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人际关系论文范文

时间:2023-09-15 10:14:04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篇1

【关键词】和谐世界;中国;国际形象

2005年9月15日,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首次向全世界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倡议。2007年10月15日,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对建设和谐世界问题的集中阐述,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对当今时代主题、人类历史发展

规律,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建设和谐世界的宏伟构想,已经发展成为完整成熟的理论体系。①

一、“和谐世界”理念的丰富内涵

和谐世界不是某一个国家或某一文明独霸天下的世界,和谐世界应该是坚持民主平等,实现共同繁荣,坚持开放包容,实现持久和平和生态文明的世界。“和谐世界”理念包含较为丰富的内涵:

第一, “和谐世界”是政治民主、平等互信的世界

坚持国家平等原则,是国际法的首要原则,也是实现世界和平的必要前提。在全球化趋势下,要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维护国家和世界安全,推动国际社会的共同进步,必须要以国家平等为前提,实现和平共处。“和谐世界”理念强调以国家平等为前提,以和平共处为基础,努力构建和谐发展的新型国际关系。这不仅反映了人类社会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普遍愿望和理想价值,同时也符合全世界的根本利益和发展要求。在国际交往中,坚持国家平等是处理国家之间关系最起码的要求,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发展国家关系和解决国际争端的基本准则。

第二,“和谐世界”是普遍发展,共同繁荣的世界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科技革命的进步,全球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和谐世界”理念则将追求国际社会的共同发展和繁荣视作国际秩序构建的关键。发展必须是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这不仅因为“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切身利益”,而且发展“也事关消除全球安全威胁的根源。没有普遍发展和共同繁荣,世界难享太平”此外,“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各国利益相互交织,各国发展与全球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不可分”②

第三,“和谐世界”是多样、包容的世界

“文化和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积极贡献”③。“和谐世界”理念是在尊重各民族、国家和地区文明的特殊性和独立性的基础上,主张以包容开放的心态,维护文明的多样性和发展模式的多样化,推动和实现多种文明相互沟通、交流、理解、融合,在求同存异中寻求共同发展,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世界。

第四,“和谐世界”是持久和平、稳定安宁的世界

“和平是人类社会实现发展目标的根本前提。没有和平,不仅新的建设难以推进,而且以往的发展成果也会因战乱而毁灭”④冷战结束后,世界国际关系格局朝着多极化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人类只有生活在和平的环境里,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追求幸福生活,创造灿烂文明。没有和平,就没有和谐世界。和谐世界追求的和平是持久和平,是稳定安宁。

第五,“和谐世界”是生态文明、环境优化的世界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前提。关爱自然,善待自然,是全人类共同的利益。只有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类文明才能持续发展。⑤在人与自然和谐方面,强调人类要共同保护全球生态环

境,共同呵护人类地球家园。

二、“和谐世界”提升中国国际形象

国际形象是一个国家的外部公众对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自然要素的一种综合认知与评价。当今,以经济为核心的硬实力诚然是影响世界的主要力量,但形象因素在综合实力中的地位已经上升。⑥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的大国,历来是其他国家关注的对象。和谐世界思想的提出将进一步巩固中国政府负责任、建设性的国际形象。

“和谐世界”思想对当今国际政治和国际秩序如何发展提出了努力方向,既是中国从国际社会发展的长远理想出发,对人类进步从高目标的高度概括,也是从现实出发,对国际秩序的演进与国际事务治理的原则的高度概括。“和谐世界”思想将中国自身与世界前途的构想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手段表达出来,对于消除疑虑,遏制敌对势力对中国的歪曲和诋毁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营造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必将产生关键性的作用。

“和谐世界”所提出的政治民主、共同发展、共同安全、和谐相处的目标和展示出的新互利合作观、安全观和文明包容观等新的观念已经使它超越了西方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构建主义三种国际秩序范式,成为一种崭新的国际秩序构想和范式。它突破了传统的西方国际秩序体系和思想观念,表达了一种中国关于全球问题和人类未来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思路。

“和谐世界”思想的提出,使我党执政能力建设发生了方法论上的调整:不仅仅要注重处理国内事物的能力,建设“和谐社会”,更要注重处理国际事物的能力,构建“和谐世界”。全面展现了中国日渐成熟的政治理念与政治心态,从而为中国的繁荣与进步创造了更有力的国际条件与环境。同时,使我党执政能力建设具有了世界性的视野,为谋划中国发展战略提供指导。

共建和谐世界的思想符合中国和世界发展的长远目标。中国努力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有利于推动和谐世界的建设。为此,中国应进一步繁荣和发展本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事业,维护国家安定团结,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处理国际重大事件中,坚持公正的原则,做负责任的大国。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在共建和谐世界进程中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⑦

【参考文献】

[1]冯宝晶《试论和谐世界的理论框架与实践途径》,理论学习2008.3

[2][3][4]《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9月16日

[5]曹文宏 《文明多样性与“和谐世界”》,理论导刊2007.1

[6]张雪梅,关文龙浅议国家的国际形象,天府新论,2005.5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篇2

关键词: 大学生 宿舍人际 住宿安排

近年来,一些由宿舍人际关系引发的事件,使得大学生宿舍中的人际冲突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国内对大学生宿舍人际问题的研究日益增多,但是主要局限于学校、家庭教育、个人素质等方面,其中理论阐述多,实证研究少,很少提出具有实质性的可操作性的解决办法。

因此,本文试图从探讨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冲突的原因出发,尝试分析学生住宿安排对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程度,并试图从新生住宿安排这一实践入手,探讨构建和谐宿舍人际关系。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自制《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调查问卷》,研究中我们按照随机分层抽样原则,于暑假期间在学校中随机抽取200名大学生,其中男生80名,女生120名,回收有效问卷2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经分析,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数据全部采用MicrosoftExcel处理。

二、数据结果及分析

(一)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整体和谐度。问卷中采用5级评分选项,由被试者描述自己对于宿舍人际关系状况的主观感受,最低为很不和谐,最高为很和谐。其中具体如表1:

表1 您认为自己目前宿舍人际关系整体和谐的程度怎么样?

