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体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12-05 12:02:10

基层体育论文

基层体育论文篇1

一、网络文化对基层干部道德建设的积极影响

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为基层干部道德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如网络文化丰富多样,能拓宽基层干部的视野,提高基层干部的科学文化素质。

1.为基层干部道德建设提供了广阔空间

网络文化为基层干部道德规范建设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基层干部道德规范是在社会实践中协调各种道德关系的过程中产生并传承下来的。同时基层干部道德规范又是用以指导基层干部道德实践的准则,这也是新形势下基层干部道德建设的要求,具有广泛性、代表性。基层干部是现代化、信息化建设的实施者,应紧跟时展步伐,制定更高的道德规范。网络文化作为新型的文化形态,能突破时空限制,实现多行业、多领域的基层干部道德规范的共享,从而为基层干部道德规范建设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2.为基层干部道德机制建设提供了便利

网络文化具有发展迅速,覆盖面广地特点,对基层干部道德机制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基层干部道德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会涉及到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为了确保基层干部道德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做好多方面的协调工作。网络文化为基层干部道德建设提供了生机与活力,基层干部道德机制的形成有一定的自发性,但这种自发性需要上升到理论高度,具有普遍的代表性。网络文化能迅速收集道德实践经验与理论,利用电子邮件、论坛等方式进行经验交流,从而节省成本。同时在网络文化环境下,利益能给人积极的驱动力,也能给人诱惑力,仅靠基层干部自身的抵抗力是不够的,应加强外在的道德监督,避免主观随意,而目前公众对其监督较弱。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透明性等特点,公众能通过网络行使监督权,从而有助于推动基层干部道德监督机制建设。

3.为基层干部道德实践活动提供了平台

基层干部道德建设必须通过实践活动体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其社会作用。道德实践受道德意识的直接影响,在道德意识的作用下,人们会基于社会利益的基础上自觉选择某种态度,只有这样才能构成道德实践。这是因为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与他人,总会涉及到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只有认识到这种关系并内化为自身行动,才能构成道德实践。网络环境下基层干部道德实践活动超越了现实世界,延伸到虚拟世界,在道德实践活动中树立自身形象,从而感染人、影响人。如通过网络投票对社会道德现象进行评述,纠正不良道德风气,从而树立基层干部高尚的道德风气。

二、网络文化对基层干部道德建设带来的挑战

1.对基层干部道德信仰的挑战

基层干部道德信仰是道德的精神实质,为道德教育提供了动力,具有极强的稳定性。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正在成为吸引力最大、管理难度最高的新型传媒方式,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思想舆论斗争新领域,任何一个人只要能上网就能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言论。网络发展速度快,管理上存在漏洞。一些西方国家把互联网作为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工具,在民主、自由的旗号下渗透个人主义、实用主义等价值观念,在网络电子书刊、游戏等精神文化产品中随处可见,这必会对基层干部道德信仰形成强烈的冲击。个人主义是把个人价值、个人利益放在首位,要求他人、集体服从自己,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不惜损害他人利益。由此可见,个人主义与基层干部信仰的集体主义、共产主义道德信仰不同,对基层干部道德建设带来不良影响。

2.对基层干部道德意识的挑战

道德行为既受外部力量的约束如社会舆论、传统习俗等,又受内部力量即内心信念的约束。网络文化环境下弱化了这种习以为常的道德约束机制。这是因为在网络文化环境下,社会舆论走向多样化,多元的价值观念都有其存在的基础,对同一种行为,不同的人基于自己的立场会做出不同的评价,这会弱化主流舆论的权威性,同时也弱化了道德的约束力。社会舆论的弱化必会影响基层干部的自我意识,即内心信念的弱化。网络文化中,思想交锋比较激烈,个比较随意。新形势下新的生活标准、新的生活方式,导致社会成员的评价标准趋向经济实力强弱方面,使得社会舆论对基层干部的社会定位出现偏差。

3.对基层干部道德情操的挑战

网络传播速度极快,已广泛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构成了一个虚拟世界,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交流、购物等,同时网络世界中人的身份、地位等都是作为符号存在的,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多重身份,有的甚至用虚假身份。虽然用的是虚假身份,但在网络中得到的体验却是真实的。由于这种体验是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使得其也成为推动网络发展的重要动因。但与网络发展相配套的管理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网络道德还不健全,因此舆论的真实性会受到质疑。据相关调查显示,多数基层干部质疑网络信息的真实性,但也有部分基层干部参与其中,这必会影响基层干部的道德情操。

4.对基层干部价值观念的挑战

现实社会有很多法律、道德伦理规范约束着人的行为,但网络社会是一个虚拟社会,少了道德约束,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自己的行为,拥有现实生活中所不能享受的自由,不需要承担现实生活中的责任,人性的弱点也不需掩饰。大部分基层干部对网络中的色情、暴力等持正确态度,但也有一些基层干部不自觉的受到影响。这是因为在网络世界中有现实世界中所没有的释放空间,基层干部如果对这些不良信息缺乏正确认识的话,必会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影响。

5.对基层干部道德选择的挑战

基层干部道德建设中道德选择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其道德行为的重要特征体现,即是说基层干部对自己的道德行为作出的正确决定,不管面对什么样的情况,都能凭借自己的意志在善与恶的对立中作出正确的选择。基层干部在道德选择方面有着意志自由,但这种自由是相对的,是受某种必然性支配的。在道德选择方面,客观环境和个人决定是相互制约的,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主体动机占重要地位。网络环境下经济利益格局多样化,这为基层干部道德选择可能性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如果基层干部对自身责任的认识存在偏差,必会影响到道德选择。

三、网络环境下基层干部道德建设的对策

1.建立健全的道德建设目标体系

道德建设的目标体系对基层干部道德建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规定着基层道德建设的方向。网络文化对基层干部干部道德建设的影响是全方面的,因此要建立明确的目标导向,引导基层干部作出正确的决定。基层干部道德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共产主义道德,这要求基层干部具有大公无私的精神,同时要求基层干部有一定的道德能力,包括把共产主义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行为,对他人的道德行为进行正确的评价,并作出正确决策。其具体目标是基层干部道德建设的量化。网络文化环境下,应结合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针对性的提出具体目标。

2.完善道德建设的政策法规

法律法规是硬性规定的,对人的行为具有强制性。制定了一定的政策法规后,不管社会成员是否承认这些法律规范,都会运用这些政策规定的程序,采用相应的奖惩手段,强制社会成员服从这些法规。因此可以说政策法规是一种秩序,对个体道德规范起校正作用。目前,网络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还不健全,还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同时网络管理的规定不科学,虽然大多数单位制定了网络管理制度,但有部分单位要求绝对拒绝网络,不仅不接触网络,而且不建设局域网,这是不合理的。同时网络监管技术比较落后,教育手段不力,对基层干部道德建设实行网络有效监管是非常难的,导致监管漏洞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应结合实际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规。另外应认识到网络文化对基层干部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树立依法治网的思想。网络文化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对基层干部拓展眼界、提高自身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但网络不良信息又会影响基层干部道德信仰,因此应把用网与治网有机结合起来,服务于基层干部道德信仰建设。

