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设施设计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9 19:42:31

公共设施设计论文

公共设施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普遍应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城市公共设施作为城市不可缺少的元素,在设计上应该突破传统的“城市街道摆设”概念,引入互联网技术,使之具有更多功能,做到以人为本,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高效。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多种多样的公共设施有力地支持着人们的室外生活,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已显得相当迫切。

二、城市公共设施现状

城市公共设施,通常是指候车亭、座椅、垃圾桶、路灯、各式商亭、公共厕所、公共布告牌、地图指引牌、电话亭等为人们提供生活方便的固定设施,是在城市中使用最多,分布最广,且与人群接触最为密切的公共设施,它以其特有的功能特点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

人类社会在21世纪到来前开始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经济高速发展,带动中国城市建设正以史无前例的规模和速度向前发展,城市公共设施作为城市文化和形象的标志,不应该单单成为城市的装饰品,创造舒适的环境;在功能上应该多样化,满足现代人的多种需求,引导城市的发展。所以,必须充分考虑公共设施的设计问题。事实上,发展公共设施领域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城市开发项目的设计原则,并且也被认为是当代建筑师应该承担的社会和政治责任。

三、信息时代对设计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以来,计算机智能化和信息综合化的程度得到了很大发展,人的许多最高明的知识和本领都可以编成程序输入机器之内,并可以根据指令毫无差错地将其重现出来时机器变成了人的辅导者。人们所进行的设计是从“信息”着手,将人们通过感觉和知觉而获得的对事物的认知作用及其效果作用作为设计的基本价值,促进了产品的智能化和人的亲和力。

从工业设计的角度上看,设计实质上是一种人工造物的创造行为,是“创造一种更为合理的生存(使用)方式”。现在社会对于可参与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表现在公共设施上就是人们尽可能多地利用这些公共设施,享受这些公共设施带来的乐趣。可参与性好的公共设施,用户体验品质高,使人难以忘怀,人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使用的乐趣。“体验时代”的来临使人们对产品使用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用户体验功能就成为未来产品的必要功能。

四、信息时代下公共设施发展趋势

现代公共设施是一个综合的、整体的有机概念。人们过去常常把它们简单的分解为实用或装饰等两大类,实际上城市公共设施的功能有四个特性:基本性,环境性,装饰性,复合性。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资源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仅仅把公共设施作为城市必备的“硬件”来处理是远远不够的,在未来的设计中应该更多注重“软件”的应用。下面通过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几个方面来谈谈信息时代下城市公共设施的发展趋势。

(一)城市指示系统设计

指示系统属于城市公共设施领域的公益性视觉传导系统,具有帮助人们对于具体目标对象,空间位置及环境特性等进行有效的指引和识别作用,同时也提供给人们对活动于其间的环境形态及功能作用的直接认知和帮助。成功而有效“城市设施”的视觉传导设计必然构成城市环境中不同时期的公共设计和公共性文化理念的复合体。它们在为市民提供方便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念和行为方式,从而把艺术和文化最为生活化地融入到任何一个社区、公园、剧场、博物馆、医院、商厦、学校、公司、车站。

在现代信息社会高度发达的技术支持下,每天生活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化的我们,对于出行的要求,更多时候已经不可能再像过去一样,完成仅仅依靠记忆来到达目的地的过程。而且交通工具技术的进步,实现了人类可以用很低的成本在很短的时间内跨越大洋到达不同的国家或地域。换而言之,将来的社会在随着经济,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开展,与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交流也将不断的扩大。同时我们出行的时候,对于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如何简单地获得急需行动支援信息也是出行之前必须检讨的一个问题。所以,仅仅凭借传统上以形象传达为目的的VI系统,将很难完成对于来自不同地域的人的行动支持的功能。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考虑在城市街道上设计一些定位导航设施,现代城市虽然在一些公交站牌上配置了地图和车站线路,但是许多方面指示并不是明确,而且对于国外旅游者来说,语言文字不同,信息也无法识别,拆除不合理的标识牌,设计电子定位导航设施是发展的趋势,其应用软件方便、高效。设置不同语言版面,满足不同地域人们的需求,触摸式屏幕使出行者更快知道自己所处位置,以及怎么到达目的地,不仅满足了城市人们的生活需求而且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品味,给世界人们留下美好的印象。

(二)手机的街头归宿——新式电话亭

随着手机的普及,曾经备受宠爱的街头IC公用电话正渐渐地被人冷落和遗忘,甚至被恶意破坏。

据统计,2004年至今,在中国一些大城市每天平均有2部半公用电话遭破坏,被盗设施的价值累计达500多万元。同时,大部分电话亭都陈旧破烂。亭子污迹斑斑,电话卡插口处已大块地掉色生锈,亭盖里贴着各式各样的广告——办理车牌、办理证件、招聘电话等。亭盖上原有使用方法的说明介绍被“牛皮癣”遮盖。这样的电话亭没有起到应起的作用还影响城市面貌的。一部分市民认为应该取消电话亭的设置,但是我国毕竟还没有达到“手机人手一部”的发达程度,电信部门还得为外来工和异地求学的学子们多加考虑,他们需要IC电话亭。

因此电话亭摆放位置以及功能全面化问题是设计者应该考虑的重点。手机使用率远远高于电话亭,但是考虑到一部分群体的需求,电话亭不能取消,因此可以考虑电话亭功能多样话,在有电话亭的地方设置手机街头充电设施和销售手机充值卡的自动贩卖机,设计者要考虑到安全性,在手机充电的时候,可以设置密码箱存放手机,以免机器丢失。设计新式电话亭可解决人们在外通讯的问题,保证信息的准确快速传送。

还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一些经验,在日本,人们可以看广告免费打公用电话,两家公司计划用三年时间在日本全国设置10万部免费公用电话。据了解,在拨打这种免费公用电话时,用户首先拿下话筒拨打电话号码,之后液晶画面上会出现约15秒钟声像并茂的广告,广告结束后电话就会接通。如果你拨打的是固定电话,你可以免费通话9分钟;如果你拨打的是手机,则至多只能免费通话1分钟。这种理念无疑可以达到双赢的目的,值得借鉴。

五、结束语

在21世纪,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信息化进程,人们的生活方式将会发生很大变化,公共设施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人们对于体验与互动的要求逐渐增强,设计的趋势要满足人们的要求,做到以“人”为核心,创造有序、和谐、合理、人性化的公共设施,并且在设计中应用高科技元素,方便城市居民的使用,使公共设施脱离摆设的定义,真正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来,同时体现出城市的特色,对城市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昀,王菁菁.城市环境设施设计[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2、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新世纪出版社,1995.

公共设施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化观 设计 公共设施

一、文化观的释义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对于文化的解读复杂而多样,就一般意义而言,文化可以以狭义与广义加以诠释。[1] 《现代汉语词典》关于“文化”的释义,即“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当属狭义文化。一般而言,凡涉及精神创造领域的文化现象,均属狭义文化。

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正如弗莱在《创造与再创造》一文中,对文化做出了一个宽泛的定义,他说:“人不像动物那样直接与裸地生活在自然之中,而是生活在他从自然中建构出来的封套里,这个封套通常被叫做文化或文明。”[1]弗莱此处所说的文化,就是一个大文化概念,它指自然之外人类所建构的一切生活。基于对文化广义的理会与全面的认知,文化观可界定为以广义文化内涵为指导,建立的面对与解决问题的态度与方式、方法。依据思维取向的差异,文化观可划分为:以理性思维为主要特征的科技观与感性思维为主要方式的人文观;按照文化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又可划分为:传统文化观、现代与未来文化观等。

全面理会、认知与把握文化是建立文化观的前提与基础,而清晰、完整与正确的文化观则是审视、考量文化的依托与保障。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未来文化是三种不同形态的文化。传统文化的积淀与整合形成了现代文化,现代文化的提炼与嬗变构成了未来文化。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现代与未来文化总是在矛盾中完成和发展。我们要有新而全的文化观概念,摒弃狭隘的文化观。人类昨天社会实践活动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对于今天而言,都是传统文化;今天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对于明天而言,也将是传统文化。所以,我们不能一提传统文化,就联想到落后;现代与未来的文化也未必就是先进的代名词。

二、设计与文化互动关系诉求以“文化观”的视角来审视公共设施设计

设计是人类通过劳动改造世界,创造文明,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最基础、最主要的创造活动是造物。作为人类创造的诸多文化中的一个门类或领域,设计的文化观建构于设计的特质与属性的认知。设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或称之为文化活动,它既是“新生文化”的构建、传播与发展,也是对“旧有文化”的传承、梳理与提炼。[2]

设计与文化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相辅相成的。清华大学的柳冠中先生在《事理学论纲》一书中写道:“设计是一种投射文化的活动,是将文化意象物质化的过程;同时,设计对文化具有反作用,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并不仅仅与宗教、政治、伦理或自然因素有关,而且,还与人们创造的、组成生活环境的物(设计)有关。”[3]

作为人类的众多设计造物之一的公共设施设计,是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融工业产品设计与空间环境设计于一体的新型设计门类。它是城市的不可或缺的构成元素,是城市文化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属于城市细部文化设计。公共设施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完善城市的使用功能,满足公共环境中人们的生活需求,方便人们的行为,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工作效率。公共设施是人们在公共环境中的一种交流媒介,它不但具有满足人需求的实用功能,同时还具有改善城市环境、美化环境的作用,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内涵与品位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特定民族、地域的文化是设计构建的原生动力与驱动力,而设计的效应则体现在与特定民族、地域文化的契合与共鸣上。[4]设计与文化的互动关系决定了研究设计必然关联文化,而作为设计内容之一的公共设施设计也需着眼与把握文化,并应将其纳入文化的范畴。公共设施设计并非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涉及到城市及交通的规划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公共的信息传播设计、生态环境学、设计心理学、造型学、行为学、美学及人体工程学等一系列的广义文化,是透视一个社会文化内涵、文明程度的载体与标志,是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与价值取向的重要构成要素。

三、文化观是架构公共设施设计独特性的有效途径

有些学者不将公共设施划归工业设计的范畴,其主要原因在于工业设计具有机器化、大批量生产的特征。而公共设施设计往往采用专项设计、小批量生产的特点,这与环境设计的特征具有相似之处,因而较多的将公共设施设计视为环境设计的延续。事实上,随着以加工工艺与生产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文化进步,早期工业设计的大批量化生产正在向今天“人性化”、“个性化”的小批量生产方式转移。设计中“人”与“环境”的因素已经摆在了突出重要的位置予以考虑,这一点与公共设施设计的基本特点是一致的。设计意味着创造,而公共设施的创造有别于其他设计之处便体现在其设计的独特性上[4]。公共设施设计的独特性表现为:设计者应根据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地域环境、城市规模等文化因素的差异,对相同的设施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使其更好地与人相契合,与环境相融合。如2004杭州公共环境设施竞赛中有一个名为“框景”公交站台的设计。该设计的独特性体现在准确、巧妙地把握了杭州的传统文化,采用现代文化语言,符合了杭州未来的文化取向。

“设计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创造新的、有用的事物”(李斯维克:《工程设计中心简介》)。要“创造”就需灵感;有“创造”才具独特性。[2]就设计而言,我们不应只停留在就文化论文化的空谈阔论。设计是实实在在的造物活动,公共设施设计更是人们所必需的物质存在。既然设计是在创造新的文化,由于文化的延续性,公共设施设计独特性的架构就需要从传统文化中寻觅创造的灵感,用现代文化来获取创造的依据,以未来文化把握创造的方向。

四、文化观是公共设施建构“合理”的基础与保证

就文化观而言,公共设施设计的“合理”可释义为符合理性思维为主要特征的科技观。正如上文所述,公共设施设计涉猎众多文化门类,其中便包涵了人体工程学、材料学、成型工艺等理性科学技术。