由上可见,77.5%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宿舍人际关系和谐度表示很和谐或基本和谐,14.0%的大学生表示说不清楚,而有8.5%的大学生表示不和谐或很不和谐。这一结果与其他研究者的结论基本一致。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和谐度高于男生,这一结果与其他研究者的结论并不一致。一般而言,男生更为外向,喜欢体育运动,但与女生相比,没有女生细心,而且男生一般容易冲动,容易和同学发生冲突,而女生心更细腻,更善于沟通,容易缓解宿舍人际冲突,所以女生的宿舍人际关系比男生更好一些。

(二)地域对大学生宿舍人际的影响。由于地域的差异会从多方面影响大学生,每一位大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这些都可能λ奚崛思什生影响,为此,我们对地域文化差异对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程度进行了调查。

表2 您认为地域文化差异对宿舍人际关系有影响吗?

由此可见,45.5%的大学生认为地域差异对宿舍人际关系非常大或比较大,35.0%的认为一般,19.5%的认为比较小或根本不影响,同时从表中可看出,认为地域差异对宿舍人际影响较大的人数中,男生多于女生。这可能是因为不同地域的大学生有不同的特点和生活习惯,所以希望和自己有共同特点的同学住在一起,冲突会少一点。

(三)不同家庭状况对大学生宿舍人际的影响

表3 您认为家庭经济状况差异对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程度如何?

由上表可知,在宿舍家庭经济状况对宿舍人际影响方面,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影响一般,当然,也有24.0%的大学生觉得影响比较大,还有34.0%的大学生觉得基本没有影响,这一结果与其他研究者的结论并不一致。这说明,家庭经济状况的差异对宿舍人际的影响并不显著,可能会因此产生一些小的误会,但并不会因此对宿舍人际有很大的影响。

(四)不同性格的大学生对宿舍人际的影响。每个人的性格都不同,有本来的性格,也有后天养成的性格,不同性格的宿舍成员聚在一起,可能会对宿舍人际有影响。为此,我们对个人性格差异对宿舍人际影响的程度进行了调查。

表4 您认为个人性格差异对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程度如何?

表4显示:大部分大学生认为个人的性格对宿舍人际的影响比较大,只有很小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影响一般或影响比较小。这说明,个人的性格差异可能是影响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可能由于宿舍成员的不同性格,会产生不同的冲突,同时宿舍每个成员对冲突的处理方法不一样,以至于影响了宿舍人际关系。

(五)大学生是否为独生子女对宿舍人际的影响。由调查可知,25.5%的学生认为独生子女对宿舍人际的影响比较大,但大部分学生认为影响一般或比较小。由此可见,独生子女对宿舍人际有影响但影响不大,大部分大学生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依赖性较强,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因此对宿舍人际关系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六)如何安排独生子女大学生住宿。调查显示:对独生子女的大学生住宿的安排,觉得应该同住的和应该交叉住的大学生数量比例相差不大,由此也印证了上表得出的分析结果,独生子女对宿舍人际有影响但影响不大。

(七)影响宿舍人际的最主要的因素。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认为个人的性格、个人素质及个人兴趣爱好是影响宿舍人际的最主要因素,同时大部分男生认为地域的生活习惯是影响宿舍人际的最主要的因素,大部分女生认为个人素质和个人性格是影响宿舍人际的最主要的因素。由此可以看出,个人性格和素质对宿舍人际影响较大,同时个人的素质和性格与大学生的地域分布有关,毕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八)新生住宿安排。调查显示:大部分男生希望按地域分布来安排新生住宿,而大部分女生认为随机安排即可。这也从侧面表明了,女生宿舍的整体和谐度比男生高,男生更希望有共同生活习惯和特点的成员同住。但同时,由于大部分大学生都认为个人性格与素质是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的重要原因,而个人性格与素质又与个人所处地域有关,因此,在新生住宿安排方面,对男女新生宿舍安排均可以按地域分布。

通过上述数据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和谐度总体较好;(2)女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和谐度显著高于男生;(3)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对宿舍人际关系和谐度影响不大;(4)大学生个人性格差异对宿舍人际关系和谐度影响较大;(5)大学生是否为独生子女对宿舍人际关系和谐度影响不大;(6)独生子女的住宿安排既可以安排同住,又可以安排交叉住;(7)大学生个人素质、个人性格及个人兴趣爱好是影响宿舍人际比较重要的因素。

三、建议

根据上述结论,我们提出从大学新生入学住宿安排改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建议:(1)在新生住宿安排方面,我们可以按大学生地域分布安排住宿,以缓解宿舍人际关系问题,构建和谐宿舍人际关系,尤其是对男生宿舍,因为男生宿舍的整体和谐度较低,需要通过这样的宿舍安排解决宿舍人际关系问题,而大部分女生虽然认为随机分布宿舍就好,但是个人性格、素质、兴趣爱好是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而这几大因素又与大学生地域分布有关,所以男生和女生新生的住宿安排均可以按地域分布。(2)大学生在宿舍生活中要有一颗包容的心,正视人与人,特别是地域之间文化的差异,对宿舍同学的行为以平等的目光对待,对其他地区的同学友好对待,让宿舍中充满正能量,大家一起构建和谐宿舍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路伟.大学生和谐宿舍人际关系构建的现实思考[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10(5).

[2]李丽兰,唐超文.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感、处理方式及其关系的实证研究[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6(4):11-13.

