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学校岗位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10-18 19:27:53

培训学校岗位工作计划

培训学校岗位工作计划篇1

关键词:文科高职 会计专业 实践教学

践教学是实现高职院校专业教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加快社会稀缺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高学生专业业务能力的重要教学模式。目前,高职院校各专业都重视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不断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适合各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由于高等职业教育最初是以工科高职为主体,因此与工科高职院校相比,文科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起步较晚,实践教学体系还有待加强和完善。而作为各文科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会计专业,更应积极探索,加强会计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不仅掌握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而且掌握会计实际工作技能,实现就业零距离。本文将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会计专业为例,对文科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一、文科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一)校内实践教学徒有虚名

目前,虽然各文科高职院校在制定会计专业教学计划或人才培养方案时基本上将每门专业课程的学时划分为理论教学学时和实践教学学时,其中理论教学课时数一般占2/3,实践教学课时数一般占1/3。但大部分学校的授课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并未严格按照教学计划或人才培养方案的学时分配安排实践教学,而是将大部分时间都用于理论讲授。少数教师虽然在课堂上安排了实践教学,但也只是举几笔经济业务,让学生编制会计分录或进行计算分析而已,并未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教学。这些所谓的实践教学并不能使学生了解会计的实际工作情况,更不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二)校外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1.校外无法进行整建制实践。各个职业院校每届招收的会计类专业学生少则七八十人,多则几百人,甚至更多。由于受各单位财务部门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的限制,学校联系的实践教学基地不可能成批大量的接受学生同一时间去进行实践,因此会计专业的学生不能像理工科学生那样进行整建制实践,而只能是零零散散地分散到各个不同单位进行实践,甚至有不少学生依靠亲戚朋友的关系自行联系了实习单位去进行实践。由于实践单位众多,学校没有精力对每个学生的校外实践都进行严格的全程管理,出现了不少漏洞。如很多学生并未真正到单位进行实践,最后只是随便找个单位盖个公章应付学校的实践教学考核,并未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2.校外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财务信息资料是各单位的核心机密,一旦竞争对手掌握了单位外泄的财务信息资料,则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将会处于被动的局面,甚至会威胁企业的生存。因此学生到实习单位实习时往往只是在财务部门打杂而已,并不能接触到企业实际的财务资料,甚至部分学生实习所在部门与财务毫无关系。这样不但不能使学生通过企业实践掌握真正的技能,也无法使校外实践教学达到预期效果。目前各文科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在走向社会面对被安排的岗位不知如何下手也是普遍现象。

二、文科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

(一)明确文科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

文科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应该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能够在中小企业、非营利组织或社会中介机构胜任出纳、记账核算、内部审计、财务分析、税收筹划、财务咨询、纳税、外部审计等财务类专业岗位工作。因此,文科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必须紧紧围绕会计专业培养目标进行构建,否则就会偏离方向。

(二)进行会计专业就业岗位群分析

构建文科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之前还需对会计专业就业岗位群进行分析。首先经过调研确定会计专业就业岗位以及每个岗位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再对每个工作岗位分解细化任务(即二级任务),并且分析每个细化任务的步骤、工作技巧、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标准,最后总结出从事各岗位所应具备的知识、职业道德、技能以及发展能力的基本要求。文科高职会计专业就业岗位群主要为中小企业、非营利组织或社会中介机构的出纳、记账、内部审计、财务分析、税收筹划、财务咨询、纳税、外部审计等财务类岗位。

(三)制定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计划

在制定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计划时,首先,要明确会计专业就业各岗位的工作任务;其次,应明确每项实践教学的基本目的,制定出每项实践教学目标和能力培养目标;再次,应制定出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以及每项实践教学所需要的设备和环境等。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每学期应安排几周进行集中实践,使学生能在一个相对完整的时间段内,对某项技能进行强化训练。因此,建议文科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包括课程实践教学和集中实践教学两个部分。

(四)构建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环境

会计专业与其他文科类专业相比,学生必须具有更强的社会实践技能,然而由于受各单位财务信息资料的保密性等因素的限制,决定了校外实习难以理想化实施。因此,各高职院校必须建立全真模拟的企业财务环境,通过模拟企业实际经济业务的核算,使学生掌握会计基本理论知识,熟悉财务类各岗位操作的基本技能。在校内模拟企业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实验内容的要求,根据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填制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并进行审核,登记账簿,核算成本,对账结账,编制会计报表并进行财务分析。经过模拟实训,学生掌握了整个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对会计各岗位所需具备的技能会有清晰直观的了解。

三、文科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设计文科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时,应将实践教学与会计各岗位工作任务有机结合,按专业培养目标从简单到复杂,逐渐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从通用职业能力到专业技能,从课程实训到集中实践,从分岗实训到综合实训,逐步形成一个由浅入深的相对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下面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会计专业为例,介绍文科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会计专业根据首都经济发展对应用会计人才的需要,以及中小企业、非营利组织和社会中介机构中会计工作的实际内容,建立了与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相适应的实践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模式的建设中,首先明确了对实践教学的认识,即实践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养成全面的职业素质,而这对于财务工作者尤其重要。其次,确立了以校内实践基地建设为主,走校内、校外两条实践基地建设的道路。以此为指导,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会计专业建立了通用职业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职业能力训练三阶段相衔接的实践教学模式。

(一)通用职业技能训练

通用职业技能安排在第二学期进行。通用职业技能主要包括:语言文字与表达模块训练,计算机应用能力模块训练,英语应用能力模块训练,团队拓展模块训练以及职业礼仪模块训练等。通用职业技能训练通过赛训结合、以赛代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用职业技能训练为“通用能力――专业能力――综合能力”的阶梯式实践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学生适应各种职业,适应岗位的不断变换打下了扎实的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

(二)会计专业技能训练

会计专业技能训练主要包括课程实训教学和校内集中实践教学两部分,主要安排在第三至第五学期完成。

1.课堂实训教学。课程实训教学主要针对会计专业开设的理实一体类课程(即理论+实践课程)设计。教师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安排相应的实训项目,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并对一些专业技能进行强化。每门课程的实训环节与课程授课同步进行,实训项目的先后顺序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自行安排。通过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还强化了课程所授具体技能的锻炼。

2.校内集中实践教学。校内集中实践教学是会计专业在第三至第五学期的每个学期期末安排的集中实训,每学期三周时间,总共三个学期。针对会计专业就业岗位特点,集中实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会计基本技能、会计分岗技能和会计综合技能。通过集中实践环节,不仅增强了学生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

(1)会计基本技能。会计基本技能安排在第三学期进行。会计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技能主要包括:财经数字书写、小键盘盲打、点钞验钞以及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2)会计分岗技能。会计分岗技能安排在第四学期进行。会计专业分岗技能实训主要针对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岗位群中的各个岗位分别进行专项训练,主要包括:出纳岗位实训、往来岗位实训、存货岗位实训、资产岗位实训、应付职工薪酬岗位实训、成本费用岗位实训、税务岗位实训、资金岗位实训和财务成果岗位实训。

(3)会计综合技能。会计综合技能安排在第五学期进行。会计专业综合技能实训主要包括:手工会计实训,会计信息系统应用实训以及财务分析。会计综合技能实训模块模拟企业真实的工作流程,从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汇总记账凭证的编制、账簿的设置与登记、错账更正、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会计报表的编制、纳税申报、财务分析到会计档案的整理与保管等全过程的分角色模拟操作(包括手工账务处理和电算化账务处理),使学生能够掌握会计核算全过程中所需要的各项操作技能,为第六学期的顶岗实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综合职业能力训练

会计综合职业能力训练主要包括毕业实习(即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等环节,安排在第六学期进行。

毕业实习是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学生在学校教师和企事业单位专业人员共同指导下,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及业务知识,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就业实战演练,在实习单位承担与专业相对应的岗位任务。学生不仅应当通过实习活动巩固所学专业知识,培养独立操作能力,为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要注意从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及时弥补自身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技能上存在的不足。

毕业设计重点考察学生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科学的工作态度和综合应用能力。毕业设计以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在现有教学计划的基础上,根据会计专业教学和技能特点,结合企事业单位会计专业岗位群和实际应用技能,设计符合教学实际,与学生知识和能力相当,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毕业设计方案和题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兰巧.文科高职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4):62-70.

2.马西牛.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1,(31):41-42.

3.刘晓峰,王蓬.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J].商业会计,2011,(27):79-80.

4.李华.对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系统的探析[J].职教论坛,2010,(02):59-60.

作者简介:

培训学校岗位工作计划篇2

一、构建“课证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

坚持以市场需求、能力本位、就业岗位为导向,按岗位需求和职业成长规律,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制订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重构课程体系。将会计电算化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助理会计师证书、助理审计师证书、会计师证书、审计师证书等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课程融入到课程体系,实现会计职业资格考试与课程体系的有机对接。整合优化了教学内容,调整了教材体系,改革了教学模式,部分课程采用职业考试教材取代传统教材。形成了普通教材与职业资格考试教材结合的教材体系,课堂教学与社会培训相结合、教师辅导与网校辅导相结合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校期间,可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助理会计师证书、助理审计师证书;毕业后,可考取会计师、审计师,甚至注册会计师证书。为了督促学生加强专业技能训练,检验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在第六学期末,以教学系为单位组织专业技能鉴定委员会,对每位学生专业技能进行现场鉴定,对于鉴定合格的毕业生颁发专业技能合格证书。

二、构建“内外结合、分层双轨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

为了培养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构建了以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为依托,以“基础技能实训-岗位技能实训-综合技能实训-真实技能顶岗实习”为实训内容的,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相结合,采用手工和计算机两种手段,训练层次由低到高的“内外结合、分层双轨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

“内外结合”是指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相结合。校外实习基地实习显然是会计技能培养的最优方式。但会计工作的高度保密性决定了校外实践教学安排的困难性;其高度操作规范性又决定了会计实训的可模拟性。因此,在实践教学体系中,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有机结合才是最终培养高端技能型会计人才的有效手段,校内模拟实训应成为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的主要手段。校内实训基地主要包括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室、企业经营模拟实训室等。同时,与多家单位结成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形成一批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实训基地能够满足学生认知实习、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要求,与校内实训条件相互补充,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为学生零距离上岗创造条件。

“分层”是指技能训练过程分为“基础技能模拟实训、岗位技能模拟实训、综合技能模拟实训和真实技能顶岗实习”四个层次。基础技能实训是根据会计岗位的需要,专门训练会计从业人员必备的点钞、珠算、小键盘操作、会计书法、会计基本核算流程、财经应用文写作等基础技能。岗位技能模拟实训是以虚拟企业为背景,以核心专业课程为单位,训练出纳、会计核算、成本核算、会计报表编制、纳税申报、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审计等岗位的单项基本职业技能。综合技能模拟训练是采用“混岗”和“分岗”模式,分别由学生担任主管会计、出纳、成本核算、存货核算、销售核算、往来核算等不同的岗位角色,协作完成或独立完成一个中小型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一个会计期间的综合业务工作。真实技能顶岗实习是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参与企业真实工作,协助企业财务人员完成或独立完成真实的会计工作。

