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产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18:00:03

影视产业论文

影视产业论文范文第1篇

产业集群化趋向下的影视基地发展特点

目前,我国的影视基地大大小小已经有100多个。纵观世界影视基地的发展,无论是美国好莱坞,印度的宝莱坞,还是中国的横莱坞,均凸现了影视基地内在的特点和秉赋优势:

1.专业性明显。建立影视城的目的就是专门为影视剧的拍摄提供相关的优质周到的服务,建立起要素体系(包括影视拍摄基地、影视学院、演员公会和演员经纪、设备租赁等)、策划制作体系(包括剧本创作、栏目运营、动漫制作等)、展示交易体系(影视博览、电影节、院线建设等)、影视后产品开发体系和实验区服务(政策咨询服务、网络通讯服务、娱乐文体服务等)体系等相互合作和联接的产业集群网络系统,为影视剧组的拍摄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如提供场景、道具、住宿、饮食等,既方便剧组拍摄,又提高了基地的服务专业化程度和水平,同时又增加了基地的收入。

2.规模效应凸现。在影视城的地域范围内,享受减免税、特殊补贴等优惠政策,规模效应日渐凸现。中央电视台所属的涿州影视城占地2197亩,海宁中国武侠(影视)文化产业基地”,占地面积也有2000亩,横店影视城占地4963亩。影视文化产业是这些基地的主导产业,2010年,入驻横店影视实验区的企业达到382家,实现营业收入30.17亿元,上交总税费2.19亿元,同比增长48.98%;横店影视城成功晋级5A,接待游客841万人次,同比增长21.88%;横店影视城、明清民居博览城合计旅游收入4.91亿元,同比增长13.13%;横店影视娱乐公司票房收入21881.35万元,同比增长155.63%。

3.类型多样化。我国的影视基地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是从各地兴建各类影视拍摄景地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在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尤其是面临产业的转型升级,影视基地的建设也蓬勃发展,其功能也从以往的单一外景拍摄功能逐渐向多领域、多形式和综合性方向发展,横店影视基地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它实现了由单纯外景拍摄向国家影视试验区的跨越。

4.聚集效应显现。这种聚集效应体现在强大的带动效应、显著的经济效应和良好的协同效应,因为影视基地的形成过程就是资源和经济要素特殊聚集配置的过程。影视基地通过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和设施,吸引相关企业入驻,形成产业聚集进而升级为产业集群,从而形成区域经济独特的聚合力,使生产力的空间布局得到优化,辐射力增强,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如,2010年11月成立的中国(无锡)数字电影产业园,方圆6平方公里,是一家集电影的申报、摄制、发行、交易于一体,人才培训、创新创业体系相融的知名数字电影产业基地。它可以引进影视企业500家,影视专业人才3万人,年影视产业产值达200亿元。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杭州西溪创意产业园,近年来,它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注重影视产业规划,实施精品战略,加快培育龙头企业。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实验区、浙江电影审查中心都已经成功落户园区,园区影视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建成了以剧本创作、影视拍摄、影视制作、电影审查、电影发行、院线放映为主要特色的文化产业布局,园区已成为国内影视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名人名企高端集聚区,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影视作品产量领跑全省,已形成年产电影5部、电视剧30部,影视剧1200集的作品制作能力。

5.市场全球扩张。今天,经济全球一体化,文化产业国际化,经营跨国化。只有拥有国际市场,才能做强做大影视产业。美国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把全球化划分为三个版本:一是1.0版本。这个版本阶段,贸易是跨国经济活动的主要方式;二是2.0版本。这个版本阶段,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国设立相对独立的公司;三是3.0版本。这个版本阶段,跨国公司将产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分配延伸到最具比较竞争优势的国家。浙江影视基地内的企业可以借鉴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模式,先从全省性和全国性的3.0版本开始,然后迈向全球化3.0版本。

6.知识产权开发。我国影视节目经营以播映权出售为主,而国外更看重版权的销售和开发。无论是美国还是日韩都在价值链条的销售、播出,以及衍生产品开发等环节最大程度地实现了价值增值。2001年,日本制作的动画片产值在美国动画片市场上约占43.59亿美元,其中版权收入39.37亿美元,录像、DVD软件的销售收入为4.14亿美元。这就给予我们很大的启发:首先,有效的经营可以充分挖掘影视产品的价值潜力,使产业价值链充分延伸。其次,构建产业价值链并不只有一条路可走。不同产业制度、产业特性下的产业价值链构建也可以存在差异。西方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严格保护,为影视产业奠定了良好的法律基础,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更有利于个人创意和产业价值链的增殖。如跨国影视巨头维亚康姆的扩张,就是建立在为内容产品进行严格的版权保护之上。

影视基地产业发展模式

影视基地的产业发展模式,按产业集聚方式不同,可分为产业集群式发展模式和大型集团式发展模式。

1.产业集群式发展模式。影视产业集群普遍被认为是一种“高效的产业组织形式”,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也同样适合于影视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经过多年电影业发展,好莱坞逐渐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影视融资环境,集聚了大量与电影有关的生产要素,进而形成一个影视产业集群,好莱坞模式的成功证明了影视产业选择产业集群式发展模式是可行和有效的。因此,国内的影视产业发展也自然选择了同样的路径,其成功的典范就是浙江横店模式,这是目前中国最为成功的影视产业发展模式和被普遍模仿的模式。截至2011年上半年,横店已集聚了从事影视拍摄与制作、影视节目展示与交易、设备与服装道具租赁、电影院线与影院经营的企业425家,每年全国的十分之一以上的电视剧在横店完成,总数达到1300集以上。在这种模式中,高度的产业集聚是基础。好莱坞与中国横店相比较,其发展模式基本相同,即以集聚方式集中各种影视产业发展的生产要素;目标也相同,就是要将其建设成能承载一个庞大而完备的影视产业体系的集聚地,远远不是仅仅建设几个外景拍摄地或摄影棚如此简单。在横店集团的发展过程中,在经历过以拍摄基地为横店影视实验区的核心基础的过程之后,横店集团的领导者,及时着力于将发展重心转型,在以全球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和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室内摄影棚,以规模化拍摄基地为优势实现了影视制作成本的大量节约的初期经营目标吸引业内影视制作机构蜂拥而来后,横店集团更被影视人看重的是拥有国内最完整的影视产业链,而且其产业链的各环节环环相扣、高速运转,确保影视公司能够在横店这一基地中顺利完成“拿着创意进来,拿着钱出去”的影视产业流程。同时,横店还坚持以影视文化为品牌来带动旅游业发展的多元化发展战略,通过创新开发的影视旅游产品不断吸引大量的游客,进而又带动了与影视产业高度相关的产业,如会展业等的发展,构建了闻名中外的“横店”模式。横店影视文化旅游已成为国内旅游的著名品牌,成为国家旅游局首批“AAAA级国家旅游区”之一。完善的产业链是核心。横店影视城在政府的支持下,围绕影视中心全力打造产业链,其内容覆盖多个体系:一是生产体系,即外景基地、大型室内高科技摄影棚等。二是制作体系,成立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制作公司。三是影视交易体系。成立了影视产品交易中心、组建了电影院线等。四是产品开发体系。通过影视文化企业开展与影视有关的产品开发。五是服务体系。如行政审批服务、宾馆餐饮服务等。

2.大型集团式发展模式。大型文化集团,由于集聚了影视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其特征表现逐渐趋向于产业集群,这些大型文化集团的经营范围涉及电影、电视、出版、动漫、报业、网络等多个领域,是影视产业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在一些无区位优势,又无政策优势;既无资本优势,又无技术优势的地区,一批具备雄厚实力的大型影视集团的崛起证明了作为实现影视产业发展突破的重要方式,大型影视集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型影视集团式发展模式,能够迅速实现影视产品——传播的产业链各环节的平滑转换,有利于形成有效率的产业集聚,极大拓展延伸产业链,避免了影视企业群而不合的弊端。打造增长极(龙头企业),做强做大产业链,最终形成特色产业集群是影视集团式发展模式的一般培育路径。在20世纪90年代初,湖南广电就开始打造龙头媒体集团的影视发展模式的尝试,广电集团为全国第一家成立,电广影视为中国影视上市第一股,通过强化产业链联通与拓展,打通了产业链上下环节,创造了多元化的盈利模式,从而降低了整体产业链的经营风险。借助大型影视集团开发的品牌影视剧、电影节等一系列品牌产品和活动,积极地拓展衍生产品,使得盈利手段更加多元化,同时还可带动影视文化相关产业的发展。大型娱乐集团拉动型模式,对其他地区而言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首先,能够迅速打通影视产品——播出的产业链转换,保证产业链顺畅,降低投资风险,吸引更多的投资资金;其次,大型媒体集团有利于形成有规划、有规模的产业集聚,自然衍生产业链,避免了各地影视、动漫园区企业规模小、各自为政、群而不合的弊端。

3.区域影视产业发展的模式选择。影视基地产业发展同区域经济和当地的文化资源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影视基地产业要获得发展是很困难的,不依托本地的优势文化资源,影视基地产业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水之源。我国影视基地产业的发展模式基本上是政府推进型的。当然,在具体选择影视产业发展模式时,应考虑所在地区影视产业投资环境、城市竞争力和影视产业资本。在长三角等发达地区,江浙一带民企非常活跃,资金基础厚实,可以为当地影视基地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本。因此,这些地区的影视基地的产业发展不仅能够较早地推动体制上进行改革,并不断得益于文化体制的深化改革,在影视产业发展模式上摸索出一条独特的路径。长三角地区相对于其他政府推动型城市之所以显得更加多元化,民营资本发挥了很大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影视产业既然是创意产业,要重视知识产权,实现技术创造力、企业家精神力和艺术创作能力的结合,达到数字技术与文化内容的融合。既要重视产业发展的基础——内容,又要注重数字技术与影视产业的互动联系,同时,我们也必须反思我国目前影视基地产业的发展模式。投资者如果想在经济社会文化相对落后,又缺乏产业基础的地方投资主题公园或影视城需要“三思而后行”,因为在这些区域发展影视产业集群,风险比较大,此其一。其二,尽管地理的邻近性特征是产业集群和基地内的企业共有,但是产业集群与产业基地并不一定匹配。换言之,某地有产业集群,不一定就要有产业基地,相反,某地建了产业基地不一定要发展产业集群。因为入驻基地内的公司企业可能看中的是基地优良的基础设施或优惠政策,企业之间由于种种原因可能“鸡犬之声相闻”,却联系极少,甚至“老死不相往来”。

影视产业论文范文第2篇

数字技术在影视广告中的现状

三维技术在影视广告中的应用,给影视广告的制作和播放带来了巨大变革,漂亮而精彩的画面感受。影视广告在中国的发展热火朝天日新月异,取得了相当卓越的成绩。但其瑕疵也为该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相当的阻碍。一方面在影视广告中运用三维技术给视觉效果带了了巨大的革命;另一方面其局限性也限制了其发展。现在,很多制作人对技术过于追求和依赖,而忽视了个人艺术的追求和发挥。技术是用于帮助艺术创作的实现,是一种手段,而不能过份依赖技术。制作人应该更加重视艺术创造过程,不能在有限的技术水平中过于追求视觉效果,而不能达到人机合一的境地。

