占33.1%、中小学占5.3%、职业院校占3.6%,其他占5.9%。其他类包括电视台、广播电视大学、影视公司和事业单位的相关影像机构等。通过分析看出,目前国内影视艺术教育的研究队伍主要来自于师范类院校、综合性大学和影视传媒类院校,而且前两者也是以它们下属的影视传媒类院系为主,这可能与三者的影视学科体系较为系统、影视艺术教育实践相对丰富以及理论研究水平较高有关。

(二)研究者所属地域分布。通过分析得出学术论文研究者的所属地域排在前十位的省份依次是:北京、上海、四川、河南、江苏、河北、广东、浙江、黑龙江、山东。这些省份经济比较发达,开设影视相关专业的高校或影视研究机构比较多,因此这些地域的影视艺术教育水平在全国处于前列,影视艺术教育的研究也较多,成果较为显著。整体而言,我国影视艺术教育的研究者地域分布极不平衡,大多集中在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

四、论文来源期刊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哪些学术期刊比较关注影视艺术教育,笔者对学术论文的来源期刊进行了统计,将论文的来源期刊大体分为六类:影视传媒类期刊占40.2%、高等院校学报占23.6%、教育类期刊占17.6%、综合类期刊占5.5%、艺术类期刊占5.5%以及其他类型的期刊占7.6%。统计时将影视艺术类期刊划归到影视传媒类,艺术类期刊不包括此类。

统计结果显示,影视传媒类期刊对影视艺术教育的研究给予高度重视,其次是高等院校学报和教育类期刊。由此可见,我国的影视艺术教育已经得到影视传媒学界的密切关注,但是普通教育界对影视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还有待加强,否则会影响到影视艺术教育大教育观的发展。据统计,共有54篇在CSSCI来源期刊上,约占影视艺术教育相关论文总数的27%,这说明目前我国影视艺术教育的学术论文质量整体水平不高。

五、研究方法分析

迈克尔・辛格尔特认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即解释与实证的方法。[3]解释的方法即定性研究,实证的方法即定量研究。所谓定性研究,是指研究者多从个人经验或观察到的情况、个案入手进行理论分析和探讨。所谓定量研究,是指研究者多使用测验法(问卷调查)和观察法(统计资料)得出数据,使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作为分析和结论的依据。[4]本文统计了在226篇影视艺术教育相关学术论文中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分布情况。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我国影视艺术教育的相关研究以定性研究为主,1995年前没有一篇论文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但是自2006年以来定量研究取得一定的进展。

总之,目前我国影视艺术教育的研究存在数量逐渐增加但总体质量有待提高的情况。研究内容视角狭窄,主要集中在学科本体层面,对影视艺术教育大教育观的构建重视不够,对视听时代影视艺术教育的后现代化重构的研究缺失,研究方法多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东西部研究成果极不均衡等,这些问题有待引起研究学者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探索影视艺术教育的中国之路――纪念中国电化教育7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7(1):3-20.

[2] 连文光.中外影视艺术教育比较论[J].高教探索,1996(2):41-44.

[3] [美]迈克尔・辛格尔特.大众传播研究:现代方法与应用[M].刘燕南,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63-72.

[4] 朱天,吴曦聪.新世纪以来我国对农电视传播研究探悉[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6):85-92.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

影视传媒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影艺术批评;主题域;文化内涵;表现手法

序言

电影艺术批评是电影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谓电影艺术批评是指从一定的思想立场和审美观点出发,对电影艺术作品所作理论上的鉴别、分析和评判。它包括对电影艺术家、电影艺术运动、电影艺术思潮和电影艺术流派等所作的研究、认识和评价。

当下电影艺术批评存在着欣欣向荣与繁冗复杂对垒的局面。一方面,影星海报、新剧介绍和影视评介在各种日报、周报和各种通俗杂志上屡见不鲜,批评和鉴赏性的文章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另一方面,这些文章内容多数是关于影视故事的粗陈梗概和八卦新闻,即使是一些批评文字,往往也囿于影视的主题分析和影视的后现代语境分析。也就是说,当前国内的一些电影艺术批评隐含着对 “语言”(电影艺术用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独特的 “电影语言”来进行情绪表达)的一种误读,有着繁冗复杂的一面。

为了拨冗去繁,有效地指导当前中国电影艺术批评的实践,我们必须清楚地了解和充分认识当前世界电影艺术批评的现状。

本文以Pro Quest Academic Research Library (ARL)和EBSCO host两个国际英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搜索到从2004年到2007年6月,关于电影艺术批评的学术论文119篇,并从中选取76篇以电影艺术批评为主题的有效论文,作为分析研究对象。按照作者属地分布、涉及区域、发表时间、相关媒介和主题域等分类,对这些论文进行分析,概括出近三年来世界电影艺术批评的研究动向和热点。

一、基本分类分析

(一)论文作者属地和包含区域

就论文作者单位所属国家而言,美国处于垄断地位,美国占38篇,法国占9篇。

从论文所涉及的区域来看,有11篇以发展中国家为社会背景,占总量的14%。这表明,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社会是电影艺术批评的主要研究背景。在描述亚洲国家社会文化的11篇论文中,关于日本的研究表现了突出的连续性和活跃性,共有3篇;关于韩国电影艺术批评研究的有2篇,关于印度、泰国等电影艺术批评研究的论文很少。

好莱坞电影代表着世界电影文化的主流,这种情况与学术研究过多关注非发达社会的刻板印象大相径庭。在遭遇好莱坞技术主义冲击下,好莱坞不少的成功经验:类型片、产业化机制,都可以拿来学习。以好莱坞电影为参照系,反观自身社会文化,已成为时展的需要。

法国是电影诞生地。虽然法国电影在好莱坞电影巨大的攻势下有所“萎缩”,但它和保持着优秀电影传统的意大利电影同样不可忽视,它们在电影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世界电影爱好者和批评艺术家对法国和意大利电影艺术仍保持着永久的热情。

在亚洲,日韩电影尤其是韩国电影,发展势头迅猛。近年来,韩国电影产业良性的发展态势对于世界电影来说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自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初,韩国电影工业基本以美国好莱坞电影消费市场为演变主导。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韩国电影的振兴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20世纪90年代初期,每年都有一部绝无仅有的高票房电影。投资方、观众、制片方、发行方、院线,尤其是观众和制片方之间不断协调交流促成了韩国电影的票房奇迹。与此同时,韩国民众的“身土不二”和制片人的市场意识为韩国电影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市场氛围。在此基础上创作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精美细致的韩国电影吸引成千上万观众趋之若鹜的眼球,也就成为水到渠成的事。不难看出,亚洲许多国家的电影艺术和电影产业呈现出日以千里的局面,这些均成为电影艺术批评的一个亮点。

面对全球化的发展,电影艺术批评通过对不同受众群体的关注,展现着当代电影艺术的社会影响力。

(二)发表时间分布

从的时间来看,两个数据库搜索到的目标论文每年呈递增趋势。从2004年到2007年,关于电影艺术批评的论文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这说明电影艺术批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电影艺术批评不再是可有可无,它已经成为了影视产业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它能有效地推动电影产业的发展。

(三)关涉的传媒类型

从论文所涉及的媒介类型来看,专门研究报纸、杂志和广播等三大传统媒体的论文占7篇,计算机和互联网占的9篇,新媒介占10篇,其他56篇均为泛指的大众媒介。

从上述媒介构成特征来看,电影艺术批评不再把报纸、杂志、图书、广播等传统大众传媒作为研究的重点,其更多地把兴趣转移到互联网、数字技术和卫星传输技术促成巨大变化的媒介上面。

传媒全球化及本土化等话题,都适宜大众媒介与电影艺术批评的交叉研究。然而,更多的研究还是将特定群体放置于宽泛的大众传媒影响中,以混合媒介环境来探讨受众及政治、经济或文化问题。由此可见,传媒与电影艺术批评的结合仍处于拓展阶段,在专业化、精细化、程式化等方面尚待继续延伸、拓展和开掘。

二、主题域分析

从论文所涉及的主题来看,我们将这些论文分为文化主题、表现手法、形象塑造、表现社会问题、社会特定群体关注和其他等六个方面。

(一)有关文化影响下的电影艺术批评

涉及文化主题的评论共有26篇,其中有关文化对电影(电影评论)影响的18篇,有关中国文化的3篇。

随着“文化热”的到来,文化的种种讨论在所难免。很多人认为,离开了文化没有资格谈电影。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电影艺术的文化批评也“趋之若鹜”。

(二)有关电影表现手法的电影艺术批评

关于电影表现手法的评论共有18篇。电影是一门视听语言,理应用电影的语言去关照电影、鉴赏电影和分析电影。其中有关电影镜头运动语言使用的批评文章有8篇,有关电影艺术有声语言批评的有4篇,有关电影艺术画面语言批评的有6篇。从电影艺术批评的“语言”本体来关注电影,有效地推动了电影艺术批评的实践。

(三)有关电影形象塑造的电影艺术批评

关于电影中形象塑造的评论有5篇。电影艺术形象是电影很重要的批评对象。在国际电影艺术批评的研究视野中,关于形象塑造的电影艺术批评研究比率相对较低。

(四)有关反映社会问题的电影艺术批评

关于电影对社会问题反映的评论共有13篇。作为电影批评的有效方法论,女权主义一直占据着一席之地。关于性的电影艺术批评的论文有8篇,而且扩展到同性恋、男性与拳击等方面。由于女性和同性恋群体在社会中的普遍意义以及女权主义的理论支撑,性别问题也成为批评与电影学对接的桥梁。反映社会问题的批评还表现在对吸毒、犯罪与个人心灵的自我救赎上,类似的文章有5篇。

(五)有关对社会特定群体关注的批评

关于电影中表现出的对社会特定群体关注的评论共有6篇。其中有4篇论文论及电影艺术批评对青少年的影响和意义。与此同时,主体具有某种社会特征的相似性的“社群”,为一种值得关注的普遍问题。由于涉及的特殊群体,很多的评论具有首创性,该方法论彰显出优势和活力。

(六)其他电影艺术批评形态

世界电影艺术批评的视野相对较宽。其批评的视野有关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语境的3篇,但它只占了少数。有关电影艺术批评著作、电影艺术批评家、电影节以及电影奖的评价的文章都有1―2篇,内容相对来说比较丰富。

三、发表刊物

在目标论文中,被SSCI收录的共有论文26篇(占总量的34%)。其中主要的有:ANTHROPOLO――GICAL QUARTERLY 、 AMERICAN ETHNOL――OGIS、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THNOGRAPHY、NEW MEDIA & SOCIETY 、JOURNA OF COMMUNICATION 、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CRITICAL STUDIES IN MEDIA COMMUNICAT--ION和COMMUNICATION THEORY 等。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电影艺术批评的国际在有关传播媒介研究刊物上的较多,而且刊物多种多样。在所有的发表的论文中,被SSCI收录的文章也多为有关传播媒介研究刊物。

