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济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24 05:11:31

网络经济学论文

网络经济学论文篇1

人类在几千年经济流动中,天生俱来式地阅历了漫长的农业经济文明,一八世纪工业革命后,技术发明领惹人类度过了颜色斑澜数百年工业经济文明。上1世纪初,1场新的产业变革悄悄兴起,在北美与欧洲大陆漫延。二0世纪三0年代在新西兰任教的英国经济学家费希尔(A·G·B·Fisher)首次提出3次产业的划分理论,并用Tertiary Industry(第3次产业)范畴概括1种新的产业。[②] 这类以财富价值开发与增值层次区别的产业划分,后来被经济学吸收并在现实经济糊口中广泛运用。第3次产业迅猛发展期最初在服务行业,以致于当时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都以“服务经济学”来概括新的产业。上世纪后半叶,计算机、信息工程、网络通信技术大发展,第3次产业终于找到了产业支持的科技基础。1时间,纷纭纭纭的“后工业社会”、“第3次浪潮”、“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期”等等说法,都慢慢融归为1种现代概念:网络经济(或谓互联网经济)。[③] 近二0年以来,基于计算机技术发展起来的国际互联网,经由1次次技术立异累积以后在全世界的迅猛开展。全球亿万个终端同在1个互联网上传递交换信息、运作种种事务,煞时间,史无前例的网络企业、电子商务、网上销售、网络教育、电子货泉、网上资讯等核爆炸式地在互联网上展示,构成1种基于国际互联网的壮观经济现象,真堪称石破天惊。因为计算机网络、光缆通信多种技术的不断立异,1切变患上日新月异。绝不夸大地说,几近所有经济学家都没有料到,它的呈现使患上世界经济发展如斯快捷提速。[④] 在一五世纪,全世界人均收入年增长仅0.一%,在尔后五个世纪中人均收入小有上升,在二0世纪下半叶接近三%,而去年在美国1年就上升二二%。事后美国经济学家才如梦初醒,所谓“克林登时代”的经济光辉,就是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时期的光辉,就是计算机网络时期的光辉!戴尔(Dell,硬件商朝表)、微软(Microsoft,软件商朝表)、思科(Cisco,网络商朝表)与雅虎(Yahoo,运营商朝表)几近都是在几年中就成百亿地积累。事实上,世界正在进行1场计算机网络经济革命,这场革命给予了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区域尤其是发展中国家1个千载适逢的挑战与机会。 但是,人们震惊地看到:科学家在短短的年代中不管从硬件仍是软件上给予了世界1个互联网络,给予了经济运行的电子商务平台,网络经济基此迅猛在全世界开展,并且日新月异地、延续地更新着其技术基础,但是经济学家几近尚无来患上及对于其进行那怕是粗浅地研讨! 咱们这样讲似乎有些言重,由于人们或者许还能够通过世界著名搜寻引擎雅虎(yahoo!)、google、excite,和国内知名搜寻引擎搜孤(sohu)、网易(一六三)、新浪(sina)等搜寻到大量的有关文论,也有1些以网络经济研讨与介绍为重点的的个人主页与经济类网站。但是,如果细究这些文论与网站的内容,从整体上说多属于对于网络经济进行1般性介绍,钻研水平目前仅限现象描写、1般介绍与个别探讨。 目前面临的最大弊病在于:计算机网络专家大多从技术角度、从信息传递与实现角度对于网络经济其进行探讨;而经济理论工作者多因不熟识互联网技术,不熟识网络运行的内在机理,诸多思考与阐述阔别互联网经济运行的实际。对于网络经济的系统深刻钻研,呼叫具备上述这两方面的知识、素养与实践的专家参与、介入。 §一.三 深刻研讨网络经济,在理论上与实践上都拥有价值 对于网络经济的钻研,在理论上拥有开辟价值:其1,咱们知道,基于计算机、互联网基础上的经济新机制,是1片在互联网技术与经济理念之间的“空白”地带,从经济理论长进行系统钻研与深刻探讨,在中国学术界几近尚无开展,在世界学术规模也应属启步阶段。对于1个人类未知知识领域进行探讨,其成果立异价值显而易见。其2,进1步讲,对于于迅速来到的网络经济现象进行理论分析与抽象,势必为这1发展提供理性指点思惟,同时,对于网络经济新现象进行系统分析,由此在理论上提出1整套范畴体系,也将为别人钻研与探讨提供1个理论参照系。其3,对于网络经济的理论探讨,还有1个中国特点问题,虽然网络无疆界、无差别,但不同管理体制下,不同文化违景下,其网络经济必然拥有本身特点。咱们坚信,深刻研讨网络经济现象,不但会为经济学理论增加时期新内容,而且可能会引发经济学钻研法子上、经济基本理论上的重大变革。 在实践上,其1,不但为中国企业应用互联网技术,为“经济发展新引擎”提供理论指点,而且尤其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1种斩新的战略新思路;其2,这1钻研尤其为中国西部大发展、中西部战略发展,对于如何在与世界同步的同1技术平台上,应用互联网这1丰厚资源的“信息矿”,提供可操作性方案;其3,这1探讨的理论成果,必然会引出政策建议成果,必然会为管理网络经济的法规制定提供根据;其4,从根本上说,终究会使患上经济学更拥有“经世致用”功能。

网络经济学论文篇2

内容提要:战略网络作为适应网络竞争的新战略思想,战略管理的学者们已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了研究。本文在总结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战略网络研究的发展趋势和主要方向。

关键词:网络战略管理战略网络

一、导言

随着Internet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已步入网络时代,它将彻底改变企业传统的经营方式和战略行为。网络时代的竞争已不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企业合作网络之间的竞争,这是一种新的竞争形态——网络竞争。在网络竞争环境下,基于“公司是独立、自治实体”的假设和仅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来研究企业战略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必须从嵌入于企业的关系网络视角来研究企业战略。战略网络(StrategicNetworks)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新战略思想。

所谓战略网络,是指由社会的不同组织或个人为了共同的远景,通过一定的协议或契约联结在一起,以彼此间相互信任和长期合作为基础而构成具有战略意义的、不断进化和优化的动态合作网络。战略网络及其管理“必然将成为新的管理范式与新的竞争游戏规则”,“战略网络管理是当今企业成功的关键”。因此,战略网络研究既是一个急需研究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正如《战略管理杂志》(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在2000年3月出版“战略网络专集”时,编辑所评论的那样:“我们觉得认真地强调战略网络是如何影响公司的利润率问题——战略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的时机已成熟”。战略网络作为战略管理研究的新领域,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从不同的角度展开研究。但由于战略网络及其嵌入其中的动态关系网络的复杂性和模糊性,现有的战略网络研究系统性不够,缺乏定量和动态分析及其支撑技术。为此,本文在评价现有战略网络研究学派的基础上,提出今后战略网络研究将是系统化、动态化和定量化,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可操作的战略网络理论与技术方法,使得战略网络理论能真正应用于企业战略管理的实践之中。

二、战略网络研究沿革

20世纪80年代以前,市场环境相对稳定、资源稀缺,而且企业网络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价格控制和市场的份额上,网络参与者将网络视为一种投机选择,协调成本高和机会主义多,因而网络被许多学者认为有负面影响和缺乏效率,长期以来其优势没有得到理论界和实业界的认真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后,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知识、信息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组织网络化日益凸现,而且网络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显著的成效。例如,日本的企业之所以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国际竞争力迅速增强,国际化经营效果显著,就是因为日本的企业并非以单个原子状态来活动,而是以一群合作企业或组织构成相互依赖的关系网络参与国际竞争,实现知识共享、共同发展,形成了世界级的核心能力。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企业网络及其关系管理的研究,愈来愈受到学者们的重视,相继出现了组织生态系统(OrganizationEcosystem)、组织网络化(OrganizationalNetworking)、网络组织(NetworkOrganization)、组织域(OrganizationField)、企业集群(EnterpriseCluster)、伙伴关系(Partnering)、关系治理(RelationalGovernance)、拓展企业(ExpandedEnterprise)、合作竞争(Co—petition)、组织间竞争优势(Inter—organizationalCompetitiveAdvantage)、关系能力(RelationalCapability)、关系资源(RelationResource)、网络资源(NetworkResource)、联盟网络(AllianceNetworks)、战略网络(StrategicNetworks)、战略区域(StrategicBlocks)、公司间信任(Inter—firmTrust)、供应商网络(SuppliersNetwork)等新概念,有学者和先行的厂商已认识到企业隐含的、不可模仿的社会关系网络和其成功的合作伙伴——供应商、顾客、互补者和联盟伙伴,是“创新关键来源”、“组织学习的关键来源”、“学习和能力的关键来源”。R·Gualti等人将这些具有持久性的、对进入其中具有战略意义的组织之间的节点构成的网络统称为战略网络,这些节点包括了战略联盟、合资、长期的买卖伙伴等。于是,战略网络研究就成为战略管理研究的新热点。

就战略管理学者对战略网络研究历程看,首先提出战略网络概念的是J.C·Jarillo。他于1988年在《战略管理杂志》发表题为“战略网络”的论文,可谓是战略网络理论的经典之作。该文从战略的高度阐述了战略网络的内涵,认为战略网络是一种关系网络,获取企业生存和发展所需资源和知识的关键渠道,是“企业竞争优势之源”,而不仅仅是一种组织模式,使之有别于一般意义的网络组织。这篇文章的发表,标志着战略网络理论研究的开始。随后,战略管理研究者开始对企业之间和企业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网络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兴趣,1992年N.Nohria等编写出版的论文集《网络与组织:结构、形式和行为》,汇集了社会网络理论、组织理论、战略理论、经济理论研究者对战略网络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此同时,战略网络研究的奠基者J.C.Jarillo通过进一步研究和实证考察,于1993年出版其专著《战略网络》,标志着战略网络理论基本形成。1999年F.J.Richter出版了其专著《战略网络——日本企业间合作的艺术》,该书以日本企业的战略网络为例,研究了战略网络的理论基础、战略网络形成动因、战略网络的管理与进化,进一步丰富了战略网络理论,促进战略网络理论走向实践。2000年《战略管理杂志》出版“战略网络’论文专集,介绍了当前有关战略网络理论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强调这一理论要整合和系统化,使之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更有效地指导企业在网络竞争环境下制定和实施企业战略。这标志着战略网络研究进入了一个系统研究阶段。