3.创新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

基层干部道德信仰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基层干部道德的行为方式,影响基层干部的道德观念,不像行为规范直接对道德行为进行奖惩。这就要求教育者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选择恰当的教育形式,扬弃传统教育方式,提高教育的时效性、影响力。网络文化环境下应创新基层干部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改变传统道德教育方式,借助网络探索新途径,充分利用网络的图片、音响、动画等,构建能调动多种感官的教育新模式,增强集中教育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同时还要改进经常性道德教育方式方法,由于基层干部受教育不同,在道德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过去经常性道德教育主要是采用谈心方式进行的。网络文化环境下,基层干部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性更加凸显,采用谈心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可以采用基层干部喜闻乐见的道德教育软件,将道德教育融入到网络文化中,使抽象的理论通俗化。同时,要建立基层干部道德教育网站,在相互交流、讨论中增强教育的有效性。

4.坚持道德建设舆论导向一体化

舆论是具有权威性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舆论一旦形成就有了普遍性、强制性的力量。因此应认识到舆论对基层干部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它通过形成某种社会道德氛围影响人的道德行为。网络文化环境下,舆论监督非常重要,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因为舆论权威不敢做不道德的事情。但网络世界存在监管不到位问题,导致正确的舆论与错误的舆论并存,所以要严格限制不利于基层干部道德建设的舆论,积极传播有利于道德建设的舆论,坚持舆论导向的一体化。而其实现的途径有很多,如利用网络树立先进的典型,净化网络舆论环境等。

基层体育论文篇2

关键词:博弈论 民族传统体育 制度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10―0080―03

1 民族传统体育制度与博弈论的关联性

有关“制度”的定义在不同研究领域有不同的观点。现代社会学的先驱杜克海姆把社会制度定义为是由符号系统一知识、信仰和“集体情感和集体观念”系统构成的。而现代经济学者诺斯把制度定义“博弈规则”,民族传统体育制度更偏向于后者。民族传统体育制度是规范民族传统体育的各种博弈产物的集合,它包括正式规则(宪法、产权制度和合同)和非正式规则(自然环境、道德、、民族心理意识)的集合。博弈即一些个人、队组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规则下,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各自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其理论形成于19世纪20年代,开始主要运用于管理学、决策学所建构的数学模式,后来慢慢地拓展到其他研究领域,如社会学、军事学等。博弈在我国古代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萌芽,人们为了躲避凶猛兽类的袭击以及寻觅食物充饥,只能依靠人体自身的技能素质(跑、跳、攀岩)以及借助大自然的原始素材――石、木来获取猎物或野果。面对凶猛的野兽以及悬崖上的野果,人们为了避开凶险获取食物,就不得不运用行为策略与其展开博弈一这是博弈现象的雏形。那些在劳动生产、生活中所形成的跑、跳、攀岩等身体动作慢慢地演变成为了至今的民族传统。

体育项目,如战国时期“齐王赛马”,猎射、“棋艺”等项目都体现出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博弈的相关联性。

2 全民健身视角村落传统体育制度的弊端

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紧随其后出台我国第一部体育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其中第六条规定:“国家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体育事业,培养少数民族体育人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迎来发展契机,这样有效地推动着制度的形成和完善。然而,城乡二元经济一体化以及农村户籍改革加剧了村落传统体育制度的运行成本,从而导致村落传统体育制度的博弈失衡。如国家修路、建桥征收农村用地,破坏了文化的生态平衡,影响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土壤;岗前职业培训,户口宽松政策等加速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造成了许多农村呈现出“空巢”的迹象,数量、性别比例及年龄结构严重失衡对民族成体育文化的生存构成严重挑战,它不仅严重缩减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和保护的载体一人,也制约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全面性和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衰退和消亡,其根源是民族传统体育制度的滞后性,即农村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步伐不一致,阻碍着农村文化的发展。

3 村落民族传统体育制度主体行为的博弈分析:基层文化主体的内生博弈与基层、中层、高层文化主体的多元博弈

亚当・斯密曾经说过:“每个理性的个人行为都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主体之间利益的均衡是博弈的结果,博弈的结果均形成了制度。利益的冲突是制度的形成过程的动力,只有在利益的碰撞下制度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假如一方通过权力掠夺他人利益而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短暂的均衡,但由于运行成本较大,很难执行,沦为下个博弈的基点。每一次利益的冲突都是在原来的基点上博弈,为下一个博弈均衡而努力。制度的完善是一个长期博弈的过程。根据利益目标的不同,我们把民族传统体育制度关系中的利益主体概括为基层文化主体(农民)、中层文化主体(县、乡文化站或村组织以及学校)和高层文化主体(国家体育文化部门)等三个方面。而民族传统体育制度的主体多元博弈是制度形成的核心部分,它们分别承担着制度的创建、解释、执行等三个重要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脱节都会导致利益失衡,从而影响制度的整体布局。在不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农民的最大利益是改变经济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农民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态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参与和不参与。中层文化主体是以最小的投入产出高效的业绩,从而转换为名誉或文化带来的商业价值为利益最大化,它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态度表现为:积极推广或消极推广。高层文化主体的利益目标是实现整个区域或国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并且有效提升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力,为社会、政治、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表现出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视程度。它是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动者和导向者,也是民族传统体育制度的构建者。中层文化主体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向上连接着高层文化主体,向下衔接着基层文化主体,它是民族传统体育制度的解释者,它有效传达着高层文化主体的精神,从而有效地调动基层文化主体。而基层文化主体是制度的执行者,也是检验文化制度贯彻落实的有效体现。因此,可以把制度比作人体的神经系统的条件发射。高层文化主体为神经感受器,中层文化主体为神经传导中枢,基层文化主体为效应器,感应器的强弱都会引起传导中枢、效益器的强弱,反过来,依然如此。因此,三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形成的整体,而民族传统体育制度的形成是三者利益之间的博弈过程,具体表现在基层文化主体的内生博弈和基层、中层、高层文化主体的多元博弈。

3.1 基层文化主体的内生博弈分析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土壤在农村,传承与保护的主力军是农民,农民的行为策略影响着民族传统体育制度的发展方向。基层文化主体的最大利益是追求较高的物质生活,它是基层文化主体博弈过程的源动力,而基层文化主体的内生博弈是指基层文化主体内部利益的博弈过程。当前,随着农村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及农村户籍改革,大部分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当中释放出来,融入到第二、三产业,人口流动高位移规律”,即劳动力流动遵守“就高”原则,总是从边际效益低的产业和区域流向边际效益高的产业和区域。假设参与人群是农村留守人口,不参与人群是常年外出务工人员(主要指的是融入都市的农民工)。不考虑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农民工A与B的策略是{参与,不参与},农民工A的收益函数即|A| A1,A2|,农民工B为|B| B|,B2|;其农村工A与B的内生博弈见表1。假设农民工选择参与的收益函数小于不参与的收益函数,即AI