“双轨”是指对于每项岗位实训任务,采用手工和计算机两种实训手段。对于同一项会计实训任务先进行手工处理,然后再进行电算化处理,并将手工处理结果与电算化会计处理系统的结果相印证。既提高学习内容的可比性和教学效果,也训练了学生的信息化能力。

“递进”是指实训教学内容是按照高职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由低到高,由易到难”顺序安排;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基础技能模拟实训-岗位技能模拟实训-综合技能模拟实训-真实技能顶岗实习”的循序渐进过程。

该实践教学体系以人才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不同层次实训项目的开设,使学生逐步实现专业基本技能的掌握、专业应用能力的系统训练、综合应用与分析能力的提升、创新开拓意识的形成与锻炼等,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最终具备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建立条件优良、资源充足、体系完善、运行高效的实践教学平台

一是构建“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即融专业教师、实验(训)员、业界专家于一体的实践教学队伍;融教室、实验(训)室、实习基地于一体的实践教学场所;融实验(训)教程、实验(训)指导书、实验(训)大纲于一体的实践教材体系。二是加强实验(训)室、实习基地、实验(训)教程建设。以“设施齐全、资料齐备、管理先进、服务专业”为目标,科学规划和建设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室和会计事务公司。独立或合资创办会计事务公司,作为校内全真实习基地;增加对校内综合会计模拟实训的建设投资,购置先进会计实训教学模拟软件;完善学生集中岗位实训管理和毕业生顶岗实习与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管理制度。三是积极建设、利用会计职业技能竞赛平台。建立以教学系为单位的会计知识竞赛、会计操作技能竞赛、会计电算化竞赛制度,进一步组织好省级和全国会计职业技能大赛、ERP沙盘模拟大赛等重要学科竞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四、探索“教、学、做”一体化的四段式教学模式

按照培养目标具体化、课程结构模块化、任务实施项目化、教学方式情境化、教学环境职场化、教学资源优质化的特色专业教改思路,改革传统的以描述和解读为主的呆板的教学方式,代之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改进评价方式,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效果。按照高职教学规律和时间顺序,将核心专业课程教学过程分为单项情境教学、岗位模拟实训、校内综合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四个阶段,认知实习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单项情境教学在常规教学中分散进行,以模拟工作任务为教学内容,主要培养学生单项理财能力。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教学过程分为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价六个阶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重点培养学生的虚拟单项理财能力。

岗位模拟实训是在每门专业核心课程开课期末,在校内模拟实训室集中进行。以课程集中实训为形式,以课程实训项目为教学内容,以课程涉及工作岗位为基础,采用手工和会计软件两种方式,模拟训练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主要培养学生虚拟岗位理财能力。内容包括出纳、会计核算、纳税申报、财务管理、审计等岗位技能训练,实现知识从分散到综合的初步转化和迁移。

校内模拟综合实训在第五学期下半学期,在校内模拟实训室集中进行。创设虚拟企业,模拟完整的企业会计工作情境,分别利用手工和计算机完成会计基本核算、成本计算、财务管理、纳税申报、审计等各环节的综合工作任务,重点培养学生虚拟综合理财能力,实现知识从分散到综合的进一步提升。

校外实顶岗实习于第六学期在校外单位分散进行。以企业真实岗位工作为教学内容,主要培养学生真实理财能力,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完全融合,职业教育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认知实习是新生入学后、每门课程学习之前或假期,有计划分批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使学生体验企业真实的生产经营过程,感受财务工作对企业的重要作用,初步了解将来要从事的职业岗位群的工作状况和职业要求,有利于巩固学生的专业信心,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

此外,还可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包括财税知识大赛、会计技能大赛、创业计划大赛等实践活动。第二课堂活动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其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不少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荣获省级和校级多项奖励。

通过以上措施,使本专业全程培养的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协调发展,达到“综合素质优秀、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突出、富有实干精神”的要求。

五、坚持“提层次”和“重双师”原则,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以专业建设为依托,组建一支年龄结构合理、以双师教师为主体,教学水平较高、课程开发能力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识与技能互补,专兼结合,具有一定技术服务能力的专业教学团队。一是重视专业带头人培养。给骨干教师创造条件、提供机会,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其学术水平、科研能力。注重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组成的学术梯队建设,发挥会计专业带头人在教学、科研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二是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创造条件,鼓励青年教师报考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并为其提供政策支持和时间保证。同时积极引进专业建设急需的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青年教师。三是重视教师进修和培训。有计划地安排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有计划地安排骨干教师到国内高水平大学进行专业课程进修或作访问学者,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科学研究水平;鼓励教师参加各种与行业相关的高等级执业资格考试或培训;通过选派专业课教师下企业定岗实习,参加技术服务等形式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技能,努力建立“双师”、“双向发展”型师资队伍。四是推动师资队伍的多元化。借助“校企合作平台”,采用“外聘为主,引进为辅”的原则,以合作、外聘、引进等方式,将企业财务主管、资深注册会计师等纳入本专业教师队伍,促进本专业学术创新团队和师资队伍的多元化建设,以强化教学团队的实践能力,逐步提高兼职教师授课比例,特别是实践课授课比例。

六、重视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

一方面,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根据课程特点,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改革,注重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成果,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创新,取得很好的实践效果。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阶段,课程教学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境式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和行业企业专家进课堂等多样化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充分开发利用现代信息教学手段,设计虚拟理财情境,实行情境化教学;利用会计系列实训教学软件、ERP软件、企业模拟经营沙盘、审计之星、Excel等教学软件辅助教学;根据课程特点和实际需要,部分课程运用多媒体教学;建设利用精品开放课程网络教学平台辅助教学;建立以形成性考核为主、灵活多样、多主体参与的课程评价体系;闭卷考试和开卷考试相结合,操作考试和笔试相结合,抽查与全面检查相结合。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教学内容更加清晰、直观,进一步扩大课程信息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七、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搭建多元育人的专业建设平台

推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是创新与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把产学研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深化政府职能部门、相关行业协会及企业参与办学的合作机制,在联合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培养人才、组织教师培训、共建实习基地等方面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促进学校教育与会计职业实践相结合,促进专业教育与技能培训沟通及衔接,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不断增强办学活力。

一是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机构,保证校企合作有效运行。成立由主管院长、行业企业会计专家为主任,系部负责人、会计骨干教师为成员的校企合作办学委员会和专业建设委员会。委员会主要分析、研究校企合作的模式、方法,找准办学定位,明确办学方向,全面指导协调校企合作各项工作。各教研室主任负责制定与企业合作办学的教学、教务工作,并配备一名专职校企合作联络员,负责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

二是构建长效合作机制,全面推进校企合作。第一,建立校企双赢的利益驱动机制和沟通机制。通过校企合作,使行业企业和学校高层管理者、财会人员、专业教师进行沟通交流,有效发挥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学校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搭建互利双赢的平台,使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受益。第二,强化制度建设与保障机制。在政府加强宏观层面促进校企合作的法规制度建设的基础上,校企双方也应建立微观层面上的操作性校企合作具体制度,使校企合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三是拓宽校企合作领域,丰富校企合作内涵。第一,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等校企合作机构在专业建设规划、人才培养方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计划制定、学生就业与跟踪培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按照“互惠互利,深度参与”的原则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第二,充分利用企业师资、设备等资源优势,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加强专业教师动手能力的培养。第三,发挥学校人才优势,帮助企业在职财会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或考证培训,并为企业提供会计咨询服务、会计制度的设计与指导。

八、引导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是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以教学研究促进教学水平提高是会计电算化专业有特色、持续良性发展的保证。会计电算化专业在建设过程中,坚持走产学研结合之路,以科学研究引领专业建设。遵循现代高职教育教学规律,以先进教育思想为指导,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重点,组建若干教学研究团队。为了提高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院系出台了相关政策,加大对教学研究的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引导教师开展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方式多样化、课程体系科学化、教学内容更新动态化等多方面的教学改革研究,为专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保持专业建设的前瞻性、先进性和可持续性。

[本文系笔者主持的河南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濮阳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王保华、张婕:《关于特色专业建设的几个理论问题》,《中国大学教学》2012年第5期。

[2]崔岩:《西部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第24期。

[3]谢寿安、莫展宏:《基于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高职林学特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职教论坛》2012年第9期。

[4]王云霞、宋雪霜:《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特色建设探索》,《教育与职业》2011年第18期。

培训学校岗位工作计划篇3

教育部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应届大学生数量由2013年的699万上升至727万,这个数字又一次刷新了历史纪录。今年选择继续深造和创业的学生比例均呈下降趋势,由此造成进入就业市场的应届大学生比例上升,进入就业市场的应届大学生数量将创历史新高。分析人士认为,由于面临着经济放缓,毕业生总量持续增加,以及结构性矛盾突出等不利环境,今年应届毕业生就业相比往年竞争会更激烈,情势更加严峻,上海地区也不容乐观。

事实上,应届毕业生在找工作过程中对自我认识的不足,认为自己不符合企业要求或是自我认知迷茫,这是造成他们就业难的两座大山。高校以知识和应试教育为主,应届大学生不可能一蹴而就适应企业,而要解决大学生人岗匹配的困难,是需要校方和企业共同努力的事情,校方的教育制度要更加市场化地为企业和社会提供人才,另一方面企业要能够在职位上和人才培养上更加开放性地接受毕业生。

所以用人单位如何才能够招募到合适的毕业生?如何使用人单位的需求与毕业生的期望趋向匹配呢?笔者认为,用人单位做好高校毕业生招聘和培养规划,制订科学、合理、有效的实施流程和计划,不仅可以使用人单位获得心仪的人才,也能够让毕业生寻找到合适的工作。

一套完整的招聘和培养流程可以包括“招聘”、“培训”、“见习”、“评估”和“定岗”等五个环节,每个环节由一系列具体项目组成。

一、招聘

招聘具体包括“企业宣讲”、“校园招聘”和“录用”三项工作。

企业宣讲。企业宣讲是应届毕业生招聘的首要环节。企业宣讲的作用是向毕业生全方位展示用人单位,介绍用人单位经营管理情况、文化、用人政策、职位和招聘流程等,以吸引更多毕业生参与后续的招聘活动。

宣讲形式。企业宣讲的形式多种多样,独特的宣讲形式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宣讲形式一般包括网络宣讲会、校园宣讲会、企业观摩和DM宣传等四种。

校园招聘。目前,用人单位招聘应届毕业生的渠道有三种:线上招聘、校园招聘会和学校推荐。有的用人单位将企业宣讲和校园招聘两项工作合二为一,也不失为一种既节省人力又节省时间的做法,但需要注意现场的合理安排和流程控制。由于校园招聘工作和一般社会招聘工作方法相近,此处不再赘述。但是有几点需要用人单位注意:

每年的10~12月份和次年的3~4月份为毕业生求职高峰期,用人单位应视自身情况,选择合适时机参与;每个学校举办大型校园招聘会的时间不同,用人单位应当事先与学校相关机构联系,以免错过机会;毕业生刚踏入社会择业观还不够成熟,容易“向钱看”,用人单位的耐心解释和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录用。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的人数应当是有计划的,事先需要进行内部人力资源需求调查,并编制可行的薪资预算。这样做,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来说都是负责任的,要避免“拉来用了再说”的错误观念,降低随意性,减少劳动纠纷。

