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时间:2022-10-26 07:42:11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摘 要]新课改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思维特点等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目标,开展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思想,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升数学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3-0068-02

[作者简介]陆如兵(1982―),男,江苏如东人,本科,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丰利镇丰利小学教师,小学高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广大数学教师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课堂教学要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已有知识、思维特点等开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思想,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活动,提高数学知识和能力,并学会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一、阻碍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高的原因

阻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是课堂教学目标不科学、不明确,教师在教学中抓不住教学要点;在教学目标设立中教师忽略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能力等,没有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二是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的呆板、乏味,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中,没有真正领会新课改理念,缺乏创新意识,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还是沿用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因此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提升也就难以实现。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认真研读教材知识,制定切实可行目标

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是教师开展教学的指南,也是行动的动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要认真研读教材知识,在充分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来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具有可操作性、阶梯性、全局性及层次性,确保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内容十分严密,也十分系统,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教师要在备课过程中,通过对教材的解读,形成整体化的感知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才能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以有效的教学方法完成课堂教学。教师只有吃透教材,才能把知识内化为教学能力,才能灵活运用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乐学、善学、会学,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二)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传统的教学模式阻碍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追求提升教学有效性目标的过程中,首先要对照新课改理念,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改革和创新中,走上不断提高有效性的课堂教学之路。要让学生的学习取得满意的效果,关键是学生要乐学,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这就需要教师要和学生建立亲近、平等、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要用大爱之心对待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肯定和鼓励,为学生营造一个融洽、宽松、能够张扬个性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对学习产生百倍的信心,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这样才能使学生乐于思考,积极参加合作学习,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比如,笔者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课堂教学中,是这样和学生交流的。“我们知道了长方形上下两条边相等,左右两条边相等,那么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这时有几个学生抢答说。笔者及时鼓励这些学生:“很好,回答得不错,你们是爱动脑子的学生。”这时又有学生说:“我们小组采用了‘折一折’ 的方法,也得到了同样的答案。”笔者对其回答加以肯定,“很好,请你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好吗?”在学生演示完后,笔者又鼓励说:“你们的方法真好。其他小组是不是还有别的方法?”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笔者为课堂营造了宽松、活泼的学习气氛,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又能够小组合作,从而树立起了学习的信心,激发了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提升了学习效率。

(三)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引领学生自主学习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为小学生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动机需要一定情境的促发,特别是能够融合小学生特点的情境创设对他们更具“磁性”,也更能促进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着眼于能否引领学生参与自主学习,只有那些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才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方法很多,有故事激趣式、联系生活式、猜谜式、媒体演示式,等等。

比如,在《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中,笔者联系生活实际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出示一个储蓄罐,告诉学生这个储蓄罐是我们班丽丽同学的,她的奶奶快过七十岁生日了,她要用里面的钱给奶奶买一件生日礼物,这里面有多少钱呢?现在倒出来,请大家一起来数数。这个情境设置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因为储蓄罐对每个孩子都充满着吸引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练习设计面向全体,体现有效课堂教学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将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内容的特点结合起来。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具有丰富的个性特点。因此,教学活动的进行要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为他们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练习的设计也只有面向全体学生,才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充分体现出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比如,在《认识分数》的练习环节,笔者设计了面向全体学生的习题。第一步,强化学生分数的基础知识:1.数学来自生活,在我们的周围处处都能找到分数,请你找一找;2.“晶”字每个“日”大约占这个字的多少?第二步,让学生感受分数的应用:1.(出示一张分切好的蛋糕的图片)图片中分切好的蛋糕可以用分数表示,请你写出来,并比较一下大小;2.请用分数表示图片中红色的部分(出示图片)。第三步,了解分数的发展历史,感受数学的魅力。上网查阅关于分数的发展历史,并做好记录。

这样的练习巩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应用和数学的存在。课堂练习的设计不仅要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还要确保练习题的科学性、技巧性,只有每个学生在练习中有所收获,练习课的有效性才能体现出来。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还存在着一些需要尽快克服的障碍。这就要求我们小学数学教师要真正落实新课改教学理念,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科学设计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这是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途径,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黎波.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新课程:小学版,2013(3).

[2] 乔晓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初探[J],教育革新,2012(2).

上一篇:构建有序与灵动的初中数学课堂 下一篇: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