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化教学范文

时间:2023-03-09 02:45:05

会计信息化教学

会计信息化教学范文第1篇

一、会计信息化概念及特征

(一)会计信息化概念

会计信息化是科学技术的产物,全面的利用现代化手段,来进行会计管理。相较于传统的会计信息具有较大的优势,能够实现对信息的整合和处理,需要建立在会计基础上,将会计学科高度融合,借助会计信息系统,为企业提供经营和决策,能够确保会计信息的稳定运行,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会计信息化具有便捷性和快速性的特点,能够实现会计信息的共享,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良好的服务。

(二)会计信息化特征

第一,会计信息在使用中,必须要与网络共同来使用,以计算机为主要的操作对象,在计算机中输入会计信息和会计数据,能够确保会计信息的自动化。第二,有利于加强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企业的各个部门能够在网络上进行信息沟通,需要明确各业务之间的联系和关系,运用计算机软件来记录企业的采购和销售情况,实现企业会计信息的有效传递和共享。第三,对企业会计人员的信息化要求较高,需要确保会计信息操作的合理性,提高会计人员的操作技能,强化会计信息的处理能力。

二、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会计信息化认识程度不够

会计作为高级技工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会培养大量的会计人才。但是高级技工学校会计教学还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会计人员,不能满足企业实际的用人需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对信息化教学的认识程度不够,会计环节和管理模式落后,无法实现会计信息化的优化和创新。片面性的认识导致会计信息化出现较多的问题,严重阻碍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掌握专业知识,与当前企业的用人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二)会计信息化教学手段单一

高级技工学校会计教学中,教师主要是向学生传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能力较强,但是实践应用能力较差,导致学生毕业后,无法胜任工作。会计科目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但是目前主要的教学现状是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背诵理论知识,没有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无法理解上机操作的具体内容,学习过程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和环境当中,教学手段较为单一,教学方法较为落后,不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不符

会计信息化教学主要是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学科,要求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教学中来,促进学生实践学习能力的提升。但是,当前高级技工学校的会计教学内容与实际的用人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没有在学校内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导致学生的实践技能较差,没有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学生不能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教学中来,造成会计教学内容和实际应用出现不相适应的情况,导致人才培养的难度增大。

三、信息化背景下会计教学变革措施

(一)转变教学观念

信息化是科学技术的产物,要想促进会计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将会计教学融入到信息化教学中来,促进教学观念的创新。会计教师需要认识到信息化会计教学的重要性,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会计专业与其他专业相融合,运用计算机加强对会计信息的管理,将会计信息通过计算机输入到会计信息系统中,增加会计信息比重,加深学生对信息化技术的了解,强化会计教学的实用性能。对当前市场的会计用人要求进行了解,促进会计教学模式和思维模式的创新,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出满足社会要求的会计人才。

(二)创新教学手段

教学设备、师资队伍和教学经验都是会计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手段,需要加强对会计信息化教学的理解,明确会计信息化教学的作用和优势,促进教学资源的优化,加强对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要想确保会计教学的顺利开展,需要促进教学手段的创新,在会计教学中进行会计信息模拟实验教学的投入,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深入到教学内部,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对会计教学的师资力量进行调整,优化教师队伍,聘请专业能力较强的会计专业教师,给学生提供专业性的指导。

(三)强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

要想促进会计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联系,在学校内部开展会计教学活动,通过模拟会计实验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实践的内容和方法。需要在学期末组织学生深入到企业内部,了解企业会计做账方法,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可以使学生深层次的了解会计知识,有利于加强学校与企业间的联系,有助于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能够给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加深对实际操作能力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会计信息化是时展的需要,也是会计领域变革的展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会计信息化的产生,会计教学必须要顺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深刻认识到信息化对会计教学的重要性。需要结合企业的用人需求,运用各项信息化手段,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展现出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符合高级技工学校会计教学的要求,能够促进会计教学的有效开展,为企业培养优秀的会计人才。

会计信息化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平台测试;问卷调查;评定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高校会计职业人才培养目标由原来的“应用技术型”转换为“实用高技能型”,要求会计人员熟练掌握软件操作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因此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要与时俱进,提高学生掌握信息化的水平。现以《会计信息化》里的“普通采购业务”内容为例进行深入研究。

一、教学分析

(一)内容分析

普通采购业务是从财务模块到供应链管理的衔接阶段,课程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有助于突破供应链模块的教学瓶颈,为相关专业和课程教学提供借鉴;采购管理是企业关注的重点,提高本节课教学效果有助于培养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计专业二年级学生,他们通过《会计基础》、《会计电算化》、《初级会计实务》等前置课程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基本账务处理技能,但由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对岗位流程和角色分工不够熟悉。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和岗位技能要求,确定本节课知识目标为:明确普通采购业务的概念、操作流程及岗位角色分工。技能目标为:掌握订单、入库单、发票、付款单等基本单据的填制;能够及时地解决和排除会计软件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故障[1];素养目标为:培养学生对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兴趣和自豪感、责任感;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会计职业精神等。以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为基础,本节课教学重点是:订单、入库单、发票、付款单等基本单据的填制;教学难点是:掌握普通采购业务操作流程。

(四)教学资源

为方便学生随时查阅和拓展相关知识,增进师生交流。教师整合了“网络平台”、“微课”、“公众平台”三大类教学资源。

二、教学策略

以就业需求为向导,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设计教学策略如下:(一)课前教师上传资料、任务,学生初识任务;(二)课中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讲授新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三)课后制作试题进行效果检测和拓展提升。为化解重难点,我们充分利用以下信息化手段:1、课前学生进行漫画微课预习;2、课堂教师用动画视频进行完整流程梳理以及学生登陆“考教平台”实时检测教学效果;3、课后用“问卷星”进行互动调查和意见反馈。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一步步有条理的完成教学任务[2]。