录用时可以约定统一报到时间,也可分批报到。前者便于用人单位统一安排接收、培训和见习等工作,但缺点是毕业生可能会因为等待的时间过长而另投他处。分批报到解决了前者的问题,但也会造成用人单位因分散接收毕业生而产生更多的成本投入。

应届毕业生在未正式毕业前,用人单位应当及时与其签订《高校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就业协议书》,俗称“三方协议”。一部分用人单位在应届毕业生未毕业前就已经提前签订了劳动合同,只是劳动合同的起始日期从该毕业生正式毕业日起生效,这也是可以的。

毕业生通过笔试和面试被确定录用后,用人单位应当在规定日期前为符合条件的毕业生申请非上海生源毕业生进沪就业落户或者《居住证》。

由于在未正式毕业前无法纳入社会保险,毕业生无法享受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的保障。笔者建议,用人单位可以为其购买(医疗或意外伤害)商业保险或者雇主责任险。两者区别是,前者受益人为学生本人,后者则是用人单位。

二、培训

培训阶段包括“基础培训和观摩”、“专业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三项工作。毕业生对用人单位信息和专业知识的渴求不亚于任何人,为了尽快完成从毕业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培训是整个流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

基础培训和观摩。该项培训是应届毕业生作为新员工进入用人单位后的必修课程,是他们深入了解企业文化、经营情况、规章制度等基本情况的渠道。同时,开展实地观摩使毕业生对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有了直观的感受,起到强化培训效果的作用。

专业技能培训。该项培训旨在于教授毕业生上岗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内容一般是从事专业岗位所必须掌握的,包括专业流程、技术规范、操作规范和工具应用等。

素质培训。该项培训帮助毕业生提升个人综合能力以满足职场的需要,培训内容一般为通用技能,例如时间管理、职场礼仪、有效沟通和职业规划等。

培训讲师。针对不同的培训项目配备合适的讲师至关重要,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培训讲师应当由用人单位的中、高级管理人员或部门骨干人员担任,适量聘请外部专业讲师作为辅助。

三、见习阶段

见习,亦称实习、实训或试用等,该阶段包括“轮岗”和“帮带”两项工作。应届毕业生通过前阶段的培训掌握了必要的理论知识,在见习阶段进行应用和熟悉,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同时也是自我认知和自我能力检验的关键环节――是骡子是马要拉出来溜溜。

轮岗。见习可分为(聘用)岗位见习或多岗位轮岗。大部分用人单位由于考虑成本投入,则较多采用前者,即让毕业生直接在拟聘用的岗位见习,实质是试用。与此不同的是,多岗位轮岗对应届毕业生全面了解用人单位经营内容、业务构成和部门合作等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也能让用人单位有可靠依据来评估毕业生,并为之后定岗阶段中进行意向岗位沟通做好铺垫。

采用多岗位轮岗时,首先,用人单位需要用心安排有意义的岗位,这类岗位一般为重要业务部门或重要技术部门的岗位;其次,规划好见习期间的工作目标和具体内容;第三,需要为毕业生配置一名合格的帮带人,在工作和生活上给予指导和帮助。

帮带。帮带,即师傅带徒弟制度,是一种以老带新的、传授经验的、开展各项在岗指导和培训的方法。

针对多岗位轮岗,既可以在每个轮岗部门为毕业生指定帮带人,也可以固定一名帮带人,一般情况下不在中途随意更换。帮带人的主要职责不仅包括向毕业生详细介绍部门概况、岗位职责、帮助和指导工作,还需要做好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及时消除思想上的消极因素。

四、评估阶段

评估阶段包括“培训评估”、“见习评估”、“自我评估和改进计划”和“综合评估”等四项工作。

培训评估。培训评估,是指在培训阶段进行的评估,目的是为检验毕业生对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同时起到强化培训内容记忆的作用。一般采用笔试、问卷调查法等评估方式,在每个培训课程或整个培训阶段结束时进行。评估结果作为个人改进计划和综合评估的依据之一。

见习评估。见习评估是指在见习阶段进行的评估,目的是检验毕业生在各个岗位见习的表现。一般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360度考核法和行为锚定量表法等评估方式,在每个岗位见习结束后进行。评估结果作为个人改进计划和综合评估的依据之一。

自我评估和改进计划。自我评估,顾名思义就是毕业生的自我考核,与个人改进计划共同实施,有利于毕业生的自我认知,从而进行自我完善和发展。自我评估一般采用行为锚定量表法,由毕业生和帮待人分别打分并作对比,再参考培训评估和见习评估的结果,由毕业生和帮带人共同提出改进建议,制订改进实施计划。

综合评估。综合评估是建立在以上四种评估结果的基础上,对毕业生进行综合评估。将以上各评估结果分别赋予权重,得出最终结果。用人单位可以根据综合评估结果来研究和考虑毕业生的定位和未来发展。

五、定岗阶段

定岗阶段包括“岗位意向沟通”、“定岗定薪”和“职业发展规划”三项工作。

岗位意向沟通。岗位意向沟通,是指毕业生经过培训和见习,对用人单位基本情况和主要职能部门的运作有了一定了解和体验,在此基础上,对用人单位提供的正式岗位进行意向性沟通。一般来说,用人单位根据前期综合评估结果,为毕业生提供多个适合其专业、能力和个性发挥的岗位。毕业生则依据对个人能力的认知,以及对岗位的偏好进行选择。在此阶段,毕业生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岗位,双方初步达成定岗意向。

定岗定薪。经过岗位意向沟通后,用人单位就要确定毕业生的具体岗位、级别和薪资水平。其中,定岗主要依据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需求,综合评估结果,以及岗位意向沟通结果;定级可以依据毕业生学历、专业、成绩、学校、资质和综合评估结果等因素,采用强制分布法或排序法,适当区分同一批毕业生的级别,但级别差距不可过大。定薪相对简单,由于用人单位在招募阶段确定了当年应届毕业生的薪资政策线,并在录用环节与毕业生达成了薪资约定,在这个阶段则仅需根据新定级别来微调毕业生薪资水平,随着岗位和级别的不同适当拉开差距。

职业发展规划。对于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许多未知事务或不确定因素会让他们表现出不安、焦虑和浮躁。此时,用人单位需要为他们规划一幅未来职业发展的蓝图,指引他们如何一步步成为未来职场精英,如何收获财富和成就,与用人单位共同成长。这样,不仅能够使他们安心工作,而且能够起到非常有效的激励作用。职业发展规划既可以在岗位意向沟通时进行,也可以在定岗后进行,前者可以为毕业生选择岗位提供参考,后者能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规划,效果会有所不同。

培训学校岗位工作计划篇4

一、校本培训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围绕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时代精神,以实现学校办学总体规划,实现学校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以学校发展为本”的理念为根本方向;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全面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作为宗旨。

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从实际需要选择培训内容和方式,突出针对性,注重实效性,努力实现校本培训和校本研究一体化。

3.坚持以教师个体学习和岗位培训为主,个体学习和团体培训并行,分散时间与集中时间相结合的原则。

二、校本培训的目标

1.巩固教师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的高尚情操,形成良好的师德修养,构建现代教育新理念,促进新课程教师队伍建设。

2.养成刻苦钻研业务、严谨治学的工作作风,拓展教师专业知识、不断充实新的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促进骨干教师成长,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3.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校建构成学习型组织,掌握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掌握新的管理、教学、评价方法和新的教育教学技术手段。

4.构建团结协作团队,使教师在学习中自我提升,在同伴互助下自我发展,在专家引领下自我完善。

三、校本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1.专家引领。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师资培训,组织教师观看专家专题报告的录像,聘请教育专家来校做专题报告,聘请学有专长的优秀教师做专题讲座。

2.短期培训。利用教师业务学习时间、晚上或假日、节日部分时间,组织教师进行短期培训。内容包括:

(1)专题报告;

(2)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3)新课程学科课程标准学习、研讨;

(4)教学案例分析、教育案例分析;

(5)校本课程开发等。

3.读书活动。教师读书学习是校本培训的主要形式之一。每位教师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学习内容,不断充实新的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胜任现代教育教学工作要求。学校将提供一定的学习资料,并定期或不定期举办读书活动交流会、报告会。

4.岗位培训。学校各职能部门要落实教职员工的岗前学习、培训和在岗继续学习和再培训,达到熟悉、精通岗位业务目标。

5.合作学习。鼓励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交流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防止和克服教师各自为战的孤立无助现象。通过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然后集中总结,使原有的观念、方法更加完善和科学。

6.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带动校本培训。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充实知识、提升能力。

四、校本培训的组织和管理

建立以骨干教师为主体的校本培训骨干队伍,充分发挥各级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学校根据实际需要聘请或指定岗位培训主讲教师或指导教师,主讲教师或指导教师由学校认定、登记、备案。处室科、年段组、教研组要提交学年、学期校本培训计划,确保校本培训主题、内容源于教育教学实践和适应实际工作需要。

1.校本培训的组织及其职能

(1)校长室职能:

①负责校本培训的策划、组织、管理、实施和评价,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培训。

②为校本培训提供课时、场所、设备、经费等保障。

③指导校本培训的实施,检查校本培训的进程,保证校本培训的质量。

(2)处室科、学科组、年段组职能:

①负责本部门校本培训的计划、组织和具体实施工作。

②做好本部门校本培训活动记录,收集、提交活动过程材料。

③定期汇报校本培训工作的进展情况,并提交相关书面材料。

(3)集体备课组职能:

①负责本备课组专题活动的组织和具体实施工作。

②做好活动的过程记录、资料整理、提交相关书面材料。

2.校本培训的考核管理

(1)教师校本培训情况由教研室建档,并计入教师继续教育学时,记入教师岗位年度考核,学校将以适当的方式与程序给予认定。教师校本培训情况包括教师读书学习、群体集中学习以及专项培训等。

(2)第一次担任我校新的岗位工作(例如,第一次担任任何年级课程的教师或班主任),均必须接受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并通过学校考核、审核合格。岗位培训由指导教师或主讲教师执行。

3.校本培训的经费管理

(1)学校给予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经费支持。

培训学校岗位工作计划篇5

订单式工学结合模式是以企业订单为依据,根据公司发展和岗位需求共同协商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质量标准,企业参与到课程的设置,专业实践教学、实训指导、毕业设计等过程,学生按照订单培养协议到企业实习与就业的培养模式,其能真正实现工学结合。学生在校学习的教学时段中,具有学生和公司的员工的“双身份”,同时接受学校及专业教师给予的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公司及业内专家给予的岗位技能与职业素质培养。使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实现了工作与学习相融合,切实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满足保险行业人才需求,提升了专业就业质量。订单式工学结合模式是职业教育本质的反映,顺应目前教育与生产的现实需要。订单式工学结合模式有以下几个特点:针对性强特性。人才培养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人才“按需培养,量身订做”。有利于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校企双元特性。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发挥企业的实践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实现校企合作。落实就业的特性。学生直接到用人单位特定岗位实习,毕业后达到培养标准,将进入企业特定岗位就业,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目前组建订单班的方式有三种:一是期初预定,即招生前由学校与企业签定协议,为订单培养学校有针对性的的招生。在招生投放计划中单独安排专业定向培养计划,并在考生填报志愿环节,依据公司的专业岗位要求针对考生个人情况、所在地区、就业意愿等方面进行面试筛选工作。新生入校即入订单班。人才培养方案在期初制定,按照学校与公司共同商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三年教学活动。二是期中组建,即针对大一新生,学校对订单班做相关介绍,学生自主选择订单班,学校根据用人单位岗位要求选拔学生,组建订单班,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教学计划;三是期末组建,在学生大二或者大三时组建订单班。根据企业需求对订单班学生调整教学计划,组建订单班后侧重特定岗位专业知识的强化训练。

