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基层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01 04:04:57

扶贫基层工作经验总结

扶贫基层工作经验总结篇1

[关键词]党建 脱贫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4-0005-02

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是党中央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工作的有力抓手。为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应认真贯彻执行全国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相关措施,并与新时期党建工作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发展扶贫促党建、党建带扶贫的新时期的党建扶贫工作新模式,切实发挥党的组织优势,促进脱贫工作顺利开展,为扶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理论内涵和现实意义

(一)抓党建促脱贫是党建思想的重要内容

关于扶贫工作指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基层是基础。要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同时,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通过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文件中提出了扶贫脱贫工作的“六大基本原则”,其中“坚持党的领导,夯实组织基础”列为首位原则,因此抓好党建对脱贫攻坚的引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组部部长赵乐际同志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强调:要增强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要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贯彻落实好中央精神,依靠党建、抓好党建是当前脱贫工作攻坚克难的重要内容。

(二)抓党建促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作为十以后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一,扶贫攻坚工作被摆在了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位置,通过大力实施精准扶贫,扶贫脱贫工作取得了新的显著进展。但我们也要看到,贫困问题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拦路虎”,而且当前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再加上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剩下未脱贫人口的贫困程度较深,减贫成本较高,脱贫难度也更大,因此脱贫攻坚面临的形势比较严峻。要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只有充分加强基层党建,充分发挥各级干部的作用,充分凝聚各方力量,以“滴水穿石”的精神狠抓扶贫,才能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脱贫之路,才能尽快让群众脱贫致富,才能尽快补足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抓党建促脱贫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

“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是一项巨大的政治任务。而抓党建促脱贫又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一方面要以扶贫为契机扎实做好农村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另一方面通过抓党建推进扶贫工作有效开展。在贵州调研时强调:“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扶贫工作的落实,关键看基层党建工作搞得好不好、抓得实不实。只有切实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管理工作,发挥全党的政治优势,突出各级党委把握全局、协调各方力量的领导作用,明确各方脱贫攻坚责任书,订立军令状,建立相关工作的检查、督导工作,并把扶贫攻坚推进情况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把抓党建促脱贫科学、有效结合起来,共同形成各级政府抓党建促脱贫的良好形势。

二、淄博市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现状分析

淄博市以建设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为契机,在2013年“十万农户脱贫奔康工程”的基础上,立足新阶段新形势新要求,大力推进“组织引领,党员帮带,群众参与”的党建扶贫工作机制,形成了抓党建促扶贫的良好格局,扶贫攻坚迈开坚实步伐。自2013年淄博市实施“十万农户脱贫奔康”工程以来,以474个省级重点贫困村为核心,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实施产业支撑造血式扶贫,全市三年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94亿元,实现了10万户、26万贫困人口年人均增收1000元的目标,2016年淄博市将基本完成现行扶贫标准下7.5万户贫困人口的脱贫,确保在全省提前一年完成脱贫任务。但是应该看到,淄博市在扶贫工作取得相关成绩的同时,该市在抓党建、促脱贫工作方面还存在着一系列的薄弱环节和问题。

(一)思想上存有偏差

目前,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中间还存在各种错误的思想,认为抓党建无用思想;口头上喊得响,实际上不去抓或抓得不够的思想;由于工作量大,也存在畏y的思想,对于抓党建促脱贫工作找不到合适的结合点和切入点,阻碍了扶贫工作的进展。

(二)工作方式单一化

一提抓党建促脱贫能想到的就是结对帮扶、加强村党支部建设等,缺乏深入研究和谋划,忽视对农村实用人才调动、利用,不利于扶贫工作的推进,同时在组织动员群众等方面也还有待于继续总结经验,推出更好的做法。

(三)结对共建效果不够理想

鉴于物质帮扶效果直接、见效快,所以多愿采取直接的物质帮扶,“输血”工作做得比较多。另外,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的互补作用不明显,深度共建沟通做得少,扶贫工作不够专业、科学,还需要进一步多做“造血”工作。

(四)贫困村党员干部带富能力不强

目前,在淄博市贫困地区,存在农村党员致富项目少,发展潜力较小,大多数项目只能维持简单生产,可持续发展潜力低,经济效益不明显的问题,致使群众脱贫进度缓慢。

(五)贫困村党建基础薄弱

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问题成了制约村级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一个瓶颈问题。受困村级财政,部分干部待遇未解决,工作积极性不高。另外,抓党建促脱贫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重点之一。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干部存在重生产、轻党建,重业务、轻党务,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形成“两张皮”。更有甚者把党建工作当成一种负担、一种包袱,工作限于被动应付、交差了事,走过场、走形式。制约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也阻碍了扶贫工作在贫困村的推进。

三、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对策措施

针对以上情况,今后抓党建促脱贫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在思想认识方面,要提高认识、理清思路、明确目标

党建扶贫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工作,首先要明确对党建扶贫的认识,鉴于有的基层干部对此认识不深、把握不准的实际,在下一步的抓党建、促扶贫的工作中,要高度重视统一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只有认识提高了,思想统一了,才能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用正确的思路、合理的目标引领群众脱贫致富。在扶贫工作初期就要把巩固基层组织、稳固基层政权、增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为目标,以基层党组织为中心,以精准扶贫为主线,以党建促扶贫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以此作为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重要抓手。选派第一书记,选送乡镇基层干部参加省、市、区县的精准扶贫、党建扶贫、农村科技培训班等,针对具体工作,通过相关培训,起到统一思想、同步行动的目的,确实提高基层干部对精准扶贫的认识。同时,把精准扶贫工作完成情况、基层党建建设情况完善到区县综合绩效考核内容中去,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思想保障。

(二)在总体规划方面,要科学规划、按图索骥、有据可施

在制定总体工作规划时,做到方案中既有党建项目又有经济项目、既抓硬件也抓软件,力求党组织更强与群众更富一起实现。一方面要细化量化每一个目标,以便于具体的工作统筹规划,便于实际操作,便于监督考察,使各级项目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序推进,有效实现各个项目的最大化效益,具体制定各项党建扶贫方案,通过统一规划,促使有效实现乡镇党建、扶贫、社会事业的最大化效益。

(三)在总体模式方面,要创新模式、整合资源、合力攻坚

一方面在原扶贫项目主体、原扶贫项目争取渠道、原资金性质前提下,大力整合项目资金,为发挥集成效应,应积极整合全市的农、林、水、交通及财政奖补贴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抓党建、促脱贫投入资金的实际作用,形成、扩大建设规模和效果。另一方面,坚持把市、区(县)、镇(办)的力量集中起来,投入到重点需要扶贫帮扶的地区,要上下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共同攻坚。全市应围绕扶贫工作,配强工作力量,调整充实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脱贫任务重的镇(办)全部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形成市负总责、区县抓推进、镇(办)抓工作落实的工作格局。再就是,还要注意聚合多方资金,整合多方能量,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资金加入到扶贫攻坚工作当中来,变党员政府主导为全民参与,从而更有效地完成扶贫攻坚工作。

(四)在工作保障方面,要强化组织、增添活力、共促发展

在抓党建、促脱贫问题上,基层党组织应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带领大家干、基层党员干部带领广大群众试着干、各地产业协会积极推着干,多管齐下带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同时,建立帮扶机制,针对党员帮扶困难群众重点区域,建立帮扶对子,促进基层党组织、党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为抓党建促脱贫,还应该积极创新党建新模式,把项目扶贫和党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帮助、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建立党支部,争取项目扶贫做到哪,党建工作就服务到哪,做到党建扶贫双推进。

(五)在组织建设方面,要强基固本、筑牢堡垒、发挥作用

坚持在扶贫攻坚工作中锻炼、培养干部,对工作能力强、有奉献精神的党员干部进行业务培训,并选拔负责相关扶贫工作,对农村致富标兵加强党性教育,争取发展为党员,对党员干部也要进行相关的农业业务知识教育,增强党员的农业知识。多培养思想先进、能力突出、甘于奉献的农村致富骨干人才,为整个扶贫攻坚工作提供人才支撑。

同时,以扶贫项目资金为抓手,扩大村党支部的活动覆盖面,有条件的村可以建立党组织服务平台,帮助村民做好相关农产品推介,做好党员活动推广,推进群众一事一议等工作,密切联系、帮助群众。

在扶贫开发中,为了改变过去村集体经济空壳化,无力服务群众的现状,今后应该继续推进、开展强基惠农“股份合作济”,促进股本筹集多元化、集体经济实体化,形成财政投入的项目资金保值增值、村集体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良性机制。

另外,要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坚持走群众路线。今后,要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等工作做法,对一项项目,从实施阶段开始,就要尊重群众意见,并争取群众能够积极参与其中,干群众最急需的项目,投资金到群众最需要的项目上,优先考虑、解决群众面临的最大困难和问题,以此切实发挥群众的主体地位,最广泛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实现精准扶贫,确保抓党建、促脱贫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韩俊.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若干问题的分析思考[J].行政管理改革,2016(08).

[2]邱景忠.精准扶贫的实践与思考[J].统计与管理,2016

(08).

[3]赵君.安庆市精准扶贫路径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16).

[4]闫世达,钟成春.互联网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可行性分析及路径探讨[J].黑龙江金融,2016(07).

