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职称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15 08:02:07

新闻职称论文

新闻职称论文篇1

【关键词】报人 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 报人特征

当代语境下的“报人”一词

在网络普及的背景下,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的语言状况了解社会整体的语言状况。通过百度输入关键词“报人”检索,对“报人”一词的使用情况做简要梳理:

1、没有发现称中国古代的办报活动的相关人员为“报人”的。

2、梁发是基督教的第一位中国传教士,也是第一个参加近代化中文报刊编辑、出版工作的中国人。1他可以成为最早的参与外国传教势力在中国办报活动的代表人物。梁发的故乡佛山市高明区计划为他建设“中国第一报人馆”。2中国人民大学编写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中称梁发为“中华第一报人”。

3、早期的《申报》可以作为外国资本在华办报的一个代表。其主笔蒋芷湘几乎没有被人直接称为“报人”。1893年创办的《新闻报》第一任主笔蔡尔康在当今的一些学术论文中开始被称为“报人”。

4、《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创办人马礼逊没有被称为“报人”;《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创办人郭士力被称为“报人”只发现一次。《申报》创办人美查和《新闻报》总理汪汉溪也没有被称为“报人”。

5、“报人”的称谓被大量地用在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办报人物上。《循环日报》创办人王韬被誉为是“中国第一报人”。3对梁启超的“报人”称法则更为丰富:“老报人”、“天才报人”等等。

6、黄远生、刘少少、徐彬彬、林白水、胡政之、张季鸾等民国时期著名的新闻人都被称作过“报人”。他们还经常被称为“名记者”。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些著名记者也有被称为“报人”的时候。

7、当代也有报纸新闻工作者被称为报人的,但一般是用在资格较老的新闻人身上。

综上所述,“报人”的称谓使用情况比较复杂,但主要是用在维新派办报人物和民国时期著名新闻人上;且多用于有名望的新闻人,并带有明显的褒义性。

语言学认为,语义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稳固性和变异性”、“概括性和具体性”三个特点。4“报人”的含义也是如此。“报人”,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指从事报刊工作的人。但从语言学的角度看,一个称谓必然拥有特定的文化含义。汉语中,“×人”的构词形式来表示一种职业往往表现出尊重的含义。例如“学人”一词,就含有“在学术上有执着追求的人”的意思。

而探究“报人”一词的深意,我们必须要考察这一词最早高频使用的对象: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

作为“报人”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19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了维新运动。维新派创办了《外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 《强学报》《时务报》等一批有影响的报纸。考察当时主要报人的生平,可以发现他们有以下特点:

1、传统教育的背景和“入世化”倾向。梁启超11岁中秀才,16岁中举人,1884年参与的“公车上书”也是在进京应试时发生的。传统文化对以梁启超为代表的那批报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集中体现在一种“精英意识”上。

中日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重。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喊出了“救亡图存”的口号。维新派报刊用大量篇幅向读者陈述了中华民族面临的严重危机,谴责了列强侵略中国的罪行。

2、接受西方进步思想。王韬科举失利后在外国传教士麦都思主办的墨海书馆任中文校编工作长达13年,后又流亡香港从事此类工作5年之久,接着又游历欧洲。梁启超虽然早年没有出国,但“看到介绍世界地理的《瀛环志略》和上海机器局所译西书,眼界大开。”5

3、办报活动的独立性。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进行社会改革,发起维新变法运动。而办报成了宣传维新思想的主要途径,办报主体的目标明确。维新派有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立场,并以自办的报纸作为传播途径。

4、办报主体的非职业性。首先,维新派办报不以赢利为目。维新派的办报资金大多来自派内人士的集资,有的还接受了暂时投机于维新潮流的官员资助。6其次,维新派报人没有形成新闻理论体系,办报活动和政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民国时期的报人

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在新闻业务上有了“很大的进步”,新闻竞争日益加剧,中国新闻事业史上第一批以采写新闻出名的新闻记者应运而生。7比较著名的有黄远生、邵飘萍、林白水、胡政之、张季鸾等。这一时期的报人出现了以下几个特征:

1、职业化。这批报人开始把新闻作为自己的事业,而不是达到政治宣传目的的工具。以黄远生为例,他年方21岁时,便高中光绪甲辰进士。辛亥革命后,他弃官而全身心地从事新闻工作,从1902年创办和主编《中国少年》周刊开始,直至1915年被害。8

2、政治独立。历数民国时期的知名报人,无不在政治上和当局保持着距离。张季鸾最先在报纸上披露袁世凯政府与五国银行团签订的“善后大借款”合同全文而被捕入狱;1926年,林白水因其主办的《社会日报》刊发时评激怒军阀张宗昌的心腹政客,被张宗昌枪杀。9

3、兼顾经营。这一时期的很多新闻名家也是经营报纸的高手。黄远生创办《中国少年》,邵飘萍创办《京报》,林白水创办《社会日报》,张季鸾任《大公报》副总经理,等等。

“报人”的内在含义

“报人”发源于资产阶级维新派办报时期,形成于民国时期。这一词的使用频率可以看出“报人”在人们心目中的真正含义。结合维新派和民国时期著名新闻人的整体特点,我们可以归纳“报人”以下特征:

第一,深厚的学识。中国近代的几代报人几乎都经历过系统的传统教育,也接触了西学知识。从更广的视角来看,中国“办刊从业者”历来被认为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部分。10

第二,独立的人格。民国时期的知名报人为了保持政治独立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供职于外商报纸的一些文人之所以很少被称为报人,原因在于他们的思想无法通过报纸自由的表达,他们只是外商投资过程中的一个赢利工具。

第三,入世的情怀。不管是维新派还是后来的名记者,他们都是希望通过报纸达到国家进步、社会发展的目的。黄远生认为记者应该“为民情社会请命”。11

第四,敬业的精神。新闻工作是非常艰险的,民国的名记者们有的甚至为之付出了生命。邵飘萍自己说:“余百无一嗜好,惟对新闻事业乃有非常兴趣,愿终身以之。”

第五,经营的能力。既然把办报作为一种事业,报人有时必须自己来把握报纸的整体风格。一个报纸的领导人对报纸的整体水平和风格会产生巨大影响。■

注释

1、百度百科:梁发

2、《珠江时报》2007年5月15日

3、百度百科:王韬

4、《语言学概论》106页 邢福义 吴振国 主编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6月第1版

