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识别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6 07:00:24

风险识别论文

风险识别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房地产;投资;风险识别

房地产投资的全过程是指从房地产投资意向的产生到房地产出售、资金回收或报废为止的整个过程。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般可分为投资决策、项目实施和房地产经营管理等阶段。不同的阶段各具有不同的风险特征,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投资的失败,投资者必须对各个环节的不确定因素进行识别并加以防范。

一、投资决策阶段的风险

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投资决策阶段最为关键,拥有最大的不确定性与机动性。房地产投资一旦展开进行,很难从项目建设中撤出,否则会付出高昂代价。房地产投资决策阶段风险主要源于政策和经济方面。

1.政策风险

国家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是全局的,政策的潜在变化可能给房地产开发经营者带来各种形式的经济损失。尤其在我国,市场经济环境尚未完善的条件下,政策风险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尤为重要。

(1)产业政策风险

国家产业政策的变化影响房地产商品需求结构变化,决定着房地产业的兴衰。国家强调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会直接促进城市商业和服务业、楼宇市场的繁荣。政府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降低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紧缩投资于房地产业的资金,将会减少房地产商品市场的活力,给房地产开发企业带来损失。

(2)金融政策风险

房地产投资绝大部分依靠银行贷款而进行,国家金融政策的调整对房地产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2003年6月央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对房地产开发资金贷款、土地储备贷款、建筑施工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个人住房贷款等方面作了严格规定,提高房地产企业贷款准入门槛,使那些主要靠银行贷款进行投资的企业面临着一定的风险。

(3)土地政策风险

房地产开发建设以土地为载体,土地政策的变化势必对房地产业产生重要影响。土地产权制度的变更、不同的土地取得方式、土地调控制度以及不同的土地政策执行力度都会带来房地产投资风险。

(4)税收政策风险

税收政策的变化对房地产投资影响重大。税收政策和土地调控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调节房地产市场的两个有力工具。房地产投资中,各种税费名目繁多,占开发成本相当大的比例,因此,一旦提高税率,房地产开发企业将面临巨大成本风险。

(5)城市规划风险

城市规划除了涉及到规划指标和用途的相容性、容积率、建筑覆盖率、建筑限高等,更重要的是通过城市规划布局调整和城区功能调整、交通的变化等来对房地产业带来影响。因此,房地产企业能不能及早预测规划目标,选择增值潜力较大的合适地块,是决定项目开发成败的核心因素。

2.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包括市场供求风险和通货风险。市场供求风险是最直接的风险。市场供应量、市场购买力、市场价格等反映供需状况指标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导致供需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进而极易导致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不平衡而形成市场供需风险。相反,市场供需不平衡会导致大量商品房空置滞销,使投资者承受资金积压的风险。另外,房地产投资周期较长,其间可能遭受由于物价下降带来的通货紧缩风险,也可能遭受因物价上涨而形成的通货膨胀风险。膨胀率下降会抑制对房地产商品的需求,房地产价格下跌,给房地产投资者带来损失,膨胀率增大会刺激对房地产的需求。

3.区域社会环境风险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各个国家、不同地区的社会环境各异,这使得不同地域的房地产开发面临不同的风险因素,同一风险因素在各地的影响程度也相差悬殊,即风险具有比较明显的地域性。

4.开发时机风险

从房地产周期理论可知,项目开发时机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由于房地产开发周期长,易受国民经济的影响,因此,经济发展趋势就成为影响开发时机的主要因素。所以说,风险与开发时机的选择密切相关。

二、项目实施阶段的风险

房地产投资的实施阶段是指房地产投资计划的具体实现过程,它包括从获取土地、筹措资金到设计施工等过程。此阶段将面临具体的风险因素。

一方面,在土地获取阶段,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协议、招标和拍卖意投等方式来获得所需要的土地,这三种获取土地方式的选择就具有一定的风险。

另一方面,时间、质量和成本是房地产项目建设阶段的三大管理核心,也是三大风险因素。管理不当,将会使企业面临工期拖延风险、质量风险和成本风险。

1.工期拖延风险

工期一旦被延长,一方面房地产市场状况可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错过最佳租售时机,如已预售,会承担逾期交付的违约损失、信誉损失;另一方面,会增加投入资金利息支出,增加管理费。

2.项目质量风险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开发项目质量主要体现在项目的适用性、可靠性、经济性、美观性与环境协调性五个方面。消费者重视房屋的物理质量,更强调房屋的效用。承包商施工技术水平落后、偷工减料,建筑结构有安全隐患等,是造成项目质量风险的主要因素;房屋设计和户型结构未充分考虑潜在消费者功能需求,也是房屋质量不佳的重要方面。

3.开发成本风险

房地产项目开发成本风险源于开发的各个阶段。建设前期对项目成本的影响程度达95%—100%,越到后期影响程度越小。在规划设计中,方案陈旧、深度不够,参数选用不合理以及未进行优化优选设计,都会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在建设期间,国家调整产业政策,采用新的要求或更高的技术标准,也都会使房地产开发成本增加。除此之外,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导致的建材价格上涨和建筑成本的增加及项目是否能按时完工、工程质量的保证、施工中意外事故等都是这一阶段将要面临的风险。

三、经营管理阶段的风险

房地产项目建成后,资金投放工作基本结束,投资过程就转入到房地产销售、出租或物业管理的经营管理阶段。该阶段决定着房地产投资收益的实现,是房地产投资风险最大的环节之一。其中包括:营销策划风险、物业管理风险和其他风险。

1.营销策划风险

营销策划是经营管理的核心,它的成败直接影响到成本能否收回、利润能否实现。在房地产营销策划中,价格定位、销售渠道、营销方式等都是很重要的方面。其中,定价最关键,因为消费者对价格最敏感。价格过高远离市场会引起房地产销售困难,难以实现利润;而价格过低不仅会减少房地产利润,还可能致使消费者怀疑商品房的质量,从而影响房地产商在市场中的形象和信誉风险。

2.物业管理风险

物业管理的水平关系到企业的声誉和后继生存与发展。房地产开发投资竞争日益激烈,消费者不仅注重其价格和质量,而且注重其售后服务,即物业管理,物业管理需要一些专业的管理人员来进行管理,这也面临着一些不确定因素,如专业管理队伍、管理构架、管理公约以及管理费用等。

3.其他风险

其他风险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其中包括不可抗力以及由人们的过失或故意行为所致的灾害等等。这些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较小,但所造成的损失却是较大的。

总之,房地产投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涉及面广且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存在着大量不确定的风险因素,同时,还涉及到房地产投资者与政府部门、最终用户等之间的诸多关系,涉及到大量的政策、法规和法律问题,要做出一系列非确定性决策,这些决策属于风险性决策范畴,决策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到投资的效果甚至投资的成败。因此,必须对房地产投资过程作全面、系统的风险分析。

参考文献:

[1]许晓音.房地产投资风险与防范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2,(9).

[2]李伟.房地产投资分析与综合开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俞明轩.房地产投资分析[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风险识别论文范文第2篇

结合药品研发的实际情况,研发项目风险主要有技术风险、生产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资金风险、环境风险和其他风险。

技术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研发能力、技术的竞争优势和技术的产业化潜力、技术的生命周期以及知识产权等方面。市场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市场竞争优势、市场增值潜力、市场规模、市场产品周期、产品的商业化运作水平以及竞争对手等方面。资金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融资方案、企业自有资金、资本运营、项目成本、利率汇率税率的变动等。管理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管理者的素质和管理体系的素质。生产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原材料和能源供应能力、生产设备和工艺水平、生产人员构成、生产费用的满足程度等。环境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经济环境、政策环节和金融环境。除了考虑宏观的政治、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外,还需考虑医药行业的行业发展趋势和相关法规,包括国家正在进行的医疗体制改革、药政管理机构的调整、药品价格、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信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以及其相关细则对药品项目的影响等因素。其他因素需要根据具体项目具体分析,如资信体系风险主要考虑研发人员的道德风险等。

除了以上风险以外,新药研发还有一些自身特有的潜在风险。主要体现在新药研发项目生命周期中的四个阶段:

(1)实验室发现阶段的决策风险,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市场需求等方面。

(2)临床前研究阶段的技术风险和药物固有的风险,技术风险包括技术不成熟、不先进和技术的难度、复杂性等方面;药物固有风险表现在安全性低、活性不高、稳定性不好等方面。

(3)临床研究阶段的质量风险、法律风险和管理风险。

(4)新药申报阶段主要考虑药品注册法规或相关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

二、研发风险阶段的划分

研发大致分为决策阶段、技术阶段、生产阶段、市场阶段。决策阶段包括:市场调研与技术预测、技术评价与创意筛选、可行性研究与论证决策、项目立项与计划制订。技术阶段包括:项目启动与技术方案实施、技术难点攻关及相应技术研究、信产品或新工艺的设计、新产品试制、中间试验、产品定型。生产阶段包括:试产及小批量生产、大批量生产。市场阶段是指新产品的市场营销。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风险。

不同行业之间的研发过程会存在差异,使得研发各阶段的风险在形式上、内容上、特征上不尽相同。在制药行业,一般需经过以下5个阶段(决策阶段除外):(1)概念开发与前期研究。包括化合物方案筛选,成分提取或合成,药理学及动物学实验。(2)临床前试验。包括进一步筛选方案,毒性、药理性、副作用、耐药性试验,合成路径备选,稳定性分析与试验,临床试验准备。(3)临床试验。包括健康志愿者试验,病人试验,剂量、用法、禁忌、毒性等的规定、生产方法与工艺设计、工厂设计。(4)专家评审、检验、注册与生产。(5)销售。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应该将研发阶段和风险类别相结合,如果单独从阶段特征或风险特征来考察研发风险,则忽视了两者之间的联系。

三、项目风险因素的层次和相互关系

新药研发项目的风险是一动态负责体系,项目风险因素及其要素,需从项目整体上综合考虑。各个因素及其要素在体系中有着不同的地位和层次关系,并且这种地位和层次关系随项目的进展而不断变化。通常这些指标的第一个特征是层次性,各类指标被划分为若干层次,下一层次的指标是上一层次指标的细分。第二个特征是定性指标较多,而定量指标很少,对于风险的综合处理和计算,是一瓶颈。第三个特征是主因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各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主因素和各要素形成一立体交互网络体系。对于具体项目而严,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此外,由于新药研发是一个价值不断发现的过程。随着药物研发的不断深入,各种风险的地位和主次关系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研发实验室阶段,主要为资金风险和研发技术风险;如进入中试阶段,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和生产风险则为主要风险指标;到达申报阶段,主要考虑政策风险和管理风险;成功开发,到达上市阶段,则主要考虑市场推广的资金风险、营销风险和市场竞争风险。

对于项目投资和成果转化而言,对于处于不同阶段的新药项目,对其进行评价时,需考虑的风险侧重点也不同。对于早期项目,更看重项目的发展性和其潜在的市场价值及其技术风险;对于中试和临床前申报阶段的项目,市场需求、技术适用、专利、生产实施条件、相关法律法规是需要着重考虑;对于取得临床研究批准文号的项目,则需重点考虑临床研究的技术质量风险、市场定位、产品壁垒和保护等因素;对于已经上市的品种,产品综合竞争力、市场营销风险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等因素是关键因素。

风险识别是发现潜在风险的过程,是研发项目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将研发阶段和风险类别相结合,分层次识别药品研发项目风险,对药品生产企业加强研发项目管理、增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一个新药项目适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不但是一个辅助决策工具,而且是一各自我诊断工具。对投资人或研发管理者全面、系统、客观的全要素评价研发项目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用评估指标体系,投资人或研发管理者能全方位、多视角地剖析和挖掘项目的投资价值,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资风险。对企业而言,利用评估体系可以对企业的内部机制、发展环境和条件、产品技术方案、资金筹措计划、未来收益等进行自我诊断,并以此为参考进行自我改造,提升自身潜质,以适应市场的发展。

【摘要】药品研发项目投入大、周期长、成功率低,将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引入药品研发领域,对其进行全方面、全过程的管理,是提高新药研发管理水平的有力手段,对药品生产企业加强研发项目管理、增强竞争力具有现实意义。

风险识别论文范文第3篇

一年来,我们通过调研、实践等总结出:内部控制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是: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

本系列论文三篇分别从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缺陷产生的原因、解决问题的对策三大板块分别论述。

内部控制的基本方式主要有:组织规划控制、授权批准控制、预算控制、实物控制、成本控制、风险控制和审计控制。就目前来看,真正被执行且广泛应用的有组织规划、授权批准、实物控制、成本控制,预算控制、审计控制在逐步趋于完善,但风险控制则有待改进。在此我就组织规划、授权批准、实物控制谈谈“双良”是如何规范内部控制的。

一:内部控制概念与理解

内部控制的目标

促进实现发展战略。战略目标要求单位将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在单位经营管理中努力作出符合战略要求、有利于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造长久价值的策略选择。

促进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经营目标要求单位结合自身所处的特定的经营、行业和 经济 环境,通过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不断提高营运活动的盈利能力和管理效率。

促进提高信息报告质量。可靠的信息报告可以保证对外披露的信息报告的真实、完整,有利于提升单位的诚信度和公信力,维护单位良好的声誉和形象。

促进维护资产的安全。良好的内部控制是单位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应当为资产安全完整提供扎实的制度保障。

促进企业经营合法合规。守法和诚信是单位健康发展的基石。合规性目标要求单位必须将发展置于国家 法律 法规允许的基本框架之下,在守法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发展。

良好的内控系统应能够确保上述目标的实现。内控是一种程序,它意味着向某一终点努力,但不是终点本身;内控是用来取得一种或多种互相区分而又紧密联系的目标;内控受人的影响,而不只是政策、守则或表格;期待内控为公司管理层提供合理的保证,而不是绝对的保证。

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

内部控制的目标和主体构造了内控系统的整体框架,可以帮助人们更全面和更深刻地理解内控及其控制对象,使人们能够以内控为有力武器,为实现内控目标自觉奋斗。

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实施内控控制的基础。内部环境主要包括治理结构、组织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策、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反舞弊机制。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及时识别、 科学 分析和评价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采取应对策略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

控制措施:控制措施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结合风险应对策略所采取的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得以实现的方法和手段,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方式。

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与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各种信息,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

监督检查:监督检查是企业对其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与评估,形成书面报告并做出相应处理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

二、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中现存问题

目前由于制造业企业由于自身发展特点,企业内部控制现状不容乐观,究其本源,以下问题系其元凶。

指导法规不健全。在今天,诸多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法规都出自不同的政府部门之手。由于地理时空以及工作侧重有所不同,各部门的指导意见不尽相同。法规混乱,政令不统一,多头管理造成了内部控制的主体不明,导致执行企业的无所适从,甚至直接采取了“消极怠工”“以不变应万变”的内部控制建设态度,最终出现了企业内部控制主管部门的无所作为以及内部控制制度名存实亡的现状。

控制环境不理想。COSO 认为内部控制环境主要指企业的核心人员以及这些人的个别属性和所处的工作环境,包括个人诚信正直、道德价值观与所具备的完成组织承诺的能力、董事会与稽核委员会、管理阶层的经营理念与营运风格、组织结构、职责划分和人力资源的政策与程序。它提出的控制环境是实行内部控制的基础和前提,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它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执行,以及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内部控制可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不完善,主要表现在治理结构权责不分,导致内控组织虚设或根本没设 ;董事长与总经理重合;人事政策不相匹配 ;独立董事与内部审计形同虚设。

缺乏适当的控制活动。进行有效控制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制定控制程序和标准,并使之成文化,让员工都了解相关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而我国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往往忽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有的企业会计人员素质较低,账务处理极度混乱 ;有的企业内部管理混乱,缺乏必要的内部牵制制度,使得员工相互勾结 ;有的企业连必要的账都没有,或设立多本账,直接伪造、编制会计凭证、会计账簿 ;有的企业很少进行财产清算,账实不符,大量潜亏隐藏在库存中。例如我国很多企业尤其是小企业中,只有一位会计人员,又记账,又审核,什么都做,这样就不可能不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监督弱化问题较严重。近年来,企业的内部审计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并成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其主要表现为内部审计人员切身利益直接受所在单位控制,内部审计在本单位主要领导人直接领导下对其负责并报告工作。客观上造成内部审计为本单位利益服务的依附性,工作质量直接受单位领导的制约。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也就只能取决于单位领导的认识水平和廉洁自律程度。外部监督乏力。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作为企业外部监督体系,也不尽如入意。

内部控制是由单位治理层、管理层及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单位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单位实现发展战略。

风险识别论文范文第4篇

1979年8月,国务院提出“出国办企业”,从而拉开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序幕。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并进一步明确要求,要“通过市场和政策引导,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

从2000~2004年,中国年批准海外投资企业的平均增长率为33.01%,比“九五”期间提高了12.35个百分点。从2000年~2005年,年批准海外投资额的平均增长率为56.36%。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特点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发展趋势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对外投资呈加快发展趋势,规模持续扩大。据商务部统计,2002~2007年,我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净额达到597亿美元,年均增速高达60%。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吸收外商投资最多,同时也是对外投资最多的国家。

第二,通过收购、兼并实现的直接投资占投资额量的大部分。2006年,通过收购、兼并实现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为70亿美元,金融类为12亿美元,占当年投资资金流量的39%。200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265亿美元,其中非金融类投资248亿美元,占93%,2008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占85%。

第三,对外投资形式多样,行业分布广泛。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学习借鉴了国际经验,既有通过收购兼并,也有与当地企业合资及第三国企业联合投资,代资承包工程等方式,200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流向采矿业的有85.4亿美元,占40%;流向商业服务业的45.2亿,占21.4%,交通运输占13.8亿美元,占6.5%。

第四,一大批大型企业通过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的跨国经营,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在“走出去”过程中形成优势。中石油、中海油、中远等一批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另据普华永道新近的调查报告测算,2009年中国海外投资交易达166宗,交易金额约335亿美元,为2008年的3倍,也超过了国际金融危机前2007年的水平。“走出去”战略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是,随着中国企业越来越多的走出去的行为,也产生了许多国外政治风险。

如何衡量国外政政治风险?

