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项目范文

时间:2023-03-10 06:18:29

教学改革项目

教学改革项目范文第1篇

关键词:本科教学;教改立项;实践与推广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6-0038-02

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工作是贯彻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及教育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高校教师有必要扎实教改立项基础知识,积极开展教改立项相关研究。

一、教改立项内涵

1.教改概念界定。教改,广义上指教育改革,包括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等方面的改革;狭义上指学校的教学改革,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教改项目全称“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实行以项目建设为管理对象,由项目负责人负责,强调项目中期检查、淘汰和期终验收的项目制管理模式。

2.教改制度沿革。1994年初正式提出制定并实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1995年3、4月份在北京举办了两次“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报告会”,标志着这项改革计划的全面启动实施。教育部《关于实施“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的通知》(教高〔2001〕1号)文件是上一计划的扩展与延伸。该工程以培养适应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宗旨,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进行综合的改革研究与实践,推动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该工程突出教学改革的整体性、综合化和实践运用。教育部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明确指出,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在高等教育新形势下,为稳定和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必须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实现“以人为本”的高校教学。《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文件就今后一段时期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出六类20条意见。同时,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文件也对教学改革精神与任务进行了全面系统地阐述。

二、教改立项现存问题

1.教改研究内容存在缺陷。①教改名未“改”,实为“变”。很多教学项目内容名为“改革”,实际上并没有给教学质量带来多大突破,而是仅仅在教学改革的名义下进行一些变化,如联合几个老师即为打造专业团队,开几个会议就演变成实践基地等,没有秉着科学的态度,踏实地钻研,认真地改革。②教改内容平庸,未与时俱进。教改应摒弃过时的教育观念,优化各项教育载体(教育理念、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不该停留在固有的思维中,应时刻保持学习心态,洞察教育前沿思想,跟随现代教育步伐,开展先进教改研究。③教改偏于理论论证,实践和推广效果不理想。虽然各高校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但真正改革的内容或项目却屈指可数,多数项目只执着于理论研究,不愿深入教学一线进行调查思考,脱离教学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研究的成果可行性不强,难以真正实践和推广,违背教改的立项宗旨。④脱离实际申报课题,难以胜任研究要求。有的教师贪“大”求“全”,而鉴于能力所限,整体层面上缺乏有效的宏观指导与协调,不能对“大”而“全”的改革项目进行系统设计和实施,使得课题的研究难以深入、具体,停留在表层,难以胜任改革研究内容。

2.教改实践和推广缺乏有效性。①教改立项成果转化滞后阻碍实践和推广。教学改革是一项由量变到质变的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通过教学水平的提高及教学所培养出来的高质量人才间接体现出来,成果效益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显现出来,且教学劳动成果的很多方面亦不直接表现为量化指标的增长,这是实践与推广困难的根本原因。②教改立项成果缺陷制约实践与推广。一些教改课题研究热衷于囿于斗室坐而论道,从概念引申内涵、从原理演绎推理,善于从理论层面进行逻辑论证,脱离教改发展的实际需要,内容空泛、平庸,缺少创新和改革思想,不能为教学改革实践、高教事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研究成果实践价值不大,难以推广应用。③教改立项管理激励机制不完善影响实践与推广。部分教师申请教改课题是为了晋级需要或各类评选,缺少成果推广应用的意识和主动性。而当前教改立项课题成果评价标准主要反映在量化指标上,偏重于论文等成果的完成数量或等级,缺少实践与推广的考核指标,可见,管理与激励机制的不完善影响着教学立项的实践与推广。

三、深入开展教改研究需把握的关键环节

1.教改研究重要环节之一——选题。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选题应侧重于与教学密切相关的、具备实用价值的课题,课题的提出和研究要树立精品意识,要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有文献意识,做到起点高、立意新、有突破,避免低水平低层次重复,教育工作者能否切实把握教学实践中出现的矛盾,敏锐地洞察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抓住教学的实质,关键在于平时教学实践的积累,教学改革的持之以恒,需要不断增强教改课题培育意识[2]。只有在教育实践中发现教学规律,总结教学经验,才能确保课题界定更为准确,研究目标更加明确,研究重点更为突出,研究方法更显科学,预期成果切实可行。

2.教改研究重要环节之二——实践与推广。在教改立项课题成果的管理上,不但要重视课题立项的数量和完成的质量,还要重视研究成果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学校需制定相关政策,为成果推广创造条件,促使广大教师积极地参与教改立项课题成果推广。良好的政策和运行机制能够激励教改立项课题成果的转化,保障成果的推广、应用。学校应争取建立网络服务平台和政策服务平台,形成一个信息交流的网络,增强学院之间、校际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为教师的咨询和推广提供信息支持,加快成果转化的速度,使教改立项课题成果在教学改革中发挥作用。

综上,教改立项将成为高校各项工作的基础和载体,充分发挥教改立项的永恒性、与时俱进性和优化性,积极探索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新课题、新情况和新要求,着力研究和解决当前及今后一个阶段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为高校办学思想、人才培养摸式,教育教学管理,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更新以及专业建设与发展等,提供理论依据和实施,探索教育质量内涵建设的新亮点,发挥优秀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引领示范作用,不断提升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和仕.教改立项课题成果推广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6,(2).

[2]周茂平.加强教改立项课题研究过程管理?摇提高课题成果应用价值[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6,(2).

教学改革项目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数学 项目化教学 教学改革 教学实践

在教学内容上、教学方法上和教学手段上实行项目化,实现高职数学教育既要注重拓展和发挥数学教书育人功能,保证人才培养的长期性,更要强调其应用性,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一、高职数学项目化教学改革

1.高职数学项目化教学内容的改革

高职数学针对不同的专业和学生就业岗位所需的数学知识和能力不同,应设置不同的数学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进而满足学校各专业、社会上不同企业对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专业问题的能力的需求。在数学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可以根据各专业对数学知识的不同要求对高数课程进行项目化改革,通过完成各个项目,使学生掌握专业课需求的数学基础知识。也可以把项目进行组合,弹性化的设置项目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选择,为专业需求提供选择和发展的空间,为课程教学注入活力。对于学生而言可以更好的促进他们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同时也可将“打好基础”与“专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让数学课程更加简单、易懂、贴切实际。而且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开阔视野、多学知识。可在较少时间使学生开阔视野,学到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如何用数学知识去解决专业问题等,将最大程度的提高学习能力,以便去适应社会、专业等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设置项目内容时,除了要考虑到所含内容的实用性与应用性还要考虑到知识的系统性。高职课程中对于数学课程的设置比较少,但是数学所要教授的知识却是比较多的,并且学生的基础大部分都比较薄弱。所以在整合教学内容时必须要处理好知识自身与实用性之间的关系,争取能够做到在不放弃理论知识科学性的基础上尽量的降低理论的严谨性,在不放弃知识的系统性的基础上强调内容的应用性。

