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讲课讲稿范文

时间:2023-03-11 15:29:19

基层讲课讲稿

基层讲课讲稿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卫生士官学员 健康宣教 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卫生士官处于部队卫生工作的最前沿,是平战时卫勤保障的重要力量。卫生士官岗位职责包括专业操作技术、急救护理技术、战创伤救护技术、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等。提高卫生士官学员健康宣教能力,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卫生士官作用,促进部队卫勤保障能力提升。本文就如何提高卫生士官学员的健康宣教能力做以介绍。

1卫生士官学员在健康宣教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卫生士官学员经过在校系统的医学专业知识学习和医院临床实习、见习,对部队基层常见病、多发病有了全面了解和认识,对这些病的防治措施有了深刻认识,但当他们为基层官兵做健康宣教时,有的学员精神紧张、情绪不稳定;有的讲话平铺直叙、没有节奏,使听课官兵听不清楚、听不明白;有的不能与官兵交流,只是埋头念教案;有的思路不清,表达能力差,问题交代不清楚,词不达意。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宣教效果。

2提高卫生士官学员健康宣教能力的措施

2.1熟悉宣教内容,巩固和扩充学员健康宣教所需理论知识

教材是宣教内容的主要来源,但健康宣教既不能照本宣科、重复教材,也不能离开教材另讲一套,要做到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为此,学员在宣教前,首先要深刻理解和掌握教材,“弄懂、吃透”教材,把教材上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把学过的知识和宣教内容融会贯通;其次,根据宣教内容,有针对性地选出简单、实用、有效的,与官兵健康有关的护理或中医技能进行重点准备、练习,提高官兵自我保健能力和听课兴趣。

2.2掌握教学语言运用技巧,有效提高健康宣教效果

实践证明,宣教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宣教内容设计的如何,也就是内容能否吸引得住基层官兵;二是语言运用的如何,即能否用语言打动人。因此,把握和运用好教学语言成为卫生士官学员成为一名宣教员的必备能力之一。运用好教学语言,一是要掌握教学口语的运用,二是要把握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

2.2.1运用好教学口语

教学口语在宣教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员在宣教过程中,如果能够熟练地、巧妙地运用本专业的教学口语,说明已经掌握了本专业教学语言的精华,其宣教便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要想取得好的宣教效果,教学语言应当根据不同的语境、不同的教学内容,调节语言的速度,做到有张有弛、错落有致,体现出节奏感。

2.2.2把握好教学语言基本要求

即语言表达要做到精炼准确、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精炼准确,就是说,对讲稿要反复推敲、精雕细刻,做到用词合理、表达准确、举例恰当。官兵的文化层次不一,接受能力不同,对专业术语的理解能力有差异。因此,卫生士官学员在做健康宣教的时候,要尽量少用专业术语,语言尽量通俗易懂,结合官兵的日常生活把抽象问题形象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深奥道理浅显化,并配合模型、模具等进行直观教学演示。

2.3反复试讲,有效提高学员的健康宣教技能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宣教学员要想讲好一堂课,必须对所讲内容要做到熟而再熟、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常言道:熟能生巧。只有把所讲内容全部吃透,完全熟练掌握,准确熟记于心,把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才能在课堂上顺利讲解。但教案、讲稿写好了,并不代表课能上好,如何克服这些毛病呢?那就是要在课前多试讲,用试讲来训练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并虚心听取教员、同学的意见,及时纠正不足。

2.4教员要做好指导工作

在提高卫生士官学员健康宣教能力方面,教员要做好帮助和指导工作。第一,教员要帮助学员选好健康宣教的内容,并指导其选择适合自己风格的教学方法。第二,教员要指导学员进行备课、试讲。学员宣教前,必须进行充分备课,按照宣教要求,写出教案,按照“教案―讲稿―教员审阅―备课―试讲―点评―再试讲―再讲评―宣教”流程,认真准备。第三,教员要要重视试讲后的点评,对自信心不足的学员要多鼓励,对问题较多的学员要给予具体的指导方法,尽快帮助学员适应从当学生坐在课堂上听课转变为教员站在课堂上讲课角色的转变。

3体会

如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卫生士官学员的岗位任职能力,是我校始终关注和探索的课题。我们在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中,贴近部队、贴近基层、贴近官兵生活,适应部队要求,将健康宣教能力作为卫生士官学员岗位任职能力关键能力之一;我们将教学活动延伸到基层,与部队“零距离”接触,实现学员与部队任职无缝衔接,为学员构建任职能力搭建了一个良好平台;在教学方法探讨上,我们始终贯彻“以学员为主体”,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吕云峰,李雪松.军校教员教学能力训练教程[M].海潮出版社,2008.

基层讲课讲稿范文第2篇

语言常识,职场应备

语言常识,职场应备。这是因为语言表达是与职场活动相伴的工作形式:口述分析信息、工作汇报交流、电话答复咨询、业务培训讲课、参加演讲活动、主持工作会议等等。你的语言表达质量,对于工作成果、工作质量和个人综合素养来说,有着非同小可的“折射”作用。

(见“职场视频1”)

职场音频:

××区统计局(调查队)领导在科所长半年工作会议时的“开场”讲话:

今天的会议从现在开始到下午六点,共计四个多小时。

大家针对半年来的工作,盘点成果、分析得失、提出思路。我下面做两点提示:

第一,把握汇报重点。把握汇报重点,就要克服一个误区:“8分钟的时间我说不了什么”。其实,汇报发言有没有思考含量,是不是突出了重点,不是用时间长度来测度的。突出的成果、深刻的感悟、独到的思路,几句话就能概括、提炼、归纳出来;而两可的套话,众所周知的工作过程,没有表述意义的絮絮叨叨,就是给你再长的时间,也体现不出发言质量。

第二,注意时间长度。注意时间长度,就要算清一笔账:会议发言的总人数将近40人,如果每人超时3分钟,就是120分钟,两个小时;如果每人超时5分钟,就是200分钟,将近三个半小时。这超出来的两个小时或三个半小时,我们没地方去找啊!

观(听)后感:

在上述视频和音频的情境中,参会者以语言为表达方式进行工作成果的盘点展示和工作思路的梳理交流。面对8~10分钟的发言时限和领导提示,给我们的思考、借鉴是什么呢?

第一,交流、汇报最好脱稿。如果发言时段不是很长,你最好不要“照本宣科”,因为呆板念稿会使仪态、眼神等交流要素缺失,更谈不上语气、语速的恰当控制,展示与表达效果会大打折扣。建议用卡片(或发言稿)做备忘索引,或用幻灯内容做纲要提示,一人读稿另一人操作幻灯的方式尽量别用,那样等于告诉观众,你既不会当众讲话,岗位技能也不是很高。

第二,演讲文稿需要设计。用作语言表达的文字稿均应称作演讲稿,而演讲稿绝不是文字总结和文字汇报稿的照搬。它要根据语言表达特点,在结构、详略、句式、时限等方面进行必要的设计。简言之,要善于在有限的时长说出精彩、充实、深刻、独到的内容。

上述视频和音频告诉我们,在统计职场当中,语言表达(演讲)常识是需要随时使用的,包括演讲稿的写作和设计,也需知晓一二才行。请你切记:汇报交流、口语表达,既是展示工作成果、工作亮点、思维质量的平台,也是展示你职场形象的平台。

(见“职场视频2”)

观后感:

对统计调查对象进行业务培训和工作布置,是统计部门常态的工作内容,“讲课”也就成为统计人必演的职场节目。讲课不是死念制度、不是照读方案,讲课是面向特定受众、针对特定内容进行的演讲活动,是释义、是说明、是解析、是点拨,它贵在一个“讲”字,贵在表达质量。请记住:当你走上讲台的时候,也是你走上展示台的时候——

展示你的表达水准:请注意开场白的设计;语气、语速的控制;强调、提示的技巧;手势、仪态的把握;方言、语病的规避;音量、口齿的分寸……

展示你的业务水准:统计制度的理解程度;岗位技能的熟练程度;基层实际的知晓程度;相关知识的储备程度……

展示你的职场风度:与人沟通(培训受众)是否谦和;工作态度是否认真;工作作风是否严谨;服务理念是否具备……

幻灯制作,岗位常用

幻灯演示是配合语言表达的重要辅助工具,也是重要的展示载体。它承载着文字精华、表述要点、视图资料、工作亮点、重大成果、课件解说、例证强调等直观的表达和展示功能,也折射着幻灯片制作者、包括制作者所在单位的工作技能。

(见“职场视频3”)

观后感:

在上面的视频当中,两个处室制作的演示文稿出现了技术上的严重不足或不得要领等问题:色差不够,字迹不清;模板背景图案与演示内容极不协调。其实,类似这种低水平的表现和毛病常见于我们的职场当中:讲稿照搬、版面失调、字迹不清、颜色混乱、图表失态、动画无度、美感缺失,这些都会使演示效果大打折扣。

