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交流材料范文

时间:2023-12-10 09:58:22

网课交流材料

网课交流材料篇1

一、以计算机为“课堂”,拓展语文的学习领域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一体化,必然打破传统语文课堂的封闭围墙,把语文教学带入到一个无限广阔而又全新的领域,在时间、空间上,甚至连课堂的主体都将是无限的宽泛。在这个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高度一体化的天地中,课堂将是一个被无限拓展的无比宽泛的概念。

1.课堂时空的宽泛――时时是课堂,处处是课堂。传统语文课堂非常封闭,其地点是固定的,仅限于某一班级;时间也是固定的,只有区区每周几节。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一体化,突破了时空的限制,通过互联网,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语文学习和实践,运用语文去交流和勾通。可以说哪里有计算机,哪里就有语文课堂;只要一开机,就可以“上课”―进行网上阅读、网上作文、网上交际等语文学习与实践活动,真是时时是课堂,处处是课堂。

2.课堂主体的宽泛――人人是教师,人人是学生。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一体化以后,学生通过网络,就可以很便捷地进入世界各地的各式各样的“语文课堂”,去接受世界各地语文老师甚至其他非语文老师的远程语文教学,在这样的语文课堂里,一个学生所面对的是多数量、多元化的教师,他所获得的语文教学也必将是多数量、多元化的;同时,通过网络,学生还可以把自己的语文知识传授给他人,可以指导他人进行语文学习,自己摇身一变,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语文教师”,具有了“学生”与“教师”双重身份。在这种“人人是教师,人人是学生”的语文课堂里,教与学不断交互和整合,带来的必将是教学相长的不断深化,课堂中每个主体语文素养的不断提高。

二、以计算机为“教材”,拓展语文的学习内容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一体化,必然引发语文教材的变革,不但在语文教材的编排上将增加信息技术与语文学习、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内容与形式,使语文教材更容易吸纳信息技术的精华,更富于时代性和现代化;而且,信息技术在语文学习中的广泛运用,可以通过网络,使世界各地的各种语文资源与现行语文教材或紧密结合,或遥相呼应,最大限度地拓展语文学习内容,突破教材的极限,弥补教材的缺陷,改变当前教材单一、内容狭窄的状况,使语文教材更富于针对性、实效性和多元化、立体化。

1.离心发散拓展式。这是以课内语文教材为中心,抓住某一结合点,设计一些课前课后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资料搜集、网上阅读与交流等发散性、拓展性实践活动,以求把网络上的语文资源充实到现行语文教材中,使语文教材丰满起来,完善起来,把小小的语文教材拓展到无限广大,把薄薄的语文教材充实得厚厚的,使教材更富于立体化、多元化,更富于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

2.向心聚敛呼应式。这是引导学生以网上语文资源为教材,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广泛的网上阅读、网上作文、网上交流等网上语文实践,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以求通过这种百川汇海的形式,把网上的语文资源向学生的语文素养聚敛汇集,并与课内语文教材相呼应,相补充,相促进,共同对学生进行博大的语文教学。

三、以计算机为“工具”,拓展语文的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一体化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和语文教材的无限宽泛,以及计算机作为一种学习工具逐步被学生所掌握,最终必然呼唤并促使语文学习方式的革新。而且也只有学习方式的不断革新,才能更好地适应和驾驭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不断一体化的语文学习情境,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形成深厚的语文素养和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

1.作为“资料搜集工具”,构建“研究性”学习方式。未来的社会是知识化的社会,是创新的社会。必须重视专题性、探究性的研究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重视创新型、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必须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教会孩子怎样思考问题,面对陌生领域,知道到哪里去寻找他所需要的知识,并学会怎样运用这些知识去组合,去创新,去回答他所要回答的问题。这种“研究性学习”也正是现代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一体化中,计算机因具有快捷而又强大的信息搜索能力、存贮能力和处理能力,必将成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最佳的资料搜集和存贮处理工具。同时以下几种以计算机为工具的资料搜集、处理、存贮方法将是“研究性学习”中的重要学习方式:

(1)“任务驱动式搜寻法”,即按照“提出搜索任务确定检查标志选定检索工具(“搜狐”等搜索器)输入检索途径查找原始文献资料”的程序进行搜寻查阅资料;

(2)“自由浏览式搜寻法”,即按照“上网阅读寻找资料摘录”的程序进行快速浏览,搜寻查阅文献,选取所需资料;

(3)“分类下载存贮法”,即指导学生对资料进行下载,并对获得的大量信息进行分类、整序、编码、建立索引等存贮处理,使下载的资料系统化、简明化,便于进一步查阅;

(4)“资料处理利用法”。

2.作为“学科中介工具”,构建“综合性”学习方式。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一体化,以多媒体信息技术为“中介工具”,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抽象的语言文字与听觉、视觉、动作等形象语言的相互转换,把语文与音乐、美术、动画、社会、自然、数学等结合起来,实现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发挥各学科的综合效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作为“沟通交际工具”,构建“交互性”学习方式。学会交往与沟通是现代社会的要求,尤其是当今社会信息数量多、传播速度快,更新变化极其迅速,只有加强群体内部信息交流、信息共享,才能集众人之力,更好地捕捉信息、驾驭信息、利用信息。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一体化,为跨国家、跨地区、跨民族、跨人群的“语言交流、思想交流、情感交流、信息交流”提供了一种快速、便捷的“沟通交际工具”。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书面信息资料、学习心得体会、学习评价的传递与交流等“交互性学习”活动,将成为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一体化的一种重要的语文学习方式。学会沟通、学会交际、学会互相学习、学会取长补短、学会共同进步将是以信息技术为工具的“交互性学习”的必然结果。