3.2 基层、中层、高层文化主体行为之间的多元博弈分析

基层、中层、高层文化主体之间的多元博弈过程主要是三个主体利益的分配问题,利益是博弈过程中的大脑神经中枢,支配着主体的行为策略。分配不均衡是三者之间博弈的动力,它会加速博弈均衡的形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犹如一块蛋糕,人们初衷的目的都是希望把蛋糕做大做强,能够分得更多的蛋糕。如何分配,怎样分配是现实摆在我们的面前难点,也是博弈的解。当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主体利益博弈失衡表现为:蛋糕制作者是基层主体,蛋糕的分配却是高层、中层主体。尤其在“名、利”驱使下,中层、高层主体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忽视基层主体的利益。这样造成利益分配失衡,利益分配失衡加速了博弈过程,基层文化主体改变了以前的博弈策略,选择了外出务工,不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基层主体做蛋糕的积极性下降,从而影响着蛋糕做大做强运行机制的实施。而蛋糕分配利益的减少反过来刺激着中层、高层文化主体利益博弈策略,他们不得不改变博弈策略,形成新的博弈过程。因此,基层、中层、高层主体行为的博弈均衡是把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统一起来,也就是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在分好蛋糕的同时促进蛋糕做得更大更好。

4 全民健身视角下村落传统体育制度的优化

4.1 运用“中庸之道”思想,规范民族传统体育制度理论体系

中国文化自古崇尚中道。《周易・观卦》彖日:“中正以观天下”、“下观而化也”。《周易・同人卦》彖日:“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中道与正道是一致的,它是化成天下的大道。…中庸思想自古以来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准绳,不然违背规律而逆行,任何一方的偏颇都会引起事物的反极走向,造成“物极必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属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庸思想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世世代代规范着人们行为,塑造着民族性格;而文化的创造同时遵循着中庸思想,它既是人类所创造的产物,也是约束人的行为及规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秩序的工具。现今,民族传统体育制度理论体系不够完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一方面,农村基层没有形成有效的制度理论体系,民族传统体育制度没有得到深入基层,农民对文化丧失了积极性;另一方面;中、高层的制度体系严密,都是法律条文没有落实到位形如泡影。因此,民族传统体育制度理论体系的完善,必须要二者的有效结合:不偏不倚,形成“高层构建、中层解释、基层执行”的路径。

4.2 建立一套有效、健全的法律制度,规范文化主体行为

高玉兰在《从文化结构看中国体育改革》一文中对体育文化制度作过解释:“体育文化结构中的制度层面,它包括体育管理体制和一些具体的政策、制度等,它是人们的行为规范,具有极强的权威性,可以强化和扩展与之相适宜的思想观念意识,对体育文化整体具有规定性。”西方竞技体育制度受自由市场经济的影响,宽松的市场竞争方式造成人性异化泛滥。如“运动员身份造假”、“官员操作足球比赛”、“裁判黑哨”等现象层出不穷。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制度的构建都是沉浸在模仿和效用现代竞技体育制度中,需要探索一条适应我国国情的体育制度,并建立一套有效健全的法律政策来规范文化主体行为,杜绝异化现象发生。同时需要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做出贡献的个人或团体组织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颁发相关的荣誉证书,这样有效地激励群众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当中去,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

4.3 树立“文化自觉”意识,提高民族传统体育制度的边际效应

“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它是人们内心自我建构的文化模式,它不受外界强制性约束而自发形成的具有超强的文化意识。这种意识有效地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并且把人们从文化奴役性转化为文化与人身心发展的和谐道路上来。文化已经成为了人的精神支柱,有效地丰富了人们精神生活,加速了民族传统体育制度因子的优化,如政治民主、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正确的价值观念、生态理念等,这些都是文化自觉所带来的意识轰动效应,降低了制度的运行成本;同时转换成本被拉伸到同一制度轨迹领域的各个方面,产生出民族传统体育制度的效应性,并拓展制度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制度成熟。

4.4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民族传统体育制度改革

民族传统体育制度改革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法制建设有效实施。民族传统体育制度改革必须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民族传统体育制度改革必须要围绕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理念,有效地推动着制度改革,彰显出民族传统文化特征及其价值。(2)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文化的体制改革需要人为载体,发挥人的创造性思维。(3)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要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共存,不以生态环境破坏为变相发展。(4)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主体之间的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实现利益分配的均衡。

参考文献:

[1]青木昌彦著,周黎安译.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2-5.

[2]卢元镇主编.社会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63-264.

[3]田管平等.湘西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探讨――以湘西龙山县劳动力转移情况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12):1123-1133.

[4]赵载光.儒家“中和”哲学与社会和谐理念[J].湘潭大学学报,2006(2):31-34.

[5]高玉兰.从文化结构看中国体育改革[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1).

[6]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常[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

[7]黄少安.关于制度变迁的三个假说及其验证[J].中国社会科学,2000(4):37-49.

基层体育论文篇3

关 键 词:学校体育;体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新世纪基础教育;述评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3)05-0072-04

2001年吕达发表《深化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一文打开了教育界对理论基础研究的大门,2003年王策三与钟启泉挑起了“轻知识”之争,2005年《中国教育报》开辟专版对“课程改革理论基础”进行讨论,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并一直延续到今天。在十余年课程改革及体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研究相关成果基础上,探讨研究体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的新思路,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1 对“理论基础”概念的理解和认识

龙安邦[1]从“基础原指建筑物的根脚,引申为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点”这一逻辑起点出发,将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定义为“课程改革在理论上的根本依据和理论起点,并强调科学性、系统性和基础性的特点。”其他学者对于理论基础本身的研究是从其与指导思想的区别角度进行的。王华生[2]提出“澄清教育学、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哲学和哲学几个概念后才能进行对话,并认为大家将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混为一谈。”随后一些学者从概念上对两者进行区别,和学新[3]认为“指导思想就是对某一事物或事件的发展或运行起指示教导、指点引导的思想,更多是从宏观层面来使用的;理论基础是指某一事物或事件发展或运行所依赖、依靠的理论,或者指某一事物或事件存在的理论前提,都是从中观或微观层面来使用的。”体育界刘旻航等[4]也提出相似观点:“指导思想是行动指南,它为新课程改革指明了大的方向;理论基础,从学科层次上看,是比指导思想低一个层次的,是更为直接的基础。”经过学者反复研究,多数人对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体育课程改革两个不同层面的依据基本达成共识。

2 体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的不同观点

2.1 体育课程改革“有无理论基础”

靳玉乐、艾兴[5]认为“新课程改革理论基础是什么?没有谁做出一个明确的回答。”这种观点也同样体现在体育课程研究中,党玮玺[6]认为“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只提到课程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而没有明确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理论基础。”部分人认为由于缺乏理论基础或者理论基础模糊,导致实践中对课程改革许多理念理解偏差。高嵘[7]认为“客观地讲,基础教育新体育课程改革是在我国体育课程理论研究成果还非常缺乏的条件下进行的。在这样的条件下,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研制无疑是一次大胆的创新。”宋翠翠[8]也表达出同样的担忧,“整体的体育课程教学理论没有能为课程改革做好研究的准备”,并认为由于理论准备不足导致实践中接二连三出现扁担南瓜进课堂、体育课像演活剧、体育教师不知怎么上体育课等等问题。这些观点在某种程度反映出新一轮基础体育课程改革没有明确的理论基础或理论基础准备不足。

与此同时,在教育学界也不乏对本次课程改革理论基础高度肯定的学者。马福迎[9]认为“反观我国这次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又广泛吸收了当今世界先进的教育理论研究成果。既有理论的前瞻性,又有很强的实践可操作性。”邓志伟[10]认为新课程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在《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中已经相当明晰,只是近来的一些批评反而使这一问题陷入混乱。”

