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债权管理范文

时间:2023-06-11 11:08:31

风险债权管理

风险债权管理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公司治理财务风险信息不对称

【论文摘要】:在现代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债权人做为公司资金的提供者,具有到期收取本金和利息的固定权利,其财务风险是源自于企业经营风险的转移,由于不完全契约和信息不对称,债权人承担了与其收益不匹配的财务风险,治理权后置是导致债权人财务风险的直接原因;而信息不对称是根本原因。债权人对财务风险的管理关键获得一部分剩余控制权,让债权人拥有更多的经营信息,实现股权和债权共同治理。

一、财务风险的含义

从企业管理者和所有者的角度看,财务风险是指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公司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应有的经营策略,在企业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的比重大,偿债能力弱,则财务风险大,反之,债务资本比重小,偿债能力强,则财务风险小。基于企业管理者和所有者的角度,财务风险主要表现有企业无力偿还到期债务导致诉讼或破产的财务危机,利率变动风险,再筹资风险。

二、债权人财务风险分析

债权人作为要素所有者将资金借给企业后,即与企业经营者形成了委托关系,根据大家对风险的研究我们可以知道,占在债权人的角度,风险是事件的不确定性引起的,由于对未来结果予以期望所带来的无法符合期望结果的可能性也就是说,风险是结果差异引起的结果偏离,即期望结果的可能偏离。因此,如果债权人和公司所签订的合约是完全的,合约详细规定了经理人在所有的外部状态中的行为以及利润的分配情况并进行风险披露,则债权人的财务风险问题也就不复存在,因为根据风险与收益均衡的原理,债券人的这一部分收益波动实在其本身的预料之中的,在签订契约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并目有相应的风险收益去补偿它。

或者我们从VAR风险:计量的的角度去理解它。也可以认为这部分的收益波动是在债券人本身控制的范围之内。只要没超过这个界限,都不算风险损失。

但是在通常情况下,公司和债券人之间的契约是不完全的,一个完全的契约准确描述了与交易有关的所有未来可能出现的状态,以及每一种状态下契约各方的权利和责任。契约的不完全性是由现实生活的不确定性和交易成本的存在决定的,正是因为现实的不确定和契约的不完全,企业经营才会存在不确定性和风险。又由于现代的公司治理结果中,债权人作为资金提供者一般不参与公司的经营活动,我们的资本市场也还没有达到强势有效,因此,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债券人往往承担由公司经营风险转化而来的额外风险,并且这种风险是没有在契约中同种风险收益的方式加以补偿的,它是属于债权人的期望之外,属于真正的风险。由于公司的经营环境千变万化,从而公司的经营风险也是变化的,这些风险由于信息不对称都可能会转化为债权人的财务风险。

总之,由于债权人一般不具有公司治理权以及信息不对称,公司管理者接受股东的委托运用全部资本进行经营,息税前利润EBIT的变异性代表了垒部资本承担的经营风险,在这个层面上不存在债权人财务风险的问题EBIT扣减固定的资本成本利息后,再减去所得税即为净利润,净利润的变异性可视为公司承担的风险,而债权人依合同约定取得固定利息。但是,由于存在着契约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债权人的财务风险源白于企业经营风险的转移,债权人承担了不该属于自身的财务风险。并且,随着契约的不完全性和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加深,债权人承担的风险越大。

三、基于公司治理的债权人财务风险管理

按照期权理财风险管理的思想,债权人可以通过在投资时进行权力义务的分离来达到分离风险的目的,即通过支付一定的期权费将未来的不确定性转化为现在的确定性,从二对未来不确定性进行一定程度的规避,比如现在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就是可以看作是一种方式,通过购买可转化公司债券,实际上就相当于购买了一项公司看涨期权,在公司超额盈利的情况下债权人可以转化以低于市价的条件购买公司股票,实际上债权人可以通过价差收入来获得这部分超过其债券收益的报酬,它可以看作是对债权人承担的公司额外风险的补偿基于上面债权人财务风险是经营风险的转移的认识,我认为债券人可以从衍生金融品德角度去进行自己的风险控制,对于不同经营风险的公司以及自己对风险的承受态度,应该采取不同的风险规避方法,其核心可以参考期权理财权将未来不确定性转化为现在的确定性,从而将权力义务相分离的思想。

但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像可转换公司债券这类的衍生品,同样是在现行的市场环境以及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公司与债权人博弈的结果,只能从债权人的角度去控制自己的风险,而不能从根本去解决债券人的弱势地位,因此我们应该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去思考债权人的财务凤险管理。

(1)强化债权人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随着我们资本市场的补断发展,股权与债权性质将原来越模糊,债券人作为公司资金的提供者应该加大其对管理者的监督力度,比如债权人同样可以在达到一定的资金规模情况下参与公司监事会等机构,虽然其不决定公司的生产经营过程,但可以使其了解更多的公司信息起到保护自己债权的目的

风险债权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风险 信用观念 债权管理

应收账款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点,应收账款的回收会影响到企业的资金使用和经营运行。因此,企业应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保证企业的稳定运行,应收账款主要是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形成的债权,主要包含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和预付账款。应收账款在企业的流动资金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对企业的运行有直接的影响,全面分析应收账款在发生和清收以及在清收后期存在的风险控制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企业存在债权风险的因素

1、银行信贷监督不力

目前,金融机构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贷款管理体系和风险管理机制。而现代的贷款终身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借贷管理人员管理的积极性,对应实施管理的清算工作漠不关心,听之任之,加上信息的闭塞,很多借贷管理员都无法及时知晓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企业的借贷信息掌握不全面,也很少有管理人员参与到企业的改制中来,因此,他们对很多情况不了解,结果是大量的贷款被逃废。同时,由于银行信贷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法律知识欠缺,法制观念淡薄,导致很多款项没有落实。

2、企业信用观念淡薄

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普遍存在,银行信贷资产大量悬空。我国还有一部分企业的信用观念薄弱,特别是信贷方面,拖欠行为时有发生,以及逃废银行贷款,之所以发生以上情况,是因为我国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深远,计划经济严重的歪曲了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用关系,让一些企业利用国家对企业改制的支持,把贷款挂在空壳公司,或者在没有偿还和落实贷款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方法逃废、悬空银行债务。还有一些恶劣的企业故意多开户头,以便逃废银行贷款,有意转移结算业务,躲避银行的监督,金融机构难以对其实行惩处。

3、行政干预,有法不依,债权银行维权艰难

由于受到地方保护主义和政府干预等影响,导致很多地方企业还存在有法不依,有法难依的情况,债权人的合理权益难以得到保护。现在各企业正开始改制,有的地方信用意识淡薄,单纯的认为改制就是减轻企业的经济负担,但没有及时配合债权银行与企业进行债务和债权的落实,还有的地方实行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不但要求银行改制,让企业脱离困境,甚至对一些企业有意悬空或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不予干涉,包庇默认,出现未经债权银行同意而批准企业改制、转制、颁发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等现象。这些行为不仅影响了银行资金的正常运转,还损害了银行的资金保全权益。

■二、加强债权管理的对策

1、前期预防

在应收账款风险发生之前就应进行防范和控制,一个财务体系健全的企业必定会发生应收债权,而企业管理的关键就是把应收债权产生的坏账几率降低到零。例如,作为债权方在企业,在面对赊销时,应做好几下几方面的工作:

(1)在销售前要认真审查对方的资质,主要有对方单位的企业名称、单位所在地、法人代表、开户银行账号、对方单位的营业执照以及营业执照的使用情况等,如果是签订合同的不是企业法人本人,还要查看对方的授权书。