我国数字技术的应用现状

1999年,有两部对中国电影发展史有重要影响意义的电影进入大家的视线。因此,对于中国电影的数字化进程来说,1999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第一部电影《横空出世》是当年北影投资最大的一部电影,它是一部反映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诞生过程的故事片,是由陈国兴指导。该片中有大量特效场景,比如爆破、沙漠等,这些统统靠数字技术人工合成。大量应用的数字技术使得该片艺术感染力增强了,画面更加生动,犹如直接再现当时原子弹爆炸的令人震撼的景象。另一部影片《紧急迫降》是同年由上海制片厂制作的影片。该片有许多大家齐心协力空中抢险的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场景。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为投拍《紧急迫降》,上海电影制片厂当年的审时度势之举,为发展数码电影的目标,累计投资达近亿元,设立了国内第一个特效制作基地。2002年,《极地营救》诞生,此为上影再花巨资拍摄的视觉大片,该片号称当时国内电影史上运用数字特技最多的影片。全片镜头数的百分之六十均由数字特技完成,与之前的《紧急迫降》相比,数字技术运用大幅提高。在该片的拍摄过程中,完全用数字摄影机拍摄的镜头高达影片的40%,标志着中国电影制作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这几部影片之后,数字化时代已经为人们广泛接受和认可,掀起了一股数字化浪潮,如这几年《无极》《满城尽带黄金甲》《鸿门宴》等国产大片,CGT镜头和数字合成技术在这些影片中被大量采用。

数字技术在影视制作中运用的意义

在数字技术在影视制作领域广泛应用的浪潮中,利用数字技术去改变某个镜头、某个场景的单一的数字化应用已经满足不了中国的影视人,中国的一些电影人开始打造全新的数字电影。北京的三联影视和某动画公司制作的《青娜》,是我国第一部数字短片,也是我国第一部全数字电影。影片展示了数字电影的魅力,主人公青娜是由数字技术制作的虚拟人物。制作者将影片作为载体,表现了当代人健康、快乐、蓬勃向上的一面,通过数字技术体现出一种新的艺术理念。数字技术的应用把中国的影视带入了一个新的世纪,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的胶片电影时代已悄然结束了。

数字技术在我国影视产业的发展

影视产业论文范文第3篇

笔者通过对CNKI(中国知网)(2005-2014)10年收录的国内影视旅游方面文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了解了当前我国影视旅游研究的现状,希望能够总结前人研究的规律,为以后的研究做好铺垫。

一、 国内外影视旅游研究文献总体情况

检索类别为“高级检索”,时间跨度从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检索词为“影视”并含“旅游”,采用“精确”匹配、中英文扩展的检索方式,共检索到与影视旅游有关联的290篇文献(其中期刊论文232篇,硕士研究生论文58篇),国内影视研究是一个发展较晚,但发展迅速的研究领域,从文章数量来看2007年-2014的数据比较稳定,表明2007年影视旅游已经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这种趋势与我国影视旅游的发展趋势基本吻合。为获得较高质量的文章,以当年北大中文核心目录为准,对搜索的文章进一步筛选,研究成果如表1所示。

研究方法是学术活动中为解决具体现象的某些关系或问题所采用的步骤和程序。一般可分为定性法和定量法,借鉴这种分类法,笔者对检索到的核心期刊论文进行了分析,发现描述型文章占相当大的比例,为53.7%;文章主要以定性研究为主,占到研究总数的66.7%,如表2所示。研究作者主要来自旅游管理、地理学、传播学、戏剧影视等,在65篇论文中,旅游管理专业或旅游规划研究方向的占37篇,达到56.9%,在研究生论文中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个案分析法等,运用到定量研究方法的主要是问卷调查法、因子分析法、研究假设等共28篇,占41.5%,其中只有1篇论文为新闻学专业。由此可见,运用定量研究的主要来自管理学、地理学两个专业。

二、 影视旅游的内容研究

(一)影视与旅游关系

潘丽丽(2005)[3]指出,影视拍摄能够增强外景地的旅游感知形象,增加游客数量,促进旅游景区和旅游接待业发展,增加旅游就业。但影视拍摄也能给外景地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石云霞(2007)[4]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分析影视对旅游的影响。王占华(2009)[5]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分析影视文化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杨坚(2008)[6]分析了影视业与旅游业间的相互促进关系,指出二者间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王玉玲、钟伟(2007)[7]指出国外运用影视发展旅游的几种方式,主要有迪斯尼主题公园、加拿大的影视“招摄”、奥斯卡影视节庆、美国的影视博物馆和档案馆。彭延炼(2009)[8]主要指出湘西“借势”“引势”“造势”挖掘特有的民族民俗资源,通过影视剧的拍摄促进当地旅游发展。

(二)影视与旅游融合研究

蔡梅良、戴珊(2011)[9]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旅游体验是旅游的主要形式,提出影视与旅游产业要深度融合,通过产业融合实现相互促进,达到产业集聚式发展,并提出影视旅游的拍摄准备期、拍摄期、上映期和播放后四个营销阶段。吴金梅、宋子千(2011)[10]指出市场融合是影视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影视旅游的发展不能脱离市场需求的实际,产业融合最终要体现到企业组织的融合上来,在融合中注重文化和技术元素。赵玉宏(2013)[11]将我国影视旅游分为萌芽阶段、发展初级阶段、发展快速阶段,提出在影视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过程中要融入文化创意元素。徐占品、刘利永(2013)[12]在文中提出了旅游产业与影视产业的融合路径即机构融合、剧本融合、拍摄融合、广告融合和衍生品融合。高红岩(2011)[13]指出电影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是影响电影旅游发展的关键,有必要加强政府、企业与社会的互动,通过推动电影旅游产品的多样化,打造集群的产业链网络,推动电影旅游集群沿着地理空间、产业空间与文化空间进行战略整合,提升集群的文化空间生产能力,从而更好发挥集群对于城市、区域以及国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推动作用。

(三)影视旅游开发研究

代俐(2006)[14]指出影视旅游的开发要注重文化内涵,注意配合营销,实现旅游组织者旅行社、旅游目的地和电影投资方三个方面的联合。王树春、李陇堂、王彦庚(2006)[15]采用实证调查研究的方法,分析了该旅游景区的发展背景、开发条件,特色旅游产品开发以及在客源市场上的发展态势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丰富景区的旅游产品,更新影视旅游内容,挖掘旅游产品深层次文化内涵。杨少伟(2007)[16]指出红色旅游和红色经典影视剧的相互促进关系,给出进行立体开发、亮点开发、影像开发、延伸开发、互动开发的对策。张建军、石云霞(2007)[17]分析了影视城旅游开发的特点,影视城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并对影视城旅游开发战略进行了思考。郭文、王丽(2008)[18]指出无锡影视基地开发过程中形成“四位一体共生模式”,但旅游产品的开发实际上并没有超越传统开发手段和项目,主题产品衍生产业尚未形成,要想持续获得游客青睐,必将面临着开发类型及开发质量的提升和转型,无锡影视基地影视旅游产业聚落的完成则是对其旅游进一步开发及发展的最好诉求。周青、赵毅(2010)[19]在分析重庆市影视旅游开发现状的基础上,认为重庆影视旅游开发应该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旅游企业的主体作用,走市场化运作的道路。王天英(2010)[20]在研究保定影视旅游现状的基础上,对其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对策,紧盯市场,搞好策划,立体开发,丰富产品历史文内涵等。张镒、黄远水(2011)[21]指出旅游核心企业要在旅游需求推动作用下,要注重挖掘影视旅游价值链关键环节的潜在能力,优化整个价值链的衔接及其联动,实现效益的均衡。余永霞(2014)[22]在SWOT分析贵州影视旅游开发现状基础上,基于民族经济发展视角,提出只有体现贵州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促进产业融合,才能实现贵州特色影视旅游经济战略。

(四)影视旅游营销

刘义玲(2007)[23]指出江西利用歌曲和影视对旅游进行营销,通过歌曲和影视诱发出游者的出游动机。郑涛(2011)[24]指出旅游影视营销要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影视营销方式,并考虑和其他营销方式结合,同时还须形成计划、制作、调查和评估的工作链条。姚小云、尹华光(2011)[25]通过建立定量分析模型,得出影视营销对激发游客旅游需要和动机、收集与评价信息以及确定旅游目的地影响效果一般,对游客旅游体验、游后评价、获取影视与旅游目的地相关信息影响效果比较好;区域、市场生命周期和年龄等因素对影视营销影响游客决策效果差异显著。

(五)影视旅游者旅游体验、动机、认知

吴丽云、候晓丽(2006)[26]指出影视剧象征物对游客有很大的吸引力,影视旅游游客的动机主要是印证、寻梦、逃避、寻找优美的环境,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对旅游者旅游动机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李普男、吴相利、潘玲玲(2011)[27]指出旅游主题公园需通过增强文化氛围,完善管理体系,变换表现形式,积极沟通顾客才能提升体验度。陈慧燕(2007)、方寒雁(2011)、李普男(2012)、李秋雨(2012)、吴美娟(2014)、余昕悦(2014)在其硕士论文中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游客体验进行分析。刘力(2013)[28]指出目形象的认知维度影响情感维度,二者共同作用于目的地整体形象,影视剧对于目的地的认知形象大于对情感形象的影响。

三、 研究结论

目前比较成熟的影视旅游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影视旅游开发、二者的关系与融合、影视旅游营销方面,对影视旅游者旅游体验、动机、感知方面的研究较少,对影视博物馆、影视节庆等的研究极为缺乏,可以加强对本方面的研究。同时文章中对于影视与旅游关系研究方面,已经有很多消极影响方面的研究,但是缺少对于如何解决环境承载力和文化冲突方面的研究还未得见。旅游产业与影视产业的融合是一个长久不衰的话题,文章多次提到整合文化内涵,但是还是流于口号,至于如何实现,需要通过什么机制、路径和模式,还是值得研究的。在影视营销方面,对目的地形象的控制需要政府牵头使影视制造方与政府或者企业的旅游开发部门实现合作也值得进一步研究。影视旅游开发方面,定性研究过多,缺少定量分析,希望在研究方法上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1]王征.影视旅游:前景广阔的新行业[J].文化旅游,2015(1):52-57.

[2]郭文,黄震方,王丽.影视旅游研究:一个应有的深度学术关照――20年来国内外影视旅游文献综述[J].旅游学刊,2010,25(10):85-94.

[3]潘丽丽.影视拍摄对外景地旅游发展的影响分析――以浙江新昌、横店为例[J].经济地理,2005,25(6):928-932.

[4]石云霞.影视业发展对旅游业的影响[J].电影评介,2007(9):75.

[5]王占华.影视文化与旅游目的地发展初探[J].电影文学,2009(21):64-65.

[6]杨坚.影视业与旅游业的互动促进效应分析[J].思想战线,2008,34(34):164-166.

[7]王玉玲,钟伟.国外利用影视发展旅游的方式总结[J].商业现代化,2007,1(上),353-354.

[8]彭延炼.影视业对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研究――以湘西为例[J].商业研究,2009(2):141-144.

[9]蔡梅良,戴珊.影视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契合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2011,35(3):51-55.

[10]吴金梅,宋子千.产业融合视角下的影视旅游发展研究[J].旅游学刊,2011,26(6):29-35.

[11]赵玉宏.产业融合视角下我国影视文化旅游业发展研究[J].当代电视,2013(8):37-38.

[12]徐占品,刘利永.影视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路径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前沿,2013(8):90-91.

[13]高红岩.电影旅游集群的文化空间生产研究[J].人文地理,2011(6):34-39.

[14]代俐.联合开发电影旅游产业[J].电影评介,2006(6):75-76.

[15]王树春,李陇堂,王彦庚.宁夏华夏西部影视城旅游开发实证研究及其意义[J].宁夏大学学报,2006,27(2):189-192.

[16]杨少伟.简论红色旅游开发与红色经典影视制作关系[J].电影评介,2007(2):55-56.