二、订单式工学结合模式实施基本概况

我国订单式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起步较晚,在实际操作过程尚处于探索阶段,虽然全国很多高职院校采取这一模式,但是培养水平有一定差距。部分院校成功实施了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但是部分院校实施过程遇到瓶颈,甚至出现“废单”、“一次性订单”。保险职业学院前身为创办于1986年的中国保险管理干部学院,是全国唯一一所面向保险行业培养专门人才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享有“中国保险业的黄埔,职业经理人的摇篮”美誉。学院自2010年开展订单式工学结合模式,与多家金融企业合作开办订单班,例如:“阳光人伤调查班”、“基层管理干部订单班”、“管理培训生订单班”、“银保理财经理订单班”、“车险查勘理赔订单班”、“国寿讲师订单班”等,建立了以“订单培养”为主要内容的校企合作构架。实现校企合作长效化、常态化,形成了人才共育、资源共享、过程共管、成果共用的校企合作机制。保险企业全程参与订单班的培养过程,充分体现了专业深度融入保险产业链的特点,同时,顶岗实习充分保证了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为保险行业培养了既能适应企业文化,又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受到保险企业的高度认可。

三、订单式工学结合模式经验总结

(一)凸显“2+1”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保险职业学院2008年全面推行“2+1”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2年在校内学习,1年到真实的工作环境进行校外实训,接触实务操作。订单式人才培养,将“工学结合”的过程分为2个阶段。为进一步创新完善订单式工学结合模式,结合岗位特征与公司需求学院正在积极探索“2.25+0.75”、“1+0.5+1+0.5”、“2+0.5+0.5”等培养模式,更好的实现工学结合,工学交替,使学生零距离就业。例如,“2.25+0.75”模式中,第5学期前8周重点完成面向“订单”企业的具体业务流程、典型岗位技能、企业管理制度等内容的学习。“1+0.5+1+0.5”模式中,第一学年在校学习专业基础课,人文素养课,半年时间到企业了解实务操作。一年时间回到学校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强调课堂讲授与仿真实训相结合,聘请企业兼职教师进行专项技能的强化训练。最后半年到公司实习,在工学交替过程中更好地使学生适应实习岗位。

(二)订单班组建形式日趋成熟

保险职业学院的订单班试点初期曾采用期末组建的形式,在学生大二或者大三时组建订单班。根据企业需求对订单班学生调整教学计划,组建订单班后侧重特定岗位专业知识的强化训练。例如,2009年与中国人寿长沙市分公司收展部合作,在大二学生中组建收展订单班。但是该形式组建的订单班时间短,在短时间内进行专项岗位技能训练的时间有限。目前,保险职业学院多采用期中组建,例如,安徽国寿讲师订单班主要选拔刚入校的安徽籍大一新生,组建订单班后侧重对组训讲师岗位专业知识进行训练。同时,学院正探索尝试期初预定的形式,即招生前由学校与企业签定协议,为订单培养学校有针对性的的招生。在招生投放计划中单独安排专业定向培养计划,并在考生填报志愿环节,依据公司的专业岗位要求针对考生个人情况、所在地区、就业意愿等方面进行面试筛选工作。

(三)搭建有订单特色的课程体系

订单班根据某个企业的岗位需求而设定。以车险查勘定损订单班为例,以人保财广州分公司的查勘定损人才需求量组建40人订单班,以岗位的专业技能为核心开设专业课,如《汽车机械基础》、《汽车构造与维修》、《整车拆装实训》等课程为成为优秀的查勘定损员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提升学生的企业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密切学生与公司的沟通交流,学院邀请公司资深经理开展“订单特色教育”。《行业形势与公司发展》、《企业文化漫谈兼谈职场新人的成长》等特色教育,特色课程紧贴行业和公司,内容全面、资讯丰富不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提升了学生对行业及企业的认知。

(四)社会服务能力赢得广泛认可,保险专业群就业质量提升

通过订单式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订单班学生就业质量提升。以保险实务专业为例,在“校企融合、工学交替”的“2+1”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高质量就业。每年毕业生的推荐就业率均为100%,初次就业率均在95%以上,连续三年在省内就业率排行上名列前茅,2010年在湖南省教育厅就业评估中评为“优秀”等级。

四、订单式工学结合存在问题分析

(一)学院组建订单班时学生参与积极性低

一部分学生对订单班及就业形势、行业发展认识不足,缺乏社会经验,对未来就业目标不明确,比较茫然;另一部分学生对就业与成才有较高期望值,个人职业追求脱离社会现实,而把经济利益放在首位。还有部分学生不愿过早就被某一企业固定自己的职业,希望毕业后有更多的职业选择。学院在组建订单班时,出现企业与学校有意愿但学生不够积极的尴尬情况。

(二)企业参与度不高,投入不足

虽然很多企业争相与学院合作,但大多数企业认为人才培养应该以学校为主导,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积极性不高,仅把订单培养作为招聘员工的一种渠道。造成订单培养方案不完善,无法完全反映岗位技能的要求。企业处于追求效益或利润的最大化的目的,对教学投入有限,造成学校硬件条件不足。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订单培养进入保险企业进行实习就业后,由于个人理想、经济利益、工作压力等原因,离职率比较高。使企业用人计划受到影响,企业人力资源投资成本流失,也使企业对订单班培养不放心。

(三)学校开展订单式工学结合软件硬件条件受限

学院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缺乏对“订单”企业的个案深入分析研究,人才培养方案缺乏岗位特色,课程设置缺乏对特定的岗位针对性,实践性需要加强。订单式工学结合模式要求教师对公司一线特定岗位操作技能熟悉,而部分教师欠缺企业工作经验,专业理论知识扎实,又具备实践操作能力的教师匮乏。随着订单班规模的扩大,仿真或真实的实训设备短缺,现有实训环境不能完全满足后续订单班的实践训练。目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融资渠道不畅,机制相对不健全。

(四)订单式工学结合培养缺乏保障制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虽然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得到了学校的认可,但是对于以追求利润为目标的企业没有影响力。同时,国家虽倡导这一培养模式却缺乏具体激励措施和保障制度来推行这一培养模式。

五、改进订单式工学结合模式对策

(一)加大对订单班、订单企业的宣讲力度

部分订单班在招募学生时,报名人数较计划数尚有一定的缺口。甚至有的订单班因人数不够只能被迫解散。分析主要原因是学生对订单班认识不足、对就业形势及个人价值定位不清,学校应加大对保险行业的发展形势的分析,引导学生认清行业与岗位发展形势,提高其进入订单班的积极性。同时将企业文化融入到订单班教学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受到订单公司企业文化的熏陶,增加学生对企业的归属感,有效减少离职率。

(二)调动企业参与积极性,充分利用企业教学资源

目前学院已实现“校企双职场”育人,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内仿真实训室和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外保险企业两类职场为平台,通过两个时段的教学实施,完成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但还需要提高企业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学院应积极主动地寻求方法充分利用企业教学资源。例如,邀请企业优秀资深的技术专家、销售精英为学生做专题讲座。针对学生入职前、实习期做心理疏导,提高其抗压能力。

(三)加强师资交流

学校可以有计划的选派中青年教师到保险企业交流学习实践、挂职锻炼、开展调研。学院教师也可不定期的到公司参观学习,了解学生的工作环境。企业内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骨干员工可到学校担任兼职讲师、提高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例如,学院正探索“1+3教学模式,相应课程1名校内专任教师与3名校外兼职教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保持长期联系和沟通交流,取长补短。专任教师提高实操技能,行业专家提高授课技巧,专兼职教师共同研究课程、开发校企合作教材。该模式解决了学院专业核心课程实操教师紧缺问题,也为专任教师提供了与行业企业专家交朋友、学技能的机会,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四)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信息反馈体系

通过完善学生网上评教系统、系部社会联系网络,收集社会评价信息、对合作企业定期回访、问卷调查、座谈等形式建立健全多元化的评价信息反馈机制。从而了解学生在就业岗位的的职业能力、适应能力及企业满意度,总结成功经验完善订单式工学结合模式。在学生的评价上,校内考核与校外考核相结合,增加社会评价的权重。

(五)出台法律法规建立保障机制

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技术教育的经验,政府应对企业建立资助职业教育的激励机制。在财政、税收和金融信贷等方面对提供资助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例如:国家可硬性规定将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的计提比例按工资总额的2%提高到5%,其中2%用于企业内部职工的岗位技能培训,其余的3%用于与对口职业院校进行“订单”培养的专用经费,并且允许企业从税前扣除。这样学校有了开展订单式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资金保障,政府也减轻了教育方面的财政投入压力。

培训学校岗位工作计划篇6

关键词: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特岗计划;政策成效;政策完善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937(2012)03-0037-0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将“特岗计划”列为“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为评估“特岗计划”政策实施成效,总结实施经验,中国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特岗计划”政策研讨会于2011年12月8日至9日在北京召开。本次研讨会建立在5月至9月开展的评估调研基础上。以各方分享和对话为契机,共同致力于“特岗计划”在政策设计和具体实施层面的完善和发展。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许涛、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代表麦吉莲女士、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董奇、河北省教育厅副厅长杨勇、评估调研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郑新蓉、各省教育厅“特岗计划”相关负责人、中央研究机构和高校专家及特岗教师代表等90余人参加研讨会。为政策完善建言献策。

一、“特岗计划”政策宏观背景及主要内容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许涛从国际视野出发。深入剖析了中国教育质量和教师队伍现状。他认为,世界各国都应把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放在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地位。总理2011年8月28日在河北省张北县农村教师大会上指出,“教师是学校和乡村的灵魂”,要在完善“特岗计划”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为农村学校补充大批高校毕业生,“切实提高师资,特别是农村师资水平”。具体来说:第一,师资来源需要改善;第二,教师地位需要提高;第三,专业发展需要保障;第四,师生比例需要缩小。

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董奇在致辞中强调,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师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特岗计划”具有很好的政策瞄准性或导向性,引导优秀毕业生投身农村教育事业。他呼吁各部委通力合作,共同为中国未来教育的更快更好发展作出贡献。

“特岗计划”由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在事权不变的前提下。在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部分团场),以及纳入国家西部开发计划的部分中部省份的少数民族自治州、西部地区一些有特殊困难的边境县、少数民族自治县和人口较少民族县招聘特岗教师。2006年至2010年5年来,共招聘近20万名国家特岗教师,覆盖900多个县,约1.8万所农村学校,留任率平均达到87%。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特岗计划,是中央政府针对中西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师资问题出台的重大举措,中央财政“购买”教师岗位,开创了“先进后出”的新机制;教师招聘过程坚持国家标准、省级招考、县级聘录、学校使用的原则,由省级部门统一组织考试考核、公开招聘教师,提升了教师人口的把关层级,增强了选人用人的公正性。对地方教师队伍建设具有积极示范效应。

