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淘课迷途成长

时间:2022-09-07 03:50:59

网络「淘课迷途成长

前不久,以讲述“何为公正”为国内大学生所熟悉的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登上复旦讲坛,整个教室人满为患。而2007年桑德尔第一次到中国做演讲时,听众席都没有坐满。

这一切都是网易公开课“惹的祸”,今天站着听演讲的学生都是通过这个平台了解到这位教授的。

李甬似乎也因此事受到启发。作为前网易总编辑在离开网易后,他加入了互联网创业的阵营,选择的领域是在线教育。不知这与网易在公开课上的投入是否有直接的关联,但网易公开课掀起的网络“淘课”风潮,让投身在线教育的创业者赢得更多投资者的青睐:他们或者以免费课程赢得人气,或者以推出收费课程、提供学分等方式直接盈利,比如李甬正在耕耘的粉笔网。

作为一个公益项目,网易公开课让原来局限在象牙塔中的知识、理念的交流方式,超出精英化的狭小圈子,成为公众自由获取和分享的文化资源。在此之前,“教育+互联网”搭建起的在线教育模式并不新鲜,远程教育的历史几乎等同于互联网,但除了高校和培训机构以外,鲜有创业者进入这一领域。而现在,美国市场几乎每隔数周就会宣布,一个提供在线课程的创业公司获得百万美元级别的投资。

与美国的炙手可热相比,国内在线教育的市场依然冷清。无论构建平台,还是生产内容,他们相信,即便这些吸引了大量在线学习用户的公司能够对传统的教育业形成逆袭,这一天在教育资源极度垄断的中国也会来得很慢。在这种观念下,愿意在在线教育上投入精力的学校和老师并不多,没有教学资源的支持,在线教育便很难得到成长的机会。

网络公开课,不赚钱

网易公开课的点击量也在逐月下降,一年前热衷于网络“淘课”的年轻人如今对网络公开课还保有几分热情?“上线到现在将近两年,最受欢迎的课程一直是‘死亡’、‘幸福’、‘公正’。”少有精彩课程的更新,是网民的吐槽。

只投入,不产出,是网易公开课等平台无法回避的现实。耶鲁、哈佛这些美国学校录制一门公开课视频需要3万到4万美元,中国高校公布的成本是15万元人民币,对于依靠基金会资助的网络公开课来说,很难保证精品课程的持续涌现。

耶鲁、哈佛等名校的公开课在大学生以及白领之中引起反响后,今年8月,网易公开课与美国的线上教育平台可汗学院合作,打造中学课堂。与丁磊的“知识无国界”相比,可汗学院创始人萨尔曼·可汗的初衷显得很渺小,他最初只是为了指导表妹的功课,将视频上传到 YouTube,没想到意外吸引了大量的中学生粉丝。萨尔曼·可汗放弃了对冲基金的工作,投身在线教育。网易与可汗学院牵手后,翻译了927集中学基础课程免费提供给国内用户,使网易公开课的用户群体扩大至14—18岁的中学生。

网络公开课的风靡得益于一项名为“公开教育资源”(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OER)的运动。早在2001年,麻省理工学院率先拉开了网络公开课程的序幕,计划在10年内将该学院的全部课程资料都在网上公布,让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里的任一网络使用者都可以免费取用。此后,哈佛、耶鲁、剑桥、牛津等世界名校以及财力丰厚的基金会的陆续加入,将“公开教育资源”运动推向了正轨。

以网易为代表的门户网站免费播放国际名校的公开课视频,从一开始就被挂上了“公益”的标签。从丁磊到公开课管理团队,网易反复强调的是,“我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知识的获取变得没有国界,没有时界,随时随地。”

开放课程虽然免费,但打造这样一个平台却很耗钱。“公开教育资源”运动主要资助者William & Flora Hewlett基金会在过去8年投入逾1.1亿美元,有1400多万美元投给了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网络视频课程制作的主要资金来源也是William & Flora Hewlett基金会。