[3]胡纬华.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若干因素的调查分析[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9,10(6):54-56.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篇3

高校思想政治 人际和谐 问题 教育功能

一、研究背景

21世纪,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进入了网络化时代,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导致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多样性、功利化、淡漠化的巨变。这些都会对我国高等院校和谐校园的构建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当代的大学生作为知识文化水平较高的群体是国家和社会寄予希望的一代精华。对于他们来说,悉心的培养和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会帮助他们更好的了解自我、了解他人、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更会帮助他们展示自我、发展自我。

二、高校人际和谐的理解

人际和谐,就是人际关系的和谐,是指在实践基础上社会性生成过程的不断产生,不断变化的状态,它既是人际交往过程的静态过程,又是人际交往动态展开。即指在现实社会的实践活动中,通过人与人交往形成的各种关系(包括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都处于一种协调、有序的状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充满活力、诚信友爱、民主法治、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对于高校而言,和谐高等院校校园(以下简称“和谐校园”)是以培养和谐的高水平人才为重点,以师生的发展和学校事业的发展为核心,以校园为基础,各种教育系统及其相关要素之间相互协调运转,总体优化,从而促使形成教育的合力,学校就可以达到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全体师生各尽其职、各得其所和谐共处的和谐校园。

三、高校人际和谐的基本原则

1.平等交往原则

平等交往是指在交往过程中达到态度平等、人格平等、礼仪平等、交往平等等多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人格上的平等。作为主体,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人格,做人的尊严。相关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强烈的需要友爱和受人尊重,交友和受人尊重的愿望。

2.诚实守信原则

诚实是指为人处事要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一个纯洁无私、心底坦诚的人在任何时候都会对任何人心口如一、尊重事实。守信就是指在交往过程中人们一定要讲信用,要说到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中华民族历来都是强调信用。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从古至今都把信用看的极其重要,儒家思想直接把信用作为一种美德之一。

3.互惠互利原则

互惠互利就是指人们在交往中考虑双方的共同利益和价值,满足共同心里需求,使双方在交往过程中都能得到“好处”和实惠。大多数人的交往是互相报偿、互惠互利、互相满足,这是人际交往活动过程中的基本动机,没有需求上的互相补取和互相满足,就不可能有成功的交际。

四、目前高校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际交往中过于理想化

在大多数大学生还没有进入大学校门之前,就赋予了大学人际关系以完美、理想的色彩,对人际关系的期望值太高,用理想化的尺度来度量现实,他们对校园里人际关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缺少必要的准备,因此,当接触到大学人际交往中的不足,就会感到和理想之间的差距很大,会产生不满和抵触的情绪。很多同学以为,大学人际交往中“最缺乏的是友爱和包容”。但细细思想来,在这些同学当中真正接触到复杂人际关系的同学很少,大多数同学都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而造成的抵触情绪。人际交往关系的理想化导致许多大学生未能真正了解大学人际交往的关系,把本来应该是正常的矛盾和不足看作是异常,把自己的能力缺乏、处世的简单所导致的人际不适也同样归因到人际关系交往的复杂中去,从而很容易在心理上与现实发生抵触情绪。

2.师生关系疏远

师生关系是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中的主要内容,师生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到学校,能否对学生的身心施加于符合社会需要的影响。对当前的高校师生关系而言,师生关系总体上还是比较协调、和谐。但是,鉴于高等教育的特点,大学教师与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像中小学那么的频繁,在课外时间方面师生的交流也较少。伴随着时间上的无差异化和社会信息来源的多元化,高校大规模扩招人数不断加大,使得高等学校中师生关系交往机会、交流时间越来越少,交往渠道和范围狭隘,师生从交流的内容上看,仅限于课堂的传授,交往的范围相对狭窄,这不利于树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导致师生关系倾向于疏远化。

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构建和谐高校的过程中的作用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政治上的引导,促使和谐高校保持稳定建设。稳定是和谐的主要内涵,而稳定最主要的因素是人和,因此要使高校稳定发展首先要做到人和。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政治思想方面使全校师生坚持党的领导,促进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高校顺利的贯彻落实,从而巩固高校的政治路线和发展方向,确保了高校人际交往关系的融洽,主动解决矛盾,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保证高校发展的稳定性,增加学校的活力,在和而不同、和而有序的思想大环境中保证整个高校可持续的发展。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思想上的教育,为和谐高校的构建提供思想保证。在建立和谐校园的工程中,人是核心,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质上就是怎样去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利用思想上的教育就是要使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成为广大师生主动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在此思想引导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构建和谐高校的过程中精神动力不会自己产生,必须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来刺激,从而把构建和谐高校所应具备的信念、观念、思想、道德、情感、意志等精神因素体现出来,促使全校师生和员工构建和谐高校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为和谐高校的建立提供精神约束力和凝聚力。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营造和谐校园文化,促使全校师生在思想精神上形成共识,为和谐高校的构建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校园文化是加强高校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个主要载体,所以,树立和谐的校园文化,应当成为增强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面。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特征、特点和具有各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鼓励全校师生的爱校情感。通过记校训、唱校歌、戴校徽,加强培养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意识,产生凝聚力,培育大学精神。不断培养和促进良好的学风和校风,通过树立崇尚科学、善于创新、拥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优良学风。增加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达到高校真正意义上的和谐。

六、高校人际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1.奠基功能

美国着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际交往关系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人际交往关系的和谐是自我人格完整的重要特点,而人际交往关系的不和谐是造成人们心理疾病的本源。因此,校园生活人际关系是高校人际关系中的关键内容,必然也就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加强人际交往关系,对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都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2.保证功能

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会帮助人们发展良好的个性,促使其意识到自身的价值,发挥其智慧,成为积极进取、拥有创新的社会主体,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人个性的不断发展,人个性的不断形成除去遗传性影响外,还会受到后天培养以及学习、生活、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人际的交往情况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优良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人际交往的宽度会直接影响到个性的表达形式。通过人际交往可以建立榜样、说服渗透等各种方式来带领每个人走向理想的道德目标,增强每个人的道德水准,从而创造一个健康的、文明的、积极的人际交往氛围。

3.协同功能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就是通过行为、思想和价值的引导,使人们抛弃错误的观点、立场和想法,紧跟正确的观点、立场和想法,不断增强了解自我、了解他人、了解社会的能力。人际和谐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人际和谐可以给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性的循环,从而更有效的发挥其作用,产生更明显的效果。

4.反馈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坚持以人为本,以现代人的发展为核心,着重人的合理性的需求。如果思想政治教育未能解决人的心理品质、行为习惯、思想认识等问题,就不可能达到人际和谐,而反过来人际关系是否和谐能调节、诊断、反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人际关系是否和谐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晴雨表。假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做好,就会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的局面,同时也会对各项政策的开展和各项工作的实施起到不利的影响。

七、结语

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如果没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将可能会造成社会的失衡,会造成道德的失范,同时经济也可能会面临僵化。高校是培养高水平人才的主要基底,人际关系复杂,因而营造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对于促进大学生和教职员工的身心健康发展,促进高校管理改革,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促进校园和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先进.高校德育环境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2]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07.

