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价值观范文

时间:2023-09-20 17:27:07

和谐社会价值观

和谐社会价值观篇1

【关键词】 和谐 消费 内涵

1. 和谐的含义

和谐,在现代汉语中具有协调、融洽、合作的意义。和谐,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物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个表征人类真善美理念的人文范畴,也是一个反映人类向往与未来期盼的社会范畴。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是一种民族精神,其内容博大、深厚,源远流长。

马克思的社会协调发展思想认为,实现和谐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未来和谐社会是各方面协调发展的社会。

2. 马克思的和谐消费思想

和谐消费价值观,是一种新型消费价值观,是在消费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它的形成包含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以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马克思这种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统一的思想正是我们在消费中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基础。

马克思的消费思想包含有深刻的和谐消费的思想,他的消费思想体现在他的关于生产与消费关系的论述中。马克思认为,生产主要表现为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两种形式。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受生产的制约,因此,人的消费行为必须与生产水平相协调。

3. 和谐消费价值观的内涵

按照马克思的思想,和谐消费是生产与消费相适应的消费,是满足人自身需要的消费,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消费。

和谐是在与其他事物的相互关系中把握的概念,这种关系是一种理想状态的关系,它体现了在消费中,消费行为和与之相联系的事物的协调、融洽、合作。和谐本身只有在动态的过程中才能得以展现,静止不会产生和谐,因此我们认识和谐消费,必须在消费与其他事物的联系这一动态系统中认识和谐消费。

消费本身是一个经济范畴的概念,但在人们的消费活动中不仅体现了消费与生产的关系,它还体现了人们的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生活方式和人与人、人与自身、人与社会的关系。因此,消费与生产、价值观、文化、生活方式、自然、社会、人本身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认识和谐消费也应该从这些方面来认识和把握。

第一,和谐消费是一种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消费。消费是再生产四个环节中的重要环节。它既是经济运行的的目的和结果,又是经济运行的动力和前提。消费滞后就不能容纳经济发展提供的成果,造成市场疲软,削弱经济发展的动力,导致经济萧条。消费也不能超前,否则它将缺乏收入和物质条件的保证,从而导致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等不良经济现象。因此,在经济生活中,消费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才能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也才能使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第二,和谐消费是一种与本民族文化相协调的消费。一个民族的发展有其民族的文化基因,这种文化基因奠定了民族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方式。如果背离本民族的文化背景和民族社会基础,一味地追求时尚和世界潮流,必然会造成价值的错位。在消费领域,如果脱离中国的文化背景,去追求西方的消费主义,必然导致消费价值观的混乱,也必然导致奢侈、浪费的不道德行为。

第三,和谐消费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消费。在人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中,人对自然资源的耗费体现在生产与生活中。自从人类进入现代化社会以来,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已经达到了自然界无以承载的地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破坏已经不得不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在这种条件下,我们提出和谐消费,就是要使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的发展依赖于自然,需要自然为其提供基础。因此,人类应该保护自然,在消费过程中,使人的消费行为与自然的承载能力相协调、相适应,不能超出自然的承载能力。和谐消费就是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消费理念,是保护环境的生态消费。斯洛特在他的早期著作《从道德到德性》中提出:“关爱也能发展出社会公正和一般社会道德的多种观念。”对自然环境的关爱也是社会公正与道德的前提。

第四,和谐消费是在社会生活中的公正消费。和谐消费主张,在消费行为中遵守诚信的原则,消费者与经营者都在诚信的环境下完成消费活动。同时,在消费过程中做到公正,这种公正就是代内公正和代际公正。

第五,和谐消费是人为达到自身的健康、全面发展而进行的健康消费、理性消费。人消费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身生理和心理需要,健康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发展是人类的精神需求,两者都在消费中得以体现。在消费中实现身体的健康、心理和精神的愉悦。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就要实现健康消费、理性消费。从而使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和谐消费价值观就是在民族文化的背景下,实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使人身心健康发展的理性、公正、适度的消费价值取向。

和谐消费价值观是以质量型、公正型和生态型的消费生活为基本特征的价值理念。其基本内涵是:

首先,实现消费的均衡发展。经济与消费相协调、物质与精神相协调,提升人的生活质量。

其次,实现公平消费。任何和地区的消费不能以损害别国和地区的利益为代价;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又不能对后代满足其需要构成危害。

再次,实现人——自然——社会的相互协调发展。使人类的整体的消费水平与自然的承受能力相一致。

最后,实现人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因此,和谐消费价值观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消费价值观。是构建和谐社会应该提倡的消费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申桂荣.论和谐消费伦理.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2.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950.

[3]尹世杰.消费和谐与和谐社会.消费经济.2007,(23):8.

作者简介:张玉霞,1984年7月5日,女,河北唐山,本科,助教,工商管理,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和谐社会价值观篇2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一致性;必须性;可行性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党相继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作为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十在已有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将过去较长的表述精简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核心价值观和价值体系的一致性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引领,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存在着基础一致,两者构成了相互支持、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凝练表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理论,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把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从私有制统治下解放出来、自己成为社会的主人作为新社会的制度目标,把继承吸收人类文明的全部优秀成果、创造人类新的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基础,把消灭“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建立自由人联合的劳动共同体作为新社会的组织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和价值理想。消灭贫困、走向共同富裕一直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始终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原则,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到治理文明,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明发展在路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凸显和强化了和谐的价值。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包含着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期盼,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内含着国家发展进步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荣辱观,第一条就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就是公民对待国家的价值观。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也凝练表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就是要建立一个扬弃资本主义社会的新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继承资本主义社会的优秀文化遗产,同时又在新的更高层次上弘扬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精神,把以资本为本位的核心价值提升为以人民为主体的核心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是人民“三个共同享有”的社会主义,必然要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目标。我们的民族精神是开放包容的,凡是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睦、兴旺发达的价值理念,都融入并化为民族精神的血脉;我们的时代精神是与时俱进的,凡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都纳入并充实于时代精神之中。社会主义荣辱观有一个基本的价值观前提,这就是以社会主义文明为荣,以违背社会主义文明为耻,自然也是崇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荣辱观。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也凝练表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包含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消除了束缚人压迫人的社会关系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品质修养不断完善提升,是具有现代文明素质的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建设都要通过人的发展来推动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种文明都要通过人的文明来体现来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包含人的文明理想,这些都要凝结为社会主义公民的基本价值准则。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由人的精神所汇合而成的,有什么样的人的精神就有什么样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一旦形成,又成为塑造人培养人的精神力量,因此公民价值观又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产物与反映。社会主义荣辱观就其内容而言,就是社会主义公民价值观。

所以,只有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倡导核心价值观的必须性

中华民族有着强大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唯有中华文明不曾中断。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陷入深沉的文化焦虑,遇到价值观的两次大的绞力:

