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也不断提高,职工培训作为人力资本的增值方式越来越收到企业的重视,但在现实的培训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培不培训一个样、培训后员工流失等不合理现象,想要提升培训效果,就要从培训理念、培训形式、培训方法及培训管理体制及服务体系几方面入手,将现代的培训理念践行于培训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彰显与完善理念,与此同时,还要在高效的培训管理体制及服务体系下运用适当的形式与方法实施培训,才能不断地提升培训质量,增强培训的效果,从而使得培训工作分清轻重缓急,科学有序开展,实现人才价值的保值增值,实现职工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双赢。
关键字:培训理念 培训效果
现代企业竞争的本质的人才的竞争,因为人才是企业的一种特殊的经济资源,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也不断提高,而培训作为人力资本的增值方式备受企业青睐。铁路企业当然也不例外,把职工培训提到了重要的高度。但在现实的培训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培不培训一个样、培训后员工流失等不合理现象,企业虽重视培训但往往收不到预期的效果。那么如何才能提升培训效果呢?这就要抓住培训中的几个重点,从而使得培训工作分清轻重缓急,科学有序开展,实现人才价值的保值增值,实现职工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双赢。
1、形成“以学员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多元化的学习”培训理念
对于培训,被广泛接受的三大理念是“以学员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多元化的学习”。做好培训首要的是理解和领会这三大培训理念,全面提升职工培训质量。
培训单位是培训的提供者、组织者,学员是培训的参与者,学员是培训的主体。以学员为主体是要求尊重学习者;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相信任何正常的学习者都能够实现自我教育,发展自己的学习潜能,最终到达“自我实现”;尊重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在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学习情境和氛围。如果演戏来比喻培训的话,那么培训单位就相当于编剧、导演和剧务,学员就是主要演员。戏好不好看,主要是通过观众看演员的表演来评价的,至于剧本编得好坏,导演的水平如何,剧务工作做得怎么样等等都是从整台戏的表现看出和体现出来的。培训效果的评价也主要是看学员学到了什么,培训前后的行为有哪些改变,至于该培训项目策划、培训过程实施如何、以及后勤服务的好坏都是从培训效果看出来的。以学员为主体还要在培训的组织实施中调动学员的积极性,让学员积极参与进来,体验学习的快乐。在培训前,可以为每个学员发一份学员手册,上面有详细的培训内容安排,让学员心中有数,在学员手册中倡导快乐学习、参与学习的理念。另外还为学员组织一些集体活动,让学员之间彼此相互熟悉和了解,增进友谊,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参加培训的学员都是企业的员工,是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他们来参加培训就是希望通过学习使自身能力有所提高,知道如何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所以我们的培训内容不能离开学员的工作实际和工作需要,培训工作必须着眼于学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这就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培训理念,这要求培训的内容设置要有针对性,培训工作必须有助于解决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或者是提高他们解决这方面问题和困难的能力,否则他们就觉得是浪费时间。学员是带着问题来的,学员毕业时理应得到圆满的答案才能走,要求每一位学员“把你的问题带来,把你的经验留下”,真正做到基于以问题为中心的培训。
多元化的学习培训理念是针对企业职工学习的特点提出的,人在上班后往往没有上学学习的那种精力,大都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感知能力也有不同程度降低,逻辑记忆能力较强,机械记忆能力较弱;积累了一定的生产和社会生活经验,阅历广,个性稳定,语言和思维能力都较强;有很强的自尊心和自卑感,一方面希望得到应有的尊重,另一方面又担心自己学得不好,所以,要采取多元化的培训方式,在培训中可以采取课堂讲授和交流、分组研讨和学员论坛等形式,也可以采取生产现场考察,还可以考虑项目研究以及探索出其他的一些培训方式。无论采取何种方式方法,都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标。
2、选择多种培训形式
培训有多种形式, 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培训目的、培训对象、培训阶段来选择, 每种培训形式各有其适用范围和优缺点。主要的培训形式有:
(1)外聘教师的内部培训形式。