[3]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上接第10页)目前,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制定了很多元数据标准,具有代表性的有:博物馆信息的计算机交换CIMI;美国联邦地理数据委员会FGDC数字地理空间元数据内容标准;都柏林核心DC元数据元素集;EDUCOM教学管理系统;编码数据库说明EAD;政府信息定位服务GILS;I2AFA模板IAFA/WHOIS+ + ;USMARC格式;文本编码初始TEI头标;可视资源协会VRA核心数据等。中文元数据的研究成果集中于元数据生成工具、以DC等位代表的元数据与MARC的映射关系、XML用于元数据表示。

元数据的表现形式:XML(eXtensible Marked Language)语言具有良好表达能力、可扩展性、高度结构化语法支持,并便于网络传输。因而成为广泛应用的元数据描述形式。

5 数字化图书馆环境下对馆员提出的要求

5.1掌握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图书情报专业是建立在图书馆学、信息情报学、分类学、目录学等各学科理论基础之上的。图书馆员必须系统掌握这些学科的知识和理论,这是馆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5.2具备娴熟的网络技术能力和丰富的网络知识现代信息技术日益广泛应用于图书馆,使图书馆的信息交流和信息服务工作逐步沿着数字化、电子化、虚拟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作为一名图书馆工作者仅有图书情报专业知识是不够的,必须努力学习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

5.3终生学习,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

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社会,知识和技术呈“爆炸”态势增长。要适应这个社会,就必须不断学习,补充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自身素质。用新的理念和方法,去研究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参考文献:

[1]李珍,胡仿民.数字化图书馆WEB多媒体专题应用研究. 2005,12.

[2]郭洪岩.数字化图书馆与图书馆文化.2006,11.

[3]梁勇.数字化图书馆环境下的资源共享――网格技术下的异构、分布式存储资源共享.2005,4.

[4]孙伟,冯萍.数字化图书馆的智能数据库建设.2006,8.

[5]于杰,郑先友.信息时代的搞笑数字化图书馆设计.2006,1.

[6]吴俊杰.数字化图书馆的馆藏建设与信息服务.2006,3.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篇4

关键词:农村人际关系;变迁;构建;和谐社会

农村社会稳定、农村人际关系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一环。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研究和了解中国农村人际关系发展变迁的成果和不足,正确把握当前农村社会的性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农村人际关系变迁研究

1.1有关农村人际关系变迁的现状研究

了解农村人际关系变迁的现状是展开后续分析和研究的基础。张云武(2019)[1]认为,农村人际关系的变迁概况是地缘关系减少、趣缘关系增多以及人际关系的功利性增强,指出传统农村社会的由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为中介进而形成其他人际关系的特点已经不复存在。张冲(2016)[2]认为,人情关系明显带有“工具理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人情关系货币化、人情名目烦琐、礼金额恶性攀比,人情范围不断扩大,不再局限于血缘关系,亲族外“弱关系”的力量不断凸显。谢永飞(2013)认为,农村人际关系变迁的趋向是人际交往日趋网络化、扩大化,人际交往趋于物质化、表面化,人际关系开始出现分层现象,亲属关系淡漠化,人际关系日趋复杂化和多元化。李海芳(2012)[3]以场域为基础,把农村人际关系变迁分为生产领域内的互助体系和生活领域的互助体系,认为生产领域内的互助体系表现出明显的以利益为驱动力的纵向变迁,生产领域内的互助体系由“相帮制”转换为“工钱制”,生活领域的互助体系则依然保持着“一家有事全寨帮”的传统。顾萍(2010)[4]认为,中国农村出现了“拜金主义”“自我中心主义”“价值主义”等思想,更出现了诚信意识缺失、人际关系疏离和价值判断困惑等现象。秦广强(2006)把人情分为“礼尚往来”型、“欠情—报恩”型、“工具目的”型,认为在人情交往中,理性权衡因素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1.2有关农村人际关系变迁的原因研究

明确农村人际关系变迁的原因,才能提出相应的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对策。牛立霞(2018)[5]认为,农村人际关系的变迁可以从传统道德的控制力弱化、市场经济意识凸显、农村政治体制的转变和农村劳动力的迁移与流动4个方面找原因。夏支平(2010)认为,乡村人际关系变迁的机理是外出务工的长期化,村民社会关联的市场,现代传媒的强力渗入。闫丽娟(2007)认为,负面变迁主要是由于市场经济对中国传统农村的冲击、农村政治体制结构变迁、经济与政治社会发展不协调、文化素质低和法律意识淡薄4个方面因素引起的。刘栩(2006)[6]认为,农村人际关系发生的变迁主要是由经济转型和乡村政治结构重建两方面原因引起的,随着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农村人际关系发生变迁是必然的。

1.3有关构建农村和谐人际关系的对策研究

掌握现有的构建农村和谐人际关系的对策,对因地制宜地提出相应建议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查娜(2015)对生态移民背景下农村邻里关系变迁进行研究,认为倡导和谐的文明乡风、举办各类乡村社区关爱帮扶活动和建立合理有效的纠纷调节机制,能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廖丽旋(2012)认为,农村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完善、文体娱乐活动开展以及道德法律调控是化解负向变迁、构建农村和谐人际关系的途径。陈冬梅(2008)[7]认为,经济发展是构建农村和谐人际关系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加强农村自治组织和法制建设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保障,加强农村的文化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基本途径。胡晓飞(2004)认为,构建农村和谐人际关系的途径主要有3个,一是加强道德和法律规范的引导和调控作用,二是加快经济发展和注重经济协调,三是倡导新型的社会主义人际交往原则等。宋国恺(2002)[8]认为,可以通过文化道德的内在控制、法律规范的外在控制、社会经济发展和建立社会保障机制来构建农村和谐人际关系。