综上所述,窃认为造成泾渭分明的两种观点的原因有:一是缺少判断有无理论基础的标准,或者说标准不统一;二是作为理论基础的理论应具备哪些条件?这些理论作为课程改革的依据体现在哪里?这些问题没有得到论证。

2.2 体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是什么”

第一种观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靳玉乐[5]虽然认为在课改之初没有理论基础,但在“应然”层面强调马克思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改革不可动摇的理论基础。并进一步解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虽不是直接的教育理论,但它是新课程依赖的哲学基础。罗槐[11]在其后的《中国教育报》上进一步肯定了其观点,并认为“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充分全面发展的学说,无疑是对目前各种课程哲学的最集中的概括。”无独有偶,该观点在体育课程领域得到部分学者肯定,如陈红新、刘小平[12]认为“用本身争议就颇多的后现代主义和建构主义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显然是不妥的。应该在符合我国国情和学校实际水平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积极地吸取与借鉴国内外一切有价值的成果,有所选择、有所创新地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持马克思主义是课程改革理论基础观点的学者主要认为它是课程、教育的哲学基础。但是就马克思关于个人全面发展学说内涵及其在体育课程改革中指导作用鲜有研究,同时由于课程、教育最终都要到哲学层面寻求本源,因此不免让人感觉“这不是课程理论所要讲的直接的理论基础”[13]。

第二种观点:国外各种“主义”是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目前占主流的观点是将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布鲁姆目标分类理论,还有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等作为新课程改革直接理论基础。刘昕[14]“90年代末,建构主义进入我国,并在越来越多的文献中被称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并举例“我国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三大学习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何元春[15]认为当前的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制定就是以布卢姆的目标分类法为逻辑起点的,是和布卢姆的目标分类法一脉相承的。还有学者承认马克思全面发展学说是课程改革指导思想的同时,不否认各种“主义”是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面对众多的“主义”有些研究者则持谨慎态度,高嵘等[16]认为“我国是一个优质教育资源紧缺,各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学校体育硬件薄弱,体育师资良莠不齐的大国,在这种国情下简单的‘拿来主义’难以成功。”

综上所述,不同学者承认各种“主义”是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然而,除刘昕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系统研究外,对其它理论的系统研究寥寥无几,对这些理论基础上的课程观、学生观、教学观、师生观等理论体系研究基本处于空白,更是缺乏作为理论基础如何在体育课程改革中体现的解释。

第三种观点:体育相关学科基础是体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吴永军[17]认为“从新课程改革具体的操作来看,其理论基础还包含了现代课程论(结构课程论、掌握学习理论等)、现代教育论(素质教育思想、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等)以及一些后现代课程思想等。”张学忠认为[18]“我国体育课程研究的理论基础不是上述各种‘主义’,而是前人已研究成熟的教育学、学校体育学、社会体育学、体育哲学、体育原理、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与方法,这些理论与方法支撑着体育课程理论的发展。”

综合以上观点,研究认为学科基础与理论基础还是有区别的,学科基础上位于理论基础,因为每一个学科又包含若干理论,如体育学科中的运动技能形成理论、超量恢复理论等。如果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解释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的话,可以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全面发展学说作为课程改革宏观的理论基础,各种“主义”作为直接的微观理论基础,那么上述各种学科基础可以作为介于二者之间的中观理论基础。

2.3 体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是一元还是多元”

课程改革理论基础一元论观点主要指坚持马克思关于个人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不赞同以理论的多元性来模糊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必须旗帜鲜明地提出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5]。

多元论出发点是将理论基础看作理论资源,认为一切对课程改革有启发、可借鉴和能帮助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各种理论都可以作为课程改革的理论资源来吸收、借鉴[3]。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从来就是一个开放的思想理论体系,它使后人可以用更为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因此多元论并不否认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更不背离马克思主义原理。反之,只有多元性才能博采众长,避免偏窄,眼界宽广,高瞻远瞩。

窃认为,不管是一元还是多元主要还是看在哪个层面上,在宏观层面即在哲学层面一定要有核心理论主导,这一核心理论只能是唯一的,被实践所证明的,并具有稳定性。在具体操作层面,即直接理论基础可以也应该是博采众长。但这里依然存在多元是否意味着无限,多元理论之间是互补、融合还是其它关系?本次课程改革在“实然”层面究竟以哪些理论作为基础?这些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2.4 体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是否适合国情”

对“建构主义、目标分类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后现代主义”等作为新课程改革理论基础持质疑或谨慎态度的理由在于这些理论是泊来品,不适合我国国情。高嵘[16]认为本次课改的主要理论支柱都是西方的泊来品,有特定的适用情境,而西方的课程理念毕竟与我国课改的实施环境有不小的距离。李斌[19]对于借鉴国外的看法是“重心从看与国外的差距转向差异,从为什么借鉴转向如何借鉴。除此之外很难找到其它实用价值的成果。”

仔细分析发现,目前研究充斥着“泊来品”、“拿来主义”、“水土不服”、“本土化”词语,多是从宏观上泛泛讲一下“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对于这些理论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适用的土壤是什么,是具有特殊理论的局限性还是具有一般理论的普适性?我国学校体育的国情是什么,体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是否完全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相同?这些问题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基本上没有涉及。如果没有对这些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就直接下结论不免有武断之嫌,仅仅用非常浅显的“大道理”论证难以做到以理服人。

2.5 体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是否继承传统”

对于本次课程改革理论基础另一诟病是丢弃了体育课程传统理论。宋翠翠[8]认为体育课程改革缺乏对“传统”的分析和研究,存在着对“传统”缺乏研究和尊重的现象。赖天德[20]提出课程改革必须“体现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对此,季浏[21]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改革和发展体育课程,新体育课程不是对传统体育课程的抛弃,而是对体育体育课程的扬弃。”还有学者对这一问题持肯定态度。张庆新等[22]通过自20世纪80年代前期开始的体育课程改革所主张的主要内容和此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对比发现:第8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基本上是在20年体育课程改革的延长线上进行的,即是同一方向的。

3 体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研究的展望

1)从专题研究角度探讨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在教育学界对“理论基础”问题的研究从课程改革之初从未间断过,但遗憾的是在十余年的体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却没有对“体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专门进行研究的成果,大都散见于其他研究成果之中,且缺乏理论深度。因此,加强该理论问题的专门研究是推进体育课程改革的基础。

2)从系统论角度整体把握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就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多数是就“理论基础而研究理论基础”,始终围绕着“哪些理论是理论基础”反复讨论,缺乏从系统论的角度对“理论”本身进行研究,如这些理论背后的原理是什么,这些理论体现在体育课程改革中的知识观、教育观、课程观、师生观是什么等。只有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系统寻求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支撑,否则就问题谈问题最终结果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以达成共识。

3)从历史发展角度探讨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从百年前学校设立体育课程以来,多次颁布相应的“标准”和“大纲”。期间,尽管较少对其理论基础进行研究,但并不代表没有理论基础做支撑。为此,我们应该用历时的、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去探讨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揭示其发展规律。

4)从顶层设计角度把握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进入21世纪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国家靠行政手段推进、自上而下进行,其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必定体现在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及相应的政策法规、顶层设计文本中。就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而言,除以上法规、文本之外,本应该存在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及体育学科专家的著作中。因为,理论基础是体育学科专家制订《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准绳,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体育学科专家的大多数研究成果没有对此理论问题进行探讨,这一遗憾直到2012年3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的出版才得以弥补。在该著作的第3章“问题、挑战与回应”中,专门设立了“关于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一节,对体育课程改革中涉及的一些理论问题进行了简单补充论述,认为“教育目标分类学、掌握学习理论、运动技能形成理论”[23]是本次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这一论述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通过著书立说的形式进一步向全国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明确阐述了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总之,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深层次问题不断出现并逐步得到解决,同样,体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问题将随着众多学者的关注而逐步清晰。

参考文献:

[1] 龙安邦,范蔚. 试论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兼论我国十年新课改的理论基础及其论争[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4(4):21-26.

