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范文

时间:2023-02-24 15:52:29

公共文化

公共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文化政策;博物馆

当前,人类社会日益认识到文化是人类发展的基石,文化成为世界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维度,不仅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工具,更是形成这些目标的基础。公共文化是文化的一种特殊范畴,在精神品质上具有整体性、公益性、公开性等特征,它培养人们的公共观念、群体意识以及社会归属感,以群体性、共享性的设施及活动为基础,发展公民参与、资源共享的文化。公共文化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从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满足公民基本文化权利。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公民的公共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与变化,需以文化政策为引导,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构筑社会发展的动力。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工业化、城市化不断加快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的资源和资金支撑。党的十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目标,为全体国民在现实生活环境中创造更多的文化福利条件,在文化价值维度提高这一社会进程中的公众幸福指数。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公共文化服务还受到现实条件的限制,即现实条件下的“资源有限”政府还不能超越责任承诺迎合和满足公民日益增长的“无限性”文化需要。即使是西方发达国家也不能做到,正如克劳斯・墨菲所说:“现在,与这种情况相反,福利国家不再被认为是解决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政治问题的有效答案了。不论是左派还是,都对福利国家的制度安排做出了极度渲染和极为根本的否定评价”。因此,无论是从政府理性的角度还是从公民理性的角度考虑。公共文化服务“合法性限度”即基本性的公共文化服务都是国家文化生活建构和社会文化秩序有序化的必然导向。任何所谓“最大限度”或者“无限性”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所导致的“文化泛滥”,都等于是文化的“”。因此,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性的范围和限度边界一定要定位于政府财力可承受的范围之内。考虑到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相对滞后的现实,“公共文化服务年投入的增长速度不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公共文化服务的几个难题:

一是现在网络传播方式与传统方式融合的问题。这种融合不是简单把原来的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直接搬到网络服务当中来,而是带来服务的理念、服务的手段,也包括内容、业务流程方面的变革。这是第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需要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当中重点解决的问题。

二是公共文化队伍素质的问题。年龄偏大,观点上落后,知识结构比较陈旧,这样就难以适应网络环境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带来的要求。以上问题在基层、中西部地区是比较突出的。下一步要有一些新的思路。比如对存量的公共文化队伍怎么办,可以考虑培训,想办法优化。对于增量的部分一定要有严格的准入标准,掌握现代新技术。另外也可以考虑把我们文化资源队伍扩大,包括一些村民,还包括一些大学生。

三是网络文化资源整合的问题。目前网络文化资源分散在不同的公共服务机构,里面包括文化系统,也包括其他系统,比如教育、科技。下一步一个是政府内部的资源要整合,另外企业,包括公共部门,包括社会组织,他们的文化资源怎么能够整合到我们整个大的平台里面,共建、共享,这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思路。当然这里面也涉及到政府怎样发挥作用,怎么样建立一个好的平台,能够让企业、社会组织、公共组织有手段发挥他们的社会责任。

公共文化服务要与时俱进,不断实施项目创新、服务创新,注重提升文化的品质和实效,才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升的公共文化需求。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发挥文化领引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我们将深刻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结合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实际,认真总结公共文化设施免费活动的工作经验,在以往所开展工作的基础上,提高活动的社会效益,为实现美好、和谐繁荣昌盛的明天而奋斗。

目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一定会伴随着新型农业的开启,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必然出现多元文化的大碰撞。这就迫切需要先进文化发挥导向作用,以共同的理想,把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不同利益要求、不同社会心理的人群连结和整合起来,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大的凝聚力、创造力和社会协调力,并使全体农民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要求文化工作者的不断努力,进一步繁荣活跃文化市场,使得能够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广泛进入精神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努力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不拘一格地培养一批出类拔萃、德艺双馨的文艺专门人才,留住一批既熟悉艺术规律又懂得市场运作的文化管理人才。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经济的发展更离不开文化,文化之花就像春天的小草,呈现出勃勃生机,社会文化建设的明天将更加灿烂辉煌。

综上所述,农村文化建设由于长期以来得不到重视,积累了许多问题。因此,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绝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一项必须时时抓、层层抓的工作,只有上下领导齐努力,各级干部一起干,才能真正把农村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开辟农村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张云峰.《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东北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2]王晓峰.《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思考》.《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公共文化范文第2篇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为文化工作提供了大量的资源,包括政府资源、政策资源、管理资源、服务资源和其它社会资源等等,要做好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让老百姓充分享受文化利益,就要合理利用这些资源,以公共文化服务的理念为指导依据和价值导向,探索文化发展、创新之路。为群众提供更多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要求,也是政府执政为民理念的重要体现,文化馆要明确自身的定位,树立健康良好的崭新文化形象,利用各种资源来激活公共文化服务的元素,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的示范作用。在打造文化服务品牌的过程中,改变因循守旧的传统,不断增强文化服务项目的娱乐性和群众性,使每一项活动都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与感召力,形成公共文化服务的多样性。文化馆的作用不能只局限于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化馆要成为面向全社会开放的真正的文化艺术中心。在传统文化馆的运作管理模式中,多样化、全民化,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其潜能未被真正开发出来。这就涉及到进一步提升文化服务能力的问题。在进一步开发文化馆价值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文化活动中心的载体作用,让文化服务机制更加灵活,让运作模式丰富多样,不断改变服务手段,开辟文化领域主战场,让文化融入市民生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使公益文化事业得到更广泛,更有效的推进。让公民得到多层次、多彩新颖的文化服务,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共享,让文化最大限度地为社会服务。

二、以人为本,实现公益文化服务的全面覆盖

公共文化服务强调文化“公平性”,何谓“公平性”,即确保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面向全体公众,确保每个社会阶层和群体都享有文化服务的权力,确保人人都能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的果实。在提倡文化公平的呼声下,切实维护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已成为一种现实需要。要实现文化共享,就要让文化服务“低门槛”或“零门槛”,不让一个人因费止步,确保所有人都有参与文化活动的机会,这是我们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思路。但我们在提倡文化公平,无偿服务的过程中,也要直面一些现实问题,市场经济下群众文化工作存在自身的运动规律,活动经费的短缺仍是影响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无偿服务,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公益性需要坚强的物质基础。与图书馆、博物馆相比,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坚持无偿服务的情况更为复杂,图书馆每年都有固定的购书经费,而文化馆的阵地建设完全靠自给自足,阵地开放必须面对添置器材、支付教师工资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归根结底,实现文化公平、无偿服务,依赖强大财政力量的支撑。

三、上下联动,彰显公益文化服务的特色

文化工作不是一个封闭的圈子,文化具有辐射、渗透、影响等功能。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要发挥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带头作用,建立以文化馆为龙头,上下联动,左右通达的合理科学的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水上舞台周周演活动是武进地区一项颇具影响力的品牌文化活动。武进文化馆在承办这项活动时,与政府各条战线联动,有机地把文化、财政、科技、建设、卫生、劳动等部门的力量进行整合,把政府各级部门推向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让他们到周周演这个文化平台上一展风采。为了保证演出质量,文化馆无偿为参演单位提供艺术指导和服务。水上舞台的这种做法是是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和实践,在武进文化馆的协调组织下,各条战线各展其能,形成合力,把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不断推向深入,这也是武进的公共文化服务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四、培养人才,提升公益文化服务的软实力

近年来,政府对文化事业投入不断加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巩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在硬件设施全面提高的同时,对服务型文化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材是第一要素,要进一步改善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就要不断提高服务人员的政治和业务水平,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根据城乡文化建设的差异性,我们要加强对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辅导和培训,定期举办各类业务培训班,全面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同时也可以让馆内的文化干部下乡实践,锻炼,形成一种文化的良性互动,把文化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在推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我们要积极鼓励群文干部参加各种形式的自学、进修,有目的的选派相关人员到高等学府深造,使这些人员成为文化工作的骨干力量,在公共文化服务中挑起大梁。综上所述,构建公共文化服务是一个系统工程,文化馆只有找准自身的角色定位,坚持公益方向,积极探索文化服务的方法和途径,才能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能力,充分实现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价值。

公共文化范文第3篇

在20世纪初期,由于动荡的社会局势,中国古琴文化的发展陷入低迷,古琴与社会主流话语之间暂时失去了联系,只能以琴人群体私下聚会结社的方式生存于民间。除了延续近代知识分子对士大夫文化的传统记忆,琴人所掌握的古琴文化资源几乎无法展现出更多的社会性特征。这一情况一直延续到了建国前,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求古琴文化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职责时,古琴作为文化资本、社会资本、象征资本的文化属性开始清晰的表露出来。解放以后,党和政府在1953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之时,召开了全国文学艺术界代表会议,提出了百花齐放的方针。这一百花齐放的方针,和善神手中的杨枝甘露一样,浇遍了文学艺术各方面,琴学也得到滋润而开出花来了。几年来古琴不但提高了,而且得到一定的普及了;许多古琴曲和琴歌曾被改编成管弦乐合奏、混声合唱;古琴曲也被用进了戏剧和电影;许多古琴曲的唱片一出就很快地销光。爱好古琴的青年多起来了,好几个音乐院校为他们设立了古琴专科去深造;老年的和中断了的弹琴家又热烈地理起琴来了,中国音乐家协会就领导着他们组织专研古琴的社会团体去团结、交流……古琴的演奏、传习、研究和与它有关的工艺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不但恢复了、发展了,而且正在继续发展。形势指出琴学是复兴了,一个新的古琴美学的建立又是我们的新课题了。

查阜西对建国后古琴发展情况的总结实际上说明了古琴从民间文化进入社会主流话语的过程。琴人通过社会角色的转变以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工作的参与,一方面完成了古琴文化资本向社会资本的转换,赋予了古琴以新时代的象征意义,另一方面,社会主流话语与琴人的艺术实践相结合,共同在客观形态上对古琴文化资本进行了再生产,即音乐本体的创作与艺术实践上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显然,诸多琴人在建国后所进行的诸多古琴艺术实践活动是照顾到了人民大众的,无论是频繁来往于工人俱乐部还是热衷于创作《歌唱共产党》之类的作品,琴人们的文化观念与艺术实践基本围绕着这种资本转换的过程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到了20世纪90年代,社会分工越发明细,由不同社会文化领域造就的多种语境对古琴文化进行了各自立场的文化阐释,古琴文化资本的社会资本转换显得更加复杂,业余与专业、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艺术与生活等不同社会性话语再次对古琴文化资本进行了再生产,这种复杂的转变可以通过今虞琴社在当时的各种文化实践来了解:60年来今虞琴社社友,不是一般地开展艺术活动,为继承和弘扬,普及与提高古老的古琴音乐热心尽力。不少业余琴友成为专业音乐工作者,专业音乐工作者参加今虞琴社,业余与专业结合,老中青结合。互相启发、探讨和学习,彼此揣摩、交流和切磋,在老一辈的指导及传习下,取长补短,共勉励进。更有社友人至各地或人在各地另结琴社,衍伸派生,影响深广。琴社在打旧谱、谱新曲、作琴歌、创技巧、究理论、习演奏、广教学、出《琴讯》、刊《琴歌》,抢救古琴独奏琴曲、著述琴学专论、出国讲学表演、培养外国学生、国内海外交流等方面,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得可贵的经验和卓越的成就,为推动和发展古琴音乐,群策群力。琴社还常面向大众,深入高等学府,登上电台、电视台、舞台、公众场合,举行古琴专场。公开演出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古琴音乐,包含古曲、新曲,古琴独奏、双弹、琴瑟、琴筝、琴箫、琴歌、琴舞、琴剑、小合奏、女生弹唱、琴韵画展,给海内外知音留下深刻的印象。

