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监督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24 14:34:48

审计监督论文

审计监督论文篇1

论文摘要:首先探讨了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监督的关系,指出内部审计是内控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然后提出了健全内部审计的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和加强内控信息披露来实现企业的内部控制的策略。

内部控制是随着企业对内加强管理和对外满足社会需要而逐渐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自我检查、自我调整和自我制约的系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内部控制可以合理保证单位有效进行经营管理,提供可靠的财务报告和其他信息,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保证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实现企业整体目标。目前我国内部控制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而导致的企业监督执行不力,内部审计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内部控制对外信息披露不足。

一、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监督的关系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及前提,是企业内部影响控制制度正常运作的环境因素,也是内部控制的宏观因素[1]。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则是内部控制系统中的微观因素,他们同时受制于宏观因素的影响。一个企业即使有好的会计制度,科学的控制程序,但若没有先进的企业管理文化理念作引导、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铺垫、或者没有运用或实施科学的人力资源政策都会造成内部控制的执行系统失效,也就是说在内部控制这个体系中如果宏观环境失效,那么将直接影响微观因素的发挥,进而影响企业的整体效率。单位内部控制监督作为内部控制的执行元素,主要是通过各单位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保证发挥有效作用来实现,单位控制监督应当突出内部控制和内部约束机制的健全,强化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会计人员在对单位负责人负责的同时,受职业道德和财经法规约束。财政部门通过指导各单位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培养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和必要的检查验收来督促各单位加强内部控制监督,规范会计行为。而这些措施实际上是通过优化内部控制环境中的组织结构设置这一环节来实现的。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发展,各国企业对会计系统及控制程序的设计也日趋完善,会计程序中的漏洞越来越少。但我们也发现如安然、世通、银广厦这样的因内部控制监督失效而造成的经济案件仍层出不穷。究其深层原因,是企业领导者及其管理者的决策性失误,而这种决策性失误则是在一种错误的企业价值观,偏激的企业管理理念及高层管理者本身素质等原因造成的。由此可见,内部审计的各要素都影响着内部控制监督目标及方法的实现。

二、健全内部审计的制度安排

目前企业中关于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情况不一,有些上市公司同时设立审计委员会和审计部,大部分只设立审计部。只设立审计部的企业审计部的定位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由监事会领导;第二,由董事会领导;第二,接受总会计师或主管财务副总经理领导。

这样,有关内部审计的制度问题目前需解决以下两点: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与内部审计机构的定位。关于前者,单是设置审计部还是同时设立审计委员会和审计部,如果只设置审计部并将其置于总经理的领导之下,董事会对总经理的领导就缺乏监控措施,产生的问题是加剧内部人控制。至于内部审计机构的定位问题,对于上市公司,由于其规模一般较大,业务也较复杂,所以应同时设置审计委员会和审计部。从机构隶属上来看,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审计部分别对股东大会、董事会和总经理负责,同时二者存在着业务指导关系。

之所以选择这种制度安排,原因在于:内部审计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所有者对受托经营的经理层的监督。因此,审计委员会只有直接对代表所有者利益又由参与企业主要经营决策的董事会负责,才能保证这种监督的效果。同时,内部审计又要满足经理层的各种需要,若内部审计的一切活动都需直接由审计委员会决定,既无必要也影响效率,这就需要在董事会和经理层间就内部审计范围进行权限的划分。其中,以经理层为监督对象的内部审计活动,如对经理层执行董事会决议的监督、对经营业绩的鉴证和评价、经理离任审计等,均应由审计专门委员会组织开展;而以分权单位为监督对象的内部审计活动,如对公司其他职能部门、下属分支机构的监督、考评,以管理咨询为目的的专题审计活动,都可由经理层组织实施,但审计结果应报审计委员会备案,且审计委员会有权对审计情况进行检查。另外,对于监事会而言,它代表的是全体股东,其机构隶属自然是股东大会,因而其定位应是内部监督评价体系的最高领导者,在必要时可检查审计专门委员会组织的内部审计事宜,并对内部监督评价中发生的争议作最终裁决。

三、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无论是内部控制还是公司治理都非常重视激励与约束机制,二者在实施的方式手段上可以相互借鉴。具体来说:约束方面,一是合理的授权控制,内部控制实质上是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员工行为的控制,要把岗位的责权利严格确定下来,使员工的工作在制度的约束中进行。二是要建立适时的监控系统,让不称职的员工离开其岗位。二是严格的责任追究和惩罚制度,这是企业内控制度贯彻执行的根本保证。激励方面,应借鉴公司治理中的激励机制,引入相应的激励措施进入业务执行层,提高基层人员参与内部控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体来说:一是科学的目标管理。要组织员工参加有关工作目标的制定,并将企业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员工,这样有利十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并使其主动维护企业的各项制度。二是制定科学的业绩评价体系。业绩考评机制由董事会或薪酬委员会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以及人力资源部门对普通员工的业绩和履职情况进行考评,并据考评结果决定下一年度的薪酬、岗位安排等事宜。业绩考评机制应具备以下特点。第一,激励性。以报酬作为激励是公司治理中不可缺少的管理手段,设计考核制度时,必须保证业绩考核制度对员工的激励性。第二,客观性。在评价业绩时,可借助十定量评分方法或中介机构,以客观的立场和判断加以评估,使业绩评价工作尽量不受主观、片面等人为因素影响。第二,责任性。在业绩考核前必须先明确考核项目的责任归属,明确员工的权责范围,排除外在因索影响,使业绩考核工作更公平合理。第四,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相结合。因为有时候企业业绩的好坏受很多外部因素的影响,比如行业的影响,相对指标与绝对指标相结合的方法使得评价更加客观。第五,长期性。引入公司治理中用来激励经营者的股票期权,希一望员工通过一定形式的股票持有或是将收入与股票价值变化挂钩使自己的利益尽可能地与股东的利益相一致。

四、加强对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

《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规定公司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或类似职务人士必须书面声明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负责,并且要求随定期报告一同对外披露管理当局对有关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评价报告,内部报告还必须经过负责公司定期报告审计的注册会计师的审核。美国安然、我国的中航油巨额亏损等案例充分暴露了公司关键人物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缺乏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问题[4]。内部抓控制信息披露能够有效减少高管人员串通舞弊的机会,有效遏制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的行为。鉴于我国上市公司及许多国有企业存在的诸多问题,我国政府应该加强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要求,制订有关规章制度,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进行强制性规定。具体措施如下:

1、确定信息披露的内容

因为内部控制设计范围非常广泛,如果要求上市公司对所有内容进行披露,从目前情况看不太现实。我国最新公布的审计准则将内部控制目标划分为财务报告可靠性、经营效率效果、经营合规合法性,如果将所有目标全部要求进行披露,管理当局及公司等会大大地增加成本,而且目前许多制度尚不完备,即使全部披露不一定会收到很好成效,处于内部控制效益成本原则考虑,可以参考美国的做法只实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即管理当局只要求公司就财务报告可靠性的内部控制出具评价报告。

2、确定信息披露的责任主体

要保证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准确性,保证内部控制责任落到实处,必须确定信息披露责任主体,即内部控制由谁负责。萨班斯法案的302条款被认为是对上市公司最有实际影响的条款,条款要求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必须承诺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公允性,并在对外提供经审核的内部控制财务报告上签字认可。我国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内部控制的责任主体,所有相关文件都仅仅强调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对公司内部控制的监督\审查责任,没有直接明确内部控制的制定和执行由谁负责的问题。我国上市公司多数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董事会受到管理层和大股东控制控制现象较严重,在公司治理机制不健全情况下,内部控制环境薄弱,关键人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监管部门对于屡见不鲜的公司管理层舞弊作案感到束手无策。针对我国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的特点,应该把内部控制的责任主体确定为掌有实权的关键人物和实际负责公司资产安全和财务可靠性的高级管理人员。

3、统一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和审核的标准。

为提高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报告的可操作性和可比性,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评价应当遵循比较统一的标准。建议审计准则委员会研究有关指导意见,在我国公司治理环境下,对管理当局内部控制报告的验证提供指导。

五、结论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都是当前比较热门的话题,将两者结合起来更是有其特殊的意义。本文从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入手,从内部审计的角度得出完善内部控制的对策。内部控制框架与内部审计的关系是内部管理监控系统与制度环境的关系。完善的内部审计有利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也将促进内部审计的完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参考文献:

[1]刘金文,“三要素”内部控制理论框架的最佳组合[J],审计研究,2004.2

[2]田良富、欧阳清东.中外公司监督机制比较研究与启示[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11

[3]李东明,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现状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4.10

审计监督论文篇2

企业进行会计监督的目的就是为了确保会计工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企业的会计监督需要结合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并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划。企业若想加强会计监督工作,则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目标。对于企业而言,经营管理目标并非简单的企业发展规划,而是一个复杂多样的管理规划,企业需要从自身的经营状况出发,制定出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合理目标,其中,包括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无论是长期目标还是短期目标,两者都能给会计监督带来决定性作用。当企业进一步落实自身的经营管理目标后,企业就需要借助财务管理部门的力量开展信息的数字化管理,根据由上至下的原则,完成各个职能部门的任务分解工作,并进行相应的指标考核。至此,会计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每位员工的考核数据对企业日常工作展开有效监督,使会计监督的职能得以履行。

二、提升会计审计质量与会计监督的具体对策

一方面,会计审计工作人员配备是否合理,是提升会计审计质量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目标,关系到企业会计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若要将会计审计与会计监督二者结合在一起,使之投入到企业会计管理工作中,则必须通过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来实现,能从根本上提升会计审计人员与会计监督人员的工作贯彻力度,协调企业内部的权责管理。

