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专业导论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2 08:35:10

会计学专业导论论文

会计学专业导论论文范文第1篇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指导和答辩实践经过几年的摸索和探讨,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体系。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1.周密的论文指导程序与时间安排。论文指导和答辩全部工作包括准备与动员、论文撰写与指导和论文验收与答辩等三个阶段。准备与动员阶段主要任务就是公布毕业论文选题、主管教学的副院长为学生进行论文写作动员、学生选题、会计学院确定指导教师、分管教学的副院长为教师进行如何指导论文的动员。论文撰写与指导阶段具体又可细分为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1)选题指导与写作计划指导;(2)大纲指导;(3)初稿指导;(4)二稿指导;(5)论文定稿。论文验收与答辩阶段属于最后一个阶段,其主要任务就是:验收论文和组织答辩。

2.充分的论文指导支持与辅助工具。可以为学生和教师提供许多论文写作和指导支持性和辅的工具。比如每一届本科毕业生在准备与动员阶段都可以获得一份《毕业论文写作指导及答辩工作指南》,同时可以获得一份《毕业论文选题》。

3.严格的论文写作、指导和答辩质量控制措施。为了确保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就需要对学生和指导教师的工作进行监督与控制。为此,会计学院针对论文写作、指导和答辩等各项环节采取了一些控制的措施。其中,最主要的控制措施,就是设计并运用《工作底稿》。《工作底稿》是监督与控制学生和教师在论文写作和指导工作的一种工具,也是学生和教师就论文写作和指导相关问题进行沟通与交流的一种媒介。其次,会计学院专门成立论文验收小组,根据已经设计好的相应表格及其项目要求,对学生的论文定稿进行匿名审核,只有论文质量符合验收标准的,方有资格参加论文答辩。再者,规定指导教师回避制度,即不审核自身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也不参加自身指导学生的论文答辩。最后,成立答辩小组,指定资深教授担当答辩主席,并规定答辩结果和答辩成绩由答辩委员会通过无记名表决方式产生。答辩成绩的判定是依据一套完善的评价方法进行,这一套评价方法主要是从观点、内容、格式、结构、答辩等五个方面情况进行评价。

我认为要提高会计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除了指导教师的努力以外,会计学院还必须从整体上统筹安排。为此,我对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提出以下若干建议:

1.论文选题不必限制得过于狭小。目前许多院校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虽然是征求专家意见确定的,但是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一经选定一般保留较长时间,较少变动,这样有些题目就失去了继续研究的意义,难以反映时代环境的变化;二是许多题目规定得过于严格,这样可能约束指导教师的发挥余地,同时限制学生的创造性。我认为,对于一些已经陈旧或者落后的选题要进行定期淘汰,同时要补充一些反映理论前沿与实务热点的选题。另外,论文选题可以定得相对宽泛一点,比如财务管理专业就可以定一些诸如“企业经营业绩评价”、“公司价值评估”这样的题目,这样做的好处有许多,一是可以减少变动的次数,同时有可以反映时代的特色,二是可以发挥指导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最终要写的角度。

2.建立毕业论文资料数据库。鉴于学生苦于没有充分便捷的渠道搜集相关文献资料,我认为要改善这一局面,可以考虑建立一个毕业论文资料数据库。目前许多高等院校会计学院或会计系都设计了网页,并且又有专人负责,因此完全有能力有时间专门设计一个毕业论文资料数据库,为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毕业论文写作提供强大的资料支持。这一资料库至少应该包含历届本科毕业生优秀毕业论文、不同主题的参考文献等内容,同时可以建立一些其他网站和网页的链接,使学生能够通过这种链接搜索与其所选主题相关的文献资料。

会计学专业导论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类招生;专业导论;课程改革;专业分流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3)01-0112-04

一、我国高校大类招生的源起及其发展趋势

我国高校大类招生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北京大学提出并实施以“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即“元培计划”。随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也都相继实施大类招生培养。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后国际间高等教育的广泛合作与交流,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实现“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已成为高校本科教育体制改革的热点。“大类招生、分流培养”作为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正逐渐被我国高校所采用,逐渐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趋势。“211工程”院校中综合性大学有40所,其中31所高校实施“大类招生培养”,比例达到了77.5%;理工科类大学32所,其中12所或多或少实施“大类招生培养”;财经类大学有5所,其中2所开设少量的大类招生;农业类大学有7所,其中5所开设少量的“大类招生培养”。[1]

二、河北经贸大学“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实施现状

财经类院校实施大类招生起步较晚且数量少,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学院(以下简称“会计学院”)多年来大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遵循“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于2010年开始实行“按院系招生”的大类招生模式。具体操作方式是:学院设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三个专业,招生时按“工商管理类”大类招生。新生入校后首先进行三个学期的基础通识培养,第三学期采用“志愿+成绩”的方式进行专业分流,第四学期开始分专业培养。

为了增强学生对三个专业的认识,学院在新生入学后的第四周到第六周专门开设了《专业导论》课程。课程分为两个模块:大类综述和分专业介绍。首先由学院主管教学副院长针对学院基本情况、会计学科特点、三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等内容进行综合介绍;其次,由三个专业的教研室主任分别就本专业的特点、课程设置、学习方法、就业领域和职业规划等进行介绍。通过开设《专业导论》课程,不断对大学新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和专业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各专业的发展历史、课程设置以及社会对各专业的需求情况,了解专业动态,从而加深对专业的热爱,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掌握科学的专业学习方法,明确今后专业学习和就业的方向,使学生对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形成一个较为明确及科学的规划。实践证明,2010级学生表现出了比往届学生更加端正的学习态度、更强烈的学习欲望、更积极的学习主动性。可见,《专业导论》课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三、目前大类招生后专业分流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专业导论》课程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在第三学期的专业分流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让学院领导和老师们困惑的问题。

(一)专业选择“一边倒”现象严重

2010级工商管理类共计453名学生,其中第一志愿填报财务管理和审计学专业的学生分别仅有17名和19名;2011级工商管理类共计507名学生,其中第一志愿填报财务管理和审计学专业的学生分别仅有11名和49名。很显然,专业选择呈现“一边倒”现象较为严重。事实上,会计学院三个专业的师资水平相当,财务管理和审计学专业的就业情况也不逊于会计学专业,《专业导论》课三名专业教师的讲授同样精彩,按照会计学院的估计,三个专业的报名人数不应有太大差异,这样的志愿统计结果的确始料未及。

(二)部分学生专业认同感不高

按照学校制定的本科专业大类招生与培养实施方案(试行),专业分流遵循的是“志愿+成绩(高考成绩×40%+入学后前两个学期成绩×60%)”的标准。这样一来,在大学一年级参加各类社团活动较为积极踊跃的学生,由于学习成绩相对处于劣势而未能进入自己理想的专业。这部分学生通常又具有较强的个性,对新专业不认同,于是开始出现厌学、抵触情绪,甚至在心理上出现自卑感,学习积极性受到挫伤。这种情况虽然在辅导员的教育引导下情况有所好转,但这部分学生短时期内很难完全调整好心态,在一段时期内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

(三)部分学生对新班级的集体活动参与度不高

因志愿得不到满足的学生被调剂到其他专业,而成绩好的学生大多留在会计学院较为优势的专业当中,于是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在由调剂生组成的新班级中,学生相互之间又较为陌生,交流甚少,课堂缺勤情况较严重,班级集体活动参与度低,班级凝聚力不强,给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新问题。

四、影响专业分流原因解析

为深入剖析大类招生后专业分流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本课题组采取了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390份,调查对象包括会计学院2010级和2011级的学生,生源遍布河北省内和省外;同时,对任课教师、相关部门进行了访谈。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专业分流中存在问题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专业分流依据的科学性有待商榷

调研中发现,39.3%的学生对分流依据的科学性提出了质疑。比如由于各省高考标准不同,各省招生分数线不同,同省份也存在文理差异,在专业分流中参考高考成绩这一标准就不尽合理。另外,“入学后前两个学期成绩×60%”这一分流标准很容易造成学生只注重课程学习而忽视各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由此,持疑问甚至排斥情绪的学生在专业分流后表现出对专业的不认同或融入不到新班级的现象,也就不难解释了。

(二)《专业导论》课程的实施步骤不完善

从人类对事物认识的一般规律来看,一般而言,人脑对于事物的印象会有一个时间效应。一次性的教育很难给人留下根深蒂固的印象,所以该教育能够发挥效用的时间不会很长,一些观念的形成只有依靠不断地刺激、教育、强化才能顺利形成。新生入学伊始,个体差异较大,对自己所选大类及其所属专业普遍知之甚少,甚至是一无所知。《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内容中的一些专业术语、专业知识对这些新生来说可以说是闻所未闻,尽管他们当时感觉很新鲜,但由于大一期间接触的专业课程很少,因此对所学专业仍然是知之甚少。可见,仅仅在入学初期进行《专业导论》课程教育,并不能使学生对专业有深入的了解。

(三)《专业导论》课程的内容不够充实

从办学历史和社会认可角度看,会计学院乃至全国会计学专业的教学历史远早于财务管理和审计学专业,社会对会计学专业的认知度和认可度较高,受“先入为主”的影响,学生选择会计学专业也无可厚非。在我们的调研中,有59.4%的学生表示不选财务管理和审计学专业的原因是因为“陌生”,这充分说明了《专业导论》课程的内容还不够充实,加上从众心理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在专业分流中出现会计学专业受追捧的“一边倒”的现象也就十分正常了。

(四)专业教育宣传滞后

会计学院对于大类招生、分流培养这一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探索时期,刚刚步入大学的学生对这项工作的认识也十分模糊。大多数学生只是知道何时进行专业分流,其他情况知之甚少。为了做好各专业的分流工作,确保专业分流顺利开展,会计学院基本上是在专业分流前才对学生进行详细宣传与动员,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详细了解各专业的情况以及分流的标准并尽快确定好专业选择。由于学生对专业现状、分流的情况及专业发展前景了解太晚,时间太仓促,以至于某些学生望文生义、道听途说,从而产生理解上的偏差以及盲目“追风”现象。

五、解决大类招生专业分流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专业分流依据

1. 以“志愿+综合考评”方式进行专业分流。鉴于目前“志愿+成绩”的标准存在较多异议,因此在专业分流中除了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专业选择需求外,在教学资源不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学生前两个学期的综合测评成绩。综合测评成绩涵盖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能力发展等,是综合素质的体现,以“志愿+综合考评”的方式进行专业分流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引入科学测评手段,对学生进行专业测评。目前各高校大多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会计学院也不例外。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些基本理论如MBTI理论、RIASEC理论等,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和环境状况自评,确定所报专业是否与其个人气质、性格、兴趣爱好等相匹配,尝试用相关理论指导自己的职业规划和职业行为。

(二)围绕“三感”打造《专业导论》课程阶段化、模块化

《专业导论》课程虽然仅是一个专业引导性质的课程,但教学内容极其丰富。因此,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必要将授课内容划分为不同模块,随着学生知识的不断丰富、层次的不断提高分阶段进行讲授。调研数据显示:66.5%的学生对《专业导论》课程阶段化持支持态度,有61.8%的学生认同《专业导论》课程模块化。因此,有必要对《专业导论》课程进行改革,将课程内容模块化,授课时间阶段化,逐步加深学生对专业的了解。

1. 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专业认同感的培养。调查结果显示:怀揣着大学梦想的新生刚刚入学,带着高考胜利的欣喜与兴奋会表现出超乎寻常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然而,入校两个月以后,其对大学生活的兴奋感会逐步消失,甚至开始产生对大学学习生活的疑惑,此时的他们急需正确的引导和启发,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引导将影响学生的一生。[2]因此,在入学后不久就开始安排《专业导论》课程很有必要。这一阶段的《专业导论》课可以结合新生入学教育,向学生介绍学院基本概况、师资力量、专业设置等,其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热爱学院、热爱学科,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第二学期,学生已经基本熟悉并适应大学生活,这时要进行《专业导论》课的第二个模块――具体专业培养情况介绍。这一模块的主要内容是学科特点及专业设置,需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介绍专业课程设置和知识体系。除了专业教师的讲授,还可聘请专业辅导员介绍各专业历年毕业生考研和就业情况。第二阶段《专业导论》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从而为第三学期的专业分流工作奠定基础。

2. 第四学期初:专业归属感的培养。第四学期是开始分流培养的第一个阶段。科学的专业学习方法指导至关重要,这时进行《专业导论》课的第三模块――专业学习方法指导。这一阶段可主要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分不同专业分别邀请高年级优秀学生(如奖学金获得者、专业学科竞赛优胜者)现身说法,为低年级的学生提供活灵活现的例子。这种同龄人现身说法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加深学生的专业归属感。

3. 第四学期末:专业方向感的培养。此时,大学生活已近中期,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基本上已经学完,体现个性化培养的专业选修课即将开始。那么,在众多的专业选修课中究竟要选择哪几门来学习呢?专业学习的具体方向在哪里?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在接受调研的学生中,有70.7%的学生认为专业方向感对今后就业具有积极作用,这就需要进行《专业导论》课的最后一个模块――专业选修课选课指导。我院在2010级学生第四学期末开设《选课指导》,聘请专业教研室主任就所开的各门专业限选课的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本课程所需的前期和后续课程、学习收获等方面进行介绍,大大增加了学生对专业限选课的了解,提高了选课的计划性,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专业方向,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培养自己的专业优势。事实证明,学生对这种导论课反响强烈,例如,会计学专业某学生在导论课感想中写到:感谢学院为我们设计了此次专业选修课选课指导。在我迷惘徘徊于十几门专业选修课不知如何选择时,它就像一盏指明灯,照亮了我学习的方向。我喜欢英语,而且基础不错,所以我选择了国际会计方向,在老师的指导下选定了一系列体现国际化方向的选修课,相信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会增强我的专业方向技能,有助于我在外资企业或是大型上市公司找到理想的工作。