扶贫基层工作经验总结篇2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治思想建设方面

一是对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程度不够深,还需用心领悟其内涵实质,在实际工作中思考和投入到工会工作的精力比重大,投入到扶贫领域的工作精力相对比重小,挂钩支队存在一定程度的上紧下松、“温差落差”浮动的情况。二是对学习贯彻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及其云南工作和交通运输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学习还不够主动,理论钻研深度不够,系统性不够强。虽然能够认真参加总队党委组织的脱贫攻坚相关政策学习,但是自觉主动地抽时间静下心来学习比较少;在开展党建工作、脱贫攻坚工作、路政工作以及工会工作时遇到问题才翻理论、寻政策,碰到需要才找依据、查资料。三是对精准扶贫、精准帮扶相关精神内容学习不到位,运用精准扶贫思想指导具体工作意识不够强,没能把理论和总队扶贫工作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

(二)履行行业脱贫攻坚职责方面

一是作为总队工会主席,客观上认为总队扶贫工作有分管领导,自己做好帮扶责任人相关工作就行了,没有以全局上升到总队党委的角度来思考脱贫攻坚工作,针对脱贫攻坚工作向总队党委提出的新方法、新思路偏少。二是对脱贫攻坚的艰巨性估计不足,总认为国家经济不断增长,人民群众的生活不断提高,打赢脱贫攻坚战问题不大,思想上持有乐观态度,对扶贫一线的开展情况掌握程度不够深、不够细,调研次数偏少。三是对挂钩支队扶贫工作开展情况的了解、指导不够,在主抓工会工作时带动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识不够强,教育引导实效有待提高,实施“志智双扶”还需进一步落实,风险防范措施不够强。四是在具体脱贫攻坚工作中,想问题、做工作、办事情还是凭工作经验的老方法、老套路,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少,防范脱贫返贫风险措施不够。

(三)组织建设方面

一是对支队基层党建基础情况的了解不够,对基层党建基础薄弱的支队党建工作指导、监督力度不够。二是对自身要求不严,针对个别同志存在的小问题,小毛病总是以提醒为主,存在好人主义思想,寄希望于同志们的自觉自律,落实党建工作“一岗双责”职责还需进一步提升。

(四)纪律作风与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方面

一是紧密结合实际深入整治扶贫领域、党建工作领域作风问题仍有差距,监督意识不强,监督作用发挥不明。政策宣讲、思想动员工作力度不大,职工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一些贫困户“等帮扶、等小康”,存在“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二是对支队的政治思想建设工作、党建工作以及脱贫攻坚工作督促指导力度还不够,发动干部职工共同加强政治思想建设、党建工作以及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具体行动还不够。三是对开展扶贫领域和纪律作风建设专项整治自查自纠工作认识还需加强,以简单查找业务问题代替腐败和作风问题。四是落实监督、监管责任方面不到位,主要表现在对挂钩支队拨付的扶贫资金没有认真落实了解支出情况,仅限于会议要求及谈话要求上。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对照以上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政治思想建设认识不到位

对学习贯彻落实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及云南工作和交通运输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严肃性、任务的艰巨性、形势的严峻性以及复杂性认识不到位,站位不高,依然沿用过去的办法抓扶贫,没有深刻领会脱贫攻坚工作给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建设带来的重大机遇。对脱贫攻坚工作没有用更多地精力和时间去认真领会精神内涵。

(二)理论学习不扎实

工作中放松了脱贫政策理论学习。学习缺乏主动性,深度广度不够,要求不严,有时因工作忙、任务重,安排学习时紧时松,“温差落差”较大,落实决策部署工作不到位,尤其是对脱贫攻坚具体要求、政策规定、好的经验做法学得不深不透,宣传引导群众浮于表面。

(三)具体工作落实不够

对脱贫工作执行政策缺乏刚性约束,存在上紧下松,随大流、搞突击的心态仍然存在,缺乏工作抓在平时、抓在经常、重在落实的自觉性。没有很好做到谋划发展思路、落实发展任务,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还不到位。

三、下一步的整改措施

通过对照检查,自我剖析,使我更加清醒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今后的脱贫攻坚工作中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和提高:

(一)进一步加强政治思想建设理论学习,增强政治思想理论修养

把学习贯彻落实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及其云南工作和交通运输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摆在自身工作中的重要位置,不断自我加压,提高标准,提醒自己不能有任何松懈之心,继续保持并提高学习上的优势,不断促进脱贫工作能力的提升,为工作提供思想理论支持。

(二)进一步增强组织建设,有效推进基层党建基础工作建设

带头履行管党职责,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良好的思想状态、足够的工作精力来抓基层党建工作。加强对德宏支队的指导和监管力度,密切关注基层党建工作开展情况,有效梳理挂钩支队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难点与不足,将路政本职工作、基层党建工作、扶贫攻坚工作与工会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抓牢、抓细、抓实,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三)进一步改进纪律作风建设,夯实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基础

严格督促基层支队做好路政本职工作、党建工作以及脱贫攻坚工作,努力做好每一项工作、办好每一件事,把各项工作抓得细之又细、实之又实。严格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肃“六项纪律”,持续做好反“四风”工作,久久为功,沉下身心,通过以上率下、改进方式方法促进干部保持优良的工作作风,持续掌握基层党建工作的基本状况、存在问题,准确掌握基层的实际情况,找准“难点”“病根”、明确靶向,对症下药。

(四)进一步加强教育引导,实施“志智双扶”

扶贫基层工作经验总结篇3

凝聚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定决心

研讨会安排紧凑,交流多样,既有思想大餐,又有政策宣讲;既有分组讨论,又有实地考察,大家深入学习、充分研讨,会议成果十分丰硕。

深化认识,增强投身脱贫攻坚战略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代表们深入学习了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和中央的决策部署,对脱贫攻坚重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更加准确、深刻、全面,大家普遍认识到能否打赢这场攻坚战,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我国国际形象,并由此增强了投身脱贫攻坚战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统一思想,坚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陈存根同志作了题为“加强机关党建,服务脱贫攻坚,以优异成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重要讲话,对把握机关党建服务脱贫攻坚的工作重点和有效方法,找准机关党建服务脱贫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提供了很好的指导。郑文凯同志系统介绍了当前的脱贫攻坚形势以及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推进的各项具体措施。地方同志介绍了各地推进脱贫攻坚的实践探索和典型经验。代表们进一步明晰了脱贫攻坚工作的目标、任务、要求、思路,深化了对脱贫攻坚工作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感受到了标杆和榜样的力量,坚定了加强机关党建、服务脱贫攻坚、造福困难群众的信心和决心。

结合实际,探索“两张皮”问题的解决之道。研讨会立足机关党建如何服务脱贫攻坚中心工作,聚焦破解“两张皮”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机关党建服务脱贫攻坚工作的结合点、着力点和突破口。分析梳理并针对机关党组织和一些党员干部承担脱贫攻坚重点任务存在的问题,把统一思想、振奋精神、转变作风、提高能力、改革创新作为机关党建服务脱贫攻坚的着力点和突破口。进一步明确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对推动机关党建和促进中心工作的基础作用。即通过“学”,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四个意识”,深化思想认识、振奋精神状态、提高工作能力;通过“做”使广大党员干部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自觉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走在前、作表率。进一步明确了基层党组织的关键地位和作用。从交流的情况看,扶贫工作推进比较顺利、成效比较显著的重要经验,一方面是将村党支部的建设抓好做实,使之成为凝聚力量脱贫、带领群众致富的核心,另一方面是基层党组织教育培养、选好配强优秀第一书记。因此,机关党建工作要将重点放在抓基层、打基础上,将党支部建设成真正的战斗堡垒。

交流机关党建服务脱贫攻坚的鲜活经验

会议期间,吴忠市委书记赵永清介绍了吴忠市在脱贫攻坚方面的成效和经验,辽宁省直工委、宁夏自治区彭阳县、江西省井冈山市、河北省临城县、重庆市云阳县的代表,山西省环保厅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驻忻州市宁武县西沟村第一书记白振兴等做了经验交流。研讨会收到的90余篇书面交流文章,是各地机关党组织积极实践探索的成果,体现了各地对脱贫攻坚工作内在规律的深刻把握和反映。

这些经验主要有:坚持“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工作思路,加强定点扶贫村的党支部建设,使之成为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选优配强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发挥脱贫第一线带头人的主心骨作用;把精准脱贫与发挥当地比较优势包括贫困群众自身潜在的优势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注重科技含量和产业化,提高扶贫效益和脱贫质量;强化教育和人才观念,将眼下扶贫与长远脱贫结合,确保根本脱贫、长期脱贫。代表们反映,这些经验具有很强的适用性,认真学习并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将更顺利有效地推进扶贫脱贫工作。

各地以“不拔穷根不收兵、不改面貌不撒手”的毅力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密切了党群干群血肉联系,赢得了群众信任。重庆市云阳县清水乡贫困户杨秀清接受结对帮扶,依托龙缸景区经营农家乐,年收入突破10万元,她常说“不离土也不离乡,自家门前奔小康,穷困农民能致富,党和国家帮了忙”。山西省宁武县西沟村第一书记白振兴和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学说当地话,学吃当地饭、学做当地活,“真心帮扶、用心干事、诚心为民”。老百姓家的红白喜事,都抢着让他来当总管;新生的孩子取名字,都让他帮着参谋……老百姓亲切地称呼他为“白先生” “白主持” “白总管”。

咬紧脱贫攻坚中心工作,机关党建大有作为

代表们充分查找干部队伍存在的思想认识、精神状态、素质能力、工作作风等直接影响脱贫攻坚的问题,对如何发挥机关党建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找准与中心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机关党建大有可为。有为才有位。各地机关党组织围绕脱贫攻坚做了大量工作。有的积极参与驻村党员干部的选派、教育培训、工作辅助和考核管理,有的虽无选派干部的直接职能,也从教育、管理和服务党员的职能入手,为选好派驻干部多出谋献策,多为派驻干部举办专门培训,多发动机关党员支持派驻干部工作。通过积极围绕脱贫攻坚开展工作,不少机关工委地位有了,说话也“硬气”了。这说明,机关党建只要咬紧中心工作不松口,就可以大有作为,自然也不会存在虚化弱化矮化问题。

扶贫基层工作经验总结篇4

要求广大青年要自觉奉献青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多作贡献。在脱贫攻坚战中,共青团应积极行动起来,冲在前、干在前,做党的好助手、政府的好帮手、脱贫的好能手,调动广大青年积极参与到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

发挥组织优势,突出自身特色。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脱贫致富不仅仅是贫困地区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要更加广泛、更加有效地动员和凝聚各方面力量”。

组织系统健全、社会基础广泛、体力智力充沛,是共青团的显著优势。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以精准扶贫为目标,以智力扶贫为重点,围绕就业创业、科技支持、志愿服务等领域,扎实开展一批有声势、有力度、有成效的青年扶贫行动。通过选派青年人才到贫困村开展支医、支教、支农等扶贫志愿活动。引导广大青年积极到贫困主战场开展科技应用、科技创新、科技攻关、农业实用技术推广。要通过提供小额信贷、组织创业培训等方式,引导贫困青年参与电子商务、旅游服务、特色农业等产业扶贫项目,培养一批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开展青年创业致富行动。

树立大局意识,全力奋发作为。一是积极配合所在地区党委、政府抓好特色产业帮扶,通过开展结对帮扶等工作,鼓励引导各级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所在企业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提升贫困地区的自身造血能力,吸纳贫困青年就地就业。同时,支持贫困青年创办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走上创业致富路。

二是共青团在开展教育扶贫上有着较好的工作基础,可以着力帮助贫困学生解决吃饭、穿衣、出行、住宿等方面的实际困难,通过深化“希望工程”等品牌工作,广泛开展学生营养餐等资助项目,努力让贫困学生吃好穿暖,有尊严地读书。同时,广泛筹措资金,建设改善贫困地区图书室、网络教室、青少年宫、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等。