5、百度百科:梁启超

6、《略论近代报人的知识分子品格》邵茹波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8月

7、《中国新闻传播史》第168页 方汉奇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11月第1版

8、10、11、《新闻职业化的萌芽――重读黄远生的新闻实践与新闻思想》 张洁 《新闻大学》2006年第3期

9、《中国新闻传播史》第171页 方汉奇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11月第1版

新闻职称论文篇2

西方新闻专业主义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经济时代的产物,又是自由、民主政治环境中媒介调整其与政党、公众、经济利益团体间复杂关系的权杖。在整个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新闻媒介既是历史的叙述者,又是现实社会的参与者。美国新闻职业走向专业化的过程,不仅有无数先驱人物为新闻自由前仆后继,而且在技术突飞猛进、民主政治环境的孕育、行业内部的激烈竞争中,开始渐成气候,如滚雪球一般越发庞大。战争、运动、萧条这样动荡的政治、经济环境也催生了新闻报道体裁、文体结构等新闻形式和内容的嬗变。当新闻作为职业获得专业称号的时候,它需要有其必备的属性,必须向社会证明它是成熟的复杂职业,是利他的正式全日制职业,从业人员要积累该职业要求的知识和技能,遵守该职业的伦理规范,以实现对公众利益的维护与守卫。

新闻与医学、法律等专业不同,没有非同寻常的深奥知识和复杂技能形成阻挡其他职业进入的保护性壁垒,新闻因为其大众化普遍性和尚未成熟的知识体系,专业化过程或许还没有走完。传播学者拉斯维尔和莱特对大众传播媒介社会功能总结为:监视环境、协调社会、传承遗产和娱乐,新闻业作为社会信息系统,在信息数字时代的运作确立其专业角色。新闻专业主义的理想来自自由主义的媒介理论。按照这个理论,报业是一种自治的体系,是监督政府的第四种权力。它必须对政府、对政党、对政客采取一种独立的、批判的态度,否则便不可能保持它树立的公众“保护者”形象,便不可能拥有公众的信任。

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中“观点的自由市场”的提出,为新闻争取了自由讨论和出版的权利;安德鲁・汉密尔顿为曾格案件中舆论批评自由的滔滔雄辩,确定了抗拒政府压制民意的传统,还有那些在反抗《许可证法》、《印花税法》、《煽动法》等苛法的斗争中逐渐成长的独立性报纸,在走出政党操纵报刊的谩骂黑雾、在新式新闻事业中开始客观性报道原则的确定中,新闻自由开始闪现其特有的光芒。

从1833年本杰明・戴创办《纽约太阳报》开始,专业主义被煽情化的大众报业的洪流卷涌而下,直至1896年,阿道夫・奥克斯掌管《纽约时报》后提出高尚的新闻政策、独立公正的评论和正确详尽的新闻资料三大目标,与刺激性的黄色新闻相对抗。家族企业传统和专业主义精神的结合成为美国新闻史上的别样风景。《纽约时报》正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既遵循公共服务的观念,又秉承奥克斯家族的传统,绝非服务于某一利益集团。其所基本形成的新闻信息模式,则是新闻专业主义的根源。新闻史学家们把便士报所代表的办报模式称为“故事模式”,而把1869年后的《纽约时报》称为“信息模式”。信息模式继承了故事模式注重“事实”的传统,并创造性地将这一现代新闻业指向扩展到更为广阔的报道领域,使客观报道方式得到加强和提高。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种客观性法则,特别是对新闻和言论的严格区分,已经深入人心,并得到广泛的赞誉。其间顺势而出的广播、电视,乃至今日的网络、手机等媒体,也只是对其内容的补正与丰富。

具有专业意识的新闻从业者二百多年却从未改变对独立自由精神的渴望和追求。在历经煽情主义的极端――黄色新闻之祸后,随着1947年哈钦斯委员会的总报告《自由而负责任的报刊》,社会责任论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新闻职业伦理和准则进一步确立。由自由放任到自由约束,正是新闻专业主义核心的日臻完善之路,尽管关于新闻工作者是否称得上专业人士在美国的理论界一直争论不休。一系列的行业规范建立构建逐渐完整的新闻专业主义。正如《美国新闻史》中所说,世纪之交的美国新闻业已日益成为科层化的机构,编辑记者与经营管理人员逐步分开。复杂的经营管理问题,如抢占广告和销售优势、革新机构技术、处理节节升高的投资费用、越来越激烈的劳资矛盾等等,导致了一支管理队伍的产生。这一现象与当时美国企业界的经理人员普遍形成一个阶层的趋势相一致。与经营管理专业化趋势相一致,新闻工作也日益专业化,形成独立的编辑和记者群体。

新闻专业主义强调传媒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子系统的收集、整理、传播信息的功能和责任,在此基础上,它还包括一套关于新闻媒介的社会功能的信念,一系列规范新闻工作的职业伦理,一种服从政治和经济权力之外的更权威的精神和一种服务公众的自觉态度。因此,新闻专业主义的涵义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新闻媒介和新闻从业者所追求的一种职业理想和操作理念,包括真实、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以服务公众为中心目标,独立于政府、公众、财团,担负独特的社会责任等一系列行为规范和行业标准。19世纪30年代,美国大众化报纸的滥觞标志着新闻业进入到大众化和商业化的时代,同时也表明,新闻业成长为一个独立的、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追求的行业成为可能。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规模的经营”使报纸一跃而成为庞大的产业组织,从而使职业记者成为一个较常态的行业。美国新闻史学家莫特认为19世纪70年代以后,独立报纸正式兴起。这一时期,独立报刊的共同特征大致反映出独立报刊思想的基本观点:第一、报刊的主要功能是传播新闻,同时还要干预和推动社会;第二、性质上报刊是一个独立专业,因此,它必须是自主的;第三、报纸的目的是为公众服务,并反映民意;第四、报纸的运转是靠自己的有效经营,尤其是广告收入;第五、报纸的约束机制是法律和职业道德自律,尤其是后者。此时的独立报刊已具有一定的职业报刊精神和观念。这也是新闻专业主义最初的萌芽。

媒体在目前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中,硬新闻的式微,市场经济对新闻从个人到组织的侵蚀冲击,全球严肃新闻的娱乐化分量加大,大众文化工业的机械制造,新闻策划痕迹的日益明显,对新闻专业主义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专业主义与市场理念会在冲突中寻找平衡和生存发展。

参考书目

1.《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美) 迈克尔・埃默里, 埃德温・埃默里, 南希・L・罗伯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2.《20世纪初美国的媒介批评与新闻专业主义确立》谢静《新闻与传播研究》第11卷第2期

3.《西方新闻专业主义初探》 侯迎忠 赵志明 《当代传播》 2003.4

新闻职称论文篇3

关键词:窃听门;英国报纸;PCC;监管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一、窃听门事件经过

2011年7月4日,英国《卫报》头条曝料,英国著名小报《世界新闻报》在2002年非法窃听失踪少女米莉·道勒及其家人的电话,干扰警方破案。消息一出,英国上下舆论哗然。根据报道,在米莉·道勒失踪后,该报曾雇人侵入她的电话语音信箱,并删除部分信息,给警方女孩还活着的错觉,误导了警方破案,结果6个月后发现女孩已经被人谋杀。