[2] 王华生. 澄清几个概念,才能进行对话[N]. 中国教育报,2005-09-17(03).

[3] 和学新. 科学把握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的两个方法论问题[J]. 教学与课程研究,2006(9):87-88.

[4] 刘旻航,孙庆祝,付玉坤. 对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反思[J]. 体育科学,2006,26(10):75-80.

[5] 靳玉乐,艾兴.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5-05-28(03).

[6] 党玮玺,张学忠. 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理想与现实的对立[J]. 体育学刊,2010,17(10):71-74.

[7] 高嵘,张建华. 对我国中小学新体育课程改革几个基本问题的质疑[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24(2):119-122.

[8] 宋翠翠. 第八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前期)的问题与经验——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系列论文之二[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5):80-86.

[9] 马福迎. 对《靳文》有些观点不敢苟同[N]. 中国教育报,2005-08-13(03).

[10] 邓志伟. 论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是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兼谈新课程的理论基础[J]. 全球教育展望,2006,6:18-22.

[11] 罗槐. 坚持马克思主义保证课改方向[N]. 中国教育报,2005-09-17(03).

[12] 陈红新,刘小平. 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刍议[J]. 体育文化导刊,2008(3):109-111.

[13] 高天明. 应从哲学层面探讨[N]. 中国教育报,2005-08-13(03).

[14] 刘昕. 建构主义对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适应性与不适性[J]. 中国学校体育,2008(9):29-31.

[15] 何元春,葛宁,杨洪辉. 教育建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之理性选择[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5):663-665.

[16] 高嵘,张建华,毛振明. 对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问题的反思[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74-83.

[17] 吴永军. 正确认识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及其价值取向[J]. 教育科学研究,2010(8):5-8.

[18] 张学忠. 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中若干理论问题的反思[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3(4):105-108.

[19] 李斌. 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价值内涵与特征[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5):86-90.

[20] 赖天德. 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在继承与创新中发展[J]. 体育教学,2006(1):9-11.

[21] 季浏. 体育课程在继承的基础上改革与发展[J].体育教学,2006(4):12-14.

[22] 张庆新,毛振明. 第八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前期)成果与位置评估[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11):86-89.

基层体育论文篇4

一、基层党校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如下问题有待解决。

(一)基层党校管理人员队伍薄弱,缺少专职党校管理人才;

(二)基层党校师资力量不足,讲师素质参差不齐;

(三)基层党校没有系统制定授课计划,上级指导不足,授课内容单调乏味,授课形式单一被动;

(四)基层党校建设缺乏亮点创新,缺少先进典型、先进经验参考;

二、强化基层党校理论教育,可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好基础建设

基层党校要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设置独立的办学场所或者与现有会议室、党群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等场所进行合署办公,确保有足够的面积容纳党员学习培训。另外,要进一步加强硬件设施配置,满足多媒体教学的基本需要,落实资金,购置教材书籍及必要的文具用品。可灵活依托讲习所、党史展览室、红色文化基地等平台作为基层党校的分教点,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平台和网络教育在党员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延伸基层党校党性理论教育的范围。

(二)丰富教学内容

基层党校要突出党的政治理论教育,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重点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色还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学习新党章,党史等内容,同时要注重教学和实践相结合,积极结合学习内容,开展参观红色基地、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主题党日活动等实践活动,提高党员学习兴趣,并把理论教育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此外,基层党校可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开设教育培训课程,如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发展、基层治理、农业生产现代化等开设相关实用技术培训,强化基层党员业务知识水平。

(三)完善师资队伍

要强化基层党校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可以从各单位各部门中选聘思想政治素质好、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领导干部、基层党组织书记、站所负责人、先进模范、教师等担任镇街党校兼职老师。二是可成立讲习队、宣讲团或者党员教育志愿者讲师队伍,充分发挥老党员、老教师、老专家、老模范和“土专家”、“田秀才”的作用。三是可定期聘请具备专业资质的讲师如党校教师、大学教授等到基层党校授课,提升基层党校教育培训水平。

(四)创新培训方式

基层党校培训要针对不同类型培训对象,采取不同培训方式。对基层党员干部的培训,应当按照分类培训要求,开展短期专题培训,比如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后备干部培训班、党建指导员培训班等,采取理论教学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基层党员干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普通党员,除了传统的课程培训外,可充分利用送课下基层、理论讲堂、专题党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开展案例式、研讨式、体验式教学,增强基层党校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积极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如远程教育平台、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进行网络教育,增强基层党校授课学习的灵活性,提高党员理论教育学习的参与度。

(五)完善有关机制

基层体育论文篇5

重要意义及对策建议思考

提升基层党员干部实效性可以实现思想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目标,有助于完善基层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工作体系,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促进基层党员干部思想提升和自我发展。基层党员干部的学习动能、工作作风、服务本领、参与热情等指标反映了思想教育的实效。为了全面提升基层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实效性,应做到缜密规划、吸引参与、创新方法、消除短板、文化引领和效益评估。

强化基层党员干部思想教育是提升党员干部思想认识和行动能力的关键。为了避免和防范基层党员干部思想教育的虚化、弱化和边缘化,需要全面增强思想教育的实效性。思想教育的实效性是指开展思想教育后取得的实际成果和效益。由于思想教育作用于人的思想和内心,其效果具有隐蔽性,评估起来比较困难,因而必须探索科学客观同时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方法。文章主要探讨基层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实效性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希望能够产生一些积极意义。

一、提升基层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实效性的意义

提升基层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实效性对于强化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是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的关键,也是将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做牢、做实的关键。提升基层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实效性的意义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实现基层党员干部思想教育高质量目标。

“基层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实效性”这一概念的提出能够在思想教育中引入高质量发展理念。思想政治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是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讲求成本效益最大化,集中力量提升工作实效,避免资源浪费,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成效,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促进具体工作。当前基层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必须致力于解决基层党建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不能陷入形式主义误区。

二是完善基层党员干部思想教育自身体系。

如果基层党员干部思想教育效果无法体现,党员干部参与思想教育活动热情不高,在总体上缺乏实效性,那么也有可能是思想教育工作自身的一系列问题造成的。例如,理念陈旧、方法粗疏,思想政治工作的平台、载体、机制等也未能有效革新,导致党员干部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不够。这就提供了一个审视基层党员干部思想教育体系的契机,必须革新思想教育工作机制,引入各种新理念、新元素、新方法,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亲和力。

三是促進基层党员干部思想提升和自我发展。

基层党员干部思想教育最直接的作用是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水平,促进党员干部的自身发展。提升思想教育实效性能够使思想教育工作更好地促进党员干部的成长,彰显出思想教育工作的育人功能,可以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党员干部队伍。

