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学习讲稿范文

时间:2023-03-08 02:45:28

职业教育学习讲稿

职业教育学习讲稿范文第1篇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践行科学发展观,谱写职业教育新篇章》。

我们知道:“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早在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同志就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层面—职业教育来说,我们在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坚持把“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放在了首要位置,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办学方向、育人方向,始终把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作为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谱写了一曲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众所周知,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突出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和基本要求。“以人为本”全面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为谁发展、靠谁发展。

从20*年整合以来,我校一直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至始至终地把学生、企业、教职员工放在第一位,对学生、教职员工给予大胆科学的管理和人文的关怀,不断地推动学校成为架起学生与企业零距离对接的桥梁;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的平台;成为展示职业教育新形象的窗口。

在发展职业教育工作中,墨守成规是万万行不通的。职业教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还要牢牢把握创新这一关键。俗话说:水不厌深,人不厌新,贴合实际的创新能为中职学校的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和挑战。20*年年底,我校精心论证,积极创新,果断与广西盛名教育管理有限公司合作,率先在XX市创办了“工学结合,零学费入学”新的办学思路和模式,为贫困家庭子女的求学成才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途径,迅速使学校的在校生人数由当时的不到二百人发展为近六百人,创造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奇迹。目前,我们学校已成功运作8期共1500多名学生赴东莞、深圳进行了13次的顶岗实习。这一大胆成功的举措为学校的发展写下了叹为观止的精彩的一笔,为我们坚定不移的办职业教育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如今,旅游服务、学前教育、机电一体化、焊接技术等更多专业的开设让更多渴望“学技能,早就业”的同学找到人生的支点,“讲素质,强技能”已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着更多的学子加入到它的队伍中来。学校在校生人数已突破2000人。这些成绩的取得昭示着全体职教人“克难奋进,不懈开拓,创新不止”的雄心壮志,更是我们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结出的硕果。

新时期中职学校发展建设中,做好学生的安置就业是学校的立身之本,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一个学生安置的失败对一个学校来说是几百分之一,甚至是几千分之一的失败,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失败,因此,我校始终把安置工作当作责任大于天的大事来抓,坚持323156招生安置政策不动摇,始终把“让学生家长满意,让企业用人满意”放在第一位,深化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巧借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惠风,凭借着领导跑破几双鞋的执着与韧性,先后与广西盛名、上海松桥区职业学校、青岛华海技术专修学院建立了联办关系,被海信集团、中际人才开发中心有限公司、上海江南造船集团确立为定向人才培训基地。确保了学校安置工作的流利、顺畅,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

有人曾把招生和安置工作看作是制约中职学校发展的瓶颈,也有人把招生安置工作形象地喻为是中职学校发展的“晴雨表”。作为职教人,我们清楚地懂得这些话所包含的沉甸甸的份量,也用自己的信念和行动履行着职教人对职教事业发展所独有的一种奉献情怀。

至今我还清晰记得20*年春节前夕的那次集中招生。当报纸,电视不断地提醒风雪无情,尽量减少出行的时候,我校20*年春季招生工作拉开了帷幕。不是刻意去冒险,也不是做秀给谁看,而是我们必须要赶在各初中放假之前把新的招生政策大面积而有效的宣传下去,如果各初中一放假我们再宣传那难度就无形中加大了几倍。于是没有铿锵的保证,没有相互的推诿,包括领导在内的三十多人直接参与到这场风雪招生路的行列。当汽车谨慎缓慢地行驶在县域内的各中学,各村落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经历的是一场“玩命的招生”。有的初中教师不解,多数家长疑惑:“你们吃的是皇粮,旱涝保收,冒这么大的雪,费这么多口舌给学生和家长一遍遍做工作,有时还要遭受别人的误解和白眼,你们图啥?图钱吧,听人家说招一个生要挣好几百呢?”面对他们的目光和询问,我们坦然也傲然。是的,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还有多少人能固守一份教师职业的清贫与无私奉献的灵魂呢?

爱默生说:“责任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它是一种伟大的品格,在所有价值中它处于最高的位置。”我很庆幸作为职教人我们还时时在心中装着一份责任和使命,让我和我的团队把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留给了我们所从事的职教事业。就是在那样恶劣的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年前经过全体集中招生人员的努力共招收新生127名,年后从初九开始,当很多人还沉浸在春节的气氛中时,我们又开始新的一轮集中招生。20*年春季我校共招收新生三百多名,居XX市职教招生前列,为巩固学校生源队伍,继续稳健地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白云奉献给蓝天,岁月奉献给季节,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朋友…”有人唱着这样的歌叹道:“我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事,是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了,我无法奉献,也不需要奉献。”

其实,奉献对任何人都不苛刻。不能长成参天大树作栋梁之才,不妨是一棵小草为春天献上一抹新绿;不能成为高山昭示一种雄壮,何妨当一块路碑为迷途的旅人拂去心头的阴云;不能像海洋用宽阔的胸怀拥抱百川,有怎么不可以是一条小溪为干涸的土地捧上甘露!当我们觉得自己渺小的无法奉献时不妨像职教人一样用自己的行动去诠释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用自己的信念去谱写职业教育的新篇章。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对,从头越!如今面对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机给职业教育发展带来的机遇与严峻的考验,我们全体职教人决心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以“扬帆破浪,策马加鞭”的勇气和“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争做XX市职教领域的排头兵,继续谱写职业教育的新篇章。

职业教育学习讲稿范文第2篇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公共基础课教学 秘书学课程教学

教育部教高[2006] 16 号文明确要求:“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 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提高学习能力, 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们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必须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 职业核心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也是高职高专学生获取成功的关键能力。我理解这关键能力就是:学会学习的能力、交流能力、社会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对我国职业技能培训做出了三个层面的划分:第一层面为专业特定技能;第二层面为行业通用技能;第三层面为所有行业都需要的职业核心能力。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应具备的职业核心能力是指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必不可少的跨职业的基本能力,它主要应包括个体具备的自我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字应用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七种职业核心能力。

一、高职高专基础课、公选课教学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在高职高专基础课、公选课教学过程中,我们应以就业为导向, 服务为宗旨, 职业核心能力即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为目标进行教学探索。

以公共基础课秘书学教学为例,对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进行分析。职业关键能力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 它适用于各种职业, 在职业生涯中可迁移、可携带, 能适应岗位的不断变换, 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 是伴随人终生的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能力。

首先设置实用的课程体系按照与市场接轨,教育与岗位 “零距离”接触的课程设置思路,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为出发点,严格按照国家职业规范标准,设计能力培养目标。笔者认为,先应根据培养目标确定不同专业对文秘知识的核心能力需求,再依据对核心能力需求的侧重点,确定支持某专业文秘知识的核心能力,创建符合适应市场需求的实用文秘公选课程体系.可根据实用且可操作原则进行整合或拆分,可拆分成文书与档案处理,公文写作与处理,秘书商务写作,办公室行政管理程序,信息处理与网络技,办公自动化设备操作实训,会务策划,商务礼仪,会计事务,沟通与项目管理等.根据不同专业就业方向设置课群,选取侧重学习的公共基础课部分,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较坚实的基础,并体现职业岗位的真实需求.课程设置务实求真,接轨就业市场。

其次制定实用的课程计划按照职业岗位能力的形成来制定课程实施计,能比较科学地促进学生秘书职业技能的形成.特别是围绕办文能力,办事能力,办会能力和办公自动化能力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衔接,有机整合和合理排序.符合学生技能学习的心理和能力培养的原则,最终达到职业能力的形成.对各部分课程也要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制定目标,教材,成绩评价方法,学习中的注意事项,授课计划,内容等.制定这样详细的课程计划,对学生来说,使学生对授课内容在课前有一定的认识,有利于促进学生有计划地进行课程学习并明确课程达标目标.

