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经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8 11:48:45

创业经历论文

创业经历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个人特征;创业意愿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5-94 -02

一、引言

大学生就业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表示,2016年就业形势比较复杂、非常艰巨,今年高校毕业生是765万人,比去年增加16万人。关于大学生就业,多次听到“史上最难就业季”的说法,但是没有最难只有更难。今年的情况更加困难,因为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很多企业经营困难,裁员或者不愿意再招工。那么大学生自主创业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也顺便带动他人就业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大学生是最具创造力的群体,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大学生创业实践有利于其成长为创业型人才。因而研究大学生创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及研究假设

(一)创业意愿

范巍和王重鸣(2006)指出,创业意愿是潜在创业者对从事创业活动与否的一种主观态度,是人们具有类似创业者特质的程度以及人们对创业态度、能力的一般描述。占怡(2008)创业意向反映了一个人将创业作为自己人生规划的意愿和偏好。

(二)个人特征对创业意愿的影响

第一,性别。陈劲等(2007)针对浙江大学为样本得出男生的创业倾向要显著高于女生。冯磊(2011)针对上海某高校学生研究得出男生的创业意愿显著强于女生。第二,学历。范巍(2004)发现MBA学历者的创业倾向显著高于本科、硕士和博士,而本科、硕士和博士之间的创业倾向无显著差异。魏巍(2013)学历变量和大学生创业意愿呈负相关关系,随着学历越来越高,创业意愿却逐步下降。第三,专业。范巍(2004)发现经管专业学生的创业倾向显著高于理工、人文专业,而理工、人文专业间无显著差异。陈劲等(2007)理工专业与经管专业学生的创业倾向没有显著性差异。冯磊(2011)不同专业( 理工科和文史科) 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存在显著差异,文科学生的创业意愿更加强烈。

(三)研究假设

贵阳市处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较为落后,信息也比较闭塞,创业氛围比不上沿海地区,因而贵阳市大学生创业可能有独特的地方。本研究提出以下研究假设:H1:男生的创业意愿比女生高。H2:本科生的创业意愿比硕士生高。H3:不同专业学生的创业意愿存在差异性,经管类学生的创业意愿比其他专业学生高。H4:有过创业经历的学生的创业意愿比没有创业经历的学生高。H5:家人(含亲戚)具有创业经历的学生创业意愿高于家人(含亲戚)不具有创业经历的学生。

三、研究方法

1.研究样本。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贵阳市高校在校大学生,研究随机发放并收回有效问卷245份。其中:男性106人,女性;本科生171人,硕士生74人;理工类74人,经管类100人,文史类57人,其它14人;学生本人有过创业经历的37人,没有创业经历的208人;学生家人(含亲戚)有创业经历的142人,没有创业经历的103人。

2.变量测量及信度分析。学生个人特征变量测量题目包括性别、学历、您是否有创业经历、您家人(含亲戚)是否有创业经历等。创意意愿量表借鉴季丹(2010)硕士论文给出的量表。本量表共有6个题目,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1~5,从完全不符合至完全符合,内部一致性a系数为0.913 。

3. 统计工作。本研究使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四、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性别对于创业意愿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T检验的p值为0.003小于0.05,说明创业意愿在性别上的差异具有显著性。并且从均值上可以看出,男生的创业意愿均值为3.0770大于女生的创业意愿均值2.6918,因而男生创业意愿更大。假设H1得到验证。这可能是由于男生更偏好风险,希望在创业中寻求实现自己财富梦想,而就业时工资较低不容易养家,创业可以赚取更多的钱。女生可能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女性更应该从事更稳定的工作来照顾家庭,创业需要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因而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往往也不允许。

(二)学历对于创业意愿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创业意愿在学历上的差异进行检验,结果显示T检验的p值为0.204大于0.05,说明创业意愿在学历上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假设H2没有得到验证。但是从均值上可以看出,本科生的创业意愿均值为2.9133大于硕士生的创业意愿均值2.7320。不显著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不同学历的学生里面都有很多人有创业的愿望,这与总体的大众创业观点一致。

(三)专业对于创业意愿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分析,创业意愿在组间的差异显著性sig=0.048

(四)本人是否有创业经历对创业意愿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T检验的p值为0.000小于0.05,说明创业意愿在本人创业经历上的差异具有显著性。从均值上可以看出,具有创业经历的学生创业意愿均值为3.6847大于不具有创业经历的学生的创业意愿均值2.7115。假设H4得到验证。有过创业经历的学生,不管从事的是什么类型的创业活动,在实际操练中都积累了经验,如果有新的创业机会也会更加想把握住。

(五)家人(含亲戚)是否有创业经历对创业意愿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T检验的p值为0.394大于0.05,说明创业意愿在家人具有创业经历上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假设H5没有得到验证。但是单纯从均值上可以看出,家人(含亲戚)有创业经历的创业意愿均值为2.9061大于没有创业意愿的均值2.7929。大学生是成年人具有更为理性的判断,虽然家人是否有创业经历可能对自己有影响,表现在创业意愿均值上的差异,但自己是否真的适合创业,还是要对自身的条件进行判断,比如虽然家人在创业,自己性格内向,那么创业意愿可能不强烈,更加想找一个稳定的工作。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经过分析讨论,本研究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创业意愿在性别上的差异具有显著性,男生创业意愿更大;2.创业意愿在学历上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3.创业意愿在不同专业组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理工类学生与文史类学生创业意愿的差异显著,理工类学生创业意愿高于文史类学生,其他专业之间差异不显著;4.创业意愿在本人创业经历上的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创业经历的学生创业意愿高于不具有创业经历的学生;5.创业意愿在家人(含亲戚)是否有创业经历上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

本研究只关注了大学生性别、学历、专业、本人是否有创业经历、家人是否有创业经历等特征变量,由于研究受限而没有关注其他的特征变量,但是本研究对于大学生创业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时,应关注不同大学生的特征,比如男生相比女生有更高的创业意愿,理工类专业的学生比文史类专业的学生有更高的创业意愿,之前有过创业实践经历的大学生比没有这种经历的学生具有更高的创业意愿等等,在进行创业教育培养时可以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范巍,王重鸣. 创业意向维度结构的验证性因素分析[J].人类工效学,2006,(01):14-16.

[2]占怡.个人创业特征、创业效能感与创业行为策略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04).

[3]陈劲,贺丹,邱嘉铭.背景差异对学生创业态度和倾向的影响―以浙江大学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J]. 中国青年科技,2007,(03):48-59.

[4]冯磊.创业技能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J].企业经济,2011,(03):75-80.

[5]范巍,王重鸣.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5):1087-1090.

[6]魏巍.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6所高校402份调查问卷的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72-79.

[7]季丹.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论文:长春,2010,(04).