一是近代中国在几乎要亡国之际,中华民族面对的文化困惑和价值选择。面对文艺复兴后的西方,面对工业化进程加快的西方国家,当时的中国落后、破落到让人宰割的地步。以“五四”运动为代表的新思旧思的大讨论,实际是民族危亡之际的价值观痛悔和反思。当时,胡适、陈独秀等人提出打倒孔家店,要抛弃旧文化;要民主、要自由,要以新文化来救中国。这其实是中华民族一次价值观的大危机、大冲击,是一种民族存亡绞力下的价值观大讨论。

二是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在迈向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再次面对的价值观问题。当前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人们生活条件得到大幅度改善,国家综合实力逐步增强。可是,由于我们进入市场经济这样一个人类进步的但充满了矛盾的大场里面,价值观和文化层面又开始有绞力了,如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传统、文化精神的生产和传播方式形成了巨大的挑战,物质丰富了,为什么有的人精神反而贫乏了。在此背景下应该有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解决这些问题。

从国家层面看,中央重拳出击治理腐败,重塑官德,改善吏治,寻找破除权力寻租的良方;从日常生活层面看,老百姓对于“扶不扶老人”等事件不断热议,道德问题、底线问题常常引发人们的拷问。这两个层面的现象看似相关度不高,但实际背后都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都在深入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都在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奋斗。尤其是现在的中国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更应该高度重视国家、社会、公民的核心价值观的凝聚作用。大力倡导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价值观上的最大公约数凝聚社会共识就势在必行,实现同心同德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三、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可行性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所以要与中华传统文化相承接。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靠“神召”来作为立足此岸、面向彼岸的价值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天下情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等。这是一个伟大民族几千年传承的集体记忆、集体呼唤,远比西方文化中“创世者”的一个“神召”来得厚实和丰富。

因此不要轻看具有突出优势、深厚软实力和重要精神支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背景下,其基因一旦激活,不断生长和放大,就可能形成百病不侵的抗体,百折不挠的动力,形成现代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市场伦理。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结合资本的冲动与诚信的构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

其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从小处细处抓起。要重视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利用,鼓励各地把地方特色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与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以产业发展延续历史文脉。要从教育入手,而且要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全过程。针对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采取不同的引导方式,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让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和精神从小便在人们心里播下种子。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传播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作用,彰显道德榜样的力量,让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深入人心,增强人民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旗帜鲜明地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形成激浊扬清、抑恶扬善的思想道德舆论场,引导人们自觉做良好道德风尚的建设者,做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

最后,大力倡导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制度建设和社会治理中,要与各类政策法律体系相协调。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使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政策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用法律来推动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创造条件使“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中国历史上,很多人主张“儒法并用”、“德刑相辅”。治理国家和社会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党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古人这方面的治理思想与经验。

从历史上看,我国封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发育成熟,差不多用了上千年;从世界范围看,资本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从提出到确立,差不多也用了几百年。即便这样,包括美国、德国在内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其核心价值观的表述还处在继续完善的过程之中。这就告诉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提炼,都将是一个很漫长的历史过程。只要我们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地坚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实际工作融为一体,必能集聚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必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讲》韩震 人民出版社

[2]《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和谐社会价值观篇3

一、和谐社会及高校思想政治生态价值观教育的内涵

(一)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及内容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成为新时期发展的需要,我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提倡和谐社会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因此,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也有了自身的特点和内涵:一是个人自身的和谐,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三是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四是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五是整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和谐。而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则应紧紧围绕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二)高校思想政治生态价值观教育的内涵

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学生中学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而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对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或个人施加影响,形成符合政党需要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从而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发展,满足我国社会主义的实践活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围绕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法制观及道德观进行教育,由于国家、社会和个人等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不断提升,顺应时展需要,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生态观教育也成为重要内容之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和重视生态观教育,是指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大学生进行生态理论的传授,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培养大学生解决生态问题的能力和养成良好生态行为习惯。

二、和谐社会背景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倡生态教育的原因

(一)和谐社会的构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1.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观教学内容的更新。我国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其主要目的在于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尽管传统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等方面有较为系统的课程计划和丰富内容,对学生施加了非常积极的影响,但是,伴随着工业革命以及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实践,我国科技水平得到了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改善,生活质量也进一步的提高,但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却是破坏与被破坏的关系,从短期来看,对资源的过分掠夺带来了一定的效益,但是纵观长远利益,生态环境和环境污染却制约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并在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成为人类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改善人类的行为,才能保障和谐社会的构建。

2.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生态价值观教育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在高校有效地进行生态价值观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作为其有效的保障,教育环境作为教育构成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我国政府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为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生态价值观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障。大学生在学习的校园环境中能够很好地感受到和谐的校园文化,并能够时刻感受到学校对于生态及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构建和谐社会对大学生态环境的营造也同样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一方面强化生态校园的硬件设施建设,另一方面,注重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从物质和精神层次感染和影响大学生,从而在校园和谐的人际关系中感受到生态教育的必要性。

3.和谐社会背景下进行生态价值观教育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成为建设祖国的中流砥柱,而和谐社会理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加深对生态价值观的教育,有利于正确处理和提高大学生的行为素养和科学意识,从而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择业观和创业观,能够更早地将生态和环境的保护落实到大学生的课余活动中,并能够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提高改造自然的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校思想教育生态价值观的教育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起促进作用

1.在高校思想政治课堂开展生态价值观教育能够有效地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随着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不断扩大,探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成为整个时展的需要。因此,开展生态价值观教育能够促使大学生重新定位大自然同人类创造之间的关系。在进行生态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必然会重新认识人与大自然相处的历史,从古代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到人类运用大自然进行生产和生活并创造价值的阶段,以及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对于人类生产生活的考验等。在教育和案例分析中能够有效地分析出“人类中心主义”的弊端。深刻认识这种错误的观念,并引导学生掌握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态危机的相关做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在高校思想政治课堂开展生态价值观教育能够有效地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当前以经济为中心和以人类为中心的决策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短暂而错误的。对环境和生态的任意破坏既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也影响着下一代人的生活,是自私的。在大学生中普及生态价值观念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生态就业观和良好行为习惯和先进思想的形成,从而确保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正确处理当代人同下代人之间的关系。

三、当代高校生态价值观教育现状分析

(一)教育内容缺乏,学生认识不足

尽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涉及生态价值观教育,学生能够了解一些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但还不够全面和细致。例如,很多学生对“白色污染”和“工业三废”等基本问题有所掌握,但是却不太清楚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不同颜色的垃圾箱也不能很好地说明其标志的含义。因此,就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生态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而言存在滞后性和片面性。尽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求其教育的内容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但是,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渗透生态价值观的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也应结合实际不断更新。尽管大学生在校园内外开展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的志愿活动,但是很多现象仅仅停留在口头和表面,对于环境保护的常识很多学生根本不了解。不但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生态价值观教育内容缺乏,而且很多大学生对于高校思政课堂是否渗透生态价值观教育并不明确。有很多学生对学校的生态环境教育不满意。很多大学生甚至提出了高校应开设生态环境的相关课程,而他们从网络等媒体上获取的知识要远远多于思政课堂上的所学内容。同时,思想政治课上的生态价值观教育并没有有效地改善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例如:很多学生并不愿积极参加植树活动,很多学生仍然坚持使用塑料袋购物。