(三)进一步完善《专业导论》课程的内容,创新教学方法

1. 完善《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灵活,但内容包括专业基本情况(专业性质、国内外人才培养情况、课程体系设置、学科发展方向)、专业学习方法、后续发展相关知识(考研、出国、就业形势)等。根据专业的具体情况自拟教学大纲,根据教学大纲完善课程简介、教学讲义、教学进度,制作多媒体课件等。教学大纲的拟定需要群策群力,不仅需要请教专家及听取专业教学骨干的意见,还应注意调查了解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在完善修订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要注意搜集日常教学管理中的相关资料,比如国内外相关专业的发展状况,本专业与相关专业、学科之间的关系,专业教学资源介绍,专业竞赛的开展情况,往届优秀学生的学习方法介绍,历年毕业生的考研、就业情况等。这些资料和案例有助于充实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效果。

2. 创新《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方法。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如何把知识在有限的时间里传授给学生,关键在于正确的教学方法的运用。通过会计学院《专业导论》教学实践可以总结出以下三点:(1)运用传统的讲授法时描绘、陈述要生动,富有启发性,由浅入深,给学生思考的机会。(2)运用讨论法时应注意事先拟定具有一定讨论价值的讨论题目。(3)采用演示教学法时,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的特点,可以适当穿插一些视频、Flas等,使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培养学习兴趣。(4)充分发挥网络课堂的作用,开发建设《专业导论》网络课堂,学生在课余时间随时登录即可查看,将之与课堂讲授、分组讨论等方式相结合,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

(四)加强专业宣传与引导

1. 夯实本科生导师制。导师制以因材施教、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目标,旨在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发挥教师在育人与专业辅导上的优势,建立师生互动的新型教学关系。充分发挥本科生导师的专业辅导作用,指导学生了解专业的基本情况、发展动态、社会需求,有助于帮助学生对所学专业有较全面的认识,并且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好地选择专业发展方向。

2. 加强信息预测。大类培养的优势之一是可以把学生的专业与将来的就业结合在一起,避免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因此在专业分流的前半年,就要对各专业近几年的就业信息、社会需求、所拥有的教学资源、学生的专业选择意向等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依此对学生专业分流的意向、各专业未来几年的就业状况等进行科学的预测,将这些统计信息通报给学院领导和学生,以供专业分流参考。

总之,大类招生这一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符合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大趋势,是当前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理性选择。在“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实施过程中,必须紧紧围绕“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培养出更多合格优秀人才,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卓奕源.地方重点本科院校推进人才大类培养的研究[D].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杨景常.成功的《专业导论课》将影响学生的一生[J].高等教育研究,2007,(3).

The Research of Professional Shunt Problems under the large-class Enrollment Context

Zhang Shimin, Cai Yang, Wang Pengjun, Rong Lai

(School of Accounting,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Shijiazhuang 050061, China)

Abstract: "Large-class enrollment, separate training" as a new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is gradually being adopted in universities in our country.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statistical datas about the teaching mode administration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categories of accounting academy in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we find that there exists many problems, such as poor professional identity, unscientific triage basis and inadequate professional introduction in professional triage process. There is a need to develop a mor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shunt basis, strengthen the modular and stag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introduction, promote the rationalization of professional shunt and teaching mod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large-class enrollment.

会计学专业导论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会计毕业论文课题研究

毕业论文是属于习作性的学术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创见性和科学性,但目前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却每况愈下,一方面表现在盲目选题,应付了事;另一方面论文内容空洞。究其原因,供大于求的就业环境改变使得毕业论文的重要性降低;学校对毕业论文的组织工作过于简单、粗陋,如选题工作不够细致、分派给教师指导的学生过多等;教师方面的原因,如学生和老师沟通不够、教师本身的学术能力不强或缺少实践经验等。笔者认为,最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学生论文写作能力较差,会计毕业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不少高校却只是将“论文指导”作为独立的教学环节,割裂了与其他教学环节之间的必然联系,认为论文质量的提高可在短期内完成。事实上会计毕业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应是循序渐进的,仅靠教师短期突击指导是很难见效的。要改变这一现况,提高会计论文的质量,“研究性教学”势在必行。

一、研究性教学基本内涵及实践模式

“研究性教学”是教师通过指导学生选择和确定与学科相关的专题进行研究,使学生在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研究过程中吸收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实践活动。1988年,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委员会发表了题为《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的报告,报告建议建立以“研究为本”的学习标准,使学生从入学第一年开始就在尽可能多的科目中,参与研究活动,将探索为本的学习、合作努力以及对书面语口头表达能力的要求,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是相对应的,其核心就是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自觉学习、自主探索、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和能力。对会计专业学生实施研究性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科研意识、创新意识的形成,对大学会计教学的最后环节――会计毕业论文写作有着重要作用。会计专业研究性教学的模式有很多种,笔者认为,提高会计毕业论文质量的模式大致可分为五种,如(图1)所示。

(一)专题讲座模式专题讲座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开阔学生视野的特点,其程序是:向学生搜集问题==>筛选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确定讲座课题内容==>确定主题报告人==>提出解决问题策略==>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在研究性教学中,针对学生在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生学习与研究的需要,可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专题讲座。如在入学教育中,将毕业论文的写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加以强调,还可以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告诉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最能反映一个人的知识基础、理论修养、创新能力和文字素养,是其素质和能力在较高层次上的综合体现,因此必须重视毕业论文的写作。如果学生一开始就接受这种教育,思想上就会高度重视毕业论文。无论是在自主性学习中,还是在课程教学中,都会有意识地与毕业论文联系起来。再如针对学生不会查阅会计论文写作的支撑资料,举办“如何查阅会计‘及相关资料”的讲座;针对学生不会表述会计研究成果,举办“怎样写经济类研究报告”的讲座;针对学生缺乏某些专业知识或对某些问题有兴趣,举办“某一会计专题讲座”等。

(二)直接教学模式直接教学模式适用于讲授会计研究方法知识和技能,也可用于对研究性学习基本理论和方法的讲授。其程序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讲授研究方法知识==>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练习==>总结。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师生对其均普遍缺乏认识。为消除其对研究的恐惧和误解,了解有关的会计研前沿动态和科研课题,掌握研究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懂得如何进行科学研究,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诸如会计研究方法、会计模拟实验、经济类文献检索、科研报告与会计论文写作等方面的学习。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局限于书本,要将会计领域中理论和实务的最新发展及其科研成果传授给学生,不断补充新的内容,如在每一讲结束后,补充一些与本讲有关的会计资料,提供重要的参考书和期刊目录等,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当前的实际问题,为毕业论文写作打下坚实基础。会计的研究性教学也对会计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一个问题的解决往往表现为会计、财务、金融、法律等知识的综合,同时还要利用边缘知识。这就需要教师保持旺盛的创新精神,强化终身学习的观点,密切跟踪当代会计、财务、金融等相关领域的最新成果,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保持很好的适应性。

(三)问题探讨模式问题探讨模式是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知识发展水平,借鉴前苏联的马赫穆托夫提出的理论总结出来的,即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提出问题==>涉及相关知识==>搜集相关文献==>探求解题方法==>得出科学结论==>运用新知识。这一模式首先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思考,使其产生问题,并激发其探索的动机。在问题解决模式的流程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设疑,激发学生质疑,指导学生解疑。在问题的驱动下,教师进一步引导研读教学素材、跟踪国外前沿研究热点,对现有会计技术进行实验、评价和比较分析等。具体到会计论文写作上,教师必须及时向学生介绍会计学科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和学术争鸣;提供有关会计文献资料,以供学生检索研究;合理推荐有关的会计学术著作与学术文章,不断鼓励学生向一些经典的、传统、名人的观点挑战。只有这样,学生论文写作的学术思路才会清晰,视野才会开阔,会计论题的选择、论点的提出、论据的占有和结论的得出才会有创新和突破。

(四)自主探究模式自主探究模式就是学生独立从事和完成某项课题的整个过程,其基本程序是:学生发现问题==>确定题目搜集资料并制定研究计划分析资料并实施研究计划==>撰写研究报告。在这一模式中,问题涉及范围较广,可以是学生在学习理论时发现的新问题,也可以是其在社会实际中发现的新问题。这一阶段可与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相结合。大学生参与科学训练被普遍认为是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国内外许多知名大学已经取得了成功经验。上海财经大学启动了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主要是资助本科学生根据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理论及政策课题研究,学校每年鼓励学生自行选定研究项目,并资助一定经费。支持学生开展项目研究,各院系指派有科研能力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并组织学生成立讨论小组,让学生共同参与一项科研项目研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训练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和发展学生收集文献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和推导论证、分析与综合能力;科学实验、发明创造的能力;写作能

力等。在整个过程中,指导教师不会直接参与其中,更不会将其观点强加给学生,只是在学生需要的情况下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在论文写作训练和练习中,在选择自主研究模式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完成,必要时多给予学生指导和咨询,以便形成学生自觉自主、严谨探索的习惯和作风。

(五)课题参与模式课题参与模式是指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从中进行科学学习、科学探索和科学实践的活动。其基本流程:教师在研课题汇总:=>介绍课题背景知识:=>介绍相关文献资料:=>学生选择感兴趣课题参与==>承担部分任务或子课题一>参加小范围研究式讨论一>总结。因为大部分高校教师都有自己的科研项目,大至部级重点课题,至校级项目。这些研究不仅紧跟学术发展的前沿,而且其成果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如若让学生参与其中,学生可以获得在传统教学中得不到的宝贵经验。在论文写作训练指导中,教师可结合自己的科研主攻方向给学生有针对性的题目,并给予指导,同时还要允许学生阐述和发表一些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看法。也可吸收学生参加自己主持的科研课题和项目,给他们分配一定的任务或者分担子课题的研究,不仅可以为课题组增添新生力量,而且可以让学生在参与协助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增加求知欲和探索欲,使他们逐步熟悉从事科研的过程、方法和作风,为其将来真正从事科学研究打好坚实基础。

二、研究性教学指导会计论文写作的阶段性设计

要想改变会计本科毕业论文的现状,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就要从源头上对会计本科教学的全过程进行改革。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知识基础及专业接受能力,建议采取以课题研究为主线的研究性教学来提高会计毕业论文的质量。阶段性设计如(表1)所示:

三、研究性教学模式下的毕业论文指导建议

(一)从培养目标上和课程体系设置上重视学生科研与写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培养有独立见解的学生应是培养创新能力人才的落脚点,而培养思想和见解的最有效途径就是科研和写作。从目前绝大多数高校课程体系的设置看,通常会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大学语文,专业课学习中偶有学校会开没财经应用文写作的选修课,然后在最后一学期设置毕业论文写作环节。这样没有统一指导思想的、不连贯、不系统的写作训练环节的设置,很难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整个课程体系中并没有从根本上重视对学生科研与写作能力的训练。要培养学生的科研写作能力、提高会计毕业论文的质量,应该首先自上而下的从观念上进行更新,充分重视对科研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并以此作为重要培养目标之一,科学、系统地设置大学的课程体系,将这一培养理念和目标贯彻到所有核心课程的学习中去。首先增加训练学生论文写作能力的专门课程和教学环节,如在中级专业课程结束以后,增加学年论文的学习环节,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可以结合实际问题或者理论前沿的一些问题展开研究。由于是对会计论文写作的初次练习,因此应以培养写作方法和思路为主,字数不宜太多,要求不宜太高,题材可以是论文写作、案例分析、调查研究等多种题材的一种,主要在于使学生了解规范科学的程序,为毕业论文写作打好基础。同时从财务会计课程以上的专业课程均应有小论文写作的要求,让学生从日常的课程学习中重视写作能力的培养,增加写作能力的训练。教师应该在授课的过程中对一些相关的论题展开讨论,并引导学生作进一步的探索,帮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和题目,这样平时的思考日积月累下来就会形成一定的沉淀,学生才会在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写作阶段有自己的方向和想法。

(二)加强对师资的培养力度,实施对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激励措施负责指导毕业论文的老师应从道德素质上和专业胜任能力两个层面提出要求:一方面由于毕业论文的指导是项较为繁琐、费时费力的T=作,需要指导教师有着强烈的责任心和耐心,能够全程认真负责地完成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另一方面由于毕业论文要求具有一定的专业深度和创新要求,因此,对指导教师本身的专业知识水平要求也较高。这不仅要求专业教师要注重对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和钻研,学校也应实施各种措施鼓励教师外出参加全国性或者区域性的各种学术研讨会,鼓励教师结合自己的学术专长和研究领域开漫相关选修课和讲座。这可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引导有兴趣的学生进人教师的研究领域,对相关的论文指导教师有一定的了解,使学生选择指导教师时不盲目,有利于保证师生双方的沟通。应尽量让教师通过各种方式使学生较早的接触各种理论前沿和实践中的课题,有一定的思考和积累后再选择研究方向,在选择指导老师时也尽量做到双向选择,以避免学生和老师研究的专业方向存在“信息不对称”。

(三)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其严肃认真的科学研究态度通过毕业论文环节对学生进行科研道德观的教育。扩招给高校带来的影响不仅是数量的扩张,更重要的是学生质量的参差不齐。这给教师的教学和指导带来了难度和挑战,学生会由于主观上不重视,客观上能力不够,面临就业时间紧心浮气躁等问题,对毕业论文采取应付的态度,但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一定要对学生从严要求。虽然对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并不高,但是论文从选题、查找资料、思考提纲到撰写论文却都是一个相对崭新的训练过程,这一系列的训练需要学生付出艰辛的劳动,有时还会遇到一些预想不到的困难,然而正是这一有难度的综合训练过程更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会计学专业导论论文范文第4篇