作者简介:

创业经历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医药院校 创业

创业已成为这个时代的显学了,抱有实现个人兴趣和为了就业,都想在创业这条路上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随着现在工作压力的加大,工作难找,导致很多大学毕业生毕业之后或在校走上创业的道路,但是这条路也并非坦途,不具备基本的能力、意识、知识是不能顺利开展创业活动的。2012年教育部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文件,将创业教育纳入本科必修课。试图通过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以改变我国大学毕业生选择创业的比例极低,以及创业成功率极低的“两低”处境。

从医学院校的创业教育和实践、效果来看,面临着一些列的问题和困难。不是一个文件就能解决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具有一些特质。学校、专业在创业方面也有一些独特的特点。需要一个整体解决方案。

仔细研究了很多医学院校的创业经验和论文。结合本校的创业教育、实践、效果做一些探索性的思考。

1.创业教育的瓶颈

1.1医药院校的观念和价值观。观念决定了一个机构、个人的行动的方式、方向。传统上认为医药专业的毕业生从事医疗卫生行业。或者是社会主流公认的好职业才是正途。自主创业是找不到工作或混得不好才去创业。中小企业、第三产业、民营企业是吸纳就业最重要的途径,却社会深受鄙视。这也就是创业教育和实践不能开展的观念上的原因。我们在人才培养的劣势表明,长期以来,我们的人才观念和评价标准、培养目标都较为落后,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现实需要,习惯于用大学毕业生数量、新生入学分数和考试成绩、各种证书、学历文凭等单一化、低层次指标来评价大学人才培养水平和毕业生质量,习惯于以从事本专业的行业来教育引导学生,缺乏引导学生参与经济、管理、政治的意识和理念。我们对不当医师的医学专业毕业生感到不理解,常常认为学医、学药的学生搞药品营销、自主创业就是低层次就业。其实杰出校友(含政治领导人、企业家、社会活动家)多出现在他们这些群体。

1.2目前医药院校的师资人员结构决定了是创业教育和实践的短板所在。医药院校的师资几乎都是从校门到校门的留校或录用的师资力量。教授、研究的专业都是与医药相关的专业。其他公共课的老师也是没有与创业、经营管理挂钩的。从事过创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师资更是风毛麟角。①

1.3目前的高校的僵化的人事制度也是重要的原因。高校录用编制内师资一般要应届毕业生或副高职称以上人员。专业对口也限制很死。还要论文、课题、奖励、成果。而一般有着创业、企业管理经历的人员没有这种资历。所以几乎不可能纳入到编制内的师资。编制外的授课师资,囿于体制、机制的限制,企业管理人员只能算是临聘人员。还要遵照教师法、人事制度来要求。对学历、资历要求较高,审查很严。基本上企业人士不可能符合这些僵化的规定。有些院校聘请的创业兼职导师只能是摆摆样子,每年做个讲座,搞个参观。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1.4创业教育的课程、教材建设也脱离实际。内容陈旧。侧重于的政策、手续、法律问题的陈述。对于学生的创业创能力的培养、塑造着墨不多。而且创业是个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育。现有教材对于实践性环节的设计和实施比较缺乏。绝大多数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并没有经营企 业或创 业的经历,授课无法与实际市场紧密联系 ,不能令学生感受到学为我所用,不能励学生从专业切入 ,开展实践性环节。

2.建立新型医药院校创业教育和实践体系的选择

2.1建设医药院校特色的创业课程体系。这种教材最好是由有创业经历或企业管理资历的并且学过医学的人士和专业教师合作来编纂。他们对医学与医学教育很熟悉,对创业有着刻骨铭心的经历。有机会来编纂大学教材,会用心和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感悟来编写教材。不是想一般化的教材那样落于俗套。

2.2聘任创业经历或企业管理的人士为课程任课教师。任何事物的成功,都不能或缺人才。就是有再多的资金、机构。没人落实,也是空包弹。必须打破常规的高校人事选聘制度,有针对性的选聘。目前各高校用人自日益扩大的前况下,完全可以选聘到合乎医药院校的。要“走出去”,去“相亲”,不能“瞎找”。对创业课程任课教师才也不能仅仅依靠学校的公开招聘和内部培育的模式,我们可以在创业教育学科发展顶尖的学校或知名企业积极地引进人才,而不是坐以待毙的等其来报名公开招考。

2.3创业教育的实践体系的构建。创业教育的实践环节是创业教育成败的重要一环。就算是课堂的教授再好。没有一定的实践性环节也是没有枉然。医药院校由于专业性的问题,校办企业不多,但是与医药企业有着广泛的合作。应当发挥这个优势,在产学研、创业实践方面探索合作的新形势。可以有高年级的学生见习、实习、挂职锻炼、岗前培训等方式。积累创业、企业的实践经验和见识。创新实践性的形式是新型创业教育的突破和提升。在这方面还有很多的文章可做的。②

2.4创业教育的理念更新。学生的教育培养应该是发散性的和个性化的。医药院校默默无闻地为祖国培养了几万默默无闻奉献社会的医务工作者,现在医药院校办学专业多了,也应该多想想如何培养一些政治、经济、科技、企业界的领袖了!其实毕业生的开拓意识和务实精神特别重要。学生教育活动应开展一些对学生职业发展意识培养和对以后工作生活实用的项目。如每年都可以以“公务员考试”的内容和形式组织一些就业竞争提升大赛,这样我们学生就不会出现每年几千 毕业生只有几个考上公务员和村官,不少人参加卫生系统的入门考试也通过不了的现象了,也不会出现参加面试时,常常不知所措的事情了。

构建新型医药院校创业教育体系的进程是个复杂的过程。需要顶层的设计和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案。需要政府、学校高层、职能部门、教师、学生、企业界的共识与合作,才能达致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注释:

①李红勇、刘民.培养创业型医科大学生的有效途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12)

②闻德亮.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2,第20卷第2期

创业经历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专业方向建设 实践教学环节设置 农经专业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8.040

Thought on the Direc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Teaching Setting of College Agricultural Economics Professional

JIANG Jinqi, QI Diming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866)

Abstract The face of rapidly changing market demand for talent and the severe employment pressure, as a veteran professional by the professional farming faces significant question of how to regain competitiveness in the job market. Combined with the professional's professional direction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actual practice teaching settings, analysis of the problem of the current practice of teaching farming by the professional direction of professional settings, and thus give adjustment.

Key words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direction; practice teaching setting; agricultural economics professional

1 专业方向建设是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重要措施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实使得很多高校都开始反思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环节。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其设置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社会对各专业人才的需求期望和要求,就直接关系到该学生的质量和就业竞争力。面对用人单位的多样化需求,各专业在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的适应性建设就成为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①

对于一个专业,其人才培养的共同定位决定了不同院校在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的基本框架具有统一性,用人需求的差异性则要求专业的课程和教学内容能够适应用人单位对同一专业人才需求的不同要求,二者之间存在统一和差异的对立。因此,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环节安排要求能够很好地实现二者的协调。从实践来看,利用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课来保证基本课程体系的统一,通过弹性专业方向建设及方向教学环节和内容安排的调整来适应差异性需求及需求变化,是实现矛盾协调的基本手段。②沈阳农业大学农经专业近些年也是在不断强化和提升基础课教学质量的同时,通过专业方向的建设及方向课程的调整来满足市场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

2 专业方向建设、实践教学环节设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专业方向建设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构成

从学院就业办提供的数据来看,农经专业学生的毕业主要去向是读研、进入企业做管理或销售等,或进入政府事业单位。基于这种就业状况,根据教育部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调整的指导思想,借鉴兄弟院校的经验,农经专业在2010年的培养方案修订中对专业方向进行重新调整,确定了三个专业方向:企业管理、农村公共管理和研究创新型。

