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专业发展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3 10:10:47

新教师专业发展论文

新教师专业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1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新教师培训现状

目前,多数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对新教师培训基本限于校本培训,没有形成由上级教育行政机构、教师培训机构、新教师所在学校组成的三级培训体系,导致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新教师培训工作缺乏指导性和前瞻性。校本培训缺乏健全的培训制度和有力措施,形式陈旧单调,内容一刀切,不能满足新教师的个性和专业发展需要;而且校本培训重专业培训,轻职业道德和教育学科培训;重理论培训,轻实践技能培训;没有将教师资格和职业资格考试纳入新教师的培训体系之中。

2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新教师培训的对策

2.1新教师培训的建章立制

为加强新教师培训的工作力度,由教务处制定出台新教师培训方案,明确新教师培训“指导教师制”下各相关责任人的责、权、利,层层落实,从而使相关责任人的行为有章可循,有章可依。

2.2新教师培训目标的确立

2.2.1职业道德目标通过对新教师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新教师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有较大提升,使其热爱本职工作,愿意为我国卫生教育事业贡献毕生精力。

2.2.2教育教学能力目标通过培训,使新教师达到“七个过关”,即教育教学理论过关、专业知识过关、专业实践技能过关、课堂教学技能过关、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水平过关、教师资格和执业资格(医师、护士和药师等)考试过关、教育创新能力过关。

2.3新教师培训目标的落实

2.3.1成立新教师专业发展指导小组依据学校新教师培训方案,成立由教学副校长任组长,教务处主任、教务处分管教学的副主任、教研会主任任副组长,教研会成员、相关教研室主任、专家型教师、骨干教师为组员的新教师专业发展指导小组,规划和实施新教师培训工作,组织开展新教师思想教育工作,有计划地对新教师进行理想信念和职业道德教育;研究新教师培训方法,制订培训计划,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新教师培训活动。

2.3.2建立新教师培训“指导教师制”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师德高尚、治学严谨的新教师所在教研室主任、专家型教师、骨干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具体负责从师德和业务等方面指导新教师,为其搭建成长平台,对其在教书育人、教材分析、教案编写、教学规范、课堂板书、讲课方式、教学法研究、实践技能培养、科研方法与程序、科研报告与论文写作以及自学提高等方面进行指导,帮助其制订个人成长计划或设计职业生涯规划,落实培训措施;同时建立指导教师和新教师彼此听课制度并予以监督落实。

2.3.3建立健全考核与激励机制实行指导教师与新教师考核评价捆绑机制,即将新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与指导教师的考核评价捆绑在一起,对培训期内达到预期目标者给予奖励,对成绩突出者要给予重奖,对未达标者予以淘汰,并优先安排优秀新教师及其指导教师参加省内外各种学术会议和培训。具体措施:指导教师每学期至少向新教师专业发展指导小组汇报一次指导、培训新教师的情况及新教师发展情况;新教师专业发展指导小组每学年对指导教师进行一次考核,主要内容为:指导教师在指导期内的工作情况,包括听课笔记、听课点评、教案点评等材料;通过新教师基本功和公开课竞赛、教案评比、学生反馈等项目对指导教师进行间接考核;指导新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专业论文并在相关刊物上公开发表情况;在规定时间内指导新教师教学工作情况;在新教师培养期内对新教师教科研的指导情况等。随着卫生职业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教师队伍的新老交替,必须重视和加强新教师培养工作,通过加强新教师培训,使新教师继承和发扬老教师的良好师德,并尽快成为教学骨干,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中等卫生职业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新教师专业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彭兵与谢苗苗在《影响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因素调查》③一文中,认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阶段性、存在关键期,在接受调查的30名专家型教师中,90%的中青年教师将自己参加工作的1—5年定为第一阶段适应期,6—15年定为第二阶段成长期,15年后定为第三阶段成熟期。调查显示,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时期主要集中在第一和第二阶段。有的教师认为“如果教师在第一阶段确立了专业发展的愿望,他会精力充沛地工作和学习,同时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如果教师在第二阶段有了专业发展的远景规划,他会抓住一切机会锻炼自己和展示自己,使自己迅速成长。”还有的教师“感到工作的头五年最希望得到帮助,需要构建好的工作习惯和职业精神态度以及教学领域的常规基础,需要管理者的不断激励和指导评价。”可见,工作前五年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这个阶段教师是否热爱工作、是否熟练掌握教学基本功、是否渴求教育理论与经验、是否具有一定的可塑造性,决定了其将来能否走向成熟,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针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期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笔者从县市级教研员的视角,协同各部门对中小学音乐教师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培养措施,有效促进其专业成长。

一、入职新教师岗前培训

——入门与引导

教师岗前培训是新教师从师范院校毕业走入工作岗位之前的承前启后的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对教师的职业生涯有着深远的影响。从2008年起,每年暑期,东阳教育局都要组织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人民武装部等联合举行别具一格的新教师岗前培训。作为教研员,笔者每年都参与对新入职音乐教师的培训工作。

1.整肃师风,采取军事化管理

培训采用军事化封闭式管理,所有教师集中在远离城区的横店镇花木山庄进行为期10天的“住培”。参训学员几十人组成一个连(新入职的音乐教师也被编入其中一个连),每个连配备一名连长与一名指导员进行军训和管理。严格的军训对新教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坚强的意志和高度的组织纪律性起到了促进作用。

2. 接轨生活,采用寄宿制时间

岗前培训采用初中寄宿制学校作息时间表,从而使新教师能尽快转换角色,熟悉中小学的校园生活。

3.潜心钻研,实施封闭式备课

培训期间,要求每位新教师自带本学科教材,在通读的基础上精读一册并备好一个月的课。针对当下各种电子教案泛滥,个别教师平时疏于备课,时常搬“案”应付的现象,封闭式备课强调新教师的教学设计第一稿必须独立完成,有自己的思考,做到不上网、不讨论,经过骨干教师指导后,再开展讨论与交流。通过自主备课、骨干教师点评辅导等,新教师们逐渐学会了备课。

4.言传身教,开展“师徒式”互动

培训还安排了相关学科的教研员、骨干教师为新教师做师德、教学、专业等方面的辅导,开展“师徒式”互动学习。通过学习优秀教师的经验,新教师们对今后将从事的工作有了一定了解,使自己少走弯路,缩短教学适应期;通过培训,学员们感受到了自身与优秀教师的差距,明确了努力方向,增强了成长的内驱力,这一切为其以后的专业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一年新教师三项考核

——模仿与规范

任教第一年的新教师在教学上是个新手,他们刚刚从大学的环境转入中小学,对学校环境、课堂环境都需要一个重新的认识。尽管拥有一定的本体性知识与条件性知识,但不一定能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他们缺少实践性知识。对于第一年新教师的引导与要求是:

1.大量有效听课

只要有机会,就要大量地听课,不只是音乐学科,也可以是其他学科的,本校、外校、不同层次(校级、市级、省级)、不同性质的(家常课、展示课)课。通过大量听课,明确课堂常规,领悟教学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2.模仿优秀课例

给新教师提供大量的优秀音乐课例录像与教学设计,要求他们认真观看并模仿,这种广泛而高层次的观摩与阅读有助于开拓新教师的视野,使其能够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如我市组织工作刚满一年的新教师在观摩了全国第六届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比实录后,模仿着上一堂课,并推选优秀者在全市上展示课。全市一百多名音乐教师在观摩了六位新教师的模仿课后,许多老教师感叹,新教师的模仿能力真强,进步真快!在家门口就听到了“部级”的优秀课!