今虞琴社60年来在不同文化领域的文化实践正是古琴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进行复杂转换的一个缩影,在琴人文化身份与社会角色发生转变的同时,其掌握的文化资本通过资本转换的方式流动于不同社会文化领域之中。以客观形态存在的古琴文化资本往往表现为各类音乐背景下的音乐创作、应用于专业音乐院校的古琴教材、适应于音乐厅舞台的演奏方式等等,而以体制形态存在的古琴文化资本则表现为来自专业院校或专业表演机构的资历认证、类似古琴考级的级别鉴定、由官方话语认可的参与主流话语的资格认定。古琴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成功之后,经济资本作为古琴文化的一个主要转换对象而凸显出来,作为文化遗产的社会资本也出现了全球化倾向。掌握官方社会资本的国家文化机构、掌握经济资本的消费群体以及掌握古琴文化资本的琴人群体三者之间形成了紧密的互动关系。在资本转换的过程中,遗产保护语境下的琴人群体及其文化资本成为官方主流话语中的保护对象,并通过古琴“传承人”的认定等方式实现了古琴文化的社会资本化,而文化消费语境下的古琴文化资本则成为社会大众的消费对象,并以商品买卖的方式实现了古琴文化的经济资本化。古琴的文化资本在不同的资本转换过程中不断受到处于强势地位的社会资本与经济资本的影响而以隐喻的方式发生着意义的变更,源自传统的古琴文化越来越深入到广泛而多元的社会文化实践之中。

二、作为文化遗产与文化商品的公共文化

在一些学者看来,古琴作为文化遗产和作为文化商品的同时存在无疑是一种矛盾,甚至双方就像是一对天敌,也有人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资本化是有效保护的重要途径,笔者无意对此进行讨论,笔者所关心的是,当古琴文化以文化遗产和文化商品的双重身份出现在社会公共领域而一起成为属于文化大众的公共文化时,两者之间是一种怎样的互动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0年前后确定向世界推广的一个新概念,随着昆曲、古琴、木卡姆等传统艺术的申报成功,这个概念已经延展到全社会,甚至是社会基层,以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模式为蓝本,部级、省级、地市级各类文化遗产申报工作也相继开展。在各类“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等公众活动中古琴频频出现,类似这样的活动不断表达了这样一个信息:古琴文化在传承上直接起作用的是小范围的具体人群,而“遗产”所代表的范围却是大众或者社会、国家的。古琴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认定程序就是一种公共文化的产生机制,或者说,古琴文化的“遗产”认定是一种文化自觉的彰显,是一种经过权利主张、价值评估、社会命名的程序而成为公共文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人所掌握的古琴文化资源及其活动实践具有了国家公共文化的属性,新的文化意义由此而生。然而,公共文化是不存在所谓“个人所有权”的,由于文化的公共性,社会各方面力量都具有积极参与古琴文化遗产保护这一社会运动的资格,因此,存在于社会文化实践多方主体之间的矛盾则不可避免,作为公共文化存在的古琴文化必然面临来自多方利益的文化解读。此外,文化产业等相关事业同样要求古琴文化作为一种公共文化的存在,并与文化遗产在文化空间上有着相当程度的重叠,他们都以文化大众为对象,广泛存在于社会的各个角落,也都因为古琴文化相较于其他文化类型的差异性和典型性而受到关注和利用,但同时却又处于复杂的博弈关系之中。目前,不少地方的遗产日活动都是由一些社会新式琴馆或培训班与地方文化部门合作举办的,无论出于自身宣传的需要还是为了参与主流话语的文化实践,部分新式琴馆乐于强调自身在“文化遗产”方面的归属的原因往往在于为了经济利益的实现。

但是,从大众文化消费的语境来说,强调这种在“文化遗产”方面的归属可能是为了符合文化商品化符号消费的需要。换句话说,“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符号消费的对象而存在,其表征方式是通过对文化商品的消费来表现个性、品味、生活风格与社会认同的,消费者除了消费古琴文化符号本身,如乐器、曲目,同时也在消费作为“文化遗产”的意义、审美、氛围等等,而已经符号化了的古琴文化遗产是正好适合于这种符号消费关系的。虽然作为文化商品的古琴难以进入官方主流话语,但是却可以对主流话语定义下的古琴文化符号加以利用,并以非官方的、但同样属于强势地位的经济消费形式,在社会大众文化实践中实现其古琴文化资本、象征资本、经济资本与社会资本的转换。除了传统古琴文化本身,包括当下社会命名后的“文化遗产”符号也在消费社会成为一种满足大众文化消费的资源。因此,曾经专属于今虞琴社等民间琴人的小众文化经过社会历史的发展变革,到现在已经成为公认的公共文化了。全国性文化遗产日的确定、古琴文化市场的运作、古琴向现代人文化生活的融入等等已经成为有目共睹的例子,甚至古琴作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与相关法令也已经正式建立。由此可见,原本作为民间琴人日常文化生活内容的古琴文化实践再生为社会公共文化的各种渠道已经形成,来自国家和市场的不同公共文化机制已经对古琴文化的现代行为规范发挥了作用。作为文化遗产和文化商品的古琴文化虽然都属于当下社会的公共文化,对大众社会与古琴文化资源进行着共享,但是却由于文化目的与行为规范的不同而表现出某种矛盾冲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国家和社会的相对分化。作为文化遗产的古琴文化需要建立相关的专门机构来组织管理,这种遗产认定之后的后续管理与公共服务都是有相当难度的专业性工作,除了需要建立配套的文化行政管理系统,更需要在社会大众中建立方便公众获取、参与的文化传播平台,但是,这部分的工作显然是由大众文化消费话语与官方主导话语的合作与博弈中进行的。

三、传统文化边界在当代社会的消解

百年来的古琴文化变迁经历着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变,其重要标志就是古琴文化解读话语的变化,或者说是话语所在的文化场域的变化。社会角色转变的现象虽然在20世纪初的琴人群体中已经开始出现,但仍然能够以其相同的历史记忆来共同维护传统的行为规范,该行为规范以清晰的文化界限将自己与他者相区别,使得当时的古琴文化仍具有相对封闭的、自律的特征,历史记忆影响下的文化认同制约着琴人群体的文化行为,传统文化认同对他者领域的排斥使得古琴文化场域及其文化主体角色在社会变革中仍具有相当的稳定性。然而,现代文化正在以各种方式动摇着传统社会中所确立起来的文化边界,随着广大社会向古琴文化的多元参与,古琴艺术实践在公共文化领域的出现一方面标志着传统古琴文化边界的消解,为社会大众提供了人人可以获取和消费的共享文化,并使原本的个性化审美在当代社会表现出“文化遗产”与“文化商品”等同质化认知;另一方面,在公共文化范畴下的文化交错与重组越发细致复杂,由古琴文化派生出来的现代文化产品类型和象征意义更加趋于多元化,从而使越来越多的受众包括进来,原本身份属性各不相同的文化群体可以对古琴文化进行共享,却又按照各自的解读话语进行着各不相同的文化阐释。

因此,当传统的雅俗界限被公共文化逐渐模糊淡化时,古琴作为雅乐的代表、作为近代琴人“共扶大雅之轮”的特殊手段等文化象征在现代大众文化中成为被征用的文化资本的一个内容而失去了其真实内涵,曾被边缘化为民间音乐文化形式存在的古琴文化在现代社会变革中逐渐被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三方所分割,尤其在全面进入当代消费社会文化语境之后,主导文化与精英文化也不可避免地成为大众文化的“殖民”对象,各自所掌握的古琴文化资源最终被各种方式改造为适合大众文化逻辑的共享性文化。移植在古琴上的红色歌曲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力量之一;古琴音乐被电子化、交响化并在音乐厅里成为文化大众的消费对象;简单的民歌和流行音乐被放置入古琴培训的课程内容;文化遗产名义下的古琴活动成为文化消费市场的最好宣传。传统古琴文化边界在整个20世纪不断地受到社会文化变革的冲击,而当下社会的大众文化则能够通过现代媒介和现代生活消费渠道将一切可以利用的文化资源处理成流行化和易于被消费者接受的东西,例如《康定情歌》、《爱的罗曼史》等成为古琴社会学员的学习曲目,而长达30分钟、共45段的琴曲《广陵散》被删节为短短的4分钟,为的是迎合观众的欣赏口味,如此等等,都是上述文化现象的直接表征。被大众文化改造过的古琴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原有的语境,也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品格,成为了以文化商品形态存在的对传统文化的模拟物。从文化生产的方式来说,传统的古琴文化生产并不存在对话语权以及文化资源的争夺,流派或琴学思想的不同主张只是琴人群体内部的观点表达,并且这种古琴文化生产受到来自阶级伦理的限制而成为局内人的“内部行为”,然而当下大众文化的生产则是全民性的社会运动,来自不同立场、领域的文化主体通过对公共文化范畴的古琴文化资源进行分配与争夺,从而获得文化资本,并将其以各自目的与方式进行多元化的资本转换,最终导致传统古琴文化的表征方式愈加复杂。古琴传统文化边界的消解实际上也是由于古琴音乐隐喻过程中原本时空界限与文化场域的改变造成的。一首《梅花三弄》既可以出现在30年代张子谦寓所的雅集中,也可以出现在50年代上海工人俱乐部里,也可以出现在80年代今虞琴社《梅花三弄》打谱座谈会上,而现在,这首作品更多的是出现在专业古琴教学、音乐厅的演出以及古琴商业化社会培训的课程里,但是由于传统古琴文化边界要求其“本地时空在场的有效性”,因此,虽然作为作品的《梅花三弄》可能没有变化,可是使音乐隐喻发生作用的、受时空影响的文化场域已经从过去的那种“在场”状态逐渐脱离。正如吉登斯在谈及现代社会与前现代社会的区别时所说:“第一个差别就是所说的时间和空间的分离。……然而,在前现代社会背景中,时间和空间是通过地点的位置性而联系在一起的。……在前现代时期,对整个人口和大多数日常活动来说,时间和空间基本上是通过地点的联结而维持的”,而现代社会的大众文化通过现代传播媒介却使得这种联结变得不再是严格要求和必须的了,即是说,对传统古琴文化的时空在场的要求已经不需要被严格执行了,传统古琴文化经由现代大众文化的改造变成了与传统文化时空在场无关的文化商品,这就意味着古琴文化一旦进入大众文化的流行、通俗、时尚的运作过程,其原有的场域特征和界限也就随之消失了。