再次编著或选择实用的文秘教材

教师根据市场需求编著实用性教材;教材要进行有机整合,按照秘书职业能力特别是核心能力和国家秘书资格认证考试内容进行实践项目的拟定;并按照职业能力的形成顺序,分阶段地编写系列主题明确的培养目标、任务或任务组合。

第四是建立以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的实用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以“能力本位”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首先确立文秘能力结构,即能熟练使用各种办公设备,准确选择和掌握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技术,能熟练地完成文字处理工作,熟悉各种数据和图像处理技术;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协调组织能力等。然后建立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考核试题库进行评价。评价应能准确、科学评价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过程,并且能使职业能力的培养与秘书职业资格鉴定和各类证书考试接轨, 如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及以上证书;普通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中级证书;秘书职业资格三级证书等。

二、高职高专基础课、公选课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的构建

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建构,重要的是确立以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实践过程的课程模式和项目化的教学方法等三个方面。

一是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目标,旨在促进学生才能、方法、知识、观点和价值观的综合发展。培养目标的定位应立足于:一要体现职业核心能力导向的要求,反映社会实践,即根据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和人对文化素质的心理追求,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开放性社会实践和影响社会进步的能力。二要体现学生高质量就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要求,通过在校课程的学习,使之具有一定范围的职业核心能力,以充分体现学校职业教育的价值。

二是基于实践过程的课程模式:能力体现于行动,通过行动进行培养。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途径是: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有机会经历完整社会活动过程、获得与实际社会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带有经验性质的行动知识,从而生成可以促进人的发展的能力。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事实性知识的积累和心智技能训练,更重要的是学习活动与社会活动的一体化过程,既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习过程,也是职业能力形成的过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迁移性,为有效的职业学习提供一个科学的载体。

三是项目化的教学方法:实现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的重要基础是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体系。项目化教学是近年来我国引进的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在能力培养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项目化教学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以完成真实性项目为基础,参与项目实施的步骤,过程。学生学习方式多以强调合作与交流的小组形式进行,具有计划进程、选择资料、尝试方法、控制质量、评价结果的实践空间;教师是学习者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样,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锻炼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与人沟通能力等。

三、提高高职高专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一)从思想上认识提高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性

职业核心能力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如果说学生的职业技能是学生最应该掌握的基本能力,可以为他们的就业提供一块敲门砖的话,那么职业核心能力就是一种在就业岗位中不断晋级、升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且目前很多企业在招聘员工时也很看重这样的能力,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从思想上认识提高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性,为此改变课程体系及授课方式,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二)通过开设公共基础课来提高职业核心能力

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设计也要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目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里就以应用文写作课程为例进行说明在教学中笔者采用小组学习法、任务驱动法、情景教学法等等,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能力。例如竞聘演讲稿的学习, 首先给学生一个任务, 让其准备好竞聘演讲稿去参加XX 物流公司采购部主管、仓储部主管岗位的竞聘,要求每个小组讨论学习并共同完成竞聘演讲稿, 每组推选一位代表到由学生布置好的模拟竞聘现场参加竞聘演讲, 最后师生共同对每组的竞聘演讲稿进行点评。在这个过程中, 演讲稿的完成可以提高学生的收集信息能力、自我学习的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模拟竞聘现场的布置可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 师生共同点评进一步提高学生拟写竞聘演讲稿的能力。

(三)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提高职业核心能力的平台

1、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培养职业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能力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周期,这就要求我们优化教学把核心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形成一个从上而下的全方位的教育系统。

2、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平台。多多参加各种职业技能比赛,鼓励学生参与其中。也可以自行组织各种技能比赛,这样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展示才能的平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协调、组织能力。

3、 成立兴趣小组。这样可以让每个有兴趣爱好的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舞台, 可以在这个舞台上尽情地展示自己, 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的能力。

4、组织社会调查活动, 开展假期社会实践等。鼓励每个学生参加, 参加者可以在平时成绩里加分, 取得成绩者可以给予一定奖励。让学生成为活动的参与者, 成为活动的组织者。活动规模可以是班级内, 可以是系部内, 可以是院级内, 还可以是校际之间的。

参考文献:

[1]黄阳花.浅谈职业核心能力培养[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

[2]童山东.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探究[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3月

职业教育学习讲稿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职业教育;心理学;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32-0080-04

21世纪以来,伴随着职业教育和心理科学的快速发展,作为职业教育类师范生的教师教育模块必修课程,职业教育心理学在教材出版、教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尽管如此,我国职业教育心理学课程建设的现状仍不容乐观,特别是在课程定位、教材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

一、职业教育心理学课程建设的困境

(一)课程地位边缘化,缺乏应有重视

在学科体系中,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生存处境艰难,基本处于职业教育学的“奴婢”和教育心理学的“附庸”的尴尬位置[1]。相应地,作为职教教师教育模块的核心课程,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地位也未得到应有体现,表现在忽略课程建设,忽视学分学时设定、任课教师选择、教学时间安排、学生编班规模等。一些高校在遴选重点课程、精品课程时,往往优先选择专业课程,忽略公共课程,极少关注教师教育类课程。在安排教学任务时,通常优先安排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的教师讲授专业课程,只安排教学经验与教学水平一般的教师讲授职业教育心理学等公共课程。任课教师往往也认为职业教育心理学课程似乎“低人一等”,对课程教学的准备、实施与评价投入的精力不足,不重视课程教学的质量与效果。为了节约教育资源,一些学校通常将多个专业的一两百名学生合班上课,将授课时间安排在下午或晚上等“边缘”时段。此外,很多学生认为职业教育心理学等公共课程“没有用处”,导致在课堂上出现诸多问题现象或消极行为,甚至厌学逃课。

(二)教材体系庞杂化,缺少课程特色

当前国内出版的职业教育心理学教材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内容庞杂缺乏特色。有的教材内容就像一个“大杂烩”和“拼盘”,在共性的学习心理、教学心理的基础上,体现“个性”和“特色”,各取所需地加入学生心理、管理心理、心理测量、心理健康、教师心理等章节,使得教材内容“大而全”。二是形式单一难显活力。部分教材的文字叙述过多,直观形象的图表较少,不符合心理学的认知规律,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三是理论晦涩难以应用。有的教材偏重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文字表述晦涩难懂,即使吸纳一些认知实验研究成果,但可能限于篇幅而断章取义。四是取材陈旧脱离实际。有的教材体系仍是“新瓶旧酒”,对心理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吸收不足,而且脱离当前职校教育教学的实际。

(三)教学内容普教化,忽视学生所学专业

首先,一些教师在备课时只重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过程,忽视学生特点。如果忽视学生因素,备课必然会降低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有的教师备课时即使“备学生”,但未能考虑到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特征,可能导致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相脱节。其次,教师教学时重“基础理论”轻“职业实践”。大多数教师熟悉普教、高教系统而对职教系统较为陌生,特别缺乏对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和学生情况的了解,往往“想当然”地进行教学。有的教师重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分类、功能、影响因素等理论知识的教学,忽视理论的实际应用。最后,教学内容重“学习”轻“教学”。受普通教育心理学课程体系的影响,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重“学”轻“教”,更为关注学习理论、学习动机、学习迁移、学习策略、学习过程、知识学习、技能学习等学习模块知识,轻视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学评价、教师心理等教学模块知识。

(四)教学方法程式化,忽略技能应用

首先,从教学方法看,由于课时少、学生多,再加上部分教师缺乏经验,缺少充分的课前准备,使职业教育心理学的课程教学难以做到多样化,而更可能表现为程式化的教学,形式单一,以灌输式、讲授式的课堂教学为主。课堂教学过程中,缺少心理测验、心理实验、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与形式。其次,从教学手段看,教师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但课件制作仍表现为翻版讲稿,缺少图表、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载体,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从实践教学环节看,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实践教学还比较薄弱,很多心理测验、心理实验难以安排到位,观摩教学、微格教学、现场教学等组织起来也困难重重。第四,从考核形式来看,为了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课程考核通常采取闭卷考试形式,但考题多为考核识记、理解等较低认知目标的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等,表现出重基础理论,重记忆能力,轻问题解决能力,特别是解决职业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师资队伍单一化,缺乏有效合作

职业教育心理学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需要来自教育学、心理学专业教师、其他学科教师、职业学校教师甚至行业企业专家的有效合作,但目前各方面尚未形成应有的合力。首先,任课教师多毕业于师范院校心理学、教育学专业,师资队伍结构单一化、同质化,缺少“双师型”教师。课程组教师在教学内容编排、教学进度安排、课件制作、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等方面缺乏有效合作,导致教师在统一的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各自为政。其次,职业教育心理学教师缺乏相应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缺乏对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实际的了解,缺少与专业、学科教师的交流,特别缺乏与各专业的学科教学论教师、见实习指导教师的深度合作。最后,在师资队伍中极少有职业学校教师乃至企业相关人员的参与,也使学生难有机会了解职业教育和企业生产的一线信息。

二、职业教育心理学课程建设的对策

(一)提高重视程度,突出课程地位的重要性

要采取有效措施将职业教育心理学从课程体系的边缘拉到中心地带,在政策制定、经费投入等方面向职业教育心理学课程适当倾斜,加强师资队伍培养、教材编写、实践教学环节的扶持力度。学校要在保证课程基本学时的前提下,精心选择教学水平高、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主讲教师。在此基础上,成立课程组或教学团队,相关负责人领导并加强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加强集体备课、组织教学观摩和教学研究。此外,尽可能将来自同一专业的学生编班教学,以加强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的适切性。