3.订阅教学杂志

专业的音乐教育杂志上经常刊登优秀教师的经验总结、教学案例、最新的教改信息等,建议音乐教师订阅《中国音乐教育》、《中小学音乐教育》、《音乐天地》等杂志,并认真阅读学习。

4.备课上课反思

要求每位新教师上课前必须认真阅读教材,写好详案,甚至把课堂上要说的每句话都写下来。像完成艺术作品一样认真地上好每节课,并及时总结教学中的得失,写好教学反思。

新教师在学校里经过一年的教学,需通过三项考核,分别是:上一堂公开课、交一篇论文、交一个学结,合格后才能转为正式教师。

三、三年新教师五项比赛

——展示与会诊

任教三年的新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已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工作起来并不一定能得心应手。对于任教三年的教师,教研室组织了“五项教学基本功比赛”,用比赛与“会诊”来推动教师的工作与学习,比赛内容有:

1.交一个“案例”

每人交一篇自己亲身经历的教学案例。

2.写一篇“论文”

每人交一篇代表自己最好水平的论文。

3.音乐知识考核

采用统一书面考试的形式。内容涉及基础乐理、中外音乐史与音乐鉴赏、中小学教材内容等。

这三项的比赛情况与改进建议都会由教研员在教师集会时进行点评,或单独与教师个人进行反馈。

4.音乐技能比赛

比赛内容:演奏一首钢琴曲、演唱一首歌曲、自弹自唱、演奏乐器或表演舞蹈任选其一,比赛考核统一采用现场表演的方式,累计总分。比赛在同一个场地举行,可以互相观摩,每位参赛者表演完毕,评委就对其进行“现场点评”,指出优缺点,并指明努力方向。

5.课堂教学展示

所有入职三年的新教师集中在一个学校,每人自选内容,轮流借班上课,互相观摩,请一批骨干教师进行听课指导,每位教师上完课,就由骨干教师进行“专家会诊”,当面分析该教师的优缺点,并指出努力与改进的方向。

通过五项比赛,累计总分,评出优秀教师,并进行表彰。通过这些活动切实加强对新教师的学习训练,促进其快速成长。

四、五年以上熟练教师激活提升

——示范与引领

音乐教师队伍中大部分是女教师,女教师都要承担生子、哺乳、带小孩等责任,因为这些事务,精力上难免会分散,直到孩子上幼儿园,精力才能集中到教学上来。对于这段时期的教师,要给予特别的关照。

1.磨砺熟练水平教师,助师出成果、上台阶

等到小孩上幼儿园后,女教师就有更多的精力可以集中到教学上来。这个阶段是专业发展的重要阶段,可以让其参加各种高端培训、磨课活动、各类评比(如优质课评比、教坛新秀评比)以及上展示课等,使教师有明确的目标和前进的动力。帮助教师取得成功,促使其出成果、上台阶。通过多年的培养,东阳涌现出了一批优秀教师,如金华市教坛新秀,全国音乐课一等奖获得者徐敏雅老师;金华市教坛新秀、论文案例多次全国一等奖、多次合唱比赛省一等奖获得者方敏鸳老师、吴晶老师等。

2.“激活”名教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中青年教师是教学的中坚力量,他们已经适应了课堂教学,掌握了一套教学常规并逐渐内化为富有特色的教学风格,能够根据学生表现的个别差异而因材施教。根据费斯勒(Fessler)等人的划分,处于热情成长期的教师,有高度的工作义务感和满足感,会不断地寻求新方法来丰富教学。

对于这个阶段的名教师,可以安排其当评委、当导师、带徒弟,充分发挥名师的辐射引领作用,不断提高名教师的学术地位,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精益求精。这样也可以在教师中形成一种正确的成长导向,让其他教师看到只要自己努力,成绩优秀,就能得到大家的承认与尊重,从而在教师中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竞争氛围,促进教师团队整体素质的提高。

3.激励倦怠期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擂台赛

对于部分中年教师来说,这时往往会处于平静期(保守期、高原期),失去专业发展的兴趣和热情,安于现状,缺少前进的动力。

我们尝试了用“教学擂台赛”的方式,为中青年教师提供展示与交流的平台,引领他们求真务实、静心学习,促使这批处于胜任阶段、熟练阶段的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迈进。全市音乐教师的教学擂台赛分别于2006年与2011年举行了两次,参赛人员年龄限定在28周岁—50周岁之间。比赛由三部分构成:①学科专业素养考试;②论文现场比赛;③课堂教学比赛。最后累计三轮比赛总分,从高到低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赛后充分发挥比赛结果的激励作用,给优秀教师颁发奖金和证书。这些教师将参加教学展示,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并有更多的后续措施,激励他们继续努力、进步。

五、善待老教师

——尊敬与安抚

根据费斯勒(Fessler)的教师生涯循环论,临近退休的老教师,面临准备离开教育岗位,打算“交棒”的低落时期。此阶段,有些教师感到愉悦自由,回想以前的桃李春风,而今终能功成身退;也有一些教师,则以一种苦涩的心情离开教育岗位,或是因对教育工作的热爱而觉眷恋。

老教师的处境是其他年轻教师的方向标,如果老教师过得幸福安康,年轻教师就会觉得教音乐有奔头而一直教下去。如果老教师的处境不好,或都半途改教其他学科,就会给年轻教师以消极的暗示,这对音乐教师队伍的稳定是很不利的,所以笔者认为一定要善待老教师,让他们觉得教音乐是幸福快乐的事情。

我们鼓励老教师坚守岗位,为年轻教师做出榜样,也为自己一生从事的音乐教育事业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对于工作责任心强,工作业绩出色的老教师,号召大家学习,请他们介绍经验、指导新教师等,从而体验到成就感和尊重。

我市通过多年分层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有效地促进了音乐教师的专业成长。一个教师从初登教坛发展成为合格教师,成长为骨干教师,升华为知名教师,乃至教育专家,这一终极目标的实现虽不是高不可攀的,但绝不仅仅是时间的积累。把握教师专业成长阶段,了解专业成长的规律,找到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各种因素与需求,帮助不同教师群体获得更快的专业发展,这既是教师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

注 释:

①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45页。

②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69页。

新教师专业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一、自培理念: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本。让教师的发展适合我校中学的发展。

二、自培目标:

使师训成为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加油站,整体提高教师素质,使教师在学习中不断成长,促使教师将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相整合,提高教学质量,积累教学经验,塑造我校形象。

培养一批在区、市乃至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优秀教师,以优秀的人力教育资源带动我校整体的发展,推动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在课程改革中依然引领潮流。

把教研组建设成为“自培”基地,内化教改精神,培育科学品质,提升教研水平,注重个体创新与集体合作的结合,营造我校教改氛围,为我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后续保证。

三、自培的推动力:

内在动力-----教师意识终生学习的重要性,并主动学习

教师专业化持续发展的三维动力系统外在驱动力----学校建立促进教师发展的激励机制

场景引力------构建教师的专业发展化发展平台

四、自培方式:

由知识型培训转向能力型培训,为教师的全面发展提供全方位的资源供给,为个性化教师、特色教师搭建舞台。

将培训内容对象化,改变过去一刀切的培训方式,使自培成为有层次、有目的的教育提高手段,不再流于形式,而是真正作到“因人而宜”、“有的放矢”,使培训成为“能摘到的桃子”,调动了自培的积极性。

单一的讲座为多样化的自培,采用讲座、案例分析法、任务驱动法、行动研究法相结合的培训方法。使教改、教研、科研融为一体,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重过程、重实践、重体验,以提高老师的专业化水平。

五、自培体系:

自培体系

根据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及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对一些教师进行有目的、有方向的培训、提高。

根据教师本人的个性和特长以及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自学或者在社会求学并实践研习。

自我培训全员培训重点培训

根据学校的发展和教育发展对教师素质的需求,对全体教师进行理念、理论、新技术的培训

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基本素质保证

六、自培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研修课程,三维一体,螺旋式上升,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自由而全面的时空保证。

务虚会

院士讲座

必修课程信息技术培训

新课程师资培训资源包的自学

英语

新大学生轮岗

为教师个性化发展注入动力

新大学生培训

必修课程新引进骨干教师培训

校本培训课程“华育杯”教学评优

青年教师带教、骨干教师培训

学科活动

研训一体化

为培养专家型教师提供发展平台

先进教育理念和实践

研修课程名师工程

“8+1”

七、教师专业化发展平台:

在我校从新教师到名师所必须接受的主要培训流程图:

骨干教师培训

新教师见

习期培训

新大学生职前集中培训

名师梯

队建设

Ø新进大学生岗前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

使新进大学生缩短了解育才的时间、提前融入育才、服务育才,为新进大学生今后的专业化发展开好头。

(二)、培训内容和形式:

1.通过讲座形式让新进大学生达到“五个了解”:

了解育才中学的办学理念及愿景;

了解育才中学管理体制和师德规范;

了解育才中学“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体系的构建;

了解育才的教育资源;

了解育才中学学生工作的特点和方法

2.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观看“四节优秀课堂教学录像”。

3.通过目标驱动法让每个学员作“四件事”:

完成一篇合格的教案(包括教学设计);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经历一次教学实践(30分钟);写一篇自我发展计划。

4.参观我校的图书馆、信息中心、电视台、数码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体育场馆、天文台、多媒体教室、校史展。

5.通过自学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时间自己安排)

(三)、成果的呈现形式:1、教学设计、教案、课件。2、个人发展规划。

Ø新教师见习期专业化发展引领方案

为了使新教师更快的适应育才中学的教育教学工作,根据见习期新教师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新教师专业化发展引领方案。

(一)、引领新教师发展的基本思路框图:

“华育杯”