三、教学实施

(一)课前准备

准备一,教师在班级QQ群里上传相关招聘启事以及课堂涉及到的原始凭证,让学生初步了解会计岗位需求,激发学习动力,增加专业自豪感。准备二,在微信公众平台漫画微课视频供学生自主预习,学生对普通采购业务的概念和流程有了初步了解,接下来迫切希望在机房软件上进行实际操练。

(二)课堂实施

1、教师演示(25分钟):教师利用红蜘蛛软件控屏进行讲授演示,通过案例导入、情境模拟等方法实现一对一辅导和差异化教学。2、学生实训(25分钟):学生引入教材光盘里的账套自主练习,遇到问题互相讨论,教师适时维持课堂纪律和辅导答疑。3、动画梳理(10分钟):在教师演示和学生实训后,学生对于普通采购业务的复杂流程还是一知半解,此时教师在投影上播放流程的完整动画视频,带学生一起回顾、梳理和巩固采购处理流程。4、平台测试(30分钟):利用“财务综合实践信息化竞赛平台”对学生进行测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按采购员、仓库管理员、会计、出纳等角色登录系统操作,系统自动计时评分并给出错题解析,生成成绩矩形图,教师在投影仪上进行点评,提醒集中出错点,对表现优秀的个人和团队进行表扬。课后及时对本次实训成绩予以登记,完成本次教学的实践过程考核。

(三)巩固拓展

1、针对学生手机不离手的现状,教师利用“问卷星”进行理论知识检测和师生互动交流。教师理论选择题形成二维码,学生扫二维码答题后成绩自动传到教师手机,同时学生利用问卷星反馈“教学质量考核表”便于教师调查改进。2、教师针对学生易错点制作综合案例题,要求学生课后练习。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QQ群展示,至此,完成了以过程考核为主、结果考核为辅的理论、实践和综合三元成绩的评定。3、在微信公众平台上传高、中、低不同版本的“普通采购业务”的教学视频链接,帮助学生学习同类软件操作,触类旁通,提升就业竞争力。

四、教学反思

(一)效果与评价

该课程开展信息化教学后,学生上课出勤率、学校教学质量、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成效都得以显著提升,多年在省级会计技能大赛中喜获佳绩,企业满意度显著提高。

(二)教学总结

1、不足之处:希望学校信息化软硬件资源进一加强,更多信息化教学手段和工具得到开发和应用,教师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以现代学徒制为指引,引入更多社会资源加强校企合作与工学对接,进一步打造真实或仿真的教学环境。2、特色创新:利用考教平台让学生互按角色进行小组实训,提升交流协作能力,达到以赛促教和以赛促学的目的;利用动画视频完整梳理操作流程,变抽象为形象、变复杂为简单、变枯燥为有趣,化解教学重难点;利用“问卷星”进行学生理论水平检测和师生交流反馈。总结本教学设计,利用了红蜘蛛软件、微课动画、竞赛平台、问卷星等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系统优化教学过程,有效化解教学重难点。体现了“做中教、做中学”的职业教育理念,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实现预定的三维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榕生.高职《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设计之我见[J].商业会计,2015,(10):123-124.

[2]付友.高职《机械制图及CAD基础》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及实践——以“两正交圆柱相贯线的画法”教学设计为例[J].时代农机,2017,(01):193+195.

会计信息化教学范文第3篇

近年来,由于网络的逐渐普及和应用,极大地丰富和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目前,企业管理改革的重点将是如何实现信息化,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会计行业也正在逐步地向信息化靠近,会计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必将是会计信息化。因此,分析和探讨我国当前的教学现状,以及如何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下对会计教学做出变革,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会计信息化 会计教学变革 现状研究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网络的应用无处不在,特别是在企业管理中,它能显著地降低工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为我们的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会计行业也正是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逐步地朝着信息化的方向迈进。目前,我国会计教学中也应用了大量的信息化软件,但总的来说教学还是以书本为主,而教科书均是许多年前出版的,中间虽有过几次改版,然而改动并不大,根本无法做到与时俱进,而且授课的教师所使用的均是同一份教案,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与会计信息化所需的人才相去甚远,因此,我们必须对当前的会计教学做出变革。

1我国会计教学现状

会计专业一直是高校中的热门专业,每年都有大量的学生从会计专业毕业,但毕业之后的他们却不一定能获得一份满意的工作。随着国家的繁荣、企业的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也在日益的增加,但是,我国目前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却不能够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企业需要的是能够全面掌握会计信息化的人才,可当前学校仍旧实行传统的会计教学,这种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无法做到全面认识会计信息化。传统教学以为会计信息化只是报表编制、财务处理、会计作业的工具,没有意识到会计信息化是一种企业管理流程、资源、业务模式的整合及创新,是一次社会管理的革新。正是由于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不足才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对信息化的认识很片面,自然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1]。

1.2教学方式单一

中国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填鸭式”,老师只顾在讲台上传授知识,并要求学生集中精力,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而忽略了学生是否能理解。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很多的优等生在考试的时候都可以获得很好的成绩,而到了实际应用中什么都不会。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贯穿我们的整个学生时代,使学生渐渐失去了自主思考和自主实践的能力。而会计专业恰恰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数据库技术、计算机技术与会计信息化、网络技术等相互关联,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引下进行大量的实践工作,才能掌握一些基本的专业技能。然而,我们的学生在“填鸭式”教学模式下将大量的学习时间都花在了死记硬背课本知识上,少有时间将他们所学的知识进行上机实践操作,只有在注重互动性及实践操作的氛围和环境中才能实现教与学的目的,因此,我们必须对当前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2]。

1.3教学与实践结合不紧密

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注重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相互结合,学生如果不能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论他(她)的专业成绩有多好,都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目前,学校都会安排学生到对应的企业进行实习,目的就是想要学生能把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从而进一步的掌握相关的实际操作,提高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但是,事实上,由于学校对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校往往没有固定的合作企业供学生进行实习,而学生也很难通过自己找到合适的企业进行实习,即使有合适的企业愿意提供实习岗位,也不会安排学生进入具体的岗位,只会让学生在一旁跟着学习。因此,学生根本没有机会将所学运用到实践中,也就无法掌握真正的专业技能,这就导致出现了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要的人才不相符的现状。