无论从表达角度,还是从展示的角度,制作幻灯片都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自修课程。建议你多学、勤练、常思、深悟。当高质量的幻灯演示出现在受众眼前时,被展示的不仅是汇报或讲课的内容,还有幻灯制作者的综合素养。

展示技法,多修为佳

身处职场,展示相随,相关技法,多修为佳。假若技法不足,不仅淹没了工作亮点,演示效果打折扣,还会使你的职场形象或多或少地“丢分”。

(见“职场视频4”)

观后感:

上述视频中有一个细节,授课老师用Photoshop画了一个“美女”头像,来强调讲课内容的表达意涵。可以想象,如果没有用Photoshop加工的配图,授课效果会大打折扣,授课内容不会给参训者留下深刻印象。由此可见,Photoshop是需要掌握的“展示”技术,因为这个技术,给加工图片、绘制图像提供了多元的表现效果和空间。优化展示效果的技法除Photoshop外还有很多,如电脑“画图”工具、幻灯片“图片工具”、摄影技法等等。

为了优化表达和展示效果,除了掌握一些技法外,你还应该涉猎一些美学和艺术常识。

在统计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今天,统计工作活动、统计工作产品、统计工作成果绝不是、也绝不应该“默默无闻”,统计作为既要靠“干”,也要靠“展示”。当你把工作亮点、工作成果、授课内容进行精彩、到位、充分地表达和展示之时,也是你的职场表现出彩之时。

基层讲课讲稿范文第3篇

年全区宣传思想工作“争先创优”活动,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及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紧紧围绕全年宣传思想工作任务,进一步增强“争先创优”意识,调动全区宣传部门和宣传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做强、做细、做活、做实宣传思想工作,为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建设现代化绿色城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考核的主要内容和标准

(一)理论学习

1、党委学习中心组落实集中学习日制度,全年集中学习不少于12次,理论联系实际效果明显。

2、进一步落实党委中心组活动规范,深化“三个一”活动,创新中心组学习形式,领导干部有读书笔记、有学习体会文章、为基层讲课并有讲稿,党委中心组有活动计划、有活动记录、有考勤记录、有总结。

3、通过各种形式深化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开展“科学理论进万家”活动,理论教育覆盖面广,教育效果突出。

(二)社会宣传、党员教育

1、围绕实施新体制、推进城市化这一主题,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按照“三贴近”的要求,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式和新方法,建立思想政治工作联系点,措施到位,扎实有效。

2、领导干部带头讲形势、讲任务,通过学习辅导、专题报告会、系列讲座等,加强形势任务教育,做好实施新体制、推进城市化相关政策的宣传,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建设现代化绿色城区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3、积极参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做好教育活动的宣传工作;继续深化基层党校建设,推进基层党校进社区、进企业;继续抓好党员中心户(家庭党校)创建工作,有规范、有典型、有特色。

(三)学习型城区建设

1、通过开展市民“学习创业·学习创新”的学习实践活动,推动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活动有计划、有措施、有效果。

2、开展全民学外语活动,组织得力,学习有教材、培训有教员、上课有场所,市民学外语参与面广。

3、创建工作机制健全,学习阵地巩固,学习载体丰富,学习氛围浓厚,学习资源互补,社会化学习体系健全。

4、抓好学习型组织和个人典型的选树、培养和总结,有各类学习型组织的新典型和学习型个人典型。

(四)新闻报道

完成规定的对外新闻报道任务。

(五)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1、四大主题活动有计划、有措施、有成效、有档案资料。

2、重点群体的素质建设向纵深发展,党员干部的素质建设、农业从业人员的技能素质、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明显提高。

3、积极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各项指标、任务落实到位,力争各项指标达到A级标准。

三、考核与表彰

2、各单位于12月下旬上报全年工作总结。

3、宣传部年终召开总结汇报会,在听取各单位的汇报的基础上,由各基层单位进行互评打分。

4、宣传部各科室按照考核内容,采取日常检查、年终总评等方法,评定出各单位综合得分。

5、对被评为市以上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在区以上会议(刊物)上宣传思想工作进行典型交流和书面交流、召开区级以上宣传思想工作现场会和观摩会的实行加分。

6、宣传部成立工作评比小组,对以上各项进行综合、汇总和评定。

基层讲课讲稿范文第4篇

一、活化学习形式

1、确定任务,开展自学。部领导多次召开会议,集体研究分析当前部内干部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症下药。通过多种渠道选定了有益于净化干部思想、端正心态、激发热情、提高技能等方面的12篇文章和资料,作为学习任务,要求干部进行自学,同时要做好学习笔记,撰写学习心得。目前,每个干部学习笔记都达5000字左右,学习心得1篇以上。

2、讲论结合,互动学习。实行干部讲课制度,部内每名干部都要结合各自的业务,面对全体干部,登坛讲课,促进干部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组织部长陈春生同志以“培养健康心态,提高基本技能,努力打造冠军团队”为题,率先为部内全体干部讲了第一课。部内干部讲课过程中,其他干部提出问题,讲课人当场解答,相互探讨,形成互动。开展座谈讨论,重点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结合基层党建,干部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组工干部业务单一、能力不全、技能不强等实际问题展开讨论,面对面找差距、查不足、指问题,互相提建议,共同搞整改。年初以来,共开展6次座谈,围绕干部考察、人才队伍建设、部内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集中讨论。通过集中座谈讨论,大家对当前形势和自身存在的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照工作,准确定位。

3、专题辅导,对照学习。为了扩大干部的知识面,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组织工作以外的业务知识,如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新农村建设等方面专业知识,我们邀请具有专业特长的领导或业务骨干,进行专题辅导。通过对组织工作之外专业学习,比照出部内干部从事经济工作实战上的差距、技能上的差距。例如,我们邀请市委政研室赵林辉同志作了市四次党代会报告起草背景、当前我市发展形势专题辅导,使全体干部认识到我们自身在思想观念上、工作激情上,较发达地区不仅存在着差距,而且差距很大。

4、利用网络,带动学习。在加强自身学习的同时,我们还在海林党建网页中开辟了“干训讲堂”栏目。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干部队伍的实际,定期收集有关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部内干部的讲课稿等传送到讲堂上,要求各单位下载组织干部集中学习或便于干部网上自学。目前“干训讲堂”上传了20多篇各类学习资料,基层一些单位和干部分别点击学习,并提出了一些具体意见和建议,在全市起到较好的带动作用。

二、丰富学习内容

学习中做到“三个结合”,即结合全市的中心工作学,结合存在的问题学,结合自身的业务学。

1、重点学习上级有关领导讲话。重点学习了徐广国同志在海林调研时的讲话、牡市十次党代会报告、牡市十次人代会报告、海林市第四次党代会报告、海林市四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马书记讲话、海林市第五届人代会赵市长报告、赴江浙沪招商学习考察报告、市委马书记在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上讲话、市委马书记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讲话、市委情况通报(第1—10期)。

2、有选择地学习有关评论文章。集中学习了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文章《论语心得》、人民日报和人民网等载的《警惕“小节无害”,远离“温水效应”》、《真实、真诚、真情》、《靠正气留人》、《笑对种种不如意》、《用激情拥抱成功》、《将冠军选出来》、《创新三题》、《既能干事也能共事》、《浙江归来话浙江》、《端正话风》、《人生当如水》等富有哲理的评论文章。

3、开展访贫问苦学习教育。两节期间,由部领导带队,部内全体干部分别深入村屯、社区、企业,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困难职工、贫困户,感受困难家庭的生活状况,了解困难群众的所想、所盼,接受教育,增强干部的公仆意识、群众观念和为民思想,进一步深层次地理解,市委提出加快发展一心为民的战略构想和奋斗目标,激发干部的工作激情,树立亲民、爱民、为民的发展理念。

4、开展警示学习教育。春节过后,部内全体干部到市看守所进行警示学习,接受警示教育。通过实地观看在押犯人,感受在押犯人的处境,听取管教人员讲解在押犯人的犯罪动机、犯罪过程,使全体干部内心受到警示、触动和震撼,以儆效尤,达到进一步牢固树立公道、正派、廉洁、廉政意识的最佳效果。为了更好地规范部内干部的行为,制定了《组工干部队伍8项行为规范》。

5、开展大发展学习教育。为了使部内干部受到发展教育,我们组织全体干部到海林经济开发区现场参观学习,通过问、听、看,更直观地了解我市开发区的发展现状、发展空间、发展前景,使全体干部精神振奋,展望未来,信心倍增。

三、确保学习效果

1、健全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为了使干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风气,市委组织部建立健全了《学习制度》、《干部讲课制度》、《调研信息管理办法》等,建立开展学习的长效机制。确定每双周的星期五下午为集中学习时间,要求每个干部都要记学习笔记,撰写学习心得,部长每月对干部的学习笔记进行检查。年底对讲课、调研文章进行评审,好的讲稿和调研文章在《海林党建》专刊或以表彰奖励。