(二)体现职教特点,凸显教材体系的先进性

职业教育心理学教材编写应以“研究职教、服务职教、引领职教”为出发点,坚持立足本土,放眼国际;立足职教,创新体系;立足职校,指导实践等编写原则,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思想性、体系的科学性和内容的先进性。编写教材应努力做到:一要内容精练。对教材内容加以高度凝练,适当整合、精简和优化部分章节与内容,避免过多地介绍基础理论知识,使教材尽可能“薄”而“精”。二要知识新颖。内容选取尽量体现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结合我国职业学校一线教师的成功案例和经验,及时充实和更新职校生的心理特征、学习心理、心理教育等内容。三要形式生动。图表的呈现效果通常优于大段的抽象文字,因此要尽可能采用图表、提要、专栏等形式概括教材内容,使学生阅读教材时能赏心悦目,对教材内容能“一目了然”。四要讲求实效。围绕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与活动,加强针对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践、体现实用、注重实效。

(三)以学与教为主线,注重教学内容的职业性

课程教学内容应以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与教学心理为主线,在重点关注学习心理的基础上,还需关注教学心理、职业心理等模块知识,特别要加强学习心理与教学心理的有效衔接,体现“学习心理―教学心理―职业心理”之间的有机融合。处理教材内容是一种情境化的行动,教师必须“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2]。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继承课程稳定的、公认的一些基本内容,并增加一些与职业教育改革关系密切,更好地贴近职业学校教学实际,贴近企业行业生产实际的内容,从而使得课程具有较好的职业性、应用性。在加强知识教学的同时,更要设法将学生的知识转化为学习与教学技能。此外,课程教学在理论应用、问题解决等方面还须考虑学生不同专业和未来职业的特点,并把握当前“90后”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心理需求因材施教。

(四)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教学方法的实践性

首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密切结合。职业教育心理学课程既要重视理论教学,还要关注实践教学,既有理论讲授、练习讨论,还可增加影视观摩、尝试教学、心理测试、心理实验、案例分析、微格教学、现场教学等实践教学环节。在未来几年里,心理学的最重要特征是,关注将从已经积累的心理学知识得到的解决方案投入实际应用[3]。教师要突出课程教学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关注职业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解决,可组织学生到职业学校去参观考察、教学观摩,给学生增加了解职校生的机会,增强感性认识,为理论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可要求学生应用所学心理学知识分析与解决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其次,课堂教学与计算机网络教学紧密结合。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互动方式,进行教师团队与学生的在线答疑与交流讨论,使教学由课堂拓展到课外。最后,传统课堂教学与开放教学密切结合。教师要努力改变单一的课堂化教学环境,把企业文化引入课堂教学,创设尽可能与职业岗位实际接近的教学环境,实现教室与车间、课桌与岗位、学校与工厂的有机融合。

(五)优化教师队伍,提高师资建设的有效性

从课程师资队伍而言,要加强有效合作与团队建设。课程教师要加强与专业学科教学论、见实习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听取他们对课程教学的需求与建议,以更好地更新与拓展课程内容,优化与改进教学方法,强化职业教育实践环节。课程组要定期组织教师到职业学校去观摩教育教学情况,组织教师深入行业企业进行调查分析,了解行业企业对人才能力素质的需求。此外,学校还可通过选派部分骨干教师以兼职挂职、项目合作等形式,深入职业学校、行业企业。其次,课程组还可从职业学校、企事业单位聘请相关人员,特别是“双师型”教师,作为理论课兼职教师、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参与课程教学。

(六)强化教学研究,提升课程发展的科学性

教学研究是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有计划地开展教学研究是提升课程发展科学性和教学有效性的坚实保障。总体来看,职业教育心理学的教学研究可重点关注:一是教学内容研究。教师要关注教材体系内容的现状分析与科学建构;结合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当前职业学校实际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与更新;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环节安排等。二是教学方式方法研究。教师可尝试采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等方法形式,还可采取实验班控制班前测后测实验设计形式进行教学实验研究。三是教学对象研究。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分专业教学、分类教学、分层教学,可关注对口单招师范生、技能特长师范生等特殊学生进行个案研究、追踪研究。四是教学评价研究。课程考核形式可由传统的纸质闭卷考试拓展到上机考试、口试、现场教学等。课程考核还可采取“基本分+技能分”,“基本分”是指考察学生课程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技能分是考察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崔景贵.我国职业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困境与变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6(22):68-71.

[2]崔允t.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22.

职业教育学习讲稿范文第4篇

(1)灵活性。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中,由于借助了信息技术工具以及网络技术,使学生学习更加灵活,时间和空间都不受限制。Internet互联网是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进行交流的最常用平台,在互联网的海量信息中获取知识,无论是使用电脑还是pc、或者是手机,都使移动学习方式随处可见,让学生学习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2)自主性。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中,以学生为学习中心。教师改变传统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为主导地位,变为学生寻找信息、解决问题的指导者。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培养学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工具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习惯。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积极地参与,还要独立地、自主地完成认知过程,并反思。

(3)实践性。做中学是建构主义的思想,也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在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中,需要动手操作的实习实践课程居多。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中,学生不仅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还要亲自动手操作实践,反复操作,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标。将实体教学改为虚拟教学,降低教学成本,提高了操作安全性和教学质量。

(4)交流性。人的学习最初都来自实践、来自面对面的交流。交流与合作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信息化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互助越来越方便和多样化。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中实现了师生之间交流、学生之间交流、学生与信息化智能系统的交流。

(5)探究性。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中,信息技术教学软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激疑性、趣味性,教师或软件会创设直观、生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能够唤起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和解决问题的热情。学生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通过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有的放矢地学习、自主地探索、自由地发挥。

(6)创新性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中有实践、有趣味、有自主、有交流。其中,实践是创新的源泉;趣味性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增强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和交流合作给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环境,学生敢于创新,才会产生创新的思维。

2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优势,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1)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与职业教育学科内容的整合。信息技术课程与学科内容的整合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教学内容以信息化形式呈现,如会计电算化教学模拟软件、DinerDash策略等软件;另一方面,融入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理念,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综合性学习等[5]。我国职业教育重技能教育,学科多为实践类,非常适合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最为适宜一种或几种的现代信息化教学模式,如电子讲稿与在线测试整合,基于资源的自主学习与小组讨论整合,教育游戏与合作探究整合,无论什么样的方式方法,要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发展。

(2)创设问题、提出设想、实践操作、交流合作、巩固创新的学习活动过程。无论是短暂的课堂教学还是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了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探究的机会,结合教学,以任务驱动、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教师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根据学习的内容设计出富有个性的学习任务,同时提供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并创造一个互动的交流环境。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学生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通过在自主探究、团队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的放矢地学习、自主地探索、自由地发挥。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评价,学生要进行互评,形成良好的及时反馈的过程性评价。活动结束后,学生要积极反思和实践操作,以便于巩固创新。

(3)完善职业学校网络平台,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供良好的环境。完善职业学校校园网络,添加与学科内容相关的课件、在线测试、教学游戏、虚拟实验室等现代教学模式借助的软件工具。添加智能跟踪系统,记录学生上网学习的次数、时间、过程、及成果,并智能地进行过程性评价。尤其是在职业教育中,在企业进行实习实践的时间比较长,完善校园网络平台,不仅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平台,还对学生学习过程和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为学生信息素养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提供完善的教育教学网络环境。以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网络技术为主导的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融入了趣味性、实践性、自主性、交流性等教学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捷径,提高了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促进了职业教育的更好更快的发展。

职业教育学习讲稿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就业导向式;教材整合;学习地位;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007-01

就业导向,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技工学校要服务地方经济,培养技能型人才,在专业教学上必须瞄准市场,主动适应企业、行业劳动力和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依据市场对各种职业需要的从业人员的数量及其发展趋势,坚持进行专业调研、毕业生就业调研等制度,教师也需要敏锐地捕捉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对职业演变的影响,适度超前地进行任教专业的改革,确定崭新的专门化教学方向。笔者在近年来任教技工学校《语文》课程过程中,尝试运用了就业导向式的教学法,收到可喜的效果,得到了学生、学校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1.就业导向式教学的教材整合