另外,从人的角度来说,传统古琴文化边界的消解与古琴文化群体的身份认同与角色扮演的变化也有着直接的关系。与过去相比,当下掌握古琴文化资本的琴人群体已经出现了两方面的身份特征:一是由于社会分工与文化分层的出现,琴人群体的文化身份已经发生了极大变化,传统文人士大夫角色已经消失,出现了现代社会体制与文化需求下不同文化领域与文化立场的角色代言,例如由官方认定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琴“传人”,音乐院校及演出单位中从事古琴教学与创作的“专业人士”,以及与“专业人士”时常处于话语争论状态的“民间琴人”,社会业余古琴考试级别认定的“执考裁判”,还有大众文化消费实践中的“文化明星”等等;二是由于古琴在当代社会的公共文化的存在方式,其文化资源可以面向不同文化领域开放,这些角色各异的琴人可以通过文化场域的选择而转换自己的文化身份及角色职能,例如一个琴人既可以成为官方话语下的传人代表,也可以是古琴文化市场中的文化商品提供者,同时也可能是一个专业领域的专职人员或民间琴人,事实上,当下大部分的琴人都已经实际具备着多种文化身份以适应不同文化领域的需要。与传统琴人文化身份的确定性相比,当下琴人多重身份以及可以随时身份转换的特征则表现出了一种身份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这也是传统古琴文化边界在当代社会的消解以及公共文化范畴中的不同文化领域互动博弈的一种表征。

四、对古琴文化当代“资本化”的反思

现当代古琴的发展实际上经历了一个资本重组(或文化重组)的过程,这一过程并非是简单的雅俗之争,而是涉及到多元文化类型在内容与形式的相互融合、博弈和文化阐释话语中心转移的复杂问题。传统古琴文化边界的消解与多种文化类型的重组关系密切,这种重组已经成为当下全国范围古琴文化发展的一个趋势。无论是经费、宣传,还是规模、场地,这些对于个体琴人或民间团体而言无疑都是非常重要而难以解决的问题,但是对于掌握大量社会经济资本的部门单位来说,所缺乏的正是民间琴人群体所掌握的古琴文化资源。因此,在双方互利、资源共享的理念下,两种原本不同的文化场域及话语进行了重组,从而出现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古琴文化表征方式。当传统古琴文化与其他不同类型文化语境通过组合而达到一种常态时,这种以重组而展现出的新的表现形式已经可以被认为是现代古琴文化的一种表征了。但是除了表征形态的变化,对于古琴文化的阐释话语也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转移。这种转移的原因在于,外在的社会化语境越来越成为规范古琴文化行为、改变古琴文化隐喻的关键性因素,在当下各种社会语境的强势地位面前,传统古琴文化的内部自律性发展显得越发薄弱,国家话语、市场消费、全球化语境等外在因素逐渐取代了传统古琴文化的行为规范而成为影响当下古琴发展的核心力量,因此,虽然外在因素的强势有助于古琴在“量”的层面得到发展,但是依靠琴人内部的角色责任和自我文化创造才能继续发展的“质”的层面却可能面临着新的危机。尤其是传统古琴文化与现代娱乐消费文化之间发生的文化重组更加表现出反思的必要性,与大众文化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规模相比,传统的古琴文化只能成为大众文化流通中的一个棋子,严格而残酷的市场经济行为规范不会因其文化商品的特殊性而发生丝毫的改变,因此这两种类型的文化内容一旦发生重组,古琴文化自身在表现形式及象征意义上的改变将不可避免。在各种与古琴有关的文化娱乐消费活动中,大众文化审美标准逐渐替代了传统的审美标准,或者说,传统的审美标准被现代大众文化审美标准进行了改造。传统的文化事项一旦进入现代大众文化领域,往往会在表现形态、审美规则、价值目的、隐喻象征等方面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种变化一方面会表现出形态的多样化,这与大众文化中形形、缤纷复杂的消费娱乐方式有密切关系;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内在实质上的同质性,即进入大众文化领域的古琴文化事项一般来说在内在本质上都是相同或相似的,无论是新式琴馆中的古琴还是在艺术画廊中的古琴,无论是传统古琴曲目还是演奏的现代歌曲,在消费群体的大众文化审美视野中,这些不同表现形式的古琴文化形态都只是一种消费文化中的文化产品,都是同一种文化审美和消费模式的体现。因此,在传统古琴文化与现代社会元素的重组过程中,古琴文化阐释的话语也进行了重组,即传统古琴文化的解读话语依然在发生作用。但是这种传统的解读话语已经成为了一种对象,并且被现代方式的文化解读话语进行了“再解读”,例如古琴交响化的专业音乐创作、传统琴学的现代学科规范表述、民间古琴文化的现代公共文化解读等等。在这些“再解读”的过程中,古琴文化隐喻的发生往往是以现代解读话语为核心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古琴的话语表述经常会表现出一种“看起来是在说古琴,实际上是在说自己”的状态,也就是说,当代人对于古琴的文化阐释可能已经更多地处在以其自身话语对传统古琴所展开的“文化想象”之中。

当传统古琴文化面对当代“公共文化”话语时,必然会引发对文化场域差异性和自我文化价值属性的怀疑,最终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文化认同的意识危机。“公共文化”规定了一种普遍的过程,它对当代古琴文化的影响往往表现为文化的趋同性,例如在国家“征用”的话语中,只要提及古琴便会认同为代表民族象征的文化遗产;在大众消费文化的语境里,古琴和其他文化商品一样服务于大众的文化消费生活和大众文化审美;另外再比如古琴在某些方面表现出的“西化”,再或者使古琴文化作为一种大众媒介的公共信息而存在,等等,这些普遍性的话语逐渐掩盖了传统古琴话语中的某些规则和禁忌。除了传统话语的现代转移,由于古琴和其他文化事项一起被现代话语进行了重新归类,其原本的特殊性也因此而面临消解,而最终趋向于某种现代话语的同一。但是“公共文化”导致文化特点上的趋同性同时也引发了异质性、个性化的情况,即普遍激发了特殊,比如民俗展演中地方性知识的强调以及民族文化传统和文化多样性共存的价值理念的增强等等,传统话语与现代话语的差异导致了自我认同意识的增强。因此,在古琴被外在文化阐释语境进行二次解读的当下,如何有效利用和把握“公共文化”语境来彰显当下时代真正所需、所缺的古琴人文阐释将是我们亟待讨论的重要课题。

公共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公共数字文化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基本文化权益

中图分类号:G25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7-0021-02

一、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背景

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与核心业务,也是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文文化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文化部、财政部于2011年11月共同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十二五”时期重点实施公共数字文化惠民工程,全面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制度体系、网络体系、资源体系、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公共数字文化供给能力,创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机制[1]。这个文件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提供了宏观指导和政策支撑。党的十报告强调:“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到2020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因此,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尤其需要加强统筹,协调发展,全面提升服务效能,满足城乡群众读书看报、看电视、听广播、文化鉴赏、文化休闲等基本文化需求。

二、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是提高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先进文化占领新媒体阵地的客观要求。加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切实保障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环境下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可更好地满足城乡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近年来,兴义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宗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积极参与国家实施文化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等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工程,以未成年人、老年人、进城务工人员等群体为重点服务对象,依托国家数字图书馆和全国文化共享工程数字资源平台,结合数字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街道(社区)文化中心(室)建设工程,积极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构建内容安全、服务规范、环境良好、覆盖广泛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有效提升了兴义市公共文化服务服务水平。

三、兴义市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发展现状

兴义市图书馆从2004年被列为全国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就开始思考探索如何利用文化共享工程平台及资源为广大城乡群众提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怎样开展文化共享工程工作?这些问题在当时都是全新的课题,没有标准的模式和成功的经验可借鉴。然而,兴义市图书馆抢抓机遇,不等不靠,在学习与实践中思考问题、摸索前进,积累经验、创新服务,积极参与国家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建设,创造条件努力推进兴义市文化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建设及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主要体现有以下方面:

——加强学习,领会精神,清晰思路。通过学习,兴义市图书馆全体职工充分认识到:文化共享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一项文化惠民工程,是新形势下构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惠及千家万户的一项公共文化创新工程。兴义市图书馆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借助全国文化共享工程平台优势资源,加快推进数字图书馆和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为传统服务模式下日趋弱化的图书馆注入新的发展活力,只有如此才能解决图书馆“购书困难、资源匮乏,门可罗雀、无所事事”的窘态!从而吸引广大读者走进图书馆,实现公共图书馆存在的社会价值。

——创新思路,大胆探索,打开局面。2007年,兴义市图书馆紧紧围绕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创新思路,大胆探索,采取以图书馆为主体,积极争取单位职工和社会力量参与支持等方式,筹措资金36万元,购置计算机85台/套,以及复印机、打印机等设施设备,组建开放了公共电子阅览室(主要为青少年学生、未成年人读者提供免费或优惠服务)、多媒体网络室(主要为成年人读者提供免费或优惠服务)、多功能视听室(主要为老年人、农民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读者提供免费服务)等服务窗口,积极开展专题讲座、免费播放影视片等活动,提供绿色网络文化服务,年均接待各类读者10万余人次,为传统服务模式下的公共图书馆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

——争取项目,落实经费,加快建设。2008年3月兴义市文化共享工程被国家中心列入项目建设计划,总投资221.6万元。项目下达后,兴义市图书馆及时向州市文化主管部门领导汇报工作,积极争取州市配套项目资金共22.16万元,确保了工程建设顺利实施。2008年12月兴义市县级支中心正式挂牌成立,新增公共电子阅览室1个,读者端计算机35台(套),资源服务器4台,以及复印机、摄像机、数字投影播放器等设施设备。国家数字图书馆赠送了1.0TB的数字资源。截止2012年12月,兴义市图书馆(兴义市支中心)通过资源配送、卫星接收、自建购买等方式,整理数字资源约4.5TB,初步形成了图书期刊、舞台艺术、影视曲艺、知识讲座、农业科技、百科知识等数字资源库,为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数字文化服务提供了重要保障。

——加强管理,广泛合作,资源共享。2009年以来,兴义市支中心在省州市文化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团结带领全馆工作人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深入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服务点,开展技术指导、设备安装、资源下乡、业务培训等工作,建设完成村级基层服务点223个、企业基层服务点6个,建成乡镇(街道)、社区(机关、企业)公共电子阅览室32个,开展数字图书馆推广为每个点配送资源约1.0TB,基本满足了城乡群众的数字文化需求,受到了城乡基层群众和项目建设单位的普遍欢迎。例如,2009年兴义市图书馆开展“送图书、送资源、进社区、进企业”活动,协助中国电信黔西南分公司建成“职工书屋”服务点,安装公共电子阅览室计算机8台(套)、数字投影播放设备1台(套),配送数字图书馆资源1.5TB、整理加工图书文献5000余册等服务设施,搭建了企业职工学习休闲平台,为提升电信职工文化素质创造了条件。2010年3月,全国总工会授予中国电信黔西南分公司职工书屋“全国职工模范示范点”称号。为感谢兴义市图书馆给予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支持和帮助,该公司领导决定为兴义市支中心免除每年2万元的网络接入使用费,并免费升级兴义市图书馆网络接入带宽达20MB,同时免费提供技术服务。这也是文化共享工程“合作共建、资源共享”的优势体现。

——回顾成绩,展望未来,追求卓远。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群众文化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2011年以来,在省州市文化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兴义市图书馆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服务原则,借助全国文化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设备和数字图书馆资源优势,传播弘扬先进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为建设完善兴义市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兴义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截止2012年底,兴义市文化共享工程已建成兴义市支中心1个,乡(镇)基层服务点22个,村(社区)级基层服务点237个,企业(机关、学校)基层服务点6个,城乡公共电子阅览室32个,初步形成了市(县)级、乡(镇)和行政村(社区、企业)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完善了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全部实现免费开放,年均接待城乡群众20多万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八年历程,一路走来。兴义市图书馆在推进全市文化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与数字图书馆建设工作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通过探索服务模式、创新服务手段,加强城乡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有效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虽然经历了许多曲折与艰辛,但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9年4月,兴义市支中心获省文化厅表彰“全省文化共享工程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5月兴义市马岭镇、白碗窑镇等被表彰为“全省文化共享工程工作先进基层服务点”,兴义市支中心李仲元同志获省文化厅表彰“全省文化共享工程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四、结语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兴义市图书馆馆长李仲元同志在谈及新时期文化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和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工作时充满了激情、自豪与信心!“十二五”期间,兴义市图书馆全体职工将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模范带头、扎实工作,进一步加强完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最大限度地满足城乡基层群众“求知识、求富裕、求健康、求快乐”的需求,为推进完善兴义市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文化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2011.11.

