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课程范文

时间:2023-02-21 00:02:40

公共关系学课程

公共关系学课程范文第1篇

2014年,教育部明确提出有50%的普通高等学校将逐步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以下简称桂航)积极响应,率先加入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课程开发和创新是学校和教师的立身之本,因此,高校转型路线确定后,课程的改革就成了关键。公共关系学作为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自治区级精品课程之一,在应用型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下,以桂林多家企业为实习场地,将“空乘之星大赛”“山水文化节”等大量实践项目带入课堂,为课程提供了真实的教学环境,积极地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应用型课程教学模式。

二、公共关系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一)课程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教育的产教融合,一方面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另一方面推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生产实践对接。从教育的发展来讲,课程的改革是教育的必然趋势。新技术的发展、高校的扩大招生,都给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带来巨大的挑战。新形势下,高校教育必须改革,而教育改革的根本就是课程的改革。目前,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理念仍根深蒂固,应用型课程建设大部分重视形式,学生并未从中真正受益,距离职业所需要的能力还有一定的距离。(二)公共关系学传统课程体系不能满足需要。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当前大部分高校公共关系学课程结构大同小异,课程组成都是以理论为主的传统形式,在课程最后阶段开展实验课。教学方式采取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形式,然而,这样的课程体系属于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的方式,并不能满足当前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原本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最终也变成了“黑板公关”,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教师讲得多,学生做得少;务虚的多,务实的少。应用型课程的改革,必须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结构,进行重组和创新,实现“教、学、做”的一体化。(三)师生教学观念急需改革。教学的前提是学生要知道自己为什么学,教师要知道自己为什么教。部分学生认为公共关系这门课程与自己所学习的专业关系不大,比如空中乘务专业学生认为他们最重要的是民航专业知识,如客舱服务技能、空乘礼仪等,公共关系学学习不会影响到他们对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因而忽略了知识的前瞻性和延伸性。教育改革要从改变学生和教师的观念开始,教师要知道课程设置的真正目的,最终让学生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人,由被动变成主动,让教师成为学习的主导,培养出适应时展的应用型人才。

三、公共关系学课程改革的具体做法

应用型课程的建设应该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课程设置符合社会需求,实现真正的跨界融合、理论联系实际。公共关系学的课程改革总体思路是课程开设前,先由教研室和授课教师确定一家企业作为校外的实训基地,与基地共同商讨公关项目,然后将项目带入课堂,在课堂上根据项目指导学生完成《策划书》《活动方案》《活动分工》等。课程的实践阶段安排学生到实训基地完成项目具体操作,最后提交报告,由授课教师根据平时表现和报告评定学生的课程成绩。(一)选定实践基地和项目。应用型课程改革离不开产业的支撑,产学融合的实践性课堂一定要有合适的场地和项目。目前,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桂航公共关系学教学团队选择与桂林大地公共公司、桂林万达有限公司、桂林东西巷有限公司、桂林草坪小镇等合作,建立学生实践基地,与基地保持长期友好的合作。先后联合举办了多届“空乘之星大赛”和“山水文化节”“中国旅游日”等活动,综合多方面考虑了可操作性、安全性、现实意义等。(二)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应用型课程改革的首要步骤就是课程的分解与重组。传统的理论型教学计划和“理论+实践”型的教学计划已不适用,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应当穿行,实践课的比例至少达总课程的三分之一,以业务能力的培养作为课程的主要目标,并以通过学生掌握知识和操作能力来评定成绩代替传统的考核方式。边学边实践,将工作任务课程化、教学任务工作化,形成新的课程体系。当然,项目的开展还要考虑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共享等问题,如图1,以“空乘之星大赛”为例,将学科体系进行分解,然后重构行动体系,使课程之间不脱节,相互支撑,为专业技能的培养服务。(三)组织公关项目实践。应用型课程改革并不是将课程变成实习,而是在带有任务的前提下,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再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公关关系学课程理论知识仍旧很重要,我们不能忽视,不过改革后的理论知识讲解结合实际,强调了公关活动策划书的制作方法的讲解,让学生实践、调研并动手完成。如带有“空乘之星大赛”任务的学生就要完成公关“空乘之星大赛策划书”“赞助策划书”等,接着边学习公关实施的方法、步骤、注意事项,边让学生思考并进行任务分工,每个小组承担活动的一个子项目,讨论并列举活动需要的物品、活动具体的流程等内容。接近课程后四分之一时,组织学生完成项目任务。教师要协助学生完成媒体报道,这样在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的同时,也提高了学校、单位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四)反思与成绩评定。活动结束后每位学生需提交一份课程报告,将自己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总结,对活动完成情况自我评定;教师根据平时表现情况和课程总结报告评定成绩。教学任务完成后,教师应根据教学情况和学生完成任务情况进行自我总结和反思,形成课程总结,在一定范围内共享课程改革成果。

四、总结

应用型课程模式更注重高校服务社会经济的功能,提高了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经验支撑,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科研平台,帮助高校和企业提升了知名度和美誉度。将项目带入课堂是公共关系学在课程改革中新的尝试,让学生在具体的项目驱动下学习,由“让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由“理论大于实践”转变为“知行合一”。然而,改革任重道远,其中显露出的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改进,争取全面提升学生的现场应变能力和开发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闫绪 熊越强 单位: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航空旅游学院

参考文献:

[1]吴果林,李修清,廖桂湘.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5(49).

[2]张莉莉.应用型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当代教研论丛,2016(8).

[3]原媛.高职“公共关系”课程项目化改造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6).

公共关系学课程范文第2篇

本文介绍了职业能力导向的《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公共关系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导向,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三个方面对《公共关系学》课程进行改革,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公关素质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

课程改革;公共关系学;职业能力

引言

在当前高等教育深化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时代大背景下,职业能力培养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新的必然要求,也是我院人才培养的目标所在。课程教学改革是人才培养的微观基础,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最主要途径。因此,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深入探究《公共关系学》的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职业能力导向的《公关关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一)契合教育部提出了建立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2014年2月,国务院通过了“关于加快建构和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决定”。3月在首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提出,在改革完成后,我国2500所高校中,会有1650所左右的高校将转型为以职业技术教育为核心,并且在培养方式上将突出专业的重要性,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举措将令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发生重大改变,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校比重将会提高25个百分点。在新形势下我国将把突破口放在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上,对教育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而高中和高等教育阶段是这一调整的集中体现。形成一个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中国的目标,在教育模式、教育机制、人才培养模式上,都以就业为导向。[1]笔者尝试的职业能力导向的公共关系学教学改革与实践,将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导向,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这完全适应了教育部新提出的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目标。

(二)适应我院最新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

我院于2012年制定了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全面落实学院“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中,《公共关系学》是文法公管大类的大类基础课程,第一学期开设,涉及法学、广告学、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四个本科专业,在文法公管类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据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换言之,在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中,《公共关系学》课程对于文法公管大类共4个专业的应用型创业人才培养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自然也就对《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全过程提出了深入改革的要求。如何在《公共关系学》已有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应用型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通过深入的教学改革,全面强化学生的公共关系意识,加强学生的沟通协调与社会交往能力,为成功就业打下良好基础,是新形势下《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所需要完成的紧迫任务,也是笔者研究的重点。

(三)符合新形势下学风建设和专业建设的要求。

根据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学院实行“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政策。这无疑有利于学生打下宽广的知识基础,但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弊端。如在文法公管大类中,共有法学、广告学、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四个本科专业,每个专业之间相关度并不高,专业课程几乎没有共同点,这就很可能使得学生在第二学期进行专业分流时存在困惑、迷惘,不知道自己到底适合就读哪一专业。如果盲目选择一个专业,日后发现并不适合自己,学生往往学习热情不高,甚至自暴自弃,极大地影响到学风建设和专业建设。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学年的大类基础课程不仅要实现知识传授,更要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身的优点和喜好,在专业分流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从而使得学生在后面三年的学习中充满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的学风,进而使我院的专业建设不断取得进步。《公共关系学》作为文法公管类的大类基础课程,在这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作为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公共关系学》课程在我院已经开设14年,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根据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本课程研究拟以职业能力为导向,通过让学生参与实践项目以了解法学、广告学、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专业对于职业能力的不同要求和共同之处,在课程学习中逐步认识自己的兴趣所在,帮助学生做出适合自己的专业选择。

二、针对目前存在问题,如何进行《公关关系学》课程教学改革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公共关系学》课程的实践性与实用性很强,因而要求学生既要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又要拥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只有这样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后才能较快适应市场需求,才能熟练地协助企业或单位策划公关活动、用公关方法较好解决危机、制造公关奇迹,并处理好同事间、上下级间各种关系。但是在传统《公共关系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这不仅不利于《公共关系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而且不利于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公共关系学》课程要朝着更完美的目标前进,就必须不断地进行更科学更合理的改革和探索,构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课程教学新模式。那么针对目前《公共关系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专题式教学+职业能力训练”的教学内容改革。

