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经济发展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04:43:44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一、高校科技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和辐射作用

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要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

目前,上海有近30所高校,其中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都是国际国内知名的高等学校,具有雄厚的科技实力。由于历史的变迁,目前本市高校比较集中于上海的东北角(杨浦区)和西南角(徐汇区),在高校周边还积聚了不少科研单位,形成了较为集中的研究与发展氛围。从1999年开始,市政府在浦东张江高新技术开发区实行新一轮政策聚焦,与国家科技部、信息产业部、国家医药管理局等部门联手一方面吸引国外知名企业人驻,另一方面加大技术创新园区的建设,吸引高校、科研院所进人园区发展,加速了技术创新源泉建设。与此同时,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著名高校在近几年先后成立了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大学科技园,兴办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引人风险投资等等。高校科技产业在近3年内发展很快,已从产品经营提升到资本经营阶段,并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高校科技产业具有大、新、活的特点:

大:即通过多年的发展和调整,已形成以上市公司为主的龙头企业,如交大南洋、复华实业、同济科技、交大昂立等。其中交大昂立在1998年通过组合社会资本,经营规模迅速膨胀,从年营业额2亿元跃升到8亿元以上,保持了在保健品行业中l0年不倒的纪录。

新:即通过政府推动和引导,企业与高校合作新办了一批科技含量高、资本规模大、体制机制均有创新的科技企业,并显示出强劲的发展潜力,如复旦网络、交大盈河、海鼎实业等。

活:许多已毕业的学子和留学生在母校周边,依托母校科技、人才优势创办了科技企业。这类企业数量多,机制灵活,年轻人才在其中占多数,体现了高校周边科技产业旺盛的发展势头,如复旦金仕达、携程旅游网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企业,其共同的特点是带着与高校周边地区结合的强烈愿望,在形势和政策的引导下,开始创办中小型科技企业的。一般来说,高校的科技人员对于国家和地方政府关于工商企业的注册、管理以及市场准入制度等了解不多,对企业在市场中如何运作也没有足够的经验,而这正是地区政府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基于这一点,高校周边出现了许多区、校合办的科技园,专门扶持科技小企业的创业和发展。目前全国有36座大学科技园,上海有4座,并在蕴酿新的大学科技园建设。事实表明,高校科技产业对地区经济具有先导作用、积聚作用,辐射作用、整合作用和示范作用。

先导作用。高校要处于科技创新的前沿,必须时刻跟踪国际科技先进水平,不断调整其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和研究手段,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保持领先地位,这必然会对地区科技产业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上海交大的数字技术、复旦的基因技术、华东理工大学的纳米技术都是具有先导性的高新技术,对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

集聚作用。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必然要求地区内的资源,包括人才、成果、技术、资金、信息、设备等,向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产业集聚,并在集聚本地区资源的同时,吸纳周边地区的资源。这种积聚、吸纳的范围和数量将伴随着高校科技产业的不断扩大而扩大,逐步形成一批具有竞争活力和较好发展前景的科技型企业,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型企业群落。

辐射作用。高校科技产业作为知识资源的荟萃之地,通过知识的扩散与应用,逐步向传统产业渗透,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加速传统产业的改组改造。目前,上海有l0个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半数在徐汇区、杨浦区和张江开发区内,已积聚了500多家各类科技企业,它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和发展,必然会优胜劣汰,向周边地区辐射,并有可能向全市乃至全国辐射。

整合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的主体是高校与科研机构,技术创新的主体则是企业。科技创新的关键是要解决好产、学、研结合的机制问题。从目前的情况看,企业(特别是传统企业)的创新能力相对较弱,而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从学校分离出来的科技企业中的科技创新最为活跃。依托高校的优势,通过发展高校科技产业可以整合产、学、研三方面的关系,促进各种创新要素的有机融合,使之在新的起点上、更大的范围内实现地区知识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示范作用。由于高校在催生民营企业、转化科技成果、发展科技产业,探索创新机制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高校科技企业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经营机制、经营策略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因此可以为地区内非科技型企业的发展提供成功的经验和有效的借鉴。像复旦、上海交大、同济的校办科技企业在l0年不到的时间里已实现了两次管理理念上的飞跃,对于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发展科技企业表现出相当大的信心和决心,这对国有企业在改革中进行资产重组、技术创新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也为其他社会力量创办新型企业提供了范例。

二、促进区、校间紧密合作创造“互动双赢"新模式

高校周边地区的人文氛围相对较浓,科技人才的相对密度要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加上有地缘优势,所以在发展高新技术方面先行一步,尽快形成一个科技产业的高地,不仅对于本地区的发展,而且对于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都是有利的。因此,要进一步研究、关注高校周边地区科技产业的发展,尽量创造条件,正确引导和扶持,使之发展得更为迅速、健康,真正成为推动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1.转变观念,拆除围墙,营造区、校合作的良好氛围。

要充分认识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进一步转变观念,破除“条块分割”的围墙。实践证明,区、校之间是一种共存共荣的关系,区、校之间的合作需要双方共同克服狭隘的“门户”观念。要切实增强“科教兴区、科教强区”的观念,充分认识高校的智力资源和科技优势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要认识到利用科技力量参与地区经济建设,既是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高校在新世纪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同时,也要让企业认识到自己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企业在组合技术创新要素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拆除围墙,实现优势互补,使区、校合作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参与的大事。

2.构筑舞台。用好载体,进一步拓展区、校合作的发展空间。

——积极开展高校与地区的长期合作,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地区经济所进发出来的科技需求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舞台。这几年,徐汇区、杨浦区分别与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院校建立了全面、长期的多边合作关系,通过政府政策上的扶持、产业上的引导服务上的配套,造就了一批像复兴高科技集团、交大盈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著名企业,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也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建立联合基地,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区、校合作可把联合研究、开发和建立生产基地作为载体,如已建立的上海交大慧谷创业中心、杨浦高科技孵化基地等。这些联合基地把人才培养、项目开发、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市场竞争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既是增强企业和地区开发能力的一条效途径,也是高校服务经济建设的一种有效形式。

——创办好高校科技园区,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实践证明,学校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为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开辟了一条重要渠道。由地区政府投资参一股的复旦高科技园、上海交大高科技等,直接依托学校的人才和技术优势使技术密集的科技攻关成果较快地实现产业化,在增加地方财政税收的时,也进一步推动了地区经济和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

——突出政府的服务功能,开展多形式和深层次的区、校合作。要不断完善政府的服务体系,强化政府的服务功能,积极推动高校后勤工作社会化的改革。要大力发展以高校教师、学生和科技人员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服务业,如政府可提供土地资源,帮助高校在校园外兴建教师和学生公寓,并在生活区内参与物业管理,引进商业服务业、中介服务业、拓展文化和生活服务业。而高校也可以利用其丰富的图书资源、信息网络、体育场馆等,有条件地向地区开放,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利用率。

——利用高校的综合优势,参与地区工业企业的改革。大学的科研成果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传统工业具有关键性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科技企业可以运用“技术+资金”的模式,对地区中小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或资产重组,可充分利用这些企业的闲置厂房与现有设备,以产业为导向,以技术为依托,以资金为后盾,实现传统工业企业的第二次创业,这既可以拓宽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途径,又可以为地区工业注入新的活力。

3.完善政策。强化服务,为区、校合作营造完美的创业环境。

——要突出产业导向,对高校的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实行“政策聚焦”。地方政府要立足长远,着眼于全局,鼓励创办各种创业中心和科技型企业,努力为高校科技企业发展营造宽松的创业环境。要根据市政府的“科技成果转化十八条”的政策精神,创造性地与地方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税收、金融、外贸、物价、土地等各种政策服务,让科技型企业在创业初期以凝聚人才、吸引资本和快速积累为主,积蓄力量,使其尽快走上正常的发展轨道。