也就是说,与传播媒介相关的刊物成为了影视批评和传播的“主窗口”。

四、结 论

根据上述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电影艺术批评的研究发展很快,近三四年来明显升温。

近年来,电影艺术批评在电影产业链条中居于重要地位,越来越受到传播学者和影视研究型学者的重视。

(二)无论从作者属地还是从所涉及的地域来看,美国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法国、意大利等老牌电影艺术国家有着电影艺术批评的一贯传统,亚洲的日韩电影艺术批评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很猛,大有赶超之意,备受关注。

(三)论文关涉的媒介新媒体化。

新媒介研究比较活跃,而对传统媒介的研究相对冷淡,表明电影艺术批评不再把报纸、杂志、图书、广播等传统大众传媒作为研究的重点,而是更多的转型,把兴趣转移到互联网、数字技术和卫星传输技术等促成巨大变化的媒介上。

(四)主题域方面。

文化传媒是当代电影艺术批评研究的核心和热点。性、特殊“社群”研究可能是中国很长一段时间电影艺术批评的突破区域。

(五) 国际电影艺术批评的视野相对国内来说,研究领域相对更宽、更广。

(六)电影艺术批评在国际刊物上的发表阵地很多,而且易于被SSCI收录,尤其易被有关传媒的期刊收录。

(七)在国际电影艺术批评研究逐渐升温而中国这一方面研究相当薄弱的情况下,针对国际刊物写作关于中国电影艺术批评的论文,既具有开创性意义,又有一定程度的现实影响。

总而言之,国际电影艺术批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术研究视野,引发电影艺术批评家的思考。为今后的电影艺术批评提供了相对广阔的话语空间,便于在国际学术领域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同时,我们充分调动我们的本土经验,“用我手写我口”,不断开辟电影艺术批评的新方法、新途径,推动电影艺术创作和电影艺术产业走向新的制高点。

[参考文献]

[1] Thomson, DavidINFLUENTIAL FILMMAKERS Atlantic Monthly (1072-7825); Dec2006, Vol.298 Issue 5.

[2] Schrader, Paul CANON FODDERFilm Comment; Sep/Oct2006, Vol. 42 Issue 5.

[3] Gleiberman, Owen Ask the Critic Entertainment Weekly; 7/14/2006 Issue 886.

[4] Lowry, Brian Crix give thumbs down to attention-seeking profs Variety; 3/6/2006, Vol. 402 Issue 3.

[5] Gray, Timothy M The marvelosity of blurb-meisters Daily Variety; 1/6/2006, Vol. 290 Issue 4.

[6] Smith,Gavin Good,Better,Best Film Comment;Jan/Feb2006,Vol.42 Issue1.

[7] International Film Criticism Today: A Critical Symposium. Cineaste; Winter2005, Vol. 31 Issue 1.

[8] Globalization and Film Criticism Cineaste; Winter2005, Vol. 31 Issue 1.

[9] Schickel, Richard CHOICE CRITICS American Heritage; Nov/Dec2006, Vol. 57 Issue 6.

[10] Roddick, NickThe rise of the quote whoresSight & Sound; Jan2007, Vol.17Issue.

影视传媒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传媒;改革;“语法问题”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

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2008年底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举行。年会共收到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美国雪城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海内外知名高校研究生的投稿近200篇,入选论文或摘要55篇。年会以“变革与传播:中国传媒三十年”为主题,旨在回顾30年来的传媒改革,探索深化改革之路。会议主要从新闻学的内在规律出发,对改革进程中遇到的传媒体制、国际环境、消费文化等“语法问题”进行检视。为迎接2009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八十周年院庆,年会特设了“研究•视域•变迁”等专场,省察了传媒改革进程中新闻传播研究的进展以及新闻传播学科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自由与法制:传媒体制改革的重要主题

“新闻自由和新闻立法是研究新闻改革最重要的主题。”(孙旭培,2008)本次年会再次强调了传媒体制改革过程中自由与法制的核心作用,深入阐发了现有体制下传媒表达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思考了推进传媒体制改革的方法。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原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孙旭培教授作了主题演讲。他认为,如今改革达到新的阶段,要再次重申新闻立法,以此来渐进地实现更大程度的新闻自由。他引述了《人民日报》2008年11月3日的评论:“应加快新闻领域立法工作,继续完善与新闻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做好新闻工作、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提供法律保障。”(华清,2008)他认为,这预示着新闻立法将是今后进一步推进新闻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孙旭培,2008)

在此基础上,孙旭培教授提出了从自由和立法角度研究新闻改革的13个研究议题:新闻自由权的具体研究、新闻自由的维度和尺度、宣传本位与报道本位、社会稳定与意见多元、新闻法治与社会效益、突发事件与新闻自由度、第二第三国际与新闻自由、清末与民国两个时期的新闻自由、新闻自由的急进还是渐进、媒介批评的法律规定、宪法中的言论出版自由与媒体创办、新闻评议会制度、对新闻自由的法律救济。他希望与会研究生秉承专业精神,能对以上议题规范地进行学术研究。(孙旭培,2008)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卢家银、崔明伍(2008)在入选论文《新闻媒体在利益表达中的困境》中,通过分析新闻媒体在公众利益表达过程中遭遇的困境,为新闻立法提供了现实论证。他们认为,新闻媒体在现有体制下既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又是人民的“喉舌”,这在部分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将造成“喉舌”之困――媒体究竟应遵照政府的宣传策略,还是应该直接表达民意。同时,市场也干预着传媒的表达。因此,在多元利益的情况下,需要首先建立解决言论纠纷的宪法诉讼制度,为公众利益表达提供司法保障;同时,建立公众媒体等各类媒体,将多元利益在传媒中分割开来,以保障每一方的表达权利。

复旦大学硕士生阴良(2008)也对当下传媒表达的困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卢家银、崔明伍的研究不同的是,阴良选取外国媒体驻华记者这一特殊的群体进行研究,访谈了16个来自不同国家、媒体的外国驻华记者,发现外国驻华媒体受到更复杂的社会控制;同时,研究立足于“人”,而不是直接分析“传媒”,因此,在组织、行业、社会这三个层面外,还特别强调了个体层面的因素,提出了“伞兵记者”(parachute journalists)与长期驻华记者(resident journalist)这两种不同的派遣方式造成了个体认知差异,并最终影响记者的表达。

清华大学博士生唐建英研究了欧盟《视听媒体服务指令》,提出了可供国内参考的依据“线”和“非线”这两种不同服务性质来区分内容规制程度的新思路。文章分析了欧盟新媒体内容规制政策的演进过程,阐述了《视听媒体服务指令》出台过程中公共利益与产业利益的冲突,以及统一监管与分层监管规制原则的确立。文章指出,欧盟的“规制模式的探索无疑是超前的,其效果还有待在以后的政策实施中来评估”(唐建英,2008)。但目前新媒体的内容规制也是我国政府公共政策和传媒业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二、开放与霸权:传媒全球化进程的现状分析

传媒改革的进程与国家的开放程度是紧密联系的。30年来,中国媒体的国际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奥运会、世博会等“焦点时刻”,中国传媒应该如何把握机遇走向世界?

本次年会入选论文中,有2篇在海外高校就读的中国研究生撰写的文章。文章通过介绍、阐述、分析海外媒体,直接或间接地揭示了中国媒体当下的国际环境。

美国雪城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硕士生侯静慧、马瑜晶(2008)对1978年至2006年《纽约时报》关于中国报道进行了内容分析。研究采取了分层抽样的方法,“年份”为抽样“层”(strata),每层中随机抽取10篇新闻报道,得样本290篇。研究用GDP和进出口总额来测量经济实力,其乘积作为自变量;报道量(quantity)与报道效价(valence)作为因变量。研究发现: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报道的数量显著增加,而其中负面报道的比重也随之增大。结合霸权理论,研究认为这种负面报道增多的现象是因为西方国家的权力阶级需要综合利用大众媒介中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各类信息,以求保证民众的思想与现有社会秩序达到一致,即实现“媒介霸权”(media hegemony)。

日本早稻田大学的硕士生毕佳颖(2008),结合美国互联网的政治表现,分析了“个体内容出版者”(individuation content publication)对政治的多元影响。文章认为,“hegemony of the United States is also powered in a soft way(美国霸权以一种柔化的方式得到强化)”,即将“媒介霸权”隐藏在个体政治背后,通过技术控制以加强自身的权威性。文章对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中国会不会走“美国道路”,互联网的发展会对目前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产生怎样的影响,文章希望能在今后的实践中给出解答。

同样关注霸权问题的还有同济大学的硕士生肖云帆(2008)。她分析了美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不同国家地区的10种有代表性的英文报刊杂志关于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Hanover World Expo 2000)”、“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Aichi World Expo 2005)”和“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Shanghai World Expo 2010)”筹备情况的报道,比较了报道侧重点的不同:西方主流媒体报道上海世博会时,侧重于宏观的经济与产业、商业的报道,也有部分政治主题的负面报道,几乎没有文化和科技领域的报道,而对爱知和汉诺威世博会的报道则有显著差异。与侯静慧等人不同,肖云帆提出了积极应对西方“媒介霸权”、改善国家媒介形象的传媒策略,包括提供多元议题、综合运用多媒体、整合传播模式等。

北京大学硕士生刘畅与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生郑宇钧,以《筑梦2008》为个案,从修辞学角度研究了纪录片跨国界意义共享的策略。文章指出,“北京奥运的纪录片要在‘全球化’的普世价值和‘本土化’的民族特质中寻求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就是‘球土化’策略(glocalization)”,即展现“全球化了的”本土与“本土化了”的全球,以达到跨国界的意义共享。(刘畅 郑宇钧,2008)文章分别从本体修辞、积极修辞、非常规修辞等角度研究了“球土化”策略具体的表现形式,为中国今后的纪录片制作提供可参考的发展方向。

复旦大学硕士生吕芳雅(2008)运用战略管理和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对中国电影产业如何“走出去”进行了研究。文章分析了好莱坞模式与日韩模式等可借鉴的运营模式,对今后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关注泛亚市场,而不单是西方市场;加快建立自己的海外发行渠道;进行制度调整,等等。

三、商业化与大众化:传媒文化观念的变迁

《文化症候与文学期刊的影视趣味》(周根红,2008),阐述了纯文学期刊《收获》1990-2008的历史演变。随着《收获》逐渐成为影视文化风尚的引领者,并推出了关于影视明星的《一个人的电影》专栏,周根红认为,《收获》已逐渐失去纯文学理念,成为大众文化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生产影视文学与大众传媒紧密勾连。作者对“影像霸权”的形成表示了忧虑,并表达了对纯文学期刊原有的独立性与先锋性的向往。