这样的公益模式对于网易这种不具备教学资源的传播平台,是否意味着只有投入,没有回报?以网络视频而言,广告投放是首选的盈利方式,但这在公开课上行不通。在公开课的传播过程中,网站需要遵守公开课所采用的CC协议(Creative Commons,知识共享),如署名、非商业使用、相同方式共享等,在公开课播放页面刊登商业广告恰恰是商业性使用行为的一种。为了保持频道的公益性和纯粹性,网易和新浪都表示不会在公开课频道上进行任何的广告营销。

在公益属性下,你可以说网易借公开课消除网游带来的诟病,也可以理解为强调“有态度的门户”定位的一种手段。毕竟,公开课的初衷在于分享,任何一个传播平台都无法独占资源,没有资源优势,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就很难实现领先,因此伴随公开课热潮的推进,网易希望能介入到公开课上游的翻译、制作环节。

教育者要“改头换面”

网易不能从公开课项目直接获利,受众也是如此。五花八门的公开课只能作为启发思考、扩宽视野的工具,并不能让他们的简历更好看,因此无论是规模还是影响力,公开课都无法威胁传统课堂教育的主流位置。但互联网在多媒体手段、社交属性上的能量,向传统的教学方式发起了挑战,也改变着传统教育者的角色。

可汗学院最早就是以短小、灵活的课堂教学赢得受众欢迎的。随着课程体系的建立,老师的重点不是讲课,更像一个导师或者教练。他们帮助学生学习,花更多时间和学生在一起,共同使用这个网站。学生登录网站看视频,做题。老师作为“教练”,可以在后台查看全班的数据。比如“蓝色”代表这个学生正在学习,“绿色”代表他已经掌握了知识点,“红色”代表他有问题。老师能通过数据知道学生的真实水平,了解他们每天花多长时间看视频,在什么地方暂停,哪部分停止观看,以便提供更有效的指导。

同样受欢迎的还有既实用又精彩的在线课程。

著名中医徐文兵的厚朴中医学堂,每一期招收60名学员,学制三年,即使每人学费高达5万元,报名的人也已经排到两年之后。当归中医学堂开办网络课堂后,推出徐文兵主讲的《饮食滋味》,定价为550元,共11讲,吸引了许多用户购买。当归中医学堂CEO李永明介绍,线下课堂会员不到1000人,网络课堂的会员将近5000,几位著名中医专家的课程每天都能产生稳定的订单,好评率为100%。

当归所要做的就是寻找适合网络传播的课程资源,与中医专家签订网络传播的合作协议。

对于在线教育而言,在投资者眼中,以互联网的思维重新编写教材、占据资源优势的平台是最值得关注的,比如可汗学院。因为技术手段在教育行业已经足够成熟,无论是收费视频还是免费视频,市场缺失的是优质教学资源。

新东方在线是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旗下在线教育网站,虽然俞敏洪强调“谁占领互联网,谁才是新东方的对手”,但开办十年以来,新东方在线的业务在集团中只占不到10%。线下学校的校长们,总是担心生源被线上抢走,“我们的口径一直都是‘配合’线下。”新东方在线产品市场总监吴天毅说。

吴天毅介绍,在线学习的内容和课堂教学内容如何衔接和应用,这对老师的要求特别高。新东方的老师向来以个性化的灵活教学著称,老师可以自由发挥。但网络课堂生产的是标准化的产品,老师必须遵循这一原则进行标准化教学,难发挥其个人魅力,这是让老师和学校最为困惑的。

即便是依托新东方集团的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新东方在线最大的缺口依然是课程设计的人才。在线产品需要不断更新,所以买断是没有价值的,剑桥要依据新东方的实际需求不断更新。“我们做不出剑桥那么好的内容,原因在于找不到做产品开发的人。对于培训企业来说,老师也不难找,难找的是做产品的人。如果把产品规划好,老师是能标准化培养的。但是懂教学的人不懂互联网,做互联网的又不懂教材,培训行业缺少跨界的课程设计人才。”吴天毅说。

上一篇:忘了自己是谁 下一篇:如何改进政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