1.强化会计审计人员的业务素养

会计审计质量的提升离不开具有极高业务素养的会计审计人员,因此,加强企业内部的会计审计队伍的建设是提升审计质量的根本前提,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队伍建设。首先,必须强化会计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帮助会计审计人员从思想上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责任意识,尽可能的将审计队伍建设成为一支具有极高思想政治素养、拥有较强业务能力的队伍。其次,企业要借助不同的途径、不同的方式,有针对性的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教育培训,通过不断的钻研学习,增强会计审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培养其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及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理论意识。最后,定期的开展合作交流活动,包括同行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国际之间的合作交流等,尽可能的丰富会计审计人员的知识与审计工作经验,并将优秀的经验借鉴到自身的会计审计工作中;企业也可以通过交流活动,广招英才,引进更多高素质、高技术的审计人才加入到企业内部审计队伍中。

2.增强企业的内控建设,落实会计监督

增强企业的内控建设,落实会计监督,企业需要把互不相关的职能内容分离开来,对于企业内部重大经济活动事项的管理与贯彻执行过程要进行互相监管、互相约束,完成企业人员的财产清查工作,并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员工财产进行抽查和审计工作。企业内部可以制定和执行会计委派制,把负责完成会计监督工作的有关人员同被监督对象分离开来,使其与被监督对象不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利益关系,解除会计监督工作人员的顾虑,使其更专注于会计监督工作,确保监督的公正性与客观性。

3.通过会计审计的信息化平台,加强会计监督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会计审计工作可以充分发挥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便捷作用,加强会计审计的信息化建设,使得审计数据信息更加的精确化和科学化,实现会计审计技术方法的创新发展。通过会计审计的信息化平台,改进会计审计工作的开展方式,使审计工作更具技术含量,进一步加强会计监督的力度,利用网络数据库,实施远程审计或IT审计等,从根本上提升会计审计质量。

4.完善规章制度建设,提升会计监督的地位

企业需要意识到自身实行会计监督的重要意义,将违法乱纪现象扼杀在会计审计工作的萌芽时期,不应该任由违法乱纪现象产生后,再通过政府或社会机构进行查办和监管。会计监督工作应该置于企业会计工作的首位,只有完善规章制度的建设,才能为会计监督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健全统一的会计制度,不仅可以满足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所需,还能对会计审计、会计监督的权责与权限进行界定,使会计部门的职能更加明确。对于违反会计制度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严厉的惩处,强化与会计制度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提升会计监督的地位,进而提高会计审计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会计审计与会计监督在某个层面上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在分析提高会计审计质量与会计监督的对策时,不仅要结合两者自身的决定因素,还要结合两者的依存性,提升会计审计质量与会计监督需要不断强化会计审计人员的业务素养;企业需要做到从上到下,并且从内到外的实施科学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例如:提升企业对财务会计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强化其内部控制意识;不断完善财务会计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增强其执行力。增强企业的内控建设,落实会计监督;通过会计审计的信息化平台,加强会计监督,提升会计审计质量;完善规章制度建设,提升会计监督的地位。

审计监督论文篇3

实行会计委派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不能认为会计委派制实行后,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就有了充分的保证。例如,在会计委派制下如何既能保持会计队伍的相对独立,又能保证会计人员的廉洁自律;如何让会计人员坚持独立性、不受企业行政干预、保证会计信息的客观、真实、完整的质量要求,等等。无论采用企业内部会计制,还是采用企业外部会计制,企业会计的基本职能仍然是会计核算和监督,因此,在会计委派制下仍然需要和加强对会计的审计监督。新《会计法》在“会计监督”一章中规定了三个方面的审计监督:第二十七条的内审监督,第三十一条的注册会计师审计监督,第三十三条的政府审计监督。这些规定,必须加大力度贯彻实施。

内部审计、社会审计和政府审计在目的、范围、程序等方面不一样,但就其对会计工作有序运行和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来说,应是一致的。因而,在会计委派制下,加强各种审计对企业会计监督非常迫切和必要。

一、会计委派制度的必要性

1、会计委派制——政府推动、时代要求

会计委派制是我国政府极力推动的结果,目的在于规范会计行为、强化会计监督、根治会计信息失真。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日渐分离,经理人员拥有越来越大的经营自,并且完全控制了企业的财务会计系统。实践中出现了许多问题:

如违规经营,随意篡改财务报告,导致了会计职能弱化,会计监督乏力,会计秩序混乱已经成为滋生腐败的重要源头。社会调控和监督体系还不完善,特别是注册会计师尚未发挥真正意义上的经济警察的作用,约束与惩戒力度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工作的有序性和会计信息

的真实性。为此,政府决定从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入手,试行会计委派制,是必要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为会计委派制的提出与推行提供了直接的驱动力量。

2、会计委派制——悖论研究、理性探讨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既有企业内部管理的问题,也有企业外部控制的问题;既有观念变化的因素,也有体制变革的原因。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会计群体行为失控,会计定位存有偏差,会计法规体系不健全等都会导致信息失真。所以会计委派制理论上的合理性和实践中的可行性是必须探讨的。

3、会计委派制——现实选择、审慎推行

笔者认为政府应该有条件地审慎推行会计委派制,加强会计监管的力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会计委派制是在产权制度缺损、公司治理结构不规范和外部经济监督不力情况下的一种权宜之计。认为只要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依然存在,国家作为公法人所导致的国有企业产权主体虚置的问题依然存在,会计委派制就会继续存在。目前进行会计委派制的试点是必要的。遏制会计信息失真,根治社会腐败,阻止国有资产流失,实行会计委派制是一种见效快、费用省的好办法。但这不是长久之计。随着我国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和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会计委派制会完成它的历史使命而退出历史舞台。

二、完善会计委派制度的建议和对策

1、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防止形成新的官僚作风。

因为在会计委派制下,会计人员从事会计核算工作,这一行为的性质已发生了根本变化,它不再是一种企业行为而是政府行为。当会计人员为政府而不是为企业负责的情况下,他们可能不再以为企业决策服务的面貌出现,而是以政府委派的身份去对待会计工作。因而很难保证会计人员在工作中能真正设身处地地为企业着想,为企业经营负责。因此,在推行会计委派制的情况下,必须加强会计委派人员的服务意识,加强审计对会计的再监督,从更高的层次上去规范会计人员行为,防止其滥用政府权力和形成新的官僚作风。

2、明确会计人员的责任,从牵制的角度保证会计人员的清正廉洁。

会计人员无论是企业委任还是政府委派,总离不开与钱财打交道,他们的工作业绩又总是与企业的经营成果密切相关。因此,只有明确会计人员的责任,加强内部牵制,建立健全对会计人员上岗和离任前的定期及不定期审计,才能防止,保证财会人员清正廉洁。

3、杜绝弄虚作假,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

会计委派制不能完全排除委派人员与企业共同违规违法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只有加强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定期审计制度,加强对企业资产的定期和不定期审计,才能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4、增强会计人员的责任心,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审计监督论文篇4

行政事业单位“小金库”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七种:将预算外收入不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直接坐支;截留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挤占挪用专项款弥补经费不足,专项款在银行储蓄专柜储存以谋求私利;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账实不符,擅自处理固定资产;利用往来账户随意调节收入支出;私设“小金库”;超过规定列支招待费。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会计管理工作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收入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外收入项目多,收支频繁。未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直接坐支现象严重。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既有单位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入,又有纳入预算管理的应缴财政收入、代管收入以及劳务性收入。⑴加强收入项目内容审计。是否与会计账科目核算内容一致,有无将应缴财政的各项收入作为单位管理的收入。⑵详细核对银行收支账。检查单位银行账户时,不能只简单地核对余额是否相符,要认真审核银行对账单的收入和支出发生额与单位会计账所列的收支额是否相符。查看检查单位有无将应缴预算款项直接列支的现象。

2加强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管理

要严格收费管理,审查其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行政事业单位大多数具有执收执罚职能。要关注以下环节:⑴审查收费项目审批权限是否合法,对于由国务院和省级审批的基金和收费是否认真执行,有无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或收取已取消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等问题。⑵审查收费入库管理及缴库级次是否正确。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由财政部逐年下文,分别划归预算内和预算外归口管理,看有无混淆预算内外列入渠道问题。一般来说,收费和罚没收入入库级次与执收执罚单位的财政财务隶属关系直接相关。如省级管理部门的收费缴入省级财政专户,审计时应检查执收执罚单位有无为了单位利益将收费或罚没收入缴入地方国库,造成截留上级收入的问题。⑶审查收费和基金是否及时足额缴库,有无隐瞒、截留、转移和坐收坐支预算资金等问题。⑷检查其票据领用及缴销和库存情况,对于自制和购买的收费票据应采取详查法,进行延伸审计。

3加强行政事业单位支出管理

行政单位实行严格的预算管理,国家对行政机关的人员、房屋、车辆等编制及各项支出标准均有明确规定。审计时应注重审查其预算批复及预算执行情况,注重审查支出的合法性、效益性,检查经费使用是否符合规定的用途和开支标准,有无挤占挪用、提高开支标准、扩大开支范围、挥霍浪费等问题。其次,要审查经费开支是否真实,有无虚列支出,将资金转移下属单位进行支出的问题。

4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专项管理,严禁专款弥补经费不足

挪用专款将直接导致严重的经济后果,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贪腐现象的发生起初都是从挤占、挪用资金开始,进而无法弥补,导致越陷越深。加强系统内专项资金检查力度,提高检查质量。加强内部制度建设,搞好内部监督检查。为了防患于未然,在单位内部形成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使项目的开展和专项资金的使用做到公开、透明。

5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1)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卡片账管理,并派专人负责固定资产的日常工作,定期与实物核对,定期盘点,及时处理相关财务手续。