(二)教育方式单一,学生实践缺乏

与高校教育模式一样,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也长期保持着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师是课堂活动的主体,课堂上教师对着PPT念,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对于案例的评析也以教师的观念为主,因此,课堂上毫无生机。学生被动地接受相关的生态教育的理论知识,由于缺乏互动所以容易遗忘,而且不能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导致生态道德意识薄弱。因此,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生活习惯对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影响。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不能得到有效的引导。

(三)教育环境贫乏,学生文化缺失

对于高校思政教育来说,校园文化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尽管提倡生态价值观教育,但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对于生态价值观的体现并不明显,缺少相关的内容支撑,同时在相关的制度和法律制定中没有强调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的培训讲座形式缺乏,所以不能够在学生价值观形成中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文化氛围。因此,单靠课堂进行生态价值观教育的形式不能从精神层次上得到学生的认可。

四、和谐社会背景下加强思想政治生态价值观教育的措施

(一)丰富生态价值观教育内容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生态价值观教育首先要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相关知识的学习。生态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进一步丰富。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从而影响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对相关的内容进行更加细致的探索,要努力将生态环境的相关知识、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技术教育与生态观念的教育紧密联系起来,进行生态观的政治教育,并且努力构建相关的理论体系,一方面,在课堂上要对学生进行生态基本知识的灌输,例如:生态学知识、生态法律法规(森福法和环境保护法)等内容,同时,要针对人们的日常行为习惯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在内容方面创新,并学会借鉴国外先进的生态教育做法。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等先进科学的观念,注重对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培养和教育,从而形成科学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1.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广大的思想政治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在进行生态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既要注重相关理论教学,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让学生学习有关生态及环境保护的理论知识,还要指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到日常环境保护等社会实践中去。

2.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课堂教育与学生的自我教育相结合。在课堂上教师要敢于与时俱进提出最新的生态环境方面的案例进行评估,鼓励学生针对案例提出自己的观念,借助网络等媒体资源提升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并在课堂中以分享交流的形式提高大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通过提升学生的自学积极性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进行生态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生态价值观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渗透,依托校园文化建设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首先应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一点一滴渗入生态气息。在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还应重视精神文化建设,不仅有标语还应体现在日常行为中,通过一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校园文化节、文化周等活动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环境的优越性加上学生丰富的实践活动必然会产生积极的效果。

五、结语

在我国正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生态价值观教育意义十分重大。和谐社会的构建同生态价值观教育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当前,我国高校生态价值观教育还存在教育内容缺乏、教学形式单一和教学环境贫乏等问题,本文针对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开展生态价值观教育应从内容、形式和环境营造等方面加强创新的措施。

和谐社会价值观篇4

关键词:合作学习;和谐社会;价值观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价值观而言,和谐社会倡导宽容、合作、双赢、责任、自主等。本文就合作学习对学生所渗透的价值观作了分析,指出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学生会逐步体会并形成和谐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

一、合作学习及其要素

合作学习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异质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教学各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和策略体系[1],对学生而言就是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一般包括相互联系的六个要素:

1.异质编组

在组建小组时,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别、种族及社会背景等的不同,将学生分配到不同的学习小组内,尽量保证每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彼此能相互指导、相互学习,能够取长补短。异质编组保证了小组成员的多样性,提供了更多机会让学生认识不同的对象,听取不同的看法,分享彼此的经验,可以激发出更多、更崭新的观点,使全组成员形成更深入、全面的交流。由于异质编组,这样就使得各组之间是同质的,为各小组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公平竞争提供了前提。

2.积极互赖

积极互赖即要求学生知道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其所在小组的其他同伴的学习负责;小组成员是沉浮与共、休戚相关的关系,自己的成功有赖于整个小组获得成功,小组若失败,自己也就失败了。在合作学习中,学习小组构建积极互赖的方式主要有:1)积极的目标互赖。合作学习小组有一个或若干个共同的目标,小组成员共同承担责任,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只有组内所有成员都达到自己的目标时,他们才能成功。2)积极的奖励互赖。合作学习小组的成绩取决于小组内每一个成员的成绩,当小组达到预期目标时,每个成员都可以得到相同的奖励。3)积极的角色互赖。为了完成共同任务,必须给每个成员安排合适的角色,并使他们都明确自己所担任的角色。4)积极的资源互赖。每个成员只能使用完成任务所必须的部分资源、信息和材料,要完成任务必须将各自的资料结合在一起。

3.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

积极互赖产生促进性互动,促进性互动要求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组内学生相互鼓励、支持,彼此为了取得良好的成绩,完成任务,得出结论等而付出努力。合作学习中的促进性互动主要表现在:个体之间相互提供足够的有效的帮助;交流所需的信息和资料,提供可参考的反馈意见以便同伴更好地完成任务;对彼此得出的结论和推理提出质疑,以便提高决策的质量和理解程度;为达到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持;能在合作中彼此信任等。

4.个人责任

合作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但并不排除独立学习,强调学生之间建立积极的互赖,也是对个人提出了更高责任的要求。个人责任是使小组成员认识到,每个人都必须尽职尽责,不能“搭便车”,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承担一定的任务,并要掌握所分配的任务,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小组的成功取决于所有成员的个人的学习。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独立完成测验;其二,合作学习的评价方式。合作学习采用群体奖励的办法,即综合每个成员的成绩来评价小组的活动,使得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是参与者,都得承担部分责任,个人的付出与小组的得分紧密相连,谁都不能忽视自己对全组的作用。

5.社交技能

社交技能即要求教师必须教会学生一些社会交往的技能,以进行高质量的合作。为了协调彼此的努力以达成共同的目标,学习者必须彼此了解并相互信任,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想法并与其他成员交流,互相接受和支持,建设性地解决冲突和矛盾等。

6.小组自评

小组自评要求小组定期地评价共同活动的情况,检讨小组活动情况和功能发挥情况,以保证小组活动的有效性。小组自评是小组成员对小组合作的反思总结,通过总结考虑哪些成员的行为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并据此决定哪些行为可以继续,哪些行为应该终止。