三是大力开展对创业致富带头人、科技工作者、青年教师等各方面人才的培训,为贫困地区党政部门培养熟悉现代农业、懂经营善管理的新型青年职业农民队伍,培养素质优良、技术过硬的青年技术人才队伍,培养具有良好思想文化素养、爱教育爱学生的青年教师队伍。

四是发挥组织化动员和社会化动员优势,通过打造青年扶贫公益品牌、积极开展青年扶贫志愿服务等方式,当好桥梁,汇聚参与脱贫攻坚的各方力量。

扎根服务基层,磨练意志品质。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在青年时期树立了牢固的理想,就能够坚定不移、勇往直前地去实现人生价值。

党的方针政策,要靠基层组织落到田间地头; 群众的愿望诉求,也要靠基层干部带到工作案头。在助力脱贫攻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到基层去、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是广大青年健康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 共青团助力脱贫攻坚,广大青年干部就是要勇于承担脱贫攻坚重任,到贫困村开展扶贫工作,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为私所惑,不为邪所媚”,在脱贫攻坚一线砥砺品质,提升自己,做出贡献。

扶贫基层工作经验总结篇5

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县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市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分析当前扶贫开发工作所面临的形势,确定“十一五”扶贫开发的总体目标和工作重点,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安排部署今年及今后一段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动员全县干部群众,全力打好“十一五”扶贫攻坚战,努力开创我县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正确分析形势,统一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十五”以来的六年,我县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狠抓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贫困地区呈现出经济持续增长、社会事业不断进步、贫困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的良好局面,扶贫开发工作总体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主要体现为取得了“三个新突破”,实现了“三个新变化”。

取得了“三个新突破”:一是贫困农民在增收致富上取得了新突破。六年来,我县共投入扶贫资金7000余万元,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5.7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710元,贫困群众吃饱穿暖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新突破。农田水利化程度提高了3.78%、行政村通车率提高了33%、农户通电率提高了23%,9412户贫困农户解决了住房难的问题。长期困扰贫困乡村群众的行路难、吃水难、灌溉难、用电难等老大难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三是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新突破。贫困群众读书难、就医难、通讯难、看电视听广播难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贫困群众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有了较大改观,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

实现了“三个新变化”:一是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发生了新变化。通过实施整村推进、安居工程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贫困农户的居住环境明显改善。一些高寒、边远、贫困的村组,通过实施扶贫开发,经济发展了,收入增加了,住房改善了,吃水、行路、就医、上学方便了,进而改变了愚昧、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健康文明的生活新风尚。二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发生了新变化。在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基层干部得到了培养锻炼,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进一步增强,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选拔培养了一批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的村干部,增强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了基层执政能力。三是农村产业发展发生了新变化。在扶贫开发中,始终坚持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以蚕桑、畜牧、林果、劳务输出为主的产业规模不断增大,产值不断提高,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过去六年,我县扶贫开发工作所取得的显著成绩,是市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省、市两级定点帮扶单位真诚援助的结果,也是我县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艰苦创业、顽强拼搏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多年来对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给予极大关心、支持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长期战斗在扶贫开发工作第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问候!

“十五”期间,我县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主要是“五个高度重视”:一是始终高度重视把扶贫开发置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来安排部署,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落实政治责任,强化组织保障。二是始终高度重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农村致富为目标,以农民增收为根本,狠抓产业扶贫、科技扶贫和基础扶贫,坚持标本兼治。三是始终高度重视立足于贫困村的实际,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落实增收措施。四是始终高度重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发与扶持并重,着力提高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增强发展后劲。五是始终高度重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集中各方力量,整合一切资源,形成攻坚合力。

“十五”期间,我县扶贫开发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绩,但是与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党委政府的要求相比,与贫困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全县还有贫困人口12.28万人,而且绝对贫困人口仍有4.07万人。二是农民增收缓慢,收入不稳定。相当数量已经解决温饱的农民群众,收入还很不稳定,一遇天灾病患,很可能暖而复寒、饱而复饥。三是扶贫开发难度明显增大。剩余的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生态环境恶劣、自然资源贫乏、地理位置偏远的地区,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加之扶贫投入与需求矛盾突出,扶贫开发难度明显增大。四是厌战和畏难情绪有所抬头。一些地方工作不适应扶贫开发形势的变化。扶贫开发进入新阶段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松懈、厌战和畏难情绪,对扶贫工作重视不够,工作力度减弱,扶贫措施针对性不强,扶贫效果不理想。五是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影响。由于宣传工作不到位,向群众公开扶持对象、物资发放、补助标准等不及时,群众对扶贫项目了解不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造成项目实施难、管理难、效果不理想。

在正视困难和问题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努力抓好新时期扶贫工作,我们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扶贫开发。中央把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各级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扶农、促农的政策措施,政策扶持力度越来越大。二是在实践中已经探索出一些有效途径和成功经验。通过多年的扶贫开发工作实践,在建设基本农田、劳务输出、发展特色产业等方面,我们已经有一些有很好的典型经验。认真总结和积极推广这些有益的经验,对扶贫开发将发挥极大的推动作用。三是国家财政投入力度逐步加大。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财力的强盛,今后中央和地方都将不断增加扶贫投入,为加快扶贫开发提供更有力的资金保障。四是社会各方面广泛支持。扶贫济困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参与扶贫的社会力量不断扩大。五是广大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进一步增强。经过“十五”期间的努力,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农业农村面貌得到较大改善,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加快推进扶贫开发进程的积极性高涨,为扶贫开发提供了强劲的内在动力。这些有利的条件,为做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扶贫开发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也是贫困地区人民的热切期盼,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事关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落实。全县各级各部门要站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力气,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打一场扶贫攻坚战,不断推进扶贫开发进程,开创我县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

二、理清工作思路,抓住工作重点,切实提高扶贫开发成效

“十一五”期间,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贫困人口为基本对象,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以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收入为重点,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坚持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同时推进,基础设施条件和生产生活环境同步改善,经济发展水平和贫困人口素质同步提高,扶贫开发力度和资金投入同步加大。通过努力,力争到201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解决4万绝对贫困人口的基本温饱问题,巩固温饱提高8万低收入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达到稳定脱贫。实现“五通五有”,即:村村通水、通路、通电、通电视、通电话;每个村有1至2个特色产业,户均有1名劳动力转移输出或从事二、三产业,人人有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喝,户均有1名初中生,每个村民小组有1名高中生。贯彻这一基本思路,必须重点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扎实推进产业扶贫,打牢增收致富基础。

产业扶贫是实现贫困群众脱贫不返贫并逐步致富的根本途径。要发挥资源优势,坚持因地制宜,宜果则果,宜蚕则蚕,宜菜则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形成各具特色、不同风格的产业格局;要尽快把贫困山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农副产品附加值,最大限度地发挥产业在脱贫致富中的基础性作用。要从实际出发,大力提升创新畜牧、烤烟、蔗糖和蚕桑等传统产业,扩大原料基地面积,在发展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上下功夫,提高单产和品质。积极培植壮大经济林果、返季蔬菜等产业,在技术进步、集约经营上下功夫,尽快形成规模效益,拓宽农民持续增收渠道。要落实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坚持走“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路子,增强企业对贫困农户的辐射带动作用,把农户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接起来,为农民稳定增收打好基础。要进一步落实优惠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非公经济组织到贫困山区开发优势资源,带动产业建设,扶持贫困农户发展原料生产,增强就业机会和务工收入。

(二)加大整村推进力度,实现整村脱贫目标。

过去,我们在扶贫工作上很少进行“全身检查”,存在“头痛医头、脚疼医脚”的现象,那种“撒胡椒粉”式的扶贫投入方式治标不治本,收效不明显,一些地方确实是花了冤枉钱,走了弯路。实践证明,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是符合我县实际的一项最有效的扶贫开发方式。“十一五”期间,要坚持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模式,通过五年的努力,实施286个自然村的整村推进扶贫,使极端贫困群众人均纯收入越过温饱线,基本解决特困户住茅草房、杈杈房问题和人畜饮水困难,全面解决适龄儿童入学难和贫困群众看病难问题,基本实现村村通简易公路和村寨内道路硬化,真正做到扶持一个村、脱贫一个村、发展一个村、稳定致富一个村。

(三)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贫困农户综合素质。

劳动者素质低,缺乏脱贫致富技能是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扶贫开发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训农民,让务农的掌握农业技术、务工的掌握相关技能,改变在家务农不懂农业科技、外出务工没有技能的普遍现状,使贫困山区农民逐步从“劳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十一五”期间,全县要完成贫困山区技术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2.5万人,通过培训,使每个受训人员掌握1—2项劳动技能。要根据市场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对口培训,增加培训投入,扩大培训规模,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要加强与输入地相关部门和用人单位的联系沟通,拓宽就业渠道,搞好维权服务。鼓励和发展劳务中介组织,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快速有效的沟通渠道,搭建好劳资双方的互动平台,不断提高劳务人员输出的数量和质量,逐步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劳动力转移机制。

(四)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夯实新农村建设基础。

村容村貌整治是贫困山区的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是扶贫开发工作的一个重点,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实施好村容村貌整治工程和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全县要基本解决贫困群众住茅草房、杈杈房的问题,同时配套建设人畜饮水、沼气等基础设施,不断夯实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五)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要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针对贫困地区农民饮水难、行路难、用电难、就医难、上学难、看电视听广播难的实际,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集中力量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在制定项目计划、安排资金投入时,要向基础设施最薄弱的贫困村倾斜,做到最贫困的地方优先安排项目、优先投入资金、优先解决问题。要加快贫困山区的公共事业发展,加大财政的公共投入,扩大覆盖范围。强化“两基”巩固措施,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逐步建立健全贫困山区卫生医疗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改变缺医少药的现象。要努力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乡村文化站(室)建设,积极开展创建“文明村”、“文明户”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党在农村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要完成“十一五”扶贫开发工作的目标任务,必须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进一步巩固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成果,继续扎实推进“云岭先锋”工程的实施,抓好以创建“五好”村党支部和“六好”乡镇党委为主要内容的“三级联创”活动。要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农村基层领导班子、党员队伍建设,着力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软弱涣散、作风不实等问题,增强党在农村基层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真正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强领导核心。

三、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完善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实现新跨越

要完成“十一五”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时间紧、任务重,事关大局,责任重大。能否打好这场硬仗,是对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和工作水平的检验。全县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扶贫开发工作上来,精心组织,创新机制,完善措施,强化督查,狠抓各项扶贫开发措施的落实,确保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实现新的跨越,取得更大的成绩。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按照“县负总责、乡(镇)抓实施、村组抓落实”的要求,落实党政一把手负责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严格实行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继续将扶贫开发作为“争先创优”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党委、政府扶贫工作绩效的重要依据。