(2)加大领导重视力度,对固定资产管理实行单位主要领导为全面责任人、分管领导责任人、使用部门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的三级管理责任制。明确有关责任人的职责范围,定期考核责任履行情况,并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作为组织部门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促使各单位“一把手”充分认识到管好用好国有资产的重要性,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固定资产购建、保管、使用、维护和盘存等制度。把国有资产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本单位工作目标。

6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往来账户的管理

往来账户是反映一个单位应收暂付或应付暂收款项的待结算账户。然而在现实当中,某些行政事业单位运用往来挂账的手法,随意调节财务收支,来达到转移隐瞒收入、虚列支出、预提费用的目的,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隐瞒收入,逃避国家税收。

7行政事业单位私设小金库的现象管理措施

(1)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在全区范围内设立“小金库”举报箱、公开举报电话,举报属实的,按查实的违法所得给予5%的个人奖励,最高奖励为1万元。

(2)建立定期检查和结果通报制度。实施定期监督检查,同时要求各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内部审计制度,防范“小金库”案件的发生。

(3)加大对单位及个人的处罚力度。对单位设置的“小金库”一经查实即没收非法所得,并对个人处以涉案金额10%以上30%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情节严重的会计人员追究其相关责任,直至吊销其会计资格证书,并追究单位领导人和直接负责人的责任。

(4)与各行政事业单位当年预算经费挂钩。各行政事业单位查处的“小金库”资金,如确属难以收回的,按违规额扣减单位当年经费预算。

审计监督论文篇5

[关键词]职业怀疑;客观性原则;独立性;主观能动性

1媒体监督和审计监督的联系和矛盾

审计监督与媒体监督都是重要的社会监督方式,两者本着寻求“客观公正”的价值目标,在我国民主法治的进程中都担负着重要的职责。新闻媒体审计活动的报道,对促进审判断的正确性,审计质量的提高以及审计信息的公开性与透明性发挥着不可否认的作用。新闻的时效性以及传播范围的广泛性也有利于审计监督的实施。然而,随着传媒业市场竞争压力加大及新闻媒体对审计监督活动介入的加深,审计监督与媒体监督之间的矛盾对审计判断的正确性提出了挑战。

11媒体监督侵犯审计独立性

由于审计工作的特殊性,媒体在监督报道审计工作时,应更多的尊重审计的保密义务。有些新闻媒体为了扩大市场关注度,吸引注意力,追求轰动效应,常常会过度渲染或任意评论,这些不当报道引导了大众关注走向的同时可能对审计人员独立客观的实施审计工作造成极大的舆论压力和心理负担。这一矛盾不利审计人员独立行使职责。这一矛盾的产生一方面源于审计人员无法避免的情感因素,受过专业训练的审计人其知识储量和心理辨析能力依旧是有限的;同时社会公众对由新闻报道产生的事件走向的认知也会对审计师做出判断产生压力,从而影响正确的审计判断的做出。另一方面,媒体监督与审计监督追求公正的原则和方式不同,虽然同样以寻求客观公正为价值目标。但是,审计监督追求的是法律上的公正,遵循的是审计准则和法规,其对被审计单位经济事项的审查具有技术性,程序化特征。而媒体监督代表的是社会公众的声音,其追求的是社会道德层面的公正。法律是最低层次的道德,两个主体对于公正的不同接受程度直接导致了媒体监督和审计监督在实际运行时的矛盾。媒体对道德层面的言论往往以一种道德标准限制了审计人员依照审计准则和法规作出理性判断。

12媒体监督影响审计公信力与权威性

新闻作为社会公众了解社会信息的主要途径往往从社会公众的情感和道德角度阐述一个问题。这必然导致其缺乏审计的技术性和程序性。当审计结论和新闻报道出入较大时,社会公众对审计的认识极易受到媒体不当报道和倾向性评论的偏颇影响,使社会公众怀疑或否定审计的客观公正性,使审计监督在人们心中的公信力大幅度降低。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审计人员在编制审计决定和审计报告时使用不加注解的专业性术语,增加了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媒体从业人员阅读和理解审计报告的困难,因此媒体容易产生误解或曲解,以至于做出错误报道。其二,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部分媒体不惜运用不正当手段获取审计工作的保密信息,大肆炒作可能存在的错报和舞弊行为和审计失误,恶意抨击审计结论。媒体为了自身利益的实现,通常会筛选具有新闻价值的社会事实进行报道,一些被媒体认为不重要的事实经常会被媒体过滤,因此媒体对经济事项的报道经常是有重点但不全面的。正是这种不全面的报道会影响社会公众对各个经济事项的认识和判断。

2媒体监督对审计判断影响的理论及研究依据

新闻媒体是资本市场的监督者和参与者,审计判断的外部意见和上市公司的信息环境都通过其形成及构建,媒体意见影响审计结果的形成。作为独立于行政、立法和司法的“ 第四权力”,新闻媒体在传播信息的同时发挥着监督治理的作用。财经记者作为新闻行为的主体,其对上市公司这一客体的评价及态度构成了资本市场的意见舆论场,即媒体意见环境。独立审计作为一种公司治理机制,其向市场传递信息的过程及渠道为鉴证会计信息并发表审计意见,具有减少交易成本和降低信息不对称性的功能。根据传播学理论,行为人出于意见认同需求会主动寻求外部意见,在“同化”和“顺应”的机制下表现一定程度的“从众”行为。审计师借以阅读新闻媒体关于其客户的报道增强做出审计判断的依据,在“同化”和“顺应”的机制作用下将影响其审计判断,最终其审计意见将在这一过程的影响下形成。

根据多项研究,当审计人员身处复杂的监督环境时,较多的审计证据需要在较短时间内被检查,出于个人认知限制和媒体导向限制的原因,独立性无疑将受到影响,因此偏见极易出现。通过借鉴媒体意见对审计判断的作用机制的研究,文章提出了媒体监督对审计判断影响的理论及研究依据。这一研究基于新闻传播学“沉默的螺旋”和“图式”理论建立分析框架;理论依据为:审计执行中,审计师会出于迎合外部监管和寻求意见认同的原因,主动搜集媒体的报道意见;依据“沉默的螺旋”的理论作用,审计判断的得出受媒体意见的“从众”效应影响;“从众”效应借以“同化”和“顺应”机制实现。并用上市公司数据验证了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出具概率与媒体评价之间的正向相关关系,检验了审计风险容忍对这一正向相关关系的调节作用。

3充分调动正确的主观能动性以加强审计判断的准确性

从根本上说,审计监督与媒体监督是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关系,发挥正确的主观能动性将两者加以协调,有利于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增强审计公信力,有利于审计机构做出正确的审计判断。但是作为独立个体,其主观能动性受个人情感因素及自我约束力影响较大,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中审计人员和媒体人员极易因个人、他人、环境及其他客观事物的干预而得出偏颇结果或发表错误意见。作为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员,专业知识限制和专业观念的限制也阻碍了结果的一致性进程。我们认为通过以下可行性建议可以有效推动媒体监督与审计监督协调运作,维护审计监督的独立性、权威性和公信力,以使审计判断更加公正。

31审计主观能动性

要坚持审计的独立性,避免过多地受媒体的影响。坚持以事实为第一手证据,相信自己亲自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他人提供的审计证据更可靠,坚持遵守审计准则和法规,审计小组在实施审计期间要通过检查、盘查、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和分析性审计程序应广泛收集审计证据。保持合理的职业怀疑,对新闻报道去伪存真客观分析,当新闻报道与审计判断冲突时,可通过建立审计人员与新闻工作者的交流机制,双方公开对话,修订错误信息,保障公民知情权。增强审计人员专业素养,提高面对社会舆论导向的心理承受能力,可通过审计组内互相监督机制,在个别环节要求审计人员封闭审计以隔绝外界影响,或进行定期的审计职业教育,帮助审计人员进行心理建设。

32新闻主观能动性

媒体不可滥用监督权力,要恰当客观地依据事实发表新闻报道,随着社交媒体大众监督的兴盛,群众应针对某一审计案例广泛阅读资料,对于存疑部分大胆发声,发挥大众的舆论效应监督媒体报道。媒体监督应扩大职责和范围,依法对国民经济生活等各项事项实施监督,使审计工作实施时有据可依,可采用直播等方式,在公开公正的情境下实施监督工作,同时可以通过聘请外部专家对媒体人员进行关于其将要追踪事件的相关知识的教育工作。提高新闻数据获取的谨慎性,以事实为第一依据,坚持新闻客观性原则,通过人员采访、资料分析等综合手段综合发表意见,避免一家之言。

参考文献:

[1]刘文浅析政府审计监督与媒体监督的冲突与协调[J].当代经济,2015(15):9-11

[2]张龙平,吕敏康媒体意见对审计判断的作用机制及影响――基于新闻传播学理论的解释[J].审计研究,2014(1):53-61

[3]刘明辉为什么需要职业怀疑?[C].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第25届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12:10

[4]高钢捍卫新闻真实[J].国际新闻界,2006(1):11-15

审计监督论文篇6

关键词:军事;审计监督;经济监督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2009701

随着军事斗争准备和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步伐的日益加快,军事经济监督工作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投入多要求高与力量分散、效率低的矛盾。现阶段军事经济监督力量的供给远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军队的需求,而现行军事经济监督工作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监督力量不集中、监督范围有限、监督结果落实有难度等。其中除了审计自身存在缺陷外,与其他部门的协调沟通不畅和配套机制不全等问题也制约着军事经济监督的效果。

1军事经济监督力量概况

1.1军事经济监督力量构成

本级监督与上级监督相结合、专职监督与非专职监督相补充共同构成了我军现行的经济监督体系。具体到军事经济监督主体上主要包括军队审计部门、军队各经济业务主管部门、纪检部门、司法部门、广大官兵和新闻媒体。现行监督体系虽然在构成上较为完整,但在运行中各监督力量无论自身还是系统整体上都存在一定缺陷,制约军事经济监督合力作用的发挥。

