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新股范文

时间:2023-03-17 14:31:46

创业板新股

创业板新股范文第1篇

技术上看中小板指数仍在下跌趋势中,跌破5600点,量能有所下降,有进一步探底可能,但在5400点附近有强支撑,基本上跟主板同步。操作上需谨慎,参与投资主板及中小板个股,建议勿追高,快进快出,以防御为主。

创业板经过连续四天下跌,做空动能得到释放,部分前期涨幅较大的个股如银信科技、正海磁材、安利股份也出现调整,由于下跌量能进一步减小,且仍在875-950点箱体内运行,上升趋势仍没破坏。考虑到离新兴产业规划公布时间越来越近,不排除下周重拾升势的可能,我们持谨慎乐观的看法。

消息面上,《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将于9月7日在第一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上正式对外。新材料个股的炒作短期内有望进入收尾阶段,部分前期涨幅较大的新材料个股,如正海磁材、安利股份、瑞丰高材也出现主力逢高出货迹象,短期应考虑回避。

但从中长线看,新材料市场空间巨大,我国新材料产业年均增速高达22.5%。有关研究研究报告认为,以纳米材料、稀土新材料、电池新材料和光电新材料作为统计口径计算,2010年新材料产业规模超过1300亿元。但由于新材料产业具有基础性产业的特点,其产业规模的扩大对于扩大其他产业的规模具有乘数效应,因此2010年我国新材料产业市场规模预计为6500亿元。而未来,该产业的市场空间将更加广阔,未来仍可逢低吸纳绩优小盘新材料股。

从技术上看,创业板从783点反弹以来,量能持续放大,资金介入明显,主力在875-950点箱体内震荡时间较长,营造大形态目的明显。虽有震荡出货的可能,但我认为为未来上涨作技术准备的可能性更大。即使跌破875点箱底,中线在国家大力扶持新兴产业的大背景下,仍会有可能突破950点箱顶往上突破。

254只创业板股票上半年完成净利润90亿元,较去年同期的73.1亿元增长了22.06%,中小板和创业板业绩增速低于主板,但其中很多新兴产业绩优股增长超过30%,从估值看未来明显存在战略投资机会。在最近公布的半年报来看,介入创业板个股的机构包括券商、基金数目不断增加。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A股市场发展逻辑看,创业板体现了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新增长点,具备长期投资价值,是未来市场中不可或缺的行情构成。

创业板新股范文第2篇

马歇尔计划,原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带动了美国经济持续发展和消化了因战争堆积的过剩产能。近期从国务院总理积极推销中国高铁,到南车北车合并,中国似有借助基建项目大举走出国门,输出过剩产能的趋势。据媒体报道,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将逐步展开,该计划的核心内容是:国家承担贷款风险,企业输出过剩产能,人民币国际化,三位一体。具体为:国家用五千亿美元的规模建立 “共享发展计划”的基金。其中:一千亿为美元或其他外汇规模,三万亿人民币规模。将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友好国家提供国家贷款用于借款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渠道可借助现有的中非合作论坛、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等。项目建设和采购要在中国企业中进行。

该计划对公路铁路基建、飞机制造、油气管、码头港口建造运营等大型企业构成长远利好。相关个股如、中国电建等值得中长线看好。

下面重点来谈谈有望成为未来热点的次新高送转潜力股。

高送转,是历年必炒的题材,长盛不衰。无论是熊市还是牛市,每年高送转题材总能受到市场热捧,略为不同的是炒作力度大小。从时间来说,高送转板块每年都会炒上两次,第一次为年报亮相前后,从头年的11月末尾,持续到次年4月年报公布完毕甚至更久,第二次为半年报亮相前后。因此,高送转题材股总是牛股频出,笔者认为投资者应该重点挖掘创业板和中小板次新股中高送转的投资机会。

今年又赶上牛市初期,可能股价的波动会更大,另外三季报的预增行情已经给年底转送开始预热,所以很多高送转潜力股值得大家关注。下面一一列出,给大家参考。

天保重装(300362),公司是西南地区清洁水电设备和环保分离设备龙头企业之一。通过和安德里茨和圣骑士两大知名品牌合作,实现技术国产化消化吸收,有望进一步打开产品市场空间。该股前期横盘很久,具备高送转潜力可重点关注。

雪浪环境(300385),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烟气净化与灰渣处理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具备高送转潜力。二级市场该股也横盘多月,蓄势后有望向上突破。

飞天诚信(300386)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为以身份认证为核心的信息安全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作为创业板小盘次新股,有望高送转,也可关注。

楚天科技(300358)是水剂类制药装备龙头企业,技术国内领先,成长性突出。二级市场近期向上突破,高送转可能性大,也可关注。

创业板新股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创业板新股破发 原因 发行制度 保荐制度

一、创业板概述

(一)创业板概念及特征

创业板GEM (Growth Enterprises Market )board是地位次于主板市场的二板证券市场,以NASDAQ市场为代表,在中国特指深圳创业板。在上市门槛、监管制度、信息披露、交易者条件、投资风险等方面和主板市场有较大区别。其目的主要是扶持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成长性企业。2012年4月20日,深交所正式《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并将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将创业板退市制度方案内容,落实到上市规则之中。

但是它们之间还是有区别的,主要表现在:创业板的进入门槛较低;我国的创业板,其运作将采取独立模式,拥有独立的组织管理系统和交易系统,采用不同的上市标准和监管标准。例如,美国Nasdaq、日本的OTC Exchange、我国台湾的ROSE和法国的“新市场”等即是如此;中小板块要先于创业板块设立。

(二)创业板新股破发的出现

相对于其他板块创业板是一个新的板块,成立到现在也有5年,新股破发中以创业板的破发尤为严重。从融资看,截至2014年9月29日,共发行股票392只,融资约2万亿元,平均每个公司融资约51亿元;WIND统计数据显示,显示在2011年有151只创业板股票收盘价格低于其发行价,占比高达56.1%,截止2013年底有161家企业跌破发行价格,跌破率为60%,成了名副其实的“破发板”。每个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平均融资约7亿元,这是成绩;一半多的公司跌破发行价,这是缺点。而成绩与缺点是共生的,正是因为发行定价过高,才募集了如此多的资金,同时出现了破发。这或许是定价机制的不良反应。

二、创业板新股破发的原因分析

创业板破发的集中体现就是投资者越来越理性,认识到了创业板中存在有巨大的泡沫,特别是三高现象,即高发行价、高市盈率和高超募资金的“三高”现象。

其一,创业板成了“套牢板”。按照2012年10月21日收盘价,269只创业板股票有228只低于其上市首日开盘价,占比84.8%。如果上市首日开盘即买进并一直持有,目前仍然有近九成投资者亏损。

其二,创业板成了“变脸板”。第三季度业绩大幅“变脸”的公司不在少数:271家创业板公司有105家净利润同比减少,53家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降幅超30%。如此大范围的业绩变脸,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上市前“化妆”化得太浓了。

其三,创业板成了“套现板”。很多创业板的高管离职可谓是“司马昭之心”,根据规定,创业板公司高管自股票上市之日起十二个月内,不得转让所持本公司股份;且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25%。而高管辞职后,其持有的股份限售期仅为半年。拥有优势信息的高管急着辞职套现,清晰地发出一个信号:当前股价严重高估,跑得越快越好。

三、对创业板新股破发的几点政策建议

创业板新股破发实际上是对紊乱的市场估值体系的自我矫正,新股破发促使后续新股发行市盈率回归到合理的估值水平。新股频繁破发,甚至上市首日即破发,使得一级市场打新的无风险收益状态得到根本改观,迫使一部分打新资金向二级市场,有利于二级市场的健康发展。但投资者却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使本已低迷的市场更加雪上加霜。下面试从定价环节和制度方面探讨该问题。

第一是解决询价对象职责缺失问题,启动新股报价失误的事后问责机制。新股“三高”发行归根结底是买方对卖方的约束机制没有起到作用。要真正发挥询价对象的作用,必须要解决参与询价的机构投资者在新股询价过程中的关系报价、只询价不申购的问题。让询价对象要为自己的报价负责,让报价严重偏离发行价的询价对象承担相应的责任,对高报不买和低报高买的询价对象要严肃查处,直至取消其资格。

第二是让承销费用与超募资金分离。现行股票销费收费模式使保荐机构和发行人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共同抬高发行价,所以必须斩断保荐机构与新股超募之间的利益链条,将超募资金部分不再计入承销费用计算,或将按超募资金部分计算的承销费用作为不当得利处理;同时加强对保荐机构的监管和处罚力度,增加其违规成本等。

第三是是对募集资金规模设限。发行人募集资金的规模不得超过拟募集资金的一定比例,这样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保荐机构做高发行价的动力,又可以提高募集资金是使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若发行价高于预期,则相应调减发行数量,以抑制掠夺式的高价发行。

四、结论

创业板诞生五年来,"打新股"的投资策略屡试不爽,无论是什么资质的新股发行,都能在上市首日获取"无风险收益",这些收益有时甚至超过200%。但如今出现的创业板大面积破发现象引发人们的一系列思考,究其根本原因还是我们的证券市场对创业板监的管及定价不够成熟,导致“新股不败”和“新股破发”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出现。我们要抛弃表面的市场化,从完善真正的市场化机制入手,尽快推出股票的退市机制,完善创业板的发行制度,让创业板成为真正促进中国科技创新的市场。

参考文献:

[1]刘煜辉熊鹏.股权分置、政府管制和中国IP0抑价[J].经济研究2013(5).