2信息化时代下的会计教学变革

由于学生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与企业工作要求不符,因此,近年出现了就业难的情况,也证明我国传统会计教学正受到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冲击,对教学手法、教学体系、师资力量、实践教学及思维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需要会计教学转变思想观念,从社会和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和所需人才技能出发,改革和优化相关会计教学的组成因素,与时俱进,培养出满足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会计信息化人才,使传统会计教学迈入信息化会计教学时代。经过笔者多年研究,希望能为我国信息化会计教学的发展尽绵薄之力。现对我国会计教学在信息化时代下如何变革提出几点建议[3]。

2.1教学观念革新

在信息时代,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变革,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让教职员工充分认识到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加大会计专业与其他专业的融合,在课表安排上适当增加会计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信息技术等课程的比重,增强学生对信息化的学习,并将传统会计知识和信息化知识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加实用性。会计教学模式变革的第一步就是要革新思维模式和教学观念,只有教学观念改变了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2.2教学资源优化

对教学资料和教师队伍进行优化整合,也是会计教学变革中的重要一部分,教师授课所使用的书本和资料很多都是老版本,即便期间有过几次改版,但都只是修改了其中的一小部分内容,而未对整个书本知识框架体系进行变动,这就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无法跟上时代的脚步,也就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所以,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不断学习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使自己的知识储备丰富起来,并对教学资料进行及时的更新优化,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会计信息化人才。

2.3考核体系革新

目前,学校对学生考核的主要方式还是平时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考试成绩,这样的考核方式弊端很大,倘若继续沿用这种考核方式,即便在教学中增加了上机和实践的课程,也不会引起学生对该门课程的重视。会计信息化所学的课程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仅凭考试来判断一个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未免有些欠妥。因此,需要把学生平时的上机操作水平和实验课表现加入到对学生的考评中,对考评体系进行完善,才能达到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2.4“产学研”结合

学校为企业培养专业的会计人才,企业提供给科研单位需要研究的产品,科研单位提供给学校培养会计信息化人才所需的最新教学课件,使学生能符合社会和企业的需要,此即为产学研结合。目前,各个学校的办学宗旨之一就是产学研结合,可是,很多学校的会计教学都达不到产学研结合,使会计信息化发展停滞不前。因此,为了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必须要加强会计教学和企业的联系,实现“产学研”结合。

3结论

信息时代的发展促进了会计专业进入信息化,同样进入了信息化的企业,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也必然需要更多的会计信息化人才。因此,会计教学和会计信息化变革已经势在必行。笔者通过讨论对如何更好地对会计教学进行变革,希望能培养出更多更符合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会计信息化人才。

作者:王改庆 单位:洛阳市财经学校

参考文献:

[1]应唯,徐少春.新会计准则下我国高等会计教育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C].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010.

[2]陈婉丽.高校会计教学模式改革的认识论视角探讨[EB/OL].(2009-09-28)./.

会计信息化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存在问题;改进思路

随着经济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信息利用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会计信息化日益被重视。会计信息化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多学科交叉性课程,作为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不仅强调理论知识的讲授,更要注重实践环节的教学,重视提高实验效果,达到巩固专业知识、提高职业素质、增强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然而,现实中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本文通过对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提高会计信息化实验效果的一些思路。

一、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包括会计信息化课程实验、综合实训以及EXCEL在财务及会计中的应用等环节。为了了解当前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人所在的信息化教研室设计了《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调查表》,对学校会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240多名学生进行调查,就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效果、实践教学评价、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进行调查,同时教研室内部任课老师进行座谈、与校外企业进行交流,来了解当前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比学生问卷调查和教师座谈结果,可以看出当前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如下:

1.教学目标不清晰

由于对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的认识模糊,调查中发现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中存在着不同的教学目标定位,约90%的学生认为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会计核算软件操作应用能力,约2成的教师持相同的观点;10%的学生和老师认为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开发会计软件和应用会计软件的能力;另有约70%的教师认为应该培养学生站在企业管理全局的高度理解业务流程与会计信息的关系。由于认识不统一,在教学中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学生自己对学习目标的把握各不相同,因而导致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

2.缺乏高质量的教材

调查中发现有63%的学生和92%教师对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的教材感到不满意。进一步了解得知:老师们认为当前的实验教材多数只针对某一个会计软件来介绍其功能构成,且主要功能集中于账务处理、薪酬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以及报表处理这几个功能,不利于学生理解财务业务一体化和会计信息实时动态生成原理;学生们也认为会计信息化实验教材类似于操作说明书,对加深理解会计信息化理论缺乏启迪作用,设计的操作案例往往是按照实验的操作步骤来列示,设计意味过浓。

3.实践教学过程有待改进

教学过程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核心。调查中发现由于定位不清晰,很多老师将实践教学变成了软件操作说明会,通常只介绍软件的操作步骤,并不说明为什么要设置该功能,其在整个会计信息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在教学中不介绍软件各功能间的数据传递流程,也不讲授会计信息化下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系统开发与维护知识。实验或实习所用到的软件通常是在单机情况下完成相关的核算功能,无法体现财务与业务的协同。通过这种方式培养的学生,缺乏融汇贯通能力,学习过的软件可能会操作,没有学过或操作过的软件不容易上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

4.实践教学效果不如预期

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现在教学效果上。调查中几乎所有同学都表示会计信息化实践能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增强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从对老师的座谈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提高的只是给定实习数据录入计算机的速度和按照给定顺序机械操作的熟练程度,在操作中遇到出错提示时仍然束手无策,不知道问题由何引起、如何解决,真可谓“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5.学生参加实践的积极主动性较差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体的主动性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结果。调查中发现,约80%的同学只愿意按部就班完成老师布置的实习或实验任务,不愿意对超出的规定的实习内容进行操作练习。其中有一次笔者设计的,旨在加深学生对会计信息化下内部控制制度理解的分组轮岗操作,由于学生觉得轮岗太繁琐不积极遵照执行而没有达到相应的效果。

