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接待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02 02:43:26

企业接待工作总结

企业接待工作总结篇1

摘要:招待费的管理,既是老话题,也是敏感话题,作为国有企业,业务招待费的列支和管理体现一个企业的规范水平,体现企业的党风廉政状态,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质量和品牌。本文对企业招待费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加强国有企业招待费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企业招待费现状问题措施

一、企业招待费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必须的费用支出,是企业进行正常经营活动必须的一项成本费用。招待费的管理,既是老话题,也是敏感话题,作为国有企业,业务招待费的列支和管理体现一个企业的规范水平,体现企业的党风廉政状态,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质量和品牌。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各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以及与相关机构甚至企业上下级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频繁,随着物价水平的不断上升,随着民营企业公关手段的多元化,国有企业普遍面临着招待费项目难以列支、费用总额难以控制的困境,纪检监察部门也曾下发过若干限制性文件,但收效甚微。

企业为了控制招待费总额,实行过总额按级别包干控制,班子成员以及各部门基本平均分配,典型的大锅饭,结果是费用总额得以控制,但业务领导和业务部门严重不足,党委领导和有的部门费用过剩,后果是招待费成为职务消费的一部分,有限的招待费资源没用在业务拓展上,反而助长了内部的攀比腐败风气。特别是经营困难和业务萎缩时,更应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笔者从事企业招待管理和服务工作多年,与同行之间也多有交流,认为企业在业务和公务招待中普遍存在以下难题:

1.1费用总额难以控制,甚至催生小金库,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

1.2业务领导和部门宴请随意,不能很好履行审批程序,“先斩后奏”的现象普遍发生;

1.3变相列支现象严重,有些礼品数额偏大,往往以办公用品的名义变相列支。

二、加强国有企业招待费管理的措施

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有效合理利用招待费资源,本着“热情大方、有礼有节、节俭高效、管理有序”的接待原则,进一步规范接待管理程序,对《接待工作管理办法》予以多次修订,完善接待标准,特别强调减少内部招待,增加部门考核,实行定点招待,严肃预先审批制度,限制大额礼品支出,禁止娱乐消费等。

2.1明确招待工作管理的职能部门

一般企业行政部门即办公室(厅)是企业招待和会议工作的主管部门,也是招待费考核管理部门,日常接待和大型会议均由办公室(厅)统一安排并制定具体方案。招待用礼品、烟酒由主管部门集中统一采购,并严格控制标准,做好使用登记。招待费的使用情况每月通过OA办公系统在“厂务公开”栏公布,年度招待费使用情况须向公司职代会报告。

2.2明确招待范围、标准及程序

2.2.1一般招待范围一是指:来企业检查指导工作的上级领导或政府及职能部门领导、工作人员;二是洽谈业务的关系单位领导及工作人员或在异地宴请相关单位人员;三是上级责成企业承办的有关会议、培训等活动外的宴请等;四是遇特殊节日或活动,经主要领导批准的内部联欢、团拜会等其他人员;五是其他经主要领导批准的有关人员。

2.2.2招待的项目及标准:招待的招待项目一般有餐饮、食品、住宿、参观、礼品等,外地客人可适当安排参观旅游景点。工作招待原则上不安排高档娱乐和休闲服务类项目。企业应参照当地消费水平,明确宴请、工作餐和礼品的标准,甚至细化到酒类档次以及数量的标准,既利于健康又不失礼节和气氛,本人不支持一般宴请安排香烟。企业原则上限在定点饭店或职工食堂,招待饭店每年核定公布一次。

2.2.3接待程序:企业领导出面需要招待的,由办公室直接办理审批手续,并具体安排接待规格、地点、标准和参加人员。各部门需要接待关系单位或来访客户的,需事先通过OA系统提出接待申请,将所要招待的单位、人数、职级、建议标准等填写清楚,提交主管领导审核后由办公室接待人员落实具体的接待方案和标准,经办人持办公室打印的《审批单》前往招待地点执行招待,招待结束后经办人在《审批单》上填写实际发生金额,签字后留存饭店作为记账和后期结账凭据。因工作需要在外地安排宴请的,或节假日特殊情况来不及审批的,需提前电话通知办公室登记,经请示有关领导同意后方可进行,事后及时补办招待《审批单》。

2.3应建立监督教育和考核体系

企业纪委和纪检监察部门应定期对公司招待费支出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必要时可随时抽查。办公室会同财务部要定期对招待费支出情况进行统计并每月在内部网站进行企务公开,并在年度职代会上进行公布。

作为国有企业的干部职工,个人行为代表企业形象,企业的利益代表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任何时候都不能铺张浪费,更不可奢华腐败,因此,企业主要领导要按照党风党纪以及企业相关规定,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反对比阔气,讲排场,并要求各级领导和下属企业、部门负责人认真履行,量力而行,过度浪费招待费大吃大喝,既伤了身体,又伤了党风,更伤了群众的感情,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笔者认为容易操作的做法是,取消招待费按职级和部门分配,实行统一管理,单次审批,定点招待等,并给相关部门的招待费每年核定基分进行年度考核:

考虑业务招待的实际困难及范围和频率,对部门的考核基分为:业务部门120分,职能部门110分,党群部门100分。:

各部门有下列情形的,进行扣分考核:①严格控制人数和标准。凡发现人数和标准超出《审批单》批示标准的,每超10%,扣1分;②严格限制在定点饭店之外的招待。凡在定点饭店以外招待的,每次扣主办部门1分;③严格执行先审批,后宴请程序。遇节假日等特殊情况可事先请示主管领导,并通知办公室接待人员,并及时补办审批单,凡发现先宴请后审批的,每次扣2分。

企业接待工作总结篇2

[关键词]国有企业;业务招待费;超支;增效减支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9-0139-06

一、问题的提出

1 研究背景

中共十以来,新一届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改变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①,倡导厉行节约。而就在政府部门的公款吃喝之风大有遏制之势的背景下。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在年报中公布的巨额业务招待费又吸引了社会舆论的目光。作为“共和国的长子”,国有企业是政府部门的泛市场化延伸、处于由政府部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灰色地带。其业务招待费既可以装入必要的业务招待开支,也可以偷藏企业“见不得光”的奢侈消费与过度消费。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国企业务招待费成为了“三公经费”改革治理的重点与难点。

因此,在进一步打击腐败、遏制“三公经费”的同时,有必要对国有上市公司存在业务招待费超支等异常情况进行剖析,以期找到现行业务招待费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漏洞,进而为相关部门的监管与整治工作和国有企业的“增效减支”献计献策。

2 国企业务招待费问题文献综述

徐蔚(2012)指出,业务招待费用支出的多少与业务招待的档次水平有密切联系。要查找业务招待费用超支的原因并对其加强管理以有效控制其不合理的支出。姚福友(2006)指出,我国国企的业务招待费在实际的管理操作中具有可变性、难控性和敏感性三个特征。新会计制度中“业务招待费在规定比例范围内可据实扣除”是国企业务招待费过快增长的一个成因。郝继红(2009)认为,企业在业务招待费管理中主要存在业务招待费超支严重、列支项目不清和管理办法雷同等问题,并提出了实行“业务招待费货币补偿”的创新管理办法。对于处理业务招待费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财税问题,葛长银(2011)从我国现行税收法规对业务招待费的扣除标准人手,指出业务招待费不应与餐费、会议费、差旅费及市场费用混淆等同起来。并结合行为成本理论提出要建立业务招待费的控制制度与优秀的招待文化。无独有偶,王以华(2013)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指出当前我国部分财会人员通过故意混淆业务招待费与员工餐费、会议费、差旅费和业务宣传费这几种费用的性质,以期达到非法避税的目的,提出上市公司应对其业务招待支出实行严格的控制制度。制定成本管理办法,对业务招待费的规模进行强有力控制,同时,还应在企业内建立良好的招待文化,进而规范员工的行为,以达到降低业务招待支出规模的目的。

通过对上述文献的梳理总结,我们不难发现,学者们对此问题的研究重点大多集中在如何减少企业业务招待费超支和如何处理业务招待费所涉及到的财税问题上。而鲜有对国有企业的业务招待费规模及所涉及到的相关管理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更未与我国现行的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制度相结合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对此。本文力图弥补上述缺憾。通过对我国部分国有大型企业的业务招待费规模进行深入分析,找出现行管理体制中的问题与隐患,为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改革与财税制度改革献计献策。

二、我国部分国企业务招待费规模分析

根据上市公司2012年度的年报数据显示,2012年A股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达24.53万亿元,同比只增长了8%,净利润合计1.954424万亿元,相较2011年调整后的1.954425万亿元还略有下降。但与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零增长相对的是,上市的2469家企业在业务招待支出上的合计数却高达137.98亿元,高昂的业务招待支出开始进入公众的视线,也成为了众多企业不可回避的问题⑦。但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上市的2469家企业中有252家带有“国有”的标签,这批企业在其2012年度的财报中公开披露的业务招待费总计高达65.25亿元,接近A股上市公司业务招待费总额的一半之多。

在业务招待费排名前20的国有企业中。国内保险行业某上市公司A在业务招待支出上以14.18亿元“雄”居榜首,这一数字较2011年的12.4亿元增长了1.78亿元,增幅达14.35%。占其营业收入的比重为0.35%。而根据其2012年度的财报数据显示。A公司在当年实现的营业收入额为4053.79亿元,较2011年只增长了5.2%,归属其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10.61亿元,同比下降了39.7%。而且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不难看出建筑业和制造业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招待费之最。在业务招待费过亿的国企中,建筑业上市公司B、C及D等企业以及E、F和G等制造类企业均名列前茅。而属于资源类企业的N、Y,其业务招待费规模也都达到了数千万元之多。如表1所示,表1反映了建筑业与制造业部分较大国企从2011年到2012年业务招待支出的变化情况。