[2]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图书馆年鉴2012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04.

公共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民;公共文化需求;;服务体系;社会公平;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2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7-0047-02

一、农村居民公共文化供给难以满足需求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现有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文化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文化活动相对贫乏,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这种状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改变。其中,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是最根本的问题,也是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关注并着力解决的首要问题。

1. 农民文化生活贫乏单调。近年来,我国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虽然获得了巨大发展,农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农村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农村文化生活比较贫乏。这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也制约着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

2. 农村文化服务设施薄弱,农村文化阵地严重萎缩。由于乡镇机构改革,文化站、广播站、体管站等合并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导致大多数乡镇文化阵地严重萎缩,许多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呈现只有1-2名工作人员、一间办公室、一间活动室等萧条景象,有的乡镇因为没有办公用房、图书和活动器材等而“名存实亡”,根本不能发挥农村基层文化阵地应有的作用。

3. 农村文化人才匮乏。目前面向农民的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专兼职人员普遍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业务能力不强。市文化馆的辅导老师、专业人员偏少,不能满足对乡镇文化中心和农村文化骨干的培训需要,广泛开展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有限。由于文化设施、经费、人才严重不足,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缩小,文化产品供给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农村文化需求。

4. 文化演出市场不景气。从表象上看农民似乎不太喜欢文化艺术,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农民对文化的需求不但没有淡薄,反而热情高涨。造成现有农村演出、电影市场不景气的主要原因是农村人群结构发生了变化:由于青壮年长期外出打工,村上留下的大多是老幼,行动不便。有些乡镇、村寨已多年没有剧团演出和电影放映,客观上已成为被文化遗忘的角落,农民存在看戏难、享受艺术难等问题。

5. 社会不良文化信息侵占农村文化阵地。当前农村社会的不良诱惑很多,加之没有健康向上、能引起人们重视和参与的文化活动来占领农村文化阵地,致使许多不良文化信息趁虚而入。农村普遍存在“砌房看地理、下葬看风水、生病去求仙、外出卜好运、结婚看黄道、上学找算命、求神拜佛”等封建迷信,还有斗殴、偷盗抢劫以及家庭暴力、等社会问题。由于没有适合农民群众自身需要的文化活动,还导致部分农民思想向其他方面转移,甚至影响到一些农民群众风俗信仰的改变。

6. 重经济轻文化。由于乡村政府始终把经济作为衡量农村干部工作成绩的重要标准,忽视了文化要发展需要经济作保障,经济要发展需要文化去促进的辩证关系。许多乡村地区只抓经济,忽视文化,对文化建设考虑较少,经费投入明显不足,结果农村文化建设落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城乡差距日益拉大,严重制约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

造成以上问题的重要原因在于我国文化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偏低,并且文化投入偏重于城市,城乡差距日益拉大。2005年文化事业费中城市占71.9%,农村文化只占28. 1%,导致制度内文化供给的上级政府转移支付对基层政府来说存在较大缺口。政府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的下降不仅表现显性的财政上的吃紧,更为重要的是农村基层党和政府在营造共同理想信念方面对乡村社会的影响力和组织力下降。作为唯一供给主体,以统领者身份,在供给上呈现垄断化、权利化、目标化无可非议,但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事业面对的是文化传播渠道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文化消费趋势,供给方式及体制改革势在必行。针对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事业供给手段单一等问题,党和政府应引起高度重视,并重点予以解决。

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原则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目标是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个方面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系统地反映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体制保证和文化保障。其中的“乡风文明”就是要求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就是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引导农民群众改变落后生活习惯,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步在农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风尚,其核心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农村文化建设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始终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这一指导思想,对于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既是各级政府的主要职责,更应该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充分认同和积极支持。因此,在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以人为本原则。在过去和现实的实践中,有些地方政府把农村文化建设或者当成是对农民的施舍,或者当成是宣传自己政绩的一面旗帜,不愿意扎扎实实地开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而是大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忽视了农民的意愿,忽视了实际的效果。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功能就是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必须的公共文化产品。因此,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以满足农民的文化生活需要为根本出发点,使文化活动形式与农民的生产劳动和生活方式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接受能力相适应。要把思想道德教育、普及科技文化知识等有机地融入各种文化活动中,以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促进农民文化素质提高。

二是社会公平原则。我国已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要坚持社会公平原则,做到“三个公平,三个倾斜”:即城镇和乡村公平,尽量向乡村倾斜;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公平,尽量向欠发达地区倾斜;富裕农民和贫困农民公平,尽量向贫困农民倾斜。要着力于加强面向乡村、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农民的公共文化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使农民群众普遍得到公共文化服务。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各地政府一定要结合当地农村文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和可能,实事求是地进行整体规划,量力而行地分步实施,扎扎实实地推进工作,保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三、构建农村公共文化体系的措施

1.政府直接提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主要是指政府通过自己举办的公共文化事业机构为农民提供全部免费的公共文化服务,比如乡镇文化馆、广播电视站等,该方式对于持续地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传播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和增强党在农村的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但农村公共服务要受到两个方面因素的制约:(1)受公共文化事业机构效率影响;(2)受政府财政投入限度的影响。应该对农村基层文化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运行规范、干部人事制度等进行全面地改革与完善,严格管理,提高效率。还应加大政府对乡村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确保所需经费的落实。

2.政府购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主要指政府不直接承办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但对关系满足农民基本要求、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公共文化服务,可由政府全额出资购买,免费提供给农民群众享用。相比较而言,这种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由于生产环节外移,总体成本较低。但由于成本过大和需求面过广,因而也有可持续性、针对性不强的缺陷,难以经常、及时地满足农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因此,要提高农村公共文化供给有效性,须严格把好采购关,购进符合农民群众文化需要的文化产品。

3.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给予补偿、奖励。政府对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各级政府、农村业余文化队伍、农民文化中心户等),由政府通给予补偿、奖励,激励他们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做出贡献。这种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既可以针对基础设施建设,又可以针对某些文化活动 ,还可以针对某些组织和个人。由于这种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省去了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环节,并且于农民群众获得文化服务之后才给予适当补助,因而其运行成本低,有效性强,是一种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设。

4.政府应该根据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实际,进行全面系统设计、安排,以求提高实际的效果和可持续地发展。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投入的力度,健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确保各乡镇都建有资源丰富、功能多样、服务有效的公共文化机构和设施,配备专兼职的公共文化工作人员。要加大那些能满足农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实现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的公共文化服务的采购力度。要加大对各类参与提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主体的奖励和扶持力度,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建设。

5.要注意做好县、乡镇、村、户四级文化服务网络搭建,注意它们各自的分工和侧重点。县、乡镇二级主要提供政策导向、资金投入和扶持、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产品和信息的、组织辅导和策划文化活动等。村、户二级网络在县、乡镇二级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村集体和农户个人在接受服务的同时,开展互助和自主的各类文化活动,使农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得到尽可能多的满足。

公共文化范文第6篇

广场庆典:广场场面壮观,方便使用多种国家礼仪———礼炮、白鸽、气球、烟火,这些礼仪会使庆典更加隆重,会堂庆典:2011年清华的百年校庆是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会堂庆典,在本校广场举办的文艺晚会,香港大学的百年校庆是在本校的会堂举办的会堂庆典。一流的大学庆典选用有名气的会堂举办庆典,但一般的城市一般的大学没有这么好的条件,而选用广场庆典形式,可说是扬长避短的一种庆典方式。第三类大学校庆采用最简朴的会堂庆典方式举行,也是出于资金方面的考虑。资金的筹集。2011年清华百年校庆有一句名言传颂:“不花国家一分钱。”借校庆之机,可以利用捐款搞很多的校园建设。清华庆典还包括不同层次的庆典:校庆典大会、院系庆典大会。

庆典和文艺演出的特色和礼仪细节

可以把校庆庆典、文艺演出等一系列活动的礼仪特点概括为三点:一是礼仪已经电子化、高科技化。会堂和广场庆典观众既有现场观众又有网络观众 ,也有广场外公共场地电子屏幕的围观观众,既有在校学生观众也有外地回校校友观众。礼仪已经国家化、高级化、复杂化。三是礼仪已成为成为视听的盛宴,成为复杂的高级的艺术文化。很多大学都利用互联网,建立本校的校庆网站,传播校庆动态与新闻,特别是校庆的大型活动:庆典、文艺晚会与校史展览馆的开馆仪式都通过校园网在校内传播到每个宿舍和校内公共活动中央场地。庆典的礼仪包括庆典开始的礼仪和结束的礼仪。从主持人宣布庆典开始的那一刻起,以礼炮、奏唱国歌、升国旗、全场起立、检阅校国旗护卫队作为庆典开始的礼仪。所谓开始如鸣炮,结尾如撞钟,讲究凤头豹尾。庆典以国礼开始,国家的形象声音一出现就伴随本校人的致敬礼和护卫礼,生日礼显得很神圣,有着为国奉献一切的立意。鸣炮,原本也是国礼中欢迎礼的开始礼,鸣炮的次数国礼是19响,校庆鸣炮的次数与各自强调的寓意相关,有以生日数为鸣炮次数的,高达60次,有以其他寓意为鸣炮次数的,12次不等,没有一定。开始礼还有伴随炮响放白鸽和气球的,以各种壮丽的飞天景象暗示生日中的主角“我”———学校的成就以及副产的一切将达到至高的顶点,这是以他物象征主体未来的手法,属于吉祥的图景。在场的教职工观众都被要求穿上校服,这种服装的礼仪要求,使每个“我”都穿上代表学校精神和不同身份地位的服装,从而每个“我”被赋予了这种服装所代表的意义,这是服装对于着装者的面具作用。用彩旗和电子转播设施装扮的庆典现场的礼仪,则产生了一种强大主题气氛,使每个置身其中的人不得不全心投入其中。按照国礼到校礼的顺序,庆典结束的礼仪如唱校歌,是表现对生日主角学校献身的校礼仪。文艺演出是展现学校每个个体的情感和生活的礼仪,是非常人性化和人文化的校庆礼仪,把校庆庆典中累积的许多的祝贺与自豪,还有最真实的学校构成的一分子的心灵体验展现出来,从而将生日中的情感艺术地抒发到一个最高点。文艺演出的结束礼烟火,如撞钟,余音袅袅,将对学校的敬礼烘托到极致。文艺演出使校庆成为了视听盛宴的狂欢,使校庆成为了一个狂欢节,校庆终于彻底地人性化,成为了情感的宣泄场。大量的不同形式的校庆符号组成了整个校庆庆典和演出的符号系统,语言形式的符号:口号、主题、颂辞、诗文、歌词等;物件形式的符号:广场电子屏、礼炮、校服、表演服、标语、彩旗、校徽、绘画、塑像、乐器等;行为形式的符号,鼓掌、起立、舞蹈、歌唱行为、演奏等;声音形式的符号,如呼叫声、欢呼声、吟诵声、歌唱声、响器敲击声、舞蹈节奏声、音乐演奏声等。构成了一场视听的狂欢。