1.2现行军事经济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

现行体系中多个监督主体共同发挥作用显然优于审计监督一头独大,监督权力分散的格局体现分权和制衡的精神,有利于权力相互监督、牵制,但随着军事经济活动日益综合化,经济监督的复杂性增强,多头监督体制也出现了“真空”现象。监督责任不明确,部分监督乏力,往往出现监督盲点。

首先,审计监督的主导地位没有充分显现。作为军事经济监督的重要力量,审计的协调功能缺位,无法紧密联系其他监督主体环环相扣形成合力;作为审计监督灵魂的独立性不强,导致监督成果很难得到纪检、司法认同。此外审计功能有待延伸、审计范围有待扩大,审计工作质量有待提高,审计能力建设成为突出问题。其次,各监督主体联系松散,监督合力不强。主要体现在审计和其他监督主体衔接不够紧密,各主体各自为战、监督力量分散。由于协调配合机制缺乏,造成监督结果不能互相利用,重复监督现象普遍,严重浪费军事资源、影响监督效率。

2完善军事经济监督体系,发挥军事经济监督力量整体合力

2.1增强审计主导地位

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审计监督在军事经济监督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在整个经济监督体系中,审计在维护军队财经秩序、提高军事经济效益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要增强审计的主导地位,就要提高审计质量。要将审计监督至于整个军事经济监督体系的核心环节,作为一种中心力量提供高质量的审计监督。审计部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完善审计管理体制。首先要依靠党委,赢得党委首长信任,坚持党委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及时向党委汇报审计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减小审计工作阻力,为审计结果运用创造良好环境。其次,在审计体系内部加强审计工作一体化建设,加强上下级审计部门的业务指导和交流,提高审计质量,同时积极推进宏观审计,科学整合各级审计力量,集中进行行业审计和系统审计。

(2)加强审计制度建设。应从制度上严格规范审计监督工作,包括审计报告制度、审计问责制度、审计公示制度、审计回访制度等,提高审计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另外,根据审计条例规定上级审计部门对下级审计部门落实审计制度的情况,应定期进行检查。

(3)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由于军队审计编制有待完善,人少事多矛盾比较突出,因而能否灵活借助外部资源尤为重要。

随着军队社会化保障的不断深入,军队可以利用社会审计力量以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军事经济监督工作的发展变化,如聘请符合条件的外部人员进驻军队审计事务所等措施,都具有必要性和可操作性。

2.2建立各监督主体协作机制

(1)建立军事经济监督统一领导机构和协同办案制度。据审计条例第三十四条审计部门履行审计职责,可以提请军务、干部、纪律检查、财务、装备经费管理等部门予以协助;有关部门应当予以支持。军事经济监督工作领导组由多部门成员组成,可发挥集体决策优势。从相关业务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工作组成员并明确职责分工。

(2)建立军事经济监督信息共享平台。由于重复审计严重浪费审计资源同时降低审计效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有助于监督主体综合利用资源,扩大监督信息的使用范围,及时交流和反馈相关问题。

3整合军事经济监督力量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完善军事经济监督体系。着力增强军事经济监督力量,应从理论体系、管理体制、法律规范、审计队伍和作风建设等多方面展开,任何一部分缺位都会影响军事经济监督力量发挥作用。因而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实践中积累经验,打牢理论基础;建立工作责任制,规范从业人员行为,重视相关法律条例的制定,做到有法可依;加大宣传,增强监督主体的地位和影响力,加强业务交流培训,树立先进典型,发扬好的做法等。还应注意到,完整的军事经济监督过程包括检查和处理两个阶段,应着力加强军事经济监督的处理处罚力度。

二是构建各单位内部控制机制。各单位应重视内部控制在日常管理中的作用,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及实施,及时发现和纠正军费在运转流程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审计部门应不断强化以内部控制评价为基础的审计,降低审计风险。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可先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进行测试,确定是否依赖内部控制并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并在审计报告中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协助业务部门做好军事经济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王艳艳.完善中国审计监督体系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3,(04).

[2]柳径.构建联合监督机制强化审计结果运用[N].中国审计报,2012.

审计监督论文篇7

关键词:政府采购;会计监督;预算管理;审计监督

中图分类号:F23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10.46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10-101-02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政府采购开端于1996年,在上海进行试点之后就在全国推广,采购规模从1998年的31亿元大幅攀升,在过去的“十一五”期间,财政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政府采购规模由2005年的292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8422亿元,年均增长23.5%;“十一五”时期累计节约财政资金4000多亿元,2011年突破万亿大关,可以说政府采购对于经济调节,公共资金的合理支配作用越来越突出。随着政府采购规模的增加,采购中的问题也暴露的越来越多,加大对政府采购的监管迫在眉睫。学术界从经济学角度、政治学角度、法学角度出发不断完善监督理论体系,而从会计学角度出发的论著相对较少。本文整个监督过程按时间顺序分成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理顺每一阶段会计工作的工作原理、工作任务和目前会计监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强调会计在整个监管中的连贯性。为政府采购监管理论体系建设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对于政府采购,会计监督作为最重要的经济监督手段有其独特的优势,相比法律监督它更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在不伤害经济运行客观规律的情况下,进行监督。相比社会舆论监督,它又更加专业,对违规行为警示作用更大。狭义的会计监督更多的是强调事后的审计,对事前、事中的监督易出现忽视或者重视不够的现象。学界在政府采购的问题上,更多的是把预算管理和会计监督作为两种并行的方法对政府采购进行管理。同时对于会计监督的认识上忽视了管理会计的存在。本文认为,会计监督是贯穿政府采购整个过程的。从预算开始之前就应该重视会计工作,对政府现有资产做好盘点、清算,防止一方面物资陈积,另一方面又重复购买,同时又要运用管理会计对采购项目的效益、成本进行科学分析,为决策者提供信息支持。当物资采购开始后会计部门需要配合有关部门从物资采购的运输、验收、入库,服务采购的确认计价,工程采购的核算入账,直到最后确认支付结算完成采购工作。严格的说到,至此会计工作还没有完成,还要收集采购资料,归类建档,以备日后决算、审计以及来年预算需要。此时会计工作在事前、事中环节已经完成,此后才是传统意义上政府采购工作中最重要的会计监督工作――审计。

一、预算监督(事前监督)

预算会计是对预算会计主体行为进行财务记录、核算、反映、控制、监督、报告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就像定义中提到的,预算会计不是单纯对公共部门行为的反映,而是要在此基础上对其控制和监督。我国预算会计体系由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组成。预算会计体系建立比较早,计划经济时期就已经很成熟,最近这些年来虽然经过了重大改革,但是,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得以改善。当时的政府资金管理核心任务就是预算资金的分配和使用,因此预算会计仅限于与预算资金收支有关的范围,并没有全面反映政府的资金运动及结果。总的来说,预算制度的完善没有跟得上经济发展水平。

合理的预算制度可以从源头上杜绝政府采购中的很多问题。有效的预算监督制度需要发挥预算监督体系不同层次的作用。单纯的会计监督是没有用的,首先,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立法。我国的人大代表非直选产生,人民不得随时罢免代表,监督权落不到实处,代表意识不强,往往政府花钱却不能为人民带来好处。其次,改革财政部门对预算收支的监督机制,在强调人大和审计部门监督的同时,财政部门也要做好监督工作。最后,要强化舆论监督,加强公众主人翁意识。长期以来,中国政府预算制度没有引起公众的关注,由于没有来自于公众的压力,难免会使一些采购工作人员大肆挥霍、谋取私利,要大力推行政务公开,激发公民参与政府预算决算的热情。当然,还有就是人的因素,提高预算人员素质也很重要,政府工作人员工作能力的提高,对工作的科学性,效率性帮助至关重要。

二、资金拨付管理、决算阶段监督(事中监督)

(一)资金拨付管理

资金拨付阶段事实上是有很多环节是需要会计工作的。会计部门应该配合采购部门做好物资的运输以及入库验收,根据物资不同的特性选择合适的仓库物资统计方法。根据物资、服务、工程不同的采购项目选择不同的验收方法,把好物资从卖方到买方的最后一道关。不论采用收付实现制还是权责发生制,当确认付款时要核对对方账户信息,规范支付结算程序、加强支付结算管理,妥善、及时结清账款。要不断完善、大力建设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透明程度,避免出现支出部门挪用、贪污现象的发生。

(二)政府决算

决算是指经过法定程序批准的年度政府预算执行情况的会计报告,其意义在于如实反映一年预算执行的客观结果,找出去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为来年预算提供依据。在这里本文将决算看作是一种事中监督,是从三种主要的会计监督环节来说的。政府决算主要从收入方面、支出方面、结余方面、资金运用方面、数字关系方面等来对预算进行监督。

三、审计监督(事后监督)

审计监督在政府采购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贯穿于整个活动,例如在采购的伊始,就出现了采购审计和管理审计,采购审计主要对采购活动的程序以及政策进行审查,而管理审计主要对供应商的相关资料,采购工作进度等进行审计,这是广义的审计监督。在这里,为了更好地按照流程对监督环节进行梳理,我们使用狭义的审计监督的定义,即单位会计人员在审计核算过程中依据国家有关会计制度和财政政策,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反映、分析、控制、检查,通常它是对事后的一种检查。

审计是政府采购监管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对专业监督的再监督。广义的审计包括内部审计、社会审计和政府审计。目前审计更多的是对资金使用的合法性进行审查,而对于采购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审查存在缺失,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天价采购”在审计角度存在漏洞,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强调审计的重要性。首先,审计机关要严格履行职责,对政府采购进行审计是法律赋予的职责,在这过程中任何部门任何人都不能对工作推诿或拒绝审计,同时,审计人员要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加强同相关部门的合作,减少重复监督,提高审计效率。其次,要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政府审计提供充分的法律依据。再次,要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审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需要有丰富的会计知识,同时因为政府采购的涉及面有比较广,这就又要求审计人员又要有相关的行业知识,讲政策,懂法律,专业强的复合型人才是审计工作高质量完成的前提。

建立完善我国政府采购的会计监督体系,逐步提高会计监督的实效性,能有效提高公共资金的利用效率,很大程度上杜绝采购领域的贪污、腐败行为。本文按时间顺序将政府采购划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对整个过程进行了梳理,分析说明了会计工作在不同阶段的运行机制。当前,很多监督措施都在施行,但由于没有把会计监督看成一个连贯的、自始至终的监督体系,导致监督工作事倍功半。本文的意义在于强调会计监督连贯性,要全面的看待政府采购中的会计监督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在发挥会计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 董大胜.中国政府审计[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

[2] 方瑞华.政府采购的预算管理和会计监督[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2).

