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化审计范文

时间:2023-02-27 20:58:28

会计信息化审计

会计信息化审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会计信息化;审计;监督

[中图分类号] F2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21- 0032- 02

会计信息化审计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审计模式进行重构,并在重构的现代审计模式上通过评价控制会计信息化系统,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审计对象,建立技术与审计高度融合的、开放的现代审计监督体系,以提高审计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1-3]。信息化环境下,会计信息输出的实时化要求审计监督必须向实时审计鉴证方向发展。不仅如此,实行会计信息化后,一些审计证据更具易逝性,使审计难度更高,风险加大。因此必须变革审计技术和方法,实施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增强其在信息化环境下查错防弊、规范管理、遏制腐败、打击犯罪的能力[4]。

1 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审计的目标、对象及内容

(1)会计信息化审计以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作为审计目标。审计部门可通过数据通讯的控制测试、硬件系统的控制测试、软件系统的控制测试、数据资源的控制测试、系统安全产品的测试等方式来测评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同时,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从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两方面评价信息系统有关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2)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对象就是会计主体。审计对象从传统的被审单位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纸制账、表、证转变为无纸化的电子数据、文件;审计方式从审计人员采用传统的手工翻账、计算、记录、核对转变为通过鼠标的点击方式;审计的范围已经不再是传统的被审单位的纸制资料、数据,而是包括对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系统平台、业务处理系统、电子数据、文件以及软件、硬件获取、操作安全性等多个方面。

(3)会计信息化的审计内容是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与手工会计系统不同,它是由会计数据体系、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以及系统工作人员和维护人员组成,所以会计信息系统的审计内容与手工会计系统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的审计;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处理和控制功能的审计,也可称为对会计信息系统程序的审计;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处理对象即会计数据的审计;对会计信息系统开发质量的审计[5]。

2 会计信息化对审计的影响

(1)传统的审计线索缺失。在手工会计方式下,凭证、账簿及会计报表等各种审计资料都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填写与登记,并有经手人签字,是可见的文字、数字记录。而在信息化会计系统中,原先审计所必须审查的大量书面资料都存储在磁性介质中,肉眼不可见,会计数据的生成方式、传递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原有的审计线索改变了方式或干脆消失了。

(2)会计信息系统是建立在互联网和计算机基础之上的,信息系统的引进会给会计信息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这是由信息系统固有风险所造成的。在计算机以及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存在技术风险、业务风险、控制操纵数据风险、篡改调用程序风险、纠错风险和安全风险等,这些风险无疑加大了审计人员的监督难度,而且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有很高的要求。

(3)审计技术的复杂化。在会计信息化的条件下,原有的审计技术方法虽然仍然有效、仍很重要,但已经不能满足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审计的需要,信息处理的电算化和信息存储的电磁化,使得审计人员只能利用计算机对数据和系统进行审查,计算机辅助审计成为必不可少、效率更高的审计技术[6]。

(4)会计信息化导致当前审计的风险抵抗力下降。如果按照传统审计方法,审计人员能抵挡一定的风险,但随着信息化会计的深入应用,审计人员老龄化及审计人才缺失的问题将会日益突出,审计风险将不断加大[7]。

3 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策略

(1)制定并统一会计信息化审计准则。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现有的一些法律法规呈现出滞后性,对会计信息化审计缺乏操作性,无纸化的电子信息能否作为审计的有效证据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规范会计信息化审计业务,明确工作要求,保证审计质量,应研究和制定我国的会计信息化审计准则和实务指南。一方面,有赖于政府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电子信息的有效性进行明确的界定,使会计信息化审计切实做到有法可依。另一方面,可以由行业组织出面将实践经验加以总结,并把有关概念、工作流程和技术方法固定和统一起来,形成行业标准和规范,不断完善原有的技术规范,统一网络技术管理规范、计算机系统内部控制的评价标准和要求,并对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资格、计算机审计过程和相关的审计技术以及证据收集等方面做出规范。

(2)加强会计信息化审计理论研究及学习。审计理论来源于审计实践,又反过来指导、促进审计实践,二者不可偏废。没有审计实践,审计理论无法产生,没有审计理论指导的实践会走弯路。因此,要在审计实践中善于及时发现、总结规律性的问题,将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国内学术界、政府研究机构应当加强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理论研究,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密切关注国际会计信息化审计的最新发展动态,不断发展与完善会计信息化审计理论,从而更好地为会计信息化审计实践活动提供指导,促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审计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每位审计人员应当加强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而且还要增强开展计算机审计的意识,并掌握计算机审计操作方法,逐步能根据审计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及时编写出各种测试、审查程序的模块。

(3)积极探索审计方法的创新。审计环境的变化,客观上要求审计方法也要创新,审计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息流如同审计基本程序一样,要有条不紊,秩序井然。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可以采用计算机抽样或者建立数据模型来辅助审计,使审计人员从简单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利用现代手段,找到审计的关键点和线索。通过计算机的海量搜寻,可以进一步扩大和延伸审计范围,从而可以抽取足够多的样本,达到从单一的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后审计与事中审计相结合,从单一的静态审计转变为静态审计与动态审计相结合,从单一的现场审计转变为现场审计与远程审计相结合的目标。审计人员还可以充分运用数学方法、会计方法、控制方法等多学科的方法交叉进行,从而达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目的。

(4)在审计软件技术的开发上下功夫。由于审计的范围已扩大到会计信息系统及其他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迫使审计人员在采用传统的各种审计技术的同时,采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用日益先进的计算机审计软件去对付单机、网络、多用户等各种工作平台下的会计软件。审计软件是大量审计方法和技术的集成,一般包括内部控制评价、审计计划管理、数据转换、抽样审计、实质性测试、会计报表生成、审计工作底稿打印与管理、审计证据归集与评价、审计报告生成等功能。为适应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各种财务软件的发展,必须提高开发审计软件的速度,加快审计软件更新换代的步伐,开发通用审计软件和专用审计软件。

(5)大力培养复合型会计信息化审计人才。当前大部分具有丰富的会计、审计知识和经验的老审计人员,由于历史、客观的原因使他们接触计算机的机会不多,造成一些知识结构上的欠缺。而年轻的审计人员虽然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但由于非计算机专业毕业,仅掌握浅层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运用技能,缺乏深层次的计算机系统设计、程序编译检测技能,不能有效分析系统结构。因此要真正运用计算机软件完成难度较大的实质性审计程序尚有难度,需依赖专业的计算机技术人员协助,但又造成审计人员独立性减弱。因此培养复合型审计人员迫在眉睫[8]。审计机构应注重从多渠道对现有的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加快审计人员的知识更新,以适应会计信息化审计的要求。对审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既包括对审计人员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培养和财务知识、审计知识的更新,也包括对计算机专业人员财务知识、审计知识的培养和计算机知识的更新。首先应强化培训。各级审计机关要拥有完备的培训基地,从自己的需要出发加强不同岗位的适应性培训。其次应重点选拔人才。即有重点地选派一些“尖子”人才进相关高校深造,进行知识更新,或参与国际技术交流和技术合作,在实践中不断增长才干。

(6)提高审计风险的防范能力,加强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进行审计。侧重对数据的输入与输出,软件开发维护及系统程序修改或管理等之间的关系处理进行审查,并对被审计单位网络结构进行分析与评价,以确认防范黑客侵入的能力;对被审计单位的系统容错处理机制、安全管理体制和安全保密技术等作深入的了解,以评价其系统安全性的等级,从而有效地控制审计风险[5]。

(7)加大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宣传力度。开展会计信息化审计的主要障碍之一是对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必须加大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宣传力度,如实宣传网络环境下重构后的会计信息系统所带来的风险,大力宣传会计信息系统控制的重要性,让更多的经营管理者,真正认识到开展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必要性,增强会计信息化审计的迫切性,促进社会舆论对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理解与支持,进而推动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的开展[9]。

主要参考文献

[1]常婕.会计信息化对传统审计的影响及对策[J].企业导报,2011(1).