2农村人际关系变迁研究述评

2.1实证研究不够深入

关于中国农村人际关系方面的理论层面研究比较深入,已形成了理论体系。例如,费孝通的“差序格局”[9]、梁漱溟的“伦理本位”[10]以及许烺光的“情境中心”等理论都成为从事人际关系本土研究的经典理论。但实证层面研究不够深入且范围狭窄。这些对人际关系的研究成果以生活领域居多,对生产领域的研究较少。大多集中在对农村人际关系的类型和特征方面的分析,对农村人际关系的变迁趋势和影响,尤其是对如何构建农村和谐人际关系的研究不够深入。

2.2比较研究相对欠缺

不同地区的农村人际关系具有不同特点,城市和农村的人际关系也存在不同特点。因此,需要在研究和分析中进行比较。在比较研究的视角下,进行不同类型的农村人际关系的研究可以揭示人际关系变迁的现状,也可以探究其变迁的原因和趋势,继而提出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对策。现有研究大多数集中在一个具体的农村地区,对于不同类型农村人际关系的比较研究较少。对于不同类型的农村人际关系进行详细的比较研究,有利于在比较中完善农村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方式。农村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需要和其他地区进行比较研究,借鉴和吸收其他地区的有益经验与做法。

2.3定量研究存在不足

在研究中国农村人际关系时,现有研究大多是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学者往往以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为研究范本,通过田野调查方法,体验和理解被研究者的生活,并进行社会关系的文化分析。从农村人际关系变迁研究现状来看,通过收集大量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统计与计量手段进行定量分析的研究不足,未能为研究分析提供数据支撑。

3对策建议

3.1深化农村人际关系变迁的实证研究

深化和扩展实证研究的范围包括加强对生产领域和生活领域的农村人际关系变迁的研究,深入对农村人际关系变迁影响因素和农村人际关系变迁趋势的研究,如何遏制农村人际关系的恶性变迁并如何构建和谐的农村人际关系研究等。此外,应研究通过开展文体娱乐活动来增进农村居民交流与沟通的情况,实证调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对农村人际关系的调控情况等。

3.2重视农村人际关系变迁的比较研究

以往农村人际关系研究的角度较为单一,应重视对于不同类型农村的具体情况进行比较研究。例如开展两个村庄之间的比较研究,几个村庄之间的比较研究,南方与北方农村人际关系变迁的比较研究,农村与城市人际关系变迁的比较研究等。还可以开展国内与国外农村人际关系变迁的比较研究,借鉴其他地区在构建农村和谐人际关系方面的有效经验和方法。

3.3加强农村人际关系变迁的定量研究

进一步加强农村人际关系变迁的定量研究,通过收集大量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统计与计量等手段,对调查数据进行全面分析,为研究分析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此外,可以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开展研讨会,并开展有关农村人际关系变迁的研究和构建农村和谐人际关系的实践活动,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有效对策和建议。

4结束语

目前,学术界对于农村地区人际关系变迁的研究尚不够全面和深入。从文献综述的常规视角对农村人际关系变迁研究现有文献进行了简单梳理,在梳理中发现了现有文献存在实证研究不够深入、比较研究相对欠缺和定量研究不足等问题,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深入开展农村人际关系变迁的实证研究,重视比较研究,加强定量研究。这对深化农村人际关系变迁的认识,更好地开展后续研究具有参考价值。在党和政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当前,通过对农村地区人际关系进行全面而详尽的调查,结合实际,提出因地制宜的建设对策,为推动农村地区人际关系正向变迁和构建农村和谐人际关系提供理论支撑和指导,是学界未来研究的重要趋势。

参考文献:

[1]张云武.当代农村人际关系变迁的实证研究———以结婚礼账的宾客记录为依据[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9(4):90-101.

[2]张冲.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情关系变迁[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10):174,176.

[3]李海芳.从云南G村的互助体系看农村人际关系变迁[J].青年文学家,2012(13):197-199.

[4]顾萍.当前中国农村新型人际关系合理价值取向的思考[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3):21-24,48.

[5]牛立霞.转型期西北农村的人际关系变迁[J].湖北农业科学,2018,57(14):140-144.

[6]刘栩.浅论乡村人际关系的变迁———以Z村调查为例[J].沧桑,2006(3):51-52.

[7]陈冬梅.浅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人际关系的变化[J].天府新论,2008(S2):132-134.

[8]宋国恺.转型期中国农村人际关系探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8(1):76-78.

[9]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0]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篇5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和谐社会意识 教育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郑重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在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这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党的执政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建设和谐社会,对“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校育人理念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也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培养大学生的和谐社会意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内容。本文将对大学生和谐社会意识的养成教育作一些探讨,以期对进一步做好该项工作有所裨益。

一、加强大学生和谐社会意识养成教育的意义

和谐社会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三大矛盾的全面和谐的社会。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这三对和谐关系中,人自身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同时又是人、自然与社会和谐的基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首先,和谐社会应该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它要求全体社会成员的创造活力得以大大激发。其次,和谐社会应该是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都能够得到妥善协调的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协调,既要依赖法治和制度,也要借助于个体的认识水平、自律意识的不断提高。再次,和谐社会应该是社会建设和管理不断得到加强、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得到健全的社会,而社会管理同样依靠管理者个体的水平。最后,和谐社会需要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和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

广大青年大学生是社会发展中最活跃的群体,是维护社会稳定、营造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造就和谐的人的个体,使每一个人具有健全的人格、创造的活力,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合理地处理人与人之间、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做到融入自然、融入社会。由此可见,大学期间,加强大学生和谐社会意识的养成教育,造就和谐的人的个体,是促进大学生和谐成长、全面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和先导性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和谐社会意识养成教育的内容体系

大学生和谐社会意识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对大学生进行和谐社会意识养成教育,抓好理论灌输、搞好环境协调、实现目标提升是其中应有之义。

1.理论基础。对大学生进行和谐社会意识养成教育,首先要解决学什么的问题。高校要通过形势政策课、思想品德课和其他人文知识专业或选修课,向学生系统地讲授关于和谐社会的理论知识,让大学生知道什么是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古代关于和谐社会的实践和理论探索、世界各国对和谐社会的探索情况、中外探索道路的异同及对当代世界范围内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教育工作者要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筑大学生和谐社会意识养成教育的理论基石,要向学生提供教材、提供素材、提供参考资料。在当前规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同时,还要科学规划和谐社会意识养成教育的内容,在人文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中渗透和谐社会意识的教育,实现和谐社会意识养成教育与思想政治、文化素质教育的统一。