网课交流材料篇2

关键词 网络环境;网络资源;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2-0013-02

以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开发英语课程资源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立自己的英语教学网站,开设网络课程,进一步增强学习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因此,教师必须使用网络资源, 努力接受一种开放性的、大信息量和充满活力的英语教育理念,使英语教学从单一的模式向直观性、趣味性、艺术性、交流性和立体化模式发展。

1 基于网络资源的英语教学模式的特点和优势

网络资源不仅能为教师提供很多共享的、生动的英语教学资源,而且还提供超越时间、空间的传输设备,可以随时进行学习、交流。同时,英语教学的特点使网络成为实现英语教学的绝好媒介。统计资料表明,因特网上80%~85%的信息使用的是英语。英语课程网络资源极为丰富。网络资源为优化英语教学带来希望。相对于传统英语教学,基于网络资源的英语教学模式有下面一些特点和优势。

1.1 网络为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了大量自然、真实、鲜活的语言材料

互联网犹如一个庞大的电子图书馆,英语学习者仿佛置身于一个五彩缤纷的英语世界,网上语言材料的真实性和时事性很强,从政治、经济、文化到日常生活的各个侧面,应有尽有,且不断更新,这给英语教学提供了大量原汁原味的素材。网络信息的多媒体和超多媒体手段突破了“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激励学生在课外把英语作为一种娱乐和交流的工具,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学习过程。

1.2 网络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亲身体验英语的环境

网络上的大部分信息是以英语作为媒介传输,它的语言是实际生活中语言的真实反映。另一方面,Email、BBS、Chat room、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等网上设施为学生与教师、同学甚至全世界英语学习者进行交流创造了条件,当然也方便了教师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同行共享资源,交流经验,合作研究。

1.3 网络使个别化教学成为可能

网络上的各种媒体资源以及专门为英语教学服务的网站为各层次的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水平选择材料,学生也可以有相当的自由去选择学习内容、进度以及学习时间和方法。

2 网络环境和中学英语结合

2.1 网络环境与中学英语听力教学相结合

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播放英语听力材料比传统的录音机更加清晰,而且可以是融声音、图像、文字、动画、视频于一体,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而且,在网上有很多地道的英语听力材料,如VOA、BBC等,这样就克服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讲课为主的弊端。传统教学中有些教师语音、语调不规范,给学生造成了听力障碍,而纯正地道的英语则给学生带来享受。

2.2 网络环境与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相结合

传统的中学英语教学,并没有给学生提供锻炼口语的环境。而在现代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锻炼口语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借助于网络语音聊天软件,轻易实现“生生”“师生”之间,学生与校外优秀人员或学习伙伴之间的广泛的英语口语交流;也可以通过国际互联网,让学生实现与国内英语人士甚至国外英语人士之间的交流,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提高口语水平的效果。

2.3 网络环境与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相结合

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条新途径,它可以有效地克服以往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许多问题,如阅读题材狭窄,内容陈旧,训练方法单一,呆板等。因为网络具有信息丰富、题材广泛且新颖、反馈及时等特点,它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4 网络环境与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相结合

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最直接的就是给写作提供了情境专设资源和条件。教师可利用PPT、Flash、网页等形式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的写作情境,学生也可以通过自行上网查找写作的主题和素材,自学自写。写作的作品可以通过发送到教师邮箱等形式来提交,而后教师批改的意见结果再通过邮箱反馈回来。而且教师也可以利用BBS等交流互动工具让学生就某一贴某一话题进行互动英语表达,提高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

3 利用网络资源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英语教学并非一种完美的教学方式,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1 利用网络资源不能忽视现有的课本

网络资源丰富多彩,但对其进行应用的同时不能忽视现有的教材。目前中学英语教材的内容虽然有限,但其中的基本知识和词汇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从网络上搜索相关的网址或从不同的网站上下载相关的材料,作为教学同一题材课文内容的辅助材料,指导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

3.2 利用网络资源要注意在选材上下工夫,注意材料的适用性、趣味性和时代性

网络资源包罗万象,无奇不有,但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中学生阅读。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目的精心选取和编辑,选取的内容应对教材内容有所扩展或补充,而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重复,同时要注意内容的新颖性和趣味性。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基本功,否则,提供给学生学习的资源会造成学生无法有效地学习,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3.3 利用网络资源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以及学习的主动性,加强教师的监督作用

在没有教师指导和监控下,那些自控能力差的学生就会被网上其他内容吸引,会利用学习时间寻找其他资源甚至玩在线游戏,无法有效完成课内学习任务。

总之,互联网为交流、共享、利用英语教学资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网络调整了人的思维,也改变着人的工作模式。在英语教育教学中,网络显得更重要,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对英语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虽然网络具有强大的优势,它终究不能完全取代课堂教学。教师应当以课堂教学为主,网络资源为辅,两者合作互补才能使英语教学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刘钰.在英语教学中灵活处理课程资源[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5(9):5-8.

[2]肖英荃,谢岚平.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 提高英语教学效果[J].江西教育科研,2005(4):57-58.