[2]宋璇.会计信息化下审计模式的创新[J].会计师,2009(6).

[3]谢京华.会计信息化下的审计问题[J].审计与理财,2007(5).

[4]张定明.信息化环境下内部审计如何应对会计舞弊[J].卫生经济研究,2007(9).

[5]王彩.试论会计信息化审计[J].经济管理者,2010(14).

[6]王逢娜,宋哲.会计信息化对审计的影响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1).

[7]宋英.会计信息化对审计的影响[J].审计与理财,2011(5).

[8]牟华娟.从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设想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J].交通财会,2008(9).

会计信息化审计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日益深入,传统的手工会计核算手段正逐步被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应用为特点的会计电算化核算取代,传统的审计方法和手段已明显滞后,会计的电算化必将导致会计信息化审计。文章首先阐述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必然性,然后通过分析会计信息化审计的面临的问题,简要地概述会计信息化审计应采取的对策。

一、会计信息化审计产生的必然性

网络经济时代以“网络财务”为代表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以erp为方向的广义管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和以bpr为代表的现代管理思想的高速发展及广泛应用彻底改变了传统商务的构架和流程,从本质和表象两方面更加深刻地改变着审计的对象和环境,使审计的对象隐性化、数字化、网络化并呈现出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趋势,促使传统审计向计算机网络审计方向发展。

(一)业务与财务信息的高度集成使会计信息化审计更显必要和可行

internet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给财务管理带来了重大变革,财务管理从“桌面”走向“网络”,这是企业财务管理从思想观念到方式手段的一次重大发展,代表了网络经济时代财务管理的方式,是历史上计算机技术对会计模式与会计理论影响最大的一次变革,并使审计面临着网络的挑战。加快发展计算机网络审计技术已是审计领域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二)网上理财和自助式会计软件的兴起拓展了计算机审计的客体

网络经济时代使网上理财和自助式会计软件得以发展,咨询服务机构可以利用互联网强大功能根据用户的要求代为记账、算账、报账,甚至可以设想将来企业可不必设置专门从事记账、算账、报账的会计人员。这样,会计信息化审计就不能再局限于被审单位的经济活动,还应扩展到对提供下载财务会计软件的网站以及网上为广大用户进行记账、算账、报账及理财活动的那些网络服务公司的业务进行审计,使审计的客体进一步拓展。

二、会计信息化审计所面临的问题

(一)审计线索隐蔽性

1.计算机审计是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而产生的,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的审计。在过去的手工会计核算系统中,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从登账到报表编制,每一步都有文字记载和经办人员签名,审计线索比较清晰。而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中,由于数据存储介质的磁性化和数据处理过程的自动化,业务数据进入计算机系统之后,由计算机按程序自动生成会计报表,即使有篡改也不会留有痕迹,比起手工系统来,电算化系统中的审计线索更隐蔽、更容易引发经济犯罪。

2.在电算化系统中,会计账簿是由系统自动登记的,用户能修改的数据主要在凭证和报表中。所谓数据文件的修改,是指对未登账的凭证以及报表数据的修改,已登账的凭证是不能修改的。目前电算化系统中使用的会计软件对操作人员的每次操作都有记录,但这样的记录显得过于宽泛,使得有价值的线索隐蔽其中,难以发现。

(二)会计软件缺乏权威的可审计认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会计软件层出不穷,摆在审计人员面前的是该软件是否具有可审计性的问题。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制度和数据文件审计的同时,很难对应用系统及软件的开发进行审计。曾有人尝试让审计人员参与会计软件的系统开发,但事实证明这一做法是流于表面的形式,不仅不能达到目的,还增加了审计人员的劳动量。

(三)审计人员的素质还不能完全达到要求

众所周知,在手工系统中,审计人员凭借自己的经验、专业知识,结合运用各种审查的方法,就可以达到目的。然而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下,除了需要运用一般的传统方法以外,最重要的是要借助计算机辅助技术来达到审计目的,审计人员除需具备一般审计所需的知识外,还应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对会计电算化系统有一定的了解,对会计电算化系统有可能出现的错误及舞弊情况要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但最重要的一点是审计人员应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审计。

然而在实践中,我国大部分审计人员没有达到以上的要求,业务能力不能令人满意,这也是导致计算机审计滞后的又一重要原因。

三、会计信息化审计应采取的措施

(一)制定一套严谨的计算机审计程序标准

除了对凭证、账簿、报表等数据文件的实质性审查加以规定外,更要对被审计系统的健全性、符合性,系统控制功能的有效性、各项初始化工作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加以规定。尤其要突出对操作员及系统管理员或财务主管工作权限的规定,以便审计人员在审计前对被审计单位的情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从而在进行审计时,依据相应的规定进行审查。这样不仅减少审计人员的工作量,也降低了计算机审计的风险。

(二)加强会计软件的完善和标准化

1.目前会计软件带有的操作日志,对所有的操作人员的每一次操作内容都进行记录,这样记录内容显得过于宽泛,不利于突出重要审计线索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在审计日志的基础上,在会计软件开发过程中,对其进行改进,以便能提供一个记录所有修改数据的操作记录,而不是记录对数据进行正常的输入输出工作。这样可使审计人员通过对数据改动的操作记录,找到相应的审计线索,达到审计监督的目的。

2.对于会计软件的可审计性问题,不能仅仅让审计人员参与会计软件的系统开发,还要将审计人员参与会计软件的系统开发和软件的审评紧密结合,严格控制。一方面,审计人员在会计软件的系统开发过程中,要发挥监督作用,对软件开发的可行性、可用性进行分析和调试;另一方面,在评审阶段,应由财政部门与同级的审计机关联合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对软件的各项指标提出意见,从而保证会计软件的可审计性。

(三)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

1.审计人员要充分意识到掌握计算机审计知识的重要性,认识到计算机审计是审计发展的未来趋势。进入信息时代,审计人员若还想凭借传统的审计方法工作,将难以适应审计发展的要求。

2.审计人员要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掌握新的审计方法和技巧。这一点可以由审计人员和审计机关的共同努力达到。审计机关每隔一段时间,就应组织审计人员相互学习和交流经验,或邀请审计方面的专家讲课,提高审计人员的理论知识修养,通过不断的学习,适应审计工作的发展。

会计信息化审计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信息技术在为人类带来益处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实施会计信息化审计,加强对会计信息化信息系统运作的有效监督,对防范信息系统的风险将起到一定的作用。目前,多数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积极意义和效益,对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必要性认识不足,从而使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从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目标、特点、策略、前景”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一、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目标

1.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是指组成会计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数据资源是否受到妥善保护,不因自然和人为的因素而遭到破坏、更改或者泄漏系统中的信息。 会计信息系统的资源通常包括硬件、软件、数据文件、系统文档、消耗性材料和其他设施。这些资源经常放在一处或几处,硬件可能被恶意破坏,软件和数据文件的内容可能丢失或毁损,消耗性材料和数据资源可能未经批准而被使用。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是通过建立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而加以保护的,评价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主要是审查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措施是否健全有效,对于不足之处应提出需要进行改进与完善的建议。

2.会计信息系统的可靠性

会计信息系统的可靠性是由其中的硬件系统的可靠性、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及数据的可靠性等因素共同决定的。软件系统的可靠性是指在运行环境中,在规定的运行时间内或规定的运行次数下,程序和所有数据元素运行不同测试用例的无差错概率。硬件系统的可靠性是指在一个指定的时间周期内,在给定的控制条件下,硬件系统执行所需功能的成功概率。数据可靠性是指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及时,它取决于系统绝对数据的处理过程是否准确无误,以及确保数据可靠的控制措施是否有效。系统的可靠性还体现在它的容错能力上。对会计信息系统可靠性的评价要检查系统的运行是否稳定可靠、是否容易出现偏差和错误,是否能抵御外界干扰而正常工作。评价会计信息系统的可靠性时,审计人员应对决定会计信息系统可靠性的各项因素进行综合审查和评价。