二、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和谐社会的价值观

1.宽容

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宽容观念。作为合作学习理论基础之一的接触理论认为,社会互动关系对于教育的影响不可忽视,要增进社会次级团体的和谐,就必须在教育上提供不同种族、民族、性别的学生在学习上互动的情境[2]。合作学习采用异质编组的原则,使得不同成绩、性别、能力和家庭背景的学生在一起学习。在异质学习小组活动中,学生的宽容、彼此欣赏和彼此接纳的观念会逐步得以形成和发展。宽容、彼此欣赏和接纳是合作学习成功的基础,要想取得合作学习的成功,需要敞开胸襟接纳同伴,既要欣赏对方的优点,又要宽容他人的不足。在彼此的碰撞和交流中,学生会体会到尽管每个人才智有高低、兴趣有差异,但聪明人也有糊涂的时候,才智欠缺的人也有过人之处,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生会从实践中体会到,宽容、彼此接纳和欣赏实际上也是在推销自己。彼此的碰撞和交流必然多了一种情感的沟通,情感的沟通则导致彼此关系的协调,从而使理解具备了人情的味道,具有了“推己及人”的色彩,逐步形成换位思考、角色转换,成员之间也就有了宽容的态度。

2.合作

合作的观念及其技能只有在与人合作的活动中才会得以形成和发展。合作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技能是极其有利的。合作学习通过积极互赖、异质编组、责任到人、人际技能和群体奖励等一系列环节,创设出了具有活力的合作情境,似是无心却是有意地向学生灌输了一种社会观念:与人合作的重要性。合作学习充分利用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中的各种积极互赖因素:目标、奖励、责任等,使得全体成员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一起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每个成员逐步学会了同其他同伴的合作,既积极主动地完成自己所负责的任务,又融入了团队的整体工作,支持他人,相互合作。另外,合作学习是把合作技能的学习与学科内容的学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3]。合作不只是用来完成学习任务,它还兼具帮助学生树立合作观念,教会学生学会合作技能的功能。在合作学习的实践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技能自然会得以形成和发展。

3.双赢

合作学习不是只讲合作不讲竞争,实际上,竞争在学校学习和社会生活中都是不可否认的社会现象。问题是如何看待竞争,如何避免简单地把我赢你输作为终极目标。合作学习是群体奖励,将给个人记分改为给小组记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的依据。合作学习的奖励机制创设了一个只有通过小组成功,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从而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新局面,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避免了个体性情境中个体之间的相互排斥和关系紧张的局面,推崇利己利人的双赢。就学习本身而言,在合作活动中,同伴互帮互助,不仅有利于被指导者,更有利于指导者,教者与被教者均能从中受益。在这种情境和实践中,学生会看到他们的工作有益于小组伙伴,小组伙伴的工作也有益于自己的工作,使得他们一起努力,共享学习资源,共同体验成功。在这里,一个人的成功并不以他人的失败为前提,一个人的成功能够帮助别人也取得成功,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荣辱与共、息息相关的积极互赖关系。通过合作学习人的双赢观念和思维会得以养成。

4.责任

合作学习强调责任到人。在小组活动中明确了每个成员的个人责任,以实现小组成员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合作。在合作学习中往往通过角色、资源等的分配来明确小组成员的个人责任,使他们相互依赖。比如:让不同的小组成员担任记录员、检查员、纠错员、总体报告员、联络员等不同角色,使小组成员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共同实现小组目标。再如,把总任务分解为子任务分配给每个成员,总任务完成的质量通过子任务完成的质量来评价。随机提问小组中的每个成员,根据他的表现评价小组活动的质量。小组学习时可以相互交流、帮助,但测试是由每个成员独立完成的,并综合每个成员的成绩来评价小组的活动,实施群体奖励。群体奖励要采取个人成绩与小组成绩挂钩、个人提高与小组进步并重的方法,这一方法使合作小组对那些“拖后腿”的组员不是嫌弃、责怪,而是立足于平时多加鼓励,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以便大家携手共进。这些措施都使得小组成员认识到自己在小组中是不可缺少的一员,都有自己明确的责任,不仅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小组同伴负责,这样,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责任感会油然而生。

5.自主

人是自我意识和实践的主体,主体性是人之为人的最宝贵特征[4]。不能自主发展的学生是失败的学生,这样的学生走向生活后,还要老师扶着,家长搀着,他的人生怎样才能走向成功[5]。合作学习把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真正地放在应有的位置,即主体的人的地位。在合作学习中,不再是“学生围着教师转”,而是“老师围着学生转”,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的教学方式真正建立起来了。合作学习在班级授课中,确立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平等合作、教学相长的师生合作关系,以及着眼互补、异质编组、合作交流的生生合作关系。通过启发和引导,在民主、平等、和谐、热烈的氛围当中进行合作学习和实践活动,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每个学生在学习小组中都有自己的任务,学习成了自己的事,而不再是家长、老师的事。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精神,为学生将来成为社会的自主的人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吉林,王坦.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人民教育,2004(1).

[2]王坦.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简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5(1).

[3]马兰.大班额条件下的合作学习[J].人民教育,2004(6).

[4]沈权.现代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03(7).

和谐社会价值观篇5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和谐寝室;构建

大学生作为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成长成才和高校的培育环境密不可分,而高校寝室作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寝室这一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和谐寝室关系的构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及其对当今高校和谐寝室关系的构建的指导意义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2012年11月,党的十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公正为先,以和谐为基,以民主为魂,以人本为源,以文明为柱。

2、令人堪忧的高校寝室关系现状

目前,高校寝室人际关系存在着不和谐的现象。笔者在走访某师范大学学生寝室的过程中,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部分寝室关系比较和谐,和谐的寝室关系不仅为寝室争取到相关荣誉,如校“文明寝室”荣誉称号;而且寝室成员的个人成长也相当好,如同寝室四名同学都考上名校研究生,同寝室四名同学均在500强公司就业等。但也有部分寝室存在着不和谐的因素,笔者通过分析,他们存在共性的现状:如寝室人际关系淡漠、寝室突发性冲突、寝室成员矛盾难以调和等。在走访中,有些寝室出现矛盾,往往是“四个人建立一个群组,同在一个屋檐下互不说话,只靠网上交流”。这些现象在学生大一时比较少,到了高年级问题凸现出来。男生寝室和女生寝室人际关系不和谐现象在数量上和特点上存在差别,表现在男生寝室成员矛盾少于女生;二者处理矛盾的方式不同,女生更倾向于采取“冷暴力”解决问题,男生则会出现吵架甚至打架来解决。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高校大学生和谐寝室关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我们在全社会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高校的推动。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中的优秀分子,承担推动祖国未来发展繁荣的神圣使命,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更应做全社会的表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契合紧密,是开展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其次,高校和谐寝室关系的构建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谋而合。高校学生寝室关系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个人发展,而且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更关乎校园乃至社会的和谐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文明、和谐”,这和高校学生寝室的建设目标完全一致。