创业板新股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创业板:折价率

一、文献综述

IPO抑价(IPO underpricing)是指股票一级市场的发行价低于二级市场上市价的现象,此现象在世界所有的股票市场几乎都存在,但抑价的程度各国之间差异性较大。大量相关研究发现发达国家市场的抑价幅度普遍小于新兴市场国家,加拿大、法国市场的IPO抑价不到10%,在马来西亚市场却高达80%。这些与中国市场相比,就显得不那么突出,在1995~2003年期间,中国发行上市的908只A股股票,其平均抑价率高达129%。关于IPO抑价的解释,近二十年来,金融学界提出了大量的假说,并不断地被成熟市场或新兴市场的数据所检验。IPO抑价被认为是现代金融学研究的十大谜团之一,因为在这个领域很难获得共识(Brealey&Myers,1991)。总的说来,国外关于IPO抑价的讨论,其主流的研究基础是信息不对称理论。具体而言,根据信息不对称所考察的对象不同,大致可分为三个分支:

(1)投资银行模型。Barron(1982)提出,与发行人相比,投资银行具有更多的关于资本市场发行与定价的信息,博弈的结果是发行人将定价交由投资银行,在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况下,投资银行往往更加倾向于采取抑价的方式发行,以确保发行的成功,并建立起良好的声誉。

(2)“赢家诅咒”模型。Rock(1986)和Ritter(1984)认为,市场中的投资者之间并不是信息对称,即存在知情投资者和不知情的投资者。对于新股发行来说,仅拥有知情投资者是不够的,还必须拥有一定的不知情的投资者的参与,才能确保发行顺利,故此主张IPO抑价是为了补偿不知情投资者所承受的信息风险,以吸引这部分投资人参与认购。

(3)信号显示理论。该理论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发行人在IPO价值方面拥有比投资者更多的信息,发行人把新股抑价作为一种向投资者传递真实价值的信号(Rock,1986)。二是发行人可以通过委托声誉卓越的投资银行为其承销股票,从而向投资者传递风险较低的信号。Ibbotson(1975)和Welch(1989)指出,投资银行采取抑价发行,是为了更好地迎合投资者的需求,并有利于以后项目的承销。Logue(1973)、Carter和Manaster(1990)以及Johnson和Miller(1988)发现,声誉低的投资银行所承销的企业,其IPO抑价程度要显著高于声誉高的投资银行所承销的企业。三是对于那些IPO后有再融资(SEO)需求的企业,会通过IPO抑价,吸引投资者的认购,并在以后的再融资过程给予补偿(Alien Faulhaber,1989;Grinblatt和Hwang,1989:Welch,1989)。此外,Brennan和Franks(1997)认为,在IPO后,发起人仍然希望维持其对公司的控制权,故此发行人倾向于利用IPO抑价产生的超额认购效果,以避免大型机构投资者介入公司的经营权。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折价发行的现象,对折价的研究也由来已久。杨瑞龙,赖步连,周业安(1999)从信息非对称和金融抑制论来解释折价发行。在2002年创业板远未创立之时,黄俊辉,王浣尘就提出风险投资家将在企业IPO的时间决策,定价和股权结构等方面发挥特别的作用。

陈工孟,高宁(2000)对中国股票一级市场发行抑价的程度与原因进行实证研究,着重分析了我国市场的特有因素是否及如何影响一级市场的发行抑价程度的,发现市场风险(在此用发行与上市间的时间间隔衡量)与近期配股计划和发行抑价率成显著正相关。康庄(2001)研究了创业板市场新股招股的定价方法。刘晓峰,刘晓光(2004)把市场环境和上市公司行业情况看作主要考虑因素,得出关于创业板市场股票的定价新方法。毛立军,李一智(2004)分析了我国IPO抑价及其长期表现,认为我国IPO市场长期处于卖方市场外,还因为我国存在大量的乐观投资者。要解决IPO定价、抑价等问题,应该消除IPO市场上的乐观根源,大力发展壮大机构投资者。曹风岐,董秀良(2006)对我国IPO定价的合理性的进行实证分析,认为造成IPO抑价程度过高的主要原因是二级市场价格虚高。张曼(2006)使用中签率,资产负债率等变量对国内IPO市场折价进行实证分析。吕国文(2004)探讨了影响IPO折价程度的主要因素,及核准制的实施是否会对这些主要因素产生影响甚至改变其对IPO折价程度的影响方式。沈宏宇(2009)研究了上市公司的特征并对IPO折价实证分析。何剑(2006)整体分析了中国股票市场IPO折价的原因人,然后通过实证研究来佐证观点。

综上所述,创业板市场新股折价率的实证研究还比较少见,主要是由于创业板市场去年才刚刚开始,本文将通过选取一些相关变量,通过回归分析,进而得出与创业板新股上市折价率有关的因素。

二、数据来源

本文所有的数据都来源于光大证券金阳光软件中的创业板的基本资料,选取了创业板市场上39支股票的上市首日收盘价及首日的发行价,通过两者得出股票的折价率,以此作为被解释变量。还选取了上市首日换手率,中签率,发行后每股净资产,机构持股比例,发行与上市间隔日期,发行普日的流通股与限售股以及总资产的对数作为解释变量。分别用英文字母表示如下:

ZJV=折价率。   ZQL=中签率,当对IPO股票的需求超过了其发行数量时,就要通过出资比例分配股票数量。中签率越高表明对股票的需求越高,股票发行越火爆;中签率越低表明对股票的需求越低,股票发行越冷清。ROCK的胜者诅咒模型暗示IPO折价程度与投资者的比例分配也即中签率成负相关的关系。由于知情者避免申购定价过高的IPO,这样非知情者就接受更大比例的低回报或负回报的IPO,接收到更少的折价的IPO。对于高折价的IPO,知情投资者和非知情投资者都进行申购,这就产生了很小的中签率。相反,对于低折价的IPO,只有非知情投资者进行申购,这就产生了较大的中签率。所有可以做出如下假设:中签率与IPO折价负相关,也即中签率的系数为负。

JGCGBL=机构持股比例,公司经理层持股越多,公司经营的好坏就越与经理人的利益直接挂钩,经理人搞好公司的动机就越强,将所得利益体现在可分红利的形式上的可能性就越大,对这些上市公司,市场有看好的预期。机构持股比例越多,表明公司的运营稳定,其收益也会比较稳定。作如下假设:机构持股比例越多,折价程度越高,也即两者的系数为正。

FXYSSJGRQ=发行与上市间隔日期,它是反映风险不确定性的变量。在成熟的资本市场,发行与间隔日期隔得越久,不确定

定就越大其风险也就越大;反之,风险则越小。为了弥补风险,投资者就要求更高回报率,导致了更高的IPO折价程度,所以做出假设:股票发行与上市时间间隔越长其IPO折价程度越高,也即两者系数为正。

FXDLTG=发行的流通股,我国证券市场与西方成熟证券市场的一个显著不同就是我国上市公司的股份不是全部流通的,只有部分可以流通,这就是流通股,剩下的就是限售股。由于两者在流通问题上的巨大差异,导致投资者对两者的关注程度不一致。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定价也存在严重分歧。当股票第一天上市定价时,投资者更关注的是企业的流通股数而不是总股本,而且我国投资者投机行为严重,流通股本小的企业购买操纵起来资金需求比较低,比较容易收到庄家的操盘控制。这样它们的股票在上市首日的涨幅可能比较大,导致了更高的IPO折价程度。鉴于中国证券市场上前几年比较普遍的庄家和庄股现象,做出假设:流通股越小,股票IPO的折价程度越高,也即两者的系数为负。

XSG=限售股

LNZZC=总资产的自然对数,中国股民很看重一个公司的规模大小,一般的大公司经营利润都会比较稳定,投资者也多看好这样的公司,可以做出假设: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越大,折价程度越高,也即两者系数为正。

SSHSL=上市换手率,中国股民的金融意识并不成熟,非常容易受分析报告或股评人士的影响,加上发行市场的供需严重失衡,股票上市后的价格一般还是表现较好的,上市首日的换手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资咨询机构宣传的效果。如果公众对所宣传的上市公司前景看好,价格就越高,买卖就较为活跃,首日换手率就越大,所以做出假设:换手率越高,折价程度越大,也即两者的系数为正。

本文将对所有的变量运用EVIWS软件进行逐步回归回归分析,剔除一些变量后再回归,以期最后能得到一个比较的好的回归结果。

三、实证分析

计量方程为:ZJL=a+bSSHSL+cZQL+XSG+dFXLTG+eLNZ-ZC+fFXYSSJGRQ+gJGCGBL

首先将所有的变量进行回归,发现只有中签率,发行首日的流通股及上市换手率结果显著,其他的变量结果都不显著,拟合度为0.55。发行与上市间隔日期结果不显著,这说明中国的股民对于新股的发行与上市两者的概念模糊,或是基本都不在意这几十天的间隔。上市的不确定性并不能影响新股发行的抑价水平,所以首先剔除发行与上市间隔日期这个变量,然后再进行回归,结果还是只有以前的三个变量通过了检验,拟合度为0.54。机构持股比例没有结果显著,说明中国股民也不太看重上市公司的股权分布情况,对长期投资没什么兴趣,主要做的就是短线投机。先剔除机构持股比例,再回归,能通过的还是原始的三个变量。限售股没有结果显著,而流通股通过了检验,这应该与样本的选择有关,只选择了创业板39支股票,而且数据也不是很完全。剔除限售股变量,最后得到的结果是中签率流通股总资产的对数以及换手率结果显著,拟合度为0.5437。

四、结语

中国的股票市场相对于西方两百多年的资本市场来说是很不成熟的,进入股票市场的人多是短线投机者而不是长期投资者。在中国市场上新股的折价程度也要比成熟市场高很多,有人为的因素,如股民的投资理念还不是太成熟,对于表面的现象比较看重而经常忽略实质性内容,容易跟风等。也有政策层面的原因,政府设定固定的IPO发行市盈率,发行企业与承销商没有发行定价权,致使一级商场IPO发行市盈率远低于二级市场的市盈率水平,导致高抑价水平的出现。其实主要的原因还是中国的资本市场不够成熟,各项金融制度都还很不完善。