二、“特岗计划”政策实施现状

北京师范大学调研团队于2011年5月至9月展开了全国范围内的评估调研,在10省51县发放调查问卷5 130份,实地走访云南、新疆、广西、贵州、青海、陕西、四川、河南、山西、湖南、河北等11个省24个县(区),收集政策文本和管理文件材料近600份,走访中小学27所,现场记录及访谈录音近20万字,各类利益相关人群访谈及座谈会50余场。研讨会上,课题组负责人郑新蓉教授代表课题组报告了政策调研的主要发现。

(一)特岗教师构成

评估调研数据显示,特岗教师群体呈现如下特征。第一,报考动机方面;特岗教师中有50.43%凭着“喜欢当老师”的信念报考,16.12%选择“为了支援落后地区教育”。第二,家庭背景方面,以特岗教师母亲户籍为依据,79.89%为农业户口,父母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父亲文化程度中占最大比例的是“初中”,母亲文化程度中占最大比例的是“小学”。初中和初中以下加起来为78.77%。第三,经济地位方面,93.14%的特岗教师认为自己家庭的经济条件在他们本人家乡属于“中等”和“偏下”地位。第四,婚恋状况方面,特岗教师普遍比较年轻,近99%年龄在20~30岁之间,70.82%的特岗教师未婚。第五,性别及民族比例方面,女性特岗教师比例占59.91%,与全国特岗教师总体性别比相近;少数民族特,岗教师较少,为19.35%。

(二)特岗教师工作和生活状态

调查显示,特岗教师来到任教学校,平均课时量每周集中在11~20节之间,任教学科以语文、数学和英语3门主课为主,其他是体育、音乐和美术。特岗教师在校得到了领导的信任与支持,师生和同事关系相处融洽,工作中遇到困难时,66.59%的特岗教师倾向于请教本校有经验的教师,希望得到优秀教学资源的支持和外出学习的机会,其中,经济负担、能否转正以及教学任务三方面成为特岗教师的主要压力来源。

(三)各方满意度

各省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坚持高度的公平性和透明性,赢得了各方一致好评。近76%的特岗教师和93%的县级负责人肯定了“招考过程是公平的”,县级负责人认为“特岗计划”政策的最大受益者是特岗教师,而在特岗教师本人看来。“所教学生及其家长”是最主要受益群体。校长们表示,特岗教师改变了学校教师老龄化严重的现象,改善了教师的学历结构,提高了学校的教学成绩。

会上,河北、河南、湖南、广西、贵州、甘肃、宁夏、四川、陕西、青海十省代表就本省政策执行情况作了汇报。各省均高度重视,广泛宣传;精心部署,规范招聘程序;加强领导,落实工资待遇;建立相关激励制度,加强人文关怀。

三、“特岗计划”政策实施成效

“特岗计划”政策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充分肯定,调研报告总结了政策的主要成效,也得到了与会代表的认同,

首先,创新了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补充机制。一方面,教师招聘的权限由县级层面上移到省级层面;另一方面,教师招聘的权限由人事部门牵头向教育部门转变。在自由讨论环节,河南省教育厅师范处代表吕康以及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安雪慧博士均指出,“特岗计划”最大的成功之一就在于创新了农村教育补充机制。

其次,为农村学校补充了大批合格师资,对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起了重大推动作用。河北省教

育厅副厅长杨勇指出,“特岗计划”的实施加强了农村学校师资力量,缓解了农村教师紧缺问题,优化了农村教师队伍结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了农村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特岗计划”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进入教师队伍的机会,尤其是为大量出身于社会中低阶层的毕业生提供了公平竞争的平台。河北省涞源县特岗教师代表王学和卢宁在发言中多次提到,多亏“特岗计划”,让她们没有成为“毕业即失业”队伍中的一员。

同时,政策还产生了一系列良好的外延效应。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新依族乡宝塔村新发民族小学特岗教师代表刘习聪向与会代表分享了来自一线的鲜活事例。他说,特岗教师的到来使村里风气发生变化,甚至出现了农村外出务工随迁子女回乡就读的趋势。

政策成效的取得与培养、输送毕业生的高校是分不开的,青海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相关代表介绍了鼓励学生报考特岗教师的主要做法:高度重视,积极引导;强化培训管理,丰富培训科目;深入座谈,树立正确就业观念。其中,信阳师范学院通过动员会、座谈会、宣传栏、电子显示屏、飞信群等方式宣传“特岗计划”;学校每年针对“特岗计划”组织考前模拟训练与培训活动。邀请教师对教育学、心理学、新课程理念以及担任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相关知识进行专题辅导。另外,学校对特岗生实施人性化跟踪管理,学校领导和有关学院就业工作负责同志每逢节假日都会看望、慰问特岗生。

“特岗计划”实施成效也得到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代表麦吉莲女士的充分肯定。她表示在与中国教育部的长期合作过程中,见证了中国为保证学龄儿童拥有数量充足和质量合格的教师所做出的努力。

四、“特岗计划”政策进一步完善的讨论和建议

要将“特岗计划”政策作为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补充的长效机制,在政策的目标指向、实施范围与规模、工资福利待遇、编制、培训等方面都需要仔细斟酌、精心考量。这也是与会代表深切关注和热烈讨论的话题。

(一)关于政策目标指向的讨论

“特岗计划”实质是由中央政府承担义务教育经费,为农村学校提供合格师资。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苏尚锋首先肯定了“特岗计划”政策的两项机制创新意义:一是由中央专项资金支持,创造一个“先进后出”的新机制,二是由省级部门统一组织考试考核、公开招聘教师的新模式。同时,他也指出。在中央财政支持,“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招聘体制下,容易导致财权和事权在一定程度上的分离,以及岗位购买者、使用者与费用支付者在事实层面的分离,处理不当容易引发一定的政策风险。

上述担忧引起与会代表的热议,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后王志明指出,应该在我国教师政策改革框架之下进一步考量“特岗计划”,其财政政策也应与目前“以县为主”的财政体制相结合,中央对贫困地区农村义务师资队伍支持的同时,也应鼓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承担起教师补充的应尽责任,建议坚持在以地方政府投入为主的原则之上,再考虑各级政府为解决该问题的责任、分担与转移支付的设计问题。安雪慧博士指出,中央应该加大支持力度,但绝非没有上限的支持,中央也不可能承担所有责任,需要中央和地方共同努力,如河南1:1配套招聘特岗教师的做法就很有借鉴意义。

基于上述讨论,与会专家建议,应该进一步突出政策目标指向,建立长效机制,改进并调整原有政策中一些不适应当前情况的原则与方法。总之,应强调事权不变,省级统筹:强调省级招考,保证质量;强调县级管理,定点使用:强调服务为本,动态调整。

(二)关于政策实施范围与规模的讨论

目前,“特岗计划”覆盖了22个省、886个县,100%地覆盖了国贫县、两基攻坚县、灾区县和边境县,对少数民族自治贫困县覆盖率达到78.30%,对革命老区覆盖率是79.57%,共计约192123名特岗教师服务于16402所学校。各省代表普遍担心,随着“特岗计划”的进一步实施。部分县受到财政和编制的影响,会出现“已吃饱,难以消化”的情况,而另一部分师资短缺的非国贫县却不能享受这项优惠政策,教师队伍仍然存在数量短缺和质量偏低的严重问题,仍需要代偿机制的支持。针对该问题,河北省教育厅副厅长杨勇建议将“特岗计划”由贫困县扩展到财政困难县,让更多的经济不发达农村地区受惠,四川省代表戴峰提出希望将革命老区县纳入“特岗计划”实施范围,四川省有31个革命老区县,共有7502个空缺教师编制,若能被纳入“特岗计划”实施范围,将极大地提高该政策改善四川农村教育地区教育质量的力度。

与会代表还认为,“侧重初中,兼顾小学”的实施原则不够合理。首先,当前很多农村小学对教师的需求不亚于初中。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副教授杜屏在河北涞源县调研发现,该县大部分学校主要分布在农村,而农村小学规模普遍较小。班级容量小,教学点多。很难有规模效应,因而对教师的需求量比较大。其次,随着农村幼儿学校的发展,幼儿园师资的缺乏日趋严重。涞源县教育局局长段晓霞提出,现在急缺幼儿教师,无法满足幼教发展对师资的需求,希望将幼儿园纳入“特岗计划”的实施范围。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针对实施范围与规模如何把握的现实难题,应该在可钡4算和可把握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发挥“特岗计划”的辐射作用。如河北省教育厅师范处处长智学提出应该坚持“总量控制、覆盖农村、重点突出、灵活调节”的实施原则。

(三)关于工资福利待遇的讨论

工资福利待遇直接影响到“特设岗位”的吸引力,直接关系到“特岗计划,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特岗计划”政策文本规定:特岗教师相关待遇等同于当地正式中小学教师,高于中央补助的部分(20540元人目邑/人/年)由地方财政承担。对此,与会代表反应目前工资福利发放机制和过程中存在如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工资发放不及时。特岗教师工资发放过程涉及周转部门太多,手续繁琐,产生严重的滞后性。广西教育厅师范处处长何锡光指出,中央财政周转环节过多,加之部分县级财政困难,无法按时垫支工资,影响特岗教师工资及时发放。

二是工资水平偏低。对于人均20540元人民币的年工资标准,广西、青海、陕西三省均表示工资偏低,特别是气侯恶劣的青海农牧区。经济极度落后地区的特岗教师待遇应适度提高。陕西省师范处副处长唐澍指出,“特岗计划”实施县都是国贫县,经济基础差,教师需求量大,地方财政十分困难,应提高特岗教师补助经费标准。

三是各地特岗教师工资及福利待遇差异颇大。“特岗计划”政策在规定全国统一工资标准的同时,又强调特岗教师相关待遇等同于当地正式教师,这也给地方工资福利待遇差异提供了政策上的空间。从研数据来看,全国各省份之间,省份内部各县之间,工资差异颇大,部分县相关福利待遇尚未能落实。如河南省跟陕西省的特岗教师工资差距较大,陕西省的陕南、陕北地区特岗教师工资差异较大。

四是地方后续财政支持困难。特岗教师服务期满转编后,其工资福利待遇由地方财政统发,势必成为部分县财政的沉重负担,若不能妥善解决,既毁坏政府的公信力,也影响。“特岗计划”政策的可持续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魏曼华在云南鲁甸县的调研发现,该县特岗教师年工资高于中央补助标准,粗略核算县财政每年要承担约300多万元人民币,3年转正后将面临巨大的财政负担,希望中央和省级继续提供一段时间的财政支持。

希望提高特岗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成为与会代表的共识,各方就具体标准出谋划策。郑新蓉教授提出应该参照全国各地事业单位的平均工资进行核算,设计各种津贴,包括:超出正常工作量的额外报酬,3年时间的机会成本补偿,乡村教学点的交通生活补助,增加偏远地区岗位吸引力的地区津贴。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的研究者建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具体分担比例需根据各省的具体状况进行更精细的讨论和计算,特岗教师工资标准的制定应该与当地教师的收入做比对,工作量津贴、业绩奖励、艰苦边远津贴等方面应享受正式教师类似标准,而非统一标准。