3.会训信息系统的有效性

会计信息系统的有效性是指该系统能否实现既定的目标、系统的各项处理过程是否符合国家法律和有关规章制度的要求。评价会计信息系统的有效性,必须了解用户的需求。会计信息系统有效性的审计一般在系统运行一段时间之后进行,通过事后审计可确定会计信息系统是否能实现既定的目标,根据审计的结果,管理者可做出相应的决策。

二、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特点

1.审计的所有领域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目前,审计在每一领域都还做得不够,如:尚未构筑起适应现代技术发展的一种或多种可能的、可用于解释和预测多种审计现象的多维审计理论—,这种理论将使对审计环境、目标、本质、假设、概念、标准、技术、方法、过程等的论述更新颖、更丰富、更具逻辑性和环境适应力;急需加速我国的审计工作从落后的“绕过计算机审计”向先进的“通过计算机审计”和 “使用计算机审计”转化。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责任与风险巨大的审计 (尤其是独立审计)行业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新时期,所有的审计人员都应成为完全意义上的电脑审计人员,而这是审计(后续)教育的重要任务。

2.会计信息化审计系统具有极强的适应性

信息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多元、实时、开放性使会计信息化审计也具有多元、实时、开放性特征,实时审计、会计责任审计、环境审计、境外审计等都将因此而变得更加容易。

3.会计信息化审计将对传统审计进行重整

尽管“两权分离的程度决定了审计主体的种类和被审计单位的形式”,“审计效率和审计风险的矛盾决定了审计程序和方法的历史变迁”,但如果所有的计算机只囿于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水平,提供的信息单一、过时、封闭,国外的会计师事务所的非审计业务 (其必须依赖于多元、实时、开放的信息)收入又怎能达到其总收入的70%(我国仅30%左右)?事实上,正是信息量极大丰富的信息化会计信息系统和全新的会计信息化审计理论,支持了卓有成效的“四大”国际会计公司及其或集权或分权的 管理模式,支持了审计效率和审计风险矛盾的最有效的解决,从而支持了现在和将有的多种繁杂的具体业务。

三、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策略

1.建立会计信息化审计组织机构

会计信息化审计组织机构不健全将会阻碍我国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发展。为适应未来我国会计信息化审计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应尽快建立自己的会计信息化审计组织机构,按照会计信息化审计的要求组织、协调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规划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发展策略和职业培训计划,研究会计信息化审计理论、方法、技术和规范,指导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在这项工作的起步阶段,政府应加强领导力度,从宏观上搞好规划安排,从资金和技术上扶持会计信息化审计,有效规划、部署和指导我国的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

2.加强会计信息化审计理论研究

审计理论来源于审计实践,又反过来指导、促进审计实践,二者不可偏废。没有审计实践,审计理论无法产生,没有审计理论指导的实践会走弯路。因此,要在审计实践中善于及时发现、总结规律性的问题,将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国内学术界、政府研究机构应当加强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理论研究,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密切关注国际会计信息化审计的最新发展动态,不断发展与完善会计信息化审计理论,从而更好地为会计信息化审计实践活动提供指导,促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审计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3.制定会计信息化审计准则

会计信息化审计同传统财务审计相比,在审计对象、审计目标、审计内容等方面均有所不同。为了规范会计信息化审计业务,明确工作要求,保证执业质量,应研究和制定我国的会计信息化审计准则和实务指南。会计信息化审计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由行业组织出面将实践经验加以总结,并把有关概念、工作流程和技术方法固定和统一起来,形成行业标准和规范。

4.强化企业领导加强管理与控制的观念

树立企业领导的信息化会计信息系统管理意识是开展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的关键。因此,企业主管部门在充分领会国务院有关“国民经济信息化”指示精神,认真抓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对企业领导进行会计信息化系统管理与控制的思想教育,促使企业领导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会计信息化审计的重要意义,重视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将会计信息化审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5.大力培养会计信息化审计人才

从内部讲,一是强化培训。各级审计机关要拥有完备的培训基地,从自己的需要加强不同岗位的适应性培训;二是重点选拔。即有重点地选派一些“尖子”人才进高校深造,进行知识更新,或参与国际技术交流和技术合作,在实践中不断增长才干;三是完善机制。要逐步形成能有效鼓励各类人才脱颖而出,能最大限度地挖掘,激发各类人才智力潜能的运行机制,使知识最终能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求参与分配。

6.加大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宣传力度

开展会计信息化审计的主要障碍之一是对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必须加大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宣传力度,如实宣传网络环境下重构后的会计信息系统所带来的风险,大力宣传会计信息系统控制的重要性,让更多的经营管理者,真正认识到开展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必要性,增强会计信息化审计的迫切性,促进社会舆论对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理解与支持,进而推动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的开展。

作者单位:河南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谢诗芬.高级财务会计问题研究 [m].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45-52.

[2]胡仁显.自助式会计信息系统[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78-82.

[3]傅元略.网络财务[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56-63.

会计信息化审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会计事务;信息化;审计规则;整改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5-0095-02

前言

顾名思义,会计信息化审计职务,就是充分彰显现代化信息技术协调整改实效,全面突出以往计算机限定屏障,属于企业内外信息科学整编的一类回应手段。其主张有力衔接既有系统架构的实时、开放性操作特征,避免会计责任、环境、境外审计规划期间衍生任何不必要的思维模糊迹象。事实上,此类会计审计主体、客体如获新生,不惧怕任何样式的程序重建挑战,并将全身心投入到更多新颖形式的审计组织形式和业务管理类型当中。

一、会计信息化审计内涵机理与功能特征论述

会计信息化审计,主张精确预测审计职务交接中的一切风险,并在关键时刻制定组织科学运营和企业评价综合信息战略内容,全程稳定系统审计运行结果的客观、独立特性。事实上,审计组织原本就主张凸显信息技术适用能效,定期规划并实施全新审计方案,借此判定既有信息系统安全、可靠等价值地位;再就是针对内部财务报告影响程度做出有机回应,并提出精准式系统审计报告材料。毕竟此类会计信息化审计事务,始终借助计算机系统作为审视对象,相对地决定其应用期间必须具备以下功能特征:

1.极为广泛的审计空间范畴。一旦说会计信息系统全面投入沿用情境过后,单纯针对其加以修改完善,相比系统初始化开发设计阶段要显得更加困难。所以,相关规划主体,不单单要将使用过后的会计信息系统加以事后验证,并且需深度衔接事前和事中审计工序流程,维持会计结构形态的高度完整。

2.比较隐蔽的审计疏导线索。透过实时布置的会计信息系统工作结果验证观察,有关内部核心审计线索,绝大多数会在计算机媒介层面之上存储,想要加以精确识别提炼也不是较为简易的,同时会面临各类整改转移和隐匿销毁等不安状况。

3.足够动态化的审计调试证据。在特定企业单位进行经营活动布置期间,有关会计信息系统始终是不可或缺的,在特定状况之下必然会对业务经营水准产生直接性影响。相关技术人员在开展此类会计信息化审计事务期间,必然会在工序交接期间进行审计证据挖掘,确保在尽量及时完成审计任务的基础上,不会对被审计系统正常运作质量产生任务限制性威胁。另外,审计内容上时刻彰显系统特性。因为会计数据处理期间自动化水准日渐提升,涉及系统后期输出结果,往往会因为信息系统构筑期间不同因素检查分析流程深度交接,而发生全面改变,唯独将以上细节处理周到,才能保证输出正确信息内容。

二、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化审计工序流程衔接准则研究

依照我国最新颁布的《审计法》条令观察分析,涉及会计信息化审计可以顺势延展为准备、实施、结论审定和措施执行、后期评估阶段。

1.会计信息化审计准备阶段。此类环节核心任务在于精确拟定审计方案,将辅操作系统一切结构状况进行调查、审理,并制定内部初始控制体制,借此稳定符合性测试的范畴,将当中一切不良风险提炼出来并顺势遏制。