网课交流材料篇3

一、以计算机为"课堂",拓展语文学习领域。它打破了传统语文课堂的封闭围墙,把语文教育拓展得无限宽泛,达到"时时是课堂,处处是课堂,人人是教师,人人是学生"。

二、以计算机为"教材",拓展语文学习内容。通过网络,可以使世界各地的各种语文资源与现行语文教材或紧密结合,或遥相呼应,最大限度地拓展语文学习内容,使语文教材更多元化、立体化。

三、以计算机为"工具",拓展语文学习方式。计算机可以作为"资料搜集工具",构建"研究性学习"方式;作为"学科中介工具",构建"综合性学习"方式;作为"沟通交际工具",构建"交互性学习"方式,引发语文学习方式的革新,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和驾驭全新的语文学习情境,形成丰厚的语文素养和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语文教育、一体化、宽泛的课堂、多元化的教材、新型的学习工具、新型的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综合性学习、交互性学习。

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为语文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语文教育即将出现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变。随着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互相交互、互相整合的"一体化"历程的逐步深入,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将是一个浩瀚而又绚丽的前景。下面,笔者试就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一体化的前景进行粗略地描绘,并借此说明如何科学地认识和把握信息技术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对语文教育变革的方向,促进语文教育尽快走出纯粹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误区,加快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的"一体化"进程。

一、以计算机为"课堂",拓展语文的学习领域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的一体化,必然打破传统语文课堂的封闭围墙,把语文教育带入到一个无限广阔而又全新的领域,在时间上,在空间上,甚至连课堂的主体都将是无限的宽泛。在这个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高度一体化的天地中,课堂将是一个被无限拓展的无比宽泛的概念。

1、课堂时空的宽泛--时时是课堂,处处是课堂。传统语文课堂非常封闭,其地点是固定的,仅仅极限于某一班级;时间也是固定的,只有区区每周几节。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的一体化,突破了时空的限制,通过互联网,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语文学习和实践,运用语文去交流和勾通。可以说哪里有计算机,哪里就有语文课堂;只要一开机,就可以"上课"--进行网上阅读、网上作文、网上交际等语文学习与实践活动,真是时时是课堂,处处是课堂。

2、课堂主体的宽泛--人人是教师,人人是学生。传统语文课堂,其主体仅仅是一位教师加几十位学生,不但数量是固定的,师生关系也是绝对的,师是师,生是生,泾渭分明。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一体化以后,学生通过网络,就可以很便捷地进入世界各地的各式各样的"语文课堂",去接受世界各地语文老师甚至其他非语文老师的远程语文教育,在这样的语文课堂里,一个学生所面对的是多数量、多元化的教师,他所获得的语文教育也必将是多数量、多元化的;同时,通过网络,学生还可以把自己的语文知识传授给他人(周边人与远程人、熟悉人与陌生人),可以指导他人进行语文学习,自己摇身一变,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语文教师",具有了"学生"与"教师"双重身份。在这种"人人是教师,人人是学生"的语文课堂里,教与学不断交互和整合,带来的必将是教学相长的不断深化,课堂中每个主体语文素养的不断提高。

二、以计算机为"教材",拓展语文的学习内容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的一体化,必然引发语文教材的变革,不但在语文教材的编排上将增加信息技术与语文学习、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内容与形式,使语文教材更容易吸纳信息技术的精华,更富于时代性和现代化;而且,信息技术在语文学习中的广泛运用,可以通过网络,使世界各地的各种语文资源与现行语文教材或紧密结合,或遥相呼应,最大限度地拓展语文学习内容,突破教材的极限,弥补教材的缺陷,改变当前教材单一、内容狭窄的状况,使语文教材更富于针对性、实效性和多元化、立体化。

1、离心发散拓展式。这是以课内语文教材为中心,抓住某一结合点(知识点、情感点、内容交叉点等),设计一些课前、课后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资料搜集、网上阅读与交流等发散性、拓展性实践活动,以求把网络上的语文资源充实到现行语文教材中,使语文教材丰满起来,完善起来,把小小的语文教材拓展到无限广大,把薄薄的语文教材充实得厚厚的,使教材更富于立体化、多元化,更富于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

2、向心聚敛呼应式。这是引导学生以网上语文资源为教材,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广泛的网上阅读、网上作文、网上交流等网上语文实践,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以求通过这种百川汇海的形式,把网上的语文资源向学生的语文素养聚敛汇集,并与课内语文教材相呼应,相补充,相促进,共同对学生进行博大的语文教育。

三、以计算机为"工具",拓展语文的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一体化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和语文教材的无限宽泛,以及计算机作为一种学习工具逐步被学生所掌握,最终必然呼唤并促使语文学习方式的革新。而且也只有学习方式的不断革新,才能更好地适应和驾驭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不断一体化的语文学习情境,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形成丰厚的语文素养和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

1、作为"资料搜集工具",构建"研究性"学习方式。未来的社会是知识化的社会,是创新的社会。必须重视专题性、探究性的研究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重视创新型、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必须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教会孩子怎样思考问题,面对陌生领域,知道到哪里去寻找他所需要的知识,并学会怎样运用这些知识去组合,去创新,去回答他所要回答的问题。这种"研究性学习"也正是现代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的一体化中,计算机因具有快捷而又强大的信息搜索能力、存贮能力和处理能力,必将成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最佳的资料搜集和存贮处理工具。同时以下几种以计算机为工具的资料搜集、处理、存贮方法将是"研究性学习"中的重要学习方式:①"任务驱动式搜寻法",即按照"提出搜索任务(分析研究课题,明确要求、范围、问题实质等)确定检查标志(所需文献的类目、关键词、作者姓名、发表日期等)选定检索工具("搜狐"等搜索器)输入检索途径(资料来源途径、内容途径、作者途径、类号途径等)查找原始文献资料(浏览、筛选、摘录、整理)"的程序进行搜寻查阅资料;②"自由浏览式搜寻法",即按照"上网阅读寻找资料(用找标题、中心句、关键段等方法搜集)摘录"的程序进行快速浏览,搜寻查阅文献,选取所需资料;③"分类下载存贮法",即指导学生对资料进行下载,并对获得的大量信息进行分类、整序、编码、建立索引等存贮处理,使下载的资料系统化、简明化,便于进一步查阅;④"资料处理利用法",如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资料的剪切、移动、复制、引用等文字处理方法。