2.高职数学项目化教学方法的改革

高职院校数学课是所有专业的基础学科,是以传授数学知识为教学目的的,因为数学基础课程是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而分门别类的进行教学的,所以在数学项目化下教学方法要进行改革。在数学教学中首先是以数学知识系统教学为前提的,主要讲解数学基本概念、思想与基本方法,不拘于教学方法,高职数学教学中应动态地分析教材、研究教材,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与不同认知水平,将教材灵活和有创造性的使用。还要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教育思想。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更好地将其渗透于理论性的教学中。在这一环节下,教师则起到主导作用。根据自己学生不同专业与现有的知识结构创建和设计对应的启发式问题,依据所提的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方法进行相对启发。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将教师所传授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际相应的有效结合,从而让学生做到理论结合实际,做到学以致用。

项目化教学方法的改革采取项目导向法。选定合适的项目,是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前提条件。项目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以项目为导向”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也是实现项目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项目设计应从实际出发,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以及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结合课本中的理论知识来设计项目。

3.高职数学项目化教学手段的改革

采用一体机来辅助教学,带给学生直观、动态、形象的视觉体验,成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诱发学生产生联想,思考问题,从而主动地寻求和掌握新知识。所以说,利用一体机辅助教学,能更好地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优化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达到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一体机辅助教学有利于增大课堂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学生接受信息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教学效率的高低。相对于传统教学手段来讲,一体机辅助教学不仅作图直观准确,而且大大节省了板书和画图时间,为课堂教学的大容量、高密度提供了物质条件。

二、高职数学项目化教学实践

从生产生活实际中提炼出合适的项目模型,教师指导进行资料优化、提炼,指导学生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并在必要时补充所需的数学理论知识,这样既可以保证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又不影响原有的项目设置目的。

例如,在给机械系学生在讲定积分的应用时提出一个问题。我国三峡工程大坝高度是185米,正常蓄水水位175米,每个闸室水位变化二十多米,因而三峡船闸的闸门非常大,其首级人字闸门每扇高39.5m,宽20m,倘若门外的水位高三十米,则这扇闸门所受水的压力是多少牛顿?

用这样学生感兴趣的“案例”进行教学,从而产生对知识的渴望。学生知道所学知识在以后工作中用得上,学生本身也想多学一点实用性的技术,早些自力更生,早些独立生活。这些目的使他们更迫切地希望教师传授应用性的知识,这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从案例中建立数学项目模型,讲解所需的数学知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以上项目中的问题。要想解决水闸所受压力问题要学好定积分的计算,学生为了研究水对水闸的压力,听课非常认真。之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参考文献:

[1]徐利治.关于高等数学教育与教学改革的看法及建议.数学教育学报,2003,(3).

[2]刘爱国等.高等数学教学与专业结合模式的初步探索.大学数学,2003,(19).

教学改革项目范文第3篇

【关键词】单片机 教学改革

单片机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大规模集成电路器件,它把中央处理器、随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I/O口以及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等功能集成在一块电路芯片上,构成一个小而完善的计算机系统。

单片机最早被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由于其功能强、可靠性高、功耗低、价格便宜以及开发简单等特点而在国际上得到迅猛的发展,现如今,其产品种类繁多,应用不断深入,新技术也层出不穷。目前,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能够找到单片机的踪迹,从家用的全自动洗衣机、微波炉、录像机到飞机上的各种仪表的控制、工业自动化过程的实时控制和数据处理以及自动控制领域的机器人、智能仪表、医疗器械等等都有单片机在里面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单片机成为众多工科专业必须掌握的专业技术之一。

为使教学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我院为机电一体化、应用电子、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检测技术及应用等专业相应地开设了单片机课程。

一、单片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单片机原理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这门学科的时候,不仅要掌握单片机的基本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它的应用技能。但是,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先基础后应用的教学模式:单片机系统结构——指令系统——单片机的模块——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系统扩展技术——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研制。实验课往往放在学习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内容之后开展,课时远远小于理论教学的课时,实验教学不但成了理论教学的附属品,而且实验教学的方式单一。这种先理论后实践,把教、学、做分开的教学模式不但使学生在设计实际应用系统时缺乏系统化的思想,而且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单片机课程教改探索

(一)教材建设

MCS-51系列单片机的模块结构比较典型、应用灵活,为许多大公司所采纳,在国内外的单片机应用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此,当前本科院校及大中专院校均使用MCS-51系列单片机为主体的教材展开学习。然而,这些教材造成了单片机教学工作中的传统的教学理念。

根据高职院校着重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高级实用人才的培养目的,结合我院学生的特点,通过广泛教材调研,选用 “十一五”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单片机项目教程》。

(二)教学内容

该教材以构建主义教学理论为指导,主要采用了“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来编排。以任务为核心,配置为完成该任务而必须掌握的指令、硬件结构知识、软件操作知识等,学生在学完这些知识以后完成这一任务。通过这种方式将学生普遍感到比较困难的该部分知识分解,把一个高的台阶变成若干低的台阶,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学习的顺利进行;在安排其他部分内容时,也打破学科体系的束缚,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目标。同时,该教材提供了作者所设计的实验仿真板、实验电路板的原理图和印刷线路板图等,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学习环境。

(三)教学方法

单片机原理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按照以往传统的教与学分开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学习,所以必须改变教学方式。

1. 建立网站

建立单片机原理课程的网站,网站包含老师上课时候用的课件、课后习题、自测题等丰富的课程资源。老师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在网上布置学生作业,学生也可以同样在网站上提交作业。同时,在网站上建立师生互动、讨论区、答疑区等模块,方便课后学生能够及时地通过网络和老师沟通,积极与同学一起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2. 创新理论教学

在以往传统的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入多媒体教学技术,通过视频课件和FLASH演示等教学手段,把抽象的单片机原理、指令系统等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学习硬件原理的过程中,注重单片机应用系统和接口原理的设计;在单片机设计过程中,需要注重实际电路的子程序设计和系统程序结构的结合,同时注重系统硬件与软件的结合、转换与协调。

3. 考核方式

单片机原理课程的考核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法,即把课程考核贯穿到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当中。课程成绩由理论考核、平时成绩、项目考核和课程设计四个部分构成。其中,理论考试采取闭卷笔试的方式出现,占总成绩的30%。平时成成绩由上课出勤和课后作业两项构成,占总成绩的15%。项目考核根据课程任务来进行,项目实施过程的规范和结果是否符合要求作为评分的标准,每个项目满分5分,具体的考核标准见表1。课程设计主要是考核学生对单片机的综合应用能力,占总成绩的15%

(四)实践教学改革

在单片机的学习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掌握具体的实际应用能力,我们学院的老师在原有的综合实验室的基础上,建设了一个创新实验室。在实验室固有的实验设备的基础上,还开发了基于MCS-51芯片的单片机多功能实验板,上面集成了LCD、LED、交通灯、A/D转换器、继电器控制、温度传感器、日历时钟以及部分扩展口。