其中,企业管理方向是个老方向,主要是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了方向特色化。根据当前企业管理的新变化,增设了领导策略和艺术、企业文化、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等理论课程。考虑到部分学生将来可能会自己创业,及学生到企业主要从事财务、市场研究和市场推广等工作的需要,在实践教学环节,增设了企业管理模拟实习和涉农企业创业管理两项实践。

研究创新型是原有农村发展方向的调整、凝练和培养定位的明确。它定位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为后续在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深造打下良好基础。

虽然农村公共管理是个新设方向,但也是原有农村发展方向的分立,更是原有农经老传统的延续。在实践环节,专业在提升农业经济和农村统计学习要求的同时,辅以毕业调查和毕业论文要求学生撰写调查报告。

2.2 专业方向的实践教学环节的具体工作

在专业方向建设过程中,围绕着各自的人才培养定位,专业在三个方向的实践教学环节做了很多深入的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在企业管理方向,针对该方向实践教学课时较少的问题,增设了企业管理模拟实习和涉农企业创业管理实习。在企业管理模拟实习上,目前主要做法是在联系好实习企业后,将学生送到企业去实习1周,这期间要求学生实地观摩企业的整个运营流程,熟悉企业管理岗位的职能,帮助企业完成一些市场调研和市场分析工作。

在研究创新型方向,主要是依托农业经济前沿课程论文、毕业调查和毕业论文来完成实践教学内容。较之以前,实践环节没有增加,实践形式还是采取原有的方式。农业经济前沿课程论文采取为每位学生配备指导教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行完成文献搜集和阅读、选题和撰写小论文的工作。老师主要是教学生如何查找有用的文献,如何确定论文选题,及农经论文的写作规范和注意要点。毕业调查和毕业论文通常是整合起来进行,同样也实行导师制。这两个实习是在课程前沿论文上的进一步深化,实践过程除增加要求学生在选题确定后自行到农村进行实地调查,搜集毕业论文所需数据资料外,其余环节如课程论文。整个实践的目的是提升学生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知识分析农业和农村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熟悉运用统计学、计量分析方法的能力。

在农村公共管理方向,整个实践以农业经济与农村统计实习为主体,毕业调查及调查报告为辅。农业经济与农村统计实习是将方向的学生送到校外实习基地,要求吃住在农户家里,并在农户所在村庄及周围村庄完成自己感兴趣某个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问题的调查,最终撰写出一份调查报告。毕业调查由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地点,其形式同农业经济与农村统计调查。

2.3 存在的问题

(1)部分理论课程缺乏雄厚的师资力量。就专业的师资来源和构成来说,专业现有的教师除少部分人是产业经济学等专业毕业外,其余都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教师所学专业的集中虽然有利于提升整个农经专业的整体教学深度,但对于部分专业方向而言,它会影响有些理论课程的早期开课质量和效果。比如,在企业文化与CIS策划、农村公共管理等新开理论课程上,专业虽然能够安排教师去开课,但由于这些教师都是新接触课程,也没有在相关领域系统训练经历,他们在开课初期对课程的理论内容理解不够透彻,这些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内容深度总体都不够好。

(2)现有实践环节设置的针对性不强,研究创新型和农村公共管理方向实践环节设置较薄弱。总体来说,在现有三个方向上,专业除在企业管理方向的实践教学环节做了一些工作,但其它两个方向都未能新增实践教学内容,实践形式仍是专业传统的实践方式没有突破。在现有设置的实践环节,所有环节除企业管理模拟实习明确针对企业管理方向外,其余的实践基本都没有区分方向来进行。特别是针对研究创新型和农村公共管理两个方向,没有设置特色明显、针对性强的实践环节。也正是实践环节的针对性不强,目前专业方向给人的感觉是无特色。

(3)校内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滞后,实践指导教师力量不足。对于各个方向建设,专业虽在依托实践来形成特色上有些想法,如在企业管理方向增加ERP实习,在研究创新型方向增加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软件应用实习和学年论文,在农村公共管理方向增加在农村公共管理实习,但一方面由于没有相关的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再加上计划学时的总额约束,这些特色实践都没有条件开设,也没有教学时间开设;另一方面由于不少实践要求指导教师在相关领域有较长的从业经历、熟悉该领域的问题,专业现有师资限于所学专业限制没有能力承担起全部指导任务,因此无法开设。

(4)部分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实践课程效果不佳。在教学计划调整中,各门课程的知识点、上课时间衔接是否合理关系到教学效果。虽然在近几年的计划调整,专业在课程衔接上做足了功夫,但受于实践课时在四个学期的分配原则,仍有实践课程的时间安排不合理。比如涉农企业创业管理实习要求是在学生学习完经济学、管理学、财务管理和投资项目评估等理论课后才开设,但目前该实习只有安排在投资项目评估课以前。从近两年的实习来看,这导致学生在创业计划书写作中无法将创业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部分写好。

3 适应专业方向建设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调整思路

一是在后续的培养方案修订中,增加农村公共管理、学年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改变课堂讲授所占学时过多的状况。通过加强将暑期社会实践与方向教学实践结合的方式来切实落实和保障这些新增实践环节的教学时间和效果。二是将现有实践课程按内容大类进行优化筛选,实践形式相同、实践内容相似的实践课程进行集中式管理,共享教学和学时资源,提高实践效果。三是将与理论课程衔接不合理的实践调整学期安排,同时将部分周次安排不合理的实践调整周次。比如在统筹所有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关系后,将涉农企业创业管理由当前的第六学期末最后两周调整为第七学期的期中布置、期末撰写。四是依托学院建设的科研平台,通过输出学生到这些机构帮助的形式来实现一些实践课程的开设和完成。五是加强校内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通过外聘专家的形式增强实践指导师资力量,为各专业方向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提升专业方向的社会影响力,强化专业方向特色。六是建立本科生导师制。根据专业教师的意愿,在学生选专业方向时,按双向选择原则为学生配备指导教师,学生要求协助老师完成一些科研项目和社会工作任务。通过此途径增加各专业方向学生的实践机会。

项目资助: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UPRP20140098;UPRP20140975),沈阳农业大学校级教学研究立项(2011-114;2014-09),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学研究项目(JGJX2013Z001)

注释

① 刘强等.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9(5):49-51.

创业经历论文范文第4篇

30岁从头再来

Sara:您很早就开始创业,在同学中享有“土豪”一样的头衔,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黄博士:1992年我本科毕业后,分配到一家国有公司上班,单位类似“大锅饭”。1990年代初,社会上掀起了经商潮,我也开始边上班边业余创业。我先后做过建筑设计、工地管理、开装饰公司。在同学当中,我是第一个买BP机、手机和摩托车的人,也是第一个买房子的。

但是创业不可能一帆风顺,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2001年初,我和同学联手接了一个大的装饰工程,辛苦干了四五个月,最后因为对方赖账赔进去三四十万元。那段日子很狼狈,每天都有要账的材料商或工头找上门来。不得已,我搬回父母家。我开始反思过往,思考接下来的路怎样走。

Sara:创业经历低谷,您有了哪些改变?