2、作为"学科中介工具",构建"综合性"学习方式。传统学科课程之间过分强调学科本位、互相割裂、互相独立的弊病已引起高度关注,软化学科界限,进行"综合性学习",全面提高整体素质是当前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趋势。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的一体化,以多媒体信息技术为"中介工具",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抽象的语言文字与听觉、视觉、动觉等形象语言的相互转换,把语文与音乐、美术、动画、社会、自然、数学等结合起来,实现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发挥各学科的综合效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作为"沟通交际工具",构建"交互性"学习方式。学会交往与沟通是现代社会的要求,尤其是当今社会信息数量多、传播速度快,更新变化极其迅速,只有加强群体内部信息交流、信息共享,才能集众人之力,更好地捕捉信息、驾驭信息、利用信息。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的一体化,为跨国家、跨地区、跨民族、跨人群的"语言交流、思想交流、情感交流、信息交流"提供了一种快速、便捷的"沟通交际工具"。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书面信息资料的传递与交流、学习心得体会的传递与交流、学习评价的传递与交流等"交互性学习"活动,将成为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一体化的一种重要的语文学习方式。学会沟通、学会交际、学会互相学习、学会取长补短、学会共同进步将是以信息技术为工具的"交互性学习"的必然结果。

网课交流材料篇4

    导学式是以教师的教学设计为主的教学模式。

    具体是: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导读--导思--导疑--导议--导练

    符合这类课型的一般是《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这样的主题。这类知识比较抽象、枯燥、又难理解只有教师利用导学式教学模式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例如:人教版《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等》;河北版《细胞体由细胞构成》《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等。

    2.自学式

    自学式是学生通过自学将教材内容系统化,学生将知识点以各种题型的形式存储起来,在全班展示交流。

    具体是:收集信息--阅读教材--独立思考--提炼知识--组内交流(处理信息)--组间交流--生生质疑--师生质疑--解决问题

    符合这类课型的一般是《生物的多样性》《健康地生活》《生物技术》等主题。这些主题学生可以根据收集的材料和自己的爱好,兴趣自选教材内容,提升知识点这更能突出学生的主动性学习的原则。例如:人教版《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河北版《保护物种多样性》《我国的珍惜动物》《我国的珍惜植物》《药品与安全》

    3.角色扮演式

    角色扮演式是教师对教材重点内容设置多个专题,由小组成员展示本组的专题。

    具体是:依据教材(生物标准)--自选专题(学生)--组内设计--组间表演--评价主题(师生)符合这类课型的一般是《生物圈中的人》《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与环境》等主题。这些主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易表演、模仿、能大大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例如:人教版《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河北版《病毒的控制和利用》《田野动物的调查》

    4.自主探究式

    自主探究是由学生收集材料经小组加工处理后,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研讨后得出结论的一种教学模式。

    具体是:收集材料--整理材料--处理材料(组内)--表达交流(组间)--提问质疑(组间)----得出结论(师生)

    符合这类课型的有《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等主题。例如:人教版《空中飞行的动物》《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等。

    5.实验探究式

    实验探究式是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背景由学生自主地去探究,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得出结论的教学模式。

    第一种模式:问题情境(材料)--提出问题(学生)--作出假设(学生)--实施方案(学生)--表达交流(组间)--得出结论(师生)

    第二种模式:实验情境(验证性的材料)--提出问题(教师)--得出结论(学生)--猜测推理(理论推理或质疑)--实验证明(现有实验材料)--表达交流(组间)--生成问题(师生)--全班展示--得出结论(生、师)

    符合这类课型的有《科学探究》主题。例如:人教版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种子的萌发》;河北版《探究蚂蚁的食性》等趣味性生活性比较强的探究性实验和河北版的探究竟大多数属于第一种操作模式。比较经典的实验例如《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属于第二种模式。

    6.竞赛式

    教师和学生事先将教材中的内容设计成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应用性强的题库,有小组成员自选题目进行抢答、抡答、必答等专题。这类题要求教师设计同一类专题的剃度相当,难度相当,教师评价公正。

    具体是:课程标准(熟读课标)--分析教材--确立重点--收集材料--重组加工(材料)--编写题库(基础性、能力性、趣味性、应用性)--自选专题(学生)--表达交流(组内合作)--及时评价(师、生)--评出优胜(积分制)--颁奖奖励

    由于学生自选专题组间互动教师能科学的评出优秀组。这样就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竞争意识增强。符合这种课型的有:单元复习课。

    7.作品展示

    作品展示:是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色完成的作品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进行展示和研讨。适用:生物资料展示、科技论文、设计展、优秀标本展、优秀模型展。

    8.讲述式

    讲述启发式:根据教材中的难点,教师可利用讲述启发方式突破难点,输导学生思维。

    具体是:确定重点(难点)--教师讲述(思维过程)--适时启发--得出结论(师生合作)

    符合这类课型的有《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等主题。例如《动物的生长发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等。这种模式不同于应试教育下的讲述,它要求教师角色发生变化教师完全将自己摆到和所教的学生的同样位置、同样水平、同样无知、同样充满了好奇心和创造心的合作者。同时教师又是他们中间的领头羊,要求教师以成功者的身份向大家讲述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心得体会,注重的是学习的过程和获得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直接讲解知识点。

    9.网络整合式

    网络整合式:是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的教材内容相整合并在网络教室展示的教学模式。

    具体是:收集资源(网上)--整理资源(课下)--小组交流(QQ,人与人)--组间交流(BBS论坛)--互动研讨(人机交流,人人交流)--得出结论

    此类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有计算机的打字基础,上网收集材料和处理材料的能力,教师必须具有网上的基础。

    10.光蝶互动式

    光蝶互动式:是光蝶中的学生和教师与课堂中的学生和教师有机的互动的过程。

    具体是:依据课标--确定重点--设计问题(教师)--整合光蝶(整合课堂、整合问题、整合学生)--四动学习--(光蝶中的生生互动、师师相动;课堂中的生生互动、师师互动;课堂与光蝶中的师生互动;光蝶与课堂中的生生互动)。