结合电子设计竞赛以及大学生创新科技的项目,把综合实验室和创新实验室作为开放式实验室,开展开放式学习,供对单片机感兴趣的同学使用。同时,我们还支持学生参加各种相关的科技活动和比赛,并在各类设计大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三、结束语

教学改革项目范文第4篇

关键词:校院二级管理;院系教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管理;探讨与实践

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是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载体,其涵盖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研究及教学资源建设等内容。目前,我国高校都通过设立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带动教育教学改革,以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以教学质量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诸多成绩,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何高效、科学、规范地组织和推进教学改革项目,是高校教学管理部门需履行的重要工作,需高度关注和持续研究。校院二级管理是近年来许多高校实施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权力下放和目标考核,提高学院的自由度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院在教学科研方面的主体作用。校院二级管理实施之前,多数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主要由学校层面的教学管理部门规划和管理,院系教学管理部门仅负责监督实施。因需考虑到全校所有学院和学科专业,使管理工作缺乏针对性。校院二级管理模式下,学校层面的教学管理部门主要进行政策引导和宏观管理,院系教学管理部门成为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规划管理和实施的主体,可以根据学院特点自主规划和管理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其针对性和目标性大大增强。本文针对校院二级管理模式下教育教学改革管理的新特点和新任务,探讨院系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规划立项、过程控制、验收推广、激励措施等方面的问题及对策,希望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进行合理规划,规范立项评审

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适时、求是、务实的教育教学改革理念和导向是取得良好改革成效的基础。教学管理人员要加强理论学习,提升自己的创新意识、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从国内外教育改革趋势、学校教学改革规划及本学院实际情况和需求出发,开展多方调研和合理规划,充分汲取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校内外专家及广大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建立和完善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管理办法和申报指南。明确指导思想、立项原则、验收标准、管理程序。注重点面结合,实施分类管理,合理利用经费。以学院重要需求和省级以上教改项目配套为导向,设立重点项目,实施期限2~3年,培育重大标志性成果。以自由探索为导向,设立一般项目,实施期限一般为1年,鼓励教学中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实践。规范立项评审程序,建立完善的立项评审制度,充分发挥评审专家的作用,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把人员关和质量关。为保证项目实施效果,在项目立项申报阶段就建立量化指标与效果评价相结合的目标考核机制,明确项目的目标、任务和预期成效,不但要有可量化的硬性指标,更要注重改革项目研究过程与实践效果。通过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和严格评审,让真正想做事、能做事的老师有机会做事,让理念先进、目标明确、切实可行且有重要价值的优秀教学改革项目被筛选出来。

二、实施过程控制,强化服务意识

在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管理和实施中,往往重视立项申报和结题验收,而忽视对项目执行过程的监督、管理和控制。教学改革项目一般都要经历从设计规划到实施实践的研究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实施过程控制一方面是为了掌控项目进度并实施监督,另一方面是为了发现项目执行中遇到问题并及时解决,避免教改项目流于形式,是促进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对立项教改项目进行分类检查,轻形式、重实效,尽量不要给负责人带来额外的负担。根据项目的类型和特点,采取汇报、观摩、走访或座谈的形式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和遇到的困难,充分利用专家资源为项目负责人提供指导和解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学管理人员要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根据项目负责人的实际需求为项目开展提供资金筹措、资源整合、宣传推广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从管理者、旁观者逐渐变为支持者、参与者。对执行顺利、前景明朗的项目,加大关注和支持力度。对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暂时遇到困难的项目,尽力整合多方力量为其分忧解难。对进展缓慢、无法继续执行的项目,及时进行终止,责令负责人分析原因并作情况说明。制定与过程控制相匹配的经费拨付程序,采取分阶段下拨经费,保证教改经费的高效合理利用。通过过程控制和多方支持,保障改革研究项目顺畅有序地开展并取得预期成果。

三、开展验收评价,重视成果推广

结题验收是项目实施的重要环节,既是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客观评价的重要手段,也是对改革成果进行凝练提升和宣传推广的重要渠道。结题验收一方面要对关键量化指标进行客观考核,另一方面要对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要注重项目的创新性、实践性和价值性,鼓励实践应用与推广。项目负责人要以结题验收为契机,对项目进行全面总结和成果凝练,精心准备结题报告和汇报材料。教学管理人员要高度重视项目结题验收工作,邀请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特别是校外专家参与验收评议,有利于对项目进行客观评价,也有利于项目的进一步凝练提升,还有利于宣传推广。对于有实践环节的项目,要充分听取学生的评价。对于重点项目,考虑采取结题验收与成果鉴定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通过多方评价,对项目结题情况进行分级。对结题优秀的项目进行奖励,根据需要对其进行滚动支持,以培育更高层次的重要成果。对结题不合格的项目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根据情况限制项目负责人再次申报教学改革项目。在学院范围内对项目改革成果和结题验收情况进行全面展示。结题验收不代表改革研究项目的结束。项目负责人应该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实践,进行成果凝练。教学改革的成果不能束之高阁,要进行推广应用。教学管理人员要为成果推广提供条件和支持,组织示范课、专题研讨会等进行成果宣传,组织教学成果奖评定,进一步扩大影响和应用范围。

四、完善激励措施,营造改革氛围

教学改革研究往往周期长、见效慢,费时、费力、费心。很多老师对教学改革研究的主动性不够,甚至望而止步。要实施切实有效的激励措施,营造教学改革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在教学改革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肯定老师们在教学改革研究方面的辛勤付出,在年终考核、岗位评定、职称晋升等方面予以充分体现。设立学院教学改革研究专项奖励基金,表彰在教学改革研究方面表现优秀的教师,并在研究生招生、场地使用等科研方面给予更多支持。加大教学改革研究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激励教师关注教学、投身教学、研究教学,以产出高水平的教学改革研究成果。校院二级管理模式下,学院从学校获得了更多权利和自由度,也承担了更多责任。学院教学管理部门要尽快转变角色,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方法,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高效地组织和实施教学改革研究活动,以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参考文献:

[1]陈静.高校教学改革项目管理模式优化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

[2]吴菲,张君诚,许明春.基于分类管理的地方本科院校教学改革项目优化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5

[3]杨慧瑛.高校教学改革项目全过程管理的优化研究[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2014

教学改革项目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创业;孵化平台;项目教学;改革

一、调研感悟

笔者参观考察了一些国内外优秀高职院校参观考察。在参观交流过程中,我特别关注了这些学校的项目教学改革与实施。这些学校无一例外的拥有一批工程实践能力很强的教师队伍;在课余时间,充分鼓励教师下到企业参与项目开发与技术升级改造,即提高了工程实践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又为项目教学改革准备了大量的案例与素材。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确立了终身学习理念,使教师能力多元化。教师不仅要有研究以上学历,而且要具备5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验,保证了“教学工厂”企业项目在校内的实施。