公共设施设计是设计师依靠现实的材料和工具,通过深刻的想象和艺术的直觉而进行的创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为代表的理性文化为公共设施的构建提供了可以信赖与依托的物质基础,更从理性的角度为公共设施的创建拓展了空间。科技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既为公共设施的构建注入了“合理”因素,同时也激发了公共设施新语言文化的出现。[5]

公共设施的建构不仅以科技文化为创作手段,而且还以科技文化为实施基础。公共设施的科技文化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共设施构建、形成所需的诸如材料、成型、涂饰与人机等科技文化因素;二是通过公共设施语言所蕴涵与传示出的“科技文化感”。

首先,就公共设施的生产成型过程而言,形态的建构包括形成形态所需的材料,材料的加工成型工艺,以及材料成型后的涂饰、组装等工序,可以说每一步工序自身及其实施均体现着科技文化的“存在”。[6]公共设施作为一种物质形式,其基础是构成公共设施的物质材料,材料学自身的发展与材料加工工艺、成型方式的进步为公共设施的建构可行性提供了科学文化依据。就材料而言,它是设计师实现设计的物质条件,技术则是设计师实现设计的有力保障。没有材料,任何设计师也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设计将成为纸上谈兵,设计只能停留在构思阶段;缺乏技术,设计师难以实现公共设施造型的物化,即使再高明的设计师也难以造就功能优良的设计。

其次,公共设施作为一种体现设计理念的视觉语言,在其构建中由于科技文化因素的介入,在语义表述上必然存在科技的“身影”,在一定意义上,公共设施便成为科技文化的视觉“代言人”。

五、文化观是公共设施建构“合情”的核心与依托

公共设施设计的“合情”则是指其设计应合乎文化观中感性思维为主要方式的人文观。这个“情”可以解读为:人情、地情与时情;就设计而言,则可诠释为:人的因素、环境因素与时间因素。

公共设施作为一种面向社会大众开放的公共场所的设施、设备,可以说,人的生活方式决定了公共设施的存在及构成,物质层面的需求左右着其功能的实施形式,精神层面的活动诉求其审美与价值取向。所以,公共设施设计应该首先着眼于人,而深厚的人文文化底蕴则成为设计的必须要素。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是通过“自我实现”,满足多层次的需要系统,达到“高峰体验”,重新找回被技术排斥的人的价值,实现完美人格。[7]城市中的公共设施以其服务人们的工作、生活和供人们欣赏的双重功能,方便着人们和美化着城市。人是城市环境的主体,因而公共设施设计应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使用人群的需要,以达到实现“完美人格”。

其次,公共设施的存在并不是孤立的、单纯的,它从属于环境,是环境的有机构成部分。文化观所赋予的社会与历史责任诉求公共设施的设计应考虑到环境因素,包括自然与社会环境因素,注意设施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与共生。顺应环境,又要有节制的利用和改造环境,通过具有“合情”设计的公共设施这一中介,达到“天人合一”(环境与人的生活的和谐统一)。

再次,文化依据时间的界定分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未来文化三种不同形态的文化。作为文化意象物质化过程的设计活动,公共设施设计也具有时间性。这种“时间性”是全面的、动态的,既表现在公共设施设计与周围环境文化上的呼应与契合,也彰显于公共设施设计对整体环境现代与未来文化的反映、引领上。

注释:

[1] 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

[2] 赵江洪.设计艺术的含义[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

[3] 柳冠中.事理学论纲[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

[4] 左铁峰.产品设计进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8.

[5] 彭泽立.设计概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

[6]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7] 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8]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9]张夫也,孙建君.传统工艺之旅[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黄山学院艺术系)

公共设施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公共设施是以满足人们进行户外交往、运动需求为目的的公共用具,为城市生活提供便利,常常被认为是“城市家具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希望生存的环境质量得到提升,对公共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体现在:第一,物质生活方面,增加公共设施的种类,功能更加强大,能应对户外活动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二,精神生活方面,丰富公共设施的造型形式,使其具有形式美感、文化韵味,能获得身心愉悦和文化认同。此外,由于公共设施置于开放的公共环境中,是城市空间中的主要元素,具有展示城市文化、宣传城市形象的职责,这使得公共设施成为城市文化的物质载体,是一种视觉“语言”,用其形式感讲述着城市的文化故事。现代城市需要完善的公共设施,它们应具有好的功能、美的形式、文化内涵,利于推动生活质量和城市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二、公共设施的人文化设计

公共设施的重要作用使得对其进行的设计更应深思熟虑:考虑功能、人机尺寸等物质要素是设计的第一阶段。而站在满足精神审美、营造人文环境、塑造城市形象角度对公共设施进行设计,是更高层次要求,也是创造完善公共设施的必要条件。

对公共设施进行人文化设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原因在于:首先,公共设施的人文化设计是以文化为导向。文化与设计密不可分,文化属性会让现代设计获得更多的情感认同。公共设施的设计也不例外,以文化元素为导向,才能将公共设施引向具有人文关怀、文化情感的正确发展方向。其次,它是以城市本土文化为根基。每个城市都有着自身特色的地理环境、历史、生活方式、传统习俗等地域性文化特点,一方面,地域文化深深地根植于大众的意识形态中,公共设施的人文化设计能满足大众的文化情感诉求。另一方面,公共设施处于特定城市环境中,公共设施的人文化设计使得公共设施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成为展现城市文化面貌的重要名片。扎根于本土文化,公共设施才能提高生活趣味、塑造城市品味。再次,它是以“符号化语言”为设计理念。挖掘本地文化特色与各种艺术元素并通过“取其形、延其意、传其神”将城市的精神与观念、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隐喻在公共设施的造型、色彩、材质等视觉语言元素设计中,是实现公共设施人文化设计的重要手段。

现代城市的公共设施在人文化设计的思维下,增加了文化底蕴,营造了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传递了城市的文化艺术信息。

三、景德镇本土文化特质及公共设施现状

一个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本土文化,这种文化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传统文化、地域民俗文化、现代文化等等。

(一)传统文化因素

景德镇,这个以“瓷都”美名享誉世界的城市,陶瓷艺术的发展深深影响了景德镇本土文化面貌。东晋时期的景德镇,名为“新平镇”,开始烧制瓷器。唐武德四年置新平县,镇为县属,因在昌江之南,也叫“昌南镇”,开宝元年,改名浮梁。镇先后隶属于新昌、浮梁县。宋真宗景德元年,因镇产青白瓷质地优良,便以皇帝年号为名置景德镇。元代,景德镇陶瓷工艺突飞猛进,明代,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陶瓷远销海外,扩大了景德镇陶瓷的声誉。自元代开始至明清历代皇帝,设瓷局、置御窑,派专员到景德镇监制宫廷用瓷,清朝唐英督陶并著书,对古代景德镇陶瓷进行了全面的记载和总结,陶瓷工业繁荣。明清时期,景德镇与广东佛山、湖北汉口、河南朱仙镇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镇。由于陶瓷贸易的重要性,当时的浮梁县为五品县衙。而就景德镇陶瓷艺术本身而言,景德镇的高岭土在国际陶瓷界具有影响, “青花、玲珑、粉彩、色釉”被称为景德镇四大名瓷,薄胎瓷、艺术雕塑瓷也独具特色。“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是景德镇陶瓷的风格。现代,陶瓷艺术的表现技法在四大名瓷上更有突破和创新,陶瓷物品种类也得到扩展,实现了艺术与生活的统一,使得现代陶瓷艺术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此外,茶文化被也是景德镇的主要传统文化元素,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琵笆行》中也提到“自古商人轻别离,前月浮梁采茶去”。1915年,“浮梁红茶”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 1997年浮梁县为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红茶之乡 ”。

(二)地域民俗文化及现代文化

1953年,景德镇被批为江西省直辖市,现辖一市一县两区,即浮梁县、珠山区、昌江区, 1958年创建全国唯一一所以陶瓷教育为主体的高等院校――景德镇陶瓷学院。景德镇拥有诸多御窑、古窑遗址、里弄小道、陶瓷博物馆、浮梁五品县衙等特色风景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景德镇曾被作为国礼瓷,赠送给各国元首,如:斯大林、日本首相福田、美国总统尼克松、美国总统布什。在计划经济时代下,景德镇拥有著名的“十大瓷厂”。郭沫若先生曾以“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来称赞景德镇的陶瓷历史和文化。 1990年,景德镇举办第一届“景德镇国际陶瓷节”。2004开始举办每年 10月的“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 2014年APEC会议上,景德镇的艺术陶瓷再次散发文化光彩。景德镇城市的发展和荣誉与陶瓷艺术互相影响,不可分割。在景德镇的业态环境下,形成了陶瓷商贸街、陶瓷艺术馆、雕塑创意集市、三宝村等等特色行业区域。景德镇境内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达 70%,瑶里风光、徽派建筑独具特色。昌江河是景德镇人民的母亲河,樟树是景德镇市市树,茶花定为景德镇市的市花。景德镇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 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甲类对外开放城市。到 2007年,景德镇已经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卫生城市,江西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等称号。在景德镇城市的现展中,勤劳的人民将“大器成景、厚德立镇”确定为城市文化标签,全面体现了景德镇现代文化特质。

(三)景德镇公共设施现状

在景德镇城市环境中,公共设施的设计已经在逐步将本土文化因素运用进来,也出现了很多能展现城市形象的公共设施,如:沿街的陶瓷灯柱、以制茶、制瓷为内容的浮雕图桥护栏、青花立交桥、传统风格报纸宣传栏等等。但其设计的文化性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首先,缺少规划的整体性。在景德镇整个城市中,公共设施的造型形式很零乱,瓷灯柱和垃圾桶、站台无法搭配。其次,没有实现与环境的和谐共存。如:在休闲广场这样的公共环境中,公共设施没有文化属性,与休闲广场的现代风格无联系等等。再次,没有全面地将景德镇本土文化展示出来,太注重陶瓷文化元素的运用,而且这种运用没有做好文化多样性。景德镇城市公共设施的人文化设计需要有更为科学性和指导性的方法,才能拥有完善的公共设施,营造人文环境、宣传城市形象。

四、实现景德镇公共设施人文化设计的途径

将地域文化因素合理地运用到公共设施设计中,实现公共设施的人文化设计,应从以下几个步骤逐一展开:首先,要全面掌握景德镇城市公共环境布局,挖掘各区域的文化特点和环境特色,这直接决定着不同区域下公共设施文化定位。如:昌江河河畔与生活社区的公共设施设计的文化立足点就会不同。城市不同区域下的环境不同,也影响了公共设施的设计,如:老城区和新城区的环境迥异,公共设施的设计应适应周围,造型形式也会不同。所以,摸清各个公共环境的布局和特色是进行公共设施人文化设计的基础。其次,要理清思路,科学地统筹好公共设施设计风格和面貌,文化的定位上,既不能“以一概全”,只关注陶瓷文化,而忽略其它本土文化特色,导致风格失去多样性;也不能过于“错综复杂”,想把所有的文化元素和内容通过各种形式来充分表达,而失去了统一性。这就需要确定主体文化和次要文化信息,筹好各个公共环境区域下的公共设施的文化主体,使得这个城市的公共设施呈现出有主有次、多样性与统一性相结合的特点。把握尺度,因地制宜地将景德镇本土文化蕴含在公共设施设计中,是实现人文环境的重点。最后,在分析和规划好人文环境格局的基础上,对公共设施展开细节的具体化的设计,这就涉及到对公共设施进行造型、色彩、材质等要素的综合设计上。

那么,如何将已经统筹、规划好的文化元素付诸于公共设施这一物质实体上呢?以陶瓷艺术为例,可以从三个层面展开:首先是“取其形”。陶瓷艺术作为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其造型、传统吉祥图案、陶瓷材料、色彩都能为设计提供丰富的资源,并且其艺术形式和美感已经深入人心,将它们的造型、纹样、颜色、材质等视觉语言符号直接运用到公共设施设计中,能够获得公众的情感共鸣,也能体现城市特色。但在这个层面上,需要避免完全的“拿来主义”,避免“张冠李戴”或“画虎不成反类犬”所带来的丑陋感和不适感,不能让公共设施成为“三不像”的怪物。其次,是“延其意”。对陶瓷艺术元素进行一定的现代化改造,使得其在造型、色彩搭配、装饰图案上更具现代性和简洁性,在文化内涵上又不丢失原有的深刻含义,既能贴近百姓生活,又具人文气息。再次,是“传其神”。抛开传统陶瓷艺术原本具有的形式感,将文化精髓提纯出来,将“无形”的文化转化成“有形”的设计,设计出全新的形式去诠释文化精神本质,是推陈出新的过程。这个层面上的设计具有创新性,但需要注意,新的形式首先必须具有形式美感,更要能实现其符号性的语言作用,能被大众正确理解和接受其文化内涵和意义,不可牵强附会、晦涩难懂。

鉴于陶瓷文化在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对接过程,其它本土文化内容也需经历这三层面的思考和规划,才能实现公共设施的人文化设计。

五、结语

景德镇公共设施的人文化设计以文化为导向、以本土文化为根基、以“取其形、延其意、传其神”的“视觉语言”符号设计为途径,全面体现城市的历史文脉,实现社会的人文环境,满足公众需求和城市文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叶红.城市家具――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7.

