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基层更要心在基层

时间:2022-07-19 02:23:41

身在基层更要心在基层

争论:身在基层的媒体要不要搞“走转改”

8月9日,等五部委联合部署在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各地新闻单位积极安排部署,一时应者如云,大报大台大网新风扑面:村民小组长上了党报头版头条,普通代课老师上了央视新闻联播,许许多多的凡人新事上了各大新闻网站首页,让人读了、看了倍感亲切。

潜江日报社要不要响应中央五部委的号召,也在记者中间搞一次“走转改”呢?当时在我们编辑部内部也产生了不小的争论:一种声音认为,潜江作为一个省直管市,辖下没有设立区县,实际上自身就是一个标准的县市级单位建制与规模。而县市级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但处于宏观之末微观之首,于国家这部宏大的机器之中本身就在一个基层的位置。我们潜江日报社目前虽属市州报系列,可在具体操作上与县市区域报无异,跟市州级以上的新闻媒体相比,我们本身就在基层,人家“喝的是五粮茅台,住的是宾馆高楼”,我们“喝的是高粱小酒,走的是田间地头”,还有什么必要强调“走转改”呢?另一种声音则认为,潜江日报作为中共潜江市委机关报,虽然身在基层,但不等于心在基层。多年来形成的“机关报报机关”的做法,使有些记者特别是少数青年记者养成了一种“无冕之王”的霸气,他们身在基层却心不在基层,没有官职却一身官气,名头不大却架子不小,把报社当作“衙门”,把村部当作“机关”,与群众缺少共同语言,没有多少交往,尽管占着地利接着了基层“地气”,却在群众中缺乏“人气”,写稿全凭听会议、看材料、要情况、玩鼠标,往往是说教式、“八股调”、正确的废话没完没了。因此,身在基层的记者也有“走转改”的必要。

只有踏踏实实地走出去,才知道我们的电脑桌跟百姓隔多远!由报社社长、总编辑带队,我们编委会组织两路记者放下鼠标,走出去采写了《“口子镇”走笔》、《再访贫困村》等系列报道,不到一个半月发稿48篇,对地方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老新镇党委书记严义高看了报道后特意约见记者,说“你们报道写得好。通过稿子我们发现了自己工作中的‘灯下黑’现象并不少见,也看到了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我们一定努力改进,给人民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园林街道办事处马家台村一个名叫陈代松的中年农民骑着自行车来到报社,要求破季订阅潜江日报。他说:“你们的报纸有看头了,讲的就是我们的身边事心里话,我们当然爱看。”

走村居农户、到田间地头,方能写出色、味、声、形、情的稿件来,让新闻好看,好读。身入基层不难,“心入”基层不易。百姓的所思所盼只有“心入”才能发现,许多“活鱼”只有“心入”才能抓住。身在基层还要心在基层,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要带着一颗心下去,不能人下心不下。只有心贴群众,情系百姓,群众才愿意把掏心窝子的话讲给你听,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疾苦,才能真正写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章。

一场看似不可调和的争论就这样在“走”中偃旗息鼓了。记者普遍认为,心在基层,就应该正视群众呼声,听取他们的善意批评,改一改我们的文风,反映他们的合理诉求,说百姓话,道实在理,多写一些普通群众的酸甜苦辣。只有这样,写出的稿子才有人看、才有人读。

策划:基层媒体“走转改”不能照葫芦画瓢

打开大报大台大网,我们不难看到很多“走基层”的记者,发扬老一辈新闻工作者“两腿泥”的精神,深入到人民群众中,真正了解和反映基层群众的疾苦,采写和反映基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和经验,切实改变文风,捕捉最生动的场景,记录最感人的故事,学好用好群众语言,使新闻报道植根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之中,更加生动鲜活、贴近群众。

作为基层媒体,潜江日报如果照葫芦画瓢,也把类似报道活动硬性贴上“走基层”的标签,就未免有点东施效颦式的荒唐了,不仅让人觉得贻笑大方,甚至令读者感觉你不是在隔靴搔痒没搔到痛处,就是你狗眼里插鸡毛强充外国鸟,想有意拉开媒体与百姓之间的距离。

有鉴于此,我们在做新闻策划时重点锁定两个栏目:一个是《记者访农家》,要求是记者的亲身见闻或蹲点日记,不得有二手材料之嫌;另一个是《记者社区行》,要求是记者的体验报道和一线感悟,不得掺杂任何虚假成分。