——利用高校人才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政府要充分利用高校人才荟萃的优势,完善人才机制和内部运行机制,以优惠的人才政策,把高校中大批有胆有识、有真才实学的科技精英吸引到高新技术产业的舞台上来。要海纳百川,积极吸纳国内外、校内外的优秀人才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实行“柔性”人才政策,鼓励人才流动,充分发挥他们的一技之长,使其发展成为地区中的科技制高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建立多元化的投融制体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由于高科技产业本身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的行业,其发展既要有国家投资的“输血”机制,更要有运用政府扶植来营造自身的“造血”功能。对于目前高科技企业存在的融资瓶颈制约的问题,可采取地方政府“投”一点,高校自己“出”一点,科技企业“筹”一点的方式,组成“科技风险投资基金”或“科技企业投资基金”,来增加对高科技产业的投资;也可以通过政府的融资担保、贷款贴息、技术入股、股权转让等方式来拓宽融资渠道,引导各类资金介入。此外,还可以鼓励科技企业与社会资本结合,通过引入民间资本风险投资以及创业板挂牌上市等途径,促进科技成果面向市场,并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实现产业化。

4.深化改革。完善体制。充分发挥高校在区、校合作中的先导作用。

——鼓励高校科技人员到企业兼职、挂职。提倡高校科技人员进入区属企业。通过双方的接触,激发科技人员的灵感,拆除企业与科技人员之间的“围墙”。实际上,企业不仅需要高新技术成果,更需要的是现代化的科学管理和经营理念,而这些单靠科技人员在科研院所是研究不出来的。

——改革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利益分配机制,激活科技创新源头。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必须从分配机制人手,充分调动科技人员成果转化的积极性。科研成果转化的主体是科技人员,落实他们在科研成果转化后的经济权益,允许和鼓励科技人员将科研成果作为无形资产参与入股与分配,对于激励广大科技人员转化科研成果的积极性至关重要。知识经济的分配方式与工业经济时代不同,在知识经济时代,必须实行按才能与股份,并按业绩得报酬的分配方式。知识经济的核心环节是技术创新,其分配制度必须体现知识、信息、技术的价值。超级秘书网

——鼓励科技成果持有者兴办企业。这一方面可以确保知识产权的合法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企业与成果所有者相互之间的扯皮,疏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为此,要制订鼓励科技企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和政策,奖励带头创业、敢于创业并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做出显著贡献的科技人员和企业家。

——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拥有的多学科交叉、各专业人才积聚的优势,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要把这种优势体现在企业的发展上,更好地支持企业做好迎接加入WTO挑战的准备,使科技企业成为创新型、外向型、人才型、学习型的企业,成为青年人才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中亚地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位于50°~80°E,35°~55°N,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土库曼斯坦5个国家,北靠俄罗斯,南邻伊朗、阿富汗,东接中国,西达里海,土地面积接近400万km2.地貌特征南北差异明显,南部是荒漠、绿洲和山区,北部为草原、平原和丘陵.2012年GDP总量达3039.06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比重为0.42%,二、三产业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三次产业之比为8.46∶42.67∶48.88,人均GDP达4651美元,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地区进出口贸易总额达2454.42亿美元,占国民经济的80.76%,能源工业的快速发展使中亚地区日益成为世界能源供给的重要地带和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本文所用数据主要来源于中亚各国历年的统计年鉴、世界银行网站等,为方便各国间数据比较,货币单位均转换为美元.

2中亚地区经济发展特征及阶段划分

2.1经济发展特征

近20年中亚地区各国经济快速发展,在区域经济总量、经济增长速度和人均GDP、三次产业增加值等均有较大的提高.其中,经济总量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增长速度平稳推进,人均GDP不断提升,三次产业结构日趋合理.1)经济总量先减后增,各国差异显著中亚地区生产总值由1993年的848.08亿美元降至1995年的339.68亿美元,随后快速增加,2012年GDP达3039.06亿美元(表1).由于各国经济基础和政策不同,经济总量变化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哈萨克斯坦是中亚地区第一经济大国,经济总量在波动中快速增长,占中亚地区经济总量比重由5.50%增长到66.97%;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的经济总量变化波动较大,整体略有增加;吉尔吉斯斯坦的经济总量先减后增,其占中亚地区经济规模的比重变化不大.2)经济增长速度波动上升中亚地区GDP年均增长率为6.95%,各年增长率呈波动变化.1993—1994年因通货膨胀塔吉克斯坦生产总值较高,导致1995年中亚地区的生产总值表现为明显下降.1996年以后中亚地区经济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年均经济增长率为13.76%,但受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影响,1998年和2009年中亚地区生产总值有所下降.各国经济增长速度表现出一定差异,哈萨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增速较快,1995—2012年年均增速分别为16.20%与16.51%,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经济增长速度则低于中亚地区的平均水平,1995—2012年经济增速分别为9.96%,11.09%和9.02%.3)人均GDP不断提升中亚地区人均GDP随地区生产总值有所增加,1993年为304美元,2012年为4651美元,增长近15倍.各国变化具有差异性,哈萨克斯坦人均GDP增长最快,增长42倍,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分别增长7倍和8倍,塔吉克斯坦1993年人均产值数值较大导致增长幅度较小,土库曼斯坦则因人口基数大,导致经济总量的增长带来的人均GDP变化幅度较小.2012年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人均GDP大于3000美元,分别为12121美元和6798美元,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人均GDP分别为1717美元和1155美元;塔吉克斯坦人均GDP低于1000美元,仅953美元(表1).4)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中亚地区的三次产业均取得了长足发展,产值规模大幅增加.其中一、二、三次产业产值分别由1993年的179.50,373.32和295.26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257.09,1296.62和1485.34亿美元(表2),年均增速分别为1.91%,6.77%和8.87%,二、三产业的增长速度远大于第一产业.乌兹别克斯坦成为中亚第一农业大国,农业产值规模增长近5倍;哈萨克斯坦依托能源资源优势,工业发展迅速,逐渐取代土库曼斯坦成为中亚地区的工业大国,到2012年工业总产值达755.11亿美元,较1993年增长近8倍,占中亚五国总产值比例达68.35%;第三产业发展以哈萨克斯坦最为突出,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其他产业发展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吉尔吉斯斯坦国际贸易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塔吉克斯坦的发展则较为缓慢.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比重显著下降,由1993年的21.17%减小到2012年的8.46%;第二产业比重先降后升,由1993年的44.02%下降到1997年的33.26%再上升到2012年的42.67%;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由1993年的34.82%上升到2012年的48.88%.总体而言,中亚地区的农业地位显著下降,产业发展趋向于二、三产业,产业结构从二、三、一演变为三、二、一(表2),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不同国家的产业结构演变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哈萨克斯坦第一产业比重持续降低,二产比重先降后升,三产比重先升后降;其余4国第一产业比重相对稳定,其中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第二产业逐步增长、第三产业波动减小,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第二产业比重波动减小,第三产业显著增加.

2.2经济发展阶段划分

根据中亚地区的经济总量、人均GDP和产业结构演变过程,结合前人研究将其经济发展划分为3个阶段.

1)经济停滞和衰退阶段(1991—1995年)

从独立到1995年,中亚各国开始打破旧制度,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并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系.该阶段各国经济发展骤然失去依靠和联系,为制止经济形势恶化、巩固国家独立成果、建立独立的市场经济体系,中亚各国逐步建立健全的经济管理机构、相关制度和法律体系,并相继发行本国货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这一阶段,地区经济发展总体下滑,三次产业均有所衰退,地区生产总值降低50%左右,其中一、二产业产值下降比较明显,分别从1993年的179.50亿美元、373.32亿美元下降到1995年的67.65亿美元和126.21亿美元.