(二)整合资金,保障投入。

要创新投入机制,多渠道增加和整合扶贫开发资金投入,在集中财力上下功夫。各乡镇、各部门要树立大扶贫观念和扶贫开发“一盘棋”的思想,按照“统筹安排、集中使用,渠道不变、各记其功”的原则,把发改、交通、农业、水利、电力、教育、扶贫、林业、卫生、农综开发等各级各类涉农资金尽量整合起来,集中用于扶贫开发。

(三)强化督查,提高效率。

严格实行扶贫开发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和完善公平、透明的奖惩制度。对提前实现脱贫目标的乡(镇)、村,原定扶贫期限内的扶持政策不变;对扶贫开发多年不见成效的乡(镇)、村,要给予通报批评,采取适当措施加以改进。要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加强和完善对新时期新阶段的贫困统计检测,认真采集、分析和处理相关信息,为党委、政府制定扶贫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和审计监督,促进扶贫开发工作效率的提高。

(四)统筹兼顾,重点突破。

扶贫开发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工作中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搞平均主义。要明确工作方向,瞄准扶持对象和重点区域,对症下药,重点突破。瞄准最贫困的自然村和贫困农户,把高寒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作为重点区域,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要准确界定贫困户,摸清家底,搞清情况,建档立卡,增强扶贫开发工作的针对性,将扶贫政策措施真正落实到重点村、贫困户。对脱贫条件较好的贫困山区,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扶持规划,采取针对性措施,建立脱贫长效机制和农民增收机制,巩固扶贫成果。

(五)广泛动员,形成合力。

社会参与扶贫是扶贫开发的一支重要力量,是推进扶贫开发的重要途径。要认真借鉴镇雄“百千万帮扶工程”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县实际制定“百千万帮扶工程”的具体实施方案。

第一,要扩大帮扶范围,完善挂钩帮扶制度。一是实行部门定点挂钩帮扶。目前,省委、省政府在省统计局、省保监局、昆医附一院、红云集团挂钩我县的基础上,又安排了云南物流集团公司和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挂钩帮扶我们*,这给我们带来了更好的机遇。市委、市政府调整了市直17个单位挂钩帮扶我县17个贫困村,我县也安排了109个单位对100个贫困村实行定点挂钩帮扶。要进一步明确省、市、县挂钩部门的挂钩点,对县级一些新成立、原来没有确定挂钩点的部门,要尽快确定挂钩点。二确了县处级领导干部挂钩的乡村,要将扶贫工作与其他挂钩工作同思考、同协调、同检查、同落实。三是实行干部职工结对帮扶。经县委研究,决定对我县的结对帮扶工作作进一步的完善和补充。县、乡财政供养的在编人员(含差额拨款单位)和中央、省、市属驻巧单位干部职工全部纳入包扶范围。处级干部每人包扶2户,科级及一般干部职工每人包扶1户,差额拨款单位职工2人包扶1户。结对帮扶贫困户主要以资金帮扶为主,户均每年投入不少于200元,再辅之以其他扶贫措施。

第二,要明确工作思路,强化挂钩帮扶措施。我县统一采取“三定四有”的工作思路,使“百千万帮扶工程”思路更清晰、措施更具体、落实更有力。“三定”即:一是定思路。就是驻村扶贫工作组、挂钩单位、包扶干部职工进驻特困村、贫困村和包扶户后,围绕“百千万帮扶工程”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通过调查研究,对村情、户情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找准优势和劣势所在,找准发展的重点和突破口,帮助特困村、贫困村和包扶户制定脱贫思路。二是定规划。就是驻村扶贫工作组、挂钩单位、包扶干部职工要坚持讲实际、求实效和因村制宜、因户施策的原则,以实事求是、科学可行为基础,以增强“造血”功能、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充分利用各种扶贫资源,捆绑各类项目资金,制定特困村、贫困村和包扶户“十一五”扶贫规划和当年扶贫工作计划,并保证其针对性、可行性和有效性。三是定承诺。就是全县帮扶干部职工坚持动真情、真扶贫,向贫困户作出帮扶承诺,并签订承诺书,确保帮扶目标的实现。“四有”:一是有保证。就是特困村、贫困村和包扶户要向包扶单位和干部职工签订保证书,调动广大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实现由政府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的转变,加快推进帮扶目标的实现。二是有标志。就是驻村扶贫工作组、挂钩单位、包扶干部职工要制作帮扶单位(人)的名称、措施、目标和时限等标志牌,让帮扶工作始终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让帮扶干部职工明确责任,增强信心,既增强包扶干部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又同时给双方加压,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三是有实事。就是驻村扶贫工作组、挂钩单位、包扶干部职工要结合部门职能、自身工作实际和所在村及包扶户的需要,在农村人畜饮水、能源建设、农业生产、贫困家庭子女上学等方面,倾斜项目资金,予以重点支持,想方设法为贫困村及贫困户解决实际问题,办若干实事。四是有考核。就是年初各有关单位要将驻村工作组、挂钩扶贫、包扶干部的扶贫计划以一定形式进行公示,同时报扶贫办汇总后在电视台进行公示,公开接受监督。年终由县委政府组织进行检查,并将部门执行情况列入争先创优考核,将个人工作情况作为干部年终考核、提拔使用和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

扶贫基层工作经验总结篇6

近年来,根据省、市关于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相关要求,各级党组织主动转变工作思路,把党建工作的落脚点放在促脱贫攻坚上,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深入脱贫帮扶第一线,查找短板,谋划思路,实施项目,为实现贫困人口脱贫任务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现将2019年抓党建促脱贫工作总结如下:

一、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精心组织,健全精准脱贫工作机制。一是县上成立由县委书记任总指挥的精准脱贫指挥部,各乡镇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站长的扶贫工作站,各贫困村设立扶贫工作室,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员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以“抓党建、促脱贫、惠民生”为主线,一手抓党建,一手抓扶贫,切实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形成县乡村齐抓共管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全县30位县级领导干部、80个县直部门和省市帮扶单位负责人、20个脱贫攻坚专项小组成员,全员参与,“一盘棋”挂图作战,深入脱贫攻坚一线,下沉到19个乡镇(管委会)、144个贫困村,加强指导,细化方案,精准施策,强力推进。县上按照12348的扶贫攻坚战略,即一个中心(以人民为中心)、两个体系(以双组长制)、3+20方案、四轮驱动(异地搬迁当头炮;基础建设排头兵;产业发展突破口;金融扶贫助推器)、八大工程(特色产业扶贫工程、易地搬迁扶贫工程、基础设施扶贫工程、电商扶贫工程、教育扶贫工程、旅游扶贫工程、健康医疗扶贫工程、金融扶贫工程)的思路,制定下发《化隆县2017年脱贫攻坚计划》《化隆县2017年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等文件,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计、一人一方”的要求,逐村逐户逐人制定了脱贫计划和帮扶措施。紧紧围绕“贫困村脱贫七项指标”,整合资金3.78亿元,对今年退出的42个贫困村建设文化广场、危旧房改造、人畜饮水安全、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村道硬化、环境整治等33个项目,各项工作稳步推进。针对我县山大沟深,“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实际,今年对德恒隆等10个乡镇18个村(社) 2051户8127人(建档立卡户435户1622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项目总投资11902万元。二是制定出台“3+20”精准扶贫专项方案,形成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化隆县锁定“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和“七项指标”要求,瞄准“全退出、全脱贫”在“精准”上下功夫。党员领导干部带队抓好一件一件落实,摒弃“大水漫灌”;党员、干部做好一户一户精准对接,实现“精准滴灌”,贫困农户主动按照“一户一策”积极养成好习惯、勤劳搞好自家生产生活。针对贫困户资金短缺的实际,县上实施金融扶贫工程,累计发放扶贫贷款8109万元,其中:发放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1230笔6534万元;发放能人大户贷款15笔775万元,带动贫困户54户;发放产业园区企业贷款1笔800万元,带动贫困户47户,有效解决了贫困户资金困难的问题。三是县、乡、村分别绘制贫困村分布、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年度脱贫时序等“作战图”,层层签订责任书,确保脱贫责任落实到户到人。四是投资200万元,建立了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云终端操作管理系统,促进了全县精准扶贫工作的科学化管理。

(二)严格管理,确保第一书记履职尽责。为确保选派的第一书记”和驻村队员能切实担起责任、服务群众,有效推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化隆县结合本地实际,一是制定了《第一书记扶贫工作考核制度》《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队员召回制度》《第一书记工作反馈制度》《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队员通报制度》《化隆县建立第一书记关爱激励制度》《化隆县第一书记及扶贫(驻村)工作队员惩罚性召回暂行规定》共六项制度,督促第一书记驻村有为、履职尽责。二是对年度考核不称职的2名第一书记进行了召回。三是实行双向挂职制度。选派20名县直机关干部到脱贫任务重、矛盾问题多的10个乡镇进行挂职锻炼,旨在协助乡镇党委进一步完善扶贫措施,拓宽扶贫路径,指导和推动基层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助推所在乡镇党的建设、脱贫攻坚等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并选派14名乡镇干部到纪委、扶贫、精准扶贫指挥部等部门、单位进行挂职锻炼,提高其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四是创新工作方法,在全县53个非贫困村选派了53名第一书记,有力地促进了非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攻坚的能力。

(三)关爱激励,激发扶贫干部队伍活力。立足实际,加强对第一书记、扶贫(驻村)队员和村干部的关爱服务工作,通过建立关爱激励制度,切实解决他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一是及时为省、市、县选派到村的“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成员享受艰苦边远地区工资水平补差、乡镇工作岗位补助和生活补助金。二是2016年从党内关爱基金中列支21.2万元为全县111名第一书记、320名扶贫驻村工作队员和362名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办理了人身意外险,2017年又拿出20.8万元为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办理了人身意外险,确保扶贫工作队在基层待得住、干得好。三是连续两年为“第一书记”征订《党的生活》等党建刊物1-2份。扶贫驻村工作队工作经费从2016年1万元提高到1.5万元。同时,为重点贫困村和一般贫困村的驻村工作队分别解决燃油费3000元和2000元。四是县上对扶贫工作中涌现出的8名第一书记、10名乡镇党委书记、12个优秀帮扶单位进行了表彰奖励,进一步激发了第一书记及驻村队员的工作热情。五是通过采取“一述两推三审四评”的方式,将3名政治坚定、作风扎实、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成员被提拔到乡镇领导岗位。