黄博士:父亲是一名教授,他是1960年代初清华大学的研究生。上高二的时候我在日记本的扉页上用最大的字体写下了:“超过父亲就是胜利”。

然而,我在高考中失利,上了一所普通高校。四年后考研,因好高婺远又与名校失之交臂。人生的两次关键考试均败下阵来,我对学习的前景发生了动摇,工作之后更是把“超过父亲就是胜利”放到了一边。

在搬回家住的这段日子,母亲和我深谈了一次。母亲劝我:“我和你爸都认为你是块学习的料,你不是一直想超过你爸吗,我和你爸也在等着这一天呢。”

这次谈话让我重拾儿时的理想,自己的“豪言壮志”已经一拖十几年了,如果再不行动,我此生都会愧对自己和愧对父母。我给自己鼓劲和打气,“刚刚三十岁,还是有机会的!”

留学,苦、难,但心静

Sara:而立之年再次重拾课本,为出国留学奋力一搏,这个过程有没有过困难?

黄博士:当一个男人明白一个道理并付之实践,那股闯劲是不可估量的。因为感觉在国内读硕士年纪偏大会不好意思,再加上想跳出昔日的圈子,于是我决定出国攻读硕士。当时大家大都去欧美,我想避免这方面的竞争,就选择新西兰留学。

为考试我做了一年多的准备,硬着头皮,拣起近十年未看的英语,把自己一个人锁在屋里苦读,终于考取了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建筑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师从国际绿色建筑权威Brenda Vale和Robert Vale夫妇。

Sara:六年硕博生涯,难忘的事情有哪些?

黄博士:我读硕士期间最难忘的是打工经历。为了要挣出生活费,我打过许多工。国外人工较贵,我就去果园打工,摘过猕猴桃,摘过苹果,还割过草。割草我觉得特别累,毒太阳下,一直弓着背干活。

2005年,我获得“一等优秀硕士毕业生”称号,同年获得了奥克兰大学三年的博士全奖。硕士阶段比较顺利,我就以为读博也不会太难,但是前半年的学习就改变了我对读博的理解。

我原以为把硕士的课题往下做深入些,或者宽一些就好了,结果完全不是。国外对博士论文的要求是一定要有“创造性”,要与众不同。我那时每天一起床就是看书,就想着不一定看到哪一本书悟出一个大道理。

最后我还真是在看书的时候悟出一个道理,就是用社会科学的方法去分析自然科学的现象,我的博士论文“奥克兰地区交通规划的生态足迹”,用了社会科学中“生态足迹”的分析方法去分析交通。这种跨界就是创新。

在国外,博士是一种title,就像性别、爵位等一样,在有些国家如果你愿意,可以把博士头衔加在身份证上。父亲非常认可我读博士,他在电话说:“小宁,你超过我了。”那一刻我很激动。

Sara:留学的经历对您今天的影响和帮助有哪些?

黄博士:首先,博士学位顺利读完,给我的启发是:人的潜能是非常大的,你不去挑战就不会知道自己还有这么多可以开发的潜力。第二个收获是,通过专业的学术锻炼,我现在的组织能力和逻辑性都比以前强了很多。

国外留学经历,使我浮躁的心理得到平静。新西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那么干净,让我觉得除了追求金钱,还有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值得去做。我做过一些义卖义工之类的活动,还热心组织一些学生团体、联谊会的活动,这些让我很充实。

Sara:留学中,您除了拿到学位还有什么大的成绩吗?

黄博士:我是做事情会尽最大努力的人,读博期间取得了一些成绩。2009年,我获得了国家留学基金委授予的“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称号,这在奥克兰地区是第一次,还因此上了《神州学人》杂志;2011年,我的博士论文获得所在学院的“最佳博士论文”,也是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华人学生;2012年,我受邀参加了新西兰教育部主导拍摄的反映新西兰中国留学生的记录片《长白云之乡的中国蛟龙》,该片应会陆续在国内的电视台播出。

回国灭霾

Sara:2010年底,您本来可以留在新西兰工作并且移民,为什么毅然选择了回国创业?

黄博士:新西兰属于海岛文化,比较随意和轻松,而我属于事业型的。当年我来新西兰读书,是因为在国内创业时遭遇瓶颈和困难,但是多年过去,经历了各种蜕变之后,创业基因还在,我相信自己有了更大的能量,想再去追求一种创业的成就感。

我的导师Robert Vale教授是国际绿色建筑权威,现代绿色建筑理论的创建者。他非常支持我回国创业,他认为,现在中国可能在走一些以前发达国家走过的路,举个例子,北京的雾霾其实就是上个世纪伦敦雾霾的重现。我也希望通过回国创业,把所学、经历和资源整合到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上。

Sara:这件“有意义的事情”进展如何?

黄博士:我们成立了一个公司,公司的宗旨是“低碳改善生活”。公司的业务主要分为七个部分:城市的低碳规划;温室气体盘查;低碳生态规划、小区、新城的规划;绿色建筑的设计和评估;节能产品的开发和引进;低碳行为方式的教育和宣传;正在准备做“碳交易”。

公司虽然成立不久,但在国内的业务领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名度。前年,北京市的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编写工作进行全球招标,公司作为一个刚成立的民营企业,获得了第二名,和中国建科院、清华大学等国内大腕共同参与了标准的编写。

Sara:现在北京雾霾气势汹汹,我们要怎样降服它?每个公民对此可以做些什么?

黄博士:环保事业有助于消减雾霾,另外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是每个人都可以参与的。例如,现在国外提倡坐公交车、骑自行车。在丹麦,户均拥有自行车大概是两辆,他们到哪都尽量骑车前往。而中国,现在大城市里骑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少了。又比如,国外的很多电器都会使用很久。虽然国内外发展阶段不一样,但是对地球的责任感大家是一样的。

Sara:您对事业的愿景是什么?

创业经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个人背景 创业效能感 创业活动

一、引言

新经济时代为创业提供了各种良好的机会,社会上各个领域的创业指数不断升高,社会创业活动越来越活跃,形成一股强大的创业浪潮。在社会创业大潮的影响下,创业也成为大学校园里的热门话题。再加上过去几年高校的扩招,给高校毕业生带来了较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就业难的矛盾日益突出,大学生选择独立创业也成为了就业的一项重要途径和策略。与此同时,为了鼓励大学生创业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成为潜在创业者,或是选择创业成为实际创业者。

二、创业效能感的内涵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指的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个体对于自身能否利用所掌握的技能实现目标、发现契机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总是和特定的领域相联系的,将自我效能感引入创业领域就形成了创业效能感。创业效能感是指“创业者对于其自身是否有能力发现创业机会、影响其所处的创业环境并实现创业行为的自信程度”。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创业效能感的内涵是通过结合创业活动的特点并参照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来界定的。

创业效能感包括管理效能感、机会识别效能感、风险容忍效能感和关系效能感四个方面。管理效能感指的是,个体在管理能力,尤其是经济和财务等方面的管理能力自信程度;机会识别效能感指的是,个体在识别新市场机会和开发新产品的能力上的自信程度;风险容忍效能感指的是,个体在忍受压力、焦虑、冲突和变化等环境条件还能够卓有成效地工作的能力的自信程度;关系效能感指的是个体与潜在投资者等建立关系的能力上的自信程度。