参考文献

[1]曹风岐,董秀良,我国IPO定价合理性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6(6)

[2]陈工孟,高宁,中国股票一级市场发行抑价的程度与原因[J],金融研究,2000(8)

[3]黄俊辉,王烷尘,创业板市场的IPO研究[J],财经研究,2002(2)

[4]李勇,IPO折价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

[5]刘晓明,胡文伟,李湛,中国股票市场IPO折价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2009(4)

[6]刘煜辉,熊鹏,股权分置政府管制和中国IPO抑价,经济发展论坛工作论文

创业板新股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股长期弱势 Fama-

French模型 创业板

一、前言

近20年来,关于资本市场有效性的研究极多,对IPO领域所出现的异象的研究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新股发行市场中存在的新股抑价、长期弱势、IPO热市现象被称为“新股发行的三大谜团”。这些现象违背了有效市场假说,理论界创立了众多的模型和假说来解释这些异象。本文希望通过建立Fama-French模型对我国A股市场及创业板发行的股票上市后长期走势进行比较研究,分析我国股市的长期走势异象。

二、文献综述

自1991年Ritter首次发现新股长期弱势异象以来,国外学者对于各国资本市场新股长期走势做了很多研究,其结论可以归结为三类:异质预期理论、择机上市理论和投资者情绪理论。

异质预期理论认为:投资者并非如有效市场假说中假定的那样具有相同的预期。相反,在新股发行过程中,一部分投资者对于其回报率持有更为乐观的估计,并且这些乐观投资者足以出清所有的IPO股票。这就导致新股上市初期的市场价格并不是股票内在价值的无偏估计,而是由这些乐观投资者的乐观估计形成的被高估的价格。但随着股票上市时间的增长,经过二级市场的交易,新股的相关信息逐步公开,初始的乐观估计价格会逐渐向其内在价值回归,从而出现新股的长期弱势,也就是说新股的长期弱势实质上是股价由IPO时的乐观被高估价格向内在价值回归的一种现象。Krigrnan等(1999)利用高速换手率来度量新股发行时投资者预期的离散程度,研究美国股市数据组成的样本组合,发现在上市首日的高速换手率越高、投资者预期的离散程度就越大,上市后12个月的累积收益水平越低。文章推测,这是因为承销商知晓股票的内在价值,掌握股价被外部投资者高估的内幕信息,因此在新股上市初期大量做空。这一现象为异质预期理论对新股弱势作出的解释提供了辅助证明。

择机上市理论则认为:不应该孤立地看待对新股短期回报的过度预期和新股长期弱势的关系,新股长期和短期价格表现出的反转现象并不能排除是因为发行公司为了鼓励投资者认购而有意压低发行价格的可能。由此引申出新股弱势的择机上市理论。针对申购新股的资金量随市场行情涨落而同步放大收缩的非周期性“热市”现象,该理论推断,上市公司预期到在某些牛市期,情绪高涨的投资者会特别热衷于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承销商也格外倾向于此时集中发行大量股票,所以在此时段新股价格极有可能被高估。上市之初的高额短期回报率实际上是承销商为了鼓励投资者认购新股,在不低于股票的内在价值的水平上压低发行价格。根据行为经济学中的逆向选择理论,内在价值越低的股票压低发行价的空间越大,新股的初始收益就越高而长期的价格弱势程度也越大。Helwege(2001)的研究表明,发行公司上市选择的上市发行时点与公司内部自由资金盈余度的高低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而是与股票一级市场行情的起落程度显著相关,这一发现为择机上市理论提供了支撑。

而投资者情绪理论认为,在新股发行市场中的投资者有时会做出非理性的行为和决策。在股市繁荣期,大多数投资者表现出狂热的投资心理,市场中就会出现整体性的认知偏差。该理论认为新股初始收益率上扬并非由于承销商对新股的折价发行,而是来源于众多投资者集体性的狂热情绪使得上市初期的价格中存在大量投资泡沫。根据该假说,那些具有较高首次公开发行收益率的上市公司,在最初几个月内股票弱势的现象并不会发生,因为投资者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逐步收集到公司经营状况的真实信息,随着市场情绪逐渐冷静下来,投资者重新理性调整预期,股票价格就会逐步回归到其内在价值,给投资者带来最低的长期收益。

我国专家对于新股长期表现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股市的逐步发展成熟和上市发行的股票数量的增加,我国学者也开始关注中国股市新股首次发行后的长期走势研究。但研究成果显示,对于我国新股长期表现出的究竟是强势还是弱势,见仁见智,存在着较大差异。

李藴伟(2002)使用流通市值加权CAR方法,发现中国新股的长期表现低于市场,其中大盘股的表现较差,小盘股的表现略好于市场。陈工孟(2000)也认为存在新股长期弱势现象。但更多的实证研究认为中国新股的长期表现呈强势特征。刘力(2001)分别使用BHAR、CAR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新股至少在3年内表现好于市场。还有一些研究结论认为,中国市场在不同时段的表现不同,例如王美今(2000)发现大多数新股在刚上市的一段时间内走势显著弱于市场,但是上市第二年以后强于市场指数。杨丹(2004)的结论正好相反,她发现IPO上市后7个月内存在强势,之后呈弱势。

三、本文研究方法

从长期绩效衡量的角度,研究股票长期绩效的实证方法,通常是在研究某一个时间段的新股投资收益时,把距离一定时间间隔内IPO的所有股票都计算在内,通过研究新股组合收益得到新股长期绩效表现优劣的结论。通常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或者Fama French三因素模型做时间序列回归,通过研究截距项以及各个解释变量的系数及其显著性发现新股长期表现状况的规律。本文采用Fama French三因素模型做分析。

运用这一回归模型研究新股长期走势的关键参数是截距项。理论上讲,截距项α就等价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的Jensen’s alpha系数。如果我们运用这个回归模型对新股组合股价收益的时间序列进行回归,由显著的异于零的截距项可以推测出新股回报相对于经过理性风险调整的预期水平而言显著的弱势或强势。无论截距项估计值为正或者负,都意味着偏离了三因素理性定价模型预测水平。换而言之,股票的平均收益受到某些三因素模型未能涵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

下面就以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为基本框架,借鉴Ritter(1995)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新股市场回报率进行的分析,观察我国A股及创业板股票的长期走势并试作某些解释。

1、市场因子

选用沪深300指数的月收益代表中国股票市场的市场收益率,以每月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来代表无风险利率,利用市场收益率与无风险利率的差作为三因素模型中的市场因子。

2、SMB和HML因子

SMB是规模因素,根据公司规模大小来构造股票的投资组合,表征小规模给公司带来的预期收益率影响,HML是成长性因素,是根据公司账面市值比的高低来构造股票的投资组合,表征高成长性因素对公司预期收益率的影响。

本文使用的数据全部来源于Wind数据库,选取从2009年9月到2010年1月在中国A股市场上市并发行的108只股票(其中包含50只在创业板上市发行的股票),并获取它们上市后从第一个月到第23个月每个月的净市值、市净比、月回报率、沪深300指数回报率、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进行分析。首先,将全部108只股票按照当月市值进行排序,分为大小两组(B,S)。再按照当月的账面市值比排序分为高中低三组(H,M,L)。

将每个月三个包含小市值的组合月加权平均收益率的均值与三个包含大市值的组合的月加权平均收益率的均值相减,这即是三因素中的规模因子SMB,其表征的是与小市值股票相关的风险因素:

将每个月两个包含低账面市值比的组合的月加权平均收益率的均值与两个包含低账面市值比组合的月加权平均收益率的均值相减,这即是三因素中的收益率因子HML,其表征的是与高收益率相关的风险因素:

相类似的,从108只A股中分出其中50只在创业板上市的新股组成另一个投资组合,并进行如上相同的数据处理,从而可以利用其结果与A股投资组合分析所得结果进行比较。

四、数据处理及分析

通过分组将公司规模与市净率分开:根据所选时间段各月的公司市值由小到大排序,市值最小的25%为第一组,最大的25%为第四组,然后在同一组中的股票按照年末公司市净率由小到大排序分为4组,一共16组。分别对每一组计算每月的收益率平均值,作为该组的收益率,并减去无风险收益率,作为超额收益率,成为被解释变量。重复以上过程第2个月、第3个月,直到第23个月,反复分组,求出所有的被解释变量。

从表1中可以看到,在新股上市后6个月,两组数据的截距项都显著大于零,这一结果说明新股在发行后6个月中的回报率均高于整个市场的正常收益率,双双呈现出新股强势的状态。这与一些专家的研究所认为的中国新股的长期表现呈强势特征的结论似乎是吻合的。但在发行12个月后,A股组合的正截距项的显著程度开始下降,而创业板组合的截距项虽有降低,但是依然显著大于零。分析这种状况,我们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创业板伊始,一部分投资者对创业板新股持乐观态度,导致创业板新股组合在二级市场上相对于A股组合向其内在价值的回归速度更慢;同时这与创业板股票市值相对较小有关,相对小的市值使得创业板股票更容易被少数乐观投资者出清,并且因为参与创业版投资的投资者较少,不利于其信息的加速传播,这也会导致其股价向内在价值的回归过程慢于一般的A股。而在上市后18个月,我们观察到,两个组合的截距项都不能显著的异于零,说明这时的新股回报率并没有显著相异于市场回报率。我们认为,随着股票上市时间的增长,经过足够长时间的交易和信息的逐渐公开,上市公司的真实情况逐步公诸于世,同时新的股票渐次发行,创业板投资者初始的乐观和狂热情绪开始逐渐消退。而上市后23个月时,A股投资组合的截距项首次显著小于零,表现出新股发行后弱势,而此时创业板组合虽然截距项小于零,但是检验结果并不显著,仍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新股发行后弱势。两相对比,我们认为,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组合的截距项显示可能都有长期弱势的趋向,但创业板投资组合的趋势要明显缓于A股投资组合。也就是说,相对于A股组合,创业板组合在二级市场上向其内在价值的回归速度要更为缓慢一些。