关于“国外政治风险”的概念早已有之,西方银行投资时往往有 “好”国家与“坏”国家区分,并由此产生了所谓的“国家风险评估”理论,比如,美国人斯特芬・罗伯克(Stefan H.Robock)在1971 年的一篇甚有影响的论文――《政治风险:识别与评估》中就指出,国际经营中政治风险存在于(1)经营环境中出现的一些不连续性;(2)这些不连续性难以预料;(3)它们由政治变化所带来的。经营环境中的这些变化必须具有对某家企业的利润或其他目标有重大影响的潜在可能性时才构成“风险”。杰夫利・西蒙(Jeffreg D.Simon) 则在其1982年发表的《政治风险评估:过去的倾向和未来的展望》论文中认为“政治风险可视为政府的亦或社会的行动与政策,或源于东道国或源于其外,对有选择的或者大多数国外经营与投资产生不利影响。”Jeffrey D.Simon认为,“政治风险可被视为政府的或社会的行动与政策,或者导源于东道国内或者导源于东道国外,对挑选的一批或大多数外国经营业务与投资产生反面影响。”

在国内,也有学者指出,国外政治风险是指“环绕某一国际项目或企业的设定经营结果(收入、成本、利润、市场份额、经营的连续性等) 而可能源自于东道国政治、政策、亦或外汇制度的不稳定性的非市场不确定变化”,或指“在跨国经营的活动中,由于东道国政府政策的不稳定性以及干预经济的行为,导致该国外国投资者投资价值遭受损失的不确定性”,或者指 “因东道国政局动荡、民族或宗教派别冲突、战争及各项经济政策的变化等因素,给投资者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如何衡量国外政治风险也有不少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指出了四种比较具体的衡量国外政治风险的指标或指数,应用比较广泛的有以下四种:第一,宏观社会政治模型(The Macro-sociopolitical Models)。MSP模型的核心是将政治不稳定解释成各种经济的、意识形态的及社会力量的综合作用。第二,丁氏渐逝需求模型(The Ting Obsolescing Demand Model)。此模型考虑了渐逝协议现象以及非工业化国家建立行业政策和投资管理体制的趋势。这个模型认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加速工业化并专注于经济发展。因此,没收和国有化等暴力风险将逐渐变得罕见。第三,政治制度稳定指数。该指数旨在为政治风险提供一个定量分析框架。它由三个分指数构成:国家的社会经济特征指数、社会冲突指数和政府作用指数,其中社会冲突指数有三个分量:社会不安定、国内暴乱和统治危机。这些指数分别根据各类指标测定,从年鉴或政府文件等出版物中获得。第四,政治风险指数。政治风险指数动态考量不同国家经营环境的现状以及未来5年后和10年后的情况。它先选定一套能够灵活加权的关键因素,再由专长于政治科学而不是商务的常设专家组对评估国家多项因素以国际企业的角度评分,汇总各因素的评分即得该国政治风险指数。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和模式

对这些国外政治风险的研究的对象,过去多以西方跨国企业的行为为主,现在则有了“中国企业的国外政治风险”的新案例。

与其他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相比较,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和模式有其鲜明的特点和显著区别,表现在: (1)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是OFDI(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截至2007年末,中央企业OFDI存量占中国OFDI存量的比重超过80%,2006年,国有企业在对外直接存量中占到了81%。OFDI的海外资产规模前10大企业均为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

(2)资源能源寻求型和市场扩张式OFDI占较大比重。截至2007年底,石油、矿产开采类OFDI存量占23.9%,商业服务类OFDI存量占25.9%,批发零售类OFDI存量占17.3%,交通物流类OFDI存量占10.1%,制造业类OFDI存量占10%。中国企业的OFDI具有较强的政策促动性,尤其是国企表现更为明显,还体现在OFDI的产业选择上没有显现我国的产业优势,在OFDI模式上过于单一。

(3)据不完全统计,至2006年,外交部参与处理的各类中国人海外安全事件已超过30,000起。截至2006年12月25日,至少有558名中国公民在海外被羁押(158人)或受当地社会动乱波及(400人);至少有37人在76起凶案(抢劫、偷盗、枪击)中丧生,至少有42人受伤。在这其中,主要受冲击的人员都在大型国有企业,现将遭遇的主要政治劫持事件整理如表1。

(4)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主要领域集中在资源、能源和通信服务业为主,主要的投资金额均有几单集中的大型投资项目带动,其中包括像2008年中铝联合美铝收购力拓12%股权,工行55亿完成收购南非标准银行20%的股份等等,都表现出国有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占有主流地位。据普华永道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2009年进行海外“抄底”的企业中,主力军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

因此,国有企业控股或者参股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所遭遇到的政治风险,更能说明中国企业国外政治风险的要义。

如何防范国外政治风险:中海油收购尤尼科案例分析

在如何防范国外政治风险领域,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收购美国尤尼科石油公司事件具有典型的意义。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以下简称中海油)是中国最大的国家石油公司之一,是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商。自成立以来,中国海油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由一家单纯从事油气开采的上游公司,发展成为主业突出、产业链完整的综合型能源集团,形成了上游(石油勘探、开发、生产及销售)、中下游(天然气及发电、化工、炼化、化肥)、专业技术服务(油田服务、海油工程、综合服务)、金融服务以及新能源等产业板块。

尤尼科石油公司(Unocal Corporation,以下简称尤尼科)是一家以原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为主的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加州,距今已有115年的历史,员工数量为6600人左右。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尤尼科目前业务包括北美和国际原油及天然气开采、物探、天然气及管网建设、贸易、采矿及房地产等业务。其中原油及天然气开采业务是尤尼科的主营业务。截至2004年底,公司总收入为82.04亿美元,净利润为12.08亿美元,公司总资产达131亿美元,在美国油气巨头中排名第九。

2005年1月7日,尤尼科挂牌出售,中海油计划出价130亿美元、全现金购买。3月初中海油开始与尤尼科高层接触,并向尤尼科提交了“无约束力报价”。尤尼科当时的市值还不到百亿美元。但很快,随着国际原油价格飙升,尤尼科股价迅速上涨,中海油内部对这一收购看法出现分歧。在中海油意见还没有统一之时,美国第二大石油公司雪佛龙4月宣布以160亿美元加股票的形式收购尤尼科,收购计划包括25%的现金(44亿美元)、75%的股票交换,以及接收尤尼科的16亿美元债务。6月10日,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批准雪佛龙的收购计划。6月17日,美国联邦众议员查德・庞勃(Richard Pombo)和邓肯・亨特(Duncan Hunter)致函布什总统,要求以国家安全为由全面审议中海油收购尤尼科的计划。中海油收购难度加大。7月20日,尤尼科董事会决定接受雪佛龙公司加价之后的报价,并推荐给股东大会。2005年8月2日,中海油宣布撤回收购尤尼科的报价。至此,这场长达8个月之久,中国迄今为止涉及金额最多、规模最大的海外收购,以中海油的主动退出而告终。

中海油收购尤尼科失利,主要是对海外政治风险估计不足。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目标企业所在国的政治障碍是竞购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在中海油提出收购案时,东道国美国的政治反应尤为强烈。收购交易宣布后,在美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政治上的反对声音,甚至要取消或更改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多年来行之有效的程序。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壮大,使视中国为强大竞争对手的美方感到无比担心和恐惧。尤其是这笔收购涉及到国家经济安全的能源行业,触动了美国人最敏感的能源神经,也很自然被贴上中国实施能源走出去战略的标签,这些都导致美国一些公众和政府机构的警惕。美国能源部长、财政部长先后表示美国政府出于国家安全考虑,要严格审查这起收购案。接着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能源法案新增条款,要求政府在120天内对中国的能源状况进行研究,研究报告出台21天后,才能够批准中海油对尤尼科的收购。这一法案的通过基本排除了中海油竞购成功的可能。由此可见,目标企业所在国国内的政治和政策障碍,是这次中海油公司并购美国尤尼科公司失败的最主要原因。

(2)制度环境差异。中美两国的政治制度与经济体制存在根本差异,两国公司之间的收购活动不可避免地伴随有政治风险,收购过程也更加艰难。另外,中海油国有企业的身份使其收购目的令人生疑:到底是接受母公司的财政支持,完成中国石油的战略任务;还是以上市公司的身份,完全市场化地参与收购。美方始终认为这起收购是国家行为,所以采取政治手段横加干涉,使得中海油最终迫于强大的政治压力退出收购。

(3)国企背景被泛政治化。中国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不透明的关系则是竞购失败的一个不可忽略原因。中海油对尤尼科的竞购引起了华盛顿的激烈反应。中海油是一家香港上市公司,70%的股份归未上市的母公司所有,母公司的全部股份则为一个中央政府机构所有。这个机构就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它是中国政府认定的“战略”行业中的约190家主要企业的控股股东。这种关系足以让许多人相信,中国海洋石油公司不过是中国政府的一个部门。此外,中海油严重依赖国有母公司提供的补贴,这不可避免地令人质疑其独立性。由于中国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复杂而含糊不清,因而使外国政界和竞购对手有了合理原因,来强烈反对中国国有企业收购外国公司。

海外“中国因素”给中国企业带来的风险

尤尼斯收购失败只是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一个较为典型的案例。除此之外的国外政治风险可以从表2说明:

如果说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可能会碰到这些风险之外,对于中国来说,还有一个特殊的政治风险,就是中国企业受到“中国因素”的影响会比其他国家的影响更大。

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时间里,中国先是实行开放政策,接着是与世界经济“接轨”,一方面改革经济运行机制与体制,使其适应世界经济体系;另一方面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经济组织,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当外部世界突然发现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现身国际商业市场和资本市场、中国学生和旅游者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国的高等学府时,“中国因素”便成了一个热门话题。美国和欧洲国家为约束中国而颁布的一些新的规则不能被中国所接受,而同时,中国对国际事务的干预力度也在逐渐加强,不会轻易附和西方决策国的意见,甚至还会做出相反的政治表态。在“走出去”的实施过程中,中国企业的收购和投资行为也引来了非难和歧视。

海外的“中国因素”给中国企业带来的风险,具体表现在以下四点:

(1)“中国因素”与地区冲突、恐怖主义相结合。比较突出的是在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苏丹等国,针对中国人员与机构的袭击和绑架事件,这些国家的恐怖和极端分子为了达到政治目的,造成一定声势,不惜进行恐怖主义的活动,威胁了在那些地方经营的中国企业和人员的安全。以巴基斯坦为例,在政治上巴基斯坦与中国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这也成为反巴基斯坦政府的极端组织屡屡袭击中国人的原因之一。

(2)“中国因素”与“中国”、“反华排华”相结合。西方一些政府和许多别有用心的人把失业、高油价怪罪于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出现了“中国”。而中国企业海外经营往往过分追求纯粹的经济利益,不注重建立本土化的公共关系,很少实施本土化的经营战略,很容易引起“排华”情绪,导致绑架人质、敲诈勒索、获取高额赎金等事件的发生。比如印度尼西亚发生的“反华潮”,欧洲极右翼分子针对中国人的暴力事件。菲律宾、马来西亚和越南等一些东南亚国家也存在严重的“排华”情绪,当地华人屡遭武装分子的袭击,给在这些地区开展投资经营活动的中国企业造成极大损失。

(3)“中国因素”与地缘政治相结合,受到第三国的干预。第三国干预风险包括第三国施加东道国压力或者是第三国政府直接采取制裁措施的风险。比较突出的案例是当中石油筹备海外上市赴纽约路演时,美国一些政治势力致函各大投资基金,以中石油在“邪恶国家”苏丹开发石油为由要求基金经理们抵制中石油,并在美国国会提出了正式的议案。2004 年初中石化集团参与竞标伊朗油田时,也受到了美国的阻挠。

(4)投资目的国人民对“中国因素”的认知。在阿拉伯或者巴基斯坦地区或者国家,这些地方的绝大多数人民对中国抱有好感,这样则会增加企业在这些地区经营的便利;而相反,一些对中国或者意识形态仇恨的国家人民,则会对来自中国的企业不报好感。有些国家的领导人的“中国认知”还可以直接决定企业经营环境的好坏,在对中国有好感的政治领导人治理下,中国企业更容易在这些国家经营管理。

从企业、政府、国际三个方面层面防范国外政治风险

中国企业“走出去”在面对上述国外政治风险的时候,要减小甚至消除政治风险,本文作者认为所采取的防范措施主要应包括三个方面,即从企业本身防范,政府层次的配套措施和国际层面的预防。

第一,在“走出去”前做好充分的政治风险的评估工作。“‘内向型’的企业自然不用太在乎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但对于‘走出去’的企业就另当别论。而由于这些年对人文社会科学的轻视,中国对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与历史的研究又是恰恰目前极为不利的。” 所以加强对投资目的国政治背景的研究很有必要,在项目实施前,应分析判定目标国的总体政治形势,据此筛选相对适宜的东道国。

第二,建立有效的监控、预警政治因素变动的机制。监控社会政治因素的变动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即使出现突变,也是各种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因此,建立一个监控和预警系统,跟踪东道国及相关国家的政治形势变化是很有必要的。有效的监控系统能够使跨国公司在政治风险到来之前赢得时间,在机遇到来时,采取果断措施规避风险。同时应该做好政府间的协调工作,这在预防或是发生政治风险后都是一个保障。

第三,购买关于防御政治风险的保险。几乎所有发达国家有旨在保护本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安全的保险机构。海外投资保险是指跨国公司以购买投资保险和担保的形式,将政治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在美国,承担投资保险和担保的是海外私人投资公司(OPIC)。它承担的政治风险有四种:①货币不可兑换;②没收;③战争、革命、暴乱和内战;④政治暴力事件。中国在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与海外投资保证方面的承保机构是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购买保险是中国企业“走出去”降低政治风险更为经济的一条选择。

第四,注重与当地融合和本土化。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往往没有注意到当地的经济民生发展,较少雇用当地员工,导致企业经营和当地发展不一致。如果中国跨国企业能加强与东道国各界利益上的融合,那么产生政治风险的可能性就会降低。

但是,仅有企业层次的防范还不够,还应有政府层面的防范措施,这些措施包括:

第一,在“走出去”的进程中,中国政府对中国企业、公民在海外的经营状况和安全问题不但给与了高度关注,而且都在不断的进步探索中。在机构设置方面,外交部专门设立了“涉外安全事务司”,专门处理涉及中国公民海外安全方面的问题。政府相关部门根据我国外交政策方针及对外发展战略,对各国投资环境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同时把有关信息向国内企业进行了通报并提供及时的有针对性地指导。

虽然中国还没有专门的政治风险评估机构,但是有政府背景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在这方面做了很重要的工作,了我国首部《国家风险分析报告》,“标志着我国国家风险分析体系的正式建立,为我国境外投资企业进行风险的识别、评估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第二,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迄今,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是中国海外投资的绝对主导力量。这种特定的投资主体结构不仅在海外投资中存在颇为严重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而且效率问题和遭遇到的政治风险更突出。由于认为民营企业的效率高于国有企业,近来中国学者普遍主张鼓励民营企业先“走出去”,改变目前国有企业主导海外投资的局面,甚至有著名经济学家主张对外投资应以私营企业为主。

除了以上理由外,还需要考量的是以国有企业为主的投资结构会增加海外投资的政治风险水平。因为一些国家会认为中国国有企业并非完全基于市场行为而进行经营,其往往体现了政府意志,从而对我国企业“走出去”横加干涉,更为严重的方法是禁止投资贸易,因而改善这种投资主体结构,推动民营、私营企业“走出去”,从事海外投资有助于缓解或避免发生某些政治风险。

以中海油收购尤尼科公司为例,美国政府和民众往往认为作为国有企业的中海油的收购行动背后体现的是中国政府的意志,因而在收购过程中遭遇了很多不必要的审查和非难。随着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产战略性重组的深化及民营经济的壮大,目前“国重民轻”的投资主体结构必将发生变化。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必将是一个崭新的浪潮。

第三,在建立政府保障企业投资安全的体系中,健全立法保障内容。我国现有领事保护的相关法律依据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与外国签订的领事条约和参加的国际公约;二是国内法,包括国籍法、继承法、《中国公民出入境管理法》、海商法等。但这种领事保护本身是有限度的,因为使领馆在驻在国没有行政权力,更无司法权力,也不能干涉他国司法。因此,推动领事保护法制化,可以让更多在外企业遵循依法办事的原则,对企业在东道国合法经营和依法受保护至关重要。

由于政治风险的成因和作用结果可能涉及了国家间的关系,国际体系的机制等方面,所以企业在投资过程中,也要注意国际层面的预防措施。

第一,要利用有关防范及处置海外投资政治风险的国际法制。战后国际社会在建立防范及处置海外投资政治风险的国际法制的成果主要有三个方面:①根据ICSID公约建立的投资争端解决机制;②根据MIGA公约建立的政治风险保险机制;③根据WTO协定建立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在当今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并且强权政治若隐若现的情况下,国际法对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维护合法权益总体上是有利的。加入和合理运用以上国际条约,对于中国企业在世界范围内防范政治风险也是可取的,运用好这些国际条约,可以尽可能把企业运营中碰到的问题归于纯粹的经济上来,摒除过多的政治因素的影响。

风险识别论文范文第5篇

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项目管理:项目监理;对比分析

现今,我国的项目管理主要值得是在项目施工期间的管理。本文主要是通过对管理项目和项目监理的分析,在找出两者的实际差距之后。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并且找到解决项目监理向项目管理发展的措施。

一、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监理的概念比较

不论是古时还是现在,在建设建筑的工程中都存在有管理的活动。不论是国外的金字塔,还是国内的长城等古老建筑。都会存在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活动。通常所讲的建设项目管理活动都是以现代化的理论为指导进行的活动。项目管理包括的内容很多,是一项复杂的活动。从项目的招标阶段到后来的施工,竣工阶段,都会存在项目管理的活动。项目的管理也就在一定的程度上关系着建设项目能否顺利完成。工程管理的推行实质是为了加强工程项目管理。对业主的项目有全面的管理,监督工作。从监理制度的形成以来,监理的发展很迅速。规模也越来越大,作用也变得明显。这样就出现了一批成功的监理企业,并且拥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也仅仅是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与国际上的先进水平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二、二者的含义比较