《世界新闻报》的母公司为国际新闻公司,是传媒大亨默多克的新闻集团英国分支。7月10日,《世界新闻报》出版了最后一期,用头版的“谢谢,再见”几个字,终结了168年的历史。

窃听门事件并没有因为《世界新闻报》关门而告终。这起丑闻牵涉了多达3870人,除了新闻集团的高管外,从社会名流、警方官员到政界要人均有牵连,甚至英国现任首相卡梅伦也牵涉其中。最后,前《世界新闻报》主编安迪·库尔森因涉嫌窃听在伦敦被捕,卡梅伦同时还因为与默多克过从甚密被非议。

二、窃听门事件暴露了监管机构的失职

作为媒体监管重要机构的英国媒体投诉委员会(即The Press ComplaintsCommission,下文称PCC)在处理窃听门事件时的失职,也受到连续不断的质疑和批评。

早在2006年8月,《世界新闻报》的皇室新闻记者古德曼和他雇佣的私家侦探穆尔凯尔因窃听查尔斯王储的通讯秘书和副官,以及威廉和哈里王子私人秘书的电话被捕。

2009年,英国《卫报》爆料曝料称,不少明星和政界人士都有理由相信,自己遭到了窃听。由此PCC对《世界新闻报》进行了调查,在当年11月公布的调查报告称“除了这家周日小报告诉过他们的情况外,没有证据窃听有扩散化的迹象”;“除了古德曼和穆尔凯尔外,没有证据表明其他人也有电话窃听的行为,也没有证据表明《世界新闻报》的高管知道古德曼和穆尔凯尔的窃听行为”。调查报告认为《卫报》所报道的这家小报涉及大量的窃听行为都无法证实。2011年的窃听门事件的曝光了PCC当年的调查报告的结论。

PCC是1991年由英国报刊行业发起成立的行业自律机构,专门负责受理公众对报纸及杂志报道内容的投诉,以其《行为准则》为依据,协调解决投诉者和报纸或者杂志之间的争端,在规范新闻行业行为和道德水准、维护公众利益的同时,保护新闻自由。它既是英国报业的全国性新闻仲裁机构,也是国际上最具代表性的新闻自律组织之一。

PCC的工作方法是为自认为受到媒体骚扰的人提供24小时热线电话服务,投诉主任在编辑和投诉者之间进行调解以解决争端,投诉委员会不对违反职业操守的报刊实行经济制裁或罚款。根据PCC的规定,任何报刊的内容一经判决违反了守则,该刊物就必须以醒目的文字刊登PCC的判决全文。为避免司法争端,没有哪家媒体敢于拒登PCC的裁定。

成立二十年来,PCC在改善英国媒介生态方面的努力曾受到过各方肯定。但再次来临的窃听门事件将它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上,这个自律性组织的工作受到了公开的质疑。发难的人中有英国首相卡梅伦,他说PCC缺乏效率和公众信任,暗示其应该进行改革或被一个新的机构来代替。

媒体从业者对PCC也多有指责,早在2009年11月,媒体评论员罗伊·格林斯莱德在卫报网站发表评论文章《PCC的选择:取消,维持现状还是改革》。他在评论中引用了英国王室法律顾问和国际著名人权律师杰弗里·罗伯逊的话说,PCC声称它提高了新闻业的道德水平,实际上,它没能做到这一点。窃听门事件暴露了PCC早已存在的监管问题。

窃听丑闻曝光后,PCC主席巴斯科姆对世界新闻报的行径作了批评,并声称PCC将进行必要改革,通过加强监管来应对变化,以保证公众对媒体监管的信心。不过巴斯科姆本人看来是不能领导这场改革了,在非议声中,她于7月29日辞去了PCC主席职务。不过,即使她的辞职也并没有能平息公众对PCC存亡的质疑,有舆论认为,PCC确实走到了生存还是死亡的十字路口。

三、PCC监管失职的原因

(一)调查取证不到位

PCC在2009年对世界新闻报窃听行为的调查结论之所以出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司法权力。

英国著名律师马克·路易斯说,PCC除了说“窃听是可悲的”以外,对窃听问题无所作为。他们说他们没有司法权来要求记者交出证据。

7月29日,《卫报》针对PCC主席下台的社论《窃听门调查:没有回答的问题》也认为,PCC不是一个合格的监管方,它既没有有效的调查手段,也没有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

PCC主席巴斯科姆在7月5日接受BBC采访时说,世界新闻报对她撒了谎,并且还承认在2009年的时候被世界新闻报误导。在主持人的诘问下,巴斯科姆说他们当时没能掌握世界新闻报窃听的证据,而PCC未能掌握窃听证据最主要的原因是它不能像司法机关那样取证。

PCC的主要工作是接受投诉,调解投诉者和被投诉方的矛盾,通过更正、澄清、刊登道歉声明、档案注释、以个人名义道歉、刊登信函做出保证承诺等方式来解决双方问题。在作调查的时候,它不能强行要求被调查者交出物证和其他凭据,在调查的时候,也不能对证人作交叉询问。这样的调查不一定能获得事实的真相。

(二)用调解代替司法

新闻职称论文篇4

【关键词】媒体 话语权 记者 权利 保障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自媒体的勃兴和传统媒体精英的出走,成为2016年传媒界热门话题之一。在一派唱衰传统媒体的声音里,虽然不乏坚信传统媒体仍将长期存在的清醒者,但毫无疑问,媒体格局已经有了很大改变,传统媒体的话语权确实面临分散的趋势。而新闻工作者,在变与不变之间,也同样面临新的抉择。

一、数字时代媒体的变与不变

20世纪90年代,我国传统媒体热烈拥抱信息化,纷纷开办电子版;本世纪初,新闻网站风行,吸引了一大批报刊、广播电视记者转型。不过,无论是传统媒体的电子报刊还是新闻网站,在新闻传播优势方面,无法与新浪等商业门户网站相媲美。但门户网站受制于有线网络和固定电脑,适合流动传播的传统媒体并未因此受到根本性威胁。然而,2013年,以腾讯微信、“今日头条”为标志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传媒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媒体的市场份额逐年下滑,甚至连商业门户网站也出现颓势。移动性、数字化和大数据媒体技术强势取代印刷术、广播电视模拟信号和有线网络,在媒体领域带来一场技术革命。但是,在改变的同时,新闻传播领域的某些东西依然还有坚守的必要。

(一)使用媒体的人变了,媒体的基本功能没有变

现在,我们仍然可以说,人类社会自口语时代进入媒体时代以来,一直延续的新闻媒体四大功能――监测环境、指导协调、文化传承、娱乐,没有改变。①正是由于新闻媒体具有这些崇高的使命和责任,世界绝大多数国家赋予了新闻工作者很多特殊权利。例如:在战争、灾难、事故等重大事件现场和大规模游行、会议、法庭等重要公共活动场所采访报道;专门采集并报道一切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优先利用公共交通、通讯设施等权利,以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地履行职责。