2)经济复苏阶段(1996—2000年)

该阶段中亚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与发展,各国相继制定了本国的经济或工业发展战略,经济发展进入较为健全的市场经济体系.各国开始重视国家在经济运行中的调控作用,实行具有稳定导向的宏观经济政策,在财政、社会保障等方面作出相应安排.这一阶段随着政治局势的稳定,各国经济普遍回升,但因亚洲经济危机和俄罗斯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仍较为波动,1999年以后国民经济发展重新回升.到2000年,一、二、三产业的产值分别达72.82,156.09和160.24亿美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8.71∶40.11∶41.18.

3)经济稳定增长阶段(2001年以后)

2001年以后,中亚国家开始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注重经济区内合作和经济一体化,能源战略地位促使其对外经济获得较快发展,与国际接轨的程度越来越高.国际国内市场为导向的市场经济体系开始日趋完善并发挥作用,各国依托丰富的能矿资源,以资源贸易、资源开发为导向,纷纷制定本国的经济发展重点,各国经济普遍持续好转,经济发展进入稳定增长阶段,三次产业结构向三、二、一合理的产业结构演进.对外贸易成为中亚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到2012年中亚地区对外贸易取得巨大发展,以能源矿产等原料为主体的贸易出口额达1414.91亿美元,以轻工食品等为主体的进口贸易额达1039.52亿元.

3中亚地区经济发展时空演变与推动因素

3.1经济发展差异变化的时间特征

基于数据可获取性,以中亚各国为研究单位,选取人均GDP为指标,计算1993—2012年中亚地区人均GDP的标准差指数和变异系数[15-17].结果表明,近20年中亚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变化表现出先波动减小后逐步扩大的趋势.以标准差指数反映中亚地区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1993—2012年中亚地区标准差指数总体有所上升,由478.49上升到4355.77,增长近8倍,年均增长204.07,这说明中亚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绝对差异在逐步扩大.根据变化幅度的不同,可以划分为2个阶段:1993—2000年为波动减小阶段,该阶段处于中亚地区经济发展的停止衰退与复苏阶段,绝对差异呈现波动减小,由478.49减小到428.23;2001—2012年为快速增加阶段,这一阶段地区经济稳定增长,依托区域资源进行工业发展,区域经济差距不断增大,由428.23增长到4355.77,年均增长327.30.这主要与中亚地区的经济发展进程相关,进入21世纪以后中亚地区市场经济体系日趋完善,对外贸易快速发展,能源战略地位凸显.以变异系数反映中亚地区经济发展相对差异,近20年区域经济差异先减后增,可以划分为2个阶段.1999年以前为波动减小阶段,变异系数由0.99减小到0.54,这一时期中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有所减小.2000年以后为平稳增加阶段,中亚地区经济发展走上快速增长阶段,各国资源禀赋、发展条件不同,经济总量增长与人均GDP增长也产生巨大差异,区域间经济差距逐步拉大,变异系数由0.65增长到0.96.

3.2经济发展差异变化的空间特征

为反映中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变化,以1993年、2000年、2012年中亚各国人均GDP数据,按中亚地区人均GDP均值的50%、100%、150%为划分标准,依次将各国分为低水平发展区(<50%)、中低水平发展区(50%~100%)、中高水平发展区(100%~150%)、高水平发展区(>150%).能源产品出口长期给国家提供外汇收入,1997年以前土库曼斯坦是中亚的主要能源出口国,1993年其能源净出口量占中亚五国净出口总量的90%以上,是中亚地区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近年哈萨克斯坦逐渐成为中亚地区主要能源出口国,2000年以后能源净出口占中亚五国总量的比重高于50%且逐年增长,导致其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由中低水平发展区域逐步演变成高水平发展区域(表3),迅速成为中亚地区的第一经济强国,土库曼斯坦则由高水平发展区逐步演变成中高水平发展区.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其经济发展水平逐渐由中低水平向低水平演变,吉尔吉斯斯坦则持续处于低水平经济发展区.从空间上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断降低,由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演变成北高南低、一高多低的发展格局.

3.3中亚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因素

中亚地区的能矿资源丰富,尤其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是世界重要的能源战略基地,能源工业成为各国产业发展的重点,为经济快速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各国均制定了能源发展战略,国际原油市场需求明显增加导致能源价格的居高不下,也使其加快了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开采和出口步伐,成为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对象,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能矿资源匮乏,农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制约了其发展速度,导致了中亚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中亚各国积极改革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了重工业为主体、第三产业逐步完善的产业体系和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使其逐步摆脱经济困境,经济联合作用显著增强.各国和平稳定的政治格局、连续的国家政策,及中亚地区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也促使俄罗斯、欧盟、美国和亚太国家对其能源进口需求的日益增加,有效促进了中亚地区的经济发展.

4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1)近20年中亚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发展呈现出以下特征:经济总量先减后增,2012年中亚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39.06亿美元,因资源基础、经济政策与发展环境的不同,各国经济发展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经济增长速度波动较大,整体有所上升,1993—2012年年均增速为6.95%;人均GDP不断提高,2012年达4651美元;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一产比重明显下降,二产比重先降后升,三产比重持续上升,2012年一、二、三次产业产值分别达257.09,1296.62和1485.34亿美元,产业结构调整为8.46∶42.67∶48.88.

2)中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可划分为3个阶段:1993—1995年为从独立到初步建立市场经济体系的经济停滞和衰退阶段;1996—2000年为应对金融危机、市场体系得到进一步加强的经济复苏阶段;2001年以后为积极参与经济合作的经济稳定增长阶段.中亚地区各国间的经济发展差异在时间上表现出先波动减小后逐步扩大趋势;空间上,区域经济发展均衡程度不断降低,由均衡发展演变成北高南低、一高多低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中亚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归功于国内、国际因素的双重推动.能矿资源丰富、国际能源价格居高不下、市场经济改革的有效实施和相对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是中亚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因.

3)中亚地区是中国重要能源和原材料进口地,也是中国轻工业等制成品的主要出口地,其经济发展对中国的战略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中亚地区的经济快速增长,有利于扩大与中国的经济贸易合作,为经济贸易发展和区域合作创造条件,促进中国外向型产业的发展.这要求中国在政策措施上加大力度,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向西开放步伐,促进与中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尤其新疆毗邻中亚各国,是中国与中亚国家经济贸易合作的重要平台,应不断完善区域合作模式与机制,改善投资环境,推动与中亚地区经济合作的深层次、宽领域发展.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民间金融引导地区经济

一、鄂尔多斯市民间融资繁荣发展的经济背景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能源发展战略西移的历史机遇,借助自治区鼓励优势地区率先发展政策优势,通过实施“农牧业产业化、城镇化、工业化”带动战略,地区经济始终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千亿元关口,达1150亿元,同比增长24.3%,人均GDP超1万美元;财政收入达到200.8亿元,同比增长38%;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13.32亿元,同比增长42.8%,标志着鄂尔多斯市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进入了新阶段,地区经济综合实力排名跃居全国百强城市第28位。鄂尔多斯地区经济增长中呈现的显著特征是,民间融资作为一种有效的直接融资方式,已成为地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二、鄂尔多斯市民间融资状况和特点

1、从事民间融资的机构多、数量多

据统计,经注册的投资公司414家、担保公司159家,典当行12个,委托寄卖商行46家,小额贷款公司1家,实际上从事民间借贷活动,未正式办理手续的机构和个人数量难以数计。

2、民间融资业务发展迅速,投融资量巨大

据人民银行当地中心支行对两家投资公司、1家担保公司、1家典当公司、1家委托寄卖商行的调查,注册资金为7000万元,投资总量为14000万元,民间融资4200万元,民间融资占投资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委托寄卖商行全部资金来源的60%左右。据估计,投资总量平均为注册资金的1.9-2.2倍,以此比例测算,全市投资公司投资总量在180-200亿元之间,吸收公众存款在87.4-107.4亿元之间。