2、深入基层,检验学习成果。

一是围绕新农村建设,抓好包村工作。作为山市镇包村牵头单位,组织部长利用双休日,亲自带领部内干部深入到山市镇12个行政村检查各包村单位近期工作进展情况。结合每个村的村情,就如何发展村产业、做好包村工作与村干部进行了研究,对下步工作进行了指导。

二是大下基层,指导实际工作。各组室和每个干部分别结合工作,深入村屯、社区做好服务和指导,同基层干部群众一道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截止目前每名干部都深入基层开展工作2次以上,帮助基层解决诸多实际问题,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一直认可。

三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部内每名干部结合分担工作,确定2个调研课题。全体干部带着课题深入基层广泛开展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每名干部每年都要撰写有指导价值的调研文章。

3、狠抓落实,促进中心工作。

一是认真谋划工作思路。按照市委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结合组织工作的实际,对全年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和谋划,确定了常规性工作项,创新性工作项。各项工作都要紧密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组织实施,结合为经济工作服务抓好推进。

二是列出工作推进日程。对已确定的工作,按照时间列出了推进日程表,菜单式管理,报帐式推进。各组室根据工作任务和时间安排,按时汇报完成情况,做到事事落靠,件件到位。对完成的予以注销,对因特殊原因未完成的要说明原因,提出进一步推进措施和完成时限。

基层讲课讲稿范文第5篇

一、活化学习形式

1、确定任务,开展自学。部领导多次召开会议,集体研究分析当前部内干部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症下药。通过多种渠道选定了有益于净化干部思想、端正心态、激发热情、提高技能等方面的12篇文章和资料,作为学习任务,要求干部进行自学,同时要做好学习笔记,撰写学习心得。目前,每个干部学习笔记都达5000字左右,学习心得1篇以上。

2、讲论结合,互动学习。实行干部讲课制度,部内每名干部都要结合各自的业务,面对全体干部,登坛讲课,促进干部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组织部长陈春生同志以“培养健康心态,提高基本技能,努力打造冠军团队”为题,率先为部内全体干部讲了第一课。部内干部讲课过程中,其他干部提出问题,讲课人当场解答,相互探讨,形成互动。开展座谈讨论,重点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结合基层党建,干部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组工干部业务单一、能力不全、技能不强等实际问题展开讨论,面对面找差距、查不足、指问题,互相提建议,共同搞整改。年初以来,共开展6次座谈,围绕干部考察、人才队伍建设、部内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集中讨论。通过集中座谈讨论,大家对当前形势和自身存在的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照工作,准确定位。

3、专题辅导,对照学习。为了扩大干部的知识面,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组织工作以外的业务知识,如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新农村建设等方面专业知识,我们邀请具有专业特长的领导或业务骨干,进行专题辅导。通过对组织工作之外专业学习,比照出部内干部从事经济工作实战上的差距、技能上的差距。例如,我们邀请市委政研室赵林辉同志作了市四次党代会报告起草背景、当前我市发展形势专题辅导,使全体干部认识到我们自身在思想观念上、工作激情上,较发达地区不仅存在着差距,而且差距很大。

4、利用网络,带动学习。在加强自身学习的同时,我们还在海林党建网页中开辟了“干训讲堂”栏目。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干部队伍的实际,定期收集有关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部内干部的讲课稿等传送到讲堂上,要求各单位下载组织干部集中学习或便于干部网上自学。目前“干训讲堂”上传了20多篇各类学习资料,基层一些单位和干部分别点击学习,并提出了一些具体意见和建议,在全市起到较好的带动作用。

二、丰富学习内容

学习中做到“三个结合”,即结合全市的中心工作学,结合存在的问题学,结合自身的业务学。

1、重点学习上级有关领导讲话。重点学习了徐广国同志在海林调研时的讲话、牡市十次党代会报告、牡市十次人代会报告、海林市第四次党代会报告、海林市四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马书记讲话、海林市第五届人代会赵市长报告、赴江浙沪招商学习考察报告、市委马书记在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上讲话、市委马书记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讲话、市委情况通报(第1—10期)。

2、有选择地学习有关评论文章。集中学习了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文章《论语心得》、人民日报和人民网等载的《警惕“小节无害”,远离“温水效应”》、《真实、真诚、真情》、《靠正气留人》、《笑对种种不如意》、《用激情拥抱成功》、《将冠军选出来》、《创新三题》、《既能干事也能共事》、《浙江归来话浙江》、《端正话风》、《人生当如水》等富有哲理的评论文章。

3、开展访贫问苦学习教育。两节期间,由部领导带队,部内全体干部分别深入村屯、社区、企业,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困难职工、贫困户,感受困难家庭的生活状况,了解困难群众的所想、所盼,接受教育,增强干部的公仆意识、群众观念和为民思想,进一步深层次地理解,市委提出加快发展一心为民的战略构想和奋斗目标,激发干部的工作激情,树立亲民、爱民、为民的发展理念。

4、开展警示学习教育。春节过后,部内全体干部到市看守所进行警示学习,接受警示教育。通过实地观看在押犯人,感受在押犯人的处境,听取管教人员讲解在押犯人的犯罪动机、犯罪过程,使全体干部内心受到警示、触动和震撼,以儆效尤,达到进一步牢固树立公道、正派、廉洁、廉政意识的最佳效果。为了更好地规范部内干部的行为,制定了《组工干部队伍8项行为规范》。

5、开展大发展学习教育。为了使部内干部受到发展教育,我们组织全体干部到海林经济开发区现场参观学习,通过问、听、看,更直观地了解我市开发区的发展现状、发展空间、发展前景,使全体干部精神振奋,展望未来,信心倍增。

三、确保学习效果

1、健全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为了使干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风气,市委组织部建立健全了《学习制度》、《干部讲课制度》、《调研信息管理办法》等,建立开展学习的长效机制。确定每双周的星期五下午为集中学习时间,要求每个干部都要记学习笔记,撰写学习心得,部长每月对干部的学习笔记进行检查。年底对讲课、调研文章进行评审,好的讲稿和调研文章在《海林党建》专刊或以表彰奖励。

2、深入基层,检验学习成果。

一是围绕新农村建设,抓好包村工作。作为山市镇包村牵头单位,组织部长利用双休日,亲自带领部内干部深入到山市镇12个行政村检查各包村单位近期工作进展情况。结合每个村的村情,就如何发展村产业、做好包村工作与村干部进行了研究,对下步工作进行了指导。

二是大下基层,指导实际工作。各组室和每个干部分别结合工作,深入村屯、社区做好服务和指导,同基层干部群众一道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截止目前每名干部都深入基层开展工作2次以上,帮助基层解决诸多实际问题,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一直认可。

三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部内每名干部结合分担工作,确定2个调研课题。全体干部带着课题深入基层广泛开展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每名干部每年都要撰写有指导价值的调研文章。

3、狠抓落实,促进中心工作。

一是认真谋划工作思路。按照市委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结合组织工作的实际,对全年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和谋划,确定了常规性工作项,创新性工作项。各项工作都要紧密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组织实施,结合为经济工作服务抓好推进。

二是列出工作推进日程。对已确定的工作,按照时间列出了推进日程表,菜单式管理,报帐式推进。各组室根据工作任务和时间安排,按时汇报完成情况,做到事事落靠,件件到位。对完成的予以注销,对因特殊原因未完成的要说明原因,提出进一步推进措施和完成时限。

基层讲课讲稿范文第6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把法制学习培训作为依法行政的基础工作来抓,使全局干部职工通过全面系统的、经常性的法制学习培训,不断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和能力。

二、学习培训内容

宪法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公务员法,行政审批规范以及与司法行政职能相关的法律法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章制定程序条例和依法行政知识等。

三、学习培训安排

(一)加强领导干部的学习。以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为重点,健全并落实集体学法制度。局领导干部年度集中学习不少于四次,各科(室)、所负责人集体学习年度不少于六次。

(二)加强公务员的学习。以规范政府行政行为、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重点是学习依法行政基本知识和岗位法律知识。公务员除参加机关集体学习外,各科(室)所学习年度不少于十二次。集中学习以科(室)、所为单位,由科(室)、所自行组织、自行安排。

(三)加强职工和专职社工的学习。单位职工和专职社工学习每月不少于一次,重点学习与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重点提高其法律素养、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依法维权的能力。

(四)加强培训工作。全年举办培训班两期,开展法律法规和依法行政知识辅导。

四、学习培训对象

全局领导干部、公务员、职工及专职社工。

五、学习培训方式及责任分解

采取行政主要领导主持,集中学习培训方式。

第一专题:基础法律知识(每季度1-2次)

学习要点:以“法律讲堂”形式,开展以《宪法》为主的法律、法规学习,以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社会热点问题和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侧重点,提高指导基层、服务基层的能力。

承办科室:法制宣传教育科、律管科

牵头领导:

参学对象:机关、法援中心全体人员。

第二专题:社会矛盾化解(7月)