(四)关于特岗教师编制的讨论

从调研的情况来看,编制问题直接影响了特岗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是影响“特岗计划”持续深入执行的重要因素。

杜屏副教授在河北涞源县调研发现,农村师资面临超编与缺编的矛盾。按照国家编制标准核编,教师总量已经超编,但区域性和学科性结构缺编现象比较严重。农村地区学生分散,学校班额较小,要想为每个班开齐课程势必需要更多的教师。智学处长指出,目前教师队伍建设中“有编不补、空编难补、余编乱补”的行为时有发生,使得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陷入困境,甚至有面临深渊的危险,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朱旭东教授就编制问题指出,编制是稀缺资源,所有的部门(非教育部门)都在争取编制,在“特岗计划”实施过程中,要防止地方政府权力寻租。把不合格教师以特岗教师名义骗取编制,然后调离教师岗位:同时还需要多因素地考虑农村学校编制设计,把教学点、班级数、学生数、心理教师等特殊岗多方面结合起来重新核定农村学校教师编制。以解决农村地区普遍存在超编进人的现象,这些问题都将使得部分省县特岗教师服务期满转编问题存在困难。面对超编现状下的特岗教师转编需求,各省只能采取强硬措施,超编转正,留住人才,稳定特岗教师队伍。根据湖南省教育厅教师处刘国才介绍的湖南经验,该省就3年服务期满特岗教师转编问题专门下发文件,从政策上保证人编的顺利完成。

与会代表就编制问题提出四点建议:第一,进一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编制的核定工作,以学校为;单位,具体到学科进行核算;第二,不断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编制管理权,坚持在省级管理部门和编制部门的监督下,将教师编制管理权力重心适度下移,将编制管理权限交给县级政府,按照从严从紧的原则核定本县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以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需要;第三,做好农村义务教育适龄人口的预测工作,有计划地配置教师资源;第四,坚持“按需设岗,按需报计划,按县级编制可容量设岗”。

(五)关于特岗教师岗前和在职培训的讨论

特岗教师学历高,综合素质。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缺乏对农村教育的了解,高质量的岗前和在职培训有利于特岗教师尽快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特岗计划”政策文件只对岗前培训的必要性进行了规定,对具体培训层级、培训内容缺乏说明,与会代表就特岗教师培训问题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首先,培训层级不一。部分省份由省级统一组织安排岗前培训。有的在市级层面组织进行,另有部分省将培训的组织权交给县级,如魏曼华副教授在云南调研发现,县级层面培训缺乏规范化的操作,培训质量难以保证。

其次,培训内容多样化但缺乏针对性。由于具体培训内容缺乏明确和统一的规定,各省培训内容多样化,有的省专门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的培训,有的与县级公招教师培训内容一致。甚至有的与县级公职人员一同进行培训,缺乏针对性。

再次。在职培训机会少。据涞源县教育局局长段晓霞介绍。特岗教师缺乏专门的在职培训计划,一般采用“结对帮扶”、“一帮一”、“师带徒”等形式进行“传、帮、带”,作为新人职的特岗教师受到职称和资历的限制也难以享受中央的骨干教师培训机会。

培训学校岗位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中职教育 顶岗实习 技能培养 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B-0018-04

为了解中职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的现状,尤其是顶岗实习学生技能培养方面的情况,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对 2011、2012、2013、2014 级等四届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接受调查的学生涉及纺织、服装、染整、平面印制技术,以及数控、机电、计算机、会计等专业,顶岗实习企业所在的地区有广西(22%)、广东(57%)、浙江(4%)、江苏(3%)、上海(0.5%)、福建(11%)、其他(2.5%)等地。发放问卷调查表 400 份,回收 357份。同时,从文献资料方面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发现中职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技能的培养并不乐观。

一、从中职学校角度看顶岗实习

(一)“顶岗实习”等于“顶岗就业”。顶岗实习是实施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和企业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有效手段,国外都有成功的经验,如德国的“双元制”。但是,中国有些中职学校对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的目的、意义不明确,简单地将“顶岗实习”与“就业”等同起来,实际上变成了“顶岗就业”。从问卷调查和查阅资料显示,一些中职学校在以“就业”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错误地把学生参加“顶岗实习”视同于“就业”。因此,学生离开学校到企业“就业”,学校管理也就逐渐松懈。此时,这些中职学校三年级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处于“放羊”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技能培养”的问题要想在学校控制下实施,是很不现实的。

(二)学校专业以及课程设置滞后。中职学校设置专业、开设课程严重滞后。其专业设置的程序较为死板,不能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变化。新生入学后经过两至三年的培养,当满怀信心地走到社会时,才发现所学专业领域人才的需求量已经饱和,或者是所学知识已被淘汰。学校无法安排学生到合适的实习单位实习,学生找不到适合自己专业的实习岗位,不得已只能到不对口的岗位上“顶岗实习”。据调查,纺织类的专业对口率高,通用类专业对口率相对较低。据对某职业学校 270 名岗实习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实习岗位与专业不对口问题比较突出,完全对口的 57 人,比较对口但不完全一样的 54 人,合计对口率占 41%;不对口但有部分关联的 75 人,完全不对口 84 人,合计不对口率占 59%。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与专业不对口的情况接近六成,特别是电子类专业、物流专业、市场营销专业、财会专业等专业的学生不能对口实习的情况更为严重。

(三)学校校内实训基地与企业生产差距较大。一是校内实训设备与企业生产设备存在较大距离。以电工电子类为例,我们调查咨询了从 2006 年开始担任广西中职技能大赛电工电子项目总裁判长及全国中职技能大赛电工电子项目裁判近十年的冯守汉老师,他介绍说,由于工作需要这些年几乎走访过广西境内绝大部分学校的电工电子类实训基地,学校的电工电子实训设备大多是固定式的模块结构,学生仅用带插头的线对准预留插孔进行简单插接操作即可完成实训操作,方便教学。但是,企业的生产设备种类繁多,结构复杂,技术先进,且智能化自动化程度极高,在应用性、技术性、功能性、先进性、操作性等诸多方面实训设备和生产设备均不同。二是校内实训基地环境缺少企业元素。校内实训教学的职业仿真环境学校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许多学校内的综合实训、现场实习和仿真模拟实践环境宽敞明亮甚至豪华,但缺少企业元素,如企业氛围、企业文化、企业规范、企业标准等,也没有完整的真实环境,设备先进化、企业管理化、系统功能化、人员职业化的实践实习机制尚未形成。

(四)学生顶岗实习考核机制不健全,评价方式单一。顶岗实习的学生,名义上是双重身份,校企共管。实际上,学校根本管不了。远离企业,不能插手企业日常管理的学校,很难翔实记录顶岗实习学生的工作和学习的情况,学生考核和评价一般依赖于企业提供的一份描述性的实习反馈表,以及学生的实习报告。仅凭这两份材料,作为学生实习的终极考核依据,作为学生能否获得毕业证的重要凭证。如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对顶岗实习学生的考核,要求企业和学生分别填写一份内容包括工作业绩、工作态度、自律程度及安全意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适应与学习能力、组织与协作能力、创新能力、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每一工作标准下有评价指标描述及分值等反馈表,该表更多的是进行主观描写,学校则依据考核表作为实习的重要证明材料,发放毕业证书。这样的考核评价结果往往与实际出入较大,不能充分体现顶岗实习学生的实际情况。

就现今情况而言,中职学校关于顶岗实习的考评制度不能适应中职学校顶岗实习管理需要。各个学校的管理、考评制度不够完善,没有写实性的评价,评价较为随意;并且标准不一,各自为政的现象比较严重,很不利于中职学校顶岗实习教学工作健康有序展开。

(五)岗前教育落实不到位,学生难以适应企业工作需要。顶岗实习是学生从学校迈向社会的第一步,顶岗实习前的培训对学生融入社会具有积极作用。但是,一些中职学校不重视岗前培训工作,或许是出于条件限制,或是受其他工作干扰而没有对顶岗实习学生在上岗前进行集中、全面培训与动员。

调查显示,顶岗实习学生对顶岗实习的目的、任务和要求不甚了解,多数对顶岗实习的认识不明确,功利性、盲目性和随意性较为严重。虽然有些中职学校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但也只是一般性的培训,比如进行岗前安全知识或注意事项的培训,中职学校无法就某个企业的规章制度进行岗前培训。没有就专业知识、技能训练、安全知识,以及职业道德、心理辅导、文化知识、职业规划等进行培训。

(六)学校的管理和教育职能无法延伸到企业。一是管理不到位。中职学校的实习指导教师都是兼职的,他们还要承担相应教学任务或行政工作,不可能长期到实习单位驻留指导实习学生。如果能够安排顶岗实习的指导教师在企业留驻时间达到 3 个月左右,那么就可较好地帮助顶岗实习的学生平稳地度过适应期。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大多数的学校无法做到。二是没有详细、可操作的顶岗实习计划。中职学校的顶岗实习是其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有详细的教学计划,以保障顶岗实习的质量,特别是技能培养,应该达到什么标准?怎样才算合格?但是,调查发现,中职学校基本没有制订关于顶岗实习期间学生技能培养的详细教学计划。三是无法实施顶岗实习计划。在校企合作中,由于校企之间的关注点是不同的:企业关注能够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利润,解决了多少问题。由于学生多是新手,也考虑到学生的不稳定性,于是把学生安排到简单的、枯燥的流水作业的岗位上,充当廉价的劳动力,使其不能接触到企业的核心技术。学校关注的是培养学生的技能,希望企业能够配合学校关注学生的成长、技能的培养。但是,此时的合作是企业作主,学校无法影响到企业的决策,即使学校制订了详细技能培养的教学计划也难以实施。

二、从企业角度看顶岗实习

(一)企业难以批量提供与教学相关的实习岗位。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养成职业能力,职业学校必须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但是,企业没有承担教育的职能,它是以生产为主的盈利组织,要让企业停下生产、承担批量的学生来顶岗实习,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对企业来说有点勉为其难。首先,社会没有檠校提供能够满足培养顶岗实习学生技能的实习单位。其次,与中职学校合作的企业能够提供的有效实习岗位不足,难以满足批量的实习生群体。

(二)企业基本不为顶岗实习学生提供轮岗机会。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不可能为顶岗实习的学生提供轮岗训练的机会。大多数学生往往被固定在一个岗位上工作,从事单调简单的流水线工作,为企业创造价值。很少有企业会给学生提供在各个岗位轮流实习的机会。企业里技术含量较高、设备比较先进、涉及核心技术的岗位基本不会向顶岗实习学生开放。

据问卷调查显示,只有 29% 的顶岗实习学生因生产需要,得到“轮岗”的机会。轮岗机会少、实习内容单调势必影响学生的实习兴趣和实习成效。学生在单一的岗位实习,缺少多岗位锻炼的机会,其技能训练也是有限的。企业更多是从中职学校招到一批劳动力,以解燃眉之急,解决用工的需要。学生的身份直接变成了“工人”,这与顶岗实习的初衷是相违背。