3、民间融资参与主体多元,借贷用途多样

民间借贷的参与主体包括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事业单位等。资金投向由消费性资金需求为主转为生产经营性资金需求与消费性资金需求并重。500万元以上的资金投向主要是房地产开发、煤炭企业、高载能企业的流动资金周转,500万元以下的主要是汽车经销商、个体工商户短期资金周转。

4、利率高、期限灵活、手续简便

据调查,融资机构吸收存款的利率为月息18‰,最高可达25‰,期限最短为一个月,最长一年。发放贷款的利率视不同期限、额度而变化,一般为月息30‰-35‰。期限最短的5-10天,最长为一年。资金需求旺季利率高达35‰-45‰,手续简便快捷,对中小企业有较强吸引力。

三、鄂尔多斯民间融资高度发达内在成因分析

1、正规金融机构虚位为民间融资发展提供了契机

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有商业银行普遍推行集约化经营战略,市场定位于面向大型企业、重点行业和企业,形成了对县域经济和农牧区信贷支持缺失。鄂尔多斯地区迅速成长的民营经济,无法从正规金融体系获得充足资金,民间融资由此获得了生存发展空间。

2、资本的趋利性成为民间借贷生生不息的推动力

逐利是资本的本性,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无论放贷于何种行业何种企业,获利是其根本驱动力。随着地区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居民收入大幅迅速增长。2002-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058元增加到17000元,年均增长18.8%。经济的快速发展,投资环境不断改善,使居民对于闲置资金保值增值的期望较高,寻求新的投资方式拓宽收入渠道。

四、鄂尔多斯民间融资对经济发展的“双刃剑”效应分析

1、民间融资对经济金融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

(1)民间融资有力地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发展,推进了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鄂尔多斯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8%以上,非公有制经济的规模扩张、实力增强对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发挥着显著作用。但由于银行难以适应中小企业经济复杂多变的融资要求,大部分民营企业未获得金融机构信贷支持。民间融资强大的输血功能,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为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做出了直接贡献。

(2)民间融资促进了地区就业状况的改善。民间融资通过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间接地支持了本地区的劳动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2006年末民营企业从业人员达37.9万人,占全市就业人员总数的45.14%。民间融资主要支持的房地产业、公路桥梁等行业发展迅速,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了农牧民收入。

(3)民间融资促进了民间财富的积累。民间融资的发展,扭转了长期以来居民投资渠道单一,高度依赖于银行储蓄的局面,居民投资出现了多样化选择。民间融资投资的高额回报,加速了民间财富积累。

(4)民间借贷市场有利于促进银行业经营能力的提升,提高地区整体金融服务水平。民间融资繁荣对正规金融体系形成了压力,为争取社会资金融入正规金融市场体系,银行必须不断创新适应市场需要的金融产品,提高信贷管理效率,提升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

2、对地区经济金融发展的不利影响

(1)民间融资的逐利本性,直接影响宏观调控政策效应。民间融资的本质是追逐受益最大化,加之自发性、松散性和信息滞后性特点,必然只关注利润收益,而漠视国家产业政策,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形成冲击,加大了地区产业升级、区域经济结构优化难度。如近几年来国家已明令严格控制小煤矿、电石、铁合金等高载能高污染企业,但在行业高额回报的刺激下,这些企业受民间融资扶持而屡禁不止,直接削弱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果。

(2)民间融资分割了金融机构存款市场份额,影响金融稳定。民间融资机构未经银监局批准以存款利率比银行基准利率高18.56个百分点的利率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严重冲击了金融机构储蓄存款市场份额。2007年末,全市储蓄存款余额为226亿元,同比增长14.12%,增幅同比回落7.81个百分点,成为2003年以来储蓄存款增速水平最低的年份,主要原因是民间融资市场吸引了居民闲置资金大量投入。储蓄存款的下降,影响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积累,对金融机构放贷能力、信贷支持水平造成负面影响。

(3)大量地下民间融资造成国家大量税收流失。税务部门对从事民间融资机构主要采取定额征收方式进行征收,只能收缴在工商部门注册机构的税款,对从事民间融资但未办理注册手续的机构、个人无法进行征收;一些机构在许可经营范围之外从事民间融资活动,形成事实偷税;民间融资机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也导致了储蓄利息所得税流失。

(4)经济形势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可能触发民间融资存在的薄弱链条,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鄂尔多斯市民间融资市场目前尚未出现大规模非法集资或卷款逃跑恶性事件,但民间融资链条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风险。若宏观经济形势发生逆转或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应显现,有赖于民间融资“输血”的企业生产经营出现问题,导致资金供应链断裂,将会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引发一系列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以鄂尔多斯房地产市场为例,由于面临政策控制、供应过剩、成本上升三重压力,行业预期回报率下降,一部分民间融资机构已从房地产行业抽离资金或进行行业转型。房地产业是民间借贷市场主要资金借入方,市场趋冷,意味着房地产开发商房利润下降、资金回笼困难,一旦某一地产商无法兑现还本付息的承诺导致融资链条断裂,可能会触发大范围内的资金供应偿还问题,引致公众恐慌和社会动荡。

(5)影响正规金融机构发展及其制度变迁。从国家金融机构的制度变迁来看,新的正规金融制度必须正视非正规金融制度所导致的利益格局,但目前正规金融体系对于民间借贷市场做出的反应调整有限,在民众心中的地位持续弱化,不利于正规金融体系的发展。

五、合理规范引导民间融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更新对民间金融的认知,为民间金融合理定位

根据国务院1998年《整顿乱集资乱批设金融机构和乱办金融业务实施方案》定义,乱集资是指未经任何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进行的集资活动,包括擅自以还本付息或支付股息、红利方式筹资、以发起设立股份公司为名变相筹集股份等等。据此,鄂尔多斯市民间融资活动大多可被列入非法集资活动的范围。虽经人民银行和银监局多次清理,仍愈演愈烈,根本原因是国有金融体系体制缺陷造成的,是现有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狭小、缺少层次和行政垄断的必然结果。金融市场既不能满足投资者的投资欲望,也不能满足融资者的资本需求,资金的供求双方只能自己创造市场,在法律制度的规范之外从事投融资活动,具有一定的合理成分。为促进民间融资的健康发展,应加强政策引导,明确界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与民间融资,引导民间融资公开登记并规范其经营。

2、尽快出台规范民间融资的法律法规

建议尽快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修订有关法律法规,缩小非法融资的范围,严格界定违法融资活动。修正的重点一是对非法融资活动做出准确界定,明确禁止从事融资活动的内容和范围。二是明确开办民间融资业务机构的条件。三是明确对民间融资的管理部门,加强对民间融资的管理。目前民间融资机构由多个部门登记管理,这些部门仅履行市场准入管理,业务合规性监管的力度和深度严重不足。由于缺乏法律支持,银监部门、人民银行无法对这些机构实行业务监管,形成民间融资监管真空。四是制定明确细致的监管办法,有效监控此类机构日常运营与经营风险。五是明确对非法融资活动处罚标准和实施办法,对经认定的非法融资加大处罚力度。

3、加快中小金融机构建设步伐,改组改造非金融机构

切实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直接投资地方经济建设,合理引导民间资金转化为资本,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体系组建民营银行、创投基金、小额贷款协会等多层次金融组织体系。防范民营银行风险可以从提高注册资本金,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着手,切实保证存款人的利益。民营银行可利用其特殊的经营模式,较易克服信息不对称导致高昂交易成本和风险问题的优点,来补充大中型银行服务不足和空白。对民营银行要建立有效的进入退出机制,确保民营银行健康发展。

4、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市场体系

鼓励中小企业通过多种形式拓宽融资渠道,有效解决资金缺口问题。应积极推动债券市场、票据市场的发展,对具有发展潜力和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进一步降低上市的门槛,给与更多的上市机会;积极支持经营效益好、偿还能力强的中小企业通过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进行融资;对中小企业的票据融资予以适当的政策倾斜;鼓励创办中小企业投资公司,鼓励风险投资发展。