教学内容改革是《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为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改变传统的章节式教学思路,采取专题式教学思路。在教学内容设计上,笔者把公共关系学课程划分为四大专题:公共关系学基础理论(包括绪论、公共关系的概念和涵义、公共关系的功能、公共关系的起源与发展,共8个学时)、公共关系工作程序(共6个学时)、公共关系实务(包括网络公关、公关礼仪、危机公关、公关专题活动,共12个学时)、公共关系实训(带领学生参与班级、系部或学院的各类主题活动的组织、策划、执行等,共6个学时)。在每个专题下面,安排了对应的实践项目:第一个专题:以公关团队为单位成立公关公司;公关主题演讲。第二个专题:撰写公关策划方案。第三个专题:公关辩论赛;公关礼仪课堂实训;危机公关案例分析。第四个专题:依托公关团队和学生社团让学生参与组织、策划、执行班级、系部、学院的各类主题活动等。根据学生今后从事的专业制定出学生需要具备的能力,文法公管大类的学生主要可以选择的专业有四个:法学、广告学、公共事业管理和城市管理。通过对这三类专业相应的用人单位的调查发现,这三类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所必须要具备的职业能力各有侧重,法学相关工作岗位侧重逻辑思辨能力,广告学相关工作岗位侧重策划设计能力,公共事业管理和城市管理则侧重沟通协调能力,以上这些实践项目中有三个就是分别围绕这三大核心职业能力进行设计的,其余的实践项目主要是围绕这三类专业相对应的工作岗位所通用的职业能力进行设计。学生通过积极参与以上各种不同的实践项目,可以明晰自己更擅长哪一种职业能力或者自己的兴趣点在哪个方面,进而为大一第二学期的专业分流做好充足的准备,减少专业分流的迷惘和茫然。同时,在课程内容设计上,每个专题都有相应的实践项目来支撑,实践项目的设计也是围绕三类专业的核心职业能力进行的。笔者将运用多种激励方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以上实践项目,使学生在参与这些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团队协作的重要性。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内容更好地融入实际操作之中,让“教、学、做一体化”落到实处,从而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践项目式+合作研讨式”的教学方法改革。

在教学内容改革实施过程中,教学方法必须与之相适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讨论小组,积极进行参与式、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教学尝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研讨,着力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礼仪技巧、策划能力、表达能力、执行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各种职业素养。具体教学方法如下。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的目标是在分析及研讨案例的基础上,研究公共关系活动的历史、现状,从而提炼出公共关系活动内在的规律和理论要点。[2]通过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人总结了在课堂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的经验。首先应在课前精心选择最佳案例,要保持对与公关相关的热点事件的敏锐度与关注度,案例库应持续更新,并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进程编选,编选过程中要有针对性,案例编选的原则是要真实、典型、有趣、新鲜。其次要合理组织学生课堂讨论,授课教师应在课前把案例相关资料发给学生,这样上课时不会感觉突然,课堂上授课教师再进行详细介绍,鼓励学生运用头脑风暴法,围绕某个切入点开展热烈的讨论,若讨论过程中出现偏离主题或其他问题,教师应马上协调,使讨论方向更加明确、讨论效果更好。再者分析案例要透彻,在学生讨论案例的基础上,教师要给予恰当地点评和分析,深化整个课堂教学,为了做好这一步,需要教师在课前对案例有全面的认识,并找准案例的细节与所讲理论点相切合的地方,同时还需要有较强的应变课堂突发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法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公关素质,仅靠课堂实践是不够的,还需要创造平台,让学生有机会进行校园内外的各类公关实践工作,进行实战模拟。这种模拟演练有以下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实地观摩考察,教师要积极跟校内外相关组织机构做好沟通,然后选择恰当时机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项公关活动,比如带领学生观摩开学典礼、校招聘会、校动动会开幕式、学校周年庆典等公关相关的主题实践活动;第二种方式是亲身实践演练,教师在课堂里传授基本的公关理论知识及组织一系列课堂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学生也十分希望能把课堂所学的内容尽快加以实践,在学生有着浓厚的实战兴趣的基础上,教师应适时推出系列的亲身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内的各类主题活动,包括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总结等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提升学生动手能力。[3]合作研讨法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合作、团队合作、共同学习、共同探索的过程,鼓励提问、鼓励对话、鼓励创新。在课程正式开始之前,由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学生可自由组建公关团队,每个团队5—6人,尽量保证男女搭配,以增加团队合作的趣味性。团队活动将贯穿整个课程的始终,包括课前预习、课堂上的情景模拟与分组讨论、课后的实践项目等。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积极开展合作研讨法,不仅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能力和风采的良好平台,而且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趣味性,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调能力和组织策划能力。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法是先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明确每堂课的具体任务,然后通过任务的准备、参与、总结,使学生懂得完成这些任务需要具备怎样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作为引领者,教师首先应设定好每堂课的具体教学任务,然后带领学生围绕某一核心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最终通过共同努力寻找解答问题的最佳答案。通过积极采用任务驱动法,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以下三个作用,分别是:一是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二是通过解决执行任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促使学生了解自身的优点和缺点,以便更好地把握今后学习方向。

(三)“多元一体+形成性考核”的评价方式改革。

学生评价方式的改革十分关键,关系到学生兴趣点的导向。在《公共关系学》课堂教改实践中,改变了传统一考定终身的评价方式,建立起重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的评价方法,形成一种创新的考核评价标准,即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与导向,围绕“两个结合”的策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真正有效地进行与落实。首先是学生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在课程开始之初,任课教师把课程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详细地告诉学生,让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在实践项目具体落实过程中,教师及时记录学生展示项目成果的情况;最后通过把教师打分和学生代表打分相结合,得出每个学生的具体分数。再者是过程性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过程性考核主要是对学生在整个学期学习过程中各个方面的考查,包括考勤、课堂表现、参与实践项目的表现和贡献等,着重关注学生在整个学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与参与性;而期末考试主要以闭卷的形式对本课程的理论知识要点进行考核与应用。过程性考核与期末考试两相结合,改变了以往一考定终身的考核方法,使学生把眼光更多地放在整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考核的具体方法如下。《公共关系学》课程成绩计算方法:总成绩等于期末考试(40%)加平时成绩(60%),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包括:封闭式卷面考试成绩(50%)、开放式案例分析成绩(50%)。平时成绩包括四块,分别是:团队实践项目完成情况(50%)、专业选择意向报告(20%)、课堂表现(20%)、考勤(10%),其中,团队实践项目完成情况的评分标准考虑到公平性,主要由个人自我评价(15%)、组内成员互评(25%)、任课教师评分(60%)三部分组成。团队实践项目包括课堂内外开展的各类实践项目,每个实践项目所对应考核的学生能力是有所侧重的,学生可根据自己在实践项目中的表现情况和个人兴趣爱好,总结出专业选择意向报告,为大一第二学期的专业分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

通过以职业能力导向的公共关系学教学改革与实践,笔者力图在教学内容上通过专题式教学和项目教学的形式,引导学生明晰自身特长和兴趣,为大一第二学期的专业分流做好充分准备;在教学方法上通过多元化教学方法、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升学生对实践项目的参与度,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在评价方式上通过构建重职业技能培养和重实际操作的全新模式,从而在根本上增强学生的实战能力、公关技能和职业素养。

作者:夏慧夷 单位: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晨.公共关系学发展现状研究报告[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11):51.

[2]胡淑芳.实现《公共关系学》教学实践性特点的方法[J].中国高等教育,2001(5):26.