二、基层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实效性的评价标准

为了实现高质量思想教育,必须全面提升基层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实效性。基层党员干部思想教育需要立足基层,面向党员干部,致力于解决基层党建工作中的关键问题,建立一支思想立场坚定、行动能力强劲的党员干部队伍。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良好的思想教育必然能够反映在党员干部的行为之上。因此,我们可以从党员干部的行为表现来评价思想教育的实效性。

一是党员干部的学习动能。

基层党员干部需要坚持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既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还要立足实践,向群众学习,在基层工作中提高领悟能力和实践能力。应从党员干部的学习动能入手评价思想教育的实效。如果党员干部学习动能较强,则思想教育的效果得到了体现;相反,如果党员干部学习动能疲弱,则表明思想教育还不到位。

二是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

基层工作要求党员干部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在工作中体现出严谨、朴实、细致、实干等工作态度。基层党员干部要反对各类形式主义,用实干精神体现出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应从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入手评价思想教育的实效。如果党员干部作风态度端正,立足基层创业干事,思想教育的效果则得到了体现;相反,如果党员干部在工作作风上出现懈怠、疲倦、敷衍等现象,则表明思想教育还不到位。

三是党员干部的服务本领。

基层党员干部需要立足基层、服务基层,在具体的服务工作中体现出服务意识、服务动能。应从党员干部的服务动能入手评价思想教育的实效。如果党员干部服务意识、服务动能较强,服务本领得到基层群众的认可,能够持续增强服务技能,思想教育的效果则得到了体现;相反,如果党员干部服务本领匮乏、服务技能缺失,则表明思想教育还不到位。

四是党员干部的参与热情。

基层党员干部应积极参与到思想教育活动中来,把握思想教育的机会,在思想教育活动中实现思想提升和才干增长。应从党员干部的参与热情入手评价思想教育的效果。如果党员干部参与热情高涨,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思想教育活动中来,思想教育的效果则得到了体现;相反,如果党员干部在思想教育活动中参与热情不足,甚至故意推诿、逃避参与思想教育活动,则表明思想教育还不到位。

三、提升基层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那么,应如何提升基层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实效性呢?笔者提出如下一系列建议供参考:

一是缜密规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提高基层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实效性,应做好思想教育的规划,使思想教育工作在具体开展中能够循序渐进、有规可循。以集中学习型思想教育为例,党务工作者要做好课程规划,在授课资料中更多地援引、吸纳国家领导人最新的讲话、最新的典型事例等,同时还要确保授课课程生动活泼具备吸引力;以实践活动型思想教育为例,党务工作者要做好活动策划,使整个实践活动体现出流程上的直观性,应做好活动过程中的应急管理,确保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二是吸引参与。

基层党员干部思想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单向灌输层面,而是需要吸引基层党员干部广泛参与到思想教育活动中来,这是提高思想教育活动吸引力和亲和力的重要手段,也很好地体现了基层党建工作中的民主性。应鼓励基层党员干部对思想教育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对其中的合理性意见和建议应尽快采纳;应鼓励基层党员干部在思想教育活动中踊跃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形成热烈的讨论氛围;应该鼓励基层党员干部进行自我教育,将思想教育活动从集中教育、集中活动延伸到党员干部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新阶段,构建全天候、全方位的基层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工作体系。

三是创新方法。

方法的创新是提高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基层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必须引入新的方法,实现方法层面的革新。可以引入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新型教育方法,还可以采用演讲、辩论等互动性强的教育形式,使党员干部在此类活动中深受教益。党务工作者还要探索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思想教育新方法、新路径,在方法和路径层面将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和中心工作融合起来。

四是消除短板。

短板理论又称“木桶理论”,是管理学上的经典理论,该理论认为系统中的一个短缺因素会降低整体上的效益。基层党员干部思想教育也可以吸收借鉴短板理论的合理之处,需要我们消除影响基层党员干部思想教育的短板因素。能够影响到基层党员干部思想教育的因素有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平台载体、参与性和积极性、制度保障等。这些因素构成一个系统,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不能成为短板。党务工作者要从系统优化入手,消除影响基层党员干部思想教育有效性的短板。

五是文化引领。

党的文化建设能够为强化思想教育实效性提供必要的保障。应构建具有时代性的文化,使党员干部受到文化上、精神上的滋养,并对思想教育实效性的提升产生促进意义。例如,为了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学习动能,可以建设学习文化,形成热爱学习的文化氛围;又如,为了端正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可以建设务实文化,引导党员干部真抓实干。

六是效益评估。

基层体育论文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 梳理; 展望

中图分类号: 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5-0043-04

收稿日期:2013-02-25

作者简介:费 萍(1979- ),女,四川泸州人,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重庆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

20世纪80年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诞生之初,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关注度并不高,当时学界比较关注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学界的视线逐渐转入了对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系统的子系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研究。多年来,经过广大学者的不懈探索和共同努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研究成果日益丰硕。全面客观地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历史梳理并据此展望其未来发展轨迹,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研究的历史梳理

本文以有代表性的教材、专著、硕博士学位论文、学术论文为理论依据,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研究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观点进行梳理。笔者将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研究划分为两个阶段:

1.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研究的起步阶段(1987-1999年)

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研究的起步阶段是1987年到1999年。划分的依据是:1987年,学界出版了第一本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著作,该书由金鉴康主编。1999年,邱伟光、张耀灿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看作一个由基本规律和具体规律组成的规律体系。该研究理路为学界分层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研究的起步阶段,学者们从不同视角阐发了自己的学术观点,代表性观点有:

(1)金鉴康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最早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 金鉴康主编,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学》首次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该书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基本目的和基本手段,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1]该书从思想政治教育总过程和各个环节的发展变化中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总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具体规律。在笔者查阅到的文献资料中,该书是最早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著作。但由于受学科发展历程短和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缺乏的限制,该书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观点还不成熟。

(2)邱伟光著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内涵进行了揭示 邱伟光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内涵。该书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就是教育过程发展中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阶段的本质联系,这种联系是由于教育过程本身所包含的特殊矛盾所构成的。”[2]该书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研究的理论贡献为:第一,该书是最早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内涵进行揭示的专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内涵揭示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研究中最核心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体系能否科学建立。第二,该书在界定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时明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反映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本质联系。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界定为本质联系的反映,抓住了规律范畴的实质。第三,该书提出的“本质联系是由教育过程本身所包含的特殊矛盾所构成的”观点符合唯物辩证法。

(3)王礼湛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规律的内容 王礼湛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规律的内容。该书指出:“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和各个方面的基本规律是:在各种思想观念的矛盾冲突中定向引导的规律;教育过程的迂回曲折中发展的规律;层次递进地进行教育的规律。”[3]该书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各构成要素的矛盾运动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并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规律所涵盖的内容进行了阐释。但笔者认为该书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规律更像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规律。

(4)邱伟光、张耀灿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分层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 邱伟光、张耀灿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分层研究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该书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是一个由基本规律和具体规律组成的多侧面、多层次的规律体系。”[4]该书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诸要素的本质联系及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据此,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是‘适应超越律’。”[5]该书在研究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规律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规律,该书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诸要素的本质联系及具体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6]该书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第一,该书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分层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明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分为基本规律和具体规律,为后续研究者分层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提供了范例。第二,该书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界定为“适应超越律”。这一界定准确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因而得到了理论界大多数研究者的认同。