二、影响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效果的原因分析

通过前面的调查可以发现,影响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效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观念更新不到位

会计信息化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专科层次 会计信息化 教学

财政部在《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变革的技术手段和基础性工程。会计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是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于全面提升我国会计工作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的形势下,全方位的会计改革与发展要求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人才是关键。本文从我国对新型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需求出发,分析了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并对当前高校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在教学思想、专业及课程设置、设施建设、师资培养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

( 一 )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的意义 在我国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的今天,教育界对于新形势下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缺乏系统科学的研究,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对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理论和实践教学快速发展的新要求。而要科学确定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必须首先对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历程加以把握,并结合当前社会对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需求进行分析和研究。在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前身——会计电算化,其概念于1981年在长春市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问题讨论会”上首次提出,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实务的简称,包括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和报账,以及代替部分由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的过程。会计电算化的主要特点是第一次将电子信息技术引入会计领域,用计算机代替了人的手工劳动。从会计信息系统划分角度看,会计电算化主要是对手工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单纯模拟并部分代替人的分析判断,应归于信息技术与现代会计结合的初级阶段——会计仿真阶段。会计信息化概念最早于1999年4月在深圳举办的“新形势下会计软件市场管理研讨会暨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上提出,是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资源,全面运用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存储和应用等处理,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社会经济运行、管理提供充足、适时信息的过程。从会计信息系统划分角度看,会计信息化采用了更先进的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强调与企业整体信息系统的融合,通过深化开发和广泛利用会计信息资源,建立信息技术与会计高度融合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实现“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财务报告目标,是信息技术与现代会计的高度统一阶段。总体来看,会计电算化虽然是会计技术手段的一次重大变革,但没有对传统会计理论和基本结构产生本质影响,其发展对传统会计模式、会计工作及教学的影响并不深刻,在高校专科层次会计教学中则突出表现为会计电算化教学与传统会计教学各据一方的“割裂”现象。而会计信息化在会计技术手段上具有重大变革,其使用的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甚至开始动摇传统会计的理论根基,使得既有会计假设、会计原则等理论合理性受到进一步质疑,促使现代会计学在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过程中不断打破学科藩篱,从管理学、信息学、经济学等多学科中寻求更坚实的理论基础,并由此表现为会计学、计算机学、信息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教学间的“互融”现象。由此可见,会计信息化比会计电算化更准确地反映了当前信息技术与现代会计等多学科融合与发展的现实,其全面推进必然对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现行教学模式提出新的变革要求。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化教育已建立起以大专、本科、硕士和博士为主要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其中,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培养的是初级会计信息化人才,具有培养人数众多、覆盖面广、应用性强和主要面向社会基层单位就业等特点,对于我国普及会计信息化起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在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新形势下,我国必须确立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新人才培养目标,用以指导现阶段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工作,以满足初级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需要。确立既满足社会需求又符合教学实际的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人才新培养目标是当务之急,对于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全面推进也将具有重大意义。

会计信息化教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互联网+;会计信息化;教学研究

一、会计信息化的概述

在现代会计领域中,会计信息化是发展方向,是指将会计信息看做一种会计信息资源,在会计处理过程中,以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为工具,对会计信息进行收集、整理、计算、处理、存储等工作,从而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决策方面的依据。会计信息化的重点就在于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来实现对于传统会计方法与会计处理工作的优化升级,通过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实现在会计处理工作中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从而在全社会中实现会计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通过会计信息化,能够提供更多完善准确的会计信息,从而为决策提供更加重要的会计信息基础。会计信息化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能够借助信息技术,来实现在全社会生产经营活动中,对于会计信息资源的收集与处理,从而更好的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目前中职会计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对会计信息化理念的认识不足在过去传统的会计教学活动中,大部分中职学校存在着一种错误的思想观念,相关管理人员以及一线教师往往只是将会计信息化看作一种教学工具与教学内容,仅仅将会计信息化作为会计处理的一种新形式与新方法。大部分管理人员以及一线教师虽然认识到了会计信息化在会计处理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优势,但是却没有看到会计信息在现代企业改革与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与创新性。这种片面观点,导致我国大部分中职学校中的相关管理人员以及一线教师对于会计信息化教学活动的重要性缺少认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是会计信息化相关课程的安排比较少,没有给学生充分的课堂时间去学习。其次,中职学校对会计信息化所需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没有给予学生完善的实践环境去进行会计信息化的实践。最后,我国中职学校在会计信息化教学队伍建设上也比较薄弱,师资力量相对不足。

(二)教学手段尚不完善会计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是一门对实践与理论教学都十分看重的学科。对于实际情况中的会计教学活动来说,教师一方面需要做好会计专业的理论知识教学安排,另一方面也要给予学生足够多的机会来进行会计处理方面的实践。这一要求对于会计信息化也是一样,但是由于我国大部分中职学校对于会计信息化教学理念的认识不够充分,导致我国中职学校在会计信息化教学中存在填鸭式教学的情况。表现在教学活动中缺少实践性与互动性,一方面理论教学活动形式比较单一死板,另一方面实践教学活动仅仅只是停留在简单的上机操作当中。这就导致学生对于会计信息化方法与理念的学习,往往只是停留在一个比较浅的层面,在理论教学中没有充分理解会计信息化的具体内涵,在实践中也没有时间去充分锻炼会计信息化中的具体操作。

(三)课堂教学缺乏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如同前文所述,会计是对于实践与理论教学都十分看重的一门学科,因此在实际情况中,只有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才能够实现会计信息化教学的目标。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在会计信息化的教学安排中,要给予学生更好的实践机会去锻炼。但是由于对于会计信息化教学理念认识的不够与会计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不完善,我国中职学校对于学生的实践课程安排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首先,由于对于会计实践教学活动的不够重视,大部分中职学校在实际情况中都缺少社会上正常经营的合作企业来为会计专业学生提供合适的实践环境。其次,大部分中职学校对于学生的会计实践缺少系统性的指导,表现在实践活动缺少合理的规划,实践教学流于形式。这就导致实践教学很难对学生在会计信息化方面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发挥帮助,对中职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效果。