公共关系学课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公共关系学 实践教学 设计

一、引 言

众所周知,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对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现代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实践教学环节正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那么,对于公共关系学课程中的实践教学,具体来说,就是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借助课堂讨论、社会实践、市场调查、公关策划、公关咨询与培训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公关决策能力和公关创新策划等能力。

徐州工程学院是一所由专科层次刚刚升格至本科的院校,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建成苏北一流、江苏省有地位、国内有影响的以工程类学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多与地区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其中管理学院开设的《公共关系学》就是一门紧随时代、注重应用的课程,而且这门课程通常安排在学生毕业实习的前一个学期。由于很多学生对未来寄有较高的期望,对自身缺乏科学的定位,还有些学生就业压力较大,部分学生产生浮躁心理。针对学生又想学习,又想走入社会进行工作实践的矛盾心理,作为授课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通过和学生进行沟通,得到学生的理解、支持和认同,顺利地组织教学。

通过对学校部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了解,发现不少专业课程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理论教学过于强调系统性和完整性,忽视了其应用性;实践教学中缺乏对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那么对于公共关系学课程来说,所表现出来的是对本课程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对新知识、新技能理解不够;实践活动无针对性,系统性,实践能力得不到具体的锻炼。因此,如何向学生讲授,使学生乐于学习、自觉学习,掌握其中的精华,同时,通过学生动手、动身、动脑,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一方面,引导大学生正确的自我定位,正确认识社会,寻找合适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通过实践使得自身形象得到良好展示,为自身就业、创业奠定扎实的基础。这需要授课教师花大力气进行探索和尝试。

二、《公共关系学》课程“漏斗对接教学”方案的具体实施

对公共关系学课程进行实践教学设计,应该清楚不能为了实践设计而设计实践方案,要把握这样一个原则,首先要把理论知识教给学生,这就要把教学大纲上要求掌握的重点知识让学生掌握,然后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让学生通过有针对性地实践活动,最终达到不仅使学生掌握公共关系理论知识,而且通过参加公关活动实践,补充学生在课堂上无法学到或难以切身体会及深刻领悟的知识,为学生就业和能力拓展打下坚实基础。其次,就是所有的实践设计要符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要具有可操作性、应用性和经济性。

为了满足以上要求,笔者根据这几年从事公共关系学教学实践的一点经验,摸索了一套的“漏斗对接教学”方案,即“>

1.理论知识的讲授

每一章内容讲解前,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对相关问题产生兴趣,首先从大方面讲起,即公共关系案例;接着将案例进行提炼,概括其中体现出的相关知识点及应当掌握的公关知识;随后联系书本上这一章的内容,让学生不知不觉的进入理论知识学习,那么在讲的过程中要注意讲重点、讲难点、讲方法论、讲知识结构,而且理论知识的讲授要想着为实践活动做铺垫。比如在讲述第一章认识和理解公共关系时,学生刚刚开学,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门新课程,为了使学生很快进入状态,我选取了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水门事件”和克林顿“拉链门”事件(有的班级有多媒体设备,把这些资料用多媒体介绍给学生,增强视觉刺激,吸引学生注意力)。经过对两个案例的讲述,让学生认识到同样的危机事件发生后,处理方法不同,带来的结果也是截然相反的,从中体会到公共关系的重要性;接着就引入正题,公共关系如此重要那么公共关系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探讨。随后把这一章的重点内容公共关系的涵义、公共关系的特征、研究对象等内容重点讲述,让学生对公共关系有初步的了解,为下面的实践教学打下基础。

2.针对性的作业讨论、案例答辩

每章理论讲授完成后,布置一定量的复习思考题,思考题的内容一部分是上课所讲得重点内容,一部分则是根据重点又引申的实践性较强的公关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回答。对于上课所讲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对于引申的内容要求合作完成,并在作业本上纪录下合作的同学姓名以及合作的内容,最后老师批阅后选取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课堂讨论。经过这一步骤,理论知识相当于又被强化了一遍,而且范围也被缩小了一部分,重点更加突出了。比如在讲述第一章时,理论知识讲完后,第一道作业题是写出公共关系的涵义、特征及研究对象。第二道作业题是你所理解的公共关系是什么?现代社会中,组织形象对于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有何意义?学生做完后,老师及时批改,在第二次课上(给学生留有时间去查阅资料,一般情况选择理论课结束后下一次课)组织讨论第二题,当然老师一定要把握方向,进行引导或给予启发,不能漫无目的让学生随便讨论。这样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钻研兴趣与热情,给学生充分的质疑时间、充分的思辩时间,进而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独立地感知、学习、理解、提高,把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

除了布置作业以外,每章内容讲述完以后,要布置相关的案例。案例本身的典型性、针对性要较高,否则便会影响学习效果。另外,案例教学特别是讨论过程,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也要求老师正确地引导以深化案例中所体现的原理,否则便会出现简单化、表面化、虚拟人工化等现象。因此,要想达到理想效果,就要求专心选择案例,老师、学生密切配合,对案例分析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并随时调整和修正可能产生的问题。在这里要说明的是先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即所有学生自行组成学习小组,每组7~8人左右。小组一经组成,将不允许中途变更,因为案例分析报告将以小组为单位呈交。每位小组成员都应积极参与报告撰写及有关的资料收集、方案讨论和课堂宣讲等工作。案例提交在章节授课后的一周之内,小组要进行讨论,有条件的将报告制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并组织答辩。

需要强调的是:一般情况下,同一个案例要分给两个小组,一方面,如果分组太多,牵涉到答辩时间太长,时间上不允许,因为每一章内容的课时数基本固定,基本理论要占用一定的课时,作业的讨论还要占用一部分课时;另一方面,同一个案例分到两个组讨论出来的结果一般不会相同,这样教师在答辩结束总结时,可以让同学们体会到为什么案例结果是不同,因为不同的组人员不同、思想不同,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同,分析方法的思路也是多样性的。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案例的分析没有统一的分析方法或分析标准、规范之类的东西,往往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比结论本身更重要。另外,在案例分析时,要注意营造一种轻松、活泼、开放的氛围,每个学生都要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然后,再由老师引导学生联系理论,通过逐步的归纳、整理、分析,逐步地把问题引向深入。答辩结束后,先由学生对报告进行评价,评价的指标为演示风度、组员合作、逻辑清晰度、语言表达能力、生动、沟通、问题回答和总的感觉等八个方面,最后老师给出报告成绩。这样可以对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表达能力、说服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等综合能力得到很好地锻炼。

3.延伸所掌握的知识,注重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领会知识,利用课堂面授的时间进行《公共关系学》的教学,容量显然有限,这就需要将课堂延伸,也就是把学生通过听课,作业讨论,案例答辩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延伸,使学生在课外可以随时随地学习知识,并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这就要安排学生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达到了对课程重点知识的掌握,使学生更好的体会公共关系学的精华所在。以教材倪东辉、鲍娜主编的《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为例,实践内容(部分)如下:

(1)公共关系概述――作业讨论,案例分析。目的:学生刚刚开学,创造轻松的学习气氛,逐渐适应以后的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

(2)公共关系人员和机构――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目的:通过对第一章的作业讨论,案例分析,总结经验,进一步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成功的案例分析和答辩,如怎样把公共关系的理论知识应用到案例分析中,以及案例分析中要注意的事项等。

(3)CIS战略与公共关系――案例讨论、社会实践。地点①徐州液压配件厂;维维集团徐州总部。地点②徐州地区麦当劳餐厅。目的:通过相关案例讨论,使学生了解知名公司的CIS战略,让学生增长见识;通过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观,并与相关管理人员座谈,收集资料,了解企业的CIS战略和麦当劳的《CIS手册》。

(4)公共关系实务――举办各种活动,如青年志愿者活动,慈善募捐活动,校园活动等等。

三、实施效果与建议

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实践教学贯穿于专业课程学习的始终,在教学中随时指导学生建立有效的学习模式,操作性很强,学生乐于接受,真正做到了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应用性、趣味性、时效性、启发性。

当然,在实施的过程中仍然会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真心希望学校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充分的时间、广阔的实习场地和众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学习中更好的培育公关能力。比如加大校园开放度;学校主动加强与各资源主体平台的搭建、建立合作组织;加强学校与家长、校友、社会组织的联系;加强学校和社会、企业的沟通,做到科研与社会和企业的发展相结合,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基地,使学生能够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大学生扎实的专业实践技能,进而提高其专业文化素质。总之,要加强与社会的互动和交流,适时争取各种可能的机会,为学生的发展拓展平台。

四、结 论

《公共关系学》课程“漏斗对接教学”模式的摸索,不仅可以帮助教师调整教学思路、学生调整学习方式,促进师生主动改变现状,而且,教师在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过程中,业务能力和水平也会得到很大提升。

参考文献

1 魏桂英.关于实践教学的思考[J].琼州大学学报,2002(6)

2 邓艳葵.谈就业视角下的实践教学[J].教育与职业,2003(9)

3 程俊静.项目教学法在“网络”课程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5(5)

公共关系学课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独立院校 旅游公共关系学 课程改革

一、引言

随着旅游业的日益繁荣以及带来的竞争白热化,旅游营销和旅游公共关系也快速发展,各种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的公关策划、旅游组织的形象宣传、传播以机危机处理的活动层出不穷,因此,对相应的专业人才和管理岗位人才的需求更大,要求也更高,这为以就业和创业为导向的独立学院旅游管理培养专业人才提供了契机,也对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培养和塑造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老师讲授学生听的模式显然完全不适应日益发展的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笔者拟从教授几年的《旅游公共关系学》入手,从能够适应社会和旅游企业需要的专门人才作为出发点,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创新精神为课程的主导和核心,从课程设置、教学手段、考核改革等方面谈谈对于此课程改革的思考和实践,以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和市场对于旅游公关专门人才的要求以及探讨独立学院(三本院校)的教学改革之路。