[17]张建军,石云霞.影视城旅游开发热点冷思考[J].电影评介,2007(10):76.

[18]郭文,王丽.影视型主题公园旅游开发“共生”模式研究及其产业聚落诉求――以央视无锡影视基地为例[J].旅游学刊,2008,

23(4):64-71.

[19]周青,赵毅.重庆影视旅游开发的研究与对策[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8(2):17-20.

[20]王天英.保定市影视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5):14037-14038.

[21]张镒,黄远水.基于价值链的影视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横店影视城为例[J].企业活力,2011(3):33-37.

[22]余永霞.贵州影视旅游开发现状与发展思路[J].贵州民族研究,2015,35(6):97-100.

[23]刘义玲.江西省旅游市场影视歌曲营销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7,12(下):81.

[24]郑涛.重庆旅游影视营销路径探讨[J].新闻界,2011(2):135-137.

[25]姚小云,尹华光.影视营销对游客旅游决策影响实证分析――以张家界借力《阿凡达》营销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1,

27(4):94-97.

[26]吴丽云,候晓丽.影视旅游者旅游动机研究――铁岭龙泉山庄旅游者实证分析[J].人文地理,2006(2):24-27.

[27]李普男,吴相利,潘玲玲.影视主题公园旅游体验质量研究――以无锡影视主题公园为例[J].企业经济,2011(9):114-118.

影视产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影艺术批评;主题域;文化内涵;表现手法

序言

电影艺术批评是电影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谓电影艺术批评是指从一定的思想立场和审美观点出发,对电影艺术作品所作理论上的鉴别、分析和评判。它包括对电影艺术家、电影艺术运动、电影艺术思潮和电影艺术流派等所作的研究、认识和评价。

当下电影艺术批评存在着欣欣向荣与繁冗复杂对垒的局面。一方面,影星海报、新剧介绍和影视评介在各种日报、周报和各种通俗杂志上屡见不鲜,批评和鉴赏性的文章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另一方面,这些文章内容多数是关于影视故事的粗陈梗概和八卦新闻,即使是一些批评文字,往往也囿于影视的主题分析和影视的后现代语境分析。也就是说,当前国内的一些电影艺术批评隐含着对 “语言”(电影艺术用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独特的 “电影语言”来进行情绪表达)的一种误读,有着繁冗复杂的一面。

为了拨冗去繁,有效地指导当前中国电影艺术批评的实践,我们必须清楚地了解和充分认识当前世界电影艺术批评的现状。

本文以Pro Quest Academic Research Library (ARL)和EBSCO host两个国际英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搜索到从2004年到2007年6月,关于电影艺术批评的学术论文119篇,并从中选取76篇以电影艺术批评为主题的有效论文,作为分析研究对象。按照作者属地分布、涉及区域、发表时间、相关媒介和主题域等分类,对这些论文进行分析,概括出近三年来世界电影艺术批评的研究动向和热点。

一、基本分类分析

(一)论文作者属地和包含区域

就论文作者单位所属国家而言,美国处于垄断地位,美国占38篇,法国占9篇。

从论文所涉及的区域来看,有11篇以发展中国家为社会背景,占总量的14%。这表明,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社会是电影艺术批评的主要研究背景。在描述亚洲国家社会文化的11篇论文中,关于日本的研究表现了突出的连续性和活跃性,共有3篇;关于韩国电影艺术批评研究的有2篇,关于印度、泰国等电影艺术批评研究的论文很少。

好莱坞电影代表着世界电影文化的主流,这种情况与学术研究过多关注非发达社会的刻板印象大相径庭。在遭遇好莱坞技术主义冲击下,好莱坞不少的成功经验:类型片、产业化机制,都可以拿来学习。以好莱坞电影为参照系,反观自身社会文化,已成为时展的需要。

法国是电影诞生地。虽然法国电影在好莱坞电影巨大的攻势下有所“萎缩”,但它和保持着优秀电影传统的意大利电影同样不可忽视,它们在电影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世界电影爱好者和批评艺术家对法国和意大利电影艺术仍保持着永久的热情。

在亚洲,日韩电影尤其是韩国电影,发展势头迅猛。近年来,韩国电影产业良性的发展态势对于世界电影来说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自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初,韩国电影工业基本以美国好莱坞电影消费市场为演变主导。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韩国电影的振兴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20世纪90年代初期,每年都有一部绝无仅有的高票房电影。投资方、观众、制片方、发行方、院线,尤其是观众和制片方之间不断协调交流促成了韩国电影的票房奇迹。与此同时,韩国民众的“身土不二”和制片人的市场意识为韩国电影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市场氛围。在此基础上创作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精美细致的韩国电影吸引成千上万观众趋之若鹜的眼球,也就成为水到渠成的事。不难看出,亚洲许多国家的电影艺术和电影产业呈现出日以千里的局面,这些均成为电影艺术批评的一个亮点。

面对全球化的发展,电影艺术批评通过对不同受众群体的关注,展现着当代电影艺术的社会影响力。

(二)发表时间分布

从的时间来看,两个数据库搜索到的目标论文每年呈递增趋势。从2004年到2007年,关于电影艺术批评的论文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这说明电影艺术批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电影艺术批评不再是可有可无,它已经成为了影视产业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它能有效地推动电影产业的发展。

(三)关涉的传媒类型

从论文所涉及的媒介类型来看,专门研究报纸、杂志和广播等三大传统媒体的论文占7篇,计算机和互联网占的9篇,新媒介占10篇,其他56篇均为泛指的大众媒介。

从上述媒介构成特征来看,电影艺术批评不再把报纸、杂志、图书、广播等传统大众传媒作为研究的重点,其更多地把兴趣转移到互联网、数字技术和卫星传输技术促成巨大变化的媒介上面。

传媒全球化及本土化等话题,都适宜大众媒介与电影艺术批评的交叉研究。然而,更多的研究还是将特定群体放置于宽泛的大众传媒影响中,以混合媒介环境来探讨受众及政治、经济或文化问题。由此可见,传媒与电影艺术批评的结合仍处于拓展阶段,在专业化、精细化、程式化等方面尚待继续延伸、拓展和开掘。

二、主题域分析

从论文所涉及的主题来看,我们将这些论文分为文化主题、表现手法、形象塑造、表现社会问题、社会特定群体关注和其他等六个方面。

(一)有关文化影响下的电影艺术批评

涉及文化主题的评论共有26篇,其中有关文化对电影(电影评论)影响的18篇,有关中国文化的3篇。

随着“文化热”的到来,文化的种种讨论在所难免。很多人认为,离开了文化没有资格谈电影。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电影艺术的文化批评也“趋之若鹜”。

(二)有关电影表现手法的电影艺术批评

关于电影表现手法的评论共有18篇。电影是一门视听语言,理应用电影的语言去关照电影、鉴赏电影和分析电影。其中有关电影镜头运动语言使用的批评文章有8篇,有关电影艺术有声语言批评的有4篇,有关电影艺术画面语言批评的有6篇。从电影艺术批评的“语言”本体来关注电影,有效地推动了电影艺术批评的实践。

(三)有关电影形象塑造的电影艺术批评

关于电影中形象塑造的评论有5篇。电影艺术形象是电影很重要的批评对象。在国际电影艺术批评的研究视野中,关于形象塑造的电影艺术批评研究比率相对较低。

(四)有关反映社会问题的电影艺术批评

关于电影对社会问题反映的评论共有13篇。作为电影批评的有效方法论,女权主义一直占据着一席之地。关于性的电影艺术批评的论文有8篇,而且扩展到同性恋、男性与拳击等方面。由于女性和同性恋群体在社会中的普遍意义以及女权主义的理论支撑,性别问题也成为批评与电影学对接的桥梁。反映社会问题的批评还表现在对吸毒、犯罪与个人心灵的自我救赎上,类似的文章有5篇。

(五)有关对社会特定群体关注的批评

关于电影中表现出的对社会特定群体关注的评论共有6篇。其中有4篇论文论及电影艺术批评对青少年的影响和意义。与此同时,主体具有某种社会特征的相似性的“社群”,为一种值得关注的普遍问题。由于涉及的特殊群体,很多的评论具有首创性,该方法论彰显出优势和活力。

(六)其他电影艺术批评形态

世界电影艺术批评的视野相对较宽。其批评的视野有关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语境的3篇,但它只占了少数。有关电影艺术批评著作、电影艺术批评家、电影节以及电影奖的评价的文章都有1―2篇,内容相对来说比较丰富。

三、发表刊物

在目标论文中,被SSCI收录的共有论文26篇(占总量的34%)。其中主要的有:ANTHROPOLO――GICAL QUARTERLY 、 AMERICAN ETHNOL――OGIS、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THNOGRAPHY、NEW MEDIA & SOCIETY 、JOURNA OF COMMUNICATION 、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CRITICAL STUDIES IN MEDIA COMMUNICAT--ION和COMMUNICATION THEORY 等。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电影艺术批评的国际在有关传播媒介研究刊物上的较多,而且刊物多种多样。在所有的发表的论文中,被SSCI收录的文章也多为有关传播媒介研究刊物。

也就是说,与传播媒介相关的刊物成为了影视批评和传播的“主窗口”。

四、结 论

根据上述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电影艺术批评的研究发展很快,近三四年来明显升温。

近年来,电影艺术批评在电影产业链条中居于重要地位,越来越受到传播学者和影视研究型学者的重视。

(二)无论从作者属地还是从所涉及的地域来看,美国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法国、意大利等老牌电影艺术国家有着电影艺术批评的一贯传统,亚洲的日韩电影艺术批评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很猛,大有赶超之意,备受关注。

(三)论文关涉的媒介新媒体化。

新媒介研究比较活跃,而对传统媒介的研究相对冷淡,表明电影艺术批评不再把报纸、杂志、图书、广播等传统大众传媒作为研究的重点,而是更多的转型,把兴趣转移到互联网、数字技术和卫星传输技术等促成巨大变化的媒介上。

(四)主题域方面。

文化传媒是当代电影艺术批评研究的核心和热点。性、特殊“社群”研究可能是中国很长一段时间电影艺术批评的突破区域。

(五) 国际电影艺术批评的视野相对国内来说,研究领域相对更宽、更广。

(六)电影艺术批评在国际刊物上的发表阵地很多,而且易于被SSCI收录,尤其易被有关传媒的期刊收录。

(七)在国际电影艺术批评研究逐渐升温而中国这一方面研究相当薄弱的情况下,针对国际刊物写作关于中国电影艺术批评的论文,既具有开创性意义,又有一定程度的现实影响。

总而言之,国际电影艺术批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术研究视野,引发电影艺术批评家的思考。为今后的电影艺术批评提供了相对广阔的话语空间,便于在国际学术领域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同时,我们充分调动我们的本土经验,“用我手写我口”,不断开辟电影艺术批评的新方法、新途径,推动电影艺术创作和电影艺术产业走向新的制高点。

[参考文献]

[1] Thomson, DavidINFLUENTIAL FILMMAKERS Atlantic Monthly (1072-7825); Dec2006, Vol.298 Issue 5.

[2] Schrader, Paul CANON FODDERFilm Comment; Sep/Oct2006, Vol. 42 Issue 5.

[3] Gleiberman, Owen Ask the Critic Entertainment Weekly; 7/14/2006 Issue 886.

[4] Lowry, Brian Crix give thumbs down to attention-seeking profs Variety; 3/6/2006, Vol. 402 Issue 3.

[5] Gray, Timothy M The marvelosity of blurb-meisters Daily Variety; 1/6/2006, Vol. 290 Issue 4.

[6] Smith,Gavin Good,Better,Best Film Comment;Jan/Feb2006,Vol.42 Issue1.