项目工程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采用项目管理就是满足业主对于项目的要求和期望。采用工程管理的知识和技术在工期和投资以及质量之间维持一个平衡点。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业主获得更大的工程效益。工程监理是业主雇佣的,受到业主的委托。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获得委托方的批准之后,对工程进行的监督。

三、二者的特点比较

二者都属于服务性的活动,最终在项目的实施阶段是为了满足于业主的需求和完成业主的指示。总之,最终都是为了服务于业主的需要。

1、项目管理企业的特点

工程项目虽然说是固定项目,但是每个项目都具有不同的特点,业主的需要也会不同。要达到业主的满意和需求就要有一支实践能力很强的管理人才。在项目的实施阶段能够很好地完成协调和监督作用。以至工程结束的时候获得业主的赞赏。一般的工程项目管理方都不会是投资方。也不存在资金方面的考虑,这就要求项目管理方能够不受其他的干扰。依法运作,一切都应当根据实际去操作,独立完成。只是服务于业主,认真踏实完成自己的职责。做经得起检验的工程,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口碑。项目在施工阶段很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条件制约和变化。在实际的工作中,更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及时处理,这就要求要有灵活的思维。只有灵活的思维才能适应千变万化的需要。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从开始到最后的建成使用阶段,都是一项大的工程。为了克服运作过程当中的各种小的问题就要应用系统的工程理论,不断调整和平衡条件。协调好各方的关系,形成有特色的管理体系和模式。

2、工程监理的特点

既不属于建筑的直接生产者也不是产于建筑的经营者。不参与工程的造价工作,也不存在利益的分成。工程监理只根据业主的需要服务于业主,应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为了业主的工程建设提供支持。工程监理方是在施工方和业主方面之外的第三方,具有其独立的一面。在进行监理工作的时候就应当公正独立完成自己的工作。项目监理是一种高智能的服务,属于密集型的服务技术企业。它必须有一批专业性的人才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相关的经验。要能够发现和解决工程项目中问题的能力。工程监理进行工作主要是依据国家的政策和相关的标准。在实际的过程中监理人员应当根据合同去维护双方的利益和权益。组织多方面的协调工作,在有争论的时候监理人员要承担调节的作用。调节的时候一定要立场公正。项目管理和监理的工作特点相同,但是工作的职责不同,这样就产生了比较大的差异。

3、主要内容的比较

项目管理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前期工作、目标的确定、组织结构、计划管理和综合协调、设计管理、项目组织等。项目监理主要包括,前期阶段、勘察设计、保修阶段等的监理。监理的主要负责内容是控制建设投资,工期和质量。协调各方面的工作。项目管理的范围明显比项目监理的范围大,工程监理在项目中有一定的局限性。工程项目越大,管理工作也就越复杂多样。工作中也是千变万化。没有完整的工作计划和协调是没法达到业主需求的。在制定计划的时候,一定要多收集各方面的信息。有一套连贯的一致的计划。根据实际的情况在不断地改变计划,完善计划。确保计划的顺利实现。和施工单位共同制定工程的质量设计,认真做好质量的监督工作在后期还要做到回访。在指导思想方面二者是完全一样的。监理要起到人员的协调和监督作用,确保进去现场人员的素质。拒绝出现无证上岗,无证进入的情况。确保及时处理项目信息,不能出现信息的疏忽和错误。监理人员在现场要及时做好反馈,将改变的情况及时通知到各单位,为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做好相应的铺垫。由于工程项目较大,所以在材料的采购上一定要加以控制。首先要确定好,购买的时间和来源。对于价格方面最好能够多咨询几家,以获得价格上的最优采购。签订合同,要确保能够在固定的时间内材料保质保量送到施工地点。监理在整个采购的过程中只是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管理机构在项目中要可以识别风险,扩大正面的影响缩小负面的影响。监理在工作中要能够根据日常的报告对于项目中存在的风险和隐患及时反馈给业主,在这个过程中还要使施工方及时改正,以便将损失降到最小。

四、工程监理向项目管理的发展

建立企业发展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水平才能发展成为项目管理公司。注重人才的建设,在公司内部培养优秀的员工。在公司外部不断引进高素质的人才。同时也要注重和个国际的接轨。要主动需找合作伙伴,最好能够争取到在同一个项目上,能够和外国的公司合作。在合作中要不断学习外国先进的管理经验。加强市场的宣传工作,业主方大多不懂得工程的项目管理,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宣传。要做好一个项目的管理就要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实例。了解国际上项目管理的模式和有关的软件资料。其他公司的资料总结和成功的经验。建立信息库,收集有关方面的专著和论文。

结束语

虽然,我国的工程监理方面的事业和国际水平还相差甚远。但是有了指导意见的参考。各个监理公司和整个行业都得到了一定的机遇。面对现在形势大好的情况下,应当及时抓住机遇。不断采取措施,使得建设监理的水平不断提高。以达到项目管理的几个高度为目标。结合实际的情况努力地去和世界接轨,重视人才建设 。不断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人才。在项目立项之前一定做好相关信息的收集作用。整理和利用好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料,不断借鉴国际的先例。使得项目的管理能够不断地完善和进步,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工程项目管理与科学发展[M].2006

[2]刘贞平.工程建设监理概论[M].2001

风险识别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关键词:个体知识分享;计划行为理论;组织社会资本;影响机理

1引言

个体知识分享并不是自然发生的,它是个体在复杂环境影响下产生的行为。许多学者基于心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理论对其进行了研究。鉴于知识分享的社会化性质,基于社会学理论的研究受到较多关注,人们利用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等对知识分享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社会资本理论认为组织社会资本能够通过更成功的集体行动创造价值,影响组织内资源交换的数量和范围,并通过影响知识交换和整合的动机、机会和能力影响智力资本的创造。那么,组织社会资本通过何种路径以及如何影响知识分享动机的产生,在现有的文献中并未做详尽说明。本文借助计划行为理论对行为产生的心理学解释,说明组织社会资本影响知识分享的原理和过程。

2个体知识分享行为产生的心理学阐释

个体是否分享他们工作中的知识,取决于他们的知识分享态度,行为态度影响行为意图从而影响行为,因此应研究影响个体知识分享态度的因素。知识分享不会自然发生,个体致力于知识分享的意愿是持续知识分享行为的关键,因此个体知识分享的意愿或动机成为行为发生的源泉和起点,知识分享研究的重要部分是识别何种刺激能促使个体产生分享知识的意愿。个体行为意愿在心理学中有许多探讨,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plannedbehavior,tpb)克服了期望理论、理性行动理论(theoryofrationalaction,tra)等的缺陷,系统全面地分析了个体意愿的产生。

tpb是在tra之后由ajzen[11991年创立,它弥补了tra假设的缺陷,期望能够对个体行为的预测及解释更具适当性。根据tpb,影响行为的因素是行为意愿,而意愿又受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影响。其中,行为态度是个体对执行某特定行为喜爱或不喜爱程度的评价,它受行为信念影响;行为信念是个体拥有的行为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及对结果的评价。主观规范是指个体在决定是否执行某特定行为时所感知的社会压力,它反映外部环境对个体行为决策的影响,受社会标准规范的影响。知觉行为控制是个体感知的执行某特定行为时的难易程度,它反映个体对促进或阻碍行为执行的因素的知觉。当个体认为掌握的资源与机会越多,所预期的阻碍就会越少,则知觉行为控制就越强。

根据影响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因素,如果个体所在的社会群体在价值观念、主观规范、共同信念等方面认可知识分享行为,个体感知的外部因素(组织规范、价值观念、组织结构、组织气氛、组织支持等)能够支持、促进知识分享行为,行为者认为通过该行为实现目标的概率大而且结果不会对自己不利,则个体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就越正向,从而就越有利于知识分享意愿和行为的产生。

3组织社会资本影响知识分享的路径分析

3.1组织社会资本

由于对社会资本研究的主体和视角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概念表述。leana等2002年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共有资源而非某个体或团体所控制,组织层面的社会资本是企业内反映社会关系特点的资源,它通过成员层次的共同目标和共享信任实现,通过有效的集体行动创造价值,是有益于组织(为组织创造价值)和员工(提高技能)的一种资产ⅲ。该观点同时强调社会资本的公共物品性和私人物品性。adler等认为社会资本因关注主体内部还是外部的关系的不同而不同,员工企业内社会资本对员工来说是外部的但对企业来说是内部的,内外观点不是相互排斥的。集体内部“胶粘”(bonding)而成的社会资本,是内部成员或群体间的组织内联系结构,能够增强集体凝聚力,促进对集体目标的追求。

本文借鉴leana等1998年的定义,认为组织社会资本是反映组织内社会关系特点的资源。它通过组织成员的共同目标和共享信任实现,同时拥有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特征,既有利于组织也有利于个人。它既有“胶粘”而成的社会资本性质,能够给予集体凝聚力,促进集体目标的追求和实现,又有强联系的特征,利于组织内复杂信息和隐性知识的传递。

3.2影晌路径及模型建立

1998年nahapiet等从社会资本自身特性出发,将其划分为3个维度: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结构维度是把社会系统和关系网络作为一个整体,描绘个体或单位间的联系模式,说明可以联系谁及怎样联系,重点分析网络特点如联系的强弱、网络的密度、中心性、互动等。关系维度则描述了人们通过长期过程发展起来的信任、认可、认同的人际关系网络,强调影响行为的特殊关系比如尊敬、友谊、信任、共享等,说明整个网络联系的本质和质量。认知维度是指网络成员间的共享语言、编码、价值观念等,有助于成员进行更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能促进利于整体目标的个体或群体行为。这3个维度的划分为社会资本在组织理论和管理学中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分析和测量框架哺],是检验组织内社会资本的一个非常理想的模型。

组织是由众多节点构成的网络(内部网络),员工、部门等节点在正式关系的基础上形成了非正式的社会关系网络,构成了组织社会资本。组织社会资本同样可从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进行分析。结构维度表示组织内节点的联系模式、网络密度和互动强度,关系维度表示成员问、成员与组织问的信任程度和联结性(associability),认知维度则是组织成员的共享语言、编码、价值观及愿景。组织社会资本的3个维度构成并说明了组织内的社会关系环境,它们通过对行为信念、标准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影响进而影响知识分享意愿及行为的产生,如图1所示。

4组织社会资本影响知识分享的具体过程

4.1结构维度对知识分享的影响

结构维度是由双边互动和多边互动形成的网络,互动是结构资本形成的基础。互动为信息流动和信息获取提供了机会和渠道。通过互动,知识发出者可以了解组织、同事和上级对知识分享行为的看法,判断组织和上级对知识分享的赞成程度以及给予的评价和奖酬、个人分享知识后的得失情况,从而形成对该行为的好与坏的判断。经常和亲近的社会互动还可以促进互相了解和理解,分享共同的信息,形成共同的观点,达成对知识分享的共识。互动关系不仅交换与工作有关的信息和资源(如任务建议和战略信息),还会传播与组织有关的集体规范、上级支持、组织支持等信息,利于形成个体与组织一致的主观规范和价值观念。另外,互动增加的沟通机会,可以降低知识发出者的知识发出成本和接受者的搜寻成本,提高个体感知的环境支持及控制水平,提高个体通过行为实现目标的概率。因此,结构维度从态度、规范和感知等不同方面促进分享意愿的产生。

4.2关系维度对知识分享的影响

关系维度说明了整个网络关系的质量,其核心是信任关系和联结性。由于知识分享的风险及成本,知识发出者会判断知识分享行为的影响。互信关系可以减少发出者对分享伙伴机会主义行为的恐惧,增加对方的可预测性,不必担心别人占他的好处,从而提高知识分享的信念,改变知识分享态度。coleman曾指出,社会资本会促使人们在信任的基础上付出自己的帮助和行为,并相信未来会得到回报。如果没有一定程度的信任,组织就不会存在。同时,互信关系利于形成对事物的共同判断,产生共同信念和规范。共同信念和规范可以促进组织成员大胆地说明自己的想法,勇敢地从事有利于组织的行为而不必担心环境会产生副作用。互信关系可以使下级信任和感知到组织和主管的能力、品德,感知到组织制度的公正性及对个体行为的支持,进而提高感知的行为控制强度。联结性是个体将个人目标服从或联结于集体目标的程度。个体不仅有接受共同目标的意愿,而且还有定义共同目标的能力。良好的联结性使个体行为更符合组织的要求,进而得到更多组织支持,个体知觉行为控制增强。

4.3认知维度对知识分享的影响

认知维度主要是共享愿景和语言。共享愿景体现了员工共同的目标和期望,可以避免成员交流与沟通中的误解。在共同目标和期望下,员工更愿意成为工作伙伴,不会害怕某人对利益的追求而伤害自己,使个体对行为结果产生积极判断,并产生积极的分享态度。

语言和编码是沟通、交流和信息交换的首要工具,可以减少沟通障碍。它们也是对外界环境进行评价的工具,共享的语言和编码有助于双方对共享知识进行评价,了解双方的知识供需,减少双方行为时间,提高双方的知识分享兴趣。共享语言和编码还可以提高双方的知识传递能力和吸收能力,提高个体知觉行为控制水平。

5结语

风险识别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关键词:个体知识分享;计划行为理论;组织社会资本;影响机理

1引言

个体知识分享并不是自然发生的,它是个体在复杂环境影响下产生的行为。许多学者基于心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理论对其进行了研究。鉴于知识分享的社会化性质,基于社会学理论的研究受到较多关注,人们利用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等对知识分享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社会资本理论认为组织社会资本能够通过更成功的集体行动创造价值,影响组织内资源交换的数量和范围,并通过影响知识交换和整合的动机、机会和能力影响智力资本的创造。那么,组织社会资本通过何种路径以及如何影响知识分享动机的产生,在现有的文献中并未做详尽说明。本文借助计划行为理论对行为产生的心理学解释,说明组织社会资本影响知识分享的原理和过程。

2个体知识分享行为产生的心理学阐释

个体是否分享他们工作中的知识,取决于他们的知识分享态度,行为态度影响行为意图从而影响行为,因此应研究影响个体知识分享态度的因素。知识分享不会自然发生,个体致力于知识分享的意愿是持续知识分享行为的关键,因此个体知识分享的意愿或动机成为行为发生的源泉和起点,知识分享研究的重要部分是识别何种刺激能促使个体产生分享知识的意愿。个体行为意愿在心理学中有许多探讨,计划行为理论(Theoryofplannedbehavior,TPB)克服了期望理论、理性行动理论(Theoryofrationalaction,TRA)等的缺陷,系统全面地分析了个体意愿的产生。

TPB是在TRA之后由Ajzen[11991年创立,它弥补了TRA假设的缺陷,期望能够对个体行为的预测及解释更具适当性。根据TPB,影响行为的因素是行为意愿,而意愿又受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影响。其中,行为态度是个体对执行某特定行为喜爱或不喜爱程度的评价,它受行为信念影响;行为信念是个体拥有的行为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及对结果的评价。主观规范是指个体在决定是否执行某特定行为时所感知的社会压力,它反映外部环境对个体行为决策的影响,受社会标准规范的影响。知觉行为控制是个体感知的执行某特定行为时的难易程度,它反映个体对促进或阻碍行为执行的因素的知觉。当个体认为掌握的资源与机会越多,所预期的阻碍就会越少,则知觉行为控制就越强。

根据影响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因素,如果个体所在的社会群体在价值观念、主观规范、共同信念等方面认可知识分享行为,个体感知的外部因素(组织规范、价值观念、组织结构、组织气氛、组织支持等)能够支持、促进知识分享行为,行为者认为通过该行为实现目标的概率大而且结果不会对自己不利,则个体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就越正向,从而就越有利于知识分享意愿和行为的产生。

3组织社会资本影响知识分享的路径分析

3.1组织社会资本

由于对社会资本研究的主体和视角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概念表述。Leana等2002年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共有资源而非某个体或团体所控制,组织层面的社会资本是企业内反映社会关系特点的资源,它通过成员层次的共同目标和共享信任实现,通过有效的集体行动创造价值,是有益于组织(为组织创造价值)和员工(提高技能)的一种资产Ⅲ。该观点同时强调社会资本的公共物品性和私人物品性。Adler等认为社会资本因关注主体内部还是外部的关系的不同而不同,员工企业内社会资本对员工来说是外部的但对企业来说是内部的,内外观点不是相互排斥的。集体内部“胶粘”(bonding)而成的社会资本,是内部成员或群体间的组织内联系结构,能够增强集体凝聚力,促进对集体目标的追求。

本文借鉴Leana等1998年的定义,认为组织社会资本是反映组织内社会关系特点的资源。它通过组织成员的共同目标和共享信任实现,同时拥有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特征,既有利于组织也有利于个人。它既有“胶粘”而成的社会资本性质,能够给予集体凝聚力,促进集体目标的追求和实现,又有强联系的特征,利于组织内复杂信息和隐性知识的传递。

3.2影晌路径及模型建立

1998年Nahapiet等从社会资本自身特性出发,将其划分为3个维度: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结构维度是把社会系统和关系网络作为一个整体,描绘个体或单位间的联系模式,说明可以联系谁及怎样联系,重点分析网络特点如联系的强弱、网络的密度、中心性、互动等。关系维度则描述了人们通过长期过程发展起来的信任、认可、认同的人际关系网络,强调影响行为的特殊关系比如尊敬、友谊、信任、共享等,说明整个网络联系的本质和质量。认知维度是指网络成员间的共享语言、编码、价值观念等,有助于成员进行更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能促进利于整体目标的个体或群体行为。这3个维度的划分为社会资本在组织理论和管理学中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分析和测量框架哺],是检验组织内社会资本的一个非常理想的模型。