两个栏目一乡一城,都要有具体的人物与场景,每人每周一篇,分别在一版和五版显著位置刊登,月底凭作品见高低,单独量化考核。高者谈经验体会,低者则说明改进措施。

实施这一方案后,我们明显感觉到,《章启瑞的“试金石”》、《待到香满地》、《“野鸭司令”的“天罗地网”》、《养水蛭的大学生》等鲜活稿件日渐多了起来,冗长空洞、言之无物、刻板生硬的文风为之一改,潜江日报越来越受百姓欢迎了。

“在农家和社区,我们要学的东西真的还很多,我们要报道的东西也真的还很多!”基层是我们办好党报的源头活水,往日坐在电脑桌前感到缺少“新闻点子”或“竞争稿件”的编辑记者,再也不愁没米下锅了。

80后青年女记者成妍深有体会地说,过去我们记者工作岗位虽然在基层,生活的重心却在城里,工作的重点却在上面,被群众称为“候鸟干部”,与群众关系成为“蛙水关系”:需要时跳进来,不需要时跳出去。结果,写稿时往往脱离基层实际和群众需求,甚至损害群众利益;在履行舆论监督职责的时候,往往缺少从群众立场出发的换位思考,甚至板着一副居高临下“教师爷”的面孔,把群众当对立面,导致一些矛盾激化。

实践充分说明,对于媒体记者来说,基层,不是蜻蜓点水的触点,而是大树扎根的原点;不是深入群众的终点,而是服务群众的起点。因此,我们要身在基层,更要心贴群众;要了解实情,更要培养真情;要听到实话,更要干出实绩。

“基层是最大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编辑记者只有走进基层一线,才能更真切地了解群众需求,汲取群众智慧,赢得群众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说,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读基层的“无字书”,拜人民为师,这是我们新闻工作者成长成才的“必修课”。

对那些缺少基层工作经历的编辑记者来说,这堂课很好理解,到基层去就是“补课”去。而对于我们这些平时就身在基层的编辑记者,则会有这样的疑问:这堂课对我们还有必要吗?本报《记者访农家》、《记者社区行》反映的一些细节给出了答案:同样有必要!对于那些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报社门的“三门”记者尤其如此。

一般意义上说,记者身在基层,应该对基层实际更熟悉,对群众需求更了解,对群众感情也更深厚。但我们往往对“村长来了,我们能不能讲实话”的疑虑、“听说镇里的书记来了,好多村民都聚拢过来”的兴奋,以及“市里来的包村干部整天一身泥水,村干部们也就都坐不住了”的描写习已为常,这就说明我们一些记者身在基层,却脱离了基层,脱离了养育我们的人民群众。

群众是讲实际的,也是讲感情的。记者把群众当亲人,群众就会把记者当亲人。值得欣喜的是,我们的记者开始学会使用人民群众清新朴实、生动鲜活、具有生活气息的语言,用群众话说群众事。然而,我们也同时发现,有些作品虽然文字很“朴实”,表达很“通俗”,却始终让人感觉隔着一层,仿佛走马观花。这也说明,改文风不仅是改文字,如果只是用群众的语言、日常的俗语为文章添彩,自己却始终徘徊在人民群众的心门之外,这样恐怕依然有违改文风的初衷。

正如中央领导所言,“要善于用普通百姓的视角观察问题,用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阐述观点,平等交流、平易近人,防止居高临下、自说自话。”改文风的背后,更深层次的是思想作风的转变,是对自身位置的重新打量。

作风决定文风,文风反映作风。光明日报社优秀新闻工作者、教育部副主编蔡闯认为,向群众学习,绝不能仅仅攫取几个“语言元素”或“关键词”就自以为“搞定”了。在概念先行、文件打底的新闻报道中,就是加上再多的口语方言也无济于事。就像在摆满了苏丹红、瘦肉精、三聚氰胺的餐桌上,再摆一盆野生王八汤,也绝不能把这桌酒席称作“农家宴”一样。只有从思想意识上与人民群众保持一致,才能在生活上融入其间,在语言上融会贯通,才能写出群众爱看的鲜活新闻。

在这个意义上说,“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一个逻辑整体,“毕其功于一役”是不可能的。只有不断深入基层,切实转变作风,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亲近群众,在工作上贴近群众,真正拜人民群众为师,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文风,使我们的文章不仅有泥土的芬芳,更具备泥土的厚重。■

(潜江日报社)

上一篇:用心服务才能更贴近 下一篇:“五走进”让新闻有了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