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高校和谐寝室关系的构建更有利于高校育人功能的充分发挥。笔者所工作的高校倡导“三全育人”新理念,即在全校范围内实现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全体教职员共同的工作目标,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工作贯穿于学生在学的始终,倡导多途径、多层面育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于指导“三全育人”工作,更有利于内化学生和谐寝室关系构建的实践。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有效推动高校学生和谐寝室关系的实践

当前高校学生寝室存在诸多不和谐因素,这与家庭教育模式、“90后”大学生个人特质、学校的管理方式和水平、社会风气和评价体系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寝室,可以从工作队伍建设、创新载体、搭建教育平台、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等多方面开展工作,创新学校管理模式,营造良好校园氛围,建立“校”“家”“生”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共同推进高校和谐寝室关系的构建工作。

1、高校学生寝室不和谐的成因

首先,“90后”大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造就了其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质。当前,大学生中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是整个家庭的中心,长期的家庭成长环境造就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过分注重个人兴趣爱好和需要的满足这一特质。他们个人主义观念十分强烈,而集体意识淡薄。一方面,他们表现欲强烈,敢想敢做,积极表现自我;另一方面,他们很少顾及他人感受,许多大学生对他人缺乏必要的理解与同情,不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这就造成在寝室集体生活中,成员关系淡漠,大学生孤独感强烈。

其次,社会风气和评价体系的异化作用。当下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也会影响看似平静的校园。大学是社会的缩影,在大学,同学之间的友谊不再那么单纯。如在涉及考研、就业这种关系切身利益的事情时,很多同学暗自努力,大家的交流也会减少。一旦涉及个人利益,寝室成员之间竞争加剧,矛盾凸显。作为“90后”的大学生,社会对他们的认可度不高,他们作为独生子女同时面临家庭的厚望和社会上激烈的竞争环境,他们压力巨大,心理脆弱。一旦出现矛盾,往往急剧激化。

再次,学校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不够完善。在很多高校,学生寝室硬件上了台阶,但其管理水平尚处于较低阶段,学生没有选择住宿地点的自,管理模式单一,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管理队伍不完善,出现寝室矛盾时不能及时处理,这些都是造成寝室关系不和谐的间接原因。

2、通过“四结合”,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寝室,构建高校和谐寝室关系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高校学生社区工作模式创新相结合。良好的学生寝室管理机制是构建高校和谐寝室关系的重要保证,坚持创新工作模式意义重大。笔者所工作的高校近年来推行学生社区网格化,大力推进“数字化”社区工作模式。具体表吸在“数字化”迎新与新生入学教育。学校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组;开发网上报到系统,鼓励新生自主报到;搭建在线学习平台,引导新生自主学习;打造数字化校园,启迪数字化人生。数字化工作模式使得学生能够实现网上报到、网上选寝室床位、网上学习,方便快捷,而且学生的自主性大大增强,这一工作模式的创新有效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学生自助服务、志愿者结对帮扶和学生网上自主学习中,为构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奠定了牢固基础。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高校学生社区工作队伍建设相结合。高校和谐寝室关系的构建离不开一支高水平的管理队伍。应当积极探索社区辅导员――楼栋长――楼层长――寝室长四级管理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选拔一批责任心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组成“楼栋学生管理委员会”,加强对寝室的管理。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理应在学生宿舍社区化建设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辅导员入住学生宿舍已成必然之趋势,这就为学生宿舍社区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人员配备。

但目前在学生宿舍社区化建设中,专职的社区辅导员配备尚不完善,缺乏专门从事社区工作的专业人员。笔者工作的高校做了一些有益尝试,值得其他高校借鉴。首先,学校选拔了一批素质过硬的社区辅导员,形成一支强有力的社区工作队伍。其次,打造社区工作平台。学校在基础条件较好的楼栋试点,专门开辟了学生活动室,为社区辅导员工作的良好开展提供硬件支持。第三,形成合力,推动社区建设。依托社区辅导员、宿舍管理员和党员学生干部,形成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在人才队伍培养上,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他们的头脑,他们应当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寝室的宣传者和实施者。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高校寝室文化建设相结合。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高校是国家思想文化的高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先导,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青年决定国家的未来,青年的价值观影响未来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高校作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主要场所,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学生寝室应当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开展系列文化活动,使之成为高校寝室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和有力抓手。寝室文化建设可以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展开,比如开展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文化活动,以寝室文化活动的“体”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魂”,力求以优秀文化活动的魅力吸引人、感染人、教育人。国内某些高校通过编排话剧、社团文化活动进寝室、寝室文化建设月等活动,吸引学生、感化学生、教育学生,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产生了显著的以文“化”人的了良好效果。

第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高校和谐寝室建设的实践相结合。高校和谐寝室建设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理论指导,同时建设过程本身也是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和谐寝室建设需要优良的管理机制,更需要内化为广大学生服务。东南大学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教育实践学园和耕读园,以学生寝室为依托,成立七大主题学园,通过开展绘画墙、主题展板、志愿服务、劳动教育等多种活动,形成知情意行四位一体的工作格局,达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相融合的良好效果。高校和谐寝室的构建可以通过有形载体和无形载体的有机结合,以服务来育人,建立长效机制,达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构建高校和谐寝室二者有机结合共同推进的目的。(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基金项目: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科研项目(思政专项)

参考文献:

[1]衣庆泳.对话大学生寝室人际交往问题[M].中国文献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

[2]陈芝海.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年4月出版.

[3]郑承军.理想信念的引领与建构: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出版.

[4]杨晓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基本问题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

[5]罗国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出版.

[6]杜杰,管祥兵.大学生良好寝室文化的教育功能及其建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61-62.

[7]林晓.大学生寝室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2):50-53.

[8]刘军,程毅.大学生寝室矛盾化解与人际关系重建[J].教育理论研究,2009:151-152.

[9]刘春雷,李铁镔.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影响因素及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81-84.

[10]李忠军.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J].文化纵论,2012.9:58-61.

[11]熊晓春,韩菁.关于高校寝室文化建设的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07(6):47-48.

[12]詹丽萍,孙堂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3(9):218-221.