5、加快正规金融信贷管理体制改革,继续发挥其融资主渠道作用,加大信贷支持中小企业的力度

银行要加强和改善金融服务功能,加快信贷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信贷机构,适当下放信贷审批权限,降低贷款门槛,对于符合要求的中小企业简化贷款手续,及时给予中小企业信贷支持。

6、加强民间借贷监测分析,制定风险突发的解决方案,有效化解可能出现的风险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一)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发展。在此发展目标下,少数民族地区的县域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交通、教育、卫生、医疗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都得到了全面发展,产值增幅较大;人均收入得到了提高,就业人口数量增加,缓解了就业压力。

(二)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

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从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范围来看,仍然处于不利地位,表现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和发展不平衡等。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1)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中经济发展主体不明确。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过于依赖各级政府的扶持和干预,发展县域经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较弱;同时,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相脱节,经济发展的促进性较弱。

(2)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比重特别是传统农业比重较高,工业和商业比重较低,产业结构层次不合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由于长期受重传统重农轻商思想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只注重农业的发展,忽视了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严重失衡。

(3)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规模小,城镇化发展落后,经济结构单一。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城镇密度和面积小,城镇化水平低,规模经济效应得不到发挥,经济力量薄弱,城镇经济的辐射功能差,经济发展较慢。

二、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

(一)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原则

(1)明确经济发展主体原则。明确县域经济的发展主体,才能发展县域经济。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就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劳动者。认真处理好少数民族地区劳动者的主体地位与县域经济活动的主导地位的关系,才能有效调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主体的积极性,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2)实施工业化导向原则。少数民族地区长期受到传统农业思想的影响,技术相对落后,工业化程度低。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劳动者的素质技能和社会地位,努力改变生产技术,使其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化发展,改变贫穷落后的经济现状。

(3)发展特色,突出特色原则。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相对特殊,其县域内资源、文化等相对特殊。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要从特色出发,体现经济的特色优越性和特色潜力,以特色作为出发点,打造特色产业和特色经济。

(4)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原则。在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中,处理好中心城市和县域经济、中心城市与农村等发展的关系,发展县城、乡镇的经济辐射作用,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建设。

(5)构建循环经济,实行可持续发展原则。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物质资源丰富。在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同时,要保护好生态环境,正确处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积极构建循环经济,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

(1)确定少数民族地区劳动者的县域经济发展主体地位,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少数民族地区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得到确立和保障,但是与其他县域相比,其素质技能较低。少数民族地区可以通过发展教育事业,推行中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等,提高少数民族素质,实现传统农业化向现代工业化的转变。

(2)突出特色,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特色经济。少数民族地区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必然要求突出特色,强调特色,以特色作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利用优势资源,不断开拓创新,发展特色农业、特色工业、特色旅游业、特色文化产业等,全面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

(3)大力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方式落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滞后。大力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立文明的活动场所,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

(4)政府及职能部门健全市场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全面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属于行政性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的发展必然离不开政府和职能部门的宏观调控。少数民族地区县域政府及职能部门运用有效的政策和法规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进行扶持和宏观调控,建立县域经济服务性的政府,健全市场机制,合理有效的进行资源配置,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全面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战略的统筹和指导。切合实际的经济发展战略,不仅能调动少数民族地区劳动者的积极性,还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循环经济的发展,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随着三峡大坝的落成,三峡库区在近年来和全国各地一样,社会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经济总量成倍增长,人均GDP大幅度提高。但库区贫困的面貌并没有根本改变,库区与全国发展水平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而在扩大。从全国发展趋势来看,三峡库区依然属于落后的地区。产业结构在调整,未冲破低层次框架[4]。根据三峡库区(重庆)主要社会经济指标的比较,库区产业结构在近几年与10年前相比有很大改善,但与全国相比,第一产业的比重仍然过高,第二产业过低。在所有制结构上,库区仍以国有制为主,私有和合作经济成分比重较低,而全国和沿海地区私有经济比重大,国有经济比重小,其间的结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三,投资环境差和产业经济效益低的状况导致引资困难。据有关资料数据显示,在重庆库区的15个县市中,人口数量虽大,但作为产业支柱的工业总资产数额很小,且负债率很高。尽管三峡工程有大量的资金投入,但对带动库区工业的发展与贡献极其有限,对吸引外资的希望也很渺茫。三峡库区经济发展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根据三峡库区的经济现状,制约经济发展主要有三个问题:首先是库区人口素质的问题。三峡库区目前共有人口三千多万,除了重庆市中区人口素质较高以外,其余地区的人口素质还较低。这种现状还适应不了城市大发展、经济大启动的需要。因此,要提高三峡库区的整体人口素质,就必须加大对库区居民的教育力度。其次是对库区的规划、政策和资金等问题。众所周知,三峡工程的修建是一项举世瞩目的工程。当然发展库区经济也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它涉及许多问题,因此我们必须组织一支专家队伍经过认真调查、仔细分析和充分论证之后,制定出三峡库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具体的实施意见并且认真贯彻落实。除此之外,为了保证规划政策的顺利落实,还要制定一系列相应的法规制度,以加大依法管理的力度。此外,库区经济的发展还需要有必要的资金作支撑。三峡库区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以改变其基础设施较差,工农业基础还很脆弱的现状,同时采取多种形式的融资渠道以增强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造血功能。最后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5]。由于三峡工程的落成,各项基础设施都还很差,远远适应不了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要从奠定发展基础和改善投资环境的角度出发,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能源、交通设施、通信设施和城市环境设施的建设。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土地资源有限,人地矛盾突出[6]仅从2008年的相关数据来看,重庆库区总人口达1497.52万人[7],长江沿岸是人口密集区,每平方公里600人以上。万州区、涪陵区及其他10多个县市都分布在沿江的狭长地带上,作为一个山区密度高的地区,其人口早已超过其环境容量的承受能力。为了解决众多人口的生活问题,在相当长时间内只有大面积伐树,盲目开荒,使库区的原始植被受到破坏,导致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发生。此外,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可能导致更严重的水土流失,进而加快水库淤积,缩短三峡工程的使用寿命。生态基础脆弱三峡库区地处大巴山断褶带、川东褶皱带和川鄂湘黔隆起褶皱带三个构造单元的交汇处,地势崎岖,河流横贯其中,山高谷深,70%以上的土地都为山地,不利于农垦,也给工业、交通和城市建设增加了难度。三峡库区由于地质、地貌复杂,年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干旱、暴雨等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由于该地区地质环境条件差,已成为全国危岩滑坡的高发地区[8]。环境污染严重随着三峡工程的兴建和库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三峡库区的环境污染也日益加剧,库区生态环境日渐恶化。重庆库区2007年的生活污水排放量为65238万吨,2008年为78086万吨;二氧化硫2008年的排放量为78.24万吨,其中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达15.52万吨。三峡库区的环境负载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库区已成为我国酸雨严重地区之一。森林覆盖率低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三峡库区除鄂西三县外,其他各县森林覆盖率仅有7.5%~13.6%,沿江地带仅5%左右[9]。

三峡库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对策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四川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统计模型

[中图分类号] F222.1 [文献标识码] B

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革命老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作用,也对新中国建立后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一直在国家宏观经济格局中属于“低谷”地区。长期以来,是经济发展的难点地区,也是西部大发展关注的重点地区。作为西部农业大省的四川,革命老区经济的发展是关系全省综合经济实力的提高,关系革命老区致富奔小康,关系全省人民共同富裕的大事。革命老区经济的发展对四川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国内外对老区经济发展的关注较少。而且相关的研究多是从经济理论上进行定性研究,大都集中在宏观层面上,都没有结合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现状特点进行深入研究。笔者尝试利用宏观统计数据对革命老区2007年的经济发展进行探讨,期望能有效分析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这对确定老区经济发展战略,促进老区和其他地区经济发展一体化,实现四川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数据收集