组织是由众多节点构成的网络(内部网络),员工、部门等节点在正式关系的基础上形成了非正式的社会关系网络,构成了组织社会资本。组织社会资本同样可从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进行分析。结构维度表示组织内节点的联系模式、网络密度和互动强度,关系维度表示成员问、成员与组织问的信任程度和联结性(associability),认知维度则是组织成员的共享语言、编码、价值观及愿景。组织社会资本的3个维度构成并说明了组织内的社会关系环境,它们通过对行为信念、标准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影响进而影响知识分享意愿及行为的产生,如图1所示。

4组织社会资本影响知识分享的具体过程

4.1结构维度对知识分享的影响

结构维度是由双边互动和多边互动形成的网络,互动是结构资本形成的基础。互动为信息流动和信息获取提供了机会和渠道。通过互动,知识发出者可以了解组织、同事和上级对知识分享行为的看法,判断组织和上级对知识分享的赞成程度以及给予的评价和奖酬、个人分享知识后的得失情况,从而形成对该行为的好与坏的判断。经常和亲近的社会互动还可以促进互相了解和理解,分享共同的信息,形成共同的观点,达成对知识分享的共识。互动关系不仅交换与工作有关的信息和资源(如任务建议和战略信息),还会传播与组织有关的集体规范、上级支持、组织支持等信息,利于形成个体与组织一致的主观规范和价值观念。另外,互动增加的沟通机会,可以降低知识发出者的知识发出成本和接受者的搜寻成本,提高个体感知的环境支持及控制水平,提高个体通过行为实现目标的概率。因此,结构维度从态度、规范和感知等不同方面促进分享意愿的产生。

4.2关系维度对知识分享的影响

关系维度说明了整个网络关系的质量,其核心是信任关系和联结性。由于知识分享的风险及成本,知识发出者会判断知识分享行为的影响。互信关系可以减少发出者对分享伙伴机会主义行为的恐惧,增加对方的可预测性,不必担心别人占他的好处,从而提高知识分享的信念,改变知识分享态度。Coleman曾指出,社会资本会促使人们在信任的基础上付出自己的帮助和行为,并相信未来会得到回报。如果没有一定程度的信任,组织就不会存在。同时,互信关系利于形成对事物的共同判断,产生共同信念和规范。共同信念和规范可以促进组织成员大胆地说明自己的想法,勇敢地从事有利于组织的行为而不必担心环境会产生副作用。互信关系可以使下级信任和感知到组织和主管的能力、品德,感知到组织制度的公正性及对个体行为的支持,进而提高感知的行为控制强度。联结性是个体将个人目标服从或联结于集体目标的程度。个体不仅有接受共同目标的意愿,而且还有定义共同目标的能力。良好的联结性使个体行为更符合组织的要求,进而得到更多组织支持,个体知觉行为控制增强。

4.3认知维度对知识分享的影响

认知维度主要是共享愿景和语言。共享愿景体现了员工共同的目标和期望,可以避免成员交流与沟通中的误解。在共同目标和期望下,员工更愿意成为工作伙伴,不会害怕某人对利益的追求而伤害自己,使个体对行为结果产生积极判断,并产生积极的分享态度。

语言和编码是沟通、交流和信息交换的首要工具,可以减少沟通障碍。它们也是对外界环境进行评价的工具,共享的语言和编码有助于双方对共享知识进行评价,了解双方的知识供需,减少双方行为时间,提高双方的知识分享兴趣。共享语言和编码还可以提高双方的知识传递能力和吸收能力,提高个体知觉行为控制水平。

5结语

风险识别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组织间网络;创新;网络关系嵌入;网络结构嵌入;网络认知嵌入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全球化、企业网络化以及创新知识的复杂化使得企业创新模式发生新的变化,开放式创新、协同创新、创新者网络以及创新生态系统等概念随之流行起来,探讨组织间网络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成为创新研究领域的重要分支。尽管出现了大量有关创新前置因素的研究,如Crossan和Apaydint纠从高阶理论(upper echelon theory)、资源基础观和动态能力、过程理论(process theory)等视角综述了创新在个体和团队、组织、过程3个层面的影响因素,然而,以往有关创新前因的综述文献对组织间网络这一前置因素并未给予足够重视。这使得“组织间网络究竟如何影响创新?以及在何种条件下影响创新?”这两个问题有待进一步得到解释。有鉴于此,本文通过系统地梳理组织间网络与创新的文献,从理论基础、结果变量及相关实证结果、情境因素、中介机制、具体变量等方面综述了组织间网络与创新的已有研究,最后提出了一个整合研究框架,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1.构念与网络研究类型界定

Brass等将网络定义为节点的集合以及代表节点之间某种关系的集合。其中节点是指行动者(个体、业务单元或组织),节点间关系是指研究者能够想象的各种特定关系,包括战略联盟和协作、信息流(沟通)、情感(友谊)、商品和服务(工作流)、影响(建议),以及诸如董事会之类的群组关系。尽管组织间网络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但学者们在使用这个术语时存在多种不同的理解。Podolny和Page认为组织间网络包括各种形式的合作,包括合资企业、战略联盟、协作以及财团。Provan等关注于经常讨论却很少被研究的特定类型的网络,即通过多边的关系将多个组织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整体网络。整体网络被视为由3个或更多组织以某种有利于共同目标实现的方式相联系的群组。网络成员间关系是不分等级的,参与者通常拥有相当大的经营自。网络成员可以通过多种资源使彼此联系在一起,如信息、物料、金融资源、服务和社会支持。联系可以是基于非正式信任关系,也可以是正式契约关系。基于研究目的,我们遵循Podolny和Page对组织间网络的概念界定,即组织间网络包括组织与供应商、顾客、竞争者以及其他组织行动者之间形成的网络,特别地,我们关注组织间网络对与创新相关的结果变量的影响。

对于网络的研究,网络分析存在两个互补的视角:个体(individual)网络视角与整体网络视角,Galaskiewicz和Wasserman将这两个视角的研究分为微观层面(micro-level)和宏观层面(macro-level),Kilduff和Tsai则直接将两种视角分为自我中心网络(egocentric network)和整体网络(whole network)。此外,Provan等在上述分析基础之上,将网络研究划分为两个维度,即组织或网络研究中的自变量、研究者采用的因变量或结果(关注组织或集体组织的结果)。组织间网络研究的类型如表1所示。

这种分类表明可能存在4种类型的网络研究。①用组织特征和属性解释它们与其他组织的关系,如用组织信任解释组织参与到其他组织中的性质与程度,尤其是通过二元关系(如联盟和伙伴关系)。②利用组织层面的现象解释个体组织与其行动如何影响网络层面的结果,如网络结构、稳定性、网络效率。在由焦点企业主导的组织问网络的研究中,这种方法使用最多。③关注网络层面的结构与行为对个体组织的影响。④关注多种层面的行动和结构对网络层面结果的影响。本文关注的是第三种研究。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系统性文献检索方法,按照以下思路确定期刊范围和文献。首先,确定期刊范围:①根据以往类似研究中对管理学学术期刊的遴选结果确定一个大概的期刊范围;②研究仅限于学术性期刊,因此排除了几本实践导向较强的期刊;③为了更好地体现社会网络视野下的管理学研究,我们排除了一些管理学领域中较为专业的期刊,如《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Joumal of Marketing》;④参考已有综述组织间网络的文献期刊遴选结果;⑤根据以往学者的推荐,增加了3本研究创新问题的权威期刊,即《Research Policy》、《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和《Technovation》。然后,根据期刊分析报告《Journal of Citation Reports》人文社会科学版(social sciences edition)中报告的2012年度各期刊影响因子,删除影响因子偏低的期刊。最终,确定了13种管理学研究领域的权威期刊进行论文检索。

使用EBSCO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逐刊、逐卷、逐期检索,以networks,inter-organizational/interfirm networks,alliance(s),tie(s),consortia/consortium为题名或关键词来检索论文。检索时间限定在1996-2013年,原因在于Oliver和Ebers在1998年系统综述了1980-1996年间发表的关于组织间连带与网络主题的158篇文献。主要通过阅读论文摘要和引言来辨别论文是否符合研究主题(组织间网络与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将不属于管理学、网络、组织研究领域的论文剔除。此外,有很多组织间关系或组织间网络的文献,因变量都聚焦于“绩效(performance)”,针对这些论文,除了阅读摘要和引言部分之外,还仔细看了绩效的测度,把那些在绩效测度中未体现创新的文献排除在外:基于以上方法和准则,最终选定了13本期刊的45篇创新领域中组织间网络的文献进行分析,其中实证文献41篇(如表2所示)。

3.研究发现

3.1组织间网络与创新关系研究的理论基础

基于所选定的45篇文献,总结了组织间网络与创新关系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6个:社会网络理论、组织学习理论、资源基础观、动态能力、知识基础观、交易成本理论。其中,为了解释组织间网络如何影响创新这个研究问题,学者们使用最多的理论是社会网络理论、组织学习理论以及资源基础观。

3.2组织间网络与创新关系研究的结果变量

3.2.1结果变量的选择 学者们研究了不同行业中通过联盟形成的组织间网络,发现组织间网络会对一些结果变量产生影响。本文基于45篇文献,仔细梳理了组织间网络与创新关系研究的结果变量,具体包括创新绩效和产品创新两类(如表3所示)。

3.2.2相关实证研究结果 Brass等认为组织间网络的结果主要有模仿、创新、企业生存、绩效,其中创新方面的研究结果包括创新产出、新产品开发、创新投入。通过综述发现,组织间网络与创新关系研究的结果变量主要包括创新绩效和产品创新两类,下面详细地列出了组织间网络对每一类结果变量的影响。

组织间网络与创新绩效有关的结果变量包括专利引用、数量、创新销售生产率、创新强度等。组织间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性已得到很多实证研究支持。许多研究都表明组织间网络能够有效地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Phelps以77个通信设备制造商的联盟网络为研究样本,通过10年的纵向数据,揭示了企业联盟伙伴的技术多样性对其探索性创新有正向影响。此外,企业的联盟伙伴之间的网络密度强化了技术多样性的正向效应。Zeng等通过对中国137家中小型制造企业的研究发现企业间合作、与中介机构合作、与研究型组织合作显著地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而与政府部门的合作对创新绩效没有任何显著影响。Sampson以电信设备行业463个R&D联盟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伙伴的技术多样性、联盟组织形式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适度的技术多样性对企业创新绩效作用最大(呈倒u形关系)。Ahuja通过研究化工行业97个领先企业的合作关系网络和专利活动,跟踪了十余年,结果表明企业的直接连带和非直接连带正向影响创新产出。Gilsing等通过研究制药、化工、汽车3个行业中85家企业的技术联盟网络12年的数据后得出,不同的网络位置会带来不同的探索性专利数量,此外后者还依赖于嵌人性的技术距离和网络密度两个维度。

组织间网络与产品创新有关的结果变量包括新产品数量、产品创新模式、产品创新新颖性程度等。Fang以新兴经济为研究情境,通过对高技术战略联盟的研究得出,战略联盟伙伴的知识互补性负向影响新产品创新性,然而新产品开发过程和外部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知识互补性对新产品创新性的影响,但是征用风险会负向调节二者的关系。Tsai研究了台湾8个行业中753家企业的合作网络(包括与供应商、用户、竞争者、研究机构的合作),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吸收能力的调节效应的情况下,与不同类型的伙伴合作并不会提升产品创新。Nieto和Santamaria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合作网络对产品创新及其新颖性程度的作用,结果表明技术合作网络对于实现新颖性高的产品创新非常重要,与供应商、用户、研究组织的合作正向影响创新新颖性,而与竞争对手的合作会负向影响创新新颖性。

除此之外,组织间网络还会影响创新投入,如研发投入。在对美国电脑和电信产业联盟网络的一项研究中,Soh等研究了网络中心性是如何调节产品收益与研发投入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对198个美国计算机与电信企业的联盟网络的纵向研究表明,获奖企业的产品奖励是其潜在地取得商业成功的一个信号,从而降低了新研发投资的不确定性。网络能够放大或者减小企业在研发投入上对这种市场信号的响应,这取决于企业的网络位置、伙伴的成功、与伙伴的技术邻近性以及相对能力。具体表现在,企业在联盟网络中的中心度越低,当它获得新产品奖励之后,就越可能增加R&D投入。此外,一个企业的联盟伙伴在既定时期获得的产品奖励数量与该企业的研发投入变化呈倒U形关系。同时,面对新产品奖励,企业可以通过增加研发投入,从而尝试进入更中心的位置。

3.3组织间网络与创新关系研究的情境因素

上述多样化的结果表明简单地检验组织间关系与创新的关系难以理解现象的全貌,研究者有必要界定并分析影响二者关系的内外部权变因素。目前,组织间网络与创新关系研究的情境因素主要有3类,即组织学习、网络特征和环境因素。

3.3.1组织学习的影响 参与到战略联盟、研发联盟中的企业固然可以从所嵌入的组织间网络中受益。然而,是否能够高效地利用这种资源还取决于单个企业的承诺。尽管组织间网络为企业能够及时以及低成本地获取多样性和互补性知识提供了一个机会,然而,企业把握这个机会的动机(意愿)或能力最终会影响技术转移绩效或创新绩效。已有文献指出,组织学习能将个体的增量知识转化为组织的知识基,学习能力强的企业不仅能重新架构已有知识、整合已有知识与外部知识,还能转化、拓展以及强化组织的知识基。Lin等将组织学习分为学习意图和吸收能力两方面,采用台湾产业技术研究机构赞助的R&D联盟中的110家企业为研究样本,结果表明网络嵌入显著地影响技术转移绩效,组织学习(学习意图、吸收能力)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Tsai以台湾的753家企业为研究样本,验证了吸收能力对不同类型伙伴与产品创新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吸收能力正向调节垂直合作对新技术产品或改良产品的绩效之间的关系,正向调节竞争者合作与稍微变化产品的绩效之间的关系,负向调节用户合作与稍微变化产品的绩效之间的关系,负向调节与研究机构合作对新技术或改进产品的绩效之间的关系。

3.3.2网络特征的影响 研究表明,企业在组织间网络中的位置会影响企业的行为与结果。处于网络中更加中心的企业能够更好地克服信息约束。Ahuja研究了企业在组织间合作连带网络中的位置与其创新产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企业的直接连带和非直接连带会正向影响创新产出,同时,直接连带的水平会负向调节间接连带对企业创新产出的作用,即直接连带的数量越多,企业从间接连带中获得的收益越少。

企业中心性和结构洞跨度也会调节组织间网络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Paruchuri基于社会网络理论,以8个大型制药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1982-1999年间的纵向数据来分析发明者的结构中心性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结果显示发明者的结构中心性与企业创新活动呈倒u形关系,企业中心性负向调节二者关系,结构洞跨度正向调节二者关系。换句话说,发明者中心性的作用变为负向时的阀值会随着组织间网络中的企业中心性增加而减少,会随着组织间网络中的结构洞跨度增加而增加。Soh等对198个美国计算机与电信企业联盟网络进行了纵向研究,结果表明联盟网络中企业的新产品奖励与研发投入呈现倒U形关系,其中联盟网络中企业的中心性会负向调节二者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新产品奖励对中心企业的新研发投入的影响较小。

3.3.3环境因素的影响 Fang基于交易成本和知识基础理论,分析了新兴经济情境下高技术战略联盟中知识互补性与新产品创新性之间的关系,识别了内部过程特征和外部环境要素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新产品开发的相互依赖性和外部环境的动态性会正向调节知识互补性对新产品创新性的作用,并没有发现新产品开发复杂性的调节效应,此外征用风险会负向调节二者的关系。Eisingerich等以跨行业的8个产业集群为研究样本分析了网络强度和网络开放度对集群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环境不确定性正向调节网络开放度与集群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负向调节网络强度与集群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

3.4组织间网络与创新关系研究的中介机制

除了少数例外,以往学者们大多忽略了对组织间网络与创新之间中介机制的剖析。通过文献梳理,本文发现知识获取是个主要的中介机制。

Yli-Renko等以及Tiwana试图从知识获取的视角,打开“组织间网络-创新”之间的“黑箱”。组织间网络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的解释机制在于,组织间合作有利于网络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以及互动的学习过程,从而提升创新。知识获取对“组织间网络与新产品开发”的中介作用主要体现为,社会资本会通过交换并整合现有智力资源来影响价值创造所必需的条件,从而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利用。该观点的核心思想是社会资本能够通过其关系网络来影响焦点企业的可用资源。

Yli-Renko等研究了初创技术型企业的社会资本如何影响知识利用,他们将社会资本分为社会互动、关系质量和网络连带,将知识利用分为新产品开发、技术独特性和降低销售成本。结果表明企业的社会资本是通过知识获取进而作用于企业的知识利用,即知识获取发挥了中介作用。具体而言,社会互动和网络连带正向影响知识获取,关系质量负向影响知识获取。进一步地,知识获取正向影响新产品开发、技术独特性和销售成本效率。

3.5组织间网络的具体变量

Podolny和Page将组织间网络定义为各种合作形式,包括合资公司、战略联盟、合作以及同盟。通过对已有研究进行回顾,本文得到了6类组织间网络的具体变量,包括网络关系嵌入、网络结构嵌入、网络认知嵌入、网络内容、网络类型、组织间连带方式(如图1所示)。其中,网络关系嵌入是指,作为组织社区的网络成员之间高质量的、有凝聚力的社会互动,组织间信任、互惠承诺、关系质量、网络强度以及网络密度均属于网络关系嵌入的范畴;网络结构嵌入一般是指企业的行动将受到其所嵌入的宏观网络结构的影响程度,通常结构嵌入是指一个理想位置,以及个体企业围绕这一位置构建起的连带架构,从而利用组织间学习。网络结构嵌入一般体现为网络中心性和网络位置;网络认知嵌入是指研发集团中的网络成员愿意根据共同愿景来采取行动并从事互利合作的程度,网络目标和网络规范等均属于网络认知嵌入;不同于网络结构,网络内容是指网络中单个节点的资源异质性、技术异质性等特征。根据理论与文献综述得到,网络多样性、网络异质性、知识互补性等都属于网络内容;组织间网络成员的类型也是非常丰富的,包括供应商、用户、竞争对手、研究机构、政府部门等;组织间关系网络的连带方式包括直接连带和间接连带,其中直接连带是指A和B两个节点之间直接相连,间接连带是指A和B两个节点是通过节点C建立联系的。