新教师教育教学叙事式研究讨论会

教育、教学、学科前沿知识和信息报告讨论会

汇报展示

交流学习

自主发展

反思提高

专业引领组咨询、指导

瞄准前沿

个性化发展

双向跟踪

渐入角色

“老”教师跟踪指导每一位新教师

新教师跟踪一位“老”教师

(二)、引领新教师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双向跟踪,渐入角色。

双向跟踪:即每一个新教师跟踪一位“老”教师(见习期带教老师),跟踪这位教师”的教学活动;带教教师也跟踪这位新教师的各种教学活动,根据新教师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直到这位新教师见习期结束。

第二阶段:自主发展,反思提高

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定期召开新教师座谈会和教育教学体会交流会,督促新教师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在反思中提高。

第三阶段:汇报展示、交流学习

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借助本学期的“华育杯”让新教师进行汇报展示,使大家相互学习,使优秀者脱颖而出。

第四阶段:瞄准前沿、个性化发展

为了使新大学生适合新的教育改革的形势,尽快地适应“二期”课改的需要,不断地了解教育、教学以及学科前沿的新知识,拟采用最新知识和信息报告讨论会,报告讨论会分小组形式进行,小组内每个新老师轮流担任报告人,每次报告人首先利用杂志或网络搜索教育、教学最新知识和最新信息,报告会上由报告人向大家讲述自己发现的最新知识和最新信息,然后大家就报告人的问题进行提问和讨论,通过此形式使大家知道国内外的同行在做什么,想什么,做到了什么程度,这样我们新教师可以站在最前沿思考问题,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这样可以使育才良好的学习氛围更加浓郁,真正建立起一个学习型的学校。

Ø青年骨干教师培训方案

在“教师专业引领平台”的基础上,实行“导师带教”,“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引领”,“同伴互助”多种形式并存的培训方式。

一、构建一个高水准全方位的专业引领平台

教育理念引领

教学技能引领

校本课程引领

教育科研引领

德育工作引领

信息技术引领

专业引领平台

(一)、专业引领平台内容:

为了使新大学生能快速、全方位、高质量的成长,故构建一个适合他们成长的平台很有必要。为此构建全方位的专业引领平台如下:

1.教育理念引领:学习和贯彻育才中学“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二期课改的理念,以及个人发展规划的咨询、制定和落实,使新教师找准定位、明确方向。

1、教学技能引领:掌握教学设计、教学组织等基本技能。

2、校本课程开发引领:学习开发学校课程、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3、教育科研引领:教育教学科研的基本规范和技能。

4、德育工作引领:新教师如何搞好德育工作和班主任工作。

5、信息技术引领:突出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为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提供咨询。

(二)、教师专业引领组成员:

组长:副组长:

组员:

(三)、建立两种专业领引指导机制:

l机制的内容:

1、监督机制:由教育管理部定期和不定期地对专业引领组的培训计划和新教师的个人发展规划的执行进度、质量进行检查和公布。

2、激励机制:对新教师进行等级评价,评价结果与人事制度改革挂钩;如专业引领组的工作卓有成效,可对全体成员采取专项奖励的办法。

(四)、采用科研任务驱动、案例分析、行动研究、头脑风暴等培训形式

一、实行“导师带教”,“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引领”,“同伴互助”等多种形式并存的培训的模式。

上海市育才中学青年教师带教考核办法

(一)考核者和考核对象

考核者:学校成立考核小组对带教双方进行考核认定。

考核小组组长:副组长:

考核小组成员:

考核对象:1、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

2、被带教的青年教师。

(二)考核流程图:小结---申报—考核---奖励

1、小结:带教双方对带教过程和进行总结,形成书面报告

2、申报:带教双方向学校申报评审。

3、考核:带教双方提供带教过程材料、成绩实物、经验总结,考核小组进行审定。青年教师汇报展示课,考核小组进行评估。考核小组对带教双方的带教过程、经验体会、成绩材料进行审定打出等第,报校长确定是否奖励和表扬。

4、奖励:对考核合格的进行奖励

(三)考核细则:(由考核小组审定)

1、过程考核细则:

甲乙双方必须做到《育才中学青年教师带教目标责任协议书》中规定的各项条款,认真履行各自的责任。具体考核办法如下:

考核内容

具体要求

考核办法

带教计划和阶段性学习计划

计划切合协议各项目标要求,内容具体,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如:双方一起逐章逐课分析研究教材及其教法、听课、评课等,必须明确指导时间、地点、目标和内容等,便于落到实处。

1、认真指定阶段性带教计划(由导师写)和阶段性学习计划(由青年教师写)(5分)

备课和研究教材

定时间、定地点、定目标、定内容,平均每周至少1小时,逐章逐课地分析研究本学科的高中全部教材,认真指导乙方备课、上课、写好教案和教学后记等青年教师对活动内容必须认真做好笔记。

1、带教活动每学期15次以上(10分)。

2、带教活动每学期10-14次以上(6-8分)

3、带教活动每学期5-9次以上(3-5分)

4、带教活动每学期4次以上(0-2分)

青年教师参加高三模拟考试,成绩优良。

卷面成绩文科80%,理科90%以上(高三教师和免考者)加5分;

课堂教学

导师:课堂教学对乙方全面开放。每学年面向全校开教学研究课至少1节。

1、课堂教学对乙方全面开放。每学年面向全校开教学研究课至少1节。加5分。

2、课堂教学对乙方全面开放。但每学年未开面向全校教学研究课。加3分。

3、课堂教学未对乙方全面开放。每学年面向学校开教学研究课至少1节。加1分。

青年教师:积累有一定质量的“个案”每学期至少2篇。课堂教学对甲方全面开放。每学期至少开1节校级以上教学研究课(或竞赛课)。

1、积累“个案”每学期至少2篇。每学期至少1节校级以上教学研究课(加3分)

2、积累有一定质量的“个案”每学期1篇。或每学期至少开1节校级以上教学研究课,两者只完成一项(加1分)

听课、评课

相互听课每周至少1节,评课每周至少1次。

1、听课、评课每学期15次以上(10分)

2、听课、评课每学期10-14次以上(6-8分)

3、听课、评课每学期5-9次以上(3-5分)

4、听课、评课每学期4次以上(0-2分)

设计编写的试卷(或阶段性练习)

试卷设计合理、讲究质量,每学期至少1份。由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对试卷质量作书面评价后,交教管部。

设计编写的试卷每学期1份以上(2分)

青年教师教学效果

探索教学模式、个人特色(听课、检查教案和作业)。

1、教学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好(10分)

2、教学得到学生认可,教学效果一般(7分)

3、教学不很受欢迎,教学效果差(3分)

教育科研、论文

主持校级或参与区级以上课题每年至少1项,师徒双方每年至少1篇论文,在区级以上刊物上发表。

1、主持区级及其以上课题或市级刊物以上2篇(10分)

2、主持校级课题或市级刊物1篇区级发表2篇(7分)

说明:1)计分式考核:对考核结果实行加分,每学年积分一次。

2)评价式考核:实行等级处理(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等)。

本办法自校务会通过之日起试行。

v关于教师读在职研究生的奖励办法

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鼓励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学历水平,为我校的可持续发展培训师资,特制定本办法:

1、学校鼓励教师积极进取,攻读更高一层学历,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力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时间。

2、教师可以自己参加全国研究生水平考试;同时学校也可以根据学校的需要与校董事会联系,定向培养。

3、教师读研期间待遇规定如下:

(1)全脱产读研的教师,脱产学习期间学校发给档案工资;半脱产的教师学校予以时间上的支持。

(2)教师读研的费用,按教育局、学校、个人各三分之一计(每人5000---6000元);定向培养的教师培训费按学校、个人按8:2计。

八、我校师训探索方向-----教研、科研、培训一体化

新教师专业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中英语 新教师 专业化

教师专业化是伴随着教师成长的一个必然问题,也是教师成长中最重要、最永恒的话题,英语教师,尤其是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新教师专业化成长更是整个教育领域乃至全社会一个热门而又永恒的话题。正如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与新课程同步发展。”[1]新课程的实施为高中英语新教师专业化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因为新课程的提出与实施对高中英语教师提出种种挑战,使高中英语教师特别是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更紧迫。那么,到底什么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新教师专业化发展指的是什么?