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的根本性区别在于其"职业性"特征,相比于高中阶段,职业教育的一切教学都要从职业性特征出发,围绕市场对中低层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强化就业导向和能力本位的教育定位,用人单位对中职毕业生的书面理解和表达要求较低,而在口头表达方面则有相应的要求。因此,就业导向式教学的教材整合主要体现在构建职业综合性和项目化《语文》课程,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中具体体现为理论教学应融合并服从于实践,课程教学首先要从"课本基础型"向"应用型"转变,在实际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同时也要注意借鉴采用新的教学模式例如:项目化教学、案例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将教学目标细化渗透到日常教学和课后实践中去,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科学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方法。其次,教师在讲解时应相应降低读写难度,突出实用性,向综合职业能力渗透,让学生学有所用。例如:教师在进行口语训练时,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筛选训练材料,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同时提高语文能力和职业能力。笔者曾经在酒店管理和导游服务等专业讲授时设计了如下的训练题:"你在十一黄金周带团到茂名本地的名胜景点旅游时遇到塞车,被堵1个多小时不能前进,有几个游客要投诉你和所属的公司,应怎么劝说游客?"最后,在教材整合中,还需要注重专业技能、岗位技能的培养,注重知识面的拓宽,同时加强思想素质,心理素质,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形成以就业为导向基础上,形成较强的《语文》课程综合职业能力。

2.就业导向式教学的学生学习地位

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参与的主动程度决定了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和学生要处于平等地位,改变说教式、填鸭式教学,把课堂当作师生双方相互学习的过程,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充满民主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畅所欲言,加强教学的引导性和互动性。在讲授前先给学生一些典型的案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这样的互动教学生动、深刻,学以致用。其次,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做学习的主人。例如:教师在进行口语教学时,可以是教师给定训练题目,也可让学生课前搜集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劝说题材或自己学习、生活中碰到的最想解决的劝说问题设计成训练题目,调动学生自己寻找、摸索劝说方法,互换角色进行练习,自己体验并归纳劝说方法和技巧。最后,教师也要加大"通识"教育的比例。当前中技生《语文》知识的广度不够,形成交叉或多向性的思维方式,相互借鉴,只有广博,才能精专,尤其教育学生要处理好人文科学与专业知识间的关系,目前学生感到难以满足的是《语文》课程中的社会知识、文化知识、历史知识、心理知识、美学知识等,作为一名中技生,今后的工作对象是人,因此完善的知识结构、广博的知识积累对提高中技生的竞争力至关重要。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自学能力、研究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

3.就业导向式教学的教师作用

就业导向式教学的关键是"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作为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具备获取和加工创新信息的能力、科学研究的能力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能遵循创造教育的规律,充分发挥教学个性,从自己实际出发,寻求最佳教学途径,积极启发和引导学生对创新产生兴趣和激情。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仅是知识和方法的传授者,更应该是知识和方法的运用者、示范者,教师应该主动进入教学情境中,用参与活动的方式给学生作出示范。例如:教师在面试口语训练中,教师可以模拟考官角色来考学生,更应该模拟应聘者角色给学生作出示范,从而提高学生的实用语文能力。同时,教师在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时,也应当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学生描述出或者说在脑海里构建出基本知识的框架,然后,给学生一定的自学的时间,让其在基础知识的架构上不断充实,使其丰满,从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综合能力和对知识的加工能力。

4.就业导向式教学的教学策略

就业导向式教学的教学策略最直接是是行为导向教学法,教师首先要对学生作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包括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等。分析学情时可参考学生以往的学习成绩、班主任评价和语文任课老师自己的日常观察,分析后便对学生进行分层,以便在学习时以"优等生"带动"待进生",实现学生间的合作、交流与促进。分组后应安排一定的就座顺序,组员面对面地围成一圈就座,例如:圆桌会议,给学生一种"平等、对话、民主、友好"的交流平台的感觉。其次,教师在日常教学方法上,可以尝试运用职场或生活中的实例创设模拟情境――学生在模拟情境中担当角色获得体验――将体验加以总结概括形成知识和方法――教师补充相关知识和方法――应用知识和方法形成经验和能力――反思知识能力的获得过程,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师生、生生互动的教学情境。在任务的引领下,使学生边做边学,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效能感,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活动中形成专业能力和核心能力,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

5.就业导向式教学的教学组织

就业导向式教学的教学组织就是合作学习,通过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的协作互助,达到知识互补、信息沟通、疑难共解、共同提高的目的。例如:写作演讲稿并进行演讲对中技生来说是一项很难独立完成的任务。笔者曾经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学习,让学生根据各自的能力特点具体分工。小组每个成员都承担查找资料的任务,而草拟写作提纲、修改演讲稿、指导演讲则由小组成员共同参与,一起讨论和互相启发,使每个学生都发挥了特长,小组成员互相取长补短,各小组的写稿质量和演讲效果都明显提高。

总之,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大众化,人力资源配置方式的逐步市场化,中技生就业难凸现出来的今天,技工学校《语文》课程教育只有围绕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培养中技生的核心竞争力,学生才能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徐涵,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反思,《教育与职业》,2015(11).

[2] 侯建军.基于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教育与职业》,2016(3).

职业教育学习讲稿范文第6篇

关键词:台湾;中职教育;培养目标;师资课程;经费实训;体制法规;升学就业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06-0026-05

2015年4月13日至27日,笔者随安徽省教育厅第十一期中学校长研修暨台湾铭传大学安徽教育中心培训班一行27人,到台湾铭大进行了为期14天的培训。14天的时间里,主办方安排参观了5所台湾高中、1所高校,举办了由12位教育专家及学者主持的专题讲座、座谈会、分组交流会。通过到中职学校探访、与学生交谈,笔者对台湾的中职教育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一、台湾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在台湾,职业教育被称为“技术及职业教育”,简称“技职教育”。技职教育体系分为四个层次,即研究生院校(所)、本科院校(技术学院或科技大学)、专科院校和高级职业学校。高级职业学校是培养基层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学制一般为3年,招生对象为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类似于大陆的中等职业学校(下面简称“中职”)。另外,在初中阶段还有技艺教育方案,提供给初中生试探职业性向,培养学习兴趣。

中职教育是台湾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了解,截至2011年,台湾共有中职学校155所(不包括综合高中等含有职业类科的学校),其中,台湾教育主管部门直属79所、县市立13所,私立63所,合计就读中职学生人数计有558 550人(含综合高中、建教合作班、进修学校、实用技能学程等),占整个高中阶段在校生的62.1%。专业设置广泛,有农、工、商、水产、海事、医护、艺术、餐饮服务及外语等各类专业。从上世纪70年代起,由于台湾的工业和商业迅速发展,农业劳动力大量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产业类型转轨,需要大量的中等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这给台湾的中职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到90年代,台湾中职学校在校生人数迅速增长,职普学生人数比例在1996年达到7U3。现在,职业教育在台湾有着很大的市场,尤其是有办学特色的中职学校蓬勃发展,有四五千学生的中职学校非常普遍。

培养应用科学与技术的实用专业人才是台湾技职教育的总体目标。2010学年度在台湾实施的《职业学校群科课程纲要暨设备基准》规定:职业学校“以教导专业知能、培育实用技术人才,并奠定其生涯发展之基础为目的”。为此,教育对象应达到如下目标:培养优良的职业道德及勤奋认真、积极进取、乐群敬业的工作态度;充实专业知识,培育行业职业的基本技能;提高科技和人文素质,增强创造性思维及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与兴趣,为职业生涯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日常教学中的主要体现:一是以实践教学为主。为适应台湾社会需求的多元化,特别加强了进入某个专业领域就业前的准备教育,充实技术含量,突显能力本位,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论教学以达到在生产第一线够用为基准,这种定位准确地体现在教与学的全过程中。二是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台湾的中职教育充分考虑人的发展及生存所需的各种知识和整体素质,尽力创造机会以适应每个人的爱好和能力,将人的发展与社会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按需设教。三是升学兼顾就业。台湾的中职教育修业方式和教学方式在原来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向着两个平台方向发展,面向升学的“综合高中班”和面向就业的“建教合作班”共同存在。

二、师资与课程

目前,台湾有中职教师17 166位(硕士及以上学历者有8 504人,占49.5%),公立学校的师生比为1U11,私立学校为1U45,师资素质较高。台湾的教师与大陆一样,实行资格准入制度,通过招聘进入教师队伍后,见习一年能够得到学生认可,经学校考核合格,才能成为正式教师。台湾的教师普遍敬业、乐群,专业水平较高。

台湾当局鼓励职业学校优先聘任在职场一线工作、有实际操作经验、具备乙级以上技术证照者为专业实习教师,所以,台湾中职学校的教学人员很大一部分来自行业企业,这些教师不仅业务水平高,同时还具有广泛的人脉关系和丰富的实操经验,对市场上的人才需求非常清楚,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台湾还通过法律规章鼓励教师利用假日深入企业行业加强实践锻炼和合作研究。对于缺乏一线实践经验的教师,则送到企业进行培养。同时,中职学校还积极聘请有实操经验和一技之长的企业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教授学生的实践课程。另外,还特别要求“专业实习实训”教师需具备三年以上与业界合作的经验。强大的师资力量为职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考察大陆中职学校的师资队伍,可以发现有两个突出问题,即实践能力偏弱和结构不合理,尤其是县级及以下中职学校,教师结构和素质满足不了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近年来,国家虽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下了很大力气,但培训时间短,培训学校缺乏对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的培训经验,理论偏多、实践不足,不能很好地与中职学校的专业课教学实际结合起来是一大问题。另一重要原因是教师工资太低,很难招聘到优秀的专业课教师也很难从企业行业延揽学历高、有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到职业学校。