“海峡两岸高校会计专业交流的平台,可由各自具有代表性的大学组成。”台湾政治大学前校长郑丁旺首先提出设想。他认为,在这一组成结构的平台之上,在制定制度化规则的基础上,可定期组织不同形式的活动,从两岸教师之间、学生之间两个层次进行交流。

他认为,两岸学生之间的交流可在硕士生、博士生中开展,邀请大陆学生到台湾高校学习生活2―4个月,可通过随堂上课,以深入了解台湾会计界学术环境,并且完成一定数量或篇幅的学术论文。可从博士研究生开始,扩展到硕士研究生,每年邀请数十名大陆学生赴台。

台湾会计业到目前为止经历了五个阶段:1950年至1960年间的簿记阶段,即是传统意义上的账房先生,仅要求记好账;1970年左右的税务会计阶段,全社会注重税收,要求准确报税;约在1984年左右的财务会计阶段,此时企业外部环境对财务信息的及时、准确性有了较高的要求;1986年左右进入管理会计阶段,通过对会计信息的整理、计算、对比、分析,向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各种信息,以帮助其进行内部经营管理决策;约在1999年进入内部控制阶段,控制好企业内部管理的关键环节、有效增强企业内部管理、防范经营风险、加强内部控制成为企业管理精细化的需求。

对应台湾业界的发展,郑丁旺进一步介绍了台湾会计教育的情况,目前该地区共160多所开展博士研究生教育的高校,为保证质量严格限制博士生招生人数。以台湾政治大学会计系为例,每年招收的博士生人数限制在3-4人。在四年博士生教育中,规定必须修满学分,方有资格着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所修学分来自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必修课程与其他选修课程。博士生的一、二年级着重各类计量方法的学习,掌握专业的研究工具与方法,进入博士教育的第三年要求通过各门必修与选修课程的考试;博士生四年级时,进入毕业论文设计阶段,首先进行论文论题的讨论,确认可行性后,选择指导老师,而在进入这一阶段之前,还要求学生必须在一定刊物上发表两篇学术论文。“在这套严格的博士生教育体制下。目前台湾会计专业博士生从入学到毕业最快为4年,毕业年限一般为5-6年。”郑丁旺说。

对于两岸教师之间的交流,他认为应从教授之间的互访开始,通过各自交叉对两岸学生授课、指导论文,达到学术交流的预期。教师层次交流还可通过两岸具有代表性的学术期刊作为媒介来实现,刊登学术论文,比较、交流两岸会计界的学术思想。

“围绕师生两个层面的交流,可设立两岸最佳博士论文奖。举办两岸会计辩论比赛。”郑丁旺说。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会计学院教授郭道扬则认为,两岸高校会计专业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推动会计业界国际化、“走出去”的进程。

“祖国大陆已有1300多万会计从业人员,而外向性程度不高。郭道杨以改革开放30年为背景介绍说,1949年新中国建立至今,前30年祖国大陆的会计业界处于计划经济体制,沿袭传统会计的模式;后30年即改革开放30年,业界逐步走出传统会计的窠臼,有了实质性的推进,这个过程湾地区会计业界的发展经验与具体操作方法于上世纪90年代传播到祖国大陆,具有宝贵借鉴意义,为大陆同行开拓了一方面的新思路。

而会计界的做强做大,基础之一在于专业教育。借鉴美国会计业界19世纪末的状况,该国在当时的大多数会计从业人员程度仅处于类似中专、大专的程度,而在进入20世纪后,包括会计教育在内的整个业界取得迅猛发展。联系到自身,大陆会计教育也是从电大、自修、中专、函授大学等普及教育起步,而后发展到硕士、博士、博士后的提升教育层次,再拓展到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与厦门会计学院等为载体的持续性教育层次,而今正在建立和发展“请进来走出去”的外向性教育方式,因此祖国大陆的会计业界还有相当广阔的发展疆域,通过两岸学术交流等形式,也有利于台湾同行的研究思路与业界发展。

“大陆的会计教育正逐步体现‘不许混文凭’的从严原则,不能就会计教会计,向跨学科宽基础的教育转型,延伸至经济学、法学、管理学、计量经济等领域。”他还认为,提高层次的硕博教育课程设置要与国际惯例接轨,体现前沿性、全球化的时代特征,在此要求下不仅要求学生不断学习,也要促进博士生导师知识结构与内容的不断更新。“每名导师只能招收一名博士生,且必须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因材施教。博士毕业论文撰写必须设定开题报告、相关资料检索等规范性程序,数万字的论文若错别字达到6个以上,论题,重新开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原院长罗飞教授认为,处于经济转轨与迅速发展中的大陆,“随地一捡就有值得研究的问题”。加强海峡两岸会计教育界的交流,不仅为大陆学者开拓了国际化窗口,也为台湾同行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思路与领域。

清华大学会计系主任陈晓则认为,两岸会计教育发展交流,可每年确定具体主题,多做比较性研究,应拓展至香港、新加坡同行之中,有利于大陆业界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参与国际化的转变,在交流中研究怎样推动业界发展,通过理论研究服务实际,进而“参与国际会计界游戏规则的制定”,掌握必要的话语权。

会计学专业导论论文范文第5篇

从广义上讲,创业不仅包括创办自己的企业,也包括在原有的岗位上创建自己的事业。创业教育不单纯是指导学生创办企业、培养少数企业家的教育,从本质上说是素质教育,是培养创业者所具备的基本素质的教育,包括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创业教育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它关系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我国未来人才体系构建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创业教育成为当代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进行创业教育,传授创业知识,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引导学生进行创业实践,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更具灵活性和适应力,另一方面它也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会计学专业学生可以通过接受创业教育提高其创新能力,在创业训练中培养创新思维和开拓进取的能力,有助于成长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创业型、复合型会计人才。

2会计学专业实施创业教育的途径

2.1把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构建和完善会计学人才培养方案就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者而言,许多高校教育管理者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针对少数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和就业行为,他们很难真正理解其人才素质培养的内在价值,因而不愿在教学层面推进全校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更不用说将其纳入学校的人才培养规划了[3]。创业教育是适应时展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是一种素质教育,必须纳入学校的人才培养规划,列入常规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调整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增加通识教育课程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创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以开展全员化系统化创业教育,结合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创新创业意识渗透,这是会计学专业进行创业教育的核心。在课程设置方面,把《创业学》、《大学生创业导论》、《创业管理学》、《创业财务管理》等课程作为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普及创业知识,同时加强对创业有很大帮助、实践性强的原有课程,例如《审计实务》、《审计案例分析》、《财务会计案例分析》、《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灌输创业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理财能力和风险规避能力。

2.2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采取主体互动式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际需求,不利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调查显示,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校外实践、小组讨论这些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更受学生欢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主要起引导作用,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讨论交流、团队合作、顶岗实习,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主体性,形成教与学的有效互动,提高创新性教学方法的使用程度和实际效果,可以有效激发会计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就会计案例、审计实务、企业营销案例进行分组讨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理性思维。

2.3依托第二课堂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会计学专业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是会计专业课内教学实践活动的有益补充和发展,主要注重学生创业创新意识、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最能体现创业教育的特点和性质,最能激发学生的潜能,为实现学生的创业活动面向现实需求创造了条件[4]。利用第二课堂活动,注重塑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实践活动,组织举办会计信息化比赛、会计案例大赛、点钞大赛、沙盘模拟大赛等学科技能竞赛,组织“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创意作品大赛、营销策划大赛、课外科技学术作品大赛,组织学生广泛参与社会调查,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有利于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其自信乐观、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创业品质。

2.4搭建创业实战新平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把创业教育融入实习、实训、创新性实验、开放性实验、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充分利用实践环节对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高的积极作用,提升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加强校企合作,创设创业基金,建设高校创业园或建立校外创业实践基地,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吸引有创业意向的学生进入创业园进行实习,对于比较成熟的创业项目,可以在创业园中成立工作室或创办公司,进行创业实战。会计学专业学生可以结合专业提供创意,成立财务管理与咨询类的公司开展业务。

会计学专业导论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会计教育;教学改革;中美会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2-0211-02

美国作为现代会计理论与实务较为发达的国家,其会计教育目标一直以“注重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而著称。阿克伦大学成立于1870年,是《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评选的五佳之列的公立大学,位于美国俄亥俄州的阿克伦市。阿克伦市作为“世界橡胶之都”,浓郁的商业氛围促进了阿克伦大学商科的快速发展,使其在会计、全球商务、市场营销和知识产权法等领域声名远播。笔者于2010年赴阿克伦大学攻读学位,充分了解与学习阿克伦大学会计学教育情况,并与导师一起分析其本科教育特点,从中挖掘可供我国会计本科教学学习、借鉴的方面。

一、阿克伦大学本科会计教育特点分析

阿克伦大学本科会计教育为弹性学制,共120学分。学校允许学生在大一之后的任意一个学年进行全职校外实习,并鼓励学生在修课期间利用周末或假期进行课间见习,课程学分一般可以在四年之内全部修完。课程体系独具特色。阿克伦大学会计课程设计强调技能培养,通过提供丰富的课程、灵活的修课顺序、大量的对外交流等方法使学生能够学会如何学习、思考和具有创造性,这是学生在离校之后进行终生学习所必需的[1]。阿克伦大学会计课程体系的特色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开设专业导论课。开设对会计学总体性介绍的课程――会计学导论。该课程在学生入学之初、学习传统会计课程之前进行讲授。课程简略地介绍会计的环境、历史、发展、未来及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使学生了解会计信息在企业管理者、投资人和政府管理人员决策过程中的作用,协助他们建立对会计专业的认同感,对会计职业生涯有个初步的了解,便于他们在考虑是否进入会计职业界问题上进行明智的选择[2]。

2.课程丰富可自选。专业基础课和一般通识教育课均有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形式。选修课有很大的灵活性,学生可从学校认可的科目表中进行选择,修满该类别课程所要求最低学分即可。以专业基础课为例,共33学分,其中27个学分的课程是固定的,包括会计学导论、管理学、成本管理与控制等9门课程;其余6个学分,学校则提供了企业税收、鉴证服务与社会责任、商业写作等8门课程,学生只要根据自身兴趣,从中挑选出2门课程进行学习即可。对于一般通识教育课,学校则给出了更加丰富的课程选择:42个学分被分为了英文写作(6学分-2门课)、数学(3学分-1门课)、自然科学(最少修够8学分-2门课)、社会科学(6学分-2门课)、体育与健身(1学分-1门课)等8个部分,而每部分学校都提供了大量的课程供学生选择。

3.修课顺序“宽严相济”。阿克伦大学对于修课顺序要求很严格,部分专业核心课和专业基础课有相应的先修课。例如,如果学生打算修读审计学课程,则必须完成中级会计学的学习并通过课程考试;而为了修读中级会计学,学生必须首先学习并通过初级会计学的考试。学生必须对本科学习有完整的规划,且要认真学习,以避免错过修读某门先修课或由于考试没有合格而必须等到来年再进行修读,进而影响毕业时间。阿克伦大学课程安排也相对灵活。在完成先修课的基础上,其余课程的修读顺序学生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课程难易程度、学分需要和毕业计划等方面自由安排的。

4.重视学生知识面的拓展。阿克伦大学重视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展,设置的通识教育课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达35%,高于专业基础课所占比例。通识教育课程来源于院内和院外课程,学院鼓励学生选修外院课程,如体育学院的急救护理、文化学院的中国文学等,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阿克伦大学鼓励学生出国对外交流。学校设有“职业经历”课程,对外交流经历都可以转换为这门课程的学分,以调动学生扩展知识面,增加学习、生活经历的积极性。每年暑期课程期间,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参加不同的项目,去国外如中国香港、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学习,以开拓视野,增加见识。

二、理论教学和专业实践有机结合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阿克伦大学重视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的有机结合,鼓励学生进行学期间见习和校外全职实习。企业、银行和会计事务所是主要的实习场所,实习内容涉及财务会计、审计、咨询、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方面。大部分学生会利用学校的合作企业进行学期间见习。学生边学理论边进行实务操作,一般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当周就能在会计实务中进行应用,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会计实务融合在一起。实习内容的安排也是循序渐进,后一段的实习内容和要求总是建立在前一阶段实习的基础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学生对会计实务有了更深的认识,可以充分了解自己理论学习中的不足,强化理论学习的效果,让学生学得更灵活,掌握的更扎实、不容易忘[3]。

阿克伦大学允许学生在第二学年就开始进行校外全职实习。由于学生接触会计实务早,所以能尽早了解会计专业、发现自己的优缺点与兴趣所在,根据自身情况明确下一步学习目标并选择相应的课程进行修读,激发主观能动性、提早规划职业生涯。

三、以职业应用为导向,开设美国注册会计师(AICPA)方向

阿克伦大学开设有专门的注册会计师方向,其学习内容紧紧围绕美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及注册会计师的相关实务工作。除日常教学,学院每周二下午安排BECKER(美国著名的AICPA考试专业辅导机构)公司的老师来校进行讲座与辅导,帮助学生合理、快速地修完课程学分并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参加该项目的学生由于毕业前就通过了CPA全科或部分科目考试,在求职过程中往往很占优势。该项目也带动了传统会计项目学生参加AICPA考试的热情。由于阿克伦大学与BECKER公司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学生可以很容易获得AICPA考试复习资源,这都有利于他们的会计学习和会计职业发展。

四、过程性评价体系

阿克伦大学商学院的教学评价方式多样,通常有理论考试、论文、演讲及会计实务模拟等。每一门课程的总成绩由多种评价方式构成;理论考试也非只有期中期末,而是一般一学期四次考试,在保证学生切实掌握前一部分知识点之后才接着讲余下的章节。这种过程性评价体系有效地督促了学生在学期中时刻保持紧张的学习状态,避免学生在期末考试前临时抱佛脚,考完就忘[4]。

五、小班教学、重视学生能力培养

阿克伦大学商学院实行小班教学,每班30―35人,学生课堂参与度高。在会计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学生能力培养,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如讲授、导师个别指导,案例教学、小组学习和研讨会、计算机辅助学习、网络学习等。教师在第一次上课时会向学生发放课程学习指导(syllabus),内容包含课程安排和各种推荐的参考书、杂志及网站,以便学生围绕教学习目标查阅各种学习资料,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在课前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将最新的知识、思路传授给学生,同时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和性质培养学生相应的职业素养。例如,教师会将严谨性思维的培养和以证据为基础的学习体现在每次会计学、审计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每一内容的解决都必须有证据;将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体现在市场营销、商务谈判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回答问题和作业都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而非书中的现存答案。

会计教育改革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继而又不断推动会计教育事业前进的动态过程,同时也是一项复杂而又牵涉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阿克伦大学的会计教育特点分析为我国会计教育发展提供了建议:我国会计教育可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和以证据为基础的会计贯穿于整个会计教学过程中,同时注重创新课程设置、强化职业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何玉润,李晓慧.我国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美国十所高校会计学教育的实地调研[J].会计研究,2013,(4):28-33.