三、战略网络研究主要学派

由于战略网络及其嵌入其中的动态关系网络的复杂性和模糊性,目前战略管理的学者们都只能以不同的理论为基础,从不同的视角研究战略网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战略网络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作者综合有关文献,将现有战略网络研究主要分为五大学派。

1.以R.Gulati为代表的结合新经济社会学来研究企业战略网络的理论,我们称之为经济社会学派。R.Gulati的主要代表作有《战略网络》、《联盟与网络》、《网络位置与学习:网络资源和公司能力对联盟形成的影响》。

他的主要观点是:(1)规范了战略网络的定义,界定了战略网络的研究范围,明确将对企业有战略意义的战略联盟、合资、长期的买卖伙伴和一群相似的节点都归集为战略网络,强调它是嵌入于企业之中的关系网络,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2)用社会网络理论的“嵌人性”和“结构洞”原理,证明了战略网络对企业行为和绩效的影响,说明战略网络及其管理能力是网络资源和关系资源,是战略网络参与者在参与网络后所获得的独特资源,具有独特性,难以模仿性,是一种核心能力。(3)强调战略网络是一个公司接近信息、资源、市场和技术的关键渠道,能够取得学习、规模和范围经济的优势,战略网络直接影响企业的战略行为和竞争优势。(4)嵌入于战略网络之中的网络关系,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既有机会又有约束的资源。因为“网络也意味企业被锁定在非生产关系里或排除了与其他可行的组织结成伙伴的机会”。(5)提出要整合战略网络于企业战略研究之中,并提出可从产业结构、产业内分析、企业能力、交易成本和转换成本、网络进化和企业收益来与现有的战略研究相结合。

该学派的主要缺点是:如何整合战略网络于战略研究中,没有提出具体的理论框架,缺乏技术方法研究,难于对企业的实践有实际指导作用。

2.以J.C.Jarillo为代表的用组织理论来研究战略网络,我们称之为组织学派。其主要代表作为《战略网络》、《战略网络——创造无边界的组织》(专著)。

他的主要观点有:(1)最早捉出战略网络的概念,认为战略网络是一种长期的、有目的的组织安排,其目的在于通过战略网络使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2)提出了用商业系统思想来研究企业经营活动。他认为,实现产品/服务有效地传送到顾客手中,整个过程的所有活动要合作,如何选择组织合作方式的中心问题,就是要保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3)提出了组织商业系统活动方式的评价标准,是最大化组织效率与灵活性,并通过比较层级制、市场和战略网络三种组织方式,说明战略网络是网络经济时代最佳组织模式。(4)初步形成了战略网络的基本理论,有利于指导企业进行战略网络管理,包括网络选择的时机和信任机制的建立,利用交易成本理论说明何时建立网络为好,利用博弈理论提出了加强组织间信任的机制。

其主要不足是:没有考虑网络关系、社会和文化等因素对网络及其效率的影响,没有分析战略网络的成因、特征等基本问题,没有对战略网络中组织间学习过程和网络进化过程展开研究。

3.以P.J.Richter为代表的文化学派。他根据自身在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担任国际跨国公司代表、与这些国家的企业有长期交往的经历,发表了多篇有关东亚企业成长的论文,并于2000年出版了其专著《战略网络——日本企业间合作的艺术》。该书以日本企业的战略网络为例,研究了战略网络的理论基础、战略网络形成动因、战略网络的管理与进化,进一步丰富了战略网络理论和促进战略网络在实践中的应用。

Richter的主要观点有:(1)日本经济及其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其企业的战略网络管理水平高,日本企业的战略网络与西方一般意义上的网络组织不同,它注重知识、能力资源的共享。(2)突出文化在战略网络形成和进化中的作用。强调由于日本企业受传统文化影响,容易形成战略网络的网络文化,包括高度忠诚、相互信任、自然尊重和统一价值观等。(3)运用企业系统理论、成长理论和博弈论来系统研究战略网络的动因,为战略网络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4)重点分析了战略网络企业间的网络学习过程,说明战略网络在知识管理和能力培养中的特殊意义。(5)论述了企业后勤合作、技术合作和全球化合作中的战略网络管理问题,为战略网络走向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6)强调了企业家之间的关系在战略网络中的重要性。

由于Richter仅从文化视角研究战略网络,没有将战略网络管理整合于战略研究之中,由于文化研究难于定量化,造成缺乏对战略网络进行定量研究,也缺乏对战略网络管理对策研究。

4.以波特(Porter)为代表的用企业集群理论来研究区域合作网络。由于企业集群理论起源于区域经济研究,故我们将此学派称为区域经济学派。企业集群是指在一特定区域内的一群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各种组织(包括学校、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客户等),为了获取新的和互补的技术、从联盟中获益、加快学习过程、降低交易成本、分担风险而结成的网络。因此,我们认为,企业集群是战略网络的一种,集群研究也属于战略网络研究范畴。波特有关集群研究的主要代表作有《国家竞争》、《亚当·斯密:区位、集群和竞争的“新”竞争微观经济学》、《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和《产业集群与竞争:企业、政府和机构新议题》,其集群理论主要是通过对各国典型区域的企业集群(如硅谷和波士顿的高新产业区、意大利的皮革制造企业集群等)的实务观察和研究所得,他认为“所有进步的经济体中,都可明显存在着企业集群,企业集群的形成,也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之一”。

波特的主要观点包括:(1)集群是位于某个地方、在特定领域内获得异质的竞争优势的重要集合,地理位置是一个竞争优势。(2)企业集群是一个开放体系,具有外部效应,同一地区内的公司或机构之间相互联系、共享知识,企业集群是一种“新竞争”和“新经济”。(3)企业集群是由地理位置所处的社会、文化、政策等条件形成的,具有历史依赖性。(4)集群是空间布局上的新组织形式,“代表一种合作与竞争的组合”,是一种合作竞争思想,是一种群体思维的战略思想(突破单个实体的狭隘思想)。(5)分析了企业集群的成因、特征和网络关系,揭示了企业集群与竞争优势的关系,丰富了战略网络研究的内容。

其主要缺点:过分强调地理位置在企业集群形成中的重要性,认为在网络经济时代“地点仍是竞争的根本”,产业选择首要问题是区位:过分强调政府产业政策对集群管理的作用,忽略了企业本身在关系网络管理中的能动作用,利用集群理论侧重于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发展的研究,而非用于微观层面的企业战略研究之中。

5.以J.M.Moor为代表的从生态观的视角来研究战略网络,我们称之为商业生态学派。Moor提出的企业商业系统包括了供应商、主要生产者、竞争对手、顾客、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行政管理部门、政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我们认为,各个成员在这个系统中相互依赖、共同进化所形成的交错复杂的关系网络,从本质上看也是一种战略网络,有关商业生态系统研究也应属于战略网络研究领域。Moor的代表作,是其1996年出版的《竞争的衰亡:商业生态系统时代的领导和战略》。他认为,网络经济世界的运行并不都是你死我活的斗争,而是像生态系统那样,企业与其他组织之间存在“共同进化”关系。在企业的商业生态系统中,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彼此间应该合作,努力营造与维护一个共生的商业生态系统。因此,他强调必须有“新的语言、新的战略逻辑和新的实施方法”,用全新的理论——商业生态学来全面阐述了商业生态系统的企业战略。

Moor的主要观点包括:(1)用生态系统的观念来透视整个商业经营活动和研究战略,拓宽了战略网络研究的视野。他认为,企业是其所处商业生态系统的成员之一,这个系统决定了企业的战略行为和战略价值,这个系统绩效直接影响到企业绩效。(2)按照自相似、自组织、自学习与动态进化的原则来设计网状结构组织和商业生态系统(即战略网络),通过共创愿景、系统思考、网络学习、共享知识、协同作用,使企业在创造未来中实现可持续发展。(3)建立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学习、共同进化的企业生态系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前提。企业的绩效主要取决于其在这个系统中的合作效率和网络关系管理能力的水平。(4)商业生态系统中的成员间相互合作演化过程,包括了开拓、发展、权威、重振或死亡,企业在这个演化过程中不断进化、异化和蜕变。(5)强调了企业与环境的相互渗透,企业的边界模糊。企业的战略行为受其所在的系统制约,企业的战略制定、实施和评价都依赖于整个系统。

其主要缺点是:过分强调系统选择企业的作用,忽略了企业本身初始条件的重要性,忽略了企业核心能力对其战略行为的决定作用和对整个商业生态系统的影响,仅强调整个商业生态系统中各成员的合作,忽视了成员之间的合作是一个博弈过程,有合作也有竞争,并认为合作有周期性,无法持久。