2.环境协调。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和谐社会意识的养成教育,学校是主渠道、主课堂、主阵地,家庭是重要场所,社会是大课堂。要实现大学生和学校、家庭、社会的协作与和谐,产生合力。学校首先要建立和谐校园,创造让学生安心读书、求知、成长的和谐环境,让学生利用宝贵的大学时光学好建设和谐社会的本领。高校学生对国际国内局势非常敏感,参与社会的热情度高,但辨别是非的能力、对大局的把握和对中央精神的领会不一定到位。面对实际情况、面对转型期社会的矛盾向高校的延伸,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维护团结稳定的局面,要在管理与育人中化解矛盾,积极教育和引导学生,做好高校的稳定工作,并且要积极主动建立与家庭相互沟通的渠道,争取全社会的大力支持,维护社会的稳定。

3.目标提升。大学生树立和谐社会意识,目的是提高建构和谐社会的能力,我们要与时俱进,提升大学生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一要强化大学生个人的学习和锻炼,根据适应2l世纪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帮助大学生夯实个人本领,培养他们的实际能力和创造活力,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二要强化人格品质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创造力的源泉和成就的源泉。和谐社会要求社会成员个体有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在此基础上,人和人协调相处,公平处世,互帮互助:一要传承传统文化的精华,确保和谐社会意识的“中国特色和气派”,领会中国传统的和谐观,将“和为贵”作为内心修养和人际关系准则,培养大学生平和的心态、与人为善的品格、兼济天下的抱负和情怀,倡导公平正义与宽容的社会生活理念。四要充分体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时代特点,要在价值多元化的文化冲突背景下,增强大学生的合作意识、自立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并基于市场经济的风险性、不确定性,培养学生适应市场经济的良好心理素质。五要充分体现与对外开放相适应的时代特点,在将民族精神根植于大学生和谐社会意识的同时,也要培养他们的世界眼光,引导学生吸取中外一切文明成果,以海纳百川的姿态面对世界多元化,正确处理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矛盾冲突,做出正确的文化价值选择,从而实现多元文化与中国主流文化的和谐。

三、大学生和谐社会意识养成教育的途径

1.加强和谐社会意识理论的教育与灌输。高校要通过形势政策课、思想品德课和其他人文知识专业课或选修课,向学生系统地讲授关于和谐社会的理论知识,要让大学生知道和谐社会的深刻含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社会成员个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肩负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大学生的使命。要让学生领会中国传统的和谐观,使他们将“和为贵”作为内心修养和人际关系准则,大力倡导公平与正义、宽容的社会生活的主流信念和合理、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讲道德、讲诚信、讲法制、讲秩序的行为规范。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面临西方强势文化的挑战和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不遗余力地西化、分化图谋,要引导当代中国大学生正确处理中西两种文化的矛盾冲突,努力实现多元文化与中国主流文化的和谐发展。同时,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学习西方的和谐观,领会其和谐之道,养成全面的中西兼容的和谐观,建设全球资讯时代的新型中国和谐社会理念。

2.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纳入和谐社会意识养成教育。当前,党中央将建设和谐社会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之一,从政策导向的角度加大了对社会和谐问题的关注。在高校,教育工作者要义不容辞、旗帜鲜明地将和谐社会意识教育引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把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作为高校党委办学兴校谋发展的作主题之一,将培养大学生的和谐社会意识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有之义。在大学生教育中将和谐社会意识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体规划,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开展和谐社会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发展和和谐发展的思想观念,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增添新力量。

3.将和谐社会意识养成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是未来社会的主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要以人为本,将和谐社会意识的养成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教学各环节,内化到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要从和谐社会建设和大学生的实际出发,满足大学生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提高大学生和谐意识养成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创新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大学生对和谐社会意识观念的接受度;要立足学生,依靠学生,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动性,形成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合力,从而把大学生和睹社会意识养成教育带入到自我教育这个环节和层次上:

4.重视校园文化重要的育人功能。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园文化是大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和谐相融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特点,决定了它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要通过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点滴渗透的功能,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向上、和谐的人际氛围、求知氛同和创业氛围。

5.尽可能地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近年来,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的思想和实际问题明显增多,矛盾日益突出。这是大学构建和谐校园的隐患,为和谐社会意识养成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此,高校首先要解决这部分学生的思想问题,帮助他们树立克服困难的观念和信心。同时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动员各方面力量,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就业等方面的困难,为他们的全面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6.把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健康的心理是和谐社会赖以存在的心理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有些违纪行为就是心理障碍或心理不和谐导致的。心理问题不能简单地施以大道理,而需进行耐心的心理辅导来加以解决。近年来,大学生面临的压力特别是经济压力、就业压力、学习压力等普遍加大,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增多,影响了他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诸方面的和谐发展。要采取切实的措施,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专门机构,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确保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和谐成长。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篇6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5-0228-03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从此以后,科学社会主义在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把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的思想精华,在新时期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人的自由、充分、全面发展理论始终是科学社会主义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任务。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包括: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民主法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的发展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人的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中的人的发展理论要求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并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规范。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的社会属性出发,阐述了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理论,认为只有正确地处理一切社会关系,才能有利于人的发展。例如:法的关系根源于物质生活的关系,规范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要回归到物质生产的关系上来;人类历史的创造总是在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的作用关系中实现的;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既不是按照共同的意志,也不是根据一个共同的计划,他们的意向是相互交错的关系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中的人的发展理论是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出发,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站在道德建设的高度,处理一切社会关系,推动人的和谐发展,这是一个新的理论贡献。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中的人的发展理论强调民主与法治建设和人权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从根本上否定了私有制,我们在并不发达的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了个人所有制,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结果。这种制度的确立,从根本上保障了人民的民利,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我们要坚持依法治国的方略,用法律的手段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保障人权。马克思、恩格斯的目的是使无产者形成阶级,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行对资产阶级的。早在19世纪40年代,他们就呼吁:“欧洲三大文明古国,英国、法国和德国,都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在财产共有的基础上进行社会制度的彻底革命,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急不可待和不可避免的必然。”无产阶级要通过革命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并且以统治阶级的资格用暴力消灭旧的生产关系,进而消灭了阶级对立存在的条件,消灭了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进入无阶级社会,这个社会是真正的民主社会。在他们的思想中,民利是通过暴力革命才能得到实现,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中的人的发展理论强调的是民主与法治建设和人权建设,主张用法治建设的手段实现人民民主的目的,维护人权。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篇7