三、信息化背景下中职会计教学模式的改革措施

(一)积极改革教学观念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中职学校管理人员以及一线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会计信息化所具备的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创新性与实践性,另一方面也要深刻认识到信息化教学理念在会计专业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意义。这也就需要中职学校相关管理人员以及一线教师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给予会计信息化教学足够多的重视,将信息化教学摆在重要的位置。其次,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不断提高会计信息化教学内容在整体教学活动中的比重。最后,中职学校要不断提高对会计信息化教学活动的投入,做好在会计信息化教学活动中基础设施的建设。

(二)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优化与整合会计信息化的教学活动需要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作为支撑,这是完成会计信息化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因此,就需要中职学校做好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工作。首先,中职学校要做好会计信息化教学队伍的建设工作,会计信息化的教学与其他会计相关课程教学的要求不同,它不仅要求教师能够掌握好必备的会计教学知识,还要求教师在信息化方面也能够达到教学标准,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中职学校需要做好会计信息化教学队伍的建设工作,一方面要选聘符合要求的优秀教学人才,另一方面也要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其次,要做好教学活动的创新工作,会计信息化的教学内容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做好课程内容的选取与创新,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去理解会计信息化的理念与手段。

(三)全面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思路会计信息化的实践教学是保证中职学校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重要基础。因此,必须重视起会计信息化的实践教学,坚持产学研三者结合的教学理念。首先,要做好中职学校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会计信息化的实践需要现代化的信息设备以及贴近现实的模拟环境,这需要学校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其次,教师要做好实践教学活动的安排,要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的比重和教学内容。最后,中职学校要在社会上寻找合适的企业来为学生提供一个真正的实践场所,从而帮助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结合。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处理工作将在我国的现代化企业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做好中职学校的会计信息化教学工作,利用“互联网+”理念,不断改革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优化和整合会计信息化的教学资源,全面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思路,从而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登.基于信息化背景下会计教学模式及教学平台改革的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7(02).

[2]邹娜娜.高职信息化教学设计实践与研究——以《基础会计》课程为例[J].当代会计,2017(01).

[3]谈先球.基于多方合作共享的高职《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3).

[4]徐玮.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实验课程教学研究——基于信息化背景下教学方法优化视角[J].新会计,2016(09).

[5]姜玮.信息化背景下高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创新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30).

会计信息化教学范文第7篇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技术运用对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职业学校会计教育作为应用型教学,因应时展,在传统职业学校会计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融入信息化教学观念,及时更新人才培养目标,并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产学合作等方面进行全面变革变得重要而迫切。

[关键词]

职业学校院校;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面对日新月异的IT技术应用环境,面对企业信息集成、过程集成和智能集成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适应时代要求,在传统职业学校会计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融入信息化教学观念,及时更新人才培养目标,并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变革,是摆在每一个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育工作者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职业学校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随着企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发展,早在1994年5月,为了加强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管理,财政部在《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中明确制定出到2010年力争使80%以上的基层单位基本实现会计电算化的目标,从根本上扭转基层单位会计信息处理手段落后的状况。2005年8月,鉴于传统的会计电算化已无法适应和涵盖信息化社会和现代管理的发展这一客观现实,中国会计学会会计电算化专业委员会在年会上提出了“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概念,首次明确了以“会计信息化”取代“会计电算化”。[1]这一提法的出现不仅仅是概念的转换,更是一种现代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领域的根本性变革,进一步推广和普及了会计信息化,对新时期会计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这个目标计算,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已经部分实施会计信息化,网络会计、计算机会计已不可避免地成为现代会计人员必备的知识,信息技术与会计学科领域的整合是大势所趋,是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会计专业人才的客观需要。根据职业学校会计培养目标,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培养面向未来从事各种会计核算工作、直至担任主管会计的初、中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从当前企业对会计信息化运用的实际来看,职业学校会计专业人才除了必须具有较强的会计手工操作能力、软件操作能力,同时还应具有一定的利用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处理技术进行会计核算、监督、预测的能力,对照当前略显传统的职业学校会计教学模式,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2当前职业学校会计专业信息化教学中面临的困境

2.1培养目标模糊,信息化理念未融入课程体系设置

仍有一部分职业学校对会计信息化新进展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甚至有些会计教师认为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是一回事,缺乏把会计教学放到信息技术社会化的基本背景融合的大视野中,在人才培养上目标不够明确。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表现为主干课程单一,仍较多停留在会计基础知识、手工操作和会计电算化阶段,涉及会计信息化教学方面仍局限于主要讲授运用财务软件核算会计日常业务,但对社会上应用广泛的SAAS、ERP管理软件、XBRL等会计信息化的前沿课程很少涉及,占总课时比重明显偏低。在课程内容衔接、理论和实训课时比例安排、工学合作等方面缺乏统筹,未能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会计与信息化技术应用未能做到有机结合。

2.2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方法和内容陈旧

相当一部分教师还停留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单向式教学模式,停留在传统的实验教学阶段,也未能科学运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新颖的互动式双向教学方法,理论教学枯燥,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会计信息化教学内容上职业学校大多使用的是金蝶K3、用友ERP-U8等软件,就目前的信息技术发展状况看,这些内容已经不能满足会计信息化发展的要求,需要在原有内容基础上进行改进,引进相应的数据库、系统环境等,为会计信息化教育教学提供保证。