(四)精准施策,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第一书记及驻村队员,认真落实“123”工作机制,立足本村实际,对接各类惠民政策,帮助贫困户脱贫,整合利用每人5400元的产业扶持资金,扎实推进产业扶贫。一是在19个村推广“一村一店”模式,采取“龙头企业+贫困户”模式,贫困村与品牌拉面店签订合作协议,按本金的10%对加盟贫困户进行利益分红。二是在30个村推广“种养殖业”模式,以“合作社+农户”、分散养殖等模式,扶持贫困户发展种养殖业。三是在22个村推广“商铺购买”模式,通过购买商铺,让贫困户实现资产收益。四是在2个村推广“民族服饰加工”模式,将资金入股到相关龙头企业,通过“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带动贫困户增加收入。五是在3个村推广“建筑业”模式,由村集体成立劳务承包公司承揽工程,带动农户增加劳务收入脱贫。六是扎实开展技能培训,投资160万元,对800名贫困群众进行了挖掘机、驾驶员、推土机等实用技术培训,对370多名贫困大学生进行了学历教育补助。同时,依托化隆拉面经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拉面“带薪在岗实训+创业”计划,目前已有1020名“带薪在岗实训+创业”人员上岗实训。七是紧紧围绕“贫困村脱贫七项指标”,整合资金3.78亿元,对今年退出的42个贫困村实施文化广场、危旧房改造、人畜饮水安全、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村道硬化、环境整治等33个项目,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八是对德恒隆等10个乡镇18个村(社) 2051户8127人(建档立卡户435户1622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项目总投资11902万元。九是县上聘用71名建档立卡户到天保、生态、公益林管护护林岗位,人均年工资1.5万元以上,续聘50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继续担任生态护林员,人均年工资1万元,总工资达500万元。十是将“雨露计划”项目资金整合到“带薪在岗实训+创业”计划,按照“互联网+拉面+n”思路,共投资4000万元在42个贫困村筛选200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带薪在岗实训+创业”计划,年增加工资性收入4万元以上。投资4512.78万元,在全县101个村2153贫困户8357人中实施扶贫产业扶持项目。

(五)强化培训,提升党员干部脱贫能力。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多渠道为村党支部书记及第一书记集体充电。一是组织89名村党支部书记、100名第一书记和320多名驻村队员到青海省农村干部学院进行培训,组织74名村党支部书记赴江苏华西村参加农村干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有力提升了村党支部书记党性觉悟和农村工作能力。二是县委组织部抽调县纪检、宣传、党校、扶贫等单位的业务骨干,组成两个培训小组,分赴17个乡镇,开展农村党员冬春季培训,共培训农村党支部书记362名、农村党员5000余名、入党积极分子200余名,真正让广大党员群众明白惠在何处,惠从何来,进一步增强了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三是和县委党校联合在全县开展了“扶贫先扶志”宣讲活动和精准扶贫政策知识(思想扶贫)培训班,宣讲队深入17个乡镇进行授课,并从思想上扶“志”、能力上扶“智”等方面讲解了精神扶贫的思路和对策。四是开展了全县精准扶贫知识考试,为进一步提高全县干部精准扶贫政策知晓率,强化干部扶贫工作水平,切实做到精准发力,有效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组织全县副科级以上干部及精准扶贫干部在县第一小学举办了“全县精准扶贫知识考试”全县760多名干部参加了考试 。

(六)多方联动,形成精准扶贫强大合力。认真开展“双联双帮”和结对认亲帮扶活动。全县各级党组织深入开展“双联双帮”和结对认亲帮扶活动,采取1+1、1+N或N+1的方式确定结对帮扶。全县68个党组、党支部结对帮扶68个贫困村;省直61个党组、支部结对帮扶61个村;市直15个党组、支部结对帮扶15个村。结对帮扶单位充分发动党员干部结对认亲,使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亲戚”,“双联双帮”实现了全覆盖。全县各机关单位、各企事业单位职工9699人与全县362个行政村912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结对认亲,共帮扶资金210多万元。144名驻村第一书记、288名驻村工作组成员,与贫困村群众同住同吃,一块苦,一起干,宣政策、谋思路、跑项目、送温暖、兑承诺,帮助贫困群众“快马加鞭”,脱贫奔康。全县9000余名党员在各自战线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与广大干部群众,担责立责,同甘共苦奔小康。一是采取1+1、1+N或N+1等方式确定结对帮扶关系,“双联双帮”实现全覆盖,做到贫困户都有党员干部或爱心人士结对帮扶。二是加强与中国地质大学、鞍山市、省直机关、县民营企业家的协调联系,积极争取教育援助、产业扶贫、干部培训、矿产资源勘测等方面帮扶项目。截止目前,我县已累计争取各类帮扶物资约合1889.8万元。通过各界帮扶,极大的改善了我县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了脱贫致富的信心。三是加大力度加强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按照“县委书记破难点、组织部长抓重点”的思路,实施了100个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化党建,目前21个村级办公活动场所已经峻工,目前正在配备办公设备及空调,10个村的村级办公场所已经完成主体,其他的正在抓紧施工。

二、存在问题

(一)第一书记作用发挥不平衡。在落实“123”工作机制中,由于第一书所在的单位不同,扶贫力度不一样,省上和市级帮扶的贫困村“123”机制落实的很好,但县上的个别单位认亲帮扶也只是蜻蜓点水,停留在争取一些基础设施项目上,仍属于“输血”式扶贫,从长远规划脱贫攻坚思考的不够。

(二)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足。全县84.2%的耕地分布在浅脑山地区,73%的农民聚居在浅脑山地区,群众收入主要依赖简单的种养业,农产品主要以出售原始产品为主,农民群众生活困难,贫困群众发展能力不高,防灾抗灾能力弱,因病因学因婚因灾致贫的问题存在,严重制约着群众脱贫的步伐。

(三)全县产业扶贫形式单一。受县域经济发展缓慢、自然条件恶劣等的影响,贫困群众没有掌握一技之长,就业门路狭窄,一些贫困村靠天吃饭的现象依然存在,收入很不稳定。广大群众增收的内生机制尚未形成,支撑体系比较脆弱,在化隆除了拉面经济以外,缺乏其他有支撑力的产业和资源,以产业带动扶贫工作的难度较大。

(四)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受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的限制,我县362个村均没有集体经济,都属于“空壳”村,村党支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缺乏财力支撑,无钱办事的问题比较突出。

三、下一步打算

(一)力促抓党建促脱贫工作再上新台阶。按照市委组织部关于印发抓党建促脱贫攻坚50条措施的要求,从思想认识方面、责任落实方面、骨干培养方面、固本强基方面、先锋引领方面、能力提升方面、人才服务方面、合力攻坚方面、基础保障方面、督查考核共10个方面继续狠抓50项措施落实工作,以此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促进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做到“双推进”“双提升”。

(二)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脱贫攻坚的组织基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服务引领作用,切实把基层党组织的旗帜树立起来,把功能作用发挥出来,探索建立“党组织十”的党建模式,以及“能人引领、强村带动”等,为建强基层组织战斗堡垒、推进精准扶贫探索新路子,积累新经验。

(三)拓宽产业扶贫思路,探寻符合实际脱贫之策。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各级党组织和第一书记的一项政治任务,要求各级党组织和第一书记沉下身子,深入实际,拓宽脱贫致富的思路,既要利用好本地资源优势,又要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对症下药制定对策,走出一条符合本村实际的脱贫之路。

(四)加大统筹攻坚力量,推动脱贫攻坚取得实效。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双帮”作用,不断整合各种社会力量的投入,突出区域化布局,厚植发展优势,彰显地方特色,做到“一乡一品、一村一店”,发挥好社会企业的带动作用、合作组织的引导作用,通过产业发展带动转移就业,从根本上解决农户脱贫致富的问题。

(五)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解决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问题。通过积极争取项目投资、财政专项资金和发动群众入股等措施,创办村级合作社等经济实体,逐步在一些有条件的村率先建立集体经济。

(六)加强第一书记的管理,夯实脱贫攻坚的基层基础。进一步加强第一书记及驻村干部的管理,通过定期抽查、查看出勤、听取群众反映等方式严格管理第一书记,同时加强对“第一书记”的年终考核,对工作不认真、不负责的给予批评教育,对工作不胜任的及时调整和处理,确保贫困村不脱贫,“第一书记”不撤离。

2019年抓党建促脱贫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中心认真开展党建工作,进一步健全和落实了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切实提高了党总支的党建工作水平。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落实抓党建工作责任

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要求,明确党总支履行抓基层党建的主体责任,明确党总支书记为党总支党建的第一责任人职责,各支部书记为各支部的党建第一责任人。

二、党建工作开展情况

(一)狠抓党员干部学习教育。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和引导党员认真学习《党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有关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等,明确学习时间,制定学习计划,确定学习内容。同时,以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为重点,积极开展各种党建活动。

(二)推动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按照县委的具体安排,严格落实驻村帮扶脱贫工作要求,组织机关党员干部积极开展下乡住村、精准扶贫活动。深入百尺镇的4个帮扶村开展工作,帮助解决存在的困难,帮扶队员进村入户,进行情况调查,了解农户要求和意愿,有针对性的制定脱贫计划和措施,配合村支两委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确保今年通过脱贫验收。

扶贫基层工作经验总结篇7

近期召开的全省精准脱贫暨双联行动考核表彰大会是在全省双联和扶贫攻坚行动如火如荼开展,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入如战决胜阶段召开的十分重要的会议。本次会议给全省上下鼓舞了士气,传导了压力,指明了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精准扶贫和双联工作的努力方向。根据省市决策部署和这次会议精神,我县制定了《全县双联行动工作要点》,下面我围绕两个方面与大家共同交流学习。

一、王三运在全省精准脱贫暨双联行动考核表彰大会上的主要讲话精神

5月11日,全省精准脱贫暨双联行动考核表彰大会在兰州召开。会议以视频的形式召开,开到省市县乡村和社区五级。大会对2015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的18个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34名党政正职和双联行动先进单位及个人进行表彰奖励。我们礼县党政领导班子和县委方书记、政府孙县长被评为优秀,在大会上受到省委省政府嘉奖。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强调,当前,我省的脱贫攻坚工作已处在“十三五”开局起步、纵深突破的历史关口。在这样一个关键时间节点,既需要我们深入总结经验,准确把握形势,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更需要我们充分认识精准扶贫和双联行动取得的显著成绩,坚定信心、鼓舞斗志,再接再厉、乘势而上,奋力开创脱贫攻坚的新局面。他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扶贫开发重要思想,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强烈的责任担当、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入推进精准扶贫,持续开展双联行动,凝聚形成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磅礴力量,为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奋斗。