二、创业孵化平台的构建

对于创业孵化平台的构建,一是转变思想,通过土地让利、设备利用、人力资源与政策支持等各种方式,加大力度,吸引企业进驻,与大型企业校内共建实训室和工程研发中心,引入企业高新设备,确保设备与技术的先进性,确保教学与生产两不误;二是在校内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吸纳各地人才免费进驻,营造良好的创业校园环境;三是鼓励学生创办小微企业,校园内多设立专业研讨室和创意工作室,激发学生创业热情,确保项目的实施;四是要依托校内先进的实训基地,培训企业员工,进一步促进校企融合,并给项目制教学提供良好的案例与素材。

三、项目教学的具体实施

(一)做好顶层设计。目前很多项目制教学改革的做法并没有把项目贯穿专业整个教学周期,客观上忽视了学生的领导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协调能力、汇报表达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也相对较差。建议,首先利用创业孵化平台整理真实教学项目;同时,以项目关联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具体操作时,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也就人才培养方案,以项目为核心,重组课程体系,形成一套工业案例(8-10个),3-4个学期项目,1个毕业项目为载体的课程体系。充许跨系选人,体现“无界化理”理念。并成立了导师团队,以多点对多点的方式解决指导教师的问题。

(二)项目教学的实施。原来单一以就业为导向的技能实训教学体系越来越难以满足企业的需要,要把单纯的实训教学向综合实践教学转变,把就业为导向向职业发展为导向转变。为此,建议各专业设置以学年或学段为单位,设置3-4个综合项目,第1个项目以了解项目内涵、实施与管理为主,使学生了解、适应项目教学;2-4个项目为工程实践项目,每位学生至少要完成2个项目,有一个以上要有实物制作,项目每期计2分,计满6分,才有资格毕业。

为确保项目的正常实施,学生一般从第5周开始申报项目,最终提交的内容有:项目报告、项目成果(产品、实物、专利等)、汇报报告等。同时,要在校园网上建有学期项目智能管理系统,学生要将项目材料上传至平台,教师可在平台上检查学生的进度与指导学生。对于优秀的项目成果,学生可申报项目经费,但必结题。

结束语: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专业项目制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而校内创业创业孵化平台的构建是拉近校企距离,推进教学改革的一个很好的举措,更关键的是要把真实项目内化为进课堂的教学项目。同时,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是使接受新的教学方法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一切的教学改革都是空谈。

参考文献:

[1] 张晓芸.“3515”项目制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11)

教学改革项目范文第6篇

关键词:旅游韩语;项目化;教学改革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外国游客不断增加,尤其是来华居住、工作、旅游的韩国人不断增加。虽然萨德部署使中韩两国的关系恶化,相信在中韩两国民众的坚持反对下,中韩关系会逐步恢复,中韩两国的旅游业也会重新振兴。在中韩旅游业惨淡的情况下,修炼好内功,进行旅游韩语的教学改革,以期待中韩旅游业繁荣的那一天。

旅游韩国语这门课程在项目化教学改革的要求下,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摒弃以前先学习单词语法,再学习著名景点导游词的教学方法,大胆进行项目化改革,达到把课堂和导游业务相关知识联系起来,项目训练完之后学生可以达到直接带团旅行的能力,以期待服务于中韩旅游行业。

一、探索项目化教学改革

(1)重新定制教W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定是以项目训练为基础的,我们假定学生在某旅行社担任导游,那么设定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青岛琅琊台旅行社担任韩国旅行团大珠山一日游地陪和担任首尔旅行社韩国旅行团中国之旅全陪的项目训练,能够使学生提升关于旅游方面的韩国语水平,基本能完成地陪和全陪的各项工作。

(2)课程内容设计

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按照项目化教学的要求设计了担任地陪和全陪的两个大项目,在子项目的设计上,项目一的子项目分别是导游岗前培训、制定大珠山一日游的日程表、撰写大珠山一日游的韩语解说词、现场用韩语介绍大珠山,项目二的子项目分别是登机抵达延吉并安排游客入住宾馆、更改旅游线路、陪同韩国游客购物以及娱乐、处理旅游时的突发状况、宾馆退房和登机返回仁川机场

(3)课堂教学设计

(4)考核评价方式

二、项目化教学成果

旅游韩国语课程是我们韩国语专业第四个学期的专业课,安排在第四个学期的目的是在学生掌握了韩国语基本的语法和日常用语之后能提高关于旅游方面的基本带团能力和韩国语语言能力,在实施项目化教学一个学期之后,较之以前传统的教学方法,收到了较满意的教学成果。

(1)教学效果明显,师生交流增多。

以前的教学课堂只是单纯的教师在课堂上讲,而学生在下面听,学生参与的很少甚至是不参与,实施项目教学以来,学生参与、组织越来越多,成为课堂的主角,师生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多。

(2)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就业途径。

通过旅游韩国语的项目设计,本来就爱外出游玩的学生对导游这个职业也越来越感兴趣,部分同学表示准备考取韩语的导游证,将来从事导游这个行业,相信这些同学在学完这门课之后不仅学有所成,将来还会成为自己择业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许美瑛,浅谈高职旅游韩语课堂教学改革[J].科技资讯,2014,(5)176

[2]孙东娟,浅析韩语教学中的职业模拟化训练-旅游韩语项目化教学探析[J].科教中华,2013,(7)221

[3]陈为民,多语种共享旅游外语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改革[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11)

教学改革项目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项目制;教学改革

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改革,高职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社会的认可。鉴于高职教育的职业化特点,在中国现有经济体制下,应该有着很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需求的变化、人才培养输送质量等的变化,越来越多质疑的声音开始出现,到现在为止,高职教育的发展正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

如何摆脱这些日趋严重的质疑声?高职教育教学到底需要改什么?怎么改?反思现有的高职教育教学,确实值得我们去深思,也确实有很多需要去改革和改变的地方。

一、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在现阶段,各类高职院校都认识到传统的教学理念、内容和方法都已经不能够适应现阶段社会的需要,也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和途径来进行教学的改革,提高办学水平,提高整体竞争力,为社会培养理论实践双优复合型人才。所以教学方法的改变是大势所趋,也是势在必行。

1、高职教育的历史背景

职业教育起源于古代的学徒制,本身来说就绝对不是一对多的教学形式,但因我国的高职教育还承担着学历教育、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的职能,不可能完全的采用职业教育的教学形式,讲授式的集体教学显然更加符合实际。这是我国高职教育办学的突出特征。

2、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

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和总方向,目标的把握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且将最终影响到教学的质量。高职教育的目标也是区别于其他教育类型的本质所在。目前,我国是制造成品高输出国,要想制造出一流的产品,不可或缺的必须拥有一批高技能劳动者。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就是要与我国的经济建设相适应,所以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技术型加技能型的复合人才。