[2]董普,成慧君.中美会计专业本科教育比较研究――以中美7所知名高校为例[J].财会月刊,2015,(3)120-123.

[3]林志军,熊筱燕,刘明.中国会计教育中知识及技能要素的发展[J].会计研究,2004,(9):72-81.

[4]赵淑红.基于Topic Presentation的案例教学法在会计学双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14,(1):49-51.

An Analysis of Undergraduate Accounting Education Features in The University of Akron

XU Shuai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ollege of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Henan 475001,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undergraduate accounting educat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Akron,and concludes that: the university has special curriculum provision, with strengthening professional practical teaching and professional orientatedIt also pays attention to students' professional cultivation.

会计学专业导论论文范文第7篇

1889年7月19日,佩顿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Michigan)靠近卡留麦特(Calumet)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当时,他的父亲(Andrew Nowlin Paton)是当地教育体系的负责人,母亲玛丽(Mary Nowlin Paton)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教师,他们于1897年到密歇根南部的一个农场定居。佩顿的童年是在一个叫做马契兰德的偏僻地方度过的。艰苦的环境使佩顿从小就懂得自立和拼搏的价值,培养了他独立自强的意志。他虽然没有多少机会接受正规教育,但却利用母亲当图书馆管理员这一便利条件,博览群书,靠自学掌握了不少知识。后经过努力,在印莱市中学读了一年书。

由于务农的压力而耽搁一段时间后,1911年佩顿终于进入密歇根州立师范学院(现在的东密歇根大学,Ea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开始了一年的预科学习,1912年秋,他考入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他边打工边学习,于1915年获得学士学位,又一鼓作气,仅各用一年时间就攻下了硕士、博士学位课程,完成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分别于1916年、1917年获得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1914年,佩顿在密歇根大学任兼职讲师,从此和大学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始了他长期的教学生涯。如佩顿后来所说,正是得益于这个职位,他认识了当时在密歇根州的Battle Creek教育系统任数学教师的密歇根大学毕业生玛丽・K・斯丽特(Mary K. Sleator),并与其喜结连理。1915年,佩顿受聘担任密歇根大学的经济学指导老师。1916至1917学年,佩顿在明尼苏达州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任副教授,1917年后又重返母校密歇根大学担任助理教授。1921年,他晋升为正教授,主讲经济学和会计学,直到1958年以“会计学和经济学荣誉教授”的头衔载誉退休。期间,佩顿同时兼任埃德温・弗朗西斯・盖易大学的会计学教授,曾于1937~1938学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执教。从密歇根大学退休后,他受聘在十个州的多所大学里兼职任教,从1959~1960学年任职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开始,到1968~196年任职肯塔基大学(University of Kentucky)结束。

佩顿一家可以称为教育之家,其家庭成员均热衷于教育事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佩顿的与其同姓名的儿子(William A. Paton, Jr.)也在密歇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在密歇根大学从事会计学教育长达三十余年。他的女儿玛格丽特(Margaret)曾就读于密歇根大学并取得硕士学位,在结婚之前也从事教学工作,其中有几年的时间是在密歇根大学执教。

1939至1940学年,佩顿任哈佛大学“迪金森演讲者”(Dickinson Lecturer),是获得此项殊荣的第一位会计学者。1941年,哈佛大学命名他为会计学的迪金森教师。长期以来,他应邀到多所大学作特邀学术报告,并为多种职业协会、商业组织、学术团体和其他团体演讲。令佩顿引以为豪的是,尽管此类邀约异常频繁,但他从来没有给学生掉过一次课。当然,这也意味着他的很多夜晚都是在飞机上度过的。

佩顿一生非常积极地参加会计专业团体的活动。1916年,佩顿积极协助创建了美国大学会计教师协会,即现在的美国会计学会(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 ,AAA)的前身。早在1921年,佩顿就已成为该协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22年,年仅32岁的佩顿被选为协会第六任主席,这也是AAA历史上最年轻的主席。在此之前,他还曾先后担任学会的副会长和财务干事。1926年,他负责创办了著名的会计学术刊物、学会会刊《会计评论》(Accounting Review),这是会计学界最早的学术性杂志。1926年至1928年,他同时担任杂志的主编和出版社经理。1936至1939年,他又与利特尔顿(A. C. Litteton)一起领导学会研究部的工作。1940年,美国会计师协会了由佩顿和利特尔顿共同负责起草的《公司会计准则绪论》。佩顿同时在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AICPA)的多个部门任职。他是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下属的会计程序委员会(Committee On Accounting Procedure,CAP)的发起人之一。1939至1950年,佩顿作为学术界的代表参加了会计程序委员会。CAP共发表了51份会计研究公告,其中33份上印有佩顿的名字,这在美国会计史上也是空前绝后的。值得一提的是,佩顿一贯反对历史成本会计,竭力倡导现值会计,并曾试图让CAP接受重置成本会计,但由于SEC的反对而未能如愿。除此之外,他还是其他很多专门委员会的会员。

早在1927年,佩顿就持有注册会计师证书,成为密歇根州注册会计师协会的会员,并曾与人合办过会计师事务所,但是,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身于会计教育,他先是严格限制自己承接业务的范围,主要限于休假期间的专门咨询业务,后来干脆于1936年退出了事务所。

佩顿非常重视会计教育。他认为会计中有很多问题都需要认真研究,强调会计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他主张鼓励学生提问、探究会计实务处理方法的“所以然”,并身体力行。他的教学方法深受好评。他入木三分的分析和见解、诲人不倦的循循善诱、对趣谈轶事和圣经典故的旁征博引、对学生职业生涯的深切关注以及对学生姓名和相貌的惊人记忆力,使每一位有幸亲聆其教诲的学生均难以忘怀。

除了从事会计教育工作之外,佩顿还多次担任政府公职。佩顿以雄辩的口才和犀利的文笔见长,经常应邀就经济政策、税收法规和邮资调整等问题发表演讲或出席国会听证。佩顿以专家的身份频繁出现在法庭、联邦和州立委员会、仲裁听证机构、国会下属委员会和其他官方机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18至191年,佩顿到华盛顿休假,最初在研究和统计局(Bureau Of Research And Statistics)任职,而后他又先后出任美国战争贸易委员会(War Trade Board)和国内税务署(Bureau of Internal Revenue)的贸易专家。后来,他又供职于安・阿巴市府,负责反对浪费、提高工作效率方面的工作。除此之外,他曾兼任美国联邦政府和密歇根州政府很多委员会的职务。1952至1963年,先后任Kalamazoo Vegetable Parchment公司和KVP Sutherland Paper公司的董事。他还多年担任经济学教育基金会Barhart基金的受托人。1959至1963年间,佩顿成为了美国会计总署教育咨询委员会的成员。

不懈的努力和卓越的贡献为佩顿带来了许多荣誉。他曾被选入全美优秀大学生的荣誉组织(Phi Beta Kappa)和其他联谊会(Beta Alpha Psi、Beta Gamma Sigma),也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会吸收为会员。1944年,美国会计师协会授予他金质奖章,表彰他对会计职业的突出贡献。1950年,他作为首批会计名人之一,被选入会计名人堂。1968年,密歇根州注册会计师协会授予佩顿“有突出成就奖”,这是密歇根州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出的第一个杰出贡献奖。1961年,密歇根州注册会计师协会以佩顿的名字,特设一项佩顿奖,奖励在每半年举行一次的全美注册会计师考试中密歇根州成绩最好的考生。1955年,密歇根大学成立了佩顿基金会,以提供会计学奖学金和研究基金。1976年6月11日,由佩顿的学生和其他朋友筹款在密歇根大学新建成的一栋大楼举行挂牌仪式,专门成立了佩顿教育及研究中心。1987年,在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成立100周年的庆典上,佩顿被授予“20世纪杰出的会计教育家”称号。这项仅有一次的殊荣在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成立100周年之际被授予佩顿,有着特别的纪念意义。在佩顿的职业生涯中,他获得了多项名誉学位,包括列亥依大学(Lehigh University)授予的名誉文学博士学位、东密歇根大学(Ea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授予的名誉法学博士学位。另外,奥利维特学院、诺思伍德学院等高等学府也先后授予他名誉学位。

佩顿酷爱运动,尤其热衷于田径运动和乒乓球,曾尝试过飞机驾驶,并声称他的名为《On Going Underground》的文章是有史以来唯一系统描述地表下住房优越性的文章。1984年,他还编写并出版了名为《Words! Combining Fun and Learning》的书,言辞风趣,寓教于乐,深刻地表明了他对母语的热爱。

1989年7月14日星期五,在佩顿百岁生日到来之前,他的学生、朋友和同事等两百余人于密歇根大学商学院济济一堂,共同庆祝他100周岁的生日。1991年4月26日,这位为会计学研究和教育奋斗了数十载的会计前辈离开了人世,享年102岁。由于佩顿教授的卓越成就及对世界会计职业发展的重大贡献,他曾获得多项崇高的会计荣誉。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于1950年为美国著名会计学家设立专门纪念厅――会计名人堂(Accounting Hall of Fame)时,他与乔治・奥利弗・梅(George Oliver May)和罗伯特・希斯特・蒙哥马利(Robert Hiester Montgomery)一起,成为首批入选的会计名人。

佩顿一生著述颇丰。从1916年起至1984年,在长达六七十年的学术生涯中,他共计著书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他的论著以立论敏锐、论据中肯和文笔简洁而给读者以充分启迪,为会计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主要论著包括:《会计学原理》(Accounting Principle,与罗素・斯蒂文逊合著,1916);《会计原则》(Principles of Accounting,1918);《会计理论》(Accounting Theory,1922);《审计报告所示的公司利润》(Corporate Profits as Shown by Audit Reports,1935);《会计的本质》(Essentials of Accounting,1938);《公司会计准则绪论》(An Introduction to Corporate Accounting Standards,与A・C・利特尔顿合著,1940);《高级会计学》(Advanced Accounting,1941);《非正式经济学:一项常识性调查》(Shirtsleeve Economics;A Commonsense Survey,1952);《公司会计和报表》(Corporation Accounts and Statements,1955);《公司利润的计量、分配、报告与税收》(Corporate Profits-Measurement, Distribution, Reporting, Taxation,1965);《资产――会计计量和管理》(Assets - Accounting and Administration,1971)等等。他还是1932年至1943年版《会计师手册》(Accountants' handbook)的主编。佩顿还编写了一些独具匠心的会计教科书。他是美国第一位运用真实案例编写会计教科书的作者,案例涉及公司合同、上市公告、年度财务报告、法庭判例和新闻报道,这使他的教科书更加贴近现实。

上述论著中,早期影响较大的有1918年的《会计原则》。最为著名的有两本:

第一本是1922年出版的《会计理论》。该书首先提出了会计的主体理论,发展了会计要素学说。全书共分会计结构和专门会计理论问题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账户设置原理”中设导论、基本分类、独资权益与负债、财产与权益账户、交易的种类、费用和收入账户、其它补充账户、账户分类、定期分析和特别案例、借与贷共十章;第二部分“专门会计理论问题”中设净收入、非经营活动、商誉和持续经营价值、基本计价问题、业务和企业间的关系、股本的不同阶段、一些计价账户、再估价和保持账户、收入的标准和会计假设。

第二本则是他与A・C.・利特尔顿合著并于1940年出版的《公司会计准则绪论》。该书对美国会计学会1936年所提出的会计原则草案的基本理论做出了合理论证,首次用“准则”代替“原则”一词,从而成为公司会计准则的经典名著。该书为美国会计学会(AAA)的第3号“专题研究报告”,全书共设准则、概念、成本、收入、收益、盈余和解释七章。1940年该书首次出版后,分别于1950、1951、1952、1954、1955、1956、1957、1960、1962、1964、1965、1967、1970、1974、1977年共15次再版。早在1949年,我国会计界前辈潘序伦先生就已将《公司会计准则绪论》翻译并介绍给我国读者,由立信图书用品社出版,对我国会计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04年,厦门大学会计系翻译组将该书第16版(1977)译为中文,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正式出版。

【主要参考文献】

[1] 陈今池.现代会计理论.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390、392、410

[2] 葛家澍.西方财务会计理论问题探索(一).财会通讯.2005,1:6~9

[3] 佩顿,利特尔顿著,厦门大学会计系翻译组译.公司会计准则导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4] Herbert F. Taggart, Norton M. Bedford.1992. A Tribute To William A. Paton. The Accounting Review,Jan.