另外,从表1中还可以看到, 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较好地解释了新股组合上市后收益水平的影响因素:在全样本回归中,全部的回归系数都显著异于零,说明三个风险因素对于股价的波动有着显著的影响。这也符合一般性的规律:公司的规模小,成长性高,市场平均收益率高等因素都要求股票具有更高的收益率。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对于创业板的投资组合来说,规模因素(SMB)对于其18个月和23个月的股价波动的影响并不显著,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我国创业板的股票市值差异并不明显,而规模因素(SMB)对于股市成熟程度的要求较高,这也恰恰说明,中国的创业板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远未发展成熟,距离一个较为成熟的股票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五、结论

(一)本文构造了一个A股上市的新股组合和一个创业板上市的新股组合,利用Fama-french模型分别研究了这两个组合在发行上市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和23个月的回报率。结果发现:两个组合在上市初期(6个月)回报率均高于整个市场的正常收益率,呈现新股强势。在发行一段时间以后(12个月),A股组合回报率先于创业板组合恢复到市场正常水平。在新股上市18个月时,A股组合和创业板组合回报率都没有显著相异于市场回报率。而到了新股上市23个月时,A股组合表现出明显的新股发行后弱势,而此时创业板组合仍未表现出显著的新股发行后弱势。根据这一表现,结合对A股的IPO抑价发行分析,可以发现,经过足够长时间的交易和信息的逐渐公开,A股新股相对于上市初期的强势,出现了反转,呈现出弱势,这一现象可以理解为中国A股市场新股在经历上市初期高回报率后向其内在价值回归的过程。而相对于A股组合,创业板组合迄今仍未表现出明显的新股弱势,即便是今后有弱势趋向,在二级市场上向其内在价值的回归速度也会比较缓慢。

(二)Fama-french模型能够较好的解释我国A股股价波动的影响因素:公司的规模小、成长性高、市场平均收益率高等因素都要求股票具有更高的收益率。但是本文利用Fama-french模型研究A股及创业板新股发行长期走势后发现,相对于A股投资组合,规模因素(SMB)对于创业板投资组合的影响并不显著。这一点与前段时期一些学者利用Fama-french模型研究这一问题的结论不同,例如童艳(2010)的研究发现中国股市1996—2007年的数据对于SMB因素反应并不显著。本文认为,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情况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客观讲,SMB因素对于股市成熟程度的要求较高,而我国A股市场由于近些年来蓝筹股大量IPO,大盘股已然成为影响市场的中坚力量。同时,经过近些年来的发展,市场的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规模化、标准化、多样化,使得A股市场逐渐趋于成熟,SMB因素的影响已经变得显著起来。而相比之下,创业板组合虽然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二级市场交易后,SMB因素对股价收益的影响却并没有那么显著,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创业板的股票市值差异并不明显,创业板市场仍不够成熟,创业板大多数股票业绩不够稳定,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形成一种业绩稳定成长、市值稳定增加、规模稳定扩大的较成熟的市场形态。

参考文献:

①童艳.《中国IPO定价效率与发行定价机制研究》.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

②宋军.《金融计量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③陈工孟.《中国股票一级市场长期投资回报的实证研究》.经济科学.2000b(1)

④李藴伟.《考虑市值权重的IPO长期业绩研究》.当代经济学.2002(6)

⑤刘力.《中国股票市场首次发行长期绩效研究》.经济科学.2001(6)

⑥王美今.《中国新股弱势问题研究》,经济研究.2000(9)

⑦杨丹.《上市公司壳资源价值与新股定价实证研究》.经济学家.2004(2)

⑧Helwege,“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in Hot and Cold Markets”[Z].Working paper, Ohio State University, 2001

⑨Krigman,“The Persistence of IPO Mispricing and the Predictive Power of Flipping”[J].Journal of Finance, 1999, 54, 1015-1044

⑩Ritter, J. R.,“The Long-run Performance of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J]. Journal of finance, 1991, 46, 3-27

创业板新股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新股抑价;随机前沿方法;投资者情绪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7-0048-04

2009年10月底,我国创业板正式开市。然而,创业板股票的发行价格显著高于主板,有着非常明显的新股抑价现象。新股抑价现象是指首日收盘价显著高于发行价的现象。截至2010年年底,创业板新股的平均抑价率已达50.8%,明显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百分之十几的抑价率水平。新股抑价现象使得资金倾向于流入新股市场“打新”,严重破坏了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因此,对创业板新股抑价现象进行研究并探寻其原因,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文献综述

在新股发行的整个过程中,新股价格同时受到一级市场以及二级市场两方面的各种因素的影响。此处将学者们关于新股抑价的研究按照分别从一级市场及二级市场寻找原因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1 与一级市场相关的学说

很大一部分学者认为是在一级市场上发行者、承销商和投资者三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了新股抑价现象。如Baron认为,通过新股抑价获得的收益是发行者对承销商提供资本市场信息而给予的一种补偿;Rock认为由于信息不对称,劣质新股往往被缺乏信息的投资者购入,新股的抑价是为了使那些缺乏信息的投资者也能在购买新股的过程中获得收益而给予他们的补偿。Benveniste和Spindt认为,抑价是承销商为了使机构报价更接近真实价格而支付的代价。Welch提出,新股抑价是发行者向缺乏发行者信息的投资者传递其自身的优良资质的一种信号。Carter和Manaster研究表明声誉良好的承销商发行的新股其抑价程度较声誉一般的承销商要低,抑价是为了补偿投资者对声誉一般的承销商的不信任感。

1.2 与二级市场有关的学说

以下学说认为二级市场上存在的各类原因导致新股抑价。Aggarwal和Rivoli认为新股的发行价格实际上没有受到抑制,由于二级市场的投机因素使得投资者将价格推高而导致抑价现象。Ruud认为新股的首日开盘价高于发行价是承销商对新股价格的支持。陆建军建立模型证明了投资者的投机行为导致了新股的高抑价率。熊虎等在研究中引入行为金融学行为金融学指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之中。它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心理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金融市场的发展。相关观点,认为投资者的非理导致了新股抑价现象。

2 创业板新股抑价分析

为了解新股抑价是发生在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又或两个市场均对新股发行过程有所影响,下面将从一、二级市场两方面分别考虑其对新股抑价的作用机理。

2.1 一级市场对新股价格的影响

从上述文献综述中可以得知,西方学者对股票抑价原因的解释大多是一级市场上的发行价格被人为压低;而周孝华等却认为在我国一级市场上的股票发行不存在价格被人为压低的现象。至于在我国创业板上情况如何,本文将借鉴随机前沿方法对创业板股票在一级市场是否存在人为抑价进行研究。

在随机前沿方法应用于新股抑价研究之前,一般使用OLS回归对抑价现象进行研究。应用OLS进行研究时使用的因变量往往是股票首日收盘价减去发行价的差值。其中使用的发行价本身是否已经存在人为的抑价却无法确切得知,无法在OLS回归中观测到。而随机前沿方法却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第一,随机前沿分析理论简述。随机前沿分析理论是Aigner,Lovell和Schmidt在分析公司的投入产出效率时提出,后由HuntMcCool等首次将其应用于新股抑价的分析。其主要方法概括如下:

将一级市场中对新股发行具有影响的各种与发行公司相关的因素作为产出随机前沿分析的投入,而发行价则相当于产出。即在一些相关因素的影响下发行价能够达到一个潜在的最大前沿面,即最大值。若多数股票的发行价与其前沿面价格相比偏低,则说明发行价存在人为的抑价。

与OLS回归法相比,随机前沿方法在OLS回归方程后加上一个非对称的随机项,此随机项若为统计显著,则说明公司投入有一部分是无效率的。此方法应用于新股抑价研究中则可以表示为一级市场的各种因素导致发行价格低于其潜在的最大前沿面,即出现人为的抑价。

根据随机前沿分析方法的具体回归方程可表示如①:

yi=αxi+ui-vi①

其中α代表回归方程的系数向量,xi代表因素向量。ui是随机误差项,服从N~(0,σ2)的正态分布,而vi则是一个非负随机量,服从N~|(0,σ2)|的从0截断的右半正态分布。vi代表了新股定价的非效率性。

此方程的估计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Coelli指出,当自变量和因变量均取自然对数时,新股的定价效率EFFi为:

由②③可见,γ的取值介于0和1之间,当其值接近1时表明σu很小可忽略不计,此时回归方程的误差主要由σv决定,而σv正是代表了定价的非效率性,此时说明新股定价中存在人为抑价;当其值接近0时则表示σv很小可忽略不计,此时回归方程的误差则主要由σu决定,此时则说明新股定价中不存在人为抑价。

于是,检验是否存在人为抑价可通过以下假设检验实现:

H0:γ=0;H1:γ>0

通过coelli制作的随即前沿分析软件Front4.1可以方便地得出EFFi值和γ值。

第二,随机前沿方法的变量选择。随机前沿方法中使用的变量应该包含上市公司在进入二级市场交易之前的所有信息,即包括了与公司价值、公司风险以及当时股市状态相关的因素。为此,本文参照HuntMcCool等的论文进行了如下的选择:

1)公司价值与其历史会计信息有关,因此选用每股赢利(MGYL)和每股净资产(JZC)来代表公司的赢利能力和公司规模。

2)资产负债率(ZCFZ)是公司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值,比值较大表示公司负债程度高,因此此处用作公司财务风险的衡量。

3)调查中小公司所需费用会比较多。中小公司的内在价值偏低,由于承销费用将与公司的内在价值成反比,因此承销费用(CXFY)能反映公司的内在价值。

4)小公司的少量发行带有试探的性质,有经验的大公司则会选择大量发行。因此发行规模反映了公司的内在价值。发行规模可以用发行前总股本(ZGB)来代替。

5)公司的内部人持股比例(NBR)与股票价值相关。股票价值高则内部人有加大持股的倾向,因此反映了股票价值的发行价应该与内部人持股比例成正比。这里,将内部人定义为公司的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

6)市盈率(SYL)代表了新股发行时整个市场的形势,市场形势往往会对发行人和承销商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新股的发行定价。新股的发行价格水平往往与市场形势成正向关系。由于创业板创立仅一年多,过往数据无法取得,因此这里采用股票发行前一个交易日时深圳交易所所有股票的平均市盈率进行代替。

参考HuntMcCool等的做法,本文使用对数线性模型如下:

Ln(FXJ)=β0+β1Ln(MGYL)+β2Ln(JZC)+β3Ln(ZCFZ)+β4Ln(CXFY)+β5Ln(ZGB)+β6Ln(NBR)+β7Ln(SYL)+u-v ④

第三,随机前沿方法检验结果及分析。此处所使用的数据包括2009年10月起至2010年12月底止在创业板上市的153个股票。将数据输入Coelli制作的随机前沿分析软件Front 4.1,得出结果如下:

从结果可以看出,γ的t值很小,并不具有统计显著性,无法否认γ=0的原假设,即发行价格不存在人为的抑价;而且结果中EFF即定价效率的值为99.89%,这个值相当接近100%,即在一级市场上的股票定价并不存在人为的抑价。

2.2 二级市场对新股价格的影响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知,创业板股票的价格在一级市场上没有受到抑制,新股抑价现象的产生很可能是受到二级市场的影响。以下分析将结合一些行为金融学的观点对二级市场上的新股抑价现象进行分析。

第一,使用行为金融学对二级市场上抑价现象的理论分析。在经典的证券投资理论中,证券市场上的行为者假定为理性人。实际上,行为者并不会使用可获得的关于市场的所有信息并在收益与风险之间进行理性的取舍,而会在其判断决策过程中出现一些偏差,导致非理性结果的出现。

在我国股市建立初期,政府参与了股票的发行交易,且股票供应量偏少,投资需求却很大,于是市价大大高于发行价,导致新股抑价现象出现。新股发行必出现无风险收益遂成为资本市场参与者的最初印象。行为学研究表明,在人的判断过程中,最初得到的信息会产生锚定效应从而制约人对事件的估计。人们通常以一个固定初始值对事件进行估计与调整。此现象发生在新股市场则会这样:作为初始值的“必定出现无风险收益”锚定人们的印象,使得市价高于发行价的现象继续存续下去。

接下来,繁荣的新股市场使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形成了一股乐观情绪,认为购买新股必能得到无风险收益。投资者的情绪互相感染,乐观情绪使其争相持有新股而使得新股价格持续上升,进一步推高了新股价格。客观上看,首日收盘价高于发行价,出现了新股抑价现象。

第二,对二级市场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及结果。新股不败的事实也出现在创业板。为分析创业板上新股从一级市场走向二级市场的过程中出现的抑价现象是否与投资者情绪或其他因素相关,本文选择了几个具代表性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

下图为按照时间顺序统计每月创业板上市股票的平均抑价率及发行数量。图中可明显看出,每月的平均抑价率与当月新股发行数量变化趋势相近。发行数量较多时,新股的平均抑价率较高。而且,抑价率有随着股市涨跌发生变化的倾向。从2009年10月~2010年12月,股市在2010年2月、6月及12月的时段附近处低迷阶段,相应平均抑价率也较低;2009年12月、2010年4月、9月、11月这几个股市高涨时段,相应平均抑价率较高。同时,虽少数月份例外,发行数量的变化也与股市涨跌相关,高涨期的新股发行数量较大,反之则偏少。

创业板抑价率与发行数量变化图

对于这种状况,使用传统的信息不对称理论无法解释,但使用行为金融学却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这个现象:股市高涨期投资者的乐观情绪互相感染,出现高估新股价格的倾向,新股发行价与开盘价之间差距增大,平均抑价率增高;低迷期间则相反。

(1)变量选择。

因变量:首发抑价率(YJL):首发抑价率=(上市首日开盘价-首发价格)/首发价格

自变量:

1)申购中签率(ZQL):申购中签率是一级市场上投资者的需求量与股票供给量的比值,其值越低则表示投资者需求量越大,进而表明了投资者情绪的乐观程度。

2)上市首日换手率(HSL):换手率是二级市场上投资者对股票需求量的直接表示,换手率越大表明投资者对股票的需求量越大,同时也反映出投资者情绪的乐观程度。

3)上市前七日深市平均市盈率(SYL7):市盈率直接表现了投资者价值投资的意愿,当市场情绪较为乐观时,市盈率将偏高。由于创业板市场创立时间较短,此处采用了整个深圳市场而非创业板市场的平均市盈率。

4)首发数量(SFSL):首发数量代表发行公司的发行规模,规模小的公司相对大规模发行的公司更容易受到炒作,因此首发数量可能会与首发抑价成负相关关系。

5)资产负债率(ZCFZ):发行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越高则其财务风险越大,投资者的需求则越小,抑价率应该与其负相关。

6)每股收益(MGSY):每股收益代表了发行公司的赢利能力,赢利能力越高则投资者的需求会更大,因而抑价率与其成正相关关系。

7)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DYGD):这一比例越高则表示股权结构集中度越强。集中的股权可能导致其利用公司为其自身利益服务,因此投资者对股权过于集中的发行公司的股票需求较低,抑价率与公司第一大股东负持股比例负相关。

(2)回归结果与分析。根据上述变量选择,本文建立如下计量经济模型检验上述变量对抑价率的影响程度,以了解投资者情绪对创业板新股抑价的影响:

YJL=β0+β1(ZQL)+β2(HSL)+β3(SYL)+β4(SFSL)+β5(ZCFZ)+β6(MGSY)+β7(DYGD)+u ⑤

此处使用的数据包括从创业板开市的2009年10月―2010年12月共15个月中上市的153个创业板股票的相关数据。

使用Eviews 3.0软件对上述模型进行回归,其结果如表2:

由结果可见,回归方程的R2值为0.55,表示这些因素对方程有着一定的解释能力。其中,反映了市场的投资者情绪的两个变量,申购中签率及上市首日换手率均在0.1%统计水平下显著;代表公司发行规模的首发数量在10%的统计水平下显著;而除去这三个变量之外的其他变量均统计不显著。

经过上述分析得知,最为显著的变量是申购中签率与上市首日换手率,这两个变量均在0.1%统计水平下显著。而上市前七日深市平均市盈率、首发数量、资产负债率、每股收益、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这些本该与股票的价值发现相关的变量却无法解释抑价率,从一定程度上表明投资者并未看重股票的自身价值。自从我国出现股票以来,投资新股可以获得额外收益的现象锚定了投资者的印象;与此同时只要一投资新股就能获得额外收益的现象使投资者容易过度自信,更加频繁地去投资新股,这样过度自信与锚定效应的反复影响使投资者对股票出现过度需求,直接表明了股票市场上投资者需求的申购中签率和上市首日换手率的统计显著性显然会很高。我国的大部分股票投资者并非抱着价值投资的想法,而是以投机为目的进入市场,这就很容易地造成新股上市首日的爆炒博傻现象。投资者乐此不疲,形成了一股乐观情绪。创业板是一个在2009年10月创立的面对高成长性公司的新市场,高成长性必然会伴随着高风险性。而投资者也将一直以来对新股投资的乐观情绪带入了创业板,于是新股抑价的现象也存在于创业板甚至更甚于主板的抑价现象。

3 结 论

在创业板市场上,一级市场上对股票的定价并未低估其价值,抑价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二级市场上投资者的乐观情绪造成。为改善这一现象,投资者应该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与判断力,变股票投机为股票投资;而监管部门则应该加强股票发行过程的透明度,使投资者不在盲目中选择跟随乐观情绪而加剧新股抑价现象。

参考文献:

[1]陆建军.中国股票市场新股发行高抑价率的实证分析[J].华南金融研究,2002(4).

[2]周孝华,熊虎.发行机制、投资者行为、后市流动性与IPO价格[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3]Baron.D.P.A model of the demand for investment banking advising and distribution services for new issues[J].Journal of Finance:1982(37):955-976.

[4]Rock.Kevin.Why new issues are underpriced[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86,15(1-2):187-212.

[5]Benveniste.Lawrence.Spindt.HOW INVESTMENT BAN-KERS DETERMINE THE OFFER PRICE AND ALLOCATION OF NEW ISSUE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89,24(2):343-361.

[6]Welch.I.Seasoned offerings,imitation costs and the Underpricings of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J].Journal of Finance:1989(44),421-449.

[7]Carter.Manaster.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andUnderwriter Reputation[J].Journal of Finance:1990(45),1045-1067.

[8]Reena Aggarwal.Pietra Rivoli:Fads in the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Market[J].Financial Management:1990,45-57.

[9]Ruud.Judith S..Underwriter price support and the IPO underpricing puzzl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3,34(2).

[10]Aigner D.J..Lovell C.A.K..Schmidt P..Formulation and estimation of stock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models[J].Journal of econometrics,1977(6),21-37.