审查对方企业的经营范围是否合法,核对对方的营业执照规定的范围和实际经营是否一致,有无超于范围经营。

(2)对方企业的偿还能力十分重要的,关键就是看对方在超过最后还款期后,是否还有用于偿还欠款的资产。还要核查其账面的真实性,预防假账单位对本企业的影响。

(3)一个企业的商业信誉就是一项无形资产。商业信誉好的企业,其信用度也较高,赊销就比较安全。

(4)审查签订合同的协议条款是否齐备,企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否表明清楚,同时尽量避免对己方不利的条款。

(5)公司赊销业务本身具有一定的风险,其内部管理和控制是必要的,企业间的赊销涉及金额越大,负责审核的部门就越多,级别就越高。如果超过公司规定的限额,还应上报公司上级会议决定。

2、事后的风险防患和债权保护

当债务人到了还款期限还无法清偿所有债务时,债权人就可以采取一系列合法的应对措施收回账款,债务人到期无法偿还债务,债权人第一要做的,就是收集证据,对自己的债权实施保护。

债权人可以对债务人的营业执照复印件、业务发生时签订的合同协议、送货单、托运单、欠条、各种结算票据以及债务人的其它文件作收集,还可以对那些可能被销毁的证据向法院提出保全,对于很难取得的证据,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收集证据。收回欠款的方式有很多,主要就是通过债权债务双方的协商,调解员的调解,以及申请诉讼和法院诉讼等。双方协商的方法可以根据对方的偿还能力和实际情况,签订新的还款协议,或者进行债务重组,债务人通过固定资产和生产设备、生产资料来偿还欠款的,债权人就可以用对方的房屋使用权、所有权来清收债务。

3、完善激励机制,培养高素质的金融人才

现代金融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而这就正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企业要培养出综合型的管理才人,开展实训练习,关键还要培养出一批懂法律知识又懂业务知识的人员,充实金融市场的人才队伍,才能适应现代金融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要解决实际的问题,就要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采取一切可实行的措施,控制和化解企业潜在的金融风险,保证金融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维持企业的稳定发展,同时推动社会经济的进步。

■三、结语

企业债权管理和完善本身就是一项系统的工作任务,只有在平时的工作中认真做好每一方面,做好细节管理,才能把企业的风险发生降到最低,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镭.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J].冶金财会,2005;9

[2]纪春林.浅述建筑企业债权的风险防范[J].中国科技信息,2005;22

风险债权管理范文第3篇

从企业管理者和所有者的角度看,财务风险是指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公司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应有的经营策略,在企业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的比重大,偿债能力弱,则财务风险大,反之,债务资本比重小,偿债能力强,则财务风险小。基于企业管理者和所有者的角度,财务风险主要表现有企业无力偿还到期债务导致诉讼或破产的财务危机,利率变动风险,再筹资风险。

二、债权人财务风险分析

债权人作为要素所有者将资金借给企业后,即与企业经营者形成了委托关系,根据大家对风险的研究我们可以知道,占在债权人的角度,风险是事件的不确定性引起的,由于对未来结果予以期望所带来的无法符合期望结果的可能性也就是说,风险是结果差异引起的结果偏离,即期望结果的可能偏离。因此,如果债权人和公司所签订的合约是完全的,合约详细规定了经理人在所有的外部状态中的行为以及利润的分配情况并进行风险披露,则债权人的财务风险问题也就不复存在,因为根据风险与收益均衡的原理,债券人的这一部分收益波动实在其本身的预料之中的,在签订契约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并目有相应的风险收益去补偿它。

或者我们从VAR风险:计量的的角度去理解它。也可以认为这部分的收益波动是在债券人本身控制的范围之内。只要没超过这个界限,都不算风险损失。

但是在通常情况下,公司和债券人之间的契约是不完全的,一个完全的契约准确描述了与交易有关的所有未来可能出现的状态,以及每一种状态下契约各方的权利和责任。契约的不完全性是由现实生活的不确定性和交易成本的存在决定的,正是因为现实的不确定和契约的不完全,企业经营才会存在不确定性和风险。又由于现代的公司治理结果中,债权人作为资金提供者一般不参与公司的经营活动,我们的资本市场也还没有达到强势有效,因此,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债券人往往承担由公司经营风险转化而来的额外风险,并且这种风险是没有在契约中同种风险收益的方式加以补偿的,它是属于债权人的期望之外,属于真正的风险。由于公司的经营环境千变万化,从而公司的经营风险也是变化的,这些风险由于信息不对称都可能会转化为债权人的财务风险。

总之,由于债权人一般不具有公司治理权以及信息不对称,公司管理者接受股东的委托运用全部资本进行经营,息税前利润EBIT的变异性代表了垒部资本承担的经营风险,在这个层面上不存在债权人财务风险的问题EBIT扣减固定的资本成本利息后,再减去所得税即为净利润,净利润的变异性可视为公司承担的风险,而债权人依合同约定取得固定利息。但是,由于存在着契约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债权人的财务风险源白于企业经营风险的转移,债权人承担了不该属于自身的财务风险。并且,随着契约的不完全性和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加深,债权人承担的风险越大。

三、基于公司治理的债权人财务风险管理

按照期权理财风险管理的思想,债权人可以通过在投资时进行权力义务的分离来达到分离风险的目的,即通过支付一定的期权费将未来的不确定性转化为现在的确定性,从二对未来不确定性进行一定程度的规避,比如现在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就是可以看作是一种方式,通过购买可转化公司债券,实际上就相当于购买了一项公司看涨期权,在公司超额盈利的情况下债权人可以转化以低于市价的条件购买公司股票,实际上债权人可以通过价差收入来获得这部分超过其债券收益的报酬,它可以看作是对债权人承担的公司额外风险的补偿基于上面债权人财务风险是经营风险的转移的认识,我认为债券人可以从衍生金融品德角度去进行自己的风险控制,对于不同经营风险的公司以及自己对风险的承受态度,应该采取不同的风险规避方法,其核心可以参考期权理财权将未来不确定性转化为现在的确定性,从而将权力义务相分离的思想。

但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像可转换公司债券这类的衍生品,同样是在现行的市场环境以及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公司与债权人博弈的结果,只能从债权人的角度去控制自己的风险,而不能从根本去解决债券人的弱势地位,因此我们应该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去思考债权人的财务凤险管理。

(1)强化债权人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随着我们资本市场的补断发展,股权与债权性质将原来越模糊,债券人作为公司资金的提供者应该加大其对管理者的监督力度,比如债权人同样可以在达到一定的资金规模情况下参与公司监事会等机构,虽然其不决定公司的生产经营过程,但可以使其了解更多的公司信息起到保护自己债权的目的

风险债权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字:企业;债权;风险管理;法律问题

在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背景下,企业迅速发展,我国企业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以及金融环境背景下稳步发展,对于我国企业的发展而言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而在当前我国企业发展过程中大部分存在“重经济轻管理”的问题,企业的管理环节还未成熟,尤其是对债务以及债权的风险管理还不够重视,造成企业经常出现债权危机,影响到企业的实际发展。所以,在当前企业发展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债权风险进行合理的管控,通过相应的债权风险法律手段,完成对企业的债权风险管理,提升企业债权风险管控策略。

1企业债权的简要分析

企业债权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权利,其主要是指有关于企业债务处理问题的相关权利。企业债权指的是企业作为民事主体,在企业开展民事行为的活动中享有的债权。从企业财务管理的角度,企业债权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等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收入、资金管控等重要资金链条环节,对于企业的整体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实际的企业发展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债权问题进行合理的管控。在当前企业生产经营中,造成企业债权问题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点内容。(1)企业债权产生过程中,合同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其中包括企业购销合同、企业之间的借贷合同等内容,都是形成企业债权的主要因素。(2)企业侵权行为也是影响到企业债权的主要内容。侵权行为可分为一般侵权行为和特殊侵权行为。在一般侵权行为中,当事人一方只有因自己的过错而给他人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失时,才负赔偿责任,如果没有过错,就不须负赔偿责任。而在特殊侵权行为中,只要造成了他人的损失,不论责任主体是否存在过错,都要履行赔偿责任。(3)企业在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货款、加工款、租金、交货、货物运输、技术服务等内容也是导致企业形成债权的主要因素。企业债权是影响到企业实际生产经营以及资金资本的主要因素,对于企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实际的企业发展中,应该针对企业债权问题进行有效的管控,确保企业生产经营发展更加合理有效。