台湾中职课程规划总体要求是:在强调学校本位的基础上,以世界上先进国家和地区职业教育课改方向的研究成果为重要参考蓝本,以强化实习实训、满足迅速变迁的产业需要、执行职业证照制度、培养核心能力等为特色,把整合专业及构建专业能力指标体系作为课程规划设计的切入点。

台湾的中职教育课程除了注重务实致用的“做中学、学中做”原则外,课程的修订则要坚持民主性、适切性、连贯性、统整性及弹性化等五项基本原则。台湾的职业教育强调产学合作共同培养人才,“毕业即可就业”,为此推出了操作性极强的“双轨训练旗舰计划”和“最后一里计划”等。其中“最后一里”计划的课程,是台湾行业企业的技术人员与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师共同为学生最后一学年设计的。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科技或管理知识,还要学到产业知识。在台湾,技职院校实习实训教学占70%,而理论教学仅占30%。与此同时,也不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品行和操守的教育十分重视。

中职教育在办学方向上分为“综合高中”和“建教合作班”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综合高中”虽然发展日渐式微,但近年来仍是台湾中职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其课程开设,第一学年为统一的基础文化课程,第二学年为少量的专业课程,第三学年分别为学术与专业课程。目的是推迟课程分化,防止学生在尚不具备“自知之明”的情况下过早选定专业。所以,高中三年强化一般基础课程及专业能力,朝升学与就业并重的方向努力。“建教合作”是学校、企业行业与教育主管部门相互协作,通过教育教学及实习实训,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其课程注重实践、强调职场一线。

职业证照制度是台湾技职院校保持务实致用办学原则的有力举措。台湾职业教育法规要求:每位中职学生毕业前必须获得1~2个技能证书。每所中职学校都极为重视学生考取证照的课程及辅导,同时还为其配备练习和考试的实训设备,学生考试几乎不受时空的影响。

通过考察感觉到,大陆的中职教育不仅应该借鉴台湾在教学内容、方法、理念和课程体系等方面灵活、先进、高效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更应学习台湾技职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及开发与工作过程相吻合课程的方法,学习台湾的紧密与企业行业生产实践相联系的教学过程。

三、经费与实训

台湾地区2011年度教育经费支出为8 023.9亿元新台币,占GDP的5.83%,比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诸如德国、意大利、日本、西班牙、澳大利亚都高。台湾教育主管部门的中职学校预算,包括公私立中职、综合高中、普高附设职业类科及建教合作班、综合职能科、实用技能学程及高中附设的进修学校等。中职学校经费编列与分配,是依各校规模大小及教育需求,逐年按年度校务发展计划的实际需要核实编列,并按专业、重点专业及学生人数核计分配。预算执行过程中如有不足,则由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审核实际情况统筹补助。台湾当局充分认识到:职高相较于普高属于昂贵的教育,仪器设备需要购置,更需时时更新,还需要大量实训材料,故在财政拨款时即偏重职高。以2010年为例,中职公立学校平均每个学生分拨经费149 649元新台币(约3万元人民币),私立中职学校得到的学生人均经费补助相当于公立学校的一半,普高公立学校平均每个学生114 463元(约为2.3万元人民币)。对其他类型的中职教育,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制定了详尽的经费拨付方案,可操作性很强,如对高中校内特设的“综合职能科”(相当于大陆的特教)的经费补助标准――开班费:每班每学年25万元新台币(每班以8人计);超额招生费:每班基数为8人,每超1人另补助3.5万元新台币;新(增)开办班级补助:于当年补助设备费50万元新台币;另每班增加2名特殊教育教师编制。

台湾的中职学校特别重视学生在校技能培训,对硬件投入大,具有先进精良的教学实习实训设备,每个学校的实习工位都能满足教学需求,实训开出率达到100%,同时还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通过桃园市立寿山高中(中职学校)校长陈胜利先生的介绍可知,该校将对学生的技术技能教育和培训当作重中之重,对实训器材设备舍得投入。

在台湾,实训室被称为“专业教室”,不仅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场所,也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表明技能训练是台湾中职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核心内容。各校都将实训投入作为重要的基础建设项目来抓。

除校内训练外,还有不同模式的学生职场实习。如中职学校学生的职场实习模式有阶梯式(一、二年级在校上课,三年级实习)、轮调式(把班级一分为二,到职场实习和在校上课,以三个月为限交替进行)、实习式(利用假期进行校外实习)和进修式(白天在职场实习,晚上在校上课)。职场实习的成绩由实习单位主管和学校辅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习表现与成效作出评定并计入学分。

2013年,我国教育部发文强调要将普高、职高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但普高经过几十年的投入建设,每个县级一中、二中在当地都是校舍设备一流、师资一流,而职高被地方政府重视只是近三五年的事,很多地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对职高的投入寥寥无几,财政账户上显示的投入数字多为学生资助款,真正用于校舍建设和购买设备的经费只是普高的零头。从台湾的职、普生均经费对比可以看出,如果职、普的投入不能大体相当,要求职、普“招生规模相当”是不可能的,强行的结果只有弄虚作假。我们应该明白,台湾的中职教育发展如此强劲,与经费投入的大手笔是绝对相关的。

四、体制与法规

台湾教育实际上可分为四个阶段、两个系列,即纵向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四个阶段以及横向的普通教育、技职教育两个系列。普通教育系列的培养目标是学术型人才,包括普通高中、普通大学和研究生教育。中职教育主要以高级职业中等学校和普通高中附设职业类科为主,此外还开设有综合高中专门学程、实用技能学程、建教合作班、综合职能科、进修学校及国民中学(初中)技艺教育等。另外,技职教育系列还有专科、本科及研究生院校,专科有5年制(相当于大陆的“3+2”高职)和2年制,本科有2年制(招生对象为专科生)和4年制科技院校(主要招中职毕业生),学生从技职院校本科毕业后,可先后进入研究所硕士、博士班继续深造。以上两大系列形成了一个层次完善、上下衔接、左右沟通、中高等畅通的技职教育体系。

台湾的技职学校主要有五种办学形式,即全日制的学历教育、夜间上课的短期培训、学校与企业行业联合开办的建教合作班、实施在校学习与到企业实习见习相结合的实用技能班及一般利用晚上或周末上课的补习学校。这些办学形式都严格按照相关规章运作,从而保证了职业教育的有序发展。台湾教育的办学管理模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政府出钱办和管理;一种是教会出钱办和管理;一种是政府出钱建设交由民间管理。

反观大陆的职业教育体系,1996年9月1 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但到目前为止,大陆的职业学校教育体系还很不完善。初等职业教育对象学龄偏小,不被家长和社会所认可,现在还是一片空白。中职学校教育刚刚走出被淡化、弱化的“阴霾”。中职学校毕业生进入高职院校继续深造的几率依然很小,从而使中职教育成了“断头教育”,更遑论职普互转互通了。通过对台湾职业教育的考察,笔者极为深刻地认识到:目前,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和职普互通机制,是壮大与发展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

政策法规是实施职业教育的强力保障,台湾当局先后制定了《国民教育法》《职业教育法》《补习及进修教育法》《教育经费编列与管理法》《技艺教育改革方案》《高级职业学校建教合作实施办法》等数十项涉及中职教育的经费拨付、课程开设、师资设备、实习实训和产学合作的法规。

针对台湾初中阶段学生的职业教育,台湾的《国民教育法》第七条规定:为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学习兴趣与需要,国民中学3年级(初三)学生,应在自由参加之原则下,由学校提供技艺课程选习,加强技艺教育,并得采专案编班方式办理;其实施办法,由教育部定之。台湾教育主管部门于2008年制定了《加强国民中学技艺教育办法》,与实施前国中(初中)技艺教育相比较,在班级数及学生数方面皆有大幅提高。

而在高中阶段,台湾早在1954年就颁布了《建教合作实施方案》,加强职业教育与产业界的合作,“建教合作制度”自此开始建立。台湾的产学合作政策随台湾产业转型对人力资源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1996年后,台湾“教育部”制定了一系列推动、鼓励产学合作的政策法规。制定了《建教合作实施办法》,明确规定了产学双方签订的协议内容和建教合作的经费及双方合作的权利义务,从法律上保证了这一办学模式的实施。为提高技职院校开展产学合作的积极性,台湾“教育部”将产学合作的成果和效益纳入技职院校考核评估中,而且考评的指标体系非常详尽;同时还专门设立了产学合作奖,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产学合作。