2.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研究的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

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研究的发展阶段是2001年至今。划分的依据是:2001年,张耀灿、郑永廷、刘书林、吴潜涛等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明确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区分开来进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研究的发展阶段,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展开了积极探索,代表性观点有:

(1)张耀灿、郑永廷、刘书林、吴潜涛等著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明确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区分开来进行论述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明确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在不同章节中区分开来进行论述。该书在论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时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各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及其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7]该书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规律有: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之间保持适度张力的规律;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的规律;协调与控制各种影响因素使之同向发挥作用的规律。该书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研究的理论贡献有:第一,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分开进行论述,纠正了过去把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混同或等同起来的错误认识和做法。第二,准确界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内涵。该书在界定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时明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不仅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各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而且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各要素之间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不可否认,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始终充满着矛盾运动的过程,该界定更能准确反映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运行状态。第三,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具体规律进行了系统的阐释,为后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具体规律的研究指明了方向。但该书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研究上最大的遗憾是:只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规律,而没有论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致使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体系没有建构起来。

(2)罗洪铁、董娅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基础理论研究》从系统论分层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 罗洪铁、董娅主编,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基础理论研究》从系统论分层研究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该书在界定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内涵时,将它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加以科学区分,从而得出如下结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而言,它是其中的一条具体规律。如果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作为一个体系,那么,它又是由若干具体规律构成。”[8]该书从系统论的视角,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中心范畴——教育者、教育对象以及二者的双向互动关系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体系,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体系的科学建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韦冬雪撰写的博士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矛盾和规律研究》建构了较为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矛盾和规律研究》是韦冬雪于2008年撰写的博士学位论文,后出版专著,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该文指出:“当我们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视为一个独立的系统来看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是一个由基本规律和具体规律组成的多层次的规律体系。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是高层次的规律,我们且称之为第一层次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具体规律是中层次的规律,我们且称之为第二层次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具体规律的子规律属于较低层次的规律,我们且称之为第三层次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第一层次规律、第二层次规律、第三层次规律的有机联系,就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体系。”[9]该文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构成要素和发展阶段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体系,并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具体规律以及具体规律下的子规律的内在规定性进行了有益探索,建构了较为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体系。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研究的未来展望

通过以上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研究的历史梳理可以看出: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众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展开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客观地讲,目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研究仍处于初探阶段,分歧迭出。出现分歧的原因众多,但最主要的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成立的时间较晚,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研究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相对比较欠缺。而且,规律的探究是学科理论体系中难度最大的部分,要想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系统探究任重而道远。也正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研究的难度决定了它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和价值。笔者基于研究的兴趣,仅在此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研究中应明晰的几个问题展望其未来发展轨迹,旨在抛砖引玉,引起同行专家学者的关注。

1.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内涵界定及诠释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内涵界定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研究中首要的和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体系能否科学建构。笔者认为,要准确界定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内涵,首先需要明确规律的内涵。何为规律?列宁指出:“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10]“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理解和把握规律,认为规律是事物及其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具有客观性。”[11]基于规律的内涵,可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界定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各构成要素及其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内涵的诠释包括以下要义: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各构成要素及其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联系。如前所述,规律是事物及其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联系。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各构成要素及其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联系,它既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也不依赖于人的意图和愿望而转移。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各构成要素及其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并不是所有联系都是本质联系,都可称之为规律。只有那些反映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各构成要素及其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才可称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各构成要素及其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联系。第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各构成要素及其发展过程中的稳定联系。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变动不居的现象中相对稳定的联系。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稳定性也就是它的重复性,即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某种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现象就会重复出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稳定性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普遍性。

2.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关系辨析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二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一切方面和各个环节。如前所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各构成要素及其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仅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具体过程中各构成要素及其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内含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在一个方面、一个层面的体现。

3.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体系的分层研究

在《矛盾论》中指出:“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12]“矛盾着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其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13]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构成要素的多样性、多变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各构成要素及其发展过程的本质联系是复杂多样的。其中,有的本质联系对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整体运行起根本的制约作用,直接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整体运行的方向性和有效性。反映这些本质联系的理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而有的本质联系只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某一方面、某一环节起根本的制约作用,直接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某一方面、某一环节运行的方向性和有效性。反映这些本质联系的则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规律。可见,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体系是一个系统,具有层次性,我们应学会分层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

4.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规律和具体规律的内容确定

在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体系具有层次性之后,接下来要探讨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体系中的基本规律和具体规律分别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厘清可从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和具体矛盾入手。如前所述,规律就是本质的关系。那么,什么是事物的本质呢?在《矛盾论》中指出,事物的本质是由事物本身所包含的特殊矛盾所构成的。也就是说,规律反映了事物的本质联系,而事物的本质联系又是由事物本身所包含的特殊矛盾构成的。目前,学界普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掌握的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发展状况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基本矛盾关涉两个方面:其一,教育者的教育活动要顺利开展,必须适应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现状。其二,教育者的教育活动要达到引导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发展的目的,必须超越受教育者原有的思想政治品德水准,使受教者的思想政治品德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基于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矛盾的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理应是“适应超越律”。至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规律则因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具体矛盾的多样性、复杂性而涵盖了丰富的内容。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可揭示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同的具体规律。笔者认为可从两个方面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规律: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的本质联系及其矛盾运动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规律;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运行阶段(内化、外化、反馈调节)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规律。

5.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体系的建构原则

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做好这个系统工程,就必须以系统论的相关理念为指导。借鉴系统论,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体系应坚持的原则有:第一,整体性原则。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各要素的功能之和。根据这一原则,我们在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体系时应从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单向研究进入多向研究。也就是说,在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体系时,既要研究单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自身的本质联系,又要研究过程规律之间的本质联系,从而建构起一个完整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体系。第二,有序性原则。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相关性不能杂乱无章,而要有一定的有序性。根据这一原则,我们在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体系时,既要正确认识和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体系中各个规律的相关性,又要注意相关性中的有序性,使之同向发挥作用产生整体功效。第三,层次性原则。系统内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层次性反映系统从低级向高级、从无序向有序的演变历程。根据这一原则,我们在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体系时,应从系统论出发分层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通常,我们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体系中反映基本矛盾的基本规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体系中第一层次的规律,而由具体矛盾决定的具体规律作为第二、三层次的规律。这些不同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共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体系。

参考文献

[1] 金鉴康.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

[2] 邱伟光.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

[3] 王礼湛.思想政治教育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89.