综观战略网络研究各个学派的主要观点,我们认为,当前有关战略网络研究有以下的特点:(1)应用一种理论从某个侧面研究的多,而综合各种理论从系统观角度研究的少。(2)偏重于战略网络形成和企业战略网络案例分析的多,而对嵌入于战略网络的关系分析与战略网络结构分析的少。(3)侧重于战略网络的静态研究多,企业战略网络管理的动态研究少,更缺乏对深层次的网络管理问题和网络进化问题的研究。(4)在技术方法研究上,以定性为主,缺乏定量的具有动态性的技术方法,更缺乏有关动态战略分析方法、网络信息管理支撑技术方法和工具的研究。正因如此,战略网络研究至今还没有形成一种比较完整的、对企业战略管理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可操作的基本战略理论及其技术与方法,使之未能广泛应用于企业战略管理实践之中。

四、战略网络研究趋势和主要方向

从上分析,我们认为,现代战略网络研究发展趋势是:(1)战略网络研究系统化。由于战略网络及其嵌入其中的动态关系网络的复杂性和模糊性,既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的内容,又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的知识,未来的研究必须整合多个学科的理论来系统研究战略网络,才能对战略网络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2)战略网络研究动态化。战略网络的基本特征就是动态变化和不断进化,只有引入社会网络技术、系统动力学、进化博弈、离散仿真的技术等分析方法来分析战略网络的互动性和动态性,才能真正揭示战略网络的演化规律。(3)战略网络研究定量化。由于战略网络涉及的组织多、相互的关系复杂,未来的研究必须采用社会调查统计方法收集大量的数据,利用现代数学统计方法分析网络和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才有保证战略网络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结合战略网络研究发展趋势分析,我们认为,今后战略网络研究的主要方向:

1.用系统观进行战略网络理论框架研究。综合应用现代企业战略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协同商务理论、企业能力理论、系统理论和博弈论等,从系统观的角度,构建战略网络理论框架。它包括战略网络的结构、功能和特征,战略网络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企业核心能力和企业动态关系网络分析,战略网络的目标与选择,战略网络的动态管理,战略网络绩效评价与网络进化。

2.战略网络中的组织间动态关系分析与技术方法研究。要运用系统动力学、社会网络技术方法和离散系统仿真技术,进行组织间动态关系网络分析与仿真模型优化,明确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提升和发挥不同作用网络节点之间的动态关系,保证战略网络的优化。

3.战略网络动态管理过程研究,要促进战略网络研究成果用于实践和可操作性,这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它包括:(1)利用组织学习理论和企业网络理论,建立起有效的网络学习机制:运用博弈理论分析网络学习中的博弈均衡问题,制定出企业在网络学习中的最优策略。(2)运用委托—理论,建立长期网络信任机制,保证网络知识有效转换、整合与创新。(3)运用协同商务的原理和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等,开发和实现基于协同商务观的企业战略网络信息管理系统,保证网络内部信息、知识的快速交流、处理和共享。

4.战略网络进化研究,体现动态性和共生性的特点。要以进化博弈理论为基础,结合进化理论和遗传基因理论,揭示战略网络进化规律,针对有限理者所组成的大群体中多次博弈背景下的进化力量,建立战略网络动态进化模型来描述其进化过程,研究网络行为的稳定性问题。

而动态能力(DynamicsCapabilities)则把企业动态的环境与企业资源和知识所提供的能力结合起来,以企业的动态能力作为基本分析单元。因此,关于企业分析的基本单元及研究演化轨迹是由外到内,再由内到外,内外结合。正是不同学科分支把企业理论和战略管理的研究分裂开来,从而得到不同的解释、应用工具及学派丛林,常常也让战略研究者和实践者感到无所适从,这些问题呼唤系统的方法论来研究战略管理。

网络经济学论文篇3

关键词:网络资源;教学平台;构建思路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285-02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资源以其灵活性、交互性给《公共经济学》这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带来新的方式和动力。但目前网络资源良荞不齐、内容不丰富、组织不科学等弊端,也严重阻碍了师生对于课程知识的探求,急需构建良好的《公共经济学》网络资源教学平台。

一、《公共经济学》网络资源教学平台构建的理论基础

1.发现学习理论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学生获得知识的内部认知过程和教师如何组织课堂以促进学生“发现”知识的问题上,注重内部学习动机在学习中的作用,认为所有学生几乎都具有学习新知识的内在愿望,如好奇、成就感等。因此,在《公共经济学》网络资源教学平台的构建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同时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训练;内容上重视学科信息的提取,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能够举一反三。

2.对话理论

最早提出对话概念的是俄国文艺理论家巴赫金,引导对话从哲学理论向教育和教育观转变的,首推当代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对话理论揭示了一个观点多元、价值多元、体验多元的真实而又丰富的世界,它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文学理论自身的范围。在对话理论指导下,《公共经济学》网络资源教学平台的设计应注重交互性,同时具备用文字和语言交互的能力;倡导一种超越主题的关系思维方式,教育者、受教育者、教学内容都不再是独立、封闭的个体,彼此在开放宽松的情境中对话、沟通和交流;强调师生与生生的平等交流与知识共建,挑战原有的关于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知识本质以及学习本质等方面的思维成见、定见与主观认定。

3.后现代课程理论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产生是以后现代主义哲学、文化思潮的产生和发展为基础的。在该理论的指导下,《公共经济学》的网络资源教学平台的建设要随时考虑到流动、变化、干扰等因素的存在和影响:目的是主动适应不断变革的需要,倡导“创造性”,鼓励多元的思维风格;内容不应是绝对客观和稳定的知识体系,实施过程不应注重灌输和阐释;所有参与者都是网络资源教学平台的开发和创造者,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发展过程。

4.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该理论认为学习并非仅仅是从不知到知的过程,而主要是学习者在原有的认知结构和经验的基础之上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由于建构主义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得到了当代最新信息技术成果的强有力支持,这就使建构主义理论日益与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普遍地结合起来,从而成为国内外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因而,在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倡导下,《公共经济学》网络资源教学平台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充当的是设计者、组织者、促进者和评价者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5.知识管理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后,彼得・德鲁克对知识管理理论做出了开拓性的工作。《公共经济学》课程网络资源教学平台应用知识管理的关键,就是要开发和利用各种形式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很多都为隐性知识,通过教育者和学习者、学习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提供了具体的情境,从而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其战略性目标主要围绕着如何发展核心能力,这就要求教学平台不仅要关注网络资源的经济合理利用,更要关注网络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公共经济学》网络资源教学平台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1.数量不足

网络资源教学平台是师生利用资源、组织资源进行学习的平台,包括网络资源库、网络教学平台和网络管理平台。其中最重要的是网络资源库的建设,分为教学文件、教学辅导和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文件包括教师介绍、课程描述、教学大纲、实施细则等参考文件;教学辅导含学习指导、作业练习、历年试卷、答疑解惑及案例库等辅导资料;多媒体课件主要是基于学习者自主学习的IP课件和教学录像。目前《公共经济学》的网络资源库数量明显不足,而且形式过于单一。在面向学生的调查问卷中,52%的学生有此同感。致使现在《公共经济学》的教学仍以教师讲授为主,以学生被动学习为辅,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积极性始终调动不起来。

2.质量不高

教学资源是整合课程知识体系与媒体技术的系统化资源,不仅从教师的教学供给角度去开发建设,还要从学生的学习需求角度设计教学资源。学习者所需的是来自真实情境、技能训练、典型案例与问题处理等方面的网络资源信息平台。从现有《公共经济学》网络资源教学平台的质量来看,仅是教材内容的堆积,内容不够丰富,特色不够明显,资料过于陈旧。教学资源不能适应学生课堂互动学习和课外扩展学习的需要。从学生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67%的学生认为网络资源教学平台对学习的帮助意义不大,难以达到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由此导致了当遇到学习困难时,学生没有养成登录教学平台寻找答案的学习习惯。

3.层次不清

网络经济学论文篇4

然而,人们震惊地看到:科学家在短短的年代中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上给予了世界一个因特网络,给予了网络经济的运作平台,网络经济如此迅猛地在全球展开,然而经济学家却还没有来得及对其进行那怕是粗浅的研讨!这便是我们选择这一课题的意义与初衷。

令人欣慰的是,在实证调研方面,以美国为首的世界各国都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果。从1999年开始,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传播政策研究中心启动“全球互联网项目”(WorldInternetProject),旨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中国互联网中心CNNIC自1997年起开展互联网调查,迄今已公布了14次调查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中心从1999年夏天开始准备加入“全球互联网项目”,于2000年底至2001年初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和长沙实施了问卷调查并于2001年5月向社会了研究成果。

全文共分一个前言与五部分内容,前言是对本研究成果的一些约定与说明;第一部分“世纪之交:互联网引致网络经济”;第二部分“石破天惊:互联网的革命性昭示”;第三部分“互联共享:认识网络经济新本质”;第四部分“论道经邦:点解网络经济面临的难题与对应措施”;第五部分“传承经典:网络经济对传统经济理论挑战探微”。

“互联网”、“网络”概念,无疑是世纪之交的第一关键词。迄今为止,互联网的普及率,是以往任何一种事件无法比拟的。它是空间拓展远远超越时间的一个典范。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1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4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8700万,上网计算机达到3630万台,跻身于世界第二网络大国。全世界亿万个终端同在一个互联网上传递交流信息、运作种种事务,刹时间,前所未有的网络企业、电子商务、网上销售、网络教育、电子货币、网上资讯等核爆炸式地在互联网上展现,形成一种基于国际互联网的壮观经济现象,真可谓石破天惊。网络如此快捷地结缘经济,新的网络经济现象如此快捷地在全球开展,新的理念、新的商务模式、新的经济机制如此快捷地被创造出来。在15世纪,全球人均收入年增长仅0.1%,在此后5个世纪中人均收入小有上升,在20世纪下半叶接近3%,而2000年美国在这一年就上升22%。这就是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时代的辉煌,就是计算机网络时代的辉煌!事实上,世界正在进行一场计算机网络经济革命,这场革命给予了每个国家、每个区域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一个千载难逢的挑战与机会。尽管经历了世纪之初网络经济的“寒夜”,但如今网络经济的辉煌再次闪耀。