《女足的媒介再现:“适时而现”的铿锵玫瑰》(褚悦闻,2008)探索了商业化与高度社会性别化的话语机制对中国女足媒介再现的影响。研究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奥运年2004年1月-9月间267天《东方体育日报》的报道篇数、照片数量、头版报道等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发现:在没有重大赛事的情况下,女足再现为“玫瑰”;而涉及奥运盛事,女足则彰显“铿锵”,被赋予男足未能担负的民族精神和使命,其在艰苦环境中奋力进取的风貌受到媒介的反复强化。文章分析了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弹性的、分层的、有目标的媒介再现,是媒介以争取收视率的新闻娱乐模式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操作;在商品化的媒介中出现的女性,乃适应商品化的、被重新社会化的、被再创造的公式化形象;性别是一种社会范畴,体育活动的社会性别化,区隔并规定了女性气质和霸权的男性气质特征的客体和行为;团体性的体育项目承担起了建构民族认同的文化意义。

在商业化环境下,受众的消费习惯和认知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又反过来促进了商业化媒体的定位转变。清华大学硕士生李华颖(2008)对消费者购买畅销书的原因进行了问卷调查。基于知觉价值理论与计划行为理论调整和修正过的模型,研究发现:知觉品质越高,主观规范越高,知觉行为控制越高,就越可能购买畅销书;而知觉牺牲并未起到较大的影响力。因此,作者认为,畅销书作为大众文化的产物,不易因消费者成本影响人的购买行为,“畅销”本身对书本的功能、品质或品牌等的肯定让消费者不计太多代价地购买。这一研究也暗示了未来畅销书定位与定价的发展趋势。

在年会的新闻沙龙环节,同一话题在网络传媒领域中也得到了讨论。《从中国老年网站的建设看虚拟社区的发展――以中国的老小孩网站为例》作者、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生吴欢,通过对“老小孩”网站的个案研究,探讨了商业网站通过共建成员的精神认同获得商业收益的方式。吴欢特别强调了成员的个体认同与社区认同之间的互动、网下社区和网上社区的相互支持。她认为,虚拟社区,尤其是老年群体的虚拟社区不可能脱离现实世界,要通过与现实社区相互作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吴欢,2008)老小孩网站创办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师张志安博士介绍了“老小孩”的运营方式,也指出了通过上网给老年人精神慰藉的创办理念。

四、继承与创新:新闻传播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

传媒改革从“语词革命”向“语法革命”转变,为新闻传播学理论创新提供了新的内容。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童兵教授的主题演讲中,他以研究生的学术研究为视角,总结了30年传媒改革带来的新闻学科的发展。他强调,研究生群体的学术研究与我国新闻传播理论的发展是高度一致的,从老一辈的学科领军人阐发新闻学基本原理、建构新闻学理论框架、走出新闻史学研究新路径,到80年代继往开来的中坚提升新闻学科的科学性,再到90年代开拓学科新领域,到新世纪夯实基础理论、开创新媒体研究,研究生群体始终积极参与了新闻学科改革与发展的历程,积累了丰厚的学术研究成果。童兵教授希望,今后研究生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构建新闻传播学理论体系,产出更多标志性成果,广泛开展中外合作研究,走好传播学本土化之路,培育新闻传播学大师和新闻传播学中国学派,研制中长期(2009-2020)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规划。(童兵,2008)

复旦大学硕士生滕育栋(2008),则从微观层面着手,思考了30年来新闻思想的转变。他以陆定一《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为切入点,通过考察1978年以来公开出版的新闻史著作对其描述、评价话语的变迁,揭示了三种不同的新闻史著写作方式:服从宣传需要的历史写作,突出文献新闻学理意义的写作,作为新闻改革历史基础的写作,阐发了其背后的新闻思想。作者强调了新闻理论的发展在中国新闻史的写作中的推动作用,认为中国新闻史的写作能为我国新闻理论的发展提供许多宝贵的思想资源,希望更多的人回归到新闻史研究中。

苏州大学硕士生张震(2008)梳理了30年学界对于新闻客观性的看法变迁。从新闻客观性的来源、内涵、主观态度、宏观操作方式、微观操作方式等角度进行了梳理,指出了今后研究的议题与趋势。南京大学硕士生温海玲(2008)对1988-2007年组织传播研究论文进行了历时性分析,根据其研究走向:“学科介绍原理阐释应用分析学科建设”分析了每一时段的历史特征,并提出了加强组织传播学科建设的想法。兰州大学硕士生华汝国(2008)综述2005-2007年我国网络传播研究情况,归纳了其中所体现的研究热点及形成的重要观点,并进行了评价。

此外,本届年会论文还对往届年会的学术成果进行了继承与创新。本届年会入选论文《瘦身减肥广告中性别因素对第三人效应的影响》(梁静、黄艳姗、艾依璇,2008)与上届年会入选论文《不同媒介素养的大学生第三人效果研究》(周海晏、王帆、邢荣、马、王祥颖,2007)同样是对“第三人效果”(third person effect)的研究,但侧重有所不同。上届论文的主要价值在于将媒介素养的概念引入了第三人效果的研究,并测量出不同媒介素养的大学生存在第三人效果差异。而梁静等人将媒介素养中的广告关注度作为中介变量,用以诠释性别因素与第三人效应之间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是对上届论文研究的深化与补充。

注释:

[1]语法革命,是指“在现有要素和功能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规则的改变、关系的改变以及制度、机制、运动模式、盈利模式、与受众关系、技术要素层面的改变,形成新的发展机会”。(喻国明,2008)对于传媒改革而言,要从要素扩增到结构重组、规则改变和发展模式转型。

参考文献:

[1]毕佳颖.(2008,November).PowerfromMass-JournalismofInternetonAmericanPolitics.“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摘要,上海.

[2]褚悦闻.(2008,November).女足的媒介再现:“适时而现”的铿锵玫瑰.“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3]侯静慧、马瑜晶.(2008,November).风雨三十年:中国形象在美国媒体中的变革.“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4]华汝国.(2008,November).从中国老年网站的建设看虚拟社区的发展――以中国的老小孩网站为例.“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5]华清.(2008,November3).科学管理依法管理有效管理切实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人民日报.pp.7.

[6]李华颖.(2008,November).畅销书购买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知觉价值理论与计划行为理论模型的解释.“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7]梁静、黄艳姗、艾依璇.(2008,November).瘦身减肥广告中性别因素对第三人效应的影响.“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8]卢家银崔明伍.(2008,November).新闻媒体在利益表达中的困境.“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9]刘畅郑宇钧.(2008,November).从视觉修辞的角度看奥运纪录片的“球土化”策略.“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10]吕芳雅.(2008,November).中国电影产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分析.“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11]孙旭培.(2008,November).新闻改革研究:专业精神与学术规范.“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主题演讲,上海.

[12]唐建英.(2008,November).《视听媒体服务指令》与欧盟新媒体内容规制初探.“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13]滕育栋.(2008,November).“用陆定一说话”:中国新闻史写作中的“加法”与“减法”.“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14]童兵.(2008,November).研究生:新时期新闻科学发展创新的生力军.“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主题演讲,上海.

[15]温海玲.(2008,November).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组织传播学研究的变迁――对新闻传播视野下组织传播学术论文的历时分析.“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16]吴欢.(2008,November).从中国老年网站的建设看虚拟社区的发展――以中国的老小孩网站为例.“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17]肖云帆.(2008,November).媒体力量在国家形象对外传播中的应用――汉诺威、爱知与上海世博会实证分析.“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18]阴良.(2008,November).社会控制对新闻生产的差异性影响――以外国媒体驻华记者报道倾向为分析视角.“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19]喻国明.(2008).传播的语法革命和传媒竞争力构建.传媒观察,1,15-17.

[20]张震.(2008,November).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界关于新闻客观性的研究述评.“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21]周根红.(2008,November).文化症候与文学期刊的影视趣味――以《收获》(1990―2008)为例.“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影视传媒论文范文第4篇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社会实践的教学,应当运用不受课时限制进行传帮带教授的方法。直接参与是学生与传媒单位联系,在传媒单位工作进行的实践活动;间接参与是指学生不定期地在传媒单位进行现场了解和观摩,或进行一些活动的参与;个人创作是指学生根据个人喜好,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有选择的创作。

采用个别辅导和集中辅导相结合,以个别辅导为主。集中辅导为辅的实践教学方法在教师少学生多的情况下,不受时空限制进行传授,对社会实践的教学设计和活动都会带来很多困难,因此必须把个别辅导和集中辅导相结合,将个别辅导出现的问题,在集中辅导中举一反三,让亲历创作的同学自己谈体会,教师做解答,实践证明这样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集中实践教学活动实施的理想状态,是到相关单位进行长期的,固定的实习。按照影视传媒单位所需进行实践教学,达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教学的培养社会有用人才,既可以减少影视传媒单位的负担又可以为他们的就业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在创作完成后,再撰写论文,利用创作过程中的积累和体会,理论结合实际,取到一个好的效果。不提倡集体创作。集体创作不能体现个人的真实水平和综合能力,再说,电视创作在电视设备越来越小型化的今天,编导合一是电视创作的发展方向。

根据上述原则和指导思想,社会实践教学方案设计如下:实践种类:直接创作实践;间接创作实践;个人创作实践。介入传媒单位工作,在传媒单位工作常态中实践;跟随影视剧组进行创作实践;直接进入社会挖掘生活,进行个人创作实践;寻求专家指导,获取创作经验;进入其他高校再学习,在学习中取长补短。

必须提交相应的DV作品,DV创作分三个阶段进行。构思阶段:要求创作同学先采访,然后在集中辅导课上给所有同学“讲故事”,遵循“先感动自己再感动别人”的原则,自己不感动,大家不感动,DV创作就不进行。DV创作阶段:在DV创作中定期检查素材,不能形成电视语言的画面,要重新补拍。DV创作编辑阶段:要检查画面构图的合理性、时空结构的合理性、画面色调的统一性,画面语言的完整性。最后以作品为背景撰写论文。

实践活动成绩从四个角度考评,从拍摄画面;画面编辑;全片时空效果;从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故事性在全片中的体现程度去考评。符合要求者为及格,获得4个学分。目前我们社会实践活动环节集中体现在“一案一例教学方式”,即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践内容进行分别指导,但这种指导一定是在全体同学都在的情况下完成的,这样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能提高同学对不同情况、不同问题的分辨能力,了解处理不同问题的方法和技能。