从上表中我们不难看出,上述6家公司均将业务招待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控制在了《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所规定的0.5%的扣除限额之内,在纳税时可以按照业务招待费的60%予以税前扣除。但值得注意的是,上述5家公司的业务招待支出在绝对数上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趋势(B公司除外)。但与之相对的是,上述5家公司的销售业绩增幅却未能与业务招待支出的大规模增长相匹配,以C和G为例,作为建筑业代表的C,在2012年的营业收人为2962亿元,与2011年同期相比仪微增0.29%,净利润同比增速仅为3%,但其招待费支出则从2011年的6.44亿元增长到了7.8亿元。增幅高达21.11%。而作为制造业代表的G公司,其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585.01亿元。与2011年同期相比下降了9.72%,实现净利润35.65亿元,同比下降28.66%,其中,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为35.77亿元,同比下滑28.74%,但反观其业务招待支出,却从2011年的9590万元快速增长到了2012年的1.17亿元,同比增幅高达22.45%。反观我国民营企业,同业内民企的业务招待费占比却普遍低于国企。以被誉为“民营建筑企业龙头”的L公司为例,在其2012年年报中披露的营业收入为139.93亿元。业务招待支出为1689.65万元,占其营业收入的比重仅为0.12%,远低于同业内各大型国企。

国有企业是国家泛市场化的延伸,也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其盈利收入应对政府财政起到强有力的支持作用。然而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的2012年度中央决算报告显示,当前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较低,其上缴的利润中又有90%返回到了国有企业中使用,这让国企实际上缴财政的利润微乎其微。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国有企业利润收入为2.1万亿元,但上缴体现于财政收入中的仅900亿元。更耐人寻味的是,在上缴的红利中,绝大部分返还用于国有企业的再投入,而非公共物品提供等民生投入,这部分再投人中就包含了国企庞大的业务招待支出。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当前我国部分大型国企的业务招待支出增长率已远超企业的发展的速度与业务规模的扩展速度,完善对国企的业务招待费超支问题的监管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三、对国企业务招待费规模超支的成因分析

通过分析部分国企的财务报表。我们不难发现当前国企业务招待费均有或多或少的超支现象,部分大型国企的超支数额还特别巨大。对此认真分析不难发现,国企业务招待费用的超支有其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

1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相对滞后。未能充分激发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

从近几年企业的发展进程来看,国有企业无论在人员编制、市场拓展和业绩提升上都超过了大部分民营企业,但在管理模式的创新性改革上,国企却并未处在领先地位,大部分国企在企业管理模式的改革上,其深度与广度相较于部分创新性民企还较为滞后。目前,我国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主要约束是其《经营目标责任书》,这一约束形式在奖惩制度的制定上还不够完善,无法促使企业经营者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降低经营成本,从而也就无法有效地控制企业业务招待费的支出规模,间接造成了国有企业业务招待的支出规模偏大。

2 国企业务招待费的列支项目等管理办法缺位

我国政府在业务招待费的支出管理上规定较少,在列支项目和具体的支出比例、支出总量上都未做出具体的规定。特别是在业务招待费列支项目方面,中央有关部门并未出台详细的规定,而地方政府则主要将对企业的管理放在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上,也未对业务招待费的管理做出详细的说明。这就导致了部分企业钻了政策的空子,利用当前对业务招待费在适用对象界定与列支项目不明确的漏洞。将会议费、业务宣传费与业务招待费相混同,以场地占用费、租车费、参观费、餐费等进行列支。这都人为地造成了业务招待费列支范围的混乱与规模的超支。

3 国企对业务招待费的管理方法较为单一。不能很好的控制支出规模增长

当前我国国企在业务招待的支出管理上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1)确定一个部门为业务招待费的具体管理部门,实行“一支笔”审批,对业务招待支出进行统一安排,并统一向财务部门进行结算:(2)指定固定场所,专门用于企业的业务接待并由指定场所定期向企业财务部门进行结算;(3)将业务招待费指标分解包干使用,根据各业务部门的实际工作需要。测算确定各业务部门年度业务招待费的使用指标,指标下发后,将与本部门的绩效工资相挂钩,超支的部分由部门绩效工资予以弥补。这也是当前国企较为流行的业务招待支出管理办法。对于上述三种管理方法,在业务招待支出的管理上都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都不能很好地控制业务招待支出。第一种管理方法使得招待费管理部门权力过大,导致各部门之间的权力失衡,业务部门可以以行贿、回扣等方式巴结招待费管理部门,以争取更大的业务招待支出预算,从而造成了业务招待费的超支。第二种指定招待场所的方法效率较低,未将公平竞争的环境引入到业务招待工作中,易导致“高消费低接待”现象的发生。而第三种管理方法则易造成招待费指标分配的不准确。业务量大的部门往往无法得到与本部门业务量相匹配的指标。而业务量小的部门其业务招待配额则有过剩。

4 业务招待费支出预算缺乏约束,报销管理上较为松弛

大部分国企在制定企业年度预算时都会规定招待费的支出比例。但却没有与此相匹配的预算定额“硬”约束。因此。在实际业务支出时就伴随着较大的随意性,企业为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招待形式也多种多样,这其中就不乏夹杂着国企管理人员的个人消费,公款私用。在业务招待费用的发票管理过程中,只要企业人员能有“充分的证据”来证明招待事项的真实性,费用数额的合理性,税务部门就会认为其计入业务招待费合法合规。但这就给部分企业和企业人员虚开发票、虚报招待事项、滥支乱报提供了便利,部分人员把个人费用隐藏于企业招待宴请的名目之下。将个人消费的食品、礼品藏匿于企业业务送礼的开支中,弄虚作假,将虚报的业务招待费用于其他违规支出中,虚增了企业的业务招待费。

5 当前税法对业务招待费扣除比例的规定无助于激发国企缩减招待支出的积极性

根据上文分析,我们不难得出两个结论:一是国企业务招待费支出的绝对数额确实偏高;二是国企业务招待的支出比例“低于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12号)第四十三条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予以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在目前我国没有对业务招待支出限额做出更详细规定的情况下,绝大多数企业都将招待支出的上限定为当年营业收入的0.5%,这其中也包括各大型国企。在此基础上,国企就将维持本企业垄断性的市场份额与销售收入的不断增加作为巨额业务招待开支的绝佳托词。而这归根结底,则归咎于目前我国税法对业务招待费在扣除比例上的规定不健全、不完善间接导致的。因此,如何改革我国目前的企业所得税法,激发企业“增效减支”的积极性,将是我国国企与税制改革的重点。

6 当前税法对业务招待费在真实性管理上所做规定还有待加强

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解读及适用指南》,业务招待费的真实性管理一方面有赖于完善申报制度。另一方面需要对真实性容易出问题的项目加强纳税检查。其实质在于保证业务招待费用的真实可靠,相关凭证资料只要对证明业务招待费的真实性是足够的和有效的即可,并不严格要求提供某种特定凭证。但这就为企业员工虚开业务招待费发票提供了便利。由于企业赠予业务往来客户的礼品开销与相关的接待费用,只能取得购买礼品与接待发票等特定凭证,而凭证却无法证明接受礼品或接待服务者与企业存在着必然的业务往来。税法也未严格要求企业在送给客户礼品或请客吃饭时要求有关人员签字以证明业务接待事宜的真实性,这就给税务部门的税务稽核增大了难度。

四、促进国企业务招待费“增效减支"的政策建议

通过对造成当前国企业务招待费超支的主客观原因进行详细分析,笔者尝试着从国企自身的经营管理和政策法规完善的角度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

1 加大对国企员工的教育力度

首先,国企的经营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控制业务招待费规模的重要性以及当前国企招待费超支问题的严重性,以身作则,时刻按照中央提出的“八项规定”严格要求自己,改变工作作风,降低业务成本,杜绝奢侈浪费,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市场开拓上。其次,要时刻注意提高企业业务人员的素质。促使业务人员主动抵制社会上不良风气的侵蚀与影响,在实际工作中自觉将企业的业务招待与个人消费接待区分开来。最后,则是国企应定期对企业员工进行集中教育培训,学习创新的业务招待方法,更新业务招待理念。提升企业业务接待的效率与质量。

2 出台具体的政策法规明晰招待费的列支项目

在这其中,应首先明确界定业务招待费的支出对象,规定只有跟与企业有业务往来但在本企业无控股、参股的单位之间的正常业务招待费用,方能计人业务招待费中,对于与在企业控股、参股的单位企业所发生的业务招待费用,则不能列入业务招待支出。其次,是要对业务招待费的列支明细进行确定,具体上,应包含业务招待就餐费、特殊业务招待费(如参观门票等发生的费用)这两项,而对于在业务招待洽谈会期间产生的费用,含会议费、差旅费(含住宿费用)、礼品费等等,应分别列支在会议费、差旅费等项目下。