二、教学体系和内容的改革

(一)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结合选用的《旅游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教材,进行了重组和修订,结构如下:首先用一章的篇幅介绍公共关系以及旅游业公共关系的相关理论,即公关概述。二至四章分别讨论旅游公关三要素,分别是旅游组织的公关机构、公关对象和传播沟通。五至七章主要讲述四步工作法,即公关调查、策划、实施与评估。第八章用一个专题介绍旅游公关专题活动的组织与技能,技能侧重在公关谈判的运用。最后一章是旅游公共关系危机管理,修订后的课程体系清晰实用,更符合教学目标以及实际需要。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具体内容有什么是公共关系;公关的发展历程;公关与相关概念的辨析;公共关系的职能以及旅游业公共关系的相应特征和职能。二至四章的具体内容有旅游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安排、人员素质要求以及培养模式;旅游业公众的特征与类型、旅游组织内外公共关系的协调的技巧;旅游公共关系传播方式的选择和应用,旅游公关广告的设计以及旅游组织网络公关的传播手段。公关调查的内容主要有调查方案的编制、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实施;旅游公共关系策划一是关于公关活动策划方案的编制,另外一个主要内容是近几年很受关注的旅游CIS与TDIS策划;旅游公共关系实施与评估一方面强调掌握旅游公共关系实施方案的编制,另外是旅游公共关系评估报告的撰写。 旅游公关专题活动的组织主要对于公关常用的几种类型活动要能够实际操作和参与,以及了解相应所需要的技能和技巧。任务组织都不能完全离开危机公关,旅游企业也不例外,第九章主要内容是危机公关的预警和处理,也包括处理过程中的沟通技巧。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本课程在教学方法最大的改革即是以学生为主体、引入任务驱动的课程教学方法。旅游公共关系的实践性非常强,通过分组、布置任务,让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味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种情境或事件,从而获得认知和情感的经验。为了达到能力训练的目标, 我们在每一章教学中引入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旅游业公众与公众协调的教学单元,要求学生课前看电影《生命的火花》以团队作业(5-6人一组)的形式完成三个具体任务:通过回答电影涉及的公众有哪些?不同内外部公众的想法和反应举措是什么和小组对电影进行点评。以通过电影分析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旅游组织的内部和外部公众含义和特征,以及更清查地了解主体的内外部公众策略。再比如第四章公关传播,结合教学任务,以情景引入的形式提出五个具体任务:一是为为某酒店制造一次新闻事件。二是为扩大某酒店的知名度,撰写公关新闻稿。三是为H酒店编制一份对外宣传册,四是为H酒店设计一则公关广告,五是如何运用网络公关的手段塑造H酒店的形象。这些任务的完成需要学生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它体现了体验式学习法的目标,具体来讲,这种方法的基本步骤如下:

(一)领受任务

指导教师介绍任务的内容、要求,关键点及注意事项明确传达给学生。小组提问,指导教师答疑,各小组正确理解任务,完成任务领受。这个阶段主要让学生领会项目任务的意图,明确项目的要求,并体味如何更好地将一项指令明确化、简单化以提高工作效率。

(二)分析任务

接受任务的小组按指导教师的要求,分析任务的内容,阅读知识链接,制定完成任务的工作程序及任务分配,补充查阅其他相关资料。这个阶段完全由学生自己进行。学生这时要做的事情包括团队成员的分工和组织、行动计划和时间安排。而制定计划的过程首先是团队成员信息交流的过程,也就是通过任务模拟可以让学生很好地学会如何清楚地提出自己的建设性意见,如何倾听他人的观点,最后如何达到共识。

(三) 实施任务

各小组具体完成情境中提出的问题,写成发言稿,要求做成PPT,并做好预演,准备汇报。学生这时要做的事情包括团队成员的分工和组织、行动计划和时间安排。然后学生分工通过上网搜阅资料、“头脑风暴”式的自由讨论、综合分析信息、分工合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期间老师负责回答学生的提问,进行启发和指导。

(四)任务汇报

各小组根据任务的要求,在教室中汇报,其他小组可以提问和讨论。指导教师及时控制汇报进程,最后进行点评与总结。展示时发言人最好将任务完成的过程、即计划、实施、团队成员的分工以及做事的理念和方法也进行阐述,如果可能,小组中成员轮流进行展示。

(五) 任务总结

各小组对本次汇报及时进行总结,形成文字材料,作为作业上交指导教师。在此阶段,教师要根据自己在学生行动过程中的观察对各团队进行点评,用建设性语言和方式鼓励他们处理好正负两个方面的反馈。同时也可以请其他组参与点评。团队与团队之间的比赛通常使学生的活动得到更有效的激励。这一阶段是将实际的学习心得加以分析、巩固并与实践环节相联系,也是衡量教师对该方法的使用效果和能力的阶段,因此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为了配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该课程教学中我们还灵活运用了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真实的工作情境。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这种教学方法不再是依赖教师在课堂上的灌输,而是在确定了一个学习内容和解决具体任务之后,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讨,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在实践操作中获得知识。而老师也不再是作为无所不能的角色,而是由教学过程中的主角变为配角,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线索、思路和支持,因材施教地启发学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这样,课程的能力目标在一个个任务的完成中得到了贯彻和落实。

四、课程考核改革

本课程平时考核(占40%-50%),期末理论考试(占50%-60%),由任课老师自主把握。为促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项目任务的自主学习和实操中,笔者在《旅游公共关系学》课程中打破单一的知识考核、笔试等传统考核方式,期末试卷以开卷的形式,其中知识类试题占20%,分析型试题占40%,能力型试题占40%,来突出能力考核、专业技能考核等科学的新型考核方式。

期末考核采用开卷形式和新型考核方式相结合,既加强了检验课程任务驱动教学的实际效果,也加强了学生对上课的重视和主动。另外,平时考核除了常规的考勤和课堂表现,分组任务完成的情况也占很大比重,避免学生轻视任务完成。

五、课程教学改革小结

有人说,公共关系是少数聪明的才能做的工作,它对于传播、沟通、等都有较高的要求,通过《旅游公共关系学》课程,根据旅游业公共关系专业人才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对工作的要求,设计设计教学内容和顺序、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驱动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主完成任务,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在以后的课程中,我们拟对课程考核进一步进行修改,将实训过程表现和考核实训效果(成果)或测试实操能力来做出综合性的评价,例如,和酒店结合策划公关活动的实施,以考查学生在实施或设计中的表现。另外,在把握好项目任务教学法的特点和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和考核中,应聘请该有行业企业的专家和岗位一线的能工巧匠参与,这样才能使课程得到科学地设计、高效地实施,同时实施者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保证课程教学改革的成功。

[参考文献]

[1]陈菲,陈平.浅谈基于工作过程的《会展旅游管理》课程改革[J].职教论坛,2002(2):27-28

[2]王晓南.《旅游管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初探[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4(11):109-111

[3]司端勇.高职旅游管理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3-4.

公共关系学课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公共关系学 教学改革 技能训练

高校“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紧随时代、注重应用的课程。但是如何向学生讲授,使学生乐于学习、自觉学习,掌握其中的精华,并学以致用,这需要教师花大力气进行探索和尝试。本文在“公共关系学”的教学中,结合课程特点,进行了探索和改革。

一、教学观念的改革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教师“教”的效果主要依赖于学生“学”的程度。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教学观念与模式已经不适应科技和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予以打破和抛弃。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提高,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高校的《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为了加强学生对公共关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在课程设计与教学组织中,教师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引导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以“扎实理论,兼顾实用,重在意识”为教学理念,配合素质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创新能力,针对本课的特点,我在教学工作上做了一些改革的尝试,形成了较有特色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从现有的教学内容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第一,教学内容笼统。由于受课时限制,高校的《公共关系学》只能开设公共关系概论。“概论”是一个学科的导论部分,它对进一步学习起引导作用,在整体上明确学科内容和学习方向与方法,具体内容要在分支学科里体现。因此,以概论课方式开设《公共关系学》,对学生而言,仅仅是了解什么是“公共关系学”而已,真正的公共关系理论和技巧并没有掌握。第二,教学内容混杂。“概论”实际上包括“公关原理”、“公关实务”和“公关礼仪”等几个方面,在有限的课时(一般为32学时)中讲授如此多的内容,教师面临着内容一定讲不完的难堪局面,给授课和学习带来一定困难。第三,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实践教学环节。“概论”部分的教学,主要局限在学科和分支学科的原理、原则、内容、学科历史、学习方法等理论方面,实践环节严重缺乏,分支学科的实践性无法得以体现,也就无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工作技巧。针对这些问题,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探索。