(三)企业不愿把顶岗实习的学生当作“学生”来管理。我国的职业教育基本上是以学校为主体的教育,企业是用人的单位。培养企业需要的合格人才是职业院校办学的最终目标。由于企业没有教育的职责,因而虽然学校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但是很多企业消极应对,中职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的渠道并不顺畅。即使学生顶岗实习到企业后,企业也不按“学生”的身份进行管理,而是将学生混编到其他员工中,按企业员工进行管理。如果学校提出要按学生身份进行管理,相当一部分企业则放弃接收顶岗实习学生。据浙江某校的问卷调查:当问到“是否愿意接收中职学校学生顶岗实习”时,在接受调查的 50 家企业中,有 21 家选择“不愿意”,占被调查总数的 42%。中职学校推荐落实学生顶岗实习单位,名义上是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实际上还是要靠一定私人关系。但是,不管哪种方式安排学生顶岗实习都要由企业的用工情况而定,而不是由中职学校的教学需要来定。

(四)企业把学生顶岗实习视为“顶岗生产”。通过问卷调查,有 81% 学生接受了入职培训后上岗,还有 19% 没有接受入职培训就安排直接上岗。培训的时间有 1 至 30 天不等,内容主要是厂规,或者基本操作要领。特别是一些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在生产流水线中,学生和普通工人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差别。有的企业以及中职学校把学生顶岗实习理解为“顶岗生产”。所谓的“顶岗实习”就成了企业招聘用人,以及根据企业的需求培养储备干部。中职学校教育的延伸,在这里不存在,更不考虑中职学生的职业发展,也不会给中职学校的定岗实习生做相关职业规划。因此,企业对于中职学生顶岗实习技能和强化素质的培养不予关注,对于中职学生的管理就是要求必须遵照企业的规章制度、完成生产任务,根本不按顶岗实习计划安排学生的顶岗实习。

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技能的培养主要靠在工作学习中的自我提升以及企业师傅的指导,企业的定期培训仅占10.6%。因此,大多数顶岗实习的中职生都被固定在某个生产岗位上顶岗生产,顶岗实习的技能培养的目的无法达到。

(五)企业视顶岗实习为缓解用工紧张的手段。随着招工难进一步恶化,以及各地不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企业的成本增长比较快,为解决这些困难,一方面,一些企业把招聘新员工的目光投向中职学校,特别是中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学生。部分企业打着“校企合作”的名义,接收中职学校顶岗实习学生,安排顶岗实习,实际上是为了解决企业用工短缺和日益上涨的用工成本困难,从中职学校招聘顶岗实习学生填补企业的空缺岗位。另一方面,学生因是实习生,企业按实习生的待遇支付工资,规避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的限制。这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中表现得较为突出。据问卷调查得知,企业安排顶岗实习学生的岗位,80.4% 以上是根据企业生产需要安排的,只有 19.6% 是根据实习需要安排。

(六)企业培训顶岗实习生的目的是让其尽快上岗。从调查中得知,企业为了让中职顶岗实习的学生能够尽快上岗,也会安排相关人员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培训、指导。某校对 270 位顶岗实习学生调查发现:企业安排专人指导,且效果好的 187 人,占 69.25%;企业安排专人指导,但效果一般的 44 人,占 16.29%;企业安排专人指导,但效果差 4 人,占1.5%;企业没有安排专人指导的 35 人,占 12.96%。不过,企业的培训、指导仅此而已。因为它们培训、指导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尽快上岗、独立操作,而不是进行专门的技能培训。企业没有考虑与中职学校的顶岗实习计划相对接,更没有着眼于学生的技能培养。当这些“新入职的工人”―― 顶岗实习学生,能够上岗、独立操作后,这些“培训”和“指导”也就随之结束。

三、从学生角度看顶岗实习

(一)大多数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认识存在偏差。一是功利性明显。学生顶岗实习目的不正确,认为到企业去“工作”、去赚钱,选择岗位主要以薪酬为主。他们没有认识到通过顶岗实习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培养技能,没有正确处理职业生涯发展中理想和现实的关系,积攒职业生涯的动力,却误认为顶岗实习是“挣钱与享乐”。学生的这种功利性的行为,不利于顶岗实习的开展,同时也影响实习的效果。二是盲目性严重。学生没有职业生涯规划,不能清楚认识所学专业与未来职业的关系,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近期的打算、远景的目标是模糊的,往往是走一步看一步,被动地等待实习。对简单、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不屑一顾,但实际情况则是他们缺乏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又无法承担起企业所提供的高技术需求岗位的重担。三是稳定性缺失。一些中职学校顶岗实习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后,少则几天,多则几月就辞职走人。能坚持在同一单位实习半年的学生已不足半数。从调查分析中归纳顶岗实习学生更换实习单位的原因:其一,选择实习单位具有盲目性;其二,学生相互比较待遇的高低;其三,学生难以适应环境,旷工逃避而变更实习单位;其四,因怕苦怕累,因“追求轻松”而变更实习单位;其五,缺乏独立意识,因“从众”而变更实习单位。

(二)自身因素,难以适应顶岗实习的要求。一是没有学好本领。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薄弱,对顶岗实习产生巨大阻碍。据调查,广西纺织工业学校联系顶岗实习的企业一般都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这些企业无论是从设备,还是与之配套的工艺都是走在同行的前沿,因此,对于顶岗实习学生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比如要求工艺较好、懂英语等。很多的学生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而失去这些较好的顶岗实习的机会。即使是个别学生能达到企业的要求,也由于产生害怕、畏难的心理,主动放弃到这些企业去顶岗实习。二是缺乏职业道德观。中职学校顶岗实习学生进入企业后,由于对企业设备陌生,操作不熟,一方面,由于缺乏培训和指导,直接进入生产环节,还要承担产品质量的责任等,害怕承担责任,加大心理负担;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是从专门学校出来的,理应高人一筹,对技术含量低的工作不屑一顾。因此,在定位上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更为严重的是,很多学生没有意识到顶岗实习是进入职场的预备就业阶段,更没有把职业道德作为职场人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因此,随意离职的现象比较严重。给企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三是挫折教育不够。中职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后,企业对其管理一般与正式员工是相同的。学生由于缺乏工作经验,技能不熟练,工作中出现一些差错是不可避免的。调查发现,顶岗实习学生普遍感到心理压力大,反映出耐挫能力不强,一旦受到挫折,就萎靡不振。再加上在校期间挫折教育不够,顶岗实习目标又不很明确,人际交往的经验缺乏,种种原因,最后呈现出较差的岗位适应能力。于是封闭自我,感觉孤独;有的选择逃避,中断实习。

四、对策

(一)国家应出台鼓励企业接收学生顶岗实习的配套法规政策。到目前为止,国家或地方政府都没有出台规定企业必须承担职业教育的责任和义务,没有出台有关学生顶岗实习的配套法规政策。企业愿意接收学生顶岗实习,一是有利可图,可以解决用工难的问题;二是被动接收,受其他非市场因素影响。但是,不管怎样接收中职学校顶岗实习生,都没有办法从正式渠道获得国家的政策红利或补贴。另外,中职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直接参与生产,虽然为企业带来了一定利润,解决了企业的一些困难,但也给企业的管理带来一定的风险。因此,当企业用工不紧张时,是不愿意接收中职学生顶岗实习的。这样的话,中职学生寻找顶岗实习岗位就非常困难。企业不愿意接收中职学生顶岗实习,意味着中职学校的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就是一句空话。所以,为了保证中职教育顶岗实习得到顺利实施。需要制定中职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的配套政策:一是要在企业的营业执照上注明承担职业教育的责任和义务;二是要出台相应的法律或法规,保障企业接收中职学校顶岗实习学生得到补助。

(二)国家应出台专门的顶岗实习法律法规,明确界定学校、企业、学生的法律责任。现行教育部颁布关于顶岗实习的相关政策和法规中,没有明确学生、学校、企业的关系,各方的权责比较笼统,且不具有约束力。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把对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工作交给学校,其实学校根本没有能力到企业去管理顶岗实习的学生,相关的劳动部门、财政部门等则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当中职学校的学生以在校生的身份进入企业顶岗实习时,由于诸多原因,这些学生在短期内很难融入企业。但是,企业又得按企业员工身份进行管理。对于某些中职学生来说,有时会利用这种身份,既不服从企业的管理,也不接受中职学校的管理。于是,在管理上出现了真空。但是,一旦出现什么问题,就既找企业承担责任,又找中职学校承担责任,大大增加了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同时产品的不合格率会增加,从而也会增加生产成本,企业面临两难选择。所以,必须从国家层面上,以法律法规形式明确中职学校、企业和学生各自的责任、义务。

(三)校企之间应在深度和广度上加强互动。学校跟企业合作的具体表现形式为“顶岗实习”。可实际上,在校企合作中,合作形式简单,合作度很浅,校企合作仅仅是有一纸合作协议,很多学校和企业合作没有实际意义,校企合作协议便成了校企各自评估的佐证材料,形式主义特别明显。

有的中职学校只考虑学生需要实习岗位,企业则考虑补充劳动力,双方的合作程度浅显,浮在表面,这与提出校企合作的初衷是相背离的。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无法建立,双方都没有办法影响对方的决策。比如,企业无法深度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习制度设计。此外,因为企业一般都有十分繁忙的生产工作,实习工厂一般都有加班,企业考虑经济效益后,往往都会优先利用这些实习生劳动力,而没考虑如何培养其技能的问题。中职学校则从学生技能培养的角度考虑,想与企业长期合作,其目的最终也是无法达到。

总之,中职学生顶岗实习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技能培养是主要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好校企在学生顶岗实习中技能培养存在的现状及问题,需要一个合理的、可操作性的顶层设计,在这个框架里,有政府、学校、企业、社会的共同参与,各自应有明确的法律责任。因为中职学校顶岗实习的技能培养关乎中职教育的教育质量,事关学校、家庭、企业等多方利益。其核心内容是如何培养我国各行业的能工巧匠,这关乎中职学校能否培养出一批大国工匠顶尖人才,也关乎中国制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黄 尧.中国职业教育形势及今后的目标任务[J].职业技术教育,2008(21)

[2]王惠新.中职学校学生顶岗实习问题成因问题及对策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B类重点课题“中职学校顶岗实习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桂教科学〔2013〕13号)

【作者简介】黄启良(1962― ),男,湖南醴陵人,硕士,广西纺织工业学校校长,研究员,研究方向:职业教育;马宇丽(1980― ),女,广西隆安人,硕士,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培训部主任,高级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朱华平(1977― ),女,湖南衡东人,硕士,广西纺织工业学校服装系主任,高级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培训学校岗位工作计划篇8

关键词:产学合作 仿真模拟 会计 实践教学

对全球化、网络化和知识化的新经济时代,给高职会计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教育部明确指出,高职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应用性人才。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高职会计学生技能与行业需求的实践操作力、社会适应力远不及市场的需求,严重制约着会计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产学结合、突出岗位能力培养是高职会计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本出路,重构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产学结合、突出岗位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

一、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顶岗实习失序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目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生的顶岗实习困难重重。一方面,企业认为财务会计信息是商业秘密,学生在实习时不能按职业岗位工作内容进行经济业务处理,学生的顶岗实习变成体验性认识实习,实习效果难以保证。另一方面,企业生产面临经营压力,尤其是上市公司和民营企业,担心学生顶岗实习干扰正常生产秩序或影响经济效益,几乎对会计专业的实习生不接收。