一、教师专业成长概念的界定

新课程改革及教师专业化是理解当今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词,如何将高中英语新教师及教师专业发展结合起来以促进高中英语新教师快速成长成为本文论述的着眼点。

新教师:本课题研究中的教师指的是高中英语学科的新教师(教龄1-5年的教师)。

教师专业化:教师是一种专业职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重要文献《学会生存》中指出了职业专业化的六大标准:专门知识、专门的职业道德、有较长时期的专业训练、有自并能根据自己的专业进行判断和决策、有组织并有行业滋生实行监督控制的约束、要终生学习[2]。国家教育部师范司编写的《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对专业化做了明确的阐述,即“专业化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其含义是指一个普通的职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3]。可见教师职业具有不可替代性。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的教育思想素质、教育技能、知识结构和育人能力只有在教育实践中才能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又被称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其整个工作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专业知识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在,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升自身素质成为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成长过程,即教师参加工作后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的不断发展。

二、高中英语新教师专业成长策略探析

每个人都有自我成长的需求,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种发展贯穿整个教师的职业生涯,受教师自身和工作生活环境的影响极深。我校英语新教师大多教龄都是1-5年,他们的特点非常鲜明,即英语语言能力较强但语言基础知识缺乏系统性,并缺乏教育基础知识,渴望在教学上有长足的发展和较大的进步,但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且没有明确的方法,有较强的责任意识但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管理能力不强,尤其是对教材吃得不透,重难点抓得不准,在英语教法、教育学、心理学及教育研究方法通识知识上比较欠缺。基于以上分析,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化成长策略主要基于两方面:一是学校层面,二是个体自身层面,学校层面主要是校本培训,师带徒模式,而自身层面是核心,也是本文要探究的重点。

(一)以网络和学校教育环境为载体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

没有教师观念的更新,就很难有学生观念的更新。新课程改革为教师成长尤其是新教师专业化成长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和机遇,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新教师要将其作为自己提高的阶梯,用新理念实践新教材,对新事物要满怀热情与信心,克服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高原现象。正如叶澜等教育专家在《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一书中说的“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与发展;在职业实践中对完美职业角色的探究和实践、思考与行动则对教育质量和教师生命质量都具有决定性意义。”[4]新课改体现的是新理念,所以教师要做自己专业发展的主人,时时进行自我更新,有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分析自己的优劣势,为自己量身定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树立坚定的教育信念,并遵循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进行自主的专业发展。

目前甘肃教师教育学苑、奥彭教师教育培训、各大教育网站、个人博客、微信平台、QQ空间为教师提供了无尽的资源,是我们学习的重要资源与载体,也是教师成长的良好环境。新教师要经常关注这些网站,让这些良好的环境影响自己的情绪,净化自己的心灵,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通过多渠道学习,提升自己的修养,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丰富自己的理论内涵。积极探索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模式,研究、了解、模仿、借鉴他人的专业发展规划,逐渐明晰自己的发展方向,使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更切实可行。

(二)以课堂为战场拓宽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

课堂是教师应用专业知识的主战场,新教师要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使师生双方都获得成功的体验与进步的喜悦。英语专业及其与之相关的知识是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根本,是基础。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这样才能不断更新和持续发展。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苛刻,但绝不会原谅教师的知识浅薄。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师才有资格立于三尺讲台之上。中西方文化差异大,而教材中设计的内容则涉及中西方文化的方方面面,政治、经济、人文、社科、风俗、历史、文艺、时尚等。高中英语新教师,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储备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通过浏览外文网站,看英语电视频道,研读国外文学作品,听外国时事新闻积累各国文化知识,了解国外的风土人情、社交礼仪和生活习惯,真正领会西方国家的文化氛围及人生观、价值观,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付出与贡献的同时也在获取和发展,教师在育人的同时也在育己,即教学相长。课堂是教师施展自己才华、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舞台,也是教师成长提高、不断壮大自己的舞台,因此,争取认真研究课堂设计教案,使自己的课堂有趣。设计的教案学习目的明确,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达到使学生要学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爱学,并教会学生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使学生会学,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如一地训练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使学生时时想学。这些要体现在课堂上,可以说是工夫在课外,要应用以上策略,以课堂为载体设计自己独特的教案。另外,高中英语新教师还应观摩其他教师课堂,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赛课和教学研讨活动,积极参加组内的公开课、首开课活动,积极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岗位练兵、优质课竞赛、大比武、录播诊断克等特殊的课堂,提升能力。当前备受关注的教育模式很多,且各具特色,高中英语新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学习成功的教学模式和成功经验,“结合自身素质和学生背景及自己所任的学科特点,博览群书将这种成功教学模式的经验、模式、方法内化提升推陈出新,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符合自己学生和学科特点的行之有效的特色课堂教学模式,打造学生乐学的高效课堂”[5]。

(三)以教学反思为手段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

我国著名教育家林崇德先生认为优秀的教师是教育过程与教育反思的结果。高中英语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实践能力的成长,每一个教师教学的成长都遵循“实践――思考――改进――反思――实践”的螺旋上升的路径,而反思则对高中英语与教师专业化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教学反思是教师通过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提高自我的内在机制。教师在实施自己的教学设计之后都要运用专业反思评价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在此基础上改进调整,不断循环,螺旋上升,因而反思成为高中英语新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策略之一,这种策略有利于促进教师主动专业化。这包括以“教学设计与教案编写的反思”为主的课前反思;以“突发事件,学生表情,眼神教学进程顺利度的反思”为主的课中反思;以及以“教后记与教学札记”为主的课后反思。课前的反思是高中英语新教师教育思想、教学艺术和教学思维流程的综合体现,这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具体方案。因此,一定要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材对整个教学程序预先做出行之有效的策划。课中反思考验的是教师的教学机智,英语课堂是一个动态、复杂、交际、互动的场所,不可预知的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教师就要时时注意,随时反思以便及时有效地控制课堂。高中英语新教师要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审视自己的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及时做好课后反思。比如:撰写教学日记或教学故事,写教后记,建立课堂录像专辑,进行课堂录像回播等,记录自己的教学实践,分析课堂教学得失,反思教学行为细节,发现自己及教学中的盲区与待提高区,发现自己待改进的教学情意包括不经意中流露的冷漠、厌烦、犹豫等,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素养。反思是高中英语新教师专业化的重要策略,教师通过收集自己的教学数据,不断反思,寻找原因提高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养成习惯,形成能力,使自己成长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反思型教师。

(四)以课题为契机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是教师高质量教学和自身不断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教师不但要有反思能力,还要有科研意识、知识和能力。高中英语新教师应该在扎实自己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多学习基本的教育理论和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培养自己敏锐的教育科研意识,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多了解校内外与英语教学有关的教研活动,多了解和应用与英语教学相关的科研方法,结合自己的工作,善于从工作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并形成理性认识使自己的工作更富创造性。如果说英语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撰写教学日记、教后反思及成长日记,是对自己教学生涯素材与经验的积累,那么,课题研究则是新教师对自己教学经验的升华。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教师关注学科本位、知识本位,更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还要积极投身于教育科研的改革与实践,积极探索,时时积累,第一手研究资料,除了积极记录教学日记、撰写教学反思外,还要进行教学案例分析,撰写教育论文,参与课题研究,将自己的教学实践升华到理论层面,完成由一个教书匠向教育家的完美蜕变。

三、结语

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的过程[6]。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新教师要取得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必须不断反思,要从一个教书匠发展成教育家,对于踏上工作岗位不久、经验缺乏的高中英语新教师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就要求新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深入教材,从整体上把握高中英语教学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强化自己的反思意识,提高自我监控能力,运用各种策略从模仿走向创新,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模式。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发挥反思教学的强大优势,为自己的教学不断积累经验,使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全面发展,走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3.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教育部师范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叶澜,等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白尚祯.对当前国内受关注的几种教学模式的浅显认识[J].考试周刊,2014,4.

[6]沈冬妮.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与策略探微[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3.

新教师专业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近二十年来,美国公立学校新教师大量流失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以及教育界的关注。根据美国全国教育统计中心的数字显示在2003-04学年有8%的新教师改变了职业,另外有8%的新教师转到了别的学校。每年这些数字都还在增长,如何改变这一现状,美国开展了新教师入门指导计划,旨在通过这一计划改变新教师大量流失的状况,提高新教师的素质,让他们顺利的渡过新教师的入职阶段。

美国近年来教师流失率不断增长,总结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不同学者也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美国政府对这一现象也十分重视,09年3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了关于美国教育系统的讲话,在这篇讲话中奥巴马总统特别强调了关于新教师的问题。

一、新教师大量流失的原因

根据统计显示美国公立学校每年有大量的新教师离开教师岗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美国学者对此也做出了概括。

kopkowaki(2008)认为新教师离职的原因包括:政府对新教师的工作仍然缺少支持,新教师的工资不高,学生和家长缺乏对新教师的尊敬以及新教师所要负担的责任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新教师在工作开始的头一年产生一定的压力从而对教师工作有所厌倦。

ingersoll and smith(2003)的报告中指出,年轻缺乏经验的教师在头五年的离职率超过了40%,目前这一令人不安的现象并没有缓和的迹象,令人恐慌的是保留教师的做法并没有变得有效。对于新教师离职的主要原因总结了四点,学校的裁员或停课,家庭或个人因素,找到另一份工作,对现在的工作不满。

通过上述学者的概括我们可以看出,新教师大量流失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的投入

3.新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二、防止新教师流失的有效途径

大量的研究表明,教师职业生涯的头几年是决定其一生专业素质的关键时期。正如美国教育学者所说的那样:“头几年的教学工作经验对新教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决定教师是否会在教学领域继续工作下去,而且决定他们将会成为什么样的教师。”