1、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在教学中把繁杂的内容归纳为四章,使教学内容整齐、清晰,具体为: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论――主要回答什么是公共关系”;第二章“公共关系组织机构和人员――主要回答谁来做公关”;第三章“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主要回答如何做公关”;第四章“公共关系实物操作技能――主要回答公关做什么”。

2、注重技能和技巧的训练、培养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注重技能和技巧的训练、培养实践能力,积极探索符合人才培养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在讲授教学理论的同时,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技术运用能力。加大各章节的实践力度、技能和技巧的训练。在教学中增加公共关系各类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设计调查问卷,制定公关方案等;组织学生上台讲述最感人的沟通故事,组织学生做沟通游戏;模拟谈判,举行记者招待会,举办展览会,开展演讲或辩论比赛等。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说服技巧和动手、动脑的综合能力,更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综合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式的改革

从公共关系课程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公共关系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特别强的课程。如果按一般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教师讲授基础知识,学生记住教师讲授的内容,能回答所提问题即是收益者。公共关系则不然,学生即使能百分之百地回答出教师讲授的知识,也算不上受益,还可能是高分低能、纸上谈兵的空架子。只有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分析问题、处理突发事件、及时处理协调上下级、内外部关系,才算是真正的受益。这就要求教学方式必须要进行改革,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方法现已普遍运用到教学当中,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方法:一是在课程内容的讲授中穿插案例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难点和重点的理解;二是在课程内容讲授完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大型的公共关系案例讨论,加深学生对本课程全部知识的认识。案例讨论包括课后小组讨论和课堂上全班讨论两种形式。三是组织学生到周边企业收集公共关系案例,掌握案例分析方法。通过这种案例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理论知识,而且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应用公共关系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形成了教与学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2、模拟教学。模拟教学就是由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参与公共关系事件,让学生在参与中领悟公共关系的真谛。如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新闻会;演讲辩论;商务谈判等。一般采用学生自由混合编组的形式进行对抗竞争,课前准备,课堂演示,任课教师最后进行点评。这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挑战意识、协作意识和成就意识。这种方法的不足是,学生课下需要作大量的准备。

3、SKIP教学法。这是江西广播电视大学熊江鹏老师设计的“SKIP教学法”。“SKIP教学法”改变了公共关系课程的传统讲述方式,每次课围绕一个主题,把要讲述的内容分解成四个步骤进行。第一步为story(中文意为“故事”)。主要通过几个公关故事案例的讲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对相关问题产生兴趣。第二步为knowledge(中文意为“知识”)。将第一步讲述的故事进行提炼,概括出其中体现出的相关知识点和应当掌握的公关知识。第三步为idea(中文意为“主意、想法”)。由前面两个步骤,总结出一些普遍的、给人以启迪的公关思想和理念。第四步为problem(中文意为“问题”),提出一些实践性较强的公关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回答。在实际教学中,也可以根据需要把以上四个次序进行调整、变动。“SKIP教学法”,将相对抽象的概念、原则都揉进生动直观、具体可感的事例中。通过这四个环节的有机组合,使得学生对某一主题有深入、细致的理解,不仅潜移默化地获得一些理论知识,学习到许多间接经验、公关技巧,同时也引发其联想与思考,拓展个人的思维空间。

4、多媒体教学。在《公共关系学》的教学中,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全过程使用多媒体教学及视频录像。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一方面提高了教学的生动性,丰富了教学内容,加大了信息量,有效将学生的课堂精力集中于听课和思考上;另一方面也减轻了学生记录和教师板书的工作量,提高了教学效率。总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学习,在课程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5、测试教学。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增加了自我测试的环节,如《公关人员素质自我测试》、《沟通能力的测试》、《人际关系的测试》、《处理危机事件能力的测试》等。通过测试使学生清楚自身能力的现状,找出不足,明确改进和努力的方向。测试教学受到学生的好评。

四、考试形式的改革

采用平时成绩和和期末考试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出勤率、课堂参与讨论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平时成绩占总分数30%。期末考试成绩。主要考实践操作技能,这部分是考试改革的重点。期末考试成绩占总分数70%。

基本做法:第一,学生自愿组成小组。(一般为4―7人)。第二,学生选择实践操作技能。包括:办公共关系报纸、公共关系社案会调查、模拟策划公关方案,策划新闻传播活动,处理危机公关案例、编写案例等。这种实践操作技能的考试使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结合,受到了学生的好评。

公共关系学课程范文第6篇

关键词:公共关系学;社会化;探索;高校

一、公共关系学课程社会化实践的必要性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具有交叉性、跨领域的特性,涉及传播学、市场营销学、企业管理学、消费心理学、广告学等许多基础学科。学科以建立社会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良好的沟通关系,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树立社会组织的良好形象为主线贯穿始终。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大陆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公共关系学在理论上对社会组织尤其是经济组织提出的指导原则,以及在实践上对这些组织提供的全方位服务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所接纳。在现代社会中,没有公共关系意识的社会组织,不可能成为优秀的组织,没有公共关系能力的企业,不可能赢得社会公众的信赖而取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2014年,中国公共关系市场延续了以往稳定增长的发展势头,整个市场年营业规模约为380亿元人民币,年增长率为11.5%左右。[1]与此同时,由于行业整体稳定增长带来的人才需求量大和人才专业化问题,依然困扰着公关行业的发展。实际上,目前高校现有的公共关系学课程大多囿于课堂,走出去的时候比较少,课程与社会接轨程度不够,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公关队伍的专业化。因此,加强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加深公共关系学课程的社会融入度,加快授课内容与社会需求的接轨,已经成为高校尤其地方高校公共关系学课程改革的必经之路。

二、一个地方高校的实践改革样本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的传媒与设计学院开设的公共关系学课程,面向新闻、广告、网络与新媒体三个专业的大三学生。授课对象在接触公共关系学内容之前,已经接受了传播学概论、新闻学概论、广告学概论等基础课程的学习,对于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吸收起来没有太大难度。那么,如何将概念和理论融入社会实践中?多年的教学实践也表明,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社会参加实践活动在具体实施上困难重重。一方面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常常并无能力为数目不少的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另一方面学生因学业负担也很难抽出较长时间参加实践活动。[2]为此,笔者在多年公关教学的基础之上,结合本校学生特长和本地具体情况,尝试着对公共关系学课程进行了两个学期的社会化教学探索。

(一)“社会化”的界定

鉴于公共关系学课程的特性和具体的实践条件,笔者将此处的“社会化”涵义具象为两个方面:一是将社会尤其是业界的专家学者请入课堂,就具体公关议题进行指导,为学生带来业界新颖的想法和操作实践。二是将课程实践推向社会,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与社会“零距离”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实践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有具体的实战演练对象,能够为社会组织提供相应帮助,哪怕是最微小的帮助。社会化的第一个方面相对容易操作,现实中也为众多高校公共关系学课程所采用,第二个方面有一定实施难度,需要教师在合作方的联系接洽上投入大量精力,因而往往被高校课堂实践放弃。

(二)社会化教学探索过程

在“社会化”这个总体思路指引下,笔者从课堂内外入手,借助业界专家和本地企业的力量,在连续两个秋季学期开展了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入”社会的教学探索。

1.课堂内探索:

以专家辅导配合教学内容改革公共关系行业横跨管理、传播、营销、广告等数个行业,优秀的公关人才必须懂管理、会策划、能传播。这对高校公关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就是,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能力的提升。在美国高校公共关系学的课堂上,“教师完全是一个指导者和答疑者,是一个指路人的角色,教师所讲解的内容主要是:重点和难点,学习方法及相关学习资料的指导以及答疑解惑。”[3]为此,在两学期的公共关系学课程中,笔者改变原来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打破原有教学内容的顺序,在课程概述和公共关系概念导入之后即采用公司制教学方式,将学生组成若干家公关公司,以公司业务培训和业务实践的方式部分替代讲授式教学。之后的课程内容都按照公关公司的实际运作来进行,从公司组织结构到公司服务内容,从公众关系处理到日常传播活动,从公关工作常规四步法到特殊情况下的危机管理,依次展开。学生组成的公关公司类型不同、各具特色,每个公司可以根据成员结构设定自己的业务优势和业务范围,在每个教学单元的讲解开始之前,会有一个相应性质的公关公司完成一次业务解析。在进入具体教学单元时,笔者结合教学内容在学生公司中进行了小型的公关活动课堂实践,如模拟新闻会、制作公共关系广告,或现场处理公关危机等。这种教师讲授与学生展示结合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课后要做大量文献查阅和PPT资料搜集,使学生在正式授课之前即对教学内容有一定了解。通过这种公司制的教学方式,学生对公关公司的内部架构和内部运作有了更深切的体会,对公司服务范围和内容也有了一定了解。几个课堂实践给学生提供了“社会化”之前的小型“练兵”,为学生面向社会完成有实际意义的公共关系策划方案奠定了一定基础。同时,为了配合教学内容改革,每学期的课堂都组织了一次业界专家与学生的对话交流活动。来自罗德、迪思等中外知名公关公司的专家,结合各自特色对公关公司组织结构和内部运作的具体模式进行解析,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中有关公关公司、公关从业人员、公关传播与公关管理部分有更直观和清晰的了解。来自家乐福、通力电梯等企业的公关事务负责人则从公关主体的角度,阐述社会组织需要怎样的公共关系传播,并结合各自传播案例,针对如何做好公关策划进行了具体的专业辅导。两次专家进课堂活动,正好与公司制教学改革相配合,不仅让学生的课堂知识与业界现状相互融合,加深了学生对整个公共关系行业的认识,更激发了学生对公关公司和公关传播的浓厚兴趣。另外,这两次专家活动的策划、会场布置和组织实施全部都由公共关系学课程的学生完成。活动本身为学生们带来了更鲜活的业界动态、操作前沿和专家视点,活动的整个过程也是学生公关运作的一种实践。