[5] ,2004年7月6日.

[6] Stephen A. Zeff.leaders of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 14 who made a difference. journal of accountancy,1987.may:46~71.

会计学专业导论论文范文第8篇

一、个人生平简介

索特出生于1927年,他的求学经历甚具传奇色彩。在进入芝加哥大学攻读哲学的时候,仅受过2年的中学教育,哈钦斯计划(the Hutchins Plan)使索特得以顺利进入大学。然而,在经历了军队的服役和一年的内科学业之后,他辍学了,并开始对桥牌锦标赛、数学、英语和逻辑领域等感兴趣,但在后来一个突然的改变促使索特返回学校继续学业,从而为会计学术界增添了一个著名的学者和改革家。

索特于1953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取得哲学学士学位,随后继续在该校深造,分别于1955年和1963年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和会计学博士学位。1956年,取得硕士学位之后,索特开始在母校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担任讲师一职,并于1959年成为助理教授,1963年成为副教授,1966年~1974年间担任教授。1970年,索特被聘为堪萨斯大学(The University of Kansas)亚瑟・扬(Arthur Young)会计学教授。自1974年开始,索特先后被授予法学教授(1974)、文森特・C・ 罗斯(Vincent C. Ross)会计学教授(1979)、欧林西(Olincy)法学和会计学教授(1988-1989)、名誉退休文森特・C・罗斯(Vincent C. Ross)会计学教授(2003)、名誉退休教授(2003)等荣誉。

可以说,索特得以成为会计领域的一位重要理论家和创新家,重要原因之一是其早期所受到的非传统的教育开端,这样的教育开端使得索特不会墨守成规,在作学术研究的时候往往独辟蹊径,进行有价值的探索和创新。和当时会计理论界的流行观点不同,索特认为会计数字不是“硬”数字,没有揭示“真正的”、“内在的”或“公允的”价值。有鉴于此,索特提出了“事项理论”,该理论以将一个单位的重要事项载入历史的形式描述会计,强调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以及过程是否可能被重复或改变。像所有的历史一样,事项理论的目的是理解过去以计划未来,索特40年研究和教学的主题就是怎样能够更好地取得这个计划。

1990年,索特在加入纽约大学法学院后,他的研究领域主要是会计和法律、法律问题中的会计信息高级分析和银行法。他关注会计数据在法律问题上的应用及其局限,例如契约、损害赔偿和估价方面的会计问题。他在纽约大学开设的课程主要是《法务会计》和《会计信息的高级分析》。

尽管索特被称为是“攻击传统观念的人”,但美国会计学会(AAA)仍于1979年授予其美国杰出会计教育奖(Outstanding Accounting Educator Award)。美国著名的《财富》(Fortune)杂志也将其誉为8个最有天赋的商学院教授之一。此外,索特还曾获纽约大学法学院的优秀教师奖(Great Teacher Award)。

二、理论与实务主要贡献

索特的研究领域相当广泛,在会计理论、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分析和法务会计等方面均有涉猎,其博士学位论文为《会计的界限――选择的会计规则》。

1964年~1966年间,受美国会计学会(AAA)委托,索特作为“基本会计理论报告委员会”(Committee to Prepare a Statement of Basic Accounting Theory)的委员之一,参与了《论基本会计理论》(A Statement of Basic Accounting Theory,简称ASOBAT)一书的编写工作,当时其余编写组的成员均赞同基于使用者的需求而建立会计理论,但索特表示反对,并向传统会计理论的价值观发起挑战,提出了事项会计思想的基本构想,并由此开始了其事项会计理论奠基者和倡导者的学术生涯。1969年,索特的著名论文“基本会计理论的‘事项法’”(An “Events” Approach to Basic Accounting Theory)发表于《会计评论》(the Accounting Review)第1期。这篇论文被认为是事项会计理论的开山之作,在该文中,索特首次系统论述了事项会计理论的基本观点,介绍了与传统会计理论“价值法”相对立的“事项法”,正式提出了“事项会计”的思想。

继1969年索特的著名以后,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西方会计界的部分学者对事项会计理论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奥雷斯・约翰逊(Orace Johnson)、A. Z. 利波曼(Arthur Z. Lieberman)、安德鲁・ B・威斯登(Andrew B. Whinston)、C. S. 克兰托尼(Claude S. Colantoni)、R. P. 玛涅斯(Rene P. Manes)、威廉・D・赫斯曼(William D. Haseman)、伊扎克・伯恩巴赛(Izak Benbasat )、阿伯特・ S・德克斯特(Albert S. Dexter)、纳什・ A・凯德琳(Nils A. Kandelin)、汤姆逊・W・林(Thomas W. Lin)以及J.C. 维斯特兰(J.C. Westland)等会计学者分别在事项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于事项会计思想的信息系统研究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促进了事项会计理论的发展和传播,并逐渐形成了事项会计理论体系。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会计界对事项会计的研究出现沉寂。面对事项会计理论研究低迷的情势,索特和M. J. 英格勃曼(M. J. Ingberman)以及H. M. 马克西门(H. M. Maximon)于1990年合作出版了《财务会计:一个事项和现金流方法》(Financial Accounting: An Events and Cash Flow Approach)一书。该书是事项会计理论的第一部论著,以教材的形式呈现,从事项法的角度阐释财务会计,较为深刻地阐述了与事项会计相关的理论。

索特的论著虽然不过20本左右,但影响颇大,除前述外,其它主要论著作还有:《财务报告的目标》(Objectives of Financial Reporting,2004);《资产确认和经济特性:相关成本》(Asset Recognition and Economic Attributes: the Relevant Costing,2004);《Mixmax公司》(The Mixmax Company,1990);《有关财务报表》(Relevant Financial Statements,1978);《会计的界限》(The Boundaries of the Accounting Universe,1978);《财务报表的目标》(Objectives of Financial Statements,1974);等。

索特在《会计评论》(the Accounting Review)、《会计研究杂志》(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商业杂志》(Journal of Business)和《财务分析师杂志》(Financial Analyst Journal)等期刊上发表20多篇专业论文,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会计理论回顾”(Review of Accounting Theory,1983);“资产确认和经济特性:相关成本方法”(Asset Recognition and Economic Attributes: the Relevant Costing Approach,1962);“报告收益和存货变更”(Reported Income and Inventory Change,1959);“反映在会计决策中的公司特性:一些初步发现”(Corporate Personality as Reflected in Accounting Decisions: Some Preliminary Findings,1964);“直接、相关或是吸收成本”(Direct, Relevant or Absorption Costing,1963),“废弃物的会计处理:一个建议”(Accounting for Obsolescence-A Proposal,1959);“经营提供的资金”(Notes on Funds Provided by Operations,1959);“财务报表目标报告的的机遇与挑战”(Opportunities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Report on Objectives of Financial Statements,1974);“投资者会计理论回顾”(Review of A Theory of Accounting to Investors,1963);“会计理论收益法回顾:”(Review of An Income Approach to Accounting Theory: Readings and Questions,1964);等。

三、主要论著简析

1969年,索特在《会计评论》第1期发表了著名论文“基本会计理论的‘事项法’”,提出了“事项会计”的思想。索特所倡导的事项会计理论认为,由于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多种多样,传统会计方法下生成的通用会计信息不可能适合所有使用者的需要,为此,会计应提供与决策相关的经济事项的原始数据信息,而将事项信息转化为适合各使用者所用决策模型的信息的工作则应留给使用者自己去做,由使用者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择原始事项信息和作进一步的加工,会计人员的职责仅是提供多维度的、非综合的相关经济事项的原始数据。事项会计的特点是强调事项本身,按照事项会计学派的解释,事项指的是可能对使用者造成经济影响的所有事件、现象和交易,包括企业与其顾客、供应商等外部主体之间的交易和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 事项具有可为人们直接观察的多重属性,会计需要反映所有这些属性,而不能仅将反映的范围局限于事项的价值量。

索特所提出的事项会计理论是对传统会计理论的极大挑战。在该文中,索特还对事项会计可能会对传统会计报表产生的影响及事项法理论与《论基本会计理论》(ASOBAT)的关系进行了讨论。该文共包括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对价值法与事项法这两个观点进行对比分析。在批判传统会计理论价值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事项会计理论,认为会计的目的是提供决策有用的经济事项信息,其提供的应是可让信息使用者输入决策模型的相关经济事项的原始信息,而不是直接为决策模型提供输入值。第二部分,讨论了事项法的可能结果。主要是试图在现行会计框架下运用事项法观点对会计报表进行阐释以及探讨事项法会计理论与《论基本会计理论》(ASOBAT)的关系,并预测了可能与事项法相适应的财务报告的类型,但认为当时谈论事项法的长期影响还为时尚早。第三部分,是结论。作者希望,其所提出的对会计理论新定向的粗浅看法能够促进进一步的研究,并提出了5个可供未来进一步研究的领域:(1)在解释厂商的未来价值方面,事项的预测是否比诸如收益这样的集计数据更为有效;(2)调查研究现行会计报告格式并发现这些格式的作用;(3)开发可用来更精确解释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时滞的模型;(4)调查研究当前会计人员使用的集计方法所带来的信息损失;(5)基于事项法构建会计报告形式。索特形成于1969年的对传统会计价值法的批判思想,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深具意义。虽然在当时限于技术经济条件,以事项为核心进行会计系统设计在实践中显得没有什么效用,然而随着商用数据处理系统的迅速普及,电子信息技术革命使事项会计学派的理想可望成为现实,索特的事项会计思想开创了一个崭新的会计理论研究领域,索特也因之被确认为事项会计学派的创始人和奠基者。

1990年,索特和M. J. 英格勃曼以及H. M. 马克西门合作出版了《财务会计:一个事项和现金流方法》(Financial Accounting: An Events and Cash Flow Approach)一书。该书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会计模型,包括七章和两个附录,分别是:导论:会计的本质和目标;现金流及现金等价物:现值和未来价值;会计类型:资产和权益;会计数字;美国Grabule公司的第一天:债务、信用和资产负债表;美国Grabule公司的第二天:收益表;交易分析:会计的事项法;美国Grabule公司的前两天:现金流量表;确认和量化、记录和报告会计事项。第二部分是关于经营事项,包括四章和一个附录,分别是:收入和经营费用;计算无法收回的调整项;存货的消耗:销货成本;长期资产的摊销;所得税;第三部分是关于财务事项,包括三章,分别是:长期债务:借款;长期债务:债券;所有权财务事项;第四部分是关于投资事项,包括二章,分别是:长期资产投资会计和对其他公司投资会计。该书认为财务报表的目的是提供事项的历史记录,这些记录对于估计企业的现金流是有用的,会计应对与会计主体相关的各种会计事项进行选择、描述和沟通,以有助于预测未来现金流量。该书在对事项会计基本理论进行深入解说的同时,研究其实际应用问题,是事项会计理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成果。遗憾的是,由于该书采用教材形式,其目的在于研究如何用事项法改造传统财务会计,并不是一本研究性的事项会计理论专著。

事项会计理论的研究至今仍未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体系,其实施则面临着诸多问题,诸如:应当如何解决既可以度量所有重要事项的各种属性又不至于加重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的负担?如何衡量哪些事项是“重要的”?如何计量事项的所有属性?令人扼腕的是,不仅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西方对事项会计理论的研究出现停滞的现象,即便是索特本人,在研究和倡导事项会计理论多年之后,对其研究兴趣似乎也激情不再,特别是其在加入纽约大学法学院后,他的研究领域开始转向与法律相关的会计问题,故近年来已经很少看到索特对其所提出的事项会计理论通过著书立说以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会计学专业导论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市场定位课程体系

财务管理专业自1998年被教育部列为管理学下的二级学科以来,许多高校尤其是财经类大学,陆续开始招生,目前已经有几届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走向人才市场。经过几年的发展,财务管理专业虽然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各高校在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异。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进而导致教学计划、课程体系设置没有充分体现出财务管理的专业特色。因此,有必要进行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以便更好地满足社会对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

一、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市场定位

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归根到底取决于人才市场的需求。如果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被人才市场接受,那么这个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就存在问题了。写作硕士论文那么,财务管理专业应该培养什么样的财务管理人才呢?在2000年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财务管理专业的指导性教学方案中提出,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具备财务管理及相关的管理、经济、法律、会计与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工商管理高级专门人才。

笔者认为,上述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过于抽象。结合目前人才市场对财经类大学生的需求,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可以定位为成为未来的工商企业的财务总监(CFO)、证券公司的财务分析师(CFA)以及金融部门的财务策划师(CFP),其中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CFO为主要目标。

财务总监、财务分析师与财务策划师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呢?虽然这三种职业服务于不同的单位和行业,但是都要求掌握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会计以及资本市场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悉国际财务管理惯例。也就是说,虽然这三种职业的实务工作有很大不同,但是知识结构却是基本相同的。以CFO的知识体系与业务技能来说,一位合格的CFO要有四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资本运作(投融资)、内部控制、纳税筹划与财务分析。这些知识和技能也是CFA与CFP所必备的。这四个方面的知识要分别与相关的课程一一对应,而技能则主要通过案例教学与开展财务管理竞赛等手段来培养。有了清晰的人才市场定位,在制定或修改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计划、选用教材等具体教学工作中,就可以有的放矢。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计划要根据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人才市场定位来安排专业课程体系,具体来说,应当根据CFO、CFA和CFP需要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来制定教学计划和安排专业课程体系。

二、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现状与课程体系建设

自从1999年高校开设财务管理专业以来,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做法。财经类大学往往将财务管理专业设置在会计学院下面,这样财务管理专业就被打上会计学的烙印,课程设置以会计学系列课程为主,再加上高级财务管理等课程。综合类大学和理工类大学往往将财务管理专业设置在管理学院(或商学院)下面,与会计学专业并列,比如复旦大学设置财务金融系,招收财务管理专业学生。