台湾《职业训练法》规定,在加薪和聘用技术人才时,甲、乙、丙三级证照分别等同于本科、专科、中等职校毕业等级。在相关政策的激励下,台湾的技职学校都非常注重与职业证照相关的教学,要求学生毕业时,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还必须获得不同等级的技能证书,所以台湾技职院校毕业生的证照获得率几乎达到了100%。

在这方面,大陆虽然也提倡产学合作,但往往是学校热、企业冷,企业积极性不高。为了使产学合作制度化,使学校和企业相互支援、共同受益,近年来,各省(区)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法规,目的是促进校企共建,合作双赢,但操作起来程序复杂,落实起来给办学者带来很多无奈和烦恼,使好好的一个政策几乎变成了一纸空文。笔者认为,政府应该从有利于校企发展、有利于实际操作的角度,从制度建设入手,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另外,要完善职业资格证书认证制度,把先培训、后上岗就业的制度落到实处。

五、升学与就业

由台湾教育体系的纵横结构可知,台湾技职教育升学渠道上下贯通,中职学生毕业后可以到社会上就业,也可以选择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深造。

据了解,1996年,台湾中职学生的毕业升学率为17.7%,1998年为24.8%。这一时期,尽管升学率在向上不断攀升,但此时中职教育培养目标还是以就业为导向。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从2004年中职毕业生升学率越过60%线以后,毕业生直接就业率开始逐年下降,从22%到近年来不足10%,甚至有些中职学校毕业升学率接近100%,全台中职学校平均升学率已超过80%。其根本原因:第一是随着台湾经济的腾飞,高校迅猛扩张,面向普高招生的高校有了很多的富余指标。台湾各级各类高等院校有160多所,每年有超过13万个招生计划面向中职毕业生,而每年中职毕业生不过16万人左右。高等教育大众化为接受中职教育的学生升学提供了可能。第二是在文化传统上,各个家庭不论贵贱贫富,都极尽所能供子女上学,以求得最高学历。第三是完备的职业教育学制,让接受中职教育的学生有机会读到本科、研究生,甚至获得博士学位,这一方面提高了中职学生学历水平,另一方面为他们找到了价值和尊严。第四是中职学校学生的升学愿望受到政府教育政策的进一步激发,同时中职学校升学率又成为主管部门评价其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从而强化了台湾各中职学校的升学导向。

2006年,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公布了中职学生新的升学方案,除维持原有的统一入学测试外,又新增了甄试、择优与学校推荐相结合的方式,使考生有多次选择的机会。新的入学办法可实现高校自主多元立体选才的目的,促使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必须适应学生个性发展,进而助长了中职学校的升学导向。

中职教育升学渠道的畅通,满足了产业升级对高层次技能人才的需求,有利于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连续性。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路径和升学机会。

台湾中职升学率的状况,对大陆中职教育也应有所启发。近年来,国家的中职教育政策有了很大的改变,由原来的一条腿(就业)走路变成了两条腿(就业与升学)走路。笔者以为,主管部门还应加大“对口高考”招生的本科计划,提高升本率,将一部分一心想上大学(本科)、想到普高就读的学生吸引到中职就读,增加中职学校学生的绝对数量,待他们从职高毕业后即使不能升学,客观上也可使这些学生得到专业学习和训练,从而为他们就业提供一技之长。但需要警惕的是,主管部门在“对口高考”入学考试的方式方法上要强化“专业性”,引领中职学校加强专业理论和实训教学,以防止职高教学的普高化。

参考文献:

[1]台湾教育主管部门.近年中等技职教育专案调查研究报告[R].2013.

[2]张淑媚,等.图解台湾教育史[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14.

[3]张清滨.学校教育改革――课程与教学[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8.

[4]张明辉,等.教育政策与教育革新[M].台北:心理出版社,2005.

[5]吕木霖.台湾教育制度改革与发展讲稿[R].2015.

[6]陈胜利.优质校园――学生成长与关怀讲稿[R].2015.

职业教育学习讲稿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职语文 学以致用 特点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50-01

由于中职生普遍文化成绩较差,他们对文化课学习都不是很尽心。很多中职学生都抱着错误的观念以为中职语文不必学,技校读书无非多学专业课程,学语文就是浪费学习专业课程的时间。中职语文是中职教育中不得不学习的基础课程。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实用文阅读鉴赏、应用文写作、口语交际、综合实践这四个方面谈谈中职语文“学以致用”的教学实际运用特点。

一、语文教学在中职学校中的地位

对于很多还没有踏入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在中职学校不需要学习语文,不需要写作文,不需要写背那些难懂的诗文……可是一旦来到学校发现这个观念错了!相对于中职专业课程来说,语文同数学、英语一样经属于中职教育中基础课程。中职语文虽然没有专业课那样严格要求,因此很多学生以为随便读就可以。其实不然,中职语文在专业课程面前处于基础必备的学科,很多专业课程内容理解需要语文基础知识,不然影响专业课程学习。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中职语文在中职教育中属于次要学科但是不得不学的课程。

二、“学以致用”是中职语文教育的显著特点

由于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的两个特性,但在中职教育中,语文的这两个特性就要失衡了。中职语文教学不要像普通中小学那样兼顾两个特性。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中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进一步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由于中职语文在中职教育的特殊地位,在现行的职业学校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涉及到其他专业知识,以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版本中等职业学校语文为例,《雨巷》和《再别康桥》包含了旅游的知识;余秋雨的《信客》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的《员工手则(节选)》融入了职业道德的内容;王则柯的《钱》与巴尔扎克《守财奴》有财经的思想;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蕴含着公关的知识。可见,中职语文学习是为专业课程教学服务的,即“学以致用”为职业教育服务,更为中职毕业后入岗服务。

三、中职语文“学以致用”的教学实际运用特点

由于中职语文在中职教育的地位特殊性,教学都是为其他专业课程所服务的,这一节具体分析中职语文应该从哪些方面才能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实际特点。

(一)注重中职生的实用文阅读鉴赏

对于中职教材常见的实用文,在三种实用文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重点是记叙文与说明文讲解。由于中职教育学习时间短、课程任务重且多、实践活动多的实际,中职语文主要以实用文阅读鉴赏为主,较长的文学作品和较深奥的文言著可以适当减少。中职教师需指导学生掌握一些阅读文章的技巧与方法。

在授课时以学生为主,教师在适当时机给以点拨。例如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版本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文,周国平的《人大高贵在于灵魂》、摩尔的《牛顿上大学的第一天》、莫泊桑《项链》、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等一些优美的课文要求注重学生自我阅读理解,教师在部分点拨让学生理解。

(二)注重中职生的应用文写作教学

由于中职学生在中职学习期间与毕业后从事工作期间可能都要接触到一些应用文,一些人会从事人事行政岗位。这些应用文诸如通知、通告、公示、书信、请假条、各类广告、招聘信息、演讲稿、调查报告、工作日志等常见的应用文。这些知识虽然在以前中小学学习阶段已经学习,但由于中职生大多是高中上不了的初中毕业生源,文化成绩比较差。大部分学生如请假条、通知、书信、求职信等应用文写作格式搞混甚至不清楚。

由于很多学生在以后工作中都不可避免会接触到以上部分应用文写作,因此趁在中职教育语文学习期间,教师有必要对他们讲授应用文写作的注意事项并熟练掌握一些写作的专业术语,以提高未来从事工作的工作效率。

(三)注重中职生的口语交际学习

对于中职生而言,要想在未来的工作岗位比他人更加优秀,除了专业技能熟练掌握外,那么口语交际能力能为中职生弥补工作能力的不足。因此,中职语文教师要对中职生进行口语交际的锻炼。还有部分导游或者酒店服务专业的学生更加注重口语交际能力。

中职语文教学结合教学实际,方式多样化诸如学生即席发言或有准备的发言、模拟召开演讲会、招聘面试会与新闻会、讲故事、模拟两个陌生人见面对话情景等等。例如,在讲授《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述如果你对你的同事在管理方面出现问题该怎样同他(她)沟通呢?这除了能考查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外,还考查学生的公关方面的知识,也考查了学生的随机应变的处理事情能力。对于口语交际一些礼仪方面在专业课程会介绍,但是语文课上要注重口语表达的准确性与谈吐清晰性。

(四)注重中职生的综合实践学习

中职生语文教学还要考虑到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语文老师只要做好语文教学应该培养的写作、口语表达的综合能力,这个能力需要同其他专业结合起来培养。例如,导游专业的学生在一次旅游调查后,需要撰写调查报告,学生可以根据应用文写作课中的教学注意事项撰写,这样的调查报告更具有语文性。再如,中职学校交给学生群体组织一场“喜迎国庆”文艺表演活动,中职学生在一个团队合作下围绕国庆主题需要撰写文艺表演工作方案,与相关部门沟通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复杂事情处理能力以及危机事件预案处理能力。

四、总结

中职语文由于其特殊的学科地位,因此中职教育中主要以“学以致用”为主,一切语文教学都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其他专业课程。从实用文阅读、应用文写作、口语交际、综合实践这四个方面来叙述彰显了中职语文的实际运用特点。

参考文献:

[1]虞未章.以学生为中心的职业技术教育――英国BTEC教学的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09).