企业从外面聘请有理论和实践经验的老师来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该培训方式主要为解决那些影响企业绩效的理念性和技能性问题。这种培训方式的主要优点表现在: 可以给企业带来新的思维、新的方法。可以借鉴外部的一些做法,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在企业内部培训, 可以讨论企业内部的一些保密性问题, 互动性强, 技能提升快; 企业领导可以借外部教师之口传达自己的理念;主要缺点有: 一是难以选准好的教师, 而且外聘教师难以深入熟悉企业情况; 二是一旦培训计划确定, 某些受训对象有重要工作无法到课时, 机会损失就无法弥补。
(2) 内部教师的内部培训形式。
企业的专职教师或各职能部门的兼职教师, 在内部对员工进行培训。这种培训方式主要解决业务操作技能性的问题。由于内部教师最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 他们可以将自己的工作心得很好地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所以培训的针对性强; , 员工与培训师之间互动性强;而且直接成本很低。但是内部教师受系统理论知识、授课技巧、备课时间等方面的局限, 培训效果的提高要有一个较长时期的准备。
3、确定合适有效的培训方法
在职工培训中,可视需要选择一系列的培训方法,例如研讨法、讲授法、案例法、角色扮演法、工作轮换法等,多种方法变换组合的方式,是培训效果达到最理想的状态。同时,培训方法的设计也要注意受训者的知识层次和岗位类型。
(1)讲授法:属于传统模式的培训方式,指培训师通过语言表达,系统地向受训者传授知识,期望这些受训者能记住其中的重要观念与特定知识。这要求教师应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讲授要有系统性,条理清晰,重点、难点突出;讲授时语言清晰,生动准确;必要时运用板书;应尽量配备必要的多媒体设备,以加强培训的效果;讲授完应保留适当的时间让培训师与学员进行沟通,用问答方式获取学员对讲授内容的反馈。优点是运用方便,可以同时对许多人进行培训,经济高效;有利于学员系统地接受新知识;容易掌握和控制学习的进度;有利于加深理解难度大的内容。缺点是学习效果易受培训师讲授的水平影响;由于主要是单向性的信息传递,缺乏教师和学员间必要的交流和反馈,学过的知识不易被巩固,故常被运用于一些理念性知识的培训。
(2)案例教学法
要针对学员在组织中可能面临的真实问题、事件、向学员提供大量背景材料,由学员依据背景材料来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员分享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角色扮演法
学员身处模拟的日常工作环境之中,按照其实际工作中应有的权责来担当与其实际工作类似的角色,模拟性的处理工作事务。通过这种方法,学员能较快熟悉自己的工作环境,了解自己的工作业务,掌握必须的工作技能,尽快适应实际工作的要求。
(4)工作轮换法
这种方法可以使学员在预订的时间内变换工作岗位,获得不同的工作经验。这种方法能丰富学员的工作经验,增加学员队企业的了解,并使学员明确自己的长处和弱点,也有助于改善部门间的合作。
4、构建高效的培训管理体制,良好的服务体系
培训单位的管理水平在培训实施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低水平的管理会导致培训实施效率低下,造成培训工作的无序性,影响员工对培训的期望和热情。
在培训实施前,培训单位首先要确定好岗位或部门人员所应承担的职能和责任,例如培训科在组织好学员的报到、上课、及课余生活的同时应及时向财务部门及后勤部门提供学员人数等信息,方便后期的学员交费工作及后勤服务工作的顺利进行。岗位职责要落实到岗位任职人员身上,部门职责要落实在部门内所有组成人员身上,如果责任不清,就会影响工作的有效运行。其次,要为培训创造良好的培训环境。培训环境因素包括教室空间是否合适,教学设备是否齐全等。比如北京职工培训基地在教学授课设备上就比较先进,那里的教学设备采用的新的软件程序,教师在讲台上在电脑的特殊面板上书写,学员可以通过投影在多个教室同时听和看,就像直播一样,这样既没有以往粉笔的粉尘污染,也打破了学生多教师少难以上课的局面。除此之外,确保环境舒适的相关要求还有:桌椅舒适、提供纸笔。一些细节因素,如门窗开关自如、电源设施完备等也要提前考虑好。
现代化的培训需要现代培训理念做先导,只有将现代的培训理念践行于培训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彰显与完善理念,与此同时,还要在高效的培训管理体制及服务体系下运用适当的方式实施培训,才能不断地提升培训质量,增强培训的效果,才能在学员学有所获的同时,使得培训单位在培训的良性循环下获得不错的收益。
参考文献:
[1]韩延明.理念、教育及大学理念探析[J].教育研究,2003,(9)
[2]陈素明,高福辉,王立志.以能力建设为基础的现代培训[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7.
[3]夏汉平,企业员工培训研究-更新培训理念、选择培训形式、改进培训方法.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8,(2)
[4] 申秀清,宋晓华,侯婉.论提高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管理人员素质[J].继续教育
研究,2008,(9)
[5]邹白茹,谢建湘.论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能力培养[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
学报,2007,(1)
上一篇:初中英语教学的新思路 下一篇: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发表评论 快捷匿名评论,或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