3 创新业务招待费规模管理的新举措。提升企业“节支增效”的积极性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可以在现有业务招待费的营收占比上确定一个年度使用额度,并在此基础上规定一个浮动系数,分为上浮和下浮两种。该浮动系数与企业的年度应交税费、利润收入和国有资本增值情况相挂钩。在国企超额完成本年度的利润、税费上交任务与国有资产增值指标情况下,允许其按照规定的上浮比例增加年度业务招待费预算限额:而对于未完成经营任务与国有资产增值指标的国企,则要按下浮比例下调企业的业务招待预算限额。这一奖励制度可以有效遏制我国国企高速增长的业务招待费与其经营业绩不相匹配的发展趋势,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与此同时,税务部门可以对那些业务招待费未超支的企业,在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节支额的一定比例予以扣除,促进企业节支的积极性。而对于招待费超支的企业,不仅要在计算所得税时进行税前调整,还应对其超支部分以超额累进的形式加征“业务招待费特别调节税”,分段计税,累计征收,其征收比例不得低于超支部分的5%,但也不得高于超支部分的30%,以督促国有企业在业务招待费管理上加强自身监督,提高工作效率,合理开展税收筹划工作。

4 加强对业务招待支出费用的真实性管理

就当前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情况来看,业务招待支出是各国公司税法中滥用扣除最严重的领域。因此,如何合理区分业务招待与个人消费,加强对业务招待的真实性管理就成为了各国政府对业务招待支出监管的一个顽疾。对此,笔者认为可以在业务招待费报账时加入一个特别凭证,即为业务招待支出新增一种特殊发票,此发票有别于普通发票,需业务接待双方签字盖章后方能生效。税务部门在发现发票上的关联企业并不存在相关业务关系往来时,也可进行追溯,这也便利了相关部门对业务招待支出的稽核工作。个人消费由于只能开具普通发票,且没有单位的公章证明。进而无法通过业务招待费向财务部门报账,这就严格地将个人消费与业务招待费区分开来。

5 对国企业务招待方式进行进一步创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业务招待的形式也变得多种多样,这其中既有花天酒地的奢侈腐败,也有清新节俭的超凡脱俗,而对此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人的选择。而国企作为国家政策资源与社会资源的享受者与管理者,更应选择后者,而这就需要国企对义务招待的方式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如可将传统的宴请吃饭、KTV改为请客喝茶。国企还可以在一定时间段内将需协商的事务分类汇总,定期组织相关单位与企业召开业务洽谈会,将需协商的问题与分歧一并解决,洽谈会所需费用列支在会议费或销售费用项下,这也可以降低业务招待支出的规模。

6 建立健全业务招待费预算管理体制。并在其中加入货币补偿机制

国企应对现行的招待费总额进行严格的控制,在总额控制前要对企业的发展规模、发展阶段等多方面因素进行一个总的评估。同时应围绕“招待费在使用上必须是为了企业的利益与发展”这一原则对业务招待费在总额控制上设计具体的规定。在总额控制有了具体规定之后,就应对招待费的支出预算进行具体的细化,在分部门、分口径统计分析企业年业务招待总量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费用成本管理目标,对业务招待费的总额控制数进行进一步的制定。之后,对所制定的业务招待预算进行分层量化管理,按核定的业务部门年度业务接待量将控制总数分解到各个业务部门,再由业务部门根据个人业务量的高低将业务费随工资细分到各业务人员,实施个人的业务个人招待个人出钱,超支自负,节约留己的管理模式,财务部门不再报销业务人员的招待费用。同时还需将业务接待量与工作业绩相挂钩,以防止业务人员侵占企业招待费现象的发生。

企业接待工作总结篇3

人,从出生开始,就摆脱不了责任的“束缚”。工人有生产的责任,医生有救死扶伤的责任。身为“人民公仆”的国家公务员,为人民服务是第一责任,这是业务指导科**经常说的话。正是这种责任指引着他为工商工作奋斗了25年,并且始终战斗在第一线,直接与企业面对面;始终以服务企业为宗旨,以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为追求,不计名利,不求回报。

一、把责任作为一种信念去追求。

责任是一张网,维系着人与社会的关系,每个人尽到了责任,社会就会和谐稳定。**现在注册大厅负责企业核名工作,平均每天核准五、六十个企业名称,再加上重名的、未核准的,每天要接待企业办事人员百余名。对待企业办事人员,他总是把为人民服务、为企业服务的责任作为一种信念去追求。因此,在每次接待咨询、受理业务时,始终能够把政策说清、手续讲明,让每一位办事人员都感到满意,人们都亲切的称核名窗口为“和谐窗口”。

二、把责任作为一种理想去追求。

每个人或许有着不同的理想,理想也是人们美好的向往。把责任作为一种理想去追求,其中有苦也有乐,但最终收获的是快乐。当教师把学生送入重点学校,他是快乐的;当警察抓住坏人,他是快乐的;同样,每为企业做一件事、解决一个难题,他也是快乐的,这就是他的理想、他的追求。在他所从事的名称核准工作中,经常有县里的企业前来核名,由于道途较远,赶来时经常就快下班了。针对这种情况,**给自己定了一条规定,只要是县里来办事的企业,就是到了下班时间,也要把事情办完,不能让企业白跑。每当一天工作结束,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家时,他总爱用一句话总结一天的工作,那就是:“累并快乐着”。

三、把责任作为一种意志去追求。

尽责任就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责任是对自我的一种约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用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作比较。正是以这样的精神,**在为企业服务中,总爱找自身的不足,哪个事情没做好,哪个问题没解释清,哪项工作需要改进。面对办事的人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他从来是只找自身的问题,从不找企业的毛病。

他还把不放弃责任当成对意志品质的锻炼。今年4月初,**母亲因心脏病突发住院治疗。由于单位人员紧,为了不耽误工作,他就白天坚持盯大厅,晚上到医院照顾病人。上班时,他始终坚持“不能将个人的情绪”带到工作中,仍然不厌其烦地为企业解释问题、办理手续、热情服务。但他毕竟不是铁打的,就这样坚持一周后,他感到浑身酸痛,在自知感冒侵袭后,急忙拿了药,以最大剂量吞服下去,咬紧牙关,硬挺了过来,没有请一天假,没有给其他人增加任何负担。正是他的这种责任意识给了他力量。

企业接待工作总结篇4

一、工业园区企业用工现状、2014年需求

(一)2013年工业园区企业用工情况

截至2013年12月底,工业园区2438家企业在职职工478697人。

1.2013年工业园区企业在职职工平均工资2437元。

2.按性别划分:男220203人,女258494人。

3.按行业划分:

[内容\&制造行业\&加工行业\&电子行业\&其他行业\&人数\&268693\&121349\&56582\&32073\&占比\&56.13 %\&25.34 %\&11.82%\&6.71%\&]

4.按照岗位划分:

[内容\&按企业岗位划分\&普工\&技术工人\&管理人员\&人数\&313439\&110694\&55564\&占比\&65.47%\&23.12%\&11.60%\&]

(二)2014年用工需求

接受调查的园区2438家企业,有用工需求的企业1850家,占企业总数的75.88%,需新招员工约171465人。

1.按行业划分

[内容\&制造行业\&加工行业\&电子行业\&其他行业\&人数\&109782\&40721\&11925\&9037\&占比\&64.02%\&23.74 %\&6.9%\&5.2%\&]

制造行业、加工行业、电子行业三大行业用工需求占园区企业用工需求总数的94.6%。

2.按性别划分

[内容\&男\&女\&不限\&需求人数\&53216\&98742\&19507\&占比\&31.03%\&57.58%\&11.37%\&]

企业对女性的需求比例比男性高。

3.按年龄划分

[内容\&18至25岁\&26至35岁\&35岁以上\&不限\&需求人数\&20253\&87362\&62375\&1475\&占比\&11.81%\&50.95%\&36.37%\&0.86%\&]

企业用工在年龄的需求中趋向理性化。

4.按文化程度划分

[内容\&初中以下\&高中中专\&大专\&本科\&不限\&需求人数\&56765\&78954\&8558\&324\&26864\&占比\&33.1%\&46.04%\&5%\&0.18%\&15.66%\&]

企业越来越注重求职者的文化素质。

5.按企业岗位划分

[内容\&普工\&技术工人\&管理人员\&需求人数\&141358\&23472\&6635\&占比\&82.44%\&13.69%\&3.87%\&]

企业用工需求主体仍为普通工人。

6.按月工资待遇划分

[内容\&1500—2000元\&2000元以上\&需求人数\&24922\&146543\&占比\&14.53%\&85.47%\&]

企业整体待遇在提高。

二、工业园区企业用工呈现的几大特点

特点之一:企业用工量大。2014年企业用工需求占企业在岗职工的35.82%,用工规模持续扩大,主要得益于各地坚持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打造千亿元产业、千亿元园区”的目标,加大重大项目的引进力度,一大批重大项目落户园区,用工量增大。

特点之二:产业升级加快,技能需求增多。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确立的发展十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工业发展目标的指导下,全区各地加大了工业园区招商选资和产业转型升级力度,一大批电子、光电、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型产业企业落户园区,园区用工要求不断提高,技术工人需求量进一步增大,2014年企业对技能人才需求比2013年增加了13.19%。

特点之三:薪酬待遇整体提高。2012年广西园区企业员工月平均工资约为1800元,2013年企业在职职工平均工资2437元,薪酬待遇大幅提高。

三、工业园区企业用工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从调查的分析看,广西工业园区企业用工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企业劳动强度大、待遇仍偏低。广西工业园区企业以低端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企业员工每天工作时间大都在10—11小时,2013年企业工资待遇虽有所提高,但在不计算加班费情况下月基本工资900元左右,与沿海地区相差600-1000元,在以市场为主导的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缺乏吸引力。