我们选取四川省的十个革命老区为研究对象,根据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我们选取科技教育,人口,卫生福利,交通以及社会资产投资等9个因素作为老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般都用该地区的GDP来衡量,因而我们选取GDP为衡量老区经济发展指标,通过研究上面给出的因素对GDP的影响来确定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从而建立模型。我们选用2007年的数据进行分析。

二、因子分析

(一)概念

因子分析是研究如何以最少的信息丢失,将众多原始变量浓缩成少数几个因子变量,以及如何使因子变量具有较强的可解释性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二)因子分析的可行性

计算各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对原始资料矩阵进行KMO检验,值为0.647,Bartlett球度检验,结果显示,近似卡方值为106.219,自由度为36,检验显著性概率远小于0.05,接受原假设。因此认为各因素之间相关性比较显著,适合因子分析。

(三)因子分析结果

计算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根和相应的特征向量,再得到公因子解释方差百分比表,发现只需提取前2个因子,这两个因子的特征值分别为6.836和1.352,其累计贡献率己经达到了90.970%,可以很好的反映出老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然后可分别计算出因子载荷阵,共同度,特殊因子方差及公共因子方差贡献,为便于解释各个公共因子的含义,将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

经过旋转,容易得到以下结论:

1.在公共因子F1中,教师人数、学生人数、从业人数、人口总数、人口增长率、福利院数量、财政支出、社会资产投资指标在该因子上的载荷较大。故可以概括为人口数量因子。

2.在公共因子F2中,公路里程数和财政支出指标在该因子上有载荷较大,故可以概括为环境影响因子。

(四)计算各因子得分及综合评价得分

由因子载荷阵可以计算各革命老区在各公因子上的得分,计算公式为:

再以各因子所对应的贡献率为权重进行加权求和,即可得到综合评价得分F,计算公式为F=0.835F1+0.165F2

通过计算可以得到综合得分,并求出各地区的得分值,得出综合得分最高的是南充市,最低的是甘孜地区,说明南充市在2007年的发展最好,而甘孜等地区的发展相对比较缓慢。

(五)线性模型的建立

把提取的各地区因子得分F1、F2作为新的变量与该地区的GDP作线性回归分析。利用SPSS软件我们得到GDP与F1,F2的散点图,可以看出GDP与F1有较强的线性关系,而GDP与F2基本没有线性关系,利用最小二乘估计我们可以得到GDP与F1,F2的回归估计式如下:

由于F2的系数没有显著性,所以剔除F2继续回归,得:

我们对上式的拟合模型进行拟合优度检验,t检验,异方差检验,自相关检验,发现模型拟合得很好。将得分函数F1代入模型得到老区GDP与影响因素的线性模型:

三、结论

模型估计结果说明,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一是老区经济与该地区教师人数和学生人数呈正相关。经济的发展需要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则需要教育。可以说教育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必要条件。没有教育的发展就没有经济的发展。二是老区的经济与老区的从业人数呈正相关,与老区人口增长率呈负相关关系。就业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就业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就业的增加,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人口是制约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人口越多,人均占有资源越少。同理,在一定的资源与环境条件下,人口越多,对发展经济的影响越不利。三是老区的经济与老区的福利院数、交通里程数呈正相关。福利事业属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不仅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且还能健全老区的社会保障制度。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经济的发展依赖于交通运输的发展。四是老区的经济与社会资产投资,政府财政支出呈正相关。投资是经济发展的先导,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前提和保障。

[参 考 文 献]

[1]张晓峒.应用数量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景妍.新疆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综合分析——以喀什地区为例[J].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10

[3]曹梦.陕甘宁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7

[4]张玉华.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中的财政支持研究[J].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10

[5]喻小兰.因子分析在债券VaR测量中的应用与实证[J].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5

[6]胡永红.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人寿保险公司竞争力研究[J].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7

[7]王璐.SPSS统计分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制造业产业集聚 经济增长 集聚结构

产业集聚(Industrial Cluster)是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指一定数量的企业为追求利润共同组成的产业集群,从而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主要动力的现象。关于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相关性的研究,在国内有梁琦(2003)、文玫(2004)、罗勇、曹丽莉(2005)、张卉(2007)等通过建模对相关数据的实证性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诠释了我国的产业集聚及其与地区经济增长的相关性。

一、测度方法及数据的选取

对于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如何较准确地测定其集聚度,无论是单纯进行产业集聚的研究还是探讨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经济稳定以及其他方面相关性,它都将直接影响最终研究结果的可信程度。

鉴于以上考虑,同时也为了解决数据获得性方面的问题,我们选用了张卉(2007)根据EG指数理论,构造的修正EG指数来度量甘肃省制造业的集聚度。根据张卉介绍的修正EG指数:

公式中■,其中ni表示i地区某产业的企业数,n表示全国该产业的企业数,xi仍表示i地区全部就业人数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比例。

可以看出上式与Ellison和Glaerser(1997)中的EG指数的表达式很相似,只是使用Ga代替了EG指数中的G,用1/n代替了EG指数中的产业集中度指数HE。同原EG指数相比,该指数在保证无偏性的基础上,使得指数的方差比原EG指数的更小(证明见张卉的学位论文第60页);但如果产业中企业规模相同,则该指数与EG指数是完全相同的。

鉴于修正EG指数的优越性,我们运用该指数并结合甘肃省2005―2009年的数据来测度该地区制造业的集聚程度。在此,我们选取2005―2009年甘肃省14个地州市2C门类制造业中25个大类产业作为研究的样本,全部原始数据均来自历年的《甘肃年鉴》和各个地州市的统计年鉴。

二、制造业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的相关性

由于中国的统计年鉴没有企业员工人数的详细数据,因此我们用生产总值代替了企业就业人数进行测算。经过计算甘肃省制造业的集聚度,发现在计算过程中有些行业的指数值出现了负值,有些指数值相对较大(出现负值主要为公式中的赫芬达尔指数所致,指数值很大主要原因是总体地理相对集聚度所致。集聚指数取值为0≤x≤1);所以在测算结果中剔除了部分制造业的数据,只保留了余下的24个行业的集聚度数值,其具体计算的结果可参见吉亚辉(2011)关于甘肃省制造业产业集聚的论文中表1。

而在研究甘肃省制造业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时,我们选用劳动生产率作为变量来解释地区经济增长,在具体的测算中则用人均工业产值的自然对数来度量;具体来说,该指标是通过某地区某一年的工业总产值除以该地区的从业人数并取其自然对数得到。

我们在前面测算的甘肃省制造业集聚的基础上,将这24个制造业的集聚作为自变量,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别对这些制造业集聚与地区劳动生产率间的相关性做了测算,测算结果如表1。

由表1的数据分析得知,在24个制造业行业中C1、C6、C8、C13、C16、C17、C21、C24、C29、C34及C37的集聚度都与甘肃省经济增长呈现出正相关性,其中C1、C13、C21、C34及C37的正相关性明显(即相关性均大于0.5),尤其是C1和C13的正相关性甚至高达0.9497、0.8250。其他的被测算的制造业行业:C7、C9、C11、C19、C20、C25、C26、C27、C28、C30、C31、C32及C33与甘肃省的经济增长均呈现了负相关性,这些制造业中除C11、C27、C28、C33呈现的负相关性不明显外(即负相关性大于 -0.5);其他的如C7、C9、C19、C20、C25、C26、C30、C31及C32的负相关性则呈现明显;其中C7、C9呈现的负相关性则分别为-0.7798、-0.9599。