2.柴威彦.城市空间[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

3.蒋楠楠.城市公共设施的情感设计[D].湖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12.

公共设施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公共设施 通用设计 无障碍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6-0098-01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公共设施逐渐成为衡量一个现代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和标志。城市的拥挤、老龄化社会的加剧、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渴望被平等对待的诉求,对公共设施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满足人们各类使用功能需求的基础之上,如何使人人能够平等、舒适、便利地生活和工作,成为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所需要研究的迫切问题。

在探索如何使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更为合理、更为人性化的过程中,无障碍设计的局限性开始暴露出来。无障碍设施的设置目的是为满足那些弱势群体的生理使用需求,但却往往会使弱势群体感觉被与正常人区别待遇,产生了不良的心理暗示,使得无障碍设计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一种“障碍设计”。在这一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通用设计”提出了全新的设计理念,即使产品的设计和环境的考虑尽最大可能被所有人使用,以达到设计能被所有人公平使用的目的。

一、通用设计

通用设计一词最早出现于上世纪中叶,英文原文为“Universal Design”,中文可译为:普遍性设计、共用性设计、适用性设计、全体设计、万能设计等。通用设计定义的确立是在上世纪80年代由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罗纳德?梅斯(Ronald L.Mace)教授所提出的,并于1985年正式使用“通用设计”一词。他认为通用设计是指“任何一种产品或环境空间的设计尽可能以符合所有人使用为原则,不管使用者的年龄、身体状况或能力水平,使任何人皆能方便使用。”

可以看出,通用设计有别于无障碍设计,其核心在于将设计对象从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扩大到了所有的人,从而避免了弱势群体被差别对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达到人人都能平等地参与到各项社会活动中的目的。通用设计正是新时代人性化设计的发展和升华,体现出了文明社会所倡导的人人平等、没有偏见、没有歧视、尊重个人权利的民主观念。

在通用设计概念提出的基础上,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通用设计研究中心的工作小组还提出了通用设计的七条基本原则。即公平的使用原则、灵活的使用原则、简单而直观的使用原则、直观的信息原则、容错性原则、低体力消耗原则、提供充足的使用尺度和空间原则。这些原则为使设计能够整合及满足更多使用者的需求,提供了特别的指导。

二、城市公共设施中通用设计的应用

(一)通用设计应用的一般方法

根据通用设计的特点和原则,我们可以尝试总结出通用设计在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应用的一般方法。目前在具体的设计中,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极限值设计,指以人体测量学中极限值尺寸作为设计的依据,主要是参考极大或极小尺寸,并加入修正量作为设计基准。例如,公共场所中门的高度的设计、地铁站检票闸口的宽度以轮椅能自由通过为准等。

2.可选择性设计,是指在设施的设计时,提供几种不同的尺度或使用方式,用户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使用。例如,为方便不同使用者而设计的高低不同的公用电话、洗手池等。

3.可调节性设计,指将设施或设施的某些部分设计为是可调节的,以便于不同人的使用。例如,将公共场所内的座椅设计成可以上下调节高度的,用户可根据需求而调节。

4.特殊设计,就是在设计时,首先将特殊群体作为定位人群,如果我们的设计能被失能者所使用,那一定也能够满足所有人群的使用需求,以此来达到通用设计的目的。例如,专门为腿部不便的人而设计的升降电梯,也可以为普通使用者所使用。

(二)通用设计的应用

这里我们以城市公共设施中交通系统和信息系统为例,简单阐释一下通用设计的具体应用。

从通用设计的角度出发,交通设施的设计更多的是考虑到行动有障碍人群的特殊需要。尤其是通道的设计应当充分满足所有人的使用需求,提供足够的尺度和空间,方便轮椅、老年人的通行,有高低落差的地方应设置坡道。还有出入口可设计为自动门、高层公共空间设置升降电梯等等,这些设计都可以便于任何人自由通行。

在信息设施的设计中,通用设计理念倡导使用国际通用的标准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在设计时应尽量简洁易懂,便于各类人群使用。同时信息的颜色和图形要突出,并可加入可触盲文的设计,这样包括老年人和盲人在内的所有人都可以识别。

有必要强调的是通用设计只是一种设计理念,它并不是一种新的学科或风格,它只能作为我们设计的一种指导或清楚易懂的方法,所以其在整体上往往不能直观地体现出来,更多是在一些点上、细节上表现出来的。

三、结语

可见,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通用设计理论的原则、方法及应用的研究,为解决老年人和残障人等社会弱势群体在城市公共空间活动问题上,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我国未来城市发展和建设上,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黄群.无障碍?通用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公共设施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通用设计;人性化;无障碍;弱势群体;人文关怀

[作者简介]谷 威(1991—),男,江西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大三学生。(江西南昌 330032)

本文系201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阶段性成果。(指导老师:江西财经大学讲师、博士况宇翔)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和改进以及指标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口的增加和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的加快以及残障人、老年人希望平等参与社会生活需求的提高对城市公共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探索如何使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更为合理、更为人性化的过程中,无障碍设计的局限性开始暴露出来。无障碍设施的设置目的是为满足那些弱势群体的生理需求,但却往往会使弱势群体感觉与正常人有所区别,从而产生了不良的心理暗示,使得无障碍设计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障碍设计”,反倒使残障人士感觉到被歧视的感觉。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通用设计”提出了全新的设计理念,即使产品的设计和环境的考虑尽最大化地能被所有人使用,以达到产品的设计能被所有人公平使用的目的。在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中,通用设计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我国近年来举办的大型国际性活动逐年增加的背景下,城市公共设施的通用设计为解决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等社会弱势群体在城市公共设施空间活动问题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使城市的公共设施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每个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

城市公共设施是一个现代化城市的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其不仅能够显示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还能传达出一个城市的市民生活质量以及城市的品位,对于塑造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公共设施的整体性通用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势在必行。

二、通用设计理论分析

(一)通用设计理论背景

通用设计理论在当今社会中是一个热词,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离不开的一个领域,自1950年提出以来,通用设计就在全球多个工业设计发达国家兴起,并取得良好效果。它更多地是以无障碍设计和人性化设计为底板,致力于所有人群,通过通用设计让所设计的产品都能轻松简单地为所有人方便使用,所以可称之为“全民设计”。它从独特的视角出发来设计,把所有人都看做为程度不同的能力障碍者,然后做出设计创新,以适用于所有人。

(二)国内外通用设计问题现状

对于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方面的研究,相对于国外,我国无论是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要落后很多,设计的形式与工艺也相差甚远。而通用设计理念更只是在最近几年才正式提出。国内学者的相关专著也是少之又少,更多地是通过小型论文的形式来论述的,设计实践也只是留在无障碍设计阶段。城市公共设施理论方面的研究也没有将通用设计理念作为重点。而通用设计在我国的应用现状也是非常不理想,其主要的原因有三点:第一,我国传统的人文关怀设计存在弊端;第二,常将通用设计简单地理解为无障碍设计;第三,并没有挖掘出通用设计的潜在经济价值。可以说在国内,通用设计理念在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的研究工作还是处于初期阶段,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而国外对通用设计的理解较国内来说相对比较完善和系统化,人性化和无障碍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他们做到的更多是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让弱势群体感受到社会带给他们更多的是一个平等的地位,不会因为身体残疾或者别的方面而让他们产生心理上的障碍;在硬件上面,做到的是能让弱势群体在不需他人帮助的情况下,能独立完成自己所要做的工作,培养弱势群体达到自主、自立的行动目的。

三、调研部分

(一)整体调查

通过对南昌整体的公共设施系统进行调查,分别对以下公共设施进行分析:

公共信息设施:公共信息设施主要为广告牌、横幅、导向牌和看板等,主要是向人们展示城市公共面貌和整体信息,这类设施最主要的问题是视觉效果不是太明确,识别效果差。

公共卫生服务设施:此类设施主要为公共厕所、垃圾箱、ATM取款机、自动售货机等等,这类设施带给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心理上的障碍,因为在反复使用的情况之下无疑会带来卫生问题。

公共交通设施:公交站台、地铁站、红绿灯、斑马线等是此类设施的代表,识别度不高,比如说对红绿色盲的人群来说,红绿灯会给他们带来误操作,颜色识别性太差,更多的图形识别会较为直观。

公共休息设施:公园座椅、凉亭等,公共休息设施存在一个矛盾,因为它们是用来让人们临时休息的一个设施,所以在设计的时候都不会设计得太舒适,而对于人性化的设计来说,能体现人文关怀,能提供给流浪者休息场所,这是他们的一个关注点,所以这是一个矛盾点。

公共休闲娱乐设施:游乐场、休闲广场、健身广场等,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怎么能让老年人和残疾人更好地进行锻炼,并且能保证有效的安全性,这是一个很关键的设计点。

公园林设施:水景、地景、公共雕像等,这类设施是公共欣赏的景色和设施,它们更多地是反映出一个城市的底蕴和文化、人文精神。它们对于整个城市的识别性有待提高,要体现这个城市的独特性。

(二)通用设计在公交站牌中的设计体现意义所在

通用设计旨在使公共设施能让任何人都能够无障碍和简单方便地使用,带给人们更直观的完全信息的展示。而公交站牌是公交站台中一个精髓所在,它将整个公交站台中的全部的公交信息展示给所有人群,能让人们在外出或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时较全面地了解公交信息,这是一个相对比较困难的问题,只有做一些通用设计在公交站牌上面,才能够解决相应的问题。这需要在硬件和软件上面来进行创新改进,让公交站牌能带给人们最大的帮助,并且能给弱势群体带来最大的引导性,不仅给他们简单的信息,还能在心理上给予更多的人性关怀,只有将完整的通用设计理念附加在上面才能让公交站牌将更多的信息和帮助呈献给所有的使用人群。

(三)抽样调查样本

调查取样为南昌市公交站台,分为根据不同路段信息、不同交通信息路段的公交站台中的公交站牌:

根据不同样本反映出来的信息,不同的交通信息和不同的人流量大小的公交站牌所展示出来的信息量也是有所不同,展示方式也各有所异,旨在向人们更全面地展示所在公交站台的一系列公交信息和周边的诸多资料。