3.6组织间网络与创新关系研究的整体框架

在梳理清楚组织间网络与创新关系的理论基础、结果变量、相关实证结果、情境因素、中介机制以及具体变量之后,剖析组织间网络对创新的贡献就显得特别重要。本文基于45篇创新领域中组织间网络的文献,综述了已有文献对于“组织间网络究竟如何影响创新?以及在何种条件下影响创新?”两个问题的研究概况。

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构建了现有“组织间网络与创新关系”研究的整合性框架(如图2所示)。在图2的整合性框架中,网络关系嵌入会影响创新绩效和产品创新,其中组织学习和环境因素会调节网络关系嵌入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网络结构嵌入会影响创新绩效,组织学习和网络特征均会调节二者之间的关系;网络认知嵌入会影响创新绩效,组织学习会调节二者之间的关系;网络内容会影响创新绩效和产品创新,其中环境因素会调节网络内容与产品创新之间的关系;网络类型会影响创新绩效和产品创新,组织学习会调节网络类型与产品创新之间的关系;组织间连带方式会影响创新绩效。

此外,有两点值得说明。①通过对45篇文献的回顾,本文发现目前对组织间网络的网络结构、网络强度以及网络密度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的研究较多,却忽略了对组织间网络的网络内容以及网络内容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的探讨。②对于“组织间网络作用于创新的内在机制是什么?”这一研究问题,45篇文献仅识别出知识获取这个中介变量。文献综述的结果显示,只有网络关系嵌入会通过知识获取来影响企业的产品创新。因而,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剖析组织间网络与创新之间的“黑箱”。

4.结论与展望

本文分析了组织间网络这一构念的重要作用,特别关注了组织间网络与创新的关系研究,并从理论基础、结果变量及相关实证结果、情境因素、中介机制和具体变量等不同方面对组织间网络与创新关系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强调了组织间网络是企业创新的重要来源,并构建了一个研究整合框架,使学者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组织间网络与创新关系的已有研究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本文的贡献主要有3点:①聚焦于组织间网络与创新关系的实证研究,提高了组织间网络研究的针对性,同时丰富了创新前置因素的综述研究;②梳理了组织间网络与创新关系的理论基础、结果变量及相关实证结果、情境因素、中介机制等,有助于学者们了解现有的研究概况与进展;③构建了一个组织间网络与创新关系的整合框架,有助于理解企业如何通过组织间网络来获取并保持创新,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洞见。

风险识别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裁判文书上网;审判公开;隐私权;个人信息

中图分类号:DF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330(2012)06-0087-08

裁判文书的公开是审判公开的应有之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书公布管理办法》的规定,上网亦是公布裁判文书的重要形式。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的《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进一步指出,要加强和完善审判与执行公开制度,研究建立裁判文书网上制度和执行案件信息的网上查询制度。正是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大力推动下,裁判文书上网得到了很好的开展。最近的调研显示:923%的高级人民法院和83.7%的中级人民法院都在其网站上设有裁判文书公开栏目。①诚然,裁判文书的上网是一项落实审判公开,实现“以公开促公正”的有力措施,但伴随着网络的巨大影响力,在裁判文书逐渐透明的同时,当事人隐私所受到的威胁也会不断增加,因而,如何在公开裁判文书的过程中妥当地保护当事人的隐私权就成为一项重要问题。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美国,2002年通过的《电子政府法》就要求政府机关在提高公众对政府信息与服务的获取能力的同时,进行隐私影响评估,以促进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实际上,美国联邦司法会议 (The Judicial Confer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早在2000年11月就已着手研究裁判文书电子化与隐私保护的问题。2007年,我国台湾地区“司法院”也就“判决书公开兼顾个人隐私政策”举行听证会,讨论判决书公开与隐私权保护的问题。反观我国大陆,就裁判文书上网的讨论,多数声音都以“大词”表示赞同,而就裁判文书上网对隐私权可能造成的侵害却未有关注,②相关制度安排自然亦未对此作细密协调。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目前很多法院通过网络公开的裁判文书中,既未对当事人的姓名、住址、联系电话等个人信息有所遮掩,甚至当事人的身份证号码,未成年人的姓名也“昭然若揭”,未有遮蔽。

司法的公正与权威从来不在于我们去提出如何宏大的话语,而是更深刻地蕴含在司法的每一细节当中。就此而言,裁判文书上网虽然有助于司法公开、公正、公平的实现,但我们仍不能仅仅因为裁判文书上网之利而不顾甚至放任其隐含的问题。因此,切实保护当事人及相关利害人的隐私,应当是决定裁判文书上网之命运的大事——若未对隐私的保护预先作妥善处理,则网上公开裁判文书的举措就很可能会遭到“质疑”,甚至其正当性亦会被动摇。故笔者对此问题展开研究,以期启迪司法,为妥当协调二者的关系提供思路。

一、充分尊重当事人的选择权原则

就目前各地法院网上公开裁判文书的实际情况来看,通过网络所公开的裁判文书基本上都是那些经公开审判案件的裁判文书。也就是说,非公开审判的裁判文书大多未予公开。不公开审理案件的裁判文书不得通过网络公开的做法当然是正确的,③但能否说,只要是公开审理案件的裁判文书都可以通过网络予以公开?

在笔者看来,正是这一疑问遮蔽了我们在讨论网上公开裁判文书时对隐私保护问题的关注。由于公开审判的案件,任何公民都是可以申请旁听的,因而这似乎也就意味着,在此类案件中,当事人的隐私已经存在被公开的可能,所以很多人就想当然地认为,将公开审判案件的裁判文书上网并不会侵害当事人的隐私。

然而,这样的推断并不正确。首先,我国现行法所规定的公开审判案件的范围过于宽泛,这就导致很多原本不应公开审理的案件被不恰当地公开了。比如现行法没有将婚姻等人事诉讼纳入必须不公开审理的范围,这就导致诸如离婚等本不应公开审理的案件常常会被公开审理。④此时,当事人的隐私在公开审理的过程中就已经被不当地公开了,而通过网络对裁判文书的进一步公开,则无疑会将这一侵害予以扩大,显属不当。

其次,法庭的公开审理与通过网络的公开传播,二者对当事人利益的影响也是有重大不同的。据笔者观察,虽然公开审理的案件是允许群众旁听的,但在绝大多数公开审理的案件中,除了近亲属以外,实际上并不会有群众来旁听。正如我国台湾地区学者所言,国民实际上大多未监控民事审判,即使民事审判庭的旁听者,也常常不对其系争之问题多加关心。⑤事实上,相关调查也表明,普通群众并没有主动去旁听案件的意愿。⑥因此,公开审判的案件也并不必然意味着当事人的隐私会被公开,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参加旁听的群众对于案件情况是会逐渐淡忘的。⑦但是网上公开的裁判文书却会永久地存在,并且对任何人都开放。这样一来,人们就可以通过技术来整合、汇集当事人的“个人信息”,使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知晓相关信息。⑧这种威胁显然是法庭的公开审理所没有的。换言之,公开审判与通过网络或其他方式公开裁判文书,二者是有很大差异的,只有极为麻木的人才会对两者在现实世界里的差别视而不见。⑨正是由于这一差异的存在,所以以研究网络时代的隐私权保护见长的Solove 教授就强调指出,我们应当对此时的信息公开问题予以重新审视。⑩

当然,从根本上说,上述疑问的解决需要以对公开审判制度,特别是公开审判的意义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为前提。目前司法界普遍站在司法本位的角度,将审判公开制度的价值定位为维护司法公正、加强司法民主、提升司法权威,而对于公开审判制度对当事人的权利保障价值的认识则相对淡薄。B11由此就导致在网上公开裁判文书的问题上,很多法院都只将其视为是“加大法院审判、执行工作的透明度,切实增强法制宣传效果”B12的一种工具,而未对裁判文书上网中当事人的利益予以重视。这显然是存在重大缺失的。

直观而言,审判公开制度体现了国家审判权的运作方式。从现行法来看,我国审判公开制度也确实被定位为“权力”范畴。B13但是从深层次上看,审判公开制度却渗透着确认和保护公民权利的精髓。正如有论者所言:公开审判制度虽然规定的是规范法院、法官的审判行为准则,但就其本质而言却是源于公民权利,并服务于公民权利。B14因此,审判公开制度是对审判权的监督和制约,是对当事人权利和审判程序公正的一种保障,应被定位为当事人的一种权利,而非法院的一项“权力”。

事实上,从产生的历史背景看,公开审判也是被作为当事人的一项权利来看待的。B15欧洲中世纪盛行的宗教裁判本质上是秘密裁判,它为司法专横、法官擅断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在贝卡利亚倡导的公开审判思想问世以后,为保障当事人获得公正的裁判,公开审判原则在各国相继确立。当今国际社会所公认的《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等国际公约也都把公开审判制度从审判权的行使方式转变为公民的权利加以确认。B16既然作为审判公开之方式的网上公开裁判文书的出发点及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保障当事人的利益,那么对于案件当事人来说,决定是否公开相关的裁判文书就是其享有的一项权利。换言之,是否在网上公开裁判文书,公开哪些内容,公开的程度,都应该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愿,法院不能依所谓的“职权”而越俎代庖。

而且,在厌诉、无诉的中国传统文化下,卷入诉讼,不论是原告抑或被告,亦不论是胜诉或是败诉,都不见得是件光彩的事。如果败诉了,当然是承认自己有过错;即便是胜诉了,也可能会落下好斗、争强好胜的“坏名声”。事实上,纠纷,尤其是民事纠纷,在实质上仍属于当事人的私事,不当然地具有公共性质,因而围绕纠纷解决而形成的裁判文书,亦不当然地具有公共性质。就此而言,网上公开裁判文书就与当事人的利益具有重大关联,自然理应得到当事人的同意。

因此,笔者认为,裁判文书的全文上网原则上应首先征求当事人的意愿:如果当事人愿意公开,则应按照其意愿进行公开;如果当事人不愿意公开,则除非有其他更重要的理由,否则就不应当公开。事实上,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愿,也是个人信息主体自决权(individual’s control of information)的要求。B17

二、比例原则下的隐私权与知情权之协调

在决定是否通过网络公开裁判文书时,征求当事人的同意实际上是尊重当事人隐私权的体现。但当事人的隐私权亦非绝对,其仍要受到社会公共利益的限制。而在网上公开裁判文书的过程中,社会公共利益又往往是通过知情权的形式出现的。

在普通民事案件中,由于其实质是当事人的私人纠纷,通常不会涉及社会的公共利益,即此时原则上不能承认社会公众对民事案件的裁判文书享有知情权。但是在一些公益诉讼以及刑事诉讼中,相关的裁判文书就可能因为具有公共性质,而会涉及公众的知情权问题。特别是在刑事诉讼中,由于《刑事诉讼法》以保护国法(刑法)为目的,关涉公共利益。B18因而,相较普通民事诉讼而言,刑事诉讼具有更为强烈的公共服务功能。B19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改革委员会隐私问题小组委员会亦认为,刑事定罪记录是公共记录,而不可能是私事。B20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不能仅仅因为刑事案件与公共利益有关而将刑事案件裁判文书的所有内容全部上网。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使公众知晓刑事案件的相关情形主要是为了预防犯罪。但是,当刑事案件的被告人被判处刑罚后,其通常已经失去再次威胁公共安全的能力了。相反,一览无遗地公开裁判文书,则很可能会使被告人遭受“双重处罚”——在刑期执行完毕后,无法正常返回社会。正如法国国家资料处理及自由委员会主席Gentot所指出的那样:虽然有很充分的理由去公开关于判刑的资料,但是汇编、储存及保管这些刑事纪录的过程必须保密,否则诸如重新融入社会及更生精神等重要价值(简单来说,就是忘记过去的权利)便会严重受损。B21

在著名的Lebach案中,德国法院也特别强调了“使罪犯重新融入社会”这一利益的重要性。联邦宪法法庭指出:即使是一个罪犯,其仍然是社会的一个成员。他的人格权依旧受宪法保护。如果有关罪犯已被检控并被刑事法庭判定有罪,那么引起公众关注的罪行,在事实上已经按照公众利益的需要而受到了社会的应有处罚。因此,在正常情况下没有充分理由再去增加、继续或再次侵犯该罪犯的私人领域。B22德国联邦之所以高度关注被告人的隐私,并将被告人重返社会的问题作为考量是否公开被告人信息的一项重要衡量标准,主要是因为个人的再社会化是人格权所保护的重要权利,其目标是使被公开的对象能够在社会中立足并适当主张权利。因此,此种权利若遭受相当程度的损害,即构成对其人格权的侵害。B23

上述认识在其他国家亦被赞同。在Melvin v. Reid 案中,美国法院总结认为,凡是那些已经努力改过自新的人,社会都应该让他在正确的道路上继续前行,而非让他重返羞耻或罪恶的生活。B24在Briscoe v .Reader’s Digest Association Inc. 案中,法庭则进一步解释说:“法律程序一旦终止,而疑犯或罪犯亦已经被释放,公开疑犯或罪犯的身份通常无助司法工作。公开他的身份不再能够引导证人挺身而出,亦不再对受害人有帮助。除非他另外做出一些与该事完全无关的事情,使他再次受到公众注意,否则这样做对公众的唯一‘好处’通常只是满足公众的好奇心。”B25新西兰的判决也特别指出,已公开的事实(例如过往的定罪纪录)随着时间的推移,是可以变为私人事实的。B26英国《1998年资料保护法令》(Data Protection Act 1998)则规定,关于个人刑事纪录的资料属于七类不能公开的“敏感个人资料”之一。

必须强调的是,即使是在刑事诉讼中,上述介绍仅表明网上公开裁判文书也应对被告人的隐私权予以适当关注,而不是说基于隐私权的保护就可以将相关裁判文书一概不予公开。换言之,如果裁判文书中既含有不应当公开的隐私内容,又包含有应当公开的公共内容,那么比较妥当的做法就是:在公开之前,对裁判文书作技术处理。这就是所谓的可分割性原则。自比较法而论,很多国家的信息公开立法都体现了这一原则。比如《日本行政机关拥有信息公开法》第6条第一款规定:“被请求公开的行政文件中记录有不公开信息时,记录有该不公开信息的部分容易被区分和除去的,行政机关的首长应将已除去该部分内容后的其他部分向公开请求人公开。但是,除去该部分内容后的其他部分未记录有意义的信息的,不受此限制。”实际上,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22条也规定:“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中含有不应当公开的内容,但是能够作区分处理的,行政机关应当向申请人提供可以公开的信息内容。”立法之所以确立可分割性原则,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隐私利益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充分保证公众知情权的实现。可见,可分割性原则合乎比例原则,是一种比较妥当的利益平衡方案。

三、个人信息的“可识别性”原则

适用可分割性原则的前提是判定裁判文书中的哪些内容属于不应公开的隐私信息?而作此判断的标准就是个人信息的“可识别性”。所谓“可识别性”,就是指个人数据信息与其主体存在某一客观确定的可能性,即通过这些数据信息能够把当事人直接或间接地辨认出来,不论是单个的还是集合的,也不论是主体自己显示的,还是他人通过一定方式推演出来的。B27据报道,1999年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一位高中生被害,凶手就是从网上购买到她的社会保障号码进而查到她的地址才找到她的。B28在我国台湾地区,也曾频繁发生歹徒利用所掌握的个人信息进行敲诈勒索的案件。B29由此可见,在网上公开裁判文书的过程中,我们应当特别注意保护那些具有“可识别性”的个人信息。

那么,裁判文书中哪些内容属于具有“可识别性”的个人信息,对此的判断需要就个案的具体情形来决断。不过,域外相关做法也值得参考。1974年美国《隐私权法》规定,个人记录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的姓名或其他标识而记载的一项或一组信息”。其中,“其他标识”包括别名、照片、指纹、音纹、社会保障号码、护照号码、汽车执照号码以及其他一切能够用于识别某一特定个人的标识。而从美国的司法实践来看,下列隐私受到隐私权保护:婚姻状况、子女地位和合法性、福利救济、家庭纠纷与名誉、身体健康状况、出生日期、、国籍状况、社会保险号、刑事犯罪历史、性取向等。B302007年12月1日生效的联邦上诉程序规则、联邦破产程序规则、联邦民事程序规则和联邦刑事程序规则,则要求将法院文书档案中的下列个人身份信息予以屏蔽:个人的社会保障号码、纳税人识别号、未成年人的姓名、金融账户号码、出生日期以及在刑事案件中的家庭住址。实际上,我国的一些法院也规定,裁判文书涉及当事人通讯地址、家庭情况、身份证号码和企业代码的一律删除。B31

在此需要专门讨论的是,当事人,尤其是自然人的姓名是否也应当予以屏蔽,从我国现有情况来看,即使是做得比较好的法院也没有将裁判文书中当事人的姓名予以遮蔽。比如,按照河南省的做法,如果当事人为自然人的,仍应保留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和年龄。

在我国台湾地区,早在1998年网上公开裁判书全文时就对当事人栏后的出生年月日、身份证号、住址予以了删除。从2003年6月起,则开始遮隐裁判书全文中的身份证号,2005年10月又对当事人住址的乡、镇、街道名予以了遮蔽。但民众仍不断反映,因裁判书中公开姓名造成其困扰,希望进一步遮隐姓名。为此,“司法院”经多次开会研商后,决定裁判书公开宜尽量隐匿个人资料,以兼顾当事人隐私。于是,2007年台湾地区“司法院”规定,除律师、公司、机关行号等不替换外,其余当事人的姓名均以“甲OO”、“AOO”等代号依次替换。B32也就是说,裁判文书中的自然人姓名也应予以遮蔽。不过,这一做法却引起了岛内媒体和学界的强烈反对。媒体和学者认为,此举使判决缺乏可读性,并不当限制了新闻采访权利和民众的“知情权”。B33因而,在2008年5月提出的“法院组织法修正草案”又对此特别提出修正,要求仍应公开自然人的姓名。2010年11月29日,台湾地区“司法院”新通过的有关裁判书公开方式的修正案规定,即日起,民众可以直接以当事人的姓名查询11月26日以后公开的裁判书。