个例教学法是艺术类院校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内容就是“一对一”的教学,目前在影视教学中这样的方法尤为适用,因为对于学习影视编导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学生的实践中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这对他们在专业上的提高有很大好处。个例教学法包括下列内容:首先,在教学中增加对学生作品的解析。虽然解析的是学生个人的作品,但听众却是全体同学,也就是说,这种对学生个体作品的解析,所起的作用却指导着全体同学。其次,教师必须在面授时间内组织一次学生作品展览向社会展示。展示的方法很多,比如,可以请嘉宾来观摩,可以请专家来评比,可以拿这个班的作品到另外一个班去评论。这种评论是面对面进行,是在作品不署名的情况下进行的,也可以有选择地将作品内容进行评议,并挂到网上。第三,影视作品进行定期展示或参加各种大赛。利用高质量、高水平的影视节目作品,根据节目类型、性质进行分类,组织学生观看,再组织有不同类型创作经验的教师进行教学,并进行不同类型的节目创作,以拓展他们的就业平台。

影视传媒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价值;美国电影;森林战士;星际穿越;多模态语篇;通识教育

2013年上映的动画片《森林战士》在当年相继夺得德国、墨西哥等8个地区的票房冠军,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这是一部科学信息含量巨大的作品。这部动画片提到了以下多项科学结论:第一,在女主角与父亲的对话中,女主角说她已经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了,并且已经自己适应哀悼故人的五个阶段了。第二,森林战士的队长在前去寻找自我放逐的小男主时,小男主正处于绝对个人主义阶段,但是他过得并不好,队长说服他回归集体。第三,关于神奇种子的孕育问题:一颗种子的孕育,环境是关键――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第四,小女主父亲对小人国与大人国的行动速度频率差异的精准分析:在小人国的眼中,大人国的速度相对显得笨重。

下面是笔者通过查阅多方资料梳理出来的美国科学论文及科研报告所发表的科研结论:第一,美国心理学家伊丽莎白・库伯勒-罗丝在她1969年出版的《论死亡与临终》一书中提出了“哀伤的五个阶段”:一是否认,二是愤怒,三是讨价还价,四是消沉,五是接受。“哀悼的五个阶段”确实有根有据。第二,篇中关于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成功融合的观点,也可以找到相关的科研根据。美国著名学者爱德华・霍尔在20世纪70年表的跨文化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超越文化》一书中,已充分结合其在美国精神病病例研究和旅日的亲身经历,郑重指出美式个人主义的末路与出路,书名“超越文化”,便是直指个人主义者必须超越个人主义文化,从而寻求对“垮掉一代”的精神治疗指导大方向。第三,关于神奇种子的孕育问题,美国外语教育专著《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已经得出结论:所出即所输,所用即所得。第四,至于关于速率与重量的问题,那早已是众所皆知。

辩证地看待事物,是每一个文科生都学习过的思维模式。由于一些限制因素,笔者无从探究小人国是否真的存在。但是,影片中所编织嫁接的几大科学结论,却是在笔者观影多年之后,在持续不断的文献资料搜索过程中一一翻查到的。很明显的一点就是这些理论都先于动画影片发表:1969年的“哀伤的五个阶段”,1976年的《超越文化》,1982年的《PNPSLA》以及物理体积与普遍速率问题。

近几年来,诸如此类的美式多媒体艺术作品层出不穷,《星际穿越》向大众传播了在穿越“黑洞和虫洞”会出现时空折叠的一种想象,而这一理论在《时间简史》一书中就出现过。2013年,风靡世界的迪斯尼大作《冰雪奇缘》,在影片的第一幕就放出一个大招,石魔人在谈拯救魔法时说了一句话:The heart is not so easily changed, but the head can be persuaded.而这句话与大量的人类大脑发展科学发现有关。由美国出品的此类影视剧作品不胜枚举,其主题已远远超出了“影视剧作品仅供娱乐”的范畴。

其实,诸如此类的影视剧作品并不鲜见,也不是美国的专属出品。中国于2015年播出的电视连续剧《虎妈猫爸》,就出现了一个“必胜诀”。只是,以前更多作品主要与励志、历史政治、社会道德伦理、逻辑推理、哲学、科幻有关。而当热门的科学原理在通过电影屏幕向公众进行传播推广时,不采用多数受众不喜欢的科学纪录片形式,而是将其编织融入各种童话、科幻故事中去,进而缩短科学发现与观众的距离,这样的影视剧作品,就属于大众传媒。有些影视剧作品见证了历史和文化,而有些影视剧作品则见证了科学发现。文化和科学本身并不一定对立,只要采用恰当的输出渗透方式,科学就会成为文化的一部分。美国媒体的这一做法,不仅保证了与美国社区学院的通识教育并行[3],也超越了学校的围墙,将通识教育通过大众传媒多模态语言模式输入到家庭教育寓教于乐的新天地中。

这的确就是一种多模态语言模式[4],如果参照“意识即意思”这一语言学理论的推理: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之一,交流的信息本质并不是语言或任何一种交流工具本身,而是人类的意识本身,即人类对所面对和遭遇的一切事物境况的认知。那么,人类所使用的沟通工具本身就是多模态的。但是,这些外在的载体,无论是图像、肢体语言、声音影像,还是口语语篇和文字语篇,并不会改变它们所承载的信息元素。这就是说人类科学研究探索得到的真理,无论是通过论文的形式公开发表,还是被大众认证之后,通过纪录片的手法进行传播,不论是通过电影、电视剧、戏剧、动画片等多媒体手段,还是通过画作、雕塑、音乐等形式进行传递都是可以的。因为,承载工具未必会改变信息本身,但是,可以强化沟通的有效性。

但是,从经济学价值的成本投入与产出角度来分析多模态语言模式,使用者则不得不关注成本投入的问题。如果说交流沟通本身就是多模态的,那么,单一模态的投入成本相对较低。比如,科学结论通过的成本远远低于制作一部电影的成本;简单的对话交流的经济成本肯定远远低于排练一个话剧的成本;发一条手机短信的经济成本远低于发表一则图文并茂的公众号文章的成本;外贸交易中,使用电报、传真、电邮和越洋电话的成本肯定低于远涉重洋的面对面交流,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

由此看来,在科学研究发现结论这个方面,完全可以应用多模态语言学手法,也就是说,一篇论文、一幅画作、一部多媒w作品、一场演讲、一个讲座、一部话剧、一部小说、一部动画片、一幅画作都可以起到传播的作用。当然,相比之下,论文的发表是比较经得起考验且经济可行的科研传播手段。但是,从产出角度来看,一部成功的影视剧作品的大众传媒影响力更大,除此之外,新媒体平台的多媒体数据,也能产生巨大的价值。

因此,总而言之,多模态形式的信息载体模式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有待进一步开发。

参考文献:

[1] Edward T.Hall . Beyond Culture[M] . Anchor Books,1977:1.

[2] Steven Pinker . The Language Instinct[M] . Harper Perennial Modern Classics,2007:9.

[3] 蔡文敏,马凤岐.美国社区学院的通识教育[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2,2(3).

影视传媒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

本文分别从媒体管理体制产业化变革的政策进程与实践推进、电视资本运营的理论探索、电视产业集团化浪潮的问题反思等三个方面,对中国近十年来的广电体制改革进行了回顾与总结;认为无论对于管理者、实践者,还是理论学家,迄今为止并未就电视产业化进程的理论进路与资本经营,达成统一、明确的认知;今天的中国广电产业体制改革在诸多矛盾问题的交织与困扰中,已经进入到了产业体制改革的“冷冻时期”。

一、电视管理体制产业化变革的政策推进与实践回顾

2000年前后,中国电视产业在经历了行政事业管理和事业/企业双轨制管理两个发展阶段的徘徊与渐进过程之后,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指向和实践运行都步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1999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信息产业部和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加强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建设管理的意见》(即国办[1999]82号文件),从行业结构上引导并促进有线网与无线台进行合并,并在具体的操作实践层面,明确提出了广电媒体应该跨地区、跨行业经营的指导原则。这个文件的出台为后来电视运营的产业化变革和电视媒体内部管理机制的产业转型提供了切入的契机,因此也被业界人士和行业专家认为是政府广电管理高层锐意进取,改革原有广电系统零散化分割格局、促进新一轮体制变更的纲领性文件。

与此同时,以《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现代传播》、《电视研究》等为代表的电视专业期刊,也集中刊发了一批旨在探索广电管理体制产业化变革的理论文章,在学术层面上推动着广电体制产业化变革的实践进程与观念深化。从1999年到2000年,周鸿铎的《对广播电视产业化、集团化的认识和采取的经营策略》(《视听纵横》1999年第2期)、《广播电视产业化、集团化道路的实践和理论依据》(《现代传播》1999年第5期),高福安的《关于我国媒体经营的类型与研究》(《现代传播》1999年第5期)、《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经营管理思路》(《现代传播》1999年第6期),郭荣生的《电视经济:一条快速发展的路》(《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9年第1期)、龙佑云的《谈广播电视的产业属性和即将到来的产业格局》(《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9年第2期)、梁和的《产业化经营是电视业发展的趋势》(《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9年第5期)、朱建飞的《产业经营:中国电视跨世纪的抉择》(《电视研究》2000年第1期)、尧风的《电视产业经营的必然性与相关条件》(《电视研究》2002年第2期)等文章先后刊出。这些评论者以观察员、理论家和实践者的身份借助学术论文化的表达方式,在广电管理行业政策产业化变革呼之欲出的关键年份,向媒体实践领域也向广电政府管理层表达着自己的话语诉求和问题意识。

2000年11月17日,国家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化发展试行工作的原则意见》(即广发办[2000]284号文件),明确了在保持宣传任务为中心不变的前提下,组建集多媒体、多渠道、多品种、多层性、多功能于一身的广电传媒集团的行业发展指导方针。同年底,全国第一家省级广播影视集团湖南电广传媒集团成立。第二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又联合下发了《关于转发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即中办发[2001]17号文件),正式明确了积极推进传媒集团化改革,组建大型新闻传媒集团的目标,并对组建广电集团的原则、体制、融资、运营目的等进行了全面明确地界定,该文件因而成为助推中国电视产业集团建设的里程碑。同年,国家广电总局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广播影视集团化改革的实施细则(试行)》(广发办字[2001]1452号文件),对广电集团的管理结构与运作制度、宣传任务与企业创收等方面进行了细则指导。

在此前后,随着中共中央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文化产业和其体制改革作为重点内容,在两次会议形成的决议报告及相关文件中被多次提及。“完善文化主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事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第一次在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宏观层面上受到关注。200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即中办发[2003]21号文件),更进一步地对文化体制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在21号文件的指导方针下,国家广电总局制定并了《广播影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及配套的相关文件,审核批复了浙江广电集团、山东广电总台、南京广电集团、厦门电视台、深圳电视台、中国电影集团公司、长春电影集团公司等7家试点单位的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审核批复了广东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和峨眉电影集团组建方案,将广电行业的集团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推开。