互联网的发展,使媒体生态和传播格局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新媒体、自媒体接收和信息。②但如果因此认为记者这个职业无足轻重了,则可能失之肤浅。对芸芸大众而言,自由地使用媒体进行传播固然是他们的一项权利,但进行专业的新闻报道却并非他们的职责。在发生重大事件和揭示复杂问题的关键时刻,社会仍然需要依赖职业记者的报道。因此,激发记者积极主动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可能是传统媒体更加迫切的需要。

(二)信息处理方式变了,信息传播的基本要求没有变

移动、数字化、大数据信息处理技术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以秒为单位,传播效果大大增强,改变了传统媒体新闻报道存在滞后、单调的情况。真实性、及时性、有效性是媒体信息传播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民间“狼来了”的经典故事告诉我们,在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之外,真实性最为重要。为了确保真实性,传统媒体发展了一套核实信息真假的方法和程序,并训练每一个记者熟知。虽然,对新闻真实性的认识还存在一些争议,无法确保所有新闻信息都完全客观真实,但这些有关新闻信息的审核技术经受了历史检验。

新闻信息的及时性和真实性之间天然地具有某种不对称性,犹如跷跷板的两端,因为对信源的处理必须经过一系列过程。除了记者的现场采访,普通的眼见为实、有图有真相等外部信源,都必须经过真实性的专业审核。近两年频频出现的网络假新闻和传统媒体重大新闻差错,无不与忽视或放弃了这一审核程序有关。因此,对于媒体及其编辑记者而言,有关新闻信息真实性的审核训练最为关键。

(三)大众媒介素养提高了,媒体传播的专业性没有变

在印刷媒体和广播电视媒体为主的时代,媒体是引导者、教育者、动员者,而教育、引导、动员的对象――大众则被称为受众,媒体的记者成为社会的知识精英和英雄。而今,民众不再像以前那样被动地依赖大众传播媒体的单向信息供给,获得信息的渠道增多,以往被称之为受众的也不时参与信息传播,他们日益了解媒体的操作规程,已经从盲从的受众变成了会思想、惯于质疑的自媒体人,睁大眼睛发现媒体报道的漏洞并发表评论,对新闻的口味变得越来越挑剔。这就是传播学领域所言的大众媒介素养,而今确已大为提高。

相比之下,处于巨大历史惯性中的传统媒体及其记者的专业水平受到质疑。传统媒体的新闻工作者感到昔日的荣光逐渐丧失,有的甚至开始怀疑曾引以为傲的职业理想和坚守。但这并不能证明传统媒体和记者不再有存在价值、不再被社会需要,而恰恰是提醒数字化时代的新闻媒体和记者,应当具有更加精深的专业素养、更加高度的思想水平和更加高超的报道技术。

传统媒体曾经是专业的新闻信息加工者。而在当今信息泛滥、注意力分散的时代,新闻信息加工愈发成为社会最为广泛、急需的专业,帮助人们从大千世界纷繁芜杂的信息海洋里抓取对自己有用的极小部分,使新闻传播有可能达到最为理想的状态――真实、及时、有效。现在的新闻媒体和记者必须有更高的要求:全天候在现场、迅速核实并报道、具备文字图片和音视频技术、兼顾新闻内容的重要性和表达形式的趣味性。

二、数字时代媒体话语权的重新配置

纵然新闻传播的基本法则并未改变,但形式变革已经发生,新旧媒体的融合发展也已从当初的趋势演变成为目前的现实需要。这期间,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媒体话语权的重新配置。

(一)媒体的经济投入结构有了新变化

国家对商业新媒体没有投入,采取依法管理和调控的措施。像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商业新媒体采取完全的市场化运作,在社会上乃至海外上市和融资,或与目前处于弱势地位、缺乏政府投入或投入很少的都市报和地市县级传统媒体进行合作。而国家对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化改造则采取重点投资策略,即重点资助中央级和省级媒体的新媒体改造项目,部分支持地市级媒体的转型升级,允许极个别改造后的新媒体上市,重点打造部级媒体航空母舰。③

目前,传统媒体的新媒体项目还没有形成好的营利模式,省级传统媒体在融合中普遍遭遇投资瓶颈:政府投入不足或难以为继,社会资本进不来。但也有些地市县级媒体、行业类媒体、都市类报刊也在主动积极地进行新媒体转型并且获得了成功。

(二)媒体和记者资质的管理政策有了新变化

2015年,我国首次对部分中央级重点新闻网站的采编人员颁发了新闻记者证。④2016年,进一步扩大了传统媒体所属新闻网站、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官方网站和商业网站刊载新闻信息的资质范围(截至2016年7月13日达到295家⑤)。与之相比,传统媒体中的地方媒体和都市类报刊的处境则显得有些不妙,除了商业化新媒体的竞争,他们更多地把自己的日渐萎缩归因于管理的不足。当然,新媒体也并不满足,商业新媒体和地方传统媒体主办的新闻网站也在呼吁获得采访的资质。

一些媒体管理者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采取不一致的标准,认为传统媒体因其特有的权威性而在报道上需要更为稳健保守,新媒体则可以相对享有较大的自由度。研究近年来我国社会热点新闻事件的发生路径,可以看出,总是新媒体率先消息,而传统媒体的转载、评论和介入报道则强化了人们对网络新闻信息的信任度。此外,社会上也有一种看法,认为我国媒体总体数量过多、同质化严重,造成竞争过度和新闻腐败现象,应当有意识地削减媒体总量。这种看法使地方媒体和行业类媒体及其记者感到忧心忡忡。但如果他们不主动做出积极改变,恐怕就会为时代所淘汰。

(三)媒体内容生产和版权意识有了新变化

无论是商业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新闻内容的生产和供给是最为基本的日常工作。目前的媒体管理政策,使传统媒体成为新闻信息的主要生产者和供给方,除了各级国家机关和传统媒体的新闻网站,大部分商业新媒体无权采集新闻而只能签订协议转载传统媒体和重点新闻网站已正式的新闻。⑥但实际情形并非如此,否则就不能解释为何商业新媒体的新闻内容能吸引这么多受众。新媒体并非只是单纯转载传统媒体的稿件,他们会对标题、提要和内容进行各种编辑制作,使其更符合网民的口味。同时,他们还采集明星娱乐新闻,并广泛地接受社会大众的各种来稿,尤其是有深度的评论文章和独家揭秘文章,而这些是传统媒体无法做到的。