2.3信息化实训实习力度不够,会计信息化技能培养与实际应用脱节

一方面,受资金、场地设施等办学条件的制约,会计信息化实训设施建设不足,教学实验室远远不能满足会计信息化实务操作等实训需求,导致信息化实训课时受到压缩,未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资源支撑实训教学;另一方面,受传统观念影响,职业学校会计学的实训学时安排侧重于手工技能实训课,涉及信息化课程设置多为课内实训,学生真正接触到信息化技能实训操作较少,例如:ERP中的财务管理模块有会计报表模块、工资薪酬模块、应收应付模块、总账模块、固定资产模块等,由于课时有限,学生仅学到其中3~4个模块,无法体会财务账务一体化的信息化优势,未能体现会计工作环境变化的新要求。学生的实训多为校内教学实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不多,缺少参与社会上会计岗位实训的机会,实训与实际脱节,造成学生缺乏与社会实务界的交流与合作。

2.4师资力量薄弱,信息化教学能力亟待提高

从现状来看,具备专业会计知识和扎实信息化技能的“双师型”复合型会计专业教师不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不但少而且层次较低,教师对利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资源,开发现代信息化教学软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缺乏信息化教学理念。很多教师只是将先进的多媒体、网络等设备充当了黑板、教科书的替代用品,为信息化而信息化的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效果并不明显。

3信息化理念下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3.1以信息化为目标搭建教学体系,适应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发展

主动适应会计信息化发展,立足于社会和企业对职业学校会计毕业生岗位能力的需求,在职业学校会计学专业课程设置中适当加大信息化课程比重。教学课程设置应以会计信息化为中心,以现代会计工作中涉及的基本知识、技能为主线,将会计知识、计算机基础、网络、信息安全、电子商务的应用等知识模块加以整合,科学合理地将XBRL技术导入课堂教学内容,构建信息化和手工操作搭配科学的实训课程,培养学生会计信息化实务操作能力,以此来推进职业学校会计信息化教学的改革。[2]同时,围绕信息化编制会计专业新的课程体系教学实施进程表,将每一个学期的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进行统筹安排,并精心组织教学,将教学体系的改革落到实处。

3.2以信息化为手段推进教学方法改进,创建开放与互动的教学模式

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会计学科具有抽象枯燥的特点。在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教学手段,有利于搭建开放与互动的教学平台,推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组织和实施,克服传统职业学校会计理论教学呆板、枯燥的不足。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合理使用多媒体等信息化辅助教学软件,营造信息化运用的良好氛围。如在会计理论课程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演示、图解等形式,深入浅出地说明难点,讲清疑点,更加直观地展现一些相关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大量采用案例教学,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通过声情并茂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信息化思维去解决会计问题。同时可利用信息化工具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通过布置课外作业等形式,课后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通过电子邮件传输教学信息,进行实时交谈和讨论,有效解决会计教学课时不足的短板。

3.3以信息化为内容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实训课程在职业学校会计课程体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主要包括教学实验、专项实训、校外实习三个部分。教学实验围绕学习过的会计、会计信息化理论知识来掌握,注重能力的训练,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比如:成本会计、初中级财务会计上机模拟实训等。另外,开设信息技术应用专项实训、企业经营决策ERP沙盘模拟对抗训练等实训课,进行针对性强化会计信息化实训。专项实训主要是结合软件技术基础、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等课程,使学生掌握会计软件的操作,了解软件技术、数据库等知识,能够用计算机代替手工处理会计业务。[3]校外实习使学生们进入工学角色,主动到企业会计一线岗位去锻炼,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忽视的问题,既得到了实践的锻炼,又可以作为教学过程的延续,使教学更贴近应用。有条件的学校还可组织教师和学生参加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让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技能大赛中吸收借鉴优秀课堂教学经验,掌握更丰富的教学方法指导实践教学。

3.4以会计信息化为考评依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能力

在信息化大潮中,要提升职业学校会计教学水平,需建立相应的考评机制,促进教师改进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提高教师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一方面,通过建立督促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参与会计信息化学习的迫切意识和激发教师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师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了解信息技术的新发展和新趋势,尤其是最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树立较为系统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思想和方法。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给予评价,由学校组织对会计类教师的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进行培训,鼓励会计教师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提高会计类教师信息化、网络化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创造条件积极鼓励专业教师走入社会,面向企业,积极参与会计职业界的各种活动,如到银行、税务、金融等会计信息化知识应用较广的部门和领域去培训,去“接地气”,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使教师由单一的教学型向集会计教学、生产运用实践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转变,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推动会计信息化教学水平的提升。

作者:杨晓宇 单位:广东省湛江财贸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张兰卿.对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4).

[2]桂良军.会计学本科专业会计信息化相关课程设置及其教学体会[J].中国管理信息化:会计版,2005(11).

会计信息化教学范文第8篇

在信息迅猛发展的年代,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会计信息化成为会计改革的一项重点任务。在会计信息化的教学中,教师要拟定科学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科学的考核方法,使教学改革更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高素质的信息化管理型会计人才。

关键词:

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新思路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会计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信息技术的发展会推动社会进步;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会计专业产生变革。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中,会计专业具有充足的条件适应变革。在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的基础之上,学校要重视会计信息化现有的教学环境,根据教学情况和学生实际进行会计教学改革。只有在新的时期进行新的改革,才会实现新的教学目标。我们要分析会计信息化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制定新的教学变革思路。在教学内容重组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过程的改进,提出减少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完善公司的相关制度,以推进企业会计制度不断完善,推进企业整体发展,进而推动经济合理发展。

一、会计信息化及其特点

会计信息化主要是指将会计信息作为一种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获取、加工、运输等。会计信息化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运行等提供了实时而充足的信息。为了社会不断进步,必须将传统的会计政策进行变革,会计信息化就是变革的必然结果,是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建立起来的具有可靠、实用的决策。与会计电算化相比,会计信息化更具无限的发展潜能。从范围上来看,会计信息化不仅涉及财务会计部门,还涉及多个管理部门;从功能上来看,会计信息化能够进行会计核算、会计监督、预测与决策,还能根据信息管理的原则重整会计流程;从技术手段上来看,会计信息化采用计算机技术,主要以通讯和网络技术等现代技术构建现代会计信息系统。根据传统的教学内容,结合会计信息化的这些特点,将教学方法进行实时改革,以实现新形势下的教学目标。