和谐社会价值观篇6

论文关键词:和谐社会;价值观教育;公民教育

艺术类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引领和谐社会风气之先的力量,要使他们做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道德规范的引导者,做和谐人际关系和社会风尚的倡导者,必须引导他们树立科学合理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类在各种对象性活动中主体对客体的价值意义的根本看法,是人们区分是非、善恶、美丑、好坏、荣辱的根本标准,是人们对事物趋、避、亲、逆的主导因素,是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实质和核心。就其构成来讲,主要由价值目标、价值评价和价值取向组成。价值观教育本质上是引导人们树立价值意识,增强把握社会生活中价值关系的自觉性,增强生活中的自为性意识、建设性意识和创造性意识。价值观教育带有明确的思想性,它从方向上引导人们处理好现实社会价值观运行过程中的基本矛盾,做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基本一致,个人与社会关系基本协调,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国家、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狭义的公民教育就是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教育,更强调的是关于如何做一个合格公民的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协调个人与政府社会关系教育,其宗旨在于实现个体的政治社会化、法律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可见,学生良好的价值行为直接导源于公民的素质,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则可以使学生的公民教育有所指向,使其公民行为有所皈依。因此,对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只有和公民教育融合起来,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一、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需要以公民教育为基础

艺术类大学生个性特征比较鲜明。一般来说,有一定的专业特长,思维灵活,思想开放,想象力丰富,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富有创意性和自我表现性;他们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独立意识、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意识,崇尚自强进取、公平正义;政治选择上求真务实,不盲目崇拜个人权威、追随大众。但也必须看到,部分艺术类大学生也有缺失公民精神的一面:

第一,权利意识模糊,主张褊狭。认为搞艺术的应该自由散漫,限制多了会抑制个性思维发展,影响创作灵感,创作不出好的作品,从而把自由与纪律、个人与集体、个性发展与学校制度和社会规范对立起来,对自己权利过度重视,对群体权利相对漠视,对法律缺乏必要的信任。第二,责任意识淡薄,功利化倾向明显。艺术类大学生大多家境不错,父母宠爱,自我中心意识较强,把思想和情感交流往往都体现在自己的作品上,相对缺乏与外界和同学的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缺乏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的责任意识;因为学费高,演出、设计、写生等接触社会的机会又较多,很多人有过赚钱的经历,所以,造成其热衷经济活动,注重个人眼前蝇头小利,做事具有一定的功利化倾向。第三,公德意识缺乏,理论与实践脱节,他们对公共道德、社会的规范制度等有一定掌握,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存在“知识”与行为的分离和脱节现象,对善良高尚行为不去效仿,对身边的负面现象缺乏鞭挞,不遵守公德的现象更是时有发生。

基于艺术类大学生的特性,在实施价值观教育时应当将公民素质教育结合起来,首先提升其公民道德素质,才能形成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共同价值观。一个人如果连最起码的公民道德都不具备的话,他是不可能有正确的价值观的。优良的公民教育可以使法治理念、社会规则制度等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人们生活中的信念和准则,养成以身作则、敬业爱岗、关爱他人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公民责任感。只有以公民教育为基础和中介,才能进一步实施价值观教育;只有先当好合格公民,才谈得上树立崇高的价值理想和目标、拥有高尚的价值取向。

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功能就是使社会主流价值观渗透于个人的自我意识中,不断审查自己的动机、欲望、需要,形成个人为人处世的价值标准和目标,使之符合社会的价值要求和价值目标。但是,一般情况下,价值观教育大量的是说理、灌输教育,方法上存在教条主义、简单生硬的现象,往往会存在两个瓶颈:一是价值观教育内容通常是灌输理想、信念、价值目标、原则和不容置疑的观点,突出政治信仰层面上的内容,强调远大理想和超然目标,个人与社会关系层面上的内容相对不足,缺少对理想信念的存在基础的深入思考与相应引导;缺少对学生当下状况的现实引导。结果是教育出来的学生人前一个样、人后一个样,甚至产生逆反心理。那么,价值观认知如何转化为个体价值行为?二是价值观教育的方法通常是单调、枯燥、填鸭式的政治说教,学生不能面对事实作出判断,只面对一个先验的结论,不论相信还是不相信,都必须作为标准答案记住它,结果是你敦你的,我做我的。那么,服从社会价值观要求的“他律”行为如何转化为个体“自律”行为?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约翰,帕特里克教授通过研究归纳出世界公民教育的趋势之一便是内容趋同,即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将公民教育集中于三个方面: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公民品德。要解决上述两个问题,使矛盾化解,就应当使价值观教育通过公民教育提供的公民知识的传授、公民道德的养成和公民技能训练的中介来实现。

二、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相融合的理论与实践

艺术类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艺术工作者,艺术工作要求从业者必须自身就站在一定的精神高度上,才能创作出好的艺术作品。但他们具有的一定精神高度的价值追求更直接导源于公民素质,导源于主体自身内心的接受和自愿的实践。而这种接受和自愿的实践又导源于公民素质的培养。

1 公民知识的传播帮助实现价值认知

价值观教育引导艺术类大学生懂得其所从事的艺术创作总是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理所当然地应该以表现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目标、取向和标准,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等。而公民知识的传播包含基本的诉求,即希望通过公民教育培养公民具有合乎本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所要求的遵纪守法的观念和行为,使其成为忠诚于国家、服务于国家、适应本国主流文化的“合格公民”、“好公民”。例如,公民意识关涉的是纯粹的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所以,其本质含义可概括为两个层次:一是每个公民首先是归属于自己的国家,这就意味着每个人必须讲国格、讲民族尊严,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二是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超越个人与家族、个人与阶级、个人与党派等的关系,在国家法律的保障下,个人无论是何家族、阶级、党派,都是人人平等的,这就会产生平等意识。因此,大学生公民知识的传播既能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平等意识、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意识,也能培养对国家、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对爱国主义和民族自信心。可见,公民教育引导受教育者取得公民行为能力,达到公民要求,却又把爱国主义等价值观溶解内化在个体感性认识和要求中,化为行为趋向,引发价值行为。克服了以往价值观教育中个人与社会关系层面上的内容相对不足,缺少对理想信念的存在基础的深入思考与相应引导;缺少对学生当下状况的现实引导等不足,从而使价值观的内容通过公民知识的传播教育渗透和内化在学生心里,实现价值认知。

2 公民道德的养成推动价值行为由“他律”转化为个体“自律”

事实证明,具有公德意识的公民能够在一定限度内节制甚至牺牲个人利益,追求社会整体的普遍利益和长远利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公民道德的养成可以为其价值观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作为艺术类大学生,如果淡薄了对祖国、对民族的感情,把躲避崇高奉为时尚,利己主义观念、急功近利意识膨胀,以个人的利益需求作为标准进行价值评判和取舍,对知识带来经济效益的关注大大超越对知识本身价值的追求,忽视知识对自身精神世界的塑造和对心灵的熏陶,就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艺术类大学生只有首先自觉遵守最低限度的行为规范,拥有最起码的社会公德,“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才能追求崇高和圣洁的价值理想,从基本的义务走向崇高,其自身的价值行为才能由“他律”转化为“自律”,才能自觉地将其崇高的价值理想体现到作品上来,才能使其创作的作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3 公民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促进价值认知转化为个体价值行为