培养模式和思路的不同具体体现在专业基础课与专业主干课的设置上。笔者通过对上海财经大学和复旦大学的对比来研究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上海财经大学的专业必修课包括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公司财务(上、下)、审计学、电算化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复旦大学财务金融系的专业必修课包括管理学导论、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运营管理、财务分析、财务会计、金融市场、金融计量分析、投资学、国际财务管理、创业投资。从这两所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来看,上海财经大学是在会计学的基础上培养财务管理人才,而复旦大学是在企业管理的基础上培养财务管理人才。笔者吸收这两所大学设置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经验,结合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人才市场定位,提出财经类大学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建议(详见下页表)。

在表中,笔者将必修课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两类:专业基础课是所有一级管理类学科专业的学生都必修的,课程安排在大一和大二学年;专业主干课安排在大三和大四学年的上半年。写作医学论文将选修课也分为两类:一类是类别选修课,是专业主干课的延伸或补充,为达到限选的目的,给出不多的可选项供学生选修;另一类是专业选修课,有较多的可选项,供不同兴趣的学生选修。

三、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不同的院校甚至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思路,存在较大争议。主要争议有:如何在教学计划中明确区分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的区别,体现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财务管理课程与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划分以及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国际视野;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否应该专门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

1.如何体现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财务包括公司理财或者财务管理、投资学、金融市场学三个部分。财务管理专业侧重于公司理财,金融专业侧重于投资学和金融市场学。对于财经类大学来说,由于财务管理专业往往设置在会计学院下面,因此要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CFO为人才培养的市场定位。在市场定位明确之后,还要设置比较灵活的教学计划,为不同兴趣的学生提供一份可选菜单。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主要围绕培养未来的CFO而设置,但是考虑到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相近,可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设置会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的部分主干课程,比如中级和高级财务会计、投资学等课程,为一部分喜欢会计学或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份可选菜单。总之,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一方面体现在人才培养的市场定位上,另一方面体现在教学计划和专业课程设置上。

2.财务管理课程与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划分。不少院校借鉴会计学专业的主干课程设置经验,开设财务管理原理、中级财务管理和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目的是使学生的学习能够循序渐进。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财务管理原理课程与中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划分很难泾渭分明,存在很多重复的部分。因此,笔者建议将财务管理原理和中级财务管理合并在一起,开设财务管理课程。另外,还要对财务管理课程与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的内容进行划分。对这一问题的处理,可以将教学内容和教材使用结合起来考虑,首先制定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大纲,可以考虑以注册会计师考试用书财务成本管理课程中的财务管理内容为基础作为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

关于财务管理课程的教材使用,建议采用国际经典财务管理教材的译本。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又克服了学生的语言障碍,便于学生更多、更有效率地学习财务管理知识。国内翻译比较好的国际经典财务管理教材主要有两本:一本是吴世农、沈艺峰等人翻译的《公司理财》(StephenA.Ross等著);另一本是方曙红、范龙振等人翻译的《公司财务原理》(RichardA.Brealey等著)。由于这两本教材内容充实,足够一学年使用,所以可将其中与国内财务管理教材内容大致相同的部分,作为财务管理课程内容讲授,剩下的内容作为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讲授。在这两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一方面,鼓励英语基础好的同学对照英文原版教材学习(机械工业出版社同时出版了这两本书的英文版本),培养学生直接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提高专业英文水平;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可有意识地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一些财务案例进行分析,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如何培养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很重要。但是由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时间比较短,缺少历史经验积累,教学实践环节比较薄弱,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点力不从心。写作留学生论文再者,不同的财务主体,其财务活动有很大不同,强调在学校里培养出较强的实践能力也不太现实。因此,在教学中还是着重利用案例教学以及财务管理知识竞赛等手段,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结构性思维习惯。

4.是否需要单独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针对现代大学教育中存在的“重术轻道”问题,财务管理专业教育毫无疑问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为减少社会贪污舞弊、提高社会诚信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此有教师建议开设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这门课程。

会计学专业导论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20世纪; 会计理论研究; 文献概览

20世纪既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高峰时期,也是现代会计理论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会计环境的不断变化给会计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也使会计理论与实务界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在会计界的共同努力下,会计理论研究所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果,为会计科学在整个人类科学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试据有关资料,对中外取得的主要会计理论研究成果作一简要概括,以为其深入研究提供一个初步线索①。

一、西方有影响的会计理论文献

有关20世纪产生了重要影响的西方会计理论文献问题,国内学者曾经作过一些不同角度的归纳与介绍,并列出了主要篇目②。笔者经整理与综合分析,试将20世纪西方会计理论主要领域里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会计理论文献分为10类共100份(其中书籍78部,论文21篇与1份专辑),其具体篇目列示如下③。

(一)会计史学论著

研究会计历史发展规律方面的论著,影响较大的主要有:阿纳尼亚斯・查尔斯・利特尔顿(Ananias Charles Littleton)的《1900年前的会计发展》(Accounting Evolution to 1900,1933);阿纳尼亚斯・查尔斯・利特尔顿(Ananias Charles Littleton)和贝斯尔・S.亚梅(Basil S. Yamey)合作主编出版的《会计史论文集》(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Accounting,1956);迈克尔・查特菲尔德(Michael Chatfield)的《会计思想史》(A History of Accounting Thought,1974);欧・腾・海渥(O.Ten Have)的《会计史》(The History of Accountancy,1976);Я.B.索科洛夫(Я. В. СОКОДОБ)的《会计发展史》(История Развития Вухтадтерского Уиета,Финанс

ы И Статистка,1985)④;加里・约翰・普雷维茨(Cary John Previst)和巴巴拉・达比斯・莫里诺(Barbars Dubis Merino)合著的《美国会计史――会计的文化意义》(A History of Accountancy in the United States:The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Accounting,1998);塞缪尔・保罗・加纳(Samuel Paul Garner)的《1925年前成本会计的演进》(Evolution of Cost Accounting to 1925,1954);斯蒂芬・亚当・泽夫(Stephen Addam Zeff)的《会计理论与会计史》(Accounting Theory and Accounting History,2009)。

(二)簿记理论论著

研究簿记原理方面的论著,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卢卡・帕乔利(Luca Pacioli)的《簿记论》(见《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Summa de Artithmetica,Geometeia,Proportioni et Proportionalita,1494)第三卷第九部第十一篇《计算与记录详论》(Tractatus Particularis de Computis et Scripturis)⑤;查尔斯・以斯拉・斯普拉格(Charles Ezra Sprague)的《账户的哲学》(The Philosophy of Accounts,1907,或译《账户哲理》)⑥;井尻雄士(Yuji Ijiri)的《三式记帐法的结构和原理》(1982―1987)⑦。

(三)规范会计理论论著

20世纪,西方学术界运用规范研究方法所形成的研究成果较多且范围较广,但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亨利・兰德・哈特菲尔德(Henry Rand Hatfield)的《近(现)代会计学》(Modern Accounting,1909)⑧;威廉・安德鲁・佩顿(William Andrew Paton)的《会计理论――兼论公司会计的一些特殊问题》(Accounting Theory-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Corporate Enterprise,1922);约翰・班纳特・坎宁(John Bennet Canning)的《会计学中的经济学》(The Economic of Accountancy,1929);亨利・惠特科姆・斯威尼(Henry Whitcomb Sweeney)的《稳定会计》(Stabilized Accounting,1936,或译《稳定币值会计》);托马斯・亨利・桑德斯(Thomas Henry Sanders)、亨利・兰德・哈特菲尔德(Henry Rand Hatfield)和昂德希尔・莫尔(Underhill Moore,又译U.穆尔)合著的《会计原则的研究报告》(A Statements of Accounting Principles,1938,又译《论会计原则》);肯尼斯・麦克尼尔(Kenneth Macneal)的《会计中的真实》(Truth in Accounting,1939,或译《会计中的真实性》);斯蒂文・吉尔曼(Stephen Gilman)的《利润的会计概念》(Accounting Concepts of Profit,1939);威廉・安德鲁・佩顿(William Andrew Paton)和阿纳尼亚斯・查尔斯・利特尔顿(Ananias Charles Littleton)的《公司会计准则导论》 (An Introduction to Cor-porate Accounting Standards,1940);西德尼・斯图尔特・亚历山大(Sidney Stuart Alexander)的《动态经济中的收益计量》(Income Measurement in a Dynamic Economy,1950,又译《动态中的收益计量》)⑨;阿纳尼亚斯・查尔斯・利特尔顿(Ananias Charles Littleton)的《会计理论结构》(Structure of Accounting Theory,1953);莫瑞斯・莫立茨(Maurice Moonitz,又译穆尼茨)的《论会计基本假设》(The Basic Postulates of Accounting,1961);埃德加・O.爱德华兹(Edgar O.Edwards)与菲利普・W.贝尔(Philip W.Bell)合著的《企业收益的理论与计量》(The Theory and Measurement of Business Income,1961,又译《企业收益的计量与理论》);罗伯特・T.斯普罗斯(Robert T. Sprouse,又译斯普劳斯)和莫瑞斯・莫立茨(Maurice Moonitz,又译穆尼茨)的《试论企业广泛适用的会计原则》(A Tentative Set of Broad Accounting Principles for Business Enterprise,1962,又译《企业普遍适用的会计原则初探》);阿纳尼亚斯・查尔斯・利特尔顿(Ananias Charles Littleton)和弗农・K.齐默尔曼(Vernon K. Zimmerman)的《会计理论:连续性与变化》(Accounting Theory:Continuity and Change,1962);诺顿・莫尔・贝德福德(Norton Moore Bedford)的《收益计量理论:会计的基本构架》(Incone Determination Theory:An Accounting Framework,1965);罗蒙德・约翰・钱伯斯(Raymond John Chambers)的《会计、估价和经济行为》(Accounting,Evaluation and Economic Behavior,1966);美国会计学会(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简称AAA)的《基本会计理论》(A Statement of Basic Accounting Theory,ASOBAT,1966,又译《会计基础理论的研究报告》);井尻雄士(Yuji Ijiri)的《会计计量基础――基于数学、经济学及行为学的探究》(The Foundations of Accounting Measurement:A Mathematical,Economic,and Behavioral Inquiry,1967);西德尼・戴维森(Sidney Davidson)主编的《现代会计手册》(Handbook of Modern Accounting,1970);罗伯特・雷蒙德・斯特林(Robert Raymond Sterling)的《企业收益计量理论》(Theory of the Measurement of Enterprise Income,1970)和《资产计价与收益计量》(Asset Valuation and Income Determination,1971);井尻雄士(Yuji Ijiri)的《会计计量理论》(Theory of Accounting Measurement,1975);美国会计学会(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简称AAA)的《会计理论与理论认可报告》(A Statement on Accounting Theory and Theory Acceptance,SOATATA,1977,又译《会计理论与公认的理论说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简称FASB)的第1―7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tatements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Concepts,SFACs,1978―2000);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Committee,简称IASC)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Framework for the Prepar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1989);联合国会计与报告国际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ntergovernmental Working Group of Experts on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f Accounting and Reporting,简称ISAR)的《财务报表的目标与概念》(Objectives and Concepts Underlying Financial Statements,1989);夏恩・桑德(Shyam Sunder)的《会计与控制理论》(Theory of Accounting and Control,1997);罗伯特・牛顿・安东尼(Robert Newton Anthony)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的反思:审视其是否有助于提供合理财务报告》(Rethinking the Rules of Financial Accounting:Examining the Rules for Proper Reporting,2003);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对美国财务报告采用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体系的研究》(Study Pursuant to Section 108(d) of the Sarbanes-Oxley Act of 2002 on the Adoption by the United States Financial Reporting System of a Principles-Based Accounting System,2003);斯蒂芬・亚当・泽夫(Stephen Addam Zeff)的《会计准则制定理论与实践》(Accounting Standards Setting Theory and Practice,2005);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依据国会“2008年紧急稳定经济法案”第133节的研究报告与建议:关于调整到市价会计的研究》(Report and Recommendations Pursuant to Section 133 of the Emergency Stabilization Act of 2008: Study on Mark-to-Market Accounting,2008)。

此外,在21世纪初期,有两篇论文对美国会计准则的发展规律作了比较全面的总结且影响较大,即井尻雄士(Yuji Ijiri)在《会计准则季刊》(Quarterly Update on Accounting Standards)2003年第3期上发表的“美国会计准则及其环境:75 年发展历史的二元研究”(US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Their Environment: A Dualistic Study of Their 75-years of Transition,2003)和斯蒂芬・亚当・泽夫(Stephen Addam Zeff)在《纽约注册会计师杂志》(The CPA Journal)2005年第1期上发表的“美国一般公认会计原则的演进:职业准则背后的政治力量”(The Evolution of U.S. GAAP: The Political Forces Behind Professional Standards,2005)。

(四)实证会计理论论著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实证研究方法开始运用于会计理论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理论性的成果。经过三十多年努力,运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会计问题所形成的实证会计理论体系逐渐形成,取得了一大批重要成果,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五类。

1.初期的开创性论文。实证会计研究的开创性论文是1篇论文与1份专辑,即:尼古拉斯・道普齐(Nicholas Dopuch)和David F. Drake的论文“交易价格问题的数学方法解析”(Accounting Implications of a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Approach to the Transfer Price Problem,1964);《会计研究杂志》(JAR)1966年增刊――《会计中的经验研究:论文选》(Empirical Research in Accounting: Selected Studies,共收8篇论文)。