[11]Tim Coelli.A Guide to FRONTIER Version 4.1:A Computer Program for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and Cost Function Estimation[G].CEPA Working Paper,1996.

[12]Hunt-McCool J..Koh S.C..Francis.B.B..Testing for deliberate underpricing in the IPO premarket:a stochastic frontier approach[J].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1996,9(4):1251-1269.

创业板新股范文第7篇

对于IPO折价现象,财务经济学界研究的理论和基本点都在于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根据投资者、承销商、发行公司之间的关系不同,国际上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理论体系。

分析影响创业板新股发行首日超额收益率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不仅对研究创业板新股价格内在决定因素及变化机理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我国创业板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与定价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而可以更好地发挥股票的资源配置功能。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假设

①不考虑上市地的影响

②不考虑新股的申购成本

③不考虑制度变化

③上证指数与深证指数具有同步性

(二)样本选取

本文选取了截止到2010年9月6日已经成功在创业板上市的股票作为研究对象。来源于《中国证券报》以及东方财富网相关数据库,共有120个样本,反映创业板新股发行实际水平与变化过程。本文的实证分析主要采用 SPSS13,EXCEL辅助作为统计分析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研究。

(三)首日超额收益率ARR(Abnormal Return Rate)的度量

首日超额收益率定义为:

研究表明,股价的对数收益率要比普通收益率更接近正态分布。将首日超额收益率,取对数收益率,即“首日超额收益率()”进行统计分析。

二、实证研究

(一)描述统计整体分析

首先对120个样本数据进行了描述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上市的120只股票平均首日超额收益率可达到345.71%,平均发行市盈率达到64.44。平均中签率为0.7197%,属较高水平。同时,发行后的市场换手率也较高,平均达到了74.15%,说明人们对创业板股票后市看好,巨额资金在二级市场形成抢购,短期内将股价拉高。

(二)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逐个变量比较分析

1、公司规模(SIZE)

ARR’=3.506-5.1E-006SIZER2=0.001F检验:F=0.093;其P值为0.761

分析:公司规模与调整后超额收益率呈负相关,符合预期;另外,R2为0.001,说明“公司规模”对“调整后超额收益率”的绝大部分差异无法做出解释。二者关系并不显著。

2、股本可流通比率(LR)

ARR'=4.44-3.943LRR2=0.004 F检验:F=0.512;其P值为0.476

分析:股本可流通比率与调整后超额收益率负相关,与预期不符;可决系数为0.004,说明股本可流通比例对超额收益率解释力度不大。可见人们并未将预期非流通股转流通股作为对股价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3、时间间隔(T)

ARR'=3.783-0.023T R2=0.027F检验:F=3.311;其P值为0.071

分析:时间间隔与调整后超额收益率负相关,符合预期;从以上的结果来看,平均时间间隔为14天左右,在这期间的可变因素能够被预测到,其风险也较低,所以时间间隔与调整后超额收益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

4、每股收益(EPS)

ARR'=4.775-1.692ER2=0.329 F检验:F=57.852;其P值为0.000(a)

分析:每股收益与超额收益率负相关,两者关系较显著。解释力度较高。看来投资者越来越重视公司经营业绩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5、市盈率(PE)

ARR'=4.669-0.019PE R2=0.081 F检验:F=10.332;其P值为0.002(a)

分析:市盈率与超额收益率负相关,符合预期。两者关系较为显著,但解释力度较小。说明确实较高的发行市盈率会影响二级市场上市后人民的投资信心,股价过高说明存在泡沫,所以上市首日收益率相对于发行市盈率低的股票要小或者没有。

6、中签率(L)

ARR'=4.991-2.131L R2=0.282 F检验:F=46.435;其P值为0.000(a)

分析:中签率与超额收益率存在负相关关系,符合预期。两者关系显著,解释力度较强;说明投资者对新股申购的热情较高,而且上市过后仍然受到解冻资金的追捧,使得超额收益率升高,因此可见投资者对创业板的企业普遍来说是看好的。

7、发行价格(P)

ARR'=5.179-0.053PR2=0.535F检验:F=135.947;其P值为0.000(a)

分析:发行价格与超额收益率负相关,符合预期。两者关系显著,解释力度较强。虽然创业板普遍发行价格不低,但是上市后仍然受到投资资金追捧,发行价较低的股票,在二级市场平均超额收益相对高于发行价较高的股票。

8、换手率(H)

ARR'=-0.994+0.06T R2=0.662F检验:F=230.716;其P值为0.000(a)

分析:上市首日换手率与超额收益率正相关,符合预期。两者关系显著,换手率的解释力度较强。说明人们倾向于短期获利,在一级申购时未中签的巨额资金投入二级市场抢购,拉高股价进行无风险套利。

(三)建立多元回归模型

1、模型:

2、回归结果分析

经分析,可以看出最终保留在方程中的变量分别是股本、发行价格、发行时市盈率、中签率(%)和换手率(%)。由于显著水平为0.05,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的概率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因此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间的线性关系显著;容忍度(Tolerance)取值均接近于1,VIF(方差膨胀因子)的取值均大于1,表明解释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较弱。所以基于以上分析,建立线性模型是恰当的。

最终的回归方程为:ARR=1.34+0.045H-(7. 9E-006)SIZE+0.004PE-0.615L-0.031P

三、建议

通过实证分析影响创业板上市股票超额收益率的9个变量中,从创业板新股发行市场再一次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整个股票市场的投机性和盲目性,投资者并不重视公司的基本面与内在价值的分析,大部分人着眼于短期获利,导致了创业板自推出到目前仍然居高不下的新股首日超额收益率,以及发行市场的无序性和泡沫,也使得许多质疑创业板上市企业的融资目的实则是为了恶意圈钱。

基于本文的实证分析和经过缜密思考,本文认为,遵循以下几条IPO和新股上市方式,将尽可能地缩小一、二级市场的价差,充分提示一级市场应当承担的风险和责任,引导长期资金以投资的理念驻扎中国股市的一、二级市场,有效抑制投机。

创业板新股范文第8篇

【关键词】发行市盈率;创业板;回归分析;传统金融学;行为金融学

引言

市盈率(P/E)被广泛用作投资的主要参考数据。发行市盈率,特指股票发行价格与股票每股收益的比例。我国创业板市场开启于2009年10月,发展还不够成熟,分析该市场发行市盈率的影响因素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证监会于2012年9月15日起,暂停IPO新股发行,并将于2014年1月重新开闸。面对IPO重启,对于创业板新股发行市盈率的实证分析具有现实意义。

国外的相关研究出现较早。Benjamin Graham(1934)认为市盈率的影响因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投资者人气方面的因素,二是企业自身因素的影响[1]。借鉴此想法,本文考虑引入心理预期和风险偏好态度2个变量考察人气方面的影响,并补充企业外部因素的影响。

Basu(1977)发现低市盈率的股票能比高市盈率的股票带来更高的收益,即“P/E效应”,它是“市场例外”的一种现象[2]。受其启发,本文考虑引入当前行为金融学的一些共识。

Beaver和Morse(1987)[3]以及Allen和Cho(1996)[4]认为影响市盈率的主要因素是公司收益的增长和股票市场的价格风险。Kane,Marcus和Noh(1996)发现市盈率与实际利息率、股票市场波动呈负向关系,与股息率呈正向关系[5]。White(2000)则以每股收益、通货膨胀率、货币供应量M2、S&P指数每月回报的标准离差、10年期债券收益的倒数等为解释变量[6]。在此思想引导下,本文针对我国实际情况建立多因素模型。

我国对市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在早期偏重于统计描述分析。进入21世纪后,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相关市盈率的实证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出现了各种观点。但研究对象主要是发行后随二级市场上股票交易价格变动的市盈率,而非申购时候的发行市盈率。

曾晓杰、何小峰和晏青(2002)等通过对沪深市场1993年到1999年的数据进行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市盈率与公司未来成长潜力呈正相关关系,并且当年的市盈率水平对下年的公司的增长性有较强的预示作用[7]。受此启发,本文建立模型时考虑公司增长性的变量。

白娜和顾卫俊(2002)对上证30指数市盈率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股利支付率、每股收益增长率和行业平均市盈率对市盈率起主要的解释作用。卢锐和魏明海(2005) 的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受到行业平均率的显著影响。受此启发,本文建立模型时考虑行业情况的变量。

贺红雷(2008)认为只研究影响市盈率因素的某个方面,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他利用多元回归模型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分析市盈率的影响因素,其中宏观指标主要包括利率、GDP和行业。在讨论行业因素时,他把虚拟变量 Y 引入模型。本文借鉴此想法,在引入心理预期和风险偏好态度变量时也采用虚拟变量,同时希望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得到更为全面的结论。

对于我国新股发行市盈率的研究,特别是创业板的发行市盈率研究是最近几年才兴起的。张雨梅和王子柱(2011)基于我国2009年的新股发行机制改革的角度,探讨了我国创业板高发行市盈率的原因并提出了若干解决对策。但他们主要偏于理论论述和实际政策的建议。

何跃(2010)认为,市盈率的变化是非线性的,间断性的;在计算市盈率时,应该选择该股某一时点的市盈率,而忽略其后续期间市盈率发生的变化。同时,市盈率包含了该股票的成长因素和投机因素,具体是哪个因素起主导作用,需对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因此,本文采用申购日公布的发行市盈率数据,在投机因素的选择上考虑运用行为金融学的知识。

一、影响因素的变量选取

根据IPO定价理论和国内外大量的实践表明,IPO估值的过程就是发行人、券商、投资者、公司管理层、证监会等利益相关主体,根据内外部因素,运用其自身的力量,相互施加影响,进行讨价还价、游说和妥协,在各种相关利益主体之间达成某种一致的结果。最终的发行价格体现的是多方博弈的结果,这也是各方对预期的相对合理价格的选择。因此,发行市盈率的影响因素也与此相关,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来自传统金融学领域,包括宏观、行业、公司内部因素;另一类来自行为金融学领域。