[7] International Film Criticism Today: A Critical Symposium. Cineaste; Winter2005, Vol. 31 Issue 1.

[8] Globalization and Film Criticism Cineaste; Winter2005, Vol. 31 Issue 1.

[9] Schickel, Richard CHOICE CRITICS American Heritage; Nov/Dec2006, Vol. 57 Issue 6.

[10] Roddick, NickThe rise of the quote whoresSight & Sound; Jan2007, Vol.17Issue.

影视产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动画产品;出口贸易

一、我国动画产品出口现状

我国动画产品出口类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常规动画产品,另一类是动画衍生品。我国出口的常规动画产品指的是我国的动画电视及电影作品。2008年,我国的常规动画产品出口总额为2947.79万元,在2010年我国的常规动画产品出口总额达到近8年来的最高值11133.19万元,然而在2010年之后我国的动画产品出口总额急剧下降,在2014年达到了近8年来的最低值2507万元,降幅最大的为2010年到2011年,涨幅最大的为2009年至2010年。我国出口的动画衍生产品是指由常规动画产品重新制作或者改编的出版图书和音像制品,游戏以及运用常规动画产品中的元素而制作的玩具,人偶,服饰,图片等。

二、我国动画产品出口面临的问题

我国动画产品出口主要面临以下3个问题:

1)常规动画产品出口内容陈旧低幼。国产动画影视产品过于注重民族色彩,照搬照抄,没有与时俱进,并且没有对动画进行有效的分级,仅单纯的认为动画的受众只有青少年,没有考虑其他年龄层面对于动画的需求。基础产品最重要的是内容,如果题材方面不能开拓,天津现在生活,或则直接摒弃其他年龄层次的受众群体,那么,国产动画很难取得成功。

2)我国动画产品出口产业链断裂。动画产业要强盛,动画产品要走出国门,缺乏的不仅仅是政策、人才、资本,最为关键的是打造一条契合动画产业链发展的规范。先当今,我国动画产品的国际贸易已久没有找到为有效的发展模式,贸易政策大多缺少连续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产业的发展的道路充满着许多不可预知的因素。完善有效的动画产业链涵盖到前期的策划、动画影视的制作、传媒、技术、商业等。产业链包含的内容从制作出版到营销传播,再到玩具、文具、包装、服装等衍生产品的开发、经营、销售与监控管理等,具有完整的产业链。动画产品走出国门,最为重要的是有经验的外贸人员先前的准备、出口协议的签定以及有关部门的检验鉴定、海关等流程,只有这样才能成功完成贸易出口。出口产业链断裂是基于非标准操作的操作。

三、促进我国动画产品出口发展策略

可从以下三个方面促进我国动画产品出口:

1)注重动画内容的定位。动画影视作品低幼化的表现就是动画影视作品内容的低级、幼稚,动画人物的配音是基于孩童的角度,运用过度孩子气的语音和腔调。在中国,动画作品被习惯性地认为是给孩童看的,这样的认知必然导致内容定位低幼化。但某些题材或者动画影视作品中的某些内容也确实不适合孩童观看,因此,国产动画影视作品必须注重动画内容的定位。

2)加强管理部门的协调。我国应完善动画产业与其他行业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组织成立以动画产业核心相关文化产业为辅,并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加快培养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的动画产品出口贸易行业协会。并推动建设部级的动画游戏产业示范区,加速我国动画行业的向外型发展,并积极鼓励相关动画产品的海外出口。组织建立动画产品出口贸易的指南网站,为动画切提供帮助,相应的法规政策、行业内部资讯、贸易机遇、统计数据、研究分析、企业动向市场动态、等国际服务贸易信息。可充分利用国内外知名的综合性平台,帮助和组织我国动画企业在国内或国外参加各类动画产品展会,从而寻找出口与对外合作商机。

四、案例分析--"有妖气"

"有妖气原创漫画梦工厂"是北京四月星空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旗下所属的互联网网站平台以及北京四月星空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与第三方网站合作搭建的有妖气动画及漫画合作平台,简称"有妖气"。现阶段,有妖气致力于用旗下漫画打造动画产品,其制作的动画产品《雏蜂》已于15年8月成功走出国门。

"有妖气"旗下动画产品《雏蜂》的在日本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分析其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1)在情节内容上的创新。《雏蜂》没有拘泥于我国传统故事文化的限制,而是敢于开创,以青年人最为喜欢的机甲战斗为故事题材,运用电影的拍摄手法而叙事方式,受到了大批日本青年观众的喜爱和追捧。其相关衍生产品更是在日本销售火爆。

2)常规产品及衍生产品产业链有效连接。从《雏蜂》的动画制作开始,其相关衍生产品也进入设计阶段,《雏蜂》在日本采用月播方式,一月一集播出,在第一集播出得到市场热烈反响后,其衍生产品立即投入制作阶段,在常规产品盛行时及时的推出衍生产品使得常规产品和衍生产品相铺相成,有效扩大市场占有率。

总而言之,为了夯实我国动画产品走出去的竞争实力,因在现有平台基础上,加强动画常规产品内容定位,从根本上增强"走出去"的能力;加强管理部门的协调,建立协会,规范管理动画产业,搭建出口平台;学习成功的出口案例,完善整体动画行业发展的理论体系与标准体系。

参考文献:

[1]廖蔚雯.中国原创动画产业集群成长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中南大学.2009:12-13

[2]晓明、胡惠林、章建刚,(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2-23

[3]张彦.动漫产业的创意价值链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厦门:厦门大学.2009:5-6

[4]于庆尧.动画营销研究的新思路[D].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美术学院.2012:9-10

[5]何蓉.基于产品层次理论的国产动画产品优化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大学.2012:26-27

[6]王安琪朱春阳,郭虹.产业规制视角下中国动画片"走出去"之问题研究--以日本为参照系的考察[J].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12(00):11-13

[7]张晔.动画产业竞争力国际比较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东华大学.2012:12-16

[8]侯洪,徐盟.中国动画国际传播的现状与路径探寻[J].当代传播.2013(4):18-19

[9]苏锋.全球动画产品国际贸易的"梯级循环"模式及特征[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2-13

[10]杨健.基于钻石理论的中国动画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2014:24-25

[11]秦婉欣.浅析中国动画产业链的构建之路--以"有妖气原创漫画梦工厂"为例[J].戏剧之家.2014(3):17-18

上海电机学院学生

影视产业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植入式广告 营销策略 广告研究

植入式广告(隐性广告),是指将产品或品牌及其代表性视觉符号,甚至是服务内容策略性融入电影或电子游戏等各种媒介内容中,通过场景再现让观众留下对产品及品牌的印象,继而达到营销目的①。近几年,国内植入式广告发展迅速。按照植入的媒介,植入式广告大体分为六种类型:影视植入式、电视节目植入式、电子游戏植入式、网络社区植入式、图书植入式。其中,影视植入式与电子游戏植入式,是目前广告主较青睐的方式。本文主要以影视为例来讨论目前研究趋势。

一、国内植入式广告的研究

笔者分别以“植入式广告”“内置式广告”“嵌入式广告”等为关键词,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结果如图一。

可看出,国内学术界对植入式广告的关注总体呈上升趋势。较早关注植入式广告的文章是:《隐性广告――广告人的新把戏》(谈伟峰等,2003)和《无所不在的植入式广告》(莫梅峰,2003)。分别从营销手段和应用范围的角度对植入式广告进行剖析,指出植入式广告将有广阔发展前景。

硕博学位论文是学科前沿、系统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笔者对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尚未发现相关的博士学位论文。但2006年至今,以植入式广告为主题的硕士学位论文数量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如图二。

最早以植入式广告为研究主体的学位论文是《植入式广告研究》(刘檑,2005),系统梳理了相关概念并确定了植入式广告的范围,归纳了植入式广告的类型和特点并探讨了运作过程及操作技巧。

二、植入式广告的研究领域

尽管国内植入式广告研究侧重点不同、分析角度不一,但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类:一是可行性研究:对植入式广告兴起原因、国内发展现状、植入形式、优劣势、存在的问题讨论,广告商业性与影视艺术性的平衡是热点;二是植入式广告的营销策略研究:结合营销学理论对植入式广告在各种媒体中的运用策略进行探讨,利用传播学、心理学等知识指导植入式广告的设计应用,主要侧重于方法运用的指导和技巧的总结;三是植入式广告效果的研究:主要以影视剧为研究对象,采用宏观阐述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剖析影响植入式广告效果的各种因素,并试图建立较理想的效果评估体系。

(一)植入式广告的可行性研究

植入式广告作为商业性与文化性的天然结合体,意味着它本身具有冲突性,主要体现在“广告商业性与影视艺术性”上。面对植入式广告的现状、发展及其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国内学者们对其可行性展开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主要分为反对方、支持方和中立方三大阵营。

1、反对方。影视作为一种美学文化载体,承载着提高审美意识,完善审美教育,提供审美娱乐的文化责任。植入式广告虽然以与影片情节、人物相结合的形式出现,但为引起受众足够注意,它需要在片中有足够的出镜时间,甚至需要影视情节造势配合。这些要求与影视自身艺术标准相冲突。目前植入式广告存在过于直白,插入不当,与故事情节融合度不高,广告与影视主次定位颠倒等现象,破坏了影片的艺术性,损害了观众的利益,广告效果也大打折扣甚至是有损品牌形象。另外,有学者对植入式广告的伦理性和合法性提出质疑。1937年颁布的《国际商会广告行为准则》提出“任何广告不管形式或是使用的媒介,必须是清晰易辨的;当一则广告在含有新闻或文章的媒介上时,它应该轻而易举的被认作广告”。显然,植入式广告的隐形特征恰与广告的基本伦理性相违背。②

2、支持方。在传统广告发展面临瓶颈,新媒体环境与技术呼唤新广告形式的大背景下,具有隐蔽性、强制接收性、低成本高回报等特点的植入式广告将为我国广告业及影视业带来新机遇③,广告与媒体合作是双赢的。经济方面,广告的植入拓宽了影视业资金来源,而资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影视制作质量。植入式广告以道具植入、对白植入、场景植入等形式,对植入的产品或品牌进行全方位多角度高频率曝光,将品牌形象甚至是产品功能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受众,相对于传统广告是一种低投入高回报的形式。艺术方面,植入式广告以道具、场景等形式与故事情节进行巧妙结合,真实还原现实生活场景,增加影视作品真实性生活化气息,带给受众似曾相识的亲切感。

3、中立方。中立者们既肯定植入式广告具有顺应市场需要的特点,也注意到它自身商业性与影视艺术性不可调和的矛盾。广告商业性与影视艺术性,是一对此消彼长不可调和的矛盾体。因此,只有正确的定位影视与广告的主次关系并恰切把握两者平衡度,才能相得益彰实现双赢。

(二)植入式广告的营销策略研究

最小破坏影视艺术性,最大发挥植入式广告商业价值,是广告界与媒体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优化运作策略。虽然,不同广告植入形式不尽相同,但仍存在需要共同遵循的策略。

1、植入形式:匹配和谐。影视风格、题材、主题内容与品牌定位是否相符;影视目标受众人群与植入产品的目标客户是否相符;不能为了植入而植入,应综合考虑产品的特点、目标受众特点及媒体特点是否相匹配。当广告品牌的价值理念与影视内容所倡导的价值理念达到和谐一致时,广告商业性与影视艺术性才能达到最佳平衡;影视目标受众与产品目标客户达到一定程度的契合时,才能最大程度影响目标客户达到广告目的。