基于以上对甘肃省24个制造业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的整体相关性研究看,与该地区经济增长呈正相关的主要是当地的几个传统型产业(如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医药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在当地相对占优势的资源型产业的集聚(例如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集聚);而其他几个传统型及资源型产业的集聚与该地区经济增长虽然也呈现出正的相关性,但由于其发展规模相对较小,所以其显现正相关性并不明显。而与该地区经济增长呈明显负相关的制造业集聚。虽然有一些是传统型产业和资源型产业,但由于当地经济增长本身存在的一些特点,从而导致论文中测算结果。

三、结论

基于制造业的集聚情况来看,甘肃省制造业的集聚程度从总体上将继续变小并趋于稳定,且有不少行业整体上已经具备了外部规模经济、高度的分工协作和知识溢出等产业集聚的特征。但就目前甘肃省经济发展的具体形式来看,其经济增长还未形成因制造业集聚所能带来的经济效应。

基于24个制造业的集聚与当地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来看。那些集聚度与当地经济增长呈明显正相关的行业主要是一些传统型的制造业,以及当地占相对优势的部分资源性产业。其次,甘肃省的经济增长因各行业发展的不均衡性太大,而对当地的经济增长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这说明,一方面甘肃省制造业的产业集聚发展存在着理论和现实之间的巨大差异;另一方面该地区制造业中有一些附属产业的发展没有跟上其依附产业的发展,以及部分产业的发展呈现出明显不均衡性。

参考文献:

① 梁琦.产业集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② 文玫. 中国工业在区域上的重新定位和聚集[J].《经济研究》2004(2):84―94

③ 罗勇,曹丽莉. 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05,(8):106―127

④ 张卉. 产业分布、产业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D].2007:58―63

⑤ 吉亚辉,李岩.甘肃省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基于对EG指数修正后的指数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1,(7):17―21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8篇

年会围绕着城市群优化整合与城镇文化资源开发保护的主题,共同探讨了城市群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形势、新问题,研究了城市群发展的新理论和城市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新趋向。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陈栋生,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杨重光、广西南宁市市长黄方方、广西南宁市政府秘书长卫自光、广西社会科学院院长吕余生、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县长陈咸华等出席了大会。

大会主旨报告由王明浩副主任委员主持,陈栋生教授、寿司华研究员、江曼琦教授和杨重光副会长做了大会主旨报告。陈栋生副会长的主旨报告是:中国区域经济三十年。在报告中,他回顾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区域经济发展指导思想和经济理论的变化,指出这些变化带来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布局的重大时空转变。阐明了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变化中的重要作用,论述了区域政策演变趋势、近期内区域发展面临的新背景和新问题。寿司华研究员就“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与核心城市南宁”做了主旨报告。他系统地分析论述了北部湾经济开放开发试验区形成过程,指出中央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提出了新的定位,明确其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部级重点区域,承载着沟通东中西、与东南亚进行国际合作的重要任务,以开放合作促进区域开发建设的新尝试。报告中还具体探讨了北部湾经济区的范围、战略重点、功能定位、核心城市的发展战略等内容。江曼琦教授的主旨报告是“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陷阱”,她在报告中重点阐述了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空间经济作用下的区域经济增长、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组织特征、空间格局与经济增长要素的关系,运用城市聚集经济理论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着明显的聚集效应低下带来的“空间陷阱”问题,并运用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提出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的关键是打破阻碍经济增长要素聚集和导致要素漏出的不合理空间组织结构;通过发展城市化来优化空间结构,促进空间聚集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杨重光副会长的主旨报告题为“城市群发展与城乡一体化”,报告重点论证了城市群发展与城乡一体化的联系。报告首先阐明区域化是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城市发展已经摆脱了孤岛式发展阶段,进入了区域化发展阶段,区域城市群成为城市化发展的共同特点和规律。报告进而论证了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化意义,指出城乡一体化促进了城市要素的成长、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的重要途径、城乡一体化丰富了城市群的内容,因此,城乡一体化是中国城市化的一种形式、道路,也是实现城市化的一条途径。报告最后指出促进城市群发展,要正确认识和实践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不等于城市化,前者强调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融合;后者则立足于工业化。城乡一体化是个过程,实践中要因地制宜,要以产业发展为依托,不能脱离产业搞形式上的城乡一体化。要正确处理户籍和土地问题。

大会根据提交论文的特点,共推选了十一位代表做大会主题发言。这些学术论文和大会交流发言主要围绕四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展开研究讨论:

第一,城市化与城市群发展中的新形势、新理论、新问题探索。如: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张岩教授、原济南市社科联副主席张人广研究员提交的论文“基于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城市经济学变革”,广州市社会科学院谈锦钊研究员的“广佛都市圈:城市区域合作的探讨”,天津城乡建设研究所王明浩教授的“谈当前中国城市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南开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郭鸿懋教授的“区域资源配置中的政府与市场契合点研究”,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雷仲敏教授的“中国城市能源发展现状与结构优化对策”,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安树伟教授的“‘十一五’以来我国区域经济运行态势及未来政策取向”,兰州商学院张贡生教授的“城市群内涵、外延辨析与新城市群建设”等。

第二,北部湾地区城市发展。如:广西南宁市市长黄方方的“建设‘首位城市’与强化南宁市功能作用”,广西财经学院经济系官锡强教授的“差异互补与协同――南北钦防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选择”,广西师范大学产业经济与人才发展战略研究所杨乃裕副所长的“广西边境地区城镇化发展研究”等。

第三,城市经济学基本理论、范式与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研究。如: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冯云廷教授的“试论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付晓东副教授的“中国城市经济发展与改革”,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张锋教授的“把长三角城市群建成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天津城建学院王建廷教授的“生态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理论创新”等。

第四,城市文化资源开发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如:河北省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术传播中心陈安国教授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建设和谐城市区域”,浙江省台州学院张明龙教授的“中国优秀创新型城市的创新政策体系建设――以台州为例”,中共青岛市委党校管理学教学部刘文俭教授的“我国城镇化应重视集约发展与文化建设”,广东江门市五邑大学管理学院刘平量教授的“论提高新兴城市群的文化承载能力”等。

在学科发展研究分组讨论中,参加会议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代表们首先对一年来新近出版的一些城市经济学著作(如饶会林教授主编的〈城市经济学概论〉等)以及城市经济学学科发展新情况进行了交流介绍,并就大家关心的城市经济学研究范式、研究方法进行了较深入地探讨和争论。代表们提出随着学科发展环境的变化,在一级学科的统筹发展下二级学科有了更好的自由发展空间,因此,城市经济学学科建设未来的重点领域应突出城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完善、学科研究内容的规范、研究范式及具体研究方法等方面;安徽财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院校还介绍了城市经济学科教学规范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的经验和尝试。代表们建议加强学科建设方面的教学研究论文交流,年会论文集单独辟出教学研究论文专栏;增加教学研究交流讨论的时间;及时通报和交流各自学校和研究机构城市经济学的学科发展最新情况。在城市经济理论的分组讨论中,8位代表就城市经济学研究视角与各学科的互动、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及其测度、副省级城市竞争力、城郊地区空间演变的均衡、城市反贫困制度创新、城市群发展趋势和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研讨,交流了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提出许多有益的建议。

来自全国46个高等院校、社会科学院及其他科研机构从事城市经济学研究的78位正式代表参加会议,收录到会议论文集中的学术论文共46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地方经济,物流专业,创新型人才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及目标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怎样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我们明确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

1.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国家作出了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来缩小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目前,世界金融危机依然存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及国际竞争力越来越激烈,所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是增强我国在国际地位、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然而,我国高校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薄弱,不能满足行业飞速发展对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具体体现在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欠缺多样性和适应性;课程体系设置不能满足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学校评价体系导向重论文,轻设计,缺实践;对学生的创新教育和创业训练重视和投入不足;工程教育中产学联合培养环节基本缺失;等等。