网络经济之所以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其根源在于国际互联网的革命性意义,那么它究竟给予我们何等昭示?第一,互联网络显示了前所未有的特征,它创造了一个新世界,一个虚拟而又真实的世界,一个崭新的统一的网络国际社会,大体可以从以下9个方面理解网络的神奇:无差别化,数字化,互联实时化,人本化或智本化,资源共享化,虚拟化,高速化,全球一体化,综合化。第二,基于这样的特征,它最终将成为带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引擎,它曾经创造了这样的奇迹,而今经历了重新融合后的网络经济正在创造新的奇迹。第三,人类经济发展史上,国际互联网络及其网络经济,之所以说是工业革命以来最为重要的产业革命事件,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来透视它震撼全球的影响力:一是它的影响广度,它几乎布线于全世界各个角落;二是它的影响深度,它在微观上改变着人类行为各个方面,在宏观上改变着现行社会体制、结构乃至整个社会生活;三是它的影响速度;四是它的影响长久度。第四,基于当代计算机、光缆通讯技术之上的网络经济,是工业革命以来最为伟大的产业革命,它事实上已经构成第三次产业的科技基础。几乎可以说,正是网络经济的出现与形成,使得自上个世纪初叶出现的三次产业分化真正完成。可以预料,扎根于新技术基础之上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将前程似锦。第五,互联网产生的信息服务社会。如果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资本社会,那么互联网产生的则是信息服务社会,或者说是信息社会。正是互联网产生的上述革命性意义,它给予了互联网络下的新经济获得新的本质,或者说发生着本质性嬗变。第一,一种崭新的网络企业诞生。所谓网络企业,是互联于因特网络中的各类企业,是由于网络经济拉动起来的企业系统。在网络经济中的企业,已经可以完全实现:“无论你在天涯海角,企业在你掌控之中”。第二,以网络企业为基础迅速形成网络经济,网络经济由于互联网的特征而有力地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革命。大量网络企业的诞生,大量网上经济活动的涌现,从而形成了一种史无前例的“网络经济”现象。所谓网络经济,是指建立在由现代通讯网络、电子计算机网络所形成的信息网络基础之上的一切经济活动,即基于互联网基础上发生的经济行为以及网络的上游、下游经济活动。第三,比之传统经济,网络经济具有如下新的本质:它是人本经济,它是和谐经济,它是可持续经济,它是低成本经济,它是互惠经济,它是一体化经济。第四,在这个新兴的经济体系中,智慧资本、知识资本最终获得了自己的历史地位。因为,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增值因素、倍增因素的重点在于智慧劳动。第五,在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平台上,体现不出人们的社会差别(阶层、民族、区域、地位、性别、身份、年龄等等),它甚至跨越了时空界限,将劳动者之间的差别简化为人们能力的差别,简化为人们利用自己的知识在这个平台上创造价值、服务企业的差别。这便为劳动者平等地、自主地展示能力提供了无拘无束的时空,就是说,劳动者迈向自主劳动的路途坦荡。第六,网络经济的发展,将在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次上打造出新的经济机制,而且最终会形成一整套与新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新机制系统。

基于以上对互联网及其引致的网络经济的探讨,我们对网络经济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但是,目前网络经济发展面临的难题很多,处境也是十分困难的。本研究论文中,作者对其中最为紧要的几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应对策略或者政策建议。第一,作者告诫,网络经济发展到今天,如果想减少市场的盲目性带来的损失,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必需也必须介入了。必须制定给网络经济基础产业中的每一块均衡发展的政策,也就是说,政府应该通过政策来调节网络经济丰厚利润与赶超利润的分配。第二,针对我国大批网络企业不能赢利的根源,作者强调,网络信息产品的商品化是关键,为此建议:对信息、网络产品要区别对待。软件、专用信息、经过研究加工过的信息,必须将其产品商品化。商品化的惟一出路是给出产品的边界,使其具有排它性、独有性。而对公众信息,不足以商品化的产品,要另起思路,不能勉强打包成品。目前成功的做法是,以公众信息为平台,提高点击率即赢得人气后,再以广告销售、网上产品销售为盈利点。第三,互联网经济决不是一个产业的“专利”,不是技术的副产品,更不是个别产业部门的特权。互联网将引发各行各业的变革,因为必须明确认识到,发展网络经济必须发挥传统产业的作用,只有当网络经济与传统产业相结合了,网络经济才找到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第四,虽然网络经济是一种创新经济,但决不能忽视自身的创新,而且网络经济的生命就在于不断创新。第五,作者还对新近发表的“第1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若干重要数据进行了解读,并藉此给出了若干政策建议。比如,加快农村与西部互联网络的发展,政策要倾斜;对.CN域名的开发战略要再认识;要加强对网络安全的关注,加强研究投入;提高对网络信息利用的深度;网络企业要以诚信取胜。

另外,作者对网络经济引发的对政治经济学重大理论问题的挑战,给予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诠释与回应。面对网络经济,传统的经济学方法显得力所不逮,应当与时俱进地吸收西方经济学与其它科学的方法;知识、信息商品的出现,是对传统商品理论的补充与拓展;同时,也引起了对传统使用价值的补充与拓展;网络经济的出现,并没有否定劳动价值论,种种挑战都未能动摇这一理论的真理性;智慧资本、知识资本作为一种资本的新“品种”,丰富了资本理论;由于网络经济的调整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新机制的形成,已经构成对传统增长理论与经济周期理论的挑战,所以必须发展原有理论;在分配理论上,网络经济的出现与发展,为分配的多元化创造了经济基础。本项研究成果,在学术上的创新之处有以下几点:第一,这是一份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观点,对当代网络经济的发展给予的比较系统、比较深入的分析研究,作者所持立场、观点与方法,具有新意。迄今,尚未见有类似成果发表。第二,文中提出的下列观点应具有新颖性、原创性:“互联网的划时代意义,为第三产业奠定了技术基础”;“如果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资本社会,那么互联网产生的则是信息服务社会,或者说是信息社会”;互联网的九大显著特征与网络经济本质特征表现的七个方面;轻视、忽视马克思关于产品转化为商品的理论,可能是导致全世界在网络经济发展中损失千万亿计资本的理论原因;等等。第三,在对网络经济的系统分析中,作者十分重视对经济现象中的关系分析,特别是对自主劳动的历史命运的分析,并且得出网络经济下的社会主义劳动具有自主性与雇佣性二重特征的结论。

网络经济学论文篇5

关键词:网络经济 传统经济 特点 优势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广泛应用,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互联网所带来的影响,也从中滋生了许多新的行业,如电信运营行业,isp、icp服务等。而以往为大家所熟悉的一些行为则被更加便捷的网络方式代替,比如说电子邮件替代了传统的书信形式、电子书籍改变了传统的阅读方式。

网络的本质其实就是一种信息传递和交流的工具,由此衍生出的网络产业成为现阶段最具有活力和竞争力的行业,而由此产生了各种网络游戏、电子商务平台等,并且带来了这些网络产业特有的盈利模式。而传统意义上的物质生产、服务等为基本内容的行业中注重实物,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资源的生产和销售,产生的盈利模式也是有区别的,通常将前者称为网络经济,后者相应地称为传统经济。

一般认为,传统经济是指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就已存在的经济形态,产生于农业社会,主要是依据社会风俗和惯例以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生产给谁三个基本经济问题,它包括农林畜牧业、采矿业、冶金业、机械制造业、食品加工业、纺织服装业、建筑建材业等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形态。

网络经济是衍生于传统经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以知识为核心,是指以网络尤其是互联网为平台产生的经济活动的总和,它是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产生的一种新经济现象。网络经济时代,作为经济主体的人和各种金融机构以及政府部门在经济活动中更加依赖网络,他们不但要从网络中获取大量的信息来对今后的经济形势或决策提供依据,而且在网络平台上直接进行交易。

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的联系与区别

(一)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的联系

传统经济是网络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网络经济是传统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网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传统经济的扶持。在网络经济中,价值规律仍然起作用,传统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利润最大化等法则仍适用于网络经济。网络经济的发展实际上是传统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焕发出的新的生命力。互联网使得各种有效信息得以快速传播和获取,降低了传统经济形态中的交易成本,这就使得过去因经营成本过高或达不到规模效益的企业开始盈利,而由于网络技术的应用也会延长部分产业的成长周期。

在传统经济中,如果供给与需求脱节则会造成通货紧缩或通货膨胀,而网络经济也会出现这种问题。其原因就在于网络经济的虚拟性特质。过度投资会引起经济过热、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虽然在网络经济中,过度投资不会像在传统经济中一样造成引发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甚至通货膨胀的危机,但是因为存在资本的作用,也会引起产生泡沫,造成不良的经济后果。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经济其实是传统经济的一种衍生形态,网络经济不能脱离传统经济而独立发展。

(二)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

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最大区别就是:传统经济的价值体现在于资源的稀缺,“物以稀为贵”是最好的总结和描述,换句话说就是市场上的某类商品生产量太多时价格就会下跌而影响销售。而网络经济确实与此相反,在网络中,参与的人数越多,那么体现出来的网络价值也就越高,某个网站的点击率越高那么所带来的其他效应就越强大。两者的区别具体见表1所示。

网络经济发展对传统经济理论的挑战

尽管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关系十分密切,但是在网络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势必会对传统经济理论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是对传统经济理论的挑战,因为理论总是会在不断变化的经济现象中得以发展。