[2]宋兴元,赵珊珊.明确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J].淮海职业教育,2007(02).

[3]郝允龙.语言-语文教学的核心[J].淮海职业教育,2007(02).

职业教育学习讲稿范文第8篇

关键词:班主任;新生;教育

中职生是一群特殊的教育群体,生源多是应试教育甩下的“包袱”,教育起来难度很大。把握好入学教育这一重要环节,是保证整个中职阶段教育顺利进行的基础。成功的入学教育是学生养成教育的最好时机,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会使学生迅速地适应新环境,重塑信心,了解并热爱所选专业,树立职业理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从事职业教育多年,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在此方面深有体会。

一、认真准备好和学生的第一次见面

新生报到,教师衣着整洁,举止端庄,接待新生柔声软语,体贴细致,会给学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解除学生对新环境的陌生感,为今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会使教育教学工作更加和谐地开展。比如,我和学生见面开场白是这样开始的:初中阶段或因你们基础没打好,或因偏科,使你们与高中失之交臂。但考试分数并不能衡量一个学生的优和劣。失败只属于过去,你们中有的动手能力强,有的交际能力强,每个学生都是有潜力可挖的,只要努力,一定会有你们施展才华的机会。百合花也有春天嘛,老师在这里恭喜你们,你们选择了学一技之长,这代表你们成熟

了……

二、鼓励自我介绍,这是做好学生交际能力训练的第一步

职业教育重视口语交际表达能力的培养。班主任要以自我介绍为契机:(1)通过学生自我介绍,更多地观察、熟悉、了解他们,(2)以此开始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的训练,使学生明确进入中职学校所训练学习的内容,是和未来的职场需要联系

的,也使学生意识到职业教育和普教的差别,从而更加明晰自己要努力的方向。自我介绍以学生大方得体介绍自己为开端,学生很快就学会与同学交流沟通,学生之间减少了陌生感,同学关系也比较

融洽。

三、建立良好班集体,发挥班集体教育效应

班集体是进行教育活动的主阵地。一开始就构建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都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班主任要慎重选拔培养干部队伍。通过前期摸底后,班主任对学生个人的能力和才干有了初步了解,在这期间,班主任看好的核心骨干要多次指派为学生做一些班级日常管理事务,一方面是对其进行能力训练,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参与管理的自信心。班委会采用竞选的方式产生。竞选之前给学生两周时间做好准备,思索自己想培养哪方面的能力,班级工作能胜任哪一项,有什么打算,然后要求撰写竞选演讲稿,在班会上演讲,其他人当评委。通过这种形式,班主任组成一批能够团结同学、负责认真,代表集体意志的班委会去领导班级活动,良好的班风才能产生。

四、建立学生个人档案,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新生入学,优秀的班主任应该勤于观察,目光敏锐。观察每个学生的言行举止,知道学生在想什么,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要求,争取短期内和每个新生都进行一次或几次家常似的谈话,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心理动态。班主任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过去,尤其对学习差品质差的双差生,更要做到详细登记,积极找到学生的闪光点,从正面予以肯定,并不断强化,这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之有成就感。在初中阶段,这些学生由于成绩不佳,往往处于班集体的边缘,严重影响他们的自尊、自信。进入职业学校后,教师对其寄予厚望,如当班干部,如提供独立办事的机会,使他们重拾信

心,这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他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新学校、新班级。

五、开展各种班级活动,搭建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

学生从孤立的个体,积极参与融入集体中,不但其智慧和特长得到发挥,在活动中也加强了师生和同学间的情感交流。通过活动,促进了同学间的友谊,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新环境,也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也可以使班主任在活动中更好地发现学生、教育

学生。

六、组织开展学习校规班规,强化学生遵守纪律意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纪律严明的班级会使自律性很低的学生一开始就知道什么是雷区,不能碰,从而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自然而然地进行了养成教育。

七、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的目的直接影响学习态度。班主任教师可以结合学校组织的讲座,结合往届学生的成功案例,使学生明确职业中专是“修一身之德,学一技之长”的好地方,只要努力,这里是圆梦的摇篮,使学生认识到确定个人目标的意义,然后以班集体或小组活动的形式确定学生的个人目标,并围绕目标制订出实现目标的方式和

步骤。

中职新生入学教育,是入学的第一课,迎新的工作不只是班主任的工作重点,也需要学校的严密组织和部署才行,如新生军训、举行隆重开学典礼、召开报告会……通过学校和班主任教师密切

配合,才能确保入学教育达到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定榕.班级管理科学与艺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09.

[2]叶澜.教育学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07.

职业教育学习讲稿范文第9篇

关键词:《机械基础》;备课;学习积极性;灵活运用

TH-4;G642.4

《C械基础》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技术基础课。是车、钳、铆、焊等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因此,这门课在技工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好这门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认真做好授课前的备课工作

授课前的备课,是每一个教师在完成教学学程中都离不开的一个基本环节。而且备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授课效果,即最终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备课在教学中具有不可勿视的重要作用。

备课的关键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熟悉和吃透基本教材,即在教学中使用的课本。在完全掌握教材的前提下,还要查阅与本课程有关的主要参考资料,在《机械基础》的备课中,还必须经常注意收集与《机械基础》有关的新成果,新技术,新信息和发展动态,不断地将国内外当前的新的发展情况补充到教材中去。这是做好备课工作的第一步。

搞好备课工作的第二步,就是组织好教材并编写成讲稿。在这个环节中,必须抓住重点,推出难点,并拟定在授课过程中突破难点的方案。所谓重点,即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是以后将反复出现的内容。如在讲授第四章轮系时,此章中的定轴轮系的传动与计算的内容就是重点;所谓难点,是指学生在掌握教材中的拦路虎,过不了这一关,将会妨碍以后内容的继续学习。找出难点之后,还应拟定突破难点的方法,使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并引导学生把理论知识如何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如定轴轮系中末轮转向的判别是轮系这一章中的难点。因为轮系中有圆柱齿轮,圆锥齿轮,蜗轮蜗杆和齿轮齿条等各类齿轮传动组成的传动装置;而各类齿轮传动形式的运动方向的判别,是学生在学习本章时的拦路虎。只有将各类齿轮传动的运动方向判定了,才可判别出轮系的末轮转向。

第三步,明确了教材的重点,难点及突破难点的方法之后,还要科学地分配好完成各教学环节所需的时间。一节课既不能满堂灌太多的内容,也不能讲得太少,要严格按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进度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也要结合学生在学习时的接受能力授课。

此外在备课时还应反复推敲,在讲稿中注明主要的内容及补充说明的部分,以便授课时不易忽略,并尽力做到文字准确,精练,工整,以保证授课时准确不误地讲授,使学生能很好地掌握学习内容。

二、加强现代化学科发展趋势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作为国民经济工业基础之一的机械行业,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应用上。都在不断进步和拓展。因此,在《机械基础》的教学中,必须立足于现在,放眼于未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强化《机械基础》有关技术的现代化发展趋势教育,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当前机械行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趋势 及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他们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又瞄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一代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日益深入,标志近代设计水平的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及计算机辅助计算等,向学生传授有关更新传统的机械设计和机械控制理论是十分必要的。如在讲授三角皮带传动的计算时,介绍采用微机辅助设计,可以大大缩短计算周期,优化设计参数。又如在讲授机械零件时,向学生介绍有关现代摩擦学的基本知识。现代新兴的摩擦学,就是研究零件,部件的摩擦、摩损及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有文献报导,如果在实践中广泛推广应用摩擦学知识,每年节省的开支达全部国民经济收入的1%,尤其是进八九十年代以来的机械产品,不进行摩擦学的设计,在国际市场上就没有竞争力。在生产实践中就无应用价值,可见摩控学在当今科技领域的重要地位。