2企业债权管理风险分析研究

企业债权管理风险具体是指在企业进行债权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风险问题,是指影响到企业债权管理,影响到企业债务处理的主要因素,如果企业在管理中,缺乏对债权管理的风险控制,将会造成企业债权受损以及相关法律问题,不利于企业生产经营稳定发展。当前,在企业债权管理工作展开过程中,影响到企业债权管理的风险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1)企业自身缺乏对债权的管理意识,导致实际企业债权问题遭受法律风险的影响,也会影响到企业的实际发展。(2)企业缺乏法律意识。债权是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合法权益,对于企业的整体生产经营而言也产生一定的影响。(3)企业债权管理外部风险。外部风险是造成企业债权管理风险的主要因素,其主要包括企业的合作对象信用情况、债权管理相关法律文献等相关内容,合理的债权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

3企业债权风险管理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企业债权风险管理是当前企业生产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管理环节,对于企业的总体管理而言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当前企业债权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法律问题,影响到实际的企业债权管理,以下是对其相关法律问题进行的阐述。3.1合同法律问题。合同企业形成债权的主要原因,主要是企业与合作者之间通过合同达成了产品服务、技术服务等相关服务,合作方承诺给予企业相应的报酬,从而建立了双方之间的债务关系,企业也形成了债权。同时企业在进行其他交易过程中,其合同也是形成债权的重要标准。而当前,企业债权风险管理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包括债权合同法律问题。企业进行债权管理过程中,缺乏对合同法律问题的处理,从而形成的法律问题。第一,在企业双方进行合同制定的过程中,其未完成双方利益互换或者服务提供的合同订立,因此二者之间的债权缺乏一定的法律效应,对于后续的企业债权处理造成了影响。第二,企业债权处理过程中,合同订立不够规范也将引起债权管理风险问题。如合同条款不够明确、双方合同条款不一致等问题,都将影响到企业债权管理风险。3.2债权整体法律法规问题。债权是企业在我国境内以民事主体身份所享有的重要权利,对于企业的自身权利有重要的影响。为了能够对企业债权进行合理的保护,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国家建立了债权相关管理法规。但是,企业在实际运行管理过程中,缺乏对债权整体法律法规的应用。部分企业对于法律相关问题以及法律制度不够重视,对于相关问题也不够了解,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债权管理。所以,在实际的企业债权管理过程中,国家应该完成相关法律文献的合理制定,企业应该对债权法律法规有必要的了解,确保企业债权管理工作实施更加有效。3.3债权法律处理问题。当前,企业在债权风险管理过程中,其遇到的法律问题还包括债权事务法律处理问题。企业在发生债权纠纷或者债权不明等问题后,一定要使用法律手段进行债权法律管理。但是,在当前企业进行债权处理过程中,缺乏对法律处理问题的了解。如,当前我国法律体系针对债权诉讼时效问题进行了规定,其诉讼时效期达到2年,而如果企业对于债权诉讼处理的法律时效不够了解,将会影响到实际的债权处理效率,形成实际的债权风险问题。

4企业债权风险管理中法律对策研究

企业债权关系到企业的相关债务资金回收,对于企业的债权相关问题处理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当前企业发展过程中,应该注重对企业债权进行合理有效的风险管理,在实际的债权管控过程中,应该注重应用法律环节完成风险管控,确保债权风险管理更加有效,提升企业的债权有效管控。4.1债权风险提前规避。企业债权是企业作为民事主体发生债务等相关法律问题而形成的权利,所以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在与其他个人或者企业形成债权之前也要进行必要的风险管控,对债权进行合理的风险控制,确保债权风险管理更加有效。第一,从法律角度而言,债权形成必须要有债权双方。所以,企业在债权形成时应该对本方的风险意识进行管控,提升债权风险方法。在实际的债权风险管理过程中,企业自身应该完成对客户以及债务方的调查,了解个人或者企业的资金实力、信用状况等相关内容,确保企业良好控制债权风险,做好企业的风险管控。在企业进行实际的债权风险管控过程中,国家相关法律也有规定,要了解国家法律允许的资信情况,弄清对方的法律地位。对客户法律地位调查主要通过查验对方的执照,查阅工商登记档案来进行。第二,完成提前债权风险管控。企业应该建立债权风险管控机制,以财务部门为基础对企业实施过程中的相关债权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有针对性地使用风险管控手段,提升债权风险管控效果。4.2债权形成中的风险管控。企业债权以企业的相关合同签订作为债权形成标志,所以在债权形成过程中进行债权风险管理,主要是针对企业债权合同进行合理的风险管控,确保企业债权管理更加有效[1]。首先,在合同订立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相关法律手段完成对企业债权风险的有效控制,确保企业债权管控合理,也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企业债权的管控效果。第一,合同起草以及合同订立阶段,企业合同管理人员应该具有良好的合同管理意识以及法律意识,对于合同订立的细节化法律内容有所了解,从而确保企业债权管理更加有效,也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企业债权风险管控。第二,合同起草订立阶段,应该根据双方实际交易内容以及发生的法律关系完成合同内容的详细制定。关于合同的利益分配、服务内容以及资金报酬等内容一定要进行明确规定,确保债权双方的关系清晰,内容明了,确保债权形成管控更加有效,也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债权管控效果。第三,合同起草订立阶段,如果双方因合同内容出现分歧一定要通过合法的手段完成纠纷处理,通过对纠纷的有效处理,确保实际的企业风险管控更加有效,也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企业的风险管控效果。第四,企业双方相关债权合同订立过程中,也应该注重对合同的文本进行规范化处理,确保合同具有法律效应,提升债权风险管控[2]。其次,企业债权风险管控过程中,应该注重运用法律手段完成债权保障,合理地保护自身的债权,确保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第一,利用担保法对债权进行担保。当前,我国法律制度中对担保法进行了完善,规定债权双方可以设定担保人,担保人具有相应的法律责任,对于担保实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企业进行债权保护的过程中,利用担保法要求交易对象找到担保人,可以预防交易对象出现资金问题,导致企业出现坏账现象。第二,债权人在自身债权保护过程中,也可以使用不安抗辩权。不安抗辩权是企业债权合理保护的重要法律权利,对于企业的债权保护而言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实际的企业债权保护过程中,利用债权法更应该注重完成实际的债权管理控制,提升债权管理效果。企业应该对不安抗辩权的法律内容有所了解,并学会合理利用权利完成不安抗辩权的保护,确保相关工作实施更有效果[3]。4.3债权法律事务处理中的风险管理。在当前社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很容易出现债权法律纠纷问题,而在实际的处理环节,企业应该注重对债权法律事务处理进行风险防控,利用相关法律完成债权法律事务的合理处理,确保企业的债权等得到合理的保护[4]。首先,从法律角度而言,企业自身也具有完成债权追讨的权利,企业完全可以通过沟通、协商等方式完成对债权问题的处理,依法处理问题也是当前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而在实际的问题处理过程中,企业应该注重以下两点内容:第一,企业应该对自身的债务权利进行明晰,同时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对方存在债权法律问题,才有权利追讨债务问题;第二,企业应该成立法律部门,以法律部门完成对债权问题的处理,这样具有合法性,也更能够体现公平公正,确保企业债权法律事务处理有效。其次,从法律角度而言,企业还可以通过诉讼的手段完成债权追讨。企业在掌握有关证据后,可以向相关部门以及人民法院提讼,通过正规、合理、合法的法律手段完成债权追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另外,企业也可以通过委托追收的方式完成债权事务处理,通过律师事务所等相关法律机构完成委托管理,帮助企业完成对债权风险的有效管理[5]。

5结语

本文从企业债权风险形成前、债权形成中以及债权风险形成后三个方面阐述了债权风险管控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够对企业债权风险管理以及企业经营发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章敏锋.论施工企业的债权风险管理[J].商讯,2019,183(29):100-101.