复杂的校庆礼仪艺术产生的原因、文化特色和作用

公共文化范文第7篇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文化政策;博物馆

当前,人类社会日益认识到文化是人类发展的基石,文化成为世界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维度,不仅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工具,更是形成这些目标的基础。公共文化是文化的一种特殊范畴,在精神品质上具有整体性、公益性、公开性等特征,它培养人们的公共观念、群体意识以及社会归属感,以群体性、共享性的设施及活动为基础,发展公民参与、资源共享的文化。公共文化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从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满足公民基本文化权利。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公民的公共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与变化,需以文化政策为引导,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构筑社会发展的动力。

一、公共文化服务的功能及存在的问题

1.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及功能

公共文化的基本属性是公共性。哈贝马斯认为“公共性”是指一种批判性的公共意见和舆论。阿伦特认为“公共性”是指一个场所中任何事物都可以被看到和听到。概言之,公共性意指:1.公开性,公共性以环境的公开状态为条件。2.公共性表现为一种过程,即公共过程。公共过程是个体间身份差异与观念共识形成之间的矛盾运动过程。3.公共性引发一种共同体的想象。公共文化则可视为以公共空间为载体,公众持续参与并形成、表达公众意见,具有公共性之价值属性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形式。重视发展公共文化实质是尊重公民的文化平等权,包括“公民基本文化权利”以及由此产生的“公共文化需求”和满足公共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是公共文化的实现形式。公共文化服务被视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部分,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成的满足公众文化需求、保障公众文化权益的各种公益性文化机构及服务的总和。以公共性为核心价值的公共文化服务包括三个层面:在物质层面,营造开放的、共享的、公益性的城市文化空间;在制度和组织层面,通过文化政策与公共参与建立民主机制;在精神层面,建立公正、平等的公共价值体系,促进公共精神形成。

公共文化服务具有以下功能:一是满足公众基本文化权利与文化需求,传承民族文化传统。通过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培育公民文化素养;通过社会文化资源的有效配置,积累更多文化福利,实现文化利益的全社会共享;通过公共文化活动与实践,传承、创新和弘扬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二是有助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与社会凝聚力,优化文化生态。公共文化服务引导提升公民素质、塑造行为规范,为提高和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创造良好的文化发展土壤;公共文化服务对文化空间具有再造作用,通过科学、合理布局公共文化设施,提供丰富、多元化的公共文化产品,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文化生态,构建区域文化的基础,促进社会发展。三是有助于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原创力,增强文化创新能力,提升区域的文化竞争力。对于城市竞争力而言,创新能力、资金流量、人才密度、文化要素聚集程度等现代竞争力要素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文化要素和人才要素已成为许多城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源泉。公共文化服务有助于整合文化资源,涵养公民的文化消费习惯,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基本的文化土壤和智力保障,支持城市文化的创新能力,为提升城市的文化竞争力提供支撑。

2.当前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基于经济发展的推动和公共财政的支持,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取得一定发展,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总量偏少,比重偏低,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二是供给主体较单一,社会机构参与不足;三是公共文化资源供给不均衡、覆盖人群较单一,公共文化服务对象的结构严重不均衡,尤其集中在赋闲的中老年群体;四是重设施轻内涵,重形象轻实效;五是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与公众需求脱节,公众参与度不高;六是基层公共文化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专业素质低;七是缺乏适应数字时代的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不断增大,但吸引力和影响力不强的现状。

3.作为公共文化服务重要载体的中国博物馆现况

博物馆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在现代社会,博物馆已经超越传统博物馆注重收藏、保存与研究馆内资源的范畴,转型为侧重论释与沟通文化,逐步将公共教育职能作为博物馆新发展语境下的努力方向,体现出博物馆从“对物的关怀”到“对人的关怀”的根本性转变,也使其承载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使命,成为服务于全体社会公众的公共文化教育机构。博物馆是文化沟通的桥梁,是推动社会变迁与发展的力量。

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认为:“博物馆是运用各种方法保管和研究艺术、历史、科学和技术方面的藏品以及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的具有文化价值的资料和标本,供观众欣赏、教育而公开开放为目的的,为公共利益而进行管理的一切常设机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对博物馆概念进行了修订,认为:“凡是以研究、教育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管具有文化或科学价值的藏品并进行展出的一切常设机构,均应视为博物馆。”

从博物馆类型看,中国博物馆在1988年前被划分为专门性博物馆、纪念性博物馆和综合性博物馆三类,国家统计局也依此统计公布发展数字。在现阶段,中国博物馆事业的主管部门和专家们参照国际上一般使用的分类法,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将中国博物馆划分为历史类、艺术类、科学与技术类、综合类共四种类型。其中,历史类博物馆以历史的观点来展示藏品;艺术类博物馆主要展示藏品的艺术和美学价值;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以分类、发展或生态的方法展示自然界,以立体的方法从宏观或微观方面展示科学成果;综合类博物馆综合展示地方自然、历史、革命史、艺术方面的藏品。

从博物馆隶属关系角度划分,博物馆可分为国有和私营两大类。国有博物馆包括政府博物馆(国家、城市博物馆等)和公共机构博物馆(大学、社区、工会等)在内。私营博物馆则主要是由基金会、公司、社群、协会等机构运营或者个人所有的博物馆。

当前,中国博物馆发展呈现以下趋势:

其一,博物馆数量快速增加。据统计,到1988年底,中国文化系统有903个博物馆,其中综合性博物馆为541个,专门性博物馆为156个,纪念性博物馆为206个。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有博物馆2970座,其中包括文物行政部门所属的国有博物馆2161个,非文物行政部门所属的行业性国有博物馆490个,民办博物馆319个,是1978年的8倍,1949年的138倍。

其二,博物馆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全国各地建设了一大批在社会上产生积极影响的新馆、大馆。博物馆的藏品保护、利用和管理不断加强,博物馆加速融入社会,其公共文化服务特征日益彰显,社会关注度空前提高。

其三,博物馆逐步实行免费开放。2008年1月,、财政部、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向社会免费开放工作的通知》,全国各地的相关博物馆陆续免费开放,越来越多的民众走进博物馆共享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果。

与此同时,中国博物馆发展呈现了与公共文化服务一致的诸多问题:一是博物馆的类型结构不平衡,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博物馆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二是博物馆整体专业化水平相对有限,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体现为:许多大、中型博物馆总体研究水平不高,一些小型博物馆硬件不足,藏品的保存和展示环境堪忧;不少民办博物馆公益意识淡薄,博物馆专业意识缺乏;一些陈列展览泛艺术化和视觉化的倾向,形式与内容脱节,既对观众产生误导,也造成很大的浪费。三是一些地方无视自身资源条件和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盲目超前建新馆,甚至重复建设。四是博物馆在国民教育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独特作用尚未得到完全、良好地发挥,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提升博物馆的公共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化政策是公共文化服务建构的重要工具

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也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主导者,通过文化政策促进文化发展是政府的责任。

1.文化政策在公共文化建构中的功能

公共政策作为“对全社会的价值所作的权威性分配”,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公共政策是带着不同利益和偏好的人们在特定条件下博弈的结果。不同的政治主体都对它赋予了不同的政治期望:对于作为政策制定主体的执政党及各级政府而言,公共政策是其变革社会、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的基本手段之一;对于社会公众来说,公共政策是他们的利益诉求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公共政策对民众偏好的回应性是公共政策的合法性基础。在现代社会,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来制定公共政策。因此,公共政策的公共性特征备受关注,同时,由于公共政策是解决某一时期政策问题的工具,也使其具有动态性特征。

文化政策是公共政策的组成部分。20世纪60年代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多次文化政策国际性会议,引发了各国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和知识界对文化政策问题的关注和兴趣。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渐形成了一个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核心的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国际文化政策研究中心。2005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达形式多样性公约》,将“文化政策和措施”定义为:指地方、国家、区域或国际层面上针对文化本身或为了对个人、群体或社会的文化表现形式产生直接影响的各项政策和措施,包括与创作、生产、传播、销售和享有文化活动、产品与服务相关的政策和措施。

文化政策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对公共空间内文化活动、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直接或间接地干预和管理,为地区、国家乃至全球的公共文化活动创造某种适宜的环境和条件,尊重和促进公民文化权利和国家文化,保护文化遗产,建立文明传播的多样性格局。

2.公共文化服务建构中的文化政策定位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文化对于社会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政策也日益成为解决公共文化服务问题的重要工具。文化政策的目标指向为:一是作为实现国家或地区社会整体发展目标的组成部分,配合并推进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和社会福利的发展;二是尊重、保护和促进公民的各项文化权利;三是尊重和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保护和开发文化遗产与民间艺术;四是鼓励创意、创新;五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国家文化利益。与此相联系,公共文化服务建构中文化政策的定位为:

第一,文化政策要立足于公共文化服务的赋权性。

公共文化服务的赋权性是指以文化政策为导向,赋予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享有并表达自己应有的文化权利。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强调公益性、基本性和均等性,主要是指文化政策导向下的公共文化服务提供的一切文化服务和产品是以政府为主导、集合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公益;这些服务和产品的宗旨是满足所有公民最基本的文化需求,从而为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基础性的保障;在我国所有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所提供的服务、产品以及公民享受基本文化需求的机会应该是均等的。其根本要义在于通过公益性的文化启蒙,让享有文化艺术权利成为人们的共识,形成文化的包容性和社会的凝聚力。为此,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更应该承担儿童和青年的文化艺术教育的义务,培养他们的文化权利意识,涵养他们的文化消费习惯,使文化伴随着他们的成长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二,文化政策要立足于公共文化服务的交互性。

文化政策要成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者和接受者之间信息沟通的平台,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交互性。针对公共文化服务普遍存在的供给与公众需求脱节这一严重问题,在政府主导的框架内,突出“按需供给”的理念,进一步改变现行公共文化资源供给“自上而下”为主的决策机制,建成政府主导与民众需求相结合的公共文化资源供给机制。文化政策应发挥博弈平台的作用,使公共文化服务既体现政府的文化引导功能,又辅以必要的制度设计,吸引广大公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如,以参与、自治、共享为理念,建立比较成熟的公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组织形式及程序;构建社会多种机构进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准入制度,发挥其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探索专业性文化资源的共建模式,实现公共文化供给服务的有效性。

第三,文化政策要立足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性。

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性体现在诸多方面。要以文化政策引导,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和目标,注重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均衡共享,如整合图书、节庆、展览、群文演出活动、教育、人才等多种资源实现共享;要注重公共空间的结构均衡,如博物馆、公共图书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文化广场等在一定区域内分布均衡,并且其内部空间也要结构合理以利于发挥其服务职能;注重文化服务对象的结构均衡,要逐步改变当前公共文化服务对象集中为中老年赋闲人群的状况,服务要向青少年倾斜,向城市的流动人口倾斜,逐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全面覆盖。