2.早期的奠基性论文。实证会计研究发展早期的奠基性论文主要有6篇,即:雷・鲍尔(Ray .Ball)和菲利普・布朗(Philip Brown)的“会计收益数据的经验评价”(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Accounting Income Numbers,1968);威廉・亨利・比弗(William Henry Beaver)的“年度收益报告的信息含量”(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Annual Earnings Announcements,1968);迈克尔・C.简森(Michael C. Jensen)的 “关于会计研究现状和会计管制的思考”(Reflections on the State of Accounting Research and the Regulation of Accounting,1976);罗斯・L.瓦茨(Ross L. Watts)和杰罗尔德・L.齐默尔曼(Jerold L. Zimmerman)的“关于决定会计准则的实证理论”(Towards a Positive Theory of the Determination of Accounting Standards,1978);斯蒂芬・亚当・泽夫(Stephen Addam Zeff)的 “‘经济后果’学说的兴起――会计报告对决策的影响也许是70年代最具挑战性的会计问题”(The Rise “Economic Consequences”:The Impact of Accounting Reports on Decision Making May be the Most Challenging Accounting Issue of the 1970s,1978);罗斯・L.瓦茨(Ross L. Watts)和杰罗尔德・L.齐默尔曼(Jerold L. Zimmerman)的“会计理论的供给与需求:理论解释”(The Demand for and Supple of Accounting Theories:Market for Excuses,1979)。

3.中期的方法性论文。实证会计研究发展中期的方法性论文主要有两篇,即:查尔斯・克里斯坦森(Charles Christenson)的“实证会计方法”(The Methodology of Positive Accounting,1983)和威廉・R.坎里(William R. Kinney)的“经验会计研究型博士论文的设计”(Empirical Accounting Research Design for Ph. D. Students,1986)。

4.近期的综述性论文。实证会计研究近期的综述性论文主要有10篇,即:罗斯・L.瓦茨(Ross L.Watts)和杰罗尔德・L.齐默尔曼(Jerold L. Zimmerman)的“实证会计的十年回顾”(Positive Accounting Theory: A Ten Year Perspective,1990);《会计与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简称JAE)2001年9月(第31卷)与12月(第32卷)上发表的“价值相关性文献对财务会计准则制定的相关性研究”(The Relevance of the Value-Relevance Literature for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 Setting)、“会计领域的资本市场研究”(Capital Markets Research in Accounting Pages)、“会计选择研究”(Empirical Research on Accounting Choice)、“会计领域中的经验税务研究”(Empirical Tax Rresearch in Accounting)、“信息不对称,公司信息披露和资本市场:有关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文献回顾”(Information Asymmetry, Corporate Disclosure, and the Capital Markets: A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Disclosure Literature)、“契约理论与会计”(Contracting Theory and Accounting)、“论信息披露”(Essays on Disclosure)、“财务会计信息与公司治理”(Financi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评价管理会计经验研究:一个基于价值的管理视角”(Assessing Empirical Research in Managerial Accounting: A Value-Based Management Perspective)等9篇综述性论文⑩。

5.重要理论论著(6部)。实证会计理论影响较大的著作主要有以下6部,即:威廉・亨利・比弗(William Henry Beaver)的《财务呈报:会计革命》(Financial Reporting:An Accounting Revolution,1981);罗斯・L.瓦茨(Ross L. Watts)和杰罗尔德・L.齐默尔曼(Jerold L. Zimmerman)的《实证会计理论》(Positive Accounting Theory,1986);威廉姆・R.斯科特(William R. Scott)的《财务会计理论》(Financial Accounting Theory,1999);菲利普・布朗(Philip Brown)《资本市场会计研究导论》(Capital Markets-Based Research In Acounting: An Introduction,2000);杰罗尔德・L.齐默尔曼(Jerold L. Zimmerman)的《决策与控制会计》(Accounting for Decision Making and Control,2000);约翰・A.克里斯滕森(John A. Christensen)和乔尔・S.德姆斯基(Jcel S. Demski)的《会计理论:一种信息含量视角的分析》(Accounting Theory:An Information Content Perspective,2003)。

(五)会计报告理论论著

会计报告类的理论论著影响较大的主要有: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简称AICPA)特别委员会的《改进企业报告――顾客导向:满足投资者和债权人的信息需求》(Improving Business Reporting, - A Customer Focus. Meeting the Information Needs of Investors and Creditors - Comprehensive Report of the Special Committee on Financial Reporting,1994);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简称FASB)“企业报告研究计划”专门研究小组的系列报告――《网络时代的企业报告》(Busniss Reporting in Network Times,2000―2001){11};保罗・B.W.米勒(Paul B. W. Miller)和保罗・R.班森(Paul R. Bahnson)的《高质量的财务报告――一场重要的变革》(Quality Financial Reporting :An Important Transform,2004);尼克西亚国际审计事务所编的《国际财务报告》(Th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Financial Reporting ,2000);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的“高新技术特别工作组”(High Tech Task Force)的专门研究报告――《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eXtensible Financial Reporting Markup Language,XFRML,1999);迈克尔・杰宾斯和阿里斯特・K.梅森的《财务报告中的职业判断》(Professional Judgement in Financial Reporting,1988);亚太会计师联合会(Confederation of Asian and Pacific Accountants ,简称CAPA)所的《亚太地区财务报告的系列研究报告》(Financial Reporting in the Pacific Asia Region,1997―2003){12}。

(六)综合性会计理论论著

综合性会计理论论著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埃尔登・S.亨德里克森(Eldon S.Hendriksen)的《会计理论》(Accounting Theory,1965);艾哈迈德・里亚希-贝克奥伊(Ahmed Riahi-Belkaoui)的《会计理论》(Accounting Theory,2004);肯尼斯・S.莫斯特(Kenneth S.Most)的《会计理论》(Accounting Theory,1982);斯蒂芬・亚当・泽夫(Stephen Addam Zeff)的《现代财务会计理论――问题与争论》(Reading & Notes on Financial Accounting,1998);亨利・I.沃尔克(Harry I. Wolk)、詹姆斯・L.多德(James L. Dodd)、米歇・G.迪尔尼(Michael G. Tearney)的《会计理论:政治与经济环境下的观念问题》(Accounting Theory:Conceptual Issues in a Political and Economics Environment,2004);杰恩・戈弗雷、阿伦・霍奇森、斯科特・霍姆斯的《会计理论》(Accounting Theory,2004);托马斯・G.埃菲斯(Thomas G. Evans)的《会计理论:当代会计问题》(Accounting Theory:Contemporary Accounting Issues,2003)等。

(七)国际会计研究论著

国际会计类研究论著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克里斯托夫・W. 诺比斯(Christopher Nobes)和罗伯特・亨利・帕克(Robert Henry Parker)的《比较国际会计》(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1981,2010年第11版);弗雷德里克・D.S.乔伊(Frederick D.S.Choi)、卡罗尔・安・福罗斯特(C.A.Frost)和加利・K.米克(J.K.Meek)的《国际会计学》(International Accounting,1984,2010年第7版);戴维・亚历山大和西蒙・阿彻(David Alexander & Simon Archer)的《欧洲会计指南》(Miller European Accounting Guide,1999);“一般公认会计原则”系列丛书(Wiley 2009版,《US GAAP-2009》和《IFSR-2009》){13}。

(八)会计研究方法论著

会计研究方法类的论著影响较大的主要有:第一类是基础性的研究方法论著,主要有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的《实证经济学的方法论》(The Methodology of Positive Economics,1953){14}和马科斯・韦伯(Max Weber)的《社会科学方法论》(Gesammelte Aufsatze zur Wissenschaftslehre,1904―1917);第二类是会计研究类的方法论著,主要有鲍普・瑞安(Bob Ryan)、罗伯特・W.斯卡彭斯(Robert W.Scapens)和迈克尔・西奥博尔德(Michael Theobald)的《财务与会计研究方法与方法论》(Research Method and Methodology in Finance and Accounting,2002),以及马尔科斯・史密斯(Malcolm Smith)的《会计研究方法》(Research Methods in Accounting,2003)。此外,还有乔治・H.索特(George H. Sorter)在《会计评论》(AR)1969年第1期上发表的著名论文“基本会计理论的‘事项法’”(An “Events”Approach to Basic Accounting Theory)。

(九)其他会计理论论著

其他会计理论论著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托马斯・H.约翰逊(Thomas H. Johnson)和罗伯特・塞缪尔・卡普兰(Robert Samuel Kaplan)的《管理会计兴衰史:相关性的遗失》(Relevance Lost: The Rise and Fal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1987);迈克尔・布拉米奇(Michael Bromwich)和阿勒罗・比姆尼(Alnoor Bhimani)的《管理会计:发展的方向》(Management Accounting: Pathways to Progress,1994);汉弗莱・H.纳什(Humphrey H. Nash)的《未来会计:一种规范的增值会计方法》(Accounting for the Future:A Disciplined Approach to Value-added Accounting,1998);史迪芬・肖特嘉(Stefan Schaltegger)与罗杰・布里特(Roger Burritt)的《现代环境会计:问题、概念与实务》(Contemporary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Issues Concepts and Practice,2000);罗伯・格瑞(Rob Gray)和简・贝宾顿(Jan Bebbington)的《环境会计与管理》(Accounting for the Environmental,2001)。

(十)主要审计理论论著

审计理论类论著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罗伯特・库恩・莫茨(Robert Kuhn Mautz)和侯赛因・阿米尔・夏拉夫(Hussein Amer Sharaf)的《审计理论结构》(The Philosophy of Auditing,1961){15};C.W.尚德尔(C.W.Schandl)的《审计理论:测定、调查与判断》(Theory of Auditing:Evaluation,Investigation and Judgment,1978){16};文森特・M.奥赖利(Vincent M.Oreilly)等所修订的《蒙哥马利审计学》(Montgomery's Auditing,2005){17};阿尔文・A.阿伦斯(Alvin A. Arens)、兰德尔・J.埃尔德(Randal J.Elder)和玛克・S.比斯利(Mark S.Beasley)的《审计与保证服务――整合法》(Auditing and Assurance Services:An Integrated Approach,2003);道格拉斯・R.卡迈克尔(D. R. Carmichael)、约翰・J.威林翰(John J. Willingham)和卡罗・A.沙勒等的《审计概念与方法――现行理论与实务指南》(Auditing Concepts and Methods:A Guide to Current Theory and Practice,1998);加拿大会计师协会(Canadian Institute of Chartered Accounting ,简称CICA)的《审计中的职业判断》(Professional Judgment and the Auditor,1995)。

二、中国有影响的会计理论文献

20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的会计类书籍大多是对会计记录技术的介绍,真正可称之为会计理论书籍的较少。20世纪50―70年代,会计界也曾经出版了部分会计理论的书籍,但涉及的理论范围一般比较窄。20世纪80年代开始,会计理论研究的论著开始增多。20世纪90年代以后,特别是伴随着我国会计制度改革以及会计学博士教育制度的建立与逐步完善,以及不同高校对会计学科建设的重视,以不同形式出版的会计理论论著大量推出,从而带来了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前所未有的繁荣。据有关资料的初步综合整理与分析,20世纪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中国会计理论文献大致可分为六大类共约七十余部(套、种),其基本情况如下{18}。

(一)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学术文献

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会计理论学术文献较多,特别是中华民国时期,所出版的会计、审计书籍就有300多种{19},但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刘岳云的《光绪会计表》(教育世界社刊行,1901年);蔡锡勇的《连环账谱》(湖北官书局刊行,1905年);谢霖和孟森著《银行簿记学》(系《商业银行学总编》第三册,日本东京出版,1907年);孙德全的《理财考镜》(1910年);潘序伦的《簿记及会计学》(英文版,立信会计出版社,1925年);潘序伦的《公司理财》(英文版,立信会计出版社,1925年);杨汝梅的《无形资产论》(Goodwill and Other Intangibles,1926年完成,1927年英文出版,中文译本由施仁夫等译后商务印书馆印行,1936年);徐永祚的《改良中式簿记概说》(徐永祚会计师事务所,1933年);潘序伦的“会计学发达史”(载《立信会计季刊》第2卷,1934年);陆善炽所译“巴舒里之‘计算与记录要论’汉译”(载《会计杂志》第3卷第4期,1935年);李觉鸣的《理论簿记学》(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1944年)。

(二)20世纪50―70年代末期的主要学术文献

20世纪50―70年代末期的会计理论学术文献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潘序伦的《基本会计学》(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1950年);潘序伦的《初级成本会计》(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1951年);潘序伦与俞文青合著的《国营企业会计概要》(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1952年){20};潘序伦和徐可南译《前苏联会计述要》(上海立信出版社,1952年);弗・哥・马卡洛夫著的《簿记核算原理》(中国人民大学簿记核算教研室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2年);上海财政经济学院会计核算原理教研组编的《会计核算原理》(财政出版社,1958年);高等财经院校会计教材编写组编的《会计原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63年){21};厦门大学经济系编的《会计基础知识》(葛家澍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64年);厦门大学经济系财会教研室编的《会计基础知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

(三)20世纪80年代期间的主要学术文献

20世纪80年代期间的会计理论学术文献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赵锡禹的《资本主义会计专题讲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年);顾准的《社会主义会计的几个理论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郭道扬的《中国会计史稿》(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2年;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郭道扬的《会计发展史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4年);阎达五的《会计理论专题》(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5年);易庭源的《资金运动会计理论》(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葛家澍的《会计的基本概念》(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年);葛家澍与吴水澎主编的《会计学原理教程》(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葛家澍主编的《会计学导论》(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1988年);陈今池编著的《西方现代会计理论》(1988年,立信会计出版社){22}。