其实,自比较法而论,就是否应当公开当事人姓名的问题,各个国家和地区并未统一。比如,澳门特别行政区高等法院通过网络公开的判决书中就用甲、乙、丙等类似的符号来代替当事人姓名。另外,日本、英国的法院在网上公开判决书时,也会用A、B来替代当事人的姓名。而德国的法院在以网络形式公开判决书时,则干脆仅以“原告”、“被告”等称之。但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法院在网上公开裁判文书时却没有将当事人的姓名予以遮蔽。

应当说,单纯公开姓名一般是不构成侵权的,但在裁判文书中公开姓名,却可能会使公众将姓名与案情相互对照,从而识别出当事人的身份,进而有损其名誉或使其受到其他不利影响。换言之,由于姓名是具有“可识别性”的个人信息,B34因此,在公开裁判文书的同时一并公开姓名,在很大程度上就会使原本属于私人的诉讼和判决变为公开。所以,荷兰国家登记署就主张,在出版判决时,应将当事人姓名从判决中隐去。B35

除了姓名、身份证号等具有“可识别性”的个人信息以外,还有一些虽不具备“可识别性”,但若被公开则很可能会损害个人利益的信息也是需要保护的。比如,民事判决中高额的损害赔偿金以及离婚案件中的具体细节,都不应当通过网络予以公开,以免危及当事人的人身安全。实际上,日本《信息公开法》第5条第1项所规定的不公开的信息也包含两个部分,即“与个人相关的信息中,包含姓名、生日以及其他可以识别特定个人的信息(包含与其他信息相互对照时可以识别特定个人的信息)或虽不能识别特定的个人信息但因公开可能损害个人权利利益的信息。”而高额损害赔偿金以及离婚案件中具体细节的公开,就很可能会给当事人的利益带来危险。

当然,基于隐私保护的需要而在裁判文书中隐去当事人的姓名等个人信息亦非绝对。实际上,是否隐蔽当事人姓名的问题主要还是一个利益衡量的问题。因此,基于公共利益的考虑,有些当事人的姓名等个人信息是应当被公开的,比如公众人物或者公益诉讼中当事人的姓名就有必要公开。如此看来,个人信息的“可识别性”就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事实认定问题,亦有了价值判断的色彩。而决定这一价值判断的基本标准就是“比例原则”。B36

四、“被动”人群的特殊保护

除了当事人的隐私权需要保护以外,还需对一些特殊群体的隐私保护问题予以特殊关注。首先是刑事案件被害人的隐私保护。应当承认,无论案件的性质如何,被害人的隐私都不属于社会公众知情权的对象。申言之,对于被害人及其家属而言,被害人的姓名、地址及其他个人信息,都是可以让其感到尴尬或悲伤的讯息;而对于社会公众而言,被害人的信息只不过是其闲聊的话题而已。特别是性犯罪等暴力犯罪的被害人,不加遮掩地对其个人信息予以公开,无异于对其精神的再次伤害。在Regina v. Canadian Newspapers Co Ltd.案中,B37加拿大最高法院就认为,为保护被犯的人的身份,使其不会因为被广泛报道而精神受创,引致尴尬和受辱,并希望借此以鼓励他们挺身而出举报罪案,所以应当禁止性犯罪案件受害者的资料。正是由于认识到被害人隐私权保护的特殊需要,所以欧洲议会部长委员会曾专门建议各成员国的政府按照下述指引,检讨国家的法例及实际做法:“政府制订(与调查和审讯刑事案有关的)资料政策和公共关系政策时,应该适当地考虑到有需要保护受害者,以免有过分影响他的私生活或尊严的报道出现。如果有关罪行的类型或受害者的特殊地位(或他的处境和人身安全)令他需要受到这种特别保护,判决前的审讯便应该以非公开形式进行,否则当局应该在适当的范围内限制个人资料的披露或;当表面上有这个需要,特别是如果案件涉及有组织罪行的话,受害者及其家人便应该受到有效的保护,以使他们不会受到恐吓,也不用面对作案者报复的危险。”B38

其次是证人的隐私权问题。在R v .Socialist Worker Printers and Publishers Ltd. exparte AG案中,Widgery大法官指出,“如果庭审是公开的,而只有证人的姓名没有披露,则公众旁听所带来的好处几乎是齐备的,因为此时公众唯一不知道的是证人的名字。但很多时候除了因为病态的好奇心之外,公众根本不理会证人的名字。审讯的实际进程,即被告人成功辩护与否,也不取决于这些事情。”B39在笔者看来,即便为了确保证人证言的真实性,要求证人应当出庭,但也不能认为可以将证人的隐私通过网络的方式无限制地、永久性地公布于众。如果是这样,就会阻吓很多证人出庭作证。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加拿大《刑事法典》第486(4.1)条就规定,法庭可以在任何刑事法律程序[但与法典第486(3)条所指明的罪行有关的法律程序除外]颁令,指示不得在任何文件或广播时段公开受害者或证人的身份(或公开可以披露他们身份的资料)。

最后是未成年人的隐私权问题。鉴于儿童心智发育不完全,辨识能力低下,容易受到不法侵害,因此,很多国家的立法都对儿童的隐私权利给予特殊保护。B40比如,美国早在1998年就制定了《儿童网上隐私保护法》。在我国,虽然《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儿童的隐私给予了一定的保护,但是就网上公开判决书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离婚判决书、调解书都没有将未成年人的姓名等个人信息予以隐蔽,未成年子女的个人信息被毫无保留地通过网络公开了。这显然存在极大风险,并且也不利于儿童的成长,必须予以纠正。

事实上,之所以要对被害人、证人以及未成年人的隐私给予特殊保护,根本的原因仍在于维护其对个人信息的自决权。因为被害人、证人参与诉讼,并由此而使其个人信息被载入案件的裁判文书,均非其自愿的结果。换言之,被害人、证人参与诉讼是“被动”的,因此有必要保护其信息自决权。而作为未成年人而言,由于其尚不具备完全行为能力,无完全的认识和判断能力,因此,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被载入裁判文书也是缺乏自愿的。

五、调解书的不公开原则

在我国,法院调解曾一直被视为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一种方式,甚至被基层法院作为解决民事纠纷和轻微刑事案件的一种主要工作方式。由此就导致在实践中经法官主持而达成的调解书会被当然地视为法院裁判文书的一部分。因此,网上公开裁判文书也就自然地包含了调解书的公开。比如《巢湖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判文书网上公布管理暂行办法》第3条就明确规定:“本办法所称生效裁判文书是指本院办理的诉讼案件和执行案件所作出的生效判决书、调解书和裁定书。”又如上海高级人民法院制定的《全市法院关于涉外商事、海事生效法律文书上网规范》也明确规定,生效的涉外商事、海事案件的判决书、裁定书及调解书都应在中国法院涉外商事海事审判网上。实际上,我们通过很多法院的网站也能查阅到大量的调解书。

基于纠纷的性质特别是民事纠纷的私人性质,如果法院是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进行调解,则实属正当。但问题在于,由此而达成的调解书是否就必然要求公开?从本质上说,调解是双方当事人合意解决纠纷的活动,属于意思自治的范畴,法院只是居中斡旋,或者提出解决方案,以促使当事人达成合意。B41“像这种第三者(调解者)始终不过是当事人之间自由形成合意的促进者,从而与能够以自己的判断来强制当事人的决定者区别开来的场面,可以视为调解过程的基本形态”。B42可见,调解与审判在本质上是两种根本不同的解决纠纷的方式,调解并不属于法院行使审判权的方式。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将调解书理解为当事人在纠纷发生后达成的一项协议。既然调解书本质上是属于“私契”,则又有何自动公开之理?就此而言,审判公开并不意味着由法院主持的调解也要公开,或者说,网上公开裁判文书并不当然包含调解书的上网。当然,如果当事人愿意在网上公开调解书,则另当别论。

六、结论与建议

学者曾将网上公开裁判文书视为最低限度的司法公开要求,同时也是一项惠而不费的并具有实质意义的司法改革举措。B43然而,福祸相依,网上公开裁判文书在便利知情权实现的同时,也对隐私权造成了重大威胁。就此而言,化解网上公开裁判文书风险的关键就在于妥当地协调知情权与隐私权的矛盾。

在现代社会,基于人性尊严之维护、个人主体性之确保以及人格之自由发展,隐私权已经成为人民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权利。因此,基于隐私权的特殊价值,笔者主张当事人对于裁判文书的全文上网享有同意权。当然,如果裁判文书涉及公共利益,B44则当事人的隐私权亦应受到限制。但是这一限制应当符合比例原则,不得过度。按照比例原则的要求,笔者引入了“可分割性原则”来协调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也就是说,即使是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应当通过网络公开裁判文书,那么对于当事人的姓名、生日以及其他可以识别特定的个人的信息(包含与其他信息相互对照后可以识别出特定个人的信息)或虽不具备“可识别性”,但若被公开则很可能会损害个人利益的信息也不应予以公开。此外,被害人、证人、未成年人这类“被动”人群的隐私利益应予特殊保护。最后,基于调解书的“私契”性质,笔者亦不主张通过网络来予以公开。

注解

① 万学忠:《中国司法透明度年度报告 公开裁判文书给力》,载《法制日报》2012年2月21日。

② 苏力教授虽然对裁判文书的上网提出了质疑,但也主要是从成本与收益的比较视角来展开的。参见苏力:《谨慎,但不是拒绝——对判决书全部上网的一个显然保守的分析》,载《法律适用》2010年第1期。

③ 但也有不同意见,认为不公开审理与不公开判决是有差异的。参见李友根:《裁判文书公开与当事人隐私权保护》,载《法学》2010年第5期。

④ 参见郭美松:《民事公开审判原则的相对性》,载《理论与改革》2005年第1期。

⑤ 参见邱联恭:《程序制度机能论》,三民书局1996年版,第243页。

⑥ 罗小平:《当事人不公开审理选择权的探讨》,载中国知网(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7页。

⑦ Dep’t of Air Force v. Rose, (1976)425 U.S. 352, 380-81.

⑧ Anita L. Allen, Dredging Up the Past: Lifelogging, Memory, and Surveillance, (2008)75 U. CHI. L. REV,p.47.

⑨ E Paton-Simpson, Private Circles and Public Squares: Invasion of Privacy by the Publication of “Private Facts”, (1998) 61 MLR ,p.327.

⑩ Daniel J. Solove, Privacy and Power: Computer Databases and Metaphors for Information Privacy, (2001)53 STAN L. REV. p.1456.

B11 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课题组:《公开审判制度调查报告》,载《法律适用》2007年第7期。

B12 参见《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判文书网上公布试行办法》、《巢湖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判文书网上公布管理暂行办法》、《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判文书网上公布试行办法》。

B13 参见《宪法》第125条。

B14 参见张永泉:《司法审判民主化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162页。

B15 李婵媛:《寻找“公开审判”的黄金分割点》,载《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5期。

B16 [美]韦恩·R.拉费弗等:《刑事诉讼法》(下),卞建林、沙丽金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96页。

B17 Caren Myers Morrison, Privacy, Accountability, and the Cooperating Defendant: Towards a New Role for Internet Access to Court Records, New York University Public Law and Legal Theory Working Papers, 2008, p.34.

B18 [日]高木丰三:《日本民事诉讼法论纲》,陈与年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B19 陈智:《民事公开审判制度的理论探讨及实证研究》,载中国知网(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苏州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第8页。

B20 参见《侵犯私隐的民事责任》11.65、11.70。

B21 Michel Gentot, Access to Information and Protection of Personal Data, in the HK Privacy Commissioner’s Office: 2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rivacy and Personal Data Protection, 14 september 1999, p.207.

B22 B S Markesinis, A Comparative Introduction to the German Law of Tort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4, p.390.

B23 参见陈耀祥:《论大众传播媒体报道SARS疫情与人格权保护之冲突》,载《台湾海洋法学报》2004年第2期。

B24 297 P 91, p.93 (Cal Dist Ct App, 1931).

B25 57 ALR3d 1, p.9.

B26 Tucker v. News Media Ownership Ltd (1986) 2 NZLR 716 ,pp.731—733.

B27 蒋坡主编:《个人数据信息的法律保护》,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B28 前引B27,第22页。

B29 参见田禾主编:《亚洲信息法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3页。

B30 李广宇:《政府信息公开诉讼:理念、方法与案例》,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97—98页。

B31 参见《巢湖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判文书网上公布管理暂行办法》第6条。

B32 资料来源:http:///article.php?template=article_content&job_id=123905 &article _category_id =2070& article_id=60107,访问时间:2012年3月1日。

B33 李惠宗:《裁判书上网公开与个人信息自决权的冲突》,载《月旦法学杂志》第154期。

B34 参见王志荣编著:《信息法概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第331页;前引B29,第89—90页。

B35 徐昕:《信息时代的民事诉讼:一个比较法视角》,载《司法改革论评》(第2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B36 对于比例原则的展开,详见蔡宗珍:《公法上之比例原则初论——以德国法的发展为中心》,载《政大法学评论》1999年第62期;姜昕:《比例原则研究:一个的视角》,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B37 52 DLR (4th) 690 (1988).

B38 Recommendation No R(85)11 of the Committee of Ministers to Member States on the Position of the Victim in the Framework of Criminal Law and Procedure, adopted on 28.6.1985.

B39 (1975) 1 QB 637, 651-652.

B40 参见张新宝主编:《互联网上的侵权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1页。

B41 刘敏:《论司法公开的扩张与限制》,载《法学评论》2001年第5期。

B42 [日]棚濑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王亚新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3页。

B43 参见贺卫方:《建设透明法院》,载《南方周末》2003年5月8日;贺卫方:《判决书上网难在何处》,载《法制日报》2005年12月15日。

B44 这种公共利益首先是基于裁判文书的性质而生的,比如刑事案件的裁判文书就要比民事案件的裁判文书要更可能会涉及公共利益。另外,即使是民事案件的裁判文书也可能会因为法学研究的需要而涉及社会公共利益。正如患者的隐私也可能会因为医学研究之公共利益的需要而被公开。但这种公开显然是应当受到限制的。协调二者的基准即是比例原则。

Restraint of Right to Privacy on Publication of Case Judgments Online

HUANG Zhong

Abstract:It is an effective measure to promote open trial by publicizing case judgments online though it will also threat the right to privacy. The whole text of case judgment cannot be publicized online unless the consent of parties is obtained in advance. Nevertheless, the right to privation should also be restrained by public interest. When the case judgment is publicized online required by public interest, certain identifiable personal data and other vital information should be properly protected. Privacy of the victim, witness and minors should be protected particularly. The agreement of mediation generally should not be publicized online.

风险识别论文范文第10篇

理念1成为“有钱人”,第一步就得先“有钱”

在台湾,一个拥有1000万元存款的小富翁,只要把钱以年息4%放定存,一年光是利息收入就有40万元,月薪3万元的小上班族,就算不吃不喝辛勤工作一整年,也存不足这个金额。

赚钱之道,上算是钱生钱,中算靠知识赚钱,下算靠体力赚钱。

钱是永远不知道疲倦的,关键在于你是否能驾驭它。很多人都知道“以钱滚钱,利上加利”,却没有多少人能体会它的威力。先别以为“钱生钱”需要高超的投资技巧和眼光,更别以为所有有钱人都很会这一套,因为就算最不会理财的富翁,财富累计的速度也远远超过穷人的想象。

正如台湾“早安财经”总编辑举的例子,在台湾,一个拥有1000万元存款的小富翁,只要把钱以年息4%放定存,一年光是利息收入就有40万元,月薪3万元的小上班族,就算不吃不喝辛勤工作一整年,也存不足这个金额。这还只是最不会赚钱的富翁,倘若和巴菲特一样,把钱用来投资每年平均报酬率为30%的工具,几乎每隔3年存款就会增加1倍,富者越富,一般人更是望尘莫及。

那么,“要成为有钱人就必须先有钱”,这句话听起来矛盾,却指出了穷人最难以下咽的事实: 假如你对于增加收入束手无策,假如你明知道收入有限却任由支出增加,假如你不从收入与支出之间挤出储蓄,并且持续拉大收入与支出的距离,你成为富翁的机会微乎其微。

那如果想成为“有钱人”,又没有那么“有钱”,该如何是好?上述中积累财富属于必备动作,而另一件必须作的事情就是:增加钱累积的速度:找到一项不错的投资,能两倍于市场均值。

理念2收入与支出:高收入不一定成富翁,真富翁却会低支出

任何人违背这条铁律,就算收入再高,财富再傲人,也迟早摔出富人的国界,一旦顺应了这条铁律,散尽家财的富人也可东山再起。

普罗大众之所以羡慕富翁是因为在想象中他们可以享受更精致的生活甚至挥金如土,但如果真正进入富翁的世界,却发现成功的富翁,很少挥金如土。相反的,他们往往有“视土如金”的倾向。

美国研究者史丹利Thomas Stanley和丹寇William Dank曾经针对美国身价超过百万美元的富翁,完成一项有趣的调查。他们发现:“高收入”的人不必然会成为富翁,真正的富翁通常是那些“低支出”的人。这些被史丹利和丹寇调查的富翁们很少换屋、很少买新车、很少乱花钱、很少乱买股票,而他们致富的最重要原因就是“长时间内的收入大于支出”。

在美国另外一项对富翁生活方式的调查中,我们也毫不惊讶的发现,他们中:

大多数人时常请人给鞋换底或修鞋,而不是扔掉旧的;

近一半的人时常请人修理家具,给沙发换垫子或给家具上光,而不买新的;

近一半的人会到仓储式的商场去购买散装的家庭用品……

大多数人到超市去之前都有一个购物清单。这样做不仅会省钱,可以避免冲动购物,而且,如果有清单,他们在商店购物的时间就会减少到最低限度。他们宁愿节约时间用于工作或与家人在一起,而不愿在超市胡乱地走来走去。

这个结论看来再简单不过,却是分隔富人和穷人最重要的界限,任何人违背这条铁律,就算收入再高、财富再傲人,也迟早摔出富人的国界。任由门下三千食客坐吃山空的孟尝君、胡乱投资的马克・吐温,当然还有无数曾经名利双收却挥霍滥赌乱投资的知名艺人,都是一再违背“收入必须高于支出”的铁律之后,千金散尽。更妙的是:一旦顺应了这条铁律,散尽家财的富人也可东山再起。

如王尔德那句精辟的话――唯一的必需品就是非必需品。

法国小说家福楼拜笔下的包法利夫人,虽然对致富一事毫无建树,但对如何花钱,却有独到的看法。包法利夫人出身贫穷的农家,从下就中了爱情小说的毒,认为爱情不存在于寻常人家,而是贵族生活的产物。为了得到爱情,她必须跻身于一个有“盛宴、马车和庞帕德尔式挂钟”的世界。

爱玛长大后嫁给了镇上的包法利医生,婚姻生活贫乏无趣,离小说中的爱情相去甚远。为了购买昂贵的信封和信纸,模仿流行杂志里的贵妇化妆、为了高级的绸缎礼服、为了巴黎的奢侈品,在爱玛不停地举债、赊欠下,包法利先生的祖产赔光了。爱玛因为还不出钱来,自杀了。摊开包法利夫人的收支平衡表,那些血淋淋的数字,不也控诉着我们平日血拼的暴行?那些来自包法利先生的哀鸣,听起来不也十分熟悉?在今天,像包法利夫人这样勇于消费的女性不但不会自杀,反而成为时髦女性的表率,都要感谢广告的全面胜利和20世纪发明的信用卡。

在削减开支和努力提高现有生活水准之间,现代人多数会选择后者。他们永远都想要更好的车、更大的房子、更高的薪水。而一旦得偿所愿,他们很快就又变得不满足。学术界将之称为“享乐适应”(hedonic adaptation)或是“快乐水车”。当升职或是新房新车带给我们的兴奋逐渐消退时,我们又会开始去追求别的东西,如此周而复始。

理念3负债有益

释放一部分现金,利用投资的回报率抵消负债的利息

没有负债么?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反而证明你对你的生活是不负责任的。为什么不想想,负债和投资其实是伙伴呢?