    11、问题式

    问题式:是以学生的问题为线索教师和学生合作交流得出结论的一种教学模式。

    具体是:创设情境--自主探究--提出问题--合作交流(师、生)--质疑问题(生、师)--生成问题(师、生)--学以致用

    符合这类课型的有:《健康地生活》《生物圈中的人》《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等主题。

网课交流材料篇5

关键词: 互联网 大学英语 自主学习

一、引言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带来了全新视角,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模式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与网络技术相结合,体现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做出了高校应该探索基于网络和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的规定。

同时,一些有较高或更高学习目标的学生,会有提高英语各项能力和完成ESP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但是受到大学英语的基础课程性质和课时等客观原因的限制,现有的课程显得捉襟见肘。因此,开设英语网络自主学习课程也是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重要途径。

二、基于局域网教学平台自主学习课程的问题

目前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课程多为在局域网内搭建教学平台(如BlackBoard平台)的模式,这种课程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

1.与传统课堂学习模式的同质化。教师在教学平台上,通过上传课件和作业,把课堂内容搬到网络平台上,学生没有太多的自主选择权,更多的是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2.学习内容和学习材料的单一化。平台上的主要学习内容为教师根据大学英语教材制作的教学课件,甚至为教材原本内容,并最终沦为传统课堂教学内容的网络复制版本;辅助学习材料一般为简单的网络链接或者过时的录音。

3.学习主体的模糊化。教学平台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从课程目标的确立到学习内容的选择,从学习方式的确定到学习效果的评价,均以教师作为主导,学生只在学习时间上有相对的自由,其他环节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因此,这样的教学模式并不能真正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也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基于互联网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课程设计

鉴于现有网络教学平台的问题,本文提出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课程,并通过开设选修课《互联网学英语》进行初步探索,课程设计如下:

1.课程目标:学生能够通过本课程,系统掌握互联网工具,协助完成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够根据学习需求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和内容,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并对学习效果作出评价。

2.学习主体:已通过大学英语四级、有较高或更高学习要求的学生均可选修本课程。

3.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课程分为搜索引擎、电邮写作、社交网络、在线工具、大众媒体、专题网站、网络课程和学术研究板块,教师通过板块主题讲座和局域网教学平台进行课上和线上指导,并提供相应工具下载;学生依据课程设置,制订个性化学习方案并建立学习档案,分成学习小组,在多媒体网络教室和课下自主完成学习目标。

学习使用Google等搜索引擎的基本功能,培养英语信息获取能力。学生能够搜索到自己感兴趣的英语阅读和听力材料,这些学习材料都直接来源于英语为母语者且极具时效性,学生对材料的兴趣程度远远大于传统教材上的课文。Google的发展历程和企业文化的学习也培养了学生的跨文化思维。

电邮写作板块介绍英语电子邮件的常用格式、语言的组织和电邮礼节。通过大量的电邮范例学习,学生掌握了相应的写作能力。在实践操作中,学生在锻炼语言能力的同时,还体验了跨文化交流过程。

社交网络与即时通讯工具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真实情境下的即时语言交流。微博等社交网络工具给了学生了解英语当下世界的机会;课程内的同学可以在微博上互相关注,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学习成果。Skype等即时通讯工具让学生可以与英语母语者面对面交流,在完全真实的语境中提高听说能力。

使用大英百科、维基百科等在线百科全书查找英语概念。这些百科全书呈现的内容即为阅读材料,可以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学习英语文化概况。

英美大众媒体网站,如BBC、CNN等,不但为学生提供了大量英语听读材料,而且为其打开了了解世界最新资讯的窗口。另外,一些媒体网站,如《经济学人》和《金融时报》等,是ESP学习的必备网站。

英语学习专题网站提供了练习听说读写译能力的海量材料。课程指导学生筛选适合自身水平、满足自身学习需求的部分,使其能够完成英语学习的长期目标。

网络公开课是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是未来云课堂的雏形。课程可以介绍世界知名大学的公开课程,使学生了解MOOC概念,培养其适应未来的教育模式,并塑造其终身学习的理念。网络公开课的内容可以满足学生ESP的学习需求,并与自己的专业相结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如学生对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导论和TED讲座反应都比较热烈。

学术研究包括英语学术文献搜索、英语数据库使用和英语摘要和论文写作等内容。课程可以介绍常用的英语文献数据库,展示文献搜索方法,利用范例介绍英语论文的常见格式和写作策略,以此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思维,并增强其英语学术写作能力,以便助其更好地完成将来的毕业论文摘要写作和其他学术研究。另外,本课程的学期论文需要按照习得的格式组织,并基于对某一板块相关课题的研究。

4.评价方式:课程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学生对自己在每一板块的学习目标完成情况作出自评,并通过社交网络工具和教学平成小组互评。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和课下学习情况作出评价记录,并结合学期论文质量评定作出综合评价。

四、结语

基于互联网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课程,使学生能够掌握自主创设全英语的学习环境的工具,便捷地获取最新的学习材料,完成各种语言技能的训练,培养以学术为目的的信息检索能力。同时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极大地提高学习兴趣,有传统大学英语课程无法创造的驱动力。学生的自主学习方案可发展成为终身学习。但是,课程的设置还需要实证研究的证明;学习环境需要计算机和网络硬件保障;互联网信息量庞大纷杂,教师指导学生选择正确适宜的学习材料和学习方式尤为重要。总之,本课程的探索对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培养多元化的英语复合人才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Benson,P.& P.Voller (eds.).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M].London:Longman,1997.

[2]George C.Going to the Mall:Mobile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J].Language Learning & Technology,2006(10),9-16.

[3]高吉利.国内外语自主学习研究状况分析综述[J].外语教学,2005(1):60-63.