[2]宋雨玲.浅议通过搭建信息化平台方式实现铁路企业债权风险的有效管控[J].铁道经济研究,2019(02):20-22.

[3]范光晖.国有企业债权债务财务风险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9(32):160.

[4]柯峻岭.浅谈加强债权债务管理改善企业资产结构[J].财会学习,2019(09):171-172.

[5]方保军.国有企业财务信息披露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20(07):40-43.

风险债权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债权人;财务风险管理;债务关系;信息不对称

中图分类号:D923.3F25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5A-0203-1

一、财务风险的含义

从企业管理者和所有者的角度看,财务风险是指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公司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应有的经营策略,在企业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的比重大,偿债能力弱,则财务风险大,反之,债务资本比重小,偿债能力强,则财务风险小。基于企业管理者和所有者的角度,财务风险主要表现有企业无力偿还到期债务导致诉讼或破产的财务危机,利率变动风险,再筹资风险。

二、债权人财务风险分析

债权人作为要素所有者将资金借给企业后,即与企业经营者形成了委托关系,根据大家对风险的研究我们可以知道,占在债权人的角度,风险是事件的不确定性引起的,由于对未来结果予以期望所带来的无法符合期望结果的可能性也就是说,风险是结果差异引起的结果偏离,即期望结果的可能偏离。因此,如果债权人和公司所签订的合约是完全的,合约详细规定了经理人在所有的外部状态中的行为以及利润的分配情况并进行风险披露,则债权人的财务风险问题也就不复存在,因为根据风险与收益均衡的原理,债券人的这一部分收益波动实在其本身的预料之中的,在签订契约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并目有相应的风险收益去补偿它。

或者我们从VAR风险:计量的的角度去理解它。也可以认为这部分的收益波动是在债券人本身控制的范围之内。只要没超过这个界限,都不算风险损失。

但是在通常情况下,公司和债券人之间的契约是不完全的,一个完全的契约准确描述了与交易有关的所有未来可能出现的状态,以及每一种状态下契约各方的权利和责任。契约的不完全性是由现实生活的不确定性和交易成本的存在决定的,正是因为现实的不确定和契约的不完全,企业经营才会存在不确定性和风险。又由于现代的公司治理结果中,债权人作为资金提供者一般不参与公司的经营活动,我们的资本市场也还没有达到强势有效,因此,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债券人往往承担由公司经营风险转化而来的额外风险,并且这种风险是没有在契约中同种风险收益的方式加以补偿的,它是属于债权人的期望之外,属于真正的风险。由于公司的经营环境千变万化,从而公司的经营风险也是变化的,这些风险由于信息不对称都可能会转化为债权人的财务风险。

总之,由于债权人一般不具有公司治理权以及信息不对称,公司管理者接受股东的委托运用全部资本进行经营,息税前利润EBIT 的变异性代表了垒部资本承担的经营风险,在这个层面上不存在债权人财务风险的问题 EBIT 扣减固定的资本成本利息后,再减去所得税即为净利润,净利润的变异性可视为公司承担的风险,而债权人依合同约定取得固定利息。但是,由于存在着契约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债权人的财务风险源自于企业经营风险的转移,债权人承担了不该属于自身的财务风险。并且,随着契约的不完全性和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加深,债权人承担的风险越大。

三、基于公司治理的债权人财务风险管理

按照期权理财风险管理的思想,债权人可以通过在投资时进行权力义务的分离来达到分离风险的目的,即通过支付一定的期权费将未来的不确定性转化为现在的确定性,从二对未来不确定性进行一定程度的规避,比如现在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就是可以看作是一种方式,通过购买可转化公司债券,实际上就相当于购买了一项公司看涨期权,在公司超额盈利的情况下债权人可以转化以低于市价的条件购买公司股票,实际上债权人可以通过价差收入来获得这部分超过其债券收益的报酬,它可以看作是对债权人承担的公司额外风险的补偿基于上面债权人财务风险是经营风险的转移的认识,我认为债券人可以从衍生金融品德角度去进行自己的风险控制,对于不同经营风险的公司以及自己对风险的承受态度,应该采取不同的风险规避方法,其核心可以参考期权理财权将未来不确定性转化为现在的确定性,从而将权力义务相分离的思想。

但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像可转换公司债券这类的衍生品,同样是在现行的市场环境以及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公司与债权人博弈的结果,只能从债权人的角度去控制自己的风险,而不能从根本去解决债券人的弱势地位,因此我们应该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去思考债权人的财务风险管理。

1.强化债权人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随着我们资本市场的补断发展,股权与债权性质将原来越模糊,债券人作为公司资金的提供者应该加大其对管理者的监督力度,比如债权人同样可以在达到一定的资金规模情况下参与公司监事会等机构,虽然其不决定公司的生产经营过程,但可以使其了解更多的公司信息起到保护自己债权的目的。

2.加强公司的信息披露,加强公司的信息披露可以减少管理者与债权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债权人根据合同的规定,定期进行实地调查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借入资金的使用等各方面的详细信息,监督企业严格执行借款合同契约规定的相关条款,尤其是限制性条款。同时,规范和完善企业信息的披露制度,以满足债权人对相关信息的需求。⑤①

参考文献:

[1] 邓长才.浅析企业财务风险与防范,工业审计与会计,2008(1)

[2] 何俭亮.债权人与公司治理,证券市场导报,2001(7)

风险债权管理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在现代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债权人做为公司资金的提供者,具有到期收取本金和利息的固定权利,其财务风险是源自于企业经营风险的转移,由于不完全契约和信息不对称,债权人承担了与其收益不匹配的财务风险,治理权后置是导致债权人财务风险的直接原因;而信息不对称是根本原因。债权人对财务风险的管理关键获得一部分剩余控制权,让债权人拥有更多的经营信息,实现股权和债权共同治理。

一、 财务风险的含义

从企业管理者和所有者的角度看,财务风险是指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公司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应有的经营策略,在企业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的比重大,偿债能力弱,则财务风险大,反之,债务资本比重小,偿债能力强,则财务风险小。基于企业管理者和所有者的角度,财务风险主要表现有企业无力偿还到期债务导致诉讼或破产的财务危机,利率变动风险,再筹资风险。

二、债权人财务风险分析

债权人作为要素所有者将资金借给企业后,即与企业经营者形成了委托关系,根据大家对风险的研究我们可以知道,占在债权人的角度,风险是事件的不确定性引起的,由于对未来结果予以期望所带来的无法符合期望结果的可能性也就是说,风险是结果差异引起的结果偏离,即期望结果的可能偏离。因此,如果债权人和公司所签订的合约是完全的,合约详细规定了经理人在所有的外部状态中的行为以及利润的分配情况并进行风险披露,则债权人的财务风险问题也就不复存在,因为根据风险与收益均衡的原理,债券人的这一部分收益波动实在其本身的预料之中的,在签订契约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并目有相应的风险收益去补偿它。

或者我们从var风险:计量的的角度去理解它。也可以认为这部分的收益波动是在债券人本身控制的范围之内。只要没超过这个界限,都不算风险损失。

但是在通常情况下,公司和债券人之间的契约是不完全的,一个完全的契约准确描述了与交易有关的所有未来可能出现的状态,以及每一种状态下契约各方的权利和责任。契约的不完全性是由现实生活的不确定性和交易成本的存在决定的,正是因为现实的不确定和契约的不完全,企业经营才会存在不确定性和风险。又由于现代的公司治理结果中,债权人作为资金提供者一般不参与公司的经营活动,我们的资本市场也还没有达到强势有效,因此,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债券人往往承担由公司经营风险转化而来的额外风险,并且这种风险是没有在契约中同种风险收益的方式加以补偿的,它是属于债权人的期望之外,属于真正的风险。由于公司的经营环境千变万化,从而公司的经营风险也是变化的,这些风险由于信息不对称都可能会转化为债权人的财务风险。