在中央战略决策导引、业界实践探索和理论界观点争鸣三者的合力推动下,2003年12月,国家广电总局公布了《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分别从当前广播影视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发展广播影视产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发展广播影视产业的相关措施等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广播影视业改革与建设的产业思路。这也是国家广电管理系统高层对中国电视行业的产业化变革,所进行的第一次详细全面地阐述。《意见》分析了中国电视业目前的发展现状:电视台电台1900多座,电视节目2000多套,节目制作机构近900家,年产剧作1000多部10000余集,系统收入514亿元人民币;并进而指出,从1982年到现在,我国的电视媒体已基本实现了从依靠财政拨款生存到自收自支、自我营生的历史性转变。在《意见》中,“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按照广播影视产业的特性和规律,以发展为主题,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依法管理为保障,以增强活力、壮大实力、提高竞争力,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的产业化指导思想被明确提出。[1]围绕这一指导思想,电视产业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基本思路和重点内容及相关措施得到逐一阐释,这一文件的出台,也标志着我国电视产业发展思路和政策导向的最终明确。

二、电视资本运营的理论探索与争鸣

电视产业化发展政策的明朗和实践探索进程的加快,带动着电视资本运营理论研究的持续升温。1999年11月,《光明日报》在第五版“文化风云”栏目发表了刘志远的文章《影视资本市场亟待发展和规范》。在这篇篇幅不长的短论中,作者指出影视业作为“新兴产业”、“黄金产业”、“朝阳产业”,虽然发展潜力巨大,却由于资本市场发育不良、产品交易市场不完善、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导致其发展状况难以令人满意。针对这一问题,文章分别从“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发展我国影视业”、“发育资本市场,建立影视产业投资基金”、“完善影视产品交易市场体系,创造一流产品”、“组建影视产业集团,提高国际竞争力”等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了中国影视业资本运营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其中所提到的“缺乏市场经济意识”、“行政干预、封闭式运作”等,看法尖锐而又切中肯綮,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国影视业发展所面临的资本市场运营现状。文中所提倡的“形成产业规模”、“实行制作与播出分离”、“利用资本市场,合理配置影视产业资源,并通过有效地融资手段来推动中国影视业发展”、“充分发展人才的积极性”、“以资本为纽带,实行强强联合,组成强大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影视产业集团”等[2],都成为了以后电视产业改革和资本运营理论研究的重点方向与问题所在。

进入2000年以后,随着广电集团化呼声的升高,电视资本运营的理论研究也迅速呈现出了深化、细化的发展趋势,并开始由单纯的理论研讨向实践运营层面过渡。该年度,《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在第3期上刊发了中央电视台台长赵化勇的文章《深化改革开拓进取》。在文中,作为业界精英和代表人物的赵化勇,针对中央电视台的当下运营情况及未来发展前景,鲜明提出了“大力推进频道专业化进程”、“进行电视节目制作与播出分离的改革尝试”、“全面推进成本核算工作”、“推进建立以全员聘用制为核心的人事管理机制”、“加快建立‘第二经济支柱’(广告为第一支柱)”[3]的运营理念和整体变革策略。相比较之下,此处的电视资本运营实际已经扩及到了电视产业运营的方方面面,而不再仅仅只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资金”概念。由于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电视台的标杆作用和示范效果,它在电视资本经营理念上所提出的变革主张,也无疑地成为了全国各地方电视媒体效法的对象。

在同一期杂志上,还刊发了山东胶州广播电视局王政林、周建明的文章《广播电视产业经营的初步实践》,对电视媒体优化资源配置、推行集约化经营和引入竞争机制、改变用人制度、调整原有局台机构设置、实行制片人制度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评述。[4]此后,刘占华《开拓广播电视节目资料管理的新思路》(《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年第5期)、林涛《从资本整合到资本运营——关于广电集团化的一点思考》(《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年第3期)、卜彦《电视产业金融资本的运营》(《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年第12期)、王刚健《成本预算与成本经营——电视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9期)等一批文章先后发表。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面出发,推进并深化了电视产业运营中资本经营的研究工作。

其中,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李岚的文章《广电产业集团运营效率评估理论探讨》,结合广电行业2000年以来集团化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对电视媒体资本运营现状和其效益评估体系的建立进行了反思与构建。[5]这篇文章提出,应该从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实行有限财产责任、建立保障各方利益的分配机制等几个方面,对现有集团管理运营制度进行制度创新。在广电集团内部运作机制的效率评估上,她主张从经营模式及其运作、支出结构及其运作、收入预期及其运作等三个方面着手,进行严格评估。这一观点,是对2000年以来广电集团化浪潮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的深刻反思,也是对广电产业改革由速度型向稳健型转轨的恳切理论建议。文章还从产业链打造的角度,考量了中国广电集团市场价值的评价体系建设现状,并将电视媒体品牌的无形资产纳入到了评估体系的范围中来。这篇文章是中国电视产业化发展初期,就资本运营和体制监管进行深度剖析的,极富创设性的理论探索论文之一。

在电视产业进行资本运行理论探索的过程中,民营公司的出现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2003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105号文件,在第10条中明确规定了以下内容:“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以股份制、民营等形式,兴办影视制作、放映、演艺、娱乐、发行、会展、中介服务等文化企业,并享受同国有文化企业同等待遇”[6]。次年8月,国家广电总局颁布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管理规定》,在第五条中明确肯定了社会组织和企事业机构可以设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或从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活动。[7]随着民营电视在产业格局中合法地位的正式确立,民营电视资本运营也成为整个产业理论研究中的受人关注的焦点内容之一,《中国民营电视公司现状报告》(李幸、汪继芳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解析中国民营电视》(陆地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中国民营影视发展研究》(耿蕊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等专门以民营电视产业运营为研究对象的一批著作也随之问世。这些著作一方面应和着星美传媒、太合影视、浙江影视集团、贵州金天地广告节目有限公司等民营公司的快速发展情势,一方面也扣合着中国电视管理体制改革制作/播出分离浪潮的推进,在整体上促生了产业理念研讨多元化发展局面的形成。

这一时期,较早介入媒介资本运营研究领域的周鸿铎也先后出版了《传媒产业资本运营》(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出版)、《传媒经济导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出版)、《媒介产业制度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出版)等著作,对包括电视在内的中国媒介资本运营进行了系统化地研究。2006年,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推出了黎斌编著的《中国电视业资本运营系统分析》,该书在继承原有电视媒体资本运营理念的基础上,首次将系统模型、耗损结构、产业经济学框架引入到了中国电视传媒产业改革的理论研究中来。在对中国电视现状进行具体评估的基础上,《中国电视业资本运营系统分析》不但揭示了中国电视资本运营系统的演进特征,而且还进一步提出了中国电视传媒资本运营的整体推进、价值集成和风险控制等对策建议。

2006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传媒资本运营》(谢耘耕著)则第一次对包括电视在内的中国传媒资本运营的现状和未来提出了相对完整的框架。作者运用经济学、管理学、新闻传播学等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结合国际传媒资本运作的经验,对我国传媒的资本运营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分别就传媒资本运营的发展、传媒融资、传媒并购与反并购、并购后的整合、传媒收缩战略、传媒无形资本运营等方面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在同时期的媒介资本管理著作中,具有着开拓性意义。次年7月,重庆广电集团总台台长李晓枫主编出版了《中国电视传媒资源整合》一书。围绕“传媒资本运营”这一重点主题,全书从理论框架、宏观层面、微观层面等视角出发,对我国电视业广播电视体制改革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并在“电视传媒资本运营”的理论构建、国外传媒经验借鉴和国内电视业的资源整合等层面提出了富有启发性和重要借鉴意义的理论建议。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一体多元”产业格局及其经营思想的提出。围绕这两个问题,编者阐述了以播控环节为中心,向电信行业、图书及杂志市场寻求合作的综合化电视产业经营思路,并着意强调在在现有语境下推行“国资为体、资本多元”,“公益为本、经营为用”[8]运营理念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较高的理论层次上总结了七年来中国电视资本运营和理论探索所取得的发展与进步。此外,这一时期涉及电视资本运营的理论著作还有曹鹏/王小伟主编的《媒介资本市场透视》(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出版)、赵曙光/耿强合著的《媒介资本市场——应用导向的分析》(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严三九/黄飞珏著《媒介管理学概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赵曙光/张志安著《媒介资本市场案例分析》(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等。这些著作也都在不同维度和不同层面,或专门论述或顺带提及,探讨了电视产业资本经营中的相关问题。

三、电视产业集团化浪潮与体制改革的理论反思

在电视资本运营的探讨中,2001年4月,中国证监会了新版《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在该文件的上市公司名册中,传播与文化产业被定为13个基本门类之一。隶属于这一门类的音像、出版、广播电视电影、艺术、信息传播业等5个大类,都被视为可以上市经营的各二级产业门类而名列其中。这个分类的出台,向中国广播电视业传递了三个重要信息:一是明确承认广播电影电视是一个经济产业门类,二是明确宣示了广播电影电视业可以上市经营,三是已经上市的广播电影电视电视可以放心大胆地经营。[9]其实这个文件的出台,和当时中央两办相关文件的精神是存在某些冲突之处的,一是在对待国外资金的态度上,二是在对待上市问题的态度上。这两个问题所反应出的,实际上也是广电行业推行集团化,实行产业改革后最终属性的判断问题,也即是“企业”还是“事业“的问题。其实,从1999年6月,全国第一家广播电视集团无锡广播电视集团成立算起,这个问题就一直是隐藏在产业化和集团化浪潮之后的软肋所在。这个问题或明或暗地始终制约着广播电视产业集团化的推进,也是向制约广电集团化更高层级和更稳健姿态发展的最大难题。同时,它也也是困扰研究者和批评者的最大问题和理论探讨的症结所在。

无锡广电集团在成立之时,实行的就是局机关和集团合一的运行体制,行政与业务混杂,事业与企业管理双轨并存。在无锡广电集团成立一年后,2000年年底,国家广电总局发文正式向全行业推行广电传媒集团化建设进程。从这时开始到2004年12月,广电总局叫停集团化浪潮,在五年时间内,中国先后成立了20余家广电传媒集团(包括电影,见下表)。所有这些广电集团,在各种力量的角逐中逐渐形成了局台合一、集团/台合一、独立事业法人、保留行政建制但无法人资格等各种各样的运营模式。这种状况的出现在事实上,形成了对广电体制改革效果的现实挑战。有学者敏锐地撰文指出了隐藏于这些乱象之后的原因,认为其一是电视作为媒介平台和广告平台,在经济利益公益属性二元对立状况下矛盾的市场定位,其二是作为广电管理部门在事业企业属性尚未最后理清并形成恰当处理方案的时候,就以行政手段促进了集团化浪潮的迅速推进,这些简单的叠加虽然促进了电视传媒“做大”的现象,但却并未产生化合作用,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磨合成本超出了想象。“集团负责人头衔多了几个,党委书记、台长、管委会主任集于一身。从资产规模来看,确实是大了,但从内部来看,多数集团存在机构重复设置、人浮于事、效率不高、责任主体不清等问题。有的集团搞所谓有两个主题、一个板块(主体是集团,两个板块是事业板块、企业板块),部门两三套重叠设置,员工中间收入互相攀比,广告经营与节目公开,相互指责,如此这般的集团怎么能起到整合的效果?”[11]可谓见解深刻,一针见血,点中了广电集团化浪潮化乱象背后所隐藏的深刻的利害冲突和体制弊端。