2.课堂外探索:

以定向策划实现实践“入”社会高校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知识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而服务。为实现这个终极目的,社会化教学探索不仅要将“社会”引进课堂,更要将课堂带向社会。为此,笔者主动与宁波本地企业广泛联系,寻找到两个合作方,连续举行了两届校园公关策划大赛。第一个合作方是本地一家公关公司,由对方命题举办了第一届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校园公关策划大赛。参赛者以传媒专业学生为主体,学生们围绕主题自行搜集资料,完成创意和策划方案。第二个合作方是本地一家专门吸纳心智发展障碍人士为员工的公益性烘焙企业,当时正面临知名度不高和盈利困难的问题。第二届公关策划大赛没有限定主题,学生以品牌的公益性为核心,结合公司提供的资料,为品牌完成一次主题活动策划,或为品牌制作全年传播计划。同时,笔者还带领部分学生赴桐乡市石门镇调研女鞋产业,并向浙江省社会科学界第二届学术年会分论坛:文化软实力助力“中国女鞋名镇”科学发展论坛提交三份公关策划传播方案,为石门女鞋的品牌化出谋划策。三次定向策划活动从命题到评审均由合作公司或主办方主导,充分因应了市场需求,体现出实践“入”社会的教学探索主旨。

三、思考与建议

(一)社会化教学探索成果

经过两个学期的教学摸索,公共关系学课程的社会化实践体现出了一定效果。在两次校园公关策划大赛中,合作公司对每份策划方案都予以了认真评审,并给出较为详细的点评。这些点评反馈到学生处,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讲授内容,也帮助学生认识到公关主体的真实需求。在浙江省社会科学界第二届学术年会分论坛:文化软实力助力“中国女鞋名镇”科学发展论坛上,由于有较为扎实的调研基础,三个参赛团队全部获奖,获奖方案也得到石门镇相关领导和石门湾鞋管会负责人的肯定。这次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对公共关系的兴趣和公关实践的积极性,也极大地鼓舞了他们的信心。

(二)思考与建议

在一定程度上,公共关系学课程的社会化实践教学探索取得了某些成果,但从长远和整体看来,还有许多需要继续深化或改进的地方。

1.与业界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公共关系由组织、公众、传播三大要素构成。其中,公共关系的主体是社会组织,客体是社会公众,联结主体与客体的中介是信息传播。[4]要深入公共关系学课程的社会化教学探索,相对固定的、大型的公关公司无疑是比较理想的合作对象。虽然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两次专家进课堂活动的主体都是著名公司公关负责人,但这具有偶然性,并非常态。两次校园策划大赛中,合作方一为本地小型公关公司,二为本地小型公益性企业。两次社会化探索的合作方类型不同,涉及到了公共关系三大要素中的组织和传播,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公关市场的运作。但是两家合作公司无论在规模还是在知名度方面都还远远不够。中国的公共关系公司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几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就省内而言,杭州公关公司相对较多,宁波公关行业的规模则比较小。如何寻找到固定的、有一定知名度的校外合作方,比如跨国公关公司或本地大型企业,这是后续改革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单凭教师个人力量难以解决,需要借助学院和学校资源,与条件适合的合作方建立战略互惠关系,为实践性课程的社会化探索提供长期支持。

2.保护或回馈创意结晶

两次校园策划大赛共产出402份策划方案,虽然这些方案的创意性和可操作性有待提高,但毕竟每一份方案都是学生团队的集体智慧结晶,应该得到知识产权保护。在后续研究或教学探索中,需要在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的基础之上,与合作方就知识产权保护做好事先约定,比如可以根据合作方和课题组对方案的质量评估,划定一定标准,由合作方对每一份接收到的方案予以相应的创意报酬。这样既可以保护学生的创意智慧,激发学生创意积极性,也帮助学生树立知识产权意识,规范创意行为。

3.拓宽实战演练领域

公共关系工作包括调研、策划、实施、评估四个部分,就这一轮社会化探索而言,探索和实践的内容主要还是局限在公共关系策划这一块。当然,在完成策划方案时,学生势必要进行相应的文献或实地调研,但这种调研是自发行为,教师难以控制和管理。至于实施和评估两块,因为条件限制较多,则基本不涉及。如果后续要展开更持久的社会化教学探索,除了继续开展策划实践外,还需要加强对实施和评估尤其实施的实战演练,比如在校内开展小型公关传播活动,或让学生参与到公关公司或公关主体的具体传播活动中。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度参与,对整个公关活动流程有更实质性的体验,同时也能检验策划方案的有效性。

4.激励教师社会化探索积极性

在这次社会化教学探索中,任课教师不仅要负责课堂内的教学内容改革,还要负责专家联系与邀请、合作方联系与沟通、策划大赛的宣传与组织,并挑选和全程带领学生团队参加省级比赛,投入精力较多。虽然从教学效果出发,教师愿意主动开展公共关系学课程的社会化探索,但如果没有合适的激励或扶持措施,单凭教师个人力量恐难以长期支撑。因此,高校应针对一线教师的教学需求,从人力、物力或精神鼓励方面给予教师相应支持,激励教师对公共关系学这样的实践性课程展开社会化探索。

参考文献:

[1]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中国公共关系业2014年度调查报告[EB/OL].

[2]梁桂军.结合学科特色开展公共关系课程案例教学——以在新闻传播学科开展公共关系教学为例[J].现代物业,2013,(12):80-81.

[3]姚庆.从美国《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看国内高校公共关系类课程教学的改进——以美国布里奇波特大学为例[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12,(2):102-105.

[4]周安华,苗晋平,编.公共关系理论、实务与技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9.

公共关系学课程范文第7篇

1.作为一门独立体系的专业课程,它有自己一整套的内容体系。在有限的学时内既要完成一整套理论的讲授又要保证实训的效果,显然无法做到。这也是多年来秘书学专业公关课的一个严重问题。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把知识讲授精简化,增加实训的内容,以巩固知识、培养能力。有针对性地设臵秘书工作所需要的庆典、宴请、参观等公关专题活动策划,演讲、秘书礼仪、求职礼仪、新闻、公关调研、危机事件处理、新闻稿件和活动文案的撰写等实践教学内容,并安排相应内容的实训教学和社会实践项目,以验证、巩固所学公关知识,培养学生沟通协调、活动策划与应对危机事件等实际公关能力。

2.增加公关策划实训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公关策划能力。长期以来秘书学专业公共关系课程存在这样一个误区,我们普遍认为秘书需要协调沟通、接待等公关能力,至于公关策划是公关部门的工作。事实并非如此。一方面办公室工作包括调查、新闻、庆典、参观等专题活动策划与组织,所以,公关策划能力是秘书应该必备的能力之一。另一方面,秘书学专业虽然开设了基础写作和应用文写作,学生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但是公关策划文案是一种有别于一般文书的文种,有它自身的特点。再者,公关文案不光是写作能力具备就能完成的工作,它需要写作者具备一定的公关活动策划的知识与能力。只有具备公关策划知识、视野与能力的秘书才能将领导头脑中组织战略性策划的想法,以文字的形式写下来,形成公关文案。所以,公共关系学课程要增加策划实训的内容,加大策划能力培养的力度。完成专业培养目标,满足社会组织对学生实际公关工作能力的需求。