总之,由于债权人一般不具有公司治理权以及信息不对称,公司管理者接受股东的委托运用全部资本进行经营,息税前利润ebit 的变异性代表了垒部资本承担的经营风险,在这个层面上不存在债权人财务风险的问题 ebit 扣减固定的资本成本利息后,再减去所得税即为净利润,净利润的变异性可视为公司承担的风险,而债权人依合同约定取得固定利息。但是,由于存在着契约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债权人的财务风险源白于企业经营风险的转移,债权人承担了不该属于自身的财务风险。并且,随着契约的不完全性和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加深,债权人承担的风险越大。

三、基于公司治理的债权人财务风险管理

按照期权理财风险管理的思想,债权人可以通过在投资时进行权力义务的分离来达到分离风险的目的,即通过支付一定的期权费将未来的不确定性转化为现在的确定性,从二对未来不确定性进行一定程度的规避,比如现在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就是可以看作是一种方式,通过购买可转化公司债券,实际上就相当于购买了一项公司看涨期权,在公司超额盈利的情况下债权人可以转化以低于市价的条件购买公司股票,实际上债权人可以通过价差收入来获得这部分超过其债券收益的报酬,它可以看作是对债权人承担的公司额外风险的补偿基于上面债权人财务风险是经营风险的转移的认识,我认为债券人可以从衍生金融品德角度去进行自己的风险控制,对于不同经营风险的公司以及自己对风险的承受态度,应该采取不同的风险规避方法,其核心可以参考期权理财权将未来不确定性转化为现在的确定性,从而将权力义务相分离的思想。

但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像可转换公司债券这类的衍生品,同样是在现行的市场环境以及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公司与债权人博弈的结果,只能从债权人的角度去控制自己的风险,而不能从根本去解决债券人的弱势地位,因此我们应该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去思考债权人的财务凤险管理。

(1) 强化债权人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随着我们资本市场的补断发展,股权与债权性质将原来越模糊,债券人作为公司资金的提供者应该加大其对管理者的监督力度,比如债权人同样可以在达到一定的资金规模情况下参与公司监事会等机构,虽然其不决定公司的生产经营过程,但可以使其了解更多的公司信息起到保护自己债权的目的

(2)加强公司的信息披露,加强公司的信息披露可以减少管理者与债权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债权人根据合同的规定,定期进行实地调查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借入资金的使用等各方面的详细信息,监督企业严格执行借款合同契约规定的相关条款,尤其是限制性条款。同时,规范和完善企业信息的披露制度,以满足债权人对相关信息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邓长才.浅析企业财务风险与防范,工业审计与会计,2008(1)

[2] 何俭亮债权 人与公司治理,证券市场导报 ,2001(7)

风险债权管理范文第7篇

摘 要 随着企业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风险管理已经被各大企业广泛关注,主要因为财务风险管理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特殊的管理功能,特别是作为企业资金提供者的债权人,他们承担着与其收益不匹配的财务风险。对此,债权人必须要进行财务风险的有效管理,及时捕捉到更多的经营信息,使企业的股权和债券能够在共同治理下进行合理的处理,确保企业经济能够安全正常的开展。本文主要从财务风险的定义出发,分析财务风险的特点及企业出现财务风险的原因,并系统的分析作为企业债权人如何规避财务风险的有效管理措施。

关键词 债权人 财务风险 管理

随着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越来越快,不仅要重视财务风险管理方法和程序的研究,而且应转变观念,充分认识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的重要性,由于财务风险在市场经济中广泛性和复杂性,导致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对企业债权人而言是十分不利的,这种不完全契约和信息不对称会导致企业债权人的财务受到不同程度的风险,损害债权人的利益。企业债权人必须要适时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进行防范和控制,把企业中经营的主体进行风险的识别,重视财务在债权诉讼中的应用等等,切实提高财务风险的管理水平。

一、财务风险的定义及特点

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风险中在财务活动上的集中体现,并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始终,主要是因为企业财务结构和融资不当导致债务人受到经济收益减小的风险。如果企业经营的财务风险较大,债务资本的比重就大,债务偿还能力就弱,长期保持偿还无力就会出现诉讼或破产的财务危机;如果企业的财务风险较小,能够在偿债能力范围内,就会使企业规避经营风险,使企业能够在安全经营下开展。

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特点:一是,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于财务风险的管理是必然的,但是出现不可预期的财务风险也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可能性的发展对企业债券人而言,就必须要加强对没有实现预期目标的风险的规避策略,以减少不必要的利益损失;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由于企业经济的开展在错综复杂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容易受到市场发展的影响,在财务风险管理上很容易出现滞后性和不确定性,无法完全掌握到潜在的财务风险,对企业财务活动的把握也是容易不受控制;三是,财政风险的灾难性,财政管理的失误、决策者的投资失败、财务人员日常管理的疏忽,都会导致企业偿债能力的降低,严重者会导致企业破产。

二、企业出现财务风险的原因

(一)企业财务管理者对财务风险的重视力度不足

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于财政风险的客观存在性,导致企业开展经营活动必然会有财务风险的存在,所以企业财务管理者必须要引起高度的重视,提高财务风险意识,改善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模式,不要片面的认为控制好现金流就可以避免财政风险的出现。

(二)企业经营者的投资失误

投资生产是企业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措施,也是企业谋求更大利益的主要目的。但现实中,很多企业决策人在投资上很容易受到主观经验主义的臆断,忽视企业的财务管理,忽略企业的偿还能力,很容易出现投资后的企业负债累累,企业财务周转不灵等现象,使企业陷入财务风险中。

(三)债务规模,资金结构不合理

在企业经营中,集资到的资金来源不同,有自有的资金和负债资金两种,在投资的时间、使用的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如果企业没有合理的分配好资金结构,很容易出现企业的资金结构严重失衡,资产负债率越高意味着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

(四)库存结构不合理,企业的赊销不均衡

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在不同时期根据企业经济发展会对库存积压的货物进行处理,但是如果出现库存结构不合理,很容易造成企业赊销不均衡。如为了减少库存积压,加大销量,就会使企业收账金额加大,一旦资金回笼慢,就会影响企业资金的流动;另外,企业若积压产品过多,也会导致资金沉淀,资产的流动性下降,使企业偿债能力降低。

三、企业债权人如何规避财务风险的有效管理措施。

(一)债权人应该加强风险意识

企业经营中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债权人作为企业经营的资金提供者,必须要树立风险意识、正确评估风险是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应对风险的前提。债券人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观察市场经济的发展走向,合理的规避降低财务风险发展的几率,安排相应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多元化、全方位的财务风险管理,避免财务风险在日常财务管理中出现潜在的危机,时刻保持着高度的防范意识,高度重视财务风险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

(二)强化债务人在财务风险中的治理作用

企业的资金管理无论是对股权所有者还是债权所有者都有着很大的利益关系,一旦企业财务风险加大,不仅仅是对企业经营者造成一定的利益损失,而是还会影响到债权人的切身利益。对此,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必须要强化债务人在财务风险中的治理作用,加强对企业管理者投资、融资等各个方面的监督管理,达到一定的资金规模情况下,债权人参与公司监事会,对企业管理者的投资方案给出合理性的意见,避免出现企业投资失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三)债权人应该加强对财务风险的分析能力