以直报怨

会议期间,少不了谈问题。对于伤害过我们的国家,应该持何态度?国际关系学界有人说“以德报怨”,也有人说“以怨报怨”。武汉大学一位退休的教授说,应该是“以直抱怨”,即“以己之正确见解化开别人的怨恨”。直不是公正直率,而是“正见”。

由此而想,“德”过于高尚,或许能体现政治家的胸怀,但朴素的老百姓不一定接受。“怨”又过于狭隘,冤冤相报何时了,朴素的老百姓也不一定接受。所以,以“直”为好,更持中,这个“正见”,不就是我们常说的根据事务本身的“是非曲直”来判断吗?

和谐的路径

这些年来,“和而不同”耳熟能详。而一位刘老前辈对实现和谐的路径做了很好的阐释。他说,和谐包含三个相辅相成的意思。第一是自治、自律、自立,英文是autonomy,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第二是竞争,英文是compete,竞争是和谐不可少的条件,知己知彼,和谐不是没有批评,和谐不是回避矛盾。第三是妥协,英文是compromise,政治就是妥协的艺术。在我理解,和谐就是容纳矛盾,转化矛盾,化解矛盾。细想,这三个层面真棒,把如何将关系和谐化全部点明。如果,我们的领导人和官员,如此这般道来,既体现中华文化之宽博广厚,又能与西方文化成功对接,何乐而不为?

命运共同体

读党的十报告,发现两处提到“命运共同体”,一个是海峡两岸是命运共同体,一个是人类的命运共同体。报告说,“合作共赢,就是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

想起会上一位冯老前辈从中国的“五伦”讲到命运共同体。他说,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其间包含着人际间的温情、理解和信任,而且是相对性的、双向性的要求,由此形成较为和谐的人伦关系,在利益驱动的现代社会尤其显得宝贵与急需。东亚国家和地区20世纪下半叶以来创造了经济奇迹,除利用最新科技成就和借用西方市场经济的竞争与激励机制以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东亚伦理的人际和谐精神得到现代式发挥,将企业和社会组合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命运共同体”,使管理者与劳作者在“和”的精神凝聚下,形成长久、牢固的“合力”,而不是短暂的利用关系。这正是对东亚和合精神的创造性发挥,暗含了孟子的名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与佛教的“丛林共住精神”。

如果从“人伦”延伸到“国伦”,东亚显然还缺乏相对性的、双向性的道德要求,一方和平发展难以唤起另一方的善意回应。尽管自冷战结束以来,东亚乃至亚太的命运共同体的意识愈加明晰,但能否以国家间的纲法伦常,或曰共同规范,走向相互适应,争取共赢,依旧路漫漫其修远兮。

中庸辩证法

参会后,抓紧从头到尾细细拜读了一遍外交学院秦亚青老师的《关系与过程——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文化建构》(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此书是作者历时八年,思考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和中国学派问题的力作。当我们还在捡些中国文化的只言片语、作点滴和片段式的感悟式思考的时候,作者已经从中国哲学思维的层面,挖掘中庸辩证法,抓住“元关系”,强调关系与进程,进行了完整的理论构建。作者说,“中庸辩证法之所以与西方哲学所熟知的二分法有着根本的不同,是因为它以和谐而不是以冲突为核心的”。中庸辩证法更倾向于互容、和平、中庸、渐进的过程,冲突辩证法更倾向于对抗、暴力、偏执、激进的过程。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篇8

关键词:儒家;和谐社会;社会学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使得“和谐社会”成为众所关注的焦点。而在中国的历史上,儒家的和谐社会观无疑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儒家的和谐社会观,强调人际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历史价值,使得从社会学角度来分析儒家的和谐社会观有了更大的意义。

一、儒家和谐社会观的内涵

和谐,指的是事物协调生存与发展的状态。和谐思想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和精华,儒家的和谐社会观十分丰富,孔子提出“和为贵”主张,孟子描绘了“老我老以及人之老,幼我幼以及人之幼”的和谐社会。即使在今天看来,这些观点依然有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内容上,儒家的和谐社会观重视以人为本,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设想建立“大同世界”、“小康社会”等和谐的理想社会。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和为贵”———人际和谐。儒家极为重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论语·学而》引有子的话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把一切礼乐教化的目的归结为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从字形结构来看,仁从人,从二,其基本意思是指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论语·颜渊》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儒家认为首先要“仁者爱人”,学会善待他人,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人与人相处的一种根本方式。孔子主张在人际交往中要“温、良、恭、俭、让”,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

孟子提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孟子·告子上》),认为“仁”是人心所固有的良知良能,为孔子提出的“爱人”找到了一个人性的根据。在此基础上,他主张爱人要由爱自己的亲人推广到爱所有人,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2.“群己和谐”———人与社会和谐。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先秦儒家十分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他们认为个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之中,个人的命运与社会息息相关,只有将个体融入社会之中,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才能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这样人与社会的和谐也就是“群己和谐”。“群”指“国家”、“天下”、“社会”等确定而具体的范围,“己”指一定程度的自我,即意识到自己是有个性的个人,但又不与“群”完全分立。中国古代和谐论立足于共性,更多的强调群体,主张从群体出发使个体服务于群体。

孔子一生奋斗的目标就是使天下大治,最高理想就是大同世界,《礼记·礼运》篇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个理想的和谐社会制度对后世影响是很大的。孟子提出“与民同乐”的观点,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在同齐宣王的对话中孟子指出,个人的“独乐乐”不如与别人的同乐,“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只有与他人与众人共赏、共鸣,才能得到最大的乐趣。进一步论证了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荀子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和”,强调“一”,强调“天下大齐”。他提出:“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故人生不能无群……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则得其长,群生则得其命。(《荀子·王制》)即人之所以比禽兽强胜,是因为人能结成群组织起来,群体的和谐使人类战胜万物的保证。