二是用工管理制度不够规范,缺乏人性化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从调研中了解到,部分企业没有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没有为员工缴纳养老、工伤、失业、医疗等各类社会保险,企业员工普遍存在后顾之忧,感觉到日后没有保障,因而不愿在企业长期工作。

三是部分企业用工条件过于苛刻,求职者难以满足企业过高的要求。当前,部分园区企业用工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多数企业用工年龄要求在30岁以下,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招工更是苛刻,只选择年青女性,使求职者望而生畏。

四是部分企业位置偏僻,生活设施不配套。广西不少工业园区更多的注重生产设施建设投入,忽视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大多数的园区企业距离城区较远,公共交通网络不便捷,生活设施不够配套,文化设施匮乏,只有48%的企业有娱乐设施,企业职工工作生活不便,尤其对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与新生代农民工缺乏吸引力。如南宁市东盟工业园区距市区较远,至今仍没有公交汽车线路延伸到园区,工人出街入市和上、下班需步行很远才能赶搭到公交车,既不方便又不安全。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员工对企业没有认同感和归属感,“招得来,留不住”的问题十分突出。

五是部分企业用工过度依赖政府,自身主体作用发挥不够。部分企业在招工中未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过度依赖政府为其招工,没有从改善工作生活环境、提高员工待遇角度等方面去采取措施留人,而是整天找政府领导,要求政府以行政手段协助企业招工。

四、工业园区企业用工形势分析及判断

从调查总体情况看,目前广西工业园区企业用工总体需求旺盛。“十二五”期间,在就业总量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的情况下,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在国家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的政策影响下,企业和员工的博弈更加激烈。随着广西承接产业转移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将有四个因素对全区工业园区企业用工产生直接影响。

(一)企业用工将出现新的高峰

调查显示,到“十二五”末,工业园区企业用工规模将突破80万人。从广西农村劳动力资源供给上看,2012末,全区农村劳动力约为2500万人,已实现转移就业1100万人,2013年统计公报显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为1480万人,扣除部分从事农业流通、技术服务的城镇户籍人口,农村劳动力供给已基本维持平衡。今后,为广西企业提供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主要是新成长劳动力和目前在外省务工的600万农民工。完善园区服务平台建设,加大用工信息对接,引导更多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和广西在外省务工人员到园区就业,是解决园区企业用工的关键。

(二)企业用工成本将明显增加

企业季节性、结构性缺工的常态化,将加剧不同经济区域企业对技能人才的争夺,经济发达地区或条件相对较好的企业将利用其薪酬待遇、用工环境、生活条件、企业文化等比较优势,吸引欠发达地区劳动力流入,这种区域间、企业间争夺人力资源的竞争将会更加多元化。提高工资待遇、改善用工环境,用待遇和环境留住员工、吸引员工是企业无法回避且必须认真思考研究的问题。

(三)企业对技能人才需求将更为迫切

随着北部湾经济开发区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和产业结构的快速升级,园区企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对务工人员的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改进培训方式、加速职业院校发展,完善人才引进机制,使更多的技能人才入园就业是政府和企业必须共同关注的问题。

(四)新生代劳动力对用工环境要求高

90后新生代劳动力进入人力资源市场后,逐渐成为工业园区企业用工主体。注重个性发展、要求高薪待遇、讲究务工环境、岗位变换频繁是新生代劳动力的主要特点。完善保障政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使新生代劳动力更体面就业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五、对策建议

要解决工业园区企业用工问题,建议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开展人力资源调查,做到就业服务工作有的放矢

开展城乡劳动力资源摸底调查,摸清广西城乡劳动力总量、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培训机构、就业需求等,依托现有的“市场与就业”网络,建立全区性劳动力资源数据库,有针对性地指导全区就业服务机构开展培训、职业介绍、跨地区劳务协作等工作,引导城乡劳动力流向广西工业园区企业。

(二)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全方位服务园区

一是抓好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项目建设,完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平台建设,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用工机制,围绕园区产业及行业特点,及时掌握工业园区企业用工需求,及时企业用工信息,通过专场招聘、送岗下乡、劳务协作等多种方式,为劳动者求职就业和企业招聘用人提供及时有效的常态化、精细化、专业化服务,提高对接成功率。二是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开展以自治区就业服务数据中心为核心,各地级市以“数据集中、服务下延、全市联网、信息共享”为目标建立全市集中式资源数据库,全区形成覆盖区、市、县(区)、街道、村五级的信息网络,做到“一点登录,全区查询”,方便广大求职人员。三是加强广西驻外省劳务办事机构信息站、维权站、引才站“三站”建设,在做好就业信息收集和跟踪服务的基础上要积极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创业,为家乡经济建设服务。

(三)加强管理,规范企业用工行为

要发挥劳动保障监察作用,提高企业劳动用工合同签订率,保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适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推动企业建立工资增长机制,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四)推进政策落实,全面促进劳动力向园区转移

要通过落实职业介绍补贴、培训补贴,引导高职院校、社会职业中介机构、培训机构为工业园区企业提供用工服务;探索建立高职院校毕业生到区内工业园区企业就业补贴政策,研究出台在园区企业就业的各类人员,享受廉租房的相关政策。

(五)开展培训对接,培养企业需求的技能人才

充分利用现有的培训场地和机构,更新培训科目,采取委托、联合、就近培训等多种手段培训园区企业急需技能人才;对全区职业培训资源重新进行整合,做大做强职业培训产业;鼓励有条件的园区企业开展“招工、培训、就业”三位一体的培训;积极引导园区企业与高职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根据园区企业和项目特点,结合院校专业和师资资源,强化对接服务,采取长训、短训、轮训等形式为园区企业培训合格的技术工人。

(六)改善园区功能,优化用工环境

加速推进园区配套功能和基础设施建设,金融、邮政、工商、医院、商店、旅社、餐饮、娱乐等基础配套设施应尽快入驻园区,力争做到与企业发展同步。完善园区公交网络,为企业和务工人员提供生产和生活上的便利,实现劳动用工良性循环。

(七)抓好用工监控,及时掌握园区企业用工状况

企业接待工作总结篇5

制造成本通过“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科目进行核算。“生产成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生产各种产成品、自制半成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以及自制设备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该科目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二级科目。“基本生产成本”二级科目核算企业为完成主要生产目的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发生的费用,用于基本生产的产品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二级科目核算企业为基本生产及其他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发生的费用,用于计算辅助生产产品和劳务成本。该科目按成本核算对象设明细账,明细账用多栏式账页按成本项目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制造费用”科目核算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按不同的车间、部门设置明细账,明细账用多栏式按费用项目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基本生产发生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按成本项目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贷记有关科目。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直接材料

应付工资

辅助生产发生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按成本项目借记“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有关科目。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直接材料

应付工资

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借记“制造费用”,贷记有关科目。账务处理:

借:制造费用

贷:原材料(银行存款、累计折旧等)

月终,制造费用分配给成本核算对象时,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科目月末无余额。

二、制造成本的审查要点

审查制造成本,应通过“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明细账归集的内容、分配的,获取业务中的原始记录、单据、记账凭证,采用核对法、审阅法、复算法进行审查。审查要点如下:

⒈审查费用发生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无虚假成本,有无非生产性费用和扩大成本列支范围等挤占成本的现象;

⒉跨期摊销费用,是否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记入当期成本,有无人为调节利润的情况;

⒊费用归集和分配的方式是否正确。有无未按规定将制造费用在不同产品之间分配的情况;

⒋在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是否准确。有无任意改变方法少记或多记产成品成本及利用保留在产品成本,人为多计算或少计算产品成本,从而调节利润的情况;

⒌会计处理是否恰当,有无影响当期成本情况。

三、制造成本审查方法

由于工业企业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复杂,会计核算工作量大。因此,注册税务师在进行纳税审查时,应当借助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效用,通过了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存在及对遵守性的测试,找出企业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可能存在的,进而有选择、有目的、有重点地审查,这样既能降低审查工作量,又能确保审查质量。

企业的内部控制是指企业的内部管理控制系统,包括为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内部控制的职能不仅包括企业最高管理当局用来授权或指挥进行购货、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也包括核算、审核、分析各种信息资料及报告的程序与步骤,还包括为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综合计划,控制和评价而制定或设置的各种规章制度。因此,内部控制的作用能够提高会计核算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⒈可靠的内部凭证制度。

企业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凭证,以种类全、内容完整、连续编号的一些处理经济业务的凭证,作为会计处理依据。

⒉完善的簿记制度。在可靠的凭证制度基础上,建立完整的账簿和报表制度,确保会计记录的严密性。

⒊严格核对制度。包括凭证之间的核对,凭证和账簿之间的核对,账簿和报表之间的核对等。企业建立严格的核对制度,有利于及时改正会计记录中错误,做到证、账、表三相符。

⒋合理的会计政策和会计程序。企业在遵守国家制定的会计准则的基础上,还从本单位会计工作实际出发,建立自己的合理会计政策和会计程序,以书面文字形式,作为会计处理方法的依据。

⒌定期资产盘点制度。

对上述内部控制制度会计体系可靠程度进行遵守性的调查:

第一、采用询问法。询问企业是否具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采取问卷的形式设计调查表格,将你想要询问的项目按其重要性依次排列。对想要问的内容及企业回答,要逐项进行并做好记录,使你在很短的时间内对企业生产环节的业务流程、控制程序、核算方法有所认识。

第二、采用抽查法。验证内部控制是否一直在运行,是否取得了预期效果,在多大程度上确保核算的正确性。我们可以对上述的询问内容,选择对成本影响最大的项目,抽取样本—原始单据、凭证进行查看,并对企业回答进行核对,判断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通过询问和抽查,对被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我们可得出这几种结论:

第一、依赖程度高。被查企业具有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且均能有效发挥作用。因此,经济业务和会计核算发生差错的可能性很小,可以相应对该环节减少审查的工作量,甚至于可以不查。

第二、依赖程序一般。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较为良好,但存在一定缺陷或薄弱环节,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影响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可以对薄弱环节项目进行较为深度的审查。

第三、依赖程度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明显失效,大部分经济业务和会计记录失控,各项资料和数据经常出错,从而导致无法依赖。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开展制造成本详细审查。

审查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

㈠按成本项目进行审查

产品制造成本构成项目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⒈直接材料成本

⑴采用实际成本方法核算

获取成本计算单、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材料发出汇总表、材料明细账中各直接材料的单位成本等资料。

①审查成本计算单中直接材料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中相关的直接材料是否相符,分配的标准是否合理。审查时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非生产耗用材料记入产品成本。如果成本计算单直接材料金额大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的分配金额,应进一步查明原因,审查材料使用对象有无将非产品耗用材料记入产品成本。但企业会计人员如果有意识地挤占产品成本,在耗用材料进行分配时,就会将非生产耗用材料直接分配到产品成本,使得成本计算单和材料分配汇总表金额相等。核对材料分配表若不能暴露问题,可采取通过非生产性项目的审查,即采用“反查法”的方法进行审查,查明问题后,按照谁耗用谁负担的原则,进行纳税调整。账务处理:

借:在建工程

应付福利费

贷:本年利润(或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第二、混淆不同产品成本。通过材料分配率混淆不同产品的成本,相应降低本期畅销产品成本,以调节跨年度的利润。审查注意那些不能确指产品耗用的共同混合使用原材料,分配时应地选择分配标志、计算方法及会计记录。

正确方法:在消耗定额比例法下,通常采用按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或材料定额成本的比例分配。计算处理:

分配率= 材料实际总消耗量(或实际成本)÷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分配率

也可以采用其他分配方法。如:产品产量或重量比例分配法。

②抽取材料发出汇总表,选主要材料品种,统计直接材料的发出数量,将其与实际单位成本相乘,计算金额数,并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中该种材料成本比较,看其是否相等。审查注意下列问题:

第一、企业是否采取提高成材料单位成本,多计产品成本。

第二、审查领料单授批准及领料人是否签字,防止虚假领料多计成本。

第三,材料单位成本计价方法是否恰当,有无变更、人为调节成本或利润。如果企业年度内改变计价方法,应按原计价方法计算发出材料结转成本,其差额调整材料成本或当期利润。

审查方法参见“材料成本的审查要点”。

⑵采用定额成本法

抽查某种产品的生产通知单若产量统计记录及其直接材料单位消耗定额,根据材料明细账中各该项直接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直接材料总消耗量和总成本,与有关成本计算单中耗用直接材料成本核对,看其是否相等。并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生产通知单是否经过授权批准,防止虚假业务产量增加材料耗用;

第二、单位消耗定额和材料成本计价是否恰当,有无变更、人为改变方法而影响成本。

⑶采用标准成本法

抽取生产通知单或产量统计记录,直接材料单位标准用量,直接材料标准单价及发出材料汇总表。

根据产量、标准用量及标准单价计算出标准成本,与成本计算单价中的直接材料成本核对是否相符,有无利用直接材料成本差异计算以及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前后期是否一致。

除此之外,还应审查废料及多料的返库是否及时,是否办理“假退库”手续。通过查看“生产成本”账红字冲减成本金额,判断其正确性。

⒉直接人工成本

⑴对于采用计时工资制的,抽取实际工时统计记录、人员工资分类表及人工费用分配汇总等,运用核对法开展审查。

①从成本计算单中选择核对直接人工成本与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相应的实际工资费用是否相符,查明 有无将非生产人员工资计入成本。

②选 取某月资料核对实际工时记录与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中相应的实际工时是否相符,查明有无虚报工时、多列工资扩大成本,减少利润。

③抽取并核对生产部门若干期间的工时台账与实际工时统计是否相符,追溯原始工时记录,确保工资核算真实性。

④当没有实际工时统计记录时,根据人员工资分类表,计算复核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中的直接人工工资费用是否合理正确,有无出现与生产量偏离太大的数据,如有,应进一步查明原因。

⑵对采用计件工资制的,抽取产量统计报告、个人(小组)产量记录和经批准的单位工资标准或计件工资制度,运用核对法开展审查。

①核对按统计产量和单位工资标准计算的人工费用与成本计算单中直接人工成本是否相符。

②抽取若干直接人工(小组)产量记录,审查是否被汇总计入产量统计报表中。

⑶对于采用标准成本法,抽取生产通知单或产量统计报表、工时统计报表和经批准的工时、标准工时工资率、直接人工的工资汇总表等资料,运用核对法进行审查。

①根据产量和单位标准工时标准工时总量,再乘以标准工时工资率,以审查其是否与成本计算单中的直接人工成本相符。

②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与账务处理是否正确,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的年度内有无重大变更。

⒊制造费用成本

抽取制造费用分配汇总表、按项目分列的制造费用明细账、与制造费用分配标准有关的统计资料及其相关原始记录。

⑴审查“制造费用”账户借方发生额归集的制造费用是否正常,开支的标准、发生的费用是否是应归属于本期的生产费,不符合规定的应剔除计税处理。制造费用成本项目中,固定资产折旧为其中的主要内容,其审查在第五节中讲解。

⑵在制造费用分配汇总表中选择一个产品,核对其分摊的制造费用与相应的成本计算单的制造费用是否相符。

⑶制造费用的分配、计算选择的标准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分配的方法有无变更,防止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多分配应税产品成本,相应少分配免税产品成本。审查发现此类应重新正确计算,作出调整。

㈡审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辅助生产成本核算内容是为生产车间、管理部门、在建工程及辅助生产车间提供产品和劳务的车间所发生的费用。从服务的对象上看,部门多、非生产性占有一定的比例,正确分配辅助生产成本关系到正确计算产品成本。

抽取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生产统计表等原始记录资料,从分配标准、费用分配方法、费用分配金额三个环节查证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是否真实、正确。

⒈审查各车间的费用分配标准。审查有无将为基本建设、专项工程、福利部门提供的水、汽、机械加工、修理修配等劳务费用计入辅助生产;审查是否按实际受益对象进行分配,分配率是否正确,采用复算方法重新计算,对少分配或非生产性费用挤入生产成本的情况 ,调增计税利润。

⒉审查分配方法。辅助生产分配方法较为复杂,审查进注意有无年度内任意改变分配方法,使各部门分配金额发生不正常波动的情况。如果存在这样情况,应按原方法进行计算,其差额调增(调减)计税利润。

⒊审查费用分配金额。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与辅助生产车间统计表对照,当费用分配表中的分配金额大于生产统计表中的费用额时,应进一步查明辅助生产费用归集有无虚假,抑或统计有差错。如证实生产统计表正确的情况下,即为多转生产成本的费用,应调增利润。

㈢审查费用确认的原则

会计制度规定,确认费用应遵守权责发生制原则。

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凡是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已收到或支付,均作为本期收入和费用处理;反之,凡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其款项已在本期收到或付出,也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或费处理。由此可见权责发生制才能真正按会计期间来正确反映各期的盈亏情况 .

主要审查发生的费用是否归属于本期产品负担,当期利润。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跨期费用,在“预提费用”、“待摊费用”科目进行核算,审查该科目发生的费用是否应由本期产品成本来负担。应从费用真实性、合法性、计入成本时间和方法加以审查,审查时应注意两点:

⑴待摊费用应严格划清资本性与收益性支出的界限。

⑵审查预提费用计入当期成本的真实性、合法性,是否符合成本的列支范围、标准,计提金额是否正确,支付对象是否合理。

⒈“待摊费用”科目的审查

待摊费用是指企业本期已经支付或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期按照费用支付或发生的受益期限平均摊入生产成本,且摊销期在一年以内的各项费用。为了正确贯彻权责发生制 会计核算原则,分行业的会计核算制度都相应地设置了“待摊费用”会计科目,便于企业准确核算应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和费用摊销的具体结果。

⑴“待摊费用”科目会计核算方法

该科目主要核算企业已经发生或已经支付的应由本期及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且分摊期在一年以内的各项费用。如低值易耗品摊销、出租、出借包装物摊销、预付保险费、预付的固定资金资产租金、固定资产修理费用,一次购买印花税票和一次交纳印花税税额较大需分摊的数额,以及预付报刊订阅费用等(若数额小,也可一次性列入支付期相关费用)。“待摊费用”账户的借方反映企业已经发生或支付的费用,贷方反映已经摊入相应期间生产成本、费用的金额,该科目的余额一般在借方,表示一定期间内尚未摊销完毕的各项费用。为了便于准确划分各项费用受益期限和摊销期限,“待摊费用”除设置总账外,还应按各项费用的发生时间和种类设置“待摊费用”明细分类账。

账务处理:

发生时:借:待摊费用—XXX

贷:银行存款(现金、现金、低值易耗品……)

摊销时。

借: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营业成本、管理费用等)