2.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是实施“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纲领。当前,我国“卓越计划”培养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专业基础,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自学能力强,拥有良好的工程素质、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较强工程专业能力,创新创业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交流和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全面发展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

二、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构建校企合作的创新机制。在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坚持就业导向,推进与物流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以改革发展来解决问题,突破专业教学资源瓶颈制约。校企合作的生命力在于机制创新,学校与校外合作企业共同成立“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理事会”,打造校企合作管理平台,实现在资金投入、人力资源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全面改革。

2.探索订单驱动、区域特征的物流人才培养新模式

在学院校企合作、应用型本科一般订单培养的“3+1”办学模式下,考虑我省物流产业的发展需求,以企业的运输、装卸搬运、仓储配送、货代、流通加工、信息等作业流程为载体,融合职业岗位标准,分析本专业应具备的能力、素质、知识,探索订单驱动的物流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具有区域特征和竞争优势的既满足社会人才需求、又符合人才个性发展需要的“精操作、能管理、懂经营”的高素质技能型物流管理人才。

3.构建“由校企共同开发”的专业课程体系

针对我省物流业特点、行业特色、专业人才需求层次、职业岗位能力、职业素质与知识点进行调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出发点,把岗位职业能力标准作为教学核心内容,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核心课程和实训教材。

4.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开放式实训基地

以职业岗位技能为核心,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基本点,以作业流程为导向,构建集教学、实训、职业技能培训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企业管理实训实验中心。通过校企合作,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整合实习基地资源,把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成为能充分满足学生顶岗实习和零距离就业的综合性实习基地。

三、物流对地方经济影响

一个地区物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地缘特色,离不开可以利用的资源和条件。因此,充分认识地缘或区位优势,找准地方物流经济发展方向,准确定位,明确战略重点,采取有针对性地措施与手段,大力发展物流产业,并以此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充分发挥沿海地理优势,是沿海省份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多区域合作的迫切需要,对于促进沿海各省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辐射和带动西南地区经济增长、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维护国家安全和周边地区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纵观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毫不例外的证明,沿海地区大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重心,对周边及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龙头带动作用。航海技术的发展促进海洋运输向远距离、大批量、时间快、成本低的方向发展,带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沿海地区的这种优势更加凸显。 沿海的省区如广西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其所处的北部湾沿海区域毗邻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粤港澳,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对内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对外是促进中国与东盟全面合作的重要桥梁。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初、中期阶段,产业结构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以第一产业为主体,第二、三产业依次排列的落后局面已经根本改观,第二、三产业迅速发展,在GDP中占有的比重不断提高。

综上分析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和结构发展现状及特点,可以知道物流作为第三产业对沿海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总之,现在教育的形式就是在学生生源不断减少、就业压力持续增大背景下,如何高效的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推进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建设,培养极具社会竞争力,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是整个应用型本科院校未来改革的关键和发展的焦点。

参考文献:

[1]张安富,刘兴凤.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57.

[2]王 林.“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8(,21).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10篇

基于1990-2012年面板数据对技术创新政策与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政策颁布数量与京津冀地区经济呈现显著地正相关关系;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政策与京津冀地区经济呈现显著地正相关关系;京津冀经济发展与政策支持手段关系不大。最后,针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政策;京津冀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2000902

1引言

我国把技术创新作为国家的核心战略之一。2006年,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制定了新时期的科技发展方针,提出要在202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战略任务。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中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并陆续颁布了一些技术创新政策,旨在提高本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带动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的区域规划,区域发展规划按照“8+2”的模式制订。作为我国三大城市群之一,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目前已经进入到全面推进的阶段。区域科技合作机制已开始探索建立,一批特色产业创新链和产业链初步形成,科学技术对京津冀区域社会经济的支持和引领作用日益加强。京津冀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承担着中国经济发展第三极的核心作用。

经过20多年发展,京津冀区域经济增长虽已见成效,但是无论是从区域规划、产业布局亦或是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京津冀都远远滞后于珠三角、长三角。虽然,已有一些文献对技术创新政策进行过研究,但大多关注技术创新政策绩效(郭净等,2013;张换兆等,2011),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探讨技术创新政策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文献很少。通过研究技术创新政策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技术创新政策对京津冀区域经济的不同的促进作用,进而探求我国技术创新政策的政策取向,可以为其他地区实施一体化战略来发展地方经济提供借鉴意义。

2样本与变量

2.1样本收集

本文认为技术创新政策是一国为了提高技术创新的速度,扩大技术创新规模,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商业化而采取的一系列公共政策措施的总称,其本质是技术创新的政府激励政策,用来资助技术扩散,鼓励科学转移。

京津冀地区的技术创新政策主要通过北京、天津与河北的相关部门官方网站搜集获得,此外也查阅了与京津冀地区政策颁布相关的书籍、统计年鉴、报刊、论文、统计报告、新闻报道、公开采访等。在具体政策选择上参考了《中国科技政策要目概览1949-2010》,共搜集了颁布于1990年至2012年与京津冀技术创新相关的政策文本241条,建立了京津冀技术创新政策数据库。其中,北京85条,天津80条,河北省76条。

2.2变量选取2.2.1被解释变量

为多角度考量技术创新政策对京津冀的经济影响,本文选取人均GDP与经济总量排名两个被解释变量来衡量京津冀经济情况。

人均GDP(Y1):是一个地区人均新创造的价值,反映了该地区的经济水平。由于本文主要考察技术创新政策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此用人均GDP来衡量京津冀经济水平。

经济发展程度(Y2):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分为三个等级。1表示发展程度低,3表示发展程度高。本文中北京经济发展最好设为3,天津设为2,河北设为1。2.2.2解释变量

针对所搜集的政策,本文以政策数量、颁布部门数量、颁布部门级别等十个指标为标准进行了统计,表1是京津冀技术创新政策变量选取说明。

从表2可以看出,除个别变量是否显著性存在差异之外,模型1与模型2的回归结果基本一致。以模型1为例,政策数量系数为1.366,且在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表明技术创新政策数量与经济水平为显著地正相关关系,即颁布的技术创新政策数量越多会促进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增长。政策颁布部门级别系数为0.095,且在10%的置信水平下显著,表明政策颁布部门级别越高,对京津冀的经济水平影响越大,越会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支持企业类型的系数均为正,且均在5%以下的置信水平下显著,说明技术创新政策对普通企业与中小微企业进行支持,都会促进京津冀的经济增长。

4结论与建议

本文利用1990-2012年面板数据对技术创新政策与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政府颁布的技术创新政策会从不同方面促进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

(1)适度颁布技术创新政策会提高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由于技术创新政策会提高技术创新速度,扩大技术创新规模,因此京津冀地区相关部门应该利用好技术创新政策,达到激励目的,推动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

(2)对企业进行支持的技术创新政策会促进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其对经济的拉动能力已经显现。京津冀要想实现持续稳定的经济发展,政府在政策制定时就要考虑加大对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中小企业在提高经济绩效、通过创新技术促进区域发展、加强企业自身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Jones等,2003)。

参考文献

[1]涂英柯,石林波,孟卫东.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J].区域经济,2013,(26):136138.

[2]中国科学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8[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张换兆,霍光峰,刘冠男.京津冀区域科技创新比较的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2):4348.

[4]张桂芳.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D].重庆:重庆大学,2008:13.

[5]郭净,陈永昶,刘兢轶.市场―政策双重战略导向均衡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以京津冀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为例[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8(4):135140.

[6]陈劲,王飞绒.创新政策:多国比较和发展框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7]Susana B., Charles E. The choice of innovation policy instruments[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13,80(8):15131522.

[8]Isabel M. B.F., Nick V.T. Mapping public support for innovation A comparison of policy alignment in the UK and France[J].Research Policy,2008,(37):14461464.

上一篇:发表经济管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地方经济发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