二、会计信息化教育目标的更新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中,由于会计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学校必须进行会计信息化教育目标的更新。教学时,不能让学生单纯地获取知识,应该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取能力,只有“授之以渔”,才能使学生终身受用。现代教学目标要将知识、能力、素质有机结合,使知识和能力转化为素质,进而使知识、能力、素质转化为学生终身受用的技能。根据国家教育部培养学生的综合要求,对本科学生的培养进行科学研究,在美国会计教育中心开发的新模式“用户——目标”“知识——能力”中包含知识、能力、素质三个层次的综合设计,得出以下培养目标:掌握会计信息化的基础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进行实践操作;在瞬息万变的新情况中,能创造性地解决新的问题,得出新的思路。在新的教育改革新思路中,将会计信息化这一理论式的教学转化为实践性的能力。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经济管理、法律、会计、财务管理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要将应用知识解决相关财务、会计、审计问题作为首要教学任务。为企业培养具有独立意识的应用型的人才,提供服务咨询的参谋型人才,进行独立、设计领导的管理型人才。

三、会计信息化教学内容的重组

在现行的教学内容中,会计信息化教学无法将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教学效果不明显。为了适应现代会计信息化要求,要根据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会计信息化教学变革。

1.会计基本理论教学

教师通过基础理论与法规方面的教授进行课程教学,使学生能够对会计系统的整个运行环境、过程、基本原理进行整体把握,为会计信息的综合运用打下理论基础。

2.会计信息化理论教学

教师通过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具体应用,使学生对计算机的整体硬件、软件有全面了解,对网络和系统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进行详细的知识构建。在这种教学中,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机的相关知识进行日常分析、维护、处理。

3.会计信息化实务教学

在《通用会计软件的操作与使用》中,学生能够对计算机的相关业务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具备将所学知识加以具体应用的能力。在设置《Access数据库》和《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这两门课程之后,学生能根据课程的相关知识进行财务分析和预测管理,培养学生财务业务一体化解决数据的能力。

4.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

由于会计学是一门具有实践性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实验应该围绕会计学的基本理论,注重实践过程中的监督和控制。在教学环节中,学生应该注意查漏补缺,把毕业实习作为重要环节,当作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份总结和延续。会计信息化教学过程应该注意改进学习思路,教学手段要注重信息化,教学方法要具有多样性。由于信息化的教学具有很多独特之处,所以在进行预测、决策等相关问题的时候,要增加相应的课程增加学生上机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课程改革的同时,要加强考核方式的科学化、合理化,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现代信息迅猛发展的时代,只有对现行的教学观念、手段、方法加以改革,才能培养出更加满足现代企业要求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胡伟.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新思路[J].会计之友,2014.10

[2]焦永梅.新时期高校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探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01

[3]纪海荣,潘安琪.信息化背景下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新思路[J].知识经济,2016

会计信息化教学范文第9篇

由于目标定位不准确直接导致在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上也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在高职院校中现在大多采用ERP软件系统作为会计电算化教学软件,ERP系统是现代企业大型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典型代表,它不仅将会计的各项基本职能通过软件模块进行了集成,还把会计业务和企业的其他业务集成在一起,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共享,打破了业务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限。ERP软件系统中的财务子系统中集成了会计各门课程中的基本内容,包括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等会计基本工作和功能,但在现行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只是在会计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加上一门会计电算化课程和一至两周的实训,由于课时限制,只能学习软件中的总账、财务报表、固定资产和工资管理应用模块,其他与会计专业相关的模块就没有接触到,根本无法达到会计信息化的要求。同时由一门会计电算化课程承担会计信息化的全部任务恐怕也是不现实的。在会计信息化的环境中,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它们应是一个整体,相互关联、实时互通,这也是会计信息化和会计电算化最大的差异。因此,学生应不仅掌握ERP系统中的财务子系统的各项功能,还应当对ERP系统中的其它管理功能有一定的了解,而现行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显然是不能完成这一任务的。

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实验实习设备经费不足,使得会计信息化实验设施处于边缘状态,基本是在公用机房中安装财务软件后,就作为会计信息化上机实训设备了。使得上机实训从设备到时间都无法得到充分的保证。大部分高职院校虽已认识到问题所在,但苦于条件所限致使心有余而力不足。有部分高职院校虽然建有专门的会计信息化实训机房,但未能与软件厂商进行交流合作,会计信息化教学未能获取最新版本的管理软件,自然就无法使教学内容及时更新。在现行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中上机实践环节还显得比较薄弱,再者,由于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问题,在教学中只局限于利用计算机完成基本的会计核算和简单的决策功能,这也远未达到会计信息化的要求。

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人才基本培养目标应当确定为培养适应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与现代会计融合适应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操作型、应用型和复合型初级会计信息化人才。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会计电算化教学目标和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发展要求,因此,应尽快树立会计信息化的理念,要从整体上重新认识会计信息化的内涵,在新的技术条件下,会计信息与非会计信息已不再是相互隔离的,因此,应当在管理信息化的基础上认识和展开会计信息化的教学,要加强对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掌握与运用。要将会计信息化融汇在财会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中,这样才能对会计信息化整体概念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而不是停留在会计电算化这样相对独立、信息封闭的一个会计核算系统。

调整现行教学计划,将会计信息化的教学内容融合到各门会计专业课程中去,例如在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对ERP系统中的凭证、总账和报表系统的学习;财务会计教学中融入ERP系统的应收、应付、工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核算;财务成本管理中融入成本归集、成本计算和成本分析等;管理会计中融入预算管理和项目管理等内容;最后在以上内容学习完成后,设置一门综合实训的课程,系统的将以上的内容融会贯通。此外,还应相应增加信息技术应用类课程的比重,如数据库应用、网络技术的应用等,但应注意把握信息技术类课程设置的程度,切忌这部分内容过于深入,应以“必要、够用”为度。如果条件成熟设置一门全面介绍ERP系统的概论性质的课程,以使学生能够站在企业管理者的高度更全面的认识在企业管理信息化中会计信息化的地位作用以及与其它非会计信息的关系。