由于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债权人对资金转借给企业发展的未来结果予以期望所带来的无法符合期望结果的可能性也会存在,如果企业风险结果加大就会与期望结果偏离。所以,债权人应该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要将收益波动是在债券人本身控制的范围之内。只要没超过这个界限,都不算风险损失。除了要与企业签署契约,同时在日常监管下,还要加强财务原始单据真实性、合法性对财务风险作用的认识,对财务原始单据、财务记录的时间顺序、债权债务双方信函的往来、发票或收据等等进行有效的保管,以防止企业出现资不抵债现象,在债券诉讼中都会对债权人给予很大的帮助,减少债权人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如有一起审理债权纠纷案件,案件是因叔伯兄弟二人合伙经营一家餐馆引的。因双方合伙账务未清算,法院不受理其合伙纠纷案件,一方只能仅就散伙时约定的转让财产部分的转让金提讼,而同时,几家给合伙餐馆供货的供货商亦对合伙的二人提起几件诉讼案件,据二人讲,还有四、五家供货商也正在准备……就这些案件和纠纷而言,如果能把双方合伙账务理清,上述几宗案件均会马上得以解决,那些尚在准备的案件也将及时得到化解,能消除不少当事人的诉累,同时也节约了我们的审判资源。但是,目前,由于个人合伙其自身发展和经济活动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一旦发生纠纷,合伙的个人之间很难自行解决纷争。

(四)加强企业信息的披露

债权人如果没有及时了解企业的发展信息,很容易造成管理者与债权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加大债权人在企业财务风险中的利益损失。对此,债权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时刻关注和了解企业生产经营、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借入资金的使用等各方面的详细信息等等,使企业发展能够依照债权人与企业签订的合同办事,规范和完善企业信息的披露制度,从而使债权人能够及时保护切身的经济利益。

结语:企业债权人对财务风险的有效管理必须在风险管理责任的基础上,建立财务风险管理的责任制。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竞争越演越烈,对财政风险管理的研究就要更加深入化,企业债权人要进行全方位、多领域的研究,从而促进企业的安全经营,满足企业的长久发展,特别是对债权诉讼中,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是很重要,可以避免债权人出现更多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刘振,吴鹏飞.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科技经济市场.2011(01):13-14.

[2]王颖.现代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中国集体经济.2010(12):3-4.

[3]曾艳艳.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策略探讨.现代商业.2011(21):33-34.

[4]熊湘江.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应对措施.China's Foreign Trade.2011(14):19-20.

风险债权管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债权人心理 债权融资 逆向选择

债权融资的特点

欧债危机的爆发冲击到世界债务市场并导致世界金融行业的保守主义崛起。为有效规避债务人的债权融资风险,债权人普遍采取审慎策略来有效控制放债条件及其规模。从融资类型的角度分析,债务人的融资来源可以分解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两类,其中外部融资又可以分解为权益性融资和债权融资两类。与其他融资模式相比较,债权融资具有如下特点。其一,在债权融资业务中,债务人仅获得资金使用权而非所有权,债权人享有对债务人征收债务利息和到期征收本金的权利。其二,基于财务杠杆原理,债权融资模式在有助于提升债务人企业的权益资金报酬率的同时亦增加其权益资金风险,并可能在导致其权益资金严重受损的同时,损害债权人的应得权益。其三,通过债权人与债务人协商的方式,债权融资模式安排赋予债权人获取债务人内部商业信息并干预债务人内部业务管理的权利(梅龙生,2010)。企业债权融资活动难的问题已然制约了我国企业融资市场的健康运作,限制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债权人心理角度分析制约企业债权融资效能发挥的主要障碍并给出相应的策略,有助于降低债权融资业务的交易成本,优化债权人资源配置,提升债务人企业的融资利用效率。

基于债权人心理的企业债权融资风险分析

(一)信息不对称风险

在债权人与债务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风险偏好较小的债权人在惜贷心理的支配下,普遍采取审慎贷款策略。其一,企业债权融资业务中的交易各方对影响交易效果的关键信息的掌控水平存在差异性。债权人难以掌握充分的债务人私人信息,故处于信息不对称性条件下的弱势一方。而债务人企业因对其自身信用信息水平掌握得较为充分,故处于债权融资业务交易中的优势一方。在信息完全对称性条件难以满足的情形下,债权人受到对债务人企业经营风险难以掌控的心理顾虑的影响,通常采取审慎的资本运营策略,从而导致部分资信较高的债务人企业被排挤出债权人的业务审核体系。其二,信息不对称性导致债权人在开展对债务人企业的债权融资业务的过程中的信号传递效率降低(吴娅玲,2012)。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斯宾塞(Michael Spence)认为,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市场中,交易一方在无法区别另一方能力水平的情形下,将给予高能力和低能力水平的交易对方以同等的报酬。在当前我国尚未健全面向全国的征信体系条件下,债权人难以从权威渠道获取债务人企业的真实与全面的信用信息。债务人有较强冲动向债权人发出可通过该债权融资业务为债权人创造较高预期收益率的信号的方式来获取债权人的信任。

基于债权人心理的企业债权融资的道德风险系指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给债权人有效监督债务人的行为设置障碍,使得债务人有可能利用其信息不透明的优势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的风险。导致企业债权融资过程中的道德风险的暴露主要表现为如下方面:其一,债务人的资产专用性约束了债权人利用债务人的专用性资产来偿债的可能性。专用性资产难以改为其他用途,该资产一旦用于它途,将导致其经济价值大幅下降,从而降低债权人的资产安全水平。其根源在于债务人在与债权人商谈债权融资协议的过程中,有意或者无意隐匿其资产专用属性,从而导致债权人在协议达成后陷入进退两难的窘境。其二,债权人与债务人的有限理性也是导致债权融资业务中的道德风险暴露的根源。债权人与债务人在追求各自经济利益目标层面具有同一性。作为具有人格特征的有机体的法人单位,债权人与债务人企业在收集必要商业信息以支持决策层面方面受到对信息的感知和认知能力有限的制约,这使得其行为受到组织有限理性的制约。债权融资契约当事人双方的有限理性导致交易对方可能利用其信息不对称性来采取机会主义,以追求自身利益最优化目标,但同时造成交易另一方的长期损失。

(二)逆向选择风险

企业债权融资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性直接影响债权人的心理决策倾向,并使其作出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决策。其一,在债权人对债务人经营风险水平缺乏充分了解的前提下,债权人通常会更加审慎考虑债务人的债权融资方案的可行性,并对债务人的债权融资方案提出较多的附加条件,以降低其自身的资本贷出风险。债权人所采取的降低贷出风险的举措将抬升债务人的债权融资成本。在将系统风险保持在一定水平的条件下,债务人的债权融资方案的内生风险水平越低,其预期投资回报率越高。这将直接导致债权人所采取的降低贷出风险的措施失效,进而被迫作出逆向选择决策。其二,债权人对债务人提出的债权融资方案的逆向选择风险是债权融资制度安排的内在不合理的必然结果,其所造成的债权融资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扭曲及资源配置效率下滑的问题本质上是债权融资市场参与各方预设选择的必然结果。其三,债权人对债务人提出的债权融资方案的逆向选择结果直接导致低债权融资业务风险的优秀企业被挤出债权融资市场。这是由于债权人为规避其自身信息劣势风险而采取增加信息甄别成本策略,该政策的实质是通过增加低债权融资风险型企业的申请成本的方式来补贴高债权融资风险型企业。低债权融资风险型企业被迫离开债权融资市场的最终结果是增加债权人的贷出资本风险,降低债权人的净资产收益率。