三、大学生个人背景特征对创业效能感的影响

学者朱仁宏的研究指出创业家个人特征包括两个方面,社会特征和个性特征。个性特征主要包括外向性、责任认真性、经验开放性、自我功效感;社会特征又称为个人背景特征包括创业家能力,性别,种族,创业团队、创业经验、社会与家庭背景等。研究表明,不同创业者个人特征与不同的创业效能感维度显著正相关。本文着重从背景特征的相关因素对创业效能感的影响作用来进行分析,所采用的大学生的个人背景特征主要有:性别、学生干部经验、创业实践经历、职业生涯规划、学历等五个方面。

1.大学生性别与创业效能感

以往的研究发现,女性的创业意向会同时受到创业可行性和创业希求性的影响;而男性样本更多地受到创业希求性影响。另外,男性对创业的可行性仅限于考虑个人所具备的条件;对宏观条件方面的影响考虑较少,女性的创业可行性则同时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因此,对于大学生创业者而言,女大学生比起男大学生承担风险的能力更低,他们在创业风险容忍效能感方便会更弱。

2.大学生学生干部经验与创业效能感

研究发现,先前的经验和管理工作对今后的创业表现有非常高的相关性。大学生还没有踏入工作岗位,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圈子都是同学,他们最能得到锻炼、最能增长经验的工作就是担任班委或学生会干部。学生干部的工作往往就是组织相关活动,譬如各类生活和学习上的比赛等。这就要求学生干部能有效的识别对活动有利的资源和机会,像是寻找赞助单位、向学校申请等活动。因此,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大学生比起那些未担任过的同学的创业机会识别效能感会更高。

3.大学生创业实践经历与创业效能感

学者Bruce提出创业者的个人特征主要表现为相关经验,同时Cooper也认为,经历是促成创办公司的先决条件。先前有相关经验的创业者会有更成熟的联系网络,并能更好的理解各自产业间的微妙关系、先前创业经历是个人创业的显著优势,也被认为是未来创业绩效的最稳定预测指标之一。对大学生创业而言,先前创业经历最主要表现就是像做小生意、参加促销活动等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有社会创业实践经验的大学生会有更高的创业管理效能感和创业关系效能感。

4.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效能感

人们能部分地决定自己要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因为人们可以面对环境基于自己能力与目标的认知不同作出自己的选择。基于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在机会来临时能够有效把握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一特殊背景下,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越发显的重要。有过职业生涯规划的同学,能够根据自己的规划有意识的挖掘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和资源,在困难和危机来临时,也能够按自己的规划有效应对。因此,我们认为进行过职业生涯规划的大学生会有更高的创业机会识别效能感和创业风险承担效能感。

5.大学生学历与创业效能感

在我国的创业者中高中或中专学历占较高比率,然而他们所创办的企业,经营年限超出10年以上占45%以上,但企业规模在偏大型及以上的只有18%,这说明企业能够很好地生存下来,但是企业不能快速迅猛发展,这可能就与企业主的学历限制了他们的管理水平有关。同时,研究者Bruce在对快速增长企业的研究中也指出教育水平是影响成功创办公司的关键因素。基于以上研究事实及数据,低学历的大学生创业者对于其有能力管理好所创办的企业的信心就会不足,而相对的那些高学历的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管理效能感方面会更高。

参考文献:

[1]朱仁宏,陈灿.创业研究前沿理论发展动态.当代经济管理,2005,27(1).

[2]占怡,杜红.个人创业特征、创业效能感与创业行为策略的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8,(4).

[3]许明华,费宇鹏.大学生背景特征对创业态度及倾向的影响.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

创业经历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现实困境;应对策略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向纵深推进,创业教育以及教师队伍建设不仅得到中国政府顶层的关注,更日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对创业教师队伍建设做出了政策上的充分回应:教师对创新创业工作具有主体责任,是推动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学生具有示范作用,其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创业教育的效果。因此,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创业教师队伍,是值得认真思索的问题。

1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

近年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我国各大高校纷纷进行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已基本形成了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创业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服务体系。但是,在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几个方面的现实困境。

1.1创业师资数量难以满足创业教育的需求

自我国高校实行创业教育以来,受创业教育美好前景的诱惑,越来越多的学生报读创业专业或者选修创业课程,但是创业师资数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创业教育需求。现在很多高校的现实境况是,1~2个老师负责全校学生的全部创业教育工作,对学生的指导只能是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根据国家教育部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创业教师不仅数量不足,专职教师更是稀缺,我国仅有59%的高校设有专职创业教育教师。可见,师资力量的匮乏已成为困扰和制约创业教育继续发展的瓶颈因素。

1.2创业教育教师缺乏创业理论

基础与实际创业经验具有创业理论基础与实际创业经验的老师,不仅熟悉创业活动各方面的内容和要求,对创业有着更为深刻的体会和领悟。在日常指导学生的创业活动中,能够全方位的解答学生的疑惑,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创业实践。但是,创业教育研究领域还没有形成系统的专家体系,至今也没有接受创业教育的博士研究生,不具备专业的创业教育学科知识的积淀;而且我国高校的大多数创业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后便留校任教,缺乏创业历练,他们的创业知识的获取途径通常仅仅是书本或是他人的经历。教师的这种智识背景完全不利于对学生的创业教育以及学生创业潜能的挖掘,无法真正唤醒沉睡于内心的创业愿望。

1.3创业教育师资培训缺失

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时间还不长,大多数高校虽然重视创业教育,但对创业教师的培训还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高校创业教师培训的理念还存在局限性和时滞性。绝大多数的创业教师都是临时受命、仓促应付。他们大多都只接受了短暂的创业教育培训,根本没有机会获得在职进修、对外交流等形式多样、系统性的培养,便上岗授课。同时,作为兼职教师的成功企业家大多工作繁忙,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授课内容与方法的斟酌和推敲,也几乎没有接受过授课方式的培训,这样就容易导致授课嬗变成了分享人生创业经历和感受的故事会———虽然这偶尔也是需要的,教学传授效果必然会差强人意。

1.4创业教师教学方法创新性不足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涉及课程内容、教材选取、教学方法等多方面内容,其中,创业教师的教学方法对于高校创业教育的效果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欧美国家的创业教师教学方法主要有传统教学法、模拟创业、工作坊、咨询和指导、参观学习、创办企业、游戏和竞争、实践训练等。而我国当前大多数高校创业教师经验不足,忽视教学方法对学生创造性思维与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仍沿用传统的讲授、测试和论文写作等方式,较少使用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商业游戏等教学形式,更谈不上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特色。

1.5创业教师缺少科学的评价与激励体系

目前,我国高校对创业教师的考核与其他专任教师并无二样,大多选用可量化的指标,考核标准单一,如授课学时、课题数量、发表核心论文情况等;几乎不涉及定性的一些指标,如教学方法革新、课堂效果等。在既有绩效评价体系的路径依赖下,创业教师唯有遵从而无法超脱,也就谈不上有多少积极性投入到创业教学中去。同时,创业教育的研究还徘徊在低水平的探索阶段,鲜有与之相关的职称晋升专业,因此,大多数教师仍会将精力聚焦在与自己原本专业相关的研究上。长此以往,势必不利于调动创业教师的积极性,也无益于创业教育的持续发展。