王三运代表省委、省政府向获奖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和诚挚慰问,向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工程的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方面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他指出,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全面小康、聚力扶贫攻坚、直指作风建设,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大力实践、踏石留印,走出了一条立足陇原大地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开拓创新之路。联村联户为民富民、“1236”扶贫攻坚、“1+17”精准扶贫等行动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成为脱贫攻坚主战场和攻坚拔寨主阵地,成为甘肃人民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的靓丽名片,在陇原儿女心中留下了值得骄傲的深刻烙印。脱贫攻坚工程记载的是为民情怀、耸立的是人民心碑、凝聚的是强大合力,所有能够参加这场战役的人们,都应该一生感到荣耀和自豪,都应该给予褒扬和表彰。

王三运强调,要充分肯定成绩,着力提振脱贫攻坚信心。2015年度,全省精准扶贫的工作成效集中体现在“谋划实施一大行动,建立健全四大体系,超额完成年度任务”上,即谋划实施“1+17”精准扶贫行动,建立健全从省到村各级组织层层落实责任的脱贫攻坚组织领导、省市县乡和社会各方面力量资源有机整合的帮扶支持、中央和省市县各类扶贫开发政策配套融合的政策保障、科学评估脱贫成效的激励约束等体系,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群众收入持续较快增加、脱贫减贫取得显著成效,超额完成了年度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他强调,双联行动是推动“三农”工作的综合载体,也是加快脱贫攻坚的有效抓手。去年以来,各级各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双联行动大会精神,聚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在坚持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双联行动呈现出持续深入开展的良好态势,有效发挥了服务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元综合效应。精准滴灌“管道”作用有效发挥、“六大重点任务”得到深入落实、“三大工程”建设扎实有序推进,充分发挥了服务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元综合效应。全省各级各方面要坚定信心、鼓舞斗志,再接再厉、乘势而上,奋力开创脱贫攻坚的新局面。

王三运强调,要抓实精准脱贫,着力提升脱贫攻坚水平。认真贯彻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加紧进度,深入推动“1+17”精准扶贫方案落地生根。攻坚战术要精细精确,在挂图作业战术的精细精确上下功夫,进一步夯实平台基础、增强指导的科学性,明晰村级挂图、增强攻坚的针对性,做实农户台账、增强扶持的实效性,确保做到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因户施策、脱贫退出、巩固提高、返贫动态“五个真实可靠”。脱贫路径要抓准拓宽,坚持问题导向,切实解决好发展特色产业、引导输出劳务、实施易地搬迁、结合生态保护、加强教育、开展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社会保障兜底等“七个脱贫”中的具体矛盾。扶贫激励要管用有效,进一步激发领导班子的积极性、帮扶力量的自豪感和贫困群众的内生力,形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贫困退出要科学合理,完善脱贫验收标准,建立稳定脱贫机制,持续巩固脱贫退出成果。

王三运强调,双联行动作为一项战略性、全局性的举措,紧扣的是发展要务,践行的是根本宗旨,密切的是血肉联系,必须进一步抓实抓好。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的双联工作,首要是持续、关键在精准、根本看效果。各地各双联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的决策部署,坚持“重在联、贵在为、深在制”的行动要领,深入抓、全面抓、系统抓,为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抓手。具体来说,要继续念好“联”“为”“深”三字经,做实做细做精各项工作,不断打造双联行动“升级版”。“联”要在经常中见深入,确保时限要求经常联,推广成功模式深入联,在更高层次上保证“联”得深入、“联”得有效、“联”得出彩;“为”要在全面中抓重点,聚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落实“六大任务”、着力打造“三大工程”,强化双联行动“为民富民”的助推和支撑作用;“制”要在拓展中显长效,重点创新行业系统推进机制、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和工作落实机制,确保双联行动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前行。

王三运强调,要扛起责任担当,着力强化脱贫攻坚保障。坚持以高远的全局站位、强烈的使命担当、有力的组织领导、严实的工作作风,确保精准脱贫和双联行动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工作责任要再压实,完善和落实省负总责、市州抓落实、县区承担主体责任的领导体制,坚持领导抓、抓领导,层层签订责任书、人人立下军令状,千斤重担万人挑。良好氛围要再营造,及时挖掘和提炼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在全社会营造扶贫有责、扶贫有我、扶贫光荣的浓厚氛围。扎实作风要再锤炼,结合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双联干部和党员干部认真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勇于担当、攻坚克难、积极作为,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组织的伟大业绩。

二、2016年礼县双联行动工作要点

2016年全县双联行动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强化“一号工程”意识,坚持把双联行动作为助推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和抓手,着力在“联”上做文章、在“为”上下功夫、在“制”上求创新、在“变”上看成效,统筹精准脱贫、小康建设帮扶重点,把帮扶力量聚焦到建档立卡的帮扶对象上,把帮扶任务聚焦到精准扶贫各项政策措施的对接落实上,把帮扶重点聚焦到富民产业培育和增加农民收入上,强化驻村帮扶工作队作用发挥,强化单位联村干部联户帮扶责任落实,强化典型推动示范引领,强化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创新方式方法,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协调指导督查考核,推动双联行动向纵深发展,为打赢礼县脱贫攻坚战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持续深化双联行动,全面落实“六大任务”、倾力打造“三大工程”

1.全面落实“六大任务”。围绕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坚持“重在联、贵在为、深在制”要领,组织和引导各级双联单位、双联干部和驻村帮扶工作队从各联系村的实际出发,把宣传政策与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三农”工作部署紧密结合,把反映民意与帮助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紧密结合,把促进发展与加快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建设进程紧密结合,把疏导情绪与加强农村社会治理紧密结合,把强基固本与提升基层党组织带动服务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能力紧密结合,把推广典型与营造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浓厚氛围紧密结合,推进落实“六大任务”与脱贫攻坚、全面小康有效对接。

2.倾力打造“三大工程”。要坚持把群众路线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体现在双联行动中,紧密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双查双整”为切入点,组织引导各双联干部和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紧紧扭住贫困群众最突出的困难、最迫切的期盼、最美好的向往,勇于担当、攻坚克难、积极作为,在脱贫攻坚和小康建设一线工作中转变作风、提升形象,经受锤炼、锻造能力,培养干部、造福人民,在常联深联中增进贫困群众的亲近感,在真帮真扶中增强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在苦干实干中提升贫困群众的幸福感。严格落实双联干部轮流驻村时间累积作为基层工作经历实施办法,双联干部每年进村入户不少于4次、时间不少于15天,确保长流水、不断线、见成效。

(二)紧盯“一号工程”目标任务,全力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3.精准管理帮扶对象。双联单位、双联干部和驻村帮扶工作队要把帮扶对象进一步聚焦到建档立卡的240个贫困村和12.4万贫困人口上,持续深入开展好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认真帮助乡村及时更新、完善好建档立卡信息,建好大数据管理平台,健全动态管理机制,协助抓好扶贫对象有进有退精准管理,做到精准联系、应扶尽扶。

4.细化落实帮扶措施。认真落实好“853”挂图作业措施,按照全县扶贫攻坚规划确定的时间节点和脱贫时序,对照村级脱贫13项指标和户脱贫7项指标,深入分析贫困村户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列出脱贫需求,帮助完善贫困村脱贫规划和贫困户脱贫计划,完善双联工作计划和帮扶工作内容。围绕基本生产生活、基本公共服务、基本社会保障,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制定个性化、差异化帮扶措施,增强帮扶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围绕推进发展特色产业、引导输出劳务、实施易地搬迁、结合生态保护、加强教育、开展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社会保障兜底等“七个脱贫”的路径,坚持问题导向,解决好路径实施中的具体矛盾,认真组织实施好“五个一批”工程,努力实现年内31个村整村脱贫和减少2万贫困人口的奋斗目标。

5.对接落实“1+17”方案。协助乡村研究制定联系村“1+17”精准扶贫到村政策实施规划, 根据贫困户脱贫致富需求,协助制定到户政策的实施方案。积极与扶贫和相关行业部门衔接,帮助乡村户做好项目申报、审批和落地等工作,主动参与到村到户项目的监督实施和验收评估全过程;协助做好扶贫有关政策规定、资金分配办法和年度使用计划的公示公开,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及时受理并反映群众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挥政策的最大效应;协助做好项目实施情况的掌握反馈以及部门、乡村户之间的台账衔接、数据互联共通。继续将领导力量、帮扶力量、项目资金向特困片区倾斜,帮助解决好基础设施建设、巩固服务保障等方面的难题。

6.聚焦脱贫增收重点。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为抓手,结合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选准脱贫致富产业,用好产业扶持政策,着力解决好特色产业规模小、加工链条短、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加快培育壮大区域性主导产业,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提供坚强的产业支撑。大力宣传和推动落实《礼县鼓励扶持特困片区产业扶贫办法》扶持政策,促进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多种要素向全县4个特困片区和贫困村户聚集。积极帮助贫困村组建“支部控股+群众参股+贫困户持股”、“(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电子商务+企业+贫困户”等脱贫带动模式,力争年内所有贫困村实现脱贫带动机制全覆盖。继续深入开展农业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活动,促进实现基地规模化、管理科学化、生产标准化、加工精深化、营销市场化、产品品牌化“六化”目标。积极组织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促进转移就业和创业。加大精准扶贫专项贷款政策的宣传动员和申请发放力度,确保及时落实到户。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着力打造一批乡村旅游品牌。

(三)加强驻村帮扶工作队建设,充分发挥脱贫攻坚主力军作用

7、加强队伍建设。按照分级负责、分层培训的原则,以“1+17”精准扶贫政策为重点,着眼政策落地的重点难点和干部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全面提升驻村帮扶工作队员的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年内县委双联办和县扶贫办对所有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队员开展两轮以上集中轮训,培训时间累计达到5天以上。按照“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保持总量不少、标准不降,做好第一批选派驻村帮扶工作队到期后的动态调整和补充工作,及时配齐配强工作队长和队员;鼓励支持有意愿的工作队队员继续扎根基层服务,保持帮扶队伍的相对稳定和工作的连续性。

8.严格运行管理。驻村帮扶工作队要建立台账式清单管理和精细化管理的驻村工作台账,对工作队帮办实事、协调项目、宣传政策、驻村时间等工作情况记录在册,逐级汇总后每季度向县委双联办、组织部报送。乡镇党委要加强对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工作指导和日常管理,压担子、提要求、交任务,严格落实考勤管理制度。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要加强队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日常管理,牵头制定年度帮扶计划,组织推进落实,做好上下沟通衔接,协调配合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任务,管理好工作经费,定期不定期地向县委双联办、乡镇党委及派出单位报告工作进展情况。县双联办要会同组织、纪检监察部门加强跟踪督查,至少每月组织1次明察暗访、每季度组织1次集中督查,派出单位要至少每季度进行1次回访,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鞭策促进,确保各项制度措施落实到位。严格落实《驻村帮扶工作队考核评价办法》,实行一年一评估,对工作成绩突出、群众公认的驻村帮扶工作队、优秀工作队长、优秀工作队员及时宣传表彰,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对人员不到位、制度不落实、工作不作为、作用发挥不力的工作队或队员进行问责,责令派出单位召回,并进行组织处理,两年内不得提拔重用。(王三运:各级双联办和有关单位要加强台账式清单管理和抽查督查工作,力促联户干部轮流蹲守制度和驻村工作队队员驻村时限要求落实落地,坚决更换那些“单位村里两头跑、两头都看不见好”的“走读”干部,坚决剔除那些平时不见、检查立现,平时不忙、考核瞎忙,平时不苦、逢人叫苦的驻村工作队队员)。