二、结合公共关系学课程内容,采用多种实践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形式单一,多采用教师讲授,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不但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学生没有实践机会而只能纸上谈兵。所以,公关课程实践教学应该采取多种实践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公关技能。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闻名世界的美国商学院培养学生技能的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特别适合管理类课程的教学。它是通过对一个具体场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场景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分析把抽象的理论,变成生动的事实,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方法需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精选案例。根据秘书学专业的特点和公关课程的具体内容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案例,形成案例库。搜集的渠道有报纸、电视、网络、书籍等。搜集人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提前布臵成课下作业让学生搜集案例,并在课上进行交流;二是采取多种具体操作方法。首先,教师可以先讲理论,再讲案例,最后再重申理论。其次,先讲案例,学生分析案例,引出理论,教师总结。第三,把案例分发给学生,让学生看教材上的理论,再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案例,每组同学展示本组分析结果,最后教师总结理论。总之,课堂分析案例时不但要接受理论的指导,按照具体的原则和方法实际操作,还要在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注意总结经验,进行必要的理论提升。

2.场景模拟法。场景模拟法是一种学生互动,学生参与性极强的方法。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公共关系学课程中的新闻会、庆典仪式、危机公关等内容的实践教学。在当今这个危机频发的时代,秘书陪同并协助领导进行危机公关是办公室中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任务,所以,危机公关成为秘书学专业公共关系课程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内容。具体操作方法:首先要预设一个危机场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策划应对危机的公关文案。然后,各组分别在课堂上以课件形式进行展示,全班评出最好的一个方案。按着这个方案进行演练,同学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实训使学生在活动进行中掌握了公关实践技能,提高了策划运筹、沟通协调、组织交往、语言表达、灵活应对、机智创新等公关能力。

3.网络互动法。网络互动法是利用公共邮箱和QQ群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教学方法。教师设臵公共邮箱和QQ群。教师可以把下次课上要讲的案例提前放在其中,供大家预习,还可以贴上最新发生的案例。学生也可以往上贴一些公关案例,特别是新近发生的公关事件,还可以在上面对案例进行评析,发表自己的看法。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这种方法作为课堂实践教学的补充,不但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而且把学生的视野由课内引向课外,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4.实地观摩法。实地观摩法是教师及时提醒学生关注近期一些组织的专题公关活动,要求学生实地观看、观察、记录活动全程。这种方法作为课堂方法的补充,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他们的活动策划和组织实施能力。如我院百年校庆和承办河北省第十七届大运会期间,我就布臵了这样的实践作业。学校组织了哪些活动、活动期间企业搞了哪些赞助活动、最后媒体关于此次活动的报道情况如何等问题。要求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实地观看。结果学生参与积极踊跃,他们不但实地观看而且还用相机拍下很多活动资料,搜集了一些文字和影像资料,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开辟多种实践渠道,全方位搭建公关实践教学平台

1.建立完备的秘书公关实训室。实训是学校进行实践教学的最重要的渠道。通过实训可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严谨的态度,使理论与实践得以有效的结合,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学校应该重视实训室的建设,有计划地加大对实训室的投入。包括教室、电脑、桌椅等实训设施的配臵,以保证实训教学的顺利开展。

2.合理设臵校内实习岗位。为了满足公关实践教学的需要,为该课程阶段性实习创造更加方便的条件,要在校内设立实习岗位。要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在校内的办公室、宣传部等公关部门,以及学生活动举办比较多的部门如学生处等设立学生实习岗位,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岗实习。如学校的学生处和本系每年都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节日的纪念活动。要大胆让实习学生参与公关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的全过程。以培养他们作为秘书的组织能力,从事秘书部门公关工作所需的公关活动策划能力。

3.积极建立校外公关实践基地。要积极和其他组织合作,形成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建立一些稳定的公关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通过毕业实习,对学生进行秘书学专业所需的基本技能进行训练,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真正学到最先进、最实用的秘书公关技术如沟通协调、活动策划与组织等。通过实习,不但实现所学知识和技能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为了满足社会对应用型秘书人才的需求,解决高校与社会人才供求之间的矛盾,就要加强秘书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公共关系学作为秘书学专业的必修课,必须进行实践教学全方位改进,形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习等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硬件和软件的全面提高。全力打造公关实践教学良好环境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也应该成为业界不断探析的重要课题。

公共关系学课程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公共关系学 课程教学 研究

独立学院开设《公共关系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较系统地学习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巧,正确理解公共关系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性质和重要作用,培养现代公共关系意识,完善学生的公共关系素质;提高实际的公关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教学改革的重点是进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提高大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独立学院《公共关系学》的课程体系及其特点

《公共关系学》课程体系可划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公共关系基础理论部分,二是公共关系实务部分。基础理论部分体系结构如下:公共关系概述,包括公共关系的基本涵义、科学范畴、基本特征、历史与现状总结;根据公共关系的基本内涵分别从公共关系的运作主体、客体、手段、目的、职能与原则、程序详细展开与论述。二是公共关系实务部分,具体包括:人际沟通技巧,包括公关语言基本原理、口语和书面表达技巧、人际吸引、人际沟通、影响人际沟通的因素及障碍排除等;公关礼仪,包括仪表、仪容、仪态、及礼仪基本规范等内容;公关策划与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如公共关系主题策划、新闻会策划、庆典活动策划、展览会策划、赞助活动策划、开放参观活动策划等。公共关系具有实践、专业和社会管理三个维度,其本质属性是沟通与协调。实践的公共关系主要在于公共关系实务的服务、行动和问题操作,形成良好的公众环境;专业的公共关系主要在于公共关系专业的知识、价值和技能,密切组织与公众的关系,赢得组织良好的信誉;社会管理的公共关系借助于社会传播、社会规范、社会秩序建立组织与公众的良好合作关系,以确保组织的社会信誉,更好地发挥组织形象力的作用,保证组织自身的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独立学院《公共关系学》课程体系应注重第二大部分,即实务部分,第一部分的教学是为第二部分服务的。

二、独立学院《公共关系学》的教学策略

1.影像学习

影像学习是指借助视频的教学手段来学习《公共关系学》这门课程,影像学习可增加公共关系教学的趣味性。由于课时的有限性,所以不允许大量观看教学视频,所以我们特别介绍同学们在课外自学过程中可以观看教学视频,重点理解公共关系礼仪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一些基本技巧。此外,介绍广告策划方面的教学视频以增加自主学习的趣味性。介绍公共关系教学电影给同学们也是可行的办法。通过影像学增加了《公共关系学》教学的趣味性,调查发现同学们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很高。

2.案例教学

用案例教学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教学中,针对教材相对比较单薄的特点,我们充分利用教师精选的案例作为教学辅助资料,以加强教学的趣味性。这种教学方法生动形象,具有典型示范作用,能深化理论学习,使学生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最终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将学生培养成为能够顺应社会潮流、把握瞬息万变市场的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在案例的选择上并不局限于教材,并始终坚持案例的“真实性、现实性、实践性、典型性、可读性、系统性”的原则,同时还重视学生的参与,既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切磋讨论,又鼓励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还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引起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教学中我们经常提醒同学们关注中国公关网、中国国际公关协会网、中国传播学术网等,进行实时跟踪分析,教师的教学效果比原来更好。

3.实战策划

在探索有特色的公共关系教学和培养模式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地进行着思考和实践。公共关系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和学科,它需要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体系的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着重实践操作能力和动手解决现实中所存在问题的能力培养和锻炼。这就需要我们在配置教学资源和确定发展方向的时候,确立科研与教学互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教学思路,并且找到一个能够把知识传授和能力锻炼相结合的公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在课程授课中,我们有目的地增加实战策划作业,使同学们的公关策划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今后走向社会适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浙江理工大学110周年校庆公关策划书》、《杭州市志愿者协会高校巡回慰问演出》、《藤王阁茶楼的公关策划》等案例的策划等,都是相当不错的策划案例。我们还把公共关系的理论研究与具有成长性的产业或行业相结合,针对2008年奥运商机和体育产业的繁荣,我们开展“大型赛事公关活动策划研究”项目,引导师生关注目前或即将出现的热点行业。通过实践策划,同学们的策划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教学过程让学生品味到《公共关系学》这门课程的趣味性非常重要,所以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非常重要。几年来我们选择的北京大学《实用公共关系学》教材,由于内容太陈旧,从前年开始我们选取了复旦大学的公共关系学教材,因为复旦大学的教材内容更新颖实践性也较强。今年我们主编的教材《公共关系学》在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里面增加了大量的实战训练题,以提高独立学院同学们的实战策划分析能力。

三、结语

人为设计教学情境,为学生创设实战演练平台。如模拟策划“金牌秘书大赛”、“杭州电子科大校庆庆典”、处理“突发性公关危机”等,鼓励学生之间为完成学习任务,自由组合成若干专题小组,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沟通,拿出活动策划方案,并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相互尊重、互相协调与合作。通过对学生的大量访谈发现,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有所增加,对社会对企业、各类组织的公共关系认识有所增加,对他们以后的社会工作大有帮助。

参考文献:

[1]卢雪萍.谈在公共关系中注重实践教学[J].职业教育,2007,(5).