2发达国家或海外地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经验借鉴

发达国家或海外地区开展创业理论研究和创业教育起步比较早,创业教育也已经成为其经济发展的内生动能,其积累起来的成熟的、先进的师资队伍的构建的经验与方法或许可为我国高校所借鉴。创业教育起源于美国,并积累了丰富的创业教师培育经验。一是开设创业学博士专业。1977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率先开设了创业学博士学科,对创业学博士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经济和社会科学知识的培养。在全美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高校中,有8%的学校提供了博士学位。二是重视教师创业实践经验,建立专兼教师师资库。据调查,斯坦福大学25%的教师曾有过创业历练。同时,聘请社会企业家作为高校的创业教育兼职教师,和校内教师一起组成强大的创业教师专兼职队伍。三是为创业教育教师提供成长平台和培训机会。如美国高校成立形式各异的工作坊,主办圆桌会谈、实地考察等,以增加创业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不仅如此,还创办专门的机构以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例如美国最具权威的创业研究组织—考夫曼基金组织在全美高校里设立创业基金会,帮助教师进行理论研究和创业实践。四是建立与完善的创业教育教师的考核与激励体系。如斯坦福大学对创业教师的考核,除了校内的考核委员会之外,还需接受其他世界一流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考核,只有达到一级水平才能作为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日本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施行创业教育,至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效。一是重视创业教师的创业实践。2001年日本实行了“远山计划”,将竞争机制引入国立大学,允许并鼓励国立大学科研人员参与科技企业创新创业,从而丰富了教师的创业经验。二是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法。日本高校普遍运用的课堂讨论、案例研究、计算机模拟、角色扮演、情景模式、诊所式教学等方法。三是定期培训创业教育教师。日本已形成创业教师长效培养机制,定期选派高校的创业教师去企业、政府机构学习培训,聘请企业界知名创业人士到学习任教。同时,十分重视建设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教师团队,积极与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高校开展有关创业教育的学术会议、案例示范教学研讨会等,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台湾地区高校也十分重视开展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不断探索创业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和新突破。一是强制性要求创业教师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台湾高校明确要求,只有具备2年以上的创业经历的教师才能从事创业教育,在理性授课时将实务的经验分享给学生,以更好的发挥创业引路人的作用。二是重视教师教学效果的评鉴体系。大多数台湾高校实行以“学生成效”为中心的教学评价体系,如台湾东南科技大学不定期组织跨部门和跨专业人员对学生学习成效进行评鉴,以更有效、更客观地评价教师。三是对教师进行分类管理。台湾高校通常将教师分为理论性、教学型和实务型三类,进行分类管理。针对教师的不同类别,设置沟通交流的方向,以培养全方面才能的教师。四是不断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法。台湾地区高校教师日常教学除了采用传统讲授法外,还积极探索采用多样化和整合化的教学方法。如实地采访、个案模拟、市场调查、学做项目整合教学方法等,使学生在做中学,不断强化创业技能。

3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应对策略

3.1重视顶层设计,提升创业教育的地位,树立创新创业理念

“教育发展,理念先行”。顶层设计是建设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关键。作为高校的高层管理者,首先要从思想上正视与引领,对创新创业型教育观要有全新的定位和客观的诠释,并能够从顶层上将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作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在学校的管理模式、课程体系设计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变革。另外,需要提升创业教育的地位,创业教育不是专业教育的补充和完善,更不是专业教育的附庸,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具有完备体系的学科。当然,它需要与专业教育、思政教育和职业教育等深度融合发展。

3.2与国外高校紧密合作与经验交流

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高校的创业教育历经时间长,在创业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等方面都积累了厚实的基础,这对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方面,依据一定的条件和标准,遴选一批国内高校的优秀专职教师去国外合作高校研读创业学硕士或博士,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的创业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另一方面,与国外合作高校签订合作协议,聘请国外专门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来我国高校讲学或学术交流。一个合适的例子就是,2005年11月,美国百森商学院和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为我国商学院进行创业教育研究注入了强大的国际力量。

3.3建立和完善师资队伍培训的机制与体系

对创业教育师资培训,要按照“自培、外培、再优化”的思路,建立和完善创业教师的成长路径,形成具有针对性和指向性的长效机制。为创业教育教师制定周密的创业教育相关的培训体系与培养计划,培训内容既可包含理论层面的知识,如创业学基本理论、经济学、社会科学等知识;还可包括技术实践层面的知识,如教学方法、模拟操作体验等。针对每次培训,需要制定系统的考核体系,以检验培训的效果,只有通过考核的教师才能继续指导创业教育的课程与实践。

3.4搭建教师成长平台,促进其能力提升

多元化的创业教师成长平台是扩充现有师资队伍力量、培养优秀创业教育师资的有力保障。当前我国高校应意识到成长平台对创业教师的重要地位,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搭建教师学术交流和学习的平台,积极组织创业教师参与,不断丰富其创业教育的理论和教学经验。具体方式有,组织创业教师到企业、政府、创客空间等进行实地考察学习;鼓励教师到创业公司参与企业实践与进修;创建产学研教育基地等。通过多元化成长平台的历练,让教师能深刻认知创业的过程,感悟创业的艰辛,体认创业所需能力,从而大幅提升教师的创业素养,为其创业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3.5组建“双师型”结构的专职与兼职教师队伍

无论是理论工作者,还是创业教育的一线教师,都认为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至关重要的。基于此,各大高校应坚持“专兼结合、内修外引”的方针,广开用人渠道,依据学校现有教师队伍数量和知识背景结构的现实境况,聘任合理比例的兼职教师,如聘用行业内具有实际创业经验的知名企业高管、风险投资家、技术骨干力量、地方创业主管部门专家等进校担任创业教育兼职教师,组建起自己的具有“双师型”结构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同时,通过兼职教师传、帮、带专职教师,不断优化专职教师队伍的素质结构。

3.6完善创业教育师资评价与激励体系

高校应该建立健全“态度、能力、实效”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评价体系,并以利益驱动来促进教师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创业教育。具体而言,一是坚持定量与定性考核相结合,不仅关注创业教师的课时数、论文数量等量化的指标,更要考核其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的实际效果等;二是鼓励教师进行创业教育相关的理论研究,撰写与创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积极申报创业相关的课题,对在创业教育领域有卓越研究成果的教师,适时进行适当的奖励;三是设立校级创业发展专项基金,设置该基金使用的范围和具体条件,只要完全符合各项规定的教师就能获得基金支持;四是为凸显创业课程的突出地位,也可将创业教师的课时费标准提高,而对一些无法量化课时的工作量如创业咨询与实践指导,可制定相应的补助标准;五是允许并鼓励教师以各种形式参与学生的创业项目,对所参与的创业项目若获得重大突破,给予创业教师多方面的激励。