当然,商业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签订转载协议时约定了内容付费,不过费用很低,有些比较弱势的传统媒体允许新媒体无偿转载,而一些比较强大的传统媒体则屡屡呼吁新媒体提高稿费。2005年10月,中国都市报研究会总编辑年会发表《南京宣言》,呼吁全国报界联合起来维护报纸的新闻知识产权,改变新闻产品被商业网站无偿或廉价使用的现状。2006年1月,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向全国30多家报业集团发出《发起全国报业内容联盟的倡议书》,但由于诉求各异,这些呼吁都无果而终。报社目前则转而寻求与商业新媒体开展新闻和广告流量等方面的合作。⑦同时,除了极少数拥有优秀节目资源的广播电视台有不菲的版权收入外,更多的传统媒体并不认为版权费是媒体收入的主要来源,他们也常常不为作者支付稿酬或仅仅支付很低的稿酬。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负责人认为,由于忽视版权保护,传统媒体的内容原创力目前严重不足。近年来在《著作权法》的修订过程中,如何平衡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版权利益,如何界定新闻作品的版权范围,都是讨论的重点。⑧

三、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权利变迁

(一)不同用人制度、不同岗位之间的不平等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新闻改革,使传统媒体中党报、都市报、行业类报刊、电台、电视台都出现了事业编制和企业化招聘两种用人制度,聘用制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权利和收入保障明显低于事业编制的新闻工作者。这种差距如今也延续到传统媒体的新媒体部门,这些新媒体采编人员中除了少数负责人之外,绝大多数是聘用制,普遍存在缺乏记者证没有采访权、缺少职业培训和晋升机会、工作压力大而收入低、缺乏社会保险、面临失业威胁等问题。而在传统媒体事业编制人员内部,从事夜班编辑工作的编辑,待遇往往低于采访部门的记者,而这与国际新闻界编辑地位高于记者的做法正相反。

商业新媒体的新闻编辑人员则不被看作新闻工作者,也没有记者应当享有的那些特殊职业权利,但他们的收入完全市场化,大大高于传统媒体的新闻工作者,也可以实现自己的工作想法。现在,有的传统媒体人羡慕新媒体人所享有的宽松政策和高收入,但处于身份认同困惑中的新媒体人又何尝不羡慕前者特有的职业权利?他们共同的期待是:二者能够合而为一、两全其美。

(二)记者职业权利的变异与回归

我国法律对新闻媒体和记者的职业权利保障比较充分。20世纪90年代,国家通过制定一些法律和政策,鼓励和支持新闻媒体及其记者积极报道各种社会民生新闻,进行舆论监督。⑨党报、都市报、广播电台、电视台都开设了很多专栏,发行量和收听(收视)率直线上升,带来媒体和记者收入的增长,被称为传统媒体的黄金十年。繁华背后也不免有阴影,这期间,针对较为普遍的新闻会红包问题,新闻界开展了职业道德治理。但由于种种复杂原因,特别是新闻媒体采编和经营两不分、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本世纪初以来出现了送“封口费”收买记者、个别媒体和记者进行“新闻敲诈”等严重腐败问题,成为新闻界的耻辱,受到严肃查处。⑩

为了树立行业正气,鼓励、支持和表彰积极、勇敢履行职责的新闻工作者,近年来,中国记协大力推动记者权利保障工作,2013年、2014年先后出台了《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授予办法》《中国新闻工作者援助项目实施办法》《向资深新闻工作者颁发荣誉证书和证章的办法》等文件,新闻界涌现了很多优秀记者,如推动呼格吉勒图冤案昭雪的新华社记者汤计等人。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无论何时何地,新闻媒体和记者职业权利的彰显符合党、国家、社会和民众的利益,而一旦新闻媒体和记者怠于、惮于行使权利和履行职责,必然会有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不利于公平正义的维护,更不利于国家和社会进步。今年2月19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并强调“对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在工作上大胆使用,在生活上真诚关心,在待遇上及时保障”。因此,为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和舆论氛围,在当下就显得极为迫切和至关重要。

注释

①【美】施拉姆《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第30页。

②《网络”公民记者”新军涌现带来舆论变革》,《t望新闻周刊》,2010年1月25日。

③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新华社,北京2014年8月20日电。

④《首批中央主要新闻网站记者获颁新闻记者证》,《光明日报》,2015年11月7日。

⑤《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名单(截至2016年7月13日)》,中国网信网,http:///files/pdf/hlwxwxxfwmd16713.pdf.

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信息产业部《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2005年),第五、十六、十七条。

⑦《20余家省级党报版权保护宣言》,《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6年9月22日;《多家媒体在京呼吁保护原创内容版权》,《新京报》,2016年4月27日;《李东东等85位委员呼吁加强对纸媒的版权保护》,人民网,2016年3月14日;《依法加强对新闻作品版权保护力度》,《新华每日电讯》第3版,2015年12月5日;《三大媒体老总呼吁公众提高版权意识加强版权保护》,版权网,2009年10月13日;王俊秀《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有无可能共存共赢?》,《新闻实践》,2009年第9期。

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国务院法制办网站,2014年6月9日;《著作权法修改分歧大难达共识何时出台遥遥无期》,《法制日报》,2014年4月15日;王自强《解读第三次修改》,《北京仲裁》,2014年第4期,第1~22页。

⑨阚敬侠《论我国的舆论监督法律制度》,《新闻记者》,2004年第4期。

⑩阚敬侠《论对“新闻腐败”的规范化治理》,《新闻与写作》,2009年第6期。

《新华社为推动“呼格案”重审的记者汤计记一等功》,新华社专电,2015年1月22日;《中国记协授予新华社记者汤计“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新华网,2015年2月2日。

李斌 霍小光《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专电,2016年2月20日。

新闻职称论文篇5

众所周知,中国新闻传播业近些年来发展很快,总体上是繁荣的,不过,由于体制等方面滞后,加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客观存在问题的种种影响,也出现了一些矛盾或潜在的危机。

概括起来,对新闻单位侵袭与影响最大的,是官本位与拜金主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新闻单位出了不少党政高级别官员,改革开放以来,新闻单位也出了不少亿万富翁,这只说明了新闻宣传工作能够培养行政与经营人才,而对新闻传播业务本身,并不说明什么。新闻事业有其自身的本位价值,真正热爱新闻事业的同行,都懂得自己工作所带来的成就感与满足感,来自于新闻采编本身,来自于对受众的影响,而不是官职高低或钱财多少。令人遗憾而痛心的是,目前有一些人,尤其是业务尖子,不甘心当一个好记者好编辑,而是处心积虑地想当“官”,为此不惜千方百计地钻营、“运作”,以求得一官半职。而一些新闻单位在政策导向上,也有意无意地助长了这种“官念“,以致把传媒搞得如同官僚机构,等级分明,“官位”林立。

从称呼看变化

工作场合的称呼与语言,最能反映风气的变化。上世纪90年代以前,国内新闻单位都是沿用解放以来的传统,就我亲身见闻,无论是北京、上海还是广州、石家庄,新闻同行在一起,同龄的或关系“铁”的直呼其名,年长者姓前加“老”或称呼“老师”,年少者姓前加“小”,人人习以为常,甚至兄弟新闻单位之间也如此,只有外人或在正式场合才会按照职务头衔来称呼。