[4]郭继荣,戴炜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评价实证研究[J].外语界,2011(6)

[5]蒋丽萍.基于英语专题学习网站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3):39-41.

[6]齐红,符祝芹.Blackboard平台支持下的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9):84-87.

网课交流材料篇6

通过不断地探索,我们不难发现作为新的教学手段,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学生创设了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学习环境。在网络环境下,我们创设的英语教学具有它的独特性。

一、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教学环境

首先我们能充分利用网络达到资源优化组合的目的,使得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集知识、文化和技能综合型的方向转变。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资源是开放的,教学工具是开放的,师生的交流以及相互之间的评价是开放的。正如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都非常强的学科,单一的教学模式是不可取的。开放性和综合性较强的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模式是促进英语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网络的交互性为学生的英语体验提供了可能和空间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交际是它的主要功能。英语教学是为交际服务的,同时英语学习也应该是一个交互的过程。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能够自由地利用一切机会去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起到监督作用,要求学生用英文进行交流,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交流中,学生能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达到在交流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网络情境中,学生能不受时间和距离的限制,不时地分享学习的成果和学习的快乐,进而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在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内容和学习内容是有很大的

可选择性的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选择教学材料和资源。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学习情况决定自己的学习内容,以及通过哪种方式去获得知识。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搜寻到大量有关风俗、人物、历史、歌曲、电影、环境、英美文学作品的英文原版材料等。英语教师可以从大量的资源中选取优秀阅读材料,供学生课后阅读,也可以在课堂上供学生传阅讨论。网络使英语教和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使教师的教学工作更顺利,教学效果更明显。

四、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在运用网络资源的同时学生自己动脑筋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并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网上讨论进行探讨性的学习,一方面教师能快速、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学生在交际过程中提高了实践能力。而新课标倡导的研究性学习正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网络环境下的英语研究性学习就是这样一种注重学习过程的自我体验和自我探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创新。在网络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的精神、进行研究和探索的能力;利用网络资源可以培养学生学会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从而对英语教学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

下面以高二英语(牛津版)Module7 Unit 4 Public Transport的Welcome to the unit为例:

1. 课前任务

内容:让学生以合作小组为单位设计PP课件展示means of transport的发展和区别

过程:学生按照任务要求,在组长的带领下讨论方案并完成课件的制作。其中包括小组讨论、集体讨论、网络平台交流、网络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巩固多媒体技术以及学生通过BBS或E-MAIL就专业知识或技术难点向教师请教。

2. 主要教学流程

(1)课前热身(约5分钟)。

①学生代表展示本组设计的课件并用英语做口头描述。②在教师平台监控之下,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提供的评价工具点评同学的作品,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2)情境创设(约6分钟)。

①教师课前利用网络资源剪接成有关transport和means of transport的视听资料。②直观的视频资料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交通工具的发展过程以及意义。③生动形象的情景材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

(3)问题展示(约3分钟)。

What impresses you the most when you watch the video materials?

Do you think that transport has affected people’s lives?How?

Do you think that transport can affect people’s lives?How?

Wha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

What means of transport do people usually use in their daily lives?Why?

(4)自主学习(约8分钟)。

①指导学生在相关网址(http://ace.mmu.ac.uh或http://或http:///等)上搜索与问题有关的信息。②学生复制有用的信息,加以整理加工,思考之后形成自己的答案,然后发送到电子留言板上。

(5)交流讨论(约8分钟)。

①学生在电子留言板对所提的问题以及答案进行讨论,可以采用pair-work或group-discussion等多种形式。②教师评析,辅助学生共同提炼答案。③师生互动交流,分析解题思路。

(6)习得操练(约7分钟)。

(1)安排学生阅读关于交通的短文,并完成习题库中的理解题。(2)利用在线评价工具,学生和教师可以了解阅读能力的水平,如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归纳表达能力等。

(7)巩固提高(约5分钟)。

指导学生浏览相关网站,结合课本要求,自主学习最终形成这节课的小结。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popular means of transport.)

7. 课后安排

(1)课堂延伸:学生通过班级论坛或英语学习BBS继续讨论交通工具的话题。

如In your opinion,what means of transport do your choose to travel?Why?

(2)预习作业:布置学生借助网络理解brochure和underground相关知识。

网络环境能大大促进英语教学的效率,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还是有一些问题不可忽视:

1. 在运用网络资源的同时要始终以教学大纲为主导,以现有教材为载体。

因此,从网络上搜寻的资料只能作为教学课文内容的辅助材料。

2. 网络上的学习资源非常丰富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对网上信息进行精心的选取和编辑,并要注意材料的实用价值和趣味性。

3. 网络辅助教学要求学生的自控性和主动性较强

如果没有教师和家长的指导和监控,那些好奇心强的学生就会被网上其他的信息所吸引,因此要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文明上网。

4. 学校要重视校园网的建设

创设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模式应主要以校园网为依托,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运用网络。一方面,教师要给学生的学习方法提供必要的诊断和咨询;另一方面,教师要为学生推荐英语原版的资源和有用的学习网站。

5. 教师对学生要进行有效指导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整个过程进行适当引导,提出适当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而且问题的难度要层层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总之,网络给英语教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延伸空间。但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要忘了网络技术只是一种手段,它是为教学服务的,既不能取代教师,也不是解决所有教学问题的法宝,所以我们要合理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多方整合互补,才能使英语的教和学取得较好的实施效果。