学习要点:学习《人民调解法》,开展典型矛盾纠纷调解经验交流,及时有效地化解各类纠纷,防止重大发生。

承办科室:调处中心办公室

牵头领导:

参学对象:机关、法援中心、公证处、基层司法所全体人员。

第三专题:法律援助服务(8月)

学习要点:学习《法律援助条例》,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范围,提高法律援助质量,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帮助。

承办科室:法律援助工作科

牵头领导:

参学对象:机关、法援中心、公证处全体人员。

第四专题: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9月)

学习要点:学习社区矫正相关知识,以人为本,完善社会管理创新机制,维护社会稳定。

承办科室:社区矫正科

牵头领导:

参学对象:机关全体人员、司法所长、社区矫正专职工作者。

第五专题:法律服务监管(10月)

学习要点:学习《律师法》、《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办法》、《公证法》等法律法规,学习上级机关关于加强法律服务工作管理的规定,讨论研究法律服务监管问题,加大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力度,打造群众满意、信任的法律服务品牌。

承办科室:律管科、基层科、公管科

牵头领导:、

参学对象:机关全体人员。

第六专题:行业投诉督查管理(11月)

学习要点:学习法律服务投诉问题的处理,加大对投诉案件的督查力度,提升服务质量。

承办科室:公鉴科、基层科、律管科

牵头领导:、

参学对象:机关、公证处全体人员。

第七专题:“法律讲堂”(每季度1次)

“法律讲堂”由资深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围绕群众身边事以案释法,引导群众知法、守法、用法。先组织授课人在“机关讲堂”开展“试讲”,再好中选优,选送优秀课程到电视台录制、播放。

承办科室:政工科负责“法律讲堂”的协调工作;

法宣科:负责与电视台的对接工作;

律管科、基层科:负责讲课人选、内容的推荐、筛选和讲稿的审核;

牵头领导:

参学对象:全体人员。

六、要求

(一)各司法所、机关各科室(处)、中心办公室要严格按照计划的要求,妥善处理好工作和学习、工作和培训的矛盾,并结合理论学习、业务学习、廉政学习等做好有序安排,统筹兼顾。集中学习培训的要有记录,个人学习要做好笔记,确保法制学习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基层讲课讲稿范文第7篇

海归入『海

非典的那一年,李玲回到北京,新医改的契机,

又将她送入中南海的讲坛,

她得到了诸多学人梦寐以求的机会,

她的见识,也因此改变,

同时,她也遭遇杯葛,

卷入舆论的漩涡。

李玲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世界银行中国医疗卫生改革专家顾问,

中国卫生部政策与管理研究专家委员

国务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试点评估专家组成员。

文|杨政文 图|姚磊

2006年10月,红色的节庆,红色的雕梁、红色的大门,灰色肃穆的砖墙,气派不亚于王府大院,这里是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卫生经济学者李玲坐在办公室里,反复思考着23 日将给政治局委员们的讲课内容。对她来说,已经一连4 个月没有放松了,天天都是工作日,她放弃了太多陪伴家人的机会。为了给中共中央政治局领导们上好课,一路的忐忑和艰辛,已经让这位留学归来的女人疲惫不堪。不过,她毕竟是大学教师,她要把自己在大学讲坛上的自信和自如表现在中南海的讲堂上。

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始于2002 年12 月26 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主持了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学习活动。自此以后,或一个月,或两个月,都有各领域领军的专家学者被邀请进中南海,给国家领导人上课。李玲有出国留学的背景,她成为被核心圈子相中的医疗卫生领域的领军人。

漫漫“国师”路

她从来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把讲堂搬进中南海,她只是一名学成回国的海归,回国路上,没有鲜花和掌声,突如其来的讲课邀请,或许让她看到了一条金光大道在延伸。

上世纪80 年代,李玲在武汉大学获得了物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84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如火如荼,不少理科生纷纷依靠自己的数理优势改学经济,李玲身居其中。正因为这个抉择,她的经济研究生涯拉开帷幕。从武汉大学到美国匹兹堡大学,她一路修完了经济学硕士和博士课程,并将自己的研究精准地定位在卫生经济和卫生管理上。2003年,正是非典施虐的时候,李玲回国任教,那一天,她拖着一口沉重的大箱子来到北京大学西门。从受聘于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开始,她的“国师”之路踏上行程。

李玲回国,面对的是新一届政府已经展开一轮的医改方案,非典的突袭,更是将她推上了医改方案的前台。此前,李玲在美国已经生活了17 年,这一次,她不得不放弃马里兰州立大学经济学终身教授的待遇,来到北京这个疫情蔓延让人惊怵的城市。她的加盟,也让北京大学紧缺的医疗卫生领域研究多了一位领军人。回国后,多次基层调研让人触目惊心,她感叹,幸亏非典没有在基层蔓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这个国家的基层服务体系已经完全垮了。”也正是因为非典,中国医改不得不大转向,开始将重点放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重构上。李玲的机会来了,她从美国带来的研究成果,或许对中国医改有所帮助。

进入北大的同年,她便与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发起人之一、刚到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任职的易纲合作,在中心编辑出版的《展望中国2004》发表《中国医疗、养老保障体制改革》一文。北大经济中心一直是中国政府经济改革的重要智库,靠近这里,就是靠近了中央,更重要的是,在中心发表文章,可以与跻身于官场的中心学者合著,对提高自己的学术地位和学术水平,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终于,进入中心仅三年时间,李玲便收到了政府抛来的“绣球”,受邀给国家领导人讲课。

2006 年,正是胡温政府医改攻坚的关键一年,医疗保障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有满怀希望憧憬等待的,有心怀不满指天骂娘的,这些声音体现在网络上,让她心感不安。她的搭档,是时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刘俊,二人一起,为中南海的高官们讲了一堂自己从未讲过的课。

在李玲受邀讲课前,还有一位学者进中南海讲过与医疗卫生有关的问题。那是在2003年非典来袭的时候,李玲刚刚回国,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在政治局集体学习活动中讲了流行病防控,事后他还毛遂自荐,希望能有机会讲一下中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根本问题。只是,这个任务落到了李玲和李俊的身上。

2003年,非典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来说,是一个风向标。“非典以后,中国政府开始注重医疗卫生。那场传染病可以说是中国发展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在那以后才提出科学发展观。我觉得,是非典给了政府和公众一个反思的机会,意识到仅仅抓经济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李玲对自己及时回国感到恰逢其时。

李玲回忆,她讲课的题目很大,《国外医疗卫生体制和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李玲是海归,有国内外大学任教的经历,国外部分更是她的专长。刘俊年逾六旬,是泌尿外科专家,担任过上海卫生局党委书记职务。这两个人,一个是公共卫生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是体制外的人,一个是担任业务领导职务的老领导老专家,算是体制内的人。这样的人物遴选,体现了政治局学习的特色。

如今,刘俊已经离世,回忆起课堂上的情形,李玲无限感慨。一张椭圆形的桌子,领导人围坐一桌,像学生一样准备好了笔和笔记本。李玲坐在的对面,讲课由总书记亲自主持。当轮到自己开讲时,李玲也顾不得许多,把自己准备好烂熟于心的东西全部倾倒出来。这个课堂,没有人交头接耳,只听见唰唰记笔记的声音。

上课时间持续了两个小时,李玲和刘俊各讲了四十几分钟,紧接着,是“老师”和“学生”们半个小时的提问和讨论,那种气氛,让李玲感觉紧张,毕竟,自己面对的不是不谙世事的大学生们,而是在各个领域和部门长期担任领导工作的“一把手”。

给李玲印象很深的,是现政治局常委张德江,他当时是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结合自己在广东的实践提出问题,“他举出当时在广东时给村医提供工资,每年十万,借此提出基层医生的重要性,政府应该把他养起来,效果非常好。”对于课堂上这种互动,李玲看做是一种交流,而不是呆板的经验介绍,“我们谈理论他们有实践,互相碰撞。”最后,由总书记总结发言,宣布学习结束。

对李玲来说,这是对自己的一场大考,讲课的题目太大,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把问题讲清楚,必须不断提炼,把精华抽出来,让领导人在极短的时间内对这个领域有一个全面的、框架性的了解。李玲认为,集体学习活动对领导人是一个很好的学习途径,“可以叫速成”。学者们把自己长时间内在自己领域内掌握的知识信息,咀嚼了以后再提炼出来。“其实他们每个人对这些问题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看法,只是没那么全面,所以讲完以后他们可以从自己实际工作的角度跟你交流。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形态。你设想一下,每个月一次不同的题目,让领导人在各个领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很了不得的。”提到对中南海的感受,李玲几次用了“了不得”这样的字眼。