2004年年底,广电总局宣布不再组建新的广播电视集团,并对已经组建的集团进行经营性资产的剥离,这一举措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管理层对电视产业集团化浪潮的反思与调整。随着这一决定的出台,北京市广播电视管理体制在2005年3月进行了结构调整。原北京广播影视集团所属的两台、音像资料馆和广播电视监测台等公益性单位划出,作为广播电视局下属的事业单位运营,而其宣传与干部人事管理工作,也交由市委宣传部和上级政府部门统一管理。对于全国已经成立的众多广电集团,广电总局提出若要保留单位的事业属性,就必须剥离集团内的经营性资产,并建议将集团更名为广播电视总台。在对以上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论者陈正荣在文章中指出在现有甚至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广电体制的产业化改革都将难以取得大的进展,从而进入集团化浪潮的“冷冻期”。其中的原因在于:一、电视台事业/产业的一体两栖功能很难断然分离;二、实际运营过程中节目和广告难以分离;三、于条块分割/分头管理,导致广电业管办在运营层面也难以分离。[12]正是由于以上这些难以彻底厘清的关系,迫使电视产业集团化浪潮不得不暂时放缓,甚至停顿一段时期。

中国广电产业化进程中的集团化现象,不但引发着大陆学界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引发了台湾研究者的学术兴趣。这其中,台湾政治大学赖祥蔚博士的学位论文《中国大陆广电集团的政治经济分析》(彭怀恩/关尚仁指导,2002)最值得关注。在这篇旨在研究中国广电集团形成动因的论文里,作者从全球经济和媒体产业发展趋势出发,结合中国的“入世”背景,探究了中国广电集团何以出现,以及政府层面为何提出集团化政策的原因。在作者看来,大陆广电集团的形成同西方媒体集团多出于市场自然形成的模式不同,它们受到的助力更多的是经济和政治的双重合力,来自国家政治层面的主导性因素更多一些。这篇论文以政治经济学为切入口,结合经济学家Mosco的理论母数与结构化理论、发展国家论、新制度论等论述,对中国广电集团化进行了别具视角的分析。除了这篇博士论文外,赖祥蔚还先后发表了《湖南广电集团的政治经济分析》(《中国大陆研究》46卷第4期,2003/07)、《广东广电集团的政治经济分析》(台湾铭传大学“掌握学术新趋势接轨国际化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2003/12/18),分别对湖南广播影视集团的成因和广东省组建广电集团的可能性进行了政治经济学分析。在结合实例具体分析的基础上,以结构化理论,分析了集团个体和整个广电行业结构之间变迁的相互影响,在商品化、空间化、结构化及娱乐化的审视维度上,分析深刻见解独到。此外,这一时期专门以广电集团为研究对象的著作或博士论文还有王宇的《中国广电集团发展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博士论文,曹璐指导,2002)、虞国胜的《中国第一家广电集团的报告》(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及陈炜的《城市广电集团发展战略》(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等专门著作。

除了对集团化的理论反思,对同时推进的电视频道专业化,也有学者表示出了自己的担忧,复旦大学李良荣在文章中认为,从1996年开始的整个中国传媒业的重头戏就是结构调整与结构转型,其目的是使原来单一的传媒结构变得多元化,从而改变媒体的增长方式。可是,经过近十年的发展这一状况似乎并没有出现。电视频道专业化不但没有带来电视的大发展,反而造成了新矛盾的不断涌现,不同频道同质化、专业频道大众化以及由过度竞争导致的成本高涨、收入下降等问题层出不穷。[13]另外一些学者则从公共领域和社会服务职能出发,对中国电视的产业变革进行了反思,认为由产业化所引发和暴露出来的问题远远不止经营层面,它还辐射渗透到了媒体文化的方方面面。《现代传播》与《新闻大学》开辟专栏,对公共电视问题进行了讨论争鸣。郭镇之、石长顺、谢勤亮等人都先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从而也将电视产业改革的讨论由单纯的经营层面扩展深化到了思想文化领域。[14]

面对一片质疑之声,也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电视经营与管理体制改革,仍应继续前行;并在对前一阶段经验教训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事分离、政企分离、制播分离”的鲜明观点。[15]现有集团事业/企业“一元体制,二元运作”模式,是很难产生真正地竞争的。“‘一元体制,二元运作’运行模式更适合作为一种媒体转型的过渡性制度安排,不应成为长期性运营模式的制度基础。……对于传媒集团的来说,必须意识到目前进行的重组也只是其发展进程的一个阶段,迟早都要学会在没有垄断特权庇护下的市场化生存。”此外,文章还对国有资产和产权清晰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如IPTV的经营问题、社会民营资本参与节目制作的问题、推动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的问题等。

对中国电视产业变革十年来所发生的理论争鸣与实践变革进行总结与回顾,我们不难发现,迄今为止人们还并未就产业化进程的理论进路与资本运营,形成一个统一、明确的改革结论,而这,也恰是制约今天电视产业体制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的阻力所在。

[注释]

[1]国家广电总局文件《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2003年12月30日),载《中国广播电视年鉴》(2004年卷)。

[2]刘志远:《影视资本市场亟待发展和规范》,载《光明日报》1999年11月25日第五版。

[3]赵化勇:《深化改革开拓进取》,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年第3期。

[4]王政林、周建明:《广播电视产业经营的初步实践》,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年第3期。

[5]李岚:《广电产业集团运营效率评估理论探讨》,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11期。

[6]国务院办公厅2003年第105号文件。

[7]国家广电总局2004年第34号令。

[8]李晓枫主编:《中国电视传媒资源整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第247—253页。

[9]陆地:《资本市场与中国电视产业关系的转机》,载《南方电视学刊》2001年第4期。

[10]陈正荣:《集团之后,电体制向何处去?》,载《董事会》2007年第1期。

[11]同上。

[12]陈正荣:《集团之后,电体制向何处去?》,载《董事会》2007年第1期。

[13]李良荣:《从单元走向多元——中国传媒业的结构调整和结构转型》,载《新闻大学》2006年夏季号。

[14]这些文章有郭镇之的《公共广播电视:变与不变之间》(《新闻大学》2006年夏季卷)、石长顺/向培凤的《公共电视与公共领域的建构》(《现代传播》2006年第5期)、袁茜/项立新的《公共电视势在必行》(《现代传播》2006年第5期)、高传智/谢勤亮的《“第三条道路”与中国广播电视体制改革——对现有广播电视体制缺陷的制度规避》(《新闻大学》2006年春季号)。

影视传媒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文学;传媒;热点;异同;走向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4-0181-03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2015年11月15日在重庆的《全球传媒发展报告(2015)》指出,2015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传播市场,美国传播业收入位居全球首位,移动互联网已是数字广告的主力。而移动互联网广告已成为数字广告市场的主要推动力,报告预计2016年占比将过半,2018年将达66.2%。在如此繁荣的大众传媒中,文学也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像任何新兴事物一样,总有其发展的益处和弊端,并始终对传统文学有所渗透。因此研究者开始从传媒与文学的角度分析其发展的未来和走向。论文因此从2011年至今在中国知网上关于文学与传媒热点问题的分析中探讨这五年间热点的异同从而理清并分析出未来的发展走向。

一、2011年至今文学与传媒热点问题研究的异同

从2011年到2015年,在中国知网上关于文学与传媒热点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研究者探索的重要角度之一。总结来说,其研究现状有同有异,而且历年来关注的焦点都有所侧重,使得文学与传媒的关注点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或者当时文学思潮的转变而发生着或隐或显的转变。论文首先从近五年分析出的热点问题中探讨其大致相同或一致之处。第一,纵观这五年文学与传媒的热点分析,可以分析出历年来研究者都有在理论方面对文学和传媒的关系有所阐释,从文学主体性、意识形态领域、文学创作、文学接受或文学批评方面阐释与传媒之间的关系。例如:2011年主要从文学主体性和意识形态领域方面探讨文学与传媒间的关系,2012年、2013年和2014年主要从文学创作、接受和批评等方面对传媒时代下的文学进行探讨等等,这些例证都说明在传媒时代下对文学理论问题进行研究,是目前较为普遍的话题和研究角度。这一相似的研究角度一方面说明研究者对理论问题研究始终保持着一定的关注度(尽管理论研究在当下呈逐渐减少趋势),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在这些理论问题的探究中,大多都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始终没有一个新的创新角度,这也就导致理论问题研究的逐渐下降(下章将具体谈及),这会导致思维模式的僵化,不利于文学或传媒的未来发展。第二,在文学实践方面,从2011年至今分析历年研究者研究的热点,可以发现热点多集中于文学现象或文学思潮等方面,历年热点大都不尽相同,但从中还是可以发现相似的热点趋向,其一便是影视改编的热点问题,近五年来,每年都会出现探讨影视改编或文学作品的图像化问题,这一热点是跟随当年热门的文学现象而产生的,影视剧的磅礴发展促成研究者转而研究文本与图像之间的问题,而这种问题在目前看来经久不衰。中国现在正进入全民娱乐的时代,综艺节目、影视剧或电影在中国娱乐化产业占据着越来越多的比重,不论前几年红遍一时的《甄执》,还是今年热播的《琅琊榜》,都在证明着影视剧对于国人巨大的吸引力,因此研究影视剧改编也就自然而然成为当下热门的研究话题之一。举例说明:2011年曾发表的《“触电”的背后:几多欢喜几多愁?――浅析经典文学作品的影视剧改编潮流》阐释了经典文学的影视剧改编问题;2013年曾发表的《文学与图像――兼论图像时代的文学命运》阐释了文学与图像的关系问题;2014年《论莫言小说的电影改编》论述了诺贝尔文学家莫言的电影改编问题,诸此等等,都说明着影视剧改编正在成为当下学者主要研究的热点问题。第三,在近五年研究总结中发现,一直在探讨甚至失去创新能力的网络文学依旧是研究者喜欢的热点之一,一方面是由于当下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使网络文学热度不减,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互联网催生了一大批高收入的网络,尤其与影视剧改编相配合,使得研究者重新审视网络文学的生存语境和存在方式。