创业经历论文范文第7篇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为宗旨,以开展科技扶贫、关爱留守儿童,政策宣讲为载体,积极引导青年学生深入农村、社区、厂矿等基层单位认识社会,了解国情,进而不断增强在全面夺取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伟大实践中奋发成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实践中砥砺品格,磨练意志、增长才干,为我校创建国内同类院校一流水平的教学服务型大学作出积极贡献。

二、活动主题

聚焦基层热点服务建设发展

三、实践内容

各位同学可以从以下几项中选做,如果没有感兴趣的可以写一下自己的打工经历。

学生党员必须撰一篇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论文,具体内容见规定动作(3)。

公共部分:

(1)每名青年学生必须撰写一篇文章,文章体裁不限,题材应为有关农村、农业、农民、矿区和社区建设发展方面的论文或调查报告。

(2)调研活动。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力争形成调研成果。提高大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3)技能培训。为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加大学生职业经历,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利用假期参加各类学习班,就业见习活动,将自己的经历与体会记录下来。

(4)专业服务活动。广大团员青年要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广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

(5)勤工助学活动。为了缓解经济压力及增强社会阅历,利用假期开展勤工助学活动,针对参加的活动写一篇心得体会。

(6)毕业生跟踪调查。为进一步加强我院教学、管理工作,利用暑期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活动,了解我院毕业生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同时,进一步了解现在单位对机械人才的要求。

规定动作:

1、定向班级,以定向单位进行分组调研。内容以定向生在矿区的工作情况、发展前景以及单位需要我们在校期间应该学什么知识为主。最后形成一篇质量较高的调研报告,字数为2000字以上。

2、工业设计专业,按照专业性质,进行小制作,题材不限,要求以实物的形式展示成果,并附有相关说明。

3、学生党员撰写一篇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论文。

广大学生党员要把学用结合、学以致用贯穿于学习的始终,紧密结合学校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发展目标,结合学校各个时期的重点工作,结合自身实际,深入社会企业、深入基层、深入师生员工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学校发展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活动,把学习由室内延伸到室外,把研讨有课堂延伸到现场,把社会、企业、基层作为最好的课堂,把师生员工作为最好的老师,问政于师生、问需于师生、问计于师生,在实践中扩展分析、思考问题的视角,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注:也可以写学习党建的心得体会、学生党员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必须手写。

四、具体要求

所有论文不得低于1500字,手写打印均可(第七项除外)。要杜绝抄袭、蒙骗现象。

创业经历论文范文第8篇

学院的办学宗旨是依托园区政府,发展创新研究和教育。学院以“慎思 博学 务实 进取”为校训,确立了“研修并举,注重创新,短训为主,学历为辅”的办院模式。学院注重开展企业发展研究和产业推进规划咨询,承接企业经营战略及创新规划方案的设计、咨询,高新技术企业人员技能、政策培训,中小企业创业辅导与诊断;组织和参与园区高新技术发展课题高层研讨,协助园区执行和落实市、区政府相关产业政策,促进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发展。

一、招聘岗位与职责

岗位名称:研究部主任(1名)

岗位职责:研究部主任为研究室业务管理和主要学术带头人,其职责包括:1、组织研究部开展具有领先水平的研究工作;2、积极通过各类渠道,争取研究经费;3、聘任、管理和考核研究部其他工作人员,组建结构合理、高效率的研究团队;4、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为提高研究室的知名度做出贡献;5、向院长提交年度工作报告。

二、应聘条件

应聘人须有产业经济学或管理学专业背景,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年龄45周岁以下。具有在国内外研究机构连续4年以上的研究工作经历,在国内外大学获得副教授以上或其它相应职位的资格。独立主持承担过研究项目并做出显著成绩。在企业和产业研究领域有一定的影响,能够把握本领域的发展态势,有长远的发展战略构思,能够领导研究团队在研究领域前沿从事研究并做出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在本学科领域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做出过具有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在本学科重要期刊上发表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学风端正、高度敬业,具有卓越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人际交流与合作能力。

三、应聘材料

1、中英文个人简历(含推荐人的联系方式)、重要证书复印件、承担项目和清单及代表性研究报告或论文3篇;2、应聘后的工作设想(限2000字以内);3、详细联系方式。

四、应聘待遇

学院将为受聘人提供有竞争性的个人收入与生活待遇,具体面议。

五、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路6号海淀招商大厦东603室

海淀园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收

邮编:100195

联系人: 赵豪迈

联系电话: 010-88497677

传真: 010-88498331

创业经历论文范文第9篇

一、偏远地区职业院校创业实践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尤其是偏远地区职业院校创业实践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归纳起来,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业经验严重缺乏

偏远地区职业院校学生创业经验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可以概况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校缺乏多功能的创业实训基地,根本没有机会进行创业实践,导致学生创业能力不足,创业经验严重缺乏;第二,懂得创业理论与创业实践知识的教师的缺乏成为制约创业实践开展的重要因素。偏远地区职业院校的教师大多不具备创业和投资的经历,不熟悉企业的经营管理,更谈不上有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对学生的创业指导作用也就显得极为有限了。

(二)创业实践经费不足

没有创业实践经费,高职院校开展创业实践教育如同纸上谈兵。一方面,高职院校经费大部分靠国家的财政支持,虽然可以自筹一部分,但办学经费仍然很紧张,很难有足够的经费支撑创业实践教育。另一方面,校企合作目前是偏远地区职业院校开展实习实训的较好方式,如果能够引进社会资金发展创业实践教育将大大缓解创业实践资金不足的现状,但是目前校企合作的规模有限,企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在无利润可言的情况下,很难把资金流入学校来发展创业实践教育。再者,学生即使有自主创业的想法,也缺乏启动资金。多数家长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存在诸多的疑虑,很难得到支持。创业实践经费不足成为制约大学生创业的瓶颈。

(三)创业方向不明确,学生对创业实践认识淡薄

一方面,偏远地区职业院校对创业实践教育重视不够,对国家的政策法规宣传不到位,学生的创业行为还处于自觉阶段,没有形成良好的创业实践氛围。创业方向是进行创业的前提条件,没有明确的创业方向,创业实践就成为了一纸空文。另一方面,传统观念仍然束缚着当代大学生和他们的家长们,对创业实践认识的淡薄,导致了很多大学生在即将毕业时选择考公务员、研究生,而不愿意自主创业。

(四)创业实践模式的缺失

目前,我国各大高校都积极的开展了创业实践活动,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业实践模式,例如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构建创业所需知识结构,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创业实践模式等。但这些创业实践模式与高职院校的学生的认知相距甚远,不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不具有可操作性。

二、对偏远地区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实践问题的思考

偏远地区的职业院校的创业实践教育虽然可以借鉴各大高校在此方面的成功经验,但必须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创业实践之路。

(一)改变传统观念,加强创业理论知识的学习

传统的观念直接影响着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只有改变这种观念,才能使创业实践活动有序的开展下去。这种观念束缚的不仅仅是家长和学生,还有学校的管理者。

1.管理者的认识偏差。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因此许多管理者认为学生毕业后找到一份工作就可以了,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教育,在创业实践上也只是停留在举办创业讲座,进行创业设计比赛这种简单的层面上,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创业实践体系。