未料背黑锅

太多的聚焦,总会有不友善的眼睛盯着自己,政策制定的过程中满了神奇和诡异,李玲没有料到,自己也会成为方案出台后矛盾的焦点,

回国不到3 年,就被这个组织甄别出来,李玲有些受宠若惊。面对有人质疑自己是不是靠关系上去的,她断然否认,“绝对没搞关系,我没地方,也不知道怎么去搞关系。这套体系确实能够迅速从某个领域内选出最顶尖的人,然后集中他们的智慧去做事情。这中间过程都是经过反复斟酌的,比如我那堂课,当时是卫生部长高强主导的。”把讲稿准备好后,高强就把各个部门的人召集起来,其中有药监部门的,有社保部门的,还有发改委的,部长要李玲将讲稿从自己的视野给大家讲讲,再经过程序性的集体讨论,给领导人讲课的内容终于定型,她的讲稿也因此一改再改。

得到部委领导指导后,讲稿终于定型。讲课结束,随后便在主持学习和总结发言上给医改定调,他谈到了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李玲说:“这是我们最高领导人重申了这个责任,另外还提到坚持公共卫生的公益性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 总书记还特别提到了全党全社会要支持医疗卫生工作。”在得到领导人的拔高和提示后,李玲在媒体访谈中,表示2007 年”应该是医改更好的一年“。

那个时候,政府主导、公益性这样的词,已经多年不见,让医院回归公益性,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等等具有诱惑性的提法,让李玲感觉兴奋不已。“这是了不得的事情,不仅是为中国的医改定下了方向、目标、原则,其实是,我觉得还代表中国的发展方向,标志着我们对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认识与把握更成熟了。”和李玲一起走上政治局讲坛的刘俊,更是用一句话总结了这次学习活动对医改的意义:“2006 年的卫生改革叫曙光初现,我们看到了曙光。”

在李玲看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改革是一股脑地把经济规律或者市场规律套到每个领域,她参与的那一次政治学习则是里程碑式的。自此以后,医疗改革的思路延伸到了所有领域,包括住房、养老、社会救助,都开始强调政府主导。李玲认为,这个学习活动所开启的医改成为中国新一轮改革的先行者,“一是改革的方向和目标的确定,这是一个新的价值取向、新的目标。第二就是,这轮学习之后,医改方案是向全球征集医改方案的。”而她的身份,正是海外经验的代表。

经过这一次讲课,李玲走上了“上层路线”,在网络和其他媒体上“迅速蹿红”。消息在媒体上发表后,不了解的人纷纷打听其来历。媒体也盯上了这位学界新宠,她的文章和观点在主流媒体流传。

面对越来越多的约稿、电视访谈和媒体专访的邀请,让李玲应接不暇,她有些手足无措。不过,对于上课内容和医改方案的出台过程,李玲在媒体面前始终保持缄默。她并没有因为给领导人上了一次课就被冲昏头脑,她知道,自己的改革方案,其实也就是一个选项。况且,她代表的是北大方案并非全部,只是其一。

两年后,2008年10月,新医改方案意见征集稿在发改委网站上公布以后,李玲第一时间浏览了方案内容,她有些失望,也有些失落。随之而来的,是针对她的种种批评。她觉得这是对自己的一种误解,也许是自己被过度聚焦,医改出现的新问题和没有完成的事情,都被自己背了起来。

医改方案出来后,李玲一直没有发表言论,她后来吐露心声:自己并不想在已经饱受攻击的医改征求意见稿上,再增加多少批评意见。其实,她也是通过发改委网站获知意见稿的,看过以后,她对结果十分不满,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外界的批评意见如此剧烈。

当然,李玲能够理解那些方案执笔人员的苦衷与不易,从参与者的角度,她也不好再全面否定本次医改征求意见稿。为了表达自己的独立性,李玲面对媒体选择了回避,她不想让自己陷入这个漩涡,也正因为如此,外界不少人认为方案代表了她的主张,将她的海归身份和利益集团联系起来,她成了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媒体的暗批,不同意见者的攻击接踵而至,《大国医改》作者朱幼棣批评她“对如何医改的思维并不十分清晰,常常前言不搭后语,强词夺理”。

为自己辩护

李玲不得不站出来为自己辩解,终于,决定方案的利益集团浮出水面,真相大白,她觉得很累,选择躲避镜头,依旧埋头书斋,研究自己的学问。

面对责难,她有自己的解释:本次征求意见稿与北大版的方案相距甚远,本解决方案没有根本明确到底采用何种医疗制度模式的问题,至于方案建立四个体系的提法,根本就是任何一个国家医疗制度必须做的事情,就像说明了人的属性一样,说人应该有鼻子、眼睛……但是这个人是谁的问题没有明确,“本次意见稿笼统的说明了方向,并没有实际的操作意义。各自利益集团的观点都有反映,实际上,在本次方案中更多体现了社保部门的意见,这是他们在医改方案中处于强势地位所决定的。”

提到利益集团对改革的阻挠,李玲认为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她以奥巴马医改为例,“奥巴马的医改方案是一项设计得当、立意高远的方案,其意图是要为美国未来发展奠定全新的基础。然而,该方案却在政治的角力中,在利益集团的斗争中,迟迟未能实施,美国的医改无法推行,老百姓的利益更难得到保障。”

对于方案事后达成的供需双方给出的补偿性意见,李玲表示肯定,“这是一种在短期内能立刻见效的措施,尤其是在农村和城市居民能够感受医改带来的益处,从政治意义层面而言尤为是大力推广的。”但她也对医保制度推行过快表达了忧虑,认为医保推进超过医疗服务体系的改革进程,会引起一些问题,束缚了医院的手脚,也造成医院采取一些对应措施和医保博弈,没有达到医保的最初效果,医疗机构中各级人士的执行不力也是医改的阻力之一。

李玲也对全球征集方案这样的形式感到满意。过程是,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以及麦肯锡,都制订了方案,政府再把全球最好的专家请来,在钓鱼台会审,再由十六个部委来最后制订方案,方案制订后才放在发改委的网站上征求全民意见。“当时收到的意见有一百多万条,这一轮医改方案制定过程我觉得就是一种中国式的民主演练,它是涉及每个人的公共政策,要汇集民意、民智。尽管没人投票,但事实上就是人人来参与的一个公共政策的过程,这就是选事。选举可以选人,也可以选事,涉及每个人的事,大家来选。”

李玲所代表的北大方案,其实就是大部制的解决办法,也就是建立健康委员会的设想,在健康委员会的框架结构内,设立医疗保险、医疗服务、药品管理、综合事务四个机构,让支付体系和服务体系间能够进行良好沟通,既从经济学角度实现效益最大化,又兼顾社会效益,保证基本医疗问题。这一设想或许在治理体制健全的国家有效,在中国这样一个机构庞杂混乱的国家,让她的观点饱受争议,被看做是卫生部的“说客”。不过,她还是坚持医院公益化的观点,因为这是关系到老百姓生死的大事,也是全世界医改关注的焦点。

不必太拔高

学者毕竟是学者,不是官员,或许,自己的学识和思想能得到领导的几声称赞,或许,卖力的几声吆喝能赚取一点名声。只是,这名声的背后,可能换来的是更多的诟病。

虽然经历了各种不顺,李玲还是作为医改的学术带头人,参与了后期的一系列改革。2009年的医改版本一出台,她就开始担心方案的可操作性不强,加上官员们“不上路子”的思路和背后错综复杂的利益博弈,她感觉作为学者,被夹在中间非常难受。不过,学者的独立性也让她想说就说,想骂就骂。

李玲记得,有财政部的官员表示,医疗应该完全交给市场解决,李玲毫不客气的回应:“如果让市场解决,你第一个下岗,财政部门的钱是老百姓的税钱,是公共财政,如果连医疗这样的问题都让市场去解决,那老百姓给你交税干什么?”谈到医改,这位官员说,我们不能养人,要养事,养人他就不干活了。“要是在美国,像这样的官儿第二天就得下台。凭什么不能养医生,要养你?你是不是老百姓养的?你比医生强在哪儿?他自己被老百姓养着,他一点感觉都没有,说得堂而皇之。”李玲对这位官员的评价一点也不客气。

学者就是学者,进中南海讲课的人,并不是决策的关键人物,根本不能指望自己对国策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与李玲同年进入中南海讲课的赵树凯,就显得十分低调。他的专长是农村发展、地方治理和基层民主,讲课内容自然也是围绕这个基层民主展开。

不过,对于自己的讲课究竟能对政府决策产生多大影响,赵树凯不以为然,他只把它当做一次讲课,一个针对某个专题的一次汇报,因为领导们需要听到各方面的汇报,想听听专家如何从自己的角度提出看法和意见。当然,这不是某个政府部门汇报自己的工作进展,更谈不上影响决策,“这只是专家给自己在某个领域的研究做的一个汇报,包括这个领域里的资源情况、改革面临的形势,同时也包括了专家对这个情况的看法。”

李玲的境遇印证了赵树凯的观点,中国的政策制定有自己的一套程序,有人写政策报告,有政策部门协调主持制定政策,然后协调部门一层一层向上执行,再向有关部门征求意见,终于形成政策初稿。李玲的那堂课,只是其中一环,上了CCTV,被曝光的一环。