3、传统的教学方法

高职现在的教学方法,大多还主要是沿用大学本科、专科的理论式教学,或者沿用高职升级前中专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偏重理论式教学,讲授多,动手少。这对于高职教育的定位及社会的需求而言,都显然是非常不合适的,也更加不可能培养出实际所需的技术型加技能型的复合人才。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但是教学改革改什么?怎么改?这是每个高职教育人都需要去思考都问题。接下来,本文就从项目制教学方面入手进行探析。

二、项目制教学改革

1、项目制教学改革的成因

教学是学校的主要任务,也是专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则是存在和发展都关键。通过对毕业生用人单位都走访调研,以及在校生师生交流等形式,从用人单位和学生那里收集到了他们对于现有高职教育教学的一些看法与想法。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用人单位和学生对于传统式的重理论,轻实践的讲授式教学,意见反馈很大。

很多学生都反馈说,一个学期下来都不知道学了什么,尤其是不知道现在所学的知识的和以后的工作有什么样的联系,感觉太过脱离实际,对自己的专业和就业前景感觉越发都迷茫,似乎学与不学没有太大的区别。久而久之,课堂上就只剩下了老师的声音,学生是迷糊加迷茫,有听没懂的情况非常严重。当然也有人说,出现这样的问题,那都是因为高职的学生基础太差,理解能力有限。我认为,此观点有所偏颇。学习主要靠的是智商,高职的学生都经历了应有的义务教育阶段,且与其他类型的高等院校的学生一样,是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对于重新融入应试教育的理论教学应该是没有大问题,也就是说智商绝对不会是学生现有情况出现的关键决定性因素。

接下来我们看看本就不多的实践教学环节,我们就能看出我们现在的高职学生,不是不知道,而是缺乏主观能动性,不能很投入的进行技能学习,特别是相对艰苦的工科技能训练。如何让学生摆脱“惰性”,进而充分调动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是我们现有高职教育的当务之急。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也站在他们的角度,结合他们的认识和认知,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方式和建议。经过多方调研和探讨,结合社会的需求和学生自身的学习需要,我们认为项目制教学改革是现阶段最为适合的改革方案,我们必须痛定思痛的进行改革,一切为了学生,让学生在学校里,能够真正掌握一些实际的工作方法。

2、项目制教学的含义

项目制教学,顾名思义是一种以项目为载体来实施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在西方的职业院校中,是最为成功的教学改革之一。“项目制教学”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3、项目制教学改革的实施

项目制教学的实施,需要以课程为单位来实现,从而将项目制教学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进而贯彻执行项目制教学改革。课程开发要实现职业教育的目标,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体现职业能力的培养,经过系统的分析、归纳、、总结与提升,最终从工作岗位能力要求转化到学习领域而构建的。

基于工作的学习是项目制教学的核心,也是开发的依据。学校要有效的保证专业教学目标能够从市场需求出发,最大限度的满足职业能力培养的总要求。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对专业进行调研,了解确定专业所面对的工作岗位群,区分典型工作岗位,并对工作岗位进行梯队排列。

加强社会调研,从企业,从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入手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形成不同的行动领域,再经过科学的分析,从而从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构成相对应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对课程了解的同时,也对工作岗位群建立一定的关联度,从而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能力的锻炼,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梯队的排列则是在于兼顾学生各自的特点,因材施教。不同能力的学生都可以选择到适合自己能力的项目,并在项目制的引导下,选择不同的学习难度,进而更好的开展课程的学习。

其次,课程内容的更新,带动项目制内容的更新与优化。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质量最终将由社会企业来进行评定,而人才培养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内容,课程的内容是否与社会需求,岗位需要紧密相连,实现学校与企业、社会的对接,也就决定了培养人才的社会需要程度。试想一下,课程教学采用了项目制,但是课程内容却是远已经过时了的内容,那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充分调动了,思维模式也逐步建立,但是走上社会却发现所学的一切都没有实际的效用,那项目制教学的实施也会得不到应有的效果。鉴于此,我们在注重项目制教学方法的同时,也应该关注课程内容的更新与发展,从而带动项目制内容的更新与优化,保证项目制教学的可持续性发展。

最后,师资的建设与培养。教师是教学环节都组织者,项目制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者最终要落实到教师身上。

项目制教学是紧跟社会需求,对于教师的要求也就相对比较高,需要教师知识能够与时俱进的同时,也能有改变的意识与自觉性,更需要有实际的工作经验作为支撑。这是高职院校教师的特点,但是在我国现有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教师更多的趋向于传统型,脱离实际实践时间较长,这显然不能胜任高职教育的要求。鉴于此,我们应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师资的建设与培养:

⑴推进在职教师的企业顶岗实践活动,加强院校之间的联系交流的同时,也开通国外访学通道,鼓励教师到职业教育发展更为完善的国家和院校进行访学,吸收先进的理念,学习先进的方法。⑵校企合作共建课程,邀请企业资深人员或者行业专家一起共建项目制课程,聘请他们来校任课,因为他们的实践经验丰富,且对工作岗位的要求有十分具体的掌握,有了他们的参与,能够很快的理顺课程的脉络,找到典型的工作任务进行项目制教学的组织。与此同时,他们也将专业前沿的知识带入课堂,以企业的要求来实施项目制教学,为将来学生更好的融入企业社会奠定基础。

三、结语

教学改革项目范文第8篇

(一)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的设计

课程内容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素质为基础,突出能力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实训为手段,教师要设计出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1]。按照这一要求,我们将“企业经营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整合为体验企业经营、模拟企业经营和ERP沙盘模拟企业经营综合实训3个教学模块。每个模块又根据职业能力培养需要,划分为若干工作项目,每一项目又细分为若干工作任务。从开始的体验经营、到模拟经营再到综合实训,教学内容逐渐深入,能力培养逐步提升,符合学习规律,充分体现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原则,为学生经营管理综合技能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载体[2]。具体设计以模块二“模拟企业经营”为例,见表1。

2.能力训练项目的设计

课程项目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载体。教师在设计能力训练项目时,要力争该具体项目中训练出来的主要的能力是可迁移的,能够解决未来职业岗位上遇到的同类问题[1]。按照这一要求,“企业经营管理”课程的能力训练项目主要在模块二,共分为6项。它以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大三学生王林到×××公司进行总经理助理的顶岗实习工作作为项目背景,通过王林接到各项目任务开始,按照基本技能训练、应用技能训练到迁移能力训练的能力递增的顺序,来培养学生在企业从事基层、中层经营管理所需的团队管理、战略管理、采购管理、生产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经营管理技能[2]。表2列出了该课程部分能力训练项目设计的内容。