这反映了新闻工作者的朴素、本色与关系亲近,有的新闻单位行政级别很高,总编辑可能是正部级、副部级的高级领导干部,但是在同行中间,大家仍然是这样,例如冯并先生在职时,作为副部级干部,就从不以别人、特别是年轻下属称他“老冯”为不敬。

俗话说,包子有肉不在褶上,新闻工作者的权威、尊严与面子,也不在官衔上。可是,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新闻界的称呼渐渐地沾染上了官味与商味,社长、台长、主任、主编、总编与总经理、总裁,甚至老板等等通行于政界与商界的头衔,在新闻单位内部也像传染病一样流行起来。

以职务来称呼,本质上是表示了对地位与权力本身的看重,换句话说,某某处长这样的称呼,代表着此人的价值与份量全在于职务而非本人。

同事们在使用这样的称呼时,表明了一种距离与势利。不言而喻,鉴于职务是会升迁或调整甚至解除的,而熟悉的同事叫顺了口之后,很难改口。一个主任升任总编辑,固然不妨顺水推舟改称“某总”,不过,人事难料,若一个总编辑又降职为主任(这种事并不鲜见),则如何称呼是好?

对于长期相处的人们来说,称呼最好是亲近、稳定,不宜多变,事实上,称呼随着职务变动,既是官本位意识的反映,也未免会产生尴尬。有时从礼仪角度出发,也应避免冠错了头衔而造成难堪。

从工作环境看作风

正像衣著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外在表现一样,工作环境也可以折射出一个单位的精神风气。近些年来,新闻单位的办公环境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在规模气派上向企业靠拢,而在内部格局的架势上向行政机关看齐。也就是恰恰离新闻机构的文化气息和职业身份越来越远。

工作环境包括办公与后勤两部分,西方的新闻机构都是大开间集体办公,高层领导才有独立办公室,而且也是基本上与大开间相邻的,设计思路是便于工作交流沟通。在西方的新闻机构一般不会设餐厅,大型机构即使设有餐厅,也是连个单间也没有,大家一起就餐。过去,国内新闻单位也普遍如此,大家随便就座共用午餐,这也是密切干群关系、联系群众、了解第一线各种情况的一个良机。

由于新闻单位刮起的基建热,中国在世界上新闻传播机构中拥有了最高、最豪华的办公楼。其实,新闻单位论其工作性质没有必要修建超豪华的大厦来办公,因为无论是报刊还是广播电视,传媒的品牌不决定于办公大楼的高低,这是基本常识,在报刊与节目质量水准未必超过西方同行的时候,办公楼与办公设备却超过了人家,这不但不值得骄傲,实在是值得羞愧的。

物质条件发生了变化,相应的作风也就有所改变。如今不少单位的领导甚至是中层领导都是独立的豪华大办公室,有的还是独立的楼层,与采编一线拉开了距离。甚至领导还拥有独立的餐厅,这样便出现了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势,与没有直接工作关系的同事们甚至可能永远不接触。十七大报告与新都强调了干部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特权享受。在新闻单位的工作环境里,可以有必要的条件显示区别、提供便利,但如果把新闻单位当成一个享受特权的地方,显然是不利于工作,更是不得人心的。

新闻规律受到漠视

官本位与拜金主义对新闻传播事业的侵袭与腐蚀,最严重的后果之一是在权力与物质利益的干扰下,新闻工作的价值观与新闻规律不再被奉为最高原则。

在不少单位,当工作中遇到问题或冲突时,几乎都是政治规律与经济规律优先。必须指出的是,这里所谓政治,往往只是一个部门或一个顶头领导的意志,而不是大局的政治(有时甚至是与政治大局相左的)。所谓经济也并非是本单位的全局利益,仅仅是个别人的好处而已。新闻规律可以排在后面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前两者都有直接的利害后果,惟有新闻规律被违背了的时候,除了同行与同事心里的那杆秤以外,很少别的客观后果。这种情况在新闻界已经不是偶然现象,可以说,新闻工作的价值观在此处已经让位于官本位与拜金主义。

新闻规律与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被边缘化的同时,新闻单位采编人员也就不再是一枝独秀的核心骨干了。新闻单位是文化性质的单位,必须是专业导向的,也就是说,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胜任新闻单位的领导职务的。以往的新闻单位领导基本上全是编辑记者等专业人才出身,而现在则是不少经营与党政机关序列的骨干被提升进入领导层,在部门一级,就更是出现了机构林立、兵少官多、按资排辈的局面,一些单位甚至成批地从过去的一线车间或勤杂部门提拔中层干部,而在行政序列,不同部门的同一级别的干部是平起平坐的,这就造成了学富五车、名满天下的大笔杆子的地位,远不如“官员”的地位!淮阴侯当年羞与绛灌同列,而今则引车卖浆者流也可在文人精英扎堆的新闻单位分庭抗礼了,这严重地损伤了新闻单位的形象与声誉,因为当一个没有相应文化修养的人以主流传媒中高层干部的身份在社会中活动时,丢人的、招人蔑视与耻笑的不止是当事人自己,而是所代表的传媒。当然这是官本位潜规则发生作用的结果。

在采编中谁说了算?

在行政机关是下级服从上级,官大一级压死人,这是铁一般的纪律与秩序;在企业里,产权与利润的拥有者就是最高权威最高意志,能否创造或增加经济效益决定着工作人员的地位与权力。

新闻单位不是纯粹的行政机关也不是完全的企业,因此,工作人员的权力分配其实也就与官场或商场应当有所不同。遗憾的是在现实中,不少报刊社却要么成为官场要么成为商场,行政级别与经济效益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新闻传媒中,受众的利益应当至高无上,根据这一逻辑,编辑部中谁代表受众的利益与观点,谁就是内行、权威,谁就应当更有话语权与决策权。站在受众的立场,为受众尽心尽力,这是新闻工作者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形式,也是范长江、邹韬奋那一代新闻工作者开创的优良传统。新闻工作者的神圣感与使命感,以及社会公众给予新闻工作者的尊重与地位,几乎主要是基于这一理由。

在新闻单位,从受众角度出发,尊重新闻规律,对该报道什么不能报道什么,什么是好稿什么是差稿,是非分明,据理力争,本该是理直气壮的。然而,现实中,有些新闻单位内的内行或大家公认的高手,已经没有多少发言的机会,尤其是在稿件好坏与是非的判别上,由于官本位与拜金主义的因素,这一技术性业务问题竟然变成了不可以评说、不便于评说的微妙问题。而在缺少直言坦言的环境里,以次充好、以假当真的稿件就有了出笼的土壤。