研究出近五年的热点问题的相同之处,我们有必要对其不同之处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把握文学的风向和走向。对于不同之处来说,我认为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理论化的探索虽然历年都有,但正呈现逐渐减少化的趋势,2011年研究传媒时代下的文学理论的研究非常之多,比如,2011年发表的《电子传媒时代文学接受的主体性研究》探讨文学的主体性研究;《文学与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欲望能指的“叙事狂欢”――20世纪90年代传媒语境下的文学与意识形态的新关系之一》研究传媒语境下文学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等等方面,之后随着时间的发展,研究理论的论著或期刊逐渐减少,这一部分很大程度上是学院派学者在进行研究,对文学理论进行高屋建瓴的总结和探讨,等到2015年至今,研究理论的论著已经明显减少,转而对文学现象或文学思潮进行实证研究。第二,在文学实践方面的论著或研究正在逐渐增多,在传媒时代下,越来越多的文学现象或文学思潮被研究者大量征用,成为学者探讨的主要话题,研究者被纷繁复杂的文学景观所包裹,运用各种方式阐释与文学的关系。例如:2015年研究者大多聚焦于市场消费文化下的文学与传媒,从传播机制,生产机制和消费机制等等方面对文学与传媒的关系进行宏观性的把握。《传媒改制、出版主导与文学导购――兼论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生产机制的建立》论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的生产机制;《新媒体时代的中国文学生产机制研究》阐释了新媒体时代下的中国文学生产机制等等方面。学者越来越倾向于对当前热门的文学现象进行解读,一方面象征着学者与时代的关系更为紧密,不再高高在上,高不可攀,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文学与市场之间的默契与融合,显示出了更为可视的热点和趋向。第三点变化,所谓“旧瓶装新酒”,研究者更加注重创新型与创造性,在陈旧的话题热点中窥探出新意。比如,2015年发表的《从网络女性形象的建构看网络女性写作》论述了网络女性写作的发展,对于网络小说来说是一个创新之处;《论消费语境下的郭敬明现象》从消费语境下对郭敬明进行研究探讨;《近现代女性期刊性别叙事研究》论述了近现代女性期刊性别叙事研究,等等。研究者在一般概念下对文学进行微观把握,从一般概念的某一个角度重新对文学进行界定,一方面细化了文学的分类和研究,使得某一个话题研究更加细致,另一方面也说明当前文学研究的一种趋势:陈旧的、老套的话题不再能成为研究者老生常谈的问题,相反,在这种老生常谈之中,取其新意进行重新整合和研究。这样会使得文学与传媒之间的话题与角度多了一丝新颖和别致,对于文学与传媒领域的发展有着更为深远的影响。

二、2011年至今文学与传媒热点问题研究的原因探析

纵观近五年文学与传媒热点问题的异同分析,我们可以大致梳理出文学与传媒热点的关注点和趋向,但我们必须要了解其背后深藏的原因,才能更好地把握文学与传媒之间的关系。上述我们简要阐释了部分原因,主要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所要阐释的观点,因此对于原因分析,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详尽的分析,梳理出热点背后的原因与哪些因素有必要的关联。

对于文学与传媒视域下历年热点问题的相同之处,不难总结分析出有如下几点原因。首先从我国国情出发,中国的大众传媒发展迅速,势头不可阻挡,而对文学也产生着巨大影响,在这个大传媒时代下,文学的走向和未来似乎成为每个研究者的热点话题,因此,在这个大背景下,在相对平稳发展的中国背景下,研究文学与传媒的共通问题成为重要的话题之一。因此,研究文学理论,探讨火热的文学现象成为研究者喜欢探讨的话题。第二,与文学自身的发展有关,文学发展至今,从五四文化开始的精英文学,到如今的消费文学、市场文学,文学如何在当下社会语境中立足成为研究者经常提及的话题。文学是否还能按照以前传统的模式对一切市场的、现代的东西彻底摒弃?文学是否还能保持精英文学的高尚地位?这些话题曾经无人谈起,现在却大肆宣扬,归根到底便是,文学却是发生了某种新质,不可否认,文学与传媒、市场等的关系日益紧密,文学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自身的立场。因此,在当前社会语境下,文学自身的发展变得尤为重要,一方面,时代改变着文学的地位,另一方面,文学自身发展的逻辑也使得文学与传媒、市场合流,这样文学才能不至于消亡。第三,与接受者有关,这种接受者既包括文本作品的接受,也包括影视电影的接受,随着中国教育制度的完善,大众都有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期待,更多的人民群众加入到文学史的建构之中,尤其是影视化图像化的传播,使得曾经遥不可及的文学走向大众,往往图像化的关注程度会引起文本的重新阅读与审视,(尤其是青春系列电影的火爆荧屏会迅速将这股图像化热潮转变为文本的热潮)因此,这股大众的浪潮不仅波及普通民众,也使得研究者迅速把握文学的走向,在市场、文学等功利和私利的驱使下,在批评界也形成一股浪潮,出现一大批研究同一现象或思潮的热点话题。因此,往往相同的话题产生的原因既有历史的,也有现代的,更有文学自身的发展逻辑,通过探究热点问题的“同”,才能得出文学的“同”,从而把握文学的发展方向。

对于文学与传媒视域下热点问题的变化来说,其实与上述原因是配合发展,相得益彰的。首先便是研究情势的总体变化。陈旧的、腐朽的文学角度不再成为研究者的热门话题,一方面,众多类似研究已经出现,大体都有雷同的倾向,另一方面,也由于这样的热点缺乏创新,在市场和教育制度等的趋势下,研究者不得不寻找新的创新点来发掘新的方向。因此,对于文学理论的研究和探讨似乎不能满足当前社会情势的期待,除非一些卓越的学问家才能在理论方面重新有所建树。而相对而言,对于文学现象和当前文流的研究似乎更能博得研究者的“青睐”。一方面,这些角度是时下最流行的角度,易于发表和阐释,另一方面,也与主流媒体或者主流大众相契合,更容易引起大众的共鸣,因此,在文学实践方面的热点不断增多似乎变得顺理成章。第三,在跨领域研究的背景和热潮下,文学与传媒关系的研究成为研究者青睐的话题,而文学的内涵和外延在广阔的文学史长河中相对固定,而传媒的内涵和外延却有着更为深远的涵义,互联网属于传媒,影视、电影、媒体和各种新兴现象也都与传媒有关,由此文学与各种传媒现象相交叉存在,研究的广度和宽度超越了文学之外,已不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产生巨大的交合之力。因此,这种热点的变化也能够看出跨领域下文学与传媒的发展有个更为广阔的含义和影响。

三、传媒时代下文学的走向和未来

研究出文学与传媒视域下热点问题的异同和原因,我们的目的为了探讨在传媒时代下文学的发展走向和未来。传媒在不久的将来会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和热力,而这种能量会使得文学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将给文学带来最为深远的转折,但文学永远不会消亡,文学与传媒的关系研究目前还只是开始。随着传媒的广泛进入甚至于取代目前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学的走向和未来也会变得更加微妙。值得关注的是,网络传播媒介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有可能催生关于21世纪文学的全新命题,比如虚拟空间与物理空间的关系,处于现实社会中的自然人,到底对网络的虚拟空间有多大的依赖性?物理空间的现实“沉重”与虚拟空间“生命不可承受之轻”的关系如何把握?而这些命题显然在目前还鲜有提及,文学与传媒的关系和走向还需要研究者进一步探讨和挖掘,文学与传媒的关系问题依旧处在开始阶段,未来我们还需要从更加创新的、发散的角度来审视文学与传媒之间的关系。

影视传媒论文范文第8篇

主办单位:《音乐研究》、《人民音乐》、《中国音乐》、《音乐传播》

面向国家社会音乐文化建设和音乐传播学科及学术发展的现实,第三届“全国音乐传播论文征集”活动正式启动。本届活动以“音心相印,乐至道存”为宗旨,以激发更多的音乐传播学术思想和追求,呼吁音乐传播研究的价值理性,倡导音乐传播的积极社会效应和人文精神价值,顺应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律、文化自强的时代潮流。

一、征文对象: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及在校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等),科研院所的青年科研人员,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媒体等领域的音乐传播从业人士等。

二、参考选题:下列为本届征文的参考选题方向,投稿者也可以此为提示,围绕活动精神自拟论题方向。

音乐传播理论研究 理论建设与学科建设;学术史与学术群体;传统文化思想与音乐传播等。

社会音乐文化建设 大众(社区、社会群体等)音乐文化生活调查研究;音乐文化产品创作品格、品位的社会导向;音乐文化特色城市/乡镇/社区建设等。

传媒音乐教育 音乐传播相关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

传媒与音乐研究 各类音乐传播媒介(报纸、广播、影视、网络、演出等)的运作特点和规律;各类媒介音乐产品(如影视剧音乐、广播电视音乐节目)的生产、传播。

传统音乐文化传播研究 各民族民间音乐和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当代传媒音乐产品中的传统音乐元素等。

音乐文化产业研究 音乐文化产品创意;音乐文化产业链及各要素;音乐商品及市场的历史与现状等。

中国(高校)校园音乐文化建设 高校音乐类社团建设;特色音乐类公共选修课;校园歌手和音乐比赛;音乐演出进校园等文化活动与现象的调查与解读。

音乐期刊研究 音乐期刊编辑;音乐期刊的历史与现状、社会活动;期刊评估等。

流行音乐传播研究 流行音乐的生产、批评、接受(尤其是青少年)等方面的实证与文化研究等。

三、稿件要求:必须为首发原作,否则取消获奖资格。字数原则上不超过15000。来稿务必齐、清、定。

1.请使用Word文档标准格式(扩展名doc或docx,推荐存为doc格式),文件名须包含作者姓名和论文标题。

2.首页首行请写“第三届全国音乐传播论文征集”字样,论文标题写在第二行(黑体三号),第三行起写作者简介(宋体四号,包括姓名、性别、单位、专业、研究方向、电话、E-Mail、地址和邮编等,在职人员须写明职务或职称,在读人员须写明当前学习阶段和入学年份)。

3.论文摘要:100—300字,楷体五号;关键词:3—7个,楷体五号,用空格分开;正文:宋体五号;文内若有各级小标题,酌情使用其他字体和稍大字号以示区分。

4.文内注释:一律使用当页脚注,宋体小五号,每页另起编号(注释序号使用圆圈数字,如①②③等)。

5.参考文献著录:须包括主要责任者(作者、主编等)、文献题名及版本、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或刊期等(报纸文献须有版面号),外文文献和互联网文献著录可参考MLA规范。

6.按A4幅面排版,页面下方居中插入页码。论文若含照片、图表、谱例、附录,请分别按类编号以便指称。

四、投稿方式与截止时间:应分别采取以下两种方式投稿,方为有效。打印稿请寄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中国传媒大学70号信箱(邮编100024)。另请在信封正面写明“第三届全国音乐传播论文征集”字样。此稿恕不退还。电子稿请发往本活动专用邮箱。邮件的“主题”中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文章标题。联系人:韦杰、魏晓凡;电话:(010)657837102.投稿截止日期:2013年10月31日

五、征文评奖与使用:1.本次活动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7名,优秀奖15—25名; 2.获奖者可获得主办单位等机构联合颁发的荣誉证书等奖励;3.主办单位享有所有参加征文作品的出版权、使用权,可将优秀作品汇编成册或公开出版;4.经专家组评审后,组委会将于2013年12月公布获奖名单,并以电话或电子邮件方式通知获奖者。

第三届“全国音乐传播论文征集”活动组委会

影视传媒论文范文第9篇

最近,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2002首届上海传媒高峰论坛组委会名誉主任王仲伟就论坛的有关事宜回答了本刊记者的提问。

问:为什么上海要举办传媒高峰论坛?