(四)调查步骤和方法

1.调查方法

调查方法分为?押典型调查法、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四种方法,此次调查分别采用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两种调查方法。

首先采用抽样调查,分别对南昌市不同地段(在调研样本中展示)的公交站台的公交站牌进行抽样调查,此次抽样调查分别根据了不同路段和不同交通路况的公交站台进行选择,然后根据人流量的多少和公交车来往的频繁度以及每个公交站台安排的公交车的多少进行分析,总结数据;

其次采用重点调查法,对抽样调查中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并且对在每个处于当时公交站台等公交车的市民进行问卷调查,根据不同人群发放问卷,争取达到比较平均的一个状态,防止最后数据有偏差,最主要的问卷人群主要集中在公交车搭乘的最大一部分人群——青年人群;另外和与通用设计相关的主要人群——弱势群体?鸦然后根据最后总结的数据分析不同人群对搭乘公交车的前期,在关注公交站牌上的公交信息时所遇到的不同的问题,然后分类分析,定下结论。

2.调查步骤

(1)首先分析南昌市区不同的交通繁忙度和人流量大小,以及公交车安排多少的路段的公交站台进行取样。

(2)然后再从取样中的公交站台挑选出比较有代表性的和比较全面的公交站牌设定为走访调查的样本。

(3)根据交通信息和时间点来安排调查样本的顺序,来提高团队调查效率。

(4)在不同路段的公交站台看其公交站牌上的信息分布和人们看公交站牌信息时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特别是针对其中的一些弱势群体所遇到的诸多问题。

(5)最后根据不同人群来分发问卷,特别是针对弱势群体,更多地询问他们对公交站牌的期许和具体想法。

(五)调查数据分析

根据问卷以及现场调查产生数据(只列出人们更关注的问题)分析如下?押

1.公交站牌站台信息不明确,不知道那一站是不是我要到达的目的地?鸦以及站牌上面的颜色安排会让字体有种不太突出的感觉,看不太清楚;

2.不能了解所要搭乘公交车上面人流量的状态?鸦

3.站牌中一些公交路线或地图信息位置太低,不方便看清楚?鸦

4.有时候公交车太多,一块来的时候不知道后面来的那辆公交车是不是我要乘坐的?鸦

5.根本没有盲文模块,而有的话也只是附加上盲文而已,没有考虑到怎么能让盲人去更好、更方便地使用;

6.不知道自己等的公交车到来的时间段,没有明确的反馈,只是漫无目的地等待;

以上诸多问题是大部分人群根据问卷和口述表达出来的问题,反映出了目前公交站牌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说明了人们对目前公交站牌一些想要改变的期望。

(六)调查结论

根据取样走访调查的各个不同路段的公交站牌的信息发现的问题以及问卷中大部分人群反应的问题总结分析,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押

1.目前公交站牌还不能被各类人群简单方便地使用;

2.硬件上面展示的信息颜色搭配以及尺寸高度考虑不够全面,而在软件方面更缺乏与人交互和予人信息的方面;

3.不能将完整的人们需要的公交信息传达给人们,尤其在针对弱势群体方面,只有简单的盲文,而缺乏能给予盲人和弱势群体最大帮助的引导性模块。

四、设计构思

(一)拟定设计点

在相对完整的公共设施的引导系统中,是由每一个具体的创新设计点来支撑起来的,相对于此每个小的设计点都至关重要,因此在整个完整的系统中,我们会举出比较突出的设计点来解释说明,更多地考虑人机和智能化交互平台。比如:盲文引导杆、语音提醒装置、可动斜面设计等等,我们更多地是从生活中发现设计点,并融入到我们设计中去。

(二)创新型公交站牌设计

公交站牌在人们出行的引导性系统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也是一个城市发展的衡量标志,在此,怎么能让公交站牌完全符合全部使用人群,更好地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好“帮手”,这将是我们所要完善的设计点。

1.弱势群体中分为盲人和残疾人以及聋哑人,其中盲人对公交站牌的辨识度最低,所以盲文的模块加入是非常必要的。在我们所设计的“盲文引导杆”中,简单的盲文并不能够给他们带来明确的引导性,所以声音系统也不可或缺,尤其重要的是能根据盲人的操作来进行下一步的指导。

2.人性化的展示设计,通过对站牌整体造型的设计来满足不同身高人群对其使用的方便性,比如残疾人;例如前面提到的设计点“人性化的斜面”。

3.温馨的提示和提醒智能化设计,公交站台更多的是等待的人群,他们更需要的是明确的指引性和反馈,并不只有漫无目的的等待,这里我们更多地提出让人们等待得更有目的性。

4.公交站牌外的延续性设计,包括公交站台和信息公告栏的联系。例如:从公交站台上可以与站牌有必要的从地面上做一个衔接等。

5.通过通用设计来体现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从心理因素上考虑对弱势群体的照顾,但是不能让他们感受到被特殊照顾,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注点。

五、总结和展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关注的更多是人文关怀和人性化设计,及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和呵护。城市公共设施的通用设计为解决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等社会弱势群体在城市公共设施空间活动问题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使城市的公共设施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每个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

我们希望能用好的设计方式让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简单便利,真正实现“设计让生活更简单”的理念。

[参考文献]

[1](美)唐纳德.A.诺曼(Donald A.Norman).设计心理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2](美)Donald A. Norman 著.付秋芳、程进三译.情感化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3]黄群.无障碍通用设计[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4](日)原研哉著.朱锷译.设计中的设计[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公共设施设计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残疾人;公共设施;社区;便利性

残疾人公共设施即无障碍设施,是指为保障残疾人、老年人、伤病人、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的通行安全和使用便利,在道路、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和居住区等建设工程中配套建设的服务设施。在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在1990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四十六条明确规定“国家和社会逐步实行方便残疾人的城市道路和建筑设计规范,采取无障碍措施”。从2000年至今,虽然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发展较晚,仍存在不少的问题。适逢近年广东省政府提出“幸福广东”的任务,研究并实施残疾人公共设施的优化配置是当下势在必行的社会任务之一。

1 残疾人公共设施的背景

国外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开始对残疾人公共设施进行研究,当时在丹麦、瑞典等国家就有专门提供给残疾人的设施。从1961年美国订制世界上首个《无障碍设计标准》起,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制定了有关于残疾人的法律和无障碍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如今,国外的残疾人公共设施更关注于与无障碍环境的融合,显现出内涵不断扩展、规划设计标准更细致、政策法规更加完善、建设与管理全面发展、政府与社团相互促进以及群众认可广泛等新特点。

相比之下,我国的发展较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残疾人公共设施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以点带面,不断提高、发展的三个阶段。随着两轮五年计划的摸索和实践,无障碍建设专项规划的基本框架正在逐步形成和稳定,除了上海和杭州之外,深圳等城市也开展编制全市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规划,残疾人公共设施正向着科学系统的方向不断发展。

2 广州市残疾人公共设施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广州市残疾人公共设施的现状

广州市作为广东省的省会城市,残疾人公共设施的发展较于省内其他城市均处于先进水平。其中广州市体育馆内的无障碍设施曾被外媒评价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然而,在旧城区内,残疾人公共设施的水平仍相对落后,即使是最为常见的盲道也已被严重磨损,发挥不了原有的作用。同时,在广州繁华地区如体育中心周边,残疾人公共设施的建设仅限于基础性的设施配置。无障碍设施还没有真正实现与社会环境友好融合在一起,提供良好的无障碍环境。

2.2 广州市残疾人公共设施存在的问题

重建设,轻管理。近年随着中央部委牵头加强全国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广州市无障碍设施建设也成为地区重点工作之一。盲道的长度日益增加,但回过头来看旧有的盲道却是日渐损坏,在旧城区内这种情况更加严重。同时,盲道被绿化树、报刊亭、公交车站占用却没有标志提醒盲人,建好的设施形同虚设。

规划不合理,设施使用频率低。在建设时由于没有对设施所在地区作出细致的前期调研,部分地区的残疾人公共设施建设在远离居民楼的地方或者是居民不常走的道路上,使得残疾人设施几乎没有人使用,极大程度浪费了公共资金。另外,部分作为对外标志性建筑残疾人公共设施十分完备但由于不经常对外开放,使用频率极低。最为需要残疾人公共设施的社区却连最基本的盲道都配备不全。残疾人公共设施不应该作为官员炫耀的政绩,落实到百姓需求才是最好的资源配置。

3 残疾人公共设施发展的新特征

社区化是残疾人公共设施发展的趋向。社区化即将传统的集中供给的公共服务设施转向以社区为基本提供单位,降低服务设施的成本和扩大服务对象覆盖面,让服务对象在熟悉的环境中享受设施带来的服务。社区化残疾人公共设施相比起指标式的建设更能让残疾人公共设施做到真正为残疾人提供帮助,更能鼓励残疾人出行,融入到社会生活当中。

《残疾人权利公约》提出为残疾人提供便利化无障碍设施。2014年12月11日华南农业大学红满堂大讲座“理念与变化: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的残障视角”从残疾人的角度深度探讨未来残疾人服务以及残疾人公共设施的发展趋势,其中便利化残疾人公共设施提倡残疾人公共设施在今后的发展当中应当是面向全体公民带来实质的便利,而不是仅针对残疾人所设置的一种特殊设施,使其本身就具有歧视的性质。

基于以上新观点,结合广州市天河区穗园小区的考察情况,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4 广州市社区残疾人公共设施优化配置体系

广州市社区残疾人公共设施优化配置体系是以社区为基本建设单位,由各街道办统筹,国家公共设施建设财政预算中分拨一部分为专项资金用于社区残疾人公共设施各个方面的体系。在该体系中,应当设置统一的启动标准,若社区内的残疾人数量没达到该标准,则本社区的残疾人公共设施建设可纳入或者由相邻的社区提供。本体系旨在以社区扩大残疾人公共设施的覆盖面,同时进行技术革新,在充分了解社区内残疾人的需求提出符合便利性残疾人公共设施,逐步消除原有的歧视性。最终实现社区设施圈的不断丰富发展,以交通、道路基建为连接的社区网覆盖全广州,使广州市残疾人公共设施的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本体系分为社区基本定位、社区特色规划、便利性建设以及日常管理维护四个层面,前一层面是下一层面的基础,后一层面为前一层面提出实时反馈,自我修正,良性循环。

4.1 社区基本定位

作为体系的第一层面,社区定位主要调查本社区残疾人的数量、残疾类型等情况,分析残疾人的出行生活需求,预测设计公共设施具备的功能。应当说明,在预测设计环节中,根据残疾人的残疾类型对残疾人公共设施功能应当作出重要程度的考虑。基本定位实质上是残疾人公共设施建设的前期调查,做好第一层面有助于决策者更了解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建设更符合需求的残疾人公共设施,对提高残疾人的满意度和幸福度,鼓励其融入社会发挥自身的才能起到促进作用。

比如考察的穗园小区中绝大多数的残疾人是肢体残疾的中老年妇女,而视力残疾的仅有5人,该社区残疾人的需求主要是出行需要别人推轮椅或者是设置更多的扶手。在功能设计中,残疾人需要的功能为提供志愿者帮助服务和辅助行走的帮助,少数的视力障碍出行导向。

4.2 社区特色规划

在了解残疾人的需求后,结合本社区的现实路况、原有公共设施分布情况、残疾人群主要出行路线以及日常活动内容后,选定需要增设残疾人公共设施的地点,设置符合该地点情况的残疾人公共设施。在第二层面主要是将残疾人公共设施与社区环境相结合,构建无障碍环境,将残疾人的声音更多地体现到实质的残疾人公共设施上去,实现残疾人在公共设施建设方面的民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在穗园小区中,居民楼通往该小区的康复中心有一段长约300米的缓坡,该坡道可设计为符合轮椅使用的缓坡。在居民楼走向公交车站的人行道上,可在围墙、花坛等设置扶手供肢体残疾的妇女使用。小区内有两个十字路口且车多人多,为盲人提供方便可设置过马路的声音信号装置。