3.项目情景设计

教师应该为每个工作项目设计好项目情景,使学生能够从项目情景中查到这项工作的具体数据和限制条件,从而引发学生动脑动手,完成项目任务。情景是学生行动的引导,情景是教师上课实施引导的重要手段。全课程教学实施在以希望公司(虚拟企业)的经营与成长为背景展开。根据这一学习情境归纳出一个贯穿全课程的学习项目———希望公司的经营与成长,然后根据项目实施的工作过程引出若干个子情境,并相应构建了打造管理团队、规划经营战略、采购物资、组织产品生产、市场营销、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等6个子项目,在每个子项目下根据完成项目任务的需要又设置了若干个工作任务。学习情境的设计与仿真企业挂钩,具备真实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增强了学生的体验感和积极性,为后面项目任务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单元教学设计

课程的单元教学是课程教学的基础环节。单元教学设计描述了单元课堂教学实施的全过程。项目化课程的教学实施一般采取理实一体化的模式,让学生在做中学、边做边学。融“教、学、做”为一体,打造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堂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辅之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培养、素质的锻炼渗透于课程教学中,最终实现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具体单元教学设计以表3为例说明。

二、“企业经营管理”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条件保障

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成功建立在充分的条件保障基础之上。如活动场地、师资和其它必要的教学载体等。几年来,鄂州职业大学为了促使专业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改革取得成功,在条件保障方面加大了建设力度。

1.场地建设

根据项目化教学改革的需要,鄂州职业大学为“企业经营管理”课程实施“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建设了校内和校外活动场所。校内活动场所建有沙盘模拟企业经营实训室,配置了1套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6套完整的物理沙盘教学工具和若干桌椅,主要用来模拟企业的运营流程。校外活动场所是与学校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的3家企业。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为课程提供了真实的企业场景,使学生可以深入企业一线,了解企业运营流程,获取完成项目任务所需的素材,以及获得企业专家对项目任务完成质量的直观评价。活动场地的建设为“企业经营管理”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平台。

2.师资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决定了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队伍要熟悉专业和岗位,掌握生产、服务一线的操作流程和生产技术,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以适应职业院校培养专门型技能人才的需要[4]。因此,建立一支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又谙熟企业经营实践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取得成功的必备条件。近几年,鄂州职业大学通过安排教师在暑期下企业参加实践锻炼、选派教师到其它高校进修或培训、观摩来自企业一线的专家到课堂现场教学等形式,有效提高了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和实践技能,为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师资保障。

3.项目任务书的设计

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一般采取理实一体化的模式,即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培养相融合,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学、做一体”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5]。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边学边做、边做边学,教师在课前需要设计好项目任务书。项目任务书中应该明确任务实施的目标、实施步骤和评价方式。使得学生能够按照项目任务书的指引,自主查阅资料、学习必备知识、实施和完成任务。鄂州职业大学“企业经营管理课程”课程组教师根据课程培养目标结合真实的企业经营管理流程制定了项目任务书,并在课程教学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现已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完整的项目任务书,为切实保障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奠定了必要的物质载体。

三、项目化教学改革需要改进的地方

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教学效果显著。但从几年的教学实践来看,项目化教学改革还有几处尚待改进的地方。

1.任务实施前需要做好精心的准备工作

每项项目任务的实施都有一套流程,在实施前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实施流程,项目任务书的设计也应更具体化,要明确告知学生该项目任务实施的目的、时间、流程。要通过项目任务书的指引,使得学生在实施任务的过程中不仅知晓做什么,而且知晓为什么做、怎样做、多长时间内做完。让学生在实施教师布置的项目任务的过程中目的更明确,思路更清晰,从而提高任务完成的质量。

2.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方式

客观、公正、合理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是激励学生认真学习,检验教学效果,评价学生知识、态度、技能养成情况的重要载体。鄂州职业大学“企业经营管理”课程建立了形成式考核和终结式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考核评价方式。其中,形成式考核着重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团队合作情况。终结式考核考查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这种综合考核方式可以对学生态度、知识和技能进行全方位的考查,符合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但是在评价主体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如形成式考核,可以通过学生互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来进行,终结式评价可以引入企业专家的评价[6]。此外评价标准还应更明确、具体。通过完善考核评价方式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知识、技能、态度的养成情况,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科学的基础。

3.做好任务实施的督促控制工作

要想使一项工作任务保质保量的完成,需要建立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工作。对于课程项目教学改革来讲,事前控制是指项目任务实施前的项目任务书的设计工作,事后控制是指考核评价工作,而事中则是指项目任务实施过程中的监控工作。从近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来看,事中控制工作还存在较大问题。突出表现在,由于时间有限,任务的实施需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做,而由于缺乏控制机制,导致学生时常不能在教师规定的时间完成工作任务,或者采取敷衍的办法,直接影响到整体教学效果。因此需加强课后的督促控制工作,建立控制机制。

教学改革项目范文第9篇

关键词:工程测量 课程设计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b)-0149-03

近年来,测量新技术的发展,对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受到挑战,优化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从传统性教学向应用性教学转化,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操作能力和适应发展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工程测量作为高等职业学校土木工程类专业的专业课程,课程地位非常重要,但内容庞杂,要很好地掌握该课程十分不易。因此,在测绘新仪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迅猛发展情况下,探索工程测量教学改革是迫切需要的。

1 工程测量教学内容的改革

从现有的教材来看,大多数教材的内容落后于生产现场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教学中,选用合理的教材,根据现场的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对普通测量技术进行适当的删减,增加相应的应用测量技术和现代测量技术的相关内容。比如:可以增加计算器编程、全站仪在施工放样中的应用、GPS在施工中的应用等。现在大多数的工程测量教材在应用技术章节讲的过于简单,这在教学中要讲到各个方面的难度是比较大的;可以优化教学内容,普通测量技术作为土木工程专业通用,应用测量技术作为土木工程专业根据不同的方向进行选用,现代测量技术作为学生熟悉测绘新技术及其应用。

2 工程测量教学方法的改革

2.1 工程测量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课堂教学和课间实习相结合是工程测量教学的主要形式。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工程测量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在工程实际中遇到的问题,从引导的角度讲授知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讲授中要留出适宜的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教学手段不能一味的以板书为主,要适当的引进现代教学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投影、录像、多媒体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改善课堂环境;学生对所讲的知识理解是抽象的,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件中可以引入一些相关的工程实例。

现在测量仪器品种甚多,发展迅猛,使得现在的教学设备陈旧和老化严重,落后于生产;而且现在大多数院校的经费紧张,没有多余的资金购买各种品牌的测量仪器、新仪器和设备,但是现在教学又需要,在这种供需矛盾的情况下,可以从网上和仪器厂家收集相关的新仪器的图片和介绍,使学生对新仪器有一定的认识。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可以把相关的教学资料在校园网上,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的测量论坛和测量网站,通过互联网让学生了解测量的发展动态。