学习就是学习,或许自己的观点有一两条能在改革方案中体现,或许能增加自己的曝光度,提升自己在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不过,风险也是明显的。李玲郁闷地成为社会对医改发泄不满的对象,背上了黑锅,这是“国师“始料未及的,也是将来要登上这个讲坛可能遇到的尴尬。

委员的『弹唱

一个受美国百人会、九三学社启发组织起来的海归社团,

始终不忘融汇东西智慧、提供治国建言、联络顶级海归情感、

加强中外交流的使命,8年了, 2005委员会依然在摸索如何践行建会的初衷。

文 |杨政文 向伊文 图 |姚磊

吕思清悠扬的梁祝和吉普赛音乐,穿透了思绪,把人带到翩翩飞舞的蝴蝶花丛和法国的薰衣草庄园,徐小平的幽默主持,黄西风趣调侃,王冉的《新闻联播》,将晚会带入一个个高潮。艺术家郝友《上帝的雕塑》,孙禹的歌剧,也让2005委员会新年晚会“高大上”的感觉浓郁而轻松。2013年12月17日,北京国贸大酒店,一群商界海归聚集一堂,自编自导、自弹自唱。

为了举办这场一年一度的新年晚会,2005委员会理事单位特意录制了理事拜年大串烧,“明星理事”们纷纷露脸,向大家拱手祝福新年吉祥。深受北京都市病困扰的美国德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卫东的祝词与众不同,他特别祝愿北京的同胞们“天天见蓝天,远离雾霾,远离堵车”。

定位民间

圈子里的人都知道,2005委员会,其实就是欧美同学会的分会,这个分舵的舵主,是鼎鼎大名的海归精英联络和组织人王辉耀。

翻开2005委员会的理事名册,着实让人大开眼界,这里几乎囊括了当代中国最知名的海归领袖级人物:李彦宏、李开复、杨澜、王波明、田溯宁、邓峰、徐小平、沈南鹏、吕思清、邓亚萍……提到欧美同学会,知道的人不少,提到2005委员会,知道的恐怕不多。欧美同学会是有官方背景的庞大准统战组织,参与者多是应付场面而加入,而如此庞大的机构之下,则是以欧美同学会人马为基础的商会组织。2002年10月17日,组织达人王辉耀联合欧美同学会的商界人士田溯宁、张朝阳、吴鹰、李彦宏、闫长明等近百位留学归国人员,在北京南河沿大街111号,发起成立欧美同学会商会。

在欧美同学会商会,自主创业的不少,很多人都有跨国公司工作和管理背景。王辉耀记得,2005年5月,欧美同学会商会财富论坛在北京天坛举办,会议当天,北京下着雨,活动准备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式。当时他和商会的搭档、中国宽带资本基金董事长田溯宁聊开了,他对田溯宁说,现在商会的运作已经很成熟了,没太大玩头,也没多大拓展空间了,我们应该在欧美同学会这个精英组织的基础上,再发起一个更加高端的组织。从天坛到人民大会堂,王辉耀和田溯宁一路在车上聊,怎么运作商会,怎么细化商会组织功能。

商会的成立,聚集了不少人气。月度午餐会、精英酒会、圆桌座谈会,他并不满足,以他为代表的一干人希望将更高端的人聚集起来,让商会凝聚商界的专业人才。于是,王辉耀利用商会会长的身份,打算另起炉灶。他曾帮助商会整合了很多资源,这正是他的优势。用他的话说,这些资源都是高端、高难度的,后来,商会精英们纷纷跟着他进了2005委员会,一个更加精英化的组织初具架构。

为了发起组织2005委员会,王辉耀做了不少总结报告,他带着自己的员工通宵办公,筹备会一月一次,吃饭聊天开会一体。2005年11月20日,2005委员会终于破壳而出。在长安俱乐部举行的成立仪式上,王辉耀自豪地当众宣布,这是一个新的群体、新的组织,他要用新的思路为这个新组织注入灵魂。依托长安俱乐部这样的高端俱乐部,再加上王辉耀在欧美同学会的影响力,商界海归们纷沓而来,踊跃参加,委员会的核心人员,有不少都是大企高管。

友成基金副理事长汤敏,2005委员会发起人之一,也是该委员会副会长,在他眼里,2005委员会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民间组织,直到现在,委员会的规模都控制在小范围的精英圈子内,才一百多人。“这个圈子的特点是小而灵活,更符合大家的意愿。”至于为什么取名2005委员会,汤敏说是出于偶然,“因为是在2005年成立的,当时想了很多名字都很难形成共识,就先用2005委员会这个名字,以后想到更好的再改。应用了两三年后有人提出这名字有点怪,但是有人反映这个名字已经成为品牌,不用再改,所以它还是有其存在的价值。”

为了定名,委员理事们通过邮件表决,经过几轮讨论,名字五花八门,对于2005这个朴素的名字,大家反而没有不同意见,“美国有个百人会,中国也有九三学社,都是以数字命名,数字并没有影响他们的知名度,反而好记好认,所以我们干脆叫它2005委员会。”王辉耀回忆说。

借鸡生蛋

和欧美同学会这种大型的官方组织相比,2005委员会的活动显得更为活跃,每个月都有餐会,也有内部研讨会,讨论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每年春节、元旦都举办一次晚会,委员们各显其能,留学的大腕基本上都在里面,比如徐小平是秘书长,还有北极光创投创始人邓锋、阳光文化基金会董事会主席杨澜等人都在其中,大家各显其能,才艺纷呈,场面热烈。“现在很多组织属于半官方了。一旦变成官方的以后,就做死了。2005委员会是一个真正的社会组织,它是属于一个非官方的、民间的组织。”汤敏感叹。

作为2005委员会的创办者,王辉耀承认,这还算不上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组织,他有着中国非官方机构的特征,名义上是挂靠在欧美同学会商会下面的。

由于在欧美同学会商会会长的特殊身份,王辉耀直接将商会的一些活动嫁接到2005委员会,比如说,商会有个名家午餐会,王辉耀直接将其变成2005委员会的午餐会,商会的研讨会,也成了2005委员会的研讨会。商会的成熟模式,被王辉耀利用并继承了。对此,王辉耀感到很欣慰,他现在是商会的名义会长,他将同学会从一个场面浩大的群岛上拉到了一个视点聚焦的摊位上,可谓是借鸡生蛋。

尝试突破

说到海归,王辉耀算是第五代了,这一代海归主要是改革开放以后出去的一些留学生,他们在国内有过很深的历练,参与过各种社会活动,有着丰富的社会经历。他们经过了恢复高考的考验,在国内上大学、工作,然后再出国,很多是研究生,有各个领域的硕士博士头衔。“第五代海归参与了改革开放的全过程,这批人实际上是从旧的时代过来,同时又参与改革的全过程,应该说是比较有独立思考、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就这点是比较可贵的。”

2005委员会正是由这一批海归人员组成,他们在创业、互联网高科技领域独当一面,王辉耀也借助他的组织,协助政府出台了。作为的参与者,王辉耀以专家身份为政府写了不少报告。“这是中国海归的一个缩影,它反映了这个群体在未来的作用和发展,有更大的象征意义。”

2005委员会最大的成功在于商界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投资、创业、高科技是王辉耀嘴上最常用的词儿,只是,在智库和思想方面,在对国家政策的影响上,在对社会的影响上,王辉耀承认它的作用还没有达到最佳状态。他甚至大胆设想,2005委员会应该在民间外交方面起到更大的作用。

2005委员会的民间外交活动进行过不少尝试,去年7月14日,还是在长安俱乐部,2005委员会举办了“同床异梦・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现实与思考晚餐会”。晚餐会由央视美女、著名英语节目主持人田薇主持。田薇在央视主持《对话》、《世界观察》等旗舰栏目,专访过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新西兰总理克拉克等国外重量级人物,田薇也是2005委员会理事,委员会的活动,凡是涉及英语主持的,她都是最佳人选之一。田薇笑起来很甜,她的加入让老外和中国人的距离拉近了不少。

2005委员会理事长邓锋开场时,仿佛一位资深外交官,他以频繁往返两国之间、个人事业发展、家庭生活为例现身说法,介绍此次晚餐会的双层意义:中美双边关系不仅是两个国家之间政治、经济、社会层面的交流往来,更直接关系两国民众的个人事业和生活,“作为国内最大的精英海归组织,2005委员会不乏在美国生活、工作的理事,所以中美关系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而这次晚餐会也因此具有更多的现实意义。”

3个月后,10月21日,2005委员会在长安俱乐部举办了“相约全球第一智库”主题午餐会,活动邀请到了美国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主席、前美国副国务卿Strobe Talbott,学会常务理事William Antholis等多位重量级代表,与理事和嘉宾们一起探讨中美关系,讨论网络安全、东北亚、中国与邻国关系、美国重回亚洲以及朝核等问题。这一次,田薇坐在台下,认真听着,不时记着笔记,在互动环节上,她以一位曾驻华盛顿的记者的专业角度答问,这一次晚宴的主持人,是著名英语主持人、2005委员会理事杨锐。