贷:待摊费用—XXX

⑵“待摊费用”的审查重点及审查的思路

在日常税收审查工作中,由于“待摊费用”贷方发生额反映企业分期摊入生产经营成本的实际摊销金额,因此其金额摊销的正确与否,关键是确认受益期或使用期限与摊销期限是否一致,因而产生纳税审查的重点;但切不可忽视对该科目借方发生额的审查,因为,通过该科目借方发生额的审查,能够便于审查人员及时 、准确的掌握和了解需摊销费用的形成或来源是否真实以及费用的性质。因此在日常的税收审查中,对“待摊费用”科目的审查,其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都应作为审查的重点,不能有所侧重,更不能有主次之分。

⑶审查“待摊费用”账户借方发生额

企业发生待摊费用时,在正常情况下,“待摊费用”账户的借方与“银行存款”、“低值易耗品”、“包装物”等账户贷方发生额对应。如果与“在建工程”、“其他应收款”等账户的贷方发生对应关系,则属于异常现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审查。

①区别生产性费用和非生产性费用的界限

重点审查企业“待摊费用”科目借方发生额中是否有人为混淆成本界限的行为,是否存在将固定资产的购建支出项目列入待摊费用,从而分期摊入生产经营成本。常采取的手段的:

a.企业人为地将本期固定资产购建支出项目金额化整为零,分期、分批列入“待摊费用”账户进行摊销;

b.企业将本期固定资产购建支出金额的部分项目有意识地列入“待摊费用”账户实现摊销。如有地将基建人员的工资列入“待摊费用”、基建项目领用的材料、基建项目的借款利息等等。

②严格划清资本性与收益性支出的界限。

a.审查企业在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的资本性支出 有无假借固定资产大修理的名义 ,将从事固定的购建支出费用列入“待摊费用”科目的借方,实现摊销。

b.审查企业是否有将应列入“递延资产”核算的开办费用,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限不能单独归属于一个会计期间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支出列入“待摊费用”核算的行为;

c.审查企业有无将应记入“无形资产”科目核算的无形资产受让及开发性支出费用一次性直接记入 “待摊费用”科目。

通过对“待摊费用”科目借方发生额的审查,从中发现企业是否有人为调节期间生产经营成本的现象。

对企业将“待摊费用”科目作为“蓄水池”人为地调节生产经营利润的审查重点应放在实行“工效挂钩”的企业和实行利润承包企业,审查企业是否有采用调节手段达到承包目标的实现和多计提效益工资的目的。

企业接待工作总结篇6

(湖北科技职业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摘要:根据旅游企业顶岗实践经历,结合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特色,本文在总结旅游企业顶岗实践的工作学习方式和心得体会的基础上,探索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深入旅游企业顶岗实践的方式,从而总结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深入企业顶岗实践的意义。

关键词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顶岗实践方式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5-0061-03

随着旅游产业的稳定发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已成为高职旅游院校所面临的迫切问题。笔者从高职教学特色和高职教师队伍现状出发, 结合自己深入酒店和旅行社顶岗实践的工作体会,探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深入旅游企业顶岗实践的意义和方式。

高职教学特色和高职教师队伍现状

高职教学特色 普通高等教育与高职教育在学术性和职业性上的不同侧重决定了两者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不同:普通高等教育强调培养目标上的学术定向性,主要培养理论型、学术型、研究型、工程型人才;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则具有鲜明的职业定向性,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鉴于高职教学的特色,高职院校十分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并视其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而高职教师深入企业顶岗实践确是解决这个关键问题的有效方式。

高职教师队伍现状 调查显示,高职教师来源单一,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数量不多,大多数教师都是普通高等院校硕士应届毕业生,缺乏企业工作经历。而旅游行业在日新月异地变化,所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有必要到旅游企业进行顶岗实践锻炼,从而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

深入旅游企业顶岗实践工作期间的主要工作学习任务

深入酒店企业顶岗实践工作期间的主要工作学习任务 (1)与酒店中西餐厅的主管和经理座谈了解我校实习生的工作状态,了解酒店企业专业用人需求特点,学习酒店中西餐厅服务与管理工作经验。(2)在酒店中西餐厅营业运营期间,以实习主管的身份留意观察酒店不同岗位的员工服务用餐客人的方式以及灵活处理客人纠纷的技巧。

深入旅行社企业顶岗实践工作期间的主要工作学习任务 (1)与总经理座谈,学习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的行业经验,为高职“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提供教学建议。(2)与旅游计调业务总监座谈,学习如何依据旅游客人的需求计调制作旅游线路,并学习组团计调如何向地接社询问目的地的旅游信息和价格,然后再把完整的报价和完整的线路行程汇报给旅游客人,从而为旅行社计调业务的教学提供真实的案例和完善的思路。(3)与会议计调业务总监座谈,学习旅行社如何向会议主办方提供完善的会议接待方案,具体而言包括酒店会议场地布置、参会人员的酒店住宿安排以及参会人员接送服务的车辆安排。(4)与公司财务总监座谈,学习了解旅行社在经营上的办公费用开支情况和税收缴纳情况,从而为“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在财务方面的教学提供行业经验和建议。(5)参与旅游客人和参会客人的接送服务接待工作,学习旅行社在接送服务环节的接待要求和服务流程,为旅行社接送服务环节的教学积累真实的教学案例。(6)参与单位团队京山鸳鸯溪漂流一日游活动的跟团实习活动,了解学习旅行社在一日游旅游活动的旅游安排情况和旅游费用的支出情况与公司利润的获取情况。(7)参加公司每周日早上的例会,听取公司各位同事对旅游业务的执行情况和公司总经理对上周工作的总结和本周工作计划的安排,依据自身的顶岗实践情况谈收获与体会,对公司的发展提出中肯的建议。(8)在总经理指导下完成设立旅行社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撰写工作,从而学习了解设立旅行社的法律程序和所需要的文件资料。(9)在总经理指导下完成公司在旅行社业务、人事、财务、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制度规范文件,从而全面了解旅行社的经营与管理流程,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提出规范性制度,帮助公司走向正规化发展。(10)协助公司总经理与两个业务总监完成对我校2011级导游专业学生的校园招聘工作,从而学习了解旅行社的用人要求和我校毕业生的实习工作要求。

深入旅游企业顶岗实践工作的心得体会

深入酒店企业顶岗实践工作的心得体会 笔者曾经在深圳宝利来大酒店中餐厅以实习主管的身份顶岗实践两天时间,在深圳宝晖商务酒店西餐厅以实习主管的身份顶岗实践一周左右。笔者的心得体会有如下四点:(1)笔者向酒店中西餐厅的经理和主管们学到了很多酒店餐饮经营之道和餐饮服务理念。(2)在餐厅里,笔者认真观察主管、部长和服务员等餐厅工作人员如何为客人服务,深刻认识到餐饮部实习生的辛苦。(3)在酒店餐厅,笔者观察了对用餐客人的服务流程以及用餐客人提出的问题如何解决等,为高职“餐饮服务与管理”的教学工作积累了生动的教学案例。(4)通过向酒店的经理、主管、部长和服务员等餐厅工作人员学习餐厅经营和服务的方式和理念,笔者认识到酒店对实习生看重的是灵活性和开口服务能力,从而也培养了自己成为“双师型”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深入旅行社企业顶岗实践工作的心得体会 笔者曾经在武汉臻航国际旅行社以总经理助理的身份顶岗实践两周时间。心得体会有如下四点:(1)笔者向旅行社总经理学习了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经验,完善了自身对高职“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的教学思路。(2)笔者向旅行社的计调和导游业务能手学习了旅行社计调业务流程和导游带团工作流程。(3)通过参与旅行社接送服务和跟团实践活动,笔者为“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的高职教学积累了生动的教学案例。(4)笔者协助旅行社总经理完成了面向我校大三毕业生的招聘工作,认识到旅行社行业人士对应届毕业生的要求是: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灵敏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还得有在旅行社行业的工作经历,从而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深入企业顶岗实践的方式

笔者通过在酒店和旅行社顶岗实践工作,收获颇多,认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很有必要利用寒暑假时间去旅游企业顶岗实践。我还认真思考了以下几种顶岗实践方式。

与旅游企业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座谈,学习旅游服务方式和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经验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深入酒店和旅行社等旅游企业是在不影响旅游企业正常运营的前提下,向旅游企业专业人士学习经营管理经验和服务方式,从而有利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工作、完善教学思路和指导高职学生对旅游行业有全面的认识。比如,笔者在酒店中西餐厅顶岗实践期间,深刻理解酒店餐饮主管所说的“分工不分岗”经营服务理念。笔者在旅行社顶岗实践期间,深刻感受到中小型旅行社通过长期经营已经积累了很多老客户,而且非常重视诚信经营和旅游服务质量。在旅行社顶岗实践期间,笔者还了解到以组团业务为主的旅行社对待不同客户会收取不同的费用并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和团款收取方式和时间。

参与具体的旅游接待活动或向基层服务人员了解印象深刻的工作经历,为高职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积累教学案例 在酒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顶岗实践期间,高职教师可以试着参加一些具体的旅游接待活动,或向酒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的基层服务人员了解他们在处理客人纠纷或带团过程中如何处理客人异议等,了解从业人员印象深刻的工作经历,为专业课程教学工作积累生动的案例。比如,笔者在旅行社顶岗实践期间,认真观察了计调人员如何依据客人的要求与地接社、酒店、票务等旅游服务供应商落实旅游接待计划,还亲自参与了接送服务和一日游跟团活动,这些都为今后的专业课程教学工作积累了生动的教学案例。