2、植入度量:适量有度。广告植入的数量与程度,是影响广告商业性与影视艺术性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植入式广告的本质决定它需要尽可能多的重复出现,表达自己的品牌理念及产品功能,达到让受众留下印象的广告目的。然而,这样做势必会伤害主体影视的艺术性,影响收视率,间接有损广告的商业性。故应适当控制植入广告的数量和深度,保证影视第一,广告第二的合理定位次序,尽量不破坏影视原本内容及完整性。

3、植入手段:多元整合。在产品品牌与影视内容相匹配,数量适当的前提下,植入手段尽可能多元、创新、整合,以实现最佳广告效果。

(三)植入式广告的营销效果研究

最佳营销效果,是广告的终极目标,也是众学者研究热点之一。18篇硕士学位论文中,有4篇以植入式广告效果为研究主题。通过案例分析、实证分析、对比研究等研究方法,结合传播学、营销学等知识分析影响植入式广告效果的因素,提出科学的植入策略及模式。综合研究发现,影响植入式广告效果的因素主要有:影视内容、产品品牌、受众、及受众所处的环境、产品或品牌植入的过程五个关键因素。④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研究不深入

与植入式广告发展速度和复杂程度相比,目前国内相关学术研究大大落后。大部分文献是对植入式广告的可行性、现象评论及感性的经验总结等宽泛的描述性研究,缺乏使用规范的研究方法设计和科学论证过程的文献资料。部分学者开始尝试定量实证研究(林升梁2006;CTR媒介智讯2007;Tsai,Liang,&Liu2007)将国外学者的研究方法引用到国内,并取得了一定的探索性成果。但国内广告产业结构模式、受众对广告信息接收方式和接受心理与国外都有较大差异,并且国内外消费文化也不尽相同。因此,笔者认为今后国内对植入式广告的研究必须注重本土化的发展状况,规范使用研究方法进行科学论证,唯有如此得出的理论才能有效的指导实践,促进国内植入式广告健康快速发展。

(二)产业体系不完善

与巨大市场需求相比,国内相应的价值评估和效果测量体系还不完善,信息支持平台还较为缺乏⑤。并且对行业运作和发展起保障作用的行业知识学习系统及法律法规等交易保障系统几乎是空白。一个产业的运作水平取决于产业链的各个方面,理论与实践必须相互扶持,才能保证整个产业按照正确的方向健康稳定的向前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国内植入式广告是在传统广告发展遇到瓶颈,传播环境日益复杂,新媒体时代呼唤新广告形式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并以其自身非对抗性、强制接受性、隐性传播性等特征展现出强大生命力,给营销业与影视业带来新机遇。虽然,目前对于植入式广告的可行性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还有很多争议,但它是顺应时展的,随着学者们后续研究的深入和自身机制的完善,将有广阔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①陈丹阳,《论植入式广告在影视中的发展与应用》[J].《现代商贸工业》,2010(8)

②周培勤,《对影视植入广告的伦理和法律思考》[J].《电影艺术》,2008(2):61

③李佩兰:《植入式广告为中国电视剧产业带来新的机遇》[D].重庆:重庆大学,2009:40

④祖婕:《影视作品中植入式广告传播效果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9:53

⑤毛璐敏,《电视植入式广告效果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8:56

(作者: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影视产业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创新能力;艺术;实践能力;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2-0128-02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社会都在转型。作为社会组成部分的高校要想更好的发展也需要转型,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开始向应用型转变,这是一条特色化发展的道路。大学向应用型发展,既与地方对接又可以对接产业,而且还有助于大学生的就业。一直以来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的责任和其发展的动力源泉,其中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对于影视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在一定理论基础上培养实践动手能力更有其必要性。毕业设计是大学生对自己四年大学学习的总结验收,也是衡量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量化途径与指标,它具有本科教学中其他教学环节所不可替代的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1],而以艺术为基础的影视高校尤其强调实践性、综合性及创新性,如果在毕业设计中能充分体现则必然可以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一、应用型本科教育中实践性的重要性

2015年11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提出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深刻变化,面对经济结构深刻调整、产业升级加快步伐、社会文化建设不断推进特别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仍未有效缓解,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尚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中提到高等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教育,其基本要求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特别是应用型本科,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而不是以科研为办学定位的本科院校,因此实践教育就成为培养学生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以本学院为例,作为应用型艺术类院校要求在当前的高等教育形势下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求各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从教学体系建设体现“应用”二字,其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

二、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毕业设计的完成质量是检验教育教学目标,衡量大学毕业生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创新成果的综合考评手段[2]。因此作为高校重要的教学环节的毕业设计应该以实践为基础,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创新能力,但从近年来学生的毕业设计中却发现了众多问题,总结为三个方面。

(一)论文水平方面

以学院影视类专业毕业设计为例来说,论文作为毕业设计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阐述了毕业作品的准备、制作到完成的过程,其本质就是毕业作品阐述,以毕业实践作品为基础阐述。近年来发现部分提交的论文首先出现格式错误、错别字比比皆是的初级问题;其次论文的语言应讲求学术性、严密的逻辑性[3]。但是不少学生在毕业论文中使用较多的文学语言, 甚至还用了相当分量的时髦语言和网络语言;再次论文应该有理论依据,实践也是以理论为基础完成的,但是很多论文只有流水账式的单纯记录,内容方面没有理论阐述,没有参考文献,没有把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另外还有学生因为没有真正完成实践作品,因此其论文可能就东抄西抄,出现毕业论文与实践作品脱节的情况。

(二)毕业作品方面

毕业作品类型单一、内容简单是毕业设计的主要问题,从近年的毕业作品来看类型主要是MV和短片,部分毕业作品从剧本到策划到拍摄都显得时间仓促,准备不充分,特别是MV,简单拍摄一些镜头后期配一首歌曲,可能两三天就完成一部这样的作品了。但实际上如此的“实践作品”并不是真正的实践,对学生的能力提高没有任何帮助,也不符合毕业设计的要求。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部分学生应该是面临要么继续深造要么就业的选择,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升学复习考试和找工作各项准备中,因而毕业设计对他们来说就成了应付差事,只要能及格就好,因此不愿意投入过多的精力去完成。还有部分原因是有些学生当初成为艺术考生并不是兴趣所在,而是文化课成绩不理想,单靠文化课难以考上本科院校,因此在应试教育突击培训之后考上了艺术类院校,因此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没有好好学习各项专业技能,等到四年级时无法按要求完成毕业设计。

(三)教师指导方面

毕业设计中教师的指导也是很重要的部分,学生通过实践完成毕业作品,整个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指导老师及时给予指正,学生才能学到东西,才能真正提高动手能力,才能增加综合能力,才能有能力去创新。但近年来由于学生数量增加,一个老师指导学生数量较多而且学生在天南海北的拍摄,老师会出现无法兼顾每个学生的每个问题,不能及时的给学生提出指导意见和建议。指导老师指导的学生数量较多时,也无法保证定期的检查学生的阶段性完成情况,或者无法严格的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这也是导致毕业设计质量下降的一个原因。

三、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的措施

既然毕业设计质量与学生和老师都分不开,那么要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也就需要从这些方面进行管理和控制。

(一)毕业生指导分组

对于毕业生数量较多的专业,可以在大四两个学期交替实习,这样就可以避免都到大四下学期实习时一个老师指导太多学生的问题了。也可以实行每个组固定一个指导老师的情况下,两三个指导老师交叉指导两三个组的制度,这样既能充分利用老师各自的专业特长给学生提出专业的指导意见,也能保证学生及时地联系到指导老师。

(二)毕业作品选题

影视专业的毕业设计应该以“影片+论文”的形式提交。在大四实习期开始之前先让学生确定自己的影视作品的类型,然后根据类型提交选题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剧本大纲、组员分工、可行性分析等。选题报告经指导老师审核后给出指导意见,对于个别学生无法修改的选题,指导老师可以直接为学生指定选题让其完成。在选题期间,指导老师给出严格的格式要求,格式不正确或者错别字太多也无法通过,从开始就让学生养成重视论文格式的习惯。

(三)毕业作品的分阶段检查

选题报告通过后,学生提交日程表来说明拍摄进度,指导老师按照日程表对学生作品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在实习期间按时且有质量的完成作品,同时拍摄期间遇到问题老师也可以及时的给出指导,帮学生解决问题。学生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即使在天南海北拍摄也可以及时与老师沟通。毕业生面临找工作和进一步深造的选择,如果没有阶段性的完成情况检查,可能会有部分学生最后的作品是突击完成,这样就无法保证毕业作品的质量,学生也没有得到真正的锻炼和实践学习。

(四)提交作品创作阐述

对于影视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完成作品之后要根据作品写出论文,对于我们学校影视专业的毕业生来说,论文以作品创作阐述的形式提交,这是从另一个方面的实践性的体现,围绕自己的作品进行阐述,可以防止学生为了完成论文从网上抄袭。但是在阐述中一定要有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必然运用到理论指导,列出参考文献。实践一定是有理论指导的,在实践之前一定是有理论支持的,大量的实例作品的分析研究,然后才能有自己的想法和创作。而这样的作品阐述才有理论依据,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践。

(五)教学中的实践

事实上毕业设计与平时的教学是分不开的,专业课教师应该在大学期间对每个学生多加关注,即使当初是临时抱佛脚而考进来的学生,也说明其是有一点能力的,否则是无法拿到艺术类的合格证的,因此引导这些孩子在大一、大二时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找到自信好好学习,自然就能够在毕业的时候交上满意的答卷了。

总之,对于应用型艺术类高校来说平时的教学就要注重实践,不能单单在毕业设计时才强调实践。同时老师要关注每个学生,在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上才能培养其综合性、创新性,这样在毕业设计加强管理、制定且严格执行好毕业设计指导流程,一定会提高影视艺术类高校毕业设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施小平.试论高校毕业论文(设计)的全面质量管理[J].高教探索,2006(4):62-64.

[2] 陈伟.创新能力培养与高校艺术类毕业论文表现形式多样化[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07-109.

影视产业论文范文第8篇

[摘 要]本文提出影视旅游的概念和特征,以国内外影视旅游发展兴衰为依据,总结概括出影视旅游的发展阶段以及各阶段的特点,指出

>> 中国影视动画创新设计发展现状及趋势 旅顺影视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谈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新媒体艺术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中国香皂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虚拟现实动画在影视新闻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论我国影视广告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邮轮旅游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中国旅游网站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重庆奖励旅游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智慧旅游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浅谈我国旅游经济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河南旅游商品的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 陕西户外体育旅游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分析我国旅游市场营销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童装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油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铝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光伏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股市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艺术 > 中国影视旅游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中国影视旅游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本文提出影视旅游的概念和特征,以国内外影视旅游发展兴衰为依据,总结概括出影视旅游的发展阶段以及各阶段的特点,指出中国影视旅游的发展经历了从萌芽到发展的时期,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分析了中国影视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规划建设对策。最后对中国影视旅游的发展趋势加以预测,指出影视旅游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将向着旅游客体多元化、旅游主体个性化、旅游内容更新化和规划建设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关键词]影视旅游;影视城;主题公园[中图分类号]P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006(200,4)06―0077―05

影视产业论文范文第9篇

[摘要]:

本文分别从媒体管理体制产业化变革的政策进程与实践推进、电视资本运营的理论探索、电视产业集团化浪潮的问题反思等三个方面,对中国近十年来的广电体制改革进行了回顾与总结;认为无论对于管理者、实践者,还是理论学家,迄今为止并未就电视产业化进程的理论进路与资本经营,达成统一、明确的认知;今天的中国广电产业体制改革在诸多矛盾问题的交织与困扰中,已经进入到了产业体制改革的“冷冻时期”。