(一)对工业社会生产价值观的挑战

前文已经提到,传统经济是建立在实物基础上的、以物质资源消耗为主的经济形态,这种经济主导下产生的后果就是资源耗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双双恶化。网络经济的虚拟性使其注重高科技、高教育、高生活、高国民保障和低交易成本,因此,网络经济无论是从成本构成还是从价值实现形式,都对传统经济的资源稀缺现状带来挑战。

工业社会使人们形成了大量消耗物质资源为代价获取更多物质财富的价值观,然而这种循环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呢?那就是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资源稀缺问题等等一系列难题。为了让人类的后代能够继续在这片曾经肥沃的土地上生生不息,那么就必须尽快的改变向自然强取豪夺的做法,采用更加科学、更加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来实现生存的原始目的。

(二)对边际效益收益递减理论的挑战

通过分析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可以发现,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传统经济由于受资源和交易成本的制约,单位生产成本的上升是以产量的增加来实现的,并且单个消费者占有的实物财富越多,那么增加单位财富对其使用价值则会下降,这就是收益递减效应。

而网络企业较少受资源和交易成本的制约,占有更多的信息是其获得更多收益的途径,因此,它的单位服务成本因服务量的增加而下降,这也就形成了收益递增效应。工业社会里,收益递增效应会使得一些小企业迅速并且无所限制的扩张,形成垄断。而在网络经济中,大型分布、具有专业化优势的企业集团才能获得成功。

(三)对经济个人主义的挑战

西方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在承认人性自私的前提下,依靠市场规律的平衡性,使具有利己主义的经营者和消费者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然而这种状态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只能是一种理想状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信息的不对称,与经营者相比,消费者对商品的信息是不了解的,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状态势必存在欺诈行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指出,完全依靠市场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情形具有“几乎可以说是奇迹般的偶然性”。假如仅仅依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的话,那么自由竞争结果何其低效。前美国总统顾问斯蒂格利兹最近指出:“市场原教旨主义认为,市场本身会带来有效而公平的结果,华盛顿将这些观点奉为神明。其实,亚当•斯密那只看不见的手之所以看不见,原因是它根本就不存在……市场的确有非常强大的力量,但是取消一切管制,市场同样无法运行”。

在网络经济环境下,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渐发达以及获取信息的渠道便捷,这也就使得传统经济下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得以解决,信息透明化程度的提高,使得诚信交易成为可能,这也就从根本上杜绝了经济个人主义带来的不良后果,营造了一个充满平等、协作的刚性气氛。

(四)对经济博弈论的挑战

在传统经济博弈论看来,经济世界是一个大的博弈场,不存在对错之分,博弈的双方包括个人,组织,也包括政府,这样就使得社会缺乏一种约束机制,法律约束只能用来解决典型的矛盾和纠纷,道德约束成为众望所归。网络经济就是在创造一个新平台,这个平台不是以法律的刚性状态出现,而是用公布于网上的形式。无论是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还是损公肥私,缺斤少两,网络都会使其无所遁形。网络使得地球成为一个大家庭,人与人之间的虚拟距离越来越近,这就形成了一种非法律手段的约束机制。

(五)对生产力要素理论的挑战

生产力是生产关系的物质基础。生产力究竟是由哪些要素组成的,历来有不同的观点。其中有“两要素说”和“三要素说”,而“多要素说”成为现今理论界备受关注的观点,该观点认为生产力要素还取决于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的应用程度等等。

网络经济中,生产力中的活跃因素——劳动工具已经网络化、智能化,并且信息网络本身也成为重要的劳动工具。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生产力发展产生革命性变化,信息科技成为高科技的主要代表,它对社会和经济产生了重要的渗透作用和带动作用。同时,教育也发生了根本性变革,远程教育、终身教育发展日趋完善。这些都是对生产力要素理论的挑战。

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的融合发展

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有一个被接受和被认可的过程,新技术也不例外,网络经济尽管是传统经济的衍生品,但是仍然是作为一种新鲜事物出现的,因此,它也需要一个被接受和广泛使用的过程,两者的结合正是实现这一过程的必要阶段。但是双方融合成为一体经济还需要较长时间,期间涉及到以下几个问题。

加快网络技术推广。网络技术作为一门新技术,需要人们对其进行了解和学习,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加强宣传,创造条件让那些从事传统行业的人们及时掌握先进技术,然后,根据本行业的要求,结合网络技术,实现创新融合。换个方面来说,对于从事网络技术研发的人们来说,也应该了解传统行业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研发出更具有实操性的网络软件,加快技术的融合。

加快观念的更新。网络技术不同于传统技术,生产方式上也是要有大的变化,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一旦人们接受了网络技术,那么势必要改变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这就需要加快观念的更新,从观念上改变原有的一种生产生活态度,逐渐接受新的技术理念。

融合的主要模式。具体而言,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融合的主要形式有两种,一是购并方式,即网络经济并购传统经济,披上传统经济的外衣,这种方式运用起来较难;二是传统经济逐渐向网络经济转型,主要是it类传统经济、制造类传统经济、服务类传统经济向网络经济转型。事实上,传统经济和网络经济并不是对立关系,网络经济能够合理调整传统经济的产业结构,与此同时,网络企业也不可能完全摆脱传统企业的固有模式。

综上, 21世纪被称为网络经济时代,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网络空间很可能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网络经济对传统经济提出了挑战,无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这种挑战都是存在的。然而,网络经济发展又离不开传统经济的基础作用,两者并不是对立的关系,应该相互促进,加强融合,达到一种互利的结果。同时,从我国的实际来看,加速发展网络经济应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这对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将是极为有利的。

参考文献:

1.杨艳,牟丹.再论网络经济对传统经济理论的挑战.生产力研究,2008(14)

网络经济学论文篇6

然而,人们震惊地看到:科学家在短短的年代中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上给予了世界一个因特网络,给予了网络经济的运作平台,网络经济如此迅猛地在全球展开,然而经济学家却还没有来得及对其进行那怕是粗浅的研讨!这便是我们选择这一课题的意义与初衷。

令人欣慰的是,在实证调研方面,以美国为首的世界各国都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果。从1999年开始,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传播政策研究中心启动“全球互联网项目”(World Internet Project),旨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中国互联网中心CNNIC自1997年起开展互联网调查,迄今已公布了14次调查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中心从1999年夏天开始准备加入“全球互联网项目”,于2000年底至2001年初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和长沙实施了问卷调查并于2001年5月向社会了研究成果。

全文共分一个前言与五部分内容,前言是对本研究成果的一些约定与说明;第一部分“世纪之交:互联网引致网络经济”;第二部分“石破天惊:互联网的革命性昭示”;第三部分“互联共享:认识网络经济新本质”;第四部分“论道经邦:点解网络经济面临的难题与对应措施”;第五部分“传承经典:网络经济对传统经济理论挑战探微”。

“互联网”、“网络”概念,无疑是世纪之交的第一关键词。迄今为止,互联网的普及率,是以往任何一种事件无法比拟的。它是空间拓展远远超越时间的一个典范。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1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4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8700万,上网计算机达到3630万台,跻身于世界第二网络大国。全世界亿万个终端同在一个互联网上传递交流信息、运作种种事务,刹时间,前所未有的网络企业、电子商务、网上销售、网络教育、电子货币、网上资讯等核爆炸式地在互联网上展现,形成一种基于国际互联网的壮观经济现象,真可谓石破天惊。网络如此快捷地结缘经济,新的网络经济现象如此快捷地在全球开展,新的理念、新的商务模式、新的经济机制如此快捷地被创造出来。在15世纪,全球人均收入年增长仅0.1%,在此后5个世纪中人均收入小有上升,在20世纪下半叶接近3%,而2000年美国在这一年就上升22%。这就是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时代的辉煌,就是计算机网络时代的辉煌!事实上,世界正在进行一场计算机网络经济革命,这场革命给予了每个国家、每个区域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一个千载难逢的挑战与机会。尽管经历了世纪之初网络经济的“寒夜”,但如今网络经济的辉煌再次闪耀。

网络经济之所以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其根源在于国际互联网的革命性意义,那么它究竟给予我们何等昭示?第一,互联网络显示了前所未有的特征,它创造了一个新世界,一个虚拟而又真实的世界,一个崭新的统一的网络国际社会,大体可以从以下9个方面理解网络的神奇:无差别化,数字化,互联实时化,人本化或智本化,资源共享化,虚拟化,高速化,全球一体化,综合化。第二,基于这样的特征,它最终将成为带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引擎,它曾经创造了这样的奇迹,而今经历了重新融合后的网络经济正在创造新的奇迹。第三,人类经济发展史上,国际互联网络及其网络经济,之所以说是工业革命以来最为重要的产业革命事件,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来透视它震撼全球的影响力:一是它的影响广度,它几乎布线于全世界各个角落;二是它的影响深度,它在微观上改变着人类行为各个方面,在宏观上改变着现行社会体制、结构乃至整个社会生活;三是它的影响速度;四是它的影响长久度。第四,基于当代计算机、光缆通讯技术之上的网络经济,是工业革命以来最为伟大的产业革命,它事实上已经构成第三次产业的科技基础。几乎可以说,正是网络经济的出现与形成,使得自上个世纪初叶出现的三次产业分化真正完成。可以预料,扎根于新技术基础之上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将前程似锦。第五,互联网产生的信息服务社会。如果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资本社会,那么互联网产生的则是信息服务社会,或者说是信息社会。