利用自身扎实的理论功底,帮助中小型旅游企业走上正规化发展道路 经过暑假为期两周的顶岗实践工作,笔者感觉到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教师深入酒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进行顶岗实践工作,不仅能向企业专业人士学习旅游业务工作流程和旅游服务方式,还可以依靠自身扎实的理论功底向旅游企业走向正规化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比如,笔者在武汉这家旅行社顶岗实践期间曾经在旅行社总经理帮助下完成了公司在业务、人事、财务和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制度规范化文件的撰写工作。

深入大型旅游企业顶岗实践工作,与旅游企业合作进行横向课题研究,提高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科研能力 教师在酒店和旅行社等旅游企业顶岗实践,不仅可以为教学工作积累丰富的教学素材,还可以与旅游企业合作进行横向课题的研究。比如,可与大型旅游酒店集团合作研究酒店与学校“订单班”培养模式,为酒店提供符合企业要求的酒店实习生,可与大型旅行社合作研究人才培养方案和旅行社市场需求变化趋势等。目前,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大部分都以课堂教学为主,相比于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师科研项目较少,所以可以借助顶岗实践的机会,与旅游企业合作完成一些横向课题的研究,从而为旅游企业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提高高职专业教师的科研能力。

笔者经历了酒店和旅行社顶岗实践工作以后,在综合考虑高职教学特色和高职教学队伍现状的前提下,感觉收获颇多,不仅完善了教学思路,积累了生动的教学案例,还与企业合作完成了横向课题的研究。希望高职院校和校企合作企业鼓励高职专业教师每年寒暑假去旅游企业顶岗实践一段时间,对更好地提高高职教学质量十分有利。

参考文献:

[1]陈永遥.基于企业顶岗实践的高职“双师型”教师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13(8).

[2]张君维.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实施途径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7).

[3]姜大源.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J].职业技术教育,2008(9).

[4]孟迪云.高职旅游教育实践性教学特色建设的思考[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4).

[5]张翠明.高职教师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职教论坛,2012(8).

[6]王珊珊.浅谈高职旅游专业教师的顶岗实习[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7]杨玚.浅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顶岗实习[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9上).

[8]王升平.高职专业教师顶岗实践培养模式的有效性探究[J].科教导刊,2011(8上).

企业接待工作总结篇7

第二条 实行待业保险的范围:

(一)国有企业的职工;

(二)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职工;

(三)股份制企业的职工;

(四)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以下简称外商投资企业)的中方职工;

(五)实行企业化管理人事业单位的职工;

(六)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下简称行政事业单位)的劳动合同制职工。

第三条 本办法第二条所列职工,因下列情形之一失去工作的称待业职工:

(一)依法宣告破产的企业的职工;

(二)濒临破产的企业在法定整顿期间被精简的职工;

(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被撤销、解散企业或单位的职工;

(四)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停产整顿企业被精简的职工;

(五)终止、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

(六)按规定辞退、除名、开除的职工;

(七)在企业内待业一年以上,企业安置有困难转到社会待业的职工;

(八)依照法律、法规规定,享受待业保险的其他职工。

第四条 待业保险工作应与职业介绍、就业训练、生产自救等就业服务工作紧密结合,统筹安排。

第五条 待业保险基金的来源:

(一)国有企业、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股份制企业、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按其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1%缴纳的待业保险费,外商投资企业按其中方职工工资总额的1%缴纳的待业保险费,行政事业单位按其劳动合同制职工工资总额的1%缴纳的待业保险费;

(二)待业保险基金存入银行后,按照同期城乡居民个人储蓄存款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

(三)地方财政补贴。

企业缴纳的待业保险费在缴纳所得税前列支,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在自有资金中列支,行政事业单位在行政费或事业费中列支。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减免待业保险费。

第六条 待业保险费由企业和单位开户银行按本办法第五条(一)项规定的标准,按月代为扣缴,转入待业保险机构在银行开设的“职工待业保险基金”专户。

第七条 待业保险基金实行单独核算,专项储存,专款专用,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

第八条 待业保险基金实行市、旗县统筹。盟、设区的市集中待业保险基金总额的20%,自治区集中待业保险基金总额的10%调剂使用。

第九条 市、旗县待业保险基金收不抵支时,不足部分申请上级待业保险机构调剂。调剂后仍不够使用的,报当地人民政府批准,由地方财政补贴。

第十条 各级待业保险机构根据基金的使用情况,可将待业保险基金结余的一部分转为定期存款或购买国家债券(不得购买股票),所得利息全部纳入待业保险基金。

第十一条 待业保险基金及其管理费收支的预算、决算,按照统筹范围,由待业保险机构负责编制,经同级财政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纳入本级预算、决算,报本级人民政府审定,但不得用于平衡财政收支。

财政主管部门、审计部门应当加强对待业保险基金及其管理费收支的监督。

第十二条 待业保险基金及其管理费不计征税、费。

第十三条 待业救济金按待业职工所在市、旗县人均月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发放:连续工龄满一年不足五年的,发给十二个月的待业救济金,每月按60%发给;连续工龄满五年以上的发给二十四个月的待业救济金,第一至十二个月,每月按65%发给,第十三至二十四个月,每月按50%发给。

第十四条 待业职工在领取待业救济金期间的其他待遇,按以下办法发放:

(一)待业职工医疗补助费随待业救济金按月发放,其标准为每月应领待业救济金的5%,不足5元的,按5元发给;经旗县以上医院证明患重病(参与违法犯罪活动而致伤致病的除外)住院治疗的,其住院费、治疗费、医药费按国家对在职职工有关规定的70%补助;

(二)待业职工死亡的,其丧葬补助费、供养直系亲属抚恤费,参照当地职工社会保险有关规定一次发给;

(三)对夫妻双方同时待业的,可增发一人一个月的待业救济金作为特殊困难补助;

(四)在取暖期内,按当地规定标准逐月发给取暖补贴。

第十五条 就业 特别困难的待业职工,被企业招用的,可将其应享受的待业救济金一次性拨给企业;从事个体经营或自愿组织起来就业的(以领取营业执照为准),可将其应享受的待业救济金一次性发给本人。

第十六条 待业职工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停止发给待业救济金及其他费用:

(一)领取待业救济金期限届满的;

(二)已重新就业的;

(三)参军或出国定居的;

(四)无正当理由,两次不接受劳动就业服务机构介绍就业的;

(五)在领取待业救济金期限内被劳动教养或者被判刑的。

第十七条 待业职工转业训练费和生产自救费,按照上年度筹集待业保险基金总额的30%安排使用,专帐管理、专项审批、专款专用。

第十八条 待业保险机构管理费,按上年度筹集待业保险基金总额的8%提取,由自治区待业保险机构统筹管理使用。

第十九条 各级劳动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职工待业保险管理工作。

旗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的待业保险基金委委员,实施对待业保险基金管理的指导和监督。委员会主任由本级人民政府负责人担任,劳动、财政、计(经)委、审计、银行等部门和本级总工会的负责人参加,办公室设在劳动行政主管部门。

待业保险机构为非营利性的事业单位,具体经办待业保险业务。

第二十条 待业职工按下列规定到当地待业保险机构进行登记:

(一)依法宣告破产的企业的职工、濒临破产企业在法定整顿期间被精简的职工、按照国家规定被撤销、解散企业或单位的职工以及按照国家规定停产整顿企业被精简的职工,凭原单位发给的待业证明;

(二)终止、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凭《劳动手册》;

(三)被辞退、除名、开除的职工,凭原单位发给的辞退、除名、开除证明;

(四)在厂内待业一年以上的职工,凭企业开具的待业证明。

第二十一条 待业职工的原所在单位应在职工待业后的十日内,将有关材料连同本人档案送达所在地待业保险机构。

第二十二条 待业职工应在待业后的十五日内,到当地待业保险机构办理登记手续,领取《职工待业保险手册》。无正当理由延期登记的,不予补发待业救济金。

第二十三条 待业职工应服从当地就业服务机构的管理,参加转业训练和社会活动,接受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

第二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积极支持和帮助待业职工尽快重新就业。对待业职工组织起来兴办的生产自救网点,要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对城镇集体经济放宽政策实行优惠的规定予以扶持。

第二十五条 以非法手段领取待业救济金和其他待业保险费用的,由待业保险机构追回其全部非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挪用待业保险基金的,责令限期交回,并对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待业保险机构违反规定拖欠支付待业救济金和其他待业保险费用的,由劳动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不适用各单位招用的农牧民合同制工人。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由自治区劳动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之日起施行。一九八六年十月三十日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内蒙古自治区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实施细则》同时废止。

企业接待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 滨州市 旅游经济 效益

一、旅游经济效益的内涵

明确旅游经济效益的内涵,首先应把握“效益”的内涵。效益,即效果与利益,是一个中性的概念,指的是某项目的投入与产出的比较。经济效益,则侧重于“经济”二字,一是强调与经济活动相关的效益比较,二是强调效益的积极方面,即以更小的投入带来更大的产出。[1]旅游经济效益,则把经济效益的评价限定在旅游业范围内,包括微观和宏观两大范畴。微观经济效益,即旅游经济活动对各类旅游企业和相关企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宏观经济效益,即旅游经济活动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2]其中包括对市场规模、国民经济、就业等方面的影响。

二、滨州市旅游经济效益分析

(一)滨州市旅游市场规模分析

在接待国外游客方面,如表1所示,滨州市近十年来接待国外游客人数增长趋势明显,由2005年的3519人迅速增长至2012年的45774人,年均增长率44.26%,后有微量回落,并稳定在43000人左右,单从接待国外游客人数来说,滨州市近年来旅游业发展是十分迅速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滨州市促进旅游业对外发展的一系列措施。