[4][5][6] 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 张耀灿,郑永廷,刘书林,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8] 罗洪铁,董娅.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9] 韦冬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矛盾和规律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10] 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1] 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基层体育论文篇7

分层教学的现实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青少年健康的体魄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重要w现,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一环。基于此,各学校将“健康第一”“为学生终身幸福负责”作为指导思想,积极探索创新尊重学生个体选择,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体育教学模式。

2012年,上海市启动了高中体育专项分层教学改革试点,旨在通过专项分层教学,将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学生基本运动技能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有机融合,从而有效破解传统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经过4年的探索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改革经验,也为其他各地高中推行此类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教师普遍认为体育专项分层教学贴近了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需求,充分体现了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驱力,使学生在愉悦的体育生活中掌握了基本的体育技能,锻造了学生自强自立的卓越品质,有助于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分层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中体育专项分层教学理论研究有待深化 目前,高中体育专项分层教学缺乏理论性、纲领性文件的引领指导,体育教师往往根据经验展开教学,没有将专项分层教学的内涵真正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提升,而忽略了体育学科的育人价值。目前通行的高中体育教材并没有满足专项分层教学需求,受制于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体育教师自行制定的教学资料,缺乏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同时,体育专项分层教学打破了原有的班级界限,按照学生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组织小班化教学。同一专项,不同层级,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对课堂教学目标、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提出更高要求。

高中体育专项分层教学师资状况存在缺陷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师的培养注重“一专多能”,既强调要有专业特长,更注重具备多种体育技能的教授能力。体育教师的招考,也以体育综合考查为主,体育专项考查成绩所占较小。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更多地朝着综合性体育项目发展,忽略了个人专项能力的深度开发。以作者所在学校为例,在体育师资调查中,师资专业原本分布较为合理,但实际教学中,有30%的教师所教内容与专业不符,另有近60%的教师对开展专项分层教学感到压力较大。在体育教师研究能力不足和高标准专项培训缺乏的情况下,这一困境被再次放大。小班化教学也给专业体育教师的数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资缺口是困扰体育专项分层教学深入实施的重要问题之一。

体育专项分层教学的管理运行层面有待优化 当前,体育专项分层教学的推进主要依赖体育教研组,缺乏学校整体性的规划与设计,教学管理制度、奖惩制度、分层选课指导等并不健全,客观上制约了师生参与体育专项分层教学的积极性。具体运行过程中,体育场地器械不足、评估监督机制不健全、校园体育文化落后、小学初中高中联动不畅、社会与学校互动不足等问题,也成为困扰专项分层教学的新问题。

分层教学的推进策略

深化体育专项分层教学理论认识 加强体育专项分层教学学理研究,使全体体育教师明确实施体育专项分层教学的目的不是挖掘和培养专业体育潜力人才,而是通过体育项目实现专业引领,激发学生锻炼兴趣,让学生掌握基本体育技能,从而为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育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体育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体系,增强体育专项教学改革的理论支撑。体育教师要深度解读相关文件,为推进体育专项分层教学打好理论基础。

提升体育教师专项分层教学能力 加强在职教师专业能力培训,提升体育教师的专项教学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突出对体育教师小班化分层教学的专项培训,让体育教师及时了解当前体育小班化教学的理论发展形势,以提高他们自主选择教学内容、组织教学形式、灵活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

针对师资不足、体育教师专项单一等问题,可通过聘任校外导师团队的形式,与市域内大学、初中、小学建立联动机制,促进体育教师的合理流动,实现师资来源的多元化,从而满足体育专项分层教学的师资需求。

探索科学合理的体育专项分层教学管理运行机制 深入推进以专项分层教学为核心的体育整体性改革,建立完善体育专项分层教学规划章程与评价体系,为专项教学提供制度保证。从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结构的角度,地方政府要加强对体育专项分层教学顶层设计和统筹管理,创新体育专项分层教学的分类推进模式。学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增添体育设施、扩建体育场所,改善体育专项教学的物质条件。优化教师评价奖励机制,鼓励教师开发独具特色的体育课程,丰富体育专项教学内涵。整合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营建独树一帜体育文化,让学生在文化的浸润中感悟体育育人价值。

基层体育论文篇8

【关键词】党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总体性;关系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领导的核心,更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者,在马克思理论中,关于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部分是马克思理论的重要标志,因此,保证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实行,对同为上层建筑的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论证,是从整体上把握国家走势的重要方式。只有把握好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才能在上层建筑理论的指导下,更好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马克思主义: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是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区分,经济基础是物质文明建设,而上层建筑对应的就是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同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部分,从这个理论出发,就可以明确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在总体性是属于一个体系的。如果说经济基础是一座大楼的基石,那上层建筑就是这座大楼的设计方案。同理,如果只注重经济建设,忽视精神文明建设,那就会导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极度的不平衡,不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价值观。但同时,我们也要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也就是说,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是受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制约的。从总体上,也就决定了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以实践为原则。这一点,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在总体性上是相同的。另一方面,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于统治阶级,他们同是统治阶级的代言人,是阶级意识的体现。在《马克思主义概论》的书中曾经讲到,当马克思谈到社会主义时曾经指出:“党的建设应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依托,把握社会的革新性问题,把科学发展观与阶级论结合起来,从总体上,广泛的传播马克思主义。”

二、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总体性关系的体现

从社会学的角度讲,党建属于政治学的二级学科,从某些角度讲,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联系非常紧密,因此有非常大的价值来探讨两者的关系,下文,我们将运用马克思主义联系与发展的观点,是分析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并且运用相关知识进行辨析与论证。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建设的思想基础

共产党是由无产阶级的代言人工人领导的,他们是共产主义的先锋队,这是写在马克思主义概论的一句话,因为工人运动是社会主义运动的雏形,也是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从他的诞生起,就指导了无数的工人运动,为无产阶级掌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因为如此,在党建的早期阶段,缺乏经验,没有做好相关的思想政治的教育作用,导致走了一些弯路。作为理论先导,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党的建设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关系到党建的质量。

(二)党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依托和领导核心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一个组织依托,这个依托我们可以理解为党的建设。正是因为思想政治的教育者他们是有出身的,他们来自于党建,因此才能向广大的群众教授正确的价值观与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他们既是党的建设者,也是思想教育的促进者。因此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跟进党的建设的步伐,尤其是在政治方针制定之后,保证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实行,对同为上层建筑的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论证,是从整体上把握国家走势的重要方式。党建不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也是党外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核心和基本组织依托。而建设好思想政治教育,则有利于学习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社会主义的建设理论的指导思想。进行方针路线的学习活动,这不但依靠党建的组织功能,还得力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化功能。

(三)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建的重要任务

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建的首要任务,这是众所周知的。不需要再次赘述。但党建的内涵需要在这里强调一下,所谓党建的内涵,就是包括组织建设的设计,建设的先进性的设计和制度建设等许多方面的建设。但他的基石,首要措施,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由于区别于优越于世界其他党派的中国共产党一直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第一要义,理论联系实际。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平等和谐的社会,需要的是革命的理论,更需要把革命的创新理论传播在中国这片土地的每一个角落。只有用无产阶级为核心,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才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因此论述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性关系,是十分必要,也是亟待搞清楚的问题,因为它影响到开展工作的效果,影响到无产阶级在阶级斗争中是否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三、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效果

论述了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上的关系之后,我们就要理论结合实际的考虑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效果了,有几个他们之间和谐结合的基本途径:首先,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协同,然后是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协同,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协同。

结语

只有把握好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才能在上层建筑理论的指导下,更好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当今社会应该重视的问题,也是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党建工作者应该有所认识的方面。

参考文献

[1]刘学云.《提高领导干部素质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党建研究》,2012 年第 7 期.

[2]吴珍.《加强意识形态建设 巩固党执政的思想政治基础》.《湖北社会科学》,2013 年第 6 期.

作者简介

上一篇:设计技巧论文范文 下一篇:语文课堂提问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