网课交流材料篇7

关键词:写作能力;网络资源;网络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3-0212-03

英语写作是英语四大基本技能之一,是高等职业院校必修的基础课程,它兼语言技能和实用技能于一体,学生通过写作运用所学知识巩固技能,把知识灵活运用到自己所学专业有关应用文中。听说读写缺一不可,写作是基于前三项技能上的综合高级技能。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是运用互联网协助教学共享学习资源。网络教学为外语教学改革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比传统教学更开放、更灵活、交互性更强。当前英语写作课程学习资源开发滞后,教材或素材过时,网上原有的资源信息量大,缺乏整体性统一;专题学习网站建设还不够成熟,英语写作学习网络资源缺乏。传统教学环境下教师花大量时间改稿、纠错,效果不显著,更不能实时进行灵活的循序渐进的学习。鉴于此,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笔者认为应该结合英语课堂教学,把网络课程与写作过程结合以提高英语写作有效教学。

一、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属于认知心理学派。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核心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传统教学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灌输到学生的大脑,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现代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由于建构主义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得到了当代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依据。在建构主义教学观指导下,网络教学中英语写作应该创设与学习主题相关的题目,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组建教学资源,依照真实的情景进行写作教学。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建构主义教学观为英语写作网络学习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

二、网络学习资源及其建设

教育界对网络学习资源研究较少,缺乏一个比较明确的概念。美国教育技术与传播协会(AECT)把能够“帮助个人有效学习和操作的所有东西”称为学习资源。我国有专家认为,学习资源是指能够影响和改变人们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一切内外部条件,也指一切能够与学生发生有意义联系的人、物、设施和信息的总和。网络学习资源及网络化学习正在迅速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能够创设出大量新型的、容易获取的、多样化的学习资源。网络学习已成为当今学习化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网络学习资源内容广泛、数量繁多,网络课堂、学术科研动态、教学课件、电子图书、数字化学术期刊、考试题库等无所不有。在现代社会学习方式随着学习资源的变化呈现多样化。结合多年传统英语写作教学经验,借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平台,将英语写作的教学资源,通过校园网将其上传到英语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给学生创造写作的自由空间,给学生插上隐形的翅膀,努力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网络平台,为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写作能力提供在线服务。课程学习资源建设主要包括:(1)网络平台资源。主要包括:课程文档、作业、交流、外部链接、学习网址、网上链接、下载资源。(2)利用电子邮件及腾讯QQ。(3)利用电子论坛及英语聊天室。

网课交流材料篇8

【关键词】 多媒体网络技术 英语

1 引言

21世纪,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迅猛,教育的新趋势是将其与学科教学相结合。传统的 “填鸭式”教学已过时,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全新英语教学方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主张个性化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个人潜能。整个教学过程图文并茂,将静态书本材料变成动态的影像和声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

2 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理论:皮亚杰的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 )认为学习者在特定背景下,依靠他人帮助,利用各种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获取知识,实现知识的主动建构。它主张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认知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的情境性。“情境”和“协作”是学习的外部要素,“交流”表现了整个学习过程,而“有意义的建构”是学习的最终目标6。

多媒体网络技术能建构学习环境。网上的信息资源,多媒体课件,影音影像材料,文字材料等都是英语学习的资源。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对资源进行过滤、加工,而教师通过引导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助推作用。多媒体网络集交互性、自适性、形象性和自主性为一体,非常适合创建有意义的学习环境,能最大限度提供各种交互功能。

(2)输入假设理论:克拉申的输入假设(Input Hypothesis)理论认为外语习得必需以大量的可理解输入为前提,而且输入的信息必须有吸引力,让学习者沉浸在目标语环境中,进行有意义的交际1。

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创建语言学习氛围,让学生接触大量英语。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通过视频、音频、影像、图片等手段创造真实环境,为学生提供大量可理解性输入,创造使用目标语的机会,而且教师利用网络提供的大量学习素材也来源于真实生活,内容丰富新颖,能激发学习兴趣。

3 多媒体网络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1 必要性

(1)多媒体网络技术整合英语教学大体经历了萌芽、发展、深入、网络化发展阶段。从纯板书教学过渡到老式幻灯片的使用,再到录音机、录音带甚至目前MP3、MP4的使用;从最初的“哑巴”英语到后来的听说法教学再到如今的视听说;从教师讲、学生写、对答案到以教师主导,学生个性化、合作式自主讨论学习;从局限性的语音室教学到校园网络教学再到国际化、社会化网络教学2。

(2)唯“分数第一”的满堂灌的“哑巴式”中学英语教学抹杀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兴趣,轻视了英语的实用交际功能。而中职学生是比较特殊的学习群体,英语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不高、英语兴趣缺失,自我监控能力弱,但是动手能力强,多数人喜欢网络娱乐,独立使用计算机能力较强,所以教师需要指导他们合理使用多媒体网络,利用它作为学习工具辅助学习。儿童的天性就是娱乐,生动逼真的英语视听说资源和真实的学习环境,学生能通过多媒体网络,看、听英文原版电影,英文歌曲等,主动学习、探究,这也符合儿童的天性,真正的实现“玩中学”,从而激发语言学习兴趣。

(3)英语课属于技能操练课,需要学生反复训练。碍于班级规模大和教学课时短,个人训练机会和时间就很缺乏。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学生能将课堂内学习延伸于课外自主学习,针对自己的英语水平层次,搜索适合自己的语言学习资料,并合理制定学习计划并执行,对弱项采取更多的针对性训练,能更快的掌握语言。

3.2 多媒体网络整合英语教学的优势

(1)扩大课堂教学容量,创造生动逼真的英语学习和交流环境。传统英语教学碍于教师手写教案和板书的局限性和课时的限制,不能在有限时间内完整系统地展现某个语言点或语法,同时也受到空间的限制,缺乏生动性和逼真性,不能随意变化。学生学习系统性不强,很少相互交流,不可避免”哑巴英语”。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多媒体网络技术能将英语学习材料以声音、图片、视频、影像等形式立体性的展示给学生,教师减少了写板书的时间,能让学生在生动逼真的交流环境里更多的操练英语。课堂上大量的原声材料的不断输入能多方面刺激学生视、听觉神经,让学生的大脑自主完成知识体系的空间建构。