9.抓好作用发挥。驻村帮扶工作队要认真落实帮扶对象精准聚焦、目标任务精准对接、帮扶内容精准落实、帮扶措施精准到位、夯实基础强化治理、典型培育示范引领等职责任务,进一步发挥精准脱贫指导员、项目实施协调员、政策法规宣传员、农民群众服务员、资金使用监督员的作用。把建档立卡作为驻村帮扶工作队首要任务,工作队长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按照“853”挂图作业的要求,做到建档立卡填表数据内容规范、填写规范、更新规范,对接落实好精准扶贫政策,完成年度脱贫任务。派出单位和乡镇党委政府要将驻村帮扶工作纳入乡镇脱贫攻坚工作整体计划,确保驻村帮扶力量同基层单位之间、双联单位之间形成工作合力,发挥最大效应。要统筹运用好双联干部和驻村帮扶工作队“两支力量”,处理好驻村帮扶工作队蹲点驻守与双联单位、双联干部轮流驻村帮扶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双联干部轮流驻村与工作队蹲点驻村相互补充、互促共进的帮扶工作格局。(2015年,全县240个驻村帮扶工作队基本都能够严格按照省市县要求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保证了每月驻村时间不少于20天的规定要求,驻村时间累计达到115500天,人均达到110天。通过年终对全县240个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驻村帮扶工作综合考评, 240个工作队,优秀76,良好162,一般2个,240个工作队长,优秀76,称职162,基本称职2 ,810个队员,优秀245,称职563,基本称职2人。虽然全县广大驻村帮扶队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驻村工作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驻村帮扶工作队对双联行动与精准扶贫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把驻村帮扶工作等同于一般性工作,工作不积极、不主动、不认真,被动应付。二是部分联户干部和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不注重理论学习,对省市县双联行动与精准扶贫的新政策、新思想、新动向以及新要求了解不够、领会不透,没有做到双联行动与精准扶贫的深度融合,开展工作没思路、缺抓手。三是部分驻村帮扶工作队作风不扎实,没有建立生活基地,沉不下、蹲不住、做不来,走读情况严重,个别单位没有严格落实驻村帮扶工作队必须吃住在村的规定,工作队员吃住在县城或乡镇。四是部分帮扶工作队长组织、管理等职能发挥不到位,队员存在缺位现象,没有严格考评。五是一些工作队没有制定帮扶计划或制定的计划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特别是在产业扶贫上思路定不清、项目选不准,到户帮扶措施没有制定和落实;一些驻村帮扶工作队与乡村精准扶贫工作配合不紧密、参与度不够,存在两张皮现象。六是部分驻村帮扶工作队员缺乏基层工作经验,不熟悉农村基本情况,不会“土知识”,无法融入到群众中去。七是双联单位和部分驻村队员以驻村帮扶工作代替双联轮流驻村。八是部分单位人员确定不准确。部分双联单位选派的驻村帮扶工作队长、队员是该单位主要岗位的业务负责人或业务骨干,无法保证长期驻村开展帮扶工作;部分单位联系贫困村较多,可派驻村人员有限,部分双联单位选派的工作队员没有脱离原单位工作,存在“两头跑”现象。九是有部分驻村帮扶工作队至今没有对2015年度工作经费进行报账。十是部分驻村帮扶工作队工作日志记录不及时、内容不全面,工作日志所显示的驻村时间未达到规定要求。十一是县双联办专门发通知要求各工作队都要在室外张挂驻村帮扶工作公示牌,显示人员构成和每日驻村人员情况,接受群众监督,但部分队仍未做到。这些差距和问题,需要各位队长高度重视,认真对照查找,对号入座,全力加以改进)。

10.强化工作保障。严格落实《关于加强驻村帮扶工作队工作保障和组织管理的实施细则》。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加大服务保障力度,为驻村工作队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派出单位要充分发挥后盾作用,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支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帮助协调落实资金项目,落实驻村期间的交通、伙食补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解决开展帮扶工作及慰问困难群众所需经费,保障工作队队员能够脱离单位业务全身心地长期驻村开展工作。工作队队长要合理安排休假休息时间,制定年度休假计划,要严格落实请销假制度。队长请假由乡(镇)党委书记审批,并报县委双联办备案,队员请假由队长审批,确保工作队每天有人驻村值守。县财政局、县委双联办要及时审核拨付工作经费,保证工作队“下得去、蹲得住、干得好”。

(四)统筹精准脱贫和小康建设帮扶重点,巩固扩大双联帮扶成果

11.加强对已脱贫村的联系指导。对已经脱贫的联系村、联系户,双联单位、双联干部和驻村帮扶工作队要保持原有帮扶关系不变,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在此基础上,对照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帮助制定小康规划,分类施策,补齐短板,促其向小康迈进。同时,对接落实和探索创新贫困退出后续扶持政策,建立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做到“留出缓冲期、支持力度不减”,持续巩固脱贫退出成果。

12.帮助做好非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脱贫工作。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帮扶责任人由各级双联干部与驻村帮扶队员、乡镇包村干部构成,帮扶责任人要带着真情履行好帮扶责任,落实好精准扶贫各项政策,解决好联系的贫困户的突出困难问题。特别是对非贫困村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要靠实联户干部的帮扶责任,协助乡村按照“853”挂图作业要求,做好建档立卡和贫困人口管理工作,对接落实“1+17”精准扶贫到户政策,针对致贫原因,帮助编制贫困村户精准扶贫专项规划和帮扶计划,帮助落实各项精准扶贫措施,建立工作台账,切实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确保每户贫困户都能按期实现脱贫。

13.充分调动基层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发挥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和主体地位,注重做好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工作,引导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坚定脱贫致富的信心,增强自强不息、自力更生、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各级双联单位和双联干部要多方面、多层次开展智力帮扶,采取外出学习培训、观摩考察、专家讲座、算账对比、典型引路等方式,帮助基层党员干部开拓视野和思路,用新思维、新办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14.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帮扶。继续深入组织开展“人大代表在行动”、“政协委员助推双联”活动;县双联办、团县委、县妇联、工商联等部门要通过联合发倡议书、企业恳谈、上门动员等方式,动员县内企业能人大户、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踊跃参与联村联户,有效壮大县内帮扶力量;充分发挥科技、文化、经济等领域社会团体作用,积极动员县内外帮扶力量,有效扩大双联帮扶面;与省直、市直联村单位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战略协作,实现联村联户又联县联乡;加大与北京甘肃企业商会的联系沟通,靠实工作责任,跟踪落实《北京甘肃企业商会“百企帮百村”精准脱贫礼县座谈会及帮扶事项备忘录》的各项事宜;进一步深化与全国工商联旅游业商会、江苏省海安县、北京市丰台区的交流与合作,加快落实合作框架协议及议定帮扶事项;充分利用“民企陇上行” 及各类项目洽谈活动,扩大招商引资,吸引省内外大型民营企业和知名企业家来礼县投资兴业、参与精准扶贫。

15.增强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整合扶贫、组织、人社、农牧等部门的培训资源,紧盯市场需求,多途径、多渠道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按需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把技能培训与资质认证相结合、劳务输出培训与产业发展培训相结合、劳动者素质提高与培养致富带头人相结合,使每个贫困户家庭至少有一个劳动力接受培训,掌握一门致富技能,通过组织学习培训、观摩考察、算账对比、典型引路,引导群众开阔视野,更新生产经营理念,充分利用新方式、新技术致富;动员群众流转土地、参股入股、承包经营、转移就业和创业,多渠道致富;深入开展双联单位党组织与联系村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提升基层党组织引领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和水平。

16.打造独具特色的双联工作品牌。继续深化提高“先锋引领”、“人大代表在行动”、“政协委员助推双联行动”、“双联法律服务直通车”、“保民生、促三农”等全省工作品牌,按照“全省双联看陇南”的要求,不断丰富全市“双联电子商务”、“核桃高接换优”、“特困片区扶贫攻坚”、“农业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年活动”等陇南双联工作品牌内涵;深化提升“基层党组织权力规范运行”、“礼县苹果”电子商务、土地流转特色农业示范点建设、“苹果矮密示范园建设”、 “五个一”双联建档模式以及“解决干部四不问题”等富有特色的礼县双联工作品牌;鼓励双联单位发挥各自优势,探索创新如“低保动态管理”、“民事代办”、“信访”、“村民理事会”等各具特色、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双联工作新品牌,努力争取我县双联工作走在全市全省前列。

(五)健全长效机制,不断强化双联行动工作保障

17.层层压实工作责任。不断健全完善工作责任制,层层压实责任,级级传导压力。全面建立“抓领导、领导抓”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联村单位全面组织好所联系村的工作,主要领导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做到亲自抓、负总责、做表率,尤其要加强精准扶贫与双联行动的任务对接、力量对接、机制对接,统筹促进各项任务落地见效;乡镇党委全面组织好本乡镇范围内的工作,主动加强与联村单位的沟通配合,协调解决联村单位和干部开展工作及驻村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问题;联乡县级领导和组长单位统筹协调好所包乡镇联村单位的工作,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深入联系村户,出点子、找路子、扶产业、争项目、解难题,协调解决所联系乡镇双联行动中的具体问题,确保各项帮扶任务的有效落实;各联村单位定期总结、深入研究、扎实开展双联工作,确保双联行动纵深推进、不断取得新成效;县级对应单位主动配合协调服务好省市领导和单位的工作;县双联办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全面组织协调指导好全县双联工作,领导小组和成员单位要按职责承担起相关任务,确保各双联机构、单位之间协调一致、高效运转,全县双联工作推进态势良好。