2.家长和学生的认识不足。许多家长觉得稳定的工作才是生存之道,因此不支持甚至是反对自己的孩子去创业。而学生长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找到一份好工作才能回报父母和社会。

要改变学校管理者、学生和家长的观念,必须对他们进行创业教育知识的学习。让他们了解一个优秀的大学生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而且要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具备相应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二)设立创业基金,成立专门的管理中心

经费是创业实践活动开展的先导,没有创业基金一切问题都无从谈起,创业基金的筹集应发动各种力量。首先,争取政府财政的支持。偏远地区职业院校发展速度慢,国家对这些院校应给予大力的财政支持。其次争取企业援助。以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为契机,介绍优秀的毕业生到企业去工作,引导企业关注学生的创业活动,从而吸引企业的资金支持。再次,学校自筹资金。学校应从每年的就业经费中拨出部分经费,用于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

(三)构建偏远地区职业院校创业实践模式

偏远地区职业院校的创业实践模式应适应自身的特点,笔者在参考其他院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适合偏远地区职业院校的创业实践模式:

1.创业基地模式。创业基地的建设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校内创业基地的建设。在实际操作中,应建立校内创业实训室,并结合互联网搭建创业实践平台。在互联网上定期公布创业课程内容、创业计划大赛、创业者学术讲座和创业培训的相关信息。第二,校外创业基地的建设。职业院校应在企业设立创业实践基地,使企业和学校紧密地结合起来。学校可以接受企业的委托,为企业培养其所需要的人才,企业不仅应为学生提供专业实践的场所,而且应让学生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亲身体验创业的艰辛,这样学生不仅把创业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创业实践结合起来,而且也积累丰富的创业经验。

2.教学科研综合型模式。从实际情况出发,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创业实践模式是一种极容易推广的创业实践模式。具体操作:由学校组织学生申报创业实践课题,并指派专门的老师参与指导,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申报,直接参与科研活动。这样能有效锻炼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

总之,偏远地区职业院校的创业实践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改变传统观念,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并根据自身的特点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创业实践模式。

基金项目:本文为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学会“十二五”重点课题“偏远地区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及创业教育研究”(课题编号:GZ0035)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周群华.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刘晖.我国高校学生创业教育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李春青.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6).

创业经历论文范文第10篇

【Abstract】With the expansion of college enrollment, college graduate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the employment become more and more difficult, college students self- employed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to ease the employment pressure , and carrying ou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the main way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In the mode of diversified training high school talent demand,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ultivation of graduates'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reasons for deficient ability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and puts forward some new ways for the training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Key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mode

【中图分类号】B717.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3-0172-02

1 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一线的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的高技能创新创业型人才已成为当前制造业产业升级不可或缺的因素,这对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和新挑战。然而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是受教育程度较低,创新创业热情不高,为此,笔者通过结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新的教育模式。

2 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

全球创业观察(GEM)中国报告指出:中国的创业活动在全球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型经济体中仍然处于活跃状态。虽然中国创业活动指数(15.53)高于美国(13.81)、英国(10.66)、德国(5.27)、日本(3.83)等发达国家,但创业中“产品采用新技术”(25.63,第50名)和开发“新市场”(24.6,第69名)的指数远低于这些国家①,表明中国创业活动的创新含量有待提高。

其次,中国接受过本科教育创业者比例较低,18-24岁的青年中全球53%的创业者获得本科学历,而中国这一数字仅为24%。25-34岁的青年中全球46%的创业者拥有本科学历,但中国这一数字为34%,而实际情况是:受教育程度越高,C会型创业的比例越高。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青年接受过创业教育的相对较少。欧洲和美国等发达国家没有接受过创业教育的为68%,中国的这一比例为87%。

最后,作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高职院校学生,其创新创业活动参与程度却较少,创新创业能力也较低。创业者的受教育程度越高,机会型创业越多,掌握更新颖的工艺、更多的工作机会、更大的市场潜力。然而,创新创业过程中出了需要付出大量的资金、时间、努力外,还需要承担来自家庭、社会、精神和财务的风险,导致很多大学生望而却步,选择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依然很少。

3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3.1 社会创新创业文化薄弱,氛围不浓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文化因素是创新创业的先导,而创新创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但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整个社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相对较淡,不少人存在着浓厚的“土地情结” 、“单位情结”,小富即安,求稳怕变的思想还很普遍,缺乏尊重创新创业、保护创新创业的法律环境和敢闯敢试的冒险精神,整个社会的创新创业意识有待提高,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1]。

3.2 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经验不足,有待积累

一方面专业经验不足。新时期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较少,许多学生在设计产品开发项目时并不了解市场上的需求,导致产品缺乏竞争力。对于创业过程中所涉及的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工商税务、金融法律等缺乏了解,也很难准确分析未来市场的发展方向,这些都无法在短时间内速成,降低了创业成功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社会经验不足。大学生处于“象牙塔”内,对于社会中的人情世故所知甚少,对于创业的理解大多来自他人的论述和书刊。这就使他们在刚开始创业时盲目乐观,对于失败却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一旦失败便一蹶不振。这些创业者大多缺乏一种乐观向上、敢冒风险、敢为天下先的企业家精神。在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就是要实施企业家精神教育。

3.3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环境不佳,有待优化

我国创业环境存在的问题很多,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有形基础设施方面有提高,教育培训和研究开发转移方面仍然是薄弱方面。单纯与美国相比,需要大力改善金融支持、创业教育、创业服务业质量的“商务环境”和体现创业精神和弘扬创业文化的“文化与社会规范”等创业环境条件。特别是政府职能还未完全转变,个别政府官员服务意识不强,在执行力上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这些都不利于社会创新创业环境的发展。

4 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

4.1 创新教育理念,完善体制机制

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各大高校对于其在新时期的战略意义还缺乏统一明确的认识,实际行动上重视不足,或者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改头换面、重新包装。事实上,高职学生边学习边创业,对于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创业意识,提高学习效率和创新能力都是有好处的。将创新创业与专业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都会有所提高。

4.2 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师资建设

首先,应明确创业教育的学科地位,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必修课程开设,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根据学生的意识提高企业家精神,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其次,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开展精英式创业教育,将理论教学、小组活动案例教学和开设活动课程等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延伸和拓展课堂教学,通过众多的社团活动、举办创业类讲座和开展创业设计大赛等,把创业需要的相关实践技能传授给学生。

再次,高职院校应整合各种资源,坚持专兼职相结合、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选派骨干和优秀教师进行外出交流,使教师掌握本学科的最新学术动态和科研成果,同r具备一定的创业经历,将他们丰富的创业经历、带到课堂,为学生提供理论指导、市场咨询和技术支持。

4.3 搭建平台,支持大学生创业实践

夯实校企合作平台,促进“校政行企”深度融合,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大力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让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在工厂的学习和训练,直接在工作岗位上,感受体验创业氛围,着力解决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高校还可以通过设立高科技园区,鼓励学生在创业园进行创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有敢想敢干不怕失败的思想准备,高职院校也要提供积极的政策咨询和有力的服务保障。

【注释】

①《全球创业观察(GEM)2015/2016中国报告》。

【参考文献】

上一篇:网络创业范文 下一篇:大学生创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