(2)激发师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也有利于课后知识巩固和拓展。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3。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3首先, 根据记忆规律,人们对动画的记忆最强、图片次之,文字最弱4。 色彩、形象、动作、声音等能促动学生内在兴趣,多媒体网络就顺理成章的变成展示工具。通过反复对学生感官系统的刺激,学生不仅能对现有知识进行过滤、再加工,还能将所见所闻运用于相互交流中去。其次,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后,教师也有兴趣介绍英语学习网站或者网络上寻找最新的适合学生水平的英文原声资料在课上跟学生一起探究学习,能促进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探究欲,从而获得成就感,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的积极性。再者,课堂上的内容还能根据学生需要延续到课后继续复习和学习。通过QQ、Email、网络对讲软件等现代交流方式,师生之间能架起友谊桥梁,进行网络互动,同时布置和监督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并及时评价和反馈。最后,学生热衷于网络,对网络知识吸收较快。网络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多姿多彩的英语资源,例如英语脑筋急转弯、英语故事、动画片及英语部落等,学生的兴趣立马调动,不仅扩大了视野,还提高口语和阅读能力,有效帮助学生用地道的英语进行交际,教学质量大大提高。

(3)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教会学生学会学习,鼓励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成功的好教师是授学生“渔”而不是”鱼”。因为学习是终身的。有效的英语课程不是看学生完成了多少作业,考了多少分,记住了多少语法和词汇,而是注重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看有多少英语能立马学以致用,并能有效的延续到生活实践中。英语教师的功能不是培养死记硬背的机器人,而是听、说、读、写、译能力均衡发展的学生。所以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应该过渡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点拨,学习方法的介绍,学生应在课堂内吸收和课堂外搜索英语原声学习资料探究学习。教师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然后分组学习,出学习成果(又称任务型教学、合作型学习)是最好的方法之一。教师把部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去操练、去实践,远比自己满堂讲的效果好得多。学生既能听到声音又能看到画面,再用自己的语言相互讨论、交流,还能额外操练自己的多媒体技术,何乐而不为呢?知识永远在不断更新中继续保持着。

(4)有利于教材的更新,弥补内容的局限性和滞后性。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引发了知识大爆炸,不仅更新快,而且涉及面广。教材的内容有限,并且使用时间长,不能与时俱进。各种网络资源多样化、具有时效性。新闻、音乐、娱乐、影视等英文原声资料应有尽有,教师和学生都可以自由选择,作为英语学习的地道材料,弥补教材的缺限。所以课堂内容丰富多彩,更符合克拉申的输入假设理论。

(5)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激励教师创新思维,提升教师职业素养。教师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挑战,多参加业务进修,学习多媒体网络理论和实践知识,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创新,以适应目前教学改革发展新趋势。教师不能总停留在传统的“重知识、轻能力”的课堂教学,否则学生只能成为教育的牺牲品。

3.3 应用举例

多媒体网络应用于英语教学主要以课件展示为主,它把动画、图像、声音、视频等处理技术融为一体,在预习、讲解、口语操练及复结四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图1所示:(以原版教材Bridgeto success 2中Unit1 Gender and Society为例)

4 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多媒体网络用于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注意改进。

(1)课件花哨,重、难点不清晰,学生主观能动性挫伤。教师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课件制作上,忽略学生的接受能力,过多的视觉、听觉刺激会造成视觉、听觉疲劳,这跟“满堂灌”没有区别。所以在课件制作上注意重、难点清晰,把握知识容量的度,应简洁、有序、美观,切忌过”滥”,“喧宾夺主”。学生应该有自己的时间去主动过滤、加工、学习现有信息,以达到教学效果,而不是让他们“一笑而过”。

(2)存在的误区,例如“只有使用多媒体教学才能上好课”、“只有多媒体才能使学生有兴趣”、“用了多媒体的课堂才有新意”5。各种公开课变成课件制作大赛,过分强调多媒体的作用,忽略了粉笔和板书。教师绝对不是点鼠标的机器。教师仍然是教学的主导,如果结合传统的板书,教学更加亲切和自然,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有效避免机器 “满堂灌”。

(3)学生、多媒体、教师角色错位。整堂课学生被动照抄课件上的笔记,参与课堂的积极主动性缺失。教师讲的少,主要靠多媒体网络展示,教学效果和质量难以提高。所以课堂上应该有更多的时间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上。

(4)师生情感互动交流减少。教学中师生都过多专注于电脑屏幕、课件,交流明显减少,同时也忽视表情,相互视线的交流,真实的情感交流等,影响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只有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学习情感才能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5)教师使用计算机能力欠佳,技术不熟练,多媒体课件制作费时,效率不高。如果不能现场维护电脑运行,就会影响正常上课进程。所以教师应该熟练掌握计算机的使用方法,灵活调整课堂教学。

5 结语

将多媒体网络应用于英语教学顺应了当今教学改革的方向,促进了传统教学方式的转变,充分尊重和发挥了学生主体潜能。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提高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多媒体网络教学是一种辅助教学,恰当使用能事半功倍。信息时代的每位教师都应该努力学习和掌握多媒体网络技术,科学有效地应用于教学,顺应素质教育改革的新浪潮。教学中只有师生互动才能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蔡龙权.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55-65.

[2]欧阳钰.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2007.08.15http:///r5-article-46458.htm.

[3]叶春霞.兴趣盎然 轻松识字.学周刊C版[J].2010.10:187.

[4]叶良明,吴紫娟.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整合的探究[J].教育信息技术,2007.

[5]张春荣.多媒体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科技纵横.2011(9):223-223.

上一篇:中班交流材料范文 下一篇:小学班主任交流会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