价值观教育除了培养价值理性,就是价值引导,即通过向学生灌输和传授特定的价值观(一般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使学生对这种价值观产生认同,并内化为自己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未来能够自觉地运用它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这种价值引导通常是重视对学生的外部强制。具有较强自我中心意识的艺术类大学生对此反感。只有通过实践性、现实性极强的公民技能培养和训练实践使学生具有自由思考和探索的习惯使其在生活中和实践中通过切身体验来感知相关的价值观,例如,可以让艺术类大学生利用假期或外出写生、演出等机会开展服务学习旅行活动:学生深入社区服务,以可持续发展、农村教育、环境保护、如何追求有价值的生活等主题对所服务的社区和周边单位的活动进行调查了解。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对各种社会问题产生直观深刻的体验和强烈的情感震撼,使其关注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既提升学生的道德能力又培养其对生活和社会的主动价值思考和判断能力,克服以往价值观教育单调、枯燥、填鸭式政治说教的方法的不足,通过对艺术类大学生当下状况的现实引导,使学生价值观内化在心理,养成内在意志,使价值认知转化为价值行为。

总之,在理论层面上,艺术类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的融合,为建设和谐社会既提供了价值方向、标准,又提供了现实行为规范。

三、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融合存在的误区

当然,在将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相融合的时候,需注意的问题是:不能因为过去价值观教育在内容、方法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导致教育效果不够理想,就将公民教育与价值观教育混为一谈或以公民教育取代价值观教育。公民道德,属于基本的社会公德而不是个体价值信奉,他作为公民,又必须受到基本的价值规范的制约,使公民按照价值目标进行价值行为选择。事实上,公民在面临相反或相冲突的观念和行为时,如何调节、调整自己的公民活动能力,权衡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在价值观教育中获得,一定社会价值体系中价值观与公民教育衔接得怎样,体现了什么样的原则,对公民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1 价值观教育能够提升艺术类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层次

公民教育的首要环节是教育标准的确立,价值观告诉人们行为活动的最终目的,解决的是为什么而活的问题,直接规定和指导着人们的活动,为人们提供基奉的是非、善恶、美丑、对错的标准,为公民素质教育规定了价值目标。个体在发生公民活动时,往往从社会的价值观念体系中去选取一个或几个标准,用来指导自己在行为的合理性上作出正确判断;积极的价值观会使人的言行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特征。艺术类大学生的公民教育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使人受到感召、启示和引领,使大学生在精神上获得升华,才能创造出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求的高尚的精神作品来。那种迷失政治方向、没有社会责任感、人格低下的艺术作品,是不会受到人民的信任和欢迎的。

2 价值观教育影响着艺术类大学生个体公民教育的性质

价值标准区分了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最好的,价值标准影响着公民素质的形成。价值观教育是否合理得当,势必影响个体公民素质教育是否得到正确的方向指引,否则,如果价值观教育搞不好,就会导致人们形成对公民行为的不合理的判断。艺术类大学生因其从事的工作具有特有的意识形态属性,体现着特定时代的文化主流和核心价值体系,并为特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社会主义的艺术总是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表现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手段,对他们的公民素质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引导,才能把他们的公民教育引向正确的社会主义方向,使其形成对公民行为的合理判断,进而使其作品鼓舞和引导大众,使人们的行为朝向有意义的事物,推动人们去达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3 价值观教育规定了艺术类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基本方向

价值取向告诉人们该提倡什么,引导什么。每一个社会都会以其主流价值观引导公民的思想和行为朝向社会所主张的方向努力。艺术类学生价值观培养的特殊要求在于艺术专业对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艺术工作者本身就是精神食粮的创造者,其价值观如何直接关系到其人格的生成和艺术品位的趋向。价值观教育会使其懂得应该遵循哪些道德原则;如何处理自身与社会需求、观众需求之间的关系。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伟大的艺术家必须同时具备“远大的理想、丰富的生活经验、良好的艺术技巧”。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艺术人才成长,引导他们具有崇高的人格和爱国情怀、民族气节、为艺术献身的精神境界以及不断创新的时代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使艺术人才在今后的艺术创造中把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重要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艺术创作活动的各个方面,促使他们多出赋予时代精神、民族气节,具有深刻内涵的艺术精品,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和谐社会价值观篇7

[关键词]师生关系;和谐;核心价值观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主体对社会主义的性质、特征、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事物是非善恶荣辱的判断,对事业与目标的认同以及对精神目标追求等一系列的判断和评价标准体系”[1]。2012年11月,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凝练,精简成24个字,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同时,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2]。

1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

1.1师生感情日趋淡漠,师生间对话被动化

在高校的课程上,师生间出现的是一种冷冰冰的知识传授过程。由于高校不要求教师坐班,学生只有在上课时才能见到老师,即使课后有专业知识的问题想请教老师也不知道如何找到老师,这往往也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即便在课堂上,学生也不主动提出问题或是回答问题,这是一种不和谐的教学现象。随着大学生自主意识和独立意识的增强,获取知识的渠道趋同多样化,他们缺乏与教师之间交流和沟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2师生关系趋于功利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师生关系也出现功利化的一面。现今各高校由于收取学费,高等教育被很多人等同于商业服务,师生关系被界定为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天,成绩考核、评奖评优、学生干部选拔、组织发展到毕业就业,学生感到能从某个教师那里得到功利好处,就努力接近,随即校园内出现了不正当的师生交往。例如在高校别是研究生群体中流行称导师为老板,称谓的变化折射出当前高校师生关系趋于功利化。

1.3师生之间缺少尊重、矛盾激化

由于高校学生已经成年,很有自我主见,其中不乏偏激、冲动的影响,部分学生随意逃课,考试作弊,不尊重教师,不遵守学校纪律等现象频频出现,甚至酿成某些悲剧。例如2008年,中国政法大学杨帆教授因学生逃课而发怒,学生与其发生肢体冲突并踢伤教授的实例,使我们不得不承认现今的师生之间缺了沟通与尊重,师生关系的矛盾过于激化而造成的后果十分严重,给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难怪被社会所看好的这些高才生遭到社会的质疑:“现在的大学生都怎么了?”