杨锐是田薇的央视同事加前辈,和田薇细腻柔和的台风相比,杨锐显得老成干练,硬朗中带有一份成熟的学术功底,他被清华大学新闻学院誉为亚洲最有影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德国《明镜》周刊称他代表了中国媒体的希望。如果要将田薇和杨锐做一下对比,二人各有千秋,在资深阅历上,杨锐胜;在人心潜力上,田薇胜。前者清高桀骜,不屑世俗;后者气质大方,彬彬有礼。

回归娱乐

说到主持人,杨澜是娱乐节目的大姐大了,委员会的新年晚会,总少不了她的主持。黑色的晚会礼裙,俊美的扮相,洒脱自如的姿态,杨澜的话筒牵出了一位位表演“明星”。这些明星,并不都十分专业,表演或许也有几分生硬,但创意却总有出彩之处。晚会上,徐小平的风格总是那样幽默顽皮,2013年的新年晚会,他戴着墨镜,模仿鸟叔表演起了《平叔STYLE》,看上去还真像那么回事儿。2014年新年晚会,平叔隐去,不显山不露水,只参加了一项集体表演。台上大显风光的,是黄西。

黄西,美国莱斯大学生化博士,他学的是科学,戴着一副深度眼镜,一脸书呆子气。不过,黄西还是跨界了,跨度还不小,他和脱口秀结起了缘。2009年4月的一个晚上,黄西以他浓重的中国口音亮相舞台,用英语讲美式笑话,六分钟的演出,让他一炮走红,从此,英语单词“Who”从他带有东北口音的嘴里流行世界,黄西也因此走红。由于黄西的特殊才能,他被邀请进2005委员会,僵硬的表情,书生的扮相,缓慢的语速,貌似一系列和表演不相干的特征,配上那张妙语频出的嘴,反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征服了台下的观众。就这样一个来自辽宁的中国移民,把相声说进了白宫,拿美国总统开涮,让两千多位美国政要和新闻人士起立为他鼓掌。

除了黄西的幽默,2005委员会版的《新闻联播》更是别出心裁。这是委员会新年晚会的景点节目,由王维嘉主持,王冉做播音员,通过叙事、幽默的形式把一年来发生的事情表现出来。新闻联播的片头曲,同样的新闻镜头,观众们看到了一个电视“不让播”的内容。一次次哄堂大笑,让王冉那并不标准的播音语调多了几分自信和自在。

餐会、文娱活动成了2005委员会的特色,就其影响力,王辉耀觉得还是不够,干了8年多,他感觉自己最需要的是超越,“在建言献策方面、在影响国家政策方面、在影响社会发展方面、在引领中国的软实力发展,特别是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以及人才国际化和民间外交这些方面,都需要超越。比如IT政策、知识产权政策、国际合作形势政策,在宽带战略上,我们的云战略和计划如何赶超美国高科技。”这些政策现在大家更关注的是企业层面,王辉耀打算把它提升到行业和国家的高度,为这些领域的精英人才提供更多的机会。

只是,2005委员会能向王辉耀设想的方向发展吗?国际商事仲裁和国际兼并与收购领域的著名律师、美国德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陶景洲从建会开始就加入了2005委员会,在他的印象里,王辉耀确实要把它办成美国百人会那样的精英化组织,目前2005委员会主要是探讨一些社会、文化层面的问题,请各界的名人做一些讲座,委员会最大的特点,还是餐会。委员会原本是想弄成一个建言献策的机构,作为智库来设想的,但是后来王辉耀自己又建了一个建言献策委员会,从欧美同学会里又分出了一个组织,2005委员会就纯粹成了一个联谊组织,建言献策的功能被转移到建言献策委员会去了。”辉耀老建组织,建太多了。”面对老朋友对建组织的热衷,陶景洲泼了点冷水。

基层讲课讲稿范文第8篇

一、勤奋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该同志坚持“终身工作终身学习”的理念,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深刻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较高的党性修养和政策理论水平;刻苦钻研法学理论,熟悉行政法学和专业法律知识,熟练掌握了药监业务理论知识和执法实务。特别是她始终保持着“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进取精神,积极参与各类学习培训,努力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和服务能力,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具有较高的依法行政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应急反应能力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二、勤奋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该同志20005年8月任市局政策法规科长以来,快速进行了由主要领导向科长的角色转换,淡薄名利,清正廉洁,履职尽责,工作卓有成效。市局连续三年被评为政府法制工作先进集体

(一)破解难题,沉着应对敏感的突发事件

2007年5月,一个自称的打假维权人士,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告上了法庭,诉该局在药品广告监管上行政不作为。这是关系本局形象和声誉的大事,领导高度重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政策法规科承担了应诉任务。在学校,她学的是中药和药学专业,工作后又长期在领导岗位上,面对专业性极强而陌生棘手的行政诉讼业务工作,她努力克服法学理论知识的不足,边学边干边请教,查阅大量资料,仔细梳理法律法规赋予基层药监部门在药品广告监管方面的职能职责,调查收集本单位对本地媒体药品广告进行监测的录像、文字资料、给工商行政部门的违法药品广告监测移送文书、文件信函等,精心撰写、反复修改行政答辩状,以翔实的数据、确凿的证据,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切实履行了法律赋予的职责。因此,本案以原告撤诉终结,树立了良好的药监形象,这个行政诉讼案卷,也被评为全省药监系统2007年度十大优秀案卷之一。

(二)深入基层,创新法制机制建设

为了加强执法制度建设和有效防止执法中的腐败现象,有的执法部门开始进行查处分离的试点工作。××同志向局党组提出了“能不能在我局率先推行查处分离”的建议后?系统上下顿时议论纷纷……。面对议论和阻力,她先后走访了公安局、质监局、城管执法局等执法部门,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作出了试点方案。2007年初,由政策法规科牵头,在高坪、营山两局开展了查处分离试点工作。在法规科人少、事务性工作很多的情况下,她坚持下基层,与其他同志一道,多次深入两个局,了解执法人员的基本情况,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发动工作,指导制定实施方案,及时解决试点中遇到的难题,总结交流试点经验,在全系统推广。同时,督促实施简易程序案件备案审查、听证和重大案件集体讨论等制度,经组织对已办理的200多个案卷的评查,发现案卷的瑕疵明显减少,案件办理质量明显提高。她还通过电话、网络、讲课和接待来访,热忱为基层执法人员解答执法难题150多起。几年来,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无一例行政复议和行政败诉案件发生。

(三)夯实基础,为科学监管决策提供依据

她十分注重制度建设质量。在通过深入调查,先后草拟、修改、完善、审查、收集整理了行政执法责任制、案卷评查制度、查处分离制度、重大案件集体讨论制度、政务中心行政许可工作制度、行政责任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效能建设制度、医药企业联系等60多个制度,对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强化机关管理奠定了制度基础。

她积极参与立法调研。《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办法》等多部法律法规的征求意见稿公布后,她结合实际,提出了多条具有建设性的修改意见。她积极推行“两集中、两到位”的行政审批模式。亲自草拟修订工作制度

,清理行政审批项目,编制政务服务指南,审查工作流程,缩短办结时限,为本局行政审批改革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经验在全市交流推广。她严格对本局即将出台的文件进行了合法性审查,对已出台的文件,进行了合法性清理,提议废止了过时的规范性文件。她还利用业余时间撰写文章,她撰写的《坐行政诉讼被告席的体会》、《从一起行政诉讼争执的焦点看规范执法行为》等多篇有关药品监管执法的文章在报刊、网站发表,《浅谈对药品边缘产品的监管》一文,被××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为“三型机关建设”优秀论文。她广泛深入普及法律知识,亲自撰写讲稿,制作多媒体幻灯片,对系统新录用公务员进行岗前法律知识培训,给从药人员讲授法学基础和专业知识,参与对行政相对人和本系统公务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受到参学人员好评;她与有关部门配合,将法律”“六进”活动搞得有声有色;编写的法律学习辅导资料,挂在本局网站上供大家参考;组织和参与了每年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7.1”安全合理用药宣传日、“12.4”法制宣传日等系列法制宣传活动,发放各种宣传资料10多万份;联合小西街社区和人民南路小学,设立食品药品法律宣传专栏,重点宣传了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和政务热线、标语、展板进行宣传。一系列的举措,为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

三、勤奋钻研,积极投身学习实践活动

基层讲课讲稿范文第9篇

一、勤奋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该同志坚持“终身工作终身学习”的理念,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深刻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较高的党性修养和政策理论水平;刻苦钻研法学理论,熟悉行政法学和专业法律知识,熟练掌握了药监业务理论知识和执法实务。特别是她始终保持着“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进取精神,积极参与各类学习培训,努力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和服务能力,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具有较高的依法行政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应急反应能力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二、勤奋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该同志20005年8月任市局政策法规科长以来,快速进行了由主要领导向科长的角色转换,淡薄名利,清正廉洁,履职尽责,工作卓有成效。市局连续三年被评为政府法制工作先进集体