4.3 便利性建设

将社区内残疾人公共设施的规划实现的时候,实现残疾人公共设施设计的技术革新,纳入健康者的人性化需求,使其更具符合便利性残疾人公共设施。想人所想,无差别对待,是该层面要传达的理念,借助该层面的建设无形中在社区内宣传互爱互助的精神,从意识上改变原有的歧视,让人们逐渐意识到残疾人也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份子,残疾人和健康者都有一样的需求,并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在穗园小区的公交车站中,上下班高峰时期人非常多,而且每当公交车进站人们便一拥而上,很容易发生事故。在公交站点上,可结合扶手的规划,在公交车站前安装拦马,其高度刚好是扶手的高度,这样在为肢体残疾人提供帮助的同时也能够引导人们自觉排队,减少意外的发生。在残疾人公共设施创新方面,可打破原有的实物设施,借助网络平台构建残疾人公共服务设施。比如穗园小区内的肢体残疾妇女有时候出行需要别人的帮助,那么可以在社区内建立一个微信公众号,提供在线帮助预约,在残疾人预约服务的时间内上门,搀扶或者是推轮椅将残疾人送达目的地。该服务设施不一定只服务于残疾人,有时候健康者提比较重的东西或者暂时受伤不便出行,也可以通过预约获得帮助。

4.4 日常管理维护

残疾人公共设施建设好后,后期的设施管理和维护能够延长残疾人公共设施的使用寿命,减少更换频率,对于节约国家公共设施建设资金是重要的环节,当然也是现今广州市乃至全国都缺失的环节。在残疾人公共设施维护方面,制定合适的周期定期检查,发现损毁、丢失的情况需及时更换,若发现长期没有更换的现象居民可投诉至统筹部门,部门的绩效考核将以此作为指标之一,真正将日常管理维护的工作落到实处,实行谁统筹谁负责的制度,杜绝踢皮球的情况出现。

仍然以穗园小区为例,日常的清洁工作可分为室内和室外两部分,室外的清洁工作交由社区环卫工人负责,如人行道边的扶手、无障碍缓坡等;室内的清洁工作则交由该单位的清洁人员负责,如图书馆的有声朗读设备、坐厕等。

5 总结

残疾人公共设施体现着现代社会的人文关怀和公平,其设施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残疾人通过公共设施的帮助正常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在与自身相适应的社会岗位上奉献出自己的力量,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推动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残疾人参与社会活动对于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营造出自强不息的社会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下一代,形成良性循环,最终真正实现幸福社会。

参考文献:

[1]樊行.国内外无障碍设施规划建设情况的比较及启示[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02).

[2]杨立雄.残疾人服务设施利用率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J].甘肃社会科学,2013(01).

[3]张栋.残疾人服务设施地方化发展趋势研究[D].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2010.

公共设施设计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公共空间;心理安全;安全感;安全设计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3-77-2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对安全的需要放在仅次于生理需要之后。虽说层次较低,但也同时表明,这是多数人的共性需求,不管你收入高低,抑或是身处这地球上哪个地方。

近年来我国公共安全事故频发,使得公共空间中的安全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今年发生过的电梯夹死儿童事故、天降藏獒事件、夺命井盖事件、上海“玻璃雨”事件等,更是将安全的这一需求,再次凸现出来。公众对安全的诉求,在每一起相关事件发生后,都会变得更加强烈,而在得不到满足时,这种诉求就极易变成一种恐慌。这种恐慌会减弱设计的人性化。因为当人们在所处空间所用物品产生恐慌感时,就会降低空间或物品的使用率,甚至使设计失去意义。

一、公共空间的概念及其安全的重要性

公共空间不仅仅是个地理概念,它在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为人们广泛参与、交流与互动提供了一个重要场所。现在的公共空间一般指供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共同使用的室外空间,包括广场、车站、公园、街道、居住区和体育场等。

在某知名网站进行的一项网络问卷调查中,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仅获“提供优质城市生活”的一成选票,原因包括“城市安全指数低”和“城市化过快”。2009年零点研究咨询公司的《2009零点中国公众城市宜居指数研究报告》表明影响生活质量的不安全因素发生在公共空间中。而“经常出入和途经的公共场所”和“居住区域的安全感”的下滑趋势使得公共空间安全性问题成为需解决的课题。

公共空间安全是指人类与公共空间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和安全的隐患。安全可分为生理安全和心理安全两大类,生理安全指人在环境中活动能保持健康,无受伤害的可能性。而心理安全则指能维护心理健康,保持安全感的状态,对环境安全有可预期感和可控感。当处于具有潜在的不安全性的空间中,人们必然会产生不安全感,继而可能会“抛弃”这一空间,最终导致这个空间越来越不不安全。所以当公共空间品质不高、配置不公、供应不足时,就容易导致空间犯罪率的上升。

二、公共空间设计中各要素对心理安全的影响

(一)色彩对公共空间心理安全的影响

城市色彩产生过程的研究表明,城市的色彩面貌是居民对长期接触环境的集体回应和集体选择,是集体共性和地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国际色彩顾问协会(IAAC)提出了“色彩体验金字塔”理论,提出个人体验处于色彩体验金字塔的最上层,所以在进行公共空间色彩设计时一定不能忽视人们对色彩的体验。如果人们在公共空间因为色彩应用不当而产生不安全感或其他不适感,那就说明在这个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存在严重问题。因此在进行公共空间色彩设计时必须考虑受众人色彩感觉的共通性、舒适性,才能保障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的心理安全。

色彩与其他事物一样具有两面性,应用的得当适宜,对人的心理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使用不当也对人的心理产生消极作用,近年来常提到的色彩污染就是色彩在城市公共空间中使用不当造成的。

例如红色,红色是一个极易引起激动、紧张、兴奋的颜色,应用在危险指示牌或指引路线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警惕、远离危险,作为点缀将空色应用于局部空间,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温暖人心,亮化环境。可是红色红色如果大面积应用于公共空间,就会让处在空间中的人血流速度加快、血压升高,进而让人感到烦躁不安,造成视觉疲劳甚至精神折磨。

白色和黑色在公共空间中的使用率较高,白色给人干净、明亮、朴素和高雅的感觉,应用与环境中可以营造出高雅、宁静的氛围,像路灯,站牌等公共设施大多会采用白色作为基色调进行设计。黑色给人感觉沉稳而庄重,但黑色并不适合在公共空间中大面积使用。

最后,公共空间的色彩运用也要因地制宜,例如,我国北方城市常年下雪,在这种气候下灰白色成为主要环境背景,那么在公共设施上就不适合再用大面积的黑白灰色做基色,而应该选择一些颜色鲜艳,具有温暖感和动感的色彩来调剂寒冷单调的冬季,也让人们在漫长冬季中通过视觉上的温暖来感受春天般的愉悦,摆脱抑郁不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带给人们一种心理安全感。

(二)材料对公共空间心理安全的影响

材料是公共环境设施的物质基础,是人类感受得到的第一物质元素,它给人类带来最为直接的身体触觉和心理上的感受,材料的使用是否合理对环境设施产生极大的影响。

材料分为天然的与人工的,一般情况下,天然的材料更容易得到人们心中的认同感,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心里安全。现代公共空间中的建筑,大多用金属钢架结构代替传统的石材,虽然给人视觉上带来高科技的感觉,令身处此地的人们感觉置身于一个现代气息浓烈的国际化大都市,也给人一种冷漠感和距离感。

公共空间设计中应用的材料有很多,如木材、石材、玻璃、金属等等。它们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应用在不同的空间环境中就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因此公共空间设计在材料的选择上应该是人性的、绿色的、因地制宜的。材料的选择既要考虑使用者的生活需要,也要考虑使用者的心理感受,在不同的场合中要符合不同的心理需求。

以玻璃为例,玻璃这种相对较为现代的材料,最初应用到公共空间设计中时,可能会给人的心理带来一些不安全感,因为玻璃相对于其它材料有一个明显的缺点――易碎。当玻璃作为铺装地面使用,人们踏上这种材质的地面时,常常会担心玻璃会碎,人会掉下去,因为使用玻璃铺装时为了美观,玻璃面和地面往往还有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加上玻璃本身的特点加剧了不安全的心理暗示。

当然玻璃也有其优点,例如透明。未知的东西常常给我们不安定的潜意识因素,比如当我们去揭一扇门帘,如果它是不可透的材质,我们就会考虑从反方向来的外力对我们是否安全。在这一点上,玻璃又可以说给人带来了一种可控的安全感。另外玻璃透明的特点还可以应用于公交候车亭设计中。在不透明的公交候车亭中,候车者很难感知到车亭背板后的情况,一旦有危险人物出现,候车者很难在第一时间做出反映进行自我保护。现在,欧洲大多数候车亭背板都会做成尽量透明,材料大多为透明玻璃,这样以来,候车者就能够多角度的观察周边的环境,从而更较好的观察到背板后的突发事件。

(三)造型对公共空间心理安全的影响

1、公共设施造型

在公共空间中,公共设施的造型不仅关乎生理安全,也影响人们的心理安全。不管是整体造型还是细节上的形态,都应该引起设计师的关注,既要避免对人体造成威胁,又要考虑避免视觉形态上的攻击与刺激。

首先公共设施在边角轮廓上的处理应该避免外伸的尖角、棱柱、尖锐突出物等,例如南京玄武湖公园内的地灯,四四方方的造型虽然充满现代气息,但是玻璃材质外加四个90度尖角使这个地灯产生安全隐患,草地本是孩子嬉戏玩耍的地方,如果奔跑中摔倒磕到灯柱上不可避免产生伤害,所以父母都会带领孩子坐的离灯柱远些,并且警告孩子不要在那附近玩耍,这其实就是公共设施设计不当让人们产生的不安全的心理。另外公园内的座椅、音箱等设施也出现了有攻击性的尖角。

其次,公共设施在形态设计上可以更多的关怀人的心理,带给人们开心、愉悦的视觉享受。设计师Matthias Megyeri应对产品设计的安全需求,设计了“安全如甜蜜之梦”系列产品。在他的设计中,那些面目狰狞的产品变得亲切可爱,从而揭示了安全设计的另外一面――人们不仅需要生理上的安全,更需要心理上快乐的安全。例如,栏杆顶部如长矛一般用来防止攀爬的尖锐部分被可爱的卡通形象所替代,同样,在中国广大城市和农村都能见到的院墙上密密麻麻的玻璃渣子也被设计成玻璃制造的工艺,大大增加了人们的心理舒适度。

2、公共设施尺度

曾经有报道过南昌市一男子行至省城东湖湖畔,不慎坠入湖中的消息。所幸这名男子最后获救,有惊无险。据调查,南昌市东湖边共有185根小石桩,石桩与石桩之间由两根下垂的铁链连着,而铁链距路面的高度大概只到一个成年人的小腿,这便是湖畔保障行人安全的护栏。显然,这样的护栏只是作为一种警示而存在,根本起不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无论是对成人还是儿童,这样的护栏都是不能保护行人安全的。而从心理学上来分析,这种护栏反而比没有护栏更加危险,甚至成为“危险陷阱”,试想,如果没有围栏,人们的经验和自我保护意识会警示人们勿靠近湖边,保持在安全距离外,而架设了如此高度的围栏,却使得人们减弱了安全意识和危机意识,认为有护栏等于有保护,降低了心理安全防线,可是,这种设计的围栏实际并不能真正起到拦截保护作用,当人们滑倒或者拥挤时仍然存在危险性,甚至会绊倒后退或者沿途走过的人,这种不设计虽然不是直接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不安全感,但却通过麻痹人们的安全意识增加了不安全因素。