这种对工作中正常批评的禁止与评判标准的扭曲,在极端情况下居然会把单位内部评报都明确规定为只许说好不许说坏,总之,凡是上版的,就都是好稿没有坏稿。这种对别人进行,同时对自己,并要求大家都同时喝采叫好的作法,竟然能够畅通无阻,实在是极其可悲可怜又可笑的怪事。

曹鹏博士现任经济日报研究部副主任,河北大学、上海大学等多所大学兼职教授。作者长期致力于传媒经济与市场研究,欢迎同行联系交流。

电话:013901034346

博客:blog.省略/m/xianxiantang

邮箱:caopeng@public.省略

新闻职称论文篇6

不知从何时起,贪官被惩的新闻越来越多,这类新闻时,一律在贪官职务前加“原”或“前”。

关于黄某的新闻是这样的:新闻标题和导语中说黄是某电视台“原副台长、总工程师”,但在正文的最后一句却说他是“现任总工程师”。姑且不说这个新闻表达前后的矛盾,仅从这一句是“现任”另一句是“原”的表述中,就可以看出我们一些单位和个人对贪官的态度是如何的微妙了。

何以得知?大凡贪官,在东窗事发前,肯定集权力和实惠于一身,是某些单位和某些人“盯缝”追逐的目标。平时,在有些人心里,以与这些贪官关系“热络”为荣,称这些贪官言必“××长”,生怕漏说了其职务。但是,一旦东窗事发,不论过去和其关系是亲密还是疏远的人,都避之唯恐不及。为了撇清和贪官的关系,一些单位和个人在文字上特别注意玩游戏,贪官明明是现任某单位领导,却偏偏称贪官为“原××”。大多数贪官出事成为另类新闻人物时。至少法律或组织程序上还没有来得及对其采取措施,此时其还是“现任”。因此,新闻中称其为“原××”在事实上是不对的。退一步讲,如果这类人的这种新闻,时都要加“原”或“前”的话,那么,那么多农民、工人、市民,在我们看到的法律文书中或法制新闻中,为何却没有使用“原农民”或“原工人”这种称谓呢?

港台媒体的类似新闻,几乎没有一个刻意去加“原”或“前”的。事实上,按目前我们处理新闻的原则,他们倒是应该加“原”或“前”的,因为在港台,当官的只要“有事”,必须先辞职,然后再接受调查,看是否清白。

现实中,为是不是加“原”,有记者也曾触过“雷区”。某市一纪检书记犯法落马,当地记者就此写了篇新闻,没有在这名纪检书记职务前加“原纪检书记××”,导致个别掌权者不满,结果差点因为“导向问题”而被有关部门追究责任。

新闻职称论文篇7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首先要解决在新闻报道中新闻工作者的情感和职责的问题。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

的主持人赵普在直播汶川大地震新闻时,双眼满含泪水,声音两次哽咽,停顿数秒后恢复常态。这种感情随泪水宣泄的令人心旌动摇的自然流露,深深地打动了观众,撞击着观众的心扉,也引发了我对过去新闻工作的职业反思:在新闻报道中,新闻工作者应该如何正确处理情感与职责的关系?笔者认为,以不同媒体为传播手段的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中情感和职责的体现应有所不同,包括手段、形式甚至内容。

就电视媒体而言,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受众看得见的主持人元素。而正是因为主持人的存在,电视媒体的大众化传播才具有了人际化的特征,主持人也便成了电视节目与观众进行交流互动的中介。因此,主持人在传播中的个性魅力势必会感染观众,直接影响观众对主持人解读新闻事件的认同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说,电视媒体也可以被称为“主持人媒体”,也由此产生了“赵普现象”。

而纸质媒体最大的优势在于随时可读且可反复地阅读。虽然记者不与读者谋面,但在字里行间和图片中,通过新闻报道传播信息,体现了新闻工作者的情感、良知和职责的履行。因此,他们在社会的可信程度和认可程度,更多地来自于个人的人格魅力和新闻影响积累,其根本源自自身和对社会认识体现出的真善美。

本人从事新闻工作的十几年中,关于这一点的认识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采写豆蔻少女杨柳青惨死于一场交通事故的《天堂里没有车来车往》为标志,从淳朴的人性情感和良知出发,履行着一名正直善良人初涉新闻工作的职责,引发社会从以人为本的视角对交通安全生产的关注,在当地乃至省内产生一定的影响,笔者称之为自然本色阶段;第二阶段,以跟踪采写后来被评选为全国首届道德模范的李玉兰为标志,从社会责任和慈善的视角,履行着一个随着阅历的丰富由对职业的新闻敏感引发,继而进行长期新闻跟踪,经验不断的积累,并同时随之成长成熟的新闻职业人的职责,引起整个社会较长时间对慈善和道德的关注,在我省乃至全国产生了较好的影响(人物通讯《悠悠不了情》获得2006年度安徽新闻奖一等奖,并参评中国新闻奖),笔者称之为社会职业阶段;第三阶段,以多篇新闻获得省市新闻一等奖为标志,以社会呼唤和需要为基点,多方位多视角,履行着一名具有较强新闻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的新闻工作者天职,笔者称之为新闻人生阶段。

新闻工作者首先是人,之后才是新闻工作者,所以职业性和感情的自然流露并不矛盾,既有社会人职业岗位的定位,又有新闻工作者职责从观念到意识乃至方式方法的逐步提升。新闻工作最根本是传播信息,新闻人职责关键要知道如何选择信息,并在适当的时机以恰当的方式方法传播――既要将事态信息按新闻要求具有及时性且实事求是,又要符合引导社会正确舆论的基本要求进行选择组织;既要表达社会乃至自我情感,即情态信息,又要是传达健康向上的爱心呼唤即爱的信号;既要传递社会认可和宣扬的价值意义,即意态信息,又要以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有效影响程度。职责偏重的是快新和真实,情感侧重的是善良与关爱,意义体现的是价值和有效,能够完美地结合则体现了新闻的美。因为,从新闻价值实现的层面,新闻文本的事态信息、情态信息与意态信息只有融于一体传递出去,才能被受众接受,达到良好的传播信息的效果。

在这里,我感到最难把握的是情态信息。在我采写《天堂里没有车来车往》前,原本是报社一位资深记者被邀。他转而推荐了我,理由是:经过多年的观察与了解,我认为她虽然年轻,却能写出真情实感,文字清新隽永,很具感染力,能打动人心。正如其言,文章见报后赢得了许多读者的眼泪。他们相互推荐,报纸卖到脱销。