[3] 高、刘士奇.政府采购中的会计监督[J].沈阳:辽宁财税,2003,(03).

[4] 李秀丽.完善政府采购监督机制之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8.

[5] 楼继伟.中国政府预算:制度、管理与案例[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02).

[6] 宛燕如、徐志红.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探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03).

[7] 王宗玉.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完善与发展[C].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03).

[8] 郑建新.中国政府预算制度改革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06).

[9] 周顺明.我国政府采购新政策及改革走向[N].中国财经报,2009,(03).

审计监督论文篇8

公共预算是各级政府、公共部门依据法律和制度规定编制,并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后成立的以政府财政收支为主的年度财力配置计划。预算管理是公共管理的核心和关键,预算不仅是政府的财务计划,更是一个将人民的意愿和资源转化为政府政策行动、促进政策目标实现的强力工具[1]。公共预算的本质是民意在国家财力配置上的体现。所以,公共预算不能由少数决策者说了算,而应当由全体人民按照一定的民主程序如通过选举议员组成议会并由议会来决定,以实现公共偏好。在我国,预决算编制权属于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审查批准预算、决算的权力分别属于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预决算草案、预算调整方案、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初步审查,则是预算法、监督法等法律法规赋予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的重要职权。

1999年以来,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加强中央预算审查监督的决定》为开始,伴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公共财政理念的深入传播,社会各界对财政预算重视程度也空前提高,加强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呼声也空前高涨,各级人大加强了对财政预算的审查和监督力度。从我国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实践看,我国的财政改革以及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改革是互相促进并且是渐进推进的。1999年以来,全国开始实行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全口径预算等一系列财政改革,为加大人大预算实质性审查监督提供了条件;不断推进的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反过来又推动了财政改革的纵深推进。全国和地方各级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力度在不断加大,实效性也不断增强,部分地方还出现了财政预算在线监督、预算支出绩效评价、预算修正权等一些新的突破,也出现了诸如参与式公共预算模式、部门预算网上公开、预算听证、否决预算草案等一些代表性的案例。毫无疑问,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改革实践相呼应,一些学者虽然分别从政治学(含公共行政、公共管理)、经济学或者法学的角度对完善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成果。但是,笔者通过阅读这些论文或专著,发现这些研究在人大预算监督必要性上存在广泛的共识,对人大预算监督乏力的原因分析和加强人大预算监督实现路径方面也存在惊人的一致。普遍认为制约人大预算监督实效性的内在因素有人大开展预算审查的法律依据不充分、预算执行过程监督和决算制度不完善、财政信息不透明等制度因素和人大监督能力不够、审查时间不足、技术不能保障等客观因素几方面,提出的建议也基本上是完善宪法和预算法、提高预算透明度、加强人大组织和队伍建设、强化预算监督刚性等几个方面。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改革实践主要是零散的、偶然性的改革,而非系统的改革,缺乏顶层设计的自觉。这些改革主要是技术层面的改革,而预算决策政治控制机制和监督机制等政治层面的改革还处于探索和实验阶段,没有形成成熟、稳定的模式,与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严重不相适应。学界对人大预算审查监督体系的理论研究,同样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提出的加强人大预算审查的建议又过于原则和笼统,没有形成有针对性的本土化建设性建议。这些“研究更多是概念化的、非经验性的和非理论取向的,研究质量不高、研究规范性不强、科学研究方法缺位,既缺乏对公共预算真实世界的了解又缺乏公共预算的本土化理论努力”(武玉坤,2009)。

笔者认为,推进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改革、完善人大预算审查监督体系的目的不是将预算由原来的“政府说了算”变成“人大说了算”,而是建立一种代表公众偏好和利益的财政预算民主决策机制和权力制约机制,推进政府良好治理。目前亟需将这些改革实践成果和研究成果理性化、系统化和内在逻辑化,按照一定的理论逻辑、组织方式和工作机制建立一整套预算审查监督的机制或体系。改革完善人大预算审查监督体系,应当坚持顶层设计的原则,明确改革目的和任务,在对改革成本和收益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一条适合中国政治体制、低成本、高效率的改革路径,着手设计预算审查监督的政治控制机制。这种政治控制机制的设计,既不能从西方的以公共选择理论为基石的两党制或多党制找出路,也不能从西方的两院制找出路,而应当在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个根本制度的前提下,坚持顶层设计,推进人大预算审查改革。

为此,本文提出了重构我国人大预算审查监督体系的框架建议。“人大预算审查监督体系”一词,有的学者称作“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机制”,学界屡有提及。从词义上讲,体系(system)是一定范围内或同类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不能等同于“制度”。笔者认为,我国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有法律制度,有改革实践,有理论研究成果,但没有一个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体系”。完善并重构人大预算审查监督体系,关键是要赋予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以下简称“人大财经委”,包括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本文为了叙述方便,将两个委员会视作一个主体,下同[2])更强有力的手段、更重大的责任和更严格的约束,规范其监督行为,防止其不作为和机会主义行为,促使其忠实履行预算审查监督的受托责任。本文所谓的我国人大预算审查监督体系,就是指,以规范人大财经委的审查监督行为作为切入点、着力点,以人大财经委的初步审查监督工作和出具的鉴证意见作为人大及其常委会审查批准预决算的决策基础,以审查抽样技术作为财经委发表鉴证意见的信赖基础,以预算审查理论体系、法律体系、组织体系、公共选择机制体系、审查准则体系为主要内容,并按照一定的理论逻辑、组织方式和工作机制建立的一套预算审查监督机制。从严格的意义上讲,本文不是理论建构,而是理论框架的提出。

二、我国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一个科学严谨的理论体系来予以指导。笔者认为,科学的实践必须要有科学的理论体系来指导。没有成熟的理论,就无法达成普遍的社会共识;没有普遍的社会共识,其实践就缺乏合法合理性的基础。但是,我国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实践总体上是在社会公众和人大代表压力下的自发过程,缺乏理论的必然自觉。虽然在法学、政治学、财政学等理论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这些理论并没有形成合乎逻辑的理论结构,更没有形成一个科学、严谨、完整的学科体系。

笔者认为,我国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理论存在着天然的缺陷。一是基础理论的缺陷。20世纪40年代初叶,美国学者凯伊( Key)在《预算理论的匮乏》一文中将预算的“元问题”概括为:“将×元资金分配给活动A而不是活动B的决策,其基础到底是什么?”同样,在我国各级人大审查批准公共预算时,也面临类似的“元问题”,即“各级人大在审查批准预算时,其决策基础到底是什么” 这个“元问题”其实隐含着一系列的诘问:“人大实际/应当按什么标准/程序来审查批准预算并使之符合公众的偏好?”“如何保证人大批准的预算符合社会公众的偏好而不是官员的偏好?” “人大对预算的审查如何才能获得社会公众的信任?”此外,在理论上,党的领导权与执政权如何转化的问题、党的领导权的边界及制约问题、党的领导和人民意志如何结合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机制问题等等都存在认识上的分歧。谢庆奎(2004年)认为,在中国进行建设,首选目标是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二是应用理论的缺陷。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涉及政治、法律、经济、财政、税收、会计、审计、统计、金融、投资、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分析、社会研究方法等诸多学科和知识,专业性强,业务要求高。对于这样一种复杂的实践工作,需要一个把相关的科学知识通过合乎逻辑的组合形成的理论体系来指导。但是目前在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方式方法即技术上也缺少一套具有操作性强的应用理论体系。

(二)缺乏一个反映公众偏好的公共选择机制来予以制约。公共财政的民主性特征,本质上要求在财政预算收支安排过程和结果上尊重社会公众的意愿,通过一定的民主程序(代议制民主)将有限的公共资金(资源)按照一定的优先次序特别是公共偏好次序安排到有关的公共项目。预算既关系各个部门、各个利益阶层和普通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预算资金的资源配置效率。如果预算仅由一些“政治精英们”进行决策,没有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既难以保证公共预算资金用到公共目的上,也难以保证公共预算资金的资源配置效率(资源配置效率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满足公共偏好的程度,而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产出效率)。在西方实行两党制或多党制的国家,社会公众以及利益集团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主要通过政治投票这样一种公共选择机制来表达和实现自己对公共预算的政策偏好,维护公众权利,并实现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在西方国家,反映公众预算偏好的表达机制主要有两个。一是“两党制”或“多党制”竞选的政治投票机制,广大社会公众通过政治投票来选择其支持的政策、政党。出于“当选连任”的动机和压力,决策核心机构中的政客们在决定预算时,不得不平衡考虑选民和各个利益集团尤其是中间投票人的预算需求。二是听证会机制。普通社会公众和院外利益集团代表都可以以游说和参与预算听证会等方式来表达其对预算的支持或反对。但是,西方的预算审查监督理论与实践,根植于西方的政治制度。由于根本政治制度的差异,这些理论和实践虽然可供借鉴,但并不能解决我国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所面临的理论局限和实践困境。我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不实行“两党制”或“多党制”,就是在政府领导人的选任上往往是等额选举,因此不存在这种通过政治投票来反映社会公众的公共选择机制。同时,我国虽然一些地方人大开始“试水” 参与式预算,举行预算听证会,但听证的范围不广,参与的深度有限,仅仅局限于个别专项资金,听证的程序也不规范,听证的作用也有限。