基于债权人心理的企业债权融资策略探析

(一)信用管理策略

债务人企业的信用水平直接影响了债权人对于企业债权融资的风险水平评估结果,进而决定债权人的放债决策。因此,债务人企业应当积极配合债权人建设信用信息管理体系,确保债权融资活动双方当事企业能够在信用信息透明的基础上建立相互信任关系,从而降低债权融资活动的履约成本。其一,债权人应当建立债务人企业的债务融资信用信息数据库,并运用基于互联网的信用信息数据库的方式来整合各地债务人企业的债权融资信用信息资源,从而有效控制债权人与债务人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风险。债权人还应当将金融、司法、税务、工商、房地产管理等行政与事业管理部门所掌握的债务人企业的信用信息数据进行联网数据处理,以强化债权人对债务人实际偿债能力的评估有效性。第二,债权人应当强化对债务人企业在债权融资活动中的失信行为惩戒制度建设。有着较高失信行为取向的债务人企业通常利用多个债权人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通的弊端,采取向多间债权人企业融资并采取实质性逃废债务的行为。这种逃废债务的行为不仅给债权人企业的资金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而且推高了债权人企业的债权融资业务运营成本,进而通过运营成本转移方式增加了其他守法守信债务人。

(二)业务稽核策略

债权人应当强化其内部业务审批与稽核制度建设,以有效控制其内部运营风险,提升其债权融资业务稳健运行能力。其一,债权人应当强化对债务人企业的债权融资业务的融资结构分析,以有效处理隐匿在债权融资业务中的复杂风险因素。债权人企业通过建构债权融资业务风险评估模型的方式,对债务人的融资风险给予较为系统的结构化分析,并据此作为融资业务审批与否的基础依据。由于债务人出于自利的立场,采取各种违规措施来隐匿其债权融资风险,从而加大债权人的融资业务结构性风险(薛永基、李健,2010)。通过对债务人的债权融资业务的风险结构进行分析,从中提炼出引致债权融资风险的若干风险因素,并采取结构化分析将风险分解为若干可控的风险管理模块,以帮助债权人有效控制债务人风险。其二,债权人应当秉持可比性原则来强化对债务人企业的债权融资的业务审批。鉴于债务人的债权融资项目的风险相对性,债权人企业不应当运用绝对绩效指标来衡量债务人的风险水平,而应当转而建立基于可比性的相对指标来有效测度债务人的风险水平,并从中遴选相对优异的候选债务人作为债权融资业务伙伴。其三,债权人企业应当选择关键风险控制项目,并将其作为对债务人企业债权融资业务审批的重点。该关键风险控制项目应当系指那些当债权人忽视其风险因素后,将直接影响债权人作出正确风险识别与控制决策的影响因素。风险控制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债权人企业应当集中有限风控资源于关键风险控制项目之上,以便有效甄别出对债权融资项目影响较大的风险因子并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其风险扩散。

(三)财务风控策略

债权人对债务人企业的债权融资业务风险控制的最终着力点在于对债务人内部财务风险的控制。其一,债权人企业应当强化对债务人企业的资本结构设计的控制。债务人企业的债务融资能力受制于其资本结构。当债务人企业提高运用非权益方式融资比例时,债权人风险随之降低。债权人应当对债务人的资本结构进行深入分析,计算债务人的各种融资预案中的资本结构对企业整体的每股盈余水平的影响,并运用每股盈余无差异点技术来做风险决策,从而确保企业以最优的资本结构设计来满足债权人的风险收益最优化目标。其二,债权人企业应当强化对债务人企业的内部财务风险管理,通过协助债务人企业选择恰当的融资模式和融资成本设计方案的方式,促进企业提升其资金占用成本、降低其生产周期和存货周转期、减少其应收帐款周转期,从而促使其提高资本利用效率。其三,债权人应当充分利用财务杠杆原理来降低债务人的债权融资业务风险(苏新龙等,2010)。债权人应当充分重视对债务人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做实时监控,以有效控制其财务利息与其偿债能力的比率水平。债权人企业可以通过考核债务人的息税前利润变动趋势的方式来协调其债务人的财务杠杆系数,进而将其债务人的债权融资业务风险控制在债权人可以接受的风险范围内。

(四)人才智库策略

在欧债危机肆虐的当下,我国金融行业日益重视对债权融资专业人才的挖掘与培养。基于债权人心理的企业债权融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可以从如下方面展开:其一,债权人企业应当重视对具备跨专业知识储备的实战型债权融资专业人才的挖掘与培养。债权人在实施债权融资业务时,并未对债务人企业的经营范围做严格限制。但从实质性风险诱因上分析,债务人企业的业务类型的差异性势必对债权人维护其资本安全的基本诉求产生影响。为此,债权人企业应通过招聘跨专业高素质金融人才的方式来强化其对不同债务人企业内部业务的差异性认知,并从产业运营和金融业务两个层面考核债务人企业的债权融资风险水平。其二,债权人企业应重视通过风控业务外包的方式来充分利用外部智力资源服务于本企业。通过将债权融资业务风险控制业务外包的形式,债权人企业可以通过与外包企业合作的方式承载外包企业的风控知识的转移,从而有效提升债权人企业在债权融资风险控制领域的知识积累水平,确保债权人企业在债权融资业务领域的可持续竞争。

参考文献:

1.梅龙生.保证债权效力的应然分析[J].商业时代,2010(25)

2.吴娅玲.会计稳健性对公司债权融资效率的影响[J].经济管理,2012(10)

3.薛永基,李健.初创科技型企业债权融资与治理机制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0(1)

风险债权管理范文第9篇

【关键词】资金风险;担保风险;重组风险;资产处置风险

本文所Q财务风险包括货币资金运营风险、担保风险、债权债务重组风险、资产处置风险和日常财务风险。

一 、货币资金运营风险管理

货币资金运营风险是指短期货币资金运营中可能存在的法律、资产安全、收益实现等风险。短期货币资金运营包括结构性存款、委托贷款及其他短期投资等。加强货币资金运营风险管理,旨在保证货币资金资产安全,收益实现及时完整。

公司风险管理部是货币资金运营风险的主管部门,负责风险评估及相应指导、监督、检查等工作;公司财务部是货币资金运营风险内部控制的主管部门,负责对内部控制各环节实施风险控制,其他相关部门协助。

结构性存款按照以下基本程序进行:

1.提报事项。财务部根据公司货币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确定结构性存款意向后,将拟进行的结构性存款事项相关资料报送风险管理部。

2.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部对结构性存款事项进行研究,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价,形成初步意见。将其上报公司分管领导,作为决策的依据。

委托贷款及其他短期投资等短期货币资金运营按照以下基本程序进行:

(1)提报事项。财务部根据公司货币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确定资金运营意向后,将拟进行的货币资金运营项目情况说明报送风险管理部。

(2) 项目调研。风险管理部会同财务部及相关业务部门对被投资单位及其担保提供方、受托方的资产、经营、财务、资信状况等展开调研,编制调研报告。

(3)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部对担保事项进行研究,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价,形成初步意见,出具风险评估报告,经风险管理委员会审查后,作为决策的依据。

二、担保风险管理

担保风险指公司以第三人的身份为债务人对于债权人所负的债务提供担保,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由公司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承担责任的风险。加强担保风险管理,旨在严格控制对外担保产生的债务风险,减少损失的发生。对担保风险的管理主要包括提报担保事项、风险评估等程序。

公司风险管理部是担保风险的主管部门,负责风险评估及相应指导、监督、检查等工作;业务主办部门是担保风险内部控制的主管部门,负责对内部控制各环节实施风险控制,其他相关部门协助。

1.提报担保事项。公司分管领导批准受理担保业务后,业务承办部门将经过审批的《担保业务受理书》及申请资料报送风险管理部。

2.项目调研。风险管理部会同业务主办部门对担保申请人及反担保提供方的经营、财务、资信等状况展开调研,编制调研报告。

3.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部对担保事项进行研究,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价、形成初步意见,出具风险评估报告。经风险管理委员会审查后,作为公司决策的依据。