正是互联网产生的上述革命性意义,它给予了互联网络下的新经济获得新的本质,或者说发生着本质性嬗变。第一,一种崭新的网络企业诞生。所谓网络企业,是互联于因特网络中的各类企业,是由于网络经济拉动起来的企业系统。在网络经济中的企业,已经可以完全实现:“无论你在天涯海角,企业在你掌控之中”。第二,以网络企业为基础迅速形成网络经济,网络经济由于互联网的特征而有力地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革命。大量网络企业的诞生,大量网上经济活动的涌现,从而形成了一种史无前例的“网络经济”现象。所谓网络经济,是指建立在由现代通讯网络、电子计算机网络所形成的信息网络基础之上的一切经济活动,即基于互联网基础上发生的经济行为以及网络的上游、下游经济活动。第三,比之传统经济,网络经济具有如下新的本质:它是人本经济,它是和谐经济,它是可持续经济,它是低成本经济,它是互惠经济,它是一体化经济。第四,在这个新兴的经济体系中,智慧资本、知识资本最终获得了自己的历史地位。因为,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增值因素、倍增因素的重点在于智慧劳动。第五,在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平台上,体现不出人们的社会差别(阶层、民族、区域、地位、性别、身份、年龄等等),它甚至跨越了时空界限,将劳动者之间的差别简化为人们能力的差别,简化为人们利用自己的知识在这个平台上创造价值、服务企业的差别。这便为劳动者平等地、自主地展示能力提供了无拘无束的时空,就是说,劳动者迈向自主劳动的路途坦荡。第六,网络经济的发展,将在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次上打造出新的经济机制,而且最终会形成一整套与新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新机制系统。

基于以上对互联网及其引致的网络经济的探讨,我们对网络经济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但是,目前网络经济发展面临的难题很多,处境也是十分困难的。本研究论文中,作者对其中最为紧要的几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应对策略或者政策建议。第一,作者告诫,网络经济发展到今天,如果想减少市场的盲目性带来的损失,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必需也必须介入了。必须制定给网络经济基础产业中的每一块均衡发展的政策,也就是说,政府应该通过政策来调节网络经济丰厚利润与赶超利润的分配。第二,针对我国大批网络企业不能赢利的根源,作者强调,网络信息产品的商品化是关键,为此建议:对信息、网络产品要区别对待。软件、专用信息、经过研究加工过的信息,必须将其产品商品化。商品化的惟一出路是给出产品的边界,使其具有排它性、独有性。而对公众信息,不足以商品化的产品,要另起思路,不能勉强打包成品。目前成功的做法是,以公众信息为平台,提高点击率即赢得人气后,再以广告销售、网上产品销售为盈利点。第三,互联网经济决不是一个产业的“专利”,不是技术的副产品,更不是个别产业部门的特权。互联网将引发各行各业的变革,因为必须明确认识到,发展网络经济必须发挥传统产业的作用,只有当网络经济与传统产业相结合了,网络经济才找到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第四,虽然网络经济是一种创新经济,但决不能忽视自身的创新,而且网络经济的生命就在于不断创新。第五,作者还对新近发表的“第1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若干重要数据进行了解读,并藉此给出了若干政策建议。比如,加快农村与西部互联网络的发展,政策要倾斜;对.cn域名的开发战略要再认识;要加强对网络安全的关注,加强研究投入;提高对网络信息利用的深度;网络企业要以诚信取胜。

另外,作者对网络经济引发的对政治经济学重大理论问题的挑战,给予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诠释与回应。面对网络经济,传统的经济学方法显得力所不逮,应当与时俱进地吸收西方经济学与其它科学的方法;知识、信息商品的出现,是对传统商品理论的补充与拓展;同时,也引起了对传统使用价值的补充与拓展;网络经济的出现,并没有否定劳动价值论,种种挑战都未能动摇这一理论的真理性;智慧资本、知识资本作为一种资本的新“品种”,丰富了资本理论;由于网络经济的调整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新机制的形成,已经构成对传统增长理论与经济周期理论的挑战,所以必须发展原有理论;在分配理论上,网络经济的出现与发展,为分配的多元化创造了经济基础。

网络经济学论文篇7

关键字:迭代式项目教学法;网络经济学;高职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3-0174-02

一、《网络经济学》教学现状分析

网络经济学是一门处于发展阶段的新兴学科,与传统经济学相比其理论体系不完善、不少知识点还存在争议。首先,网络经济学源于传统经济学,其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工具等仍然属于传统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另外,网络经济学对于传统经济学是一种扩张与发展,在对经济学原理、规则在范畴上的拓展的同时也对传统经济学的市场理论及行为模式等方面带来冲击。而且,网络经济学学科本身也在不断批判中发展,自身体系与理论都在激烈的变化,其理论发展明显跟不上实践发展的步伐[1]。因此,在理论体系仍处于发展状态的《网络经济学》课程本身就要求教学过程必须以实践为主,课堂理论讲授为辅。

一般而言,《网络经济学》的教学会遵循传统经济学基础的方式,导致其面临与经济类理论课程相似困境。一是教学内容难以取舍,课程体系不平衡。在高职院校大幅增加实践课程同时,理论课程的课时被不断压缩所以课程内容也随之不断精简;而且在“理论够用就好”这种思想的引导下课程的重点也趋于易于讲授宏观经济学知识而渐渐忽视相对深奥的微观经济学范畴;直接结果就是授课内容大而空、学生难以提起兴趣。二是授课方式陈旧,师生互动不足。《网络经济学》的理论课性质,决定了很多教师都是以灌输式课堂讲授为主;而很多教师仅仅为了完成任务而讲课,并没有结合网络经济发展的最新动态,被动的教学使得不少学生认为网络经济学高深莫名、学习目标模糊不清;这样既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三是课堂实践机会少,知识传递困难。网络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探讨在网络参与条件下个人、企业、政府决策及行为的课程,里面涉及到的指标体系、理论模型等分析工具并不是一次讲课就能完全理解的,学生必须要在用的基础上不断重复,才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知识点;否则单靠课堂很难达成《网络经济学》的教学目标。

此外,高职经济管理类学生基础相对薄弱、所学知识不够系统、思维活跃水平不高、学习主动性不强、缺乏对社会及企业的了解、文科生比重较高等状况[2]决定了他们偏重于感性认识和定性分析,并且对逻辑推导和数量分析等方法望而却步[3],提高了开展教学的难度。加上《网络经济学》教学内容不平衡、课堂沉闷、理论与实践没有充分结合等传统问题,使得课程教学进展困难。

因此,对《网络经济学》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是必然的发展。修习此门课程的学生已经完成“经济学基础”或“西方经济学”等前置课程,掌握了一些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和分析工具,有一定应用能力分析相关经济现象和解决网络经济及电子商务现实问题。在教师充分的引导下,学生应该能自主学习、自主理解、自主运用相关知识并以此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完成教学目标并且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基于以上分析,迭代式项目教学法能够很好地服务于《网络经济学》课程需要的同时为传统经济学教学带来值得思考的改革方向。

二、迭代式项目教学法及其特点

迭代式项目教学法的实现是建立在教师组织策划指导的项目的基础上,以任务驱动的形式把知识点融入到子项目中,结合讲授与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充分沟通的前提下通过完成项目让学生反复迭解学习目标、主动学习知识、解决问题和理解知识的数个过程[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进行子项目的过程中认知与积累知识,完成课程项目的时候通过迭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加以融合,进而搭建自己的知识架构,提高知识的运用水平,达到一个优化的学习结果。迭代式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如图1。

迭代式项目教学法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使用知识,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是一种符合构建主义学习心理学的教学法[5]。其主要特点有:

*以项目为中心的教学体系,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迭代式项目教学不再以授课为中心,而是围绕项目进行教学。通过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在项目的准备阶段有针对性地传授知识点,通过子项目定立阶段性目标,在学习与应用不断迭代的过程中,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大大减少学生对课程意义的困惑。

*项目设计由浅入深,通过迭代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迭代式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围绕项目逐步展开,每次迭代都是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一个过程。在贯穿整个课程的项目的带动下,学生通过重复渐进完成各阶段子项目的循环充分熟悉知识、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建立自身的知识体系、并提高知识的运用水平。

*迭代式项目教学提供了一个师生沟通交流的平台。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一个指引的角色,相比传统的经济学课堂理论教学中教师很难掌握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程度这一状况,在项目迭代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学生即时交流、记录情况,这样教师就能切实掌握学生对知识点的习得状况,同时也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的改进工作。

三、迭代式项目教学法在《网络经济学》课程的实施

1.迭代项目设计

在《网络经济学》课程中,以“关于阿里巴巴B2B模式发展带来的经济增长的调查报告”作为项目进行教学。阿里巴巴是中国电子商务行业中的领头羊,经管类专业学生对之并不陌生。对其发展进行调研能够尽可能地涉及到课程中众多的知识点,经过分解细化建立调研项目,能够引起学生的足够兴趣,提高课程学习的效果。项目中各模块关系如图2。而且,在撰写报告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熟悉定性与定量、实证与规范方法的结合运用,为以后商务报告写作打下基础。

2.教学过程

根据所设计的项目,《网络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进行了五次迭代。每次迭代均涉及到新的知识点,在项目进行的同时推进教学并进一步完成最终报告。

①项目开始:教师讲授网络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基本范畴,并以分析阿里巴巴的案例来介绍网络产品相关知识点,同时引入项目。

②第一次迭代:阿里巴巴运作;涉及到网络企业的运营模式及运作成本等,并对网络产品概念与形式进行回顾。

③第二次迭代:阿里巴巴的市场绩效;在重温阿里巴巴运作及盈利模式的基础上对网络企业市场绩效进行探讨。

④第三次迭代:阿里巴巴的市场行为;企业的网络市场绩效反应了其在网络市场上的行为的有效性。

⑤第四次迭代:网络市场结构;阿里巴巴的市场行为受网络市场结构、利益相关者行为、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⑥第五次迭代:网络经济增长;除了网络市场带来影响外,还包括网络外部性导致的正面或负面结果。

随着教学内容的逐步深入,学生经历了整个调研计划的各个模块,在完成报告的同时对《网络经济学》课程有了完整的认识。

3.心得体会

把迭代式项目教学法引入《网络经济学》课程中,改进了以往沉闷的课堂授课方式,以渐进的方式不断巩固以学知识并适时介入新的知识点,有效激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分阶段、分模块的完成项目,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施迭代式项目教学法的时候必须注意几点:一是注意课程项目必须行之有效并且学生能够按时完成,过难或过易的项目都会影响最终的授课效果;二是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要在保证足够空间下指导学生不偏离目标地完成项目;三是做好记录和总结,除了可以监督学生课程项目的完成进度外,还可以为以后改进课程教学做准备。

参考文献

[1]刘远震.《网络经济学》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9(3).