所以公共设施的设计在注重美观的同时,更多要思考的是如何兼顾美观与安全性的高度统一,因为设计在任何一方面有所欠缺,都无法让公共设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

三、结论

公共空间是城市环境中最具公共性和活力的开放空间,与公众密切相关。优秀的公共空间设计通过对人们心理感受的适应、关注和解读,合理有效的设计出人性化的安全空间,消除公共空间中的不安全因素。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得出,公共空间中的不安全感其实分为两类,一是造成心理不适感,二是引发生理不安全。

在进行公共空间设计时,人改变了这个空间的同时也会被空间所影响。不安全、不合理的设计必然会到给人们不好的心理感受。因此,设计师在进行公共空间设计时,不仅要考虑美观、个性,更要掌握人的心理规律,研究人的行为,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环境艺术设计,另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优良设计案例,把国内公共空间设计做的更完善、更人性。

参考文献:

[1]陆绮雯,世博园里的城市划与发展讨论[N],解放日报(第九版),2010-5-15

[2]陈雁杰,色彩设计在公共环境中的应用[J],艺术教育,2012,(03)

[3]胡书可,安全视野下的公共设施设计研究[J],南昌大学硕士论文,2011

公共设施设计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邻避现象;成因;功能;治理策略;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 C9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6-262-3

近几年在我国不少地方出现了一种怪异的现象,公共设施的建设引起了周边群众的极力反对,采取种种方式来阻止工程的开工,其中不少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影响。这些公共设施的建设,对社会大众是带来利益的,也是大众普遍支持的,但是这些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会对周边的少数民众的正常生活带来或多或少的不利影响和不便,而这部分民众通常会对项目的建设感到不满,可能采取各种措施反对项目的建设;国外最早研究邻避现象的是美国,发源于20世纪70年代,而国内基于邻避现象的研究以台湾学者为多,大致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垃圾填埋厂、垃圾焚烧厂、核电等为研究对象。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于建嵘教授的观点,大陆邻避运动的标志性事件是2005年的浙江“东阳事件”,所以学术界对于邻避运动的研究也起步较晚,基本处于萌芽状态。频繁发生的邻避现象使一些公共设施建设受阻,对政府公共管理能力形成挑战,因此本文对国内外邻避现象研究现状做了梳理,以期对进一步研究邻避现象有所启示。

一、关于邻避的定义和特征

欧海尔(o'Hare)1977年提出“邻避”(Not on My Block)概念为标志。1977年,欧海尔在《公共政策》上发表《你不要在我的街区:设施设址和补偿的战略重要性》一文,引发美国学界邻避冲突研究热潮。他认为邻避现象是指某些公共设施可以为多数居民带来利益,但是由于设施附近的居民承受设施建设和运营时所带来外部成本,从而不受当地居民的欢迎,造成不断的发生抗争的现象。

邻避现象的特点:1.必然性。黎志明(2013)认为邻避现象有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城市不断的发展扩容,一些规模较大、专业化程度高的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投入使用。通过专业化、规模化来集中处理整个区域内大量的社会业务,从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率。从公共政策的角度来看,虽然制定政策的时候考虑最广大民众的利益,但是政策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更不可能照顾到所有人的利益。2.多数人享受利益,少数人承担义务。3.设施存在着明显或者潜在的风险或负面影响。4.专家的意见与一般民众的判断有较大差异,具有较强专业性与神秘性。5.对负面影响的完全解决难度很大。虽然邻避设施的负面影响为大家共知,但在技术上难以完全解决,或解决的办法代价巨大,超出对社会带来的利益或社会难以承受。

二、关于邻避冲突的成因

从研究视角来看,国外学者们运用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知识,从多角度来研究邻避现象。从研究内容来看,学者们对邻避现象的成因、对策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具体研究成果如下:

(一)国外研究

Lawrence 和 James(1982)从经济学出发来考虑邻避冲突的原因,认为由于邻避设施的建设会导致公众的直接利益受损,如房地产价格回落、交通出行的不便、投资减少或投资企业撤离,进而引发经济恶化,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来冲突。

Morel(l984)从心理学角度来研究居民反对邻避设施的原因,居民认为邻避设施可能对人体健康及其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而具有强烈恐惧感,而且因公平性问题带来强烈的心理上的“不公平感”和“相对剥夺感”,由此带来的反对情绪和抗争行为。

Kuhn 和 Ballard(1998)从政治学出发探讨邻避成因,他们对采用两种不同管理策略的加拿大四个污水处理厂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两个基于严密技术标准建立的处理厂引发了强烈的社会抗议,另外两个基于决策机构分权和广泛公众参与原则兴建的工厂则顺利建成,没有引发邻避抗争,对此他们解释道,公正、民主、公开等政治因素是造成邻避抗争发生与否的主要原因。

Fischer(1993)从公共政策角度探讨了邻避冲突发生的原因是现代政府运用专家辅助决策的合法性不足。Sue Cowan(2003)提出英国不同地区的精神康复中心在由公共机构过渡到社区机构的重新安置中,之所以都不同程度地引发邻避问题,其原因在于居民多认为在该项目政策制定中,并没有提前与当地居民进行任何协商,整个过程都是在保密的环境下进行,有关政策过程中公众协商的政府方针及举措并没有很好地顾及地方居民的需求,由此带来了居民的反对抗争。

(二)国内研究

国内研究者在探讨邻避现象成因时,多是结合心理、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台湾学者叶名森(2002)认为邻避性设施产生抗争的原因包括有认知不同、互信不足、政治介入以及环境权出卖等。陈澄(2009)认为产生邻避现象的原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和经济因素。管在高(2010)指出我国邻避型抗争引发的直接原因包括环境污染、社区形象、房产贬值和不确定性忧虑;引起抗争的社会深层因素包括:政治体制开放及公民自主性的增强、基层政府权威的削弱与司法救济渠道的不畅、群众权利意识的觉醒、社会整合机制的滞后及社会组织独立性的缺乏。罗宪志(2011)认为主观原因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不足、政策结果中风险分配不公平、公共政策的合法性不足。客观原因在于邻避设施实际的或潜在的对高度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风险的危害。吴东风(2013)以厦门PX事件的个案分析认为利益分歧及冲突是环境的本质所在。

三、对邻避冲突的评价(关于邻避冲突的功能)

(一)对邻避现象批评或质疑的态度

认为它阻碍或影响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破坏社会的稳定,并延缓应对特定环境问题的科技进步。认为邻避现象本质上是邻避设施周边社区和居民反对社会建设和运营的自私自利的、非理性的、情绪化的反应。如辉格和克拉夫特认为邻避冲突导致很多必要项目的选址变得不太可能,它既限制或推迟地方经济发展,又对发展技术以解决邻避设施负外部性影响的努力形成阻滞,因而是一种自私的、非理性的、增加社会成本的行为;Potmey(1991)把邻避运动描述为“全面的公众混乱”、“对民主社会运动的损害”和“一种致命的社会综合症”。

(二)对邻避现象持肯定的态度

认为这是公民权提升的重要表现,正是这种“草根阶层”的声音,迫使当局改变政策议程,从更深层次上反思并重新定义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Kraft 和 Bruce(1991)在对美国 100 多次邻避设施选址听证会进行研究后指出,邻避运动的参与者并不是人们所想的那样只是对设施本身的科技问题一知半解,也不是被狭隘的地域性思想和过激情绪反应支配的受害者,他们中的很多人对设施本身的科技风险了解十分清楚,能够理性地讨论这些在他们看来有损生存环境的项目,大多数人的发言都是公正平和的。马赛尼(1985)认为是公民影响公共政策的政治参与行为,公民反对邻避设施选址是理性的,而且在政治上合法,公民对影响社区健康和财产风险的关切是合理的,技术和行政精英们常常无视这些风险;地方反对邻避设施建设看起来对公共利益有害,实际上对公共利益有利,可以将邻避抗争视作公民表达关注和影响政府政策的重要方式。

四、关于邻避现象的治理

(一)国外研究

1.经济补偿,弥补负外部性

治理邻避现象的方案中,最常见的是经济补偿,经济补偿一般分为货币补偿和实物补偿两类。货币补偿是指政府、项目单位给予邻避设施周边社区一定数额的回馈金,回馈金不直接发给居民,只能用作社区建设的基金。实物补偿则是以提供公共设施或社区公共服务进行补偿,如提供就业岗位、修建道路、建设图书馆、兴建游乐设施等以补偿居民承受的负外部性。虽然经济补偿在很多时候都取得了预期效果,但它对放射性废弃物处置设施等高风险设施效果不佳。有学者对补偿的合理性进行反思,他们认为生命威胁、孩子健康风险与经济补偿之间无法取得平衡,因此不能简单地采用经济补偿的方法,如果社区接受风险性设施,经济补偿和减小损失是不够的,除非决策者对社区自身的需要和优先权作出回应,除非设址社区发现他们的需要和优先权都得到表达和满足,并且发现他们自己的状况良好,否则公民可以持续反对邻避设施设址。Gregory 指出两区模型(two-region model),在同一政府管辖下的两个区域,一区负责布局邻避设施,而另一区负责纳税,给邻避设施布局区域提供补偿;Jay 提出美国政府运用反降价拍卖方案(reverse dutch auction)在环境补偿机制到位的基础上,不断抬升拍卖价格,直到有人愿意承担邻避设施的建设。

2.政治补偿,降低不确定性忧虑

邻避冲突正是由于政府的单方行动,加剧了公众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忧虑而引发冲突。为了减少民众的抵触情绪,应加大公民的话语权,请民众参与到邻避设施方案选择中来,加大选址程序的公开、公正、透明性,戴维斯认为,解决危害性废弃物选址争议首先需要消除公民对健康和社区财富的担心,这就需要在决策制定程序中向公民提供信息和允许公民参与、并将公民参与和技术努力相结合;Sue指出,事前通知远远比事后知晓的效果好的多,如果事先参与了方案的选址,会让公众更加愉快的接受而且还可能提出更好的建议;同时加强沟通,分享政策 (participatory policy),由政府出资周期性的召开“专家―市民例会”,用简单、平实的语句来和周围居民沟通,自下而上(down-up)的公众参与是解决邻避冲突非常重要的方案。学者Saha和Mohai(2005)用实证研究证明,近年来在美国兴建邻避设施遇到的阻力已经变得越来越少,其原因包括法律允许的程序提供了更多公众参与邻避设施决策的机会,邻避设施选址方式从“决定―宣布―辩护”转向“参与―自愿―合作”,这些方法更公开,能实践更有效的公众参与并分享决策权,有助于解决公众对设施倡议者的不信任从而克服选址中的社会和政治困难。Patrick Devine-Wright(2011)认为解决邻避问题需要转变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的理念及实践模式,理念上转变关于公众无知、非理性的偏见;实践上应改变过去的单向反馈流机制和流线型政策制定过程,而要将各层次的影响群体与政策制定过程相联,构建多样化的自下而上的参与方式,如采用公民会议等双向交流方式。