一、电视管理体制产业化变革的政策推进与实践回顾

2000年前后,中国电视产业在经历了行政事业管理和事业/企业双轨制管理两个发展阶段的徘徊与渐进过程之后,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指向和实践运行都步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1999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信息产业部和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加强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建设管理的意见》(即国办[1999]82号文件),从行业结构上引导并促进有线网与无线台进行合并,并在具体的操作实践层面,明确提出了广电媒体应该跨地区、跨行业经营的指导原则。这个文件的出台为后来电视运营的产业化变革和电视媒体内部管理机制的产业转型提供了切入的契机,因此也被业界人士和行业专家认为是政府广电管理高层锐意进取,改革原有广电系统零散化分割格局、促进新一轮体制变更的纲领性文件。

与此同时,以《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现代传播》、《电视研究》等为代表的电视专业期刊,也集中刊发了一批旨在探索广电管理体制产业化变革的理论文章,在学术层面上推动着广电体制产业化变革的实践进程与观念深化。从1999年到2000年,周鸿铎的《对广播电视产业化、集团化的认识和采取的经营策略》(《视听纵横》1999年第2期)、《广播电视产业化、集团化道路的实践和理论依据》(《现代传播》1999年第5期),高福安的《关于我国媒体经营的类型与研究》(《现代传播》1999年第5期)、《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经营管理思路》(《现代传播》1999年第6期),郭荣生的《电视经济:一条快速发展的路》(《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9年第1期)、龙佑云的《谈广播电视的产业属性和即将到来的产业格局》(《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9年第2期)、梁和的《产业化经营是电视业发展的趋势》(《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9年第5期)、朱建飞的《产业经营:中国电视跨世纪的抉择》(《电视研究》2000年第1期)、尧风的《电视产业经营的必然性与相关条件》(《电视研究》2002年第2期)等文章先后刊出。这些评论者以观察员、理论家和实践者的身份借助学术论文化的表达方式,在广电管理行业政策产业化变革呼之欲出的关键年份,向媒体实践领域也向广电政府管理层表达着自己的话语诉求和问题意识。

2000年11月17日,国家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化发展试行工作的原则意见》(即广发办[2000]284号文件),明确了在保持宣传任务为中心不变的前提下,组建集多媒体、多渠道、多品种、多层性、多功能于一身的广电传媒集团的行业发展指导方针。同年底,全国第一家省级广播影视集团湖南电广传媒集团成立。第二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又联合下发了《关于转发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即中办发[2001]17号文件),正式明确了积极推进传媒集团化改革,组建大型新闻传媒集团的目标,并对组建广电集团的原则、体制、融资、运营目的等进行了全面明确地界定,该文件因而成为助推中国电视产业集团建设的里程碑。同年,国家广电总局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广播影视集团化改革的实施细则(试行)》(广发办字[2001]1452号文件),对广电集团的管理结构与运作制度、宣传任务与企业创收等方面进行了细则指导。

在此前后,随着中共中央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文化产业和其体制改革作为重点内容,在两次会议形成的决议报告及相关文件中被多次提及。“完善文化主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事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第一次在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宏观层面上受到关注。200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即中办发[2003]21号文件),更进一步地对文化体制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在21号文件的指导方针下,国家广电总局制定并了《广播影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及配套的相关文件,审核批复了浙江广电集团、山东广电总台、南京广电集团、厦门电视台、深圳电视台、中国电影集团公司、长春电影集团公司等7家试点单位的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审核批复了广东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和峨眉电影集团组建方案,将广电行业的集团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推开。

在中央战略决策导引、业界实践探索和理论界观点争鸣三者的合力推动下,2003年12月,国家广电总局公布了《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分别从当前广播影视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发展广播影视产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发展广播影视产业的相关措施等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广播影视业改革与建设的产业思路。这也是国家广电管理系统高层对中国电视行业的产业化变革,所进行的第一次详细全面地阐述。《意见》分析了中国电视业目前的发展现状:电视台电台1900多座,电视节目2000多套,节目制作机构近900家,年产剧作1000多部10000余集,系统收入514亿元人民币;并进而指出,从1982年到现在,我国的电视媒体已基本实现了从依靠财政拨款生存到自收自支、自我营生的历史性转变。在《意见》中,“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按照广播影视产业的特性和规律,以发展为主题,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依法管理为保障,以增强活力、壮大实力、提高竞争力,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的产业化指导思想被明确提出。[1]围绕这一指导思想,电视产业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基本思路和重点内容及相关措施得到逐一阐释,这一文件的出台,也标志着我国电视产业发展思路和政策导向的最终明确。

二、电视资本运营的理论探索与争鸣

电视产业化发展政策的明朗和实践探索进程的加快,带动着电视资本运营理论研究的持续升温。1999年11月,《光明日报》在第五版“文化风云”栏目发表了刘志远的文章《影视资本市场亟待发展和规范》。在这篇篇幅不长的短论中,作者指出影视业作为“新兴产业”、“黄金产业”、“朝阳产业”,虽然发展潜力巨大,却由于资本市场发育不良、产品交易市场不完善、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导致其发展状况难以令人满意。针对这一问题,文章分别从“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发展我国影视业”、“发育资本市场,建立影视产业投资基金”、“完善影视产品交易市场体系,创造一流产品”、“组建影视产业集团,提高国际竞争力”等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了中国影视业资本运营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其中所提到的“缺乏市场经济意识”、“行政干预、封闭式运作”等,看法尖锐而又切中肯綮,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国影视业发展所面临的资本市场运营现状。文中所提倡的“形成产业规模”、“实行制作与播出分离”、“利用资本市场,合理配置影视产业资源,并通过有效地融资手段来推动中国影视业发展”、“充分发展人才的积极性”、“以资本为纽带,实行强强联合,组成强大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影视产业集团”等[2],都成为了以后电视产业改革和资本运营理论研究的重点方向与问题所在。

进入2000年以后,随着广电集团化呼声的升高,电视资本运营的理论研究也迅速呈现出了深化、细化的发展趋势,并开始由单纯的理论研讨向实践运营层面过渡。该年度,《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在第3期上刊发了中央电视台台长赵化勇的文章《深化改革开拓进取》。在文中,作为业界精英和代表人物的赵化勇,针对中央电视台的当下运营情况及未来发展前景,鲜明提出了“大力推进频道专业化进程”、“进行电视节目制作与播出分离的改革尝试”、“全面推进成本核算工作”、“推进建立以全员聘用制为核心的人事管理机制”、“加快建立‘第二经济支柱’(广告为第一支柱)”[3]的运营理念和整体变革策略。相比较之下,此处的电视资本运营实际已经扩及到了电视产业运营的方方面面,而不再仅仅只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资金”概念。由于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电视台的标杆作用和示范效果,它在电视资本经营理念上所提出的变革主张,也无疑地成为了全国各地方电视媒体效法的对象。

在同一期杂志上,还刊发了山东胶州广播电视局王政林、周建明的文章《广播电视产业经营的初步实践》,对电视媒体优化资源配置、推行集约化经营和引入竞争机制、改变用人制度、调整原有局台机构设置、实行制片人制度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评述。[4]此后,刘占华《开拓广播电视节目资料管理的新思路》(《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年第5期)、林涛《从资本整合到资本运营——关于广电集团化的一点思考》(《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年第3期)、卜彦《电视产业金融资本的运营》(《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年第12期)、王刚健《成本预算与成本经营——电视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9期)等一批文章先后发表。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面出发,推进并深化了电视产业运营中资本经营的研究工作。

其中,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李岚的文章《广电产业集团运营效率评估理论探讨》,结合广电行业2000年以来集团化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对电视媒体资本运营现状和其效益评估体系的建立进行了反思与构建。[5]这篇文章提出,应该从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实行有限财产责任、建立保障各方利益的分配机制等几个方面,对现有集团管理运营制度进行制度创新。在广电集团内部运作机制的效率评估上,她主张从经营模式及其运作、支出结构及其运作、收入预期及其运作等三个方面着手,进行严格评估。这一观点,是对2000年以来广电集团化浪潮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的深刻反思,也是对广电产业改革由速度型向稳健型转轨的恳切理论建议。文章还从产业链打造的角度,考量了中国广电集团市场价值的评价体系建设现状,并将电视媒体品牌的无形资产纳入到了评估体系的范围中来。这篇文章是中国电视产业化发展初期,就资本运营和体制监管进行深度剖析的,极富创设性的理论探索论文之一。

在电视产业进行资本运行理论探索的过程中,民营公司的出现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2003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105号文件,在第10条中明确规定了以下内容:“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以股份制、民营等形式,兴办影视制作、放映、演艺、娱乐、发行、会展、中介服务等文化企业,并享受同国有文化企业同等待遇”[6]。次年8月,国家广电总局颁布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管理规定》,在第五条中明确肯定了社会组织和企事业机构可以设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或从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活动。[7]随着民营电视在产业格局中合法地位的正式确立,民营电视资本运营也成为整个产业理论研究中的受人关注的焦点内容之一,《中国民营电视公司现状报告》(李幸、汪继芳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解析中国民营电视》(陆地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中国民营影视发展研究》(耿蕊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等专门以民营电视产业运营为研究对象的一批著作也随之问世。这些著作一方面应和着星美传媒、太合影视、浙江影视集团、贵州金天地广告节目有限公司等民营公司的快速发展情势,一方面也扣合着中国电视管理体制改革制作/播出分离浪潮的推进,在整体上促生了产业理念研讨多元化发展局面的形成。

这一时期,较早介入媒介资本运营研究领域的周鸿铎也先后出版了《传媒产业资本运营》(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出版)、《传媒经济导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出版)、《媒介产业制度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出版)等著作,对包括电视在内的中国媒介资本运营进行了系统化地研究。2006年,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推出了黎斌编著的《中国电视业资本运营系统分析》,该书在继承原有电视媒体资本运营理念的基础上,首次将系统模型、耗损结构、产业经济学框架引入到了中国电视传媒产业改革的理论研究中来。在对中国电视现状进行具体评估的基础上,《中国电视业资本运营系统分析》不但揭示了中国电视资本运营系统的演进特征,而且还进一步提出了中国电视传媒资本运营的整体推进、价值集成和风险控制等对策建议。

2006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传媒资本运营》(谢耘耕著)则第一次对包括电视在内的中国传媒资本运营的现状和未来提出了相对完整的框架。作者运用经济学、管理学、新闻传播学等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结合国际传媒资本运作的经验,对我国传媒的资本运营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分别就传媒资本运营的发展、传媒融资、传媒并购与反并购、并购后的整合、传媒收缩战略、传媒无形资本运营等方面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在同时期的媒介资本管理著作中,具有着开拓性意义。次年7月,重庆广电集团总台台长李晓枫主编出版了《中国电视传媒资源整合》一书。围绕“传媒资本运营”这一重点主题,全书从理论框架、宏观层面、微观层面等视角出发,对我国电视业广播电视体制改革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并在“电视传媒资本运营”的理论构建、国外传媒经验借鉴和国内电视业的资源整合等层面提出了富有启发性和重要借鉴意义的理论建议。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一体多元”产业格局及其经营思想的提出。围绕这两个问题,编者阐述了以播控环节为中心,向电信行业、图书及杂志市场寻求合作的综合化电视产业经营思路,并着意强调在在现有语境下推行“国资为体、资本多元”,“公益为本、经营为用”[8]运营理念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较高的理论层次上总结了七年来中国电视资本运营和理论探索所取得的发展与进步。此外,这一时期涉及电视资本运营的理论著作还有曹鹏/王小伟主编的《媒介资本市场透视》(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出版)、赵曙光/耿强合著的《媒介资本市场——应用导向的分析》(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严三九/黄飞珏著《媒介管理学概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赵曙光/张志安著《媒介资本市场案例分析》(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等。这些著作也都在不同维度和不同层面,或专门论述或顺带提及,探讨了电视产业资本经营中的相关问题。