二、传统金融学领域的因素

1.宏观因素

本文选择4个变量。第一个是利率水平,因为利率是社会流动资金的机会成本,随着市场利率水平的变动,资金在发行市场的进出必然会对新股的发行市盈率产生影响。第二个变量是GDP的增长率,它直接衡量了一国领土内的经济发展情况。第三个变量是通货膨胀率,它衡量的是物价水平和购买力水平。第四个变量是股票市场指数水平,因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

2.行业因素

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的生命周期和发展特点,也具有不同的赢利前景和成长性,需要严格区别。行业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经营特点和发展趋势。所以本文选择深证市场行业平均市盈率这个变量。行业分类按照证监会行业分类标准。

3.公司内部因素

从本质上讲,公司的价值体现为资产未来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体现了公司资产未来的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本文从三个方面来选取变量:(1)公司增长性方面,选取了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率和净利润同比增长率;(2)公司盈利性方面,选取了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和每股股利;(3)公司风险性方面,选取了资产负债率。

三、行为金融学领域的因素

传统金融学对于市盈率的理论分析是基于戈登固定股利模型(Gordon Model,1962)和 NPVGO (Net Present Value of Growth Opportunity)模型,得到市盈率是股利支付率和公司成长性的增函数,是公司风险的减函数。但是这类分析存在诸多假设条件,往往无法解释实际市场中“股权溢价之谜”等现象而使其运用受限[7]。本文希望把行为金融学的现有成果引入实证分析,使发行市盈率的分析更符合市场情况。

行为金融学领域的因素,本文主要关注两个方面。

1.周期性变量:

理论依据是日历效应中一月效应背后的心理预期。“一月效应”不是指大市,而是指小盘股的相对强劲。对于创业板,分析此效应,意义尤为明显。该效应指一月份的股价明显高于其它月份的现象。这与税务安排、基金粉饰厨窗、年终花红及年尾的重要假期有莫大关系。在我国,主要是农历年对心理预期的带动效应。我国的传统佳节春节往往在1月末2月初,在春节之前公众怀揣着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憧憬,即传统的“讨采头”心理。心理预期往往会带动实际变量向着预期的方向发展,所以中国股市春节前常常有一波“红包行情”。

农历年效应带动看涨的心理预期,看涨的心理预期也推动投资者接受较高的发行市盈率。观察创业板新股发行的历史数据发现,正是在这种心理预期下,发行市盈率从每年农历的九月开始上升,农历腊月进入高峰,次年正月呈明显下降趋势,六月触底,之后开始回升进入新一波上升走势。本文大胆假设心理预期对发行市盈率产生周期性波动,以农历日期为标准,对截距设计第一种虚拟变量C1、C2,用逐步回归法来仔细验证。

2.风险偏好态度:

根据行为金融学心理偏差的观点,人们的风险偏好不是一贯不变的:当涉及的是收益时,人们表现为风险厌恶;当涉及的是损失时,人们则表现为风险寻求。那么当人们风险偏好是风险厌恶时,市场更愿意接受较低的发行市盈率;当人们风险偏好是风险寻求时,市场则能够接受较高的发行市盈率。

本文设计的第二种虚拟变量就是风险偏好态度。考虑到心理变化往往是短期的,所以具体设计是区分近期的股票市场涨跌情况,根据深证综指10日均线和20日均线位置关系。当10日均线高于20日均线,本文设定为RP=1,即投资者面对收益状态表现为风险厌恶;反之,设定为RP=0,为风险寻求。

根据上述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选择了传统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两个领域的因素共13个变量。

四、实证分析

根据上文的因素讨论,本文将发行市盈率可能的影响因素区分为传统金融学领域的因素和行为金融学领域的因素。传统金融学领域的因素主要来自于宏观情况、行业情况和公司内部情况的变量。对这类变量,先采用单因素回归方法进行筛选,再用多因素回归方法建立多元模型。然后对于行为金融学领域的因素,本文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最终确定创业板发行市盈率的影响因素模型。本文使用创业板新股申购日的发行市盈率数据,对创业板355只股票进行研究,剔除数据不全的股票,实际样本为296。

五、对传统金融学因素的回归分析:

1.单因素回归:

待估计单因素回归方程为:

其中,为第i只股票申购日发行市盈率取对数,为对应第i只股票的第n个变量。将表1中的前11个变量,使用适当的形式(比如取对数),依次带入。得到如表2结果:

2.多因素回归:

通过单因素回归,发现:

(1)宏观因素中,利率水平具有显著性,呈负相关关系。通货膨胀率没有通过T检验,不能证明其与发行市盈率的相关关系,所以多因素回归中,剔除CPI变量。同时,变量多重性检查发现LnINDEX与GDP相关系数为0.61,考虑到深证综指是每日数据,优于季度数据的GDP增长率。所以,最终保留R、LnINDEX两个变量。

(2)行业因素中,T(LnIAPE)=12.99,具有显著性,呈正相关关系,所以在多因素回归模型中保留行业平均市盈率变量

(3)公司内部因素中,每股股利支付和资产负债率没有通过T检验,剔除该两个变量。变量多重性检查发现NE与TOI相关系数为0.74,NE与ROE相关系数为0.38,同时考虑到净利润增长率的可决系数R-squared较大,且是公司增长性较好的评价指标,所以保留NE变量,剔除TOI、ROE变量。此外,保留EPS变量;但本文注意到EPS单因素回归系数为正,与预计情况相反,将在后续的多因素回归中给予进一步检验。

待估计多因素回归方程1为:

其中,为第i只股票申购日发行市盈率取对数,5个变量依次以申购日期为依据对应。得到如表3回归结果:

此结果表明:

(1)取对数的发行市盈率与利率水平、每股收益呈负相关,与净利润增长率、取对数的深证综指、深证市场行业平均市盈率呈正相关,可决系数R-squared为0.6985,方程拟合度较好。

(2)对于EPS的偏回归系数为-0.10,符合一般经济理论的预计,对比单因素回归模型,则多因素回归方程较优。

此外,此回归结果同对传统金融学领域的因素进行逐步回归的结果是一致的。具体步骤不在此赘述了。

六、对行为金融学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

对多因素回归方程1依次添加行为金融学领域的2个变量:周期性变量C和风险偏好态度RP,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

对应待估计多因素回归方程2为(增加周期性变量C):

对应待估计多因素回归方程3为(增加周期性变量C和风险偏好态度RP):

方程2的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结果表明:周期性变量通过T检验,具有显著性,且C1、C2变量的引入,增强了LnIAPE的显著性,同时提高了整个回归方程的可决系数R-squared。所以多因素回归方程2的拟合度较好。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入RP变量,方程3的回归结果见表5所示:

结果表明:虽然风险偏好态度的偏回归系数为负,符合理论预计,但未通过T检验,不具有显著性,且RP变量的引入,降低了整个回归方程的可决系数R-squared,同时降低了LnIAPE和EPS的显著性。所以本文剔除RP变量。

所以,最终可采用的恰当回归方程是方程2。

七、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通过回归分析,本文得到创业板发行市盈率多因素回归方程为:

即,发行市盈率受宏观因素的利率水平和大盘股指影响,与前者负相关,与后者正相关,符利率水平每增长1个百分点,则发行市盈率将缩小为原来数值的(约为1.2446)分之一;而公司内部因素每股收益每增加1元,则发行市盈率仅缩小为原来数值的(约为1.0805)分之一,净利润增长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则发行市盈率仅増涨为原来数值的(约为1.0036)倍。所以,宏观因素对发行市盈率的影响作用大于公司内部因素的作用。

(2)心理预期对发行市盈率的周期性影响显著:

农历十月、十一月、腊月的发行市盈率比正月、二月、三月、七月、八月、九月的发行市盈率高,为后者的(约为1.1273)倍;农历四月、五月、六月的发行市盈率比正月、二月、三月、七月、八月、九月的发行市盈率低,为后者的(约为1.1996)分之一。与NE、EPS变量比较回归系数后,发现心理预期的周期性影响比公司内部因素显著。

此外,心理预期对发行市盈率的显著周期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能解释“新股破发”、发行价高估等现象。心理预期的周期性影响能在特定月份推涨股价偏离其内在价值,从而导致上市交易首日的剧烈波动。

2.变量剔除的解释

本文在多因素回归中剔除了一下变量:

(1)宏观因素的GDP和LnCPI变量

本文基于多重性检验剔除GDP,不是认为实证关于GDP对于市盈率的影响与传统理论相悖,而是认为:相对于大盘股指而言,GDP的解释程度较弱。在实际市场中,大盘股指水平,在较大程度上反应了GDP数据的信息。同理,实证表明,通货膨胀率变量在回归中不显著,可能的情况也是大盘股指水平已经及时反应了相关信息。

(2)公司因素中的TOI、ROE、DPS和DA

本文基于多重性检验剔除TOI和ROE,不是认为实证关于公司增长性和收益性的指标对于市盈率的影响与传统理论相悖,而是认为:相对而言,净利润增长率的解释程度较好。在资本负债表中,NE指标与TOI、ROE也存在一定的联系和转化关系。

发行市盈率和DPS指标之间的弱相关关系,是符合我国股票市场实际情况的:我国上市公司向投资者分配利润采用现金股利的形式较少,采用配股和送股的形式较多。如果要综合考察收益分配的因素,需要综合考虑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其指标的计算有待进一步研究。

DA指标未通过T检验,则说明市场考察股票价格或市盈率时,往往忽略了对公司资产风险性的考察,这也说明了我国股票市场,特别是创业板市场发展还不够成熟。

3.建议

(1)对于待上市公司而言,了解发行市盈率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其合理进行上市安排。

以市盈率为参考的定价方法是IPO定价的一种常用方法。待上市公司既可以根据特定上市时间的具体宏观、行业、公司情况和市场心理预期,对待发行的股票给予合理定价;也可以出于公司的利益选择先确定股票定价目标,通过观察宏观、行业情况和市场心理预期状态,选择合适的上市时机,获得最大的效益。

(2)对于监管方而言,了解发行市盈率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其制定法规和安排IPO重启。

证券市场监管方依法制定具体政策和规章,履行职责保障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消除市场的恶意剧烈波动,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合理确定发行市盈率也是统筹安排重启IPO、消除新股发行对股市波动的具体措施。通过观察宏观、行业具体情况,监管方可以对待上市公司的申购股价合理性作出判断。特别是考虑到心理预期的周期性影响后,监管方可以及时对市场情绪进行引导,有针对性的消除市场非理性波动。

参考文献:

[1]Benjamin Graham,David Dodd.证券分析[M].海南出版社(第一版),1999:474-484.