从孔子到荀子,虽然由于他们所处时代不同,对于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的理解也就有所偏重,但在把人与社会的和谐作为儒家的理想这一点上,他们的观点却是一致的。

3.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儒家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正德、利用、厚生、惟和。”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天人合一”。《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就是在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孟子也说:“君子之于物也,爱而弗仁,仁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董仲舒“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的思想更具体地将天、地、人的关系紧密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合而为一”的观点。

“天人合一”代表着中国人的人生精神,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所谓“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儒家认为,“天地生万物”,人与万物都是自然的产儿,主张“仁民爱物”,由己及人、由人及物,把“仁爱”精神扩展至宇宙万物。儒家还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落实到制度上。如孟子主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意思是,人与自然和谐是生存发展与社会安危的基础,即所谓“王道之始”。

4.以民为本。儒家和谐思想肯定老百姓的主体地位,主张建立以民为本的和谐社会。孔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圣治》)、“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人本主义教育观,注重社会对人的道德教化。孟子的民本思想提出了“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得民心者得天下”(《孟子尽心下》),主张“仁政”,强调当政者对老百姓的依赖。荀子也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进一步体现出对人民力量和作用的重视。

无论是个人的自我修养,人生理想的实现,还是主张建立一个安定有序、公平和谐的理想社会,儒家文化都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强调人的地位和作用,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实际上也就是主张以人为本,并以此为理念构建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一种美好的和谐社会。

二、社会学视野下的儒家和谐社会观

和谐的社会理念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也有积极的意义,那么,从社会学的角度,应该如何理解儒家的和谐社会观呢?要理解这个问题,就首先要理清,社会学意义上的和谐社会是怎样的。

1.社会学意义上的和谐社会。社会学认为,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群体形式,是相当数量的人们按照一定的规范发生相互联系的生活共同体。社会的特征有:

(1)社会由人群组成的。人是社会系统最基本的要素。当然,这里说的人,是指人群而非单个的人;(2)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人与人的多方面的联系,形成了整个社会系统。而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这种联系也逐渐扩大;(3)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人类社会不像动物结群那样自由地生活,而是按照一定的文化模式,通过规范及制度将无数单个的社会成员组织起来,形成一股合力,进行有序地创造活动;(4)社会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它有一套自我调节的机制。通过政府这个管理中心,能够主动地调整自身的结构体系,调节自身与环境的关系,创造更适宜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条件。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站在社会学角度上,社会是一个注重联系、注重整体的概念。它重视社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强调人的群体性、社会的组织性、以及社会结构体系的可调节性,所以说,和谐社会,如果用社会学来理解,就可以分成两个方面:第一,社会内部个体之间的互动和谐;第二,通过社会整合,实现社会整体上的和谐,尽可能避免社会失范。

2.社会学对和谐社会的两个理解视角。

(1)在社会内部个体之间的互动和谐上,社会学中的互动论给我们以重要的启示。作为微观社会学理论的代表,社会互动论认为,个体的社会化离不开与他人的互动,在互动中才能发挥出个性与自我。互动还是社会形成的条件。正是在社会互动的基础上,人类才一层层的建筑起整个社会。符号互动论认为,首先,人类特有的互动是传媒符号及各种内涵的载体,刺激的意义来自与他人的互动,而非刺激本身所固有;其次,人类具有与他们结交的特殊行为能力,并由此产生各种人际关系;再次,人类社会是由互动组成的,社会的各种特性是由个体行为维持与改变的。儒家强调以“仁”与“和”的思想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将“忠恕”和“礼”作为实践手段,要求人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使自己的行为合乎“礼”的要求,这里的“礼”就是一种传递和谐信息的刺激符号,当一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他所发出的便是这种和谐的刺激符号,这可能会引起其他人发出类似的符号作为回应,这样,如果大多数人以符合“礼”的行为方式进行互动的情况下,“仁者爱人”的目标便可能实现,社会内部的个体之间便会呈一种非常良性的和谐互动状态,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也能得到实现。

(2)在社会整合方面,社会学中则有社会整合的概念。社会整合是指社会通过各种方式将社会结构的不同因素、部分、互动关系及其功能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得社会利益协调与调整,促使社会个体或社会群体结合成为社会生活共同体,从而提高社会一体化程度的过程。通过社会整合,保持社会秩序的规范化和有序化,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社会整合的关键在于利益的协调与调整,而在儒家的和谐社会思想中,关于利益的协调有诸多论述。《论语·季氏》中说“: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孔子认为,一个国家的稳定,不取决于财富的多少,而取决于分配是否公平;不取决于人口的多少,而取决于人心是否安定。分配公平人们就不会觉得贫穷,和睦相处组织就不会觉得人少,安定和平国家就没有危险。

在孔子看来,贫富悬殊的危害要大于贫穷,而均平不是普遍的贫困,而是“均无贫”,即达到共同的富裕。富裕、均平、和谐、安定,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就是孔子所希望达到的经济和社会目标。

在荀子的思想中,社会和谐主要取决于各阶层得到与其社会地位相适应的回报。荀子称:“贵贵、尊尊、贤贤、老老、长长、义之伦也。行之得之得其节,礼之序也。”(《荀子·大略》)等级贵贱之分与对物质财富占有多寡相应,在等级差别的对应中,以制度的形式规定不同的人“或美、或恶、或厚、或薄、佚乐、或劬劳”,而人们又安于自己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

儒家重视利益协调,并主张通过相关机制的建立来实现社会整合,维护社会整体的和谐状态,从而达到天下大治的效果。站在社会学角度上看,儒家的和谐社会观重视人与人之间的良性互动,并关注利益协调机制及其对社会整合的作用,从而使社会达到“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的理想状态,形成“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这些在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仍是重要的方面。继承儒家和谐社会观中的合理内容,并结合当代实际加以发展,必将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傅治平,和谐社会导论[M].人民出版社,2005。

4.顾士敏,中国儒学导论[M].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

5.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上一篇:劳动关系管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劳动争议处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