(一)破解难题,沉着应对敏感的突发事件

2007年5月,一个自称的打假维权人士,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告上了法庭,诉该局在药品广告监管上行政不作为。这是关系本局形象和声誉的大事,领导高度重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政策法规科承担了应诉任务。在学校,她学的是中药和药学专业,工作后又长期在领导岗位上,面对专业性极强而陌生棘手的行政诉讼业务工作,她努力克服法学理论知识的不足,边学边干边请教,查阅大量资料,仔细梳理法律法规赋予基层药监部门在药品广告监管方面的职能职责,调查收集本单位对本地媒体药品广告进行监测的录像、文字资料、给工商行政部门的违法药品广告监测移送文书、文件信函等,精心撰写、反复修改行政答辩状,以翔实的数据、确凿的证据,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切实履行了法律赋予的职责。因此,本案以原告撤诉终结,树立了良好的药监形象,这个行政诉讼案卷,也被评为全省药监系统2007年度十大优秀案卷之一。

(二)深入基层,创新法制机制建设

为了加强执法制度建设和有效防止执法中的腐败现象,有的执法部门开始进行查处分离的试点工作。××同志向局党组提出了“能不能在我局率先推行查处分离”的建议后?系统上下顿时议论纷纷……。面对议论和阻力,她先后走访了公安局、质监局、城管执法局等执法部门,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作出了试点方案。2007年初,由政策法规科牵头,在高坪、营山两局开展了查处分离试点工作。在法规科人少、事务性工作很多的情况下,她坚持下基层,与其他同志一道,多次深入两个局,了解执法人员的基本情况,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发动工作,指导制定实施方案,及时解决试点中遇到的难题,总结交流试点经验,在全系统推广。同时,督促实施简易程序案件备案审查、听证和重大案件集体讨论等制度,经组织对已办理的200多个案卷的评查,发现案卷的瑕疵明显减少,案件办理质量明显提高。她还通过电话、网络、讲课和接待来访,热忱为基层执法人员解答执法难题150多起。几年来,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无一例行政复议和行政败诉案件发生。

(三)夯实基础,为科学监管决策提供依据

她十分注重制度建设质量。在通过深入调查,先后草拟、修改、完善、审查、收集整理了行政执法责任制、案卷评查制度、查处分离制度、重大案件集体讨论制度、政务中心行政许可工作制度、行政责任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效能建设制度、医药企业联系等60多个制度,对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强化机关管理奠定了制度基础。

她积极参与立法调研。《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办法》等多部法律法规的征求意见稿公布后,她结合实际,提出了多条具有建设性的修改意见。她积极推行“两集中、两到位”的行政审批模式。亲自草拟修订工作制度

,清理行政审批项目,编制政务服务指南,审查工作流程,缩短办结时限,为本局行政审批改革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经验在全市交流推广。她严格对本局即将出台的文件进行了合法性审查,对已出台的文件,进行了合法性清理,提议废止了过时的规范性文件。她还利用业余时间撰写文章,她撰写的《坐行政诉讼被告席的体会》、《从一起行政诉讼争执的焦点看规范执法行为》等多篇有关药品监管执法的文章在报刊、网站发表,《浅谈对药品边缘产品的监管》一文,被××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为“三型机关建设”优秀论文。她广泛深入普及法律知识,亲自撰写讲稿,制作多媒体幻灯片,对系统新录用公务员进行岗前法律知识培训,给从药人员讲授法学基础和专业知识,参与对行政相对人和本系统公务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受到参学人员好评;她与有关部门配合,将法律”“六进”活动搞得有声有色;编写的法律学习辅导资料,挂在本局网站上供大家参考;组织和参与了每年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7.1”安全合理用药宣传日、“12.4”法制宣传日等系列法制宣传活动,发放各种宣传资料10多万份;联合小西街社区和人民南路小学,设立食品药品法律宣传专栏,重点宣传了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和政务热线、标语、展板进行宣传。一系列的举措,为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

三、勤奋钻研,积极投身学习实践活动

基层讲课讲稿范文第10篇

一、勤奋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该同志坚持“终身工作终身学习”的理念,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深刻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较高的党性修养和政策理论水平;刻苦钻研法学理论,熟悉行政法学和专业法律知识,熟练掌握了药监业务理论知识和执法实务。特别是她始终保持着“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进取精神,积极参与各类学习培训,努力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和服务能力,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具有较高的依法行政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应急反应能力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二、勤奋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该同志20005年8月任市局政策法规科长以来,快速进行了由主要领导向科长的角色转换,淡薄名利,清正廉洁,履职尽责,工作卓有成效。市局连续三年被评为政府法制工作先进集体

(一)破解难题,沉着应对敏感的突发事件

2007年5月,一个自称的打假维权人士,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告上了法庭,诉该局在药品广告监管上行政不作为。这是关系本局形象和声誉的大事,领导高度重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政策法规科承担了应诉任务。在学校,她学的是中药和药学专业,工作后又长期在领导岗位上,面对专业性极强而陌生棘手的行政诉讼业务工作,她努力克服法学理论知识的不足,边学边干边请教,查阅大量资料,仔细梳理法律法规赋予基层药监部门在药品广告监管方面的职能职责,调查收集本单位对本地媒体药品广告进行监测的录像、文字资料、给工商行政部门的违法药品广告监测移送文书、文件信函等,精心撰写、反复修改行政答辩状,以翔实的数据、确凿的证据,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切实履行了法律赋予的职责。因此,本案以原告撤诉终结,树立了良好的药监形象,这个行政诉讼案卷,也被评为全省药监系统2007年度十大优秀案卷之一。

(二)深入基层,创新法制机制建设

为了加强执法制度建设和有效防止执法中的腐败现象,有的执法部门开始进行查处分离的试点工作。××同志向局党组提出了“能不能在我局率先推行查处分离”的建议后?系统上下顿时议论纷纷……。面对议论和阻力,她先后走访了公安局、质监局、城管执法局等执法部门,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作出了试点方案。2007年初,由政策法规科牵头,在高坪、营山两局开展了查处分离试点工作。在法规科人少、事务性工作很多的情况下,她坚持下基层,与其他同志一道,多次深入两个局,了解执法人员的基本情况,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发动工作,指导制定实施方案,及时解决试点中遇到的难题,总结交流试点经验,在全系统推广。同时,督促实施简易程序案件备案审查、听证和重大案件集体讨论等制度,经组织对已办理的200多个案卷的评查,发现案卷的瑕疵明显减少,案件办理质量明显提高。她还通过电话、网络、讲课和接待来访,热忱为基层执法人员解答执法难题150多起。几年来,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无一例行政复议和行政败诉案件发生。

(三)夯实基础,为科学监管决策提供依据

她十分注重制度建设质量。在通过深入调查,先后草拟、修改、完善、审查、收集整理了行政执法责任制、案卷评查制度、查处分离制度、重大案件集体讨论制度、政务中心行政许可工作制度、行政责任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效能建设制度、医药企业联系等60多个制度,对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强化机关管理奠定了制度基础。

她积极参与立法调研。《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办法》等多部法律法规的征求意见稿公布后,她结合实际,提出了多条具有建设性的修改意见。她积极推行“两集中、两到位”的行政审批模式。亲自草拟修订工作制度

,清理行政审批项目,编制政务服务指南,审查工作流程,缩短办结时限,为本局行政审批改革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经验在全市交流推广。她严格对本局即将出台的文件进行了合法性审查,对已出台的文件,进行了合法性清理,提议废止了过时的规范性文件。她还利用业余时间撰写文章,她撰写的《坐行政诉讼被告席的体会》、《从一起行政诉讼争执的焦点看规范执法行为》等多篇有关药品监管执法的文章在报刊、网站发表,《浅谈对药品边缘产品的监管》一文,被××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为“三型机关建设”优秀论文。她广泛深入普及法律知识,亲自撰写讲稿,制作多媒体幻灯片,对系统新录用公务员进行岗前法律知识培训,给从药人员讲授法学基础和专业知识,参与对行政相对人和本系统公务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受到参学人员好评;她与有关部门配合,将法律”“六进”活动搞得有声有色;编写的法律学习辅导资料,挂在本局网站上供大家参考;组织和参与了每年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7.1”安全合理用药宣传日、“12.4”法制宣传日等系列法制宣传活动,发放各种宣传资料10多万份;联合小西街社区和人民南路小学,设立食品药品法律宣传专栏,重点宣传了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和政务热线、标语、展板进行宣传。一系列的举措,为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

三、勤奋钻研,积极投身学习实践活动

上一篇:职业教育学习讲稿范文 下一篇:领导讲话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