(三)缺乏一个完善统一的法律体系来予以规范。目前,对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规定,散见于宪法、预算法及预算法实施条例、监督法、地方组织法、人大议事规则、关于加强中央预算审查监督的决定、审计法和各省市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等一些法律法规,既过于粗略、笼统,缺乏系统性和操作性,又留下许多法律空白和漏洞,人大在预算审查监督中缺乏系统的法律保障。主要表现在:一是对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关系中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及法律责任规定不明确;二是预算审查监督程序的规定不科学;三是预算修正权上一般没有规定;四是法律法规对一些关键术语定义模糊;五是预算法约束性不强。

(四)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组织体系来予以保障。一般认为,组织是指由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人们通过相互交往而形成的具有共同心理意识,并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按一定的方式联合起来的有机整体。公共组织作为一个系统,包括组织人员、组织目标、职能范围、机构设置、职位设置、权力与职权、规章制度、支持硬件、团体意识、权责划分、技术和信息等构成要素[3]。目前,我国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组织体系是相当脆弱的,主要表现在人大预算审查监督专业机构——人大财经委的人员编制过少、规章制度缺失、监督技术和所需信息缺乏等四个方面。

(五)缺乏一个严密有序的审查监督规范来予以约束。如前所述,县级以上人大代表人数众多,如全国人大近3000人,省级人大可能近1000人,地市级人大往往500人以上,在短短的几天会期里,难以对财政预算进行详细的审查,因而借助人大财经委的初步审查工作和审查结果报告来作出是否批准预决算的决议。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在批准预决算的决议中往往表述为“同意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结果报告(或所提的建议),决定批准某级某某年度预(决)算”。那么,人民代表大会信赖人大财经委的审查结果报告的基础是什么?人大财经委的审查结果报告在何种程度上值得信赖?

目前,人大财经委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预算初步审查监督情况,是通过预决算审查结果报告的形式。一般而言,审查结果报告由四部分组成:导语部分;预算执行情况梗概及评价;预算收支安排梗概、评价及批准预算或决算的建议;财政工作建议。从全国各地人大财经委审查结果报告看,预算审查结果报告内容上往往是简述财政部门的上年度预算执行数字和预算草案数字,提问题隔靴搔痒,提建议泛泛而谈,至于采取了什么审查方法、审查了哪些内容、存在哪些实际问题、如何改进问题,则语焉不详。而且,不管预算执行实际情况是否合规合法、预算安排是否科学合理,审查结果报告无一例外都是建议人大常委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因而,这样的审查结果报告缺乏说服力,权威性不够,公信力不强,对人大代表和常委会委员实质性地审查预决算帮助有限。

按照新制度经济学或者政治学的观点,不但政府及其部门,而且立法机构以及立法机构的内设机构如人大财经委,也不是一个“铁面无私”的管理者,它们同样是一个个利益主体,同样是一个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的“经济人”,自然具有实施不作为、寻租等机会主义行为的动机。如果没有法律法规、业务规则予以约束,何以保证人大财经委勤勉履行自己应尽的职责?同时,预算决策过程是一个政治过程,但也是一个技术过程。预算审查监督业务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但也受到技术因素的影响。人大财经委预决算审查结果报告之所以缺乏说服力,权威性不够,公信力不强,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技术不成熟,程序不合理,质量控制不严格,缺少一个严密有序的审查监督准则来指导和约束。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人大对政府财政预算编制、执行和决算以及政府审计的审计监督。因此,如果人大财经委在预算初审过程中没有预算审查准则可供遵循,没有一定的质量控制,那么出具的审查结果报告就失去了可以信赖的基础。

人大预算审查业务作为一种专业的技术,理应遵循一定的审查程序、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因此,如同注册会计师对企业财务报告的独立审计必须遵循审计准则一样,人大预算审查监督也必须遵循严密有序的预算审查监督准则。但是,目前人大财经委和预算工作委员会对预算的审查监督,仅仅是停留在听一听财政部门、部门预算执行单位、国库、审计部门的汇报这样一个阶段,汇报什么听什么,鲜有真正实质性的审查监督。没有预算审查监督准则体系的指导与规范,人大财经委的预算审查和监督,必然导致对预算审查监督的不负责任甚至机会主义行为。

三、为什么要把规范人大财经委审查监督行为作为重构人大预算审查监督体系的切入点、着力点?

人大预算审查监督体系中的监督主体有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人大各专门委员会、人大代表,为什么要把规范人大财经委审查监督行为作为重构人大预算审查监督体系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一)从委托理论的角度考量,重构人大预算审查监督体系,必须规范人大财经委的审查监督行为。在委托—理论中,委托—关系视为一种契约关系。在这种契约下,委托人授权人为他们的利益(相对于人而言就是受托责任)而从事某些活动,这其中包括授予人某些决策权力。由于人的利益与委托人的利益可能不一致,在有限理性、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机会主义行为倾向、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假设条件下,人可能罔顾委托契约中的受托责任,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损害委托人的利益,从而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等成本。

将委托理论应用于政府预算过程,则政府预算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是一种多重委托—关系和多重利益博弈。如在我国,在这种多重委托关系中,首先,初始委托人(社会公众、纳税人)通过选举人(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来代替他们对税收征收与公共产品的产出等问题进行集体决策,这是第一重委托关系。其次,人民代表大会通过选举选出政府、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根据代表大会主席团提名通过财经委委员,这是第二重委托关系(为了叙述方便,不考虑选举上一级人大代表问题,其实也构成一重委托关系)。再次,政府将预算管理权、编制权、预算执行权、内部审计监督权分别委托给政府财税部门、部门预算执行单位和审计部门,这是第三重委托关系。但要特别注意的是,政府预算在第二重委托关系中,人民代表大会委托给政府的是预算的编制权和执行权;委托给人大常委会和财经委的则是预决算的审查权和监督权(当然并非全部权力)。在这多重委托关系中,体现了多重的受托责任。

显然,人大财经委在政府预算多重委托关系中处于一个联结政府及政府预算有关部门如财政、税务、审计、部门预算单位与社会公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其他专门委员会的十分重要的纽带地位。在这个委托关系中,一方面,财经委承担着对财政预算、执行、决算进行初步审查的受托责任,另一方面,人大财经委行使对政府预算编制、执行、决算、审计工作的监督职权。由于人大财经委处于这样一种地位,更有条件与政府预算有关部门形成利益联盟,对政府有关部门的不合理预算行为“睁只眼闭只眼”,换取个人和小集团利益。人大及其常委会审查批准预决算的重大决策是根据人大财经委的审查结果报告作出的。如果不对人大财经委的审查监督行为进行严格规范,财经委就可能出现不忠实履行受托责任,甚至选择一种机会主义的方式行事,显而易见会对整个预算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要降低预算委托过程中的委托成本、防止机会主义行为,按照委托理论,不仅要在选任财经委委员及财经委工作人员上注重业务能力、职业操守,加强组织建设,提高财经委监督能力(的能力),而且重点要放在规范财经委的审查监督行为上。因此,建立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规范的人大预算审查监督体系,来规范人大财经委的预算审查监督行为,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从理论上讲,加强人大预算审查监督,不仅需要人大加强对政府及其部门的审查监督,人大及其常委会、人大财经委自身的监督行为也必须遵守一定的程序、质量标准、审查方法,才能保证预算审查监督的质量,同时防止监督者的机会主义行为。从实际的情况看,人大财经委的审查监督也不尽如人意,也需要规范和监督。

(二)从监督成本的角度考量,把规范人大财经委监督行为作为建构人大预算审查监督体系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无疑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选择。赋予人大财经委预算审查监督更强有力的手段、更重大的责任和更严格的约束,规范其监督行为,以局部的改革切入人大预算审查体系整体改革,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之功效。一是无需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现行审计体制进行重大的变革,改革成本低;二是可以将对预算的社会监督成本降到最低;三是人民代表大会本身的预算监督成本最低。

(三)从公共选择的角度考量,把人大财经委作为建构人大预算审查监督体系的切入点、着力点和关键点,有利于建立科学规范的公众表达机制和公共选择机制。

“财政乃庶政之母”,国家预算及管理是政府的核心职能,既是保障公共产品供给的主要工具,也是国家对经济计划管理的重要方式,还是国家实现民主管理的重要形式。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预算过程是一个公共决策过程,政府预算决策的对象是对公共偏好的选择,需要通过政治过程把每个人的私人选择转化为公共选择。学界普遍接受了这个观点。如贾康认为,公共财政第一个基本特征,是要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作为主要的目标和工作的重心。第二个基本特征,是公共财政以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作为满足公共需要的基本方式。第三个基本特征,是公共财政以公民权利平等、政治权利制衡前提下的规范的公共选择作为决策机制[4]。

如前所述,如何分配政府预算权力,达到财政资源的有效、公平的使用,是政府预算管理和监督的主要内容。如果预算仅由一些“政治精英们”进行决策,没有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既难以保证公共预算资金用到公共目的上,也难以保证公共预算资金的资源配置效率。