三、电视产业集团化浪潮与体制改革的理论反思

在电视资本运营的探讨中,2001年4月,中国证监会了新版《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在该文件的上市公司名册中,传播与文化产业被定为13个基本门类之一。隶属于这一门类的音像、出版、广播电视电影、艺术、信息传播业等5个大类,都被视为可以上市经营的各二级产业门类而名列其中。这个分类的出台,向中国广播电视业传递了三个重要信息:一是明确承认广播电影电视是一个经济产业门类,二是明确宣示了广播电影电视业可以上市经营,三是已经上市的广播电影电视电视可以放心大胆地经营。[9]其实这个文件的出台,和当时中央两办相关文件的精神是存在某些冲突之处的,一是在对待国外资金的态度上,二是在对待上市问题的态度上。这两个问题所反应出的,实际上也是广电行业推行集团化,实行产业改革后最终属性的判断问题,也即是“企业”还是“事业“的问题。其实,从1999年6月,全国第一家广播电视集团无锡广播电视集团成立算起,这个问题就一直是隐藏在产业化和集团化浪潮之后的软肋所在。这个问题或明或暗地始终制约着广播电视产业集团化的推进,也是向制约广电集团化更高层级和更稳健姿态发展的最大难题。同时,它也也是困扰研究者和批评者的最大问题和理论探讨的症结所在。

无锡广电集团在成立之时,实行的就是局机关和集团合一的运行体制,行政与业务混杂,事业与企业管理双轨并存。在无锡广电集团成立一年后,2000年年底,国家广电总局发文正式向全行业推行广电传媒集团化建设进程。从这时开始到2004年12月,广电总局叫停集团化浪潮,在五年时间内,中国先后成立了20余家广电传媒集团(包括电影,见下表)。所有这些广电集团,在各种力量的角逐中逐渐形成了局台合一、集团/台合一、独立事业法人、保留行政建制但无法人资格等各种各样的运营模式。这种状况的出现在事实上,形成了对广电体制改革效果的现实挑战。有学者敏锐地撰文指出了隐藏于这些乱象之后的原因,认为其一是电视作为媒介平台和广告平台,在经济利益公益属性二元对立状况下矛盾的市场定位,其二是作为广电管理部门在事业企业属性尚未最后理清并形成恰当处理方案的时候,就以行政手段促进了集团化浪潮的迅速推进,这些简单的叠加虽然促进了电视传媒“做大”的现象,但却并未产生化合作用,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磨合成本超出了想象。“集团负责人头衔多了几个,党委书记、台长、管委会主任集于一身。从资产规模来看,确实是大了,但从内部来看,多数集团存在机构重复设置、人浮于事、效率不高、责任主体不清等问题。有的集团搞所谓有两个主题、一个板块(主体是集团,两个板块是事业板块、企业板块),部门两三套重叠设置,员工中间收入互相攀比,广告经营与节目公开,相互指责,如此这般的集团怎么能起到整合的效果?”[11]可谓见解深刻,一针见血,点中了广电集团化浪潮化乱象背后所隐藏的深刻的利害冲突和体制弊端。

2004年年底,广电总局宣布不再组建新的广播电视集团,并对已经组建的集团进行经营性资产的剥离,这一举措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管理层对电视产业集团化浪潮的反思与调整。随着这一决定的出台,北京市广播电视管理体制在2005年3月进行了结构调整。原北京广播影视集团所属的两台、音像资料馆和广播电视监测台等公益性单位划出,作为广播电视局下属的事业单位运营,而其宣传与干部人事管理工作,也交由市委宣传部和上级政府部门统一管理。对于全国已经成立的众多广电集团,广电总局提出若要保留单位的事业属性,就必须剥离集团内的经营性资产,并建议将集团更名为广播电视总台。在对以上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论者陈正荣在文章中指出在现有甚至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广电体制的产业化改革都将难以取得大的进展,从而进入集团化浪潮的“冷冻期”。其中的原因在于:一、电视台事业/产业的一体两栖功能很难断然分离;二、实际运营过程中节目和广告难以分离;三、于条块分割/分头管理,导致广电业管办在运营层面也难以分离。[12]正是由于以上这些难以彻底厘清的关系,迫使电视产业集团化浪潮不得不暂时放缓,甚至停顿一段时期。

中国广电产业化进程中的集团化现象,不但引发着大陆学界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引发了台湾研究者的学术兴趣。这其中,台湾政治大学赖祥蔚博士的学位论文《中国大陆广电集团的政治经济分析》(彭怀恩/关尚仁指导,2002)最值得关注。在这篇旨在研究中国广电集团形成动因的论文里,作者从全球经济和媒体产业发展趋势出发,结合中国的“入世”背景,探究了中国广电集团何以出现,以及政府层面为何提出集团化政策的原因。在作者看来,大陆广电集团的形成同西方媒体集团多出于市场自然形成的模式不同,它们受到的助力更多的是经济和政治的双重合力,来自国家政治层面的主导性因素更多一些。这篇论文以政治经济学为切入口,结合经济学家Mosco的理论母数与结构化理论、发展国家论、新制度论等论述,对中国广电集团化进行了别具视角的分析。除了这篇博士论文外,赖祥蔚还先后发表了《湖南广电集团的政治经济分析》(《中国大陆研究》46卷第4期,2003/07)、《广东广电集团的政治经济分析》(台湾铭传大学“掌握学术新趋势接轨国际化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2003/12/18),分别对湖南广播影视集团的成因和广东省组建广电集团的可能性进行了政治经济学分析。在结合实例具体分析的基础上,以结构化理论,分析了集团个体和整个广电行业结构之间变迁的相互影响,在商品化、空间化、结构化及娱乐化的审视维度上,分析深刻见解独到。此外,这一时期专门以广电集团为研究对象的著作或博士论文还有王宇的《中国广电集团发展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博士论文,曹璐指导,2002)、虞国胜的《中国第一家广电集团的报告》(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及陈炜的《城市广电集团发展战略》(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等专门著作。

除了对集团化的理论反思,对同时推进的电视频道专业化,也有学者表示出了自己的担忧,复旦大学李良荣在文章中认为,从1996年开始的整个中国传媒业的重头戏就是结构调整与结构转型,其目的是使原来单一的传媒结构变得多元化,从而改变媒体的增长方式。可是,经过近十年的发展这一状况似乎并没有出现。电视频道专业化不但没有带来电视的大发展,反而造成了新矛盾的不断涌现,不同频道同质化、专业频道大众化以及由过度竞争导致的成本高涨、收入下降等问题层出不穷。[13]另外一些学者则从公共领域和社会服务职能出发,对中国电视的产业变革进行了反思,认为由产业化所引发和暴露出来的问题远远不止经营层面,它还辐射渗透到了媒体文化的方方面面。《现代传播》与《新闻大学》开辟专栏,对公共电视问题进行了讨论争鸣。郭镇之、石长顺、谢勤亮等人都先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从而也将电视产业改革的讨论由单纯的经营层面扩展深化到了思想文化领域。[14]

面对一片质疑之声,也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电视经营与管理体制改革,仍应继续前行;并在对前一阶段经验教训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事分离、政企分离、制播分离”的鲜明观点。[15]现有集团事业/企业“一元体制,二元运作”模式,是很难产生真正地竞争的。“‘一元体制,二元运作’运行模式更适合作为一种媒体转型的过渡性制度安排,不应成为长期性运营模式的制度基础。……对于传媒集团的来说,必须意识到目前进行的重组也只是其发展进程的一个阶段,迟早都要学会在没有垄断特权庇护下的市场化生存。”此外,文章还对国有资产和产权清晰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如IPTV的经营问题、社会民营资本参与节目制作的问题、推动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的问题等。

对中国电视产业变革十年来所发生的理论争鸣与实践变革进行总结与回顾,我们不难发现,迄今为止人们还并未就产业化进程的理论进路与资本运营,形成一个统一、明确的改革结论,而这,也恰是制约今天电视产业体制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的阻力所在。

[注释]

[1]国家广电总局文件《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2003年12月30日),载《中国广播电视年鉴》(2004年卷)。

[2]刘志远:《影视资本市场亟待发展和规范》,载《光明日报》1999年11月25日第五版。

[3]赵化勇:《深化改革开拓进取》,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年第3期。

[4]王政林、周建明:《广播电视产业经营的初步实践》,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年第3期。

[5]李岚:《广电产业集团运营效率评估理论探讨》,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11期。

[6]国务院办公厅2003年第105号文件。

[7]国家广电总局2004年第34号令。

[8]李晓枫主编:《中国电视传媒资源整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第247—253页。

[9]陆地:《资本市场与中国电视产业关系的转机》,载《南方电视学刊》2001年第4期。

[10]陈正荣:《集团之后,电体制向何处去?》,载《董事会》2007年第1期。

[11]同上。

[12]陈正荣:《集团之后,电体制向何处去?》,载《董事会》2007年第1期。

[13]李良荣:《从单元走向多元——中国传媒业的结构调整和结构转型》,载《新闻大学》2006年夏季号。

[14]这些文章有郭镇之的《公共广播电视:变与不变之间》(《新闻大学》2006年夏季卷)、石长顺/向培凤的《公共电视与公共领域的建构》(《现代传播》2006年第5期)、袁茜/项立新的《公共电视势在必行》(《现代传播》2006年第5期)、高传智/谢勤亮的《“第三条道路”与中国广播电视体制改革——对现有广播电视体制缺陷的制度规避》(《新闻大学》2006年春季号)。

影视产业论文范文第10篇

2012年6月12日,华策影视在第18届上海电视节开幕当天举办了“华策日”主题活动,了由几十部电视剧作品组成的“大剧汇”,钟汉良、欧阳震华、范明、尹施允、黄觉、姚元浩、李菲儿、蒋梦婕、王子文等20多位明星携《天涯明月刀》《棋逢对手》《一克拉梦想》《幸福的面条》等6部新剧到场,成为本届电视节的一大亮点。

华策影视总经理赵依芳表示,“大剧汇”并不是简单指有大导演大明星的大制作,而是能打动观众的精品,是在创造中国和谐发展、人民幸福生活的新时期背景下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性统一的作品,这是华策影视一直以来追求的理念。

今年初夏的一天,我来到了位于杭州西溪文化创意园的华策总部,在公司人员的介绍下,近距离走读了这家电视剧航母企业的前世今生。

从无到有,历经产业变革

“华策创立于2005年10月,与国内同类企业相比,我们的历史并不算最久远,但在浙资影视公司中,我们是相对较早成立的企业。”谈起华策的成长、壮大过程,公司副总经理邓昌明打开了话匣子。

邓昌明说,虽然制播分离是国际通行运作方式,但在我国却长期没有政策的许可。从20世纪90年代起,为发展影视产业,国家才陆续有针对性地从政策环境上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电影业。从2003年8月国家广电总局开始发放许可证,影视行业才算真正迎来了春天,从那以后,各种资本纷纷涌入其中。一向以眼光独具、资金雄厚著称的浙商自然不会错过如此良机,几年来,在浙江注册的影视公司多达660余家,主要集中于横店、杭州、宁波三地,仅次于拥有1400多家影视公司的大本营北京。此外,据不完全统计,浙商在影视业的投资已经占据全国的60%。