通过实践和学习,笔者逐步认识到:情态信息是从新闻价值实现的几个层次上对新闻文本的解读。有关专家认为,新闻价值的实现包括事态信息的感知,情态信息的体验,意态信息的传达等几个层次。“新闻文本的情态信息往往是双重的:一是事实本身包含的情态信息。新闻事实本身就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其中必然包含着各色人等的喜怒哀乐,使事实本身具备了不同的情感色彩。二是传播主体在文本中表现的情态信息,传播主体在面对、再现一定事实时,是具有情感、情绪、情味的人,总要在文本中表现出一定的情感态度,这种情感态度为传播内容染上了特定的情感色彩。” 新闻传播是一种事实的传播,也是一种情感符号与意义符号的传播。情态信息的传播是以人本传播为基础的信息传播,传递的是人的喜怒哀乐,电视媒体还通过人的服饰符号、表情符号、声音符号、动作符号来传递信息。无论电视还是纸质媒体在传递一种事实信息时,同时也在传递一种情绪、一种观念、一种意蕴、一种风格。

在含情因素较多一类的新闻报道中,必须传达给读者一种特殊的情态:真诚、凝重、关爱、同情、振奋……但无论有多少种丰富的情态表现,对新闻工作者而言,最基本的要求是客观、冷静地报道新闻事件,不能用自身的主观情感代替新闻事实的客观性。这里有一种关于“度”的把握,这个“度”就是受众的接受和心理包容范围,“赵普”现象就是在特殊状态下受众心态变化以至于能接受和包容,这个“度”也随着受众环境和心态的变化而变化。而在纸质媒体把握这个“度”虽不像电视媒体那么直接,但要耐得住琢磨也有一定难度,这就要进行文字表达和情感融入的有意识“修行”,要提高自己对文字的情绪情感的控制能力,只有这样传递给读者的才是一种“不失真诚”的冷静与客观,又不乏充沛的情感与爱意付诸笔端信息情意热流。同时,新闻工作者也有个性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会渐渐形成一种个人的品牌,会在新闻传播中影响着新闻价值的实现,直接反映在受众爱看那个主持人主持的节目,爱找那位记者采写的新闻。

每个人都有情感,同时也在自觉不自觉地传播着情感,影响着他人,即“人”是一种活的情感传播载体,情态信息的传播是以人本传播为基础。新闻人的情绪表达是情感因素在新闻报道中的主要表现方式,以文字艺术为载体的语言逻辑是媒介传递情感过程中用的一种修辞手段。尤其新闻现场记者既是被报道对象理智与情感的传播人,也是介入新闻现场的特定环境的感受体验者,更是一位用修辞手段传递事态信息、情态信息的掌权人,他的身份与作用十分重要。例如:追踪报道李玉兰到北京参加全国道德模范颁奖的过程中,对一些细节的感受与体验,烘托出道德模范精神。正如读者感言所说:“于细微处见精神”。这是自我意识和细致观察产生情绪情感表达的结果。

同时,有特殊身份的新闻记者,应该把现场的真情实感准确地以图文结合的方式传播出去。与刻意煽情的新闻报道相比,新闻现场表现出的真实情感才是真正蕴含于新闻文本中的情态信息,才是与事态信息融为一体的新闻事实。“从根本上说,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主张新闻必须真实准确、必须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反映它、解释它。”对于新闻记者,尤其是电视新闻记者,抓住第一现场,永远是最重要的,但对于文字记者而言,笔者以为能充分利用录音笔和照相机等现代记录手段,在组织文字时唤醒记忆感受现场,图文并举,完成现场文字采访。第一现场是信息价值和情感传达的最大体现。反之,如果主观愿望与新闻事实产生错位,形成记者刻意营造的情感事件、为新闻宣传而编辑出的煽情节目、或者通过再度“刺激”受灾当事人而再造一个新闻现场,甚至摆出一个造假的新闻现场,这些方式都必须摒弃。真正的新闻工作者决不能沾染这种恶习。

新闻信息传播也是一种情感的传播,无论电视还是纸质传媒,无论在与不在新闻现场,这种情感传播是基于现场真情实感而建立起来的。电视和纸质新闻文体如果用艺术手法表达新闻事件、新闻故事,就必须以尊重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性为前提,这正是新闻人必须肩负的社会和职业责任。

新闻报道过程中,除了在采访时要抓住具有真情实感的现场,充分调动记者的专业素质外,记者也应该有更多的人文素养。许多在记者采访时忘记了应该包含的人文情感。如果说,信息传递过程中,要关注“激情”的价值,用爆发性的充满激情的图文来使传播效果最大化,那么,在新闻采访中,我们的记者就要时刻用心灵去感受和寻觅新闻事件中激情爆发的那些点或瞬间。反之,用外界的刺激来激发被采访人的情感反应,再通过新闻报道作用于受众,是不可取的。当情感爆发的最关键时刻已经过去,当被采访人的情绪刚刚平静下来,再去勾起他们痛苦的回忆(甜蜜的回忆除外),不但会导致新闻价值削减,也表现出记者人文情感的缺失,甚至会给被采访人带来再度的心理创伤。从法理上讲,新闻采访权的行使必须充分尊重他人私生活领域的独立性、自主性,强制行为得不到法律的保护。记者的采访权不得侵犯被采访人的隐私,在被访者不希望谈及的问题上,应该给被访者以最基本的人文关怀。如果缺少了人文情感,媒介风格也将损害媒介自身与记者本身。

新闻记者的职责与任务,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主要有:第一,敏锐地去发现事实;第二,忠实地去报道事实;第三,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记者最为重要的职责和任务,就是采写报道。记者是受众与事实之间的桥梁。自己在新闻报道传播信息中,情感体现与职责履行,就经历这样三个阶段:向善,自然情感为主的阶段;呼爱,社会感情为主的阶段;唤醒社会责任为主的阶段,这也是新闻工作者的情感和职责的三个层次吧!■

新闻职称论文篇8

①职称的流程一般是什么?

提交稿件,编辑部审稿,编辑部审稿通过,下发用稿通知书,编辑部排版,印刷成书,上传至论文检索网站。

②职称结束后,自己如何查询?

登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记住期刊刊号查询的流程和页面。对论文检索查询,请根据样书目录页面提供的网址查询,记清楚自己论文检索的流程和网址。因为在职称资料申报的时候会用到期刊刊号的查询页面和论文的检索页面。

③如何鉴别职称论文期刊?

期刊的真伪的鉴别,可以登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输入期刊的名称进行查询检索。如果能查到期刊的相关信息,说明期刊的真的,如果查询不到那就是假期刊。

④哪种期刊加分多?

期刊的级别主要分为部级和省级期刊,部级期刊又包括部级核心期刊、部级优秀期刊、部级普通期刊。核心期刊,在部分区域内,加分的分值比非核心的要高一点。

期刊有电子期刊和常规期刊,电子期刊,一般发表后没有样书,作者发表结束以后,手里是没有书的,电子期刊和非电子期刊,在职称评审过程中加分都是一样的。

部级期刊一般加3-5分,省级期刊一般加1-3分,如果遇到价格相差不大的省级期刊和部级期刊,优先选择部级的。

⑤职称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上一篇:人际关系论文范文 下一篇:社会调查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