2.会计信息化审计方案实施阶段。具体彰显全新审计系统的核心引导效应,必要情况下联合审计范畴、工序衔接规则加以多元化评价,确保最终审计结论的完整性,能够在紧急状况下及时发表审计改造建议。

3.会计信息系统结论精确化审计和方案科学实施阶段。审计期间,内部工作人员会针对系统一切符合性与实质性测试内容加以提炼修正,方便被审部门会计报表材料的合理性、公平性、一贯性特性得以有机呈现,并且快速介入系统核心处理功能评价单元之中,将最新整改调试意见内容补充完整。

4.会计信息化审计结果多元化评估阶段。接受审计调试的部门,将时刻保留最终结果的认同和异议表达权力,特殊情况下可以提出重新审计要求,此后对应职务人员会依照相关证据材料做出复审决定。

三、新时代背景下会计信息化审计方式的创新布置策略内容细致解析

长久以来,经过我国经济交流活动实施不断的网络信息化、国际化专业调整,使得电子商务一跃成为一类核心经济管控项目。尤其在网络经济大潮急剧翻涌的背景下,电子商务同会计网络化审计事务自身得以有机更新延展,接连不断地带动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衍生效率,对应地令其间一切经济监督流程下的会计信息审计规则变得更加严格缜密。相信持续不久过后,此类会计信息化系统审计事务,必定能够借助原有的现场审计环境,逐渐拓展衔接到互联网空间之中。也就是说,所谓的信息化审计项目,其实就是基于互连网,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专门的方法,通过人机结合,对被审单位进行远程审计,是在Internet网构筑WWW.应用环境中,建立超级连接,通过Internet访问远程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实现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审计。整个系统由若干台审计人员使用的审计工作站(计算机)、审计内部的局域网、一台审计部门Web服务器、Web服务器与被审单位服务器连接通信的Internet广域网、被审单位会计信息系统服务器组成。

1.开创布置足够新颖全面的会计信息化审计法律规章体制。如今网络技术如此发达,各类黑客、信息盗取行为广泛分布,尤其作为会计信息化审计事务,更加需要借助法律法规文件谋求保障空间,长此以往,才能适度彰显异质化审计程序科学效应,并且有效地实施对应调试方案内容。所以,现如今我国相关部门已经主动联合最新技术手段,及时强化会计信息化审计程序协调支持能效,并在适当时机范围内建立足够完善的保护法规体系架构。有关细节内容表现为:首先,针对《审计法》条令进行适当修缮。尽管目前审计法律体系架构覆盖范围中,已经针对各类信息化审计职务交接流程提出严密规范要求,但是核心工作系统架构形态尚未做出明确规定,并且长期缺乏对应法律文件进行内部程序审计管理。其次,主动稳固辅助型法规建设力度。虽然现在我国审计法律文件开始限制审计活动中的特定内容,但是后期工作调整实效始终不够显著。所以,相关设计主体有必要透过网络、计算机技术等方面推动立法建设步伐,借此辅助会计信息系统一切审计规范事务,并在合理期限范围内完善既有法律体系的缺陷细节。需要注意的是,有关单位要全程参与法律改革活动之中,确保最终制定的审计理论体系,能够较好地贴合国际标准和我国基础国情,不会遗留任何会计系统审计技术完整性、先进性缺失弊端。

2.适时培养提供高素质会计信息化审计人才。如今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作为内部高效会计信息化审计人才,不单单要时刻掌握各类审计专业技能,同时要灵活适应计算机网络程序更新速率,能够在任何时刻做出正确决策。事实上,现下我国会计信息化审计人才供应力度极为有限,个体专业水准表现上可说是参差不齐。相关部门必须定期开展会计信息化审计技能训练活动,确保内部成员能够及时观察到国际先进性审计准则和人才队伍编制,并自主进行自我规范改造,切实拓展自身审计人才重复教育活动能效,督促工作人员及时跟进并掌握最新会计审计专业知识,稳定今后各类职务交接和审计挑战的综合应对实效。

3.设计开发质量水准较高的会计信息化审计专业应用软件。我国大部分企业会计信息化改造沿用实力不高,这和内部信息系统支持软件运用普遍程度有着直接关联,长期放置不管,必将令特定系统审计流程承受百般阻挠。事实上,有关单位在开展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期间,几乎单纯地沿用计算机程序加以辅助交接,全程忽视专业化审计软件的存在以及延展意义。面对此类状况,需要审计程序开发设计主体全面参与到系统运行和维护实践单元之中,正视一切审计工作内容特性,并针对当有的方式流程加以深刻调研解析,尽量在最短时间范围内研制成功一类较为科学、应用方便的审计软件,借此全效提升我国各类企业会计信息综合审计工作协调效率,全面推动会计信息审计软件开发水准,最终拓展会计信息系统审计软件市场机制的不断成熟前景。另一方面,会计信息系统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审计软件的数据接口,为了规范审计工作,必须对审计接口做如下处理:第一,由于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线索的隐蔽性,需要在会计信息系统中预先留下审计接口,保证会计信息系统的审计功能,以此来提高审计软件的质量。第二,审计人员需要对审计预留通道进行测试,即对会计信息系统处理数据的程序、方法进行测试,检测结果是否与预期一致。第三,在企业财务和管理软件的数据接口上规定使用统一标准的接口。

结语

综上所述,长久以来,会计信息化审计方式的确有效调节了不同企业协调发展水准,并且随着时代、科技的进步,对于既定审计事务提出更加严格的规范管制要求。毕竟我国目前会计信息化审计研究成就,始终维持在初始阶段,在理论体系架构方面仍旧始终处于落后状态,相关规划主体必然同步面临会计信息系统创新设计和审计事务有机渗透等技术挑战。因此,必须针对当中隐藏的突兀性问题加以精确提炼和产生原委解析,必要情况下制定综合式信息审计系统,为今后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应用,奠定标准协调适应基础。

参考文献:

[1] 武娜.浅谈信息化条件下加强审计质量控制的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5,(8):45-63.

[2] 翁晓华.计算机审计技术在内部审计中的实践[J].中国农业会计,2015,(4):69-78.

[3] 杨静.关于我国电算化审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12):103-115.

会计信息化审计范文第5篇

一、会计信息化审计与电算化审计的区别

会计信息化审计来源于会计电算化,但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会计电算化审计只是将计算机仅仅当作手工作业审计的工具和奴隶,只意味着审计手段的改变;其次,会计电算化审计对象局限于财政财务收支,难以扩大到与经济效益有关的经营管理和其他领域;第三,电算化会计技术由于模拟手工作业审计的审计过程,不仅未充分考虑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特点(如:隐形化、程序化、不尽安全等),而且未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讯、网络等)的特点和优势,这不能不说是对现有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样,如果只把计算机网络应用于先进的工作程序的自动化,也是没有认识到它的潜能。但会计信息化审计则不同,它是建立在对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对传统审计模式进行重构,并在重构的现代化审计模式上通过评价来控制会计信息系统。据此发展的会计信息化审计技术就是在计算机系统中模拟社会的审计工作,对计算机系统的活动进行监视和记录的一种安全技术。运用会计信息化审计技术的目的就是让对计算机系统的各种访问留下痕迹,使计算机犯罪行为留下证据,计算机审计技术的运用形成了会计信息化审计系统。会计信息化审计是适应变化后环境的需要。计算机网络带来的会计系统的开放与系统共享,而开放与共享应是以安全为基础的。企业一方面通过网络开放自己,向全世界推销自己的形象和产品,实现电子贸易、电子信息交换,但也需要守住自己的商业秘密、管理秘密和财务秘密,而其中实现了电子化即具有货币价值的会计秘密、理财秘密是最重要的。会计信息化审计要求我们有必要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抵抗来自系统内外的各种干扰和威胁,做到该开放的开放该共享的共享,该封闭的要让黑客无奈。因此,无论是从数据的完整、真实、及时方面,还是从审计线索清晰度与系统安全方面来看,信息化审计是电算化审计基础上一个质的飞跃。