第四,文化政策要立足于公共文化服务的综合性。

落实公共文化服务的综合性需要拓展文化政策的范畴。要关注文化的经济价值,通过文化政策的适度引导进行产业开发,使文化产业服务于公共文化的目的;注重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化和丰富性,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要通过文化政策创新打造综合管理系统,使各种公共和私人文化机构在协调的基础上,共同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注重公共文化服务融入数字文化时代,通过简化文化数字化、技术化过程,使各文化团体、个人发生关联,构建数字文化空间网络,使公共文化服务覆盖到社会的主流人群。

三、文化政策导向下公共文化服务建构的路径

针对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应以文化政策的赋权性、交互性、均衡性和综合性为引导,探索作为公共文化服务重要载体的博物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发展路径。

首先,强化博物馆的公共教育功能。

博物馆拥有典藏、教育、研究、展示和休闲等功能。公共教育功能体现了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公共性和参与性,是公共文化精神价值的体现。早在19世纪的欧洲,博物馆就被理解为教育设施,成为与图书馆等机构同样的公众进行自我教育、获取知识的途径。到20世纪上半叶,欧洲博物馆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辅助和补充,教育机构与博物馆之间逐步建立了组织结构上的联系。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新博物馆学理念的发展,终生教育的概念已为人们普遍接受,博物馆与区域社会的关系日益紧密,其作为社会教育场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博物馆的公共教育问题受到重视,形成了独特的公共教育功能:一是以审美教育作为知识认知的主导教育方式;二是尊重教育者的个体性差异,赋予每个受教育者的个人发展以尊重与自由,为他们的发展提供多种选择,同时让他们在互动与自我参与中获取知识。正如美国首都博物馆的托马斯·福特(Thomas Ford)认为:“所谓的博物馆教育就是让来博物馆的人自由参观、比较、提出问题、自己学习,而博物馆按照每个来馆者的需要、情趣,为其选择最适当的教育服务。”

博物馆的公共教育具有普及性、长期性和针对性,以提高公众的审美水平和文化认知为目的。博物馆采用多种方式开展公共教育。如借助博物馆的公共教育项目,观众能够对博物馆的收藏及陈列展览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并从中获取知识与体验;博物馆依照藏品、展览以及博物馆理念的差异性,采用讲解导览服务、公众讲座、出版物、文化活动、网上教育项目等多种方式。这些方式在具体操作上存有差异,不同博物馆结合实际情况逐渐衍生出一些更为有效的教育项目模式。

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当前国内博物馆现状,中国博物馆的公共教育方式应进行积极探索:首先,博物馆应超越其本体空间,积极与学校、家庭、社区以及其他机构进行长期合作,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同时,通过充分吸纳社会文化人才如高校的专业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提高博物馆公共教育的水平,并缓解博物馆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其次,注重博物馆教育中的普及性和专门性的关系,实行“因人施教、按需施教”。注重共同性和地域特色的关系,打造有地域特色的公共教育项目,形成地域文化认同;再次,博物馆应更多地引入商业管理模式,以高效的商业运作实现博物馆教育功能辐射力的扩大,比如运用商业营销手段有效扩大宣传,吸引受众来到博物馆,开发、销售衍生产品,全程性地、潜移默化地进行教育。此外,博物馆应该针对一些特殊群体如残疾人提供特别教育服务,努力帮助他们感受艺术,从艺术当中获取快乐与知识,体现博物馆的人文关怀和公共文化服务的赋权性。

其次,构建社会多种机构进入博物馆体系的准入制度。

公共性是公共文化服务建构的指向,但公共性的实现不一定只依靠由政府单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非公机构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2002年10月28日颁布实施的新《文物保护法》第五章专门为民间收藏文物立法,明确许可民间收藏文物,从而结束了中国民间收藏无法可依的历史。2010年2月2日,国家文物局等七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积极促进民办博物馆健康发展、全面提高民办博物馆的质量,这意味着将来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私人博物馆相配套的博物馆体系的形成。但是,民办博物馆在发展实践中还缺乏明晰的政策支撑;民办博物馆的日常运行还缺乏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这一困境反映了非公机构进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面临的共同问题。

构建社会多种机构进入博物馆体系的准入制度是公共文化制度层面的体现。民办博物馆相对国家综合博物馆而言具有特色鲜明、门类丰富的优势,是不同群体各自表达与展示的窗口,是民间资本进行长期积累和收藏以后,把个人的收藏拿出来,通过博物馆的形式将个人收藏与社会共享,变为社会共有的财富。民办博物馆的发展需要打通政策瓶颈。2012年“两会”期间,陕西省民间博物馆协会会长吕建中提出尽快制定民营博物馆享受国有博物馆同等法律地位的实施细则的提案,主要体现在民办博物馆藏品合法来源、民办博物馆藏品合法所有权、民办博物馆藏品合法流通、民办博物馆财政支持等四个方面,需要具体落实。文化政策应发挥博弈平台的作用,通过适当的制度设计,实现公共文化资源的整合。

第三。合理开发博物馆的公共空间。

一座现代博物馆不仅仅是一座公共建筑,更重要的是它与相关的文化机构联系在一起成为一种与某个时代、社会对应的功能空间。200多年来,博物馆的空间形象和形式不断发生着变化,这些有关展示的空间变化事实上也是现代性的结果和一种体现@。博物馆建筑不仅有其美学价值,其建筑构造也赋予了博物馆意义,隐含在它内部的公共权力,对艺术和公众都有一定的规约和重塑的作用。

公共文化范文第8篇

(1)基层文化的公共性。

服务社会上所有的成员是基层文化的公共性,它还主要体现在为人民群众提供着最基层的文化服务。

(2)基层文化的紧密型。

群众文化工作网络里有着广泛的基层文化库,而这个网络有着公共文化的覆盖范围,并且基层文化馆成了网络文化的龙头,因此基层文化馆在构建公共文化体系有着“紧密”而独特的作用。

(3)基层文化的服务性。

基层文化馆有着种类繁多的公共文化服务,为广社会大群众提供了不同层次的文化生活,并且为社会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基层文化馆为群众提供者文化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它的目的都不是为了自身利益,从性质上讲正直具有“公共文化服务”的根本属性。这便是基层文化的服务性。

(4)基层文化的基础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随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企业,并加大了对文化的投入包括设施设备的较大改善,实践证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和资源基础作为前提和保障。

2基层文化的巩固和服务体系的强化,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首要前提

基层文化面对的是群众自我教育、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随着时代在改变,虽然群众文化有着明确的价值取向但是群众文化的价值取向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有着积极主导地位的基层文化应当不断地强化和巩固,那么应当怎样强化和巩固基层文化的地位呢?

(1)开展文化活动。

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组织文化活动,积极的配合并巩固基层文化馆的服务体系地位。群众文化的作用是通过组织不同种类文化活动,吸引群众参加达到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和造就对社会有用的新人为目的。

(2)宣传文化的优势。

大力进行社会文化的引导与宣传,巩固基层文化馆的阵地地位。基层文化具有互联网络优势、地点上的优势、人才集结的优势、独特的优势,并且能够把公共文化体系的主要作用和扩散功能很好地展现出来。

(3)强化公益和服务职能明确基层文化馆的主要地位。

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观和民族文化质量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就是公共文化馆的主要职能。

(4)巩固基层文化馆的导向地位。

始终坚持群众文化服务方向,基层文化馆想要实现它本身的社会体系价值,只有不断完善和不断提高群众文化体系的服务,不断坚持群公共众文化服务的方向。

3让基层文化具有时代的特色

开展和谐群众文化的基础是要优秀的文化作品和优秀的文化创意,那么怎样策划并且实施这些文化活动就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当然在实施和谐文化活动中,文化活动实施工作的好坏直接会影响到和谐文化的质量。因此必须要开展准决策准确、运作合理、调度有序、指挥得当的文化活动,这样才能达到和谐文化活动的理想效果。

4整理和谐文化资源

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深入宣传贯彻民资和谐、社会和谐、城乡和谐、阶层和谐,和谐文化活动的开展也会营造一个美好的社会氛围。要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和谐文化,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并且利用丰富的文化活动形式,创造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培养共同理想,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引导人民群众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和谐社会的完美建设。社会的稳定来源于优良的文化传统,只有在构建好了和谐的文化体系,才能让社会更加繁荣富强起来,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公共文化体系才能发展得越来越成熟。

5结束语

和谐文化活动的开展不能只依靠独立的文化个体的力量,毕竟它是有限的,我们要充分发挥国有文化事业单位的主导作用,并且坚持和谐发展的原则,积极整合文化资源,团结调动一切力量共同构建、共同参与和谐群众文化活动体系,创建和谐的社会氛围,实现社会的进步、民族的进步、国家的进步。优秀的文化决定了优秀的社会,公共文化体系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更有利于国家的繁荣昌盛与和谐发展。

公共文化范文第9篇

关键词:文化权利;公共文化;服务;公平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06)07-0121-05

党的十六大以来,各级党委政府把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文化权利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这是国家建设、社会文明、民族进步的迫切需要,是全国人民进一步提高物质文化和政治生活水平的愿望和要求。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文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本质要求,切实保障公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正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加强我们党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

一、文化权利:关乎政府的文化责任

联合国于1966年12月16日通过了《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其文化方面的主要内容为:“人人有权参加文化生活,享受科学进步及其应用所产生的利益,对其本人的任何科学、文学或艺术作品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利益;享受被保护之利”,“公约缔约国为充分实现这一权利而采取的步骤应包括为保存、发展和传播科学和文化所必需的步骤”等等。中国政府于1997年正式签署了《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并于2001年获得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批准,这一重大决策表明了中国政府对公民权利国际标准的认定,表明了党和政府不仅注重保障公民的生存权、发展权、政治权,而且开始把公民的文化权列为保护的范畴。

(一)公民究竟有多少文化权利

1、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权。政府兴办的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纪念馆、体育场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公民可以享受其提供的各种文化艺术服务。这些公共文化场所不仅肩负着保护人类遗产、普及社会教育的责任,而且是公民及时准确了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窗口,是汲取爱国主义精神和提高公民思想道德水平的第二教育课堂。

2、享受文化科技进步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一个最为重要的衡量标准,往往是以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中享用到现代文化科技含量和需求的满意程度为参照。电子信息、数字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文化权利产生了相当积极的影响,不仅使艺术产品高档次、品牌化,而且给人视觉冲击和美的享受;不仅使广泛的人群能够轻松接触到世界文化遗产、各国艺术经典、各门类图书期刊,为人类创造终身教育的机会,而且能够迅速让你获得和使用最先进的研究成果。

3、参与文化生活权。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以及文化市场所提供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给人民群众参加社会文化生活、欣赏艺术以及受益于智力发展的权利。这种参与完全遵照公民本身意愿,符合自己审美需求、能够抒发自己感情,是一种自由的人性化选择。