三、 债权债务重组风险管理

债权债务重组风险指债权人与债务人所达成协议的法律风险、偿债资产的安全完整、收益实现等风险。加强债权债务重组风险管理,旨在严格控制债权债务重组事项,保证公司权益的实现。

公司风险管理部是债权债务重组风险的主管部门,负责风险评估及相应指导、监督、检查等工作;业务主办部门是债权债务重组内部控制的主管部门,负责对内部控制各环节实施风险控制,其他相关部门协助。

债权债务重组事项必须按照以下基本程序进行:

1.提报重组事项。根据需要,拟进行债权债务重组时,业务主办部门或所属单位收集拟重组债权债务相关情况说明、拟换入换出资产说明和评估报告、相关资产重组定价、职能部门的审核意见等资料,填写《债权债务重组申请表》,将上述资料报送风险管理部。

2.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部对债权债务重组事项进行研究,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价、形成初步意见,出具风险评估报告。对预计损失超过100万元的债权债务重组事项,必须将风险评估报告上报风险管理委员会审查后,作为公司决策的依据。

四、资产处置风险管理

资产处置风险是指公司对其占有、使用的资产进行出售、报废、核销等行为时,存在的法律风险、收益实现或损失确认合理、及时、完整等风险。加强资产处置风险管理,旨在严格控制各项资产处置,保证公司权益的实现。

资产处置事项必须按照以下基本程序进行:

1.保管或使用部门申请。公司或所属单位保管或使用部门根据资产的实际情况,提出《资产处置申请》,注明资产状况(含名称、数量、规格型号、账面金额及其他详细说明)、申请处置原因、拟处置意见等。然后把《资产处置申请》报送机电部等资产管理部门以及风险管理部和财务部审核。

2.所属单位审核。所属单位资产管理部门对保管或使用部门提报的拟处置资产采用现场查看、资料复核等方式审核后签署意见,将其上报本单位分管领导履行相应的审批程序。经单位研究同意后将上述拟资产处置资料上报公司机电部等资产管理部门以及风险管理部和财务部。

3.公司机电部等资产管理部门、风险管理部和财务部共同采用现场查看、资料复核等方式对资产处置风险进行评估,出具风险评估报告。

五、日常财务风险管理

日常财务风险主要包括流动资金风险、盈利能力风险、偿债能力风险、营运能力风险、发展潜力风险、收益分配风险等。加强日常财务风险管理,旨在及时发现并控制重大财务风险,保证公司财务健康运行。

财务部及所属单位财务部门通过辨识、分析和评价风险,确定重大日常财务风险清单,采用定期编制财务指标分析预警表或其他方式对重大日常财务风险进行监控,制定风险应对建议方案,将其报送风险管理部。由风险管理部统一编制风险管理报告,上报公司分管领导,作为决策的依据。

六、结论

风险债权管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企业 破产清算 法律风险管理

所谓的破产清算,主要是指在企业无法清偿到期债务的形势下,根据破产法所规定的要求进行企业清算。企业在进行破产清算时难免会遇上一系列的法律风险问题而导致破产清算不能够很好地进行。所以说,如何更好地深入了解破产清算中的法律风险,以便有效的帮助企业经营管理者了解破产法,并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减少可能会产生的法律风险有其探究性意义。

一、企业破产清算的几种法律风险

(一)破产申请的法律风险

企业破产申请的危险可能存在债权人不具备破产申请资格。破产主体资格主要是指具有破产的债务人具有法律上进行破产程序的资格,若是债务人不具备破产主体资格,法院不能受理其案件。而根据我国的破产法规定,企业法人才具有破产资格。如金融机构虽然属于企业法人,但若发生破产对于社会的稳定及广大客户的经济财产都会造成极大影响,所以破产法对于金融机构采取了较为谨慎的态度,为其设定了破产前特别程序:金融机构的接托管程序,若是在被接管后仍然不能解除债务危机才能进行破产申请。所以,在破产申请时,必须正确判断其是否具有债权人申请资格,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二)破产管理人制度中的法律风险

首先,存在不能正确履行职责的风险。这主要是指管理人违反法律的注意义务、怠工或是没有尽力履职;或是,与债务人或是部分债权人进行传统,损害破产清算过程中其他方面正当权益的行为。而若是法院及债权人会议不能够及时发现这些行为,对破产程序的顺利进行或是其他各方面的权益都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耗。其次,存在管理人自身的风险。破产清算管理过程中,管理人有权利也必定有其责任,管理人在履行职责时难免会遇到一定的法律风险。破产法对于管理人并没有按照相关的勤勉履职来设定行政、民事等责任,所以在责任标准相对笼统,且没有形成完善的责任体系的情况下,将会给管理人员带来一定的执业法律风险。同时,管理人的执业责任保险体系也并没有健全建立,这也无疑加深了广大社会中介机构的执业风险。

(三)破产债权申报的法律风险

一方面,根据《破产法》的相关规定,法院所受理的破产案件应当确认为债权人的申报期限。债权人应当在法院所规定的申报期限内进行申报,若是没有申报也可在破产进行分配前补充申报,但是在这之前若是进行分配,便不再对其做出分配。同时,审查和确定出补充的债权申报费用,将由补充申报人承担。另一方面,债权人若是没有按照相关规定来进行债权申报,将不能够按照法律规定程序来行使权力,也不能够得到应有的清偿,债权利益将会变成泡影。最后,在债权申报成功后,还需要破产管理人进行审查,方可召开债权人会议审核。若是债权人没有对管理人的审查结果在债权人会议上提出异议,那么债权很有可能会被列入破产债权视作清偿。

二、企业破产清算的法律风险管理对策

(一)事前防范

企业在进行事前防范主要是指尽量排除法律风险的可能性。例如在企业成立或是合同签订之前的审查,亦或是企业在做出重决策之前所进行的风险评估等,这就意味着企业应当通过规范化的运作,并按照法律专业人员的严格把关,逐步排除和筛选法律风险,尽量将其扼杀在萌芽期。这种事前防范的成本相对较小,且效益高,减少了相应的诉讼和仲裁等相关程序,就能够使企业破产清算稳序进行,减少非必要法律风险。这也要求了企业的领导层必须掌握好相关法律意识,增强法律风险的责任感。

(二)事中控制

所谓的事中控制主要是指企业在实际的破产清算过程中对于法律工作机制应当进行完善,法律责任切实落实到各部门及其人员身上,实现企业法律风险的动态化监控及其全方位的防范,使法律风险能够被有效控制。事中控制也具有节约成本且容易控制好风险的特点。所以,企业破产清算法律风险管理的关键更在于事中控制,是有效排除风向的一道关卡。例如在债券职务管理、资产的清算处置及案件纠纷管理等过程当中,皆要求企业应当建立起动态的防空系统,强化相应的主体意识,才能有效将法律风险在事中控制过程中被逐步消化和吸收。

(三)事后补救

事后补救主要是指在法律风险出现时,通过企业内部的法律部门,与相关的司法机关及时进行沟通配合,以便最大限度的保障破产清算的进行或是挽回企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事后补救更要求企业能够积极主动地去进行经济司法,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较之前两个补救措施,事后补救的经济成本相对较大,且处于被动状态。但是,企业若是能够积极与相应的司法机关进行配合沟通,以最大限度的保障企业的各项财产权益,那么不仅能够减少法律风险,也能够将企业自身的损失降到最低。

三、结束语

在企业进行破产清算的过程中除了上述所讲的破产申请、破产人管理制度及其破产债权申报等几个法律风险,还有其他可能会面临的法律风险,而无论是面临何种法律风险,企业都应当自觉的加强法律风险意识,并将法律风险贯彻全面贯彻于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建立起相应的法律风险内控机制。如此,才能够为风险化解打下良好基础,做好破产清算的一系列程序,最终保障社会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晓峰.破产清算法律风险管理策略[M].法律出版社,2011

上一篇:教育培训学习范文 下一篇:陪护护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