贾康认为,“要形成规范的公共选择机制。财力分配和政策安排如何把握轻重缓急,作出合理决策,不能由少数政府官员决定,必须越来越多地依靠法制化的程序、规范的公共选择机制来形成决策方案。”笔者认为,这种法制化的、规范的预算公共选择机制,最适宜在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领导下,由人大财经委主导组织实施,并将这种预算公共选择机制纳入人大预算审查监督体系之中。这是因为:第一,人大及其常委会、财经委是由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的代表组成,担负着预算审查监督的职权和职责,在身份地位上能够代表选民,在职责上必须听取选民关于预算的意见和建议。第二,人大财经委在预算委托过程中是联结政府及其有关预算部门与人民群众和人民代表大会的纽带,在信息和工作联系上处于一个十分有利的地位,有利于建立公共选择机制。第三,在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领导下,建立科学规范的预算公共选择机制,把人民的意愿和需求与党的意志的实现连接起来,也许是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推进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第四,预算公共选择机制的建立和公众的参与有利于强化政府公共部门的受托责任,提升民众的民主意识和融入地方发展的热情。

四、人大预算审查监督体系基本框架

对财政预决算、预算执行进行初步审查和监督,既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财经委的重要职权,更是人大财经委的重要职责(受托责任)。但是,受托责任的有效履行,首先必须以某种控制体系予以保证,否则责任往往流于一纸空文,责任履行也就流于形式。从表现形式看,控制体系由法律法规、质量技术标准、道德自律(职业伦理)三者构成。其次,受托责任的有效履行,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如人员、能力、信息、经费、时间,否则,责任履行就是无米之炊。再次,受托责任的有效履行,还需要一定的外部环境,如社会共识(认可)、社会环境、文化意识、制度环境等。人大财经委在预算过程中处于联结政府预算编制权、执行权与人民群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审批权、监督权的纽带,肩负的责任十分重大。人大财经委要较好履行其肩负的责任,必须相应地具备规范的责任控制体系、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外部环境。具体而言,就是需要建立完善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理论体系、完善预算法律体系、完善预算审查监督组织体系、建立社会公众预算参与机制和预算审查监督准则体系。

(一)建立完善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理论体系。目前,全社会对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依据和必要性达成了普遍共识,但对人大实质性预算审查监督的实现路径则存在诸多分歧。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涉及政治、法律、经济、财政、税收、会计、审计、统计、金融、投资、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分析、社会研究方法等诸多学科和知识,专业性强,业务要求高。对于这样一种复杂的实践工作,更需要一个把相关的科学知识通过合乎逻辑的组合形成的理论体系来指导。但是,我国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实践总体上是在社会公众和人大代表压力下的自发过程,缺乏理论的必然自觉。虽然在法学、政治学、财政学等理论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这些理论并没有形成合乎逻辑的理论结构,更没有形成一个科学、严谨、完整的学科体系。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下,要求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取得理想的效果,是不可能的。这与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时间不长、财政意识刚刚兴起等有很大的关系。反观西方发达国家的议会预算审查监督理论,虽然在“资金为什么分配给A而不是B”(美国财政学家凯伊把它作为一个元问题)、预算决策实际上是民粹民主还是精英民主等问题上还存在理论认识上的分歧,但预算决策和监督的实施机制却是成熟的、一贯的,其内在逻辑和理论结构更是非常清晰和一脉相承的。

我国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理论存在着天然的缺陷。一是基础理论的缺陷。如前所述,当我们在面对“各级人大在审查批准预算时,其决策基础是什么”、“如何保证人大批准的预算符合社会公众的偏好而不是官员的偏好”、 “人大对预算的审查如何才能获得社会公众的信任”之类的“诘问”时,我们还没有令人满意的答案。又如,人大财经委负有对预决算进行初步审查和监督的职能,但这种审查监督的性质是什么、效力又如何,既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也没有理论上的共识。笔者认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按照集体行使权力的原则行使批准预决算的权力,人大财经委作为人民代表大会的专门机构,在人大预算审查监督体系中最重要的职能是鉴证职能,以鉴证观作为人大预算审查的决策基础是恰当的。二是应用理论的缺陷。目前在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方式方法即技术上也缺少一套具有操作性强的应用理论体系。

笔者认为,一个科学严谨的理论体系,至少应该包括基本概念和定义、研究领域、研究对象、哲学基础、方法论基础、理论基础、研究技术等等。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理论从理论结构层次来看,可以划分为基础理论(如公共财政理论、理论、代议制理论、委托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等)、应用理论(监督实务)两个层次。基础理论应当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监督的理论基础(包括哲学、法学、公共管理、经济学基础理论构成,以及基本概念、假设、原则、依据等)、监督的必要性(为什么要监督的问题)、监督的主体和对象(谁来监督和监督谁的问题)、监督的内容(监督的客体即监督什么的问题)、监督的目标(监督要达到什么目标的问题)等。人大预算监督的应用理论主要是预算审查监督的技术构成,即如何监督的问题,主要包括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监督方式方法和程序、社会调查与统计方法等。建立完善理论体系是一个宏伟的系统工程,有待学界去完善。

(二)完善预算及预算监督法律体系。目前,对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规定,散见于宪法、预算法及预算法实施条例、监督法、地方组织法、人大议事规则、关于加强中央预算审查监督的决定、审计法和各省市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等一些法律法规,既过于粗略、笼统,缺乏系统性和操作性,又留下许多法律空白和漏洞,人大在预算审查监督中缺乏系统的法律保障。主要表现在:

预算法自1995年实施以来,虽然对规范预算管理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现在已经完全不适应时代的需要。2004年,财政部就拟对预算法进行修改,而后多次列入全国人大立法计划,但由于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调整和分歧,预算法修改是“只见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全国人大十一届一次会议将预算法修改再次列入全国人大立法计划。笔者建议预算法的修改应当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明确预算审查监督关系中各方当事人的受托责任。现行的预算法、关于加强中央预算审查监督的决定和地方性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等仅对财经委和预算工委的初步审查的职责(实际上仅仅是职权)进行了粗略的授权式规定,对初步审查失职渎职行为的责任后果则没有规定。这种只规定职权而没有规定责任后果的法律形式,容易导致财经委和预算工委缺乏监督责任感,消极行使、放弃预算监督权,甚至利用职权为个人、小集体和个别利益集团谋取私利,违背对公众的受托责任。从政府、财政税务部门以及部门预算执行单位等被监督对象来讲,我国预算法虽然对各种违反预算法的行为规定了“法律责任”,但不过区区三条,而且无一例外都是给予“行政处分”,存在着权力与责任配置严重失衡的情况;同时,对预算违法行为处罚的方式和程序的规定也只作了原则性的规定,而没有预算违法行为行政问责程序和政治问责程序的规定。这就容易使政府及这些部门缺乏对社会公众履行受托责任的责任感,导致预算违法失职行为。王雍君指出,受托责任是构成政府良好治理的“四大支柱”之一[5]。没有责任后果的受托责任,就不会有真正的受托责任,政府良好治理也就是纸上谈兵。因此,建议在修订预算法时,细化政府及预算相关部门行政责任、政治责任以及刑事责任的相关规定,强化预算约束。由于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如何规范人大财经委及组成人员的权力与责任,实现权力与责任的平衡,需要在法学理论上进一步探讨。不过,笔者认为,代表法规定的是“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并不妨碍对代表大会前预算审查监督失职行为及违反预算审查监督程序的行为追究责任。因此,应当明确人大财经委预算监督失职行为和违反预算审查监督程序的行为的相关责任,以强化人大财经委的预算审查受托责任。

2.规范预算审查监督程序。一是建议修改预算年度,将我国预算年度日历年制改为跨年制,如4月1日至3月31日止,解决目前在人代会批准预算前无批准的预算可以执行的问题。二是规定提前编制预算以及向人大财经委提交预决算草案的时间,使人大财经委、人大常委会有更多的时间对预算问题进行调研、听证、审议。三是增加预算听证和辩论程序的规定。由人大财经委按照规范的程序组织预算听证会,听取利益相关者的预算诉求。四是建立总额控制制度和预算分项磋商机制。财经委应当组织财税部门、有关经济领域的专家对预算整体(总额控制)进行讨论,在讨论并取得共识的基础上提出预算总体盘子的建议,交由政府研究处理。建立预算分项磋商机制,由人大财经委组织人大专门委员会负责人、财政预算有关部门、有关领域专家在预算总额控制下,就农业、医疗卫生、教育、科学、文化、科技、城市建设等方面的专项资金安排进行磋商论证,并将磋商结果提交政府处理。这既有利于对预算资金拨款请求进行优先次序排队,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率,也有利于拨款申请部门提高受托责任意识。五是规定预决算草案及报告不通过的法律后果及处理程序。六是规范人大常委会审议程序,规定审议意见不得改变当年预算。

3.规范人大预算修正权。笔者认为,赋予人大预算修正权是人大预算审批权的逻辑必然。建议增加人大预算修正权以及表决程序的规定,但预算修正权应当受到预算总额的限制。

4.明确中央与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划分。规范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间财权与事权划分是实现财政法治和的基本条件和内容之一。明确和规范各级政府财权与事权划分,一方面有利于地方政府科学编制预算,严格执行预算,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地方政府自主规划发展地方事业。此外,如果中央与各级地方政府间的财权和事权划分没有法律的规范,那么可能会出现一些极端的情形。例如:在地级市人民代表大会中,一般县(含县级市)的人大代表占50%以上。在财政“省直管县”的政策背景下,如果县(市)级代表在审议市本级预算时不同意市本级预算草案,认为市级对县级财政的支持太少,要求将市本级可用财力全部或大部分用于县级建设,提出预算修正案并付诸表决,这时就会出现极端的结果。因此,建议制定转移支付法,用以规范转移支付和上下级政府间财权与事权。

5.实行全口径预算。一是建立包括一般预算、基金预算、社会保障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债务预算在内的全口径综合预算体系,并要求全部向人大报告。二是将政府所有财政性资金以及诸如开发区的预算纳入一般预算。