作为新教师,刚刚步入工作岗位,对于以后的教学和生活都会有所期待,也会感到紧张。新教师在工作当中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如怎样进行有效的教学,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与家长沟通,怎样与学生相处等。新教师入门指导计划在这些相应的方面提出了改善的措施。

4.美国新教师入门指导计划的目的

美国的新教师入门指导计划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旨在通过这一计划来改善新教师流失率高居不下的状况。随着这一计划的实施,新教师的流失率得到缓解,研究表明没有接受入职培训的新教师在从事教学的第一个3年内离开教学岗位的比例是接受入职培训教师的两倍。

5.美国新教师入门指导计划的内容

1.在入职教育中对新教师安排与学校工作方面相关的课程,帮助新教师熟悉学校的工作,顺利地从学生的角色过渡到教师的角色。

2.建立导师制和指导小组制,由有经验并经过专门培训的教师及新教师所在学校的校长和学区的大学教师给与新教师专业方面的指导。

3.根据新教师的需要开设各种培训课程,并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4.对新教师的职前表现进行科学的评估,而且这种评估是长期进行的,以这样的方式进行的评价是客观和合理的。

5.结论

新教师入门指导计划弥补了学校或学区的想法,对新教师入职培训的各种因素考虑周到,缓解了新教师在入职期大量流失的状况,对新教师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有效地促进了新教师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李琛.关于在美国教师专业化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8:14

[2]julia g.thompson. first-year teacher’s survival kit [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1

新教师专业发展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地理新教师;选读;教育科研论文

在获取电子版本教育杂志论文日益方便的今天,如何指导地理新教师从海量文献中选取阅读与学习的论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率与成长速度。那么,除关键词搜索外,地理新教师应该如何选读教育杂志上的教育科研论文?笔者以《地理教育》杂志为例,归纳出如下六个方面。

一、选读专业发展经验体会方面话题

阅读这类文章,可以帮助新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少走弯路,在短时间内熟悉教育教学业务,并且找到自己专业发展的支点。

例如,2015年第1期于吉海的“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机缘’与‘巧合’”认为教师的成长在工作的前6年比较重要,这一阶段的学习历程将会决定后续的发展水平;作者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谈了教师专业成长中经历的一些“机缘”与“巧合”,归纳出通过名师导航、优质课竞赛、学术会议参与、课题研究、论文撰写、试题命制等方式,可有效提高地理教师的专业素养,从而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又如,2015年第9期张洪杰的“名师工作室引领地理教师专业成长”通过对名师工作室成员专业成长不平衡现象的分析,提出名师工作室引领下教师的专业发展策略;作者指出名师工作室只是为工作室成员提供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对专业的发展起引领作用,它属于外驱力,真正的专业发展还要靠自身的内驱力;名师工作室成员一定要明确自身专业发展目标,并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逐步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以及对课标、教材、教法和学生的研究能力,最终实现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选读当前教学工作中需要参考话题

如果最近正在给学生讲区域地理内容,以下文章可以进入你的视线。

2015年第6期梅国红、陈涓的“基于地理学科素养的高二区域地理有效教学策略探讨”,指出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二区域地理教学应选取典型案例,采用问题探究和思维建模的教学思路,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素养;区域地理的复习应在学科思想的统领下,以培养地理学科素养为目标,注意创设思考情境,设计有思维递进关系的“问题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将各地理要素用系统地理的基本原理进行内化,统整成地理综合体,由具体规律推导出一般原理,将知识与技能进行迁移,去分析、解决实际地理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015年第10期史珊珊的“刍议区域地理‘归图法’的运用策略”认为区域地理经常作为高考试题载体,要求学生能够从区域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区域地理知识,将所学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知识落实到具体区域中,而归图法是指将认知对象同时以图、文形式表达,可有效利用左右脑思维,促进知识的获取、内化、交流和应用;归图法的运用有助于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整理能力,通过对所学知识的组织与反思,回顾和体会所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维过程,进一步洞察地理学科知识的内部联系,完善学生的地理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三、选读教学方法改进与探索方面话题

探索教学方法的改进,是每个一线教师时常需要关注的问题,而他人往往已经有一些比较成功的案例可供借鉴。

例如,2014年第10期陈书来的“太阳高度角教学新思路浅析”,利用图像辅助有效整合教材内容,站在学生易理解、能探讨的角度突破知识重难点,这种从整体到局部的思维,总结出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时空变化规律及计算方法,不但会使较抽象、理性的知识点得到思考和探讨,而且在学生理解探讨过程中,让知识变为较形象、感性的问题解决过程,通过实用案例互动探讨,对知识点理解与掌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又如,2015年第4期叶慧的“‘五步法’讲评综合题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以讲评一道“中国水稻分布”的试题为例,说明“图文重审―错因评析―变式训练―能力提升―试题质疑”的“五步法”,使讲评课做到以生为本,做到题目让学生“审”、错因让学生“评”、变式让学生“练”、方法让学生“结”、问题让学生“提”;重知识更重能力,重方法更重应用,重结果更重过程,重解决问题更重提出问题。

四、选读学科教育发展前沿与热点话题

例如,2015年第1期陈胜庆的“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指向的地理教师专业发展”侧重探讨全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对地理教师提出的新目标与要求,指出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本意是促进中学各门学科发挥育人价值,促进中学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并从“从育分到育人”、“从课内到课外”、“从感性到理性”、“从个人到团队”几个角度指出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指向的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丰富内涵。

又如,2015年第4期李家清、常珊珊的“核心素养:深化地理课程改革的新指向”在界定地理核心素养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从地理课程目标的嬗变、国际地理教育发展的趋势、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以及地理学科特性的视角,讨论地理核心素养框架体系的建构,对课程标准修订、教学实践变革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等的深度跟进提出了建议。

五、选读切入点较为新颖话题

例如,2015年第5期陈昊的“也谈地理教学的‘课魂’”结合六个案例从四方面阐述地理教学的“课魂”:用“课魂”构筑地理知识框架,形成课标化的课堂;用“课魂”体现地理现实意义,拓展生活化的课堂;用“课魂”激发学生求知欲,营造情感化的课堂;用“课魂”进行世界观教育,创设理性化的课堂。

又如,2015年第9期许琴、李俊峰的“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阶段教学方式的探讨”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为例,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差异,归纳翻转课堂在课堂内化阶段的三种不同教学方式,即达标―拓展型、释疑―点拨型和探究―拓展型,为中学地理教师进行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提供参考。

六、选读擅长或感兴趣话题

假如你曾经读过或写过“巧解地球运动问题的‘基本法+突破点’策略”这样的文章,相信对以下文章也会感兴趣。

2015年第8 期孔祥群的“‘地球运动’的解题核按钮”结合七个典型案例,分六个大类分析了如何快速准确地解答“地球运动”相关试题这一值得探讨的问题。

2015年第8期王成勇的“光照图中的三线关系”指出三线(经线、纬线和晨昏线)光照图是光照图中常见图形,源于基本光照图却又较为抽象,但无论图形如何变化,抓住光照图的基本原理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理顺这三线的关系,将抽象的光照图转绘成直观的光照图,将局部光照图还原到全球光照图中,就能化繁为简,逐步培养自己的空间观,顺藤摸瓜捕捉图中信息,从而顺利完成解题任务;同时,对基本光照图的分析归类,便于理解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在解题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教师专业发展论文范文第7篇

我院以医学专业为主体,故以我院医学专业新教师的成长与指导研究为本课题调查研究对象。我院医学专业在职及外聘教师共计96人,新教师总共9人,目前新教师的专业成长模式有以下几种:理论培训、教学观摩、小组讨论、理论研究、设置见习期。虽然我院按照国家规定,对新教师设置了一年的见习期,进行了如上的一系列培训,但现实中这些常常是有名无实或是培训时间很短———新教师被直接抛入实践的沼泽之中,处于自生自灭的境地。这与我院医学专业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有关,所以虽然有上述培训,常常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许多新教师真正走上讲台之后仍是感觉有许多不足之处。

二、我院新教师的专业成长目标

为适应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和医学教育改革的需要,加强对我院师资的培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我院对新教师提出了其专业成长目标,要求新教师通过培训后能在以下方面获得提高:包括教学能力、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执业能力、学历、科研能力等。相关措施主要包括岗前培训、教学反思、听课、自学计划、外出学习、医院进修、技能考试、师德培训、参加学术研讨活动、积极参与科研等。根据每个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规划,学校除了系统培训之外,还可以提供适合教师的个性化帮助。4我院重点使用的医学专业新教师专业成长的方法与途径医护工作者担负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社会重任,所以必须重视医学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明确新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需求后,科学设定其成长方案,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可通过以下方式对新教师的成长做指导。