通过对学生进行以上一些科技发展趋势知识的介绍。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探索求知的强烈欲望,培养了学生拼搏奋进的良好学风。

三、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机械基础课与工程实践联系甚密。工程上涉及到的零件、部件和机器的选材,热处理、结构布局、维护保养及失效分析等问题,大都能在课本中找到答案。传统的教学法是,在课堂上将课本上的内容灌给学生,容易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为了把课堂讲授与生产实践密切联系起来,在讲授典型零件、构件时,如齿轮,蜗杆,螺栓等的失效时,有意地引导学生联系生产实践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有故障的机构,让学生去解剖分析,找出其失效的类型,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措施;又如在讲授液压传动中求差动连接的活塞运动速度时,开始学生对这个问题理解不好,教师在课堂上首先借助教学模型或挂图引导学生细致的分析,区别其油路连接的特点,找出发生差动的关键所在,然后让学生各抒己见,相互启发,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容易接受。同时,每解决一个问题都会使学生得到成功的欢乐和兴奋,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参加生产实践时灵活适用所学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实践中,坚持认真备好每一堂课,根据本学科现代化发展趋势,不断增加教材的新兴内容,并自始自终,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与学是双边活动,除了老师认真授课之外,还应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的思想,总结经验,对学习较差的学生进行耐心讲解,逐步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只有老师的教,没有学生的学,那教学就失去了意义。

教学过程中灵活的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习的思路,是打破传统灌输式教学法的关键。同时还要求教师不断学习,阔宽知识面,了解当前机械行业的发展现状,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让技术基础课真正为专业课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德恩.职业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张家祥.职业技术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时勘.把握你的职业发展方向(第五版).中国轻工出版社.

职业教育学习讲稿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行动导向教学 IT职业英语 教学方法 评价体系

一、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IT行业需要大量精通专业知识并具备良好交际能力的复合型IT人才。英语是IT行业的行业语言,英语技能是IT从业人员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高职高专IT英语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IT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IT英语的专业性、实用性和技能性的特点,改善教学过程,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的IT英语基本语言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满足行业对高素质技能型IT人才的需求。

行动导向教学是上世纪80年代兴起并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是指以行为或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以促进学习者综合能力发展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行动导向教学有利于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使其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更有效地培养职业素质和技能。行动导向教学已得到职业教育界的广泛认可。本文以行为导向教学为理论基础,分析适合高职IT英语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

二、行动导向教学的内涵

“行动导向(Handlungsorientierung)教学的基本内涵是通过行动产品引导教学过程,学生通过主动与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和体力劳动的统一”。行动导向教学强调通过行动来学习,这里的行动是为了达到学习目标进行的有意识的行为。行动导向教学观以学生为主体,学习过程为中心,教师为指导,强调“为了行动而学习”和“通过行动而学习”,“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订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行动导向教学一般不强调对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学习,而重视实际问题的解决。目前,常用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包括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任务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大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等,这些教学法都强调教师指导下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对象,在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通过行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基于行动导向的IT英语教学方法

IT职业英语是高职高专软件、网络、电子、通信等计算机类的专业必修课程。通过IT职业英语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使用电话沟通,进行商务交流,解答常见的技术咨询,阅读IT英语文章,收发商务信函等。针对IT英语的教学内容和目标,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

1.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职业教育中典型的行动导向教学组织形式之一,是教师将授课内容融入项目中,指导学生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在项目教学中,学生是设计、实施、评价的主体,教师则充当指导者和提供咨询者的角色,学习过程是一个人人参与、共同协作、创造性的活动过程。通过项目的进行,学生可以综合运用已经学习的知识技能,也能学习新的技能,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协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

项目教学的关键是设计好项目。IT职业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以教学目标和内容为指导,以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结合IT企业的实际工作和业务设计适合高职学生特点和IT职业英语课程的项目。如新软件产品是IT英语教学中设计的项目之一。(1)教师布置项目,学生自由分组,每组6-8人。教师引导学生以项目组为单位细化项目,将此项目分解为若干子项目,制订计划。下表为细化的项目表。

表一 新软件产品项目教学表

(2)制订计划。学生以组为单位,根据细化的项目,分配个组员的角色和任务,并选择合适的方式来呈现教学成果。(3)实施项目。学生按照所分配的角色和任务,按步骤完成项目,并按照计划进行学习成果展示。(4)反馈和评价。学习成果展示后,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评价。学生要进行自我评价、组内互评和组际互评,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个人表现和小组的团体表现进行总体评价,并与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最佳方案。通过完成项目,学生犹如置身真实的IT工作环境中,熟悉了工作流程,有效地提升了关键职业能力。

2.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情境教学法的一种,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通过扮演角色学习知识、提高技能的教学方法。在角色扮演法的运用中,教师要在课前进行教学设计,准备材料,创设情境,划分角色;表演展示前,教师可选择与程度较好的一组同学一起表演作为范例;表演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讨论,并做出点评。

IT英语课程的商务对话部分,多采用此教学法,例如在First Day At Work一单元中,可以让学生扮演Frank、前台、同事、经理等角色,模拟Frank第一天到IT企业报到的情景。下表为根据教材中对话内容设计的Frank和前台Lily的角色卡。学生通过大量的角色扮演,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提高了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实操能力。

表二 Frank和Lily的角色卡

3.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指通过职业活动中典型化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思考分析、讨论和研究,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中,(1)在准备阶段,教师根据IT英语教学内容精选案例,详细描述相关背景知识,并设计矛盾冲突,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2)在实施阶段,教师引导学生以组为单位,围绕中心问题进行自由讨论。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通过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3)在总结阶段,教师根据讨论结果进行总结,肯定学生的新颖独特见解,指出讨论中的问题和不足。

IT英语课程的Email写作部分,多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师选择IT企业中典型的Email的案例,通过分析比较案例,学生掌握Email的写作方法。同时,教师根据教学的主要内容,结合IT企业的实际,每个单元都设计一个案例。下表为依据第五单元“With Customers”设计的因运输和产品质量问题引起的客户投诉的案例,要求学生以会议形式讨论如何处理客户投诉,并在讨论后给客户写道歉信。在案例学习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发现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

表三 客户投诉案例

4.任务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是在交际教学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指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为具体的任务(也就是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掌握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可以分为“设置任务”、“准备任务”、“实践任务”、“总结评估”四个步骤。例如在课文“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Components”的学习中,就采用了任务教学法。(1)课前一周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要求学生以讲师的身份向听众讲解电脑的基本元件。(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了讲稿和PPT。(3)课堂上,各组进行展示,有些组的学生甚至带来了旧电脑中的电脑元件,如CPU、内存条等,并利用教室多媒体设备中的键盘、鼠标、话筒等设备作为演讲中的展示道具。通过展示,学生不仅掌握了电脑元件的英文术语,而且描述了各元件的功能。学生通过观看其他组的演示可获得启示,调整本组的演讲。(4)全部展示完毕后,教师组织讨论并进行评价和反馈,并通过串讲课文,总结和回顾知识点,即可达到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的目的。

实践证明,任务教学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不断体验成功,认识不足,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在真实和模拟的情境中综合应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并将其内化为实际应用能力。

四、基于行动导向的评价体系

随着高职英语课程改革,IT职业英语逐步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过程,学生参与到学习计划的制订、学习任务的实施、学习成果的评价中。IT职业英语课程的评价模式要由单一的笔试考核转变为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即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

1.评价方式

评价应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在IT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跟踪和记录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和自主学习过程,形成学习档案,包括课前准备、课堂表现和任务完成等情况,进行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可以在学习中为学生提供更多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励学生不断反思学习过程,及时调整和完善学习行为。终结性评价要采取笔试和口试相结合的形式,真实全面地考评学生的IT英语学习情况。

2.评价标准

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封闭式”学习任务要有统一的评价标准,而“开放式”的学习任务则采用多元评价标准。

3.评价主体

教师、学生个体和学生团体都是评价的主体,要鼓励学生自评和互评,评价结果兼顾学生自评、组内互评、组际互评和教师评价。

同时,教师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学生的表现和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应以积极的正面评价为主,多采用肯定、鼓励、表扬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获得成就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总之,基于行动导向的课程评价应注重考核学生的IT职业英语的实用能力,注重过程性评价,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建立全方位、有效激励的考核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结语

实践证明,行动导向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可以促进学生有效地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必要的职业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作为英语教师,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冲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束缚,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和探索,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IT职业英语能力。

参考文献:

[1]葛廷友.项目教学法及其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2.

[2]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孔婷.基于行动导向的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策略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9,12.

[4]徐朔.论“行动导向教学”的内涵和原则[J].职教论坛,2007,10.

上一篇:开班仪式讲话稿范文 下一篇:基层讲课讲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