华策影视就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应运而生。

但与多数小打小闹的影视公司不同,华策成立之初就把目光投向了影视行业成熟发达的国外,以“走出去、引进来”为目标,推动产业的变革。

为加快“走出去”,早在2006年,公司就组建了海外发行团队,每年参加韩国、法国以及我国香港、台湾等地的影视节展,设计、制作外文宣传资料,开拓海外市场。到目前为止,公司已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实质性业务交易。

一位早在创业之初就加盟华策的员工告诉我,当时,公司十分重视针对不同的地域执行不同的推广方案,总经理赵依芳跑上跑下,接触各种各样的节展、文创会,还要求大家学英语,积极接洽海外客户,积累人脉与资源。

2008年,华策制作了电视大片《中国往事》,力图在一个更开阔的视野之下审视中国文化和现代历史,这使得该剧不仅在国内市场获得广泛好评和热播,而且在国际上也得到认可,获得被媒体誉为电视剧“奥斯卡”的首尔国际电视节最高奖—“最高电视剧大奖”,这是中国的电视剧首次获此殊荣。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

该剧的青年编剧赵立新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和莫斯科电影学院。这位帅哥除了编剧之外,还能导能演,是个少有的全才。上世纪90年代初,赵立新赴瑞典,就职于瑞典国家剧院,是该剧院唯一的华人演员。他说,在编写《中国往事》剧本时,他满脑子想的就是“一定要让国人看了之后,觉得‘我们的老祖宗’真了不起”。而他最后选择与华策合作,也是觉得“华策是一家有思想、有内涵、也有能力的公司,能发挥剧本最大的魅力”。

2009年,国家广电总局发言人朱虹就当年中国影视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情况答记者问时提到:2009年华策影视出口电视剧已经占全国电视剧出口总额的5.1%。

而我得到的数据则显示,从2009年以来,华策已经连续三年蝉联影视产品出口销售总额全国民营影视文化企业第一。

除了“走出去”外,华策还发挥发行能力较强的优势,外购境内外其他影视剧经营机构制作的电视剧发行。华策成立至今,一直与香港tvb等影视剧制作机构保持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不少经典电视剧,正是华策牵线引进的,这也确保了公司持续盈利能力。

谋划上市,确立企业定位

随着华策的“蛋糕”越做越大,难得的机遇也落到了这些兢兢业业为国内影视行业努力的人身上。

邓昌明说,这个机遇,就是2010年10月26日,公司于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以电视剧为主营业务的上市企业。

影视公司一上市,必然创造出一批财富新贵。华策上市就诞生了两位身价千万的编剧—刘恒和邹静之。

两人各持有华策影视21.1824万股,按上市首日收盘每股107.8元来计算的话,持股市值2283万元,刘恒和邹静之进入“千万富翁”的行列。

影视公司上市,先富的是编剧,这在国内似乎从未耳闻。

刘恒和邹静之的“暴发”让业内同行兴奋,至少这是中国编剧在寻求价值肯定过程中所取得的重要进步。但刘恒在接受采访时,并不愿意别人用“千万富翁”来形容他。

赵依芳说:“是精品就不怕没有市场,要有突破就必须在制作和题材上都走高一步。”高投入带来的当然是超强的能动性。华策正是依靠这样的激励机制,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国内外编剧。

媒介公司上市,就意味着立足重心的重新定位与整合。虽然华策之前对商业电影、广告媒体等项目也有所涉猎,但面对当时国内已经上市的影视公司,华策也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以电视剧的制作和发行为核心业务。

赵依芳总结说,从华策专注于电视剧的成绩单看,不但细分了类别,推出了偶像剧《爱上查美乐》《爱上琉璃苣女孩》《像傻瓜一样去爱》,近代历史剧《中国往事》《新京城四少》,都市情感剧《地下铁》《夫妻一场》《佳期如梦》,古装剧《流星蝴蝶剑》《新包青天》等各种类型的剧目;而且细分了市场,从中央台到地方台、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有针对性地推出作品,使每一部影视剧的发行渠道达到最广化,收视率达到最大化。

2010年上市以后,当年公司制作、引进的电视剧在央视、省级卫视黄金时段、次黄金时段的播出总时长就达到了1000多小时,市场占有率达到10%左右,排名全国制作机构第一位。而且题材丰富,涵盖古装、现代、偶像、家庭伦理、情景剧等,多部作品荣获“五个一工程”奖、全国电视剧“飞天奖”、“金鹰奖”及国际电视节所设电视剧最高奖项。

转贴于论文联盟

2011年以来,华策又在电视剧方面加大了投入—先后投资5亿元自制、联投电视剧近600集,即将开拍《国家命运》《书香世家》《中国爱人》《山村女教师》《机密》等多部剧作,都由刘恒、邹静之、麦家、陈枰等国内外一线编剧创作。

被称为华策“大剧汇”的作品,包括了华策自制的数十部新剧,比如《棋逢对手》《幸福的面条》《一克拉梦想》《推拿》《一句顶一万句》《国家命运》《天涯明月刀》《钟馗传说》等。华策“大剧汇”不仅限于这些作品,而是华策影视全力提升的一个明确标记,反映了国内电视剧制作的专业化和产业化水平。

国际视野,开拓创作之路

如果说立足电视剧战略的确立和2010年成功上市两件大事,是华策破茧成蝶的过程,那么把视野放到更广阔的国际舞台,则是华策发展的新的契机。

这几年来,公司海内外的整体市场营销能力优势更加明显,上市后公司不断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交流,拓展海外发行渠道,截至2011年底,共有2000多小时影视节目在全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授权发行,居全国民营企业第一位。

2012年3月20日晚,华策影视在香港主办了“华策影响中国·华流改变世界”的主题盛会,邀请了国内外同行业的专家为华策的进一步“走出去”出谋划策。会上,有专家说:中国影视作品“走出去”的意义,不只是占领市场,而是优质文化的输出。

这话赢得了大家的首肯和华策的共鸣,总经理赵依芳历数了这几年华策多次派遣骨干员工到好莱坞学习,把握世界影视的脉搏。华策筹划在今年年内成立国际合作部,培养一支专业化的非华语队伍,对接国际影视资源,探索与国际接轨、合作的新模式。

也是在那次会上,华策首次透露出海宁影视试验区即将出炉。

2012年5月28日上午,在海宁盐官镇,一场隆重的授牌仪式如期举行。这标志着国家广电总局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实验区的正式诞生。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新成立的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实验区,其重要的幕后推手之一,正是被誉为“中国电视剧行业第一股”的浙江民企、上市公司华策影视。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

邓昌明告诉我,海宁实验区的首要目标是人才策略:“今后我们会不定期邀请国内外优秀的影视专家、学者、团队前来海宁基地交流,也会通过合作、学习,借鉴别人先进的东西。归根结底,是希望海宁实验区能够担负起培养人才的任务。”

此外,邓昌明表示,公司更希望实验区未来能够成为类似于好莱坞的综合性文化创意园,集影视文化创意创作、影视外贸企业孵化成长、华语影视文化产品传播交易、影视产业投融资及配套服务、全球影视文化研究、影视产业国际化复合人才培养等六大平台体系于一体。这和横店等传统的影视基地有所不同。“5年内,我们将在核心合作区域内实现影视、文化产业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上交税收和规费1亿元以上,年吸引至少20个剧组入驻拍摄,接待旅游者500万人次……恐怕将来,我们会叫它‘海莱坞’。”邓昌明半开玩笑地说。

华策的美好愿景,也得到了政府的认可,海宁方面透露,接下来浙江省广电局将牵头成立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实验区工作协调小组,推动杭州、海宁市分别成立实验区管委会,加快实施立项建设、行政审批、政策服务、产业扶持等相关工作。

目前,实验区基地所在地的海宁市人民政府已在盐官落实基地用地近2000亩,并已经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启动基地的前期规划与建设。到2012年5月底,已经有全国近100家知名影视企业注册入驻该实验区基地。实验区鲜明的国际化定位更是吸引了美国、韩国以及我国港台等地影视同行前来洽谈合作意向。

在“文化强国”时代背景下,这一“航母”级实验区的获批设立,有望对中国影视产业的集聚化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提高华策办企“走出去”的层次,也具有突破性意义。

china’s flagship maker of television series go international

by wei shuihua

zhejiang huace film & tv company limited (hereinafter known in short as huace media) is a chinese producer of television series. headquartered in hangzhou, the capital of eastern china’s coastal zhejiang province, the entertainment media company is china’s dream works in producing television series and films, as testified by the 18th shanghai television festival on june 12, 2012. huace day was held for six television blockbusters produced by huace media to make their debuts at the festival.

huace media was founded in october 2005. though a latecomer on the national scene, it was one of the early birds in zhejiang. in the 1990s,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adopted a policy of allowing independent media companies to engage in producing television series and films. august 2003 marked a turning point for private capital to get into this industry when the national administration of radio, film and television loosened its control and allowed private investors to make and distribute films and television series. over a period of few years, more than 650 media companies mushroomed in hengdian, hangzhou and ningbo, turning zhejiang into a powerhouse of entertainment media, second only to beijing where more than 1,400 media companies are headquartered. a recent incomplete survey tentatively concludes that zhejiang accounts for 60% of the national total investment into film and television series making.

转贴于论文联盟

huace media is one of the 660 and one of the biggest enjoying fast growth since its registration in 2005. huace media owes its fast growth to a few strategies and ambitious projects.

huace media wants to make it big. it eyes markets at home and abroad. in 2006, it set up an overseas distribution department. the department designs materials and sends its sales people to media festivals in hong kong, taiwan, korea and france. at present, huace media has substantial contacts and ongoing exchange programs with entertainment networks in more than 30 countries and regions across the world.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

it engages big-name scriptwriters. novelist liu heng and scriptwriter zou jingzhi work for huace. the day huace media got listed in shenzhen stock exchange on october 26, 2010, liu and zhou were worth more than 20 million yuan each. huace media was the first domestic business of television series that went public in china and liu and zou were the first scriptwriters that made it big on the market. moreover, the two scriptwriter-turned multimillionaires are considered as a watershed for other scriptwriters in their quest for national recognition. now they think it is a big step toward meaningful industrial recognition.

huace media attracts big-name scriptwriters because of the understanding that only high-quality media products sell well on market.

since public listing in 2010, huace has reoriented its business. although it has branched out into commercial films and advertising, it keeps focusing upon the making and distributing of television series as its core business. in 2010, huace media had more than 1,000 hours of its productions screened at primetime and sub-primetime slots at cctv and satellite televisions at provincial level, accounting for 10% of the country’s total market.

in 2011, huace put in 500 million yuan and made 18 television series single-handedly or in partnership with others. the series added up to 600 episodes and most of these television series were created by first-class scriptwriters such as liu heng, zou jingzhi, ma jia and chen ping.

in 2011, huace distributed 2,000 hours of television programs in 70 countries and regions across the world, making it china’s biggest private dealer of television series.

on the evening of march 20, 2012, huace media held a theme symposium in hong kong. many experts met to brainstorm for huace’s “going-international” strategy. experts agreed that going international for chinese entertainment products is more than business. in fact, huace media has been pushing its international programs for years.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huace has employees trained in hollywood. huace is going to set up a special department to handle转贴于论文联盟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with overseas partners. the department is going to explore ways to tap into international resources and seek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launched on may 28, 2012, a film and television series production base in haining is an experimental project approved by the national administration of radio, film and television. huace media is the big engine of the powerhouse.

the first objective of the haining experimental zone is to cultivate talents. huace media plans to invite international experts, scholars and teams to visit the zone for exchanges. it plans to turn the zone into a creative cultural park that bears resemblance to hollywood where talents work together on a series of platforms. huace wants this zone to stand out from hengdian world studios and alike in other parts of zhejiang.

上一篇:研究型教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事件营销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