如表2所示,滨州市接待国外游客主要来源于亚洲、欧洲和美洲。近年来,欧洲游客数量增长迅速,但亚洲游客人数下降明显,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导致了滨州市接待国外游客人数的整体下滑。

在接待国内游客方面,如表1所示,滨州市近十年来接待国内外游客数量持续增长,由2005年的241.07万人增长至2014年的1255.58万人,年均增长率20.13%,增长趋势向好,证明了滨州市近年来积极拓展国内旅游市场的行动和效果,因此应注重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指明道路。

(二)滨州市旅游就业效益分析

旅游业就业可分为直接就业和间接就业两部分,直接就业即在旅游业直接相关的旅行社、旅游景区就业;间接就业即在旅游业间接相关的餐饮、住宿、零售、交通等行业就业。[3]鉴于与旅游业间接相关的行业受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难以从中剥离出仅受旅游业影响的部分,故选取与旅游业直接相关的旅行社就业为研究对象,做深入分析。

如表1所示,近十年来,滨州市旅行社总数整体呈上升趋势,由2005年的35家增长至2014年的56家,年均增长2家。与此同时,滨州市旅行社职工总数由2005年的318人减少至2014年的268人,峰值为2008年的484人,总体呈下降趋势。不难发现,旅行社职工总数并不与旅行社总数呈正相关关系,究其缘由,主要归结于滨州市不断优化旅游业从业人员结构,提高旅游行业进入门槛,完善旅游业淘汰机制,既增强了旅游业发展实力,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滨州市各行业人员结构调整,对于改善就业环境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滨州市旅游业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亟待提高。

(三)滨州市旅游收入效益分析

如表1所示,最近十年,滨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与旅游总收入均持续增长,旅游总收入由2005年的14.31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93.4亿元,年均增长率23.18%。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667.27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2276.71亿元,年均增长率14.61%,比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率低8.6个百分点,可见滨州市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总体发展趋势向好。

为进一步探求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还应结合滨州市旅游总收入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进行分析,由表1中数据可知,2005年,旅游总收入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14%,后两年连续下滑,2007年占比为2.02%,之后7年均呈现稳步上升态势,至2014年占比达4.10%,较2005年翻了近1倍。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滨州市旅游业总收入占全市经济生产总值的比重相对较小,但旅游业对经济收入的促进作用日益显著,体现了滨州市旅游业发展的经济效益。

(四)滨州市旅游创汇效益分析

在旅游创汇方面,如表1所示,滨州市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总体走势与滨州市接待国外游客人数总体走势基本一致,可见接待游客人数是决定旅游收入的重要因素。2005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为85.22万美元,2012年达到峰值1344.99万美元,之后稳定在1270万美元左右,增长了近15倍,可见滨州市国际旅游发展速度空前,潜力巨大。但从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占全市外汇收入比重来看,2005年占比为0.07%,2014年占比为0.34%,占比峰值为2012年的0.48%,虽然占比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增长幅度不大。

再进一步结合表1中数据进行分析,不难看出,滨州市国际旅游收入与国内旅游收入差距巨大,国际旅游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不足1%。综上可以得出结论,虽然滨州市国际旅游发展速度较快,但创汇效益并不明显,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滨州市旅游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业缺乏对外吸引力

对外吸引力,即对国外游客的吸引能力,通过上文对滨州市旅游市场的规模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国际旅游板块是滨州市旅游业发展的短板,国外游客规模远小于国内游客规模。从近两年情况看,亚洲游客的流失是导致国际旅游业整体效益下滑的重要原因。如何挽回亚洲游客对滨州旅游的热情,如何拓展欧洲、美洲、大洋洲旅游市场,如何深挖自身国际旅游潜力,都是滨州市应该思考的问题。

(二)旅游业对就业的促进作用有待加强

不可否认,旅游业对就业的影响是广泛的、深入的、细致的,是无法凭借单一指标来衡量的,滨州市旅行社职工数量的变化也只是反映旅游就业效益的一个指标,但透过这一指标,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滨州市旅游业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并不理想,旅行社总数的增加反而带来了旅行社职工总数的减少,即使我们把旅行社职工减少看做是旅游业从业人员结构优化的必要成本,但仍旧改变不了旅游业对就业的促进作用有待加强的事实。如何以更低的成本创造更大的就业效益,如何带动更多的人进入旅游相关行业实现自身价值,如何将旅游业的经济效益辐射到更多行业,理应成为滨州市深入探讨的话题。

(三)旅游业对经济的贡献率较低

从滨州市旅游收入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来看,近十年来,这一比重虽然呈增长态势,但始终没有超过5%,在2014年也仅仅为4.10%,可见旅游收入对经济总量的贡献并不突出,工业发展依旧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如何在现有的发展态势的基础上提高旅游产品的附加值,如何提高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进而提高旅游业对整个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如何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提高旅游经济效益,都应是下阶段滨州市旅游发展的主攻方向。

(四)旅游业创汇能力不佳

国际旅游收入是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根据近年滨州市国际旅游收入来看,这一来源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国际旅游收入占滨州市外汇收入的比重始终没有突破0.5%,在2014年这一比重仅为0.34%,而同期济南市这一比重为2.81%,青岛市这一比重为1.80%,可见滨州市旅游创汇能力与发达旅游城市还有较大的差距。如何吸引更多的游客进入滨州旅游,如何提高国际旅游产品的单品值,如何提高国际旅游收入在整个旅游收入中的比重,都是当前滨州市旅游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滨州市旅游经济发展的改进措施

(一)政府要加强宏观规划和引导

立足滨州实际,加强宏观规划。滨州市政府应在充分把握滨州市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水平、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周边旅游发达地市为榜样,取长补短,制订适合滨州市情的旅游发展规划,以长远战略眼光描绘滨州市旅游发展的蓝图,充分挖掘滨州市旅游市场潜力,同时辅之以切实可行的行动规划,做到权责明确,任务搭配合理,调动各区县发展旅游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及时查缺补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更好地配合旅游规划的实施,滨州市还应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当前制约旅游发展的基础设施问题主要表现在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布局不合理,需求旺盛与供给不足的矛盾突出。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游客在景区游览过程中因劳累需要休息时,景区没有足够的座椅且数量极少;游客拿在手中的垃圾需要丢弃时,步行几里找不到垃圾桶。这已不仅仅是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更体现了景区建设缺乏人性化,没有充分考虑游客的感受。因此,应站在游客的角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游客的游览满意度。

坚持依法管理,加强法制建设。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旅游产业发展是关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体现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方面。为了更好地推动滨州旅游产业健康发展,政府应注重旅游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建设,剔除当前法律制度体系中有碍滨州旅游产业发展的条文款项,拓宽法律制度体系对旅游产业的覆盖范围,细化有利于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完善旅游相关监督奖惩制度,力争在旅游产业的各个领域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旅游企业要加强自身建设

明确自身定位,发挥桥梁作用。旅游企业是处于政府职能部门和旅游从业人员的中间部门,是建立政府与旅游从业人员关系的桥梁。因此,旅游企业应始终明确自身定位,发挥好桥梁作用,及时将政府的相关制度、文件、精神传达到旅游从业人员中,同时要及时将旅游从业人员的意见、现状、处境反馈至政府部门,为政府的未来规划作好铺垫,切实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

立足企业现实,加强人才培养。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企业发展的目标是追求效益最大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旅游企业应认真审视自身发展的优势和局限性,把握好人才这一内在驱动力,不断优化自身人才结构,建立“比学赶帮超”的企业氛围,充分挖掘员工价值,同时为员工建立科学合理的晋升体系,提供全方位的福利待遇,促进旅游企业健康高效发展。

加强自省自律,提高制度自觉性。企业作为政府部门的直接领导对象,应该保持较高的制度自觉性,全面贯彻落实政府下达的各项制度文件要求,对于制度履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政府部门反馈,坚持效益第一的原则。同时,企业应在政府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自律公约及监督机制,确保覆盖企业日常业务的各个领域,明确奖惩,以制度建设推动企业提质增效。

(三)旅游从业人员要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坚定发展方向,提高制度执行力。旅游从业人员是直接面向广大游客的第一面孔,再好的上层制度建设,倘若没有基层从业人员的执行都形同虚设。因此,旅游从业人员应心怀大局意识,明确政府、企业既定的旅游发展方向,在这一方向的指引下,严格遵守政府制定的各项法律制度及企业制度的各项内部约束,提高制度执行力,确保上层制度建设落到实处,以实际行动为滨州市旅游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树立竞争意识,提高行动自觉性。旅游从业人员身处旅游行业一线,面对形形的游客、同事,如若想在一线求得职业发展,创造自身价值,必须树立坚定的竞争意识,明确自身职责所在,争相为游客提供周到的服务,争相在企业中创造竞争动力,以高度的行动自觉性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在创造企业效益的基础上,实现自我挑战、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明确自身定位,增强服务意识。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理应成为旅游业的核心准则。旅游从业人员作为旅游业的一线员工,应该把服务放在自身日常工作的首位,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旅游专业知识的学习温故,细细揣摩游客旅游的常规心理,始终围绕游客开展各项工作。对于服务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亦或自己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的意见建议,要积极通过各种途径反馈至上级部门,加快服务质量优化升级,提高游客满意度,为滨州市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提供服务保障。

(作者单位为山东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崔青竹.山东省旅游业经济效应分析[D].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2]施晓虹.浅析提高旅游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J].统计与咨询,2010(5).

上一篇:企业妇女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整合企业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