[2]Basu,S.Investment performance of common stocks in relation to their price-earnings ratios: A test of the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J].Journal of finance,1977,vol.32,no.3,pp.663-81.

[3]Beaver W.,Morse D.,What determines price-earnings ratio?[J].Finance Analysts Journal, 1987(34):65-78.

[4]Allen A.C.,Cho J.Y.,Determinants of price- earnings ratios: further evidence[J].Southern Business Economy Journal,1996(6):170-184.

[5]Kane,Marcus,Jaeson Noh.,The P/E multiple and market volatility[J].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1996.

创业板新股范文第9篇

截至今年4月30日,沪深两市共有2176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0年年报,2176家公司平均每股收益达到O.4988元。可以说在过去的一年里,上市公司总体交出了―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

不过也有两大不和谐的因素。―是创业板蜕变为成长性最差的市场;二是新股、次新股业绩变脸。

创业板自2009年10月30日推出之日起,就贴上了“高成长板”的标签。市场对创业板公司的“高成长性”寄予厚望,并对创业板公司的新股发行给予了很高的溢价。新股发行市盈率少则几十倍,过百倍的也不少见。但高企的发行市盈率并没有让创业板成为高成长板。截至4月30日,深交所1270家上市公司披露完了2010年年报。主板485家公司实现净利润增长率42.1%,576家中小板公司净利润增长率32.53%,209家创业板公司净利润增长率31.2%。创业板不仅没有表现出传说中的高成长性,反而业绩垫底,让对创业板寄予厚望的管理层及投资者大失所望。

与创业板由“高成长板”变脸为“业绩垫底板”一脉相承的是,新股、次新股业绩变脸。实际上,创业板由“高成长板”变脸为“业绩垫底板”,其原因就在于新股、次新股业绩的变脸。

纵观上市公司2010年年报及2011年一季报,中小板上市公司海普瑞无疑是变脸的典型。海普瑞是2010年5月6日上市的一家新公司,其发行价高达148元/股,创下A股市场最高发行价纪录。资料显示,海普瑞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22.4亿元,净利润8.09亿元,近三年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172.56%和244.53%。然而就是这家上市前高成长的公司,今年一季度业绩大幅下降,公司净利润1.52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9%,同时该公司预计2011年上半年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幅度为30%~50%。

这种业绩变脸的公司,在创业板里有很多案例。如2010年宝德股份净利润同比下滑51.53%;南都电源净利润同比下滑49.25%;朗科科技净利润同比下降46.66%;恒信移动、梅泰诺、安诺其的下降幅度也均超过了40%。并且在创业板中还有大量的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速出现了下降。如国民技术2009年净利润同比增速是384.83%,而2010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速则仅有51.37%;鼎汉技2009年的净利润同比上涨161.16%,到了2010年仅有14.9%;世纪鼎利、神州泰岳、科斯伍德的净利润增长幅度都出现了100%以上的缩减。除此之外,部分今年上市的新股,刚上市就业绩“变脸”,如安居宝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34.16%和77.2%。

其实,不论是新股与次新股的“变脸”,还是整个创业板的“变脸”,这一切其实都在意料之中,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创业板新股的高溢价发行,不仅刺激了创业板新股发行市盈率的越发越高,而且也带动了中小板新股发行价的走高,以及主板新股发行价格的走高。而这种以“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为主要标志的新股“三高”发行,带给发行人的是裸的圈钱效应。同时也带给发行人的控股股东、大股东及原始股东们以巨大的利益诱惑。而为了获得新股发行上市成功后的巨大利益,包装上市,甚至造假上市就成了发行人共同的选择。加上保荐机构与发行人在利益上的一致性,同时创业板的保荐机构并不需要对新股变脸承担任何责任,中小板、主板的保荐机构所承担的责任也非常有限,这就使得保荐机构因此成了发行人包装上市的“高参”,为发行人包装上市出谋划策。如此一来,稻草最终也都被包装成了黄金,并推向市场,推给二级市场上的投资者。

而这些过度包装的公司,早就透支了公司未来的发展,上市后“变脸”也就在劫难逃了。如海普瑞为了高价发行,不仅将自己包装成一家高成长的公司,甚至还自称是国内唯一一家通过美国FDA认证的肝素钠原料药生产企业,同时引入高盛作为战略投资者来吸引投资者眼球,以至就连金牌基金经理王亚伟也表示,“很少见到这样好的医药企业。”但包装终究只是包装,最终的原形毕露不可避免,于是在今年一季报,海普瑞露出了自己的本来面目。

创业板新股范文第10篇

仅仅相隔了一个周末,冷清的创业板开户突然变得热闹起来。

上周,证券公司开设创业板账户的柜台前还是人头稀少,尽管券商已经通过多种渠道反复提醒投资者快去营业部开通创业板交易账户,但是,响应者寥寥。而随着创业板IPO招股意向书本周一的披露,首批10家创业板公司上网发行日期确定,券商营业部又现往日的高涨人气。人气骤升

9月17日下午接近收盘时间,记者在国泰君安一家营业部看到,创业板开户柜台前空无一人,需要办理开户申请的话,是随到随办。如果证件齐全,所花时间可能不会超过5分钟。工作人员表示,创业板开户不仅在交易时间进行,收盘以后以及周末都可以办理,“我们近阶段都在加班”。

9月22日上午,也就在同一营业部,创业板开户柜台前却人头攒动,大约有10多人在排队等待填写开户申请,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投资者填写的速度并不慢。“按着上面这行字抄写下来,然后签名即可。”一位工作人员指着《风险揭示书》上“声明”说。申请人填写完毕后,把身份证和深交所的交易账户卡一起交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复印后交回证件即完成整个开户过程。

从开户者的年龄上看,以中老年为主,尽管可能他们还没仔细看完《风险揭示书》,但几乎都知道抄写“声明”是为了“风险自担”。

看来,监管部门要求投资者亲自去券商营业部开户的目的达到了,投资者的风险意识有所提高。

尝新创业板

“开户不一定就买创业板股票,而是为了摇新股,毕竟摇新股的风险不大。”一位投资者在开户时表示。

有近500名网民参加的第一理财网关于创业板的调查显示,有27.27%的人愿意以摇新股的方式参与创业板市场;而有54.55%的人愿意在二级市场进行短期投资。其中有25%的人认为“创业板公司规模小,更容易炒作”。这项网上调查还显示,已经开户和准备开户的占比为78.57%,表明多数投资者还是愿意一尝创业板的新鲜滋味,有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愿意投入50万100万元资金在创业板市场上。而根本不打算开户的只占了21.43%。

与主板相比,创业板最大的特点是机会多,但风险也大。由于创业板企业具有业绩不稳定、经营风险高,特别是公司的退市风险远高于主板市场的上市公司。根据美国纳斯达克和世界交易所联合会公布的数据,1985年至2008年美国纳斯达克总共退市12965家,新增上市11820家企业,退市公司多于新增上市公司数量(不含OTCBB挂牌公司)。

业内人士认为,投资者应关注创业板公司的风险因素,审慎作出投资决定。开户还在进行

券商表示,随着创业板首批公司IPO的结束,创业板开户高潮已告一个段落,而一旦创业板公司上市交易后,如果能显示赚钱效应,那么那些尚未开户的人还会到券商处开户,到时还可能出现开户高峰。不过,创业板上市后再申请开通,投资者在开户后2天或5天内是既不能进行交易也不能进行新股申购的。

根据规定,具有2年以上(含2年)股票交易经验的自然人投资者可以申请开通创业板市场交易,并在营业场所现场书面签署《创业板市场投资风险揭示书》。签署完毕2个交易日后,证券公司可为客户开通创业板市场交易。

尚未具备2年交易经验的自然人投资者,如要求开通创业板市场交易,在按照要求签署《创业板市场投资风险揭示书》时,应当就自愿承担市场风险抄录“特别声明”。签署完毕5个交易日后,证券公司可为客户开通创业板市场交易。

2年的交易经验如何确定?据介绍,营业部将依据中登公司提供的数据对投资者的首次股票交易日期进行查询,并根据查询结果对投资者的交易经验进行认定。此外,投资者也可通过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网站(www.省略)对自己证券账户的首次股票交易日期进行参考性查询。

交易经验的核查标准中还有“IPO与增发中的新股认购与新股申购”的区别,其含义是指新股申购是指投资者在新股发行期间申请购买的行为,新股认购是指投资者在新股申购中签后缴款购买股票的行为。如果一个投资者参与了新股申购但没有中签,则其申购行为将不能作为交易经验的计算。

上一篇:创业邦范文 下一篇:创业好项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