4、接受教育和培训权。公民有目的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劳动技能,以适应现代科技更新换代、不断发展的需要。这种利用闲暇时间把娱乐活动与接受教育、培训技能和锻炼结合起来的做法,不仅自身受益匪浅,而且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发展。一个人自发学习的愿望越强,意志就越坚,成效越显著,对改善公民的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有非常大的帮助。这种权力有着更多自由空间,既可以从国家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中获得,也可以从社会其他渠道中获得,或在家庭内根据个性化的要求安排学习和训练。

5、文化创意权。文化创意权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继承发展传统文化艺术过程中,产生的新的创新和突变,并达到新的境界;其二,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公民自身激发出的新的精神和能力,以及物化出的新的文化产品创意。创造出这些文化产品或方式,在满足自己需要的同时,整个创造活动也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文化人”。文化创意权能让公民的创新热情和潜能得到极大的发挥,充分体现公民文化主体意识,这是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积淀和成就文化事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当然公民有保护自己文学、科学或艺术作品的精神和物质利益的权利。

(二)政府如何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的实现

公民享有充分的文化权利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目标和内容。而政府必须保障这种权利的充分实现,并要积极创造条件,提供优质、公平的文化服务。这就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在其所辖范围内,建立面向广大人民群众,以政府提供服务为主导方式,以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服务设施、服务机构和队伍建设为核心,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质的覆盖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这一体系是政府保障公民文化权利极为重要的关键因素。

1、公共文化服务体制。各类公益性文化事业以政府投入为主体,以社会团体和个人协同提供,以开展文化艺术活动为服务内容,以满足公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目的,具有公共社会福利性质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其服务的对象是本辖区内的全体公民。

2、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建设是为公民提供文化活动的物质载体,是公民享有平等发展机会的先决条件。其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维修、管理资金,列入本级政府基本建设资金计划和财政预算。这是贯彻公民参与促进文化认同的政策措施,使文化认同成为个人、团体、国家和地区间相互了解的基础平台。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统筹规划、布局合理,体现公平化、人性化、科学化。

3、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具体内容。这种精神产品的供给是源源不断的,既有传统的经典艺术,又有充满时代气息的新的文化形态,是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相融相兼的统一体,能够满足不同人群、不同文化层次的需求。

4、公共文化服务者。至少包含四个方面的基本队伍:为提供文化服务产品的专业文艺工作者队伍和业余群众文艺骨干队伍,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提供服务的管理者队伍和社会力量兴办公益文化事业的有识之士队伍。

5、公共文化政策法规。这是公共文化服务健康有序发展的基本保障。从设施规划、资金投入、服务内容、队伍建设、管理利用等方面,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规定下来,为公民文化权利提供最基本的平衡与保障,从而能够自由、平等地分享文化成果。

此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包括服务的技术设备、艺术包装以及内部管理机制、运行方式等内容。

(三)“两个率先”与公民文化权益。

“两个率先”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江苏发展的总定位,是江苏本世纪头二十年奋斗前进的总目标。随着“两个率先” 进程进一步加快,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随之变得更加突出,公民文化权利的实现问题也就非常明显地摆在各级政府面前。小康也好、现代化也罢,说到底其核心内容是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小康和人的现代化。而人的小康和人的现代化,首先是以人的幸福为宗旨。只有当广大公民的文化权利得到应有的尊重,心中充满喜悦和快乐,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的创造力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我省“两个率先”的实现才能协调和全面。勿庸讳言,我省现阶段文化建设还有不少“洼地”,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公民素质与小康社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还存在相当的差距,不仅知识文化水平需要极大提高,在思想道德素养方面也存在着普遍的欠缺。

“两个率先”理所当然包含着文化的率先,政府必须通过强有力的措施,不断加大文化建设,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公民文化素养的提高创造必要的保障条件。充分实现公民应有的文化权利。一方面,“两个率先”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公民文化权利的充分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公民在分享文化成果的过程中,激发出参与“两个率先”的热情和更多自觉投入的行动。“两个率先”与公民文化权利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和谐共进尤其重要。政府要满足和保障公民正当的、积极向上的、健康的文化需求和权利;公民也应当在文化权利的实现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和创造水平。公民文化权益实现的水平高不高,不仅是对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考量,也是检验小康社会和现代化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

二、公共文化:顺乎民心的文化工程初现端倪

自1996年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把江苏建设成为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以来,全省文化事业无论是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得到长足发展。特别是在改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繁荣文化艺术创作、培育特色文化品牌产品、创新基层文化服务手段等方面,取得较大成就。一个覆盖全省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为满足公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提供了较为快捷和多样的选择。

1、公共文化设施进一步优化。到目前为止,全省有文化馆116个,其中国家一级馆31个,居全国第一;公共图书馆100个,其中国家一级馆47个,列全国首位;博物馆97个;乡镇街道文化站1395个。全省上下初步形成便民利民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大幅度改善,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决策。1997到2000年省政府拨出3750万元用于全省375个文化站进行了改造和建设。2000年江苏以举办第六届中国艺术节为契机,共投入场馆建设资金5亿元,全省建设改造了31个场馆,其中有的场馆当时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进入十五期间重大文化建设取得新的突破。2002年至2005年省财政又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设施建设;安排2732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全省30个无房和不达标文化馆、图书馆的新建和扩建。南京图书馆新馆、江苏省科技宫、江苏省美术馆新馆等,都是投资数亿元以上的重大建设项目。苏州、扬州、镇江等市博物馆新馆,无锡市文化馆、宿迁市文化艺术中心,徐州市图书馆新馆、南京市金陵图书馆新馆等一大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均被当地政府列为城市建设的重点和民心工程。

2、优秀文艺作品供给量显著增加。近几年来江苏以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为龙头,努力打造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文化产品。1998年以来,江苏在全国“文华奖”评比中,夺得3个文华大奖、9个文华新剧目奖。已举办的九届“五个一工程奖”,江苏有近70部作品人选。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评选中,苏州的儿童滑稽戏《一二三,起步走》、无锡的舞剧《红河谷》荣登国家十大精品剧目。全省艺术表演团体127个,每年滚动生产100台左右新剧目,演出场次3.87万场,观众1697.3万人次。在第十届全国美展中,我省获得金奖1件、银奖9件、铜奖24件、优秀奖12件,入选获奖总数居全国前列,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

3、文化建设工程强势推进。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全面实施。到目前为止,全省已有56个县(市、区)乡镇被省文化厅命名为江苏民间艺术之乡,33个县(市、区)乡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中国民间特色艺术之乡。去年南京白局、常州手绘梳篦、无锡手捏泥人、宜兴手工紫砂陶艺、以《白蛇传》为代表的镇江口述文学、扬州清曲、溱潼会船、南通板鹞风筝、金湖秧歌、云渡桃雕、海州五大宫调、睢宁落子舞、东台发绣被列为首批省级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苏州市被列为全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试点城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国“共享工程”江苏省分中心初具规模,现已完成300个基层点的签约计划,有246个基层点已为城乡群众开展服务。精心打造沪宁高速沿线音像管理示范区。按照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目标,示范区建设由城市向沪宁沿线五市延伸,由沪宁沿线向宁连、宁通、宁宿徐沿线地区推进。

4、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仅2004年,全省公共文化馆(群艺馆)、文化站组织的各种群众文艺活动达21459次,举办展览8906个、培训班7107班次;各级公共图书馆文献总藏量达到2974.17万册(件),公共图书馆年内总流通人次达1604.78万人次,举办各种读者活动2038次;博物馆举办文物陈列等展览499个,参观人次599.5万人次。全省各地公共文化部门在开展文化艺术活动的组织上,既注重精心策划代表江苏水平、体现时代特征的有亮点、有特色的品牌文化活动,又力求扩大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机会和空间。如“2004・中国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盛况空前,58场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活动,展现了古都南京独特的风姿,进一步提高了南京的知名度。苏州在举办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期间,组织开展大型文化活动30多场,近10万市民观看了精彩的表演、展览。无锡市举办了该市历史上规模影响大、活动项目多、参与人数广、社会反响好的第七届中国国际合唱节、太湖艺术节和“激情周末”三大艺术盛会,凸显了无锡都市文化的开放性和融合性。扬州与央视国际频道合作的“烟花三月下扬州”大型文艺晚会和中国古筝艺术第五次学术交流会,取得圆满成功。徐州市努力拓展演出市场,积极开展“文化大篷车”系列活动,等等。这些品牌性活动不仅唱响本省,乃至在全国以及国际上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5、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不断创新。全省各地为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积极探索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在文化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体制和机制、方式和方法上不断创新,促进了全省基层文化事业的持续发展和繁荣。盐城在全市范围内组织100场广场文艺演出、100场文化活动进社区、100场文化活动到农村,吸引了全市百万群众参与的先进文化下基层“三百工程”活动,受到城乡群众的普遍欢迎。南通市积极开展群众文 化“百千万”工程,即市区开展较高水准的文化活动100场、县(市区)组织有一定影响的文化活动1000场、乡镇(社区)组织各类文化活动10000场,以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淮安市组织实施宁连路沿线文化示范带工程,农村百里文明示范带创建活动,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基层文化工作。连云港市精心组织“先进文化进万家”及一年一度的“在海一方”广场文化系列活动。常州的“春之戏”、“夏之歌”、“秋之舞”、“冬之画”系列群文活动,带动全市群文工作蓬勃发展。

三、文化公平:一个待解的难题

江苏借助经济持续增长和文化深厚的积淀,公共文化事业发展不断向新的高度攀升,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公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但由于江苏区域之间的发展差异,在苏南与苏北、城市和农村仍然有一支庞大的弱势群体,他们渴求文化公平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公民的文化权利尚不能得到应有的保障。

问题之一,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功能萎缩。在农村基层文化一直唱主角的乡镇文化站,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危机。近年来由于乡镇机构改革,部分地区特别是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公共文化阵地萎缩现象严重。尽管在乡镇机构撤并过程中强调文化站阵地确保不流失,仍然用于开展文化活动,事实上根本没有做到。苏中和苏北一些地区乡镇文化站流失面积占原有面积的30%之多,一些本来已经消灭元房、危房文化站,目前又出现了新的无房、危房文化站。再比如图书馆,全省平均每74万人才拥有一座,而持有借书证的还不到全省人口的百分之一,且藏书量也仅达人均0.3册水平,与国际平均水平2万人拥有一个公共图书馆和国际图联人均2册的国际标准还有很大差距。

问题之二,财政对公共文化事业投入不足。省政府在《关于加快文化大省建设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苏政发[2001]74号)明确规定,“十五”期间,各级政府每年对文化事业拨款的增长幅度要高于当年财政预算增长幅度的1―2个百分点。从近年来《江苏省文化统计年鉴》和《江苏统计年鉴》分析来看:“十五”前四年,全省文化(文物)事业费财政拨款占全省财政收入的比重分别是:2001年0.90%、2002年0.79%、2003年0.71%,2004年0.60%,不仅未达到1%的最低标准,而且呈逐年下降之势。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为31.13%,对文化(文物)事业费财政拨款年均增长为14.32%,文化事业费增长比财政收入增长低了16.81个百分点。文化事业拨款区域分布呈阶梯式且差距在扩大。按2004年户籍人口计算,苏南五市文化事业费人均25.91元。同口径统计,苏中三市人均6.77元,是苏南的26.1%;苏北五市人均4.20元,是苏南的16.2%,均低于全省人均11.58元的水平。