一方面高职院校应与当地企业进行紧密的联系,了解企业会计信息化的最新发展和需求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作出相应的调整。为学生能到企业相应的岗位上实习创造条件,努力做到毕业生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培养能适应企业需要的合格人才。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应加强与软件厂商的联系与合作,获取最新的软件并能够及时升级。通过与厂商的合作加强对会计信息化教师的培训力度,现在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师相对而言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对相应ERP软件功能的掌握程度相对比较薄弱,因此,通过软件厂商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以适应会计信息化教学的要求。

会计信息化教学范文第10篇

1.1 会计信息化的含义。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在会计中的广泛应用,会计工作经历了从手工到会计电算化再到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过程。所谓会计信息化,是指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以计算机网络和通讯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递、存储、应用等处理,建立计算机与会计高度融合的开放的会计信息系统,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经济运行提供充足、实时、全方位的信息。

1.2 会计信息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会计人员的工作重点将从传统的核算、监督转向分析、控制与决策,使会计信息产生增值和创造更高的效能。会计核算、财务分析等一些常规的、结构化较强的工作将由信息系统完成,而会计人员将更多地从事那些非结构化的、非常规的会计业务以及完成信息系统及其资源的评价工作,如:对企业各项业务活动及资源利用的绩效评价、对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等新技术应用的风险管理等。

2 会计信息化环境对会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

2.1 会计信息化对会计人员素质要求。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会计人员应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主要体现在:①会计基础扎实,熟悉实际操作,知识面广;②熟悉计算机技术,能应用现代数据处理技术对会计数据进行收集、加工和综合分析;③掌握科技发展的动态,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④有较强英文水平,能阅读相关信息。

2.2 信息化条件下会计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在信息化条件下,会计人员只具备会计业务处理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掌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会计管理能力:①系统地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具备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特别是适应未来复杂多变的会计环境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根据变化了的客观现实,运用所学基本原理创造性地解决会计新问题。②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如计算机操作能力、网络信息系统的设计、使用和维护能力等。学会利用计算机软件建立各种分析模型进行预测、决策、控制、分析等会计管理的技能,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审计的技能。③会计既是收集、加工、存储信息的系统,也是利用信息对财务活动进行控制、管理的系统,会计专业学生应具有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决策和控制等管理能力,实现会计信息的增值效能。

3 适应会计信息化环境的会计教学改革思考

作为高等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并输送合格会计专业人员的专门机构,就必须及时掌握并了解社会对会计人员的需求,对会计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作为会计本科专业,不同院校开设的具体课程不尽相同。这里,仅就会计信息化方面几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略谈己见。

3.1 会计信息系统。因为教学的侧重点不同,各学校对《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提法不一致,有会计电算化、计算机会计学、会计信息化等不同提法,笔者比较赞同会计信息系统的叫法。《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主要内容是:通过介绍国内知名的通用财务软件使学生认识信息化条件下的会计业务流程,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系统的构建、运行和维护等。学生通过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原理、开发思想、开发方法等知识的学习,掌握信息化思维方法和参与会计信息系统开发的能力。

3.2 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课程主要介绍Excel软件工具在企业财务工作中的灵活运用,培养学生开发利用会计数据的能力。包括:建立常用的分析模型,辅助会计核算业务,帮助进行财务预测、决策及财务分析等,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教学可以采用理论教学和上机实验相结合的办法,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让学生运用相关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3.3 财务软件模拟实验。日前,我国的财务软件开发技术已相当成熟,功能也比较完备,可以选择一、两种通用财务软件,让学生通过上机练习熟悉整个操作流程,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这门课程的教学,上机资料的设计和时间流程安排很重要,练习资料既要考虑会计制度的变化,又要考虑软件的功能、前后数据的衔接等。教师应事先做好充分准备,分阶段、分步骤地让学生完成指定任务,并及时纠正问题。否则,将难以达到教学效果。

3.4 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性课程,主要讲述信息系统对组织的影响、信息系统规划、系统分析与设计、主要系统的职能、信息化下的流程重组等。针对本科学生,该课程对各子系统的讲解不必太深入,主要是开阔学生的视野,教给学生整体分析问题的能力。此课程理论性较强,也比较抽象,可以补充一些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综合应用相关知识,加以分析,提高教学效果。

3.5 ERP软件操作。此课程是一门管理类综合应用课程,可以针对大三或大四学生开设。主要介绍企业资源计划的原理、ERP的功能、主要业务流程以及各模块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对信息化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有一个正确、感性的认识。课程教学可以安排在多媒体实验室进行,最好集中两至三周时间上课,以上机操作为主,分组、分角色完成。

3.6 电算化审计。审计和会计是息息相关的,在信息化环境下,审计工作的内容、方法也要不断改进,因此,应补充电算化审计或审计信息化内容,可以单独开设一门课,也可以作为审计课程的一部分。重点讲解在信息化条件下,审计工作的内容、方法、程序,介绍审计信息化的发展状况。若条件允许,最好配合电算化审计模拟实验,既增强感性认识,又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3.7 会计信息系统开发与设计。开设《会计信息系统开发与设计》,让学生运用软件开发原理和工具,结合所学专业知识,针对一些基本功能模块进行开发设计。该课程的前提是相关教师之间要充分沟通,协调好内容,由主讲教师布置任务,学生动手完成。教学应以上机实验为主,可分组进行,主要由学生课下自觉完成,教师辅助指导,也可以作为毕业设计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信息化环境对会计人员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校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形势,积极探索,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才能够培养出高水平的会计信息化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周南.会计信息系统--面向财务部门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2] 吴沁红.第五届会计信息化年会会议综述[J].会计研究,2006,(5)

上一篇:企业会计信息化范文 下一篇:教育理念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