1.制定岗前培训制度

因我院大多数医学专业教师都是刚从医学院校毕业就来校任教,要求其必须学习教育必修课有《高等教育法规概论》《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其教育理论水平,另一方面也是获取教师资格证书的要求。除此之外,学院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还专门组织教育学专家对我院新教师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并进行考核。

2.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若不积极主动地了解学科研究的新成果,把握知识发展的动态,就注定会落后于时代,就难以及时充实教材内容,难以自如地驾驭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潜力,更难以形成开放、动态、批判、创造的知识观念,改造旧有的知识观念,并以新的知识观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我院鼓励新教师攻读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汲取新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质。

3.提高实践能力,加强“双师”队伍建设

“双师”是职业院校必不可少的教育者。医学专业新教师来源以医学院校毕业生为主,经过短短一年的临床实习后直接到我院任教,他们的临床知识及经验不足,其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现场教学能力匮乏。因此,学院积极与附属医院以及市内多家医院合作,给新教师提供医院进修的机会,使其临床技能得到进一步加强。与此同时,鼓励教师考取相关的执业技术等级资格证书。此外,教师还可利用暑期等休息时间去医院挂职顶岗,强化专业教师的工作经历,与其原有传统教学观念形成强烈思维碰撞,促使其转变教学观念,将工作经验与教学理论相结合,从而了解临床动态,更新教学内容,进一步增强临床经验,这样教师在给学生授课时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4.加强团队建设,发挥组织协作功能

大多数学校都设有教研室或教研组,新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学团队,通过集体备课、试讲、说课等方式,老教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促进新教师的成长。有作者指出,教学团队是新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剂,可以提供教师互相交流的平台、专业成长的情境、缄默知识转化的纽带。为促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要以团队建设为基础,加强团队意识,进而发挥团队作用。

5.课堂观察

新教师与老教师互相听课,促进其进行反思。课堂是教师工作和专业成长的主要阵地,只有通过课堂观察,才能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通过教师互相听课可以促进课堂观察,提高学习的质量。听课后,听课者要对教学情况进行讨论和分析,帮助新教师对其教学进行反思。其目的在于帮助初任教师克服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高其工作的有效性,减少挫折感。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内容,只有通过课堂观察,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才能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得到主动、全面、持久的发展,从而使教师的专业成长有明确方向和积极意义。

5.以说课为载体,引领教师成长

说课是一项教研活动,是系统而概括地解说自己对所任课程的把握,是“教学理念、教学技能和教学风格”的反映。我院在迎接评估的过程中,组织全院教师进行了多轮说课活动及说课比赛,涌现出了一批优秀说课教师,同时也提高了我院说课的总体水平。通过说课,可以促使教师研究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学情、研究社会的岗位需求,积极探索构建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师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的能力。促进教师课后反思,让教师在说课中成长,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我院以评估为契机,将说课活动贯穿于日常教学中,教师们尤其是新教师在说课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向老教师、外来专家甚至是兄弟院校教师请教,不断提高说课水平。说课已成为深化我院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师对教学改革的认识。

7.科研素质培养

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素质是高校“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对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高校教师承担了研究者和教育者两种社会角色,对于新教师科研素质的培养可有以下途径:一是要通过行为导向,强化科研意识;二是要通过建立激励机制,激发科研激情;三是要通过加强学习培训,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具体可通过帮助他们申报科研项目,及时了解和帮助解决开展研究活动时遇到的困难,将教育实践和开展教育科研紧密结合起来,指导其利用数字图书馆撰写论文,为了方便教师,学院还购买了中文期刊数据库(CNKI)。目前,我院正是在以上方法的引导下,促使新教师不断成长,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新教师专业发展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新教师 教学能力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b)-0084-02

新教师培养是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的重要任务,是关系到学校发展的重要工程。教师的素质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其中的教学能力是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因素,是教师专业素质的真实体现。为此,研究中职新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问题成为学校管理者迫切而重要的使命。

1 新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

新教师来自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和企业的技术人员,他们专业理论知识或专业实践能力较强,但大多没有师范教育背景,也没有教育教学理念及经验。面对多变的教学环境和各种复杂的关系,实际教学能力较弱。

1.1 职前教育有欠缺,基本功底较薄弱

非师范类毕业的新教师,没有经过职前教育的规范性的训练,所以教学基本功较薄弱,对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知识缺乏系统学习,教师礼仪不规范,语言表达、文字书写相对而言不够达标。写出的教案是教材内容的翻版。

1.2 职教理念认识不清,教材处理欠妥当

新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职业发展要求的知识结构不匹配,缺少必要的工作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技能。尤其是刚毕业的新教师,拥有的只是从书本到书本,没有实践经验,不懂专业技术,缺乏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和方法,不知道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生需要掌握哪些专业知识,所以在教材的处理和使用上,把握不好重点和难点,只好把教材上的知识面面俱到的拿来,不会取舍,把“用教材”变成“教教材”。企业来的新教师没有教育教学经验,没有学过系统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懂技术但不懂教学,教学能力较低。

1.3 教学方法呆板单一,教学行为较低效

教学方法是维系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纽带,经验是知识构架的基础。新教师的教学经历和生活阅历短,因此,教学方法与教学技能的变通能力较弱,显得呆板单一。习惯用注入式、满堂灌的方式传授知识,忽视了主体的学生的能动性.不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不会灵活运用“情境教学法、问题引导法、设疑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缺乏调控课堂气氛和秩序的能力,不关注学生,只顾自己讲课,缺少对教学效果的反馈,导致教学行为低效。

2 新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鉴于新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许多学校做了大量的工作,有成效,也存在不少问题。

2.1 针对性不强

没有根据社会需求、学生需求来培养,只是沿用传统的方法,如新老教师结对帮带方式,没有真正落实指导工作,培养内容较空洞,有些甚至脱离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有的培训是只“培”不“训”,单纯的理论学习缺乏针对性,缺乏系统的培养机制和体系。

2.2 培养期较短

新教师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教学能力的提高不能一蹴而就。因为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缺乏,一些新教师在入职后或一年实习期满后就匆忙走上讲台和实训室,因工作量较大,忙于课堂教学及其他活动,很难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或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或听名师导师的课,不能进行有效教学反思,培养效果不理想。

2.3 对技能训练重视不够

刚毕业的新教师原本就缺乏实践经验和动手操作能力,因为新教师需要培养的方面较多,往往轻视了教师技能的训练,很多学校就是象征性地走马观花式地参观实训基地和实训室。有的专业因为没有相关的设备或原有的设备陈旧或不足,导致新教师实践技能培训受影响,这部分新教师培养就成了“无米之炊”,实训课对学生的指导也就“纸上谈兵”了。

2.4 自主培养滞后

新教师培养的自主性不强,“被”培养的情况较多,有些拖沓和涣散;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不高,认为学生水平较差,自己怎么努力都不会有成果,产生挫伤感,自主学习和自我培养的意识淡薄。

3 提高新教师教学能力的策略

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表现的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多种能力的综合体,包括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和实施、教学管理、技术操作、教学评价、心理疏导和社会交往等能力。新教师的培养期至少是两年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持续的培养和训练;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促使新教师在知识、技能、心理等方面发展与成熟,达到合格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针对新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和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3.1 提高认识,开发新教师培养的内在驱动力

新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是新教师角色转变、职业体验、增强教师责任感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是职教课程改革的需要;是新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学校正常教学的保障;教学能力是新教师从教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的必备条件,也是职业准入的关键指标;因此,通过集中和专题培训,提高新教师对教学能力培养的认识,挖掘主观能动性,快速提升职业素质和专业素养。

3.2 构建完整的新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体系

围绕教学能力的基本要素,把培养内容侧重在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组织与实施能力、教学管理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学反思能力和实践技能等方面;培养的方式方法很多,结对子、配指导教师、听课、观摩优质课、座谈、研讨、评课、课堂教学录像、模拟教学、每月一次汇报课、写教学反思、与学生和老教师交流、参加教研和科研活动、撰写论文、下企业参观学习、顶岗实习、在职进修等。将内容和形式有效地结合起来,构建完整的培养体系,是培养新教师教学能力的最佳途径和策略。

3.3 优化校本培训和校企合作,有效提升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技能

加强入职培训,研究专业的教学特点,遵循“引进来,送出去”的原则,让教师接受各级各类的学习和实训;充分利用校本培训最直接、易操作、效率高的优势,侧重新教师的“听”(听课、听讲座)、“说”(说课、评课、演讲)、“读”(读书)、“写”(写教学设计、写读书笔记、写教学反思、写论文)、“研”(教研、科研)、“练”(提炼、实践、动手、演示)几方面的培训;送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进行专业实操训练。