6.其他方面的修改。如改进预算编制方法,细化预算编制,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强化部门预算编制,要求部门预算特别是专项资金不仅体现预算支出的金额,也要体现受托责任,即预算支出预期要达到的效益和效果;明确超收收入使用程序和方向;明确预算调整、预算科目调剂的概念和报人大审批标准,增强预算约束力;加快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报告准则建设,规范政府会计报告,提高财政透明度;加强财政账户管理,规定开户银行和国家金库向人大财经委报送账户收支及结余情况,鼓励开展人大在线监督;建立预算资金使用绩效监督制度等等。

(三)健全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组织体系。我国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组织体系是相当脆弱的,与其承担的受托责任相比,存在严重的不匹配的情形。笔者认为,健全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组织体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增加人大财经委内设机构和编制,充实人大预算审查监督专业人员。建议按照经济职能分类,根据具体情况在县级以上人大财经委设立综合(主要负责信息综合与行政)、总额控制(主要负责财政收入盘子和可用财力的调研与测算,以及对税费征收行为的监督,向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提供相关方面的分析材料)、行政与政法、农业林业与水利、城市建设与环保、医疗卫生、教育科技与文化、社会保障、金融商务与企业事务(以上主要负责相关支出部门的预算请求支持材料调研与分析、组织听证和磋商、开展预算支出监督与项目效益评估、向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提供相关方面的分析材料)等内部机构,分别承担相关监督职能。对财经委委员和从事预算审查监督的人员,要设定准入条件和任职资格,保证从业人员具有与其工作职位相称的专业能力。建立预算审查监督专家库,参与预算收入的预测、预算支出安排的听证、预算执行的监督、预算绩效的评价等等。

2.建立全国预算审查监督协会。在全国人大财经委和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的领导下,成立全国预算审查监督协会,负责组织预算审查监督准则的研究、起草和,组织预算审查监督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指导地方预算审查监督工作,组织预算审查监督质量抽查,培训预算审查监督从业人员,编写协会刊物,通报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预算政策变化,推动各地预算审查监督经验交流等等。美国有个公共管理协会(ASPA)和政府财务官协会(GFOA),对推动预算管理研究、预算经验交流和职业道德建设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3.在后续教育准则的指导下,加强预算审查监督工作人员后续教育和培训。

(四)建立完善预算公共选择机制。政府预算过程是一个公共选择过程,应当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作为主要的目标和工作的重心,将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作为满足公共需要的基本方式。但是,我国的预算实践和预算制度,一个主要的缺陷就是缺少一个成熟的反映公众偏好的公共选择机制。许多预算决策往往是行政首脑一个人“拍脑袋”作出。出现这种现象,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乏一个规范的预算公共选择机制。公民参与是实现政府良好治理的支柱之一。因此,建立一个能够反映社会公众偏好的预算公共选择,是我国预算改革的方向。可喜的是,一些地方人大如上海闵行区和地方政府财政部门如焦作市、合肥市财政局开始进行预算听证的有益尝试。由于人大在预算听证中比政府财政部门的地位更中立,人大建立预算公共选择机制有着比财政部门预算听证更明显的优势。

笔者认为,一个规范的预算公共选择机制,应当至少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是社会调查机制。人大财经委可以针对政府预算草案提出的收支项目以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通过走访公众和企业、发放问卷、网站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听取有关方面对预算安排、预算执行的意见和建议,为预算分项磋商、预算听证等收集信息。二是预算听证和磋商机制。针对预算具体事项,听取利益相关当事方、人大其他专门委员会、人大代表、财政部门、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听证结果提交政府研究处理。三是预算响应机制。对公众疑问、意见、要求的响应,是公共部门负责任的体现,有利于提高人大和政府的公信力。针对社会公众对预算收支的疑问、意见和建议,人大财经委有责任进行解释性的答复。四是预算信息公开机制。不定期通过网站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报告、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告、财政预算政策分析报告、预算绩效分析报告以及预算收支预测报告等。如美国加州议会立法分析办公室每年都会许多的预算研究分析材料,为社会公众和议会两院做参考。

(五)构建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准则体系。如前所述,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实效性不佳,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技术不成熟,程序不合理,质量控制不严格,缺少一个严密有序的审查监督准则来指导和规范。如果人大财经委在预算初审过程中没有预算审查准则可供遵循,没有一定的质量控制,那么出具的审查结果报告就失去了可以信赖的基础,也就失去了审查监督的意义。人大预算审查业务作为一种专业的技术,理应遵循一定的审查程序、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因此,如同注册会计师对企业财务报告的独立审计必须遵循审计准则一样,人大预算审查监督也必须遵循严密有序的预算审查监督准则。以鉴证观为理论核心、以抽样审查作为主要技术手段,制定和实施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准则体系,可以为规范和指导预算审查监督工作提供依据,有助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规范化的实现,提高预算审查监督的权威性及公信力。基于此,笔者建议成立全国预算审查监督协会,逐步研究、制定和预算审查监督准则体系,待成熟时上升为法律法规,用于指导和规范人大预算审查监督行为。

同会计准则、审计准则体系一样,所谓预算审查监督准则体系,指的是这样一套预算审查监督方面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包括实施预算审查监督所必须遵循的权利义务、工作责任、审查监督范围、工作程序、技术规范、质量要求、报告规范、考核办法、后续教育、职业道德等一系列强制性或者指导性规范。具体而言,预算审查监督准则体系包括预算审查监督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审查结果报告准则、质量控制准则、后续教育准则、职业道德准则等内容。

预算审查监督基本准则,主要是规定预算审查监督的本质、目标、原则、假设、主体、对象、基本概念等,处于准则体系总纲性的地位。如审查原则应当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方面:如真实性、责任性、完整性、及时性、可比性、重要性、适当性等。

预算审查具体准则,主要规定预算审查的具体业务的技术、程序、方法,如工作底稿与证据、与预算相关部门的沟通、对预算制度执行的评估、对预算数据的分析性复核、社会调查统计规范、听证程序规则、预算绩效评价方法、对审计工作审计质量的抽样方法、对部门预算单位预算执行的审查方法等。如在审查财政决算时,人大财经委可以运用抽样的方式,对审计局工作底稿和案卷进行随机抽样,根据抽样结果,再到被审计单位进行复核性检查,以此来评估审计工作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工作误差。又如,为了审查和评价某税种执行情况,为预决算审查提供佐证,人大财经委可以运用统计抽样方法,对样本企业进行检查,在对样本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推断出该税种执行情况的总体特征。

审查结果报告准则,主要规范审查结果报告的格式、内容和对预算执行、预算草案的意见。如前所述,目前的人大预算审查结果报告套话空话多,内容过于简单,信息量很少,证明力很弱,对人大代表和常委会委员了解预决算真实情况、审查批准预决算帮助有限。审查报告准则应当有助于人民代表大会和常委会委员理解预决算报告及草案,有助于提振对人大财经委审查监督工作质量的信心,并在此基础上作出是否审查批准预决算的决定。笔者认为,人大财经委除了向人大常委会或人民代表大会提交比较简略的审查结果报告、提出带倾向性的是否批准的建议外,还应当在平时或者会议时以分析报告的形式(或者作为审查结果报告的附件)向大会或人大常委会报告所有从专业判断角度认为重要的事项。

预算审查质量控制准则,主要规定从事预算审查监督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专业胜任能力、在进行预算审查时应当遵守的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等。

后续教育准则,主要是为保持和提高工作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与业务水平,掌握和运用相关新知识、新技能、新法规所进行的学习与研究等制度规定。

职业道德准则,主要规范预算审查监督工作人员的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

预算审查监督准则体系的规划和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苦工作,笔者没有能力做到这一点。提出建立预算审查监督准则体系的设想,只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五、建立人大预算审查监督体系需要的外部条件

当然,建立完善人大预算审查监督体系还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一是加快推进政府预算改革。如建立全口径预算,建立中期预算框架,加强预算与计划(五年规划)的衔接和协调,出台政府会计准则、政府预算(会计)报告准则,提高财政透明度等。没有这些,人大财经委就缺乏预算审查监督的基础。笔者认为,政府会计报告应当按照IMF《财政透明度手册》的建议,真实、完整揭示政府收支、资产、负债、结余情况。同时还应当以报表附注的形式揭示以下重大事项:如城市基础建设、重大民生项目执行情况;下一年度重点项目计划投资情况;政府税式支出情况;政府担保等或有负债;基本的经济数据如地方GDP、物价指数、金融数据、储备的土地等;基础数据如人口、土地面积、政府职能结构、财政供养人员数

量等等。二是改革和完善人大代表选举制度,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选举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的基础。没有完善的选举制度,不能选举出真正代表地方民意、关心选民利益的人大代表,反映社会公众偏好和利益的财政预算民主决策机制和权力制约机制就是空中楼阁。三是加快政治体制改革进程。在坚持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的前提下,理顺党的领导权与执政权的关系,理顺党的领导权与人大决策权的关系,加快建设。四是有待民主意识、公共财政理念的深入人心。

注释:

[1]王雍君:《公共预算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页。

[2]在全国各地的人大机构设置中,除深圳市等个别地方外,县级以上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属于同级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协助同级财政经济委员会承担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审查预决算、审查预算调整方案和监督预算执行方面的具体工作。事实上,许多地方的财经委和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职能关系上还有待理顺。为了叙述方便,本文将其与财政经济委员会视为一个监督主体,合称“人大财经委”,以下一般不再单独说明。此外,在县一级,人大财经工作机构一般是称作“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为常委会工作机构,不属于专门委员会,本文一般不做区分,统称“人大财经委”。

[3]陈振明:《公共管理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6~40页。

[4]贾康:《关于财政理论发展源流的概要回顾及我的“公共财政观”》,载《经济学动态》2008年第4期。

[5]王雍君:《中国的预算改革:评述与展望》,载《经济和社会体制比较》2008年第1期。

上一篇:反腐倡廉范文 下一篇:施工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