[2]郭海鹰.公共关系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9).

[3]王春兰.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公共关系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2007.

公共关系学课程范文第9篇

关键词:公共关系学 课程教学 思考

【中图分类号】C912.3-4

公共关系学是门理论联系实践的应用型学科,教学目的是通过公共关系学基础理论、公共关系学结构特点、公共关系工作对象等一系列专业知识教学,让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并掌握现代公共关系学专业知识的公共关系专业人才。为更好适应现实需要,教师应从多方面入手,致力于培养更多、更优秀的能适应现实需要的人才。

一、选用适应专业需求的教材

教学活动中绝大多数教师是以教材为基础,学生最主要的专业知识来源也是教材,因此在《公共关系学》教学中,选择教材很重要。大学教育突出实用性、操作性,致力于培养中高级人才,因此选择教材应难易程度适中,内容应当公关理论与公关实例并重。具体选择则应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1.1处理好公共关系学与其他学科间关系

公共关系学科特点有交叉性与边缘性。这两大特点可从它与其他学科间的关系体现出。作为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其体系包含社会学、管理学、广告传播学等其他学科相关知识。选择教材时应据所授专业知识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取舍。这种取舍不是说舍弃其他学科的知识,只选用包含纯粹公共关系学知识的教材,而是“舍”和“取”度的问题。对非公共关系学内容的其他学科知识,一般会另设专门学科,因此应在它们相互间有机联系基础上,做出取舍,选择合适教材。

1.2教材自身内容和体系应科学、合理

教材内容是教材主体,结构是灵魂,合理体系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提高。教材内容不应只要求涵盖广,还应注重科学性,教材内容不能寥寥无几、空有其表,但也不能包罗万象、五花八门。内容太过空泛或繁杂都会使学生对重点把握不准,理解不到位。

二、采用创新教学方法

2.1因材施教

孔子最早在中国兴起私学,他的很多教育理念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孔子最大特点是因材施教,我们可借鉴其因材施教方法。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来说,一个班常会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学生,教师也常因学生太多而不能对每个学生优势、劣势多加了解,很多教学方法开展起来较难。对此,可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或团队,每组人数控制在10人以内,并要求小组成员集中就坐。一方面教师在上课时就有可能注意到更多学生,与学生进行充分沟通,了解学生长处和不足,并在今后教学活动中鼓励和发扬他们长处,帮助他们克服弱势。另一方面可据内容引入更多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案例和情境中集中学习,从讨论中思想碰撞,小组成员相互协作,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2.2丰富教学方式方法

在传统教学活动中,课堂角色主要是教师、学生、课本和三尺讲台。而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教学也不能停留在传统教学方法上,多样化教学方式更易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结合课程内容,将传统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理论内容的形式转变为精美PPT,不仅图文并茂,且嵌入动画效果充分展示知识体系化。这样不仅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开阔学生视野。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播理论知识,还要重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经实践教学,现总结出以下三种主要教学方法,即案例分析讨论、情景模拟以及任务驱动法。第一种案例分析法指选用中外成功公关案例,对其中蕴含知识进行解读,在增加课堂生动性同时也增强学生对知识理解;同时适当选择些失败案例,让同学分析其中的问题,并让学生分组讨论,作出一个可行、合理的公关方案;第二是情景模拟法,结合知识点设定一定情景,抽取小组代表进行情景模拟,其余学生在场观摩,最后由教师结合知识点进行点评和总结,使学生对知识点理解更加深入和深刻;第三是任务驱动式教学,在课堂开始之初抛出要解决的问题,带问题进入书本知识点学习。通常这样学习目的性很强,通过带着问题找答案,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点;除以上介绍设计精美课件、案例分析讨论、情景模拟和任务驱动式教学外,教师还可结合实际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摩学习,要求学生对实地学习作出简单学习汇报;结合公共关系实务要求,邀请业内具有丰富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做相关专题讲座等。

三、借鉴国外教学和考核方式

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基于文化基础不同,中西教育理念也存在一定差异。在比较了中国与美国各自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特点后,笔者总结出美国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和考核方式可供借鉴。

3.1明确师生角色,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师者,传到授业解惑也”,但由于课堂时间限制,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讲解的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也没有这种必要。教师只需对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讲解,给学生答疑解惑并布置课后任务,推荐其他相关课外读物,培养学生课外自学习惯和能力。

3.2转变成绩考核观念

中国传统成绩考核一般遵循平时成绩结合期末考试成绩原理,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比重因任课教师要求不同而有细微差别,但无一例外都是考试成绩占大头。教育目的不应是为提高学生考试能力,而应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高等教育更不能例外。考得好不代表学得好,因此,对《公共关系学》这种重实务操作课程宜转变成绩考核观念,将原来的“重结果”转变为“重过程”,将原来总成绩的构成中各要素占比调整,设置平时成绩占比多于期末考试成绩占比。

以上两点是相互促进的,如教师只要求学生课外自学,而没有“监督机制”,可能有很多学生都无法做到,也就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重过程考核机制正好充当“监督机制”角色,学生为获得好成绩,不得不认真做好课下自主学习,久而久之,形成一种自主学习习惯,即使没有监督,也能自觉学习。

四、结合实际需要,与时俱进

公共关系学是门随时展而发展起来的学科,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运用身边鲜活例子,既更新和充实自己的教学内容,又能以此鼓励学生多与外面世界接触。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学生在了解外界局势变化同时,要积极寻找实践机会,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为今后步入社会处理纷繁复杂公共关系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朱晓文.关于《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2006,6:77-78

[2]熊越强.提高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思路.中国成人教育.2008,5:167

[3]邵翠华.《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价值工程.2010:284

公共关系学课程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公共关系学 教学手段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9-0170-01

《公共关系学》是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的专业课,它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作为高等院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更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协调沟通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创新创业的能力,并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水平。课程教学改革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因此,本文就应用型本科所开设的《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对策展开以下讨论。

一、《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手段单一

对于《公共关系学》这门课程来讲,大多数高校主要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较少,尽管在上课的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但枯燥的课堂氛围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知识点的掌握也不是很牢固。此外,一般将该门课程设置为32学时,受学时数和教学任务的限制,需要在有限的课时内讲授更多的知识点,这对教师来说,为了讲授更多的知识点,相对就会减少课程互动的次数。

(二) 课程考核方式简单

《公共关系学》课程基本还是沿用传统的考核方式,以我院沈阳科技学院为例,即期末总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其中平时成绩以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评定,期末成绩则以闭卷的形式来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而期末闭卷考试通常只是考核学生的记忆力,期末突击学习,平时出勤良好,那么期末总成绩就能取得较高的分数。但对公共关系这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来说,期末的高分并不能代表该学生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

(三)课程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

对于公共关系课程的教学模式依旧采用传统的上课模式即老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填鸭模式,而这种方式禁锢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思维,对于应用型本科来讲,既要求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另外,在公共关系教材的选用上,大部分的教材更注重理论的研究,对实践部分或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部分研究较少,因此,给课堂教学也带来一定的影响。

二、《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调整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

《公共关系学》课程受学时数的限制,可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删减和调整。如有些简单易懂的章节可以让学生进行自学;而有些知识点要与现实联系可采用案例分析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公共关系的专题活动,如新闻会、庆典活动、展会等活动可采用现场模拟的形式。丰富的教学手段,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授课方式,现场模拟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在课堂上扮演适合自己的角色,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此外,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案例分析、讨论和翻转课堂等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实现我院对工商管理专业和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改革考核方式

《公共关系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应不局限于平时出勤和期末成绩,而是要综合评定,能够全面反映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实际运用。笔者认为可将考核的内容分为1234,即平时出勤10分、现场模拟20分、方案写作30分和理论知识的考核40分。平时出勤主要包含迟到、早退、旷课、睡觉、玩手机等行为,平时成绩的设定有利于约束学生,帮助教师加强课堂管理;现场模拟是模拟公关专题活动,以小组(13-16人)的形式展开,需每位组员积极参与,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管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让他们体验公关活动的实际操作;方案写作主要包含公关调研报告和公关活动策划书的写作,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综合运用及活动策划所包含的内容和程序;理论知识的考核则是以期末考试的形式,主要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最终考核成绩最好以等级制的方式,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三)合理设置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学生一个主要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学院可与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推荐学生参与各种类型的庆典活动策划及实施过程,如开业庆典、周年庆典、各类文化节和公益活动。一方面,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别一方面,学生也能够更加明确自己学习的目标。因此笔者认为在课程的设置上,可适当增加实践学时,调整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的比例。

参考文献:

[1]罗春霞.关于“公共关系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安康学院学报,2012,02:119-120.

上一篇:计算机导论课程范文 下一篇:综合英语课程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