[2]徐琴.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安徽工商职业学院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12).

[3]广小利.关于高职《经济学基础》教学的思考[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9).

[4]张德芬,李蕊.迭代式项目教学法探析[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

网络经济学论文篇8

关键词:社会网络;经济学;企业行为

中图分类号:F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8-0018-04

社会网络思想最早由德国的社会学家Simmel提出,英国人类学家Brown在1940年首次对社会网络的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20世纪50年代,“嵌入性”概念的提出,使原本集中在社会学和心理学领域的社会网络研究进入了经济学的范畴。嵌入性观点认为,与主流经济理论期望的交易模式不同,经济个体往往更愿意选择与自己有友谊或血缘关系的个体作为交易对象,这说明,其在制定经济决策时,不仅要权衡经济活动自身的成本与收益,还会考虑所处的社会网络环境以及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正因为如此,在经济学领域,有关社会网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个体如何选择建立社会网络以及社会网络结构对经济个体行为的影响两方面。

对于社会网络的定义,不同的学者给出的侧重点虽有所差异,但基本都认为,社会网络是指由一系列社会关系联结在一起的节点的组合,节点可以是个人、组织,甚至是国家,个体间的关系可以是人际关系、交流渠道、商业交换或贸易往来。

对于社会网络的表述,一般采用图的形式,最早将图论应用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是美国的心理学家Moreno,他在1937年的一次讨论会上首次使用了“社群图”,后来的学者对其进行继承和发展,形成了用二维空间中的点代表经济个体,用点与点之间的线代表经济个体之间关系的社会网络图,并构造了密度、网络集中度、联结强度和特征路径长度等指标来描述不同社会网络的结构差异。

密度是社会网络图中实际拥有的联结数与最多可能拥有的联结数之比,能够衡量社会网络中各结点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对于一个由个节点、条联结组成的社会网络,其密度的表示式为,如果网络中的所有节点都是孤立的,密度为0;当每个节点都与自身之外的所有其他节点相连时,密度为1,此时形成的网络结构称为完备图

网络集中度是指一个网络中的联结集中于一个或者几个节点的程度,可以衡量特定节点所凝聚的联结数量。节点联结的数量越多,这个节点在网络中的地位就越重要。但网络集中度并不是衡量节点在网络中地位是否重要的唯一标准,还要取决于节点在网络中的位置。

联结强度是衡量点与点之间联结紧密程度的重要指标,一般在图中用虚线代表弱联结而用实线表示强联结。联结的强弱可以通过“在某一联结上所花的时间、情感、投入程度以及互惠等的综合”来加以测量(Granovetter,1973)。强联结是指那些经常发生的、持久的和充满情感的关系,而弱联结则指那些偶然发生的疏远的关系。

路径长度是指从一个节点开始,不经过重复的点和线达到终点所经过路程的长度。网络的特征路径长度(characteristic path length,CPI)是衡量网络中路径长度的参数,路径长度决定了信息和知识的传递速度和难易程度,因此它可以用来衡量网络的效率。单个节点的平均路径长度等于该节点到网络中其他节点路径长度的平均值,而整个网络的CPI等于网络中所有节点平均路径长度的中值。

2.1对社会网络成因的一般性解释

在经济学中,对社会网络形成的解释主要采用了博弈论的方法,将经济个体建立网络的付出和社会网络对其经济活动的影响量化为可以衡量的成本和收益,认为经济个体通过权衡成本和收益来决定是否建立社会网络,只有当净收益为正时,经济个体间才会建立联结,从而形成社会网络。

Jackson和Wolinsky(1996)的联结模型是这一领域的代表性研究。该模型假定,经济个体建立社会网络联结一方面能够获得信息、帮助等形式的收益,同时也要为联结的建立和维持耗费时间、精力等成本。联结包括直接联结(朋友)和间接联结(朋友的朋友)两种,由于信息具有时效性并且可能在传递的过程中发生损失,帮助也会因为关系的疏远而打折扣,因此,间接联结带来的收益要小于直接联结。在此基础上,Jackson和Wolinsky构建了经济个体参与社会网络的净收益函数:

u(g)=(δ)-ci,j∈g(1)

其中,u(g)表示经济个体i从社会网络g中获得的净收益,(δ)为i从与j的直接或者间接联结中获得的收益,p为i和j之间最短路径的联结个数,个数越多,表明二者之间的关系越疏远;c为保持联结所要付出的成本。为了简化分析,假设网络中的所有联结都是对称的,任意一对联结产生的成本和收益均相同,即c=c,δ=δ,c,g∈[0,1]。

运用这一联接模型,Jackson和Wolinsky推导出了经济个体构建和维持网络联结的成本c与均衡网络结构之间的关系。如果c<δ-δ,则社会网络中的每个经济个体都会与自身之外的其他个体建立联结,网络结构的形式为完备图;随着成本的提高,选择建立联结的经济个体数量减少,当c>δ+δ时,所有个体之间都不会存在网络联结。而当成本处于这两者之间时,均衡的网络结构将是围绕某一核心成员的明星图。联结模型揭示了不同社会网络结构形成的原因,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现实生活中,处于社会网络核心的经济个体通常掌握更多的权利和资源,是社会网络的最大受益者。而在联结模型中,由于其拥有的联结数量最多,耗费的成本最高,反而成为社会网络中净收益最小的参与者,这显然是和事实不符的。

2.2企业间网络的成因

企业间网络是社会网络在企业间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企业间建立社会关系联结的途径有很多,如研发合作、合资、签定长期供货合同,甚至勾结、串谋等。对于企业间网络的成因,现有研究提出了多种不同的解释,代表性的有以下两种。

(1)竞争模式说

Goyal和Joshi(2003)利用联结模型对企业间建立社会网络联结的决策进行了研究,认为企业网络能否形成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模式直接相关。他们假定两个企业间的社会网络联结能够降低各自的生产成本,而成本结构和最终形成的网络结构会影响到企业在市场上的销售量和利润,然后运用联接模型中的净收益函数分析了在设定产量的古诺竞争和设定价格的伯特兰竞争两种不同的竞争模式下企业网络的均衡结构。结果表明,当企业之间的竞争为古诺模式时,若联结的成本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则每增加一个联结企业的利润都会上升,无论是否考虑消费者福利,完全联结网络都是唯一的均衡网络结构。而当企业之间的竞争为伯特兰模式时,如果所有企业具有相同的边际成本,则市场价格最终会趋于边际成本,每家企业都无利可图,因此,没有企业能够负担建立联结所需的成本。如果企业当中有一家为成本领先者,那么将只有这一家企业有利润,愿意构建网络联结。不管哪种情况,最终都不会有联结形成,因此,不建立网络是唯一均衡的网络结构。

(2)交易成本说

很多学者从交易成本的角度对企业网络的形成进行了研究,在科斯使用交易成本对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作出解释之后,威廉姆森将不确定性、交易频率和资产专用性这三个变量作为企业交易成本的决定因素,并指出当这三者处于较高与较低水平之间时,会形成一种中间组织形态,也就是企业网络。而Jackson和Wolinsky(1996)联结模型的提出,使运用网络结构对企业网络的成因进行解释成为可能。众所周知,企业间交易的过程是伴随着费用发生的,所有这些信息搜寻、讨价还价、签订合同以及监督合同执行的费用统称为交易成本。交易成本的存在使企业间有建立联结形成企业网络的动机,由于企业间联结建立的成本要远大于联结建立后的使用和维持成本,对于彼此间频繁交易的企业来说,建立企业网络无疑可以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利益。

除此之外,许多学者注意到,社会网络中的强联结包含着信任、合作与稳定等因素,而企业中的每一项商业交易活动都含有信任要素,因此,企业之间通过建立网络关系能够促进彼此间的信任程度,降低交易成本。高静美和郭劲光(2004)通过研究指出,企业网络中的相互信任可以有效地降低管理事务的处理成本与防范投机行为,促使组织内部的资源能够得到更合理地运用而提高组织效能。李丽(2007)通过信任运行机制的博弈分析展示了在网络组织中信任的作用,得出信任对于网络组织中企业间交易的发生以及交易的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1社会网络结构对企业行为的影响

对于社会网络结构如何影响企业的行为,很多学者进行了研究,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联结强度、网络集中度以及结构洞等方面。