18.完善督查考评机制。充分发挥督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采取点面结合方法,进一步健全完善督查机制,落实定期督查、专项督查、行业督查、随机抽查等多种形式的督查制度,对省市县乡四级双联单位工作进展情况、完成帮扶任务、落实双联制度、基层干部群众评议等方面进行督查,对发现的问题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并限期整改;认真做好半年督查和年底考核工作;牢固树立“以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创新考核激励措施,建立健全以脱贫实绩为导向的考核激励机制,把精准扶贫作为双联考核的重要指标,把脱贫成效作为评价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对认识不到位、精力不集中、措施不聚焦、作风不扎实、成效不明显的乡镇及双联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进行问责,对不能完成阶段性扶贫任务和弄虚作假的给予严肃处理。

19. 创新协调联动机制。健全落实省市县三级定期会商、相邻区域双联单位互相沟通的制度办法,创新行业系统推进机制。年内召开省直、市直联礼单位双联工作协调推进会各不少于2次,加强与省市双联组长单位及成员单位的沟通联系,及时向省级、市级牵头领导请示汇报,促进规划衔接、产业对接、项目论证和组织实施等各项工作规范化,推动面上工作整体协调推进。协调指导 “1+17”精准脱贫政策落实部门,把双联工作和精准扶贫有机融合,建立优势充分发挥、上下紧密协作的行业双联工作机制,推进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易地搬迁、教育支持、医疗救助、社保兜底等脱贫任务落实。县直双联组长单位要发挥好统筹协调、组织推动、示范带动、督查落实等职责,带头打造示范点和样板,带头打造双联工作品牌,带头引进省内外社会力量参与双联和精准脱贫,每季度定期组织召开联系乡镇范围内双联单位联席会议总结经验、交流工作,抓好督查落实、年度考核及评先选优工作,配合双联办和组织、扶贫部门抓好驻村帮扶工作的日常管理,促进形成上下联动、协调一致的工作合力;加强相邻区域联村单位沟通配合,根据部门单位职能和干部专业特长,研究组建双联工作小分队或工作小组,进一步拓展职能特点覆盖范围,推进联村单位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合力打造具有规模效益的专业乡、专业村,联手解决架桥修路、通水通电等突出问题。

20.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县委双联办、县委宣传部和各级双联单位要深度挖掘、系统提炼和总结全县精准扶贫和双联工作的突出成效及创新举措,及时主动地向省市有关部门报送信息及典型材料,积极协调各级新闻媒体做好宣传报道,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全方位、立体式、多角度、持续性地推出一批有影响力的双联行动和精准脱贫工作典型事迹,全面客观地宣传报道我县双联行动和精准脱贫工作中的典型经验做法、取得的显著成效,让各级各方面学有榜样、比有标杆、赶有目标,弹好精准扶贫和双联行动协奏曲,凝聚为民富民、助推小康正能量,在全社会营造扶贫有责、扶贫有我、扶贫光荣的浓厚氛围。

扶贫基层工作经验总结篇8

你看到第十季度第六期的青年大学研究报告了吗?在扶贫战场上,基层干部在宣讲扶贫政策、整合扶贫资源、推动扶贫项目实施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第六期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第六期观后感1如今,实现近1亿人的脱贫壮举在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中国千百年来的历史进程也未曾有之。不过英雄的中国人民终会创造奇迹,广大贫困群众即将用自己的双手实现整体脱贫,他们的非凡成就将会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脱贫路上仍有许多硬骨头要啃,已脱贫的群众近200万人有返贫风险,需要及时巩固脱贫成效,全国有52个县还未实现脱贫,其中的贫困群众更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老年人、患病者、残疾人的比例达到45.7%,加之受疫情影响,更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增添了难度。

作为贫困群众“知心人”与“领路人”的帮扶干部,自然有义务和责任在脱贫攻坚决胜之时扶上马,送一程,协助他们扫清黎明前的黑暗,让作为历史创造者的贫困群众能够书写好中国脱贫致富的好故事,心无旁骛答好最后的“脱贫考卷”。如此才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经久不衰”的数据支撑。

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在人的观念、能力、干劲。现在,广大帮扶干部无需隐藏实力,要以“两不愁、三保障”为出发点,尽锐出战,展现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定有我观念,发挥脱贫“多面手”的能力,拿出永不言弃的干劲,并以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作风,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力克扶贫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协助好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同时,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是识别锻炼干部的最佳试炼场,帮扶干部要沉下去,用实践检验自身能力。要亲自尝一尝贫困群众餐桌上的饭菜,检验群众是否愁吃;瞧一瞧贫困群众的衣柜,检验群众是否有衣穿;看一看贫困群众的房屋,检验群众住房是否跑风漏雨;陪一陪贫困群众到医院看病,检验群众是否看病难……如此检验,就能查出各项脱贫风险,使得帮扶措施更精准、帮扶成效更突出、帮扶信心更充实。

并且要将“话筒”交给贫困群众,让他们像竹筒倒豆子一样,直截了当把脱贫中还存在的困难以及自身脱贫所总结的经验方法讲出来。这样既能摸清脱贫中所存在的“隐形顽疾”,找到“接地气”的脱贫方法,从而以点带面,惠及其他贫困群众。又能拉近干部同贫困群众之间的距离,提升脱贫满意度,激发贫困群众改变落后现状的内生动力,达到扶智与扶志,实现全覆盖、无死角解决脱贫各项短板问题。

当贫困群众不再烦恼“两不愁、三保障”的问题,帮扶干部的协助工作就落到了实处。这极大锻炼了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也磨炼了干部的脑力、脚力、眼力、笔力。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更为后续衔接乡村振兴发展筑牢了干部基础,让英雄的中国人民能够真正将脱贫致富的壮举写入历史,让振兴梦根植于农村大地,实现幸福的开花结果。

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第六期观后感2决胜脱贫攻坚,一方面必须坚定理想信念,树好红旗,点亮明灯。另一方面必须深入一线,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用实践履行共产党员的承诺,用行动实现理想。

在此阶段,市委市政府召开会议,进一步为我市决胜脱贫攻坚注入了精神动力,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措施保障。处在基层一线的扶贫党员干部,应当认真学习领会此次会议精神、落实相关政策、强化问题整改、加强组织管理,注重创新改进扶贫工作中的方式方法,为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做出实际贡献。

我认为,现阶段脱贫攻坚工作还需注重以下几点:一是用心扶贫。面对仍然处在贫困状态的群众,我们要从内心深处同情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急困难群众之所急,想困难群众之所想。我们国家是从贫困中走过来的,艰苦时期是农村困难群众做出巨大牺牲,给予了党和国家以帮助,才有了今天的辉煌成就,我们应当增强扶贫攻坚的使命感与信心,这是用心扶贫的必要条件;二是用责扶贫。扶贫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要以高度的责任担当开展工作,注重倾听困难群众的诉求和想法,设身处地的谋划、实事求是的规划,将主题教育成果运用到脱贫攻坚战中,市委“督战队”要切实发挥监督指导作用,对于责任落实不到位的扶贫干部要进行责任追究,坚决避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让脱贫干部更有责任感、紧迫感;三是用智扶贫。要采取多种举措,让贫困地区的群众受到更多教育,用党的理论思想引导民心,用先进的科学知识启发民智,用中华优秀文化改善民俗,只有贫困群众受到更好的精神文化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积贫难返的局面,才能在脱贫后不会再“返贫”。

决胜脱贫攻坚已到最为关键阶段,只要全党党员干部、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携手并进,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关键战役,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第六期观后感3一、打赢脱贫攻坚战,精准扶贫是关键

扶贫开发成败系于精准,要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真正扶贫到点上,扶到跟上。一个地方的发展,关键在于找准路子,突出特色。欠发达地区抓发展,更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好特色文章,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抓扶贫开发,要紧紧扭住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任务。本局帮扶的秦峰镇老坞村,作为省级贫困村,我局除了要帮助村两委抓牢和继续发展菌菇这个农业产业外,还立足山清水秀和地理位置优势,重点帮助打造旅游文化产业,开发农家乐和民宿,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贫困户致富。

二、打赢脱贫攻坚、战作风建设是保证

从脱贫攻坚工作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急躁和厌战情绪以及消极腐败现象仍然存在,有的还很严重,影响脱贫攻坚有效推进。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的观念、能力、干劲。作为一名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将重点培养懂扶贫、会扶贫、作风硬的局扶贫干部队伍,增强帮扶干部的精准脱贫工作能力。并且还应该带头真正沉下去,做到真抓实干。

三、打赢脱贫攻坚战,人民情怀是根本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的更好,工作的更好、生活的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扶贫工作中,我们应真正了解困难群众的所需所求,帮助群众了解扶贫政策,有针对性地将困难情况细化归类,真正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并且把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引导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

脱贫攻坚战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环节,号角已吹响,让我们共同努力,拿出“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攻坚克难,乘势前进。

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第六期观后感4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四十年的努力,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使七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脱贫攻坚,加强领导是根本。必须坚持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落实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这是我们的最大政治优势。要强化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强化县级党委作为全县脱贫攻坚总指挥部的关键作用。中央要抓好统筹,做好政策制定、项目规划、资金筹备、考核评价、总体运筹等工作。省级要负起总责,做好目标确定、项目下达、资金投放、组织动员、检查指导等工作。市(地)县要抓好落实,做好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各级党政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必须增强政治担当和责任担当,立下军令状,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亲力亲为抓。

“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经验。要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鼓励和选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愿意为群众服务的优秀年轻干部、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到贫困村工作,落实好向贫困地区村党组织选派第一书记举措,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打攻坚战的关键是人,打赢脱贫攻坚战,各级干部特别是基层一线干部十分重要。要充实一线扶贫工作队伍,在实战中培养锻炼干部。要保护好干部积极性,对以各种方式到西部地区工作的干部,对驻村帮扶干部、第一书记、农村基层干部包括大学生村官,要多关心他们,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实效。脱贫攻坚,精准是要义。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等“六个精准”,不搞大水漫灌,不搞手榴弹炸跳蚤,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第六期观后感5打赢脱贫攻坚战,作风建设不能少。作风建设将有力约束党员干部的不尽心、不尽责、不作为,特别针对纸上脱贫等形式主义,要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严肃处理,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同时,对积极投身一线脱贫工作的党员干部采取激励政策,让工作有干劲、有盼头、有甜头,让脱贫工作更加充满正能量。

打赢脱贫攻坚战,群众需求不能忘。脱贫的主体是困难群众,只有真正了解困难群众的所需所求,才能更有效地将脱贫工作落到实处。帮助群众了解扶贫政策,积极走访摸清底数,利用各类资源,有针对性的将困难情况细化归类,做到有的放矢,真正解决群众实际困难。

脱贫攻坚战的号角早已吹响,党员干部们应以党的“两个一百年”为奋斗目标,积极落实脱贫政策,鼓足干劲加油干,力争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扶贫工作完美收官。

上一篇:投资管理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下一篇:义务教育工作经验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