3.4 建立新教师培养的有效机制

新教师培养是一个系统的育人工程,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是主客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观上教师要积极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客观上学校必须建立一个培养机制,让新教师在学校的统一指导下提高水平。

3.4.1 建立和完善“五制”机制

新教师的培养需要学校各个部门负责人的呵护和指导。从校长到教研室到教学管理部门对新教师的培养各负其职。即建立校长责任制、师资专干班主任制、名师引领制、教学导师制、实操师傅制的培养制度,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反馈、有评价,全方位培养新教师的教学能力。

3.4.2 建立公平竞争的激励机制

激励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与途径,竞争为新教师提供满足各种需求的机会。公平竞争的激励机制可以让教师真正地感到“天生我才必有用”,他们会更加努力工作,发挥自己的最大能量展示自我。在对新教师个人激励的同时,更应注重对教师群体的激励。开展比学赶帮超的教学活动,多表扬,多肯定新教师的成绩,如评选优秀教师、教学新秀、教学能手等;开展多种教学比赛活动,如说课比赛、演讲比赛、板书设计比赛等;鼓励新教师参加教科研、培训学习、撰写论文等;新教师置身于一个团结协作、和谐相处的环境中,会感到一种“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压力,同时会产生一种成就感和幸福感,能注重自身素质的和专业水平的提高,教学能力会快速提升。

3.4.3 完善教学能力评价制度

教学评价是一个外部的因素,是新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目的是促进教师学会反思,认清自身存在的问题,帮助新教师提高业务水平,逐步确立工作目标。要摒弃传统的评价观,把教师评价与教师专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教师评价要以发展教师、帮助教师、激励教师、服务教师为目的。在每一个培养周期结束时,设计教学能力评价表,由“五制”负责人和学生分别给新教师作出公平、公正、客观的评价,量化教学能力的水平。

4 结语

新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是要求教师能够全面完善自我和发展自我的过程,是学校师资建设的重要内容。教学能力作为教师最基本的最核心的能力,随着职业教育的新要求将会越来越高。培养新教师教学能力的策略也会越来越有效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黄郑.中职教师教育比较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

[2] 徐靓.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效能研究[D].广西大学,2012.

新教师专业发展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反思实践;中学英语新教师;成长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12-0032-02

一、研究背景

教师是外语教学中的关键因素(William & Burden, 200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明确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要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提高教师地位待遇,健全教师管理制度(教育部:2010)。由此可见,理论研究领域和现实教育管理部门对教师专业发展都表示了浓重的关切。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对外语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新教师刚踏入工作岗位,对工作充满了干劲和热情,又面临着教学和管理经验不足等困惑。关于新教师成长的论文研究很多,但是调查研究表明,对基于个案的中学英语新教师成长途径研究甚少。鉴于此,本文从反思实践视角,以苏中某省重点中学为例,探讨中学英语新教师成才途径。

二、理论基础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以及后现代主义等理论的兴起,反思(reflection)一词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领域的一种思潮。反思性教学和反思性教师教育已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提到的反思实践取向视角主要依赖于Dewey的反思理论和Schon的反思实践理论。Dewey对反思的界定是:反思是思维的一种形式,有别于简单的吸收反馈信息或零星的回顾,它是对问题所作的整体处理,是个体在头脑中对问题进行反复、严肃、执着的沉思。他认为个体在进行反思时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是开放的头脑,二是责任感,三是专心致志。在Dewey的反思哲学理论基础上,Schon将之运用到教师成长中去。Schon认为,反思是指专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建构或重新建构遇到的问题,并在问题情境下进一步探究问题,然后再找出解释或解决问题的办法(转引自金敏、金怡,2010)。1983年,S chon指出“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从自己的教学经验中学习的过程,认为反思性教学超越了将教学改革简单地贴上失败或成功的标签的做法。我国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可见,教学反思对一个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同意反思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巨大作用。教师通过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找出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通过与同事、学生的互动,促进反思的发生,进而不断思考教学的困惑,促进教师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这个过程就是我们所倡导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的“反思实践取向”。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

本文采用定性的个案研究方法,通过多渠道收集数据,全面,深入的研究一位中学英语新教师成长途径的个案。研究问题如下:1.这位中学英语新教师感触最深的成才途径有哪些?2.这些成长途径是如何促进他的反思的?

(二)研究场域。

本研究选择的场域是苏中地区某省重点中学。该学校为江苏省最好的几所中学之一,教师水平和素质相对较高。近几年该校提出建设“学术型中学”,非常重视新教师的成长。因此,这为本研究的顺利完成提供了现实的便利。

(三)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的选择遵从定性研究中的目的性抽样原则(Patton,1990:169),选择可以提供最大信息量的参与者。因此,本研究选取一名刚分配到某省重点中学的年轻教师W为研究对象,他是南京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生(已通过八级英语考试),具有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和一般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知识。对英语教学充满激情和希望,非常愿意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英语教师,但由于经验不足,担心自己的教学。

(四)数据收集和分析。

定性个案研究主张多渠道的收集数据。本研究中收集的数据来源包括研究对象的个人日记,网上的反思日记,访谈记录,课堂录像等。在认真阅读所有的数据之后,根据内容的分类,进行开放式编码,得出范畴,进而形成研究结果。

四、中学英语新教师成长途径

(一)参加新教师培训。

在研究中,W老师感受很深的一点就是接受教育局培训。教育局非常重视新教师的培训工作。开学初就通知,新教师接受为期七个月的培训,每个月一次,主要是为了让新教师学习一些教育基础理论和分析教学案例。主要内容包括:师德修养专题,教育法规专题,教学常规专题,新课程专题,教育教学研究专题,班主任工作等专题。在培训中,该教师感受培训最深的一次就是某著名专家的新课程专题。对新课程的合作互助研究进行了实例分析。该专家把培训的教师分为5组,每组四人,给每组分发一些备课学科的教案,集中讨论教案的优点和缺点。W老师是第一小组的发言人,负责整理其他组员的建议,然后汇总发表看法。W老师非常喜欢这种形式,他说,“小组合作学习使的自己能够参与到专家设置的培训活动中,又能听取其他组员的意见,博采众长,为我所用。还能表达自己的看法,调动了自己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把这种小组合作的精神贯彻到以后的英语教学中去,符合新课程的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理论联系实际,获益匪浅”(记录访谈1)。

不难发现,参加新教师培训对这位教师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得这位教师巩固了专业思想,初步掌握了所教学科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初步掌握了教育教学常规,了解了新课改的基本要求,对提高教学技能,尽快适应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互相听课。

W老师感受很深的另外一件事就是互相听课。现在很多中学都有听课的习惯。该校开展了青蓝工程,进行师徒结对。学校规定新教师每堂课都要听师傅的课,先听课后上课,师傅也要至少每周一次听徒弟的课,指出徒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学校为W老师配备了一位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对该新教师的成长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在访谈中说到,“刚开始拿到牛津中学英语教材的时候,感觉内容很丰富,知识量大,不知道从何处讲起,对于怎样讲课也感到非常困惑。多亏了我的师傅,让我懂得了怎样处理教材和怎样上课。”其次,这种师徒之间的教学观摩也会促进新教师不断反思教学思路,促进教学意识和教学水平的提升。W教师说:“每周师傅都会听我的课,并且对我的课进行点评,不足的地方及时给我指出来,并且提出建设性的建议。有一次师傅听课发现我有几个单词的发音发的不是很到位,就及时给我指出来,这样我就得到了提高。”学校还规定了同事之间互相听课。该校举行了几次高效课堂英语教学活动,Z教师都积极去听课。在接受采访时,W教师说:“听同事的课让我学到了同事很多好的教学设计。知道怎样更好的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尤其在去年期末复习阶段,听了同事的公开课,我懂得了如何高效地开展期末复习。” W教师也上了一堂公开课,同事进行了旁听,给予了点评,使该教师获益颇丰。

这种互相听课的做法对这位中学英语新教师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观摩可以不断启示新教师如何组织课堂,如何与学生交流以及讲授授课内容,教师可以基于此不断思考自己的教学实际,不断发现一系列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这是新教师在教学水平上得以迅速成长的有效方式之一。

(三)每周写反思记录。

在研究中,W教师感受最深的就是每周写反思记录。这个是学校领导给W教师布置的一个任务。但是W教师并没有把它看成一个任务。他说:“这个写教学反思的方式很好,可以让我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反思自己的得失,让我真正懂得了‘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的道理”(访谈记录2)。对于反思的内容,W教师也有自己的想法:“我的反思一般会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与教学相关的内容,举个例子啊。比如,如何进行板书设计,如何进行课堂提问,如何备课,如何进行问题生成,如何布置作业等等;第二部分是教师成长。我也会写一些成长中遇到的困惑,比如焦虑,怎样更好的管理学生等等。”自己喜欢每周写,每周上交。这样可以督查自己坚持写。每次写完,W教师先把自己的初稿交给自己的师傅,让其提出修改意见,然后再修改,交给备课组长,备课组长修该完后,再交给学校领导(个人日记1)。