关于企业间联结强度的强弱对企业行为的影响,有两种不同观点。强联结理论认为,企业间保持的紧密联系可以塑造和增强彼此间的信任程度,为企业获取资源创造条件,通过传递影响力和信任感,加强信息的交流,有助于企业获取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弱联结理论却强调,强联系往往会形成信息的循环,致使同质、冗余信息过多,获得更多的异质性信息需要依靠弱联结关系。Kogut(2000)认为,在实际中,企业可以从强、弱两种关系联接中获得不同的租金。强联结关系能够使企业成员相互高度信任,抑制机会主义行为产生,从而降低交易成本,产生科尔曼租金;而在主要由弱关系构成的开放性社会网络中,结构洞效应的存在使企业可以在相应的结构洞中建立起经纪人地位,通过广泛的信息桥接与获取来取得伯特租金。Hoffmann(2007)分析了企业对战略联盟的管理问题,发现强联结和弱联结产生的不同性质的租金会影响到企业获取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姜翰、杨鑫等(2008)以社会网络的关系强度为中间变量,研究了企业战略模式对关系治理行为的影响,证实由于强关系和弱关系为企业提供的资源不同,在不同的战略模式下,两种关系对企业的价值潜力存在差异,企业会根据其战略需要选择其主要利用的关系强度类型。王夏洁和刘红丽(2007)考察了社会网络中联结的强弱对企业知识获取的影响,指出弱联结有利于新知识的获取,是企业获取无冗余的新知识的重要通道,而强联结更支持高质量的、复杂的或隐性知识的传递和共享。

一些研究发现,企业在网络中的竞争优势不在于关系稠密区域内,而在于关系稠密区域的缝隙之中,居于结构洞位置的企业拥有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相对于其他位置的企业更具有竞争优势。例如,黄海云、陈莉平(2005)通过研究嵌入性企业集群的结构及优势指出,在由众多中小企业围绕某些核心企业聚集形成的企业集群中,核心企业通常占有稀缺资源并结构性地分配这些资源,企业在网络中占有的结构洞越多,其关系优势和控制优势就越大,获得收益回报的机会就越高。

除了网络联结强度和结构洞之外,部分研究还分析了网络集中度对企业行为的影响。例如,Kakade等(2004)构建了一个包含社会网络联结的市场交易模型,假定买方拥有资金,卖方拥有产品,双方购买或出售产品的边际收益总是大于0;买方购买产品的时候总是从与他联结的价格最低的个体处购买,此处产品售完后,便转向价格次低的卖方,直到用完所有的消费预算;而卖方采取相同的方式制定价格,使他所有的产品都能以尽可能高的价格销售出去。研究结果表明,经济个体的网络集中度决定其收益,拥有联结个数多的个体在购买商品时可以支付更低的价格,联结个数多的卖方则可以索要更高的价格。但由于该模型中买卖双方联结的建立是随机的,因此很难进行具体的实证。

近年来,很多学者开始关注社会网络结构对小企业和新创企业的影响。例如,王庆喜、宝贡敏(2007)认为,小企业成长需要充足的企业资源,而小企业自有资源的有限,决定了小企业主的社会网络规成为小企业获取资源的重要通道。他们引入了关系强度和关系重要性这两个维度的交叉项(即两个维度变量的乘积)作为对企业获取资源以及成长绩效影响的测度,结果得出小企业主的社会关系网络越强,小企业从外部获取企业成长所需资源的可能性就越大。曾一军(2007)指出,社会网络是新创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一个环境要素。新创企业相对于成熟、大型的企业,缺乏信用资本,规模较小且资源稀少,更依赖与其他企业的联结及互动,因此,社会网络的运用是新创企业获取资源及创造竞争优势的工具。

3.2社会网络结构对劳动市场中经济个体行为的影响

关于社会网络结构对劳动市场中经济个体行为的影响,已有研究非常多,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社会网络结构通过什么方式影响经济个体的求职、升迁活动;社会关系如何影响经济个体的工资水平和工作质量;社会网络结构对群体工作状态影响的趋同性。

Granovett(1985)对联结的强弱程度对个体求职结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认为强联结关系被圈在一个小范围中间,而弱联结关系可以得到不同的信息,跨越不同的行业,弱联结到处伸延,可以把社会网铺得特别远,非常广,求职的信息来源广,机会多,因而弱联结较强联结能产生更好的求职效果。

边燕杰(2001)对上述的弱联结优势理论提出了质疑,在分析中国数据的基础上,他发现,在中国这样一个职业市场相对还不完整的人情社会中,“人情”比信息更重要,长辈的推荐最有用,但是要得到推荐必定需要一定的关系,弱联结无法做到这一点,因此,强联结在中国经济个体的求职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中国更符合强联结理论。

Burt(1992)提出的结构洞理论认为,经济活动在运作过程中,会形成一个产品交易之外的社会市场(Social Market),成员在此网络中发展相互关系,并且交换或分享与组织有关的信息,若一个人占据了交换资源的良好位置,则其拥有的资源较多,占据较多社会结构中介位置的人较易得到升迁。

上述研究主要从静态的角度说明了社会网络的联结强度和结构洞等结构特征对经济个体求职活动的影响,但是,经济个体的社会关系也会因工作而动态变化。Calvo和Jackson(2004)的研究表明,经济个体的工作和工资状况取决于以下因素: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拥有的社会关系数量以及与之存在社会关系的个体自身的工作好坏程度。他们通过研究发现,当企业中的某个员工因获得新的工作机会而选择辞职后,与其存在社会网络关系的很多其他员工也往往会跟着辞职,这种传染性很容易解释为什么工资水平和辞职率在不同种族间存在天然的差异。

近年来,国内有很多学者结合了中国的特点对社会网络结构如何影响经济个体求职活动进行了研究。顾丽丽(2007)提出农民工和大学生群体求职都依赖于强关系。唐咏(2007)提出中国的劳动市场可以分为体制内与体制外两个部分,体制内领域是指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而体制外领域是指国内私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体制内一般适用强联结优势理论,而体制外则适用于弱联结优势理论。张文宏(2006)通过对社会网络资源在职业配置中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得出社会网络资源降低了求职效率,但却提高了求职者的目标收入,帮助求职者流出国有部门,流向无政府主管的市场化经济实体。这些研究对劳动市场中很多可以具体测量的变量给出了有效的解释,扩展了社会网络领域的实证研究。

传统的经济学研究割裂了经济个体之间固有的社会联系,单纯从经济因素出发分析现实中的经济问题,研究结果往往与实际存在偏差。社会网络的引入提高了经济研究的解释能力,从嵌入性理论入手分析社会因素对经济问题的影响正成为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与社会学、心理学、数学等学科对社会网络的研究相比,有关社会网络的经济学研究多以博弈论为分析工具,由于考虑了构建网络的成本和收益,因此能够检验出均衡的社会网络结构是否达到了社会最优,并可以对既定社会网络的成因进行解释。目前,有关劳动市场中的社会网络和企业间网络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成熟的理论,但由于数据收集以及变量衡量上的困难,相关研究多停留在理论层面,确定社会网络结构的衡量方法,进而完善实证研究将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此外,在利用联结模型研究社会网络的成因时,由于使用了一系列严格的假设,导致均衡状态下的网络结构过于简单,对现实中网络结构的预测可能存在偏差,如何结合经济学理论对较复杂的社会网络结构进行建模和分析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马汀•奇达夫,蔡文彬.社会网络与组织[M].王风彬,朱超威,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约翰•斯科特.社会网络分析法[M].刘军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3]Granovetter M S.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3,(78):1360-1380.

[4]罗家德.社会网分析讲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吕明非,彭灿.基于社会网络的高科技创业资源获取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7):24-25.

[6]Jackson, M.O. and Wolinsky, A. A Strategic Model of Social and Economic Networks[J]. Economic Theory Journal, 1996,71(1):

44-74.

[7]Matthew O. Jackson. The Economics of Social Networks[D].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working paper,

2005,(8):1-86.

[8]Goyal and Joshi, S., “Unequal Connections,” mimeo: University of London and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M].2003.

[9]高静美,郭劲光.企业网络中的信任机制及信任差异性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04,(3):63-68.

[10]李丽.信任及信任机制在网络组织中的运行[J].财经界,2007,(2):8-9.

[11]Granovetter, Mark.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 ness[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85,(91):481-510.

[12]Kogut B. The Network as Knowledge: Generative Rules and the Emergence of Structure[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Spe

cial Issue, 2000,21(3):405-425.

[13]Hoffmann W.H. Strategies for Managing a Portfolio of Alliance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7,28:827-856.

[14]姜翰,杨鑫,金占明.战略模式选择对企业关系治理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8,(3):115-125.

[15]王夏洁,刘红丽.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知识链分析[J].情报杂志,2007,(2):18-21.

[16]黄海云,陈莉平.嵌入社会网络的企业集群结构及其优势[J]. 现代管理科学,2005,(5):70-71.

[17]Kakade, S.M., M. Kearns, L.E. Oritiz, R. Pemantle, and S. Suri., Economic Properties of Social Networkism[M].Proceedings of

Neural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 (NIPS), MIT Press, 2004.

[18]王庆喜,宝贡敏.社会网络、资源获取与小企业成长[J].管理工程学报,2007,(4):57-61.

[19]曾一军.新创企业的社会网络嵌入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12):91-95.

[20]边燕杰,张文宏.经济体制、社会网络与职业流动[J].中国社会科学,2001,(2):77-90.

[21]Burt, R. L. Structure Holes[M].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Boston, 1992.

[22]Calvo-Armengol, A. and Jackson, M.O. The Effects of Social Networks on Employment and Inequalit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4,94(3):426-454.

[23]顾丽丽.从社会网络关系强度透视两类群体的职业获得[J].职业技术教育,2007,(4):72-74.

[24]唐咏.社会网络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7):89-92.

[25]张文宏.社会网络资源在职业配置中的作用[J].社会,2006,(6):27-44.

A Review on the study of Social Networks for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s

CHEN Yan-ying, ZHOU Juan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024, .China)

Abstract: The science of social networks is a central field of sociological study, and gradually focused by the scientists from other fields. Economists have showed their interest in networks, and the studies about networks form economics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in the past few years. This paper will give a review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s on the study of the reasons that why the networks are formed and how the networks affect the agents in them.

上一篇:西方经济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统计与信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