二、会计信息化审计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会计信息化审计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信息化会计系统的审计,二是利用网络进行辅助审计。但是,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已发展到第二阶段 ―― 网络信息技术阶段,从而使会计信息化审计与电算化审计及传统手工审计相比,在审计内容和方法上有了很大的不同。其主要内容及方法如下:

(一)审计线索的追踪审查

在手工会计系统中,每一个步骤都会产生相应的纸性介质的会计资料,审计线索十分清楚;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加工过程的自动化可能导致部分可视性线索消失,但交易伙伴间的信息交换大多还是通过纸面文件的形式来完成,审计人员可以利用“绕过计算机审计方法”获得所需的审计证据;在信息化会计系统中,许多业务的谈判、签约甚至交易,都是在网上进行,资金的结算也通过信用卡等在网上交割,经济业务信息按一定程序在网上自动生成会计信息并传送,整个交易过程几乎呈现无纸化态势,审计人员很难获取所需的审计线索。因此,必须采用如下方法来保留审计线索:①在系统内建立日志和追踪文件,以审查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是否有过渡文件被修改和处理。②在审计机构和签字确认的单位同时形成原始数据的备份或在不同部门各自形成相关的数据库,这样既可以相互监督,又可以使审计线索得以保留。③还可采取就地审计和突击审计的方式,以防程序员对被审系统的应用程序加以篡改,防止操作员对被审计系统数据文件进行增加、删除、修改等。

(二)信息化会计系统的安全性审计

在网络环境下,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一方面提供了会计信息的共享性,另一方面,电子形式的会计信息又会受到诸如网络故障、计算机病毒、计算机黑客和非法者入侵等潜在威胁的影响,这些都会严重威胁会计信息和数据的安全、完整,严重时可能导致会计信息系统的崩溃。这样在信息化审计中,保障会计信息的安全性,以控制审计风险,就显得比以往更加突出,并成为信息化审计的最重要问题之一。因此,审计人员应从制度化控制和程序化控制两方面加强系统安全审计:①了解被审企业对国家及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计算机法规条例的遵守情况,检查被审企业是否建立、完善并实施系列安全管理制度;②定期进行系统安全测试,以评价系统数据加密、身份认证、用户授权、反病毒、防火墙等安全技术应用的合法性及有效性。

(三)信息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审计

在网络环境下,由于系统建立和运行的复杂性,内部控制的范围也相应扩大。因此,对信息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的审计也应有所改进,具体内容如下:①通过访谈了解被审单位有没有制定适当的权限标准体系,岗位人员是否按照所授予的权限对系统进行操作。②审查是否将系统内不相容职务划分清楚,在数据输出时,对不同密级的数据授予不同的权限。③被审单位的系统操作是否遵循一定的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即是否建立了严格的硬件操作规程、作业运行规程、用机时间记录规程以及操作员访问系统的标准操作规程。④审查是否建立了数据备份与数据档案管理制度。系统(包括数据)管理和备份数据与软件管理是否由不同人承担,系统进行备份数据恢复时,是否由具体操作员和主管共同批准。

(四)对信息化会计系统应用程序的审计

信息化审计中对会计系统应用程序的审计目标有两个:①程序处理过程是否与有关的标准及法规相符。②考核程序对错误的检验和控制情况。为达到审计目标,可运用包括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在内的多种测试方法,对被审计应用程序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合法性进行验证;也可运用在被审系统中设立的审计控制点,定时与不定时地、成批或实时地收集有关审计数据,以进行审计验证。另外,还应结合被审系统的特点,采用一些专门的技术和方法,例如模拟数据测试法、人工测试法、计算机辅助法、审计程序测试法等。

(五)充分利用网络进行辅助审计

在网络环境下,审计人员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在审计各个工作阶段实施网络辅助审计,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①利用网上Microsoft office 软件强大的计算、分析、制表及文字编辑功能,可编制各类审计工作底稿,并可制成相应的文件供随时调用和远程发送;②通过计算机网络自动收集有关审计综合信息、审计法规信息、审计项目信息、审计内审信息等,为审计工作提供相关信息;③利用Internet的超级链接功能,在网上检索被审企业的基本业务信息;在取得被审企业的网络管理权限后可查询并复制重要的财务信息;④借助嵌入审计程序对网上数据处理的一些敏感环节进行实时动态的监控,以满足审计的需要;⑤利用 E-mail 向银行、税务、工商及往来单位发出电子邮件对被审企业的支付能力、纳税情况和信用状况进行调查与评价,以获取有用的审计证据;⑥利用桌面视频会议系统支持视频、声音、文件浏览协同修改等特点随时召开可视会议,进行调查、座谈和取证,并可就重大审计问题进行网上专家会诊。

三、会计信息化审计所面临的系统安全问题及其对策

会计信息系统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有:①利用网络及安全管理的漏洞窥探用户口令或电子账号,冒充合法用户作案,篡改磁性介质记录窃取资产。②利用网络远距离窃取企业商业机密以换取钱财,或利用网络传播计算机病毒以破坏企业信息系统。③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上的电子商贸趋向“无纸化”,越来越多经济业务的原始记录以电子凭证的方式存在和传递。不法之徒通过电子货币账单、银行结算单及其他账单,就有可能将公私财产的所有权进行转移。

针对信息系统所存在的风险,在审计过程中首先应了解企业网络的基础情况;其次要达到安全控制的目标(主要包括保证系统运转正常,数据完整可靠,保障数据的有效备份与系统的恢复能力,对系统资源使用的授权与限制等);还要了解企业现行的安全控制情况及潜在的漏洞。审计人员应充分取得目前企业对网络环境的安全保密计划,了解所有有关的控制目标的实现情况,系统还有哪些潜在的漏洞。并利用各种技术工具产品如网络安全测试产品、网络监视产品、安全审计分析器,对企业现有的安全控制措施进行测试。

同时,我们在判断一个系统是否安全,不能单从双方当事人的判断做出结论,而必须有第三方的专业审计人员通过审计做出评价,这时审计人员必须具有独立性,站在公正、公平和中立的立场、角度做出客观的评价,这种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不管是在操作系统中还是在应用软件中,审计系统都应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而存在。②设立工作独立、行为自主的计算机系统审计员。

另外,虽然如Netware、Windows、NT、UNIX等网络安全操作系统,均提供了审计所需的安全功能,但由于操作系统提供的是面向整个系统的审计功能,不能考虑到各种应用软件的具体情况,不能很好地满足各种客户的需要。因此,计算机用户可以根据应用软件的特点和自身需要,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应用软件审计系统。我们说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审计,并不仅仅是一个名词的改变,它更代表一种改革的观念、一种新的审计思想、一种普遍的大趋势。它将在网络通信飞速发展的今天日益得到发展与完善,构筑新的审计理论框架。

会计信息化审计范文第6篇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审计 作用 特征 完善策略

一、会计信息化审计的作用

会计信息化审计是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而诞生起来,对于会计信息化工作而言,审计为这项工作带来了较为明显的作用。具体而言,这种作用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确保会计信息系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涉及到多个不同方面,包括软硬件、数据技术等方面,而这些不同的内容往往在会计工作中并不能得到较为统一的安排,从而极易发生软硬件系统被恶意的破坏、重要的会计信息丢失等事件发生。对于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要求企业应相应建立安全保障措施,而审计工作在此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综合评价着整个系统是否健全有效,及时发现不足,并加以改进。

其次是确保会计信息系统执行的可靠性。会计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受多种不同因素影响,包括着软硬件系统、数据库、技术等方面。这种可靠性综合体现在信息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在营业周期内对于错误率的控制。审计工作能够对于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进行检查,判断该项工作是否正常进行,从而可以降低出错率,最终提升会计信息系统的可靠性。

最后是确保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的有效性。这种有效性是指该系统的运行是在符合各个层次的规章制度之下运行,并能够达到运行的目标。审计工作在会计信息系统工作一段时间之后,会自动对该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核查,并给出审核的结果,指导会计工作管理人员进行修正。