很明显,教学反思对W教师的成长有着显著的影响。他充分利用这一机会,不断的反思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自己的成长和发展。而且由于反思内容要交给领导看,提高了该反思写作的认真和重视程度。但是上交给领导也存在着一些弊端。比如上交不一定能反映教师最真实的想法。由于客观情况的变化,某些反思的内容也要进行变化。

五、结论

中学英语新教师成长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本文基于反思实践视角取向,探究了一位中学英语新教师的成长途径,主要包括参加新教师培训,互相听课,每周写反思记录等形式,并探讨了各种方式对中学新英语教师的具体反思过程。本文的局限性在于只是选取了苏中一所省重点中学进行研究,缺乏对其他类型学校外语新教师成长的研究。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研究涉及不同层次学校的中学英语新教师的成长途径。

【参考文献】

1、Williams, M. & Burden, J. 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2、Patton, M. Q.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M]Newbury Park,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1990

3、洪明,教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2

4、金敏、金怡,运用反思札记培养反思性英语教师的实践和探索[J]中小学外语教学 2010 (5)

5、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2010

6、刘学惠,外语教师教育研究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5 (3)

7、文秋芳、俞洪亮、周维杰,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中文版)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8、叶澜,教师角色和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新教师专业发展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摘要:国家教育部从2004年开始正式启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医学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定位为技能型高素质专门人才,突出以技能培养为核心。因此,笔者认为让医学高职高专新教师人职后第一年进行技能素质培养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新教师职业素质的提高与专业的发展。

科技迅速发展的21世纪,中国的医学教育既面临着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带来的契机,同时也肩负着适应医学模式演变及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加速来临带来的艰巨任务和挑战。教育部高教厅[2004]16号文中明确提出:高职教育是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的教育,其课程设置应该为培养具有应用技能、职业素养、实践智慧的高技能人才服务,遵循“能力本位”课程观,突出实践在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医学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力量,其技能素质化则是保障医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医学是以人为本的科学,作为在医学教育中起主导作用的专业教师,必须具备与当前职业教育发展所要求的技能素质,特别是新教师,在技能操作培养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技能操作标准,不能出任何差错。教师技能培养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范畴,而教师职前教育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阶段。所以,在新教师人职后,走上讲台前必须做好充分的技能素质培养。

1广东省医学高等职业院校新教师的职前培养现状分析

1.1广东省医学高等职业院校师资来源的现状分析目前,广东省的医学高职高专师资主要是医学院校医学相关专业毕业的学生,以及医院一线的医生和护理人员,经过岗前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的短期培训,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和相关课程的试讲,就可以拿到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成为专职或兼职教师。显然,大多数医学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师范教育,缺乏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而是直接在实际工作中,以跟带方式进行培养。这种培养模式因缺乏系统的、基础性的教育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致使医学教师专业拓展能力受到局限。

1.2新教师人职后的困境分析

1.2.1新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方面作为一名新教师,特别是医学新教师,往往不能很快把握教材,导致教学活动很难顺利开展。主要表现在:①知识的传授方面,对本课的知识点、各知识点间的联系以及知识点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层次不能很好地把握;②学生能力的培养方面,高职教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而如何把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教材中具体的知识点上,这点对于医学新教师来说比较困难;③知识点中重点与难点方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对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的把握密切相关,而新教师大多来自于本科院校,在人职前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相对较低和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等特点了解不足,把握知识点中的重点与难点自然就成了一道障碍。

1.2.2新教师职业适应方面不管是从临床一线还是从高等本科院校毕业直接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入职后,不可避免要面临职业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生活习惯的适应,新教师要树立新形象,严格按照教师的职业规范,尽快完成从学生到社会人、从医护人员到教师的蜕变;②心理压力的调节适应,大多数新教师是毕业后就直接走上大学讲台,成为新任教师,并且不少新教师是来自于非师范类院校,缺乏一个教师应具备的教学知识,更缺少高职院校任教的教学经验。由知识的接收者变成了知识的传播者,这种角色的转变给新教师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

2医学高等职业院校新教师技能化的对策

2.1参与实验室管理与实验带教,直接提高技能素质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科学。医学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技能操作能力。然而,参与实验室的管理与实验带教有助于提高新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

让新教师人职前参与实验室的管理,循序渐进地进行实验带教,具体做法分为三个阶段:入职后,前两个月主要是对实验室环境的了解,熟悉实验物品的安置,协助实验员做好上课物品的准备工作,并且要求一周至少听课十节以上,并做好听课记录,下课后及时与老教师沟通;对物品的准备有一定了解后,在做好实验课物品准备的基础上,接下来的两个月,开始进入实训课堂,在看完老教师演示一次规范的技能操作后,参与实验课的辅助带教;第二个学期,在实验技术管理人员的指导下,主要进行实验室的管理,包括物品的准备、实验课的辅助带教、实验室物品的管理、开放实验室的管理等。这样一学年下来,所有的专业技能操作项目都了如指掌了,通过带教,自身的技能素质就自然提高了。

2.2定期进入临床进行技能培训,实现与临床接轨为了加强学生的操作水平,增强临床技能操作意识,更好地为今后实习搭建双向平台,新教师必须及时与临床的新技能接轨,更新技能操作知识以全面提升专业知识水平。例如合格的高职护理教师即双师型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护理专业理论知识、较高的教学水平、较强的护理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既能从事护理教学工作,又能从事临床护理工作。通过定期对新教师进行技能培训,教师积极参加临床护理实践,提高护理操作技能、解决护理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护理实践教学能力。根据临床最新的操作规程标准来制定学生的技能考核标准,使学生的考核更加规范、更符合临床要求。“临床教学”与“课堂教学”相互结合的“双师教学”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使实验教学更贴近临床,使学生学到更多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

2.3以老带新,实行一对一的督导式教学带教新教师在入职后,让一位中级职称以上的并且有三年以上教学经验老教师作为其督导教师,实行一对一的督导式教学带教。督导教师必须制订完整的带教方案和考核评价方案,包括上课技巧、技能操作等方面,并且以身作则,严格把关。凡督导教师上的每一堂课,新教师必须在课前预习,实验课则做好实验物品的准备,上课时,新教师听课并做好记录,不明白之处于课后及时提出,请教解答;接着酌情安排新教师在督导老师上的班级进行几次试讲,课前新教师要按学校规定的教案书写格式,编写一个比较详细的教案,让督导老师审阅修改,听完课后对其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同时,建立学生反馈机制,让学生在课后提出新老师上课时的优点和需要改进之处。

3医学高职高专新教师进行职前技能素质培养的意义

3.1有利于帮助新教师走出初入职时的困境,更快进入角色通过听老教师的上课以及督导教师的一对一教学带教,新教师基本可以明确本专业课的知识点,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明确各知识点应达到的教学目标的层次,并且把握在每一节课里应重点培养的学生能力项目,从而以完成知识的传授。同时,参与实验室管理,特别是开放实验室的管理时,可以明确教学工作的具体开展方式。而进行实验带教,可以与学生充分接触,加深对高职学生的了解,对症下药,从而把握知识传授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在为期一年的技能素质培养过程中,虽然没有正式进入课堂,但其生活习惯已经是按照教师的准则逐步形成了;并且通过试讲,对上课有了初步了解,压力就自然缓解了。

3.2有利于将人文修养和医学有机地结合人文修养主要指一个人的思想品位、道德水准、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人生观、价值观等个性品格。医学高职高专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其培养过程是溶知识、能力、素质于一体的培养过程。医学是科学和人文的综合学科,医学高职高专培养出来的人才如临床专业毕业的医生,必须是除了会看病之外,还能够处理与病人及家属的关系,处理与其他医务人员的关系,处理与学生的关系,处理与家人的关系等。医学新教师在入职前进行技能素质的培养,暂时不担任专业课的任教,这样就有充裕的时间去听相关专业课,听学校一些优秀教师在上课时如何将人文修养有机地融人医学专业课堂教学中。领略教师展现出的人格魅力,体会学生从中自觉、主动地模仿和学习。

3.3有利于教学理念的形成与更新医学高职高专教师多毕业于医学专业,没有学习过专业的教育课程。在教学理念上相对滞后,缺乏对关于教育的形成、教育史的重大改革,新兴理念和模式等相关理论的了解,没有理论的指导,教师的实践活动缺乏依据,影响教育的科学性。在人职前进行技能素质培养,有利于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并且加以巩固。

上一篇:优秀小学班主任论文范文 下一篇:会计学专业导论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