(二)国内研究

与当前国内邻避冲突日益频发的现状相适应,国内学界也开始关注邻避冲突及其治理问题。

1.建立多元主体参与机制。汤京平(1999)利用新公共管理之治理模式,化解可能发生的邻避冲突,提出自上而下的决策过程及政治对话的强化有助于邻避困境的化解。通过公民参与的形式,为与邻避冲突有关的各方(包括民众、政府官员、专业人员)提供了解、沟通的机会,通过各自观点的表达与了解促成矛盾的化解。汤汇浩(2011)认为具体到公益性项目的规划、选址、环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应充分尊重民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努力将政府信息公开、民意调查、召开听证会等方式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逐步实现从“公众参与”到“共同决策”的转变,推动公民参与机制的不断完善。顾雯(2011)邻避冲突解决之根本在于广泛的、制度化的公民参与,将普通公民纳入公共政策体系,在公共设施的建设上,公民应具有与政府平等协商、公开对话机会。真正的公民参与不是政府对民众的恩赐,而是公共政策获得合法性的前提;真正的公民参与不能流于形式,公民应在关涉自身利益的公共决策中拥有平等的发言权;真正的公民参与不仅包括政策执行阶段的反馈和沟通,更应包括政策制定阶段的咨询和讨论。徐晴晴(2013)认为在邻避问题的解决方式中,以环保组织为主体的相应的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成为主要的解决之道;面对强大的政府政治主体,单个人民的力量还是有限的,只有通过组织化的非营利组织的支持和相应的表达,才能使政府聆听到公民的利益诉求,才能实现公民和政府政治系统的真正对话。吴东风(2013)从协商民主的视角对环境的治理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利益分歧及冲突是环境的本质所在;协商民主在环境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协商民主在民众教育程度偏低、地域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治理中效果并不理想;所以治理要因地制宜地引入协商民主机制。

2.构建邻避冲突风险管理体系。如建立邻避冲突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钱轶群(2012)构建以前馈控制理论为指导的环境诱致型的预防治理机制,应立足于从危机设计向社会设计的转变,即面向未来的环境问题机制设计。在完善事前防范方面,朱宏锋(2011)认为要加强在决策阶段的科学化程度,要建立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机制,以减轻部门利益化的造成的故意或非故意的倾向性偏差。有些学者提出建立邻避冲突风险补偿机制,基于“经济人”的假设提出邻避冲突风险补偿机制,认为人的天性是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但随着社会发展,“经济人”已开始向“社会人”甚至是“自我实现人”转变,公民更加重视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以往单一的经济补偿方式已无法真正缓解公民的对抗情绪。因此,邻避冲突风险补偿机制应包括物质补偿、精神补偿两种方式,前者包括安排公民健康体检、给予赔偿金

等经济补偿,完善公共设施和服务、整改有潜在风险的邻避设施等实物补偿;后者包括公开道歉、平复公民情绪,保证公民的参与权、建议权,体现政府对公民权利的重视,真正让公民体会到当家作主的优越感,从而达到心理上的平衡。

五、以往研究的不足

通过对国内外邻避现象研究成果的梳理,可以看出,国外学者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历程较长,其成果对我国邻避现象的研究有一定借鉴意义。国内学者近年来对邻避现象的研究也有所增加,在学者们的努力下,针对邻避定义、特征的研究构建了研究的基础;对邻避成因的研究,加深了对邻避现象本质的认知;对解决策略的研究,丰富了邻避治理策略的选择。这些研究成果促进了我们对邻避现象的认识,为邻避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理解邻避现象的理论需要。但就国内研究来看,现有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文献中期刊类较多,硕博论文较少、专著基本没有。2.研究内容不够深入,尤其是在成因和对策方面的重复性论述较多,创新的观点较少,尤其针对我国特殊体制背景下避邻避现象的制度困境和解决策略较少涉及。3.在结合案例分析上不够具体深入,大多学者参考了二手资料,从而缺少对具体合理可行的治理策略的深入分析,主要精力集中在公众参与重要性方面泛泛研究,而对法律层面的公众参与渠道的具体研究基本没有涉及。未来的研究应在这些方面有新的拓展。

参考文献:

[1]O’Hare,M.”Not no My Block You Don’t:Facility Siting and the Strategic Importance of Compensation”.Public Policy,1977,24(24):407-458.

[2]黎志勇.邻避困境及其对策研究―以广州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为例[D].广州:广州大学硕士论文,2013,(05).

[3]Bacow.Lawrence S,Milkey.James R.Overcoming Local Oppositon to Hazardous Waste Facilities.

[4]Massachusetts Approach[J].Harvard Environmental Law Review,1982,(6):265-305.

[5]Morell D. Siting and the politics of Equity[J].Hazardous Waste,1984,1(4):555-571.

[6]Kuhn,R.G.&Ballard,K.R.Canadian innovation in siting hazardous waste management facilities[J].Environmental Management,1998,22(4):533-545.

[7]Sue Cowan.NIMBY syndrome and public consultation policy:the implications of a discourse analysis of local responses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facility[J].Health and Social Care in the Community,2003,11(5):379-386.

[8]叶名森.环境正义检视邻避性设施选址决策之探讨―以桃园县南区焚化场设置抗争为例[D].硕士学位论文,2002.

[9]陈澄.邻避现象与解决方法探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2009(01):96-98.

[10]管在高.邻避型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对策[J].管理学刊,2010(6):58-62.

[11]罗宪志.邻避现象的民主协商治理路径探析[D].南京大学硕士论文,2011.

[12]吴东风.协商民主视域下的环境治理研究―基于对厦门PX项目事件的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3.

[13]顾雯.邻避冲突及其治理[D].南京大学硕士论文,2011,5.

[14]徐晴晴.城市发展中的邻避困境及解决之道[D].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13,4.

[15]吴东风.协商民主视域下的环境治理研究[D]华中师范硕士大学,2013.

[16]钱轶群.环境诱致型前馈控制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12,(3).

[17]朱宏锋.公共设施的邻避冲突及对策―以里畈水库为例[D].华东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11,4.

公共设施设计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公共构筑物 国家赔偿责任 建筑物危险责任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数万起因公共构筑物导致的损害案件发生,在这些案件中,能得到有效解决的却不足1000起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我国法律在理论上对公共构筑物致害问题存在着不少空白和模糊之处.有必要对此问题做一番探讨,以形成自身的一套规则;另一方面,在《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颁布之前,对公共构筑物维护、管理的瑕疵致害上没有具体明确的规定由于立法的不清和理论的混乱.对于公共构筑物致害的责任如何认定以及对受害人的损害如何赔偿的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较大的分歧.各地法院在处理类似或相同的案件时,常常结果迥异或不尽一致,有的甚至拒绝受理这极大地影响了法律的严肃和权威。破坏了法制的统一性。而且也不利于对受害者合法权益的保护。鉴于以上。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公共构筑物致害的理论规则做深入研究.并在法律上予以明确。

对于公共构筑物致害赔偿的具体途径.各国做法不一。通常情况下,各国均将公共构筑物致害赔偿纳入国家赔偿的范围。而在我国.公共构筑物致他人人身损害或财产损害,为国家赔偿责任.抑或一般的民事赔偿责任.目前国内有两种不同的见解。有的学者认为公共构筑物致害责任应适用《民法通则》第126条的规定,即建筑物及其他地上物致害责任.应由建筑物及其他地上物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承担民事责任。实务上.判例认为属普通的民事赔偿责任.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贯彻了司法实务中的观点.依然认为公共构筑物致害赔偿责任是一种普通的人身损害赔偿责任有的学者认为公共构筑物致害责任属国家赔偿责任。确认公共构筑物维护、管理瑕疵致害为国家赔偿责任。在国外立法上,只有200多年的时间,这与国家赔偿责任制度的历史较短有关。众所周知。在前资本主义时期.法律遵循“国家不能为非”原则和“国家无责任说”理论.国家不是赔偿责任的主体。人民不得对国家提起侵权赔偿诉讼资产阶级革命了封建专制。实行民主政体。国家无责任说丧失了理论上和政体上的依据.确立了国家赔偿制度。至此.才出现了作为国家赔偿责任制度之一的公共构筑物致害的国家赔偿责任。

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公共构筑物致害赔偿的法律规定是法国。法国早在1799年的法律中.就已规定了国家行政部门应对公共建筑工程所致损害承担国家赔偿责任.但是直到1873年的勃朗哥案件,才通过判例法最终确立了国家赔偿责任制度.这只是该种国家赔偿责任制度的雏形真正在国家赔偿法中确立这种国家赔偿制度,是日本的《国家赔偿法》第二条。日本学者将国家赔偿责任区分为国家权力作用的赔偿责任与非国家权力作用的赔偿责任,后者再分为私经济关系的赔偿责任及非权力的公共行政的赔偿责任从明治以至大正初,只承认国家立于私经济关系当事人地位.可依民法典的规定承担赔偿责任。大正5年以后的判例.承认国家基于非权力的公共行政(如公共营造物的设置和管理瑕疵)所致损害,可依民法典第717条的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但基于公权力的行使所生损害的赔偿责任,却一直不被承认。直到二次大战后.于1947年颁布国家赔偿法,规定了基于公权力的行使所生损害的赔偿责任。国家赔偿责任制度终于得以确立1967年韩国制定《国家赔偿法》,第五条规定了上述赔偿责任。1973年《德国国家赔偿法》(草案)规定了上述国家赔偿责任,称之为公权力主体因其技术性设施之故障所生权力之侵害的赔偿责任。

在美国.一直到20世纪40年代,豁免原则仍起着支配作用1946年。美国通过了联邦侵权赔偿法.宣布放弃国家侵权赔偿责任的豁免特权,允许有关当事人对因联邦政府雇员在其职务范围内有过失的侵权行为.向美国提起侵权赔偿诉讼,对于人工构筑物致害的国家赔偿责任.并未在法律条文中明确规定。判例承认准许人民对国家供给的设施.因维护不当欠缺安全性而遭受损害者.可以请求赔偿标志英国确立国家赔偿责任的立法.是1947年颁布的王权诉讼法,该法宣布原则上放弃国家豁免原则.但对于人工构筑物致害责任亦未在王权诉讼法中明文规定.适用时需视该公务员有无违反义务之过失而定.实务上对于道路交通设置上的瑕疵、过失,国家应负赔偿责任。

综上所述.公共构筑物致害责任为国家赔偿责任.为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立法所承认。我国在1982年制定现行宪法时.立法者总结三十多年历史经验.借鉴上述各国关于国家赔偿法立法的成功经验,规定了第4l条第3款:“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

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这一宪法条文是建立我国国家责任

制度的奠基石1994年5月制定了《国家赔偿法》。可以认为,我国国家赔偿责任制度已初步确立,尽管尚不完善将公共构筑物致害的国家赔偿责任错误地认定为普通的侵权责任.主要原因是将其混同于建筑物危险责任。建筑物危险责任源于古罗马法。虽然现代民法的建筑物责任与古罗马法的规定不同,但基本点具有一致性,即损害因建筑物而生在法国和德国.民法对建筑物危险责任的规定并不适用于人工构筑物致害的国家赔偿责任。在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在没有颁布《国家赔偿法》之前.曾有过通过解释将公共构筑物致害责任纳入到建筑物责任之中。但在《国家赔偿法》颁布以后,公共构筑物致害责任不再适用民法第717条的规定.而是适用《国家赔偿法》第2条的规定。建筑物及其他地上物致害责任与公共构筑物致害责任是存在着区别的建筑物责任的根据有二:一为报偿理论,即受利益者负担建筑物所生损害:二为危险责任理论,即建筑物为危险之源,应由其所有人负危险责任道路及其他公共设施以满足公众需要为目的.其受委托管理之国家机关或公共团体并不享受利益.无法依补偿理论解释,即以服务社会公益为目的.亦无使所有人负担危险责任之理.因而危险责任理论亦难以适用道路。

管理责任属国家赔偿责任.其根据为“公共负担人人平等”理论。依此理论,国家出于公共目的,设置和管理道路及其他公共设施,为社会公众谋利益。如果因而损害某人的利益.就必须由国家对受害人予以赔偿.从而达到公共负担人人平等。