二、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特征

会计信息化审计对于会计工作效果而言具有实质性的提升,作用极大,这种审计工作表现出了一系列的特征,也正是由于这些特征,使得其在会计信息化工作当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具一般而言,会计信息化审计具有如下几点特征。

首先,信息化审计是在审计所有方面均运用信息化技术(毕健萍,王建中,2009)。尽管目前审计工作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应用网络,但作为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目标而言,其所设计的理论基础就是将审计工作同时在多个领域、多种标准、多种技术及多种方法进行有效的结合。因此,这导致了信息化设计工作的内容必将会更为丰富,信息技术也会运用的更为全面。

其次,信息化设计具有十分强大的适应能力。由于信息环境是系统的与多元化的,因此其实时更新的速度与频度也较快,这就使得信息化审计工作也必须能够做到实时审计,快速对变换了的会计环境进行及时的适应与判断,从而最终保障会计工作能够在变化当中得到必要的控制。

最后,信息化审计工作是对原始审计工作的快速提升。通常情况下,审计工作在企业内部往往被独立出来,而这也促使着审计工作对效率与低风险的追求。开放的计算机体系为审计工作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化信息,也提供着较为先进的技术平台,对于同时提升审计效率及降低审计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会计信息化审计存在的问题

尽管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对于企业成长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这一方面工作开展较晚,因此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具有不小的差距,而这也具体体现为,信息化审计工作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首先是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使得审计线索的清晰性不够。信息化审计工作离不开计算机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而这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手工会计核算体系,从而省略了会计报表中各种参与者的手写签名这一步骤。通过计算机体系,会计相关报表都是自动生成的,使得编写与修改过程通常不会留下明显的痕迹,因此导致了审计线索不容易被辨析。另外,尽管会计电算化使得每一次报表操作都会留有痕迹,但也会因为信息记录的宽泛性使得重要信息不容易被辨识。

其次是相关的会计信息化软件尚缺乏可信度较高的审计系统的认证。伴随经济社会的纵深演进,信息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这使得会计信息化当中所使用的会计软件的种类众多,因此审计人员在进行使用时往往会面临一系列的困扰,而这最为主要的就是选择合适的会计软件的问题。目前不少会计软件的开发往往流于创新形式,并未真正考虑到审计工作的特征,从而使得不少软件在使用过程中不仅未能给审计人员到来便利,反而增加了工作的复杂性。

四、完善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策略

面对上述问题,企业有必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采取一系列的完善策略,保障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真正符合企业的长远发展方向,为企业经营带来帮助。

第一,建立健全企业的会计信息化的审计机构,从而基于我国总体的审计规则,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的信息化审计体系。这一体系不仅要对制度与规范上进行良好的安排,而且要兼顾到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并且也要求在起步阶段,政府部门应对企业信息化审计技术进行相应的支持(程艳,2009)。

第二,强化对于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的理论与技术的探讨与创新。事实上,无论是缺乏理论支持还是缺乏实践支持,信息化审计工作都很难得到充足的实现。因此,理论与实践开发工作必不可少,促使企业从规律中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而这也进一步要求企业善于学习国内外成功运营的先例,从而探索出适合自身特征的信息化审计体系。

第三,企业领导应对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进行必要的重视。这一策略是开展信息化审计工作的关键所在,相关的企业领导人在深刻领会国家对于信息化技术重视的基础上,对自身企业的审计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并从企业战略高度与长远发展角度来对审计工作进行相应的改革,从而真正将这项工作作为重点来进行综合考虑。

参考文献:

[1]毕健萍,王建中.会计信息化审计方法初探——传统审计与信息化审计的比较[J].财会通讯,2009

会计信息化审计范文第7篇

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和运用,信息化得以普及,会计信息化和审计信息化应运而生。在会计信息化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审计信息化也得以发展。文章首先分析了审计与会计之间的关系,审计源于会计,但是审计和会计又是相互独立的,有各自独立的体系;其次研究了审计信息化和会计信息化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两者既对立又统一,出现会计必定会出现审计,审计与会计是分不开的。

[关键词]

审计信息化;会计信息化;数据库

会计主要是运用专门的理论方法对经济体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关系工作。在结合信息化的发展情况来看,会计信息化是将传统的会计知识与信息化技术结合在一起,通过运用计算机、网络与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对会计的基本信息进行收集、归档、处理、储存以及运用。而对于审计信息化而言,审计信息化指的是对被审计的对象进行财务工作和经营时,审计人员为了实现其审计目的,采取必要的审计程序,对企业运营的合规性以及利用计算机网络生成的财务信息进行审计,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对报表进行审核的精确工作,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收集、审查、核对以及验证工作。另外,信息化建设需要注重内部审计人员的培养,并且有步骤有计划地对信息化人员进行培训工作,这要求信息化审计人员不仅要适应信息化的情况,还应该提升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1审计和会计之间的关系

审计与会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会计的发展,审计的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两者之间密不可分,协同发展,因此,就必须要求我们对审计和会计的职能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并且能够正确地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审计在整个国民经济监督体系中占据较高的位置,其位置具有很高的严密性,其地位也比较高。而会计有着具体的工作和具体的业务,主要针对企业内部人员的。审计是宪法赋予的一种监督的权力,而会计是在企业中对自我核算的一种监督,这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从审计和会计在经济体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看,审计是对会计监督的重新监督,会计是审计对象的一部分,而审计监督包括会计监督。因此,两者相互独立,相互联系。

(1)审计来源于会计。审计和会计本是一家,水融,但又可以单独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去运用,会计是审计对象的一部分,审计是对会计中的数据进行重新的确认以及校准,因此,审计源于会计。会计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一种经济管理的工具,主要以货币为主,有自己的独立体系的专业方法,会对企业和行政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系统的、规范的以及连续的纪录,并加以考核和指导的一种惯例活动,能有效地加强企业的经济管理并且能够促进经济效益的发展。对于审计,审计是有专业的独立机构和一些专业人员,这些机构和人员根据国家的一些法律法规,依法对被审计的单位中的一些会计数据,相关的经济活动以及一些财务收支和有关的经济督导活动,通过合法的法律手段,来监督企业的经济情况,并改进经营管理制度,提高经济收益,保障国家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可以发现,虽然“审计”和“会计”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从其发展以及定义来看,其中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同样有着明显的区别,所以说审计源于会计。

(2)审计与会计相互独立。在实际生活中,由于两者的基本概念不同,会计和审计是相互独立的。在工作中,国家的审计部门以及审计人员,会依法对各个部门行使监督权力,国家的审计部门有权对各个单位的会计部门进行审查监督,对其内部经济体制和经济状况进行审查和监督,并且在此过程中不受任何政府机构、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的干涉。在这一过程中,对审计的要求将赋予最高层次的监督,这样可以起到两个方面的作用:第一是可以在会计监督之后再次进行经济状况的监督,可以降低风险;第二是对于一些相关的会计部门进行监督,可以起到良好的督导作用。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审计工作的职能和会计工作的职能有本质上的差别。因此,可以发现,审计与会计两者是相互独立的。

2会计信息化与审计信息化的关系研究

(1)联系。首先,传统的会计逐步从会计电算化走向会计信息化,会计信息化是应用计算机处理技术来处理一些会计业务,是一种基于传统的会计凭证和报表的核算工作,只是将原有的工作转为信息化处理,将传统的会计知识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到一起,从而具备更强大的核算能力以及更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功能。审计作为对会计质量的一种监督手段,审计信息化如果无法跟上会计信息化发展的脚步,就很难起到监督的作用。换句话说,无论是审计信息化还是会计信息化,都是在基于传统的会计与审计的理论知识下,形成的新型的审计和会计。因此,我们认为这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其次,信息化会计的主要职能任务是为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的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会计信息,信息化审计则是帮助审计人员快速高效地完成审计工作,两者的服务对象显然不同,但是在这其中两者的服务功能是有一定联系的,并且互相影响。比如,两者都有自己的数据库信息,如入账数据库、出账数据库以及对明细账数据库等一系列信息化数据,并且无论是在审计还是在会计的过程中,都需要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两者数据库的信息质量都会对对方工作的开展产生作用和反馈。