2师生关系的现状产生的原因分析

2.1传统观念造成师生关系不平等

中国学生从小便接受了尊师重教的道德要求,使教师天然有种“被尊重”的需要,教师职业中已深深烙上此种意识的印痕。且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许多教育者也往往不能摆脱这种观念的禁锢,自觉或不自觉地延续着这种师生关系的传统,导致高校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失衡。有一段这样的描述:“在今天中国的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这种局面正好倒过来,站着的先生拥有至尊的地位,而坐着的学生的躯体内,却掩藏着一颗站着甚至跪着的灵魂。”[3]

2.2教育体制和教学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师生关系疏远,感情冷淡

一是随着高校扩招,高等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师生比例差距不断扩大,教师缺少时间和精力与学生交流和沟通。二是教师肩负教学与科研的双重压力。很多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和学生进行交流。三是大学后勤社会化带来的弊端,部分学生居住地变得极为分散。教师也散居于校外各地,师生之间的联系交往变得更加不便,出现师生联系少、情感淡化的情况也是自然。

2.3传统道德观价值观流失

传统道德对师生关系有明确的标准,对“师德”和“尊师重道”非常重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老师尊重爱戴亲近,才能更好地学习,同时也激发教师更大的工作激情――尊师爱生是一个良性的循环[4]。而目前,部分教师忙于自我名利,师德滑坡,课堂上则照本宣科,学术停滞;学生放任散漫,为了自我私利和教师关系呈现功利化,没有把学校作为学习知识的殿堂,而把从教师中获得的利益作为商品经济对待。师生关系呈现市场化,严重背离了教育的初衷。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3.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拓展思政工作途径

在教育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具有平等的权利,教师和学生都是学校的主体。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价值观,关心关爱学生,重视学生的需要和权利。同时,高校要努力拓展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实施实践育人工程、和谐校园工作、阵地建设工作、心理健康工作、扶贫励志工程及就业导航工作,全角度全方位真正做到为学生服务、努力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

3.2推进大学管理制度改革,利用信息技术创造师生交流新通道

高校应将培养人才的质量、教学过程的质量和学生在校中的情感体验的满意度放在首位,并将其融入教师评价之中,才能正本清源,把教师真正引导到热爱教学、专心教学、钻研教学的道路上去。适度改进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合理、全面的新型评价体系。师生互评,重视学生在评价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同时高校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教学信息调查咨询制度等措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教学改革的机会,一方面,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思想、减少教学改革中的决策失误、提高大学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大学还可以设立师生交流论坛,选择通过QQ、MSN等实时交流方式或E-mail、BBS等进行沟通,给予教师和学生更多协商、对话、沟通的机会。

3.3发扬传统的师生道德观念

在教师师德和大学生道德遭受质疑的今天,应该呼唤传统道德的精华部分在大学里的回归,珍视传统文化与道德,回归、继承传统文化与道德。教师应“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教师应尊重学生,关心关爱每一个学生,以发展的眼光分析学生思想意识中的问题,客观地、全面地、深刻地理解学生。对于学生来说,传统的“尊师重道”绝不能忘记。尊重教师,尊重教师的劳动,虚心接受教诲;专注学习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亲近良师,与老师交流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课堂上有良师,人生中成益友[5]。

4结论

和谐是一种美好理念,要坚持用民族精神引导师生增强对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自觉地担当起对民族利益作出贡献的责任,用时代精神激励师生敢于创新、锐意进取,推动中华民族的现代化进程,坚定信念,凝聚正能量,让教师和学生在和谐的校园环境中,体现并提升自我价值,从而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并使之持续、深化、升华。

参考文献:

[1]张瑛.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研究[J].科教导刊,2011(2):1.

[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陈桂生.“教育学视界”辨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师德・师道・师魂[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和谐社会价值观篇8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谐校园;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028-02

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和谐校园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发展状态。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这就要求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和谐校园建设的全过程,二者的建设之间具有共同的一致性。

一、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校园的现实需要

我国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能否实现这一根本任务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成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与命运,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随着政治经济领域的快速发展,思想文化领域正处在多元思想的交融碰撞中,人们的观念不断更新,思想不断解放,导致传统道德体系逐渐瓦解,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判别上模糊不清,马克思主义的主流价值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力趋于弱化,甚至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发生动摇。高校的这种状况表明,要建立和谐校园,必须在价值观上构建一个健康向上的核心价值体系,以这一体系为核心,引导广大师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找到正确的方向。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过程中,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也就把握住了和谐校园建设的正确方向。必须充分明确“建设什么样的和谐校园”,“怎样建设和谐校园”等和谐校园建设的重点问题,要求高校必须深入研究和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和谐校园建设,使其为每一名大学生所接受和掌握,并自觉遵守和奉行,通过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社会实践,对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产生广泛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带来了强大的动力,同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来建设和谐校园从而也成为建设和谐校园的现实需要。

二、建设和谐校园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和谐校园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和谐校园的建设过程中也要求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思想,如果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和谐校园的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要在和谐校园建设中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终要体现在实践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建设。高等学校以培养人才为己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要求必须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牢固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理想信念教育。同时,要求高校必须加强师德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远大理想,具备世界眼光和时代精神,从而言传身教影响和带动学生成长,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该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不断丰富工作手段,创新工作载体,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方法和机制。

(二)优化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既是学校师生员工在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活动方式和活动结果的总和,又对高校广大师生员工从事教育和教学等活动发挥着引领和导向的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实际上也就对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为什么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思想基础和基本的价值理念,努力营造高校青年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建构高校青年学生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为创建高校和谐的校园文化奠定坚实而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和文化价值基础。

(三)促进和谐校园制度创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要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方向;又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高效有力的运行机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和谐校园制度的创新,建立高效有力的运行机制。一是要建立“抓好基层、落实责任、凝聚人心、合力推进、共促和谐”和履责究责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二是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奖优罚劣,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三是把政策导向和价值导向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创建公平有序、协调发展的制度平台。

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引领和谐校园的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学校思想教育的主基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人们思想观念,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和谐校园建设全过程,明确“建设什么(上接第28页)样的和谐校园”、“怎样建设和谐校园”的宗旨,要求将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宗旨,转化为高校建设目标的价值判断标准上来,用以规范、指导人们建设和谐校园的行为,并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首先在和谐校园的建设中,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的指导思想,整合和引领多样的思想文化,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我们的思想和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自觉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路,为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安定型校园建设指明方向,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其次,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将促使大学生自觉地把个人的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统一起来,要求加强培育大学生的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鼓励他们特别在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上能够积极钻研创新。最后,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荣辱观思想的教育使大学生全面确立荣辱观的道德思想,能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行为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了和谐校园建设,并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指明了社会主义方向,凝聚了社会主义力量,发展了社会主义文化,构筑了社会主义道德。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应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纳入国民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体系,认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的“三进”工作,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教师、学生头脑,全面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观念,不光要从思想道德观念上来贯彻,更要从实践行为规范上来贯彻。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应该在课程的设置上和教材的编写上,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来布局,并结合多种形式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教育贴近实际,贴近学生,从而达到入耳、人脑、入心的目标,同时还应加强开展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开展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教育,从多角度多途径来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确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同时,建设和谐校园关键在高校各级党组织。高校各级党组织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践者,成为推动和谐校园建设的主导力量。党员应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以党内和谐促进校园和谐,不断推动和谐校园建设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向信.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人民出版社,2006,(12).

\[2\]张书明,于春明.高校和谐校园理论与实践\[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8).

\[3\]张苏峰.试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8.

\[4\]徐鼎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构建和谐校园\[J\].理论与实践理论月刊,2008,(6).

上一篇:新能源与科学工程范文 下一篇:水产养殖的社会效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