有的学者认为.道路等公共构筑物致害责任是国家赔偿责任.建筑物及其他工作物致害责任是一般民事责任。两者的主要区别是:一是适用对象不同。公共构筑物的适用对象是国有道路、桥梁、隧道及其他设施:建筑物责任为建筑物及其他设施倒塌、脱落。建筑物上的搁置物发生脱落、坠落:二是责任主体不同建筑物的责任主体是建筑物及其他设施的所有人或管理人:人工构筑物的责任主体是受国家委托管理国有道路及其他公共设施的国家机关或公共团体:三是承担责任的根据不同。建筑物责任的根据有二:报偿理论和危险责任理论公共构筑物责任的根据是公共负担人人平等理论:四是责任原则不同人工构筑物责任为无过失责任原则,建筑物责任为过错推定责任原则。

笔者赞同将人工构筑物致害责任纳入国家赔偿责任。在现代社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公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只靠公民个人已无法满足自身生存的需要.尤其对道路等基础设施,不得不越来越多地依靠国家和社会来满足国家为保障人民福祉.有义务提供公共服务为增进人民福利,公共构筑物越来越多.随之公共构筑物对公民的致害也越来越频繁。因此法律对公共构筑物致害责任如何规定就显得愈发重要我国即使不能把因公共构筑物设置或管理瑕疵所造成的损害予以国家赔偿.至少也应当在一定范围内.对公共构筑物因设置或管理瑕疵所造成的损害予以国家赔偿。其理由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国的公共构筑物。如公路、桥梁、隧道等.绝大多数都属于国家所有。由国家行政机关的有关部门负责维护、管理,若对因维护、管理瑕疵不当造成的损害不予国家赔偿,势必造成许多损害实际上得不到任何赔偿。

其次.将公共构筑物致害责任适用民法规定不利于保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民法通则》第126条规定的归责原则是过错推定原则,致害人只要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就能够免责。受害人还需举证证明维护、管理瑕疵或者存在设计缺陷,因公共构筑物存在维护、管理瑕疵或者存在设计缺陷致受害人受害时。才承担赔偿责任。在现代社会,科技水平越来越高。道路、桥梁、隧道等人工构筑物的维护、管理瑕疵或者设计缺陷由受害人来举证证明实属不易.这势必加重原告在举证责任方面的负担若将公共构筑物致害责任纳入国家赔偿范围。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致害人不能证明自己无过错而免责。只要存在损害事实。就必须承担责任,这有利于受害者获得实际的赔偿。凸显了对公民权利确实和周全的保护。

再次。维护、管理人工构筑物是行政机关的重要职责之一。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发展。这一职责必将日益加重。将其纳入国家赔偿范围。有利于促使国家行政机关增强责任心.精心设置或管理公有公共设施。减少和避免因管理人员的失职渎职、消极不作为造成的公共构筑物致害事件。

公共构筑物致害责任又叫“国有公共设施设置缺陷或管理缺陷致人损害的责任”、“公共营造物致害责任”。说的都是国家赔偿责任。在很多国家的《国家赔偿法》中规定的国家赔偿责任有三种:一是行政赔偿,即政府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由政府承担赔偿责任;二是司法赔偿、冤狱赔偿;行政赔偿和司法赔偿是国家赔偿法当中规定的两种赔偿责任。在其他的《国家赔偿法》中还规定了第三种情况.就是国有公共设施设置缺陷和管理缺陷致人损害的责任.这种责任也是国家赔偿责任。但我国的《国家赔偿法》中没有规定这种侵权行为。这种侵权行为

发生以后怎么办呢?应该按照《民法通则》中最相类似的规定来处理。《民法通则》的第126条与这种侵权行为最相类似。第126条规定的是建筑物和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面的悬挂物、搁置物脱落、坠落、倒塌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建筑物的所有人、管理人承担责任,没有涉及设置缺陷和管理缺陷造成的损害。现在《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中规定了这种案件的处理规则,并且确定了“公共构筑物致害责任”的概念.这样就将一个国家赔偿责任改造成了一个物件致害责任的普通民事侵权责任。

我国立法机关在起草《国家赔偿法》时未将人工构筑物致害责任纳入国家赔偿范围之中.但将来修改《国家赔偿法》时仍应将其纳入其中,这是符合法律发展趋势的.也更有利于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公共设施设计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地域文化 BRT车站 运用

一、地域文化与公交车站设计的关系

当今社会环境下,都市化的步伐愈来愈紧凑,导致各大城市之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现在城市的高楼等构筑物、景观分布基本上只有一种形式,毫无变化且没有特点,降低了该城市的整体形象。要想建立分明而确定、一点也不含糊的城市形象就务必研究城市区域特色所暗含的关于城市地方历史文化发展脉络。想要设计出与国际化接轨的BRT车站,就要将地区特色巧妙的同车站结合,在设计车站的过程中,合理提取本区域独特文化中的符号,全面发掘世代相传的图形元素进行创造与设计,这样不但可传承历史文化和民族内在精神,而且还能为城市BRT车站的造型增添亮点,世代相传的图案中融合了所在城市地区在自然环境、社会风貌等一系列要素。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BRT车站设计可以激发城市公众对当地文化在价值方向上的认可,这样的公众认可从一定程度上达成传承、维护世代相传的地域文化,从而达到继承、保护和衔接城市历史文化脉络的宗旨。通过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公共交通设计可将此方法应用到整个城市建设中的各个体系中,让地域文化特色融汇到城市的各处地方,可以修改矫正由于城市快速发展而带来的负面影响,引发社会共鸣。

二、地域文化对城市BRT车站设计产生的作用

1、地域文化对城市BRT车站的外在造型样式产生的作用

在城市共有的设施设计时,将带有地区文化特色的文化的意蕴、当地特色图腾、材质、具有特色的自然境况等符号应用于城市公交系统设施的设计里。这种提炼出本地区地域文化的手段方法,将具有代表性的特别元素融入到城市BRT车站的设计里,形成该城市的代表符号,能够使生活在该城市居民在精神层面上得到极大的满足感。

2、地域文化对城市BRT车站的内在本质上产生的作用

城市BRT车站系统设计过程中,要想实现设计应有的内在意义和价值就要有实际含义的设计体现点,所以,当在城市BRT车站设计完成了整体艺术化的处理后,要给予城市BRT车站设施一定的内在实用意义,这种内在涵义是符号性的、具有特殊指代性的,这样才能达到城市公民的各类诉求和愿望。

具有地域文化的城市BRT车站设计映射出当地具有特色的自然地理形态和当地的文化精神及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水平。这种全新的设计既能缓解城市出行的乘客的视觉审美怠倦,还能向人们传播城市的风土人情。拥有地域特色的城市BRT车站设计可以为城市单一的公交设施环境开辟新局面,同时也作为展示该城市地域发展的一面旗杆。

三、地域文化在城市BRT车站设计中的准则

城市公交设施系统设计体现了文艺、科技等方面的整体交融,属于一种总体综合性设计,其最终理念和最终宗旨该是想创建制造符合时代趋势且包含高质量的文化内涵的社会公共环境。在城市公交车站设施系统设计中,市民们更倾向新的美好事物,并非是一成不变的社会环境,要将地域文化融合到城市BRT车站的设计中应注意几个准则。

1、适用性同美观性的结合

城市BRT车站设施系统设计中既要包括适用性又要包含美观性,这两项内容是不能缺少。如果想让城市公交车车站设计同时达到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标准,唯有同时考虑到适用性和美观性如果能在设计适用性的前提下,有意采用一些以地域文化特征在艺术层面表现BRT车站的外观,可以从整体上提升车站结构和造型。为了更好的融入地域性文特征化,设计者将新理念和新材料融入到车站的设计中,最终达到城市BRT车站的适用性与美观性的结合。

2、时代性同地域性的结合

时代性和地域性是当地特色文化设计的特性。在塑造具有本土特色文化的BRT车设计时,不得不考虑时代背景。在城市BRT车站设计利用本土文化特色需要经过屡次推敲的过程,借鉴本土区域文化时,应该将区域文化同科技相结合,二者相得益彰,这样才体现了兼具时代性和地域性的城市BRT车站设计。

3、传承性同创新性的结合

想要将当地文化特色很好的运用到当地城市BRT车站,不得不在继承文化的同时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两方面准则,促使当地文化在城市BRT车站设计中逐渐成长并融入了地域文化特色。设计师准确掌握设计观念和创作宗旨,研究本土环境中地域文化在本质上的相应法则性,进一步的探究、领会本土地区上产生的文化根源,这不仅仅是提炼那些地域文化元素,更要舍得丢弃那些单纯、华美的事物表象,发掘人类意识中最深哟蔚奈幕精神,使城市BRT车站的设计更符合地域文化特色。

四、地域文化在BRT车站设计中设计方法

当今城市中的各类公共设施设计,尤其是车站设计,本土地方文化对其设计影响的作用不容小视。每个城市的车站设计都因为不同的历史遗迹、人文景观和地域环境等方面在本质和布局上的差异而显现出具有特色的艺术表达形式。在城市BRT车站融合地域文化特色的设计中,是寄托在地方本土地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科学、技术、材质和全新的设计观念等手段,提炼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使之作为车站设计中的依托,创造出具有地域文化的城市BRT车站设计。这样的设计需要一个分析应用的过程,大致可分为发掘地方历史传统文化、整合所燃的文献资料后提炼文化元素、转换文化元素形成设计符号、造型设计的形成和文化符号的运用。

1、发掘地方历史传统文化

对于BRT车站设计,地域文化本身所包含的层面和素材都比较广泛,涵盖了关于本地的民间信仰、民间建筑街道、乡止人情、习俗传统、民俗纹样等。如今身处在现代化科技发达的社会环境下,相对于那些冰冷的科技,宝贵无价的地域特色元素显得特别有人性化。设计者首先就是要收集关于地方文化的各种材料,作进一步的研巧分析,在一系列的考察探寻、整合资料后,获取到足够代表本地区文化特点的成分并合理运用。

2、整合文献资料、提炼文化元素

整合文献资料,当对城市的文化内涵进行梳理和剖析后,对传统元素进行概括和提取最终形成文化符号只有通过对地域文化的现象认识转变成本质认识的过程,才能提升城市BRT车站的创新设计。认识到地域文化的史实资料后,提炼地域文化元素可以从样式、颜色、材质等方面来下手,最终的图形符号才是替代地域性文化作为车站设计的基础。

3、转换文化元素成为设计符号

若想让历史文化传统在今后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中继续传承,就要结合时代背景保留文化本质的同时在形式上有所突破,创造出可持续发展的传统文化,这也赋予历史传统文化新的生机与活力。以符号化形式表现的文化因素在BRT车站设计中的不但展现出后人对历史区域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而且还体现出新的创造形式,是这两者之间的桥梁。这种设计符号从侧面也体现出艺术的信息表达性,足以使城市BRT车站设计的视觉效果和民族内在精神体现的淋漓尽致。这种转换可以采用借代、抽象简化、重组、夸张和创新的方法来实现的。

4、地域文化符号的设计的运用

城市地域文化元素符号化后就是对文化符号的应用,是地域文化特色在城市车站设计中的最终也是最关键的部分。在城市BRT车站的设计中,地域文化符号的运用可加深与提高文化内涵。符号是地方文化元素的设计表达语言,是地域特色文化的外部造型以及一切形式与实体综合展示平台。

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中,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设计元素己经逐渐渗透到城市基A建设的各个领域与层面中去,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有机设计系统。地域文化符号的设计运用无论是在车站设计的造型上还是在设计的深层内容上,都透露出浓厚的地域文化所包含的特有吸引力,起到一种文化的传承的功效。

参考文献:

[1]田伟.浅析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人性化与地域化.潍坊学院.

[2]邓定.论城市形象战略中的公共设施设计.苏州大学.

[3]李现祖.环境艺术设计.中国建筑王业出版化.

[4]钱智.中国城市形象设计与建设的理性思考.2000年中国博古后学术大会论文集.

作者简介:

周丽莎(1979.1―),女,汉族,湖北武汉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备注:

上一篇:设计美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机械优化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