(四)20世纪90年代及以后的主要学术文献

20世纪90年代及以后的会计理论学术文献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葛家澍的《现代西方会计理论》(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年){23};郭道扬的论文“21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会计控制、会计教育纵横论(1992)”{24};周忠惠的《会计研究方法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4年);葛家澍主笔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年);杨时展的《杨时展论文集》(沈如琛选编,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于玉林的《现代会计方法学》(立信会计出版社,1997年);杨时展的《1949―1992年中国会计制度的演进》(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葛家澍和刘峰的《会计大典(第一卷)――会计理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郭道扬的系列论文“20世纪会计大事评说”(1999年《财会通讯》第1―12期,共12篇);易庭源的《资金运动会计理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张朝宓、苏文兵编著的《当代会计实证研究方法》(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葛家澍和刘峰的《会计理论――关于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于玉林的《大会计学概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于玉林的《现代会计哲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洪剑峭、李志文(Chi-Wen Jevons Lee)的《会计学理论――信息经济学的革命性突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郭道扬的《会计史研究:历史、现时、未来》(第一至三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2008年出版)。

(五)会计理论研究的主要综合性文献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会计科学理论研究的综合性文献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葛家澍、吴水澎主编的《建国以来会计基本理论文章摘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陈今池编译的《简明英汉财务与会计词典》(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2年);龚清浩、徐政旦主编的《会计辞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25};娄尔行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与审计(Accounting and Auditing i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美国德克萨斯达拉斯大学出版,1987年);杨纪琬主编的《中国现代会计手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项怀诚主编的《新中国会计五十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葛家澍、余绪缨、侯文铿、陈荣凯主编的《会计大典(共十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该套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的献礼型丛书分设会计理论、会计史、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非企业会计、管理会计、电算化会计、理财学和审计学等;中国会计学会编的《中国会计研究文献摘编(1979―1999)(共七卷)》(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该丛书分设有基础理论卷、财务会计卷、财务管理卷、成本与管理会计卷、审计卷和特殊业务与会计新领域等卷;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编的《会计准则研究文库(共十册)》(大连出版社,2005年),该套书分设有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要素与财务报告、石油天然气会计与农业会计、资产减值会计、政府绩效评价与政府会计、所得税会计、金融工具会计与保险会计、企业合并与合并会计报表和关联方交易与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等专题;中国会计学会编《中国会计学论文选》(共18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2009年){26};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主编《中国会计年鉴》(1996―2009年,共13本,中国财政杂志社,1997―2010年){27}。

(六)会计理论研究丛书类

我国出版的会计理论研究丛书较多,影响较大的主要有:1927年始由立信会计出版社发行的“立信会计丛书”,总量达150余种{28};由葛家澍、裘宗舜主编的“会计信息丛书”(第1―5辑),1993―2003年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共涉及52个专题会计问题,其包括的专业领域非常广泛,每一专题阐述得均较翔实;财政部会计司主编的“会计准则丛书”(第1―11辑),1992―2001年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共涉及《改革与借鉴(1992)》、《国际会计准则(1992)》、《论财务会计概念(1993)》、《企业会计准则讲解(1993)》、《日本会计法规(1994)》、《美国会计准则的解释与运用(1995)》、《完善与发展(1995)》、《国际会计准则(1993修订)(1996)》、《论改进企业报告(1998)》、《日本会计实务指南(2000)》和《非营利组织公认会计原则的解释与应用(2001)》等问题;由葛家澍、毛伯林主编的“会计理论探索丛书”,1989年始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2002年转由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至2009年2月已经出版32本;1996年始由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三友会计论丛”,主要以会计学博士论文为主,至2008年底已经出版九辑共75本;2001年始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会计博士丛书”(葛家澍总序),2008年底已经出版33本;2002年始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会计新视野丛书”(阎达五总序),2008年底已经出版13本;2002年始由浙江财经学院会计学院主编、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的“中外会计审计准则研究与比较丛书”,至2008年底已经出版14本。

(七)会计理论研究译丛类

20世纪的西方会计文献较为丰富,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的会计理论文献更是汗牛充栋。我国为了广泛地借鉴与吸收国外的成功经验,在引进国外会计理论与实务论著方面,大致经过了20世纪30―40年代的单本引进介绍阶段、20世纪80―90年代中期的分类引进介绍阶段和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系统引进与改写阶段。其引进形式主要有:一是引进原版的外文图书及港台新版会计书籍;二是组织翻译出版国外著名会计审计理论著作;三是自由选题翻译出版的国外会计理论著作,这类译著中不乏上乘佳作,20世纪50年代以前主要有陆善炽的“巴舒里之‘计算与记录要论’汉译”(载《会计杂志》第3卷第4期,1935年)、潘序伦组织翻译的《劳氏成本会计》与《陀氏成本会计》、威廉・A.佩顿主编《会计师手册》(Accountants’Handbook)中之《无形资产》部分、威廉・A.佩顿著《决算表之分析与解释》和《收益之决定》等;四是编译或编著的介绍国外会计理论与方法的著作;五是简编导读类的会计理论普及性书籍,如《西方会计学名著导读》(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曾选辑了22本会计理论书籍的作者及其基本内容作了系统介绍,为读者在短期内了解其基本内容提供了一个指南,共涉及会计思想及发展的文献3本、基本会计理论的文献6本、财务会计理论的文献4本、国际会计理论的文献3本、会计核算理论的文献2本、研究方法理论的文献1本和审计理论的文献3本{29}。

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各出版机构亦相应组织推出了会计理论书籍及教科书方面的各种译丛,但目前较有影响的会计理论研究译丛主要有以下七类:文硕主编的“世界审计会计名著译丛”(共10本),1990年5月由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文硕主编的“世界会计审计名著译丛”(共7本),1991年10月由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文硕、汤云为总主编的“会计审计知识更新丛书”(共8本),1992年5月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始由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三友会计名著译丛”,至2008年底已经出版21本;2001年始由经济科学出版社的“现代财务会计译丛”,至2008年底已经出版3本;2000年始由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高校会计学教材译丛”,至2008年底已经出版8本;2006年始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组织出版的“会计经典译丛”,至2008年底已经出版6本。

注解:

①因笔者阅读文献与掌握资料的限制,文中所列文献难免挂一漏万,仅为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有兴趣者提供一个可资参考的初步线索。

②陈今池编著:《现代会计理论》,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年版,第403―413页。

③本部分相关资料主要截至2009年底。

④该书中的大部分内容亦是涉及西方会计理论的发展,故将其列入。

⑤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该书早期的国外有影响的译本主要有:德文由Ernst Ludwing Jager教授译出(Stuttgart,1876);现代意大利文由Vincmzo Gitti教授译出(Thrino,1878)俄文由E.G. Waldenter译出(St.Petersburg,1893);波希米亚文由Karl Peter Kheil教授译出(Prab,1896);荷兰文由J.G.Ch Volmer教授译出(Rotterdam,1895);英文由John B.Geijsbeek(Denver,1914)及Peter Crivelli(London,1924)两人前后译出;日文由平井泰太郎1920年译出。该书目前在国内有四个中文译本:第一个译本是1935年由陆善炽先生据日本会计学家平井泰太郎1920年的日文译本编译并载徐永祚会计师事务所主办的《会计杂志》第6卷(1933年创刊,每年编序2卷)第4―6期的《巴舒里之“计算与记录要论”汉译》(第4期第31―62页,第5期第37―65页,第6期第51―92页);第二个译本是1988年由林志军、李若山和李松玉据R.戈里・布朗(R.Gene Brown)和肯里斯・斯坦顿・约翰斯顿(Kennety Stanton Johnston)1963年著的书所译,并由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出版《巴其阿勒会计论》(Pacioli on Accounting);第三个译本是2004年由邬杏川据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英译本翻译为中文,经赖永添校、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的《会计账簿及记录》――摘自《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第四个译本是2010年5月立信会计出版社将《巴其阿勒会计论》的1988年译本以《簿记论》为名纳入“会计经典丛书”出版。另据陆善炽(1935)先生在其译本序言中提及,当时天津南开大学的丁佶先生亦已将该书John B.Geijsbeek的英文版直接译出,但笔者自国内古旧书搜集,未见此藏书,据此推测,也许由于此后抗日战争爆发或者其他原因,此译本最终未能出书。此外,就该书的详细出处与具体章次数,在不同的文献中有六种说法:(1)张文贤(2002)指出,《数学大全》由五个部分所构成,第三部分“簿记”是关于会计方面的,共36章;(2)林志军(1988)等译的《巴其阿勒会计论》的第27―28页中指出,《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三部分为“簿记”,由于“簿记论”的标题是“Particularis de Computis et Scripturis”,可以翻译为“计算与记录的详论”;(3)葛家澍(1998)指出,《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第三部分论述簿记,称为《簿记论》,共包括37章和两个简短的附录;(4)文硕(1987)指出,《数学大全》由五部分组成,第三部分是簿记,其中论述复式簿记的是第三卷第九部第十一篇《计算与记录详论》(Tractatus Particularis de Computis et Scripturis);(5)邬杏川(2004)指出,该书可分为三个部分,共39章;(6)郭道扬、叶青等(1999)的《会计史》、郭道扬(1984)的《会计发展史纲》和郭道扬(2008)的《会计史研究:历史・现时・未来》(第三卷)均指出,《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第三部分论述簿记,其中关于借贷记账法的论述,列于该书第九部,第十一篇,题为《计算与记录要论》(Particularis de Computis et Scripturis),该书分为三十六章。

⑥笔者认为,此书译为《账户哲理》可能会更加贴切一些。

⑦Yuji Ijiri. Triple-Entry Bookkeeping and Income Momentum. 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 Studies in Accounting Research 18, 1982;Yuji Ijiri. A Framework for Triple-Entry Bookkeeping. 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 Accounting Review, Oct. ,1986;Yuji Ijiri. Three Postulates of Momentum Accounting. 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 Accounting Horizons, Mar.1987;中文译本见娄尔行译:《三式记账法的结构与原理》,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1989年版。

⑧该书于1927年修订后以《会计学:原理和问题》(Accounting:Its Principles and Problems)为名出版。

⑨该于1948年完成,1950年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汇编成册,1973年再版。

⑩参见《会计与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2001年9月和12月出版的两期综述专辑。中文译本见S.P.科塔里等主编,支晓强等译:《当代会计研究:综述与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1}参见: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企业报告研究计划”委员会,宋小明、王世勤编译:《网络时代的企业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该报告系由三份报告所组成,即:《企业报告信息的电子》(Electronic Distribution of Business Reporting Information,2000-01-31),《改进企业报告:洞悉加强自愿性披露的内情》(Improving Business Reporting:Insights into Enhancing Voluntary Disclosures,2001-01-29),《公认会计原则与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披露要求》(GAAP-SEC Disclosures Requirement,2001-03-06)。

{12}该报告由《职业会计团体的主要构成――一个指导》(1998年4月)、《会计人员的能力指导》(1998年4月)、《会计教育的改进》(亚太会计师联合会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项目,1998年4月)、《会计披露在东亚金融危机中暴露的缺陷:对所吸取教训的评价》(2003年4月)、《差别报告框架――对ISAR中小企业会计和财务报告指南的回应》(2003年6月)、《亚太地区审计委员会的结构》(2003年9月)和《职业会计人员的能力和对职业会计组织的挑战――一个案例研究》(2004年11月)七个报告所组成,国内已经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组织翻译并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

{13}该丛书自20世纪90年代初即开始出版,定期更新。

{14}[美]米尔顿・弗里德曼著,武玉宁译:“实证经济学的方法论(1953)”,载:《弗里德曼文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5}或译《审计哲理》。

{16}Schandl, C.W.Theory of Auditing-Evaluation, Investigation, and Judgment, Scholars Book Co., 1978.

{17}该书于1912出版第1版,到2005年,所出第12版由刘霄仑等译并由中信出版社出版。

{18}本部分相关资料主要截至2008年底。

{19}郭道扬编著:《中国会计史稿(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版,第191―355页,第633页。

{20}此处部分书目源于2007年11月17日参观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图书馆所设潘序伦先生作品陈列室,因时间与其他原因,现存世较少。

{21}高等财经院校会计教材编写组:《会计原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63年。原书为赵玉珉、娄尔行、葛家澍、吴诚之编著,1979年再版,杨纪琬教授参与了组织工作以及20世纪80年代后的修订工作。该书是我国会计教育事业发展中的精品教材之一,在粉碎“”之后的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有关资料记载,该书自1963年问世以后,因其畅销不衰而先后16次印刷,1998年出最后1版,总发行量达到了120多万册,创造了我国单部会计教科书发行的记录。参见:杨纪琬:《中国现代会计手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

{22}该书先后修订出版了三次:1992年以《现代会计理论概论》由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1998年以《现代会计理论》由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2007年以《西方现代会计理论(第2版)》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

{23}该书后修订出版两次:一是由葛家澍、林志军编著的《现代西方会计理论》(2001年,厦门大学出版社);二是葛家澍主笔的研究生教材《财务会计理论研究》(2006年,厦门大学出版社)。

{24}此文为郭道扬教授为迎接1992年10月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第七届国际会计教育会议而写作的,由于篇幅过长在会议上只向各国学者宣讲了有关会计教育部分的内容,其他部分于1993年也仅由《湖北财政研究》以摘登的形式连载,台湾管理会计学会主办的《管理会计》杂志亦曾摘登。全文正式发表于《会计论坛》2003年第1期、第2期和2004年第1期。

{25}该书于1991年曾再版。

{26}该丛书1979―1987年合编一本,1988―2008年每年编一本。

{27}《中国会计年鉴》于1996年开始由中国财政杂志社编辑出版,1996年卷为1995年前的有关资料,此后即每年一本,均为前一年的资料。

{28}《财务与会计》编辑部:《潘序伦回忆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6年版,第68页;宋丽智:《民国会计思想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上一篇:新教师专业发展论文范文 下一篇:会计专业导论课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