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语文学科教学和高考命题研究

时间:2022-10-22 04:26:05

新课改下语文学科教学和高考命题研究

【摘 要】广东省作为我国新课改的首批试验地,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逐渐成熟。在此前提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学科的教学要如何进行就显得尤为重要,正确的把握教学规律与高考语文学科的命题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践行素质教育的理念,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课程改革 语文教学 高考 建议

2004年,首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在广东、山东、宁夏、海南四省区开始实施,使得我省正式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阶段。新的课程改革,是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倡导自主、创新、合作的学习方式。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学科教学研究

新课标中,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来定义语文学科的性质。强调“人文性”,这是语文学科在课程教学改革中新增加的基本特点。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只是想着如何体现新的课程标准,以及要用什么手段来体现这种“新”,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不断的加强学习,提高教学水平,这才是新课标“新”的重要意义。此外,我们应该注意到,从事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考语文试卷命题特点

今年,已经是广东省自主命题的第八年了,语文科目的命题,在内容上与形式上都已经日臻成熟稳定,每年的试卷命题力图在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与知识全面掌握情况的考查。

第一,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与语文实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2012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中字音、词语辨析、语病和语言运用题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语音题部分通过相似音的判定,来考查学生基础语音的掌握情况,词语运用和挑选语句病句题则选择了科技类型的文章,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也注重知识面的考查。语言运用今年考查的主要使文体写作,试题具有一定的地域性:

例:帅哥靓女,你大学本科毕业不?办公室软件使用熟练不?英语交流顺溜不?有没有驾照?会不会粤语?快来看哦,我这儿找人啦!这是个中日韩三国合资公司,马上要在“2010亚运会”举办的地方广州开业咯。现需要行政秘书3名。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哦!要是有意,可以电话168168,8月31日面试,海心大厦908,不见不散哦。题目要求要将日常生活中所运用的口语化的语言改成书面语言,即考查了学生的文体写作能力,又将对高中语文教学的考查回归到课堂,回归到写作本身。这正是语文学科教学的根本意义所在。

第二,阅读题选材范围广,难度有所降低。高考试卷中所选的文本类型丰富,既有采访稿,也有文学内涵丰富,可读性较强的选文。文言文选自《清史稿·陶澍传》,文字较为通俗,设置的题型也是较为常见的词语理解与翻译。古诗文阅读选自元代白珽的《余杭四月》,所设置的题目也是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经常练习的诗词鉴赏与创作方法运用等分析类试题。文化类论著选择了罗家伦《历史的先见》一文,文章本身就具有教育意义;选考类的两篇文章,一篇是作家韩开春写的《荷叶》,一篇是对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的采访稿,可见命题人在选材上煞费苦心。

第三,作文题目设置具有开放性特点,强调个性化写作。今年广东省高考的作文与往年命题作文不同,而是一篇材料作文。所给的两则材料,一则是穿越材料,例子是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希望自己生活在公元1世纪的中国新疆,一则是居里夫人的话:她认为人们应该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有用的生活。两则材料,在思想内容上都关注理想、立足当下,涉及现实与理想的方方面面,每个学生都可以有自己的思考。学生既可以选择贴近现实与贴近日常生活的切入点,也可以选择穿越时空,将自己超越现实条件而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与追求表达出来。这种开放性的试题写作内容宽泛,难度不是很大,关键在于考查考生是否能贴切的把握题目,写出有深度、有新意的文章。

三、应对新课改下的语文学科高考复习的几点建议

综观广东省新课程改革以来的高考语文试题,试卷在总体结构保持了稳中求变的特性。据此,针对高三阶段的语文复习,教师应该首先对试卷的构成进行分析,对各个知识考点了然于胸。进而帮助学生明确复习目标,合理的备战高考。 首先,要夯实基础,宏观的把握语文学科知识体系。高考试题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具体来看,试卷中语音部分的试题内容,全部出自考纲所要求掌握的基本汉字,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加强基础知识积累,加强日常训练,全面掌握大纲中所要求的基本字词的运用。我们在复习中一定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踏实的复习各个考点,打有准备之仗。要重视古诗文板块,识记古诗词,积累必须的古文素养。

其次,现代文阅读要理清思路,掌握文本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高考试题中所选择的论述类文章,一般在保障专业性的同时,也都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今年的文本《历史的先见》结构上很清晰,对学生来说,阅读的难度并不大,但是真正了解内容,做对题目又不容易。

最后,作文要贴合实际,做到有据可依,文采飞扬。我们常说在语文学科中“得作文者得天下”,事实也确实如此。作文板块是语文试卷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在高考复习阶段,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审题的能力,选材立意都要明确,才能在写作过程中有话可说。从去年的“回到原点”到今年的材料自命题作文,作文命题日渐开放,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学会将题目与材料为我所用,在备考中的作文写作,不一定要一味的追求新意,只要贴合实际,同时文章要有一定的文采就可以了。

结语

针对高考试题的研究,如果不能很好的把握分寸,就容易陷入应试化教育的误区,从而违背了新课改的理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全面学习心得课程标准,对高考试题进行高屋建瓴的分析,结合教学实践与教学反思等活动,在分析中融入个人的经验与理解,践行素质教育的宗旨,以期进一步探索教育规律,更好地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上一篇:学困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角色定位 下一篇: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下漳河上游的对策分析