(2)区别。尽管审计信息化来源于会计信息化,但是审计信息化和会计信息化亦有不同,审计信息化是根据传统的审计知识,在结合计算机信息技术,从而形成有自己独立体系特点的一种审计方式。在审计信息化的过程中,提高了审计的效率,并且使得审计工作变得更加快速,工作范围更为广泛,工作效率也优于传统的审计方法,所以,审计信息化和会计信息化是相互独立的。两者的不同在于,审计信息化是在会计信息化的结果上进行的,因为审计的对象是会计,审计是对会计监督的再监督。会计信息化主要是在处理会计信息时的效率有着很大的影响,在进行会计信息的处理时,都会在瞬间得以完成,与此同时,会计报表同时完成,可实现数据库的信息资源共享,实现会计信息的多元化服务。而对于审计信息化,主要是审计人员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电子技术进行一些相应的审计工作,这能帮助一些工作人员完成一些在原有人工审计的条件下很难完成的审计工作,特别是一些大量数据的筛选工作,信息化为此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与此同时,审计人员在引入会计数据时,能够通过计算机技术引入相关联的一些会计数据,把两者结合,从而更好地对经济制度和企业管理上存在的一些弊端和漏洞进行完善。因此说,审计信息化和会计信息化也是相互独立的,这样也有益于两者在各自的领域高速发展,不受约束。

3结论

会计信息化和审计信息化能根据国家的法律制度,在降低审计风险的情况下,充分地利用计算机技术,将传统的会计和审计工作推向会计信息化和审计信息化。对于审计信息化和会计信息化而言,都是通过现有的电子计算机技术和已有的传统的会计和审计方法相结合后产生的一种符合当代经济发展的新型审计和会计技术,这其中有实现过程,且两者的关系相互独立又密不可分。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会计信息化和审计信息化,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并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如果只发展一个,另一个就无法进行相关的服务,因此两者之间的发展应齐头并进,但在这一过程中又不可以混为一谈,应该在两者相互促进发展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系统需求的条件,进行融合,并且独立于自己的系统相互发展。

作者:徐志新 李蔚 单位:国网浙江常山县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袁秀梅.会计信息化目前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2005,50(19):44-45.

[2]吴洪军.关于加强审计研究的策略分析[J].财经界,2014(2):250.

会计信息化审计范文第8篇

新时期,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对各行各业的工作方式都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对于审计工作来说,其发展也呈现出了明显的信息化的特点。但是不可否认,我国的会计信息化审计还处于比较低的发展水平,依然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制约着其发展水平的提升。在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对会计信息化审计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策略进行研究也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

关键词:

网络;信息时代;会计信息化审计

随着全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几乎所有的领域都受到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信息化审计就是在传统审计的基础上,引入更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大大提升这部分工作的比例。在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会计信息化审计迎来了比较好的转型机遇,同时也受到非常大的挑战。会计信息化审计的整体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开展这一工作的质量与效率都有待提升。总的来说,会计信息化审计是审计实践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产物,其发展水平的高低也受这两方面因素的影响。笔者在此主要对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会计信息化审计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索出如何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的策略。

1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会计信息化审计存在的问题

审计事业的发展在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迎来了比较好的发展契机。但是现阶段的发展受到了多个方面因素的限制,比如经济环境更加复杂以及审计人员能力欠缺等。这些方面的因素也给审计工作带来了比较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如下方面:

1.1法律方面的缺失

信息化审计是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在传统审计的基础上,所发展的新兴事物,也是审计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现阶段对很多网络信息环境下,审计工作所出现的问题,仍然处于不断的探索和改进之中。最为重要的是我国在信息化审计方面的法律还比较欠缺,在很多方面都缺乏法律的规范,并且相关的立法以及规则的制定还处于不断的探索之中。对于信息化审计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新的问题和纠纷等,并不能有效的解决。对于审计人员来说,在这种情况下独立进行审计工作,非常的不便,并且也大大的增加了审计工作的风险性。

1.2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还有待提升

在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需要审计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作为确保信息化审计工作的质量。审计人员必须要能够学会在电子数据处理的环境下,充分熟悉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以及处理系统等方面的知识。此外,还必须要能够精通审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这就要求在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审计人员必须要具备计算机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充分了解审计理论,并且还要对审计软件相关的操作和维护等熟练掌握。但是这种综合型的人才目前还非常缺乏,使得信息化审计工作开展起来存在比较大的困难。

1.3审计软件的技术水平还有待提升

开展会计信息化审计需要依靠计算机网络,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所使用的主要工具就是审计软件。但是现阶段我国对于审计软件的开发还不够成熟,一些大型的软件公司主要的目标是对财务软件进行设计与开发,而专门用于审计工作的软件还比较少。另一方面,财务软件与审计软件在对接时也存在不小的困难,使得很多数据处理起来比较麻烦。此外,审计软件在功能方面还有待丰富,尤其缺乏管理方面的功能,在技术方面也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2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促进会计信息化水平提升的策略

2.1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设

伴随网络的普及,网络层面的违法犯罪活动日益增多,对于信息化审计也是如此,急需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建设,加快网络立法的进程。网络立法的主要目标应当是对网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解决,进而对网络活动进行规范,使一切网络活动都能在规定的框架内进行。并且对于网络的安全等,也必须要有法律作为保障,对于一切泄漏商业机密的行为都必须利用法律进行制裁。对于网络信息时代下审计工作的开展来说,也必须要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的制定,以实现对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时的行为进行约束,利用法律的威慑,来杜绝寻租行为等的出现。同时也要通过法律对会计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以促进其更加公正的开展会计工作,进而间接的帮助审计人员更好的进行信息化审计。

2.2加强对信息化审计人才的培养力度

要更好的开展审计工作,审计人员必须要能够掌握并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和审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符合这两方面要求的人才必然能够在这个行业中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很难达到这两方面的要求,大多数人员的技能比较单一。因此,需要完善对信息化审计人才的培养方案,从深度与广度上强化对人才的培训力度。首先,应当以高校为依托,由高校按照审计行业的实际需求制定培养计划,又审计与计算机两个专业联合对学生进行培养;其次,高校还要加强与审计机关和企业的合作,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实践机会,促进学生通过实践实现对理论知识的深度理解,对于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非常有利。审计机关和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引进优秀的高校毕业生以实现对审计队伍结构的优化。

2.3加大对审计软件的开发力度

审计软件是进行信息化审计的重要工具,必须要加大对审计软件的开发力度,同时做好评审和验收等工作。通过不断提升审计软件的技术水平,促使审计软件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等得以提升,同时优化审计人员使用审计软件的体验,使其较为容易的接受不断更新的审计软件。在实际开发时,要更加注重对审计软件的防火墙功能以及篡改数据功能的完善,并且要促使开发出来的审计软件同时具有分析和查证的功能,以促进审计软件与财务软件一体化的实现。

3结语

本文对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析,重点分析了法律、人才和软件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促进会计信息化审计在此背景下发展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邢智慧,尹慧.信息时代的网络会计[J].现代审计与会计,2009(04):54-54.

[2]宋英.会计信息化对审计的影响[J].审计与理财,2011(05):15-16.