中国人觉得,欠着钱过日子,心里总是有负担的,但不欠债的生活只有这样的可能――挣多少钱就只能过多少钱的日子;把收入都用于生活、消费,没钱投资,错失取得高额回报率的机会――永远为生活奔忙。

可以选择这样的生活――适度负债,释放一部分现金,利用投资的回报率抵消负债的利息,负债不但没压力,还会因为进行了合理投资而变得“引人入胜”。

财务顾问提供给我们一个真实的案例:

mr.张,研究生毕业工作三年,积累了29万元资金。首付10万元买了总价50万元的房子一套,余款40万元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法20年还清,每月还款2753元,一年后即现在,房产升值为60万。购买13万的轿车,该车折旧后现值为10万。4万元用于基本的装修,家用电器共2万元,现金支付1万,其余1万元利用信用卡的免息期进行分期付款。29万元中的最后1万元资金作为自己的日常备用金。

mr.张对股票市场非常感兴趣,2006年,中国股市行情很好,他决定开始对股票市场投资,可是融资融券业务的真正落实尚需时日,手上没有余钱,怎么办?面对股票市场高额的收益率,mr.张算了一笔账发现,扣除贷款的利息成本或手续费用之后,股票的净收益仍很高,值得贷款进行投资。

目前,通过典当行进行贷款不仅程序简单,快捷,而且相对银行贷款的难度低,所以mr.张以其北京牌照的小轿车为抵押向当地的典当行申请贷款,经过典当行的评估,该车价值为10万,所以mr.张申请到了8万元的贷款,并投入股票市场,进行短线操作,目前8万元已经升值为16万元。

这一年以来,mr.张也没有出现过资金周转问题。

搞财务管理的一般都是三张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现在用这种方法分析mr.张的财务状况:

tips

个人理财小贴士

什么是个人资产分析:个人资产分析就是弄清楚自己(个人或家庭)的资产状况,摸清楚自己到底有多少家产(即个人净资产值是多少)。

个人净资产=个人资产总值-个人负债总值

个人资产总值=流动性资产+投资性资产+使用性资产

个人负债总值=短期负债+长期负债

流动性资产:是指现金、活期储蓄、短期票据等能及时流通使用、兑现的货币或票据。

投资性资产:是指长期储蓄、保险金、股票、债券、基金、期货等以保值、增值为目的的投资性货币或票据。

使用性资产:是指住宅、家具、交通工具、书籍、衣物、食品等以使用为目的的各类物品。

以保值、增值投资为目的的房产应属于投资性资产。

以保值、增值投资为目的的收藏品也应属于投资性资产。

短期负债:是指一年内应偿还的债务。

长期负债:是指一年以上偿还的债务。

从以上情况看,mr.张的财务状况关于负债考量的各种比率都在参考值范围内,财务状况基本安全,既不存在偿债危机,也不存在资金的周转问题,而且充分利用了其资金的杠杆效应,使资金得到了较好的增值机会,同时自己也享受了舒适的生活。

做投资决策时,要意识到,当投资收益率高于贷款利息率时,负债是利用别人的钱赚钱。

理念4不要让你和你的钱之间隔着别人

基金顾问或者保险业务员,他们也在你身上榨取了不少的“过路费”,如果你有足够的智慧去应付这些问题,完全可以想些法子绕过他们

你和你自己的钱有多远的距离,很多人都会反问:难道不是步行去ATM的脚程吗?

当然!但短短这条路上也有不少人要收过路费,他们可能是你最信赖的理财顾问们。收费标准各有不同,唯一相同的是,他们都站在你和你的钱之间。

如果你和伯克希尔股东处在一个境地:公司表现依旧出色,但股东却经受了一连串自己招致的伤害,失去了很多本来应得的投资回报,那么你可以听听巴菲特的说法:假如你和你自己的钱之间隔着一帮顾问,你将付出重大代价。

“为了理解这个费用是如何膨胀的,让我们假设,所有美国公司一直都由一个家庭拥有,姑且称之为“想不通”。各公司的全部盈利显然归属于股东。

这个家庭在支付了股息税后一代比一代富有。到了今天,盈利总和已达到7000亿美元,“想不通”家的每位家人的财务,都以同样的速度在增长。

但让我们现在假设,来了几位巧舌如簧的“热心肠”,劝说家庭成员让他们买进家里人的股票,卖给其他家人。“热心肠”热心地答应负责运作这些交易。当然,这是要收费的。“想不通”一家拥有的仍然只是所有美国企业,这些交易只不过重新分配了每位家人所拥有的财富。因而,家庭每年的财务利得减少了。家庭成员的交易越多,他们所占的份额就越小,“热心肠”得到的部分越大。对此,这些“热心肠”经纪人心知肚明:他们对交易最积极,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促使交易发生。

没过多久,大多数家人觉得这么做并不划算。于是又来了另一群“热心肠”。这些新来者对“想不通”家里每一位成员解释:只凭一己之力,不可能算得过别人。他们的建议是:雇用经理人。这些热心肠的经理人继续利用“热心肠”经纪人做交易。经理人让交易人更活跃,使得他们赚得更多。

“想不通”一家却越来越失望。每位家人都雇用了专业人士。但总体上,大伙儿的财务状况开始变糟。有什么办法吗?当然是寻求更多的帮助。

这次提供帮助的是财务规划师和机构顾问,他们宣称能帮他们选择经理人。最后家人会发现,自己非但不懂得如何挑选合适的股票,也不懂得如何挑选合适的挑选股票的人。

现在,一家人要养活三种“热心肠”,而结果却越发糟糕。他们陷入绝望。似乎正当彻底无望之时,第四类人出现了。我们且称他们为“超级热心肠”。

这就是我们今天的状况:“热心肠”的数量在不断膨胀,拿走了比例空前的盈余。假如股东们不瞎折腾,这部分盈余本该全数归他们的。近来盛行的利润分配方式让股东付出了极为高昂的代价:实际上,这个家庭的各种摩擦成本已达到美国企业盈余的20%。换句话说,向“热心肠”支付佣金可能使他们赚到的钱,只有本该赚到的80%左右。他们还不如待着不动,谁也不听。

很久以前,艾萨克・牛顿爵士提出了三大运动定律,这些都是天才的成就。但牛顿的天才没有延伸到投资领域:他在南海公司泡沫(south sea Bubble,1720年在英国发生的一起对南海公司股票过度投机现象――见《钱经》06年第7期)中损失了一大笔钱。后来,他解释说: “我能算出恒星的运动,但算不出人类的疯狂。”若不是这次损失让他深感受伤,牛顿或许会继续探索,发现第四运动定律:回报随运作的增加而减少。

如同牛顿定律必须在普通低速的环境下适用一样,股神的“摩擦成本”论也有其适用的条件。如果你没有那么好的运气跟着巴菲特,或者没有选到势头不错的股票,那你势必要依赖几位“热心肠”,虽然他们的频繁操作可能降低平均盈利水平,但至少他们能教你识别哪些是蓬勃发展的“伯克希尔”,哪些是垃圾。

同样的道理是否能沿用在其他领域呢?比如,基金顾问或者保险业务员,他们也在你身上榨取了不少的“过路费”,如果你有足够的智慧去应付这些问题,完全可以想些法子绕过他们――比如,网上申购,否则,还是和阻隔你和你的钱之间的人成为朋友吧。

听听巴菲特的解释

在沃伦・巴菲特最近的年度报告中――也就是我们熟知的一年一度致伯克希尔-哈撒韦尔公司股东的信,我们发现了一项以前一直忽略的观点:你和你自己的钱之间存在“摩擦成本”。由于摩擦成本的存在,伯克希尔的股东必定会比伯克希尔公司挣得少。而如今这些成本的数额使股东挣到的钱比从前少很多。

理念5长期投资的低风险性是个谎言

通过长期持有,你的收益多半不会波动太大,问题的关键在于,并非所有的投资都适合长期

不管是理财经理还是基金广告,无一例外地向我们宣导:你想不赔钱吗?长期投资吧。仿佛每一项投资只要沾上“长期”二字,利润就会滚滚而来。

如果私心一点考虑,每个投资公司都想有稳定的长期的利润来源,方法之一就是鼓励投资者把钱长期放在账上,20年以上的养老保险会让保险公司毫无成本筹到一笔资本,而5年以上稳定的投资会让基金公司获得稳定的1%收益率,倘如这个基数是10亿,基金公司坐地收钱1000万。“心肠不错”的证券公司就决不会鼓励股民长期投资-----盖因他们是按交易量收费。

看上去长期投资的确会让投资公司的风险降低,但对于投资者也是如此吗?

长期的投资能减低风险

长期性的投资能够降低风险,要衡量一项投资的风险,方法之一便是衡量它的“变动性”,即其价格相对于长期均价的波动有多大。而通过长期持有,你的收益多半不会波动太大,而会更趋近于它的长期均值。

长期投资意味着不赔钱?当然不!

问题的关键在于,并非所有的投资都适合长期,比如我们熟悉的货币市场基金,这些基本没有什么波动的品种显然更适合作为短期项目持有。让我们看这张美国股市在75年间的历程。

关注一下1925年到1935年间的那些跳跃的绿线,它意味着巨大波动――明明昨天还值整一美元的股票今天就会变成一毛不值的废纸。相信有些极端的投资者已经在那个时候精神崩溃,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可能还会崩溃一次,因为坚持下来的人会发现这些废纸又变回原来的价钱甚至高出了上千倍。

但这张图并非如你所见的那么可信,因为这只是一个指数,在深绿线跳动最强烈的时候,倒闭了不计其数的公司,我们的指数编造者已经把它们的尸体扫出证券市场了,而如果你指望胡乱投资一支股票并等着它在75年后开始变魔术,这样的“长期投资”的思路只会让你被风险拖到湖心。

理念6多数投资者都无法跑赢大盘

大势向上时,投资者未必会买入最“牛”的那只股,或者是未必会在最牛的价位卖出,而此时大势上涨已经抬高了整个市场的盈利基础

在全球的投资机构中,90%的机构跑不赢大盘。这个结果可能会让你吃惊,但数据能说明一切,在股市上,能一直赚到钱的,永远是少之又少的那一部分人。

台湾股市从1967年初100点――1986年800点――1996年8月6200点,30年62倍的上涨幅度绝对是个大牛市吧?但是统计表明27%的投资者绝对亏损,78%(含亏损者)没有超越市场平均收益,也就是说只要买指数基金,你就可以领先78%的投资者。

沪深股市2000年全年上涨51.75%,统计表明二亏二平六盈,也就是说40%是亏损的(因为投资有机会成本,你存钱该有利息啊)60%盈利的投资者中又有多少超越了指数的上涨幅度不会超过12%。

美国股市的数据表明:作为专家级的基金不过而已。15年周期(83年~97年)85%的基金没有跑赢大盘指数,35年周期(62年~96年),在续存的基金中只有34只战胜大盘!

根据和讯的统计分析,他们的客户都是有情绪周期的,即使再大的黑马,如果在买入两个月内没有启动,而同期市场出现活跃个股的话,99%的客户都会把黑马股票提前抛出;此外,还有90%以上的投资者不会在当期盈利后撤出股市,客户的资金会一直停留在市场,只是从一类股票转到另一类股票而已。

这样两个操作习惯可能导致两种结果:

当你抛出手中的“黑马”去追白马,白马已经涨到了合理的价格区间,失去了大幅获利的机会,这时,热点转移,你前期抛出的“黑马”开始启动,股价迅速攀升。如果此时重新买入,这个操作过程中,损失的是时间、交易手续费和应有的利益空间。

在一只股票上赚了钱,不代表能在所有的操作中取得收益。

正是由于这两个特性,决定了在股市中操作时,大势向上时,投资者未必会买入最“牛”的那只股,或者是未必会在最牛的价位卖出,而此时大势上涨已经抬高了整个市场的盈利基础。

简单的逻辑分析就能让人一目了然

在计入成本之前,投资者总体的回报率与大盘一致;在计入成本之后,投资者总体的回报率就要逊于大盘了。实际上,投资者作为一个整体,它们的投资回报率落后于大盘的部分就是他们的投资成本。这并不意味着你就没有机会跑赢大盘。但是,要想做到这一点,你不但要智力超群,而且还要成功克服投资成本的影响。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少有人能在长期内持续跑赢大盘。

切记,跑赢大盘,即在上涨周期你的组合明显强于大盘,而在下跌期内你的亏损明显小于大盘。评估是否跑赢大盘,要在整个行情结束后,计算这一个运行周期的平均数据,不能听信分析师抽出的一小段时间内的数据对比。

理念7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把你的财产看成是一筐子鸡蛋,把它们放在不同的地方:万一你不小心碎掉其中一篮,你至少不会全部都损失。”这是经典的鸡蛋篮子论述,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马克维茨派-正方言论

资产分配,是一个关键性的投资概念。他的含义是:把你的财产看成是一筐子鸡蛋――然后决定把它们放在不同的地方:一个篮子,另一个篮子……万一你不小心碎掉其中一篮,你至少不会全部都损失。

马克维茨派认为:关注单个投资远远不及监控投资组合的总体回报来得重要。不同的资产类别,例如股票和债券,二者之间可能只有很低的相关性。换句话说,就是他们的表现彼此关联不大。如果你有很多项投资,你就会看到他们的表现一年和一年差别很大。比如,有的年头股票表现不佳,债券表现出色,就像已经过去的2005年一样。而今年的情况正相反,我们看到了疯狂的股市和隐忍的债券市场。

鸡蛋必须放在不同篮子的主要目的是,使你的投资分布在彼此相关性低的资产类别上,以减少总体收益所面临的风险。

以上这句话也许有些晦涩,但相信大多读者会对以下这个例子有些感觉。

假设在1999年到2003年期间,把1000美元投资在一个多样化的投资组合上得到了正收益。但如果这1000美元完全投资在股票上,则很可能带来负收益。

更重要的是,多样化投资组合的波动性更小:在此期间,上方的线条一直更接近1000美元的基线。也就是说,在整段时间内,多样化投资组合的价值不像全股票投资组合的价值变动那么大。想想黄金类股。是的,它们的走势十分不稳定。但是由于黄金类股在其他投资遭遇重挫时往往会逆市上扬,因此,把该类股加入投资组合中能够降低投资组合的总体风险。

如果要为鸡蛋放在多个篮子理论作一个结案陈词,我们会从“鸡蛋易碎”也就是风险的角度入手:如果你把全部家当都押在一项资产(比如一栋房产或是某家公司的股票)上,那么你就会在市场波动面前变得无比脆弱。如同1997年金融危机后的惨痛教训――亚洲许多公家的房地产和股票都大幅贬值,把所有投资都放在上面的人损失惨重。

巴菲特派-反方言论

当很多投资者认为“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时候,巴菲特却认为,投资者应该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然后小心地看好它,因为他觉得:在时间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决策次数少的成功率自然比投资决策多的要高,就好像独生子女总比多子女家庭所受的照顾多一些,长得也壮一些一样。“股神”尚且认为由于自身精力和知识的局限,很难对很多的投资对象有专业深入的研究,更何况是普通投资者呢?

《财富》杂志曾经写道:分散投资获得巨大财富,这是投资谎言之一。从来没有人因为分散化投资策略进入亿万富翁俱乐部。

投资大师会首先从赚钱的角度考虑,如果你错过这个机会,你将少赚多少钱。

实际上,除了在面临系统性风险时难以规避资产缩水,分散投资的另一个不足在于,这种投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资产组合的利润提升能力。举个简单的例子:同样为10元的初始资金,股票价格均为1元,组合A由10只股票组成,每样股票买一股;组合B由5只股票组成,每样股票买两股。

假设这些股票中,组合B的五只股票,组合A也都购买了。其后这五只股票价格翻番,而其他的价格没有变化,则组合A、组合B的收益率分别为50%和100%。很显然,由于组合A投资过于分散,那些没有上涨的股票,拉低了整个投资组合的收益水平。

斯坦利・德鲁肯米勒是接替索罗斯的量子基金管理人。有一次,斯坦利以德国马克做空美元,当这笔投资出现盈利时,索罗斯问:你的头寸有多少?