2.2 工程测量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

工程测量实训是工程测量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环节;实训环节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及掌握测量仪器操作技能和测量作业方法的主要途径。但是现在测量实训教学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设计的实训项目还没有完全和工程建设相结合。

实训项目偏少,测量仪器陈旧,未能完全把工程建设中的现代测量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仪器运用近来;随着高职的扩招,现在的实训设备量偏少,很难满足学生的需要,在改革中,需加大实训设备的投入和实训设备的使用效率。积极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训项目的训练。

3 工程测量考核方式的改革

工程测量这门课程有很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理论和实践结合非常紧密;采用传统的试卷考核方式难以反应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考核内容过于依赖教材内容,导致学生只注意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忽略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因此有必要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

3.1 工程测量课堂考核的改革

考试只是一种手段,而最重要的是学生如何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往的考试多采用试卷进行,出一些填空、选择、判断、简答、计算等题目进行考核。这种考核方式注重书本知识,不能很好的考核学生运用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有些学生只要死记硬背就可以考出好成绩,但是运用知识的能力很差。为了改变这种现象,需要采取试卷考试与能力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把理论考试、仪器操作能力进行综合考核。

3.2 工程测量综合实践考核的改革

工程测量综合实践协同作战特点突出,这对培养团队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进行综合实践时,更应该注重对过程的考核,综合实践一般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在实践的每个阶段,以实习小组为单位进行总结,由小组长对每个成员给出评价。实习结束后,以此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在实习中,根据实习任务的完成情况、仪器的熟练程度、实习期间的表现对学生做出综合的考核。

3.3 师资队伍建设的改革

从事工程测量教学的青年教师大多数是从校门进校门,缺乏必要的工程实践经验,很难掌握施工单位对新技术、新方法、新仪器的需要程度。有必要定期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去施工单位进修,以不断进行知识的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来提高自身的水平;教师应坚持产、学研相结合,教师除了教学工作以外,还要参加一定的科研活动,承担一定的工程任务,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项目化教学探索

根据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结合“工程测量”课程教学特点,积极探索项目化教学改革,作如下探索性课程设计。

4.1 课程目标设计

4.1.1 能力(技能)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工程测量》课程的学习,具备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技能,学生能完成一个单位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定位放线、施工控制及竣工测量工作的能力,为后续的测量实训、学生毕业后从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控制工作打下基础。

(2)具体能力目标。

具有距离测量及相应数据成果整理、分析能力。

具有高程测量及相应数据成果整理、分析能力。

具有角度测量及相应数据成果整理、分析能力。

4.1.2 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以下知识。

(1)明确建筑施工测量的任务、要求与工作原则,掌握建筑施工测量的基本知识。

(2)掌握水准仪、钢尺、经纬仪、全站仪等常用仪器设备的操作和使用方法。

(3)了解现代测量技术发展的趋势。

4.1.3 素质拓展目标

在完成项目任务活动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贯穿当前企业经营理念,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与个人生存发展之间的关系。具体能力如下。

(1)培养自我学习能力、使用工具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与人协作能力。

(2)培养高度的责任感、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

4.2 课程内容设计(表1)

4.3 项目设计

(1)项目主题:竣工测量验收。

(2)项目选择。

项目1: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天工楼:用于课堂师生共同完成。

项目2: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4#宿舍楼:作为平行训练项目用于课后学生自主完成。

项目3: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馆(放线):用于随后两周的综合实训(训练与提高)。

(3)项目分析。

①项目贯穿:选择的项目中包括了:本课程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在完成项目中各分部分项任务中能够贯穿。

②任务驱动:以每个分部分项工程为一个基本单元,每个单元中都有各项具体的任务,每次课堂和课后都需要完成相应的数据分析及成果展现,通过任务驱动,将知识点进行贯穿,所有单元的训练任务完成后,学生应会掌握对应的知识点。

③成果展示:通过两个平行项目中各单元的任务不断推进,学生反复训练,能力不断提升,所有单元的任务完成后,即一份完整的竣工测量报告及竣工图。

④实训设计:课程教学完成后随后选择的项目3进行两周的综合实训,项目3较项目1、项目2难度和复杂程度有所增加,通过综合实训,可实现学生综合完成项目任务的能力,达到训练与提高的能力。

(4)完成项目要求。

①按照给定的项目施工图完成实际工程的竣工测量报告及竣工图的绘制。

②按照分部分项工程进行测量。

③质量要求:测量数据齐全且符合精度要求。

④时间要求:实际安排教学时间内完成成果。

(5)单元任务明细及进度计划(表2)。

(6)完成项目任务措施。

以目前建筑工程建设三方(施工方、监理方、建设方)为基本管理单位,将班级分为三个部门,并选出三个部门负责人,以项目1作为教学载体,每个分部分项工程为一个教学单元,每个单元的具体任务由三个部门分别完成,通过反复训练掌握单元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

(7)角色模拟及职责划分。

4.4 能力训练项目设计(表3)

4.5 考核方案设计(表4、5)

5 结论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高层次的技能型实用人才,工程测量课程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迫切需要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从现阶段工程测量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进行了探讨,对工程测量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和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出了一定的措施和方法,同时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了项目化教学改革尝试,为更好地进行测量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一定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聂志红.《工程测量》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6(6).

[2] 靳海亮.工程测量学教学改革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5(9).

[3] 王汉雄,王嘉慧.《土木工程测量》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J].矿山测量,2007(1):11-13.

[4] 李艳,焦泽昌.工程测量教学方法改革[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5(11).

教学改革项目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职业能力;技能培养;改革;建议

作者简介:胡春芳(1966-),女,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机械制图和计算机绘图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05-0032-02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在不断扩大,近几年我国高职院校纷纷崛起,并且有可能成为面向人人的教育。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体系的影响,使得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实际岗位需求。加上学生整体素质普遍不佳,越来越多的情况表明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可以说当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已经备受人们的关注。当前高职院校的核心任务就是课程教学改革,因此项目化教学的理念提出,可以说是促进高职课程改革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就是根据当前高职院校项目化教学发展现状,提出有利于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高职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提出

近几年以来,由于高职院校招生规模急剧扩大,教学质量明显下降。因此,教育部门做出了《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在接下来的改革中提出了通过对教育改革来实现高职院校质量的提升,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观念―项目化教学。所谓项目式教学,就是学生在学习中围绕某一个具体的项目学习,通过利用最优化的资源来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实践体验,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来进行探索创新与实际技能的提升,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在高职院校的项目化教学中,既是一种日常的教学模式,也是一种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它的理论基础融合了多种教育理念。

在实际的项目化教学中,采取类似实践的方式来对整个项目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有意义的任务来实现技能的提升。在项目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人人参与创造的过程,能够在操作中掌握所有要学习的知识,体验在实际岗位的辛苦及乐趣,进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团队合作的精神。与传统教学相比,项目化教学比传统的教学多出了三个中心,即:由原有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原有的课本教学内容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以原有的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操作为中心。