会计信息化审计范文第9篇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审计 重要性 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2-173-01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对会计信息化审计的要求必然越来越迫切。要改变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的落后局面,必须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

一、建立会计信息化审计组织机构

为适应未来我国会计信息化审计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应尽快建立自己的会计信息化审计组织机构,按照会计信息化审计的要求组织、协调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规划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发展策略和职业培训计划,研究会计信息化审计理论、方法、技术和规范,指导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在这项工作的起步阶段,政府应加强领导力度,从宏观上搞好规划安排,从资金和技术上扶持会计信息化审计,有效规划、部署和指导我国的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

二、加强会计信息化审计理论研究

审计理论来源于审计实践,又反过来指导、促进审计实践,二者不可偏废。会计信息化审计是一项理论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理论研究应首先开展起来,以此推动和指导审计实践的开展。国内学术界、政府研究机构应当加强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理论研究,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密切关注国际会计信息化审计的最新发展动态,不断发展与完善会计信息化审计理论,从而更好地为会计信息化审计实践活动提供指导,促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审计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高等院校、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研究组织是会计信息化审计研究不可忽视的力量,其中集中了理论素质和计算机水平较高的专家学者。由他们将有关计算机的实践上升为理论,在理论的指导下,为我国的会计信息化审计规划一条发展道路。

三、制定会计信息化审计准则

会计信息化审计同传统财务审计相比,在审计对象、审计目标、审计内容等方面均有所不同。为了规范会计信息化审计业务,明确工作要求,保证执业质量,应研究和制定我国的会计信息化审计准则和实务指南。会计信息化审计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由行业组织出面将实践经验加以总结,并把有关概念、工作流程和技术方法固定和统一起来,形成行业标准和规范。这是会计信息化审计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也是所有行业发展的共同规律。因此,应深入研究国外的会计信息化审计理论与方法,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实际,制定会计信息化审计准则,规范会计信息化审计业务,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四、重视信息系统审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在西方发达国家,信息系统审计技术已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与应用,具有丰富的经验。而我国在这方面才刚刚起步,除研制出一些审计软件,在少数单位使用外,其他多种信息系统审计技术在我国尚属探索研究之中,尚未投入应用。可以说,信息系统审计技术对我国审计实务界来讲是一项全新的审计技术。因此,国家应将信息系统审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列为一项重要课题,组织有关专家对各种信息系统审计技术进行深入探讨,针对性地进行模拟试用,验证各种审计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全面总结各种信息系统审计技术的特点、实施步骤及其应用过程中注意的事项,为信息系统审计技术的具体应用提供指引。同时,为尽快了解、掌握并运用国际上最新的信息系统审计技术,应加强国际交流,选派外语水平高,具有一定审计经验和较高信息技术技能的人员到发达国家进修学习,以加快我国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五、强化企业领导对会计信息化信息系统实施管理与控制的观念

树立企业领导的信息化会计信息系统管理意识是开展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的关键。因此,企业主管部门在充分领会国务院有关“国民经济信息化”指示精神,认真抓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对企业领导进行会计信息化系统管理与控制的思想教育,促使企业领导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会计信息化审计的重要意义,重视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将会计信息化审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六、大力培养会计信息化审计人才

会计信息化审计是一项知识密集型的工作,是否有一支高水平的会计信息化审计人才队伍,是这一事业成败的关键。开展会计信息化审计需要一大批具有下列基本素质的审计人才。这些素质包括:一是精通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税务等理论与方法,熟悉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和与企业经营管理有关的法律规范,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实践技能;二是具有利用计算机网络和财务软件熟练进行业务处理的能力;三是能够比较流利地使用一门外语进行交流,以适应企业国际化发展;四是具有全局观念,风险意识,公关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对资本市场的敏锐洞察力,有开放思维和创新意识;五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但从目前的人员数量和知识结构上看,还远远不够。因此,必须重视会计信息化审计人才的培养。

七、加大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宣传力度

开展会计信息化审计的主要障碍之一是对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必须加大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宣传力度,如实宣传网络环境下重构后的会计信息系统所带来的风险,大力宣传会计信息系统控制的重要性,让更多的经营管理者真正认识到开展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必要性,增强会计信息化审计的迫切性,促进社会舆论对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理解与支持,进而推动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的开展。

八、重视对会计信息化审计的资金投入

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都需要一定的资金保证。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组织,应当重视对会计信息化审计的投入,保证所需要的资金。国家应拨出专款用于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理论研究、标准制定、技术开发以及人才培养,切实加大对会计信息化审计的支持力度。同时为专家、学者创造机会,使他们能够到会计师事务所、财务软件公司、企事业单位去调查研究,获取第一手资料,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将他们的研究成果尽快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作者单位:山西金融职业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8)

会计信息化审计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会计信息化 审计 影响 对策

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会计工作也经历了从原始的手工会计到会计电算化再到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会计信息化,是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会计信息化是指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在会计电算化基础上全面应用以计算机、网络和远程通讯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的会计模型进行重整的现代会计基础上,建立计算机技术与会计高度融合的、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社会经济运行提供充足、实时、全方位的信息。

一、会计信息化对传统审计的影响

(1)对审计环境的影响。会计实现信息化后,由于会计信息化系统的特点,使得会计组织结构,会计处理程序和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会计信息化必然要求“审计信息化”,只有在审计工作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现代信息技术与审计高度融合,才能大大提高审计的工作质量和效率。(2)对审计内容的影响。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由于会计信息的开放性,网络故障、计算机病毒等问题都威胁到会计信息和数据的安全和完整。审计工作的内容将扩大到如数据仓库的分析评价、网络系统的安全评价和审计软件的开发等。(3)对审计技术的影响。实行会计信息化后,网络信息系统本身强大的核对、检查和内部控制功能,大大简化了传统意义上的查账工作。采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就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利用计算机的先进技术,辅助审计人员完成各种审计工作。(4)对审计风险的影响。审计风险的存在可能导致信息使用者的错误决策,进而会引发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承担问题。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会计资料是存储在磁性介质上的,修改起来不留痕迹,因此舞弊行为较难发现,从而增加了审计人员的检查风险。(5)对审计人员的影响。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审计人员除了要具有丰富的财务会计、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熟悉有关的政策、法令依据以及其他的审计依据外,还应掌握一定的电子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术。

二、适应会计信息化需求,加强审计工作的对策

(1)加快信息化审计法律法规建设。在新形势下,有必要重新审视信息化审计的定义、原则、方法等各项内容,研究和制定会计信息化和信息化审计都易于实现的工作标准,使两者能在规定和要求上协调一致,促进两类法规相互配套,相辅相承,最终形成科学合理、便于执行的信息化审计法规和准则体系。(2)建立会计信息化审计组织机构。应尽快建立会计信息化审计组织机构,按照会计信息化审计的要求组织、协调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规划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发展策略和职业培训计划,研究会计信息化审计理论、方法、技术和规范,指导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3)加强审计信息系统安全性建设。应采取如下手段加强对审计信息系统的安全建设:建立意外事故应急恢复备份;确保审计计算机系统具有应急恢复功能;安装反病毒软件、系统防火墙;强化审计人员的审计风险意识;网络审计系统提供多重登录体系,提供多重密码,制定操作权限等。(4)加强审计软件的开发。一方面,审计人员在会软件的系统开发过程中,要发挥监督作用,对软件开发的可行性、可用性进行分析和调试;另一方面,在评审阶段,应由财政部门与同级的审计机关联合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对软件的各项指标提出意见,从而保证会计软件的可审计性。(5)引进先进的审计工作方法。利用网络技术开展远程审计,在大型的已形成了局域网的系统中,可以为审计人员设立一个终端,将审计人员的计算机作为权限是查询不能修改的一个特殊用户连入局域网中,对电算化会计系统进行实时的审计,从而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等。(6)加大培养信息化审计人才的力度。一是完善机制:要逐步形成能有效鼓励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运行机制,使知识最终能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求参与分配;二是强化培训:审计机关要拥有完备的培训基地,从自身的需求加强不同岗位的培训;三是重点选拔:有重点地选派人才进高校深造,进行知识更新,并在实践中不断增长才干。此外,还要强化企业领导加强管理与控制的观念,树立企业领导的信息化会计信息系统管理意识,从而使企业领导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会计信息化审计的重要意义,进一步重视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同时,也要加大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会计信息系统控制的重要性,让更多的经营管理者真正认识到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必要性,促进社会舆论对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理解与支持,进而推动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的开展。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审计工作有着重大的影响,并给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审计工作是保证我国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手段,起到为国民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因此,只有适应会计信息化环境,不断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促进审计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和应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审计的作用,达到审计的目的。

参考文献

上一篇:情境教学法范文 下一篇:外语教学信息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