(二)实践教学环节缺乏统筹规划,没有形成有机整体

会计实践教学是由多个环节、多个层次的实践教学活动的相对独立的教学体系组成。通过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明确实践教学目标、内容和要求,使不同环节互相联系、互相衔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提高专业技能,使学生具备会计岗位工作能力。但是目前一些院校的会计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相互割裂,缺乏有机联系,没有形成一体化。如在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单项实训中,均包含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实训内容,都有证账表的实训,但在内容及体系上相互割裂;再比如,会计电算化实训与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实训的内容是相同的,只是处理手段不同。尤其是会计专业课程的设置中实践教学附属于理论教学,以技能考核方式开设会计实训课程很少,一般只有附属于核心课程的单项实训,受教学条件的限制,会计电算化、账务处理等只作为一门单项实训课程来上,没有将其作为综合实训课程,况且单项实训系统性较差,远达不到会计专业技能培养的要求。

(三)实训教材缺乏仿真性、针对性,实用性差

现在绝大多数的高校会计专业选用的实训教材是教师按实训的目的、内容和要求,从企业中收集一部分经济业务经加工处理编写出来的,业务类别单一化和模式化,不能反映会计岗位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繁杂的经济问题,针对性不强,缺乏一套融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于一体、动态电子、立体化实训材料,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财务会计实训为例,一般每个参加实训的学生配备统一的实训素材——一本教材、一套凭证和若干的账页和账簿,实训中缺少岗位分工,往往采用混岗方式,每个学生都完成相同的全套的账务处理,对内部控制、与工商、银行和税务部门的业务关系的实训一般不涉及或无从涉及。

(四)实践教学条件难以满足教学需要

师资作为实践教学的软件,专业课教师实践技能薄弱,年长的教师不愿意进行知识的更新,年轻教师大多从学校到学校,缺乏高等职业教育的经验和实践技能,习惯于驾轻就熟地来进行授课,难以体现“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职教目标,导致高职教育“普高化”、人才培养“学究化”、教学模式“学科化”的现象出现。

校内实训基地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培养基础,需要达到角色、环境双仿真。如果学生的角色环境只能模拟出企业的产供销的业务环境,而无法模拟出会计工作的社会环境,将导致学生的社会适应力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二、基于产学结合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构建

以“四合作”为主线,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四段梯级渐进式”和“内外结合,三层双轨”产学合作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建立互助互惠的产学合作系统,提升实践教学质量,为产业界培养实务人才、提供增值再教育服务,促进知识的更新、消化和创新,使学校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良性互动。

(一)构建 “四段梯级渐进式”实践教学体系

在当前大力推行产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条件下,构建“四段梯级渐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循序渐进地实现从岗位基础能力——岗位核心能力——岗位综合能力三个层次专业岗位能力培养。按照“教学过程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思路,建立临岗认识实习、单项实训、综合实训(含记账)和校外顶岗实习的“四段梯级渐进式”实践教学体系,有助于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需求。

第一学年着重安排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参加从业资格考试,获取岗位资格证书,同时安排一定时间的临岗认识实习,认知职业岗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第二学年着重安排专业技能课程,通过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的单项实训,适应会计核算岗位的初步能力;运用金蝶、用友等主流ERP软件进行会计电算化、账务处理等课程的综合实训,以企业特定的会计期间经济业务为范本,提升学生岗位核心能力和综合能力。第三学年通过与记账公司合作,为当地中小企业记账,进行双仿真技能训练和毕业顶岗实习,学生以全真的资料、全真的操作体验真实的会计工作,将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所学会计理论与知识的理解,完成从理论到实践认知过程的飞跃,取得实际工作经验,在完全真实的情境中培养学生专业岗位核心能力,实现专业实践教学角色、环境的双仿真,实现专业导师和企业导师双导师制,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全方位发展。

(二)大力推行“内外结合、三层双轨”实践教学模式

从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将校内实践教学、校内模拟实践教学和校外顶岗实习相结合,实行“内外结合,三层双轨”实践教学体系模式。在专业实训上力争做到双仿真,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实训基地来巩固实践教学,做到“内外结合”;在学校、企业指导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完善,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通过专业基础课实训及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通过专业核心课程单项实训培养学生专项技能,通过毕业顶岗实习、记账和校内的综合实训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实现学生从基础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的“三层”技能培养;借助会计手工模拟和会计电算化模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会计信息化处理能力,实现手工和电算化的“双轨”运行。

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融会计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一体的教程,配有动态的实训材料、电子实训材料和立体化实验材料,开发内容丰富、仿真性强,满足教学需要的产学结合的会计实训教材,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实训教程,以适应制度变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会计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培养要求。

三、基于产学合作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运作机制

(一)合作企业与职业训练岗位选择

基于产学结合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充分利用行业企业财务工作岗位培养学生技能,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有效途径。积极利用行政资源和地域优势,通过与各种不同类型的企业合作,建立起稳定的产学合作基地。根据专业特色和区域产业需求,建立布点合理、类型全面、功能定位明确的产学合作基地,既有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公司,也有工业、商业和服务业,满足学生在不同类型行业企业、不同会计职业岗位上的需要。对合作企业的选择要点面结合,重点审查合作方是否满足会计教学的基本要求,从企业资质(是否经工商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的规范企业)、企业经营规模、开业年限及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进行斟选,看其是否愿意与高校开展深度合作培养会计人才,会计工作岗位设置是否满足教学需要。以工业企业为例,一般设置12种会计工作岗位,工作岗位应基本齐全,可以是一人一岗,一岗多人、一人多岗。合作企业及工作岗位选择事关产学合作的成效,企业提供的会计工作岗位应满足会计产学结合的实践教学需求。

教师组织实习小组定期到企业的财务会计及其他业务部门进行产学实践,让学生深入到经济实体,使其能身临其境,接触企业的实际业务,配合校内实践基地里的模拟数据练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理论知识。同时教师充分利用专业知识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出谋划策,提供会计核算和咨询鉴证、教育培训服务,与企业合作和研究经济领域的课题,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以提高企业员工的业务素质。在职青年教师定期去企业实践、锻炼,发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了解企业的需求,并且把在企业中获得的技能带到课堂上来,提高学生技能。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产学结合,使学校、企业和学生实现三赢。

(二)校外导师的遴选和学生辅导与安置

产学合作的参与教师是合作执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任用具备会计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担任产学结合的会计实践教学企业导师工作,是教学得以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在遴选企业合作导师时应充分考虑导师的从业工作经验、教育专业训练情况、任教科目所修技术学分、专业教育训练情况、个人的性格特质等。当产学合作导师确定下来并安排好会计职业训练岗位后,方可安排学生进入相应的训练岗位,开展对学生的职业辅导,学生经过认识、试探、准备与再适应环节,开始真正从事会计职业工作。在辅导与安置学生进行产学合作时,校内教学秘书应完成下列事项:公布产学合作招生简章;对高年级学生阐述产学合作的教育目标及价值;接受学生报名申请;收集报名学生特点、兴趣、能力资料;与学生面谈,了解学生的价值取向及意愿;选择并安排学生进入职业岗位。

同时,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为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积极利用当地的优秀的会计人力资源,聘请行业企业的会计专业人才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增加具有企业会计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践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三)制定产学合作计划书

与行业企业进行产学合作之前,必须与行业企业制定会计专业产学合作计划方案、产学合作协议书,以明确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的权利与责任。包括产学合作训练计划、经费与课时、权利与义务、辅导安排等。学校按合作计划书的要求安排学生在工作时段进入会计工作岗位进行技能训练,企业按相关法规支付实习津贴。

(四)产学合作项目评估

对进入职场进行产学合作的会计专业学生,其产学合作学习经历作为职场学习经历,学生产学合作结束后15日内根据实习单位的反馈意见及教师巡视情况,按规定进行学业学分记录,达到会计工作岗位职业技能培养目标的学生,取得实习科目学分,可顶替校外实习科目学分,但不得顶替校内课程(理论课程)学分,但应特别注重产学合作课程与校内课程衔接性。

学校每学期产学合作项目结合后1个月内,对产学合作项目进行评估,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由行业职业专家、资深教育工作者、行业分析专业专家等构成。教学效果比较好的则继续合作。

四、基于产学合作的计划保障机制

目前“四合作”正蓬勃开展,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四个合作”为主线,进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新机制,进行产学合作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是校企间开展合作的新模式。为做好产学合作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政府、学校和企业三方产学携手是保证合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

(一)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

2006年,教育部出台了《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11年浙江省出台了《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十二五”期间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引导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制度,建设以“政府主导、行业牵头、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新体制和机制,密切学校与行业企业的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合作,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学校与企业的产学合作由合作厂商提供工作机会、工作津贴和生活补助,分享企业资源,兼顾学生意愿,以学生校外产学合作可适性为主,以家庭困难且品学兼优学生优先,满足企业用工需求。政府继续出台关于产学合作实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的经费补助、资助支持相关文件,对接收产学合作学生在予以经费支持的同时,对达到接收实习生一定比例的给予所得税减征或免征。

(二)政校企三方分工明确

为保证产学合作的顺利开展,政校企三方应携手共同成立合作委员会,明确三方的权利与责任。当地人事劳动社会保障、教育、财政和税务部门应在产学合作中起到政府的主导作用,着力搭建桥梁,给予政策支持和经费配套。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合作衔接课程及课程标准,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密切沟通渠道进行充分协商,研究产学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学校除负责日常教学之外,还要到学生工作场所巡访及辅导学生实习,解决学生在生活及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合作厂商主要提供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制定学生实习职业规划,执行工作任务分派及轮岗计划,提供企业导师,辅导学生开展职业技能实践,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供学生实习和高职院校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提供在职学生的学习、工作培训和技能提升机会,进行必要的生活辅导,提供实习学生的津补贴与奖助学金,为优秀学生提供就业机会。

(三)产学合作模式

校企产学合作过程中,上课时间弹性配合合作厂商的工作需求,采用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课务安排采用轮调式、阶梯式等,除开设日间课外,还可根据学生上班时间的需要开设夜间、假日及暑假课,以方便学生进行职业技能锻炼。产学合作计划的开展主要是通过工学交替、弹性学制来开展的,协调厂商为在校学生提供工作机会,给予相应津贴,以提高职业技能,缩短与企业的适应周期,同时高职院校与企业分享设施设备,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研究,促进就业。

(注:本文系浙江省科技厅2012年度省级高技能人才和技术创新活动计划项目《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重构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2R30042,主持人:汪榜江;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失序与重建:我国社会第二次转型中的职业教育秩序研究》,项目编号:13YJA880117,主持人:朱芝洲)

参考文献:

1.杨辉.研究与比较:海峡两岸高等职业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2.汪榜江.基于“双仿真”的记账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09,(29):74-75,93.

3.杨佳洁.高职会计“四位一体”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08,(09):25-27.

4.林英法,杨瑾淑.工学结合视角下会计专业全真实践教学创新[J].审计与理财,2009,(01):44-45.

5.胡邦曜.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赴澳大利亚TAFE的考察报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0,(03):57-58.

作者简介:

上一篇:烟厂管理岗位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机械设计岗位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