“10亿美元。”斯坦利回答。

“这也能称得上头寸?”索罗斯说,“当你对一笔交易有信心时,你必须全力出击。持有大头寸需要勇气,或者说用巨额杠杆挖掘利润需要勇气,但是如果你对某件事情判断正确,你拥有多少都不算多。”

还有一个更加可靠的理由支持:如果你的钱并不多,分散它有意义吗?

结案陈词

鸡蛋和几个篮子,都谈不上问题的关键。这个寓言只是告诉你:如果你只是希望冒最小的险拿到最大的收益,那么,多放几个篮子吧

――这种方法适合稳健的你!但如果你对这个大机会绝对自信,并致力于大捞一笔,那碎鸡蛋也不会让你难受。

理念8赚大钱的唯一途径就是少冒险

风险是什么?有风险是因为你不知道你在做什么。

这个道理绝对不会得到读者的马上认可。

包括很多想当然的学者。在一次管理研讨会上,学者们一个接一个的宣读了有关“企业家性格”的论文。他们彼此之间分歧极大,但有一点是一致的:企业家有很强的风险承受能力,事实上,大多数企业家都乐于冒险。在会议行将结束时,听众中的一名企业家站起来说,他对他听到的东西感到吃惊。他说作为一名企业家,他会竭尽全力回避风险。他还认识其他的许多成功的企业家,但在哪里都很难找到比他们更厌恶风险的人。

成功企业家厌恶风险,成功投资者也是一样。规避风险是积累财务的基础。与学者们的论调截然相反的是,如果你去冒大险,你更有可能以大损失而不是大盈利收场。正如本世纪最出色的两位投资家所言: 乔治・索罗斯认为在金融市场上生存有时候意味着及时撤退; 沃伦・巴菲特则断言,如果证券的价格只是真正价格的一个零头,那购买他们毫无风险。

事实上,在“少冒风险”上我们的确做得不错。具体表现在:嗅到一丝风险便马上撤出;绝不沾染带风险的游戏;理财顾问随时可能因为3%的损失被骂得无颜存于世。当然,这也在每天清晨购买国债的长队中可见一斑。

正是因为“避免赔钱”深入人心,所以当投资者被问及“如果将保有资本放在第一位会怎么想时”,大多数人都表现了一种消极的态度,也就是“我最好什么也不做,因为我有可能赔钱”。但如果什么都不做,你又如何赚到大钱呢?

我们现在进入了一个理论的怪圈。常识教我们:一份风险一份回报。利润和损失是相关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要想得到赚1000元的机会,你就必须承受失去1000元的风险。

认识风险

风险是什么?有风险是因为你不知道你在做什么。

1992年,当索罗斯用100亿美元的杠杆做空英镑时,他是在冒险吗?对我们来说,他是在冒险。我们容易根据自己的尺度来判断他的风险水平,或者认为他的风险是绝对的。但索罗斯知道他在做什么。他相信风险水平是完全可管理的,他已经算出,即便亏损,损失也不会超过4%,“因为其中的风险真的非常小”。

我们普通人肯定不可能像索罗斯一样,对投资风险有如此精当的估计。这意味着我们如果不能控制风险就不进行投资了么?换一个方式,我们可以在通往投资的流程上控制风险,比如,找一个可靠的顾问或者基金,把对投资的模糊认识转移到对人的把控上,委托他们去寻找低风险的机会,同样是对这条铁律的活学活用。

理念9家人也许是你最大的财务负担

以20年为期,麦当劳这个项目可以在5年就收回成本,而抚养孩子更像是公益之举。

毫无疑问,你很清楚养育孩子、供他们念书要花多少钱。但家庭开支往往不止于此。如果你的成年孩子或者你退休的父母财务上出现了问题,你可能还要向他们伸出援手。让我们通过现金流量计算一下抚养小孩的成本。

如果从财务上分析,小孩是父母的一项投资,我们来看看这项长期投资的收益率如何:

以20年为期,麦当劳这个项目可以在5年就收回成本,而抚养孩子则更像是公益之举。当然这个说法未免冷血,大多数读者会反驳:小孩是一个家庭最甜蜜的负担。

怎么才能不让这个甜蜜的负担扰乱你的财务呢?《钱经》教你如下三招:

早生

我们可以效仿一些都市白领的做法――23岁大学毕业,25岁结婚、完成传宗接代大业,然后就可以一心发展事业,在职场的大道上无阻碍地前行了。

不生

既然养小孩这么不划算――成本高且有不确定性、超长期投入、收益率低至没有――而恰巧你又不那么有信心自己的教育能力和耐心,那不如考虑选择不生。当然了,我们不鼓励你做出这种选择,毕竟有好多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更何况小孩这一甜蜜的“负担”呢?

生个布鲁克林

时间流过,你没赶上“早生”的时间段,又不想将来膝下无子承欢,怎么办?如果你觉得自己有足够的影响力,那么你就生个“布鲁克林”吧――还记得这个小帅哥么?贝克汉姆和辣妹的长子――生下来,从卖照片到做代言人,根本不用爸妈养。这样的小孩,投资回报率高得无法计算。

理念10信用操纵你的现金流

在美国,通过买房子就能证明:一个好的信用,至少值2万美元

信用其实是一笔看的见、算得出的现金。

西方“信用”(CREDIT)这个词是纯经济学概念。它表示价值交换的滞后产生的活动,信用主要体现为商业领域和个人流通领域的赊销行为。现代经济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可以称为“货币经济”或“ 信贷经济”。

在东方思想中,信用更多地加入了社会学概念,表示道德。松下幸之助说:“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

一样事物,一旦成为“无形”,就容易幻化为每个人心中不同的标准,不论它是财富还是毒药。

所以,接下来,我要想您展示的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算得出的信用的价钱。

在美国,帮助银行作贷款决策的有一个“费伊公司信用分”(FICO),这种统计模式中包括五项基本信息评定分数:付账历史(包括按时或延误、破产记录等)、有待偿付的债务(包括信用卡额度的利用率)、信用历史(开账户时间的长短)、新贷款申请的查询次数和使用的信贷种类。打分范围在325分至900分之间。

信用分对消费者的用处显而易见――开设账户、安装电话、签定电话、签发个人支票、申请信用卡、购买汽车和房子,都需要这个信用分。比如说买房子,买主一是要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二是要交首付款,信用分高不但可以轻易获得贷款,利率也低一些,而且可以只交10%或不交首付款。信用差的利率要高一些,首付款可能要交30%甚至40%。

根据互联网的搜索结果显示:近年来美国的新建房屋的平均售价是28万美元,按30年期住房抵押贷款利率最低5.5%,最高5.8%计算,一个信用良好(零首付、按最低利率支付)和一个信用分非常低(40%首付、最高利率)的人,同样购买一套房屋,30年间的支付差超过24154美元,而且,第一年内的支付差超过112800美元。而且,如果首付款是通过短期利贷获得,这一差距将会更大。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好的信用,至少值2万美元。

把这笔账算的细致一点,在第一个支付年度,一个好的信用可以一次性释放最多超过10万美元的现金流。这意味什么?美国的货币市场基金平均年收益超过15%,表现好的基金,收益率可以维持在30%左右,买一只这样的基金,10万元的年收益为3万元。即使考虑到基金收益受各种变化影响,比如说市场不好、你选了一只表现很糟的标的物,根据近年的统计数据,年收益也能稳定达到8%,按照5.8%的贷款利率算,投资溢价超过2%。

这个故事并不是只可能发生在美国。在国内,截至今年年初,被收录进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人数是3.4亿,记录的信息包括贷款情况、信用卡使用,将来还会涵盖社会保障、银行账户、公积金账户甚至水电煤气费信息。

这意味着,不久后,你可能通过信用获取贷款,无需抵押就能获得你梦寐以求的现金流的解放。

理念11只按自己的方式做投资

按自己的方式投资的好处就是,你不必承担别人的不确定性风险,你的分析师如果确信无疑的话,他会自己操作去赚那笔钱。

罗杰斯从来都不重视华尔街的证券分析家。他认为,这些人随大流,而事实上没有人能靠随大流而发财。“我可以保证,市场的大多数操作是错的。必须独立思考,必须抛开羊群心理。”

投资之初,该听谁的,不听谁的?这是个问题。

一位名位罗杰斯的投资大师说――“我总是发现自己埋头苦读很有用处。我发现,如果我只按照自己所理解的行事,既容易又有利可图,而不是要别人告诉我该怎么做。”

100个人有100种投资理念,如果每个投资分析师的话都可能对你产生影响的话,最好的方法就是谁说的也别信,靠自己做决断。

按自己的方式投资的好处就是,你不必承担别人的不确定性风险,也不用为不多的盈利支付不值那么多钱的咨询费用。你的分析师如果确信无疑的话,他会自己操作去赚那笔钱,而不是建议你买入。

投资都经历过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叫作道听途说。每个人都希望听别人建议或内幕消息,道听途说的决策赔了又不舍得卖,就会去研究,很自然的倾向就是去看图,于是进入了第二阶段,叫作看图识字。看图识字的时候经常会恍然大悟,于是第三个境界就是相信自己。在投资决策的过程中,相信别人永远是半信半疑,相信自己却可能坚信不疑。

我相信,这样的说法与传统的投资理念――不要把钱投入到不熟悉的领域去――是不合拍的,但是,你有没有想过:

不要把钱放到不熟悉的领域――什么是不熟悉的领域?

如果你要买资源行业股票,你不妨问问自己“我熟悉股票么?”“我熟悉资源性行业么?”“我的顾问熟悉这些么?”“他究竟能有多熟悉?”反复怀疑才能找到事情的真相,当上述问题有一个以上的问题你不能给出“是”的答案时,你就要小心你的钱了?为什么你能放心把钱交给一个不那么熟的人,期望他去帮你在一个不那么熟的环境中取得盈利呢?

有这么多怀疑的时间,不如,从现在开始,马上了解你即将要投资的这个领域吧。“每个人都必须找到自己成功的方式,这种方式不是政府所引导的,也不是任何咨询机构所能提供的,必须自己去寻找。”

当然,在投资之前,有两个问题时一定要理清的:第一是能赔多少?这样即使犯了错误也不会出局,就还有新的机会;第二是机会在哪里?我和别人相比是处于优势还是劣势?这就会让你随时注意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和信息解读的客观性,从而经营你能够承担的风险。

这个市场是由各种客观条件控制的,没有人能从“盲目”中赚钱。

理念12如果你是个有责任的人,请买保险

关于购买多少保险这一点,没有标准的答案,但如果追根溯源,你承担的责任多大,保额就该多大。

在中国,怎么样才是有责任的人?大多数人的回答可能是:将全部工资交给老婆打理,晚上十点之前回家,周末与家人共度,抑或更大多数的答案将责任感与“对付诱惑”绑定在一处,但鲜有人意识到:所有有责任的人必须买份合适的保险。

这个责任感源自于一个假设:如果你不幸罹难,你的家属怎么办?你是否为她(他)们想好了足够的退路。所以购买寿险的主要原因是保护你和依赖你的人。万一上面不幸的事情发生,而你再没有能力或机会保护他们的时候,保险公司可能会站出来扮演你在财务上的角色,只至少能为陷入经济困境的家人减少痛苦。

而同样的逻辑也为你解决了另外一个问题:是否该为孩子购买保险?显然在这些脆弱的小生命肩上尚未烙下“责任”的痕迹,相反,它们时时刻刻依赖着你,你需要给自己买份保险的理由远远超过给孩子。

关于购买多少保险这一点,没有标准的答案,但如果追根溯源,你承担的责任多大,保额就该多大。

理念13看收入,别看“领子”

你是否过的幸福取决于你的收入水平,不取决于那个“领子”的颜色。

对受过12年学校教育的美国人来说,20世纪60年代后期是个黄金时代,他们可以在一家有工会的工厂或行业谋得一分差事,挣得一分不错的中产阶级工资。而后伴随着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真正开始获得回报。大学毕业生的收入开始超过高中毕业生的收入,超过幅度逐年增加,收入差距随之迅速扩大。在现在的中国也发生了同样的变化。

显然,中国新近毕业并且没有找到工作的几百万大学生并不同意这种说法。

再来看看这种现象更加明显的美国。根据美国经济政策研究所的经济学家lawrence mishel和jared Bernstein的思路,美国大学毕业生的实际年收入降低了5.2%,而高中毕业生的这一收入数字却上涨了1.6%。简单来看,受到威胁最大的职位,现在已不再像继十年前那样是在工厂上班的只有高中教育程度的蓝领工人,而转向了那些受过大学教育的案头工作人员。

学历还可靠吗?

在这个白领泛滥的年代,甩掉学历情结和固有职业取向的束缚吧,与其做着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整天担心自己的位置被取代,不如做一个技术学历兼备的高级蓝领,享受着比领导还高的待遇。

很多人都有这样一种职业虚荣心,觉得“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既然十年寒窗苦读,受过高等教育,就应该高人一等,就至少应该出入高档写字楼,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就算给高一倍的收入也不愿下到一线工作。而当50%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时,当蓝领工人的薪金收入和社会地位不断提高时,这种职业取向被一次又一次地重击,人们不禁反问自己:高学历还有用吗?

蓝领>白领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白领其实是体面的代名词,而在其前面加个“小”字多少有些悲情的味道。那些所谓的白领,从事着机械、简单、技术含量低的脑力劳动,虽然整天西服革履,却拿着中等甚至是低等收入。年薪四、五万,每天挤公交车,不敢逛商场、进高档餐馆,时刻担心自己在公司的地位被别人取代,生活压抑无情趣。而一些高级技工具备很强的实际动手能力,从事着科技含量高的操作工种,在企业中享受着领导的待遇和高层次人才的尊重。32岁的王先生,中职毕业,是某汽车企业的钳工,年薪12万,每天开着轿车上下班,和他一样,在单位中配备了公务用车的工人还有5位,他们享受着高级经理的待遇。

在发达国家,熟练工人、高级工人在工人中所占比例几乎达到工人总数的1/3。而且在一些以制造业为重点的国家中,比如瑞士、德国,技术工人很多还在沿袭着百年“世袭”制,在一家百年工厂,你完全可以碰到几代人在这里工作的情况。而且,蓝领的薪水一定高过许多白领,有的专业工人,薪水甚至比老板还高。而这种趋势在我国一些大型城市也显现出来。据调查,稀缺蓝领和技术学历并重的蓝领,在收入和企业地位方面,正在逐步走向强势。

抛弃高学历情结、抛弃那些等级观念,你是否过的幸福取决于你的收入水平,不取决于那个“领子”的颜色。

理念14通胀、税收和成本是投资者的三大敌人

多数交易可能都会涉及佣金或是税金,甚至有可能两者都涉及。在你下一次进行交易前,一定要仔细、认真地考虑。

把钱投入到一个充满变数的市场之前,有么有考虑一个问题,风险在哪里?赚钱的障碍是什么?

实际上,如果将通胀、税收和各种成本因素都考虑进来,你会发现自己有些投资组合根本就不赚钱。

比如,在美国购买一个投资债券的共同基金,收益率为5%,如果基金的年费是1%,你的收益率就会降到4%;如果你适用的所得税率为25%,政府还要从这些收益中提走1/4,这样收益率就降到了3%;要是通货膨胀率恰好又是3%呢?可以这么说,至少税务机关和你的基金经理是赚钱的。

当你卖出一种投资,而买进另一种投资时,你的回报率不一定就会因此提高。但是,改变却一定会带来成本。当然,如果你在一个退休账户中买进和卖出免佣金的共同基金,那就另当别论了。而其他多数交易可能都会涉及佣金或是税金,甚至有可能两者都涉及。因此,在你下一次进行交易前,一定要仔细、认真地考虑考虑。

意识到通胀

不论是通胀还是通缩,你应该知道,这是不可避免的,经济的绝对平衡是不存在的。你所要做的,就是把这种影响降到最小。多数时候,在全世界各地的不同投资表现会有巨大差异。通过把投资分散在不同的货币或是把资产分散在不同的产业和证券市场上,将会减少市场价值下滑或通胀率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明明白白你的税

一个精明的经营者应该在公司设立前就考虑好如何节约税收的问题。在进行投资之前,应该慎重考虑投资产业的类型、投资地点进行估算。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税的征收和优惠,是千差万别的,比如说,在中国,托儿所、养老院、婚介公司、高新技术企业就有税收优惠;即使是在一个单一的证券市场中,交易的成本也是不同的,同样的获利回报,投资权证的回报率就会高一点,因为不收印花税。

学会核算成本

特朗普,美国地产界的风云人物。他曾在纽约房地产低迷时只花100万美元就购买了华尔街的一座大楼,现在它的价值已达上亿美元。目前在纽约,建筑物只要挂上了特朗普的大名,租金就会上涨15%到50%。

他主张该花的钱应该花。但他不赞成不该花的钱也去花。他为低收入家庭建房时,最重要的事情是把房子尽快建好,成本不要太高,房子质量要过得去。这样,他可以把房子租出并且挣几块钱。他是在那个时期才开始懂得注意成本核算的。有钱人的道理是这样的:一分钱也是有用的,因为积少成多。过不了多久,一分钱会变成一块钱的。

理念15理财尽早开始

年轻人的眼里,养老似乎是遥远的事。但年轻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未来的养老金收入将远不能满足我们的生活所需。退休后如果要维持目前的生活水平,在基本的社会保障之外,还需要自己筹备一大笔资金,而这需要我们从年轻时就要尽早开始进行个人的财务规划。

中国财富管理网CEO杨晨先生指出,退休规划是贯穿一生的规划,为了使老年生活安逸富足,应该让筹备老本钱的过程有计划地尽早进行。社保养老,企业年金制度,以及个人自愿储蓄,是退休理财的金三角。

上一篇:法律思考论文范文 下一篇:投资模式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