二、高职项目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在高职院校中,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出全能人才,因此需要按照市场需要来培养人才,但是如果没有实践活动,学生并不能获得实际经验,并且将专业知识全部掌握。因此在职业教育过程中,需要将原有的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转变为以企业实际工作为中心的项目化教学,将实际工作中的场景引入到教学中,让学生以能够胜任工作为最终目的,最终实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而我们在实际改革中,可以看到项目化教学更为突出的几点意义:

首先,项目化教学体系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任务相符合。由于高职教育的基础课程都是学科体系,按照人对于知识接受的逻辑来设置课程,知识中都有着内部的组合关系。而学科知识结构与学术教育相关联,因此我们需要将教学定位在培养学术型人才,学科的主导局面必须打破。而项目化教学的基础结构是工作体系,也就是围绕着专业的岗位工作进行教育,通过不同专业分配不同的工作任务,在工作过程中将学科知识融入,呈现相互融合的局面。

我国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适合生产第一线的人才,因此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要除了掌握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也要有着在专业领域的工作基本能力,因此需要以“应用”为首要目标,这就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决定了项目化教学是符合高职教育的培养任务的。

其次,项目化教学的知识表征方式有利于高职学生工作能力的形成。职业教育关注的是学生的工作与实践能力,并且习惯去关注影响它的因素,一般为知识与实践。学生要想有着足够的工作能力,首先要有着足够的专业知识储备,其次将这些专业知识应用到工作岗位中,强调了知识储备与实践经验相融合的理念。也就是类似盖房子先打牢地基,才能在上面建房子。而学生一般都是拥有着足够的知识储备,却无法在实践中进行操作,缺乏生成实践的功能。因此我们在项目化教学中,不仅仅要求学生有着足够专业的知识,还需要具备职业能力。项目化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将专业理论与工作任务相联系,在实际的工作情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有利于培养和提升在校学生的职业能力。

第三,项目化教学有利于高职院校优良学风的形成。由于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阶段,很多学生调皮捣蛋,导致学校学风不好,不良习惯较多。然而教育学家认为越是调皮的学生越是敢勇于实践,他们不拘于多种规矩,而是敢于创新,提出自己的想法。在传统的教学中,一般教师都会在课堂中灌输理论,将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作为课程知识结构的出发点,而忽视学生的具象思维的培养,这种纯粹的理论只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而项目化教学正好迎合了学生的好奇心。在传统的教学中,一般理论知识内容都是一些定理定义,而项目化教学是在实际工作岗位上进行行动化的工作任务。在教学组织形式中,传统教学是教师在上面灌输理论知识,学生在下面记录,显得死气沉沉;反观项目教学的课堂,学生们分成小组相互配合,在实际的工作场景中能够完成具有价值的目标,并且教师能够给学生做指导,建立了学与用的快速通道,让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者变成了实践活动的参与者,让学生激发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习兴趣,进而树立了良好的学风。

三、项目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高职院校将项目化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进行改革,但是由于刚刚起步,因此呈现出了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学校将项目化教学理解为案例教学。虽然一些学校不再以理论灌输为主,而是运用一些案例教学,但是由于案例与实际岗位关联性不大,而且较为零散,并没有与项目规划相融合。在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多种教学手段,因此导致学生兴趣不高,师生的互动不多,既浪费了时间,又收效不大。

其次,项目化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环节相脱节。项目化教学应当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如果学生缺乏体验,导致他们很难系统地去掌握操作技能与方法,让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工作岗位相衔接。然而由于项目化教学操作较难,让一些学校受到限制,项目要么与实际脱节,要么难以组织实践教学。

四、针对高校项目化教学改革提出的几点思考

首先,制定富有弹性的教学计划。高职院校在项目化教学改革中需要打破原有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的教学计划。在原有的教学目标不变的基础上,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对学生参与岗位实践内容进行适当变化。在教学计划制定中需要以职业需要为出发点,符合学生未来从事的职业特点。在教学计划中要考虑到学生在岗位实习中的课时安排,当所需要改革的课程与学生实践的课程计划有冲突式,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以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其次,课程教材建设问题。教材是课程改革的体现,也是指导学生在实践中的重要依据。我们需要根据当前项目化教学改革来制定与传统教学课程不同内容的教学,不再与学科中理论知识相关联,而是以指导工作任务为主的系统归纳的方案。在制作形式上,可以不只是纸质的教材,也可以是电子课件、多媒体光盘等。而且教学并不是一沉不变的,而是动态的,需要与实际相结合,针对地区的市场变化来制定教材内容,体现出教材建设的“科学、求新、求异、变化”的特点。在教材制定中,可以让本校的教育工作者与岗位实际的技术人才一起编制,作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指导手册,以提高效率,少走弯路。

第三,与校外实训基地群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走上实践岗位的第一道关卡,因此我们应当重视起实践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我们可以开发校外的实践基地群,通过与多个企业联合,实现校企共赢的局面。在组织形式上,可以让在校学生组成工作任务团队,在实践的地方进行实际项目的操作,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第四,组建专家团队,对教学项目进行设计与开发。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关键点在于项目的如何开发与设计,因此学校应当将在校教师与企业专家组成专业组,去联合开发与课程可以相融合的项目。开发的项目要与学校的专业相一致,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教师在教学形式上应当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而是以学生为主体,保障教学效果的同时也能够在实际中应用,并且实现高效的成果。在开发的设计方案中,既要能够实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也要有利于教师的成长,并且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学校需要重视就业引导工作。职业院校作为高等的教育机构,就是需要将岗位需要的人才进行输送,而一些学生并不能够找准自己的目标,因此应当在项目教学的同时进行职业的引导工作。一些学校即使开展了,也是较为单一的形式,一般都是安排学生进行听课,而不是根据实际发展需求进行教学。因此高职院校在展开项目化教学的同时,也要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进行引导,比如在每学期安排相应数量的职业引导课程,让学生能够受到正确的指引,而教师或者专家可以帮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根据学生在项目操作过程中的表现来帮助学生选择职业。学校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来设置不同的职业引导课程,并且要实现学生发展的个性化。让学生实现自我认知,找准自己就业的方向。

五、结语

对于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我们缺乏的不是思路与理论,而是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实践。在传统的专业基础课程中需要专业的理论知识来对实践环节进行指导,因此并不能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学习中的理论知识较多,显得大而空,并且与实际岗位工作相脱节。因此我们应当根据实际的实践条件与现有的教学设备进行改革,构建以生产需要为出发点的专业课程体系,进而实施项目化教学改革,为市场培养出实用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论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的综合性课程开发[J].职教论坛,2004(06).

[2]张艳军.浅谈项目教学法在数学课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03).

上一篇:教学案例分析范文 下一篇:教学研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