答:去年,在研究上海新闻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上海新闻界要进一步创立新品牌,就必须通过论坛这样的一系列活动,推动传媒业深入探讨,积极拓展。我们认为举办传媒论坛有这样几个意义:

第一,目前,传媒业面临着许多问题,在上海的新闻界有不少经验丰富的同志,市委宣传部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又进行了共建,上海市记协、市新闻学会也进行了换届。近年来,许多新闻界同志钻研新闻传播、传媒经营的理论,也写了许多有分量的调研和理论文章,所以完全有条件举办这样的论坛,表达我们的主张。

第二,加入WTO后,海外对上海传媒业的发展很有兴趣,我们也需要找到一个制度化的安排,作为与国内外媒体交流的平台。

第三,最近,全国南北方关于新闻传媒的会议很多,上海作为被邀请方,到兄弟省市去“汇报”情况,而我们上海却没有自己的军团,没有“上海板块”的声音,没有形成自己的气候和有上海特色的抓手。目前,从学科建设、队伍培养考虑,我们都有必要并且有条件举办这样的活动。

问:举办这样一个论坛要达到怎样的目的呢?

答:第一,这个论坛能定期检阅上海传媒界基于上海和全国的实践,对传媒业发展一些重大问题的理性思考的成果,促进当前的新闻实践。

第二,这个论坛能展示我们传媒业的教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工作成果。

第三,论坛能促进中外传媒业的交流对话。

第四,论坛能锻炼和提高我们的队伍研究问题的能力。

问:本届论坛为什么要以“中国入世与传媒经营创新”为主题?

答:我们这次论坛以“中国入世与传媒经营创新”为主题,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第一,目前,我国传媒业发展非常紧迫的问题是经营创新。传媒业队伍现在正发生着转型,处于新的成长阶段。传媒业将来的趋向是要有专业的管理团队,要培养在经营管理方面有专长的人士来进行团队管理。

第二,现在我们的传媒十分需要科学的经营、科学的管理。但在新闻学院的课程中还没有系统的传媒经营管理的课程,传媒经营在理论上也要有所创新。

第三,在中外交流方面,容易引起共同兴趣的也是这个题目,而其他方面学科的交流范围相对而言就比较有限。通过论坛可以使我们了解西方传媒的经营理念,借鉴西方成功的做法,从而提高自己。

问:这次论坛所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答:第一,希望论坛能真正集中上海从事传媒业的所有力量,表现我们理论界、学术界的思考深度和力度,提出新的有价值的观点。

第二,通过论坛,使上海与全国的传媒集团、传媒教学和研究机构及理论界有一个对话的机制。

第三,在围绕主题的前提下,有选择地邀请一些有分量的海内外媒体人士做上海传媒论坛的嘉宾。

第四,在论坛上,希望大家做一些平等交流,以探讨、研究问题为主,不要作简单的相互点评,不要强加于人,主要还是作学术、理论的探讨。

问:您认为怎样才能办好这个论坛?

答:为了搞好这次论坛,组委会同志要向上海媒体的党政领导做好动员,希望媒体做好论坛的后援,并做好选题、发言、论文、研讨等各项准备工作。

据了解,国际上论坛的形式主要有四种:

第一是介绍性发言,介绍最新动向,这类发言要有学术眼光、理性思考。

第二是围绕某一个问题的理论探讨。

第三是主题讨论,组织嘉宾从不同角度深入讨论。

第四是主题演讲,请一些具有相当国际影响、有相当权威的嘉宾进行最新动态和最新成果的报告。

问:您对论坛的筹备还有什么意见?

答:对于论坛的各项工作,我有以下建议:

第一,要将本次论坛办成具有全国影响和国际性的论坛。

第二,论坛的准备可以尝试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市场运作。

第三,最好为优秀的论文设置奖项,或为参与嘉宾发证书以作纪念。

第四,要对提交的论文或演讲稿进行文献评价,要查文献,防止一稿多用和抄袭现象的发生。

第五,要很好地选择论坛各阶段的主持人,这些主持人不但在此领域有威望,而且在主持论坛方面有一定经验。主持人最后的归纳和点评十分重要。

第六,论坛主办方出面的是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上海市新闻学会、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承办方不是固定的,进行市场运作,择优选聘。公司运作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是为论坛筹措经费,为愿意参与传媒发展的企业牵线搭桥。

第七,在内容把握上,要注意几个敏感问题:

1.谈传媒经营创新,可以涉及资本运作,但在宣传上要把握好度。

2.中外传媒经验借鉴,不要简单地理解为接轨、移植,而应是了解、学习和借鉴。

3.论坛的背景是入世,但我国并没有承诺入世后将传媒业放开。

4.集团化、规模化是改革的必然趋势,但在实际管理中,分业的情况还是比较多的。我们在讨论“传媒经营创新”时,必然会谈到传媒内部融合、跨行业的问题,要注意不能使人觉得传媒业已走向完全的跨行业。

第八,会议在党的十六大以后举行,这样就能对许多问题的把握更准确一些,准备得更充分一些。

总之,希望通过本次论坛,促进上海传媒业在实践上的理论思考,培养新闻界领导的理论素养,使上海传媒不断创新,在理论支撑、智力支持下推动上海传媒业的发展,推动新闻教学和新闻理论建设的发展。

附:凝聚全球同仁的视点 跻身世界传媒的行列

2002首届上海传媒高峰论坛即将举行

欢迎参加 接受报名

本届论坛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批准,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上海市新闻学会、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联合主办,上海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和上海文广影视集团共同协办,上海易扬文化传播咨询有限公司具体承办。该论坛是上海唯一的常设性、国际化的传媒论坛。首届论坛即日起接受报名。

一、主题

中国入世与传媒经营创新。主题报告人为全球著名媒体经营名流和代表。

二、时间和地点

2002年12月5日~7日,于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三、报名对象

国内(含港、澳、台地区)传媒业(报纸、杂志、电视台、广播电台、网站)的主要负责人;

传媒学术研究和调研机构(大学、研究院所和企业内)的研究咨询人员;

已经投资参与或准备投资参与传媒业的其它业界代表;

对传媒感兴趣的业余研究者。

四、日程安排

两天会议(主题报告一天,分组研讨一天);一天参观或游览。

五、费用

每位人民币1800元。

报名、咨询电话:021-62308583;

影视传媒论文范文第10篇

一般来讲女同学线性思维较好,男同学的形象思维较好。对于时空艺术来说,有的同学善于在时间上做文章,有的同学善于在空间上做文章。在教学计划中根据学生自身特点,选择不同的节目类型创作,在不同的实践地点和不同的实践单位参加实习。即在教学计划中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不同类型的电视节目类型。如选择新闻的采集,还是选择新闻评论进行深度报道,或是选择文艺节目的创作。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社会实践的教学,应当运用不受课时限制进行传帮带教授的方法。直接参与是学生与传媒单位联系,在传媒单位工作进行的实践活动;间接参与是指学生不定期地在传媒单位进行现场了解和观摩,或进行一些活动的参与;个人创作是指学生根据个人喜好,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有选择的创作。

采用个别辅导和集中辅导相结合,以个别辅导为主。集中辅导为辅的实践教学方法在教师少学生多的情况下,不受时空限制进行传授,对社会实践的教学设计和活动都会带来很多困难,因此必须把个别辅导和集中辅导相结合,将个别辅导出现的问题,在集中辅导中举一反三,让亲历创作的同学自己谈体会,教师做解答,实践证明这样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集中实践教学活动实施的理想状态,是到相关单位进行长期的,固定的实习。按照影视传媒单位所需进行实践教学,达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教学的培养社会有用人才,既可以减少影视传媒单位的负担又可以为他们的就业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在创作完成后,再撰写论文,利用创作过程中的积累和体会,理论结合实际,取到一个好的效果。不提倡集体创作。集体创作不能体现个人的真实水平和综合能力,再说,电视创作在电视设备越来越小型化的今天,编导合一是电视创作的发展方向。

根据上述原则和指导思想,社会实践教学方案设计如下:实践种类:直接创作实践;间接创作实践;个人创作实践。介入传媒单位工作,在传媒单位工作常态中实践;跟随影视剧组进行创作实践;直接进入社会挖掘生活,进行个人创作实践;寻求专家指导,获取创作经验;进入其他高校再学习,在学习中取长补短。

必须提交相应的DV作品,DV创作分三个阶段进行。构思阶段:要求创作同学先采访,然后在集中辅导课上给所有同学“讲故事”,遵循“先感动自己再感动别人”的原则,自己不感动,大家不感动,DV创作就不进行。DV创作阶段:在DV创作中定期检查素材,不能形成电视语言的画面,要重新补拍。DV创作编辑阶段:要检查画面构图的合理性、时空结构的合理性、画面色调的统一性,画面语言的完整性。最后以作品为背景撰写论文。

实践活动成绩从四个角度考评,从拍摄画面;画面编辑;全片时空效果;从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故事性在全片中的体现程度去考评。符合要求者为及格,获得4个学分。目前我们社会实践活动环节集中体现在“一案一例教学方式”,即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践内容进行分别指导,但这种指导一定是在全体同学都在的情况下完成的,这样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能提高同学对不同情况、不同问题的分辨能力,了解处理不同问题的方法和技能。

个例教学法是艺术类院校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内容就是“一对一”的教学,目前在影视教学中这样的方法尤为适用,因为对于学习影视编导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学生的实践中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这对他们在专业上的提高有很大好处。个例教学法包括下列内容:首先,在教学中增加对学生作品的解析。虽然解析的是学生个人的作品,但听众却是全体同学,也就是说,这种对学生个体作品的解析,所起的作用却指导着全体同学。其次,教师必须在面授时间内组织一次学生作品展览向社会展示。展示的方法很多,比如,可以请嘉宾来观摩,可以请专家来评比,可以拿这个班的作品到另外一个班去评论。这种评论是面对面进行,是在作品不署名的情况下进行的,也可以有选择地将作品内容进行评议,并挂到网上。第三,影视作品进行定期展示或参加各种大赛。利用高质量、高水平的影视节目作品,根据节目类型、性质进行分类,组织学生观看,再组织有不同类型创作经验的教师进行教学,并进行不同类型的节目创作,以拓展他们的就业平台。

上一篇:存储技术论文范文 下一篇:数字电视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