就全省而言,现有国家和省政府制定的文化经济政策在县市级大多未能落实到位。一些地方文化事业建设费的征收因种种原因无法执行,需要设立的专项资金尚未设立。经济欠发达地区多数乡镇宣传文化机构财政拨款连在编人员的工资都发放不全,基本上无办公经费、无业务活动经费、无购书经费。

问题之三,弱势群体的文化权利被“忽视”。目前全省已经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达到1478万人,占整个农村劳动力的55%以上,且86%为本省内转移;加上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和大量外省市来我省务工人员,这是一支颇为庞大的队伍。此外。我省共有327万残疾人,而在特困人口中有三分之二是残疾人,农村年人均纯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低收入农户约有310万人。就是这样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其基本权利容易被忽视,或得不到应有的保护。近年来,为了改善就业环境维护其基本的合法权益,我省大力推进户籍制度、用工制度、农村土地使用制度、义务教育体制等改革,并颁布实施了一批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行政规章,但就如何重视城市弱势群体和农村失地农民、贫困户的文化生活,至今还没有条文规定,他们成为被“文化遗忘的角落”。我们对部分来宁打工人员做了一份问卷调查,在收到的问卷中回答业余时间从事什么文化活动时,打牌、打麻将占53%,看电视占43%。他们最希望政府多组织文化活动下社区,能发放一些免费的书刊、报纸、图书,多组织露天电影和文艺演出,让民工有人在异乡如在家的感觉。

问题之四,文化成果共享“千年等一回”。一年一度的送文化下乡让农民品尝文化大餐,过一把精神娱乐隐,实在是难得的大好事。尽管这一惠及百姓的好事件,政府部门年年都在做,但农村是广阔天地,文化下乡仅为年节之时的应景之作,缺乏长效机制,解决不了普遍存在的文化饥渴。政府投入巨资生产的精品艺术下农村、进社区演出难这是现实,加上以农民为主体的弱势群体对花钱买戏看的消费观念尚未形成,只能对精品艺术望洋兴叹。本来农民比较青睐的电影放映。却又处于无组织、无片源、无人管的境地,农民看电影的愿望陷入困境。

问题之五,公共文化资源分散利用效率低。在“科教兴国”、“科教兴省”的战略决策面前,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显然还未到达应有的高度。文化事业发展滞后,欠帐过多,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单靠政府的文化资源、力量来满足社会需求,确实勉为其难、力不从心。政府缺乏社会公益文化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钢性的政策法规,全省普遍存在公共文化事业总量不足,质量不高,服务简单的矛盾。由于众多的公共文化资源分属不同行业和部门,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现象严重,如何在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的前提下,合理调节、配置和利用好现有的公共文化资源尚元良策。在鼓励、吸引外资、民资进入公益性文化事业还没有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政策和具体措施。

四、完善体系:探索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的新路径

公平靠政府,效率靠社会。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和扩大公益性文化的供给,是繁荣文化事业,保障文化公平最有效的手段。文化权利是人权的重要内容,也是公民根本利益的体现,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笔者认为,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公民文化权利,首要的问题是要建立相对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让人民群众从中得到实际利益,身心愉悦,激发活力;二是能够建立和谐共进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利于造就文化素质高、道德风尚好的新一代公民。人的文化追求是无限的,总是随着经济条件生活质量的提高不断由低向高发展。同样,公民对文化权利认识和诉求也会越来越全面和强劲。这就要求我们的政府能够围绕公民的文化权利保障作出具有预见性、前瞻性和科学性的安排,不仅满足人民群众自身更高层次、更高水准、更高指标要求,同时又对城市或地区文化发展创造出新的高品位和高内涵。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法制化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在各项政策措施上,形成鲜明导向,以保证文化事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避免因领导人员变动和经办人的好恶而随心所欲,政策法规的刚性规定可使政府投入有据可依。第一,要 制定全省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规划。既要考虑到空间布局,也要兼顾原有公共文化网络的结构。深圳福田区用3年时间投入资金达13亿元建设的“一公里文化圈”已经形成,并科学有效地运转。上海市提出社区公共文化活动中心的空间布局,以构建15分钟文化圈为原则。两地分别在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上对建立公共文化设施和组织文化活动提出了规定性要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第二,要尽快出台公共文化服务场所管理条例。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都要对各自的社会功能、事业发展目标和责任、服务对象和内容进行明确规定。文化服务的功能特色设置要相对完备,且具有现代化程度。要创新管理模式,尽快建立高效、专业、连锁的运行和管理机制。第三要出台文化扶持政策。保护弱势群体和贫困地区文化权利,缩小地区间的文化差距,是实现文化公平的重点和难点。对地处弱势地区的苏北、苏中要在文化投入总量和结构、文化资源配置的重点、文化经济政策等方面进一步倾斜,加大扶持力度。

2、整合公共文化资源。江苏经济发达、文化资源丰富,各具特色的区域性文化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政府、企业、民间组织对文化方面的基础性、公益性投资要相互配合,打破文化资源为部门所有的状况,实现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首先在全省文化系统内应相互协作,充分发挥不同的优势,在人才、设备、技术、信息等方面形成资源互补;再逐步与文化系统外其他行业之间资源的优化组合,有必要打破所有制界限、地域界限和行业界限,形成一个优势互补具有很大包容性和多层次的综合性公共服务网。资源共享不仅是在于设施设备资源、文化信息资源,还可以拓展到艺术产品资源、专业人才资源、优质服务资源等各个方面。要把原有文化馆站、图书馆、青少年宫、工人文化宫、科技馆、老年活动中心、体育健身场馆等资源整合起来,消除部门、辖区鸿沟,使社区居民共同享受文化服务。在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同时,不断巩固和完善基层文化工作网络,城镇和新区、住宅区文化设施和文化服务网点要合理布局,拓展项目,丰富内容,规模发展,逐步连点成片,建成若干文化广场、文化街、文化带,方便城乡居民群众就近参加文化活动,享受文化服务。

3、制定为公民免费开放时间表。免费开放是实现文化公平的终极目标。九年义务教育,是国家实现公平教育的底线保障,政府对贫困地区和城市流动人口和农民工子女开始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公共文化相对教育而言,就不是那么幸运。江苏全省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尚不到对教育投入的百分之二,各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离“文化大省”目标和公民的实际需求尚有较大距离。据了解我省公共图书馆至今尚没有一家完全不向读者收费的,而联合国早在1949年的《公共图书馆宣言》称:“公共图书馆是知识之门,应不分年龄、种族、性别、宗教、国籍或社会地位,向所有的人免费提供服务”。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我省的图书馆应该尝试向社会提供无偿、优质服务。去年5月1日起,全省各地的博物馆、纪念馆等单位,对未成年人实行免票,为公民免费打开了一个缺口。其社会效益是难以估量的。在目前的背景下,保障公民最基本的文化享受权,就是把政府主办的公益性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无偿向百姓开放。即使一时还难以做到,政府也要创造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走上免费之路。

4、鼓励社会力量共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现有国情、省情下,要满足公民的文化需求,促进公民文化权利的充分实现,就必须改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的单一性。最好是由政府、企业、非盈利组织等来共同提供,如此才能提高服务水平,使公众更多地受益。在政府继续加大对文化投入的同时,要积极鼓励、扶持社会各界、民间团体和公民个人举办公益性文化事业,不断探索新时期基层文化活动的形式,促进我省民办文化快速健康发展。今年五月,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选择了18个农村乡镇文化站开展标准化建设工程试点工作。大胆运用市场的手段,引入投入和竞争机制,实行委托专业管理和风险抵押的运行模式,在公益性领域推行公有民营、股份合作制,打破了几十年来无人敢于突破的禁地。我们尚不能猜测最终的效果究竟能够达到什么程度,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是一次“创业创新创优”的文化实践,必将对今后农村文化的发展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

公共文化范文第10篇

有学者对当前云南省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作出分析,指出当前云南省要想建设成文化强省,其文化主体边缘化,缺乏优秀的文化人才是制约云南省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的主要原因。相较之下,解决人才的问题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因为从某个角度来讲,只要将人才的问题解决了解决文化主题边缘化或者其他方面的问题可能仅是时间上的问题。就目前而言,人才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专业的文化工作者,在城市由于各方面条件相对较好一些,这种专业、专职文化人才缺乏的现象还不严重,但是在农村地区,这种现象十分普遍,不少乡镇的文化站中甚至都没有一个专职的工作人员。二是缺乏对文化工作者的培训与教育,一方面是由于不具备开展文化业务培训的能力,另一方面有关部门的带头作用没有发挥好,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文化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低下,制约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建设。

二、促进云南省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对策

1、强化政府责任

在云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政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得以建设和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在建设过程中政府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鉴于此强化政府的职责对促进云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建设是十分有必要的,且重要的。首先,需要强化党委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建立完善的领导和工作机制,突出各级政府在公共文化建设中的领导、决策与管理职责;落实各个部门在建设中的职责,明确分工,真抓实干,促进有关措施的落实。其次,政府方面要积极转变自身的角色,准确定位自己为文化服务建设中的作用,理顺政府与社会、与市场、与文化单位之间的关系,促进文化服务建设向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形式的转变。

2、加大投资力度

首先,各级政府和有关单位应加强对中共中央、国务院、云南省有关文化建设方面的文件精神的学习,充分认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的思想要点,切实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真正的提上议事日程中来,编入财政预算中去,将其与经济发展和扶贫计划相挂钩,并将其作为政绩考评的重要依据,有效调动和激发有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促使有关政策逐渐向文化建设倾斜,使文化建设获得更多的投资。其次,为促进文化建设的全面发展,财政部门也应给予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以足够的经费保证,尤其是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站等基层文化单位。另外鉴于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为确保文化事业发展与经济发展同步,有必要适当调高文化事业经费的增长幅度,同时有关方面也可通过出台相关的激励和优惠政策,鼓励对基层文化服务建设与社会公益性活动的投资与捐赠,从而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保障。

3、加强队伍建设

基于当前云南省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人才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完善文化工作人员的选拔和竞争激励机制,制定出科学有效的人才选拔、任用、激励和评价制度,尊重文化人才的个性发展与需要,根据个人的工作能力以及岗位贡献、工作年限等合理制定薪酬标准,对于表现杰出有突出贡献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者应予以表彰宣传和一定的物质奖励,以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从而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事业之中。第二,抓好队伍建设问题。加强对文化工作人员的宣传,强化其公共文化服务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搞好基层文化队伍建设;通过制定的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人才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企业家投身到文化建设之中,造就出一批文化企业家。第三,加强对文化队伍的培训。当前文化队伍素质之所以难以得到提升,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我们只往文化建设中输人,缺少有培训,长期下来不仅留不住人,队伍的质量也会逐渐下降。因此,我们必须要完善公共文化人才培养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在强调理论与业务相结合的基础上,采取多种人才培养方式,从而切实提供公共文化人才队伍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云南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发展提供人才上的保障与支持。

三、结语

总而言之,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和不断调整。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正视其所存在的问题,并想方设法的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促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民众对文化需求,从而使民众的道德素养和文化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作为公共文化服务者的我们更应该兢兢业业,尽心尽力,尽职尽责的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和职业能力,为民众提供更好地文化服务。

上一篇:国防经济学范文 下一篇:责任保险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